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读《大众哲学》第二版──纪念艾思奇同志

喜读《大众哲学》第二版──纪念艾思奇同志

一、喜看《大众哲学》再版──缅怀艾思奇同志(论文文献综述)

曾伯秋[1](2020)在《冯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文中指出我们根据冯定的生平简介,可以将其思想历程简要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初成阶段、成熟阶段和再发展阶段。冯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的推进;二是在教学和教材内容改革方面坚决扞卫列宁“一整块钢铁”;三是重视青年的道德修养。冯定对马克思主义通俗哲学的开拓,有其特定的原因。首先,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其次,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的前提和手段,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与中国化助力;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也是当时的现实需求。《平凡的真理》可谓应时之需,该书集中体现了冯定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方面所做的贡献。就路径而言,冯定主要使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出发研究哲学。通过与艾思奇的大众化路径及思想的两相比较,在通俗化、注重与实际的联系等方面有相同之处,同时也有差异。艾思奇更注重“民族化”,冯定更侧重通俗化的理论与群众平凡生活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青年的信仰,帮助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冯定坚定扞卫列宁哲学的“一整块钢铁”学说,认识到苏联教科书式哲学体系造成哲学原理庸俗化、支离化的倾向,在《平凡的真理》中尝试突破苏联教科书体系,同时也在教学与教材编写工作方面做出了努力的尝试。冯定同时致力开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局面。我们着重分析冯定为何突出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青年道德修养问题以及在哪些方面于青年道德修养问题有创见,如《青年应当怎样修养》《共产主义人生观》对这一问题有深入的阐述。就冯定哲学思想的评价而言,一方面,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其哲学思想有一个宝贵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就其历史地位及其思想启示方面而言,冯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新的积极开拓者,也是加强新道德、新价值观建设的积极开创者。冯定的一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奋力求索的一生,他的丰富着作是一笔宝贵的理论遗产。其学术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既有历史的局限性,又有历史的超越性和前瞻性。我们如何开发和继承冯定留给我们的学术理论,理解冯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以及伦理学和教学、教程改革方面的贡献,具有特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董波[2](2020)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选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视角,试图以艾思奇哲学思想为切片,去观察唯物辩证法论战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变迁。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同时期经历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论战(方克立先生语)。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总结,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也有利于应对新时代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挑战。当前一股新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浪潮袭来,公开挑战辩证法,不仅仅限于学术争鸣,而且渗透到网民大众之中。新挑战的特点是新平台、新话语、新包装。国内反对势力用互联网上的隐蔽身份作掩护,对唯物辩证法展开了新的更加恶毒的攻击,他们“戏侃马克思”、虚无辩证法、贬低辩证法、恶搞辩证法,在大众中传播唯物辩证法有害论、无用论。面对挑战,我们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获取力量和智慧,以新大众化策略反击妖魔化唯物辩证法,在青年中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国内外学者对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关注和研究并不丰富,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上还颇有争议。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以论战中的艾思奇为纵线,以相关论题为横线,以若干理论问题为暗线展开论述。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与归纳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混乱不堪,思想界分化严重,对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的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其二,苏联的哲学论战在外部对中国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影响。艾思奇参与论战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第二阶段是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第三阶段是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本选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在世界观方面,艾思奇通过反对迷信、反对庸俗的唯物论、反对观念论、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通过真理问题的辩论、与直观主义论战、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探讨、反对实用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和通俗化劳动观、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艾思奇通过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在论战中强调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论战澄清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澄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批判折衷主义、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辨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通过论战澄清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值得一提的是,艾思奇与叶青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形式论理学)关系的论战给我们一些启示,包括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而在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以“部分的错误”或小错看待之,它是可以改正的而且已经被艾思奇自己改正了;还要认识到,艾思奇将形式论理学视为形而上学和非科学,的确是论战期间的立场使然,他在不同程度还是肯定了和使用了形式逻辑的,不然,他不可能在1950年公开承认关于形式逻辑的两点错误。在历史观方面,艾思奇通过驳斥分割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批判“唯武器论”、批判“国情论”、批判“一盘散沙论”、批判生物学主义与调和论、批判汉奸投降理论调和论、反对空讲大众化、揭露叶青的汉奸嘴脸、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批判“例证主义”等理论斗争传播了革命思想,坚定了抗战意志;通过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批判了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通过反驳张东荪的“未来不可测”论、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唯心史观、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理清了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使唯物史观在论战中革命化。《大众哲学》等是艾思奇在论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矛盾论》《实践论》等是毛泽东的对论战的阶段性总结,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交往积极影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艾本”哲学教科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立的标志,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

