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的功率与效率探讨

电源的功率与效率探讨

一、电源功率与效率问题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邢可可[1](2020)在《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互联网+教育”给高中阶段物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变革的动力和深刻的影响。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重视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充分运用,并在一定学科范围内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作为高中生必考科目之一,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始终无法取得理想成绩,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甚至厌学。作为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与时俱进的产物,微课是物理学科重要的辅助教学模式。高质量的微课堂不仅可以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更可以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促使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体,提高学习效率。近些年来,微课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各地中小学均在积极倡导和开展微课资源建设工作,微课在全国范围的初步发展已获得广大师生及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反响。但是在微课结合基础教育中的学科教育方面,还缺乏细致深入的挖掘,相关研究还需要更加完善。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探究适合高中物理教学的微课设计、制作和实践应用,以期获得一套适合高中物理的微课辅助教学方法,旨在为新时代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做出有益尝试。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首先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了解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其次结合笔者长达两年的微课在高中物理的物理教学实践来探究微课的应用模式和分享模式;最后通过三个具体的案例研究来探究微课的设计制作,借助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微测试成绩分析来证明微课对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比较法。选择学生水平相近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物理教学,实验组同学加入微课,将微课广泛应用于自主预习、教学重难点深化、典型习题归纳与总结、课外拓展、周末及假期复习,通过观察两组学生的课堂反应和错题统计,分析比较两次月考的成绩,比较两个班的准确率情况,凸显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本文的研究结论归纳如下: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展现教学的目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帮助教师知识讲解、帮助学生复习,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本文研究的创新在于结合笔者所在学校课改教学模式“三环六步”学习法,即引导、自学、交流、总结、巩固、提升,将微课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实用的平台,同时以学生的周末和假期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存在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微课。当然,目前还存在一些无法妥善解决的问题,第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或原先的学习经历导致学习习惯较差,甚至厌学,对于这部分学生,微课堂要如何吸引他们?第二,个别学生自律性较差,他们使用手机究竟是微课学习还是玩游戏、看小说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何做到有效监管?第三,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面对丰富的微课资源,他们要如何选择、如何运用?瑕不掩瑜,借助微课辅助物理教学,实验班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基本达到了实验的预期。因此,将微课引入高中物理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值得推广。希望本研究能为高中物理教师提供借鉴,产生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微课的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提供实践素材。

姜健[2](2020)在《基于直流微网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化石能源高强度消费带来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技术受到世界各国青睐,分布式能源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综合利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于分布式发电的输出不可控影响电网稳定,直流微网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与负荷通过能量管理策略协调控制,能够克服分布式电源的逆调峰特性,减小峰谷差,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因此本文研究了直流微网的核心能量管理。首先,本文对直流微网中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蓄电池、负荷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各功能单元的数学模型,并对各系统的控制进行了研究,在Matlab中对各功能单元仿真。本文采取电导增量法实现了光伏电池的MPPT控制,采用最优叶尖速比跟踪法实现了风力发电机的最大风能捕获,分析了蓄电池的运行状态,实现了变负荷下蓄电池的恒压输出。其次,对直流微网能量管理过程中直流母线电压稳定问题,本文依托微电网内各组成单元的控制,提出了一种能量管理方案,将能量管理策略抽象为三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控制层面。每个控制层具有不同的输入与输出,通过各层之间的协调实现对直流微网整体运行情况的判断,并作出运行决策,实现对复杂运行状态的自适应决策。根据实验室以往测得的真实气象数据开展仿真研究,仿真显示本文所提出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维持母线电压稳定。最后,在现有的直流微网实验平台上,对本文提出的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策略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在避免弃风弃光发生的情况下,直流微网在电源与负荷发生变化时母线电压波动在±1%范围内,维持了较高的电能质量,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策略正确可行,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高冲[3](2020)在《基于共生协同理论的微电网演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区域环境恶化及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的多重压力,迫使人们不断探索可再生电力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发展微电网,是提升可再生电力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当前,如何促进试点示范工程向规模化及市场化推广,是微电网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生态学的理论观点和共生协同理论,构建了融合微电网的供用电共生系统,并研究了其内部各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微电网的关键共生参量进行了研究和剖析,进而研究微电网的演化路径。