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辩证思想的系统特征

论邓小平辩证思想的系统特征

一、试论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系统性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荆世群[1](2021)在《《矛盾论》的时代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矛盾论》在深刻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结合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内容和根本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辩证法思想的现代化,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经典。《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不仅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入门书和提高自身辩证思维能力、掌握看家本领的必修课。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继续学习、运用和发展《矛盾论》的观点和方法。

关泠[2](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提出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王小景[3](2020)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历史辩证法,这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传统哲学、实现其革命性变革、拥有面向未来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本。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人性论的、社会历史形态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和社会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这四重结构逻辑递进且辩证统一的辩证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阐述。一、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内涵。在对黑格尔思辨的概念辩证法进行颠倒、扬弃与超越的同时,在实践的、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构建了内在地生成于历史唯物主义并随之不断发展的、四重结构辩证统一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其理论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理论界定上,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以历史解释原则和辩证思维方式为指导构建的,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活动为出发点,以现实的人为历史主体、以客观对象为历史客体,主客体统一于历史总体的、揭示人和社会历史总体运动发展规律性和方向性的辩证法;其次,主题上,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其永恒的理论的和实践的主题;再次,本质特征上,根植于内在否定性基础之上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其本质特征。二、第一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主要体现在他关于人的属性、本质和人的价值旨归的思想中,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人具有基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二是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人具有基于“类本质”的类属性;三是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人具有基于社会关系的社会属性;四是上述三重属性辩证统一于人的自由解放的价值旨归。马克思颠覆了以往形而上学的人性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界定,既为我们把握人性提供了科学的、历史的尺度,又确立了马克思整个历史辩证法思想现实的人的逻辑起点及贯穿始终的自由解放价值尺度,体现了其辩证法的主体和主体性维度。三、第二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以“三形态”说为依据,揭示了社会历史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这一过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在逻辑线索的本质,以及人的自由从肯定阶段的抽象自由到否定阶段的异化自由最终到共产主义时期全面充分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过程和运动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将历史辩证法从对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本性的认识领域递进到作为历史客体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领域。四、第三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在阐释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内在矛盾的必然性和辩证运动规律客观性,揭示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更替的必然性、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形成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客体性认识的深化。五、第四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资本主义由于其固有的矛盾导致其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并最终从内部必然走向自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进而揭示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和作为历史客体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然必然性王国到物的必然性王国最终到自由王国的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总体性方向的辩证法。六、马克思四重结构的历史辩证法从构思方法、构思过程到构思维度具有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构思方法上看,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构思过程上看,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四重结构的构思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历史主客体相互作用、历史主体性居于主导地位和历史客体性居于基础性地位、且二者统一于历史总体性的逻辑过程和辩证关系的表达。从关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本质的构思维度上看,马克思是在确立其新世界观本体论的基础上,从世界观—历史观—历史科学逐层推进、三位一体、辩证统一的维度,来构思四重结构逻辑递进且辩证统一的历史辩证法整体结构。总之,马克思四重结构的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运用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对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主客体辩证统一的总体性考察,在揭示人及其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必然的方向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在世界观、历史观和历史科学三位一体维度的辩证统一。

陈珊[4](2020)在《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着名学者庞朴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阐发了中华文化密码“三”,提出了“一分为三”说。他对“一分为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于诠释了“中庸”基本形态,提出了对立统一有“包”“超”“导”三种形式,指出了“一分为三”的三种主要形态,梳理出了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三分学说史”。作为一名哲学史、文化史专家,庞朴自觉利用“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开展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最终实现了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的完美融合,取得了诸如原始儒家“三重道德”论、文化“三分结构”理论、“忧乐圆融”的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一分为三”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庞朴学术研究成果的精髓,也是他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工作的学术武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渐渐兴起了一个以庞朴、雷正良、周德义等为代表的“一分为三”学派。学界倡导“一分为三”论、庞朴论证“一分为三”说的直接根源在于对抗“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左”倾教条“一分为二”思维。“文革”结束后兴起旨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与马列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文化界深刻反思“文革”中的极端“二分”思维,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对这些敏感而又棘手的时代课题,庞朴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一分为二”思维模式,逐渐走上了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法智慧的学术道路,最终融汇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和以黑格尔、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辩证法,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辩证法的精髓一一“一分为三”。总体而言,“一分为三”说是对“一分为二”思维的修正和完善,既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继承,也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条化的“一分为二”过分夸大矛盾的斗争性,而否定强调对立面之同一性的“合二而一”。“一分为三”说则认为,“一分为二”仅仅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虽然正确但不够完善,“一分为二”之后还需一个“合二而一”阶段。作为儒家辩证法的继承,“一分为三”说的根基在于“中庸”,强调“中”“和”“权”,既不执“一”也不执“二”,以达“参”之境界。庞朴基于“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主要致力于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挖掘传统文化密码“三”之存在性的文史证据。首先是通过对“太一生水”“六番”“五行”“黄帝”等古老而又重大的学术问题的缜密分析,大致梳理出了一条中国“三分”思想形成史;其次是通过对马王堆汉墓、郭店楚墓出土简帛文献的考证、释读,阐明了先秦儒家的“五行说”和“三重道德”思想。