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对策与建议

四川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对策与建议

一、四川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对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杨妍,张丽春[2](2021)在《云龙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成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指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子孙、造福人类的德政之举。在收集1974年、1988年、2006年与2015年云龙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和天保工程一期、二期涉及的规划方案,以及各级下达的年度任务、资金计划,工程项目竣工年度验收报告和年度总结的基础上,对比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之前的天然林资源状况,剖析了工程实施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科学的建议,旨在指导林业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更好地进行,为云龙县森林资源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并为其他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及管理提供参考。

张素兰,张碧,刘翔,于丽娟,杨莉[3](2021)在《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着眼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对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对策措施。结果表明,四川省水环境质量趋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同时,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低,旱涝灾害时有发生;部分断面仍然超标,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依旧脆弱;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治理任务艰巨。指出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

李亚敏[4](2021)在《兰州南北两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兰州南北两山,分布在兰州市城区周围,是兰州城市建设的扩大和延伸。地跨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榆中县、皋兰县和永登县,在经过多年造林绿化的背景下,兰州市南北两山的植被呈现出多样性,原生植物被植物群落的科、属、种数增加,其中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基础上,做好天然林森林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乔兰琴[5](2021)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起到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就以北方地区而言,干旱问题严重,自然环境恶劣,生态链条十分脆弱。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我国提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林业工作者除了要不断扩大造林面积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原有的天然林予以充分的保护,确保生态环境不会进一步恶化。鉴于此,本文将立足于甘肃省渭源县,针对当地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以及林业事业的蓬勃发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王芳玲,刘新庆,焦铁柱[6](2021)在《宝鸡市森林资源管护现状及对策浅析》文中提出陕西省宝鸡市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林草植被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体系日趋完善。但现有的管护模式、理念和管护措施已不能满足现代林业的要求和新技术的应用。为了全面提升森林管护能力,更好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通过对目前管护模式、护林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状况、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分析,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管护模式相对落后,管理理念比较滞后,管护人员年龄老化,新技术应用不足,基层护林员工作强度和难度大),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适时调整工程预算项目及投入标准,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善改进集体林管护,引入智慧林业理念,建设现代森林资源管护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森林资源管护队伍。

李坚,李双云,杨丽芬[7](2021)在《曲靖市天保工程22年实施成效及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曲靖市为例,天保工程实施22年来,生态效益显着、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良好和文化效益深远,总结了其主要做法及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天然林修复制度尚未建立、工程后续产业尚未形成主导支柱产业、工程管理水平尚需提升、工程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和集体商品林未纳入管护范围等,对此,提出了建立科学完备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持续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和适度提高森林管护费投资标准等对策建议。

祝必琴,朱江江,李遵,宁金魁,郑育桃[8](2021)在《江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结构最复杂、群落最稳定、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强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江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成效对改善森林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2016年江西省列为全国天然林"全面保护"省份以来的资料,分析了天然林保护的主要措施、取得成效、存在问题,提出了健全天然商品林保护补偿机制、对天然商品林统一进行综合保险、启动天然林资源质量提升项目、完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加大对国有林场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及规范盘活天然林资源六大对策。分析结果可为持续保护修复天然林提供决策依据。

李世东,金旻[9](2021)在《世界着名生态工程——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文中认为工程档案: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998年开始试点,2000年在全国17个省(区、市)全面启动,到2010年全面完成了一期工程任务,2011—2020年实施完成了二期工程建设任务。经过20多年的保护培育,国家投入5000多亿元,工程建设取得显着成效,近20亿亩天然林得到全面保护,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3亿亩、后备森林资源培育1651万亩、森林抚育2.73亿亩。目前正在编制《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推动全国天然林全面持续保护。

