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建设与环境保护

住宅小区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住宅小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孋[1](2020)在《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等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一直处于迅速发展状态,但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得我国能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生态系统严重退化。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推行绿色施工是我国建筑业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实现建筑绿色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对建筑工程开展绿色施工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面的研究不多,缺乏一套科学、统一、完善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这将严重阻碍我国绿色施工理念的推广以及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推广度高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用于准确评价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水平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普遍划分为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和竣工验收这三个阶段,目前关于绿色施工评价,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都主要针对施工实施阶段开展研究,鲜少涵盖其他两个阶段。基于此,本文以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为研究对象,将绿色施工划分为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并依据绿色施工概念,绿色施工目标、现行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和施工全过程下绿色施工思想的透彻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24个细化指标。按照国内外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习惯,本文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水平划分为5个等级,并依据现行的国家或者地方标准、相关文献、统计数据和专家经验值获得了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级标准。考虑到尚有研究获取指标权重的方法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主观赋权法,使得评价结果容易被评价者的主观意识所影响,致使评价结果缺乏客观合理性。因此,为了结合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优点,规避二者的缺点,使得赋权结果采纳有用主观因素的同时,又能保证赋权结果的客观合理,本文依据专家意见,运用AHP法确定了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观权值,并通过统计待评价对象的原始数据,利用熵权法求得了各指标的客观权值,从而获得了主客观综合赋权结果。对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优缺点分析,由于未确知测度模型能够规避评价指标未确信息的同时实现评价对象的定量分析,故本文将未确知测度模型引入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综合评价领域,从而实现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等级的量化研究。利用本文构建的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等级评价体系,对一个大型住宅小区三期建设项目进行了绿色施工等级评价研究。评价结果显示,一期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等级为“良好”,二期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等级为“中等”,三期期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等级为“良好”,且三期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水平从高到底依次为:三期>一期>二期。说明该项目在工程建设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实施的绿色施工措施合理有效,绿色施工水平达到了预期目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说明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适用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等级评价,能够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何宁风[2](2020)在《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综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随着我国“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建设的持续推进,大多数省份将实现市市通高铁。高铁站周边区域作为城市对外联系的重要门户,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关注地区。但目前国内针对高铁站周边区域开发建设的相关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亟需一种适宜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引导高铁站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西安高铁新城作为陕西“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以下简称“三个经济”)和“空港、陆港、高铁港”(以下简称“三港”)经济辐射核心区域以及大西安北跨发展战略实施的中心区域,将肩负打造国际商贸服务、国际科教合作、国际产能合作、滨水绿色生态的重要承载平台。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作为高铁新城建设的先导区以及核心发展引擎,亟需与其自身发展特征高度匹配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以及交通组织等适宜发展模式。通过合理确定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的影响范围基础上,针对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开展实地调研,评估高铁站周边区域发展现状条件,并借鉴国内外典型高铁站周边地区发展模式,提出适宜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的发展模式和综合发展规划策略,将对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的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首先明确界定相关概念,引介相关基础理论,梳理并总结了国内外高铁站周边区域的相关研究进展。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合理确定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影响范围,基于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的发展现状,构建站点周边区域发展现状条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并从发展现实和未来两个维度对发展基础进行审视。其次,通过借鉴国内外典型高铁站周边区域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从产业发展模式、空间布局模式、交通组织模式三个方面对典型高铁站地区的发展模式进行剖析,并深入比较分析了不同发展模式的优劣势。最后,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主导模式,构建“商务服务+商业贸易+休闲体验”的产业发展模式,基于“依附共生-组团式”模式,构建“单核侧心+多功能组团围合式”的空间布局模式,基于“双环-放射式”模式,构建车站地区“双环-放射状-高密度”棋盘式路网的交通组织模式。通过对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发展模式的构建,从产业体系构建、空间布局优化、环境品质提升、设施配套完善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综合发展规划策略。

谷甜甜[3](2019)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文中认为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水”病盛行,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危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作为内涝重发区,老旧小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其海绵化改造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为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并将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然而,现阶段居民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中的“无意参与”、“无力参与”、“无路参与”、“无序参与”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老旧小区治理水平,甚至引发了较多投诉事件。尽管国内外学者均在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居民参与和参与式治理上有较多研究成果,但鲜见参与式治理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对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定量分析较少,缺乏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评价方法,少有对居民参与治理机理的分析,未见该领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的研究,且缺少引导居民参与治理的对策。