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一、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江舟[1](2021)在《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业生产从提升粮食和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向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过渡。草地资源在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衍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给人类带来生态与经济利益。通过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产模式,对人工草地进行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及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促进意义。(1)本文首先对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选取安徽省蚌埠市,江苏省盐城市,江苏省扬州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草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功能分类与选择评估指标(2)通过熵权法分别对燕麦、金花菜、箭筈豌豆、毛苕子进行适应性评价,测定牧草产量与品质,并分析牧草种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利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品质、牧草产量以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建立适宜在淮河生态经济带推广的牧草生产模式。(4)依据田间试验数据以及文献,利用当量因子法、价格替代法、评估淮河生态经济带内天然草地与人工牧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淮河生态经济带内牧草种植与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从而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转型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种植生产机遇”、“大众对于生态环保意识加强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社会认知机遇”、“农业食品安全的要求导致饲料粮需求增加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市场机遇”是影响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权重分析分别达到0.2141、0.1279、0.1078。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提供畜牧产品功能(供应草产品)”、“为人类提供食用价值”、“土壤改良”是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权重分别为0.3 102、0.1154、0.0876,以此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指标。(2)依据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评价结果,燕麦品种牧乐斯牧草产量与品质表现最好,干草产量达到1664.35 g·m-2,粗蛋白含量为11.49%、相对饲用价值为137.02,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15%,豆科牧草中,润扬白箭筈豌豆收获干草产量最高为1041.59 g·m-2,淮扬金花菜在参试品种中牧草品质最高,粗蛋白含量达到27.81%,相对饲用价值为176.24。金花菜对提升土壤养分效果最为显着,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平均提升56.25%、49.34%、24.47%、57.19%。(3)建立了“燕麦-金花菜”间作的南方牧草生产模式,可以提高80%的土地利用率,可收获较高的燕麦干草产量与总干草产量2177.42 g·m-2,与燕麦单播相比干草产量增加了 28%。间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养分,间作模式中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燕麦单播,比燕麦单播平均提高了 22.34%、63.88%。(4)在大丰地区盐碱地条件下,“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模式中,干草产量最高达到2116.42 g·m-2,土地当量比最高达到1.70,燕麦粗蛋白含量比单播燕麦提升16.76%。“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混播与燕麦单播相比,对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有促进作用,分别提升了 15.42%~34.05%、2.15%~7.33%、28.71%~50.24%。(5)依据当量因子法,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为1123.05亿元人民币(Chinese Yuan,CNY),其中“土壤形成与保护”的价值在各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指标中最高,达到302.49亿元CNY,娱乐文化功能的价值最低,仅为6.20亿元CNY。淮河生态经济带内人工牧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牧草间作、混播生产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高于牧草单播模式。“燕麦-金花菜”间作模式在扬州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42544.38 CNY·hm-2,“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51198.68 CNY.hm-2。(6)经过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进行苜蓿生产,种子费与农机费的弹性系数最大,分别为0.574 6、0.5923,即每增加1%的种子费与农机费投入,苜蓿收益分别可以增加0.574 6%、0.592 3%。在淮河生态经济带苜蓿生产总成本为10178.67元·hm2,与小麦生产成本相比增加了10.58%,然而毛利润增加了 175%。苜蓿、燕麦、金花菜生产肥料费用与小麦相比分别下降了 58.05%、24.62%、58.06%。

王怀洲[2](2021)在《韩城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结构升级调整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动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农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保障,关系到如何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如何稳步地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本研究以韩城为例,基于国内外有关农业结构演变的相关理论,运用相关历史文献、统计资料和调研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数理模型,首先从数量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韩城市农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演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接着对韩城的农业结构进行投入产出水平和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农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并预测农林牧渔之间的比例关系,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农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统计数据和数理分析,对1985-2018年韩城市农业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韩城的农业结构由传统的农林牧渔结构转变为林农牧渔结构,林业产值比重从1985年的11.3%增加到2018年的63.28%,位居首位。花椒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果蔬产业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养殖量逐年增加,全市以“椒、果、菜、畜”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壮大。从空间上来看各镇办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农业结构调整,结构相似度逐渐降低。(2)基于实地考察和调研数据,对韩城市农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农业政策、乡村人口以及农户个人的种植意愿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贸工农一体化”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步伐,乡村人口的不断减少使得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劳动力不足和农户不愿意流转土地成为影响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3)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层次结构模型,对农业结构的合理性和结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横向比较韩城的农业结构合理性在渭南市所有区县中处于中间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调整空间。纵向比较韩城市农业结构投入产出合理性近年来波动变化,不太稳定。从投入情况来看,耕地面积不足成为制约全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农业水资源供给。韩城建市以来的农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2005年之后显着提升。近年来提升速度放缓,发展动能不足逐渐显现,更加需要结构调整来激发农业发展的潜力。(4)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和线性规划模型,对未来农业结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判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未来韩城将形成以花椒为主导、种养结合的农业结构发展趋势。