最后,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所提出的微电网演化路径进行了验证,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微电网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共生状态进行了拓展,提出了“全域共生”概念,深化了共生的内涵。在对现有共生理论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种群之间现实存在的相互伤害的共生关系,增加了“反向”共生关系的行为方式,提出了“全域共生”的概念,拓展了共生理论的研究范围,深化了共生的内涵;按照“全域共生”的概念,将经典的4种共生行为模式拓展到8种,再依据共生原理,对共生单元之间的均衡点和稳定状态进行了求解和分析。(2)在当前不含外部激励的有限个共生单元组成的共生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扩展共生单元范围到N维空间,并加入外部激励变量,建立了多系统共生协同演化模型。构建了加入外部激励的共生系统演化模型,在双共生单元的演化条件、稳定均衡点及稳定特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推演了含外部激励的多系统共生协同演化过程,从而为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的发展演化过程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3)根据适配共生理论,建立了加入外部激励的微电网、大电网和用户构成的共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并深入分析了该系统协同演化的影响因素、演化条件和演化过程。紧密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特点,构造了包含微电网共生单元、大电网共生单元和用户共生单元的共生系统,运用全域共生理论对该共生系统的共生结构、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进行了分析;针对微电网的价值扩展对象和强链接对象,建立了融合微电网的共生协同演化模型,分析了共生单元的协同关系,界定了微电网的成长空间;根据微分方程的平衡点解析原理,探讨了该共生系统的共生稳定性和协同演化方向,并进行了仿真分析。(4)通过分析共生系统协同下微电网演化逻辑,以关键共生参量构建微电网演化路径模型并仿真或实验,提炼出微电网演化路径。首先以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协同演化理论为基础,从供给侧、需求侧和结合供需关系角度,确定了关键共生参量功率、空间负荷密度和市场价格。然后将共生参量纳入微电网子系统建模,推演不同共生参量作用下共生系统协同过程,并仿真或实验,分析提炼出微电网演化路径。最后按照全寿命周期理论将微电网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结合共生协同演化规律,构建了分阶段多共生参量联合作用下的微电网演化路径。(5)通过实证研究,针对性提出适合我国电力市场环境的微电网演化对策建议。对全球微电网演化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实证,得出当前大电网运营经济性原则和坚强与否直接影响微电网、大电网和用户组成共生系统的协同行为,并形成了不同的微电网演化路径。再结合国内外独立型微电网和并网型微电网典型案例演化路径分析,从共生协同理论角度,针对性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微电网演化路径,并且分别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促进微电网发展的对策建议。

孙龙天[4](2021)在《高输出功率低频闪的交流直连LED驱动电源IC的工艺研究与电路实现》文中提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新兴的照明光源,具有体积小、发光效率高、寿命长、安全环保等优点,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代传统照明光源。LED的电学特性与传统光源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它不能用交流电(AC)来直接供电。因此,需要使用LED驱动电源来连接交流电与LED,并提供有效的能量传递。为了充分发挥LED光源的优势,LED驱动电源需要满足成本低、寿命长、效率高等要求。在各种类型的LED驱动电源中,交流直连LED驱动电源凭借其外围电路简单,不需要使用电解电容,没有很大的开关损耗等特性脱颖而出,成为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单相交流电驱动的交流直连LED驱动电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频闪明显以及输出功率较低等。因此,在保持其原有优点的基础上,设计一款高输出功率低频闪的交流直连LED驱动电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是对驱动电源的主体部分—交流直连LED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进行设计。基于驱动IC中低压器件工作电压的考虑(低压器件的工作电压越高,相同芯片面积下驱动IC的输出功率一般也就越高),本文的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根据国外已有的某款100240 V单相驱动的交流直连LED驱动IC(包含500 V高压器件以及15 V低压器件),在国内开发出一套适合其生产加工的Bipolar-CMOS-DMOS(BCD)新工艺,以填补空白;第二部分为基于国内已有的700 V BCD工艺(包含700 V高压器件以及5 V低压器件),重新设计交流直连LED驱动IC,并将其拓展到380 V三相应用领域,以克服单相工作模式下频闪明显以及输出功率较低的固有缺陷。本文的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为国外已有的某款100240 V单相驱动的交流直连LED驱动IC开发了一套能够实现500 V高压器件以及15 V低压器件的1μm、1P2M(1层多晶硅,2层金属)的BCD工艺,共有14块掩膜版。编制了与其配套的DRC(Design Rule Check,设计规则检查)、EXT(Extraction,版图参数提取)以及LVS(Layout Versus Schematic,版图和电路图一致性检查)文件,并通过了仿真验证,填补了国内空白。2.针对高压NLDMOS器件与高压NJFET器件因工艺兼容性导致的NJFET器件电流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不增加掩膜版层次的情况下,对NJFET的结构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能够满足交流直连LED驱动IC对该器件的需求。仿真结果表明,常规结构的NJFET器件在栅极电压为0 V,源极电压为15 V的应用场合下,近乎处于夹断状态,而提出的NJFET结构能够提供3.55×10-5A/μm的电流能力,使得芯片能够正常工作。3.基于国内已有的1μm、1P1M、700 V BCD工艺(包含700 V高压器件以及5 V低压器件),提出并设计实现了一款应用于380 V三相领域的高输出功率低频闪的交流直连LED驱动电源,并分析了所提出的驱动电源中LED灯串导通电压分配方案不同对频闪百分数降低带来的影响,给出了较优的分配方案。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交流直连LED驱动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达72.3W,输出功率的频率由单相时的100 Hz提升至300 Hz,频闪百分数由单相时的100%降低至12.77%。4.提出了一种总谐波失真调节电路,以提高交流直连LED驱动电源的功率因数。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总谐波失真调节电路可以将交流直连LED驱动电源的功率因数从最高0.945提升至0.993。5.针对功率补偿电路中因功率补偿过度而导致输出功率过低以及波动较大的问题,将负反馈原理引入功率补偿电路中。仿真结果表明,380 V AC下,输入电压波动±10%,未加负反馈时输出功率的波动范围为-6.24%8.57%;而加上负反馈后输出功率的波动范围缩窄至-2.3%0.7%(此处采用仿真结果的原因为:在电路设计的过程中,负反馈已经加入电路中,无法测量出加了功率补偿但不加负反馈时的功率)。