因此,本研究将参与式治理引入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过程中,按照“剖析内涵-划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评价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分析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仿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过程”的思路,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全面剖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走访等方法,深入探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和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界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分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主体、客体和过程等基本要素,梳理居民参与治理在国内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从赋权、参与、协作、网络和效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框架,推动参与式治理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2)系统划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识别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居民常采取的参与治理行为并利用PROMETHEE II方法对这些行为的参与水平进行排序。而后,基于教育心理学领域参与框架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概念框架,建立基于层次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法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控制型参与治理模式、告知型参与治理模式、非参与型参与治理模式、态度消极型参与治理模式、配合型参与治理模式、意愿微弱型参与治理模式和完全型参与治理模式等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客观分析居民参与治理情况,丰富参与框架的相关研究。(3)定量评价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整理参与水平评价的指标,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初步指标体系,再根据相关专家访谈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确定最终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而后,构建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为例,计算五个城市综合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对比,量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判断居民参与治理绩效,创新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估方法。(4)深入探究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心理学领域常见的行为理论进行梳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的研究框架,利用SEM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部分假设。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实践理论等理论构建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利用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索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显着影响因素。此部分研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形成机理,丰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实践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理论的应用研究。(5)动态仿真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过程。根据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首先探究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之间存在17条演化路径。其次,选择离散选择模型构建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测算模型,利用前述调研数据构建基于SD的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而后,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设计基于MAB-SD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利用调研数据设置模型的初始输入变量,分析该情景下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单因素、两因素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的对策。此部分研究有助于揭示居民参与治理的演化规律,推动计算实验技术在居民参与领域的应用,并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提供方向。

任燕[4](2019)在《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天地源重庆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山地地貌丰富,山地面积超过了全国陆地面积的69%,山地城镇在全国达到了50%。山地城市的建设,因为地形地貌起伏复杂、自然环境丰富多样,其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环境塑造等方面应考虑的因素也较平地城市更为复杂,从山地适宜性角度出发进行的建筑创作,因特殊地理符号而使设计结果区别于其它地区,也造就了山地城市建筑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城市居住用地的建设已然成为决定城市形象、人居环境空间品质的重要组成。而山地城市的居住区建设在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同时,通过与地域环境的融合、通过对历史文脉的传承,通过建筑与地形地貌的对话,通过融入全寿命周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全方位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营造了舒适绿色的人居环境,塑造了山地城市富有个性的风貌。本文以作者负责设计管理的重庆项目为例,从适宜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山地城市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打造人居环境空间品质的设计活动中,如何实现对当地山地地形改造的适宜性设计。重庆是我国典型的山地城市,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气候特征鲜明,文化历史悠久,当地建筑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逐渐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山地建筑文化。本文以天地源公司开发建设的重庆水墨江山项目为例,从建筑设计及设计管理角度,阐述了山地城市住宅小区类项目的概况和设计背景,详细分析了项目的场地条件、周边环境、地形地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以及区域气候特征等,挖掘重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建立当地人文环境与建筑的关联。论文特别分析当地传统建筑,研读传统建筑在处理建筑与地形融合关系上的策略和设计手法,总结相关经验并指导水墨江山项目的建筑设计。在天地源水墨江山住宅小区项目设计实践中,笔者以建筑学专业相关理论为基准,以建筑设计管理方的身份全面参与项目的策划、规划及建筑设计全过程。本论文从天地源水墨江山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总体布局、建筑形态、竖向设计、交通组织、气候适应性、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出发,探讨结合当地典型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特点的适宜性山地城市住宅设计策略,从城市环境、建筑场地和建筑设计的协调性角度出发,探讨因地制宜、保护自然资源,契合自然环境的设计手法,从对山地城市住宅建筑的经济合理性分析,探讨山地城市场地特征和建筑个性的和谐统一。

申雯[5](2019)在《西安市商品住宅品质提升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安居是人民幸福和美好生活需要最基本的体现之一。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商品住宅的建设逐步进入发展快车道,住房严重短缺的现象得到了极大的缓解。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6.9平方米,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居住水平显着提升,居民对商品住宅的诉求也逐步转向对居住品质的需求。然而商品住宅品质尚存在许多问题,提升住宅品质已成为商品住宅建设的最紧要任务之一。本文以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主要矛盾转化理论和供给侧改革理论为基础,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6个一级指标及43个二级指标对西安市商品住宅的现状做了统计,并结合相关行业的专家对各级指标的权重,对西安市商品住宅的品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西安市的商品住宅建设虽然取得了显着成就,但住宅品质仍然存在着突出问题:住宅的建筑设计、智能化技术装备和适老性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小区的文化建设和物业服务意识差强人意;住房保障制度、市场秩序和购房经济负担等市场环境因素亟待改善;城市的宜居环境提升缓慢、公共配套设施供需矛盾愈加突出。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住宅品质的技术标准建设缺乏系统性、城市住宅区规划缺乏综合性全面考虑、市场管理及其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多渠道住房供应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城市的宜居水平继续快速提升。根据西安市商品住宅品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提出了更新建筑设计理念、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规范房地产市场、完善适老化与智能化设备及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的路径建议。