邹天才,李媛媛,洪江,黄丽华,刘海燕,陈龙,张着林,张维[10](2021)在《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正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拥有丰富物种资源已成为夺取生物科技制高点的关键,因此,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贵州红山茶(C.kweichowensis)等103种贵州稀有濒危植物,采用模式标本产地植物追溯、现存分布区及种群散布特征调查、物种濒危等级评估、混合采种迁地保育、生物资源测试分析与资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及其迁地保护、种子生物学特性与种子散布及分布动态变化、种苗繁育与应用栽培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评估的103种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都采取了就地保护措施,但迄今为止对濒危威胁程度减轻的效应不明显,抢救性迁地保护依然必要,其中极危(CR) 23种、濒危(EN) 30种、易危(VU) 40种、近危(NT) 7种、无危(LC) 3种;采用同一地理种源迁地保护有效种群Pn≥Lf·Ee·Am的栽培方法,在贵州省植物园开展了迁地保护引种栽培试验。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3 650株,引种栽培平均成活率为95.47%,贵州及毗邻川、滇、桂极少数地区特有分布的种子植物70种、11 010株,引种栽培平均成活率为95.80%,并且建成了活植物保育圃30 200 m2。(2)搜集文献大数据结合GIS信息追踪调查研究,发现了小黄花茶新分布区2.5 km2、长柱红山茶(C. longistyla)新分布区1.5 km2、美丽红山茶(C. delicata)新分布区1.0km2、皱叶瘤果茶(C. rhytidophylla)新分布区6.0 km2、红花瘤果茶(C. rubituberculata)新分布区50.0 km2、贵州槭(Acer guizhouensis)新分布区0.3 km2;新分布区种群增量对其减轻濒危程度的评估效果影响不明显。(3)选择了小黄花茶、贵州红山茶等20种具有贵州高原区域环境特色的经济植物开展了种苗繁育和应用栽培试验,建立种苗繁育基地13.4 hm2,繁育种苗73万余株,在林业绿化工程应用中示范栽培140.0 hm2(31万株),≥2年生苗木应用栽培存活率92.00%~98.00%,这为有关稀有濒危植物的科学研究及种质创新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二、四川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对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文献分析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国内文献分析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3.2.2 生态产品价值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4.1 三江源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生态地位
        4.1.5 生态保护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5.1.2 问卷基本情况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5.1.4 描述性统计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5.2.1 问卷基本情况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5.2.3 描述性统计
        5.2.4 空间交叉分析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6.1.1 生态农畜产品
        6.1.2 淡水资源产品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6.2.3 绿电交易现状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云龙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成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概况
3 云龙县天保工程主要实施内容
    3.1 实施森林资源管护
    3.2 建立完备的森林资源保护管护体系
        3.2.1 建立分类管护模式体系
        3.2.2 划定管护责任区
        3.2.3 减员增薪,提升效率
        3.2.4 严格管理,强化制度保障
    3.3 健全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 云龙县天保工程实施成效分析
    4.1 森林覆盖率、蓄积量实现大幅增长
    4.2 森林火灾、林政执法案件、病虫害发发生率有效降低
    4.3 生态效益明显
    4.4 经济效益显着
    4.5 社会效益显着
5 天保工程实施的问题
    5.1 天保工程一期存在的问题
        5.1.1 天保工程一期公益林建设投入标准低
        5.1.2 森工企业职工收入较低、就业安置面临困难
        5.1.3 林区农民增收困难较大
        5.1.4 林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5.2 天保工程二期的有关问题
        5.2.1 森林资源管护难度大
        5.2.2 公益林建设难以推进
        5.2.3 中幼林抚育滞后
        5.2.4 基础配套设施滞后
6 天保工程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6.1 森林管护面积过大
    6.2 护林员管理难度大
    6.3 林木抚育力度不够
    6.4 基础配套设施落后
    6.5 国有森工企业职工收入水平低
7 措施建议
    7.1 提高森林管护费补助标准
    7.2 提高公益林建设质量
    7.3 强化森林资源管护队伍专业化建设
    7.4 全面开展智慧林业利用
    7.5 提升森工企业职工工资标准
    7.6 科学发展林产业,增加社会资本参与度
8 结论与展望

(3)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
    2.1 水环境质量趋好
    2.2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3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水资源利用率低,旱涝灾害时有发生
    3.2 部分断面超标,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3.3 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4 对策措施
    4.1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2 加强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3 继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

(4)兰州南北两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林保护工程
    1.1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性
    1.2 天然林保护工作的现状
2 对于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2.1 资金不足
    2.2 森林保护意识薄弱
    2.3 森林管护工作专业性程度较低
3 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的完善措施
    3.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3.2 全面宣传森林管护工作
    3.3 加强监督,增强合同的规范性
    3.4 提升森林管护工作队伍建设水平
4 结语

(5)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起到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甘肃省渭源县林业简介
2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3 森林管护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4 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现状
    4.1 森林管护工作资金投入不足
    4.2 森林管护压力大,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5 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的有效对策
    5.1 加大森林管护经费投入
    5.2 培养专业管护团队
    5.3 加强森林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
6 结束语