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角度提出三点对策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体系,建议将全市农业产业划分为三大功能类型区,即东部平原粮食生产功能区、中部浅山丘陵花椒种植区、南部畜牧产业发展区;二是强化科技引领,提升生产水平;三是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王洁梅[3](2020)在《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武鸣区作为广西传统农业大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武鸣区围绕农民增收主题,积极推进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武鸣区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基础建设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畜牧业发展缓慢,产业转型升级困难、渔业发展水平低等问题突出,制约了武鸣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如何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是武鸣区亟需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及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广西统计年鉴、南宁市统计年鉴及武鸣区政府各部门获取相关资料,全面了解武鸣区农业结构现状及农民收入现状,研究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武鸣区以种植业为主导,畜牧业为辅;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武鸣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稳居农民增收的主导地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最大;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武鸣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远高于广西农民。接着通过对武鸣区农业各部门内部结构构成分析,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蔬菜和水果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影响显着;畜牧业中肉类产量以猪肉为主,猪饲养产值最高,生猪养殖在畜牧业中是武鸣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实证分析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变化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加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力;三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五是提高立体养殖技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张延曼[4](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王秀鹃[5](2019)在《农业节水的路径组合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现阶段的国家意志和政策取向,其核心内容是对用水总量(包括农业用水总量)进行控制管理。农业用水总量管理的具体任务是节约农业用水,在保障农业正常发展的同时减少农业用水量,对此,国内实践已经在发展节水灌溉、优化农作物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本文采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对农业节水的现实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近20年来中国节灌农业发展迅速,既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又产生了巨大的农业节水效应,通过采用喷灌、微灌、低压管灌和渠道防渗等节灌措施,节约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用水。但是,节灌农业发展依然存在结构性偏差,输水环节的节水灌溉发展相对充分,田间节水灌溉特别是大田(相对于设施农业而言)节水灌溉发展不足。(2)近20年来中国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不断变化,本文使用“农作物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拟合度”概念和“高耗水农作物在水资源禀赋地区的集中度”指标,来反映和测算农作物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匹配关系。对三种高耗水农作物(水稻、蔬菜、小麦)的测算结果表明:水稻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在80%以上,较好地利用了中国的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节水型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基本形成;蔬菜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只有60%,没有很好地利用中国的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节水型蔬菜生产空间布局尚不突出;小麦布局与其光热适合区域的水资源禀赋拟合度在85%左右,非常好地利用了这一适合区域的水资源禀赋优势,节水型小麦生产空间布局基本形成。(3)近20年来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一直在调整变化,其中,有促进农业节水的变化,也有增加农业水资源消耗量的变化。高耗水农作物蔬菜种植面积及其比重的大幅度增加,产生了巨大的节水负效应,增加了农业水资源的耗用量,节水型农业生产结构尚未形成清晰轮廓。(4)近20年来中国的大豆虚拟水进口节约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用水,但是高耗水农作物蔬菜虚拟水的出口,与农业节水的总体目标不一致,节水型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格局尚不明朗。(5)敏感性分析表明,节水灌溉特别是大田节水灌溉(喷灌和微灌)对于农业节水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他因素(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等)与农业节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影响节灌农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农地经营权的碎片式分割和农业组织结构的原子化,产生了普遍的“规模不经济”现象,致使包括节水灌溉在内的大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应有的推广应用,严重降低了包括节水在内的先进技术的利用绩效。农作物空间布局和农业生产结构偏离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节水目标的内在原因,是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重组了农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强化了国内区域和农作物品种之间逐利竞争,加之产业规制失利,最终出现农作物空间布局和生产结构偏离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节水目标的现象。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偏离农业节水目标的根源,是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定位出现偏差,忽视了水资源禀赋比较劣势的内在作用。提升农业节水绩效的对策建议:(1)引导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家庭农场,为推广大田节水灌溉创造基本规模条件;像稳定农地承包权那样稳定农地经营权,赋予各类经营大户可以期许的长久经营权益,培植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长期动力;针对农户节水的正外部性给予适当节水补贴;试验将农用水权界定给农户并允许农户“节余水”市场化流转,创造农业节水的剩余索取权激励机制。(2)将水稻生产空间布局进一步向南方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区域集中,提高水稻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实施部分蔬菜品种(适合于南方种植和长途运输的蔬菜)的“北菜南移”战略,将蔬菜生产布局进一步向南方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区域集中,提高蔬菜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同时保障蔬菜供给;把小麦生产进一步集中在500-800mm的水资源禀赋(降水)相对优势区域,提高小麦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3)压减高耗水农作物蔬菜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在山东、河南、河北三个缺水省份减少蔬菜种植面积,参考河北省的“稻改旱”和“冬小麦季节性休耕”经验,试行“菜改x”(x代表任何一种低耗水农作物)和“菜地季节性休耕”(降低菜地复种指数)制度。(4)适当增加原料性农产品虚拟水进口,节约该类农产品的国内生产用水;减少蔬菜等高耗水作物的虚拟水出口,消除农产品虚拟水出口的负向效应。