朱玉超[3](2018)在《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贡献》文中认为艾思奇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他一生辗转多地,从上海到延安再到北京,着书立说、编辑报刊、任职文化部门、担任教员,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马克思主义,献给了党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正是这样的研究领域和工作岗位,使艾思奇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并有理论上的升华。本文以艾思奇生平为线索,以艾思奇着述为主要研究资料,以艾思奇在上海、延安、北京三个时期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为考察对象,对艾思奇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作的贡献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以期为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全文包括绪论和五章正文。绪论部分主要从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及方法、创新之处几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章“艾思奇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章开宗明义,从总体上阐明了艾思奇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为下文分期展开研究艾思奇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之路作了铺垫。首先,从艾思奇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之路的历史渊源谈起,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学传承、思想文化积淀、个人实践经历进行了相关考察。其次,从艾思奇一生主要经历的概括中,揭示出他与思想政治教育解不开的情缘: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功底、等身的专业着述、开拓性的专业贡献奠定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作为党报党刊编辑及文化界代表、教育战线上的马列教员及教育家,他所从事的宣传教育工作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不论是作为哲学家、理论宣传家还是教育家,他首先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正是在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中铸就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品格,成就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家的艾思奇。最后,从艾思奇有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论述中,进一步证明他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第二章“上海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探索与贡献(1932-1937)”。本章聚焦艾思奇参加革命工作的第一个时期即上海时期。在分析当时国内形势、上海时局以及中国共产党所面临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对艾思奇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探索和贡献进行了总结:首先,他发表时政文章揭露社会现实、宣传爱国主义以及利用进步社团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提高大众觉悟。其次,他通过哲学着述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科普文章普及科学知识,运用文艺文章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开启大众智慧。再次,他通过解答大众疑惑,服务大众日常生活:释惑现实疑难,帮助大众树立向上信念;批判错误观点,使人们拨开思想迷雾;为青年读书学习提供指导,帮助青年提高认识能力。特别是这一时期的着作《大众哲学》,奠定了他在理论界的地位,也凝结了他初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辉煌结晶。《大众哲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展示了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价值,堪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经典之作。第三章“延安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继续探索与贡献(1937-1946)”。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艾思奇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首先,他通过与毛泽东的学术互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论述、对国民党愚民哲学的揭露与批判等一系列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其次,他重点从抗战信心的培育、历史事件的启示、模范人物及其精神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开展抗战教育,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再次,他通过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的阐发、对思想方法的研究和宣传,以及对整风方法的探讨,助力延安整风运动,推动党的思想统一。最后,他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推进文艺工作;探讨文艺理论,推动文艺大众化。他发挥自己在学术、编辑、写作、文艺等各方面的才能,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第四章“北京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探索与贡献(1949-1966)”。本章在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世情国情党情的前提下,从三个方面对艾思奇在北京时期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总结:首先,他在研究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哲学着作,以及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中,继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其次,他通过引导党员干部的思想改造、承担干部学员的理论教学任务、专注“秀才班”理论教学,开展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最后,他又在关注青年思想理论修养的提升、重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推动工农群众学习哲学的高潮中,致力于各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五章“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这一章是在经过前面分期研究之后的系统总结。旨在对艾思奇探索之路的思想内涵、突出特色、宝贵经验及现实启示进行总结,以便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艾思奇探索之路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途径与方法都有涉及且有独到之处。而且,艾思奇时刻以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重任;以一心为民传承思想政治教育宗旨;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以人格魅力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探索之路,并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养;深入大众的实际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发挥语言魅力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是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研究和总结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贡献,目的是为了从大师思想中获得启示,以指导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为党的事业凝心聚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立志成为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努力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动机制。

宋泉[4](2017)在《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文中研究表明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历史上影响全局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作为大后方的出版重镇,云集了众多的出版文化人、产生了大量的出版机构、出版了洋洋大观的战时读物,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文化城”中的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供应社”或“文供社”),诞生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39年,在短短的两年间,它逆势而生,迅速成长为桂林“文化城”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社并称为“三大进步团体”,对国统区抗战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组织的文化供应社,在抗战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方性”、“政治性”和“进步性”的特征,对抗战时期出版传播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出版史学界尚没有关于地方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的专门研究,传播学界对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组织也鲜有论述,本文探索性地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供应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为什么文化供应社能够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逆势发展”和“文化供应社是如何开展抗战文化传播活动的”问题,并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和数理分析解决这一疑问,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基于出版活动的文化传播特性,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出版史的个案,借助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构建文化供应社的分析框架,并从文化供应社诞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出版同人群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洞察文供社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生存和传播活动。一定媒介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系统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本文首先从抗战的社会背景及桂林“文化城”的特殊环境入手,考察了文化供应社诞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战争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出版机构大规模西迁,相对稳定的传播生态系统被打破。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新桂系开明的政治姿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实施,成为出版事业的再生之地。文化供应社便是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由新桂系民主人士与进步文化人共同建立的具有广西地方“官办”性质的特殊出版机构。在企业组织制度和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做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桂系与中共之间的策略性平衡。以“股份制”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文化供应社,在股东构成上体现了新桂系力量与进步文化人之间的融合,以新桂系官方的资本支持和进步文化人的智力支持,共同支撑了文化供应社在地方文化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成为了文供社拒绝中央恶意“收编”的重要托辞。在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的管理层李任仁、陈劭先、万仲文等是国民党民主人士,编辑出版部门的核心成员胡愈之、邵荃麟、宋云彬等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他们联合了广大知名的作家,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体现了文供社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的包容性与进步性。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物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大众化”的特点。“大众化”不仅是战争年代社会大众对抗战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也是媒介组织在面临巨大民族矛盾之时的自觉意识。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出版活动在胡愈之的主持之下,大规模地开展了通俗读物的生产与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室图书”,该丛书不仅通过建立村街文化室实现了大众文化在空间上的布局,还通过连续出版物《新道理》实现了战时信息时间上的延展与更新。青少年文艺、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也是文供社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文学创作丛刊”等丛书,以及《新水浒》、《鲁迅语录》等书籍的畅销与普及,促进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同时,文化供应社创办了《文化杂志》,倡导自由、批判的学术思想,树立严谨、理性的文化品格,引导了桂林“文化城”的文化建设;此外,还与广西地方文教组织进行合作,出版了《干部政策》、“国民教育丛书”等图书,服务于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成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业的生力军。在书籍传播的工作上,文化供应社不仅积极拓展和建立渠道,还通过门市、批发、邮购和流动发行等发行方式将图书输送到读者手中。即使是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抗战年代,文供社也没有忽视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对出版物的营销,从《大公报》(桂林版)的“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中就可窥视桂林“文化城”活跃的出版生态和文供社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了将进步的抗战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受众之中,文供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方式,还加入“新出版业联合总处”为进步出版业争夺“话语权”。在文供社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出版活动取得了显着的传播效果。不断再版的出版物体现了文供社在出版传播上“量”的积累,受众信件的反馈也体现了文供社出版物“质”的保证。此外,文化供应社对进步文化人的保护与转移,在抗战文化低潮时期的坚守与创造,都对桂林“文化城”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供应社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为改革路上的出版机构提供历史的镜鉴。抗战文化的构成不是单一性的,抗战文化的传播也非简单通达的,只有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洞察个案,才能找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逻辑。文化供应社作为抗战时期地方性的出版机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抗战出版文化的一个横切面,为我们展示了非常态社会环境下一种成功的出版模式。尽管文供社在战争的硝烟中仅走过了 15年的艰难历程,但其轰轰烈烈的文化传播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留下了光照的痕迹。

