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首台国产数控

华南地区首台国产数控

一、华南首用国产NC(论文文献综述)

乔治[1](2019)在《ECC/RC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是一种具有高延性、高韧性和多缝开裂特征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单轴拉伸作用下具有显着的应变硬化特性。ECC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裂缝控制能力使得它特别适用于结构中需要较高耗能、承受较大变形和强剪切作用或有较高耐久性要求的部位,能够有效地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考虑到目前ECC的生产成本高于混凝土,整个建筑结构采用ECC不经济,本文提出在关键受力部位截面上或在构件纵向上使用ECC和混凝土组合形成组合构件。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分别从材料层次、构件层次和结构层次对ECC/RC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材料层次(1)根据国产PVA纤维和日产PVA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结合ECC准应变硬化模型,对混杂PVA-ECC的纤维体积含量进行了优化分析,建议的混杂纤维体积含量为1.0%日产PVA纤维加0.6%国产PVA纤维,据此设计了5组试验配合比。对5组不同配合比的ECC试件分别进行了单轴受压试验和四点弯曲试验。混杂PVA-ECC试件在四点弯曲试验中均呈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现象,国产PVA纤维替代日产PVA纤维的掺量越多,材料延性下降幅度越大,此外变形能力随着龄期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纤维的掺入明显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压缩韧性,混杂PVA-ECC试件在单轴压缩试验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剥落现象,完整性较好。(2)基于已有试验结果,建立了混杂PVA-ECC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值分析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多缝开裂的微观力学模型、裂缝间距计算模型、串联弹簧模型和随机概率分布模型。通过与单轴拉伸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模型对ECC试件开裂应力、开裂应变、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预测的准确性。2.构件层次(1)设计了三种不同界面处理的8根ECC/RC组合梁和RC梁,并开展了受弯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ECC/RC组合梁均发生了延性较好的弯曲破坏,多缝开裂现象较为明显,在达到峰值荷载前均未发生粘结破坏。ECC/RC组合梁在达到各自峰值荷载的80%之前,裂缝宽度均小于100μm,可有效地提升混凝土梁的耐久性。采用简化的ECC材料本构关系,提出了ECC/RC组合梁的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并建议了ECC/RC组合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挠度的简化计算方法,推导了基于内力平衡的组合梁完全开裂截面的惯性矩公式,利用上述简化方法计算得到受弯承载力和跨中挠度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2)进行了6根不同剪跨比、轴压力和配箍率的ECC/RC柱及1根RC对比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对不同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ECC/RC组合柱表现出明显的多缝开裂特征,其延性、耗能能力和损伤容限均好于RC柱;随着剪跨比的减小,柱端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趋于扁平,受剪承载力提高,但位移延性系数随之降低;配箍率较高的构件,柱端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较饱满,刚度退化较缓,变形能力较大。采用OpenSees有限元程序建立ECC/RC组合柱分析模型,对不同剪跨比、轴压比、纵筋配筋率、ECC抗压强度、ECC极限压应变和外包ECC厚度对ECC/RC组合柱受弯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3)将ECC/RC组合柱的性能划分为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五个性能水平,提出用位移角和基于Park-Ang的修正损伤指标作为ECC/RC组合柱的性能指标,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给出了ECC/RC组合柱在不同性能水平下的位移角限值和损伤指标限值的建议值。(4)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MCFT),修正了ECC的软化平均应力应变关系和局部应力平衡方程,考虑了纤维在斜裂缝处的应力传递能力,提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ECC受剪机理的修正MCFT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简化,推导了ECC斜裂缝角度和平均主拉应变的显示计算公式,提出了有腹筋ECC/RC组合构件受剪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建立ECC构件剪切试验数据库,验证了修正MCFT方法及其简化计算方法的合理性。(5)建立了多折线型ECC/RC组合柱转角型塑性铰恢复力模型,并提出了骨架曲线特征参数、塑性铰长度和滞回规则的计算方法,通过与试验柱实测滞回曲线的比较和分析,验证了组合柱塑性铰恢复力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3.结构层次(1)对一个装配式ECC/RC组合框架结构和一个普通RC对比框架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自振特性、加速度、位移、残余位移和节点转角等动力响应的分布规律及其随地震水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将ECC材料引入节点和梁、柱塑性铰区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剪承载力、塑性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耐损伤性都远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从全寿命周期考虑,ECC/RC组合结构具有较高的经济性。(2)研究了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依据,给出了ECC/RC组合框架不同性能水准对应的各性能指标(最大层间位移角、基于Park-Ang的损伤指标、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楼层加速度)限值。在确定性能水准和性能指标限值之后,设计了两个框架算例(普通RC框架和ECC/RC组合框架),采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多指标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考察了两种框架在不同地震动强度水平下的结构响应和抗震能力,分析结果表明ECC/RC组合框架在中震和强震作用下具有比RC框架更加优异的抗震能力。

罗厚强[2](2017)在《林芝藏猪消化道寄生虫调查及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以草为主的地方特色品种,藏猪因对高海拔地区严寒、缺氧等极端气候具有极好的适应能力而成为青藏高原牧民主要的食物来源和经济来源,其作用不可或缺。由于采取自由放牧的形式,粗放的管理模式,畜群结构不合理以及藏猪品种的退化,再加上薄弱的疾病防控意识,因此近年来藏猪的各种疾病,尤其是寄生虫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最为常见的寄生虫是蛔虫和细颈囊尾蚴,一旦发生感染,严重影响藏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不但给藏猪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提高人类感染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的风险。故本研究在西藏藏猪消化道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蛔虫和细颈囊尾蚴的分离和鉴定以及线粒体基因组学等方面展开调查和研究,结果如下:1.西藏林芝地区藏猪消化道寄生虫流行情况调查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粪便虫卵检查法,112头屠宰藏猪、73份粪便进行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共检测出寄生虫11种,隶属于5门、6纲、9目、10科、10属,其中线虫5种,绦虫蚴2种,原虫2种,吸虫1种,棘头虫1种。优势虫种为细颈囊尾蚴(42.9%)、野猪后圆线虫(38.4%)、棘球蚴(33.0%)、蛔虫(30.4%)、肝片吸虫(26.8%)、食道口线虫(18.8%)、毛首线虫(15.2%)、球虫(15.1%)、结肠小袋纤毛虫(6.8%)、蛭形巨吻棘头虫(5.6%)、六翼泡首线虫(2.7%)。调查结果表明,林芝地区藏猪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普遍,感染率较高。2.藏猪蛔虫nad1、cox1和cox2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本试验以屠宰藏猪体内分离的蛔虫为研究对象,运用PCR方法,以不同引物分别扩增nad1、cox1和cox2三个基因序列,扩增后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转化,并对扩增后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以鉴定藏猪蛔虫的种类。结果显示:藏猪蛔虫的nad1、cox1和cox2序列均与猪蛔虫(登录号:X54253.1,猪蛔虫)相似性为99%。调查结果表明,此次分离的蛔虫属于猪蛔虫。本研究是首次通过藏猪蛔虫三个线粒体基因片段nad1、cox1、cox2进行分离、鉴定和分子标记。3.藏猪细颈囊尾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及cox2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本研究以西藏林芝地区屠宰藏猪体内分离出来的细颈囊尾蚴为研究对象,用ELISA和PCR方法,首次扩增藏猪细颈囊尾蚴的cox2基因序列,并对扩增后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以鉴定藏猪蛔虫的种类。结果显示:藏猪细颈囊尾蚴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3.93%(2014:42.86%;2015:45.35%),其中公猪和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43.39%,44.56%,不同年龄段的藏猪细颈囊尾蚴的阳性率范围为30.20%63.79%,结果显示:本次分离到细颈囊尾蚴株与甘肃、青海和四川分离株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本研究是首次通过对藏猪细颈囊尾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cox2基因进行分离和鉴定,旨在为西藏地区藏猪细颈囊尾蚴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数据。4.藏猪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本试验对藏猪蛔虫、细颈囊尾蚴的线粒体DNA进行提取、建库和测序、功能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猪蛔虫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4128 bp,编码基因12个(cox1-3,nad1-6,nad4L,atp6,cytb)、rRNA 2个(rrnL、rrnS)、t RNA 35个;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3607 bp,编码基因12个(cox1-3,nad1-6,nad4L,atp6,cytb)、rRNA2个(rrnL,rrnS)、t RNA 22个。猪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碱基A、T含量明显高于C、G含量,分别为71.74%和70.90%。猪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密码子分别为4385(不含终止密码子304个)和4194个(不含终止密码子341个)。两者密码子种类均为63个,TTT使用最多,分别为15.51%和10.44%;蛔虫最少的为CAA(0.05%)、CGC(0.05%),细颈囊尾蚴最少的为CGC(0.05%)。均翻译20种氨基酸,猪蛔虫苯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比例最高,为17.13%、16.03%、10.86%;细颈囊尾蚴为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比例最高,为16.48%、11.76%、11.06%。猪蛔虫氨基酸比列最低的为谷氨酰胺(0.73%)、组氨酸(0.62%);细颈囊尾蚴氨基酸比列最低的为谷氨酰胺(1.29%)、色氨酸(1.67%)、丙氨酸(1.81%)。进化分析表明:藏猪蛔虫与人蛔虫(NC-016198.1)同源性高达99%;与X54253.1同源性高达99%;与中国湛江分离虫体(登录号为HQ704901.1)同源性为98%。该结果与之前报道的人蛔虫与猪蛔虫高度同源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二者可能为同一种虫体。藏猪细颈囊尾蚴与参考的甘肃分离株(登录号:GQ228819.1)同源性均高达99%。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西藏藏猪消化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以及2种常见寄生虫(蛔虫、细颈囊尾蚴)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较为全面了解藏猪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的流行情况,并通过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及线粒体基因组测序,这对于了解藏猪寄生虫的分离鉴定、进化分析,种内遗传变异情况,乃至藏猪寄生虫的防控具有重大的意义。

