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北天山前主要勘探目标沉积格架

准噶尔盆地北天山前主要勘探目标沉积格架

一、准噶尔盆地北天山山前主要勘探目的层沉积格架(论文文献综述)

王彦君[1](2020)在《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当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70多年的勘探开发,盆地内埋深浅于4500m的中~浅层探区内油气勘探程度普遍较高,再获勘探大发现的概率越来越小。深层~超深层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必然选择。自晚古生代以来,受控于海西~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作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垂向叠合形成了现今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作用伴随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甚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而控制着现今油气藏的分布。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多期构造控藏的角度,重点聚焦如下3个关键的科学和勘探问题:(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盆地类型;(2)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3)深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勘探有利区带。综合最新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和重点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深层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准噶尔盆地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以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1)运用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追踪地震反射层位,识别断层、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及生长地层,编制地层厚度图;(2)运用2D-MOVE软件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反演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变形;(3)运用Basin Mod软件重建重点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获得如下几点新认识。1)在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自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阶段“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每一旋回,盆地应力体制均从早期的伸展或稳定开始,到晚期聚敛造山环境结束。基于格架地震大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构造恢复,识别了7期明显的区域性构造变形(2期伸展,5挤压)。2期伸展变形分别与早二叠世、早侏罗世造山后应力松弛有关。早二叠世强伸展变形造成盆地内广泛发育地堑-地垒构造与半地堑构造;早侏罗世弱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正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较小,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弱于早二叠世。5期挤压构造变形分别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区域性碰撞/增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总体上,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以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为主,盆地中央变形较弱。其中晚侏罗世、晚喜山期区域构造作用分别导致盆地内强烈的褶皱和掀斜作用,整个盆地经历了剧烈调整和改造。目前,准噶尔盆内沉积地层整体呈现南厚北薄楔形几何形态和南低北高的构造格局。2)厘定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及时-空域复合-叠合特征。在5阶段周期性“伸展-聚敛”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每一演化阶段,盆地由早期的伸展断陷或中性坳陷盆地逐渐演变为挤压性前陆或坳陷盆地;湖盆由早期水进、扩张演变为晚期水退、萎缩;每一构造-沉积旋回层下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上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为多个次级裂谷盆地组成的复合型盆地,中二叠世演变为裂后坳陷盆地,至晚二叠世成为挤压型坳陷盆地;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晚期转变为弱缩短坳陷和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为弱伸展坳陷盆地,中侏罗世为中性坳陷盆地,至晚侏罗世演变为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演变为挤压性坳陷盆地;古近系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中新世-全新世演变为陆内再生前陆盆地。不同演化阶段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纵向上叠加,形成了典型的叠合盆地。3)深化认识了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源、储、盖、圈)、成藏过程(生、排、运、聚)及早期油藏(调整、改造及破坏)的控制作用。在多期构造-沉积旋回,多阶段多类型盆地纵向叠合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多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多套复合疏导体系,造就了准噶尔盆地“满盆”、全层系、多层组含油的格局;发生多期、多区生排烃作用,多期、多方向油气运移及成藏过程;晚期构造变动会调整、改造或破坏早期形成的油藏,使早期形成的油藏进一步复杂化。4)提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以4500米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准,盆地西北缘、腹部和东部探区深层勘探目的层段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在盆地南缘探区,“深层”勘探对象主要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之下的侏罗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集层。靠近生烃中心、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深层圈闭,最有可能充注成藏。石炭、二叠系有利区带包括:(1)红车-克百-乌夏断裂带下盘断块圈闭群;(2)紧邻生烃凹陷古隆起迎烃面——如莫索湾凸起周边,夏盐-石西凸起西、南侧,白家海凸起南侧,北三台凸起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群;(3)生烃凹陷上倾方向地层-岩性圈闭群。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深层勘探有利区带包括:(1)霍-玛-吐断裂带下盘深大构造背斜群,阜康断裂带下盘掩伏构造;(2)前缘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群。