沈月[6](2019)在《山地城市雨水径流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凸显,为解决“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世界各地均提出了针对性的城市管理策略。就山地城市而言,独特的坡度、下垫面和用地情况等因素导致其面源污染负荷较高,使得水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重庆市悦来新城面源污染控制区内大气环境及典型下垫面(山地城市道路、公园、公共建筑及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形地貌和排水系统现状,划分城市面源汇水单元,采用自动取样监测和人工取样监测、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污染物参数,进而开展山地城市的城市面源污染干湿沉降监测,研究山地城市快排快泄的“产-汇-流-滞-排”全过程径流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旨在为制定面源污染治理和雨洪控制工程的技术方案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悦来新城的空气质量受温度、风速等因素影响而呈现显着的季节性特征,同时与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物通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从空气质量来看,PM10与PM2.5日均浓度污染占主体地位,NO2次之。从影响因素来看,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温度、环境风速呈显着的负相关,春季以外季节的大气气压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另外,悦来新城大气颗粒悬浮物中氮素的主要成份是无机氮(NO3-+NH4+);TP的浓度相比TN的浓度要低两个数量级。大气氮素沉降以湿沉降为主,占总沉降通量的61.24%;磷素沉降以干沉降为主,占总沉降通量的52.25%。悦来新城大气湿沉降的NO3--N、NH4+-N、TN、TP和ON的沉降通量分别是7.55、11.88、21.85、0.81、2.42 kg/(hm2·a),而干沉降的NO3--N、NH4+-N、TN、TP和ON的沉降通量分别是4.26、6.39、13.83、0.88、3.17 kg/(hm2·a)。(2)山地城市道路的降雨径流污染物受降雨强度、坡度、汇水面积等多个因素影响。首先,由于小降雨强度事件中降雨径流的冲刷效应高于雨量的稀释效应,因此其污染物浓度显着高于中、大降雨强度事件中的浓度,但污染物峰值均出现在降雨初始时刻及降雨量峰值后1020min。NH4+-N是道路径流水中TN的主要形式,而NO3--N的浓度较低。其次,山地城市道路的坡度越大,初期冲刷效应越显着,道路旁生物滞留带的土壤渗透性越差,整体初始冲刷效应强度呈现TN>TSS>COD>TP的特征,故推荐控制FF值为30%40%。另外,降雨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道路径流流量不仅与坡度有关,更与汇水面积呈现较强的相关性。(3)会展公园(典型山地公园)径流中TSS、COD、TP等污染物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山地城市道路类似,但TN、叶绿素a的波动性较强,其中NO3--N是公园径流雨水中TN的主要形式,占比为42%65%,而NH4+-N的浓度相对较低。公园降雨径流流量受降雨强度影响较大,但流量峰值与降雨峰值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另外,公园降雨径流只在降雨强度较大时出现冲刷效应,且与道路污染物的冲刷效应基本一致。(4)山地城市公建及小区的雨水径流组织尤其重要。国博中心(典型公共建筑)的6个雨水调蓄池及住宅小区的5个雨水调蓄池中的水质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道路清洗和城市绿化用水标准。国博中心与住宅小区氮磷污染物有着不同的来源,其中住宅小区以颗粒性氮磷为主,而国博中心的氮磷来源则比较复杂。同时,受雨水调蓄池集水面积差异以及不透水集水面积占比差异影响,国博中心雨水调蓄池的回用率显着高于住宅小区。(5)三种典型山地城市下垫面(道路、公园、公建及小区)的污染负荷通量及年均负荷水平差异较大。山地城市道路TSS、COD、NO3--N、NH4+-N、ON、TN和TP的污染负荷通量分别为3120.31、567.35、9.94、10.04、5.27、25.28和5.54kg/(hm2.a)。典型公园下垫面TSS、COD、NO3--N、NH4+-N、ON、TN、TP和叶绿素a的污染负荷通量分别为456.15、226.95、3.37、4.13、1.06、8.56、1.10和0.06 kg/(hm2.a)。公共建筑下垫面TSS、COD、NH4+-N、TN和TP的污染负荷通量分别为576.63、37.12、8.55、26.33和0.68 kg/(hm2.a)。住宅小区下垫面TSS、COD、NH4+-N、TN和TP的污染负荷通量分别为559.82、21.05、1.17、17.74和1.13kg/(hm2.a)。(6)重庆市悦来新城的面源污染本底值总量主要为大气干沉降,但面源污染的主要直接输入形式则是降雨径流。悦来新城的地表水环境虽已达到重庆市批复的水功能区划要求,但面源污染作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仍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及政策指导来应对该威胁。

漆琳[7](2019)在《业主参与社区自治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效能信念理论》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房屋体制改革后,业主获得私人房屋产权,拥有管理社区,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条件和需求。在此情况下,社区治理模式中衍生出社区自治这一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治理模式,其强调了业主在社区治理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然而,这种新型治理体系诞生不久,法律体系、组织制度、业主主体还未成熟,在其发育过程中,出现了业主与业委会、业委会与物业公司以及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利益冲突,同时由于业委会定位不清晰,职能与居委会重叠,未能实现其应有的职能,损害了业主的利益。而业主作为社区自治的主体,多数法律意识淡薄、管理水平较差,在外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业主参与成为社区自治的一大困境。本文将社区自治作为一类集体行动,以集体行动的逻辑分析业主参与问题,引入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效能信念,从自我效能、集体效能以及代理效能三个维度分析业主参与的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了解业主参与与自我效能、集体效能以及代理效能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了经典政治抗议模型——集体利益模型(CIM),将业主参与的预期价值作为因变量,自我效能、集体效能、代理效能、选择性成本以及选择性收益作为自变量,设置自变量的估计系数,根据估计系数来分析各个变量与业主参与的相互关系。作者在重庆市抽取了15个住宅小区发放了400份结构性问卷,调研了社区业主参与自治的相关信息,根据收集到的有效样本数据,利用SPSS软件了解社区业主的人口特征以及参与社区自治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考察自变量对参与程度的影响,以此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发现集体效能对业主参与水平的影响最大,其通过社区凝聚力和预期互惠两个维度分别激发业主的参与热情,同时在相关分析中发现,集体效能还能影响业主的个人效能,从而对参与水平产生作用。在选择性收益中,成员因素对参与水平的影响格外突出,如果业主是自治组织的成员,其参与水平会大大多于普通业主。而对于选择性成本,教育水平呈现出与参与水平的显着性关系,教育程度高的业主,参与水平也较高,这一结果印证了前文的猜想,即知识和相关技能是制约业主参与社区自治的重大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从提升自我效能、集体效能以及代理效能等多个方面改善业主参与水平,促进社区自治健康发展。

朱晨宇[8](2019)在《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带给人们物质方面极大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雾霾、沙尘暴、洪水等一系列自然灾害。自上世纪90年代起,绿色建筑以其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回归自然的新型理念风靡世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身体健康不断重视,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求,因此,更加关注居住者肌体的健康建筑应运而生。为实现居民心理、生理以及精神上的全方面健康,打造良好的室内室外环境,本文从社区层面入手,力求为居民打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规范社区建设,建立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我国健康社区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查阅相关文献和评价标准,探究健康社区的兴起和发展,总结我国健康社区技术要点,形成健康社区价值观。本文从生态平衡、健康宜居、可持续性发展、社会公平、经济发展五个维度入手,分析国内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以及社区相关评价标准的标准框架、技术措施、权重分值等内容,将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空气质量、水环境、社区舒适、健身空间、人文打造、社区服务6大类。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研究分析,编写指标内容及评分细则,初步建立健康社区评价模型。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模型中各指标权重进行几何计算,并将各指标权重转化为得分,计算过程中引入Yaahp软件,不仅简化了计算过程,而且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计算结果。本文将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认证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依据认证项目的指标得分情况进行等级划分。案例试评对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用性验证,前期通过网络检索、实地考证等方式对社区概况进行认知。试评阶段通过设计图纸分析、实地调查、居民问卷的方式对案例社区进行健康社区星级认证。认证结果表明,案例社区试评结果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建立的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构建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打下基础,评价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区的健康性能,将定性指标转变为定量的形式能够向社区居民提供直观可感的评价结果,在促进社区进行健康性能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进而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希望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为我国健康社区的建设及相关标准的编写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卢丽芳[9](2018)在《海绵城市理念下住宅小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以胪雷新城海绵城市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建设载入宪法序言,规定由国务院行使生态文明建设职权,表明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海绵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的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渗透、自然存积、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的低影响开发技术合理地构建雨水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治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住宅小区是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源头部分,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进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海绵城市理念住宅小区(以下简称“海绵小区”)在建设过程中虽然以“水”为中心,但是不能“就水论水”。