除了寻找文化密码“三”的文史证据之外,庞朴还在八十年代“文化热”期间陈述了文化之“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了至今仍广受学界认可的文化“三分结构”理论、论证了“忧乐圆融”的中华文化精神。庞朴的“一分为三”说产生过重要的学术影响,且在认识论、实践论、审美观等方面彰显出了中西哲学之异,但完整建设“一分为三”理论体系任重道远。从学术根基上看,“一分为三”说主要奠基于儒家“中庸”思想。庞朴对“中庸”基本形态的创造性阐述在“中庸诠释史”上的学术地位,在于对接融合了中西辩证法、打破了僵化教条的“二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庞朴对“一分为三”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当代辩证法之“一分为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但学派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最为根本的是“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包容性问题。“一分为三”说也足进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正本清源,实现了中西辩证法的融合创新。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三”与“二”、“中”与“中介”、“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因“一分为三”难与“一分为二”、“一分为多”严格划清界线,且容易泯灭唯物、唯心“二分法”而流于“二元论”等问题,致使“一分为三”理论的建设遭遇阻力。“一分为三”论的学术地位需要更多的理论建设工作方能巩固。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一分为三”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三”作为中华传究文化的密码,被揭露、被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揭秘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也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一分为三”说除了“三分法”和“参”这两个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法论外,还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一是,“忧乐圆融”说之“和”的审美境界以及“一分为三”说的和谐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阳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上的理论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赋予“三重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三重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合贯通起来,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总之,庞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梳理出的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一分为三”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藏着极其独特的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从浩瀚的文化史籍中发掘出的中华文化密码“三”及其相关文七理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21世纪的中国,要自觉开辟一个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亟需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所内蕴的人文精神密码——“忧乐圆融”,以此消解市场经齐带来的普遍物质主义倾向、抵抗西方人文主义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的侵蚀。

张启森[5](2020)在《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研究》文中认为毛泽东早年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熏陶,之后受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教育,在批判吸收中形成了自己的早期哲学思想。毛泽东并非一开始就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过程中,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二元论再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由于所处内忧外患的时代环境,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的发展便同他对救国救民道路探索紧密相联系起来。在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对接触到的改造社会理论及时运用于实践进行试验,不断清除思想中一切不适宜改造中国的理论,逐步实现哲学立场的转变。但是,对于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的定位和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时间、阶段划分、影响因素、完成标准等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依据大量一手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究,把握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过程、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对当代的启示。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论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方法和创新等。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具体包括对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哲学立场和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时间等概念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包括家庭教育、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思想熏陶、西方近代哲学思想、近代仁人志士思想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第四部分对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揭示。第五部分对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基本过程进行探索,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唯心主义世界观(1916年以前)、由唯心主义向二元论的转变(1916年-1918年)和由二元论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变(1919年-1921年初)。第六部分对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特点与当代启示进行分析,认为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过程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接受马克思主义,二是在努力向人民群众学习中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对当代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启示,一是要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二是要坚持优良学风,发扬知行结合的实践精神,三是要勇于探索,坚持科学精神和革命精神。

郝相赟[6](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着,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葛格[7](2020)在《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了四十多年的改革触及的利益调整问题及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议。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是在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基础上,伴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着的理论。其关系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改革道路,关系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大战略成功与否。为了进一步为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践提供总体性把握,为当前我国改革“走出”深水区、攻坚期,有效改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科学方法论,有必要对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形成基础、内容、特征及价值进行提炼和归纳。本文依托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在国内、国际两个时代背景下,借鉴建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经验,运用文献梳理、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整理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相关内容。无论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相结合、坚持底线思维的辩证唯物主义改革方法,坚持问题倒逼、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改革方法,还是坚持协同推进、系统思维、统筹改革的现代科学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方法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升华,既抓重点,又统筹全局,既为了人民,又依靠人民。通过这一系列的梳理不难得出,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更加注重方法论的整体性建构,坚持方法论的创新性,坚持方法论的战略定力与策略活力相统一。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最新理论成果,能够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提供方法论支撑,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拓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为我国进一步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行动指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方法论智慧的同时,也为其他相关国家的改革实践提供方法论借鉴。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无论是对于国内还是国外,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对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进行系统研究,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价值。

