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农业研究》征文活动

《干旱区农业研究》征文活动

一、《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征稿简约(论文文献综述)

李方舟,张海生,王军,古晓红,杨婷婷[1](2021)在《保水剂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试验研究了不同梯度保水剂对大豆鼓粒期土壤容积含水率、叶片含水率、SPAD值、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质量9个主要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同时对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5—9月温度比近5 a高,降水量除6、9月比近5 a多外,其余月份都偏少,属于较干旱年份,试验具有一定代表性;9个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在不同保水剂梯度下呈现显着性差异;不同梯度保水剂下产量不同,其中,不施保水剂处理产量最小,保水剂为30.0 kg/hm2时,大豆产量最高,为3.98 t/hm2;与产量显着相关的生理指标有土壤容积含水率(0.842)、叶片含水率(0.713),与产量显着相关的农艺性状有有效荚数(0.876)、单荚粒数(0.714)、有效分枝数(0.607)、主茎节数(0.548)、株高(0.488);建立了有效分枝数(X1)、百粒质量(X2)、有效荚数(X3)对产量的回归模型,即Y=0.155X1+0.121X2+0.05X3-2.563(R2=0.898),通径分析直接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效荚数(0.748)、有效分枝数(0.294)、百粒质量(0.269)。不同梯度保水剂对大豆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及产量有影响,在旱作栽培条件下,可以种植有效荚数多的品种来提高产量。该结果可为大豆旱作育种提供科学指导。

张凌[2](2020)在《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度教学从教学结果来看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学习领会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教学理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当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旨在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说明了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种培养方式,通过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而微课作为一种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具有动态、精炼等特征的教学资源,在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价值不容小觑,所以在微课设计当中落实深度教学策略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在明确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内涵及表现基础之上,以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对中国微课网优秀作品中的20例微课案例的内容选择、教学过程以及设计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对当前高中地理微课设计当中能体现深度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发现当前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已经受到深度教学理念的影响,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微课设计当中,地理图表是实现深度教学的重要手段;知识的联系和综合是深度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微课设计的核心思路。第二,依据案例分析启示总结出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的策略,即关注学情深度挖掘学生潜力;情感教学优化情境沉浸学习;问题教学结合经验诱发探究;反思教学思维结构对比评价;学科教学依据地理思想与方法。第三,依据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表现及要求提出微课设计的一般思路,即通过筛选教学内容符合深度教学水平、调整教学目标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丰富教学方式提升课程学习效果以及提供参照标准及时评价结果反馈四个步骤进行案例设计。同时对设计出的案例进行了线上实施并总结了微课案例实施的三点启示,即微课的使用时间应在课后;应以单独或学习小组方式使用;以及教师适当收集学生的反馈,分析其学习效果,为设计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微课案例提供基础。本文利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行动研究法,设计出以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素养以及地理实践力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各两例,提供了能直接使用的高中地理微课教学资源。

