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习的功能和来源

技术学习的功能和来源

一、技术学习的功能和来源(论文文献综述)

吴梦洁[1](2022)在《基于劝导理论的线上学习平台体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赵丹宁[2](2021)在《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由于多病共患导致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使用的现象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引起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风险不断升高。有益的药物相互作用能够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拮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则会降低药物疗效、迁延病程,甚至产生毒性危及生命,严重威胁公众的生命健康的同时也加重了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因此,药物相互作用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受到政府、医疗组织、科研学者、公众等多方关注。要减少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临床医护、普通公众和科研人员的协同合作,一方面对已知的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进行准确、全面、系统的掌握,另一方面不断挖掘和发现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从而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进行合理的用药决策。目前,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具有来源广泛、体量庞大、类型多样等特点,使得人们在获取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时存在一定困难:第一,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分散分布于不同载体中,大量的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仍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在,缺乏规范化的表示,难以被用户快速获取和应用;第二,不同来源、结构、维度、粒度的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缺乏合理的组织,用户在获取知识时难以在不同的知识资源间快速跳转和协同利用;第三,药物体量庞大,药物治疗千人千面、组合多样,使得单纯通过药物实验、医生临床经验等传统渠道获取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效率较低,难以高效的发现新的药物相互作用。综上所述,用户在获取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方面缺乏高效的、整合的、系统的、全面的知识获取渠道。随着知识库相关理论的发展,信息抽取、语义网、机器学习等技术与方法的涌现,使得从医学信息学的视角解决上述问题成为可能。知识库作为一种存储、组织、处理知识以及为决策提供知识支持的知识集合,在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解决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获取不足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展开了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构建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层面上,依据对目标用户的需求分析,结合药物相互作用理论,构建了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体系框架,提出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层次框架和构建流程,以此为基础分别提出了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构建过程中知识获取、知识关联、知识推理等关键环节的策略,并在各策略的指导下构建了各关键环节的具体实现流程。在方法层面上,对该知识库知识获取、知识关联和知识推理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知识库构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奠定基础;在实践层面上,对流程和方法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原型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1)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组织架构研究。首先,从目标用户需求入手,通过对普通公众、临床医护、科研人员三类目标用户的知识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的构建原则和知识范畴;其次,在药物相互作用理论的指导下,对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构建了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体系框架,指导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资源获取和组织;第三,构建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层次框架,将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的构建过程分解为知识资源层、知识关联层、知识应用层三个层次,并对三者的关系进行阐述,指导后续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构建的各个环节。(2)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获取研究。提出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多源、多维、多粒度的知识获取策略,在策略指导下构建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获取流程。以结构化知识源Drug Bank药物数据库和非结构化知识源Medline文献数据库为例,以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方法作为支撑进行实证研究。其中,着重对科技文献中药物相互作用代谢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了多粒度知识抽取方法研究,满足不同用户知识需求的同时,为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中知识的深层次组织打下基础。(3)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关联研究。