沈费伟[6](2018)在《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文中指出实现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怎样的策略能够振兴资源型村庄,如何培育和保持资源型村庄内生发展的长久活力,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本文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典型案例的实证检验,应用“任务型治理”的理论框架,探析了现阶段资源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设计和总结新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所谓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是一种围绕解决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点和难点正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以及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而不同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所达成的一种良好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根据国家对农村的政治战略安排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总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总任务框架,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建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初始期,需要解决的是村庄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的经济基础任务、村庄的组织基础任务和村庄的环境基础任务,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过渡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村庄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环境服务供给、村庄文化服务供给和村庄制度服务供给,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塑造村庄的特色品牌,主要包括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和传统文化弘扬,应该形成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由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因此各个治理主体在应对不同阶段任务中的力量发挥有差异,但是不管哪个治理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这只是体现了治理结构中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强弱差异,其本质依旧是稳态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不仅能够取得重振村庄组织活力、复兴产业实力、重塑文化魅力、再造环境美化等村庄外在层面的振兴,而且更能够达到村民主体性的确立、社会资本的培育、多元参与的建立以及乡村精神的重塑等村庄内在层面的培育,真正实现资源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从理论层面来解析“任务型治理”的内在逻辑,明确“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过程和绩效,不仅有利于推动治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阐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其二,是从实践层面通过考察资源型村庄的典型代表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任务型治理”的具体过程和内容,提炼和总结荻港村成功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成功经验,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寻找和克服村庄衰败的根源,为中国其余类似荻港村的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提供具体的经验支持和参考意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论文以七个章节的篇章结构围绕村庄治理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以求对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模式得以深刻的理解。第一章,导言。这是本文的开篇之章,一是分析了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而明确当前研究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二是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进而明确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定位。三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界定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涵。四是交代了调研村庄浙北荻港村的基本概况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五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以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构建的分析框架。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一是提出“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以此表明当前。“任务型治理”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因素使然,而是基于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适时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二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作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结构功能理论对“任务型治理”的主体、过程、关系和功能四方面进行理论解读。三是通过治理主体分析、总体任务界定、阶段任务划分、治理结构塑造、任务有效执行的行文思路来论证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机理,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交代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史沿革、制度安排以及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三方面内容。第三章,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的任务是完善村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健全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三方面,而每个方面的任务又可以细化为更基础、具体的任务。在健全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方面,可以划分为通过换届选举而重建村民自治组织、以基层维稳而重建六老组织、推动村庄治理而组建各类民间组织。在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兴办青鱼合作社、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以及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在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整治油脂化工企业、开展清水河道工作和构建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所以突出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实施村民自治的主要形式,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凭借其在乡村社会独特的资源,在提供村庄基础服务与促进乡村善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章,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供给村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供给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提升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和健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三方面。在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方面,分为村庄五水共治、农民新房建设和各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包括修复村庄古建筑文物、开展各类文化项目、获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方面,涵盖了实施六百工作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化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之所以在该阶段要着重突出政府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内在职责,政府应该向村庄提供那些因市场失灵、村民自治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但对村民群体有益的、必需的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绩效。第五章,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本章主要剖析了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的任务是塑造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具体包括了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和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三方面。在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开展了创办荻港古村旅游公司、获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招商引资挖掘村庄资源等工作。在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方面,进行了修复桑基鱼塘、创建丝绸风情小镇和营造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等活动。在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方面,完成了创办荻港渔庄、举办鱼文化节和渔家乐的传承的任务。