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从住宅小区的综合效益出发,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统筹规划,提升住宅小区的综合效益。因此文章通过构建比较合理的海绵小区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以海绵城市理念为背景,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准则研究海绵小区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确保评价体系的可靠性与可信度,在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每一步的设计与筛选都必须是有科学依据的。首先,要明确海绵小区综合效益评价的目标、原则与思路,运用实践调研与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概念、发展历程、海绵小区设计思路、与传统住宅小区对比理论与实践效益优势与特点进行研究、叙述与分析,为海绵小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构建打下理论基础。然后运用实践经验与文献研究法筛选出40个基础指标,使用调查法与理论分析综合分析结合对指标进行精简,筛选出17个评价海绵小区综合效益指标。再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设置指标权重,制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等级,最终完成评价模型构建。接下来,结合个案分研究法对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得出个案-胪雷新城海绵城市项目综合效益为85.21分,属于Ⅱ等级,海绵小区综合效益水平较高,经过与现场对比,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说明文章研究的评价模型比较合理,具有借鉴作用。最后,文章分别从住宅小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角度对提升住宅小区综合效益提出相关对策。

邓兴荣[10](2017)在《“海绵城市”的设计学思考 ——长沙海绵小区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地面不透水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面临越来越大的雨水管理压力,因此,建设生态可持续性的“海绵城市”刻不容缓。但是,与大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实践经验不足,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等问题。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海绵城市设计经验,使我国海绵城市的设计变得更加生态化、高效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海绵城市”迅速发展现状,实现城市跨越式的资源优化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目前城市建设中必须切实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此目的,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并对本文的主题进行全面性解读及了解,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所面临雨水问题的严峻现状及其成因,并对“海绵城市”定义、理论等相关概念做了详细的阐述。第二部分,本文基于城市建设与雨水问题的矛盾,分析了国内外先进的“海绵城市”设计理论体系及实践案例,通过对国内外雨水资源管理方法的对比,总结了我国传统城市在雨水管理设计上存在的缺陷。第三部分,结合长沙市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特征等因素,说明长沙“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提出长沙“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的设计原则、设计目标。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个体,针对长沙城市住宅小区雨水综合利用进行研究,基于小区雨水管理上的缺陷提出了适用于长沙城市住宅“海绵小区”设计改造方案及对论文的内容及不足之处做出总结。

二、住宅小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小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等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创新点
2 评价体系构建理论
    2.1 绿色施工理论
        2.1.1 绿色施工的概念
        2.1.2 绿色施工的基本要素
    2.2 基于施工全过程的绿色施工思想
    2.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等级综合评价的方法
        2.3.1 综合评价相关理论
        2.3.2 赋权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2.3.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的确定
        2.3.4 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2.3.5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等级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2.4 本章总结
3.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及其分级标准的建立
    3.1 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3.3 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施工准备阶段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构建
        3.3.2 施工实施阶段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构建
        3.3.3 竣工验收阶段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构建
    3.4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建立
        3.4.1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依据
        3.4.2 绿色施工总体部署规划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3.4.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3.4.4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3.4.5 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3.4.6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3.4.7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3.4.8 建筑工程室内体验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3.5 本章总结
4 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等级综合评价的方法
    4.1 主观权重的确定
        4.1.1 AHP法的基本步骤
        4.1.2 AHP法的计算结果
    4.2 客观权重的确定
        4.2.1 熵权法的基本步骤
        4.2.2 熵权法的计算结果
    4.3 综合权重的确定
    4.4 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基本步骤
    4.5 本章总结
5 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等级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5.1 工程概况
    5.2 项目主要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5.2.1 施工准备阶段绿色施工措施
        5.2.2 施工实施阶段绿色施工措施
        5.2.3 竣工验收阶段绿色施工措施
    5.3 指标数据的统计
    5.4 绿色施工等级评价与结果分析
        5.4.1 求单指标未确知测度
        5.4.2 求多指标加权综合测度
        5.4.3 确定绿色施工评价等级
        5.4.4 绿色施工水平排序
    5.5 本章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某大型住宅小区三期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问卷调查
附录 B 某大型住宅小区三期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重要度问卷调查

(2)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综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实践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铁站周边区域
        2.1.2 综合开发
        2.1.3 规划策略
    2.2 理论基础
        2.2.1 城市触媒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TOD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的发展现状分析
    3.1 研究范围界定
        3.1.1 核心功能区域
        3.1.2 周边影响区域
    3.2 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分析
        3.2.1 发展历程
        3.2.2 发展现状
    3.3 高铁客流特征及需求分析
        3.3.1 高铁站客流特征分析
        3.3.2 高铁站客流需求分析
    3.4 多维视角下的评价及审视
        3.4.1 发展水平评价
        3.4.2 发展审视
    3.5 本章小结
4 典型高铁客站案例及其发展模式剖析
    4.1 国外典型案例剖析
        4.1.1 京都站
        4.1.2 大阪站
        4.1.3 新横滨站
        4.1.4 特征总结
    4.2 国内典型案例剖析
        4.2.1 上海虹桥站
        4.2.2 杭州东站
        4.2.3 特征总结
    4.3 典型发展模式分析
        4.3.1 产业发展模式
        4.3.2 空间布局模式
        4.3.3 交通组织模式
    4.4 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4.4.1 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4.4.2 空间布局模式比较分析
        4.4.3 交通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的发展模式选择