在理论层面,结合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特点,提出不同来源、维度、粒度的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关联策略,在策略的指导下构建基于关联数据的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关联流程。以该流程为指导,对知识获取得到的知识资源进行实证研究。构建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语义概念模型,通过D2R关联数据发布工具将不同来源、维度和粒度的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进行分类关联组织,形成有序关联的领域语义知识网络,便于用户对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进行高效的检索和利用。(4)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推理研究。通过分析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推理目标,提出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推理策略,凝练了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推理流程。而后以该流程为指导提出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表示学习算法,在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语义网络的基础上,利用药物化学结构、药物靶点、药物信号通路等不同维度的领域知识进行协同推理,挖掘隐性药物相互作用知识关联,对知识库中领域知识进行完善。(5)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的知识应用研究。在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原型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通过结合不同用户的使用场景和知识需求对原型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进行了设计,其中主要功能包括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表征、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和药物属性的检索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可视化五个功能,由简单描述到系统研究,由表观现象到内部机制,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知识需求。

李恒[3](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陈为东[4](2021)在《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文中指出科学研究的偶然性发现离不开偶遇信息的点燃,从而引导个体心理发生顿悟、联结、移情和沉思,个体从偶然的被动获得转移到主动求索,非线性和线性的信息搜索行为彼此共生或演替,偶然性与必然性交织存在。偶遇的信息具有潜在价值,希冀解决科学难题、科研疑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个体在搜索、浏览、交互过程中发生信息偶遇的可能性变大,信息偶遇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术新媒体以学术信息服务为己任,包括学术APP、学术虚拟社区、学术微信公众号、学术社交网络和学术博客等多元类型,承载着丰富的学术资源,拥有基数庞大的科研人群,用户之间通过彼此关注、留言、互粉等,形成了社会网络关系,缓解了科研人员的信息孤岛现象。目前关于学术新媒体信息行为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主动的交流、交互、共享、贡献、持续使用、科研合作等行为,被动的信息获取行为还有待深入探索。用户在学术新媒体环境下意外获得有趣或有用的信息逐渐常态化,国内外多个领域都有关注信息偶遇,图情领域对信息行为的研究也延伸到了信息偶遇。信息偶遇一般过程模型中涵盖了注意、停驻、检验、摘取、返回5个步骤,表现为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3个阶段。目前缺少从心理和认知层面探析学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发生原因、感知变化和后续采纳等问题,有必要在偶遇过程下结合用户的感知心理去深入分析信息偶遇现象,挖掘偶遇信息价值,为科学发现提高几率。本文主要分析过程感知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偶遇发生前的影响因素、偶遇中用户的认知演变、偶遇后用户信息采纳路径以及促进信息偶遇的感知和采纳策略5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1)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个体、环境、行为因素和人类行为的一般模式S-O-R(即刺激—个体心理、生理—反应),结合学术新媒体特色和信息偶遇概念,将学术新媒体信息偶遇行为的要素划分为: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环境、学术信息。在已有信息偶遇发生过程和过程感知模型下分析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将感知融入到偶遇行为过程,构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过程感知模型,给出学术新媒体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包括5个子机理,分别为信息偶遇前的注意触发,信息偶遇中的心流体验、认知联结、感知控制,信息偶遇后的行为反馈,深入分析了5个子机理,以及过程与机理的关系,子机理之间的演进关系。(2)偶遇前引发学术新媒体用户发生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S-O-R模式和技术接受模型从学术新媒体的用户维度、信息维度、环境维度分析引发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给出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假设模型。其中信息维度包括信息特征、信息质量,环境维度囊括了平台可用性、平台多样性,用户维度涵盖了好奇心理、感知有用性、感知控制、先验知识以及信息偶遇行为共有9个变量,10个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学术新媒体平台上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用户,问卷设计的题项中涉及到是否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设置,以排除没有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用户;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例验证了假设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信息特征、信息质量、平台可用性、平台多样性对感知有用性均具备显着正向影响;先验知识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控制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信息特征显着影响用户的好奇心理;好奇心理、感知有用性、感知控制显着正向影响信息偶遇行为。(3)偶遇中学术新媒体用户的认知演变。