张而弛[5](2020)在《无创双通道数据传输植入式胃慢波检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胃癌是影响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致命性慢性疾病之一,其早期检测和治疗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胃慢波检测是胃癌早期发现的有效方法之一。现有的植入式胃慢波检测系统采用经皮传输数据方法,一次手术、一次测量,侵入性强,患者易于感染。因此,研究既能精确检测胃慢波、且将感知数据无创有效传到体外,又能长期安全运行的植入式胃慢波检测系统,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基于超声光纤光栅(FBG)耦合阵列和射频(RF)信号传输技术,提出了无创双通道数据传输植入式胃慢波检测(NI-DDT-IGSWD)系统方案;深入讨论了胃慢波形成机理,给出了胃慢波产生和传播模型;分析了超声波与FBG及其中传送光的互作用过程,推导得出超声FBG轴向、径向耦合反射谱;讨论了超声经皮充能(UTET)的物理过程,分析了圆盘型换能器的声场特性和分布;为NI-DDT-IGSWD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建立了圆盘型超声换能器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能量传输效率影响,提出了以PTE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分别优化了发射、接收换能器的厚度和直径以及工作频率;采用有限元法仿真验证了方法正确性,对比8毫米UTET模块与相同尺寸近场电感耦合的结果得知,植入深度大于5cm远场区前者充能效率比后者约高出5倍;设计了实现整流、滤波和电源保护的电源管理模块,分析了电源管理模块对整体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然后,按照IEEE 802.15.6协议,优化设计了RF信号传输通道,给出了速率为几十kbps,功率为m W级别下通道方案,分析讨论了传输效率、距离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数据传输距离与丢包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循环冗余校验码对传输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CC1310的射频数据传输通道实验系统,测试得出65kbps速率下最佳数据包长度为131字节。最后,建立了超声FBG耦合通道模型,分析对比了超声对单FBG径、轴向耦合的区别以及轴向耦合方式的优点;给出了穿戴式、超声FBG轴向耦合阵列方案;优化设计了双通道胃慢波检测系统的植入单元,研究了体内集成式超声载波信号发送与供能接收模块,设计了单个换能器实现超声充能和超声载波信号发送的电路时序。

贾一帆[6](2020)在《车用双电源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1821年,电动机被法拉第发明,比内燃机的发明早了近半个世纪。电动机以高品质的能源形式——电能为能量来源,基于机电能量转化原理,可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直接可逆转换,在结构复杂度、稳定性、工作范围、效率、响应速度、振动噪声、维护成本等方面全面领先于内燃机。然而直到今天,在公路车辆的动力源方面,电动机仍无法撼动内燃机的地位;这主要是配套的能量储存装置在能量密度、制造成本、使用寿命、充电速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使得纯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便利性、使用成本等方面无法与燃油车辆抗衡。为解决这一问题,搭载双能量源的电驱动车辆应运而生,在保留电机驱动的同时显着改善了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等负面现象;而双逆变器开绕组电机作为一种新颖的驱动构型,特别适合应用于搭载双能量源的电驱动车辆,且相比传统单逆变器搭配DC/DC变换器的双能量源构型,具有更为精细的电流控制、更高的控制自由度与容错能力;可降低单个能量源的母线电压与功率等级并允许双能量源母线电压实时变化;能适应不同的双逆变器与双能量源类型,通过双逆变器协同控制经由电机绕组通路即实现双能量源的可控功率分配。基于上述优点,开绕组电机驱动系统在双能量源电驱动车辆上具有显着的构型优势与应用前景。但现有控制方法对双逆变器开关损耗关注度不足,无法实现功率分配范围最大化,也无法根据车辆运行工况对驱动系统效率以及功率分配范围进行动态协调。因此,为将开绕组电机驱动系统应用于双能量源电驱动车辆,需按照整车性能对驱动系统在动力性、经济性、动态响应以及功率分配能力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优化,并解决双逆变器协同控制难度较大、逆变器损耗较高、功率分配范围受电机工作点制约、双能量源对功率输出环境的要求存在冲突等问题。为满足车用场合的驱动与能量管理需求,本文基于隔离直流母线供电的双两电平电压型逆变器的拓扑结构,采用内置式开绕组永磁同步驱动电机,以及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架构;以电磁转矩控制精度与响应速度、电机有效工作范围、驱动系统效率、双能量源功率分配范围为优化目标;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顺序,依次对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电压矢量调制与双逆变器电压矢量分配、电磁转矩与定子电流矢量控制、双能量源的搭配方式与能量管理策略展开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与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电机驱动系统动态过程仿真、台架试验以及整车能量管理仿真验证。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以下主要创新点:1、在充分分析双SVPWM控制架构各调制方式组合下电流纹波特性的基础上,制订了双逆变器调制方式组合与切换策略;在电压矢量调制层面充分发挥双逆变器的构型优势,通过对双逆变器零矢量作用位置与合成方式的规划,在获得较低电磁转矩与电流纹波的同时,减少了单位SVPWM控制周期的逆变器桥臂动作次数。2、提出了基于双逆变器电压矢量分配可行域的电压矢量分配策略。明确了双SVPWM架构下电压矢量分配可行域边界的计算方法及其与功率分配的关系,通过基本矢量、饱和矢量、基本方向矢量等特殊电压矢量组合,实现了对电压矢量分配可行域的完全利用,充分发掘了双逆变器功率分配的潜力,尽可能精确执行功率分配指令的同时降低了逆变器器件的开关频率与开关损耗。3、提出了基于最优化理论与斐波那契寻优的电磁转矩控制策略。由电压矢量最小幅值算法提供初始可行点,通过最优化算法分别得到令驱动系统效率最优的SEO算法、令双逆变器功率分配取得上下极限的P1MAX与P1MIN算法,并在三者间进行实时斐波那契寻优;严格控制的计算量使得该策略可以在电机驱动系统控制器中在线实施,在当前电机工作点与功率分配指令的约束下获得驱动系统效率的近似最优解,兼顾了功率分配范围与驱动系统效率方面的需求。4、制定了与开绕组电机驱动系统配套的双能量源搭配方式,提出了基于通用架构的双能量源功率分配策略;通过引入功率分配偏袒系数,可以定量调节功率分配对主副能量源理想输出功率的照顾程度;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双能量源组合,在维护主能量源良好功率输出环境并提高其能量转化效率的同时保持副能量源荷电状态的稳定,使电机驱动系统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机驱动系统原有的矢量控制架构上,通过增加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压矢量分配环节,并对双逆变器调制方式与电压矢量组合进行优化,便可在实现功率精确分配的同时将双逆变器器件开关损耗降到单逆变器的水平,并获得较低的电流与转矩纹波,充分发挥了双逆变器调制的多电平优势;通过对电磁转矩控制算法进行优化,便可在最大化电机有效工作范围的基础上平衡效率与功率分配范围,兼顾了车辆的经济性与能量管理能力。按一定原则搭配双能量源并进行针对性的能量管理,便可在协调主副能量源工作需求的同时维持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使车辆具备长距离稳定行驶能力。

翁志远[7](2020)在《环电流器磁压缩等离子体电源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可控磁约束核聚变被认为是人类解决终极能源问题最理想的途径,但要达到等离子体点火以及自持燃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绝热磁压缩(MC)加热是提高磁约束等离子体参数的一种有效手段。文中通过对EAST环电流器(Tokamak)的等离子体放电参数的分析,研究了磁压缩对等离子体约束性能的影响以及实现磁压缩需要的线圈供电电源系统的结构。并围绕电源模块变换器相关的稳态分析、控制、仿真以及实验等方面开展工作。首先通过调取分析EAST#43888炮等离子体放电数据,验证了环电流器等离子体放电存在弱磁压缩过程,并且得出了磁压缩能够提高等离子体磁约束性能。建立了等离子体参数与磁压缩比的基本方程,给出了可能的三种压缩方式以及两步压缩的方法,并确定了环电流器磁压缩等离子体的方案以及控制策略。在电源方案上,确定了具有模块化设计的磁压缩电源系统(MCPS)方案。分别给出了传统聚变电源结构和应用SiC高压功率器件的磁压缩等离子体电源的拓扑,采用电源模块N+1冗余的IPOP结构。电源模块采用两级拓扑结构,前级三相全控整流,后级DC-DC变换器。给出了最小电流响应的电源模块两级启动方案,实现了变压器初级和次级电压的动态平衡,抑制了浪涌电流。接着介绍了电源模块后级移相全桥串联谐振(PSFB-SR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对SRC变移相角控制的三种工作模式和实现ZVS的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 PSFB-SRC模型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变换器的控制采用了以STM32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的数字移相全桥脉宽度调制方法,采用双闭环PI调节控制。运用Matlab环路扫频的方法设计了变换器的数字补偿器,并搭建了小功率PSFB-SRC实验样机,通过实验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最后阐述了电源模块前端VIENNA PFC整流器传统单周期控制策略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调整轻载输入电流失真的改进单周期控制策略,并通过注入三次谐波抑制了直流侧中点电位偏差。经过仿真和小功率样机实验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得出其对VIENNA整流器输入电流谐波抑制和输出中点电位平衡有很大的改善。

