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姚茹[1](2021)在《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本质与教育价值的体现,是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走向纵深的重要理念与指导方向。反观当下学科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知识与行动被分离的情况。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被拆分成两个过程,这导致学生学习的是一些脱离情境且碎片化的事实、概念等,会做习题却不会解决真实的问题,从而难以生成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的高度整合性、实践性、建构性等特性决定了其培育路径之一,即实践性教学。学科实践活动便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方式,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但在实际学科课堂中,其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如活动内容零散庞杂,活动过程粗浅表层等。如何优化这种形式化、浅层化的学科实践活动?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科大概念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本研究共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界定、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第二部分从“学科”、“实践”、“活动”三个视角分析学科实践活动的内涵,总结出学科实践活动具有学科性、实践性、建构性、综合性、开放性五大特征,并阐述了其育人价值。第三部分归纳出学科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转换关系,揭示了学科实践活动的结构,并具体从活动范围、活动取向、活动方式三个方面将学科实践活动类型化。第四部分阐述了学科实践活动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归纳出其有效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论述了大概念作为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具有整合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的设计优化价值与优化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学习优化价值。第六部分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活动水平五个方面建构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框架。第七部分探讨了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模式,以及针对中小学课堂在引入大概念进行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时遇到的两大难点问题,提出难点问题突破策略。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具有一定的创新与突破。首先,论述了学科实践活动的内涵、特征与价值,要素、结构与类型。其次,借助访谈法与课堂观察法,从实践中发现教师对学科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及缺乏优化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工具,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大概念相关研究的分析,提出以大概念作为优化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揭示出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框架、设计模式与难点问题突破策略,以期为中小学教师的一线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冯童[2](2021)在《整合性学习的实现机制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核心素养作为一种综合表现,一种整体要求,一种素养整合,时刻强调着将学生的“求知”、“做事”、“做人”结合起来,指向更具整合性的学习。近年,整合性教学也在中小学如火如荼的展开,虽有成果却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凑而不合。整合成为了静态的拼凑,失去了聚合的力量。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整合性学习的认识存在偏颇,缺乏系统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了确保整合性学习得以发生,必然要明晰整合性学习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唯有此才能够为一线的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研究旨在探索整合性学习的实现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应用于今后的一线教学中。首先,从理论与实践出发阐述背景到已有研究不足来论述本研究的问题提出,通过系统考察整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归纳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设计。接着,阐述整合性学习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从发展论、知识论、学习论出发提出整合性学习是促进整全发展的学习,是聚焦知识关联的学习,是进行实践探究的学习,总结出整合性、迁移性、整体性、实践性、自主性五大特点,并从学生与发展两方面对价值进行阐述。再接着从范围、对象、方式、水平四个方面对整合性学习进行分析。整合性学习是在学科内、跨学科和超学科范围内实现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行动、事物与自我的整合,通过单元、主题的教学方式最终达到整体认知、深度理解、融合创生。然后,对整合性学习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进行研究,从内在根据和经验支持两个方面论证实践参与是其根本机制,大概念是其基本途径,核心问题是其基本工具,并对其成立条件进行分析,为后续模式分析提供依据。再然后提出核心问题驱动的大概念学习这一基本模式,根据问题的分类进行课题化和项目式两种具体操作方式的设计。最后,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归纳总结出教师在进行整合性学习设计时存在的两个难点问题:核心问题的设计、大概念的选择与确定,针对两个难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具有一定的突破与贡献。首先,通过理论对整合性学习的内涵、特征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其范围、对象、方式、水平有了清晰的认识,探寻出了整合性学习的实现机制,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释了内在机理,进一步丰富了整合性学习的理论研究;最后,提出了可供一线教师使用的整合性学习的基本模式和具体操作方式,为整合性学习的课堂实施贡献绵薄之力。

曹勇[3](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认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曹斌华[4](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孟翀[5](2021)在《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参与者,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围绕为什么培养教师,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教师等课题的研究方兴未艾,一直贯穿教育教学变革的始终。教师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决策者、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关注教师发展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学科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融入到教师教育当中,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助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已经由早期的配合者、支持者角色转变为教师教育的参与者,并逐步走进教师教育的课程教学的内核,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变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技术视角下的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整合技术视角下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特别是整合技术视角下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教师反思性教学理论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构建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来探索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的有效策略与发展建议。