本文采用访谈获取学术新媒体用户发生信息偶遇行为时的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资料,共访谈了15位曾经发生过信息偶遇事件的学术新媒体用户。由于学术新媒体主要服务于科研工作者,且以学术信息服务为主,因此,本文以硕博研究生和高校教师为目标人群,共获得4.5万余字的访谈资料。再根据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获得了初始概念38个、初始范畴19个、主范畴8个,最终得到信息偶遇中的用户认知演变状况,构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中的认知演变模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中认知变化时的认知结构经历了同化、顺应、图式联结和意义建构过程,最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网络,并结合意义建构理论解读了用户从认知鸿沟、断带到认知联结跨越,对认知演变的意义进行了阐释。(4)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路径构型。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信息采纳模型(IAM)、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感知价值接受模型(VAM),提取了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构成,动因包括:信息质量、信源可信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收益、认知结构、好奇心理和感知成本7个动因。通过问卷获得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数据。利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中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检验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组态构型,经过数据校准(完全隶属、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得到真值表、必要性条件分析、组态充分性条件和结果稳健性分析,得到影响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7条路径,即7种组态结果,并解释了这7条路径。(5)提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前-中-后的感知与采纳策略。刺激物特征显着影响信息偶遇的发生,从信息偶遇前的信息质量(信息内容、信息源)和信息特征(信息表征和信息标题)等角度实现注意触发。信息偶遇中用户的认知心理、情感情绪都存在不断的变化,从认知联结、偶遇信息相关信息、感知控制和信息偶遇能力素养角度,帮助用户实现偶遇信息和先验知识的语义互联,更好地理解和研判偶遇信息的作用和价值;最后给出了促进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采纳的策略,从平台可用性、偶遇信息资源关联和学术新媒体的网络口碑等角度,提升偶遇信息的采纳度从而实现信息价值。本研究丰富了学术新媒体信息行为的理论体系,信息偶遇是一种被忽略的、被动的、非线性的信息获取或检索行为。在过程感知视域下,将信息偶遇行为过程分为前-中-后3个阶段,并将用户感知融入到这3个阶段,给出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偶遇前引发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偶遇中用户的认知演化和偶遇后的采纳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信息偶遇现象,丰富了信息行为研究。本文最后给出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感知与采纳策略,为学术新媒体平台和学术知识服务体系的调整提供新的视角,优化学术新媒体的知识服务满意度。

崔晓龙[5](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曲玉霞[6](2021)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平滑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 ——以汕头大学新医学楼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时代下,新技术、新理念的革新对高校教育造成巨大的冲击。知识的爆炸、教育理念的变化、学习模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更新等一系列的变化,对传统教育空间提出全新的要求。同时,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领下,各高校需要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然而当代高校的学习空间无法满足高端复合人才的培养需求。本文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研究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平滑学习空间。首先,本文对我国高校学习空间的研究是从我国高校学习空间建设发展历程出发,梳理了本研究中高校学习空间的影响因素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我国高校学习空间开放平滑化的发展趋势。其次,引入德勒兹哲学中的平滑空间思想来应对上述趋势,以构成新型学习空间——平滑学习空间。将构成平滑空间的“褶子”映射到平滑学习空间中,探索平滑学习空间所具有的五种特点:灵活多元化、连接拼合性、空间舒适性、开放嵌合性和动态生成性,并将这五种特点与空间属性中心、路径、边界、场所、领域对应,对传统学习空间与平滑学习空间进行上述五种属性的对比。同时点明平滑学习空间与公共学习空间的区别,前者为自下而上的空间生成形式,而后者为自上而下的空间生成形式。再次,选取汕头大学新医学楼为研究对象,采用语义分析法对学习者的使用感知进行定量分析,依据结果将其内部学习空间分为三类:平滑学习空间、条纹学习空间和有潜力成为平滑学习空间的区域。并进一步对该教学楼内平滑学习空间和有潜力成为平滑学习空间的区域进行平滑分析,归纳出高校平滑学习空间的构成类型,最终总结出高校平滑学习空间的设计策略:整体化设计,功能高端复合模式;人性化设计,推广“泛式”学习方式;非正式设计,构建终生学习体系。最后,依据使用感知的调研结果,结合平滑学习空间的设计策略,对汕头大学新医学楼进行非平滑空间的平滑化设计。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平滑空间思想,对我国高校学习空间进行创新设计研究,以期对国内目前的学习空间研究提供积极的参考。