徐冬[3](2020)在《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与机理研究 ——以苏州东山镇为例》文中提出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文化的战略地位已随着国际竞争重点的变化而日益凸显。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乡村文化正在发生嬗变,党的十九大把文化强国建设热潮推向时代高点,并适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在乡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保护与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成为当下中国乡村振兴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亦是传承和复兴乡村文化的行之有效的路径之一,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在带来乡村经济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也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人为破坏、日渐衰落甚至部分消失等现实问题。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的诉求也要求我们理清旅游开发和乡村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伴随着国际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转向思潮,将文化的空间研究转向空间的文化研究,从文化胁迫视角解析乡村文化衰落现象,便成为当前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下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在上述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本文按照“胁迫效应测度—胁迫症状揭示—胁迫机理发现—利用模式提炼”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数据获取、参与式观察、影视人类学摄影、半结构化访谈、问卷抽样调查、数学模型构建与GIS空间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构建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理论模型和框架体系,并以苏州东山镇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旅游地陆巷、翁巷和杨湾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时空演化和胁迫机理,以及文化胁迫下的乡村旅游响应,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构建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框架。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基础,并界定乡村文化胁迫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将胁迫生态学理论应用于乡村旅游人地关系,提出了包含预警、抗衡和耗竭阶段的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模型,进而把文化影响从社会维度扩展到时空维度,构建了涵盖社会、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的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实现了乡村文化胁迫的定量化、时空化表达。(2)探索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与时空格局演化。(1)案例地乡村文化包括26个概念、6个范畴,所构建的乡村文化胁迫量表包含23个题项、5个维度,即自然景观、聚落景观、生产生活、人际交往和精神仪式文化胁迫。当前东山镇乡村文化胁迫处于预警阶段,其中聚落景观、生产生活、人际交往文化胁迫相对较重且处于抗衡阶段,自然景观、精神仪式文化胁迫稍轻;文化受胁乡村居民可划分为“聚落景观守护者”、“旅游开发反对者”、“旅游开发支持者”、“人际交往乐观者”四种类型。(2)乡村文化胁迫在空间上多呈沿街、临水分布,具有显着集聚分布特征,其中生产生活文化最易受旅游开发胁迫而表现出空间受胁症状。乡村文化胁迫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核心—外围模式,且随着乡村旅游开发程度的提高,胁迫空间集聚程度显着提升,不同维度的乡村文化胁迫空间集聚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并且集聚规模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乡村文化胁迫空间演变还具有延续性和规律性,表现出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效应。(3)提炼了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机理,提出乡村文化的旅游可持续利用模式与策略。(1)乡村旅游地文化胁迫机理可以从个体和整体层进行阐释,个体层面社会属性的差异和观念认知的不同,通过个体无意识的感知、行为和实践对乡村文化胁迫产生影响,并导致其时空间上的内生性演化;整体层面的乡村社区发展、旅游产业弊端和乡村人口变化则通过内、外驱动乡村文化胁迫变迁,并在一定时空间尺度上呈现出连续和异质的胁迫症状与演变历程;个体和整体层胁迫因素可按作用力方向进一步划分为阻滞力和调整力,乡村文化将在此二力作用下实现阶段式发展。(2)乡村旅游地文化保护应根据其内涵与维度,坚持原生性、整体性、活态化和可持续原则;从自然景观、聚落景观、生产生活、人际交往和精神仪式文化出发,提出了包括“修复+保育”、“活化+参与”、“公平+导引”、“自主+创新”、“身体+仪式”的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利用模式与策略,以为案例地和中国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张庚,靳小莎,葛淑俊[4](2017)在《天南星生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天南星是天南星科(Ar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具有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等功效。对天南星临床应用和化学成分的报道较多,目前对于田间生产技术研究较少。该文对药用天南星的植物分类及产地、田间生产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种子种苗质量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今后天南星研究重点是规范种子种苗质量评价标准,完善人工栽培技术,提高天南星药材质量。