田天亮[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占据支配地位、发挥主导性作用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形式和外化表现,是标注社会发展历史方位、揭示国家基本国情、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特定范畴。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基础上,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中国特色社主义新道路、迎来民族复兴新征程,才能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和人民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规律,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成功经验。本文坚持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为研究目标和任务,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共党史等学科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认识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价值评价、基本特征及经验启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引言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范畴及相关命题,概括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与不足之处,同时对“矛盾”、“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等概念及相关命题进行了科学界定。第一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本章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矛盾思想等其他思想理论,是认识产生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探索,特别是在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过程中推进了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认识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我国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及认识能力的变化,是认识产生的现实条件;东欧和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是认识产生的重要国际借鉴。第二章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进程。本章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程度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准,集中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所经历的“重新认定”、“逐步深化”、“重大突破”三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两次重大判定”,力求既能从整体上揭示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全貌,又能凸显不同阶段的认识特点。第三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所涵盖的理论内涵。本章认为,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双方及其关系变化的揭示,阐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及其变化,揭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关系;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及其表现、地位及其作用、变化规律等问题的总体把握,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表现;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则从多重向度上回答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本章还对“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社会主要矛盾同初级阶段、新时代的关系”以及“党在十八大前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内在关联”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章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与基本特征。本章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评价理论,建构起融理论创新、实践论证、揭示现实、引领未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评价体系,从多重向度上分析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同时阐明了完善和发展这些认识所应坚持和努力的方向。在认识特征的把握上,从前进性与上升性、总体性量变与阶段性质变、党性与人民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继承性与发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世界性与本土性相统一的角度,归纳了认识的基本特征。第五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经验启示。本章认为,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根本指导,坚持以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变化为主要现实依据,坚持在我国社会矛盾全局中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不断推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为主要目的,坚持将中国共产党作为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领导核心。结论部分在对全文内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对深化本研究作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陈凯悦[9](2020)在《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与日俱增,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但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呈现、错综复杂。因此,坚持正确的方法论,通过实践来把握改革的内在规律,对于解决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从国内外两个层面对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明晰了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时代要求、实践基础进行了分析。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为思想渊源,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党的领导集体关于改革的论述为直接依据,以西方系统科学理论为借鉴的理论渊源。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产生的时代背景。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习近平对改革的认识实现了从对改革的初步思考到系统全面的改革方法论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对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内容由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改革的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问题导向为改革的分析方法;以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为改革的辩证思维方法;以人民为中心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四个方面构成。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独具创新性;实践中注重改革方法的协同配合具有协同性;紧紧依靠人民又普惠人民体现了人民性。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该方法论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方法论支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改革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文毓[10](2020)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文中提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举足轻重的事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考察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传播具有借鉴价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发展史角度,考察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恩格斯的着作《自然辩证法》是其自然辩证法思想最主要的文本体现,因此,本文以这一着作为主线进行考察。按照事物的发生学原理,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我国及其早期传播(19世纪2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此阶段,自然辩证法思想主要在党内和先进分子中传播,传播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传播范围相对狭窄。二是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在我国的初步建制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此阶段,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初步建制化,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服务国家的优良传统。然而,由于“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阻碍,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的建制化进程被迫中断。三是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的全面制度化和规范化(1978年至今)。相对于上一阶段开启的建制化进程,我们把此阶段称为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的再建制化。在此阶段,自然辩证法思想奠基于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之上,吸收融合了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最新研究成果,由恩格斯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为主的内容体系,逐渐扩展到以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新框架。此外,自然辩证法思想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相结合,奠定了我国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传播和发展历程的研究表明:(1)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我国具有历史必然性。