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构建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治理结构。之所以要突出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缘于市场组织在资源型村庄的品牌塑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整合优化资源型村庄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型村庄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实现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目标。第六章,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本章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内在机理、优势解析和治理策略四方面来论证和反思资源型村庄治理方式的话题。在乡村振兴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压力、政府政策的驱动、乡村精英的助推、村民利益的诉求等,有着强大的村庄治理动机,因而需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基于对荻港村治理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认为“任务型治理”是其中一种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当前,在构建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问题上,首先,明确资源型村庄治理中各个治理主体的治理边界;其次,合理划分资源型村庄治理中的阶段性任务;再次,塑造“一主两辅”的良好治理结构;最后,提升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质绩效。第七章,总结。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四大富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王奕霖[7](2016)在《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农业种植业发展的经济压力、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农民对于农作物种植生产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了应对种种问题和挑战,就更需要关注农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稳定粮食生产,另一方面积极从市场出发,分析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迁,更好的实现有针对性的产业结构区域规划,以质量赢得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尤其是种植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种植业结构是否合理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怎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关隘。本论文在研究了中国种植业的特征和发展情况基础上,结合盐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其农业种植业生产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进行分析评测,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关结论,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以期对盐城市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也对中国区域农业战略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徐群[8](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邵晓梅,王静,黄晓宇[9](2011)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提出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几点思考,为保障区域土地资源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实证调研法。研究结果:(1)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着世界范围的产业转型与转移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发展用地紧缺的挑战,应从产业选择着手,尽可能降低土地资源的高成本投入。同时,强化优化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模式;(2)经济发达地区优质耕地剧减,加强对现有优质耕地的保护成为土地利用战略抉择的重要方向;(3)为保障土地生态安全,建议利用生态指标进行土地资源宏观调控,以此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控制区域建设用地总量;(4)改革土地管理的体制、机制以及财税制度,构建地方政府保护耕地、高效利用建设用地的长效机制。研究结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优质耕地保护力度、促进土地生态建设、加快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未来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战略重点。

杨建利[10](2010)在《完善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连续丰收,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2007年粮食产量再次登上5亿吨台阶,2009年粮食产量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还比较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将日益突出,同时,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农民种粮效益持续走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供给压力加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重道远。针对农民种粮效益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2004年中央发出《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的1号文件,提出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迄今为止,粮食直补政策已实行6个年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实现了“六丰六增”,即自2004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开始出现连续增产,继2007年粮食产量重返5亿吨台阶后,2008年粮食产量达到5.2亿吨,2009年又登上新台阶,达到5.31亿吨。但粮食直补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政策效应的持续发挥。因此,有必要重新评估粮食直补的政策绩效,并进一步改革完善现有政策,为形成粮食稳定增长期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本文首先阐述了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粮食直补政策的理论基础;然后评估了我国粮食直补的政策绩效,提出我国粮食直补政策仍需不断完善;进而介绍了发达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以汲取有益经验;最后,对我国粮食直补目标、对象、标准、方式和资金来源的准确与否进行了诊断,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完善的政策建议。依据这样的思路,本文共分为8章:第一章为导论,首先介绍问题的提出,选题的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拟定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最后,将本文的创新之处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包括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理论假设、粮食安全理论、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理论、农业补贴理论。第三章是现行粮食直补政策需要完善。本章首先回顾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进而分析了粮食直补政策的历史作用,最后分析了粮食直补的制度缺陷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发达国家的粮食补贴模式及启示。介绍了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粮食补贴政策及对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完善的几点启示,为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完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第五章是中国粮食直补政策目标的矫正。本章首先诊断了目前粮食直补的政策目标的准确与否,并对粮食直补目标进行了矫正。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第六章是中国粮食直补对象与补贴依据的矫正与完善。主要阐述了目前粮食直补对象与依据,并提出矫正与完善的政策建议。本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第七章是直补标准确定与资金来源的改进。包括补贴标准确定的依据、标准确定方法、各地应该执行的补贴标准、产粮大县补贴资金来源的改进。本章也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第八章结语。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并深化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尚存在直补政策目标不明确、补贴对象不明晰、补贴依据不够科学、大部分省(区)直补标准明显偏低及直补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和狭窄等问题。因此,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粮情,结合WTO规则,调整和完善现有直补政策,主要建议包括:(1)在粮食直补目标上专注粮食安全,而非农民收入和其他;(2)在粮食直补对象上,应该是种粮农民;(3)在粮食直补依据上,以农民申报当年实际种植面积为基础,在复核时参考其传统的计税面积,并联系其出售粮食数量;(4)在粮食直补方式上,对种粮农民发放补贴资金采取累进补贴的方式;(5)加强对粮食单产、质量贡‘献率较大的生产要素的补贴;(6)建立粮食直补的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农民增收“安全网”。根据市场价、粮食生产成本、产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粮食直补额度;(7)以农业平均利润为目标确定粮食直补标准;(8)以粮食风险基金为基础,拓宽粮食直补资金来源;(9)特别注重产粮大县粮食直补标准的提高与资金来源的拓宽,建立产粮大县与主销区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二、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英文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提出和发展规划
