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同位素地质样品的制备

氧同位素地质样品的制备

一、氧同位素地质样品的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张爱奎,莫宣学,张勇,钱烨,刘光莲,张大明,刘智刚[1](2021)在《东昆仑西段库德尔特金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库德尔特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矿田内,具有独特的金矿成矿特点。基于矿床特征分析、成矿阶段划分、金矿主成矿期的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同位素研究,探讨矿床形成机制和矿床成因,这不仅对区域金矿成矿规律研究具有科学价值,而且对于促进东昆仑区域金矿勘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工作,取得以下认识和成果:(1)金矿石中流体包裹体主要是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Ⅰ型),少量为含CO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Ⅱ型)。(2)金矿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160.7~259.9℃)、中低盐度(3.5%~12.9%NaCleqv)的特点。(3)成分测定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是NaCl-H2O体系,其次为NaCl-CO2-H2O体系。(4)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D=-37‰~-72‰,平均为-56‰,δ18OWater=-3.3‰~-0.3‰,平均为-2.08‰,说明金矿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建造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硫同位素组成为δ34S=10.5‰~10.8‰,反映矿石中的硫来源单一,硫主要来自岩浆热液。(5)综合分析认为,库德尔特金多金属矿床属于接触交代-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与花岗闪长岩密切相关,多金属矿形成于接触交代作用;金矿形成于石英硫化物晚期,是花岗闪长岩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结果;金矿石具有细脉浸染型特点(广义斑岩型),该类型金矿在东昆仑西段具有优越的成矿背景,找矿前景巨大。

李文杰[2](2021)在《川东南奥陶系桐梓组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盆地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盆地内油气资源丰富,已在震旦系-中三叠统海相层系中发现了一系列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近年来,寒武系龙王庙组、沧浪铺组与洗象池群碳酸盐岩不断取得新发现与新突破,有力揭示了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领域的广阔勘探前景。目前,四川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但前期研究发现,奥陶系桐梓组碳酸盐岩油气显示良好,尤其是川东南地区桐梓组白云岩厚度较大,存在滩相发育区,具备形成优质储集层的基础条件。然而,针对川东南地区桐梓组的总体研究程度低,油气地质条件有待明确,寻找优质储层是实现其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针对川东南地区桐梓组碳酸盐岩,以“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为主线,综合运用碳酸盐岩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充分利用野外露头资料,以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流体包裹体、碳氧锶同位素与常微量元素测试等手段为主要方法,从沉积特征、储集空间与成岩作用特征分析着手,在沉积-成岩体系下重点剖析了旋回性沉积作用、溶蚀作用与白云石化作用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详细讨论了孔洞缝胶结(充填)物流体性质与成因,建立了储集空间演化模式,明确了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机理,查明了相关控制因素,并提出了桐梓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1)桐梓组岩性复杂,通过岩石微相分析,将桐梓组划分为29种岩石微相;以微相组合作为指相标志,对沉积环境进行了解释,认为桐梓组发育泻湖、潮坪、混积潮坪、浅滩、滩间海与台内洼地等6种沉积环境,具有泻湖-潮坪、泻湖-浅滩-潮坪、台内洼地-泻湖-潮坪(浅滩)、台内洼地-滩间海-浅滩、滩间海-浅滩-潮坪、浅滩-泻湖与浅滩-滩间海-台内洼地等7种典型的沉积序列组合。(2)桐梓组发育2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和1个三级层序上升半旋回,三级层序格架内沉积环境经历了开阔台地(SQ1TST)→局限台地(SQ1HST~SQ2HST)→开阔台地(SQ3TST)的旋回性演化。明确了桐梓组相带分布规律,建立了“洼湖相承、滩坪交互、浅滩成带”的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指出围绕台内洼地和泻湖,以潮坪环境为主,浅滩与潮坪交互叠置发育,台内浅滩主要分布在利川-石柱-武隆-南川-习水-古蔺一带。(3)桐梓组发育晶间孔/晶间溶孔、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窗格孔/膏模孔、溶孔、溶洞、成岩缝、构造缝和溶蚀缝等多种类型储集空间。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构造破裂作用、烃类充注对储集空间的形成与演化起到建设性作用;压实和压溶作用、埋藏胶结作用、过度白云石化作用与重结晶作用造成储集空间遭到破坏。晶间孔、晶间溶孔、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溶孔与溶洞是桐梓组主要的有效储集空间,裂缝发育频率相对较低,且多数被充填,储集性能相对偏差。(4)桐梓组发育同生期、早成岩期、埋藏期和表生期溶蚀作用。同生期-早成岩期溶蚀作用分别受高频层序、三-四级层序相关的相对海平面下降所驱动,主要对局限台地浅滩和潮坪沉积物进行溶蚀改造,形成的多类型溶蚀孔洞是桐梓组储集空间的主要来源。埋藏期溶蚀作用与有机质生烃、TSR反应形成的酸性流体以及深部热液相关,主要表现为对先存储集空间的继承和调整,不造成储集空间的显着净增加。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发生时间晚、规模小,形成的储集空间不具备油气储集意义。(5)桐梓组白云岩/石类型多样,发育泥晶白云岩(Dol-1)、粉晶白云岩(Dol-2)、粉细晶白云岩(Dol-3)、(残余)颗粒白云岩(Dol-4)和灰岩基质中的粉-细晶白云石(Dol-5)等5种类型基质白云岩/石,以及粉-细晶白云石(Cd-1)和异形白云石(Cd-2)等2种类型白云石胶结(充填)物。依据白云岩/石结构特征、晶体类型与地球化学参数,认为基质白云岩/石流体性质相似,白云石化流体来源于同期海水,其中Dol-1~Dol-4形成于蒸发浓缩-渗透回流白云石化过程,Dol-5是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结合流体包裹体数据,认为Cd-1与Cd-2成岩流体为桐梓组地层内部封存的海源流体,形成于正常的地层埋藏增温过程,未受到异常热事件的影响。(6)桐梓组储集空间的形成取决于旋回性沉积作用、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与构造作用。旋回性沉积作用是储集空间发育的基础,决定岩石组分和结构与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早期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的范围与强度;溶蚀作用是储集空间形成的重要机理,同生期-早成岩期溶蚀作用是储集空间发育的关键因素;白云石化作用对于改善晶粒碳酸盐岩储集性能具有积极意义;构造作用形成的多期次裂缝,是储集空间发生改造或优化的重要条件。储集空间的差异化保存取决于埋藏胶结作用强度、白云石化作用程度与烃类充注程度。埋藏胶结作用形成的胶结(充填)物,是导致储集空间受到破坏的重要原因;白云石化有效抑制了后期胶结作用,增强了岩石抗压实压溶能力,是早期储集空间保存的关键因素;烃类充注有利于先存储集空间的保存,决定了储集空间的最终有效发育程度。(7)桐梓组碳酸盐岩孔渗条件总体较差,但受建设性成岩作用改造可发育相对高孔、高渗的储集层段,勘探前景总体可观。川东南地区桐梓组勘探目标应立足于局限台地浅滩和潮坪沉积,I类有利区位于古蔺-赤水-綦江-习水一带,II类有利区位于涪陵-石柱-南川一带。