研究发现,第一,为了预先掌握与呈现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现状,为后续质化的个案研究以及实证验证提供坚实的现实基础。研究根据相关理论,确定了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发展的实践、认知、情感、元认知、批判以及道德等六个方面的维度,利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问卷法收集样本原始数据,采用SPSS 22.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反映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整体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在性别属性、年龄、学历背景、教龄、工作职称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为后续质化的个案研究以及实证验证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第二,因为具体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教师教学反思行为的不稳定性,本研究离不开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与教学中具体的教学决策。因此,研究根据样本的水平将总样本分为低等水平组、中等水平组以及高等水平组,在分组基础上选择了教师M、N以及O三个个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法、非参与式课堂教学观察法、生活史分析相融合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及选择性编码三阶段理论,凝练与归纳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核心类属与次级类属,确定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过程影响因素,并深度描绘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相关因素的本质内涵,以及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定性结构关系。为后续量化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本研究在前期理论框架建构与个案研究相关结论基础上,建构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理论假设,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测量,同样选择个案的样本总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CB-SEM)相结合的模型法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过程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结构关系。最后,本研究综合考量个案研究的质化结论与问卷调查法的量化研究结构,以及影响因素的定性结构关系与量化结构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从教师教学反思发展的文化根基、实践范式、发展逻辑、平台建设、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建议。同时,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争议或问题,并结合本研究从学科环境创设、信息技术课程培训、保障措施等提出优化策略。

李文文[6](2021)在《基于TPACK框架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与信息化的相互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想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育领域中,需要教师不断去促进、革新当前的信息化状态。整合技术的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习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合理地整合信息技术是目前教学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TPACK框架的提出,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将TPACK框架及其理念渗透到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中,从信息技术、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三要素的视角下,提高初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加深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与应用。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基于TPACK框架的教学设计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和自身实践经验提出选题缘由;其次通过阅读大量与TPACK框架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概念和TPACK框架的相关理论;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TPACK框架与教学设计流程相结合,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法建构基于TPACK框架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模型,对该模型的构成要素展开分析,并说明该模型的应用原则,同时结合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最后在教学实践中对该模型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进行探索。对榆林市高新区高新中学八年级两个班级学生的月考成绩进行显着性分析,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对本研究设计的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实践结果通过五个方面的测量来反映。(1)通过“授课教师自我评价”,对教学理念、CK、PK、TK、TPACK这五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自身整合技术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2)通过“观察者评价量表”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表明: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比较符合TPACK框架下的教学要求,但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方面有待进一步反思与改进;(3)通过“学生对教学法认可度的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教法方面,大多数同学表示认可,个别同学对谈话法和讨论法并不是完全认可,在学法方面,大多数同学表示认可,个别同学对游戏练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不是完全认可;(4)通过“课后测验”,结果表明: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为0,80分及以上的学生占96%,平均分约为92.596分;(5)通过“期末成绩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均值为46.27,对照组的均值为42.36分,P=0.002(<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具有显着性差异;(6)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对本学期生物学教与学的态度,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对生物学学习兴趣相较于对照组学生有明显提高。通过理论研究表明,基于TPACK框架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模型由分析阶段、整合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四个阶段构成;分析阶段又由CK分析、PK分析、TK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境脉分析这六部分构成;此模型的应用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技术合理性原则和灵活应变原则这三大基本原则。实践表明,基于TPACK框架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教师能清晰的分析技术、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合理地整合;但仍需要教师通过反思不断去改善教学设计内容,精制教学设计模型。

