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暴露于空气中氟化氢的取样和测试

个人暴露于空气中氟化氢的取样和测试

一、个体接触空气中氟化氢的采样与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赵春朋[1](2021)在《受限空间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危险性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新型储能介质,锂离子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交通、航天和储能领域。但是锂离子电池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在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增加续航和提高功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电池的热失控危险性。另外,在交通和储能领域,成组布置的锂离子电池多置于受限空间中,热失控产气容易发生积聚,进而导致严重的火灾甚至是爆炸事故。本文就此开展了如下研究。研究了受限空间中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揭示了荷电状态(SOC)、循环周期、过充电和诱导方式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危险性随着SOC和循环周期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新鲜电池,高SOC电池具有更低的热失控初始温度、更高的峰值温度和压力;对于老化电池,其热失控所需时间较新鲜电池更短,热失控初始温度更低。此外,部分电化学性能表现良好的老化电池的热稳定性已经开始降低。轻微过充对电池热稳定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热失控的早期阶段。轻微过充后,电池电压掉落温度急剧降低,隔膜在65℃左右就开始熔融,而正、负极材料则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明隔膜表面出现的膜状结构是造成轻微过充电池热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揭示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热分布规律及锂离子电池热诱导失控产气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额定容量为2 Ah的锂离子电池热诱导失控总产热为61.72 kJ,与5.57 g TNT产热量相当;电池热失控产热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造成电池本体和周围环境温度的升高,电池本体吸收的热量占总产热的31~44%。外部压力与电池热失控总产热呈正相关,可以利用电池热失控时周围空间的压力变化作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险性的判定标准。三元NCM锂离子电池热诱导失控产气的主要组分不受SOC的影响,主要为CO2、H2、CO、CH4、C2H2、C2H4、C2H6、C3H6和C3H8共9种气体。随着SOC的升高,热失控产气量增加,C02含量降低,H2和CO两种主要可燃气体含量升高。高SOC电池热失控产气的燃烧极限范围更宽,爆炸危险性更高。100%SOC电池的产气量为1.84 L/Ah,燃烧下限低至 6.14%。评价了储能集装箱中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燃爆危害,揭示了着火点位置、初始温度和泄压口设置对气体燃爆的影响规律。基于实际储能集装箱建立1:1模型,使用FLACS软件分析了单一集装箱内的气体燃爆危险性,同时分析了单一集装箱气体爆炸对周围集装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着火点处于电池架中部或者靠近小的泄压口时,火焰在约束条件下传播时间更久,集装箱内冲击波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都更高;着火时环境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高;泄压口的设置会显着影响爆炸强度,应尽可能多的设置泄压口,降低泄压板开启压力并避免泄压口被障碍物阻隔。在着火前注入惰性气体可以降低燃爆危险性。当集装箱短边间距5m时,单集装箱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压力对周围集装箱影响有限,应主要考虑热辐射、碎片飞溅等的影响。

王如刚,康秉勋[2](2021)在《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置装备及其应用》文中提出应急处置装备在化学中毒事故中应用非常广泛,现场应急处置装备的正确选择,保障了一线救援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现场快速检测、区域设置和现场洗消等工作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化学中毒事故化学物质现场特性、样品采集、现场检测、个体防护、现场洗消用品和装备性能做以分析综述,为高效应急处置化学中毒事故提供参考。