卢叶[5](2016)在《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桂系时期,中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解放斗争,而学术界对中学生这个群体的研究还鲜有涉及,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议题尚多,另一方面,在新桂系的治理下广西成为名盛一时的“模范省”,而新桂系时期部分广西中学校刊保存到现在,校刊里刊载的基本是中学生习作,反映当时青年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新桂系时期广西社会的经济形势、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的主旋律,是当时广西社会发展的缩影。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查阅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首先从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出版情况展开研究,然后对这些校刊的文章内容进行研究,这些文章多在反映当时青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文章主题多为“抗日”,而战胜利后,主题多为“建国”。这些校刊对于凝聚学生力量,报道国内国际形势,宣传爱国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校刊,我们也了解到当时中学教育开展困难的情况以及教育理念显示进步性的特点。此外,从新桂系时期的校刊还可窥见当时的社会状况。最后,对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对中学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中学生运用校刊,为国家的抗战胜利与社会的进步发挥一已之力,这些校刊是当时中学生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罗融融[6](2014)在《《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文中指出《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范本,在创刊60余年的媒介实践中,历经了从重“信息”、轻“互动”的教导公众式的“科普杂志”到强调互动模型、“知”和“质疑”并举的“科学传媒”的演变与递嬗,在传播上凸显“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文化上着意于全方位自塑国家形象与打造国家名片,在效果上实现了视觉满足与深度阅读的对接,成为国民想象国家、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级大刊”深切的人文关怀。基于当前学界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还停留在业务论、经验论、视觉论等单向维度的阶段,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3年的全部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媒介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视觉文化学等跨学科理论,以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动态到静态的研究视角对638期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文本解读,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破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在办刊历史部分,通过剖析时代变迁与杂志兴衰的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地理》60余年办刊历程的起承转合可分为初创期、低迷期、复兴期、转型期,杂志兴衰无一不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呈现出从较强的政治性到科学传播的自主性,从广博的时代性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从单一向度的科学性到多元文化的人文性。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地理》演进成为专业性、人文性、艺术性兼具、受众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的科学期刊。在办刊实践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在较长时间跨度的办刊历程中、在几经停刊与发行量低迷等若干重要关键节点上的实践与探索。该杂志立足于科学传播、植根自然地理、弘扬人文精神,本章在深入梳理了《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思潮、办刊主体、媒介技术及受众的密切关系之后,指出《中国国家地理》在视觉性、典藏性、差异性上形成了稳定的杂志风格,从而获得广泛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在传播样态层面,本文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介呈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1998年以来走向成熟,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文本呈现和受众需求的对接、地理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对接,其独具的集中呈现、深度解读、科学引领、对比拷问、创新视界等传播样态,是《中国国家地理》能让受众产生阅读惯性的最本质要素,这一要素也使其成为同类型期刊中的翘楚。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其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地理空间进行了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真实景观以新的意义,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其本质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自我确证和传达人类情感的虚拟世界,为读者建构起来“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并成为这种“想象”的中介与替代,以一种阅读的“仪式”共建过程,架构出一个“想象的地理”与“新地理感”。最后,本文将《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型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剖析该杂志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华夏地理》的差异化发展。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公民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与西方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期刊的设计排版和运作模式可以模仿借鉴,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叙述技巧可以不断摸索,唯有内容是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作为支撑的。《中国国家地理》还需要在元内容的生产上、媒介技术上、美学风格上、视野格局上、媒介营销上进一步深化革新,树立起大传播理念与全息观照的视角,以肩负起作为科学传媒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质与时代特质、文化特质、受众特质的深刻关系,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应用基础做一些扎实的先期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

胡月文[7](2014)在《丝绸之路段 ——河西走廊生态与地域建筑走向》文中指出以甘肃丝绸之路段——河西走廊生态地域文化为典型,将地域建筑文化与生态环境相对应,依据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理论,研究河西走廊地域建筑文化走向;探索西部地域建筑传统文化意匠与传承的现实意义,旨在分析当代世界建筑美学普世化的影响下,当下河西地域建筑所具有的时代哲学特征、美学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反映与延展乡土性、本原性、生态性文化在设计领域里的可行性运用。本文旨将河西走廊地域建筑放入丝绸之路宏观的生态体系中,溯源河西地域建筑庄堡建筑文化特征的缘起,确立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的生态类型特征,研究该符号建筑精髓在现代建筑中的延续显现;同时通过村堡——军堡——城关建筑的细部比对和年代考证,论证地域建筑形式的出处,目的在于推论确立河西庄堡地域民居形式,以及在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流变中的走向问题。论证甘肃丝绸之路段——河西走廊地域建筑“走向”的地域空间关系,发现河西生态地域庄堡建筑形式,与西域民居形式有更多相似之处,并且该建筑形态向关中地段渐于消退,同时具有关中建筑文化回授的史实及特征,管窥到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地域建筑形成由西域向河西转变至关中的主流发展特点,存在丝绸之路地域建筑形式由点串成线的地域建筑隐形带,最终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与资料论证,得出当代河西地域建筑的发展走向,不再是历史上由西向东渐进,抑或由东向西的回授,完全处于建筑有机的、新生的、向上的自身生态发展模式。通过认知生态观念、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技术体系等诸多源流,强调地域建筑生态文化继承的可持续性,专注继续运用这一形态的发展脉络,寻找其规律和针对地域建筑再创造的可能性,目的在于确立丝绸之路文化交融中地域建筑审美观的建立,关注生态环境下地域主义建筑的文化内涵,放眼于时代批判与创造精神。