一方面,我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自然辩证法思想有迫切的时代需求,为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是科学的理论,它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自然科学上升为哲学的典范;它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品质,在内容上适合我国国情。(2)自然辩证法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是相互交织的过程。思想在传播中发展,同时在发展中传播,很难将思想传播与思想发展二者截然割裂开来。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受众群体、传播对象、传播渠道等不断扩大,传播方式从偶然性、不确定性逐渐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3)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是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以来,我国持续的现代化进程要求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为指导。进入新时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仍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更需要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二、试论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系统性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系统性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矛盾论》的时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经典
    (一)继承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二)实现了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的现代转化
    (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入门书
    (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的必修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二)坚持直面矛盾的问题导向
    (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关键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第二章 编纂概述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3.1 编纂历史背景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4.2.1 积淀与初建
        4.2.2 完善与架构
        4.2.3 传承与创新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5.1 坚持政治原则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5.2 秉持客观性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6.2 藏用并重
        6.2.1 文献资料建设
        6.2.2 文献资料核对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7.1 编纂内容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7.2 编纂实践
        7.2.1 “国家编纂体制”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8.1.2 学科的建立
        8.1.3 在发展中调整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8.2.1 学科之争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8.3.1 学科的增设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内涵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概念辩证法的扬弃
        2.1.1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2.1.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理论困境
        2.1.3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与超越
    2.2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概念及展开
        2.2.1 历史辩证法的概念界定
        2.2.2 历史辩证法的实践观基础
        2.2.3 历史辩证法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3 历史辩证法的主题及特征
        2.3.1 历史辩证法的人类自由解放主题
        2.3.2 历史辩证法的批判性特征
        2.3.3 历史辩证法的革命性特征
第3章 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
    3.1 基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
        3.1.1 物质资料是生存的第一需要
        3.1.2 生产劳动是历史的第一个活动
        3.1.3 自然属性向“类本质”的过渡
    3.2 基于“类本质”的类属性
        3.2.1 “类本质”的概念
        3.2.2 “类本质”的自由向度
        3.2.3 社会性类本质对抽象的类本质的扬弃
    3.3 基于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
        3.3.1 生产关系的社会性
        3.3.2 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和类属性的统一
    3.4 人向符合社会的人的复归
        3.4.1 异化劳动中人的本质及三重属性的异化
        3.4.2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辩证和解
第4章 马克思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辩证法
    4.1 原初的人的依附性形态
        4.1.1 以自然关系为基础的自由
        4.1.2 早期人类社会的伦理秩序的自由
        4.1.3 人的依附性关系的终结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
        4.2.1 私有制对私有财产的确立
        4.2.2 以利益为媒介的人的独立性的确立
        4.2.3 人的物化对自由独立性的否定
    4.3 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形态
        4.3.1 私有制的扬弃
        4.3.2 “物的解放”对自由个性的承诺
        4.3.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预设
    4.4 “三形态”的辩证逻辑关系
        4.4.1 原初单纯肯定性阶段的抽象自由
        4.4.2 以利益为媒介的否定性阶段的异化
        4.4.3 共产主义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性自由阶段
第5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
    5.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1.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5.1.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5.1.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
    5.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5.2.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5.2.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5.2.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
    5.3 基于辩证规律的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
        5.3.1 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的基本内涵
        5.3.2 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必然性
        5.3.3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6章 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6.1 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意义
        6.1.1 资本主义对古典抽象人性论的革命
        6.1.2 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6.1.3 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推动
    6.2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6.2.1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6.2.2 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之间的二律背反
        6.2.3 两大阶级对立的矛盾
    6.3 资本主义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6.3.1 剩余价值对剥削秘密的揭露
        6.3.2 资本主义生产了否定自身的无产阶级
        6.3.3 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批判本性
    6.4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6.4.1 资本主义扞卫的虚假的“必然王国”
        6.4.2 “共产主义”作为“自由王国”的终极指向
        6.4.3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必然性
第7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四重结构的辩证统一
    7.1 构思方法: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7.1.1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思想的超越
        7.1.2 《资本论》中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7.1.3 四重结构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及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7.2 构思过程: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历史总体性的辩证统一
        7.2.1 历史的主体及主体性
        7.2.2 历史的客体及客体性
        7.2.3 主、客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历史总体性的统一
    7.3 构思维度:世界观、历史观、历史科学的辩证统一
        7.3.1 世界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7.3.2 历史观与历史科学的统一
        7.3.3 四重结构基于世界观、历史观与历史科学的辩证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破“左”倾教条迷雾:“一分为三”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文革”时期“一分为二”思维的泛滥