康雯[7](2021)在《TPMK视角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视频课例研究 ——以2019年广西“一师一优课”为例》文中指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等相关文件对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现有的相关文献来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数学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指导和实践运用部分,如何评价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国家部署的、教育部力推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增进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具有鲜明的典型意义和样本价值,且该活动的初衷和落脚点均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此,笔者以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平台中的初中数学优课课例为研究对象,以TPMK知识理论和SAMR模型为指导,采用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对相关课例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级别“优课”所呈现出的TPMK特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不同级别优课课例呈现出的教师TPMK结构整体差异不大,但TPMK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取向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高级别优课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2.初中数学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均未达到重塑水平,主要集中于替代和增强层次。3.高级别初中数学优课中信息技术应用更为频繁,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较低级别优课更高,多属于增强和修改水平,低级别初中数学优课多属于增强和替代水平。4.各级优课课例在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和整合技术的评价知识两大维度表现突出,在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维度主要表现为利用信息技术表征教学内容、处理学生错误,以及设置任务驱动等;在整合技术的评价知识维度主要利用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评价比较少。基于以上结论,为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TPMK水平,本研究提出相关建议:1.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目标设定,深化利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统领性观念,提升创新数学教学模式的意识。2.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更有效地发挥数学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3.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深度融合,适应时代需求,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评价的深度融合,进行个性化评价,促进生成性教学。

刘雪然[8](20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各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正融入教育领域,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语文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良好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所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研究现状更有利于找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问题,而明确问题才能提出解决方案,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科学地被应用,进而推动信息化与课程的整合。本研究从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CNKI等知名数据库,多方搜集中外文学术期刊论文等大量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核心概念界定,了解了国内外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方面的研究状况,以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自主编制的问卷和课堂观察表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问卷从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实践、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反应四个维度编制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一、不同地区小学设备配置种类不均衡,新旧程度差别较大。二、小学语文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欠缺,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小学语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别大。三、小学语文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不科学,学校设置的多种现代信息设施成摆设。第四,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够专注,在语文教学中回答问题不够准确。在分析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后,本研究从区域经济发展、学校管理、语文教师自身等几方面深度剖析造成问题的成因。最后参考专家、教师、行政人员的意见,得出了改进策略,包括小学语文教师、学校及教育局、国家三个层面应进行的改进,从而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科学有效,更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也使得教育现代化有更深一步地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也能有进一步地发展。

牛丽[9](2021)在《职前小学教师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的双重测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逐渐开启教育现代化时代。在此背景下,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得在课堂上使用媒体技术表征教学内容,还要具备将技术灵活应用于更新教学观念、开发教学资源、使用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真正做到整合技术于教学之中,小学数学教师也是如此。TPACK的提出为整合技术于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教育技术学和教师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同样也是分析整合技术于教学的一种视角,为培养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能力提供了更明确的发展途径。职前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必要了解职前教师的TPACK状况。TPACK状况的调查方法多元,包括测验法、课堂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法、访谈法和自评量表法。以往国内关于TPACK的调查研究,测查方法单一,主要以自评量表为主,其他测查方法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尤其缺乏测验研究。不同测查方法能够揭示TPACK的不同侧面,自评量表主要是主观评价个人能力水平,调查结果有局限,无法揭示TPACK全貌。此外,国内TPACK调查研究较少聚焦于具体内容,TPACK是关于具体学科内容和特定技术的教学知识,可能因学科内容和技术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因此测查TPACK需要聚焦具体主题内容。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将TPACK的理论框架确定为Mishra和Koehler提出的经典框架,该框架由七类知识构成,包括学科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K)以及这三类知识交互作用形成的四类复合性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基于此框架,设计了聚焦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的两种TPACK测查工具。自评量表改编自土耳其学者Aykut Bulu在2012年编制的“职前小学数学教师整合技术于几何学教学知识的调查量表”,该量表为六点式李克特量表,围绕上述七个维度,包括51道题目。