    5.1 模式选择思路
    5.2 发展目标定位
        5.2.1 定位依据
        5.2.2 战略定位
        5.2.3 发展目标
    5.3 发展模式选择
        5.3.1 产业发展模式
        5.3.2 空间布局模式
        5.3.3 交通组织模式
    5.4 关键路径探索
        5.4.1 产业发展路径
        5.4.2 空间布局路径
        5.4.3 交通组织路径
    5.5 本章小结
6 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综合发展规划策略
    6.1产业体系构建策略
        6.1.1 产业选择思路
        6.1.2 推进科技创新
        6.1.3 发展商贸服务
        6.1.4 培育文创产业
    6.2 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6.2.1 布局优化思路
        6.2.2 空间总体布局
        6.2.3 核心区域引领
        6.2.4 多区协调联动
    6.3 环境品质提升策略
        6.3.1 架构生态廊道
        6.3.2 完善绿地体系
        6.3.3 融合绿色理念
    6.4 设施配套完善策略
        6.4.1 高效立体的交通组织
        6.4.2 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1: 西安高铁北客站旅客出行特征调查问卷
致谢

(3)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水”病盛行
        1.1.2 国家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
        1.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1.1.4 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
        1.1.5 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代表性较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内涵剖析
    2.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
        2.1.1 老旧小区的概念
        2.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概念
        2.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规划
        2.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常见技术
    2.2 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
        2.2.1 居民参与的概念
        2.2.2 参与式治理的概念
        2.2.3 居民参与治理的概念
        2.2.4 居民参与治理的方式
    2.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
        2.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
        2.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基本要素
        2.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实践
        2.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
    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
        3.1.1 行为参与相关研究
        3.1.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
        3.1.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资料搜集
        3.1.4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结果
    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
        3.2.1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方法
        3.2.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相关度量数据收集
        3.2.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结果
    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模型构建
        3.3.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研究框架
        3.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指标梳理
        3.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设计
        3.3.4 基于聚类分析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
    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实证分析
        3.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收集
        3.4.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分析
        3.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分析
        3.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定量评价
    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涵
        4.1.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评价
        4.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作用
        4.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容
        4.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过程
    4.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优化
        4.2.3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最终评价指标体系
    4.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4.3.1 评价常用方法的比较
        4.3.2 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的提出
        4.3.3 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评价模型
    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实证分析
        4.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数据收集
        4.4.2 基于ANP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3 基于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排序
        4.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
    5.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模型构建
        5.1.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研究理论框架
        5.1.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研究假设
        5.1.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问卷设计
        5.1.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方法
    5.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实证分析
        5.2.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2.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5.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的验证
        5.2.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检验结果分析
    5.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3.1 参与模式影响因素梳理
        5.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5.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5.3.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调研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4.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5.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假设验证
        5.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
    6.1 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
        6.1.1 基于MAB-SD的计算实验
        6.1.2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要素分析
        6.1.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思路
    6.2 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
        6.2.1 居民参与治理网络假设
        6.2.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策略分析
        6.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决策路径模型
    6.3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
        6.3.1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系统分析
        6.3.2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构建
    6.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实证分析
        6.4.1 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
        6.4.2 动态仿真相关输入变量调查与设置