方成名[2](2018)在《中西部典型山前带冲断结构模式与油气分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中西部大型挤压性盆地山前冲断带独特而复杂的变形结构样式、油气成藏特征是复合大陆动力学背景下的产物,不同于典型板块体制下的相关结构及油气响应。板块体制背景下的山前冲断带以薄皮构造发育为特征,而中西部地区板内环境的山前冲断变形具有结晶基底乃至整个地壳卷入的厚皮构造性质。传统的厚皮构造、薄皮构造的山前冲断结构划分方式显然难以满足复合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需要,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与类型差异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急需深化研究。通过此项研究取得的成果将对推动复合大陆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和山前带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山前构造变形结构及其对油气成藏富集的控制作用,从而提高油气分布预测水平。论文以中西部大型盆地典型山前带为研究对象,运用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综合分析类比、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等理论或技术方法,通过对典型多尺度地球物理剖面、野外地质露头和油气分布特征的详细研究,以“变形机制-结构分类-油气响应”研究为主线,将典型山前冲断类型差异与深部地质结构、大地构造演化背景结合起来,分析地壳浅层构造变形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建立复合大陆冲断变形结构分类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中西部典型山前带的结构分类,并与规模油气的分布结合起来,分析变形带的结构模式差异与当前油气分布的关系,建立变形带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匹配的动态过程,揭示变形带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以此指导山前冲断变形结构模式下的油气分布预测。中西部地区大型盆地及周缘造山带深部地质结构在地球物理场、地质结构及冲断时序演化等方面具有差异性特征。中西部大型盆地位于正常型地壳与岩石圈区,其周缘造山带则处于莫霍面深度梯级带,岩石圈底界多表现为起伏跌宕、局部上涌扰动特征。中西部典型山前带所处盆山体系岩石圈具有不同流变学特性:大巴山、雪峰山、六盘山等冲断带等具有垂向结构稳定,壳内层系耦合程度高、壳内软弱层相对不发育,几乎没有地壳横向缩短形成的“山根”;而龙门山、天山两侧等冲断带垂向结构相对复杂,深地震反射界面错断不连续,壳内塑性层发育,存在明显的“山根”。“山根型”山前冲断带主干剖面重新解释表明,盆区“刚性”高密度岩石圈向周缘低密度地壳或岩石圈发生不同程度的俯冲,俯冲的深度及规模受控于壳内或岩石圈地幔“塑性层”发育的程度和部位。深俯冲导致中、上地壳发生反向拆离冲断,形成造山带向盆地发生多层次逆冲冲断格局,“塑性层”起到了分割断裂、褶皱等变形层的作用。此类山前冲断带浅层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带、分段特征,岩层缩短以断片叠置为主,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呈镜像关系,隐伏三角或冲断构造发育。而“无根”型冲断带因岩石圈的整体刚性特征,深、浅变形在基底面附近解藕,强烈的构造变形主要集中于浅层,表现为沉积盖层的多层次滑脱冲断。此类山前冲断构造变形呈过渡性分带特征,分段性较弱,以宽式滑脱冲断褶皱为主,造山带与盆地同步渐变隆升。大型中西部山前带冲断演化过程在时序上与中生代以来新特提斯的幕次闭合、碰撞期次一致。基于典型山前带深、浅部地质结构分析,划分出前缘突破型、三角带型与推覆型3类中上地壳前缘冲断的几何学样式。前缘突破型,即地层缩短量通过沉积盖层内部“软弱层”滑脱调节,并通过其向前缘传递挤压应力,形成出露地表的冲断层及断层相关褶皱,主要发育典型叠瓦冲断或双重式逆冲构造。大巴山前冲断带、雪峰山前冲断带、六盘山前冲断带等是此类的典型。三角带型,即地层缩短量通过沉积盖层内部倾向盆地的被动反向逆冲断层消减、吸收,盖层被动地向造山带方向逆冲,典型的有龙门山前冲断带北段、米仓山前冲断带等。推覆型,即快速隆升的造山带前缘,地壳规模的逆冲断裂吸收大部分构造应变量,构造变形集中在主断裂周边,主断裂前方变形无论是地层缩短量还是构造位移均相对较小,典型如博格达山前冲断带、库鲁克塔格山前冲断带等。根据3类地质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模型,开展了无滑脱层、基底面/上地壳滑脱、双滑脱层等多组单因素构造物理模拟实验。上地壳沉积盖层无滑脱层模型实验条件下,主要发生基底卷入式构造变形,以发育高角度冲断层为主,且构造变形主要集中边界断层附近,变形范围窄。壳内塑性层-沉积盖层滑脱层模型实验条件下,早期表现为宽式叠瓦冲断构造,晚期演变为堆叠式或堆垛式三角带,变形带逐步收窄。实验结果表明,边界力学条件与中上地壳变形介质条件是控制山前冲断沉积盖层变形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基于深部地质结构特征差异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对中西部山前冲断的动力学模式进行了讨论。中西部山前带的冲断变形,本质上是在碰撞远程挤压力作用下,因深部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差异而引发不同层次的陆内变形响应。下地壳陆内楔入式俯冲及其中上地壳反向拆离滑脱冲断的复合模型与地壳缩合环境下中上地壳多层次滑脱冲断模型分别提供了“山根型”、“无根型”山前冲断带变形结构差异形成的合理性解释。基于中西部山前冲断构造变形模式,以“主滑脱层深度为主,兼顾构造变形样式”的原则,提出了从造山带向盆地方依次划分出厚皮带、过渡Ⅰ带、过渡Ⅱ带和薄皮带4分的分类分带方案,并依组合类型划分无过渡带型、过渡Ⅰ带型、过渡Ⅰ+Ⅱ型、过渡Ⅱ型等4种过渡带组合类型。它们代表了复合陆内山前冲断厚皮构造向薄皮构造转换的4种类型,深、浅层滑脱层发育状况及挤压持续时间联合控制了厚皮带向薄皮带转换的方式。无基底面滑脱层发育时,主要通过壳源推覆断层实现厚皮向薄皮构造的转换;基底拆离滑脱则是厚皮向薄皮转换的主要方式,而作用力的方式则决定拆离滑脱形成的过渡带组合类型。中西部典型山前带厚皮构造向薄皮构造主要是通过过渡带实现转换的。“山根”型山前冲断带基本以过渡Ⅱ或过渡I+Ⅱ为主,如天山两侧山前带、龙门山前中北段山前带;而“无根”型则主要以过渡I或无过渡带为主,如大巴山前、六盘山前、博格达山前等。现今规模油气分布在特定的变形带内,过渡Ⅰ带、过渡Ⅱ带是油气分布的有利变形带。通过对金马-鸭子河、克深等典型油气富集构造区带的演化与油气成藏过程的匹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变形带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与富集特征。厚皮带油气富集的关键是反转推覆带与生烃凹陷的空间匹配,油气富集主要位于主断裂下盘,成藏期与构造反转期一致,以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过渡I带油气成藏富集的关键是晚期的保存条件,油气成藏具有边成藏边调整的特点,现今油气藏多为残留保存型,以构造、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带内前缘是油气勘探的有利部位。薄皮带的油气成藏特征与过渡I带类似,构造发育程度与保存条件是油气成藏的关键。过渡II带通常具有两期成藏、晚期为主的特征:早期与过渡I带类似,边成藏边调整;后期随着断片垂向叠置,烃源岩再次埋藏生烃,会促成油气的二次生烃与运移成藏。晚期油气的充注条件是过渡Ⅱ带油气成藏与富集的关键,中后缘是油气富集相对有利的位置。中西部山前带的油气勘探应重点关注过渡I带、过渡II带两个有利变形带,在深化关键因素评价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有利区带及其勘探目标。