钟瑾慧[3](2020)在《某钢铁企业车间环境粉尘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文中认为随着钢铁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钢铁产量逐年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与消费国。但在钢铁生产加工过程中,冶炼产生烟气中的粉尘和空气污染物通过设备逸散到车间内,污染车间环境,腐蚀设备,危害职工身体健康。本文基于某钢铁厂现场调查与工程分析,在车间内进行采样,分析各车间环境中粉尘污染物浓度、产生源及污染特征,找出污染物危害的关键控制点:采用Excel、origin8.0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综合评价车间内粉尘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以及近几年工艺改进前后车间粉尘浓度的变化。得到以下结论:钢铁厂车间环境粉尘包括烧结车间破碎、筛分、烧结过程和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粗精轧钢作业时产生的粉尘、萤石混合性粉尘及矽尘。车间环境中的粉尘及二氧化硫污染主要集中在烧结车间,2017-2019年粉尘的浓度范围依次为 2.03-7.50 mg/m3、2.55-6.83mg/m3、1.77-15.27mg/m3,2019年配料室圆盘给料机、单辊破碎机、振动筛三个采样点粉尘浓度显着增加,接近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炼铁车间主要控制点是烧结矿、球团矿给料机及高炉炉体平台处粉尘的排放;2017-2019年炼钢车间炉后平台点位粉尘浓度均达最高,分别为11.89 mg/m3、10.57 mg/m3、8.93 mg/m3,成为炼钢车间粉尘污染关键控制部位;轧钢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控制在4.89 mg/m3之内,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主要控制粗轧机、中轧机处的扬尘污染。根据粉尘检测结果针对车间主要污染控制点,进行车间相应除尘设施改进:2019年在烧结车间现有半干法脱硫处理工艺上引入活性炭,并在机尾加入电除尘器,降低配料室圆盘给料机、单辊破碎机、振动筛处粉尘浓度;2018年针对炼铁车间扬尘增设加湿机及雾状水管除尘装置并采用重防腐涂料涂覆于管道内壁,抑制管道设备腐蚀,烧结矿、球团矿给料机点位粉尘浓度由5.60 mg/m3降至4.54 mg/m3,高炉炉体平台浓度由5.72 mg/m3降至4.57 mg/m3;转炉炼钢车间2018年新增总风量100万Nm3/h的三次负压除尘系统,车间各点位粉尘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转炉炉后平台控制点浓度由10.57 mg/m3降至8.93 mg/m3;2017年轧钢车间设置了轴流风机及喷淋、喷雾除尘装置,18-19年加速冷却、粗轧机点位粉尘浓度均出现小幅下降。对于车间粉尘的危害,钢铁厂各车间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针对污染物种类及来源,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针对在岗员工实行系统的职业健康监护,按规定佩戴合格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成立环境安全管理机构,并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制度。

李可[4](2020)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扬尘量化模拟及健康危害评估研究》文中提出建筑工程各施工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施工扬尘排放,对现场施工人员及管理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健康危害。因此,对施工现场粉尘产生、运动规律及其浓度的研究是为建筑施工从业人员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并予以控制的基础,是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甚至生命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阐述了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根据BP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确定了施工现场PM10浓度预测模型的网络层数、神经元节点数目以及激活函数和训练函数的基本框架,选取风速、空气湿度、环境温度、监测距离四个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PM10浓度预测模型输入层神经元;构建了PM10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暴露剂量计算模型,基于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量化PM10暴露风险,将暴露风险按照PM10导致疾病的发病比例分配至各疾病,根据疾病发病的伤残权重计算PM10健康危害的伤残调整寿命年;基于支付意愿法将PM10健康危害货币化;以南昌市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为评价对象,将BP神经网络PM10浓度预测模型、施工扬尘PM10健康危害风险评价体系应用于该实际工程案例的健康危害评估中,预测得出各监测工作面的理论粉尘浓度均值,运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出各施工阶段施工工人受PM10健康危害风险指数均值及相应的健康危害货币化数值。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在施工扬尘健康危害评估中,可通过PM10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暴露参数模型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统计数据得出PM10暴露健康风险;使用支付意愿法将PM10健康危害货币化可更直观地描述施工粉尘的健康危害;在各施工工作面中,受PM10健康危害较高的工作面为模板拆卸处、地基开挖边缘处、土方回填边缘处、抹灰施工处。目前我国大部分工地的健康管理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都较为低劣。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不同施工阶段的扬尘健康危害,从而对相应的从业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促成一套可行的施工从业人员健康保障体系,切实地改进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此外,研究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将施工扬尘职业健康危害风险进一步转化为实际健康损害寿命年限,并换算为货币价值,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更直观的警示与决策依据。

劳晓毅[5](2020)在《某大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工艺发展成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技术突破,中国现在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家。近年来,各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建立了市场需求量较大和技术成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工厂。但随着液晶面板厂的大规模建立和工厂运行年限的增长,开始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液晶面板生产工艺复杂,使用原辅材料、设施设备种类繁多,因此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同时劳动者健康防护意识不足,这些问题使得劳动者身体健康受到了不良影响,行业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因此也感到了困扰和压力。通过对某大型液晶面板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劳动者健康体检,统计分析和研究该行业中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健康体检异常类型,探讨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健康损害之间的相关关系,筛查出职业健康重点监护对象,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职业健康防治措施和管理对策,以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健康。通过本文研究可知,液晶面板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噪声、化学毒物、X射线和紫外辐射是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一年及以上工龄的劳动者是重点监护对象。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提升劳动者健康意识,组织定期职业健康体检,构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配置完善的个人防护用品,通过加强个人防护和换岗、缩短暴露时间以及工程防护措施改善等方式,降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改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方式,减少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间,进一步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