李敏[8](2009)在《课改后语文高考命题演变与语文教育改革研究》文中认为语文高考既影响到高校对人才的选拔,又影响到语文教学。本文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高考语文命题入手分析,归纳总结其演变的特点,以便给今后的教学提供导向。高考作为标准化常模参照考试具有难度适中、有较好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特点。对教学有着导向作用、评价作用、诊断反馈和预测作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动了基础教育课程走向多元化,引发了语文高考命题的变化。课改后语文高考命题呈现出各省市自主命题的多元化态势。从微观看命题内容由基础知识、阅读、作文几大部分组成,与课改前有着不同:基础知识考题中突出“常用”二字,将多个知识点杂糅在一起,融入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判断。古诗文默写备受关注,突出传统文化对人格素养的熏陶作用。阅读试题,重点集中在对学生理解、分析综合、赏析评价三个层面的能力考查上。现代文阅读强调时代和生活紧密相连,考查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文段中信息的归纳和分析能力。文言文阅读减少阅读上的文字障碍,注重古代文学中所蕴涵的中华文化精髓。从命题思路和分值看,不再追求对个别字词的解释,而是强调对文意理解和分析。将考试的目光投向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上。作文分值为60分,命题内容主要涉及到认知思维领域、道德判断领域、心灵情感领域。命题形式由原来的话题作文占统治地位转向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者的回归。命题特点在难易适中的基础上体现了社会时代性和哲学思辨性。从宏观看,课改后语文高考命题在命题维度上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和测试内容的整体性;在命题方式上突出综合性;在试卷风格上体现多元化和个性化;让试卷主题更加关注生活。语文高考命题的演变引发了语文教育改革。首先是语文课程观念上的变化:新的课程性质观、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资源观、课程评价观形成。其次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变化: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妥善处理好了“识记”与“理解”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更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更贴近生活,讲求个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9](2006)在《《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征稿简约》文中指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10](2005)在《《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征稿简约》文中认为

二、《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征稿简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征稿简约(论文提纲范文)

(1)保水剂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方法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候条件与近5 a比较
        2.2 不同梯度保水剂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2.3 不同梯度保水剂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2.4 不同梯度保水剂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2.5 不同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2.6 产量模型的构建
3 讨论
    3.1 不同梯度保水剂对大豆性状指标影响
    3.2 产量与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的关系
    3.3 生理指标对产量的评价
4 结论