        6.4.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结果与分析
        6.4.4 居民参与治理敏感性因素分析
    6.5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6.5.1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社区场域
        6.5.2 营造参与氛围,培育居民惯习
        6.5.3 健全参与制度,增加社会资本
        6.5.4 树立居民信心,强化心理资本
        6.5.5 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认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调查问卷
    附录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度量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调研问卷
    附录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体系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5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关系及重要性调研问卷
    附录6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问卷
    附录7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最终调研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学术成果清单

(4)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天地源重庆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山地与山地城市
        1.1.2 我国山地建筑现状
        1.1.3 山地城市住宅建筑的特点
        1.1.4 研究项目背景
    1.2 研究的范围、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相关概念
        1.3.1 山地、山地城市及山地城市设计
        1.3.2 山地建筑典型特征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调研法
        1.5.2 专业交流
        1.5.3 案例剖析
2 山地城市住宅设计概述
    2.1 山地建筑的特点
        2.1.1 山地地形影响下的土地开发
        2.1.2 交通出行特点
        2.1.3 建筑处理手法特点
        2.1.4 景观环境特点
    2.2 山地城市住宅设计特点
        2.2.1 设计理念基础:对原有环境的融合和文化的传承
        2.2.2 设计思路要点: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
        2.2.3 设计方案落实:分析价值排序确定具体排布
    2.3 山地城市住宅设计原则
        2.3.1 因地制宜原则
        2.3.2 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2.3.3 规划设计应与区域整体相协调的原则
    2.4 重庆传统建筑设计策略及启示
    2.5 小结
3 天地源重庆水墨江山住宅小区设计概述
    3.1 重庆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特色
        3.1.1 自然生态
        3.1.2 人文特征
    3.2 重庆山地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3.2.1 山地环境影响下的规划布局特点
        3.2.2 山地环境影响下的建筑形态特点
        3.2.3 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建筑特点
        3.2.4 山地环境影响下的住宅设计特点
    3.3 水墨江山住宅小区项目概况
        3.3.1 区位及交通
        3.3.2 用地及上位规划
        3.3.3 场地地形地貌及现状
        3.3.4 市政公用设施配套
        3.3.5 场地微气候特征
        3.3.6 场地文化表现特征
    3.4 设计目标与理念
        3.4.1 设计目标
        3.4.2 设计理念
    3.5 小结
4 适应山地地形的建筑设计策略
    4.1 地形适应性设计策略
    4.2 基于地形适应性的规划设计研究
        4.2.1 规划总平面推演
        4.2.2 功能分区
        4.2.3 建筑布局
    4.3 基于地形适应性的竖向设计研究
        4.3.1 竖向设计原则
        4.3.2 竖向设计策略
        4.3.3 竖向设计方案
    4.4 建筑设计分析
        4.4.1 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4.4.2 设计理念及风格定位
        4.4.3 建筑单体竖向交通设计
    4.5 景观设计分析
        4.5.1 环境景观设计理念
        4.5.2 环境景观设计思路
    4.6 交通组织分析
        4.6.1 交通组织规划设计原则与策略
        4.6.2 交通组织中的无障碍设计
        4.6.3 交通组织中的消防车道及扑救场地设计
    4.7 小结
5 适宜当地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
    5.1 重庆当地气候特征及建筑设计应对气候的要点
    5.2 重庆传统建筑的被动式气候策略及启示
        5.2.1 被动适应气候的典型建筑表现
        5.2.2 被动适应气候的典型构造形态
    5.3 改善风环境的设计策略
        5.3.1 顺应山地微气候的规划布局
        5.3.2 利于通风隔热的建筑形态
    5.4 改善光环境的设计策略
        5.4.1 利于户内光环境的总体规划
        5.4.2 利于户内光环境的建筑单体设计
        5.4.3 有效改善光环境的建筑构造措施
    5.5 利于节能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5.6 小结
6 尊重和传承地域文化的建筑设计策略
    6.1 地域文化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6.1.1 地域心理
        6.1.2 建筑色彩
        6.1.3 建筑材料与技术构造
    6.2 重庆当代建筑文化表现
        6.2.1 影射山水环境
        6.2.2 隐喻自然元素
        6.2.3 当地的记忆色彩
        6.2.4 对民俗特征的外在表达
    6.3 文化适宜性策略
    6.4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6.5 小结
7 基于适宜性策略研究的设计成果
    7.1 规划设计方案
    7.2 景观设计成果
    7.3 建筑单体平面设计
    7.4 建筑单体立面设计
        7.4.1 新中式建筑立面风格表达
        7.4.2 地域文化的演绎与创新
    7.5 防火设计
        7.5.1 总体规划防火设计
        7.5.2 建筑单体防火设计
    7.6 无障碍设计
    7.7 气候适宜性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节选
        7.7.1 总平面绿色建筑设计
        7.7.2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7.7.3 室内通风模拟
        7.7.4 室内光环境设计
    7.8 小结
8 结论
    8.1 结论
    8.2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 A:室内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
    1.室内风环境评价标准
    2.模拟计算参数
    3.模拟结果
        3.1 夏季模拟结果及分析
        3.2 冬季模拟结果及分析
    4.结论
附录 B:绿色建筑室内光环境与视野综合计算分析报告
    1.规范标准参考依据:
    2.建筑概况
        2.1 基本信息
        2.2 层高汇总表
        2.3 全楼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外墙面积汇总表
        2.4 建筑轴测图
    3.指标要求
    4.模拟概述
        4.1 分析软件
        4.2 参数设置
    5.模拟分析
        5.1 模拟条件
        5.2 模拟结果
        5.2.1 窗地面积比
        5.2.2 采光系数统计
    6.结论
致谢

(5)西安市商品住宅品质提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居住品质的内涵的研究
        1.3.2 关于住房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商品住宅市场的供需研究
        1.3.4 商品住宅品质研究方法回顾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 与商品住宅品质提升的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商品房与商品住宅
        2.1.2 商品住宅品质
    2.2 商品住宅品质提升的意义
    2.3 商品住宅品质标准及其建立的原则
        2.3.1 商品住宅的品质标准
        2.3.2 商品住宅品质标准的建立原则
    2.4 居住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构架
3 与本研究相关理论政策依据
    3.1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3.1.1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实质是供求平衡
        3.1.2 供求总量平衡
        3.1.3 供求结构平衡
    3.2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
    3.3 供给侧改革理论
4 西安市商品住宅品质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4.1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4.2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
    4.3 专家对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3.1 专家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4.3.2 专家权重系数计算
        4.3.3 居民居住品质评价值的计算
    4.4 居民对商品住宅品质的总体评价
    4.5 居民对商品住宅品质分项评价
        4.5.1 住宅的建筑设计落后于需求变化
        4.5.2 住宅的智能化技术装备配套明显滞后
        4.5.3 小区软件建设是小区环境的软肋
        4.5.4 养老配套设施不能满足住宅适老性要求
        4.5.5 市场环境是住宅品质提升的最大短板
        4.5.6 城市环境拖累城市宜居程度
5 西安市商品住宅品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5.1 住宅的建筑设计
        5.1.1 厨卫面积、布局和设施及洗衣空间不合理
        5.1.2 住宅建筑面积总体偏小
        5.1.3 居民对住宅建筑风格和外观的满意度偏低
    5.2 住宅的智能化技术装备
        5.2.1 老旧住宅智能化技术装备滞后
        5.2.2 忽视老年人对住宅智能化技术装备的需求
    5.3 小区环境
        5.3.1 社区文化建设是小区服务的最薄弱环节