王颖[8](2020)在《大面积停电场景下配电网多源协同故障恢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因极端事件引发的大面积停电事件时有发生。为应对自然灾害、网络攻击和连锁故障等极端事件,建立“韧性电网”已成为各国政府着力发展的国家战略。提升配电网的恢复能力是提升韧性的重要手段。随着能源革命的不断推进和配电网不断建设发展,配电网内接入了多种类型电源,并具备良好的监测和控制能力,为大面积停电后至主网恢复供电前,利用配电网本地电源主动实现重要负荷恢复提供了可能。利用多种能源实现关键负荷的恢复有助于缩短停电时间,减小停电损失,提升电网韧性,对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配电网内电源类型多且容量能量有限,如何协同整合多种类型电源快速实现负荷恢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开展如下工作:(1)提出了多源协同的故障恢复思路和多源协同配电网故障恢复决策基本问题的混合整数线性/锥规划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电源对恢复的支撑作用,提出了多源协同的恢复思路,以实现多源在空间维度的协同和互补互济。针对恢复问题的辐射状拓扑建模问题,证明了目前使用较多的生成树约束是辐射状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并选取合理有效的辐射状拓扑约束;根据潮流方程约束处理的不同方式,建立了3种多源协同恢复基本问题的混合整数线性/锥规划模型,研究了不同模型的适用性。最后,通过算例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多源协同恢复思路的优势。(2)提出了多时段恢复模型和基于恢复策略滚动修正的多时段恢复方法。针对极端事件后停电时间长且发电资源稀缺的问题,建立了可利用成熟通用优化求解器求解的多时段恢复的混合整数线性/锥规划模型,实现多源在时空维度的协同。另外,为了降低间歇性电源出力不确定性可能引发的负荷二次断电或恢复失败风险,提出了基于恢复策略滚动修正的恢复方法,仅在制定每时段运行策略时考虑间歇性电源最小预测出力。算例对比验证了基于恢复策略滚动修正的多源协同多时段恢复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3)提出了计及移动应急资源在交通网调度的城市配电网动态故障恢复方案。考虑到交通流动态变化对移动应急资源调度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动态交通分配的移动应急资源优化调度模型;然后改进多源协同多时段恢复模型,以计及移动应急资源到达时间,获得动态恢复策略,充分利用移动应急资源提升恢复效果。算例测试和对比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势。(4)提出了恢复模型的两阶段高效求解算法以实现恢复策略在线决策。结合启发式思想和数学规划理论,第一阶段处理表征线路状态的整数变量,确定辐射状拓扑,第二阶段处理表征负荷状态的整数变量。提出了2个辐射状拓扑确定算法:基于图论的迭代算法和最大生成树算法;提出了确定负荷恢复状态的整数变量松弛迭代算法及扩展算法。算例测试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兼顾最优性和求解效率,有望在线应用。综上,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多源协同配电网多时段在线恢复决策方法,统筹网内可控电源、用户自备电源、间歇性电源和移动应急资源等,可实现有限的多种发电资源时空维度的协同和优化配置,提升系统的应急恢复能力,缩短停电时间,减小停电损失,提升配电网应对极端事件的韧性,对保障社会供电安全意义重大。

万广海[9](2020)在《磁耦合式无线充电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PT)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无线能量传输有效地避免了电线缠绕,断开连接产生电火花的弊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PT)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依据无线电能传输原理,无线能量传输可以分为电磁辐射型,电磁感应型和磁耦合谐振型。对比上述三种能量传输方式,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因为受传输距离影响小、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较大输出功率、稳定的能量传输和实用前景好且对介质依赖相对较小等优点,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该技术可应用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中,来克服传统充电方式带来的种种弊端。本文首先简要说明无线电力传输的三种方法。总结了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的结构和原理,并介绍了相关理论,并对无线电能传输的控制策略进行简单分析概括。其次,对比四种单一结构,发现SPSP型混合拓扑结构符合本文实验要求,对SPSP型拓扑结构进行分析和线圈参数优化。接下来,分析不同系统参数对输出功率及效率的影响和负载阻抗对接收侧等效阻抗的影响,基于输出电流最大确定电路参数,找到最优的设计值。最后,将SPSP结构与它性能类似的SPS结构进行对比,发现SPSP结构的频率稳定性更高,受负载影响小,受频率影响小,SPSP结构具有良好的输出特性。之后对SPSP结构应用于电气车中进行分析讨论,证明该结构确实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可用于实际中。

张蔚琦[10](2020)在《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及现代能源-电力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消纳需要现代能源-电力系统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A-CAES)天然的具备多能联储和多能联供的灵活性。本文针对AA-CAES在现代能源-电力系统中电源侧、负荷侧以及电网侧的不同应用场景,系统地研究了AACAES典型应用形式的设计、建模及运行方法,为现代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和优化规划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首先建立考虑AA-CAES宽工况运行特性的一体化仿真模型,特别针对AA-CAES中换热器的部分负载运行特性进行刻画。结合已有部分组件的宽工况模型,构建了计及组件部分负载运行特性的AA-CAES通用宽工况热力学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典型AA-CAES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内部热力学特性和系统整体供能特性,并结合已有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章节AACAES在电源侧、负荷侧和电网侧应用场景的分析与优化奠定基础。在电源侧,提出了考虑AA-CAES宽工况特性的风储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基于本文所提出的宽工况热力学仿真模型,围绕面向新能源发电的AA-CAES组件内部部分负载特性,构建了计及压缩空气储能动态特性及运行约束的风储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分析了AA-CAES宽工况特性对风储联合系统优化运行的影响及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考虑AA-CAES宽工况特性有助于提高风储联合发电系统在实际调度环境下的收益。在负荷侧,提出了考虑AA-CAES多能联供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对AA-CAES参与热力系统运行的储热—换热环节进行详细建模,分析热能运输过程和AA-CAES内部供能特性及对外热电联供特性的相互制约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供热网络潮流和供电网络潮流模型,给出了含AACAES的综合能源系统热电优化调度策略。仿真结果表明,AA-CAES系统对于提升综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合优化调节能力以及促进能源高效综合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在电网侧,提出了含AA-CAES的电网演化生产模拟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传输功率分布因子的大电网简化等值方法,并基于简化网络提出了计及灵活性的电网演化扩容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含AA-CAES的电网演化生产模拟方法。仿真结果表明,AA-CAES的供能及供电灵活性可以有效延缓电网侧对输配电设施扩容升级的要求,显着提升电网规划经济性。总体而言,本文通过分析AA-CAES在现代能源-电力系统中典型应用场景的技术需求,建立了通用的AA-CAES宽工况仿真模型,围绕AA-CAES在电源侧风储联合系统优化调度、负荷侧综合能源系统高效运行、电网侧储能与电网协同规划等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运行控制和优化规划等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以期为现代能源-电力系统的灵活、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二、电源功率与效率问题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源功率与效率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国内外对微课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案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2.2 微课概念的界定