蒋少涌,陈唯,赵葵东,张迪,陆珏,赵何东[3](2021)在《基于LA-(MC)-ICP-MS的矿物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激光剥蚀技术与单接收或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联用(LA-(MC)-ICP-MS)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由激光剥蚀系统对固体岩矿样品微区采样后产生的气溶胶输送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同位素分析,具有原位、实时、快速的分析优势及高空间分辨率、高灵敏度、多元素及其同位素比值同时测定的优点。本文介绍了本实验室近年来开展和建立的基于LA-(MC)-ICP-MS的一系列矿物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方法,主要有含硼矿物(如电气石、白云母)的硼同位素组成、碳酸盐矿物的碳同位素组成、硫化物和硫酸盐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含锶矿物(如磷灰石)的锶同位素组成、锆石的铪同位素组成,以及锡石、黑钨矿、独居石、榍石和石榴子石等矿物的U-Pb定年分析方法。

王登红,孙艳,周四春,梁婷,付勇,付小方,郝雪峰,三金柱,刘喜方,侯可军,郭唯明,田世洪,李超,孔维刚,马圣钞,郭旭吉[4](2021)在《锂能源金属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进展》文中指出锂作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已经并仍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将近75%,采矿深度普遍不超过300 m,深部探矿势在必行。为提高中国锂矿深部探测能力,储备一批深部探测技术方法,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锂能源金属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牵头,共十余家单位、78位项目成员参加。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在川西甲基卡、新疆卡鲁安及四川黄金口等地区深入开展了典型矿床和深部探测技术组合方法等的研究,对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中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绿豆岩中锂的富集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在锂的成矿理论、新类型锂资源找矿探索、深部探测技术方法组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圈定了一批远景区和靶区,有力保障了国家锂能源资源安全。

梁七丹[5](2021)在《亚洲季风区MIS7/6阶段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多指标研究》文中提出