        1.1.2 草地农业发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意义
        1.1.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业发展状况
    1.2 南方草地农业系统的建立与人工草地利用模式的形成
        1.2.1 牧草的引种应用和适应性评价
        1.2.2 淮河流域牧草的引种与品种比较适应性评价
        1.2.3 国外草地农业的利用模式对淮河经济带草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1.2.4 草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应用
    1.3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4 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1.4.1 当量因子法
        1.4.2 功能价值法
        1.4.3 遥感技术
        1.4.4 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的问题
    1.5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意义
第2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战略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AHP分析法步骤
        2.1.2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矩阵构建
        2.1.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层次构建
        2.1.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因素评价
        2.1.5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层次分析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AHP分析
        2.2.2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统层重要性分析
        2.2.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指标层重要性分析
        2.2.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总层次排序
    2.3 讨论
        2.3.1 利益相关者对于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认知
        2.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草地农业发展的影响
        2.3.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的发展模式
        2.3.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业发展领域的扩展
    2.4 结论
第3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3.1 牧草生产性能
        3.1.3.2 牧草品质
        3.1.3.3 土壤肥力测定
        3.1.3.4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生产性能的适应性评价
        3.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牧草品质比较
        3.2.3 燕麦种植对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土壤肥力的影响
        3.2.4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的生产性能比较
        3.2.5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牧草品质比较
        3.2.6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对土壤肥力影响
        3.2.7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3.3 讨论
        3.3.1 燕麦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评价
        3.3.2 豆科牧草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表现
        3.3.3 豆科牧草对淮河流域土壤肥力的影响
    3.4 结论
第4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的建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淮河生态经济带金花菜与燕麦生产模式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4.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4.2.3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4.2.4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间作模式对燕麦牧草品质的影响
        4.2.5 淮河生态经济带间作对金花菜与箭筈豌豆牧草品质的影响
        4.2.6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间作模式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4.2.7 “燕麦-金花菜”间作与“燕麦-箭筈豌豆”间作的综合评价
    4.3 讨论
        4.3.1 间作对金花菜、箭筈豌豆与燕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3.2 不同间作比例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4.3.3 牧草间作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4.4 结论
第5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生产性能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5.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燕麦-箭筈豌豆”牧草生产模式对于牧草产量的效应影响
        5.2.2 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与混播对于牧草品质的影响
        5.2.3 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混播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5.2.4 “燕麦-箭筈豌豆”间作与混播的综合评价
    5.3 讨论
        5.3.1 不同因素对牧草混播、间作模式中牧草产量的影响
        5.3.2 不同牧草种植模式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5.3.3 不同牧草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4 结论
第6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研究区域
        6.1.2 数据来源
        6.1.3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6.1.4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估算
        6.2.2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间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6.2.3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6.3 讨论
        6.3.1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趋势
        6.3.2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意义
        6.3.3 人工牧草生产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生态与生产意义
        6.3.4 合理的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产模式
    6.4 结论
第7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经济效益分析与比较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地概况
        7.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7.1.3 分析模型及方法
        7.1.4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与小麦生产的成本和收益比较
        7.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种植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