燕丹[5](2016)在《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大众化的开创者,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开创了大众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今社会,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产生弱化和质疑,由此,学习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对我们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的产生是由中国特殊的国内外历史条件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代表不同阶级的资本主义哲学思潮、封建哲学思潮盛行,艾思奇在当时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下提出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进行的论战中,维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由此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的内容是将理论转变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并为大众所理解和掌握,《大众哲学》作为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书的年代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中国,国民政府对文化实行高压政策,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人民大众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起到了开创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被广泛传播和宣传,不仅推动了大众化的进程,开创了哲学的通俗化,而且有效的推动了革命。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的意识形态出现了“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局面,传统的和现代的文化思想冲突、守旧的与创新的矛盾冲突出现,由于多元文化的出现,导致了人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和质疑,面对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的成功经验,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正确分辨马克思主义哲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体制机制建设,对党员干部进行哲学教育,同时还要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走进群众。

艾克白尔·艾尔肯[6](2014)在《经验与启示:从《大众哲学》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中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在民众中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民众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书本和课堂中解放出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了民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写作背景、思想内涵与历史贡献进行研究,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进行梳理,分析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与新挑战。从艾思奇《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中,寻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方法。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了《大众哲学》的写作背景、思想内涵与历史贡献。艾思奇创作《大众哲学》时中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民众渴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启蒙自己的思想认识并投身革命。《大众哲学》用通俗的创作手法,将理论与实际、理论与民众生活、理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搭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理论框架。《大众哲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第三部分系统的论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与探索。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在民众中的普及程度得到提高,传播途径得到丰富,与民众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但于此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受到国内外多种思潮和新媒体传播技术的挑战。为解决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国际局势的挑战和适应我党执政理念的新变化,我国必须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第四部分总结了《大众哲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和启示。《大众哲学》通俗化、中国化、生活化和时代化的创作思路和写作方法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转变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作风,在理论研究时注重解答社会热点问题和满足大众需求,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新途径。

王红梅[7](2013)在《艾思奇与马克思大众化研究》文中指出艾思奇是我们党自己培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理论家,也是一位立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实践家。他一生的学术生涯与革命生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的斗争历史紧密相联,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献给了党和人民的理论事业。由于他长期在理论战线上辛勤劳作,以致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以及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上的思想及贡献逐步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既追溯历史又总结经验,即以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为线索,总结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主要贡献及发展规律,以期对当前我国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全文包括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说明了研究的缘起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基本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等,为论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主要考察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条件。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源于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与他个人的不懈努力。民国初年,中国社会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武器的指导,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积极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些社会历史条件是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部推力。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对中国国情民情的把握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与求实好学的进取精神则为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第三章主要考察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形成。上海时期是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形成时期。1934年底,年仅25岁的艾思奇发表了脍炙人口,名闻遐迩《大众哲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先河,《大众哲学》不但使艾思奇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道路上的第一人,也使他成为中国新启蒙运动的先驱,其思想史意义不可低估。此后,艾思奇还陆续撰写和出版了《思想方法论》与《哲学与生活》等一系列有影响的论着,这些着作和《大众哲学》一起对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艾思奇为扞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纯正性与叶青等人的假马克思主义进行多次的论战与斗争,初步展示了其在理论战线上的尖兵作用,在理论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四章主要考察延安期间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深化和发展。1937年,艾思奇到达延安后,在毛泽东的影响和启发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化深化发展,并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套系统构想,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推向了更高的层次。整风运动期间,艾思奇积极配合毛泽东批判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写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文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充分的发挥了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作用。同时,在延安期间,艾思奇依然不忘高举批判的武器,写了系列文章对叶青、陈立夫、蒋介石、阎锡山等反动哲学思想进行了有力的驳斥与批判。第五章主要考察了艾思奇在北京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与发展。北京时期,艾思奇主动承担起大规模宣讲社会发展史的任务,先后出版了“讲授提纲”、“讲义”及《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一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的指示下,艾思奇负责主编了建国后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建国后的第一本中国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这本教科书的使用和推广为建国后普及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担负繁重的教学工作期间,艾思奇笔耕不缀,撰写了大量的学术文章,并参与了建国后哲学领域的“三大争论”以及对胡适和梁漱溟哲学的批判,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六章重点总结提炼了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主要特点及不同时期的哲学演进形态。作为战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战线上的学者、战士,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坚持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贴合实际,紧扣时代;关注大众,以民为本;勇于批判,富于创新;实事求是,讲究运用的鲜明特征,堪称我党理论战线上的表率。同时,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三个历史时期分别侧重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哲学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形态,以上三种哲学形态的演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与时代形态的辩证统一。第七章主要考察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局势也发生了复杂而又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为当前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要以艾思奇为榜样,努力解读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在处理好理论与现实、学术与政治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合理有效的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的巨大作用,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方式大力普及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宣传。今天,我们研究艾思奇,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评价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不仅是为了缅怀前人,更重要的是为了总结他成功的经验,力求准确、全面、系统地探讨和研究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为今后进一步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更好的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新的贡献。