肖红吉[3](2015)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和东缘二叠系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依托“准噶尔盆地南缘和东缘地区二叠系—侏罗系野外地质考察及沉积特征研究”项目,在广泛收集前人地层、沉积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实测以及室内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区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通过4条实测地层剖面的深入研究,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和东缘二叠系完整的地层序列。2、根据四射珊瑚、蜓类化石鉴定结果,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石人子沟组的时代为晚石炭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早二叠世。3、通过剖面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及含化石特征分析,将准噶尔盆地南缘和东缘二叠系划分为普遍发育的辫状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三种主要沉积相类型,以及仅见于准噶尔南缘的下二叠统陆源碎屑滨浅海相,并对各种相类型的亚相、微相及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4、根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和东缘二叠系露头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了不同级别层序的识别标志,划分了各剖面的短期基准面旋回(五级层序)、中期基准面旋回(四级层序)和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二叠系划分了7个三级层序;在准噶尔盆地东缘的二叠系划分了2个三级层序。5、通过剖面对比,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和东缘二叠系的综合地层格架和沉积格架,结合前人资料,以世为单位编制了准噶尔盆地东部沉积古地理图3张。6、综合以上研究,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东部构造-沉积演化历史,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和东缘二叠纪的沉积历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两侧山脉开始隆升的时间不同,南缘在早二叠世为残余海盆、中二叠世海水彻底退出并演化为深水湖盆,发育了厚层油页岩,说明此时博格达山脉尚未开始隆升;而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卡拉麦里山自早二叠世便已经开始隆升,造成盆地东缘的二叠系早期地层的缺失和后期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相的粗碎屑沉积的广泛发育。其次,南缘和东缘二叠纪的山脉隆升的节律也不同,盆地南侧的博格达山脉和北侧的卡拉麦里山脉隆升演化历史的差异是造成准噶尔盆地两侧沉积盆地二叠系的充填序列、岩性岩相、沉积厚度等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

王亚军[4](2013)在《伊犁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文中指出本文以伊犁盆地中二叠世以来的成盆系统、成烃与成藏系统和改造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的动态过程为主线,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遵循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利用有机地化、软件模拟等多种手段,分层次、有步骤的开展伊犁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藏的关系研究工作。伊犁盆地夹持于中亚地区的天山造山带中复合叠置山间盆地,本文以伊犁地区的大地区域构造为切入点,区域大地构造是伊犁盆地构造演化的框架,是伊犁盆地形成发展的背景。本文认为,天山造山带的演化直接影响和控制着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立足前人的研究,基于现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将研究区及邻区的区域大地构造形成与演化划分为:元古代超级大陆的裂解和拼合、新元古代罗迪尼亚超级大陆形成与裂解、早古生代早期古天山洋的形成与消亡阶段、早古生代晚期古准噶尔洋的形成与闭合阶段、晚古生代的陆内裂谷作用阶段、中生代(板内走滑)逆冲位移和新生代山间盆地形成阶段等七个大地构造阶段。本文重新梳理了盆地的地层组成,厘定了地层的划分,认为伊犁盆地的基底为前震旦系岩层,之后先后沉积了石炭系裂谷型火山岩和海相碳酸盐建造、二叠系陆相火山岩和碎屑岩组合、三叠系河流湖泊沉积和侏罗系河湖相共生的煤系地层,普遍缺失下白垩统,新生代以河流冲积扇相沉积为主。伊犁盆地早古生代之前为新疆古大陆的一部分,之后伊犁盆地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在晚古生代早期,相继与准噶尔地块和塔里木板块碰撞拼合,盆地以陆内裂谷盆地为演化起点,直到新生代的山间盆地,期间经历了二叠纪坳陷-伸展期、三叠系萎缩期和侏罗纪伸展期,白垩纪盆地抬升剥蚀,也是一个萎缩期。盆地石炭纪-二叠纪为一个过热盆地,三叠系时成为一个冷盆地,现今盆地叠加了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变形强烈,改造较为严重。通过对伊犁盆地石炭系-侏罗系各典型野外地质剖面和单井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石炭系阿克沙克组碳酸盐岩属于较差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处于过成熟阶段;上二叠统塔姆其萨依组暗色泥岩(P2t)属于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T2-3xq)暗色泥岩属于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1型为主,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八道湾组(J1b)的煤系地层,其岩性变化较大,且分布不均匀,泥岩和煤岩属于差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本文利用宁3井的声波测井曲线估算出现今剥蚀厚度为400m左右,而早白垩世的剥蚀地层厚度约为1600m。利用BasinMod软件重建了宁3井的埋藏史和热史,结果显示从280Ma(中晚二叠世)到144Ma(早白垩世),沉降/沉积的速率都是比较大的,这一时期伊犁盆地沉积了厚约1500m的地层。144Ma到130Ma发生明显的沉积间断,130-96Ma期间(即早白垩世),伊犁盆地抬升隆起,剥蚀了将近1600m的沉积地层,同一时期在伊宁凹陷的南缘剥蚀地层将近2000m,大约从晚白垩世开始,伊犁盆地重新接受沉积,65-6Ma,伊犁盆地的沉积速率缓慢增加,6-2.5Ma伊犁盆地再次隆升,剥蚀了约400m的沉积地层。盆地主要的二叠系烃源岩塔姆其萨依组第三系时的最大埋深就达到了4500m,温度达到了200℃。模拟的结果显示,二叠系塔姆其萨依组为盆地主力烃源岩,早三叠世(240Ma)进入了生油门限,中侏罗世(180Ma)达到了生油高峰,早白垩世(140Ma)生油基本结束,早侏罗世(200Ma)开始生气,早白垩世(140Ma)达到了生气高峰,早白垩世晚期(120Ma)生气结束,已达高成熟演化阶段。通过分析盆地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的观点:海西期和印支期形成的的圈闭,与二叠系的油气运移和成藏完全配套,其中就有可能汇聚或汇聚过二叠系的油气,但是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对这些圈闭的的破坏较为严重,已丧失了勘探价值。然而,燕山期和喜山期圈闭滞后于二叠系油气的第一次运移和成藏过程,但在合适条件下,可形成次生油气藏。