夏春华[6](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指出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刘兴成[7](2019)在《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工艺含氟烟气控制用清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袋式除尘器是由本体系统(进排气烟道、导流结构、储灰斗、净气箱等含尘烟气的流动空间)、纤维过滤除尘单元和清灰装置组成的高效除尘设备。电解铝行业用袋式除尘器不仅要治理排烟中的颗粒物,更重要的是保障吸附剂氧化铝颗粒对氟化氢有害烟气的循环净化效果:在电解铝的生产工艺中,氧化铝粉体既是铝电解的生产原料,又可作为电解铝烟气净化的吸附剂,吸附完成后的载氟氧化铝部分进行循环使用继续净化含氟烟气,部分直接送回电解槽用于铝的生产,这其中为氧化铝吸附氟化氢创造良好流动条件以保障系统除氟净化效果,以及载氟氧化铝与烟气的高效分离都需要依靠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来进行实施。由此可见,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突破了传统袋式除尘器只具有控制粉尘排放这一单一功能的限制,实现了袋式除尘技术向气态污染物——颗粒物协同治理,以及净化——除尘一体“单机多能”的转变。显然,传统袋式除尘器的设计方法、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对电解铝用袋式除尘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然而,目前在我国电解铝产能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以及电解铝行业全面超低排放改造的环保大背景下,电解铝含氟烟气的深度治理已刻不容缓。因此,通过研究适用于电解铝含氟烟气净化的袋式除尘器流场构造特性、气固两相运动控制技术以及高效过滤技术等,从而形成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工艺含氟烟气净化用清洁技术,对促进电解铝含氟烟气净化的技术升级,实现电解铝烟气污染治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实施电解铝的清洁生产以及拓展袋式除尘器的功能和应用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应用价值。基于上述目的,本课题展开了如下研究:(1)针对袋式除尘器用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的技术背景问题,展开了电解铝生产工艺的氟平衡和氟的迁移研究,分析并明确了袋式除尘技术在电解铝烟气净化当中的功能定位、研究重点及控制目标。并通过对颗粒物源——吸附剂氧化铝颗粒的粒径分布测试,研究了循环次数对氧化铝粉体破碎及净化系统中PM2.5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此掌握氧化铝颗粒粒径分布和波动的特征,为建立基于净化目的的氧化铝颗粒在袋式除尘器内悬浮运动停留时间模型、研究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运动规律、以及电解铝用滤料过滤技术奠定基础。在对技术背景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污染物的清洁治理概念,并对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烟气净化清洁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2)针对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净化——除尘流场构造特性问题,研究了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的流场构造机理及其内部气固两相的运动规律:Ⅰ、通过分析氧化铝颗粒在袋式除尘器内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建立氧化铝颗粒在袋式除尘器内悬浮运动时间和距离的分析计算模型,提出以吸附剂自身特性设计袋式除尘器流场构造的方法,利用上述模型及方法提出适用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的袋式除尘器流场基本构型。Ⅱ、建立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氧化铝颗粒在上述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的返混、回流及气固分离情况;分析氧化铝颗粒自身特性对其在除尘器内悬浮运动停留时间(吸附净化时间)分布的影响,以及氧化铝颗粒在滤袋上的沉积分布规律,为下一步研究除尘器内气固两相的均布控制,提高系统净化——除尘效率提供理论支撑。(3)针对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宽粒径分布颗粒群条件下气固两相均布控制问题,通过设立多指标的正交试验,分析灰斗内均流装置结构参数对烟气速度场和颗粒浓度场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关系,采用不同因素间各水平的差异显着性检验和综合平衡分析法,确定影响除尘器内气固两相均布的灰斗均流装置结构参数的优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N型烟道弯管导流+烟道出口分流+灰斗内均流”的多重导流技术来实施对除尘器内气固两相的均布控制。(4)建立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性能评价方法,对除尘器内氧化铝颗粒停留时间(保证吸附反应完成所需时间)、气固两相分布均匀性情况(保证净化效果、提高过滤效率)和系统除氟效率(吸附剂选择及系统除氟效率评估)进行综合评价,为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的设计优化和性能评价提供系统性研究分析的方法。(5)根据电解铝烟气净化——除尘的要求,通过试验方法沿着滤料织物特性(构造)到滤料成型再到滤袋制作的完整工艺路线对电解铝用滤料滤袋技术开展研究。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本课题解决了以实现烟气高效净化——除尘为目标的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气固两相流场的构造特性、设计优化、性能评价以及电解铝专用滤料技术问题;提出了污染物治理的清洁技术概念和技术特征,引入颗粒停留时间分布这一新指标作为袋式除尘器设计、研究和性能评价的标准;基于含氟烟气净化要求,建立了氧化铝颗粒悬浮运动时间计算模型,为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流场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建了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综合性能评价方法,为净化——除尘类袋式除尘器的设计、优化和评价提供了系统性的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成果在“863”项目示范工程上成功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课题部分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还可以推广到干法脱硫、燃煤锅炉脱汞、垃圾焚烧发电脱二恶英等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当中,为以袋式除尘器为核心的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做出有益探索。