王梅清[8](2013)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研究那些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过突出贡献并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将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引向实证化、具体化。我们研究艾思奇这位对马克思主义“三化”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学习他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教训,这对于我们反思历史,立足现实,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它对于我们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将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课题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艾思奇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过程、艾思奇与他的惊世之作《大众哲学》、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等等,都是该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对这些内容进行逐一梳理与深入研究,力求对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及其现实启迪进行深度的总结和反思。本文共分为绪论和五章内容。绪论主要说明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艾思奇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思想历程”,是本文的理论前提。它着重从艾思奇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的家庭环境、所受的教育状况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因素出发,分析了艾思奇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然性,探索了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萌芽、形成、发展、成熟和深化的历史进程。艾思奇从中学时代产生马克思主义观的萌芽(1925-1926),到两次日本求学期间马克思主义观初步形成(1927-1932),再到上海期间(1932年初—1937.8),其马克思主义观得以迅速发展;延安时期(1937.8—1946年11月),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观已日趋成熟,以及他最后抵达北京后的时期(1949年初—1966年3月),其马克思主义观的不断深化,可谓清晰地呈现了他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认识。本章的论述将帮助读者正确看待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他的一生并不是仅仅探索大众化的过程,而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现实化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过程。第二章“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端”,主要阐释了20世纪早期艾思奇发起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的原因(复杂的历史背景、有限的思想传播条件、广泛的群众需求和一定的理论积淀),梳理了20世纪早期及上海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个历程,总结了上海时期艾思奇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的主要功绩以及这一时期他在探索中所遇到的困难。第三章“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义大众化的发展”,主要是沿着艾思奇如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推进大众化的思路,来厘清其在延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章集中强调了艾思奇在延安时期所坚持的“在中国化现实化中推动大众化”的思路与理念,并对这种理念产生的背景、内涵着重进行了分析论证。本章亦从理论教育、思想宣传、文化艺术、党群军群等多个层面对延安时期艾思奇继续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历程、探索所采用的多样化途径逐一展开论述,最后对这一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与困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第四章“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集中探索了艾思奇在建国后去中共中央党校工作、生活的近十八年期间,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的新探索。结合建国后的时代因素、中央领导的重视程度、百姓呼声、思想潮流等因素,对新的历史条件之艾思奇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向深入的条件展开了分析,并围绕艾思奇在北京时期所参加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大主要内容(分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普及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多时段地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改造活动、以教学、编写教材、哲学批判和争论等多种形式来开展宣传),阐述了北京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的延续。重点论述了艾思奇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分类指导的思想,具体诠释了他如何结合工农群众、全党工部、高校师生等不同文化层次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如何在很多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段(第一个时段是从1949年初开始到1952年底大体结束的全国范围内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的学习以及思想改造运动;第二个时段是从1952年底至1956年底,全国社会各界掀起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习热潮以及对胡适实用主义与梁漱溟的哲学思想的批判活动;第三个时段是1959年秋至1965年底的全国秀才班的系统培训活动,艾思奇是如何采取教学、编写教材、哲学批判和论争等多种形式来向广大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普及活动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艾思奇在北京时期所做出的三大历史贡献及其困境进行了阐述,尤其是其贡献主要表现在:教育了广大民众并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编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扩大了毛泽东思想在大众中的影响力,在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同与赞许。第五章“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经验及启示”,主要从理论界所公认的艾思奇一生所经历的三个主要时期(上海时期、延安时期、北京时期),探讨了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的总体特点、有益经验和当代启示。每一部分的内容,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视作一个整体加以分析和论证。对于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中留给我们的当代启示,笔者结合新时代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其进行了新的思考和阐释。全文包括绪论在内共六章的内容,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绪论是全文的基础,它为后面章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第二、三、四章则从微观的角度,分别对艾思奇在上海、延安、北京所生活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进行了具体阐述,其中上海时期是开端期、延安时期是成熟期、北京时期是深化期,它们共同构成了探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第五章则将这三个时期的特点、经验进行了总体归纳,并立足于当今实际,展开了时代的探索,凸显了本论文的现实意义,是本文的最终归宿。

张昌山,施海涛[9](2012)在《艾思奇的哲学道路》文中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驱,艾思奇的哲学道路依然能给今天的哲学研究者和理论工作者很多重要启示。本文阐述了艾思奇哲学道路上的五个重要节点:源于家风濡染,浸于时代大潮,少小立志,接触马克思主义,踏上哲学之路;求学日本,自学德语,博览经典,精研哲学,为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上海,走上理论战线,成为哲学界引人注目的学者;在延安,热切传播毛泽东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北京,培育理论骨干,恪守哲学秉性,践履了哲学家、理论家的使命。因此,沿着艾思奇开创的道路,产出具有现时特征、符合实践吁求、贴近时代心灵的新大众哲学,不啻是对艾思奇最好的纪念。

王亚琪[10](2012)在《艾思奇《大众哲学》研究 ——以唯物辩证法论战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一位优秀的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贡献了毕生的心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推动者和实践者,被人民称作“大众哲人”。他的《大众哲学》脍炙人口、名闻遐迩,启迪了无数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就不能绕开艾思奇这个人和他的《大众哲学》一书。本文以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来考察,试图对《大众哲学》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通过考察,笔者认为《大众哲学》的诞生、发展以及特色都受到三十年代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深刻影响。因此,文章拟分五个部分来对《大众哲学》进行研究,重点在于阐明唯物辩证法论战对《大众哲学》的作用,即本文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具体内容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艾思奇与《大众哲学》的相关情况,并对《大众哲学》的研究和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结构安排。第二章分析《大众哲学》诞生前的国际国内形势,重点阐述唯物辩证法论战对《大众哲学》诞生的影响。第三章主要从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来考察《大众哲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发展与完善,同时指出作者自身思想的发展也是促进《大众哲学》完善的重要原因。第四章论述《大众哲学》受唯物辩证法论战影响而带有通俗化特色,并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此外,还阐明了《大众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和受苏联哲学影响而具有的特色。第五章则研究《大众哲学》对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借鉴意义,指出《大众哲学》的通俗化特色和艾思奇的精神都是值得当今广大理论工作者学习的。

二、喜看《大众哲学》再版──缅怀艾思奇同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喜看《大众哲学》再版──缅怀艾思奇同志(论文提纲范文)