(2)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 研究方法
        2. 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深度学习
        2. 深度教学
        3. 高中地理深度教学
        4. 微课
    (二) 理论基础
        1. 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2. 目标分类理论
        3.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二、高中地理微课案例分析
    (一) 案例分析说明
        1. 案例选择依据与案例分析目的
        2. 案例分析内容与案例分析方法
    (二) 案例分析呈示
    (三) 案例分析启示
        1. 深度教学的设计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2. 地理图表是实现深度教学的有效手段
        3. 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是设计的核心思路
三、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
    (一) 关注学情深度挖掘学生潜力
    (二) 情感教学优化情境沉浸学习
        1. 以学生为主体
        2. 情境完整有层次
    (三) 问题教学结合经验诱发探究
        1.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 问题具体有目的
        3. 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4. 利用问题实施有限教导
    (四) 反思教学思维结构对比评价
    (五) 学科教学依据地理思想与方法
四、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案例
    (一) 案例设计思路
        1. 筛选教学内容符合深度教学水平
        2. 调整教学目标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3. 丰富教学方式提升课程学习效果
        4. 提供参照标准及时评价结果反馈
    (二) 案例设计说明
    (三) 案例设计呈示
        1. 以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
        2. 以培养综合思维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
        3. 以培养区域认知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
        4. 以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
    (四) 案例设计启示
        1. 深度教学评级需更加细化
        2. 系统化微课推进深度教学
    (五) 微课案例实施
        1. 案例实施目的
        2. 案例实施过程
        3. 案例实施启示
五、结论和展望
    (一) 基本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3)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与机理研究 ——以苏州东山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战略与文化的重要性
        1.1.2 旅游开发与乡村文化衰落
        1.1.3 文化转向与文化胁迫视角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其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1 国内外文献统计分析
        2.1.2 乡村旅游影响研究进展
        2.1.3 胁迫效应研究进展
        2.1.4 乡村旅游地文化保护研究进展
        2.1.5 研究述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胁迫生态学理论
        2.2.2 文化系统进化论
        2.2.3 旅游人地关系理论
        2.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5 演化经济地理理论
    2.3 相关概念界定与框架构建
        2.3.1 相关概念界定
        2.3.2 理论框架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测度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案例地选择依据
        3.1.2 案例地概况
        3.1.3 具体研究对象
    3.2 乡村文化类型与胁迫症候群
        3.2.1 研究设计
        3.2.2 乡村文化类型及载体
        3.2.3 乡村文化胁迫症候群
    3.3 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测度
        3.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2 胁迫效应的测度结果
        3.3.3 胁迫感知的居民分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时空格局演化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乡村文化胁迫空间格局
        4.2.1 乡村文化胁迫空间分布
        4.2.2 乡村文化胁迫空间集聚
        4.2.3 乡村文化胁迫空间尺度
    4.3 乡村文化胁迫时空演变
        4.3.1 总体乡村文化胁迫时空演变
        4.3.2 各维乡村文化胁迫时空演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机理
    5.1 乡村文化胁迫因素
        5.1.1 个人属性类
        5.1.2 观念认知类
        5.1.3 基础条件类
        5.1.4 社会发展类
        5.1.5 政策宣传类
    5.2 胁迫主控因素把控
        5.2.1 胁迫因素均值分析
        5.2.2 胁迫因素维度构成
        5.2.3 胁迫因素差异分析
    5.3 乡村文化胁迫机理
        5.3.1 个体层的胁迫机理
        5.3.2 整体层的胁迫机理
        5.3.3 文化胁迫发展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化胁迫下的乡村旅游响应
    6.1 乡村旅游地文化保护内涵与维度
        6.1.1 乡村文化保护的内涵
        6.1.2 乡村文化保护的维度
    6.2 乡村文化的旅游利用模式与策略
        6.2.1 “修复+保育”模式与策略
        6.2.2 “活化+参与”模式与策略
        6.2.3 “公平+导引”模式与策略
        6.2.4 “自主+创新”模式与策略
        6.2.5 “身体+仪式”模式与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访谈提纲
附录B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影响调查问卷
附录C 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的空间特征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天南星生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天南星植物分类及产地
2 天南星田间生产技术
    2.1 适宜环境条件选择
    2.2 种子种苗选择和播种技术
    2.3栽培技术优化
3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4 天南星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研究
5 展望