李小琴,窦建瑞,金武,毛一扬,蔡翔[8](2018)在《扬州市蓝绿光LED生产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蓝绿光LED产业链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程度,探讨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理论,对LED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进行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结果]蓝绿光LED产业链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氨、氯、硫酸、氟化氢、盐酸、氢氧化钠、丙酮、异丙醇、丙烯酸、丁酮、噪声、X射线等。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区、干法刻蚀区、特气供应室、废水处理室等车间存在氨、氯气、氟化氢等高毒物质。LED芯片生产车间化学品存储点、机台自动操作点2个检测点硫酸浓度超过国家限值标准,LED封装企业空压机房(一楼)的噪声声级超标。[结论]蓝绿光LED产业链上游生产外延片的MOCVD区、中游生产芯片的干法刻蚀区、化学区、特气供应室、废水处理室以及下游封装的公用工程空压机房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

朱啸川[9](2016)在《不同类型口罩对六氟化硫分解产物过滤效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呼吸防护用具是保证人体呼吸系统免受空气中颗粒物及有害化学物损害的个人防护用具,其防护性能可通过测试过滤元件的过滤效率、面罩的适合性、总泄露等进行评估。六氟化硫(SF6)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质,由于其优异的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使之被当作绝缘材料普遍应用于电力设备中。在高温电弧、电晕和火花放电作用下,SF6会分解产生SO2和HF等酸性气体和颗粒物,吸入后可导致肺部损伤,因此,需为电力维修等作业人员选择有效的防护口罩。目的:通过实验室的系统测试,评价两类N95型自吸过滤式口罩的适合性及其对SF6分解产物的过滤效果。方法:购买市场上常见的普通N95型口罩和N95型防酸口罩,实验室模拟现场条件测定两类口罩对受试对象的适合性及其对SF6分解产物:颗粒物、氟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的过滤效率。采用核凝计数器法测定两类口罩材料对颗粒物的过滤效果,采用数字微压计测试两类口罩在各抽气流量下的吸气阻力。根据中国人头面部分栏选择代表性受试对象,分别佩戴两类口罩后,测定佩戴的适合性。在自制的密封仓里,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甲醛缓冲液-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口罩内外环境中氟化氢和二氧化硫浓度。结果:两类口罩在10-95L/min的测试流量下对空气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分别为97.50%100.00%和99.83%99.99%,均高于95%,吸气阻力也都远低于350Pa,均符合国标要求。不同浓度氟化氢(浓度为0.001.99mg/m3、2.003.99mg/m3、>4.00mg/m3)短时间(<1.5h)暴露,N95型防酸口罩对氟化氢气体的过滤效率分别为98.83%、99.08%和99.03%,明显高于普通N95型口罩的48.44%、45.71%和47.31%,两类口罩过滤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四个浓度范围的二氧化硫(0.002.49mg/m3、2.504.99mg/m3、5.009.99mg/m3、>10.00mg/m3)短时间(<1.5h)暴露后,N95型防酸口罩的过滤效率分别为95.73%、98.67%、98.14%和97.78%。延长暴露时间至4h时,上述4个浓度范围中口罩过滤效率分别下降为91.97%、82.28%、70.12%和58.56%,高浓度组口罩过滤效率下降程度远高于低浓度组。结论:结果表明N95型防酸口罩和普通N95型口罩对颗粒物过滤效率及吸气阻力符合国家呼吸防护标准的要求。N95型防酸口罩对氟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的过滤效率明显高于普通N95型口罩。研究表明,N95型防酸口罩能够为接触SF6分解产物的工人提供更有效的呼吸防护,随使用时间延长,口罩过滤效率下降,应及时更换。