(1)冯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原由及意义
        1.2.1 课题来由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冯定的生平简介及其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2.1 冯定的生平简介
    2.2 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2.2.1 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初成阶段(1937-1946)
        2.2.2 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成熟阶段(1947-1963)
        2.2.3 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再发展阶段(1977-1983)
第3章 冯定对马克思主义通俗哲学的开拓
    3.1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原因分析
        3.1.1 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3.1.2 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的前提和手段
        3.1.3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也是当时的现实需求
    3.2 《平凡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
        3.2.1 关于认识论的问题
        3.2.2 关于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3.2.3 关于客观规律问题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3.2.4 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3.3 冯定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
        3.3.1 使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
        3.3.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出发研究哲学
    3.4 与艾思奇的大众化思想和路径的比较
        3.4.1 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揭去哲学的神秘面纱
        3.4.2 倡导哲学与实际联系
        3.4.3 紧密联系群众
第4章 坚定扞卫列宁哲学的“一整块钢铁”学说
    4.1 苏联教科书式哲学体系
    4.2 《平凡的真理》对突破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尝试
    4.3 冯定的教学与教材编写工作
第5章 重视青年的道德修养
    5.1 冯定为何突出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道德修养问题
    5.2 冯定于青年道德修养方面的创见
        5.2.1 《青年应当怎样修养》
        5.2.2 《共产主义人生观》
第6章 对冯定哲学思想的评价
    6.1 冯定哲学思想的宝贵特点——理论联系实际
    6.2 冯定的历史地位及其思想启示
        6.2.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新的积极开拓者
        6.2.2 冯定是加强新道德、新价值观建设的积极开创者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研究成果获奖