测试问卷是本研究自主编制的职前小学教师整合技术于数学教学(TPACK)状况测试问卷,围绕四个复合维度展开调查,包括简答题和判断题两种类型,以简答题为主,判断题为辅,共11道题目。本研究使用以上两种工具从不同角度测量解职前小学教师的TPACK状况。本研究的测查对象是某省属师范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四年级的师范生,被试已经完成教育实习和教师教育的大部分课程,属于临近毕业的职前教师。运用自评量表,本研究测查了66名职前教师,调查结果发现:职前小学教师TPACK自评结果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整体均值为4.44分,各维度状况较好,均值都高于3.5分;其中技术知识(TK)掌握最差,维度均值为4.25分;教学法知识(PK)掌握最好,维度均值为4.62分。在以上测查对象中,50名被试进一步接受了测试问卷的调查。测试结果显示,职前小学教师TPACK测试结果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整体得分率为56.46%,四个复合维度状况均超过中等水平,平均得分率均超过50%;其中TPACK维度掌握最好,得分率为64.00%;TPK维度较好,得分率为56.88%;TCK维度欠佳,得分率为51.82%。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了48名被试的自评结果与他们的测试结果。通过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职前小学教师自评总分和测试总分之间为强相关,四个维度的自评结果和测试结果为中等程度相关,各维度相关性按照由低到高排序为:TPK<PCK<TPACK<TCK,TPACK整体和四个维度的自评结果和测试结果都达到了显着水平且呈显着正相关,职前小学教师自我评价结果越高,其客观测试结果也越高。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职前教师自评结果和测试结果两者的整体状况和四维度状况都存在显着差异,试卷总得分和四个维度得分的平均值都是自评量表得分高于纸笔测验得分,职前教师自我感觉的TPACK要高于实际水平,其中PCK维度差异最大,自评结果明显高于测验结果,TPACK维度差异最小,自评结果和测验结果之间在综合维度上差异最小。本研究揭示了职前教师的TPACK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前教师整合技术于数学教学的水平。研究结果有助于审视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的成效,反思教师培养模式的利弊,从而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通过自评量表和纸笔测验调查职前小学数学教师TPACK状况,发现两种测量工具所揭示的教师TPACK整体水平是基本一致的,但在具体维度的表现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表明TPACK测量有必要综合采用多元的测量工具,从多个角度全面地反映教师TPACK的状况。

唐士婷[10](2021)在《广西中学生物教师TPACK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各方面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开始探索教师如何将技术与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对此,有研究者提出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将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的必备知识,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知识。近年来,国家号召全国各地开展各种线上教学活动,表明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TPACK的重要性。中学生物教师的TPACK水平不仅影响着生物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实现中学生物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关键。为了解广西中学生物教师TPACK水平,发现其TPACK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进一步提升的策略,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以及课堂观察法对广西中学生物教师TPACK开展了研究。首先,查阅文献并梳理TPACK相关研究现状,结合中学生物学科特点对生物教师TPACK的构成及含义进行界定。其次,设计TPACK水平测量问卷并对广西部分中学生物教师的实施调查,分析广西中学生物教师TPACK水平现状。再次,从TPACK不同知识维度及影响因素设计访谈提纲,选取九名不同层次的中学生物教师展开深度访谈,深入挖掘中学生物教师关于TPACK的理解与现实应用。接着,依据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构建提升中学生物教师TPACK的实践模型,以准教师角色开展基于模型的行动研究,将实践成果形成课堂实录并对实践进行反思。随后,借助Nvivo10软件从教师TPACK课堂展现、师生互动行为、技术使用行为三个角度,对专家型教师、熟手教师、新手教师的获奖课堂实录,以及行动研究中形成的准教师优秀课堂实录进行编码,通过质性与量化方式将四节课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发展阶段中学生物教师的课堂结构特点及存在的差异,进而发现实践模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促进广西中学生物教师TPACK发展的建议并完善提升中学生物教师TPACK的实践模型。得到研究结论为:(1)广西中学生物教师TPACK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技术整合的知识。(2)中学生物教师TPACK的发展受到内在与外在因素影响(3)基于模型的教学实践能够使中学生物教师的TPACK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4)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学生物教师在课前准备、内容处理、技术辅助教与学以及课堂主动权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基于模型的实践中,经过自我评价后还需要多方比较,重新进行自我分析并反复实践。(5)中学生物教师TPACK的发展需要社会、学校、教研组以及教师个人的共同努力,TPACK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学生物教师需依据自身情况,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制定提升计划并高效实施,不断探索,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中学生物教师TPACK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生物学科领域在TPACK方面的探索,也明确了广西中学生物教师TPACK的现状与发展情况,保证了中学生物教师TPACK的提升建议更具有针对性,提升TPACK水平的实践模型更具有可操作性,对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基于本研究中完善后的实践模型采取进一步的实践与检验。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实践参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根本机制
        1.1.2 学用分离:学科课堂学习中的普遍问题
        1.1.3 研究突破:更有品质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大概念
        1.2.2 实践活动
        1.2.3 学科实践活动
        1.2.4 活动设计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大概念及大概念教学相关研究综述
        1.3.2 实践活动及学科实践活动相关研究综述
    1.4 理论基础
        1.4.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1.4.2 活动理论
        1.4.3 情境认知理论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5.4 研究思路
        1.5.5 研究方法
2 学科实践活动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2.1 学科实践活动的内涵
        2.1.1 学科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做与学科高度相关真实事情的学习活动
        2.1.2 学科实践活动是强调学生在实践参与中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1.3 学科实践活动是涉及实践主体、客体、自我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
    2.2 学科实践活动的特征
        2.2.1 学科性
        2.2.2 实践性
        2.2.3 建构性
        2.2.4 综合性
        2.2.5 开放性
    2.3 学科实践活动的价值
        2.3.1 对学生的学习价值
        2.3.2 对学生的发展价值
3 学科实践活动的要素、结构与类型
    3.1 学科实践活动的要素
        3.1.1 分析依据
        3.1.2 基本要素
    3.2 学科实践活动的结构
    3.3 学科实践活动的类型
        3.3.1 依据活动范围的分类
        3.3.2 依据活动取向的分类
        3.3.3 依据活动方式的分类