代浩[10](2015)在《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生物限值修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我国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接触限值进行修订,研制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生物限值。方法选用《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测定空气中氟及其无机化合物,选用《尿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方法》测定职业接触组人群的尿样。通过职业流行病学调查,选取湖北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电解车间、铝杆车间以及管理部门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工人141名,在研究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人群尿中氟化物测定值与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浓度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方程,结合工作场所中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职业接触限值计算出生物接触限值,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再参照各国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生物接触限值标准,探讨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合理性,最终修订我国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限值。结果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职业接触空气中氟浓度,以及尿氟浓度。该方法空气氟的最低检出限为1μg,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m3,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100μg;精密度(RSD)2.89%~7.44%;准确度用加标回收率表示为96.4%~105.6%;该方法尿氟的最低检出限为0.05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1mg/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1.0mg/L;精密度(RSD)3.96%~6.02%;准确度用加标回收率表示为96.4%~104.2%。调查研究显示,职业接触组工人班前和班末尿中氟的含量与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的浓度有相关性,以尿中氟化物浓度(mg/L)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mg/m3)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1)班前尿中氟化物浓度Y(mg/L)=1.2017x(mg/m3)+0.5059(r=0.91,n=100,p<0.05);(2)班末尿中氟化物浓度Y(mg/L)=2.1122x(mg/m3)+0.5971(r=0.96,n=100,p<0.05)。将职业接触组班前尿氟和班末尿氟与工作场所氟化物浓度所对应的直线回归方程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直线回归方程进行比较,并将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职业接触限值PC-TWA=2.0mg/m3带入各直线回归方程,推算出班前和班末尿氟含量,通过直线回归方程得到的班前和班末尿中氟含量预测值分别为2.91mg/L和4.82mg/L。结论尿氟的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尿样无需处理。经修订后我国班前和班末尿氟的相对内暴露指数RIE为1.5和2.5,即平均每吸入1mg/m3的氟化物可代谢生成为1.5mg/L和2.5mg/L的尿氟。2004年我国颁布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限值为班前尿氟4mg/g肌酐(即6.8mg/L)和班末尿氟7mg/g肌酐(即11.9mg/L),根据我国现有的工作场所氟及其无机化合物职业接触限值2mg/m3,参照国内外尿氟职业接触生物限值和RIE值,结合国内外文献和数据资料以及本研究的结果,建议将我国的职业接触氟的生物接触限值修订为班前尿氟3mg/L和班末尿氟5mg/L。