林海峰[3](2013)在《五轴数控机床精度测评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数控机床的精度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首要条件之一。随着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汽车零部件、飞机结构件及现代模具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曲面变得越来越多,对数控机床的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机床精度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目标之一,我国数控机床在性能、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机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数控机床精度保持性和提高的需求,进行数控机床误差分析与精度测评的研究,对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自主开发及精度提高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为背景,针对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示范应用工程所采用的大型立式五轴数控机床精度检测和评价的实际需求,开展了五轴数控机床误差建模与精度评价技术的研究。深入研究了数控机床误差检测方法、误差辨识与分离机理、误差分析模型及精度测评方法。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五轴数控机床误差建模原理与分析模型研究。针对一种构型五轴数控机床,在分析数控机床主要误差来源及误差形式的基础上,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了五轴数控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2)建立了五轴数控机床空间误差分析模型。利用激光干涉仪等仪器检测机床坐标轴的各项误差,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空间误差模型,计算机床工作区域内的空间误差分布和机床当前精度状况,为确定机床的特定误差检测项,实现对主要误差项的快速、高效检测和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提供基础数据。(3)提出了五轴数控机床圆度误差检测与分离方法。在分析机床圆度误差影响因素基础上,推导了误差传递函数与误差分离算法,通过参数求解得到了各误差源对机床圆度误差的影响程度,实现了各误差源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利用光栅尺位移传感器和球杆仪对数控机床在不同工况下的圆度误差进行了检测,通过对比进一步分析了数控机床的主要误差源,并利用所提方法对机床圆度误差进行了初步分离。(4)开发出了数控机床精度评价原型系统。针对用户需求,在数控机床误差检测、辨识基础上,设计机床精度测评指标集,构建机床精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数控机床精度评价原型系统。

周小飞[4](2013)在《五轴数控加工商用后置处理软件若干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一般的CAD/CAM软件经过计算都已经得到了刀具轨迹的全部信息,但为了适应数控机床的要求,还要进行后置处理,以得到特定数控机床适用的数控加工代码。后置处理是根据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的相关信息,将各种CAM软件生成的前置刀位文件转变成特定数控机床系统可以识别的数控加工程序。后置处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效率以及机床的可靠运行。我国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后置处理软件,商用CAD/CAM软件及后置处理软件全靠外国进口,本文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力求弥补这一缺口,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三大类型十二种结构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运动形式,并以A-C机床为例,详细分析了其运动模型,推导了在旋转轴存在偏置和加工工件偏置装夹的情况下的坐标转换公式,并将算法应用于软件中。通过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和实际加工两种实验方法验证后置处理算法的正确性。2)详细分析了非线性运动误差的计算模型,并推导了最大非线性运动误差的计算表达式。分析了两种对非线性运动误差的控制方法:第一,在后置处理中,用自适应线性法对非线性运动误差进行校核控制;第二,激活数控系统的RTCP功能,可以有效的控制非线性运动误差。3)设计了一个后置处理系统的生成方案,即要求输入刀位文件和数控系统特性文件来生成数控加工代码。为了使后置处理系统具有更强的适应未来各种需求变化的能力,在后置处理系统中设计和实现了一个脚本编译系统,以编译数控系统特性文件。详细分析了脚本编译器的设计开发过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可执行代码的生成等。最后将本文的研究成果集成到国产CAD/CAM软件ZW3D中,从而完善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设计和加工一体化软件。

周小飞,李会江,陈伟,李静蓉[5](2013)在《五轴机床旋转轴偏置的后置处理算法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旋转轴存在偏置的五轴数控机床,研究其后置处理算法。以A-C双转台型五轴机床为例,考虑两个旋转轴同时偏置的情况,推导其坐标转换过程,开发了能处理这类偏置误差的通用后置处理软件。最后用VERICUT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分析和实际加工实验分析,验证后置处理算法的正确性。