    7.3 讨论
        7.3.1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的优势
        7.3.2 影响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成本的因素
        7.3.3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前景
    7.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韩城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农业结构演变研究进展
        1.3.2 农业结构升级研究进展
        1.3.3 三产融合研究进展
        1.3.4 研究述评和展望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社会经济特征
        2.1.3 农业结构现状特征
    2.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分析方法
        2.2.3 研究指标
第三章 韩城市农业结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3.1 农业结构演变分析
        3.1.1 农林牧渔整体演变分析
        3.1.2 种植业演变分析
        3.1.3 林业演变分析
        3.1.4 畜牧业演变分析
        3.1.5 渔业演变分析
    3.2 农业结构的趋同(趋异)分析
    3.3 农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3.3.1 政策因素
        3.3.2 人口因素
        3.3.3 农户种植意愿
    3.4 小结
第四章 韩城市农业结构发展评价
    4.1 基于DEA的韩城市农业投入产出评价
        4.1.1 数据包络分析法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1.3 横向对比分析
        4.1.4 纵向对比分析
    4.2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韩城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4.2.1 AHP的基本原理
        4.2.2 AHP的计算方法
        4.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5 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2.6 农业结构发展指数的计算
    4.3 小结
第五章 韩城市农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5.1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农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5.1.1 指标数据的选取
        5.1.2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5.1.3 计算数据差序列
        5.1.4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5.1.5 确定灰色关联度
    5.2 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农业结构发展预测分析
        5.2.1 线性规划模型
        5.2.2 农业结构发展预测模型的构建
        5.2.3 约束条件设置
        5.2.4 模型参数的确定
        5.2.5 模型求解
        5.2.6 产值预测
        5.2.7 预测结果分析
    5.3 韩城市农业结构优化对策
        5.3.1 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体系
        5.3.2 强化科技引领,提升生产水平
        5.3.3 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5.1 创新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结构
        2.1.2 农民收入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产业结构理论
第三章 武鸣区基本概况
    3.1 地理历史概况
    3.2 经济发展概况
        3.2.1 武鸣区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3.2.2 武鸣区财政收入情况
        3.2.3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第四章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4.1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分析
        4.1.1 武鸣区农业总产值变化分析
        4.1.2 武鸣区农林牧渔业产值变化分析
    4.2 武鸣区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4.2.1 武鸣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4.2.2 武鸣区农民收入结构
        4.2.3 武鸣区农民收入结构与广西农民收入结构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5.1 武鸣区农业内部各部门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5.1.1 种植业
        5.1.2 畜牧业
        5.1.3 林业
        5.1.4 渔业
    5.2 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变化间关系的分析
        5.2.1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5.2.2 实证分析
        5.2.3 结论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6.1 讨论
        6.1.1 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6.1.1.1 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6.1.1.2 武鸣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1.2 .建议
        6.1.2.1 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6.1.2.2 加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力
        6.1.2.3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6.1.2.4 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
        6.1.2.5 提高立体养殖技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乡关系
        2.1.2 城乡二元结构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2.4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3.4 小结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4.4 小结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5.5 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5)农业节水的路径组合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
        1.2.1 农业节水总论性研究文献回顾
        1.2.2 节水灌溉发展研究文献回顾
        1.2.3 节水型农作物空间布局研究文献回顾
        1.2.4 节水型农业生产结构研究文献回顾
        1.2.5 节水型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研究文献回顾
        1.2.6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1 农业节水常规路径梳理
        1.3.2 本文的内容体系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技术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节水农业和农业节水主要技术
        2.1.1 节水灌溉主要技术
        2.1.2 农业节水的作物栽培技术
        2.1.3 农业节水的化学调控技术
    2.2 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及作物分类
        2.2.1 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
        2.2.2 农作物耗水量分类:以灌溉用水定额为依据
    2.3 农产品虚拟水及其贸易理论
        2.3.1 农产品虚拟水
        2.3.2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
    2.4 产权与产权制度理论
        2.4.1 有效产权的基本条件
        2.4.2 产权制度选择理论
    2.5 外部效应(外部性)理论
        2.5.1 外部负效应(负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2.5.2 外部正效应(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2.5.3 外部效应(外部性)的校正
    2.6 屠能的农业生产布局理论
3 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绩效研究
    3.1 中国农业用水与节水灌溉发展概况
    3.2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细目分析
        3.2.1 喷灌发展分析
        3.2.2 微灌发展分析
        3.2.3 低压管灌发展分析
        3.2.4 渠道防渗发展分析
    3.3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的节水效应
        3.3.1 农业节水灌溉的节水效应估算
        3.3.2 节灌农业发展绩效分析结论
    3.4 中国节水灌溉发展的非效率现象分析
        3.4.1 案例分析样本介绍
        3.4.2 大田(小麦)喷灌的比较收益:与畦灌相对照
        3.4.3 大田节水灌溉(喷灌)发展的障碍因素
4 节水型农作物空间布局绩效研究