张建锋,刘汉彬,金贵善,韩娟,石晓,李军杰,张佳,郭东侨[6](2021)在《岩石和矿物中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制样装置改进及分析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对五氟化溴法氧同位素组成样品制备装置进行改进并对分析方法进行优化。改进的样品制备装置包含12个镍反应器,可完成12件氧同位素样品制备,提高了制备效率;采用O2作为工作气体对样品中的氧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避免了向CO2转化过程中潜在的氧同位素分馏,还可同时获取δ18O与δ17O值;通过5A分子筛直接对O2进行吸附,提高了收集效率;采用电容真空规对提取的O2进行产率测量,确定了制样装置中石英单矿物质量与O2压强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国家标准物质GBW 04409、石英单矿物以及花岗岩地质样品为参考,在改进的装置上进行氧同位素样品制备分析,其分析精度分别为0.09‰、0.09‰和0.10‰,均优于0.2‰,标准物质δ18OVSMOW的测量平均值为11.09‰,在误差范围内与标准值11.11‰相吻合。样品制备效率及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氧同位素样品制备装置及分析方法测量结果准确。

陈意,胡兆初,贾丽辉,李金华,李秋立,李晓光,李展平,龙涛,唐旭,王建,夏小平,杨蔚,原江燕,张迪,李献华[7](2021)在《微束分析测试技术十年(2011~2020)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测和分析技术的创新。新世纪以来,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引进了一批高性能新型微束分析仪器设备,建立了一批高规格的实验室。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微束分析技术与方法的主要进展及其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包括电子探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大型离子探针、纳米离子探针、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激光诱导原子探针、原子探针技术、显微红外光谱、同步辐射等,这些分析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地球和行星演化历史及许多地质过程的理解。今后,应加快微束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的开发,特别是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邵学鹏[8](2020)在《Ce-Nd同位素高精度质谱分析与铀矿石地理溯源研究》文中提出核取证是未来国际核安全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其中核材料的地理溯源技术是核取证的核心内容。微量元素含量或稳定同位素比值被认为能够在核材料的溯源研究中提供重要的特征信息。本文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铀矿石样品中14种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量。采用AG 50W-X12树脂和Ln树脂建立了铀矿石中Nd-Ce的联合化学分离流程,不仅实现了稀土元素与复杂基体的分离,还有效去除了干扰严重的稀土元素。应用热表面电离质谱仪(TIMS)建立了铀矿石中Nd、Ce同位素的高精度质谱分析方法,并利用同位素标准物质及标准岩石样品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采用新建立的Nd、Ce同位素质谱分析方法对铀矿石样品中的Nd、Ce同位素进行了测量。最后,将获得的铀矿石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与Nd、Ce同位素信息相结合,应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PCA)、主成分聚类(PCA-CA)分析方法,以及判别分析方法(L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来源的铀矿石样品进行地理溯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ICP-MS建立了铀矿石中14种稀土元素含量的测量方法。对来自不同国家的25种铀矿石样品进行溶样、消解,得到样品溶液。确定了 ICP-MS的工作参数,考察了方法的检出限、流程空白等指标。利用建立的分析方法对铀矿石中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铀矿石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之间差异巨大,为后续铀矿石样品的地理溯源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2)建立了铀矿石中Nd-Ce联合化学分离流程。采用AG 50W-X12树脂洗脱基体杂质及主要干扰元素,采用氧化还原方法洗脱轻稀土元素中的Ce组分,进一步采用Ln树脂淋洗得到Nd组分。实现了一次进样下对Nd、Ce的同时分离,缩短了化学分离流程时间,并且减少了样品用量,显着提高了样品利用率。测量结果表明:Ce本底含量为0.4-2.9ng,Nd本底含量0.02-0.12ng。最终溶液中Ce回收率约为88%-96%,Nd回收率约为81%-90%,且主要干扰稀土元素的浓度极低,去污效果较为理想,满足高精度质谱测量的化学分离要求。(3)建立了基于Nd+测量方式的Nd同位素比值高精度TIMS分析方法。首先制备了新型薄膜多孔离子源(FPIE),并对FPIE条件下的Nd电离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双铼带灯丝方法相比,FPIE方法的Nd+离子产额提高了约10倍。通过对同位素参考物质JNdi-1和标准岩石样品中的143Nd/144Nd比值进行测量,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和测量精度。采用新建立的Nd同位素高精度TIMS分析方法,对铀矿石样品中的Nd同位素比值进行分析,143Nd/144Nd比值的外精度可达35ppm,满足铀矿石地理溯源的精度要求。(4)建立了基于Ce+测量方式的Ce同位素比值高精度TIMS分析方法。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双铼带灯丝相比,FPIE条件下Ce+离子的电离效率显着高于CeO+离子。实验发现使用TaF5作为发射剂可有效降低138Ba对138Ce的同量异位素干扰。研究了不同电流放大器组合对Ce同位素比值测量精度的影响,采用1013-1012-1010Ω电流放大器组合,测得的138Ce/140Ce比值的外精度达到36ppm,与常规Ce+测量方法相比,138Ce/140Ce比值的外精度提高了约8倍,满足核取证溯源的精度要求。(5)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来源的铀矿石样品进行地理溯源研究。基于获得的铀矿石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与Nd、Ce同位素信息,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主成分-聚类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等不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的铀矿石地理溯源模型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不同的多元统计溯源方法有各自的适用场景。另外,与仅利用稀土元素含量作为溯源信息相比,将稀土元素含量与Nd-Ce同位素信息结合时,溯源效果得到显着改善。