梁鹏帅[6](2012)在《广东省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感染情况及分子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猪圆环病毒分为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两种类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CV2与一系列猪的综合征有关。PCV2由于引起PCVAD而受到广泛关注,而PCV1在猪群中的感染情况近年来很少有人研究。为了解广东省猪圆环病毒的最新流行情况和广东省病猪群PCV2的感染情况及其与PRRSV的相关性,本研究采集了广东省11个规模猪场各饲养阶段猪血清807份,用套式PCR(nPCR)检测PCV1和PCV2;采集了若干猪场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有咳嗽,喘气,消瘦及疑似PDNS等临床症状的猪血清312份和来自实验室猪病门诊疑似PCVAD的病猪血清样品343份(以下称病猪),以及无临床症状猪血清104份(以下称健康猪),以nPCR检测PCV2,以一步法反转录PCR(RT-PCR)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结果发现所调查的11个规模猪场中只有5个检出PCV1,所有猪场均检出PCV2。PCV2阳性率为30.61%,而PCV1阳性率仅为4.21%;经产母猪和7周龄以上保育猪PCV阳性率最高;病猪血清PCV2阳性率为59.1%,PRRSV阳性率为43.8%,PCV2阳性猪群中有41.6%的猪同时感染PRRSV;病猪群1012月的PCV2感染率最高,而13月最低;健康猪血清PCV2阳性率为37.5%,PRRSV阳性率为3.29%,PCV2与PRRSV无混合感染。证明PCV尤其是PCV2在华南地区仍广泛传播并流行,而且PCV2与PRRSV混合感染致病情况较多。PCV2的感染率与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种猪带毒情况严重。为了解疫苗免疫与否对猪只抗体水平的影响,初步评估疫苗免疫的效果及保护力,了解免疫后PCV2抗体的消长规律及免疫压力下PCV2的变异情况,本研究按生长阶段不同采集免疫PCV2疫苗猪场(免疫场)和不免疫PCV2疫苗猪场(非免疫场)的猪全血样本798份进行PCV2抗体和抗原检测,对部分阳性样品扩增全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调查发现免疫场公猪PCV2抗体阳性率达到100%,经产母猪PCV2抗体阳性率达到98.5%,而非免疫场公猪抗体阳性率为75%,经产母猪抗体阳性率达到91.3%,免疫场抗体阳性率高于非免疫场,说明进行PCV2疫苗免疫可以提高猪场PCV2的抗体水平。病毒检测结果发现免疫场经产母猪PCV2阳性率仅为8.46%,而非免疫场经产母猪PCV2阳性率达到24.3%,说明疫苗免疫对降低PCV2的感染率有一定的效果。分别对比经产母猪,公猪和后备母猪的抗体和病毒感染情况发现二者并不相符,三者抗体阳性率均远远高于病毒感染率,证明对经产母猪,公猪和后备母猪的PCV2抗体情况调查并不能说明PCV2的感染情况。仔猪PCV2抗体和病毒感染情况随着周龄的升高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其中抗体有两个高峰,即13周龄和610周龄,病毒感染率在6周龄之后呈升高趋势。免疫场仔猪PCV2感染率明显低于非免疫场的感染率,说明母猪免疫对仔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免疫场和非免疫场PCV2全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他们与法国(AF055393)和加拿大(DQ220730)的毒株序列相比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最高分别达到98.6%和98.5%,本研究分离到的毒株与国内毒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免疫猪场毒株序列有所变化。现有PCR方法只能检测到PCV2的存在而不能区分基因亚型。传统分型方法须经测序和序列比对,过程繁琐,成本较高。本文根据PCV2a和PCV2b的序列特点,设计合成了3条引物,建立起了区分PCV2a和PCV2b基因型的PCR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较强,适合用于PCV2基因亚型的检测。同时,本研究利用该PCR方法对广东省多家规模化猪场的猪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PCV2在广东省健康猪群中的感染率为31.5%,在病猪群中的感染率达到42.1%,其中PCV2b成为主要的基因型,PCV2a仅存在少量感染,存在同一头猪同时感染PCV2a和PCV2b的情况。说明PCV2b已经成为广东省的流行毒株。为了解广东地区PCV2的流行毒株及其变异情况,从2010年2012年广东省23份疑似PCVAD病猪血清中分离PCV2病毒,用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对这些毒株进行检测,并以PCR方法扩增得到其全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分离得到了23株PCV2流行毒株,其中有2株1766bp的毒株,其他均为1767bp的毒株。这些毒株与GenBank中其他PCV2全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在94.2%-99%之间,毒株间同源性在94.5%-99%之间。对其基因组特征以及毒株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广东分离株与国内流行毒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密切,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猪场的毒株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倪同浩[7](2009)在《链霉素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文中提出链霉素(SM)是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医学上由于其存在严重的耳及肾毒性,已被其它新药所取代。但在畜禽疾病防治方面,该药对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鸡传染性鼻炎等有很好的疗效,仍是常用药物之一。但由于不规范用药常会引起畜禽产品中的超标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危害。为探索并建立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链霉素残留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合成并制备了人工抗原、抗链霉素单克隆抗体和胶体金,采用竞争法建立了检测SM残留的GICA方法,成功研制了链霉素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试纸条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等均达到检测要求。本研究将杂交瘤细胞株5C10接种到小鼠体内,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了含抗链霉素单抗的腹水。腹水经辛酸-硫酸铵法纯化后用全抗原对单抗进行质量鉴定,单抗蛋白质浓度为4mg/mL,抗体效价为1?1.6×105, IC50为102.28ng/ml。单抗特异性较好。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胶体金标记抗体经纯化后吸附在玻璃纤维素膜上;将Str-OVA(检测线)和羊抗鼠IgG(质控线)分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经过处理干燥后与样品垫、吸水纸组装成试纸条。本实验选用直径18nm左右的胶体金标记的单抗作为检测试剂,单抗加入量15μg/mL,采用进口Ahlstrom8964玻璃纤维膜作为金吸附材料,Millipore135硝酸纤维素膜作为层析材料制成试纸条。本研究对链霉素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各项指标进行优化,并确定了最佳条件,成功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链霉素残留的方法。使用试纸条对SM标准液检测,检测限为100ng/ml。试纸条对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恩诺沙星、氨苄青霉素、磺胺喹恶啉无交叉反应。初步建立了牛奶、奶粉、蜂蜜等样本的样品处理方法,并用ELISA方法和试纸条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试纸条能够基本满足检测要求。试纸条最大的优点是无需借助检测仪器,检测所需试剂已包被在试纸条上,检测快速、简便,10min内可出检测结果,适用于对链霉素残留进行现场检测。本研究也为其他兽药残留检测试纸条的研制提供了借鉴。

徐社会[8](2008)在《莱克多巴胺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金标快速检测试纸的研制》文中认为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与克仑特罗(Clenbutero1,CL)都是β2-激动剂类违禁药物。RAC具有广泛的生理效应,常被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痉挛和产科疾病的治疗。动物日粮中添加RAC能显着提高胴体瘦肉率和饲料报酬,但是长期使用会在动物体内残留,通过食物链导致人体中毒,表现为心悸、肌肉震颤、恶心呕吐、头昏、神经过敏和外周血管扩张,甚至引起死亡。另外,β2-激动剂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随着CL等药物被禁用,RAC的非法添加日趋严重。RAC的检测方法较CL等其他β2-激动剂滞后,不能满足现场和快速检测的要求。因此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高效、灵敏经济的RAC残留检测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利用蛋白质连接技术人工合成了完全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RAC单克隆抗体,并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竞争法成功研制了RAC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试纸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等均达到检测要求,其规模化筛选特点更适用于常规化检测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高的商业开发价值。1.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RA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多元酸酐与混合酸酐联用法将半抗原RAC分别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成人工抗原,以RAC-BSA免疫BALB/c小鼠,以RAC-OVA作为ELISA包被抗原,应用杂交瘤单克隆化技术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RAC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G11;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腹水单抗效价为1:409600;经胶体金免疫层析实验(GICA)鉴定单抗与RAC特异性结合;G11单抗对RAC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75ng·ml-1,除与多巴酚丁胺有9.8%的交叉反应外,与克伦特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苯氧丙酚胺、沙丁胺醇和多巴胺的交叉反应性都小于0.03%;该细胞株体外多次传代培养和反复冻存复苏后抗体分泌稳定。2.胶体金及RAC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制备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直径20nm左右的胶体金并标记单抗作为检测试剂,单抗加入量为7.2μg·ml-1,标记pH控制在8.2左右,以1% PEG20000作稳定剂。采用国产上海金标SB-06玻璃纤维膜作为金标抗体吸附材料,Sartorius CN-140硝酸纤维素膜作为层析材料制成试纸。抗原和二抗包被浓度分别为1mg·ml-1(1μl·cm-1)、2mg·ml-1(1μl·cm-1),金标单抗按1:3稀释后喷布于玻璃纤维膜上,1ml/垫(50mm×60mm)。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灵敏度为5ng·ml-1,在室温干燥条件下可保存12个月以上。本实验研制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最大的优点是无需借助检测仪器,检测所需试剂已包被在试纸条上,检测快速、特异、灵敏、简便,10min内可出检测结果,适用于对RAC残留进行现场检测。本研究也为其他兽药残留检测胶体金试纸的研制提供了借鉴。