李臻[5](2012)在《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因其地表具有丰富的油气苗显示,故历来为石油地质工作者重视。但南缘地区紧邻北天山,受天山隆升挤压作用的长期影响,该区域内构造形态普遍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其中尤以紧邻山前的齐古断褶带构造形态最为复杂。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构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广泛调研天山山体演化、区域地层发育、地表水系变更、地震资料解释、石油地质条件评价等资料的基础上,以地球胀缩、理论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区域内地面地质详查资料、关键地震剖面解释成果、钻井试油资料、研究区头屯河标准地层剖面、齐古构造研究资料首先研究了齐古断褶带的主要构造特征,包括广泛分布的构造挠褶、垂向上明显的构造分层现象、捩断裂的地表特征、构造滑脱面的特征及滑脱机理、不整合、磨拉石建造及其物源特征以及常常被石油地质工作者所忽视的河流阶地。其中捩断裂的研究结果为解释昌吉半背斜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构造滑脱面滑脱机理的分析为我们厘清齐古断褶带复杂构造成因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不整合、河流阶地特征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天山山体演化对齐古断褶带构造变动的影响。对齐古断褶带构造特征的研究使我们对区域内典型的构造现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厘清齐古断褶带的构造演化特征,我们运用地球胀缩理论对喜马拉雅期天山山体的演化进行了阶段划分,结果表明,天山隆升是地球处于收缩状态所导致,根据时间的先后关系可依次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中新世晚期的天山初步隆升阶段;早更新世的侧向挤压褶皱阶段;中更新世的大型断褶滑覆阶段和晚更新世的天山隆升调节阶段。结合天山隆升阶段的划分结果,以研究区关键地震剖面(N8626)所揭示的上新统独山子组角度不整合现象、头屯河—郝家沟标准地层剖面以及两套构造滑脱层为主要依据,我们将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根据国际地层委员会所公布的2008版最新国际地层年代表对每个阶段在地史上的时间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厘定。结果表明齐古断褶带演化分为四期进行,分别为中新世晚期的掀斜阶段(约5.332Ma)、早中新世的断褶阶段(约2.590~0.781)、滑脱阶段(约0.126Ma)和楔入阶段(约0.0117Ma),并且以上四个阶段与晚期天山演化的四个阶段在时间上对应一致。构造演化研究成果最终将用于指导油气资源勘探,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丰富的地表油气苗显示及部分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已经证明盆地南缘具有整带含油的特点,对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分析结果认为齐古断褶带油气成藏条件较好,具备形成大型油气藏的物质条件,同时南缘地区三排构造带由于其构造演化模式的根本不同其油气成藏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都体现出了油气成藏的多源性、多期次性及复杂性。综合评价指出了下步有利勘探目标,为齐古断褶带的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白斌[6](2008)在《准噶尔南缘构造沉积演化及其控制下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南缘山前带及其邻区作为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西部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和前沿领域。但由于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分别受到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多期次不同构造体系的复合与叠加以及同期次不同构造体系的联合与制约,使其最终成为一个以晚古生代、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为主体的复合叠加盆地。特别是喜山期强烈构造改造作用使研究区成为油气勘探的复杂区。因此,对研究区的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确定研究区不同阶段成盆作用及改造作用的动态过程,为更好地对准噶尔南缘油气资源及勘探目标进行客观评价提供充足的证据。论文以沉积盆地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以构造沉积综合分析为研究手段,以地面地质、井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和各种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以成盆作用及改造作用的动态过程为主线,深入开展了研究区及邻区晚石炭世以来构造特征、不同构造旋回的盆地原型、中新生代构造转换关键时刻(或界面)的构造变形及其三维结构形式以及与油气聚集关系的研究。研究区岩石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存在三重基底-前寒武纪古老结晶基底、晚加里东褶皱基底和华力西期的褶皱基底。晚石炭世以来的构造特征研究表明:中二叠世末、早三叠世末、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巴柔期末、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末和中新世末是北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体制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时刻。据此将研究区构造层划分为:晚海西构造层、印支构造层、燕山构造层和喜马拉雅构造层。其中准噶尔南缘前陆盆地和北天山地区陆内造山-成盆作用的构造形成主要发生在中新生代,但以喜马拉雅期为主。将研究区划分为博格达山前冲断带、伊山山前冲断带、四棵树凹陷、阜康凹陷、昌吉凹陷与三台凸起等基本构造单元。博格达山前冲断带主体为一逆冲推覆体,喜山期是该构造带的最终定型期;伊山山前冲断带可划分为以厚皮构造为特征的伊山前缘断褶带和以薄皮构造为特征的伊山山前滑脱带,并对其基本构造样式和成因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古硫、物源、砂岩碎屑模型、碎屑岩地球化学、碎屑岩重矿物组合等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晚石炭世以来不同构造期次的盆地原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提出:晚石炭世-中二叠世盆地具陆内裂谷盆地类型,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盆地为冲断山前坳陷盆地,中晚三叠世盆地为准平原化型的坳陷盆地,早中侏罗世盆地为弱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坳陷盆地,中晚侏罗世盆地为冲断山前坳陷盆地,白垩纪-中新世盆地为稳定坳陷盆地和上新世-第四纪盆地为强烈冲断前陆坳陷盆地,并对不同构造期次原始盆地的构造沉积格局进行了探讨和恢复。通过对喜山期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具备三套有利生储盖组合,即二叠系-三叠系的下部成藏组合、侏罗系-白垩系的中部成藏组合和白垩系-新近系的上部成藏组合。中新生代构造应力晨刂葡碌囊约坛行缘募费棺饔梦鞯墓乖旎疃怯跋煅芯壳推钪站奂氤刹氐墓丶蛩亍