(5)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概况
    第一节 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概况
    第二节 出版概况
        一、编辑出版机构
        二、征稿对象与出版经费
        三、出版时间与周期
        四、印刷方式及版面编排
    第三节 编辑方针与任务
        一、公开学校情形
        二、讨论学术和发表教育研究
        三、认识国内国际情势
        四、唤起民众责任意识
    第四节 校刊文章简要分类
        一、生活类
        二、学术交流类
        三、时政类
第二章 从校刊看时局与社会
    第一节 抗战胜利前后时局变化
        一、抗战胜利前
        二、抗战胜利后
    第二节 从校刊看当时社会状况
        一、爱国运动的发展
        二、社会的进步
        三、人民生活贫困
第三章 从校刊看中学教育和中学生
    第一节 从校刊看当时中学教育
        一、中学生的学费支付
        二、中学生毕业出路
        三、教育界办学理念
    第二节 从校刊看中学生
        一、中学生思想易受社会舆论引导
        二、中学生利用校刊所作的贡献
        三、中学生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6)《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中国国家地理》研究文献综述
        二、 地理科普与其他期刊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 科学传播理论
        二、 媒介地理理论
        三、 文化传播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主要内容与观点
第二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历程
    第一节 艰难初创与曲折发展(1950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一、 诞生成长阶段(1950 年 1 月至 1960 年 8 月)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61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第二节 复刊兴盛与低潮徘徊(1972 年 10 月至 1997 年 12 月)
        一、 复刊兴盛阶段(1972 年 10 月至 1989 年 12 月)
        二、 低潮徘徊阶段(1990 年 1 月至 1997 年 12 月)
    第三节 探索转型与步入辉煌(1998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一、 探索转型阶段(1998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
        二、 步入辉煌阶段(2005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对杂志定位及办刊方针的探索
        一、 从“两个时期”的变化看期刊定位的时代印记
        二、 从“两次更名”的转型看期刊定位中办刊人的求索
        三、 从“两类人群”的选择看期刊定位中受众的作用
    第二节 对刊物选题及杂志风格塑造的探索
        一、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拒绝低级趣味
        二、 注重热点分析和典藏价值
        三、 体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
    第三节 对杂志栏目类型及内容呈现模式的探索
        一、 由细化的栏目分类转向专题模式
        二、 由扁平的常识介绍转向有历史纵深感的立体论说
        三、 王牌栏目:自成一体的卷首语
        四、 招牌月刊:独树一帜的“10 月特辑”超厚版杂志
    第四节 对高品质视觉呈现的探索
        一、 封面的视觉呈现
        二、 图像语言的诉求
    第五节 对寻求商业合作的探索
        一、 《中国国家地理》的广告发展历程
        二、 扩展附加服务 谋求最大效益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与传播样态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
        一、 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
        二、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类型
        三、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特点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传播样态
        一、 集中呈现
        二、 深度解读
        三、 科学引领
        四、 对比拷问
        五、 创新视界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杂志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比较
        一、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美国《国家地理》
        二、 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诞生
        三、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比较
        一、 选题类型的差异
        二、 阐释角度的差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7)丝绸之路段 ——河西走廊生态与地域建筑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目的与意义
    一. 选题理由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 专着
        二. 学术论文
        三. 硕士(博士)论文
        四. 本文文献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重点与切入方法
        一.研究范围与重点
        二. 课题切入方式
        三.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创新与预期成果
        一. 创新之处
        二. 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河西走廊人文生态因素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第一节 河西建筑遗址与地域环境的生态关系
        一. 河西走廊地缘历史溯源
        二. 河西走廊地理气候学的原生态特征——适建与宜居
        三. 河西段黄河流域中上游建筑遗址群文化分析
        四. 河西城镇人文历史因素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河西人文社会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 河西走廊农耕的四次大发展
        二. 河西徒民实边与屯田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一. 丝绸之路交汇的历史文化现象
        二. 游牧类型与农耕类型的交替融合
第二章 河西历史地域建筑形态的类型确立
    第一节 河西庄堡建筑的历史地位
        一. 河西走廊东西分布的戍守防御体系
        二. 汉代河西四郡城池开设的历史格局
    第二节 河西走廊的“城关”与“堡”
        一. 河西走廊历史城关记载整理
    第三节 “村堡”、“城关”、“军堡”地域建筑形态案例探析
        一. “村堡”
        二. “军堡”——野麻湾堡
        三. “城关”——酒泉嘉峪关
    第四节 河西壁画建筑影像与地域建筑遗存分析
        一. 河西“坞”地域建筑形式壁画建筑影像遗存分析
        二. 河西壁画中地域建筑影像的形成要素
第三章 河西生态与庄堡地域建筑文化
    第一节 河西庄堡地域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
        一. 院落进深布局
        二. 庄墙比例尺度
        三. 地域建筑材料
        四. 制造工艺技术
        五. 生态环境异同
    第二节 西北典型堡寨防御型地域建筑及其夯土技术比较
        一. 陕北窑洞——姜氏庄园(陕甘相邻的地域建筑)
        二. 关中堡寨——党家村(丝绸之路桥头堡)
        三. 庄窠建筑(甘青相邻的地域建筑)
        四. 喀什夯土建筑(西出河西丝绸之路西域第一站)
        五. 福建永定土楼(与丝绸之路夯土技术的源流关系)
    第三节 丝绸之路段——关中与西域当代地域建筑发展案例比较
        一. 西域生土建筑当代案例分析
        二. 丝绸之路桥头堡关中地域建筑当代案例分析
第四章 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的生态表现
    第一节 河西走廊自然生态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一. 夯土庄墙材质的来源
        二. 河西走廊粘土材料运用技术的发源
        三. 夯土特性与地理气候
        四. 河西现代生态环境的形成与传统地域建筑之间的博弈
    第二节 河西本土建筑原创——《敦煌山庄》案例分析
        一. 诗意的空间构造
        二. 地域建筑的空间形态、材料与肌理
        三. 建筑细节的生态特征体现
        四. 建筑文化
    第三节 河西地域建筑的文化安全启示
        一. 河西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二. 生态现代化的地域启示
        三. 河西地域建筑生态安全格局的形成
第五章 河西走廊地域建筑艺术审美的确立
    第一节 地域主义概念与河西走廊生态建筑的结合
        一、地域主义的再认识
        二. 河西走廊的地域建筑如何成就持有批判性的地域主义
    第二节 河西地域建筑生态美学的艺术审美体现
        一. 河西传统地域建筑环境色彩系统
        二. 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的装饰特点
        三. 河西地域建筑的风水观
        四. 河西地域建筑的性格表现
        五. 空间结构的纯粹性
        六. 建筑内外立面造型
        七. 历史城市的轮廓
    第三节 河西生态地域情感与建筑艺术的协调一致
        一. 河西地域建筑情感的归属表现
        二. 河西地域建筑的艺术协调性
第六章 结语
    主要研究结论
        一.河西走廊庄堡的存在与现实意义
        二.河西走廊庄堡的废弃与消失
        三.基于生态系统的河西地域建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目录
附录 B:在学期间的学术活动及研究成果
    一.科研项目
    二.论文
    三.论文获奖
    四.参与学术活动