4 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4.1 现状描述
        4.1.1 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目的与目标
        4.1.2 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类型与内容
        4.1.3 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方式与过程
        4.1.4 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效果与评价
    4.2 经验归纳
        4.2.1 关注学生内源性动机的生成
        4.2.2 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发现
        4.2.3 关注学科内容的实践性转化
        4.2.4 关注学科问题的层层推进
    4.3 问题梳理
        4.3.1 活动目标松散抽象,缺乏关联性
        4.3.2 活动内容零散庞杂,缺乏结构性
        4.3.3 活动过程粗浅表层,缺乏深度性
    4.4 成因分析
        4.4.1 教师对学科实践活动认识不足
        4.4.2 缺乏优化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工具
5 大概念: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5.1 大概念的内涵与特征
        5.1.1 大概念的内涵
        5.1.2 大概念的特征
    5.2 大概念的类型与表现形式
        5.2.1 大概念的类型
        5.2.2 大概念的表现形式
    5.3 大概念对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内在价值
        5.3.1 大概念的设计优化价值
        5.3.2 大概念的学习优化价值
6 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框架
    6.1 活动目标设计
    6.2 活动内容设计
    6.3 活动方式设计
    6.4 活动过程设计
    6.5 活动水平设计
7 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模式与策略
    7.1 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模式
        7.1.1 依据教材与学情,明晰化大概念
        7.1.2 基于KUDB目标模式,具体化大概念
        7.1.3 创设主题情境,问题化大概念
        7.1.4 选择活动类型,过程化大概念
        7.1.5 聚焦主线与效果,评价活动水平
    7.2 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模板及示例
    7.3 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难点问题突破策略
        7.3.1 难点一:大概念的寻找与确定
        7.3.2 难点二:学科实践活动类型的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整合性学习的实现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整体育人: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更具整合性的学习
        1.1.2 凑而不合:一线课堂的整合性教学仍然存在着问题
        1.1.3 瓶颈突破:整合性学习的实现机制仍然未得到突破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整合
        1.2.2 整合性学习
        1.2.3 实现机制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整合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整合性学习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实现机制的相关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理论基础
        1.4.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1.4.2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1.4.3 大概念教学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5.4 研究思路
        1.5.5 研究方法
        1.5.6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整合性学习的内涵与价值
    2.1 整合性学习的内涵
        2.1.1 整合性学习的内涵
        2.1.2 整合性学习的特征
    2.2 整合性学习的价值
        2.2.1 学习价值
        2.2.2 发展价值
3 整合性学习的分析框架
    3.1 整合性学习整合的范围
        3.1.1 学科内
        3.1.2 跨学科
        3.1.3 超学科
    3.2 整合性学习整合的对象
        3.2.1 知识与知识
        3.2.2 知识与生活
        3.2.3 知识与行动
        3.2.4 事物与自我
    3.3 整合性学习整合的方式
        3.3.1 单元式整合
        3.3.2 主题式整合
    3.4 整合性学习整合的水平
        3.4.1 整体认知
        3.4.2 深度理解
        3.4.3 融合创生
4 整合性学习的实现机制
    4.1 根本机制:实践参与
        4.1.1 内在根据
        4.1.2 经验支持
        4.1.3 条件分析
    4.2 基本途径:大概念
        4.2.1 内在根据
        4.2.2 经验支持
        4.2.3 条件分析
    4.3 基本工具:核心问题
        4.3.1 内在根据
        4.3.2 经验支持
        4.3.3 条件分析
5 整合性学习的基本模式与操作方式
    5.1 整合性学习的基本模式:核心问题驱动的大概念学习
        5.1.1 基本依据
        5.1.2 基本模式
        5.1.3 实践案例
    5.2 整合性学习的两种操作方式:课题化与项目式
        5.2.1 课题化的大概念学习
        5.2.2 项目式的大概念学习
    5.3 整合性学习设计的模板与示例
        5.3.1 课题化的大概念学习设计模板与示例
        5.3.2 项目式的大概念学习设计模板与示例
6 整合性学习设计的难点问题突破
    6.1 难点一:核心问题的设计
        6.1.1 策略一:从期望的理解逆推
        6.1.2 策略二:从认知冲突处突破
    6.2 难点二:大概念的选择与确定
        6.2.1 策略一:由上及下——学科大概念到课题大概念
        6.2.2 策略二:由下及上——核心概念到课题大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契机:回应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的现实需要
        (二)教育旨归:适应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教学反思:信息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途径
        (四)实践基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整合的教育实践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设计
    四、研究方法
        (一)质化研究方法
        (二)量化研究方法
    五、研究工具
    六、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七、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一)研究的创新性
        (二)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教师教学反思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教学反思水平差异的研究
        (二)教师教学反思培养策略的研究
        (三)教师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适切性与匹配性的研究
        (二)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工具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三、技术接受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采纳信息技术行为过程的研究
        (二)教师采纳信息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教师采纳信息技术行为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一、教师教学反思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
    二、教师反思性教学相关理论
        (一)反思性教学理论
        (二)教师的个人理论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三、技术接受相关理论
        (一)技术接受模型(TAM)及其拓展模型