马兵钢[9](2004)在《新疆库尔勒香梨主要病毒的分子检测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果树主栽品种多数携带病毒。随着果树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栽培时间的延长,病毒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已引起广大科技人员重视,无病毒化生产是防治病毒病的主要措施。果树无毒化生产要求一种准确、灵敏、简便、快速的病毒检测方法,传统的木本指示植物检测,准确可靠,但耗时长;血清法检测常因抗血清制备难度大而价格昂贵。因此,为满足果树苗木检疫和无毒化生产的需要,摸索一种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近年来分子检测技术为果树病毒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使果树病毒的检测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新疆的库尔勒香梨因其独特的风味品质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新疆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但近年来,发现新疆的香梨也普遍带有病毒,给新疆的香梨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开展新疆香梨病毒分子检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主要包括库尔勒香梨主要病毒RT-PCR检测技术、多重RT-PCR检测技术、cDNA探针检测技术、原位RT-PCR检测技术等检测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1.获得了适合于梨叶片及1—2年生枝皮层(可周年获得)的总RNA、dsRNA、总核酸提取方法,所提取的总RNA可很好地用于RT—PCR研究,所提取的总核酸可很好地用于核酸杂交试剂盒及RT—PCR试剂盒的周年检测。 2.根据ACLSV、ASPV、ASGV三种病毒基因组序列分别设计了相应引物,扩增出683bp、361bp、273bp保守特异性片断用于RT—PCR、NASH、ISRT—PCR检测。三个片段转入E. Coli并进行测序比较分析后,其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83.75%、79.5%和92.3%。三种病毒特异引物具有相同的退火温度等特点可‘以使它们用于多重Rl,一PCR检测。 3.优化了香梨病毒的RT一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要获得良好的RT一PCR扩增,RT体系中dNTPs浓度、互补引物、AMV的浓度要分别达到0.1 75mmol/L、0.35林mol/L、0.5U单L以上;此外,使用RNasin能有效抑布ljRT体系中RNase对病毒RNA的降解作用,可使RT过程顺利进行;PCR体系中dNTPS浓度至少要达到0.15mmol/L,在 o.Zmmol/L可以获得最佳的扩增效果;TaqE浓度要达到0.032u单L以上;引物浓度适宜范围0.2一1 .0件mol/L;Mg2+要达到1.2一2,Ommol/I-。 4,利用1个来自苹果线粒体的NADH脱氢酶亚基5基因的2个外显子‘一扫间隔1个内含子的结构,克隆了1个na亦基因的181bp片段,该片段跨越内含子分别部分覆盖了2个外显子,经测序比较分析后,表明一该片断与原序列的核营酸相似率为98.9%。利用该181bP片段建立了一个植物mRNA上的na内用作内参照共同扩增的病毒RT一PCR检测体系,包括ACLSV、ASGV、ASPv三种病毒的内参照共扩增多重RT一PCR检测系统及一步法RT一PCR。结果表明,该na办内标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常规RT一PCR中难以规避的假阴性问题。三种病毒的多重扩增及一步法RT一PCR可使病毒的检测更加高效。 5.利用ACLSV、ASGV、AsPV特异引物合成了该3种病毒的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杂交灵敏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探针浓度为4oong/ml,甲酞胺浓度为45%,42℃杂交反应6h,可获得最高灵敏度。进口硝酸纤维素膜的灵敏度最好,本底信号低。rp刃eenZo的封闭效果比BSA好。针对常规核酸杂交过程长,操作复杂的问题,较大地改进了杂交程序,使一个检测周期从22h缩减至sh。提高了病毒NASH检测效率。 6.组装了基于一步RT一PCR的内标控制检测试剂盒和基于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的优化杂交检测试剂盒。用于2种试剂盒检测的病毒核酸样品通过总核酸快速提取法获得,一步RT一PCR试剂盒使用了内标na石来严格控制假阴性,生物素标记探针杂交检测试剂盒使用了优化的5h快速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稳定的优点。 7.用已知带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香梨和无病毒实生苗叶一片为材料,利用DIG标记,研究了香梨病毒的母t片石蜡切片IS一RT一PCR检测技术及茎尖冰冻切片15一RT一pCR检测技术。包括Super Script 11逆转录酶、dNTps、RNasi;1及互补引物浓度对cDNA合成的影响和退火温度、乙注TaqDNA聚合酶、Mg,十、引物浓度及循环次数对原位PCR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Nasin的用量大于0.2U单L时,信号强度随着RNasin量的加大而增强;只有当dNTPs浓度达一ommol/L时刁‘能生成一定量的eDNA;Superseriptll浓度在1.0一10U恤L均可进行正常的逆转录,而且在该范围内产物的量随SuPer SeriPtH浓度提高而增多;引物浓度达到0.9扒mol/L以上时刁‘能进行有效的逆转录,并且生成的cDNA的量随引物浓度增大而增加。原位扩增ACLSV的cDNA适合退火温度为62oC。循环20一30次可出现较强的蓝色信号,引物浓度在0.8一1 .2林mol/L时显色较好;LA Taq DNA聚合酶浓度为4u八00林L以上,均显示较深的蓝色;Mg2+浓度为1.smmol/L就可满足原位PCR所需。并利用:TthDNA聚合酶在植物病毒检测上实验了一步15一Rl’- PCR。获得了香梨病毒的原位PCR优化检测体系。结果表明病毒在香梨叶片的栅栏组织及0.2cm茎尖的皮层外围细胞、初生维管束中滴度较高。

饶军华,刘晓明,田克恭,遇秀玲,马昭林[10](2000)在《两种方法检测猕猴B病毒抗体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用 BV DIAdot Kit和BV ElA抗原片对本中心 100份经HSV-1抗原片检测为阳性,150份HSV-1抗体阴性的食蟹猴血清进行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发现, BV DIAdot Kit对150份阴性血清的阳性检测出率为8.7%,而BV EIA的阳性检测率为18.0%,二者的符合率90.7%。后者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前者。用上述两种方法对100份HSV-1抗体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发现 BV DIAdot kit和BV EIA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后者价格低廉且对HSV-1抗体阴性血清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值得在国内猕猴生产和出口单位大力推广。

二、华南首用国产NC(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南首用国产NC(论文提纲范文)