(8)课改后语文高考命题演变与语文教育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术语说明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古代的语文考试
        二、近现代的语文考试
        三、当今的语文考试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以知识为板块研究语文高考命题
        二、分地区来研究语文高考
        三、每年高考后对当年高考语文的点评和对来年高考语文的预测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语文高考概述
    第一节 语文高考的界定
        一、语文高考的考试性质
        二、语文高考的功能
        三、语文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课改后语文高考命题变化的因素
        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语文高考命题变化的前提
        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走向多元化是语文高考命题变化的内因
        三、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语文高考变化的外因
第三章 课改前语文高考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第一节 继承阶段(1977—1983)
    第二节 探索阶段(1984—1996)
        一、调整考试内容
        二、引进选择题,探索语文标准化考试
    第三节 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交叉阶段(1991—2001)
        一、《考试说明》及其变化过程
        二、制定语文考试的能力层级,构建高考语文学科理论框架
        三、作文命题出现重大改革,话题作文影响深远
第四章 课改后语文高考命题研究
    第一节 基础知识试题的研究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
        二、语文基础知识真题分析
    第二节 阅读试题研究
        一、现代文阅读
        二、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作文试题研究
        一、2002—2008年高考作文题目
        二、作文内容归类
        三、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
    第四节 课改后语文高考命题变化的特点
        一、命题维度上突出语文新课程目标整体性
        二、命题方式上突出综合性
        三、试卷风格上体现多元化和个性化
        四、试卷主题更加关注生活
第五章 语文高考命题变化引发的语文教育改革
    第一节 语文课程观念的变化
        一、树立新的课程性质观
        二、树立新的课程目标观
        三、树立新的课程内容观
        四、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
        五、树立新的课程评价观
    第二节 语文课程教学的变化
        一、基础知识教学中正确处理“识记”与“理解”
        二、阅读教学中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作文教学中贴近生活,讲求个性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附录 部分课改后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语文试题
致谢

(9)《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征稿简约(论文提纲范文)

1 来稿要求
2投稿注意事项

四、《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征稿简约(论文参考文献)

  • [1]保水剂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李方舟,张海生,王军,古晓红,杨婷婷. 山西农业科学, 2021
  • [2]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研究[D]. 张凌.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效应与机理研究 ——以苏州东山镇为例[D]. 徐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天南星生产技术研究进展[J]. 张庚,靳小莎,葛淑俊. 中药材, 2017(07)
  • [5]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研究[D]. 卢叶.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6]《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D]. 罗融融. 暨南大学, 2014(03)
  • [7]丝绸之路段 ——河西走廊生态与地域建筑走向[D]. 胡月文. 西安美术学院, 2014(08)
  • [8]课改后语文高考命题演变与语文教育改革研究[D]. 李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09(S1)
  • [9]《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征稿简约[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02)
  • [10]《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征稿简约[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05)

标签:;  ;  ;  ;  ;  

《干旱区农业研究》征文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