刘燠昕[7](2020)在《语言学习类App用户体验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自身呈现的显着优势使“互联网+教育”这一新的学习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本论文以此为由,响应终身学习、教育的战略目标,依据互联网移动教育平台快速发展的现状和当代大众对个体能力提升、持续发展的需求,选取了语言学习类APP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体验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学习积极性和用户粘性,从而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旨在从设计层面为提升语言学习类APP的产品竞争力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本论文首先对移动学习范畴内的语言学习类APP产品进行定义,总结了该研究对象的特征表现。并通过将其与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学习产品进行横向对比,总结出语言学习类APP产品自身的特征,通过文献整理,分析了用户体验现有的较成熟的理论、定义、评估模型等内容。其次,依照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对语言学习类APP的用户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调研,方法包括了:问卷调研、访谈和影子观察法。同时,对用户进行分级,分别建立用户画像,总结学习者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分析目标用户在语言学习类APP产品中的体验要素和行为特征,从而探讨出当代用户对该领域产品的体验需求。根据用户调研、访谈的结果和二手材料的参考,将语言学习类APP产品设计中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再次,按照四个方面的筛选条件挑选了市面现有三款语言学习类产品展开竞品分析,结合满意度测评,研究该类APP用户在学习过程中与产品之间互动的体验内容和体验感受,深入分析用户体验在APP自身设计中的优劣体现。最后,基于以上对语言学习群体用户特殊性的类别分析、用户体验内容的总结,从用户体验的三个方面,即感官体验、交互体验、情感体验中针对性地提出有助于提升语言学习类APP用户满意度、用户粘性和产品竞争力的设计策略以及创新探索。语言学习类APP产品的用户体验研究一方面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的从体验的角度来设计产品,同时也有助于拓宽用户体验的理论指导在互联网产品内的设计应用。本论文希望为个人和团队在设计语言学习类APP产品及建立用户定位时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思路,从而提高产品的用户粘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苏笑悦[9](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彭耀凯[10](2020)在《园林植物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各大在线学习平台的崛起为人们提供了方便的学习途径。在传统模式下,园林植物的教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由于专业和学科的特殊性,园林植物的在线学习本身具有独特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得出目前园林植物学习存在种类繁多、记忆不清、图文描述比较抽象、空间感尺度感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探讨通过搭建园林植物学习平台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植物识别App对园林植物教学学习的影响,结合对目前在线学习平台的分析,确定了园林植物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应该具有的功能。本研究将在线学习与园林植物学习特点相结合,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关键技术为核心,依托于微信小程序,通过计算机编程,搭建园林植物在线学习平台。完成了管理后台、服务端、微信小程序用户端的建设,实现了在线学习平台和园林植物学习的融合,使园林植物的学习变为从文字图片到三维AR模型再到VR全景空间的一体化学习模式。同时,由于建设完成的平台具有高度扩展性,能够在管理后台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相关操作,而对应改变用户端的相应信息。并且,只要在线服务器正常运行,整个平台也会一直正常运行,后续的管理难度低、成本低。本研究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通过编程实现了园林植物学习的在线平台建设,对风景园林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相结合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园林植物的学习,对后续相关技术和风景园林专业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二、技术学习的功能和来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学习的功能和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2)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理论研究现状
        1.2.2 方法研究现状
        1.2.3 应用研究现状
        1.2.4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3.1 论文结构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知识粒度理论
        2.1.2 知识关联理论
        2.1.3 信息抽取理论
        2.1.4 药物相互作用理论
    2.2 相关技术方法
        2.2.1 自然语言处理方法
        2.2.2 语义网技术方法
        2.2.3 图嵌入技术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组织架构研究
    3.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需求分析
        3.1.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目标用户
        3.1.2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用户需求
    3.2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构建目标与原则
        3.2.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构建目标
        3.2.2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构建原则
    3.3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体系构建
        3.3.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资源类型
        3.3.2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体系框架
        3.3.3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资源特点
    3.4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层次框架与流程
        3.4.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层次框架
        3.4.2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构建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获取研究
    4.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获取策略与流程