    2.3 微课应用的理论基础
第3章 调查研究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学生问卷统计与分析
    3.4 教师访谈调查与分析
第4章 功能研究
    4.1 微课可以在不同类型课堂应用
    4.2 微课可以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应用
    4.3 微课资源共享形式的研究
第5章 案例研究
    5.1 案例一:知识生成型性微课《电源的功率与效率》
    5.2 案例二:解题研究型微课《含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5.3 案例三:实验操作型微课《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问卷调查表(学生卷)
    附录二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访谈提纲(教师卷)
    附录三 :功能研究中的微课课例
    附录四 :2019年暑假开学考试物理成绩单
致谢
在学期间获奖情况

(2)基于直流微网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直流微网结构概述
        1.2.1 直流微网拓扑结构
        1.2.2 直流微网母线结构
    1.3 直流微网国内外发展
        1.3.1 国外直流微网发展
        1.3.2 国内直流微网发展
        1.3.3 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直流微网功能单元建模研究
    2.1 直流微网功能单元与系统结构组成
    2.2 直流微网光伏系统建模研究
        2.2.1 光伏电池运行原理与数学模型
        2.2.2 光伏电池建模与仿真
        2.2.3 光伏并网变换器
    2.3 直流微网风力发电机建模研究
        2.3.1 风力发电机运行原理与输出特性
        2.3.2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建模与仿真
    2.4 直流微网蓄电池建模研究
        2.4.1 磷酸铁锂蓄电池原理
        2.4.2 直流微网蓄电池的建模与仿真
    2.5 直流微网负荷分析与建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流微网单元模块功率流管理研究
    3.1 直流微网光伏电池功率流管理研究
        3.1.1 直流微网光伏电池CVC运行
        3.1.2 光伏电池MPPT方法对比
    3.2 永磁式风力发电机最大风能捕获控制研究
        3.2.1 风力发电机控制策略设计
        3.2.2 风力发电机MPPT运行仿真
    3.3 直流微网储能设备运行控制研究
        3.3.1 蓄电池运行状态分析
        3.3.2 蓄电池放电控制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自适应算法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4.1 直流微网多单元能量协调控制方案
    4.2 自适应分层能量控制算法设计
        4.2.1 功率变换器控制层设计
        4.2.2 母线电压控制层设计
        4.2.3 功率调度层设计
    4.3 算例分析
        4.3.1 基础数据
        4.3.2 算例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直流微网实验验证
    5.1 实验平台总体设计
    5.2 实验室平台
        5.2.1 实验室基本情况
        5.2.2 实验室设备
        5.2.3 实验室各组成部分硬件、软件
    5.3 实验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共生协同理论的微电网演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共生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1.2.2 协同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1.2.3 路径依赖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1.2.4 微电网与电网发展演化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共生理论基础
        2.1.1 共生概念界定
        2.1.2 共生要素分析
        2.1.3 共生系统形成与发展机理
        2.1.4 共生系统的稳态分析方法
    2.2 协同理论基础
        2.2.1 协同概念界定
        2.2.2 协同理论的基本原理
    2.3 其它相关理论基础
        2.3.1 路径依赖理论基础
        2.3.2 微电网及其演化路径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系统共生协同演化模型构建
    3.1 共生状态拓展与全域共生概念提出
    3.2 共生关系稳态分析
        3.2.1 独立共生单元模型
        3.2.2 两个共生单元模型
        3.2.3 共生单元稳态结论
    3.3 多系统共生协同演化模型
        3.3.1 加入外部激励共生变量
        3.3.2 多系统协同演化模型构建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构建
    4.1 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构建
        4.1.1 共生系统结构分析
        4.1.2 共生机理分析
        4.1.3 共生环境分析
    4.2 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演化过程
        4.2.1 共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
        4.2.2 共生系统协同演化稳态分析
    4.3 仿真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共生参量作用下微电网演化路径研究
    5.1 共生协同下微电网演化路径逻辑分析及关键参量确定
        5.1.1 共生协同下微电网演化模型
        5.1.2 基于共生状态的微电网演化路径分析
        5.1.3 微电网演化路径关键共生参量确定
    5.2 基于功率协同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5.2.1 风光储型微电网系统模型构建
        5.2.2 基于MSC-WNN控制算法的功率协同
        5.2.3 功率协同仿真与微电网演化路径分析
    5.3 基于空间负荷密度协同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5.3.1 基于空间负荷密度特性的微电网演化路径设计
        5.3.2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空间负荷协同
        5.3.3 负荷密度协同实验与微电网演化路径分析
    5.4 基于市场价格协同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5.4.1 微电网参与市场竞争分析
        5.4.2 基于市场模式和用户效用的价格协同
        5.4.3 竞价仿真与微电网演化路径分析
    5.5 多共生参量联合作用下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5.5.1 微电网发展阶段划分
        5.5.2 多共生参量协同下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研究
    6.1 独立型微电网演化路径实证研究
        6.1.1 独立型微电网演化历程
        6.1.2 典型独立型微电网实证
        6.1.3 独立型微电网特点分析
        6.1.4 独立型微电网演化路径归纳
    6.2 并网型微电网演化路径实证研究
        6.2.1 并网型微电网演化历程
        6.2.2 典型并网型微电网实证
        6.2.3 并网型微电网特点分析
        6.2.4 并网型微电网演化路径归纳
    6.3 全球视角下微电网演化路径实证研究
    6.4 基于共生协同理论微电网发展对策建议
        6.4.1 现有实证的经验和启示
        6.4.2 微电网功能拓展分析