(1)ECC/RC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ECC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ECC材料层次的研究现状
        1.2.1.1 ECC材料设计原理及其组分的选择
        1.2.1.2 ECC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
        1.2.2 ECC构件层次的研究现状
        1.2.2.1 ECC梁
        1.2.2.2 ECC柱
        1.2.2.3 ECC节点
        1.2.2.4 ECC连梁
        1.2.2.5 ECC剪力墙
        1.2.3 ECC结构层次的研究现状
        1.2.4 ECC的工程应用
    1.3 组合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1.3.1 组合混凝土构件
        1.3.1.1 组合混凝土梁
        1.3.1.2 组合混凝土柱
        1.3.1.3 组合混凝土节点
        1.3.1.4 组合混凝土剪力墙
        1.3.2 组合混凝土结构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1 基于性能设计的ECC/RC组合框架结构三层次研究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文技术路线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混杂PVA-ECC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力学性能
    2.1 引言
    2.2 ECC材料微观设计理论
        2.2.1 准应变硬化准则
        2.2.2 准应变硬化性能指标
        2.2.3 基于微观力学的纤维桥接应力σ-裂缝开口宽度δ关系
    2.3 混杂PVA-ECC配合比优化设计
        2.3.1 配置混杂PVA-ECC所需的材料
        2.3.2 ECC材料微观力学模型参数
        2.3.3 混杂PVA-ECC纤维体积含量的优化设计
        2.3.4 混杂PVA-ECC试验材料配合比的确定
        2.3.5 混杂PVA-ECC的搅拌工艺
    2.4 混杂PVA-ECC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2.4.1 试验准备
        2.4.2 试验现象
        2.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混杂PVA-ECC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2.5.1 试验准备
        2.5.2 试验现象
        2.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4 基于四点弯曲试验测定极限拉伸应变的反分析方法
    2.6 龄期对混杂PVA-ECC力学性能的影响
        2.6.1 不同龄期下混杂PVA-ECC准应变硬化准则和性能指标的理论分析
        2.6.2 不同龄期下混杂PVA-ECC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2.6.3 不同龄期下混杂PVA-ECC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2.7 混杂PVA-ECC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值模拟
        2.7.1 ECC多缝开裂的微观力学模型
        2.7.1.1 裂缝面混杂纤维桥接应力σ-裂缝开口宽度δ关系的简化
        2.7.1.2 基体开裂强度
        2.7.2 多缝开裂的裂缝间距计算模型
        2.7.2.1 乱向分布单一种类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裂缝间距计算方法
        2.7.2.2 乱向分布混杂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裂缝间距计算方法
        2.7.3 ECC多缝开裂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计算模型(串联弹簧模型)
        2.7.3.1 裂缝产生时的应力突降阶段
        2.7.3.2 应力恢复到开裂前大小的阶段
        2.7.3.3 应力继续增大至下一条裂缝出现的阶段
        2.7.4 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值模拟
        2.7.4.1 基本假定
        2.7.4.2 ECC试件的随机概率分布模型
        2.7.4.3 数值模拟计算步骤
        2.7.5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2.8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外包式ECC/RC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试验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3.2.1.1 ECC材料
        3.2.1.2 混凝土材料
        3.2.1.3 钢筋材料
        3.2.2 试件设计
        3.2.3 试件制作
        3.2.4 试验加载方案与测点布置
    3.3 外包式ECC/R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数值模拟
        3.3.1 基本假定
        3.3.2 材料本构关系
        3.3.2.1 ECC的拉压本构模型
        3.3.2.2 混凝土的拉压本构模型
        3.3.2.3 钢筋的拉压本构模型
        3.3.3 受弯性能全过程分析的计算流程
    3.4 试验结果分析
        3.4.1 破坏模式
        3.4.2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3.4.3 承载力与延性分析
        3.4.4 裂缝分析
        3.4.5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理论值和试验值的对比
    3.5 外包式ECC/RC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3.5.1 基本假定
        3.5.2 U型ECC模板的最优厚度
        3.5.3 正截面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
        3.5.4 简化计算方法的验证
        3.5.5 最大配筋率
        3.5.6 最小配筋率
    3.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ECC/RC组合梁弯曲变形计算方法
    3.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外包式ECC/RC组合柱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概况
        4.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4.2.2 试验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4.2.2.1 ECC材料
        4.2.2.2 混凝土材料
        4.2.2.3 钢筋材料
        4.2.3 试验加载装置
        4.2.4 试验加载制度
        4.2.5 试验测量内容与测量方法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试验现象
        4.3.1.1 裂缝发展
        4.3.1.2 破坏模式
        4.3.2 滞回曲线
        4.3.3 骨架曲线
        4.3.4 延性分析
        4.3.5 刚度退化
        4.3.6 耗能分析
        4.3.7 应变分析
    4.4 ECC/RC组合柱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4.4.1 材料本构模型
        4.4.1.1 ECC本构模型
        4.4.1.2 混凝土本构模型
        4.4.1.3 钢筋本构模型
        4.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4.3 模拟结果验证
        4.4.4 有限元参数分析
        4.4.4.1 轴压比n
        4.4.4.2 剪跨比λ
        4.4.4.3 纵筋配筋率ρ_s
        4.4.4.4 ECC抗压强度f_(ec)
        4.4.4.5 ECC极限压应变ε_(ecu)
        4.4.4.6 外包ECC厚度h_m
    4.5 ECC/RC组合柱抗震性能评价标准—损伤指标
        4.5.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地震损伤模型
        4.5.1.1 单参数地震损伤模型
        4.5.1.2 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
        4.5.2 ECC/RC组合柱地震损伤模型
        4.5.3 ECC/RC组合柱性能水平划分及其损伤指标限制
    4.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MCFT的ECC/RC组合构件抗剪强度计算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MCFT的RECC构件抗剪强度理论研究
        5.2.1 RECC构件剪力传递机理
        5.2.1.1 受压区未开裂ECC传递的剪力
        5.2.1.2 骨料咬合作用
        5.2.1.3 纵筋销栓作用
        5.2.1.4 裂缝处残余拉应力
        5.2.1.5 箍筋作用
        5.2.1.6 拱作用
        5.2.2 基于桁架模型的抗剪强度计算方法
        5.2.3 本文的计算方法
        5.2.3.1 基于MCFT的RECC构件抗剪强度计算模型
        5.2.3.2 基于MCFT的RECC构件抗剪强度计算方法
        5.2.4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5.3 有腹筋RECC构件抗剪强度简化计算方法
        5.3.1 ECC对抗剪的贡献项,V_(Ecc)
        5.3.2 斜压杆角度θ计算公式推导
        5.3.3 ECC平均主拉应变ε_1的简化计算方法
        5.3.4 简化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5.4 有腹筋ECC/RC组合构件抗剪强度简化计算方法
    5.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ECC/RC组合柱转角型塑性铰恢复力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典型的恢复力模型
    6.3 ECC/RC组合柱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
        6.3.1 等效塑性铰长度定义及理论计算公式
        6.3.2 ECC/RC组合柱等效塑性铰长度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
        6.3.2.1 轴压比n
        6.3.2.2 剪跨比λ
        6.3.2.3 纵筋率ρ_s
        6.3.2.4 抗压强度f_(ec)
        6.3.2.5 外包ECC厚度h_m
        6.3.2.6 截面高度h
        6.3.3 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
    6.4 ECC/RC组合柱转角型塑性铰骨架曲线的建立
        6.4.1 基本假定
        6.4.2 回字型ECC模板的最优厚度
        6.4.3 大、小偏心受压的界限判定
        6.4.4 大偏心受压时骨架曲线的屈服弯矩M_y和极限弯矩M_u
        6.4.4.1 屈服弯矩M_y
        6.4.4.2 极限弯矩M_u
        6.4.5 小偏心受压时骨架曲线的屈服弯矩M_y和极限弯矩Mu
        6.4.5.1 屈服弯矩M_y
        6.4.5.2 极限弯矩M_u
        6.4.6 骨架曲线极限塑性转角θ_(pu)的计算
        6.4.7 骨架曲线下降段中特征参数的计算
        6.4.8 骨架曲线模型的验证
    6.5 ECC/RC组合柱滞回规则的确定
        6.5.1 能量退化系数α_e
        6.5.2 卸载刚度系数α_s
        6.5.3 强度退化相互作用系数α_(sl)
    6.6 建议的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6.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新型装配式ECC/RC组合框架振动台试验研究
    7.1 引言
    7.2 振动台试验概况
        7.2.1 原型结构的设计
        7.2.2 模型结构的设计
        7.2.2.1 相似常数的确定
        7.2.2.2 模型配筋
        7.2.2.3 各楼层配重的确定
        7.2.3 预制ECC节点设计
        7.2.4 模型制作
        7.2.5 试验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7.2.6 加载方案
        7.2.6.1 地震波选取
        7.2.6.2 试验工况
        7.2.7 测点布置及测量内容
    7.3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7.3.1 试验现象
        7.3.2 结构动力特性
        7.3.2.1 自振频率
        7.3.2.2 阻尼比
        7.3.2.3 结构振型
        7.3.3 加速度响应
        7.3.4 位移响应
        7.3.5 层间剪力及剪重比
        7.3.6 应变反应
        7.3.7 残余变形
        7.3.8 节点转动能力
    7.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多指标抗震能力评估
    8.1 引言
    8.2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8.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8.2.1.1 梁、柱单元的选取
        8.2.1.2 转角型塑性铰模型参数的确定
        8.2.1.3 有限元分析过程
        8.2.2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8.2.2.1 自振频率
        8.2.2.2 加速度反应
        8.2.2.3 位移反应
        8.2.2.4 误差原因分析
    8.3 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及其量化
        8.3.1 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
        8.3.2 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指标及其限值
        8.3.2.1 最大层间位移角θ_m
        8.3.2.2 基于Park-Ang的整体损伤指标D_(MPA)
        8.3.2.3 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R_m
        8.3.2.4 最大楼层加速度α_f
    8.4 多指标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8.5 基于IDA分析的ECC/RC组合框架多指标抗震能力评估
        8.5.1 增量动力分析(IDA)基本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8.5.1.1 IDA方法的基本原理
        8.5.1.2 地震记录的选取
        8.5.1.3 地震强度指标和结构损伤指标的选取
        8.5.1.4 比例系数调幅算法和IDA曲线的插值
        8.5.1.5 多条IDA曲线的统计
        8.5.1.6 IDA方法的分析步骤
        8.5.2 结构基本信息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8.5.3 单条地震记录IDA分析结果
        8.5.4 多条地震记录IDA分析结果
    8.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1.1 材料层次
        9.1.2 构件层次
        9.1.2.1 外包式ECC/RC组合梁弯曲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果
        9.1.2.2 外包式ECC/RC组合柱抗震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果
        9.1.2.3 外包式ECC/RC组合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
        9.1.2.4 ECC/RC组合柱转角型塑性铰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
        9.1.3 结构层次
        9.1.3.1 新型装配式ECC/RC组合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
        9.1.3.2 ECC/RC组合框架的多指标抗震能力评估结果
    9.2 展望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林芝藏猪消化道寄生虫调查及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第一部分 综述部分
    1 寄生虫分类
        1.1 传统分类鉴定
        1.2 分子鉴定
        1.2.1 PCR-RFLP
        1.2.2 RAPD
        1.2.3 AFLP
        1.2.4 SSCP
        1.2.5 DNA序列分析
        1.2.6 线粒体基因组鉴定方法
    2 蛔虫的研究进展
        2.1 虫体形态特征和生活史
        2.2 流行病学
        2.3 临床症状
        2.4 诊断与防治
    3 细颈囊尾蚴的研究进展
        3.1 细颈囊尾蚴的形态特征
        3.2 生活史
        3.3 流行病学
        3.4 诊断
        3.4.1 制片诊断
        3.4.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5 鉴别诊断与防治
    4 藏猪概况
        4.1 藏猪的品种特性
        4.2 藏猪疫病的研究概况
        4.2.1 藏猪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4.2.2 藏猪病毒性性疾病的研究
        4.2.3 藏猪寄生虫性疾病的研究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第一章 西藏林芝地区藏猪消化道寄生虫流行情况调查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动物
        2.2 调查方法
        2.3 虫种、虫卵鉴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藏猪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3.2 藏猪消化道寄生虫形态特征
        3.2.1 线虫
        3.2.2 绦虫蚴
        3.2.3 吸虫
        3.2.4 原虫
        3.2.5 棘头虫
        3.3 寄生虫的混合感染率
        4 讨论
    第二章 藏猪蛔虫nad1、cox1和cox2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虫株与总DNA的提取
        2.2.2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纯化与序列测定
        2.2.3 PCR产物检测
        2.2.4 PCR产物纯化
        2.2.5 克隆构建
        2.2.6 序列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CR扩增结果
        2.3.2 序列比对结果
        2.3.3 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藏猪细颈囊尾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cox2基因扩增、序列分析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调查范围、对象和内容
        2.2.2 血清学检测
        2.3 细颈囊尾蚴的采集
        2.4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2.5 cox2基因片段的扩增、纯化与序列测定
        2.5.1 cox2基因片段的扩增
        2.5.2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2.5.3 载体构建
        2.6 序列分析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藏猪细颈囊尾蚴的感染情况
        3.2 PCR扩增结果
        3.3 进化分析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藏猪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线粒体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2.3.2 线粒体DNA提取与检测
        2.3.3 构建文库
        2.3.4 DNA末端修复反应
        2.3.5 Adaptor连接
        2.3.6 DNA片段的选择性回收
        2.3.7 PCR扩增
        2.3.8 PCR产物的纯化
        2.3.9 文库质量检测
        2.4 测序
        2.4.1 序列拼接和组装
        2.4.2 基因组分分析
        2.4.3 基因组聚类分析
        2.4.4 功能分类分析
        2.4.5 生物系统发育树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藏猪蛔虫与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结果
        3.2 线粒体基因组组分分析
        3.3 两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A+T含量
        3.4 两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对应的氨基酸序列
        3.5 两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密码子偏好性
        3.6 线粒体基因功能分析
        3.7 线粒体基因进化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致谢