        一、“矛盾论”庸俗化为“一分为二”
        二、“评法批儒”运动中登峰造极的“二分”思维
    第二节 两次“合二而一”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一、“文革”前的“合二而一”大讨论
        二、“反封建”运动中“合二而一”大讨论的重启
    第三节 “文化热”及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一、“文化热”与传统文化再审视 30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第二章 跳出一元主义窠臼: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进路
    第一节 由马列主义转入中国哲学史
        一、自黑格尔回到真实的“否定的否定”
        二、开启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历程
    第二节 从“二”到“中”:“一分为三”说的发轫
        一、反思“文革”及对“二分”思维的批判
        二、“一分为三”的最初提出与《“中庸”平议》
    第三节 走向多元主义文化保守主义
        一、庞朴对19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二、倡导和而不同以超越各种一元主义
    第四节 “一分为三”说的建构与完善
        一、庞朴对“一分为二”的总体认识与批评
        二、理论梳理与思想考释的终极成果——“三分学说史”
        三、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哲学观概述
第三章 通达辩证之三境界: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核心观念
    第一节 “一分为三”的理论基石是“中庸”
        一、“中庸之道”与调和“两端”的折衷主义之辩
        二、孔子评价与“中庸”的四种基本形态
        三、庞朴的“中庸”诠释特色及在“中庸解释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一分为三”的中心思想是“不执一”
        一、“一”与“执一”的内涵
        二、“执一”的两种表现:极端与片面
        三、“不执一”:尚中但不执于中
    第三节 “一分为三”的修养境界是“辩证之三
        一、“三”代表“中”
        二、“三”代表“圆融”
        三、“三”代表动态平衡
第四章 探索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
    第一节 庞朴对文化密码“三”的探源
        一、“太一生水”的辩证性
        二、混沌与黄帝的思想交织
        三、六峜→五行→阴阳
    第二节 庞朴对儒家“三重道德”的挖掘
        一、天人三式与“三重道德”
        二、“三重道德”内容体系:“六德”“四行”“五行”
        三、儒家“三重道德”的内在关系及现代解构
    第三节 基于“一分为三”说的中国文化理论
        一、文化的“三分结构”理论
        二、“忧乐圆融”的中华人文精神
第五章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推进与争鸣
    第一节 “一分为三”学派的内部辩难与发展
        一、雷正良、杨远富的“一分为多”论与庞朴的批评
        二、周德义对“一分为三”认识观的发展及对庞朴的批评
    第二节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可能性探究
        一、理清“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规律的纠缠关系
        二、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几条批判
        三、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阻力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庞朴重要论文首版情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目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2.1 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
    2.2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
    2.3 哲学立场
    2.4 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时间
第三章 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3.1 家庭教育
    3.2 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思想熏陶
    3.3 西方近代哲学思想
    3.4 近代仁人志士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 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主客观条件
    4.1 客观条件
        4.1.1 中国近代革命需要有科学的哲学作为指导
        4.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和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4.1.3 陈独秀、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先驱的影响
    4.2 主观条件
        4.2.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4.2.2 批判性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
        4.2.3 重视哲学在救国救民与改造社会中的指导作用
第五章 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基本过程
    5.1 早期的唯心主义世界观(1916年以前)
        5.1.1 对佛教的信仰
        5.1.2 崇拜康梁,赞成君主立宪制
        5.1.3 “宇宙之我,精神之我也”
        5.1.4 崇尚英雄豪杰救世的唯心史观
    5.2 由唯心主义向二元论的转变(1916年-1918年)
        5.2.1 “精神不灭,物质不灭”的二元论
        5.2.2 “无我论”到“唯我论”的主体意识觉醒
        5.2.3 唯心主义历史观为主导,唯物史观思想因素开始萌芽
        5.2.4 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5.3 由二元论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变(1919年-1921年初)
        5.3.1 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5.3.2 唯物史观的初步确立
        5.3.3 对驱张和湖南自治运动经验教训的总结
        5.3.4 哲学立场的根本转变
第六章 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6.1 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特点
        6.1.1 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接受马克思主义
        6.1.2 在努力向人民群众学习中理解马克思主义
    6.2 对当代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启示
        6.2.1 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6.2.2 坚持优良学风,发扬知行结合的实践精神
        6.2.3 勇于探索,坚持科学精神和革命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一、古典共产主义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扞卫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外文译着
    三、中文着作
    四、外文文献
    五、期刊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报纸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思想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实践基础
        一、建国三十年及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经验与教训
        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第三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
    第一节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改革方法论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改革方法论
        三、现代科学方法论
    第二节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一、注重方法论的整体性构建
        二、坚持方法论的创新性
        三、坚持方法论的战略定力与策略活力相统一
第四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理论价值
        一、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提供方法论支撑
        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三、拓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实践价值
        一、为进一步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行动指南
        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方法论智慧
        三、为其他相关国家的改革实践提供方法论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命题释义
        (一)矛盾
        (二)主要矛盾
        (三)社会主要矛盾
        (四)社会主要矛盾同其他层次的社会矛盾的关系
        (五)其他相关概念和命题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
    一、认识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
        (三)其他重要思想资源
    二、认识产生的历史根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实践
    三、认识产生的现实条件
        (一)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二)我国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变化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与认识能力的变化
    四、认识产生的国际借鉴
        (一)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演进
    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定
        (一)重新认定的基本前提
        (二)重新认定的思想脉络
        (三)重新认定的主要表现
    二、认识的逐步深化
        (一)实现认识深化的必要性
        (二)认识深化的思想脉络
        (三)认识深化的主要表现
    三、认识的重大突破
        (一)认识突破的客观依据
        (二)认识突破的思想脉络
        (三)认识突破的主要表现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理论内涵
    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及其变化的深刻揭示
        (一)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二)由“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