二、个体接触空气中氟化氢的采样与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体接触空气中氟化氢的采样与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受限空间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与安全事故
        1.2.1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2 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
    1.3 锂离子电池安全研究现状
        1.3.1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险性研究
        1.3.2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研究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实验仪器和研究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
        2.2.1 加速量热仪
        2.2.2 综合热分析仪
        2.2.3 电池充放电循环仪
        2.2.4 扫描电镜
        2.2.5 气相色谱仪
        2.2.6 锂离子电池耐压测试实验台
        2.2.7 其他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和压力测量方法
        2.3.2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收集及测试方法
    2.4 模拟方法
    2.5 实验样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锂离子电池热诱导失控危险性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荷电状态和循环周期对热失控危险性的影响
        3.2.1 实验设置
        3.2.2 热失控初始温度判定
        3.2.3 荷电状态对热失控危险性的影响
        3.2.4 循环周期对热失控危险性的影响
    3.3 微过充电和诱导方式对热失控危险性的影响
        3.3.1 实验设置
        3.3.2 绝热条件下热失控危险性研究
        3.3.3 外部加热条件下热失控危险性研究
        3.3.4 加热方式对电池热失控危险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热及产气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热研究
        4.2.1 热失控产热计算方法
        4.2.2 热失控能量分布情况
        4.2.3 热失控产热量计算
    4.3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研究
        4.3.1 热失控产气机理
        4.3.2 热失控产气分析
        4.3.3 热失控产气量与爆炸参数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储能集装箱内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燃爆危险性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受限空间气体爆炸理论研究
        5.2.1 可燃气体爆炸机理
        5.2.2 可燃气体爆炸理论模型
    5.3 FLACS模型设置
        5.3.1 物理模型-储能集装箱设置
        5.3.2 爆炸场景参数设置
    5.4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燃爆危险性研究
        5.4.1 着火点位置对热失控气体燃爆危险性的影响
        5.4.2 环境温度对热失控气体燃爆危险性的影响
        5.4.3 泄压口设置对热失控气体燃爆危险性的影响
        5.4.4 储能电站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模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置装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发中毒事故的化学物质特性和存在形式
    1.1 引发化学中毒事故的化学物质
    1.2 存在形式
2 样品采集用品
    2.1 采气袋
    2.2 真空瓶
    2.3 吸收液
    2.4 滤膜
    2.5 固体吸收管
3 现场应急检测装备
    3.1 现场快速检测箱
    3.2 现场气体检测仪
        3.2.1 可燃气体检测仪
        3.2.2 有毒气体检测仪
        3.2.3 氧气检测仪
        3.2.4 其他现场快速检测仪
    3.3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3.4 便携式气相色谱分析仪/便携式光离子化检测器
    3.5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
    3.6 便携式/手持式拉曼光谱仪
    3.7 其他装备
4 个体防护装备
    4.1 A级防护
    4.2 B级防护
    4.3 C级防护
    4.4 D级防护
5 现场洗消装备
    5.1 多功能一体化大型洗消装备/洗消车辆
    5.2 单兵消毒包/轻型洗消装备/局部洗消器材
    5.3 喷洒车
6 其他辅助装备
7 发展与应用
    7.1 化学中毒事故的应急检测
    7.2防护装备是应急处置人员的必备的防护手段
    7.3 防护装备便携性及智能化
8 结语