        4.1.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获取策略
        4.1.2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获取流程
    4.2 结构化知识源知识获取实证研究
        4.2.1 结构化知识源的选取
        4.2.2 Drug Bank数据获取结果
    4.3 非结构化知识源知识获取实证研究
        4.3.1 药物相互作用代谢动力学科技文献摘要知识抽取流程
        4.3.2 基于深度学习的科技文献结构要素抽取算法
        4.3.3 基于深度学习的科技文献摘要结构要素自动抽取
        4.3.4 科技文献摘要实验条件参数与结果参数抽取
        4.3.5 实验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关联研究
    5.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关联策略与流程
        5.1.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关联策略
        5.1.2 基于关联数据的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关联流程
    5.2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本体设计与构建
        5.2.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本体设计
        5.2.2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本体构建
    5.3 基于关联数据的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关联实证
        5.3.1 关联数据发布技术与工具
        5.3.2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关联实验过程
        5.3.3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关联实验结果
        5.3.4 实验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推理研究
    6.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推理策略与流程
        6.1.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推理目标
        6.1.2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推理一般方法比较
        6.1.3 图表示学习知识推理流程
    6.2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知识推理算法
        6.2.1 药物多维度特征选择
        6.2.2 基于大规模语义网络的药物相互作用知识推理算法
        6.2.3 基于二分图表示学习的药物相互作用知识推理算法
        6.2.4 两种图表示学习算法的比较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原型系统构建研究
    7.1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应用场景分析
        7.1.1 普通公众的知识库应用场景
        7.1.2 临床医护人员的知识库应用场景
        7.1.3 药物科研人员的知识库应用场景
    7.2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原型系统设计与开发
        7.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7.2.2 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
        7.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7.3 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原型系统展示
        7.3.1 药物相互作用检索
        7.3.2 药物相互作用可视化
        7.3.3 药物相互作用表征检索
        7.3.4 药物相互作用机制检索
        7.3.5 药物属性检索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点
    8.3 本文的局限性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4)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2.1.2 信息偶遇行为研究现状
        2.1.3 研究述评
    2.2 概念界定
        2.2.1 学术新媒体
        2.2.2 信息偶遇
        2.2.3 过程感知
        2.2.4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内涵
    2.3 理论基础
        2.3.1 意义建构理论
        2.3.2 图式理论
        2.3.3 信息采纳理论
        2.3.4 三元交互决定论
        2.3.5 技术接受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分析
    3.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要素分析
        3.1.1 学术新媒体用户
        3.1.2 信息偶遇环境
        3.1.3 学术信息
    3.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
        3.2.1 信息偶遇前
        3.2.2 信息偶遇中
        3.2.3 信息偶遇后
    3.3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与关系
        3.3.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过程感知模型
        3.3.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
        3.3.3 信息偶遇行为过程与机理关系
        3.3.4 信息偶遇行为机理之间的演进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假设模型
        4.1.1 学术新媒体信息维度
        4.1.2 学术新媒体环境维度
        4.1.3 学术新媒体用户维度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2.1 问卷设计
        4.2.2 数据收集
    4.3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4.3.3 模型分析与检验
    4.4 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分析
    5.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问题提出
    5.2 研究设计
        5.2.1 扎根理论
        5.2.2 访谈对象筛选