(3)五轴数控机床精度测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五轴数控机床发展概况
    1.3 数控机床误差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概况
        1.3.1 数控机床精度概念及精度体系
        1.3.2 数控机床精度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3 数控机床精度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4 研究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五轴数控机床误差建模原理与分析模型
    2.1 数控机床误差源
    2.2 五轴数控机床误差源分析
        2.2.1 几何误差分析
        2.2.2 热误差分析
        2.2.3 其它误差分析
    2.3 多体系统理论分析与误差建模
        2.3.1 多体系统几何结构描述方法
        2.3.2 多体系统运动变换矩阵
        2.3.3 基于多体系统的误差模型
    2.5 实验对象机床误差模型
        2.5.1 实验对象机床
        2.5.2 双摆头式五轴数控机床误差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摆头式五轴数控机床空间误差分析模型
    3.1 基本原理
        3.1.1 激光干涉仪及特点
        3.1.2 九线法检测原理
    3.2 基于多体系统的机床精度预测建模
        3.2.1 实验对象机床结构模型
        3.2.2 特征矩阵
        3.2.3 理想成形函数
        3.2.4 实际成形运动函数
        3.2.5 空间误差模型
        3.2.6 数控机床空间误差预测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控机床圆度误差检测与误差分离方法
    4.1 误差源的轨迹模式及误差传递函数
        4.1.1 周期误差及传递函数
        4.1.2 反向间隙误差及传递函数
        4.1.3 垂直度误差及传递函数
        4.1.4 位置环增益不匹配误差及传递函数
        4.1.5 比例不匹配误差及传递函数
    4.2 圆度误差检测误差分离
    4.3 不同圆度误差检测方法比较
        4.3.1 实验方法
        4.3.2 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4.3.3 高速小半径圆度误差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R-TEST机构设计及在数控机床精度检测中的应用
    5.1 R-TEST机构测量原理分析及结构设计
        5.1.1 R-test机构测量原理
        5.1.2 R-test机构尺寸优化设计
        5.1.3 优化后的R-test机构尺寸
    5.2 R-TEST机构在机床精度检测中的应用
        5.2.1 五轴机床几何误差分析
        5.2.2 基于R-test机构的转动轴几何精度检测方法
        5.2.3 多轴联动精度的新型检测方法
        5.2.4 针对西门子840D系统的典型应用
        5.2.5 某机床维修后的精度快速检测与调整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发表论文
    参与项目

(4)五轴数控加工商用后置处理软件若干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1.2.1 数控加工技术概述
        1.2.2 后置处理技术
        1.2.3 后置处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背景、意义及来源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各章节安排
        1.4.1 主要工作
        1.4.2 本文各章节安排
        1.4.3 开发环境
    1.5 小结
第二章 五轴后置处理及偏置补偿
    2.1 引言
    2.2 五轴机床结构类型
        2.2.1 双摆头型
        2.2.2 双转台型
        2.2.3 摆头转台混合型
    2.3 偏置补偿的五轴机床运动模型的建立
        2.3.1 A-C双转台型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2.3.2 A-C双摆头型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2.3.3 A摆头C转台混合型五轴机床
    2.4 后置处理偏置算法的验证
        2.4.1 偏置补偿的仿真验证
        2.4.2 偏置算法的加工实例验证
    2.5 小结
第三章 五轴加工的非线性运动误差控制及RTCP功能
    3.1 引言
    3.2 非线性运动误差
        3.2.1 非线性运动误差的问题描述
        3.2.2 非线性运动误差的计算模型
        3.2.3 非线性运动误差的控制与处理
    3.3 数控系统的RTCP功能
        3.3.1 RTCP功能简介
        3.3.2 激活RTCP功能控制非线性运动误差
    3.4 小结
第四章 后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4.1 引言
    4.2 NC代码生成机制方案选择分析
    4.3 后置处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4 CL文件与CL解析器
        4.4.1 刀位文件
        4.4.2 CL解析器
    4.5 ZNC文件与ZNC编辑器
        4.5.1 ZNC文件语法规则
        4.5.2 ZNC配置编辑器
    4.6 NC代码的输出
    4.7 小结
第五章 编译器的设计
    5.1 引言
    5.2 编译原理概述
    5.3 词法分析
        5.3.1 词法分析器任务
        5.3.2 词法分析的实现
        5.3.3 词法分析与语法分析的接口
        5.3.4 词法生成工具flex
    5.4 ZNC脚本引擎语法
        5.4.1 语法分析器的任务与方法
        5.4.2 语法分析器的自动生成
    5.5 ZNC脚本引擎可执行代码
        5.5.1 指令链的结构设计
        5.5.2 典型语句指令链的生成
    5.6 post虚拟机
    5.7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全文总结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五轴机床旋转轴偏置的后置处理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算法的推导
2 分析与验证
    2.1 VERICUT仿真分析
    2.2 加工实例验证
3 结束语