(6)宝鸡市森林资源管护现状及对策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区概况
2 成效
    2.1 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森林质量稳步提升
    2.2 林草植被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3 野生动植物生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
3 现状
    3.1 森林资源管护模式
    3.2 森林资源管护措施
    3.3 目标考核机制
4 存在的问题
    4.1 管护模式相对落后,管理理念比较滞后
    4.2 管护人员年龄老化,新技术应用不足
    4.3 基层护林员的工作强度、难度大
5 对策
    5.1 适时调整工程预算项目及投入标准
    5.2 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5.3 完善改进集体林管护
    5.4 引入智慧林业理念,建设现代森林资源管护体系
    5.5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森林资源管护队伍

(7)曲靖市天保工程22年实施成效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实施成效
    2.1 生态效益显着
    2.2 经济效益明显
    2.3 社会效益良好
    2.4 文化效益深远
3 主要做法及经验
    3.1 坚持多措并举,降低了森林资源消耗
    3.2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了林区民生
    3.3 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3.4 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4 天保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天然林修复制度尚未建立,与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要求不相适应
        4.1.2 工程后续产业尚未形成主导支柱产业,与林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4.1.3 工程管理水平尚需提升,与新形势下现代化林业要求不相适应
        4.1.4 工程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与发展现代林业要求不相适应
        4.1.5 集体商品林未纳入管护范围,管理难度大,并缺乏资金支持
    4.2 对策建议
        4.2.1 建立科学完备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全面保护好天然林
        4.2.2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延伸林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4.2.3 持续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工程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4.2.4 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实现林区管护站点标准化建设达标
        4.2.5 建议将集体商品林管护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适度提高森林管护费投资标准
5 结语

(8)江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2 主要措施
    2.1 不断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
    2.2 切实保障天然林保护工作队伍
    2.3 全面加强天然林保护
    2.4 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2.4.1 提高天然林管护补助标准
        2.4.2 创新举措提升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资金效益
    2.5 深入推进林长制
    2.6 加大培训宣传
3 主要成效
    3.1 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3.2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3.3 生态补偿精准助贫成效凸显
    3.4 全民天然林保护意识大幅度提高
    3.5 国有林场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4 主要问题
    4.1 天然商品林管护补助标准较低
    4.2 缺乏天然商品林综合保险
    4.3 天然林保护法律法规政策不健全
5 政策建议
    5.1 进一步健全天然商品林保护补偿机制
    5.2 对天然商品林统一进行综合保险
    5.3 启动天然林资源质量提升项目
    5.4 进一步完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
    5.5 进一步加大对国有林场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5.6 规范盘活天然林资源

(9)世界着名生态工程——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工程档案:
启动背景
工程规划
实施进展
建设成效
政策措施

(10)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方法
    1.2 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方法
    1.3 鉴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开展应用试验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的物种采集与迁地保护试验
    2.2 植物种质资源的迁地保护及其成效评价
    2.3 发现了6种稀有濒危种子植物新分布区,但对其濒危程度评估的影响不明显
    2.4 贵州稀有濒危植物的种苗繁殖与应用栽培试验
3 讨论与结论
    3.1 贵州稀有濒危植物保护利用是中国植物保护战略行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3.2 稀有濒危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保护”具有现实价值
    3.3 植物园保护功能建设与植物种质创新应用是植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的发展机遇

四、四川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对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云龙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成效分析[J]. 杨妍,张丽春. 绿色科技, 2021(21)
  • [3]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J]. 张素兰,张碧,刘翔,于丽娟,杨莉. 环境生态学, 2021(11)
  • [4]兰州南北两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李亚敏. 林业科技情报, 2021(04)
  • [5]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起到的作用[J]. 乔兰琴. 农家参谋, 2021(21)
  • [6]宝鸡市森林资源管护现状及对策浅析[J]. 王芳玲,刘新庆,焦铁柱. 南方农业, 2021(31)
  • [7]曲靖市天保工程22年实施成效及对策建议[J]. 李坚,李双云,杨丽芬. 绿色科技, 2021(19)
  • [8]江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J]. 祝必琴,朱江江,李遵,宁金魁,郑育桃. 南方林业科学, 2021(05)
  • [9]世界着名生态工程——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J]. 李世东,金旻. 浙江林业, 2021(10)
  • [10]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J]. 邹天才,李媛媛,洪江,黄丽华,刘海燕,陈龙,张着林,张维. 广西植物, 2021(10)

标签:;  ;  ;  ;  ;  

四川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对策与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