(2)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选题原因及选题意义
        1.1.1 相关概念
        1.1.2 选题原因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价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第2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过程与主题
    2.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
        2.1.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内背景
        2.1.2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外背景
    2.2 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及人物介绍
        2.2.1 关于论战的性质、起止和分期
        2.2.2 论战主要人物介绍
    2.3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
        2.3.1 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
        2.3.2 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
        2.3.3 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
    2.4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相关主题
        2.4.1 论战的焦点内容
        2.4.2 论战的主题演进
第3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1 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3.1.1 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
        3.1.2 反对庸俗的唯物论
        3.1.3 反对观念论,坚持唯物论
        3.1.4 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主张哲学独立
        3.1.5 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坚持辩证唯物论
        3.1.6 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坚持真正唯物论的“颠倒”
    3.2 在论战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
        3.2.1 关于真理问题的辩论
        3.2.2 与直观主义论战
        3.2.3 反对实用主义,重视中国化的实践
        3.2.4 关于意志自由问题
        3.2.5 反对经验主义,把科学理论和“做”打成一片
        3.2.6 用通俗化的劳动观阐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3.2.7 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主张从具体事实出发
    本章小结
第4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辨清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4.1 在论战中强调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4.1.1 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4.1.2 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强调发展的观点
        4.1.3 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澄清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
    4.2 在论战中辨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4.2.1 通过论战澄清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4.2.2 批判折衷主义,强调决定性因子
        4.2.3 通过论战澄清形式/内容的辩证关系
        4.2.4 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强调抓住“主要事实”和问题的本质
    4.3 在论战中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4.3.1 通过论战弄清对立统一律
        4.3.2 通过论战弄清否定之否定律
        4.3.3 通过论战弄清质量互变律
    4.4 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论战的几点启示
        4.4.1 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4.4.2 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4.4.3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
        4.4.4 如何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
    本章小结
第5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使唯物史观革命化
    5.1 通过理论斗争传播革命思想、坚定抗战意志
        5.1.1 驳斥分割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5.1.2 批判无政府主义和空讲文化大众化理论
        5.1.3 批判抓不住关键的唯武器论和例证主义
        5.1.4 批判“国情论”,扞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1.5 批判“一盘散沙论”和“人心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1.6 批判汉奸投降理论和调和论,坚持抗争到底
        5.1.7 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
    5.2 批判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
        5.2.1 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
        5.2.2 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坚持民众利益的立场
        5.2.3 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主张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实际利益
        5.2.4 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推进哲学大众化
    5.3 批判唯心史观,理清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5.3.1 批判中国特殊论,指出中国社会是一般发展法则的特殊表现
        5.3.2 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
        5.3.3 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
        5.3.4 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揭示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
        5.3.5 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5.3.6 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本章小结
第6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成果及影响
    6.1 艾思奇的论战成果:以《大众哲学》为代表
        6.1.1 从精英哲学到《大众哲学》:艾思奇的转变
        6.1.2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6.1.3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6.1.4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
    6.2 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
        6.2.1 艾思奇的哲学论战受到毛泽东的支持
        6.2.2 毛泽东关注并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6.2.3 艾思奇哲学思想给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启迪
    6.3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建设的贡献: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
        6.3.1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6.3.2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6.3.3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6.3.4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贡献
余论:论战时期艾思奇的理论贡献、理论特色及局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重点难点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艾思奇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 艾思奇走上革命之路的历史渊源
        一、时代环境的铸就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三、思想文化的熏陶
        四、个人实践的积淀
    第二节 艾思奇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一、研究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奠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二、从事职业:宣传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终身事业:革命实践中铸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品格
    第三节 艾思奇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一、思想的作用在于“认识现实看清前途”
        二、政治学习和思想锻炼“一分钟都不能放松”
        三、教育可以“使三万双睡眼睁开”
第二章 上海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探索与贡献(1932-1937)
    第一节 探索背景
        一、国内形势
        二、上海时局
        三、党的任务
    第二节 传播革命思想提高大众觉悟
        一、针砭时弊,揭露社会现实
        二、宣传爱国主义,追求民族解放
        三、参加进步社团,开展政治宣传
    第三节 宣传科学真理开启大众智慧
        一、撰写哲学文章及着作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通过科普类文章普及日常科学知识
        三、运用文艺类文章助力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节 解答大众疑惑服务大众生活
        一、释惑现实疑难,树立向上信念
        二、批判错误观点,拨开思想迷雾
        三、指导读书学习,提高认识能力
    第五节 《大众哲学》:初步探索的辉煌结晶
        一、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展示了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三、发挥了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第三章 延安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继续探索与贡献(1937-1946)
    第一节 探索背景
        一、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下的社会形势
        二、党在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
    第二节 以哲学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在与毛泽东的学术互动中深化哲学研究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认识及推动
        三、对国民党愚民哲学的揭露与批判
    第三节 以抗战教育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抗战信心的培育
        二、历史事件的启示
        三、模范人物及其精神的影响
    第四节 以延安整风推动党的思想统一
        一、学习理论的阐发推动党的学风建设
        二、思想方法的研究和宣传助力党员思想进步
        三、整风方法的探讨助力整风运动的开展
    第五节 以文艺工作促进大众思想进步
        一、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推进文艺工作
        二、探讨文艺理论推动文艺大众化
第四章 北京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探索与贡献(1949-1966)
    第一节 探索背景
        一、建国及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主题下的社会形势
        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
    第二节 深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神圣园地
        一、研究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
        二、研究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哲学着作
        三、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第三节 投身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
        一、引导党员干部的思想改造
        二、承担干部学员的理论教学任务
        三、专注“秀才班”理论教学
    第四节 致力各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关注青年思想理论修养的提升
        二、重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三、推动工农群众学习哲学的高潮
第五章 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第一节 艾思奇探索之路的内涵与特色
        一、思想内涵
        二、突出特色
    第二节 艾思奇探索之路的经验总结
        一、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养……
        二、深入大众的实际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立足点
        三、语言魅力的发挥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
        四、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是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第三节 艾思奇探索之路的现实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为党的事业凝心聚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立志成为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
        三、努力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四、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动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4)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抗战文化”研究热与非常态社会环境下媒介研究的冷思考
        一、“抗战文化”与“非常时期”的出版业研究
        二、桂林“文化城”独特历史现象中的文化供应社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抗战出版史个案研究
    第二节 研究综述:有关“抗战文化”、“桂林'文化城'”和“出版史个案”的研究概况
        一、关于“抗战文化”与“抗战出版史”的研究情况
        二、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情况
        三、关于抗战时期出版个案的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体内容与创新点:基于传播学理论构架的出版史个案研究
        一、基于历史学研究的史料爬梳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内容构架
        三、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供应社:非常态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媒介组织
    第一节 冲突与流徙: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播生态
        一、战时文化变迁:出版业的西迁与空间格局的转变
        二、意识形态博弈:日伪、中央、中共战时文化政策之比较
        三、聚合与多元:战时出版业的文化传播特征
        小结
    第二节 求同存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一、新桂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开放的政治姿态
        二、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统一战线策略在广西的实践
        三、地利与人和:桂林“文化城”形成的硬、软条件
        四、桂林“文化城”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分析
        小结
    第三节 新军突起:文化供应社的诞生与发展
        一、序曲:广西建设研究会对进步文化传播的铺垫
        二、筹备与成立(1939年)
        三、发展期(1939年—1942年)
        四、转型期(1942年—1944年)
        五、重建期(1945年—1948年)
        六、转移期(1949年—1953年)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股份制”的出版企业与“进步性”的出版同人
    第一节 “二元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与组织架构
        一、文供社的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股东会议制度
        二、文供社的企业融资及增股状况
        三、文供社的企业构架与运行
        小结
    第二节 进步性的人事组织策略与危机应变
        一、建社初期的人事结构及学习型组织建设
        二、皖南事变后的人事调整与出版人的坚守
        小结
    第三节 “监护人”:文供社的管理层
        一、李任仁:“数茎红花带雨横”
        二、陈劭先:“海内几人同”
        三、陈此生:抗战文化合作的“桥梁”
        四、万民一、万仲文、赵晓恩:临危受命的“掌门人”
        小结
    第四节 “把关人”及“舆论领袖”:文供社的编辑群与作者群
        一、胡愈之:大众文化出版的操盘手
        二、邵荃麟:进步文化建设的思想者
        三、傅彬然、宋云彬、杨承芳等:学养深厚的出版专家
        四、文供社的作者群:进步文化传播的“舆论领袖”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众化”语境下文供社的出版生产
    第一节 抗战语境下的传播受众与文化出版
        一、抗战时期的传播受众的特征
        二、抗战时期“大众化”的出版特征
        三、桂林“文化城”的出版物概况
        小结
    第二节 文化供应社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概况
        一、制定与完善(1939年—1942年):以通俗读物为核心的编辑方针及书刊生产
        二、发展与转型(1942年—1944年):以文艺类书籍为主的书刊生产
        三、收缩与转移(1944年—1953年):以重版为主的维持性生产
        小结
    第三节 “文化室图书”与《新道理》:“大众化”传播语境下的通俗读物
        一、大众文化传播的空间布局:“文化室图书”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延展:《新道理》杂志
        小结
    第四节 从“大众文艺读物”到“文学创作丛刊”:抗战文艺向深处挖掘之路
        一、“大众文艺读物”的生产
        二、通俗文学单行本的流行
        三、青少年文艺类丛书的普及
        四、“文学创作丛刊”的问世
        小结
    第五节 《文化杂志》月刊:学术理论的阐扬与抗战文艺的传播
        一、《文化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内容分析
        二、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学术理性的阐扬
        三、“文艺”栏目的设置与抗战文学的传播
        小结
    第六节 地方性出版物:权力场的借势与平衡
        一、《干部政策》:广西地方干部建设学校的教材出版
        二、“国民教育丛书”:广西“新县制”下的国民基础教育指导书
        三、其他广西地方性书籍及学术书籍的出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供社战时的发行策略与话语权的斗争
    第一节 文供社发行渠道的建设与拓展
        一、1939年—1941年:发行部门的草创与发展
        二、1941年—1943年:发行业务的壮大与延伸
        三、1944年—1953年:抗战末期发行工作的转移与战后的重建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的发行方式
        一、门市与批发
        二、邮购业务
        三、流动发行
        小结
    第三节 文供社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形象的建立
        二、行政力量推广
        三、自办期刊推广
        四、广告宣传推广
        五、书刊促销策略
    第四节 “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与战时桂林出版生态
        一、广告主体分析
        二、广告内容分析
        三、广告书价分析
        小结
    第五节 抗战文化的多形式传播与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一、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传播形式
        二、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供社的出版传播效果、历史贡献及思考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活动的传播效果
        一、出版物的传播覆盖面与数量
        二、传播受众的反馈与影响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抗战文化传播的历史贡献