郭威[7](2008)在《新疆博格达山及其邻区板内构造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博格达及其邻区处于亚洲大陆腹地,现今的区域地质呈现地块与造山带镶嵌、盆地与山脉共存,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复杂地质结构构造格局,造就了巨大的中亚成矿域,同时孕育着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既是研究大陆动力学新理论、探索地球科学前沿的最佳天然野外实验室,也是我国矿产资源赋存地之一。因此,通过对博格达造山带、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的研究和总结,开展新疆博格达山及其邻区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进而探索板内造山机制以及大陆动力学,既具有科学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实际的经济意义。论文以板块构造理论、大陆地质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思想、新认识为指导,在充分认识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将发育地层全、地层分布有序、结构构造格架清晰的沉积盆地与结构复杂的造山带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对博格达构造带、吐—哈盆地及三塘湖盆地采用地质、地震、钻井等资料相互配合、验证,以构造为主线,从盆地构造解析、造山带构造解析、盆山结合的区域地质解析入手综合分析,对博格达构造带及其相邻盆地板内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依据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带的时、空分布,岩浆活动规律和变质作用、构造变形特征综合研究,认为晚泥盆世—石炭纪,阿尔泰山和天山及其相邻区域经历了洋盆俯冲、陆—陆碰撞造山,导致北疆区域洋盆的闭合,形成了博格达构造带及其邻近的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和三塘湖盆地的褶皱基底,结束了前二叠纪洋、陆转换的板块构造作用过程,开始进入了全新的板内构造作用阶段。2、依据野外剖面观察、地震剖面及钻井资料分析,结合沉积特征及岩浆活动特征,确定了博格达及其相邻盆地的现今盆山共存格局的基本构造样式。博格达山为背冲推覆的复式背斜构造,形成扇形褶皱、冲断构造组合;两侧盆地为受对冲式冲断、推覆构造控制的拗陷盆地,边界断层既控制了构造特征,也控制了盆地的沉积特征。现今的构造格局是新生代形成的。3、确定博格达及其相邻盆地现今的构造特征是喜山构造运动的最终产物,但包容、继承了不同时期的古构造,包括进入板内构造演化以来的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各期构造,并确定了其基本构造特征及构造样式。4、通过对博格达山及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的侵入岩和火山岩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认其形成时期为二叠纪,侵入的辉长、辉绿岩和中基性火山岩与陆内拉张带或者初始裂谷玄武岩相似;博格达山及相邻盆地中的下二叠统的沉积建造总体上具有由粗到细的正粒序特征,为典型的伸展磨拉石建造;结合准噶尔盆地区域地质资料,依据上述火山—沉积特征与岩浆活动特征,认为博格达山及相邻盆地二叠纪早期为造山后伸展环境。5、综合分析确定博格达山的隆升是经历了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的多阶段隆升。通过对博格达山两侧盆地的高岩屑含量及重矿物和古流向资料的统计综合分析,限定了博格达山再次隆升的初始时间发生于中侏罗世西山窑晚期,博格达山大幅度隆起是新生代的产物,中新世早期成为博格达山造山的鼎盛时期。

卢苗安[8](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研究说明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吴晓智,王立宏,郭建刚,丁靖[9](2006)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难点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半个多世纪的油气勘探历史回顾,确定了山前勘探各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难点:构造存在多解性、储层质量变化大与规模难以预测、高陡构造地震处理准确偏移成像难度大、钻井技术要求高。并针对主要难点提出了解决对策:正确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解释山前复杂改造、开展地表—井下—地震储层与孔隙建模有效预测砂体结构与质量、利用有效构造建模指导速度建模与叠前偏移成像、开展层速度预测地层压力与钻井压力检测及快速防斜打直配套钻井技术攻关等。

黄兴文[10](2006)在《坳陷湖盆缓坡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岩性地层圈闭有利区带预测 ——以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为研究对象,进行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油气成藏规律的综合研究,旨在明确坳陷湖盆缓坡层序及其主控因素的特点、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规律以及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并以此指导岩性地层圈闭勘探的有利区带预测。首先,以岩心、测井为基础,以三维地震资料为主体,建立石南地区井震结合的坳陷湖盆缓坡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并指出其特点在于低位体系域欠发育且类型特别(充填于沟谷残余可容纳空间中的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砂体极发育而高位体系域砂体不发育;剖析缓坡层序的4个主控因素,即构造、气候、物源和湖平面变化,其中构造和气候对坳陷湖盆的影响尤为重要;并结合湖盆及构造的演化特点,建立了本区坳陷湖盆的两种缓坡层序及沉积充填模式,即湖盆扩张期~鼎盛期缓坡层序及沉积充填模式和湖盆重构期缓坡层序及沉积充填模式。而后,在层序格架控制下,以含砂率为纽带,井震结合,实现研究区10个未经连片处理的不同时期采集三维地震数据以体系域/层序为单元的含砂率连片编图:并结合丰富的钻、测井资料,在充分考虑构造及湖盆演化背景前提下,编制了各层序/体系域的沉积相图,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及砂体展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石南及邻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本区缓坡源外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成藏模式,即阶梯式运移成藏模式;并对重点层位油气藏的成藏模式进行了个体解剖。最后,综合考虑岩性地层圈闭的形成条件、储盖组合、输导体系、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等因素,分析并指出了下一步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层位,依次为KSQ1低位体系域与湖侵体系域、JSQ3湖侵体系域、JSQ5和JSQ4;平面上基东鼻凸和石西凸起为侏罗系层序的岩性地层圈闭有利区带,三南凹陷中西部为白垩系K—SQ1的岩性地层圈闭有利区带。