(3)某钢铁企业车间环境粉尘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生产性粉尘研究与应用现状
        1.2.2 钢铁行业粉尘处理工艺
        1.2.3 国内外烟气脱硫工艺研究现状
        1.2.4 粉尘等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1.3 研究对象
        1.3.1 钢铁厂项目情况
        1.3.2 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流程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现场调查与工程分析
        2.1.1 烧结车间
        2.1.2 炼铁车间
        2.1.3 炼钢车间
        2.1.4 轧钢车间
    2.2 样品的采集
        2.2.1 现场监测采样点设置原则和方法
        2.2.2 采样布点
        2.2.3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2.3 仪器与试剂
        2.3.1 仪器设备
        2.3.2 化学试剂
    2.4 样品分析
        2.4.1 车间粉尘样品分析
        2.4.2 车间二氧化硫样品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烧结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3.2 炼铁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3.3 炼钢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3.4 轧钢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
    3.5 不同车间粉尘来源差异性分析
    3.6 车间环境粉尘粒度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粉尘污染工程控制技术
    4.1 烧结烟气脱硫除尘控制技术
        4.1.1 车间近几年烟气控制情况
        4.1.2 烧结车间粉尘优化措施及控制技术
    4.2 高炉炼铁烟气除尘控制技术
        4.2.1 炼铁车间近几年粉尘控制情况
        4.2.2 高炉干法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3 转炉炼钢烟气除尘控制技术
        4.3.1 炼钢车间近几年粉尘控制情况
        4.3.2 炼钢车间粉尘优化措施及控制技术
    4.4 轧钢车间现有技术除尘效果分析
第5章 车间环境管理措施
    5.1 粉尘防护措施
    5.2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
    5.3 卫生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
        5.3.1 个人卫生防护措施
        5.3.2 环境管理制度措施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各车间采样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扬尘量化模拟及健康危害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施工扬尘
        1.2.2 扬尘浓度监测
        1.2.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污染物量化模拟
        1.2.4 健康危害评估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大气颗粒物
        2.1.2 扬尘
    2.2 施工扬尘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2.3 施工阶段扬尘测度方法
        2.3.1 施工扬尘监测方法
        2.3.2 施工扬尘模拟方法
    2.4 建筑施工扬尘的健康危害
        2.4.1 建筑施工扬尘的化学组成
        2.4.2 建筑施工扬尘的健康危害
    2.5 健康危害评估方法
        2.5.1 人力资本法
        2.5.2 支付意愿法
        2.5.3 疾病成本法
        2.5.4 环境CGE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扬尘量化模拟
    3.1 神经网络概述
        3.1.1 机器学习概述
        3.1.2 神经网络定义
        3.1.3 神经元模型
    3.2 BP神经网络
        3.2.1 BP网络概述
        3.2.2 BP神经网络的训练流程
    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扬尘浓度预测模型设计
        3.3.1 输入数据预处理
        3.3.2 BP神经网络扬尘浓度预测模型输入、输出层神经元的确定
        3.3.3 BP神经网络扬尘浓度预测模型激活函数和训练算法的选择
        3.3.4 BP神经网络扬尘浓度预测模型隐藏层及神经元数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施工扬尘健康危害评估分析
    4.1 施工扬尘PM_(10)健康危害风险评估体系
        4.1.1 粉尘PM_(10)暴露剂量
        4.1.2 粉尘PM_(10)健康危害风险估算
    4.2 施工扬尘PM_(10)健康危害评估参数取值
        4.2.1 呼吸速率取值与分布
        4.2.2 建筑工人体重取值与分布
    4.3 施工扬尘PM_(10)健康危害经济效应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分析:以南昌市某住宅小区建设工程为例
    5.1 工程概况
    5.2 施工扬尘量化监测
        5.2.1 监测仪器
        5.2.2 监测方法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扬尘量化模拟
        5.3.1 神经网络的建立与训练
        5.3.2 PM_(10)浓度预测
    5.4 建筑施工扬尘健康危害评估
        5.4.1 施工扬尘PM_(10)健康危害风险评价
        5.4.2 健康危害经济效应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某大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状况调查
    2.1 企业基本概况
        2.1.1 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架构及人员
        2.1.2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2.1.3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实施情况
        2.1.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2.1.5 职业健康培训情况
        2.1.6 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
    2.2 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评价
        2.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2.2 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2.3 企业总体布局调查与分析评价
    2.4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调查与分析评价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职业卫生调查
        3.2.2 检查表法
        3.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3.2.4 定期健康体检
        3.2.5 评价标准
        3.2.6 统计方法
第四章 企业员工职业健康评估
    4.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1.1 化学毒物检测结果
        4.1.2 噪声检测结果
        4.1.3 X射线、紫外辐射检测结果
    4.2 员工定期健康体检结果
        4.2.1 噪声接触组及对照组人员体检结果
        4.2.2 化学毒物接触组及对照组人员体检结果
        4.2.3 辐射接触组及对照组人员体检结果
    4.3 健康体检结果异常类型
    4.4 健康体检结果异常率比较
    4.5 重点监护对象筛查
        4.5.1 噪声接触岗位重点监护对象筛查
        4.5.2 化学毒物接触岗位重点监护对象筛查
        4.5.3 辐射接触岗位重点监护对象筛查
第五章 职业健康损害的重点诱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5.1 职业健康损害的重点诱因分析
        5.1.1 噪声引起的职业健康损害
        5.1.2 化学因素引起的职业健康损害
        5.1.3 X射线、紫外辐射因素引起的职业健康损害
    5.2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对策的研究
        5.2.1 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提升劳动者健康意识
        5.2.2 加强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防治设施管理,不断改善职业环境
        5.2.3 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控主体责任,政府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5.2.4 构建和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5.2.5 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技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附录2 部分健康检查结果