        (二)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TAUT)
        (三)个人计算机使用模型(MPCU)
        (四)社会认知理论(SCT)模型
        (五)整合TAM与 TPB(C-TAM-TPB)模型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理论
        (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关系的理论构建
        (一)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核心目标
        (二)教学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互动的中介力量
        (三)教学反思与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是以教师个体经验为前提的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绩效预期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困难预期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群体影响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便利条件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意向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行为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现状及差异分析
    一、调查研究设计方案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方法
        (二)问卷编制与问卷题项修订
        (三)研究场所与研究对象选择
        (四)调查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现状在不同维度的差异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总体发展水平
        (二)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性别属性方面的差异比较
        (三)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方面的差异比较
        (四)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学历背景方面的差异比较
        (五)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教龄阶段方面的差异比较
        (六)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工作职称方面的差异比较
    三、调查研究结论
        (一)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
        (二)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性别属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三)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四)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学历背景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五)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教龄阶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六)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工作职称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个案实证研究
    一、个案研究设计方案
        (一)研究个案的选择与确定
        (二)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三)三级编码结果及信息饱和度检验
        (四)研究信度、效度与伦理
    二、小学语文教师M的个案研究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三、小学语文教师N的个案研究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四、小学语文教师O的个案研究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五、个案研究结论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
    六、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模型验证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假设模型与测量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测量
    二、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一)影响因素PLS-SEM初始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二)影响因素PLS-SEM修正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三、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一)影响因素CB-SEM初始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二)影响因素CB-SEM修正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四、实证研究结论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策略
        (一)创设适宜教师采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情境
        (二)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弱化教学困惑
        (三)提供更为健全且系统的信息技术保障措施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建议
        (一)个人哲学: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文化根基
        (二)实践批判: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实践范式
        (三)技术知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逻辑起点
        (四)虚拟共同体: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平台建设
        (五)技术参与监控: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监控体系建设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模型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二、研究展望
        (一)开发更为完善的研究工具
        (二)拓展研究对象的选择范畴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行为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课堂教学反思访谈提纲
        (一)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访谈提纲
        (二)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访谈提纲
        (三)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访谈提纲
    附录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基于TPACK框架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缘由
    1.1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1.2 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缺陷
    1.3 TPACK框架带来的新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概念界定
        2.2.1 TPACK
        2.2.2 教学设计
    2.3 理论基础
        2.3.1 TPACK框架理论
        2.3.2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
    2.4 从TPACK的视角看初中生物学教学现状
    2.5 TPACK框架运用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意义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意义
    3.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3 基于设计的研究框架
    3.4 研究思路