        (四)辩证把握“一个转化”和“两个没有变”的关系
    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表现的总体把握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特点及其表现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导地位及其作用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规律及其表现
    三、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路径的探索与完善
        (一)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
        (三)适时调整和更新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
        (四)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方针
        (五)不断充实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力量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与基本特征
    一、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
        (一)价值评价的基本向度
        (二)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
        (三)努力完善和发展认识的方向
    二、认识的基本特征
        (一)前进性与上升性的统一
        (二)总体性量变与阶段性质变的统一
        (三)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五)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六)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七)世界性与本土性的统一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经验启示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一)深入地学习、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二)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二、继续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其变化
        (一)始终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方向
        (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及阶段性特征
        (三)将认识“基本国情”同世情、党情相结合
    三、坚持在社会矛盾全局中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一)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自身变化的特点
        (二)把握其他层次社会矛盾变化的特点
    四、始终致力于推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解决
        (一)在科学界定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确定解决思路
        (二)在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调整解决思路
    五、坚持将党作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领导核心
        (一)继续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
        (二)坚持将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渊源
    2.1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相关概念
        2.1.1 方法的概念界定
        2.1.2 方法论的概念界定
        2.1.3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内涵
    2.2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2.2.3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党的领导集体关于改革的论述
        2.2.4 西方系统科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形成的时代要求和个人实践基础
    3.1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形成的时代要求
        3.1.1 基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的外来挑战
        3.1.2 破解当前国内复杂问题的内在要求
        3.1.3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要求
    3.2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形成的个人实践基础
        3.2.1 知青工作时期对农村改革工作的思考
        3.2.2 河北正定、福建和浙沪工作时期的个人实践经验
        3.2.3 党的十八大以后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形成与完善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内容和特点分析
    4.1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改革的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
        4.1.1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
        4.1.2 科学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
        4.1.3 坚决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原理
    4.2 以问题导向为改革的分析方法
        4.2.1 问题意识是改革方向的逻辑起点
        4.2.2 问题的差异决定改革的方法
        4.2.3 问题的发展催生着改革方法的与时俱进
    4.3 以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为改革的辩证思维方法
        4.3.1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4.3.2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4.3.3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4.3.4 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
        4.3.5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4 以人民为中心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4.4.1 始终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
        4.4.2 始终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4.4.3 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5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特点分析
        4.5.1 创新性: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
        4.5.2 协同性:改革方法协同配合
        4.5.3 人民性:改革依靠人民又普惠人民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1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理论意义
        5.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5.1.2 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方法论支持
    5.2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实践意义
        5.2.1 为解决全面深化改革复杂问题提供行动指南
        5.2.2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动力
        5.2.3 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改革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及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及理论品质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我国及其早期传播和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条件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和《自然辩证法》着作译介
    (三)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
三、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与社会主义初步结合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的初步建制化
    (三)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曲折中传播和发展
四、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的规范化
    (一)现代科技促进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的再建制化
    (三)在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中促进社会和科技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试论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系统性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矛盾论》的时代意义[J]. 荆世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3]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D]. 王小景. 吉林大学, 2020(03)
  • [4]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D]. 陈珊. 山东大学, 2020(12)
  • [5]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研究[D]. 张启森. 西北大学, 2020(07)
  • [6]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7]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研究[D]. 葛格. 江苏大学, 2020(05)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D]. 田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研究[D]. 陈凯悦.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D]. 张文毓.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论邓小平辩证思想的系统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