        6.4.3 微电网演进对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高输出功率低频闪的交流直连LED驱动电源IC的工艺研究与电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LED的特性及其驱动电源的分类
        1.2.1 LED的特性
        1.2.2 LED驱动电源的分类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5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2.LED驱动电源概述
    2.1 LED驱动电源的基本原理
    2.2 LED驱动电源的性能参数
    2.3 恒流型LED驱动电源
        2.3.1 开关电源型LED驱动电源
        2.3.2 线性恒流型LED驱动电源
    2.4 本章小结
3.LED驱动IC的工艺研究与开发
    3.1 500 V/15 V BCD工艺开发
        3.1.1 器件结构设计
        3.1.1.1 NLDMOS与 NJFET元胞结构设计
        3.1.1.2 NLDMOS与 NJFET终端结构设计
        3.1.1.3 NMOS与 PMOS结构设计
        3.1.1.4 NPN与 PNP结构设计
        3.1.1.5 ESD防护器件结构设计
        3.1.1.6 其他器件结构设计
        3.1.2 工艺流程设计
        3.1.3 电路仿真模型建立
        3.1.4 版图绘制与规则文件编制
        3.1.4.1 版图绘制
        3.1.4.2 规则文件的编制
    3.2 700 V/5 V BCD工艺简介
    3.3 本章小结
4.电路实现
    4.1 380 V交流直连LED驱动IC晶体管级电路设计
        4.1.1 顺序驱动模块
        4.1.2 低压供电电压产生模块
        4.1.3 基准电压产生模块
        4.1.4 总谐波失真调节模块
        4.1.5 线性亮度调节模块
        4.1.6 输入探测模块以及功率补偿模块
        4.1.7 过压保护模块
        4.1.8 过温保护模块
    4.2 高输出功率低频闪的交流直连LED驱动电源的设计与实现
        4.2.1 三相交流电的特性
        4.2.2 本文提出的高输出功率低频闪的交流直连LED驱动电源的实现
        4.2.3 每组LED灯串导通电压分配方案对频闪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版图设计与封装测试
    5.1 版图设计
    5.2 芯片封装
    5.3 芯片测试
        5.3.1 顺序点亮LED灯串功能测试
        5.3.2 各个模块功能测试
        5.3.3 输出功率、效率以及频闪测试
        5.3.4 测试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简历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和录用的文章
    作为第一作者获得授权和受理的发明专利

(5)无创双通道数据传输植入式胃慢波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胃慢波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1 胃电图简介与研究现状
        1.2.2 植入式胃慢波检测设备研究现状
    1.3 植入式医疗设备能量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1.3.1 近场电感耦合研究现状
        1.3.2 中/远场能量传输研究现状
        1.3.3 超声经皮充能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
        1.4.1 论文研究意义
        1.4.2 本文主要内容
        1.4.3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无创双通道数据传输植入式胃慢波检测系统原理分析
    2.1 NI-DDT-IGSWD系统方案
    2.2 胃慢波产生原理与模型
        2.2.1 胃慢波产生原理
        2.2.2 胃慢波活动分析模型
        2.2.3 胃慢波与胃部疾病的关系
    2.3 超声FBG耦合原理与理论模型
        2.3.1 光纤布拉格光栅基本原理
        2.3.2 超声波在FBG中的传播
        2.3.3 超声FBG耦合分析
    2.4 超声经皮充能原理
        2.4.1 人体组织对声波的响应
        2.4.2 圆盘型压电换能器特性
        2.4.3 圆盘型换能器声场分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I-DDT-IGSWD系统超声经皮充能子系统设计方法与优化
    3.1 UTET子系统设计方法
        3.1.1 UTET充能模型
        3.1.2 换能器参数相互影响分析
        3.1.3 PTE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法
    3.2 有限元仿真分析
        3.2.1 仿真模型
        3.2.2 优化结果
    3.3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I-DDT-IGSWD系统RF传输通道子系统研究
    4.1 RF传输通道设计需求分析
        4.1.1 人体局域网无线通信分析
        4.1.2 传输频段分析与选择
        4.1.3 RF传输通道功率代价
    4.2 RF传输通道子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4.2.1 RF传输通道子系统结构
        4.2.2 RF传输通道子系统实验研究
    4.3 RF传输通道子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4.3.1 RF通道传输性能测试与分析
        4.3.2 电源对子系统性能影响测试与分析
        4.3.3 CRC校验对数据速率影响测试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I-DDT-IGSWD系统超声FBG耦合通道子系统优化设计
    5.1 超声FBG耦合通道模型
        5.1.1 轴向耦合FBG接口
        5.1.2 径向耦合FBG接口
        5.1.3 径向、轴向耦合对比分析
    5.2 超声FBG耦合阵列设计
    5.3 体内集成式超声载波信号发送与供能接收模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车用双电源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开绕组电机驱动系统的拓扑结构
        1.2.2 双逆变器的协同控制
        1.2.3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
        1.2.4 整车能量管理方法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论文课题来源
        1.3.2 论文研究思路
        1.3.3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模型建立
    2.1 电机空间矢量坐标变换
        2.1.1 坐标变换的基本方程
        2.1.2 等幅值变换与等功率变换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2.2.1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数学模型
        2.2.2 计及铁心损耗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2.2.3 分离定子漏电感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2.2.4 电机模型的机械部分与稳态特性
    2.3 逆变器器件模型
        2.3.1 逆变器器件的通态特性
        2.3.2 逆变器器件的开关特性
    2.4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仿真模型
        2.4.1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本体模型
        2.4.2 逆变器与外围电路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压矢量调制与双逆变器电压矢量分配策略
    3.1 逆变器中点电压与电压矢量分配原理
        3.1.1 逆变器中点电压与电机相电压的关系
        3.1.2 双逆变器电压矢量分配的基本原理
    3.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原理、分类与实现
        3.2.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基本原理
        3.2.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分类与实现
    3.3 电流纹波分析与双逆变器调制方式组合选择
        3.3.1 单逆变器SVPWM电流纹波矢量计算
        3.3.2 双SVPWM调制电流纹波矢量特性分析