第四章 基于TPACK框架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模型建构
    4.1 分析阶段
        4.1.1 CK(学科内容知识)分析
        4.1.2 学习对象的分析
        4.1.3 PK(教学法知识)分析
        4.1.4 TK(技术知识)分析
        4.1.5 确定教学目标
        4.1.6 境脉分析
    4.2 整合阶段
        4.2.1 TCK阶段
        4.2.2 TPK阶段
        4.2.3 PCK阶段
        4.2.4 TPACK阶段
    4.3 实施阶段
    4.4 评价阶段
        4.4.1 教师自我评价
        4.4.2 观察者评价
        4.4.3 学生评价
    4.5 基于TPACK框架的教学设计应用原则
        4.5.1 整体性原则
        4.5.2 技术合理性原则
        4.5.3 灵活应变原则
第五章 基于TPACK框架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案例
    5.1 教学内容选取
    5.2 学科内容知识(CK)分析
    5.3 教学对象分析
        5.3.1 学生认知结构
        5.3.2 学习需求分析
    5.4 教学法知识(PK)分析
    5.5 技术知识(TK)分析
    5.6 确定教学目标
    5.7 境脉分析
    5.8 整合过程设计
第六章 基于TPACK框架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
    6.1 确定实践对象
    6.2 教学实践过程
    6.3 实践过程分析
    6.4 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4.1 课堂组织与时间管理
        6.4.2 游戏练习与学生参与
        6.4.3 小组合作意识薄弱
第七章 基于TPACK框架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评价
    7.1 教学案例实施效果评价
        7.1.1 自我评价
        7.1.2 观察者评价
        7.1.3 学生对教学法认可度
        7.1.4 课后测验
    7.2 基于TPACK框架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实施效果
        7.2.1 期末成绩分析
        7.2.2 学生个人访谈
第八章 研究总结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的不足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TPMK视角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视频课例研究 ——以2019年广西“一师一优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学科教学
        (三)视频课例研究
    二、研究综述
        (一)视频课例研究综述
        (二)信息技术融合数学学科教学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及启示
第3章 研究设计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TPMK理论
        (二)SAMR模型理论
        (三)教学结构理论
        (四)交互影响距离理论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确定
        (一)课例选取说明
        (二)视频课例的整理分类
    三、研究工具
        (一)编码体系
        (二)编码分析软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第4章 编码系统的制定与实施
    一、《初中数学教师TPMK课堂编码表》设计依据
        (一)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分析
    二、《初中数学教师TPMK课堂编码表》的制定
    三、《初中数学教师TPMK课堂编码表》的实施
    四、信效度检验
第5章 广西初中数学优课课例分析与结果
    一、广西初中数学课例视频教学资源数量情况分析
        (一)平台中不同级别优课教学资源数量情况分析
        (二)不同教学模块教学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二、基于TPMK视角的信息技术融合初中数学教学情况分析
        (一)整合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分析
        (二)课堂观察的实施结果与分析
    三、部级优课课例《信息技术应用——探究旋转的性质》分析
        (一)教学路线图
        (二)《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教师TPMK行为表现统计分析
        (三)《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教学过程局部分析
        (四)小结与启示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教学资源使用情况方面
        (二)不同级别优课教师的TPMK特征方面
    二、研究建议
    三、研究不足与反思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中数学教师 TPACK 观察记录表
附录2 探索旋转的性质(第一课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信息技术发展应给教育事业带来的改变
        2.当下我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状况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国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国内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3.国内外研究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1.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应用
        3.小学语文教学
    (五)理论依据
        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简介
        1.课堂观察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二)研究工具的设计
        1.观察表的设计及应用
        2.问卷的设计及应用
        3.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应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1.学校现代信息设施拥有情况
        2.现代信息设施的新旧情况
    (二)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的调查与分析
        1.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情况
        2.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的情况
    (三)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实践的调查与分析
        1.小学语文教师对现代信息设施的看法及依赖程度
        2.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使用现代信息设施情况
        3.不同课型使用的现代信息设施及其应用
        4.小学语文教师利用现代信息设施备课的情况
    (四)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反应的调查与分析
        1.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专注度情况
        2.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回答问题情况
        3.学生的语文形成性练习完成情况
        4.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变化情况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及成因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2.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3.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反应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学校现代信息设施管理制度不完善
        3.缺乏完备的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4.语文教师自我提升意识不高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不足
五、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改善对策
    (一)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应进一步完善
        1.制定帮扶政策或财政支持政策