        5.3.2 物业服务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5.3.3 部分小区设施配套不到位
    5.4 住宅适老性滞后于发展需要
    5.5 商品住宅市场环境
        5.5.1 购房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负担
        5.5.2 房地产市场管理有待加强
        5.5.3 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尚需加强
    5.6 城市环境
        5.6.1 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亟待提升
        5.6.2 路状和生活成本是困扰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因素
        5.6.3 教育和公共医疗配套供需矛盾较大
6 西安商品住宅品质提升路径建议
    6.1 更新商品住宅设计理念,提升建筑居住品质
    6.2 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便利程度
    6.3 建立住宅适老化设计标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
    6.4 抑制房价非理性上涨,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6.5 规范房地产市场,营造诚信市场环境
    6.6 加强社区软环境建设,创建文明、和谐小区
    6.7 完善智能化设施,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6.8 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山地城市雨水径流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新型化:人、地、城“三位一体”
        1.1.2 环境挑战:点源与面源污染并存,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
        1.1.3 海绵城市建设: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式先河”
        1.1.4 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治理上下联动机制
    1.2 城市面源污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现状
        1.2.2 国内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现状
        1.2.3 雨水资源化利用新思路
    1.3 问题的提出、课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课题来源
        1.3.3 研究目的
        1.3.4 研究内容
        1.3.5 技术路线
2 重庆市悦来新城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概况及监测
    2.1 重庆市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建设背景
        2.1.1 复杂的“山-水-城”错落格局
        2.1.2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探索人、城、自然和谐相处
    2.2 重庆市悦来新城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建设概况
        2.2.1 建设目标
        2.2.2 下垫面类型及周围水系
        2.2.3 建设及改造内容
    2.3 雨水径流及污染物迁移转化测试分析方法
        2.3.1 研究区域及实验设计
        2.3.2 研究方法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 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物时间分布特性研究
    3.1 悦来新城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空气污染物特征研究
        3.1.1 空气污染物日均值统计分析
        3.1.2 空气污染物质量超标情况
        3.1.3 空气污染物时间变化
        3.1.4 空气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3.2 悦来新城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气象要素及降雨事件统计
        3.2.1 气象要素特征
        3.2.2 降雨事件特征
    3.3 悦来新城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干湿沉降特征研究
        3.3.1 大气总沉降样本的氮磷分析
        3.3.3 大气干湿沉降通量
    3.4 本章小结
4 山地城市道路降雨径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性研究
    4.1 道路径流过程污染物特征
    4.2 道路径流汇流流量特征
    4.3 道路径流初期冲刷效应分析
    4.4 道路径流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4.5 道路生物滞留带基质形貌分析
    4.6 道路降雨径流EMC值和年污染负荷输入计算
    4.7 本章小结
5 山地城市典型公园降雨径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性研究
    5.1 典型公园径流过程污染物特征
    5.2 典型公园径流汇流流量特征
    5.3 典型公园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
    5.4 典型公园径流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5.5 典型公园降雨径流EMC值和年污染负荷输入计算
    5.6 本章小结
6 山地城市典型公建及小区雨水调蓄池污染物时空分布特性研究
    6.1 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特征
        6.1.1 典型公建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特征
        6.1.2 住宅小区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特征
    6.2 雨水调蓄池水量特征
        6.2.1 典型公建雨水调蓄池水量特征
        6.2.2 住宅小区雨水调蓄池水量特征
    6.3 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6.3.1 典型公建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相关性特征
        6.3.2 住宅小区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相关性特征
    6.4 公共建筑及小区降雨径流年污染负荷输入计算
        6.4.1 典型公建年污染负荷计算
        6.4.2 住宅小区年污染负荷计算
    6.5 本章小结
7 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面源污染负荷解析
    7.1 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面源污染负荷统计
    7.2 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水环境监测指标及评估方法
    7.3 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水环境监测结果及水质评价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项目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报和获批的专利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业主参与社区自治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效能信念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内外评述
    1.3 研究方法
        1.3.1 实证研究法
        1.3.2 文献分析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3.4 集体利益模型分析法
    1.4 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社区
        1.6.2 业主
        1.6.3 社区自治
2 效能信念的文献综述
    2.1 自我效能理论
        2.1.1 自我效能的作用机制
        2.1.2 自我效能的测量
        2.1.3 自我效能的应用成果
    2.2 集体效能理论
        2.2.1 集体效能的作用机制
        2.2.2 集体效能的测量
        2.2.3 集体效能的应用成果
    2.3 代理效能理论
        2.3.1 代理效能的作用机制
        2.3.2 代理效能的应用成果
    2.4 本章小结
3 业主参与的理论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业主参与的理论模型构建
    3.2 业主参与社区自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参与预期价值的评价指标选取
        3.2.2 集体利益的感知价值评价指标选取
        3.2.3 集体效能评价指标选取
        3.2.4 自我效能评价指标选取
        3.2.5 代理效能的评价指标选取
        3.2.6 选择性收益的评价指标选取
        3.2.7 选择性成本的评价指标选取
    3.3 业主参与的理论模型评价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4.1 业主参与社区自治的问卷设计
        4.1.1 参与预期价值的测量量表(参与程度)
        4.1.2 集体利益感知价值的测量量表(不满)
        4.1.3 集体效能的测量量表(预期互惠、社区凝聚力)
        4.1.4 自我效能的测量量表(结果影响)
        4.1.5 代理效能测量量表(业主委员会效能、物业公司效能)
        4.1.6 选择性收益测量量表(社区依属、遵守规范、业主委员会成员)
        4.1.7 选择性成本测量量表(收入、教育、性别、年龄)
    4.2 调查问卷预调研
        4.2.1 预调研信度检验
        4.2.2 预调研效度检验
    4.3 研究样本
    4.4 本章小结
5 业主参与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业主的人口统计特征
        5.1.2 评价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5.2 信度及效度检验
        5.2.1 信度检验
        5.2.2 效度检验
    5.3 业主参与和测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4 集体利益模型拟合(OLS)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提升业主参与社区自治的建议意见
    6.3 局限和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研问卷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
        1.1.2 城市环境恶化
        1.1.3 人体机能弱化
    1.2 课题研究意义
        1.2.1 满足群众需求
        1.2.2 支撑国家战略
        1.2.3 提高行业水准
    1.3 健康社区的需求及现状
        1.3.1 健康社区需求