        一、团结和保护了大量进步文化人维系了进步文化事业的开展
        二、在文化运动低潮时期繁荣了抗战文化与地方文化
        三、对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抗战文学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四、为中国现代出版精神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第三节 文供社出版活动的历史局限
        一、通俗读物的过剩与经典作品的缺乏
        二、权力场的博弈影响了出版生产的不稳定
        三、战后未能延续文化生命服务地方出版事业的遗憾
    第四节 对文化供应社出版传播活动历史的思考
        一、“压制还是包容”:文化体制的策略选择
        二、“顺为还是变革”:媒介组织的战时选择
        三、“迎合还是引导”:传播主体的文化选择
本文结论
附录一: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
附录二: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编印书籍目录
附录三: 《文化杂志》分类目录索引
附录四: 相关图片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5)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文献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论文思路及结构安排
二、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形成的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三)艾思奇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论战
三、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的内容、贡献及影响
    (一)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的主要贡献
    (三)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的主要影响
四、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面向群众
    (三)加强党员干部哲学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经验与启示:从《大众哲学》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大众哲学》的写作背景、思想内涵与历史贡献
    2.1 《大众哲学》的写作背景
        2.1.1 艾思奇的生平与经历
        2.1.2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革命形势
        2.1.3 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蒙诉求
    2.2 《大众哲学》的思想内涵
        2.2.1 《大众哲学》的理论框架
        2.2.2 《大众哲学》的写作特点
        2.2.3 《大众哲学》的理论创新
    2.3 《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
        2.3.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3.2 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紧密结合
        2.3.3 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与探索
    3.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3.1.1 应对国际新形势、新挑战的需要
        3.1.2 解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矛盾、新问题的需要
        3.1.3 适应执政党执政理念新变化的需要
    3.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成果
        3.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不断深入
        3.2.2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中的传播途径得到丰富
        3.2.3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大众的现实需求联系加深
    3.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3.1 国内外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
        3.3.2 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
        3.3.3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
4 《大众哲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4.1 《大众哲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启示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4.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活化
        4.1.3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
    4.2 《大众哲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启示
        4.2.1 转变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风
        4.2.2 关注大众需求、解答社会热点问题
        4.2.3 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艾思奇与马克思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及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当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可拓展的领域
    三、研究内容
        (一) 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实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思想嬗变及理论贡献
        (三) 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点及演进规律
        (四) 艾思奇马克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比较法
        (三)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四)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五、论文创新点
        (一) 全面、系统梳理了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史及理论贡献
        (二) 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
        (三) 在研究观点上有所创新
    六、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 理论观点的提炼有待于进一步凝练
        (二) 对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纵深研究有待加强
    七、相关概念界定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辩证关系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关系
第二章 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条件
    第一节 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内忧外患的中国社会
        二、时代对新的理论武器的召唤
        (一)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
        (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
        (三) 新的革命力量的迅速成长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武器
        三、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
        (一) 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 中国共产党三大以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及其传播活动
    第二节 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个体条件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对中国国情民情的把握
        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五、求实好学的进取精神
第三章 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时期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道路的开辟
        一、《大众哲学》的基本结构与主要思想
        二、《大众哲学》的理论贡献及社会影响
    第二节 两本重要的哲学着作及理论贡献
        一、《思想方法论》的基本思想与理论贡献
        二、《哲学与生活》的基本思想与理论贡献
    第三节 上海时期的哲学批判活动及意义
        一、批叶青的反马克思主义言论,扞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正性与科学性
        二、批柏格森、胡适等人的西方唯心主义思潮
        三、扞卫进化论
第四章 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时期
    第一节 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贡献
        一、艾思奇奔赴延安的社会历史原因及文化背景
        二、艾思奇、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异同
        三、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贡献
        四、毛泽东对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构想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界定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
    第三节 延安时期的哲学批判活动及影响
        一、与叶青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战
        二、对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
第五章 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时期
    第一节 建国后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及教学活动
        一、大力宣讲社会发展史
        二、建国后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与贡献
        三、编撰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第二节 建国后的三大争论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
        一、三大哲学争论及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二、建国后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
第六章 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特点及演进形态
    第一节 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一、在意识形态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
        二、在思想路线上,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四、在学习方法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脱离社会实践
        五、在工作作风上,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
    第二节 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点
        一、贴合实际,紧扣时代
        二、关注大众,以民为本
        三、勇于批判,富于创新
        四、实事求是,讲究应用
    第三节 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哲学形态演变
        一、上海时期:大众哲学形态
        二、延安时期:政治哲学形态
        三、北京时期:学术哲学形态
        四、三种哲学形态的演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与时代形态”的辩证统一
第七章 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一、复杂的国际局势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冲击与挑战
        二、快速发展的国内局势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
    第二节 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几点启示
        一、在处理好理论与现实、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在用好网络传媒、拓展传播渠道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在贴近群众生活、关注大众心理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重难点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艾思奇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思想历程
    一、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选择
        (一) 时代背景的呼唤
        (二) 家学渊源的助推
        (三) 教育环境的熏陶
        (四) 个人因素的促动
    二、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观初步形成期——求学时期(1925—1932)
        (一) 中学年代:产生了马克思主义观的萌芽(1925-1926)
        (二) 两次日本求学期间:马克思主义观初步形成(1927-1932)
    三、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观发展期——上海时期(1932年初—1937.8)
        (一) 泉漳任教——沿着信仰跨步前进
        (二) 进入“社联”——实现人生转折
        (三) 调入《申报》流通图书馆——跨出重要一步
    四、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观成熟期—延安时期(1937.8—1946底)
        (一) 思想层面: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提升到中国化认识高度
        (二) 学理层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诸多问题作深刻阐述
        (三) 实践层面:从阐释马克思主义到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转变
        (四) 创新层面:丰富马克思主义与集中宣传毛泽东思想相结合
    五、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观深化期—北京时期(1949.10—1966.3)
        (一) 深化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
        (二) 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内涵、内容结构、方法的认识
        (三) 深化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与宣传
第二章 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端
    一、20世纪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 时代背景:五四运动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序幕
        (二) 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存在局限性
        (三) 双重诉求: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需求理论
        (四) 命题反思:马克斯主义理论界对大众化的回应
    二、上海时期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一) 初到上海时的论文《抽象作用与辩证法》备受关注
        (二) 进入“社联”后主要从事社会科学的大众化工作
        (三) 利用《申报》“读书问答栏”着力解答群众困惑
        (四) 出版《大众哲学》等通俗读物并普及科学知识
    三、上海时期艾思奇探索马克思大众化的主要功绩
        (一) 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驱人物
        (二) 解读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目的和任务
        (三) 探索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
        (四) 架起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间的桥梁
    四、上海时期艾思奇探索马克 思大众化的困境
        (一) 生活经验不够充分
        (二) 言论环境不够自由
        (三) 思想观念不够自觉
        (四) 资料译着不够准确
第三章 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一、延安时期艾思奇强调了“在中国化现实化中推动大众化”的思想
        (一) 艾思奇之“在中国化现实化中推动大众化”思想及其内涵
        (二) 艾思奇之“在中国化现实化中推动大众化”思想的背景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化”与“大众化”的关系
    二、延安时期艾思奇多层面地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 理论教育层面:深入不同层次的学习机构参加多次理论学习
        (二) 思想宣传层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
        (三) 文化艺术层面:推动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艺大众化运动
        (四) 党群军群关系层面:助推党干军群的良性互动以赢取大众认同
    三、延安时期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一) 依托文化教育机构
        (二) 以文艺宣传为载体
        (三) 利用报刊杂志等媒介
        (四) 以人民群众为根基
    四、延安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
        (一)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二) 明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
        (三)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维发展
    五、延安时期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
        (一) 小资产阶级意识的影响
        (二) 陕甘宁边区贫苦落后的现状
        (三)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盛行
第四章 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
    一、北京时期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因素
        (一) 时代因素:建国后的客观需要
        (二) 领导因素:党中央高度重视
        (三) 群众因素:百姓呼声热烈
        (四) 思想因素:破除旧思想成为潮流
    二、北京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探索
        (一) 结合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普及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二) 参加多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教育
        (三) 通过教学、编写教材、哲学批判和争论等多种形式展开宣传
    三、北京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
        (一) 教育了广大民众并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
        (二) 编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
        (三) 扩大了毛泽东思想在大众中的影响力
    四、北京时期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
        (一) 历史条件的限制
        (二) 阴谋家的恶意中伤
        (三) “左”倾思潮的影响
第五章 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经验及启示
    一、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点
        (一) 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的整体推进
        (二) 多维性:助推马克思主义向人民大众的多维渗透
        (三) 技巧性:擅长运用各种技巧来帮助老百姓熟悉马克思主义
    二、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益经验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契合
        (三) 力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三、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学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突破口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贴近百姓生活为中心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重要基础
        (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多样化路径的运用为重要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艾思奇的哲学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 家风濡染 少小立志
二、 搏浪前行 倾心哲学
三、 奋战上海 蜚声学界
四、 奔向延安 迈向实践
五、 执教京师 坚守正义