        2.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考核
    (二)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改进的方面
        1.制定完善的现代信息设施使用计划
        2.为教师减少非教学工作负担
        3.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三)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应有的改进
        1.端正自身工作态度
        2.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观察表
附录B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C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D 访谈记录1
附录E 访谈记录2
附录F 访谈记录3
附录G 访谈记录4
致谢

(9)职前小学教师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的双重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一、研究背景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二)教育信息化下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三)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理论的丰富发展
        (四)小学数学教师TPACK测查研究亟待加强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编制聚焦于小学数学TPACK测试工具
        (二)双重测查职前小学教师TPACK状况
    四、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TPACK概念产生的背景
        (一)PCK定义
        (二)PCK构成要素
        (三)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源起
    二、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内涵与框架
        (一)国外TPACK内涵与框架研究
        (二)国内TPACK内涵与框架研究
    三、TPACK的调查研究
        (一)表现性评价法
        (二)量表法
        (三)测验法
        (四)访谈法
    四、TPACK发展研究
        (一)教师TPACK能力发展途径研究
        (二)影响教师TPACK发展因素研究
    五、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TPACK的测查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一)自评量表的改编
        (二)纸笔测验的编制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一)被试的选择
        (二)调查的组织实施
        (三)评分标准和评分信度检验
        (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职前小学教师TPACK自评状况分析
        (一)职前小学教师TPACK自评结果的整体状况
        (二)职前小学教师TPACK自评结果的各维度具体状况
    二、职前小学教师TPACK测试状况与分析
        (一)职前小学教师TPACK测试结果的整体水平
        (二)职前小学教师TPACK测试结果的各维度表现
    三、职前小学教师自评结果与测试结果的比较
    四、对职前教师TPACK状况的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一)职前小学教师TPACK自评结果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维度状况较好
        (二)职前小学教师TPACK测试结果整体和各维度状况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三)职前小学教师TPACK自评结果和测试结果之间相关且存在显着差异
    二、讨论
        (一)职前小学教师技术知识(TK)较差,亟待提高
        (二)职前小学教师制作课件能力薄弱
        (三)职前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不够完整
        (四)职前小学教师缺乏运用技术于教学过程后的反思工作
        (五)职前小学教师TPACK水平存在两级分化状况
        (六)目前TPACK状况调查缺乏多元测量研究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一)被试样本数量有限
        (二) “图形与几何”对数学内容的代表性有限
        (三)对TPACK状况的成因研究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职前小学数学教师TPACK自评量表
    附录2 职前小学教师TPACK现状调査问卷
    附录3 研究邀请信
    附录4 职前小学教师TPACK调查问卷的评分标准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广西中学生物教师TPACK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1.2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1.1.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需要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学科教学法知识(PCK)
        2.1.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2.1.3 中学生物教师
        2.1.4 中学生物教师TPACK构成要素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中学生物教师TPACK问卷调查与访谈
    3.1 中学生物教师TPACK问卷调查
        3.1.1 问卷编制
        3.1.2 正式问卷发放与回收
        3.1.3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3.1.4 调查结果
    3.2 中学生物教师TPACK访谈
        3.2.1 访谈设计与实施
        3.2.2 访谈分析
        3.2.3 访谈结果
    3.3 小结
第4章 提升中学生物教师TPACK的实践探索
    4.1 实践模型设计
    4.2 实践过程
        4.2.1 专业学习
        4.2.2 作品设计
        4.2.3 同伴互助
        4.2.4 自主发展
    4.3 实践反思
第5章 TPACK视角的中学生物教学行为分析
    5.1 案例获取与工具选择
        5.1.1 案例获取
        5.1.2 量表选择与编制
    5.2 操作过程
        5.2.1 材料导入
        5.2.2 建立节点
        5.2.3 实施编码
    5.3 案例记录与分析
        5.3.1 案例记录
        5.3.2 案例评析
        5.3.3 教师课堂TPACK分析
        5.3.4 教学互动行为分析
        5.3.5 技术应用行为分析
        5.3.6 课堂观察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中学生物教师TPACK的发展
    6.1 存在问题
    6.2 发展条件
        6.2.1 有利条件
        6.2.2 不利条件
    6.3 发展建议
        6.3.1 培训层面
        6.3.2 学校层面
        6.3.3 学科组层面
        6.3.4 教师个人层面
    6.4 提升中学生物教师TPACK实践模型的完善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学生物教师TPACK水平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研究[D]. 姚茹.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整合性学习的实现机制及其应用研究[D]. 冯童.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D]. 孟翀.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基于TPACK框架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研究[D]. 李文文. 延安大学, 2021(11)
  • [7]TPMK视角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视频课例研究 ——以2019年广西“一师一优课”为例[D]. 康雯.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8]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D]. 刘雪然.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职前小学教师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的双重测量研究[D]. 牛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广西中学生物教师TPACK现状与发展研究[D]. 唐士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