(6)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公园城市概述
        1.4.1 公园城市定义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1.5.2 生态绿网理论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1.6 研究问题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1.8.1 研究策略
        1.8.2 研究方法
    1.9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2.1 湛江市概况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2.5 本章小节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3.4.1 适生植物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4.2 Python语言特点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4.3.1 原理
        4.3.2 流程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4.6 本章小结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5.9 本章小节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6.4.3 系统功能构建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6.5 本章小节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4.1 材料与方法
        7.4.2 结果与分析
        7.4.3 讨论与结论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5.1 材料与方法
        7.5.2 结果与分析
        7.5.3 讨论与结论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7.7 本章小节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与展望
    8.2 结论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工艺含氟烟气控制用清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袋式除尘用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的技术背景分析及清洁技术概念的提出
    2.1 引言
    2.2 电解铝生产工艺的氟平衡和氟的迁移分析
    2.3 电解铝烟气净化用氧化铝颗粒循环使用破碎规律的试验研究
    2.4 袋式除尘器用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的技术背景分析
    2.5 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含氟烟气净化清洁技术概念的提出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运动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氧化铝颗粒在袋式除尘器内受力和运动的理论分析
    3.3 用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的袋式除尘器流场基本构型
    3.4 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模型
    3.5 边界条件的设置、离散格式和模型求解方法
    3.6 网格无关性及数值计算模型的验证
    3.7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运动规律的总体描述
    3.8 袋式除尘器内氧化铝颗粒悬浮运动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值模拟
    3.9 除尘器内氧化铝颗粒在滤袋上的沉积规律
    3.10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均匀分布控制技术的研究
    4.1 引言
    4.2 氧化铝颗粒浓度场的模拟方法
    4.3 灰斗内导流结构对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均布的影响
    4.4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均布的优化控制技术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5.1 引言
    5.2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性能评价方法的总体描述
    5.3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氧化铝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评价方法
    5.4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分布均匀性评价方法
    5.5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除氟效率的评价方法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适用滤料滤袋构造技术的研究
    6.1 引言
    6.2 滤料特性对氧化铝颗粒在滤料上沉积速率(过滤性能)的影响
    6.3 后整理工艺对滤料颗粒物过滤和PM2.5控制效果的影响
    6.4 袋身接缝方法对滤袋PM2.5过滤效率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含氟烟气控制用清洁技术的工程应用及分析
    7.1 引言
    7.2 示范工程案例
    7.3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清灰控制技术的研究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8)扬州市蓝绿光LED生产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1.2.2 采样及检测方法
        1.2.3 评价依据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及主要工艺流程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3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3.1 生产性粉尘
        2.3.2 化学毒物
        2.3.3 生产性噪声
        2.3.4 电离辐射检测结果
3 讨论

(9)不同类型口罩对六氟化硫分解产物过滤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两类N95口罩的适合性及其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两类N95口罩对SF6分解产物中的酸性气体的过滤效率
    第一节对氟化氢气体的过滤效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对二氧化硫气体的过滤效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生物限值修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剂与仪器
    1.3 技术路线
    1.4 测定方法
    1.5 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标准曲线绘制、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结果
    2.2 非职业接触组尿氟浓度检测结果分析
    2.3 工作场所空气中定点采样氟浓度检测结果分析
    2.4 作业场所空气中个体采样氟的检测结果
    2.5 职业接触组与非职业接触组尿氟浓度的结果分析
    2.6 职业接触组不同接触水平与尿氟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2.7 回归方程预测值比较
    2.8 国外可借鉴的尿氟职业接触生物限值
3 讨论
    3.1 人体内尿氟浓度的影响因素
    3.2 尿浓度校正
    3.3 我国修订值及其理由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接触氟毒性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 3 个体样品采样记录单

四、个体接触空气中氟化氢的采样与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受限空间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危险性研究[D]. 赵春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2]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置装备及其应用[J]. 王如刚,康秉勋.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03)
  • [3]某钢铁企业车间环境粉尘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D]. 钟瑾慧. 南昌大学, 2020(01)
  • [4]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扬尘量化模拟及健康危害评估研究[D]. 李可.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5]某大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对策研究[D]. 劳晓毅.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工艺含氟烟气控制用清洁技术研究[D]. 刘兴成. 东华大学, 2019
  • [8]扬州市蓝绿光LED生产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J]. 李小琴,窦建瑞,金武,毛一扬,蔡翔.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05)
  • [9]不同类型口罩对六氟化硫分解产物过滤效率的研究[D]. 朱啸川. 华中科技大学, 2016(11)
  • [10]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生物限值修订研究[D]. 代浩. 武汉科技大学, 2015(07)

标签:;  ;  ;  ;  

个人暴露于空气中氟化氢的取样和测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