二、准噶尔盆地北天山山前主要勘探目的层沉积格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噶尔盆地北天山山前主要勘探目的层沉积格架(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含油气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资料和关键技术
    1.4 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2.2 准噶尔盆地沉积地层
第三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3.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3.2 准噶尔盆地5个构造-沉积层序叠加及旋回特征
    3.3 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及其演化特征
第四章 演化阶段及原型盆地
    4.1 原型盆地识别标志
    4.2 不同阶段准噶尔盆地原型及演化
第五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藏的宏观控制作用
    5.1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5.2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5.3 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第六章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6.1 石炭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2 二叠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有利区带
主要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中西部典型山前带冲断结构模式与油气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造山带类型及板内造山作用模式
        1.2.2 前陆盆地及山前冲断结构模式
        1.2.3 前陆冲断带研究现状
        1.2.4 前陆盆地及冲断结构研究方法
        1.2.5 山前冲断带结构及油气关系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方案
    1.4 研究阶段与工作量
        1.4.1 研究阶段
        1.4.2 实物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中西部山前带深部地质结构与构造背景
    2.1 中西部地区深部物理场特征
        2.1.1 重、磁异常与基底构造层
        2.1.2 莫霍面与岩石圈结构特征
        2.1.3 2类山前带的深部结构及其与邻区差异
    2.2 深部地球物理剖面的地质解释
        2.2.1 天山造山带及两侧
        2.2.2 秦岭造山带及两侧
        2.2.3 龙门山造山带
    2.3 中西部地区山前冲断构造演化
        2.3.1 洋盆闭合与山前冲断构造时限
        2.3.2 中国中西部地区大地构造演化
第三章 主要大型山前带演化过程与动力学机制
    3.1 典型山前冲断带变形及地质模式
        3.1.1 前缘突破型
        3.1.2 三角带型
        3.1.3 推覆型
    3.2 山前冲断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3.2.1 构造模拟条件与边界
        3.2.2 实验结果及其构造解析
        3.2.3 实验结果与山前构造变形特征的对比分析
    3.3 典型山前冲断变形模式及其动力学机制
        3.3.1 山前分层滑脱冲断变形模式及控制因素
        3.3.2 深部动力学机制探讨
第四章 中西部山前带冲断结构变形分类分带模式与特征
    4.1 变形结构分类分带模式
    4.2 典型山前带变形分类分带特征及对比
        4.2.1 龙门山前冲断带
        4.2.2 米仓山前冲断带
        4.2.3 大巴山前冲断带
        4.2.4 南天山前冲断带
        4.2.5 准南山前冲断带
        4.2.6 博格达山前冲断带
        4.2.7 典型山前冲断带厚-薄转换类型及特征对比
第五章 山前冲断结构变形差异的油气响应
    5.1 中西部地区山前冲断带油气地质条件
    5.2 中西部地区山前冲断带规模油气分布
    5.3 主要变形带演化与油气富集关键要素
        5.3.1 过渡Ⅰ带
        5.3.2 过渡Ⅱ带
        5.3.3 薄皮带
    5.4 中西部地区典型山前带油气有利区
第六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准噶尔盆地南缘和东缘二叠系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剖面选择
        1.3.2 综合地层及地层格架研究
        1.3.3 沉积特征与沉积体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区域构造背景
    2.3 区域地层概况
第3章 剖面简介及地层特征
    3.1 实测剖面简介
        3.1.1 乌鲁木齐石人沟-井沟二叠系剖面
        3.1.2 吉木萨尔县西大龙口二叠系剖面
        3.1.3 吉木萨尔县西大沟二叠系剖面
        3.1.4 奇台县双井子二叠系剖面
    3.2 地层特征
        3.2.1 岩石地层
        3.2.2 生物地层
第4章 沉积相分析
    4.1 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
        4.1.1 砾岩
        4.1.2 砂岩
        4.1.3 粉砂岩
        4.1.4 泥岩
        4.1.5 泥质灰岩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2.1 辫状河流相
        4.2.2 辫状河三角洲相
        4.2.3 湖泊相
        4.2.4 陆源碎屑滨浅海相
    4.3 沉积序列
        4.3.1 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序列
        4.3.2 进积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序列
    4.4 剖面沉积相分析
        4.4.1 准噶尔盆地南部(吉木萨尔地层小区)
        4.4.2 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庙地层小区)
第5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
    5.1 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5.2 各级次层序的识别标志
        5.2.1 长期基准面旋回识别标志
        5.2.2 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标志
        5.2.3 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标志
        5.2.4 成因地层单元主要类别及其特征
    5.3 剖面层序地层划分
        5.3.1 盆地南缘二叠系层序划分
        5.3.2 盆地东缘二叠系层序划分
    5.4 地层剖面对比
        5.4.1 准葛尔盆地东部二叠纪沉积古地理
        5.4.2 准噶尔盆地东部沉积-构造演化
第6章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附录

(4)伊犁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
    1.5 论文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伊犁盆地区域地质与地层系统
    2.1 伊犁及邻区区域地质
    2.2 伊犁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演化
    2.3 伊犁盆地区域地层系统
第三章 伊犁盆地构造系统与构造演化
    3.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3.2 伊犁盆地控盆断裂特征
    3.3 伊犁盆地的边缘构造层及构造演化
    3.4 伊犁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章 伊犁盆地烃源岩评价
    4.1 伊犁盆地生烃岩有机质类型
    4.2 伊犁盆地有机质丰度特征
    4.3 伊犁盆地有机质成熟度
    4.4 伊犁盆地烃源岩特征综合评价
第五章 伊犁盆地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
    5.1 方法和数据使用
    5.2 模型的结果
    5.3 总结
第六章 伊犁盆地的构造演化对油气藏的影响
    6.1 构造对生烃史的影响
    6.2 构造对圈闭的影响
    6.3 油气成藏模式的构造和成藏分析
    6.4 构造对油气运移、油气藏保存的影响
    6.5 构造对油气藏分布的影响与及未来勘探重点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成果
致谢