(10)艾思奇《大众哲学》研究 ——以唯物辩证法论战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艾思奇生平基本情况介绍
    1.2 相关《大众哲学》情况介绍
    1.3 《大众哲学》研究综述
    1.4 《大众哲学》和相关艾思奇研究的文献综述
    1.5 小结
第2章 《大众哲学》诞生的缘由
    2.1 《大众哲学》诞生的历史根源
        2.1.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2.1.2 三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2 唯物辩证法论战促进《大众哲学》的诞生
        2.2.1 唯物辩证法的兴起为《大众哲学》的创作提供理论基础
        2.2.2 唯物辩证法论战前期:为批判张东荪等反动哲学,《大众哲学》应运而生
        2.2.3 艾思奇的早期思想与活动为《大众哲学》诞生提供主观条件
第3章 《大众哲学》在三十年代的发展与完善
    3.1 《大众哲学》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得到完善
        3.1.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批判观
        3.1.2 艾思奇与叶青的交锋促进《大众哲学》的完善
        3.1.3 其他学者的分析和质疑推动《大众哲学》的前进
    3.2 艾思奇的思想在3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促进《大众哲学》的完善
第4章 《大众哲学》的特点
    4.1 《大众哲学》受论战影响而带有通俗化特色
    4.2 《大众哲学》受论战影响而形成独特体系
    4.3 《大众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4.4 《大众哲学》带有苏联哲学的特点
第5章 《大众哲学》对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借鉴意义
    5.1 学习《大众哲学》的通俗化特色
    5.2 学习艾思奇的精神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喜看《大众哲学》再版──缅怀艾思奇同志(论文参考文献)

  • [1]冯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D]. 曾伯秋. 湘潭大学, 2020(02)
  • [2]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D]. 董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贡献[D]. 朱玉超.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D]. 宋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5]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研究[D]. 燕丹. 郑州大学, 2016(02)
  • [6]经验与启示:从《大众哲学》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 艾克白尔·艾尔肯. 新疆师范大学, 2014(03)
  • [7]艾思奇与马克思大众化研究[D]. 王红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8]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 王梅清. 武汉大学, 2013(07)
  • [9]艾思奇的哲学道路[J]. 张昌山,施海涛.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10]艾思奇《大众哲学》研究 ——以唯物辩证法论战为视角[D]. 王亚琪.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喜读《大众哲学》第二版──纪念艾思奇同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