        5.2.3 访谈过程设计
        5.2.4 访谈资料收集与整理
    5.3 访谈资料编码过程
        5.3.1 开放式编码
        5.3.2 主轴编码
        5.3.3 选择性编码
        5.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5.4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模型构建
        5.4.1 模型构建
        5.4.2 分析与讨论
        5.4.3 认知演变意义阐释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分析
    6.1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
        6.1.1 偶遇后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依据
        6.1.2 偶遇信息采纳行为动因构成
    6.2 研究设计
        6.2.1 定性比较分析
        6.2.2 数据采集
        6.2.3 数据校准
    6.3 分析与讨论
        6.3.1 偶遇信息采纳必要性条件分析
        6.3.2 偶遇信息采纳的组态充分性条件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学术新媒体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路径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感知与采纳行为促进策略
    7.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注意触发策略
        7.1.1 利用多元化信息表征刺激用户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7.1.2 设计趣味性的信息标题吸引用户眼球
        7.1.3 改善信息内容质量提高偶遇信息效用
        7.1.4 监控信息源提高偶遇信息可信度
    7.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认知联结激活策略
        7.2.1 利用资源故事化形式促进用户认知联结
        7.2.2 推送偶遇信息相关的学者、文献和主题提高感知有用性
        7.2.3 增强用户对偶遇信息的感知控制
        7.2.4 加强培养用户的信息偶遇能力素养
    7.3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度提升策略
        7.3.1 改善平台可用性提高偶遇信息采纳度
        7.3.2 形成偶遇信息的资源关联提高采纳度
        7.3.3 建立学术新媒体网络口碑提高信息采纳度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访谈
    附录3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致谢

(5)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相关概念阐述
        (一)城镇老年人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三)用户体验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一、视觉贴近原则
        二、行为贴近原则
        三、语境贴近原则
        四、情感贴近原则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四、调研结论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一、设计总体规划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一、可用性测试
        二、设计评价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平滑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 ——以汕头大学新医学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第2章 我国高校学习空间发展及设计现状
    2.1 我国高校学习空间建设发展历程
    2.2 我国高校学习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我国高校典型学习空间的分类
    2.4 我国高校典型学习空间的缺陷及“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趋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习空间中平滑空间思想的引入
    3.1 平滑空间思想引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2 褶子形成平滑空间
    3.3 平滑空间思想在建筑中的转换
    3.4 高校平滑学习空间的特点
    3.5 平滑学习空间与公共学习空间的区别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汕大SUMC平滑学习空间设计策略
    4.1 汕大SUMC内的平滑空间思想概述
    4.2 学习者对SUMC内学习空间的使用感知
    4.3 SUMC内学习空间的分类
    4.4 汕大SUMC平滑学习空间的构成
    4.5 汕大SUMC平滑学习空间的设计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汕大SUMC非平滑学习空间的平滑化
    5.1 SUMC内五层平台的现状
    5.2 SUMC内五层平台平滑设计构思
    5.3 SUMC五层平台的平滑特性改善
    5.4 SUMC五层平台的平滑方案生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汕头大学新医学楼内学习空间使用感知调查问卷
致谢

(7)语言学习类App用户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在线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1.1.2 教育类APP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1.1.3 语言学习类APP的设计存在不足
        1.1.4 用户体验在APP设计中的重要性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目的
        1.3.2 意义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流程
第二章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用户体验相关理论综述
    2.1 语言学习类APP
        2.1.1 移动学习的特征
        2.1.2 语言学习类APP的定义
        2.1.3 语言学习类APP的特征
    2.2 用户体验的研究维度
        2.2.1 用户体验的定义
        2.2.2 用户体验的内容
        2.2.3 用户体验评估标准
第三章 语言学习类APP用户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问卷调查法
        3.1.2 深度访谈
        3.1.3 影子观察法
    3.2 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分类