(5)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开发历程与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基底特征
        2.1.3 构造单元划分
    2.2 构造
        2.2.1 构造特征
        2.2.2 构造发展简史
    2.3 地层
        2.3.1 上古生界
        2.3.2 中生界
        2.3.3 新生界
    2.4 沉积特征
    2.5 烃源岩特征
    2.6 储集层特征
    2.7 盖层特征
第3章 齐古断褶带构造特征
    3.1 基本构造特征
        3.1.1 构造挠褶广泛分布
        3.1.2 构造分层结构
        3.1.3 捩断裂现象
        3.1.4 构造滑脱面特征分析
        3.1.5 单斜体地面地质特征
        3.1.6 不整合
        3.1.7 磨拉石建造
        3.1.8 河流阶地
    3.2 断裂发育特征
        3.2.1 断层特征描述
        3.2.2 断层类型划分
    3.3 圈闭构造特征
        3.3.1 西段地区
        3.3.2 中段地区
        3.3.3 东段地区
    3.4 齐古断褶带邻区构造样式
        3.4.1 霍玛吐背斜带
        3.4.2 呼安背斜带
第4章 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
    4.1 地球胀缩理论简介
        4.1.1 地壳构造运动具有周期性
        4.1.2 椭圆运动规律
        4.1.3 地球绕银运动受力分析
        4.1.4 地球的胀缩运动
        4.1.5 地球收缩运动的阶段划分
    4.2 天山山体演化
        4.2.1 天山初步隆升阶段
        4.2.2 侧向挤压褶皱阶段
        4.2.3 大型断褶滑覆阶段
        4.2.4 天山隆升调整阶段
        4.2.5 齐古断褶带属于天山隆升挤压而形成
    4.3 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
        4.3.1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及依据
        4.3.2 构造演化阶段特征及模式
第5章 齐古断褶带含油气性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
    5.1 圈闭含油气性分析
        5.1.1 西段地区
        5.1.2 中段地区
        5.1.3 东段地区
    5.2 典型油气藏成藏模式
        5.2.1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条件
        5.2.2 齐古断褶带
        5.2.3 霍玛吐背斜带
        5.2.4 呼安背斜带
        5.2.5 理论地质成藏期
    5.3 有利勘探目标评价
        5.3.1 齐古背斜中深层
        5.3.2 芨芨槽子古潜山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 盆地成藏事件与地侯对应关系简图