        1.3.2 健康社区标准现状
        1.3.3 健康社区发展现状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健康社区相关基础理论
    2.1 绿色建筑发展
        2.1.1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2.1.2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2.2 健康建筑发展
        2.2.1 绿色建筑向广度发展
        2.2.2 绿色建筑向深度发展
    2.3 社区发展分析
    2.4 健康社区发展分析
        2.4.1 生态平衡
        2.4.2 健康宜居
        2.4.3 可持续性发展
        2.4.4 社会公平
        2.4.5 经济发展
    2.5 本章小结
3 建筑指标体系分析
    3.1 建筑评价标准分析
        3.1.1 国内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3.1.2 国内健康建筑相关标准
        3.1.3 国外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3.1.4 国外健康建筑相关标准
    3.2 建筑指标体系的比较
        3.2.1 研究对象基本状况比较
        3.2.2 指标内容比较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社区指标体系分析
    4.1 国内社区指标体系
        4.1.1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 51255-2017
        4.1.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4.2 国外社区指标体系
        4.2.1 WELL Community Standard
        4.2.2 BREEAM Communities
    4.3 社区指标体系的比较
        4.3.1 研究对象基本状况比较
        4.3.2 指标内容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指标及指标体系
        5.1.1 指标及指标体系的定义
        5.1.2 指标体系的类型
        5.1.3 指标体系的构建意义
        5.1.4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健康社区评价的结构模型
        5.2.1 评价模型的构建步骤
        5.2.2 评价体系框架的建立
    5.3 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5.3.1 权重确定方法介绍
        5.3.2 权重确定步骤
        5.3.3 Yaahp计算软件的引入
        5.3.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5.4 本章小结
6 评价指标体系案例分析
    6.1 社区概况及现状
    6.2 工程项目实例评价
        6.2.1 问卷调查结果
        6.2.2 项目试评
    6.3 试评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海绵城市理念下住宅小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以胪雷新城海绵城市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海绵城市理念
        1.3.2 海绵小区
        1.3.3 海绵小区综合效益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1.5 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绵小区发展历程与实践情况
    2.1 国外海绵小区发展历程与实践情况
        2.1.1 国外海绵小区发展历程
        2.1.2 国外海绵小区实践案例介绍
    2.2 国内海绵小区发展历程与实践情况
        2.2.1 国内海绵小区发展历程
        2.2.2 国内海绵小区实践案例介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绵小区的方案设计及效益分析
    3.1 海绵小区方案设计
        3.1.1 海绵小区的设计思路
        3.1.2 海绵小区方案设计
    3.2 传统小区与海绵小区理论与实践中的效益对比分析
        3.2.1 传统小区与海绵小区理论技术效益对比分析
        3.2.2 传统小区与海绵小区项目措施效益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绵小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分析方法选取
        4.1.1 专家评价法
        4.1.2 层次分析法
        4.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4.1.4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4.2 海绵小区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目的及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3 评价指标选取
        4.2.4 评价指标释义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海绵小区综合效益评价标准
        4.4.1 建立评价标准
        4.4.2 确定评价等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胪雷新城海绵城市项目为例
    5.1 研究项目概况
        5.1.1 研究项目主要采取的海绵城市措施
        5.1.2 研究项目经济指标
        5.1.3 研究项目的海绵城市技术设施
        5.1.4 研究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管理要求
    5.2 研究项目综合效益计算及评价
        5.2.1 研究项目综合效益计算
        5.2.2 研究项目综合效益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提升住宅小区综合效益的对策
    6.1 提升住宅小区生态效益的对策
    6.2 提升住宅小区经济效益的对策
    6.3 提升住宅小区社会效益的对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海绵城市”的设计学思考 ——长沙海绵小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雨水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二、国内雨水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海绵城市”设计的基本认识
    第一节 “海绵城市”设计提出背景
    第二节 “海绵城市”的概述
        一、“海绵城市”设计的相关概念
        二、“海绵城市”设计的基本内涵
        三、“海绵城市”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国内外雨水管理相关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国内雨水管理论及实践
        一、古代雨水管理
        二、现代雨水管理
    第二节 国外雨水管理理论与实践
        一、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环境设计
        二、鹿特丹水广场设计
        三、东京雨水管理设计
    第三节 我国传统城市雨水管理实践的审视与批判
        一、我国传统城市雨水管理方面的缺陷分析
        二、国内外城市雨水管理设计的对比与反思
第三章 长沙市雨水管理现状分析
    第一节 长沙市基本概况
        一、长沙市地形特征
        二、长沙市气候特征
        三、长沙市水文特征
        四、长沙市植被特征
    第二节 长沙“海绵城市”建设可行性
        一、长沙市雨水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二、“海绵城市”建设可行性
第四章 长沙“海绵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设计
    第一节 长沙“海绵城市”设计目标
        一、雨水径流总量控制
        二、雨水资源最大化收集
        三、雨水径流最小化污染
    第二节 长沙“海绵城市”设计原则
        一、天人合一的设计原则
        二、功能性与审美性原则
        三、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环境原则
        四、生态、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五、因地制宜原则
    第三节 雨水管理系统设计
        一、城市雨水径流收集、渗透系统
        二、城市雨水径流传输系统
        三、雨水蓄存净化系统
第五章 长沙城市住宅“海绵小区”设计
    第一节 宏观方面
        一、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及管理
        二、改变传统排水方式,完善观念转变
    第二节 微观方面
        一、老住宅小区雨水管理系统设计
        二、新住宅小区雨水管理系统设计
    第三节 长沙“海绵小区”建设意义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三、生态效益
        四、艺术效益
结语
    一、总结
    二、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住宅小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施工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等级评价体系研究[D]. 王妍孋.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西安高铁北客站周边区域综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何宁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D]. 谷甜甜. 东南大学, 2019(11)
  • [4]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天地源重庆项目为例[D]. 任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西安市商品住宅品质提升问题研究[D]. 申雯.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6]山地城市雨水径流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 沈月. 重庆大学, 2019(01)
  • [7]业主参与社区自治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效能信念理论[D]. 漆琳. 重庆大学, 2019(01)
  • [8]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可行性研究[D]. 朱晨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海绵城市理念下住宅小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以胪雷新城海绵城市项目为例[D]. 卢丽芳. 福建工程学院, 2018(01)
  • [10]“海绵城市”的设计学思考 ——长沙海绵小区建设研究[D]. 邓兴荣.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住宅小区建设与环境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