        3.3.3 双逆变器调制方式组合与切换策略
    3.4 双逆变器电压矢量分配规则与策略
        3.4.1 电压矢量分配规则
        3.4.2 电压矢量分配组合的分类与实现
        3.4.3 电压矢量分配策略
    3.5 双逆变器调制方式与电压矢量分配的仿真验证
        3.5.1 对照组与仿真参数设置
        3.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与电流控制策略
    4.1 电磁转矩控制的限制与稳态功率分配范围
        4.1.1 电机电磁转矩的限制因素
        4.1.2 电机稳态运行下功率分配范围的计算方法
    4.2 主流电磁转矩控制算法的对比与改进
        4.2.1 主流电磁转矩控制算法的推导
        4.2.2 电压矢量最小幅值控制的推导
        4.2.3 电磁转矩控制算法性能对比
    4.3 最优化电磁转矩控制算法
        4.3.1 驱动系统效率最优算法
        4.3.2 功率分配极限最优算法
        4.3.3 基于斐波那契寻优的电磁转矩控制策略
    4.4 定子电流控制方法
    4.5 转矩控制策略的仿真验证
        4.5.1 对照组与仿真参数设置
        4.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机驱动系统台架试验
    5.1 台架结构与测试仪器
    5.2 被测电机基本参数与理论特性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动态功率分配指令跟随试验
        5.3.2 电机工作区域效率与功率分配范围验证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整车能量管理的应用研究
    6.1 整车纵向动力学模型与制动能量回收方案
        6.1.1 整车驱动系统构型与纵向动力学模型
        6.1.2 简化制动能量回收方案
    6.2 电机工作点分布与驱动系统效率极限情况
    6.3 车载能量源的分类与特性分析
        6.3.1 车载能量源的搭配原则与分类方式
        6.3.2 能量转化装置的特性分析
        6.3.3 能量储存装置的特性分析
    6.4 双能量源功率分配策略
        6.4.1 典型的双能量源搭配方式
        6.4.2 基于通用架构的功率分配策略
    6.5 整车能量管理仿真
        6.5.1 内燃机发电系统搭配功率型蓄电池仿真结果
        6.5.2 能量型蓄电池搭配超级电容仿真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环电流器磁压缩等离子体电源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能源问题与核聚变
    1.2 磁约束聚变
        1.2.1 磁约束聚变的发展
        1.2.2 我国磁约束聚变的发展与展望
    1.3 磁压缩聚变等离子体
    1.4 环电流器真空室内线圈电源
    1.5 SiC功率开关器件
    1.6 软开关与谐振变换器
        1.6.1 软开关变换器
        1.6.2 谐振功率变换器(RPC)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磁压缩等离子体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磁压缩等离子体Shafranov位移的平衡
        2.2.1 等离子体Shafranov位移的垂直磁场
        2.2.2 等离子体Shafranov位移分析
        2.2.3 EAST等离子体放电的磁压缩分析
    2.3 磁压缩等离子体理论与压缩方式
        2.3.1 磁压缩等离子体基本方程
        2.3.2 等离子体磁压缩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磁压缩等离子体电源结构与控制
    3.1 引言
    3.2 磁压缩等离子体方案与控制
        3.2.1 磁压缩等离子体方案
        3.2.2 磁压缩等离子体Shafranov位移控制模型
    3.3 磁压缩电源系统方案
        3.3.1 传统聚变电源结构方案
        3.3.2 应用SiC功率器件的磁压缩电源方案
    3.4 电源模块软启动方案
        3.4.1 启动方案描述
        3.4.2 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压缩电源模块直流软开关变换器
    4.1 引言
    4.2 移相全桥LC串联谐振变换器
        4.2.1 PSFB-SRC拓扑结构
        4.2.2 PSFB-SRC工作模式
    4.3 PSFB-SRC稳态分析
        4.3.1 基波近似分析法
        4.3.2 PSFB-SRC电压增益特性
        4.3.3 运行模式稳态分析
    4.4 PSFB-SRC工作模式仿真与实验
        4.4.1 PSFB-SRC建模与工作模式仿真
        4.4.2 PSFB-SRC工作模式实验
    4.5 PSFB-SRC的数字闭环控制
        4.5.1 PSFB-SRC数字闭环控制硬件构成
        4.5.2 数字闭环控制实现
        4.5.3 PSFB-SRC样机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磁压缩电源模块PFC整流研究
    5.1 引言
    5.2 PFC整流器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5.2.1 VIENNA PFC整流器工作原理
        5.2.2 VIENNA整流器模型建立
    5.3 VIENNA PFC整流器单周期控制方法
        5.3.1 单周期控制
        5.3.2 VIENNA整流器单周期控制策略
    5.4 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5.4.1 直流母线中点电压平衡分析
        5.4.2 三次谐波电流注入控制直流母线中点电位分析
        5.4.3 等电位控制直流母线中点电位分析
        5.4.4 直流母线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5.5 仿真与实验验证
        5.5.1 仿真与分析
        5.5.2 实验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大面积停电场景下配电网多源协同故障恢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配电网故障恢复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韧性背景下的配电网故障恢复
        1.1.2 大面积停电后配电网故障恢复面临的挑战
        1.1.3 论文研究意义
    1.2 基于多源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研究现状
        1.2.1 现有故障恢复主要思路
        1.2.2 故障恢复决策模型及算法研究现状
        1.2.3 考虑发电资源稀缺性的故障恢复研究现状
        1.2.4 移动应急资源调度研究现状
        1.2.5 研究现状问题总结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工作
2 多源协同的配电网故障恢复优化决策模型
    2.1 多源协同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思路及问题描述
        2.1.1 不同类型电源对恢复支撑作用分析
        2.1.2 多源协同的故障恢复思路
        2.1.3 多源协同故障恢复问题描述
    2.2 故障恢复问题凸优化模型构建
        2.2.1 辐射状拓扑约束模型
        2.2.2 混合整数线性/锥规划模型
        2.2.3 模型适用性分析
    2.3 算例及方法验证
        2.3.1 算例 1:改进的实际中国配电网62节点算例验证
        2.3.2 算例 2:改进的IEEE123节点算例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考虑发电资源稀缺性的配电网多时段恢复方法
    3.1 基于恢复策略滚动修正的多时段恢复方法
    3.2 多时段恢复优化决策模型
        3.2.1 多时段优化决策问题描述
        3.2.2 多时段优化决策线性/锥规划模型
    3.3 各时段优化运行模型
    3.4 算例及方法验证
        3.4.1 算例 1:改进的实际中国配电网62节点算例验证
        3.4.2 算例 2:改进的IEEE123节点算例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计及移动应急资源在交通网调度的配电网动态恢复方案
    4.1 考虑移动应急资源调度的动态恢复思路
        4.1.1 问题描述
        4.1.2 故障恢复框架
    4.2 移动应急资源在交通网调度优化模型
        4.2.1 元胞传输模型
        4.2.2 基于动态交通分配的应急资源调度模型
    4.3 计及应急资源调度的配电网恢复模型
    4.4 算例及方法验证
        4.4.1 步骤 1:移动应急资源调度策略
        4.4.2 步骤 2:配电网动态恢复策略
        4.4.3 不同恢复策略对比测试
    4.5 本章小结