        3.2.1 基于需求的分类
        3.2.2 基于使用习惯的分类
    3.3 应试类和非应试类需求的用户特征分析
        3.3.1 用户心理特征总结
        3.3.2 用户行为特征总结
    3.4 用户在语言学习类APP产品中的行为特征
        3.4.1 跨平台性
        3.4.2 使用场景多且多样化
        3.4.3 使用模式多元化
    3.5 用户在语言学习类APP产品中的体验要素分析
        3.5.1 注重互动体验
        3.5.2 追求个性化
        3.5.3 追求自我实现
    3.6 基于用户调研分析的语言学习类APP设计不足
        3.6.1 产品普遍缺乏明确的用户定位
        3.6.2 课程架构缺乏对学习方法的应用
        3.6.3 产品间同质化严重
        3.6.4 缺乏推广付费学习的教育理念
第四章 语言学习类APP用户体验分析
    4.1 语言学习APP研究竞品
        4.1.1 竞品样本选择
        4.1.2 竞品满意度测评
    4.2 针对感官体验的视觉内容分析
    4.3 针对交互体验的功能性内容分析
    4.4 针对情感体验的内容分析
        4.4.1 本能层的情感化
        4.4.2 行为层的情感化
        4.4.3 反思层的情感化
第五章 基于用户体验的语言学习类APP产品设计策略和创新探索
    5.1 强刺激与多维度的感官体验
        5.1.1 统一性和层次感
        5.1.2 听觉和触觉的感官设计
        5.1.3 及时反馈
        5.1.4 课程时间相对短,内容呈现多视觉的效果
    5.2 趣味性与专业性兼顾的游戏化交互学习过程
        5.2.1 课程元素符合语言学习的学科性原理
        5.2.2 增加趣味性
        5.2.2.1 情境学习
        5.2.2.2 游戏化的奖惩机制应用在产品中
        5.2.3 社交需求
    5.3 融合文本语境与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5.3.1 人文关怀、相同文化背景的语境文本
        5.3.2 加强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及表格来源
附录二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三 :深度访谈的用户名单
附录四 :问卷调研
附录五 :深度访谈提纲设计

(9)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园林植物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目前虚拟现实平台及在线学习平台研究
    2.1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2.2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领域的应用
    2.3 目前AR与VR的平台介绍
        2.3.1 AR平台介绍
        2.3.2 VR平台介绍
    2.4 园林在线教学学习平台调查及研究
        2.4.1 国外Coursera平台
        2.4.2 国内在线学习平台
        2.4.3 与园林植物相关的平台分析
    2.5 微信小程序优势及其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2.5.1 微信小程序及其优势介绍
        2.5.2 微信小程序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应用
    2.6 目前平台对于建设园林植物在线学习平台的启示
        2.6.1 VR、AR与园林植物学习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6.2 界面设计
        2.6.3 功能模块
第3章 目前园林植物教学与学习情况研究
    3.1 园林植物教学学习情况研究
        3.1.1 园林植物教学内容及其特点
        3.1.2 园林植物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3.2 形色等植物识别App对园林植物教学学习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3.2.1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3.2.2 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3.3 解决存在的问题的方式探讨
        3.3.1 解决问题的方式
        3.3.2 搭建的在线学习平台与形色等App的区别和联系
第4章 园林植物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与建设
    4.1 园林植物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与建设准备
        4.1.1 关键技术及相关概念
        4.1.2 开发环境搭建
    4.2 园林植物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与开发
        4.2.1 植物库信息的添加
        4.2.2 植物AR单体
        4.2.3 植物配置空间与VR全景
        4.2.4 植物学习及植物介绍
        4.2.5 植物测试
        4.2.6 讨论交流
        4.2.7 优秀作业案例
        4.2.8 资料
    4.3 最终成果及上线运行
        4.3.1 最终成果
        4.3.2 测试及部署上线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植物识别App对植物学习影响的调查(学生版)
附录B 植物识别App对“园林植物”相关课程教学影响的调查(教师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技术学习的功能和来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劝导理论的线上学习平台体验设计研究[D]. 吴梦洁. 浙江工商大学, 2022
  • [2]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知识库构建研究[D]. 赵丹宁. 吉林大学, 2021
  • [3]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4]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D]. 陈为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6]“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平滑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 ——以汕头大学新医学楼为例[D]. 曲玉霞. 汕头大学, 2021(02)
  • [7]语言学习类App用户体验设计研究[D]. 刘燠昕. 江南大学, 2020(01)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10]园林植物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研究[D]. 彭耀凯. 天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技术学习的功能和来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