(6)准噶尔南缘构造沉积演化及其控制下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意义及依据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四、主要工作量
    五、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构造背景
    第二节 基底特征
        一、前人对于盆地基底的认识与依据
        二、盆地基底的新认识
    第三节 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一、上古生界
        二、中生界
        三、新生界
    第四节 勘探历程与现状
        一、勘探历程
        二、勘探现状
        三、油气勘探成果
第二章 主要地质界面的确定与构造层序的划分
    第一节 主要界面及其地质意义
        一、下石炭统与上石炭统之间的不整合面及其地质意义
        二、红雁池组与泉子街组之间的不整合面及其地质意义
        三、烧房沟组与克拉玛依组之间的不整合面及其地质意义
        四、上三叠统与下中侏罗统之间的不整合面及其地质意义
        五、水西沟群与头屯河组之间的不整合面及其地质意义
        六、上侏罗统与下白呈统之间的不整合面及其地质意义
        七、古近系与下伏白呈系之间的不整合面及其地质意义
        八、新近纪与古近纪之间的不整合面及其地质意义
        九、新近系与第四系之间的不整合面及其地质意义
    第二节 研究区主要地层界线的地球物理响应
        一、测井曲线的响应
        二、地震剖面的响应
    第三节 研究区主要地层界线的地球化学特征
        一、泥岩样品的主微量元素规律特征
        二、砂岩样品的主微量元素规律特征
        三、碎屑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四、砂岩重矿物成分分布特征
    第四节 研究区地震层序划分
        一、不整合面地震识别与对比原则
        二、地震层序划分
    第五节 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构造层序及其划分
        一、构造层序概述
        二、构造层序与构造旋回的关系
        三、构造层序的划分及其格架
    第六节 准噶尔南缘及邻区构造阶段及其划分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陆内裂谷作用阶段
        二、晚二叠世—三叠世前陆盆地形成坳陷阶段
        三、侏罗纪—古近纪广盆形成阶段
        四、新近纪—至今逆冲造山和前陆坳陷构造作用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构造特征及其形成
    第一节 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一、昌吉凹陷
        二、阜康凹陷
        三、伊山山前冲断褶皱带
        四、博格达山前冲断带
        五、四棵树凹陷
        六、北三台凸起
        七、吉木萨尔凹陷
    第二节 准噶尔南缘西段基本构造特征及构造组成
        一、准噶尔南缘山前构造带西段基本构造单元划分与组成
        二、准噶尔南缘地震剖面特征
        三、准噶尔南缘西段盆山结构关系
    第三节 伊山山前冲断褶皱带构造样式及其形成
        一、伊山山前冲段褶皱带主干断裂特征
        二、伊山山前构造带的基本构造样式
        三、构造样式小结
        四、构造形成机制分析
    第四节 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北缘)东段盆山结构关系
        一、博格达山北缘基本构造单元划分
        二、博格达山北缘及邻区遥感影像解译
        三、准噶尔南缘东段重力特征及其反映的盆山结构关系
        四、准噶尔南缘东段电法剖面特征及其反映的盆山结构关系
        五、准噶尔南缘东段地震剖面揭示的盆山结构关系
        六、准噶尔南缘东段盆山结构模型
    第五节 博格达山前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形成
        一、博格达山前冲断带的构造组成
        二、博格达山山前冲断带的构造样式
        三、博格达山山前带构造特征小结
第四章 准噶尔南缘及邻区主要成盆期的盆地原型
    第一节 晚石炭世—中二叠世陆内裂谷阶段的盆地原型
        一、概述
        二、物源与古流分析
        三、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构造—沉积环境格局分析
    第二节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冲断坳陷构造作用阶段盆地原型
        一、物源与古流分析
        二、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构造—沉积环境格局分析
    第三节 中晚三叠世准平原化构造作用阶段盆地原型
        一、物源与古流分析
        二、中晚三叠世构造—沉积环境格局分析
    第四节 早—中侏罗世弱伸展构造作用阶段盆地原型
        一、物源与古流分析
        二、早中侏罗世原始盆地构造—沉积环境格局分析
    第五节 中—晚侏罗世冲断坳陷构造作用阶段盆地原型
        一、物源与古流分析
        二、中—晚侏罗世原始盆地构造—沉积环境格局分析
    第六节 白垩纪—古近纪坳陷构造作用阶段盆地原型
        一、物源与古流分析
        二、白垩世—古近纪原始盆地构造—沉积环境格局分析
    第七节 新近纪—第四纪强烈逆冲造山和前陆坳陷形成阶段盆地原型
第五章 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 准噶尔南缘油气地质条件
        一、烃源岩特征
        二、储、盖层基本特征
        三、储盖组合特征分析
        四、准噶尔南缘油气成藏特征
    第二节 准噶尔南缘油气富集控制因素
        一、准噶尔南缘构造阶段对生油气凹陷控制作用
        二、盆地的构造演化控制着油气源岩层系的分布
        三、构造环境控制着储集层物性特征
        四、断裂控制着油气聚集
        五、构造与油气聚集关系
        小结
主要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疆博格达山及其邻区板内构造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板内构造作用研究现状
        1.2.1 板内造山带研究
        1.2.2 盆地构造研究
        1.2.3 盆山耦合、转换及构造作用研究
        1.2.4 新疆博格达山及其邻区板内构造作用研究及存在问题
    1.3 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
        1.4.1 论文工作量
        1.4.2 论文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及地质概况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2.2 基底组成及其形成
        2.2.1 结晶基底
        2.2.2 褶皱基底—洋盆消减、陆陆碰撞造山作用
    2.3 区域二叠纪—新生代地层
        2.3.1 二叠系
        2.3.2 三叠系
        2.3.3 侏罗系
        2.3.4 白垩系
        2.3.5 新生界
3 博格达构造带构造特征分析
    3.1 区域地质概况
        3.1.1 博格达构造带区域地质概况
        3.1.2 区域大断裂概述
    3.2 地层序列及组合特征
        3.2.1 二叠系
        3.2.2 三叠系
        3.2.3 侏罗系
        3.2.4 白垩系
        3.2.5 新生界
    3.3 构造事件及构造样式
        3.3.1 地层接触关系和构造事件
        3.3.2 构造特征及其样式
    3.4 构造演化
        3.4.1 二叠纪陆内裂谷—断陷—萎缩阶段
        3.4.2 晚二叠世晚期—三叠纪前陆盆地形成—拗陷阶段
        3.4.3 侏罗纪—古近纪广盆形成演化阶段
        3.4.4 新生代强烈逆冲造山和盆地改造阶段
4 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4.1 区域地质概况
    4.2 地层序列及沉积组合
        4.2.1 二叠系
        4.2.2 三叠系
        4.2.3 侏罗系
        4.2.4 白垩系—新生界
    4.3 构造事件及其特征
        4.3.1 不整合及其性质的确定
        4.3.2 构造层及构造阶段划分
    4.4 各构造层的主要构造特征及构造样式
        4.4.1 二叠系构造层(晚海西期)构造变形特征
        4.4.2 三叠—侏罗—下白垩统构造层(晚燕山期)构造特征分析
        4.4.3 古近系—第四系构造层及喜山期构造变形特征
    4.5 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
5 吐鲁番—哈密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5.1 区域地质概况
    5.2 地层序列与沉积组合
        5.2.1 下二叠统
        5.2.2 中二叠统
        5.2.3 上二叠统—下三叠统
        5.2.4 中、上三叠统
        5.2.5 侏罗系
        5.2.6 白垩系—新生界
    5.3 构造事件、构造层划分及不同构造层构造特征
        5.3.1 构造层划分
        5.3.2 各构造层的构造特征
    5.4 不同时期构造变形层次的叠加和反转
        5.4.1 不同类型构造应力形成的构造样式的叠加、改造与反转
        5.4.2 相同类型构造应力形成构造样式的叠加与继承
6 博格达及其邻区板内构造作用分析
    6.1 博格达构造带及其邻区的区域构造特征
    6.2 博格达构造带及其邻区的板内构造演化过程
        6.2.1 早二叠世(海西期)伸展断陷—拗陷阶段
        6.2.2 晚二叠世—古近纪的区域挤压阶段
        6.2.3 新近纪强烈挤压逆冲造山阶段
    6.3 博格达山隆升时间的限定
    6.4 博格达及其邻区构造运动学与区域动力学分析
        6.4.1 博格达及其邻区构造运动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
        6.4.2 区域动力学分析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研究区位置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二、构造层序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一、现象的存在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二、局部构造类型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一、区域构造背景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地层与不整合
    二、构造层序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二、创新与特色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坳陷湖盆缓坡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岩性地层圈闭有利区带预测 ——以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及难点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及演化
    2.2 地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3.1 本区缓坡层序划分方法
    3.2 本区缓坡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3 坳陷湖盆缓坡层序特点
    3.4 本区坳陷湖盆缓坡层序主控因素
    3.5 本区坳陷湖盆缓坡层序及沉积充填模式
第四章 沉积体系研究
    4.1 岩心构造及岩相模板
    4.2 单井沉积相划分及连井沉积相对比
    4.3 含砂率联合编图
    4.4 平面沉积相展布及演化
    4.5 沉积相演化
第五章 岩性地层油气分布规律与成藏模式
    5.1 岩性地层油气分布规律
    5.2 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主控因素探讨
    5.3 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模式
    5.4 典型油藏成藏模式解剖
第六章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选层及有利区带预测
    6.1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层位优选
    6.2 岩性地层圈闭有利区带预测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致 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发表文章

四、准噶尔盆地北天山山前主要勘探目的层沉积格架(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D]. 王彦君. 南京大学, 2020(12)
  • [2]中西部典型山前带冲断结构模式与油气分布[D]. 方成名.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3]准噶尔盆地南缘和东缘二叠系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D]. 肖红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4]伊犁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D]. 王亚军. 西北大学, 2013(02)
  • [5]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D]. 李臻.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2)
  • [6]准噶尔南缘构造沉积演化及其控制下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D]. 白斌. 西北大学, 2008(08)
  • [7]新疆博格达山及其邻区板内构造作用研究[D]. 郭威. 西北大学, 2008(08)
  • [8]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9]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难点与对策[J]. 吴晓智,王立宏,郭建刚,丁靖. 中国石油勘探, 2006(05)
  • [10]坳陷湖盆缓坡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岩性地层圈闭有利区带预测 ——以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地区为例[D]. 黄兴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标签:;  ;  ;  ;  ;  

准噶尔盆地北天山前主要勘探目标沉积格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