    4.1 中国水资源禀赋(降雨)的空间分布
    4.2 中国高耗水农作物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4.2.1 高耗水水田作物(水稻)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4.2.2 高耗水旱田作物(蔬菜)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4.2.3 中高耗水旱田作物(小麦)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4.3 高耗水农作物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匹配关系
        4.3.1 高耗水农作物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拟合度:概念介绍
        4.3.2 水稻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配比关系
        4.3.3 蔬菜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配比关系
        4.3.4 小麦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配比关系
        4.3.5 农作物布局节水绩效分析结论
    4.4 中国农作物空间布局非节水效率现象分析
5 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绩效研究
    5.1 中国的农业结构调整动态分析
        5.1.1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动态变动过程分析
        5.1.2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变动过程分析
    5.2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分析
        5.2.1 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用水量与节水量
        5.2.2 农业结构节水绩效分析结论
    5.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非节水效率现象分析
6 节水型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绩效研究
    6.1 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6.1.1 中国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
        6.1.2 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贸易分析
    6.2 中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1 水稻(大米)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2 蔬菜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3 小麦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4 玉米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5 大豆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6 棉花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6.2.7 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节水绩效分析结论
    6.3 中国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非节水效率现象分析
7 农业节水路径因素敏感性分析
    7.1 分析模型与指标的选择
    7.2 数据来源与初步分析
        7.2.1 分析数据的来源
        7.2.2 分析数据的初步处理与总体相关性分析
    7.3 农业节水路径因素敏感性测算与检验
8 农业节水非效率现象校正对策建议
    8.1 大田节水灌溉发展建议
    8.2 农作物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8.3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建议
    8.4 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结构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6)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论证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三、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资源型村庄
        二、任务型治理
    第四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个案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二、荻港村简介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提出
        一、“任务型治理”议题的研究回顾
        二、“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解析
        三、“任务型治理”的核心特征
        四、“任务型治理”的作用价值
    第二节 “任务型治理”的理论解读
        一、利益相关的主体解读
        二、互动合作的过程解读
        三、彼此依赖的关系解读
        四、功能多元的价值解读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一、资源型村庄的三元治理主体分析
        二、资源型村庄的任务界定与治理结构
        三、资源型村庄的阶段划分与任务执行
        四、资源型村庄的任务治理绩效与意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历史沿革
        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
        三、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
第三章 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基础治理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
        一、村庄合并与换届选举
        二、六老组织与基层维稳
        三、社会组织与村庄治理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
        一、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二、青鱼合作社的创办
        三、村庄集体企业改制
        四、成立村经济合作社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
        一、油脂化工企业整治
        二、清水河道工程开展
        三、村庄长效管理构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公共服务供给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公共服务供给
        一、五水共治:以龙八港为例
        二、农民新房建设与村庄洁化
        三、服务设施完善与环境美化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文化公共服务供给
        一、古村落文化资源的消失
        二、政府政策支持古村修复
        三、文化项目提升村民素质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获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制度公共服务供给
        一、实施六百工作制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
        三、完善制度化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品牌塑造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
        一、荻港古村旅游公司的创办
        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选
        三、招商引资与旅游资源开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
        一、桑基鱼塘修复
        二、丝绸小镇创建
        三、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
        一、荻港渔庄的创建
        二、鱼文化节的举办
        三、“渔家乐”的传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
        一、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
        二、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
        三、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
        四、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内在机理
        一、村民主体性的确立
        二、社会资本的培育
        三、多元参与的建立
        四、乡村精神的重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优势解析
        一、城市与乡村:和合共生
        二、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
        三、发展与文化:持续和谐
        四、五位一体:共同推进并实现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策略:任务型治理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动力机制考察
        二、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三、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7)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2 中国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概述