(6)广东省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感染情况及分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常用缩写词 摘要 文献综述
1 病原学
2 流行病学及毒株变异情况研究进展
3. PCV2 的传播途径及致病性研究进展
4. 猪圆环病毒的发病机制研究
5 PCV2 引起的主要疾病
    5.1 仔猪断奶后全身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
    5.2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
    5.3 PCV2 相关性繁殖障碍
    5.4 仔猪先天性震颤
    5.5 PCV2 相关性肺炎
    5.6 PCV2 相关性小肠炎
6 猪圆环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6.1 猪圆环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研究
    6.2 猪圆环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6.2.1 猪圆环单克隆抗体在病原诊断上的应用
    
6.2.2 猪圆环单克隆抗体在 PMWS 致病机理研究上的应用
    
6.2.3 猪圆环单克隆抗体在检测抗原差异上的应用
    
6.2.4 其它
7 PCV2 疫苗研究进展
    7.1 灭活疫苗
    7.2 弱毒疫苗
    7.3 基因工程疫苗
    7.4 PCV2 疫苗应用现状 实验研究
前言 试验一 广东省猪圆环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
    3.1 PCV1 检测结果
    3.2 PCV2 检测结果
4 讨论 试验二 广东省病猪 PCV2 和 PRRSV 检测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
    3.1 一步法 RT-PCR 检测 PRRSV 结果
    3.2 猪场样品 PCV2 检测结果
    3.3 PRRSV 与 PCV2 混合感染情况
4 讨论 试验三 猪圆环病毒 2 型疫苗免疫与非免疫猪场 PCV2 的抗体变化规律及感染情况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
    3.1 血清 ELISA 检测检测结果
    3.2 血清 PCR 检测结果
4 讨论 试验四 PCR 区分 PCV2a 与 PCV2b 基因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PCV2a 及 PCV2b 阳性样品
    
2.1.2 血清样品
    
2.1.3 主要试剂
    
2.1.4 引物
    2.2 方法
    
2.2.1 PCR 扩增方法的建立
    
2.2.2 PCR 敏感性试验
    
2.2.3 PCR 的特异性试验
    
2.2.4 PCR 方法的应用
3 结果
    3.1 区分 PCV2a 与 PCV2b 基因型方法的建立
    3.2 PCR 敏感性试验
    3.3 PCR 的特异性实验
    3.4 区分 PCV2a 与 PCV2b 基因型 PCR 方法的应用
4 讨论 试验五 广东省猪圆环病毒 2 型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样品 DNA 提取及套式 PCR 扩增
    
2.2.2 病毒分离
    
2.2.3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
    
2.2.4 PCV2 全基因序列的 PCR 扩增
    
2.2.5 PCV2 全基因序列 PCR 产物的处理
    
2.2.6 测序及序列分析
3 结果
    3.1 样品检测结果
    3.2 接毒细胞 PCR 检测结果
    3.3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3.4 PCV2 全基因序列的扩增
    3.5 PCV2 全基因序列的鉴定
    3.6 PCV2 分离株测序结果
    3.7 PCV2 分离株 ORF2 与广东流行株的氨基酸序列比较
    3.8 PCV2 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7)链霉素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链霉素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1.1 链霉素的概述
        1.2 链霉素残留及其限量标准
    2 胶体金免疫技术及其应用
    3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链霉素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耗材
        1.2 仪器与器材
        1.3 动物、细胞及样品材料
        1.4 溶液系统
        1.5 抗体制备与鉴定
        1.6 胶体金的制备与鉴定
        1.7 金标单抗的制备及纯化
        1.8 包被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1.9 金标抗体吸附于玻璃纤维
        1.10 NC 膜包被抗原和二抗
        1.11 最适标记金颗粒大小的选择
        1.12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组装
        1.13 试纸条的性能测定
        1.14 实际样本药物添加回收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体制备与鉴定
        2.2 胶体金的制备与鉴定
        2.3 金标单抗的制备及纯化
        2.4 链霉素全抗原的鉴定
        2.5 金标抗体吸附于玻璃纤维
        2.6 NC 膜包被抗原和二抗
        2.7 最适标记金颗粒大小的选择
        2.8 试纸条的性能测定
        2.9 实际样本药物添加回收检测
    3 讨论
        3.1 胶体金的制备和颗粒大小的选择
        3.2 金标单抗的制备及纯化
        3.3 膜材料的选择
        3.4 金标抗体稀释液的配伍和筛选
        3.5 封闭液和样品垫处理液的选择
        3.6 试纸条的性能和稳定性
        3.7 样品处理及检测
        3.8 试纸条的特点及改进方向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莱克多巴胺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金标快速检测试纸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文献综述
    1 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现状及其应用
实验一 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二 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三 莱克多巴胺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附录