5 在线恢复决策问题的两阶段高效求解算法
    5.1 在线恢复问题两阶段求解算法框架
    5.2 基于图论的故障恢复辐射状拓扑确定算法
        5.2.1 基于图论的辐射状拓扑确定迭代算法
        5.2.2 基于最大生成树算法的辐射状拓扑确定算法
    5.3 确定负荷状态的整数变量松弛迭代算法
        5.3.1 求解恢复基本模型的迭代算法
        5.3.2 求解多时段恢复模型迭代算法扩展
    5.4 算例及方法验证
        5.4.1 两阶段求解算法算例验证
        5.4.2 两阶段求解算法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62 节点配电网算例数据
附录B 整数变量松弛迭代算法最优性准则证明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磁耦合式无线充电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应用前景
    1.4 需要解决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磁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理论
    2.1 无线充电技术
    2.2 磁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2.3 传输系统的相关理论
        2.3.1 耦合模型理论
        2.3.2 电路谐振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SPSP结构的介绍与耦合线圈优化设计
    3.1 四种结构分析
        3.1.1 串串(SS)结构分析
        3.1.2 串并(SP)结构分析
        3.1.3 并串结构(PS)分析
        3.1.4 并并(PP)结构分析
    3.2 SPSP结构的介绍与分析
        3.2.1 SPSP结构的介绍
        3.2.2 SPSP拓扑结构分析
    3.3 耦合线圈的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因素对SPSP系统的影响
    4.1 系统参数对输出功率及效率的仿真研究
    4.2 负载阻抗对接收侧等效阻抗的影响
    4.3 基于输出电流最大确定电路参数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验和实际应用分析
    5.1 系统实验及结果分析
    5.2 SPSP结构应用于电气车中的分析讨论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及现代能源-电力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概况
        1.2.2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力学特性建模研究
        1.2.3 面向新能源发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模与调度研究
        1.2.4 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模与调度研究
        1.2.5 面向电网的含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电力系统生产模拟研究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工作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工作
第2章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模与仿真
    2.1 概述
    2.2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介绍
    2.3 基于热平衡的宽工况热力学仿真模型
        2.3.1 压缩机模块
        2.3.2 换热器模块
        2.3.3 储热装置模块
        2.3.4 储气室模块
        2.3.5 节流阀模块
        2.3.6 空气透平模块
    2.4 基于(?)平衡的压缩空气储能热力学模型
        2.4.1 压缩机模块
        2.4.2 换热器模块
        2.4.3 节流阀模块
        2.4.4 透平模块
        2.4.5 (?)效率
    2.5 压缩空气储能宽工况模型仿真及验证
        2.5.1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参数
        2.5.2 压缩储能过程
        2.5.3 膨胀释能过程
        2.5.4 (?)分析
        2.5.5 各级换热过程
        2.5.6 误差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电源侧风储联合系统调度方法
    3.1 概述
    3.2 压缩空气储能宽工况特性分析
        3.2.1 压缩机宽工况特性
        3.2.2 透平机宽工况特性
        3.2.3 储气室宽工况特性
        3.2.4 储热装置宽工况特性
    3.3 考虑AA-CAES宽工况特性的风储联合系统调度运行
        3.3.1 风电场模型
        3.3.2 目标函数
        3.3.3 约束条件
        3.3.4 模型转化与求解
    3.4 算例分析
        3.4.1 系统参数
        3.4.2 动态效率对优化调度运行的影响
        3.4.3 组件运行范围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负荷侧热电联合系统调度方法
    4.1 概述
    4.2 基本假设
    4.3 含AA-CAES的热电综合能源系统建模
        4.3.1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建模
        4.3.2 储热装置建模
        4.3.3 热能传输过程建模
        4.3.4 热电联产机组建模
        4.3.5 热泵建模
    4.4 含AA-CAES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4.4.1 区域供热网络潮流分析
        4.4.2 区域配电网络潮流分析
        4.4.3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4.4.4 算例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电网侧电力系统演化生产模拟方法
    5.1 概述
    5.2 电力网络的简化等值
        5.2.1 简化等值思路
        5.2.2 节点的聚类
        5.2.3 聚类间PTDF的计算
        5.2.4 简化网络中支路导纳的确定
        5.2.5 简化网络中支路容量的确定
    5.3 电网多时间段生产模拟
        5.3.1 基本要求
        5.3.2 决策变量
        5.3.3 约束条件
        5.3.4 目标函数
    5.4 电网演化的扩容模型
        5.4.1 设计思路
        5.4.2 对偶变量
        5.4.3 模型计算流程
    5.5 电力系统演化生产模拟研究
        5.5.1 网络简化等值分析
        5.5.2 生产模拟分析
        5.5.3 电网演化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电源功率与效率问题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 邢可可. 西南大学, 2020(05)
  • [2]基于直流微网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 姜健. 扬州大学, 2020(04)
  • [3]基于共生协同理论的微电网演化路径研究[D]. 高冲.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高输出功率低频闪的交流直连LED驱动电源IC的工艺研究与电路实现[D]. 孙龙天. 浙江大学, 2021(01)
  • [5]无创双通道数据传输植入式胃慢波检测系统研究[D]. 张而弛. 东南大学, 2020(01)
  • [6]车用双电源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D]. 贾一帆. 吉林大学, 2020(08)
  • [7]环电流器磁压缩等离子体电源控制技术研究[D]. 翁志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大面积停电场景下配电网多源协同故障恢复方法研究[D]. 王颖.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9]磁耦合式无线充电技术研究与应用[D]. 万广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10]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及现代能源-电力系统应用研究[D]. 张蔚琦. 新疆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电源的功率与效率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