    2.1 中国区域种植业的结构调整的含义
    2.2 中国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农业发展
3 盐城市种植业产业结构的沿革
    3.1 盐城市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状况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经济资源条件
    3.2 盐城市种植业发展现状
    3.3 改革开放后盐城种植业结构的变化
    3.4 21世纪以来盐城市种植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3.4.1 优化作物品种品质,种植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3.4.2 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迅速,区域优势逐渐凸显
4 盐城市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
    4.1 市场的变化
    4.2 体制变革和政策导向
    4.3 城乡关系深刻变化
    4.4 农业技术的不断成熟
    4.5 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
5 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5.1 区域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存在盲目性
    5.2 资源利用率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5.3 环境承载压力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5.4 科技含量不高,专业人才缺失
    5.5 区域市场局限,产业化发展不足
6 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6.1 优化盐城种植业的投入结构
        6.1.1 立足区县优势,完善调整策略
        6.1.2 加强政策扶持和落实,构建完善支持和保障机制
        6.1.3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盐碱地开发
    6.2 优化盐城种植业的产出结构
        6.2.1 提升集群发展能力,促进产业化发展
        6.2.2 抓好高效名优作物培养和推广
        6.2.3 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
        6.2.4 着力提升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积极性
    6.3 发展现代种植业,加快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6.3.1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6.3.2 培育专业人才
        6.3.3 强化市场意识
        6.3.4 与国际接轨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完善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政策目标的研究
        1.3.2 关于补贴对象的研究
        1.3.3 关于补贴标准和依据的研究
        1.3.4 关于补贴方式的研究
        1.3.5 关于资金来源及用途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本文内容框架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研究范畴
        2.1.1 粮食安全
        2.1.2 粮食风险基金
        2.1.3 粮食直补
        2.1.4 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
        2.1.5 效率与公平
    2.2 理论假设
    2.3 粮食的功能与地位理论
        2.3.1 粮食的功能
        2.3.2 粮食的重要地位
    2.4 粮食安全理论
        2.4.1 粮食安全属性
        2.4.2 粮食安全的构成要素
    2.5 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理论
        2.5.1 粮食产业的弱质性
        2.5.2 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的决定因素
        2.5.3 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
    2.6 农业补贴理论
        2.6.1 补贴模式
        2.6.2 粮食直补的政策功能与作用机理
3. 我国现行粮食直补政策需要完善
    3.1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回顾
        3.1.1 对粮食消费者补贴阶段(1978年~1990年)
        3.1.2 对粮食企业补贴阶段(1991年~1993年)
        3.1.3 粮食保护价阶段(1998年~2003年)
        3.1.4 对粮食生产者补贴阶段(2004年~)
    3.2 历史作用
        3.2.1 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农民利益
        3.2.2 提高了粮食产量,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
        3.2.3 促进了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缓解了财政负担
    3.3 当前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问题
        3.3.1 制度设计缺陷
        3.3.2 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4. 发达国家的粮食补贴模式及启示
    4.1 美国的粮食补贴政策
        4.1.1 价格补贴政策阶段(1933年~1995年)
        4.1.2 收入补贴政策阶段(1996年~2001年)
        4.1.3 收入价格补贴政策阶段(2002年~2007年)
        4.1.4 美国《2008农业法案》规定的农业补贴政策(2008年~)
    4.2 欧盟的粮食补贴政策
        4.2.1 逐步削减对农产品的支持价格
        4.2.2 引入单一农场支付补贴体系,改革并简化直接支付补贴政策
        4.2.3 引入强制性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削减对大农场的直接支付补贴
    4.3 加拿大的粮食补贴政策
        4.3.1 农民净收入稳定政策(NISA)
        4.3.2 农民收入方案(CFIP)和农作物保险
        4.3.3 预支农民方案和补助方案
    4.4 澳大利亚的粮食补贴政策
        4.4.1 保证价格制度
        4.4.2 稳定价格制度
    4.5 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启示
5.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目标的矫正
    5.1 农民增收目标
        5.1.1 政策初衷
        5.1.2 实际效果:粮食直补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收效甚微
    5.2 粮食安全目标
        5.2.1 政策背景
        5.2.2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5.2.3 促进粮食单产提高
        5.2.4 实际效果:增加了粮食产量,但不足以形成持久动力
    5.3 粮食直补的其他目标
    5.4 多目标冲突
        5.4.1 政策学的基本理论
        5.4.2 多目标难以完全实现
    5.5 目标矫正:专注粮食安全
6. 直补对象与补贴依据的矫正与完善
    6.1 当前直补的对象与依据
        6.1.1 以人为补贴对象
        6.1.2 以粮食生产为补贴依据
    6.2 理想的补贴对象和补贴依据
        6.2.1 理想的粮食直补对象
        6.2.2 理想的粮食直补依据
    6.3 结论与建议
        6.3.1 结论
        6.3.2 建议
7. 直补标准确定与资金来源改进
    7.1 补贴标准确定的依据
        7.1.1 以农业平均收益确定补贴标准
        7.1.2 补贴能力
    7.2 标准确定方法:模型与方法
        7.2.1 模型基本假设
        7.2.2 模型的设定及政策含义
    7.3 各地应该执行的补贴标准
        7.3.1 黑龙江省应该执行的补贴标准
        7.3.2 吉林省应该执行的补贴标准
        7.3.3 河南省应该执行的补贴标准
        7.3.4 安徽省应该执行的补贴标准
        7.3.5 江西省应该执行的补贴标准
        7.3.6 江苏省应该执行的补贴标准
        7.3.7 湖北省应该执行的补贴标准
        7.3.8 内蒙古应该执行的补贴标准
        7.3.9 湖南省应该执行的补贴标准
    7.4 粮食直补资金来源的改进
        7.4.1 拓宽粮食直补资金来源渠道
        7.4.2 建立产粮大县与主销区间的横向、纵向转移支付制度
    7.5 结论与建议
        7.5.1 结论
        7.5.2 建议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 江舟. 扬州大学, 2021
  • [2]韩城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D]. 王怀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王洁梅. 广西大学, 2020(07)
  • [4]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5]农业节水的路径组合与绩效研究[D]. 王秀鹃.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6]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D].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D]. 王奕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9]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几点思考[J]. 邵晓梅,王静,黄晓宇. 中国土地科学, 2011(06)
  • [10]完善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研究[D]. 杨建利.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