(9)新疆库尔勒香梨主要病毒的分子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果树病毒危害及特点
        1.1.1 果树病毒危害
        1.1.2 果树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2 果树病毒病的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果树病毒病的检测技术
        1.3.1 果树病毒病的外观症状诊断法
        1.3.2 果树病毒病的指示植物检测法
        1.3.3 果树病毒病的电子显微镜检测法
        1.3.4 果树病毒病的血清学检测法
        1.3.5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1.3.5.1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1.3.5.1.1 核酸杂交技术的优越性
        1.3.5.1.2 核酸探针的来源
        1.3.5.1.3 核酸探针的制备
        1.3.5.1.4 探针的标记物
        1.3.5.1.5 杂交方法
        1.3.5.1.6 核酸杂交支持膜
        1.3.5.1.7 影响核酸杂交的因素
        1.3.5.2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1.3.5.3 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RT-PCR)
        1.3.5.4 双链RNA(dsRNA)技术
        1.3.5.4.1 dsRNA的产生
        1.3.5.4.2 dsRNA检测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
        1.3.5.4.2.1 果树病毒病及病源鉴定
        1.3.5.4.2.2 病毒分化株系的鉴定
        1.3.5.4.2.3 以dsRNA为中介对病毒核酸序列进行研究
        1.3.5.4.2.4 探针的制备和cDNA克隆的获得
        1.3.5.4.2.5 用于检测病毒卫星RNA和亚基因组RNA
        1.3.5.4.2.6 其他用途
        1.3.5.5 其他方法
        1.3.5.5.1 免疫电镜法
        1.3.5.5.2 免疫捕获PCR(IC-PCR)
        1.3.5.6 原位PCR技术
        1.3.5.6.1 原位逆转录PCR的基本原理
        1.3.5.6.2 原位逆转录PCR的原则和方法
        1.3.5.6.2.1 样品制备
        1.3.5.6.2.2 逆转录及PCR反应
        1.3.5.6.2.3 细胞内PCR产物的检测
        1.3.5.6.3 对照的设置
        1.3.5.6.4 原位PCR的应用
    1.4 梨树病毒病害的研究
        1.4.1 梨树病毒病的特点
        1.4.2 梨环纹花叶病毒与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及梨脉黄病毒与苹果茎痘病毒之间的关系
        1.4.3 几种主要梨病毒特征
    1.5 果树病毒病研究的展望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菌株
        2.1.3 质粒
        2.1.4 引物
        2.1.5 试剂及酶类
        2.1.6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梨组织RNA的提取
        2.2.1.1 梨组织中总RNA的提取
        2.2.1.1.1 异硫氰酸胍法
        2.2.1.1.2 TRIzol法
        2.2.1.1.3 方法M
        2.2.1.1.4 试剂盒法
        2.2.1.2 梨组织中dsRNA的提取
        2.2.1.3 梨组织中总核酸的提取
        2.2.1.3.1 PEX法
        2.2.1.3.2 盐酸胍法
        2.2.2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
        2.2.2.1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RT-PCR检测体系的优化
        2.2.2.1.1 cDNA合成
        2.2.2.1.2 PCR扩增
        2.2.2.1.3 RT体系的优化
        2.2.2.1.4 PCR体系的优化
        2.2.2.2 一步法RT-PCR检测体系
        2.2.2.3 库尔勒香梨上ASGV、ACLSV、ASPV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2.2.2.3.1 内标体系的建立
        2.2.2.3.2 多重RT-PCR体系
        2.2.2.3.2.1 cDNA合成
        2.2.2.3.2.2 多重PCR扩增
        2.2.2.4 目的片段转化大肠杆菌
        2.2.2.4.1 DNA片段的切胶纯化
        2.2.2.4.2 与载体质粒的连接
        2.2.2.4.3 氯化钙法转化
        2.2.2.4.3.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2.4.3.2 转化
        2.2.2.4.3.3 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
        2.2.2.4.3.4 重组克隆的酶切鉴定
        2.2.2.4.3.5 重组克隆的PCR鉴定
        2.2.2.5 序列测定与分析
        2.2.2.5.1 DNA序列测定
        2.2.2.5.2 DNA序列分析
        2.2.2.6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RT-PCR检测试剂盒
        2.2.3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cDNA探针检测体系
        2.2.3.1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cDNA探针检测体系的优化
        2.2.3.1.1 非放射性标记cDNA探针的制备
        2.2.3.1.2 探针显色灵敏度的检测
        2.2.3.1.3 RNA点杂交的常规方法
        2.2.3.1.4 库尔勒香梨病毒斑点杂交检测体系的优化
        2.2.3.1.4.1 斑点杂交检测体系的优化
        2.2.3.1.4.2 不同杂交膜比较
        2.2.3.1.4.3 不同封闭剂对杂交信号检测影响
        2.2.3.1.5 改进方法
        2.2.3.2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核酸点杂交检测试剂盒
        2.2.3.3 病毒样品的检测
        2.2.4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原位PCR检测体系
        2.2.4.1 库尔勒香梨叶片病毒的原位PCR检测体系
        2.2.4.1.1 玻片处理
        2.2.4.1.2 石蜡切片制作法
        2.2.4.1.3 组织预处理
        2.2.4.1.4 反转录反应
        2.2.4.1.5 原位PCR扩增
        2.2.4.1.6 原位PCR产物的免疫检测
        2.2.4.1.7 对照的设置
        2.2.4.1.8 果胶酶处理时间
        2.2.4.1.9 蛋白酶处理时间
        2.2.4.1.10 退火温度不同处理
        2.2.4.1.11 有效RT反应体系的建立
        2.2.4.1.12 扩增中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研究
        2.2.4.2 库尔勒香梨茎尖病毒的原位PCR检测
        2.2.4.2.1 玻片处理
        2.2.4.2.2 冷冻切片的制作
        2.2.4.2.3 组织预处理
        2.2.4.2.4 一步法RT-PCR反应
        2.2.4.2.5 原位杂交
        2.2.4.2.6 原位PCR产物的免疫检测
        2.2.4.2.7 对照的设置
3 结果与分析
    3.1 梨组织RNA的提取
        3.1.1 梨组织中总RNA的提取
        3.1.2 梨组织中dsRNA的提取
        3.1.3 梨组织中总核酸的提取
    3.2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
        3.2.1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RT-PCR检测体系的优化
        3.2.1.1 RT体系的优化
        3.2.1.2 PCR体系的优化
        3.2.2 一步法RT-PCR检测体系
        3.2.3 库尔勒香梨上ASGV、ACLSV、ASPV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3.2.3.1 内标体系的建立
        3.2.3.2 多重RT-PCR体系
        3.2.4 RT-PCR产物的转化、筛选和鉴定
        3.2.5 目的片段的序列分析与比较
        3.2.6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RT-PCR检测试剂盒
        3.2.6.1 试剂组成及配方
        3.2.6.2 操作方法
    3.3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cDNA探针检测体系
        3.3.1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cDNA探针检测体系的优化
        3.3.1.1 非放射性标记cDNA探针的鉴定
        3.3.1.2 探针显色灵敏度的检测
        3.3.1.3 RNA点杂交的常规方法
        3.3.1.4 库尔勒香梨病毒斑点杂交检测体系的优化
        3.3.1.4.1 斑点杂交检测体系的优化
        3.3.1.4.2 不同杂交膜比较
        3.3.1.4.3 不同封闭剂对杂交信号检测影响
        3.3.2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核酸点杂交检测试剂盒
        3.3.2.1 杂交试剂盒的组成
        3.3.2.2 操作方法
        3.3.3 病毒样品的检测
    3.4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原位PCR检测体系
        3.4.1 库尔勒香梨叶片病毒的原位PCR检测体系
        3.4.1.1 不同处理对石蜡切片制作效果的影响
        3.4.1.2 不同组织预处理对原位切片效果的影响
        3.4.1.3 反转录反应组分浓度对原位PCR效果的影响
        3.4.1.4 原位扩增中各因素对PCR效果的影响
        3.4.2 库尔勒香梨茎尖病毒的原位PCR检测
4 讨论
    4.1 梨组织中总RNA、dsRNA及总核酸的提取
    4.2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
    4.3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cDNA探针检测体系
    4.4 香梨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4.5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原位PCR检测体系
        4.5.1 固定剂的选用与固定时间的确定
        4.5.2 切片的防脱
        4.5.3 反应中蒸发的防止
        4.5.4 蛋白酶消化时间的确定
        4.5.5 地高辛标记核苷酸的使用
        4.5.6 原位PCR的反应体系各组分对结果的影响
        4.5.7 循环次数
        4.5.8 标本的洗涤
        4.5.9 原位PCR检测梨病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5 结论
    5.1 梨组织RNA、dsRNA、总核酸的提取
    5.2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
    5.3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cDNA探针检测体系
    5.4 库尔勒香梨病毒分子检测试剂盒
    5.5 库尔勒香梨病毒的原位PCR检测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缩写词和英汉对照
附录2: 本研究使用的主要试剂与溶液的配制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主要论文和着作
附录4: 测序原始图谱

四、华南首用国产NC(论文参考文献)

  • [1]ECC/RC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 乔治. 东南大学, 2019
  • [2]林芝藏猪消化道寄生虫调查及蛔虫、细颈囊尾蚴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D]. 罗厚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17(12)
  • [3]五轴数控机床精度测评方法研究[D]. 林海峰.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4]五轴数控加工商用后置处理软件若干技术的研究[D]. 周小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6)
  • [5]五轴机床旋转轴偏置的后置处理算法研究[J]. 周小飞,李会江,陈伟,李静蓉. 制造业自动化, 2013(06)
  • [6]广东省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感染情况及分子特征研究[D]. 梁鹏帅. 河南农业大学, 2012(04)
  • [7]链霉素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D]. 倪同浩. 扬州大学, 2009(12)
  • [8]莱克多巴胺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金标快速检测试纸的研制[D]. 徐社会.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3)
  • [9]新疆库尔勒香梨主要病毒的分子检测研究[D]. 马兵钢.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4(01)
  • [10]两种方法检测猕猴B病毒抗体的初步探讨[J]. 饶军华,刘晓明,田克恭,遇秀玲,马昭林.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04)

标签:;  ;  

华南地区首台国产数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