童铄云[9](2019)在《MC-ICPMS测定过程中非质量分馏校正的研究 ——以Pb、Hf、Cr同位素为例》文中提出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是目前同位素质谱测量中被广泛应用的研究工具,可以获得高准确度和高精密度的同位素比值测量结果。自上世纪40年代起,传统的同位素质量分馏校正理论一直被应用于核素质量的定量测量。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C-ICPMS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现象,而在使用传统质量分馏校正模型校正仪器的偏移时,部分同位素的非质量分馏无法被校正。目前常见的同位素分馏校正模型有:双稀释剂校正模型、SSB校正模型、内标校正模型、线性回归校正模型、全同位素质量混合法校正模型等。其中,SSB校正模型、线性回归校正模型和全同位素质量混合法校正模型可以同时校正MC-ICPMS测定同位素比值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分馏和非质量分馏,获得高准确度的同位素比值测量结果。本研究基于MC-ICPMS测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非质量分馏现象,选用合理的同位素分馏校正模型,对MC-ICPMS测定Pb、Hf和Cr同位素过程中存在的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校正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地质应用,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本研究采用全同位素质量混合法,在完全不依赖传统校正律的基础上,利用高纯度Pb富集同位素,对国际标准样品标样进行定值。该方法是获国际承认的物质同位素丰度测量法,使用了高度富集Pb同位素的七种混合物,可以校正MC-ICPMS测试过程中的质量分馏和非质量分馏,提供Pb同位素的准确丰度值。测定的标准样品制作于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NRC),被命名为NRC HIPB-1,是一种独立于NIST SRM 981和NIST SRM 982的全新铅同位素国际标准物质。在本研究中,将四种高同位素纯和高化学纯的富集铅同位素(204Pb、206Pb、207Pb和208Pb)溶液按质量比混合,通过MC-ICPMS测量混合同位素溶液和标样溶液的同位素比值,计算标样溶液中的Pb同位素比值和绝对丰度。此外,使用一种经济、省时、高效的线性回归内标校正模型,以NIST SRM 997Tl同位素标准物质作为内标校准物质,计算HIPB-1溶液中的铅同位素比值和绝对丰度。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改变MC-ICPMS测试过程中等离子体的射线频率(Radio Frequency,RF),在短时间内模拟仪器测试过程中与测试时间相关的同位素分馏,测量效率比传统的线性回归内标校正法提高近20倍。以上两种方法均能校正在仪器测试过程中产生的非质量分馏效应,所测得的同位素测试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证明了线性回归内标校正法在高精度同位素比值测量中的可靠性。综合本研究中的长期测试结果,基于同位素丰度绝对测量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报导了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Pb)=207.1791(1)k=1。2)首次对国际标样JMC-475和NRC同位素标样HALF-1中完整的Hf同位素(174Hf,176Hf,177Hf,178Hf,179Hf,180Hf)组成进行了测定,获得了可追溯至国际单位制(SI)的Hf的同位素比值。在验证了线性回归内标校正法测量同位素绝对比值的准确性基础上,使用以NIST SRM 989 Re同位素为内标的线性回归模型校正MC-ICPMS测定过程中的同位素质量分馏和非质量分馏。通过讨论Hf同位素测试过程中的分馏规律,证明了Hf同位素测试过程中存在非质量分馏现象。传统的Hf同位素测量方法通常依赖于其他内标,定义176/177Hf为常数进行质量校正,本方法无需依赖其它Hf同位素标准或Hf同位素归一化比值,即可获得高精密度,高准确度的Hf同位素标样推荐值。另外,使用MC-ICPMS测定了目前通用的四种Hf同位素国际标准样品中Hf的同位素组成并报导了它们的相对同位素比值。结合两种同位素标样的测试结果,利用同位素度绝对测量法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报导了Hf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参考修正值Ar(Hf)=178.487±0.006。3)基于前人研究建立了Cr同位素分析方法,包括配制双稀释剂、标定化学流程、测试标准溶液和地质样品等。使用双稀释剂法对标准物质(包括NIST SRM979、NIST SRM 3112a、SCP Cr)、玄武岩地质标样(BHVO-2)、橄榄岩地质标样(JP-1)的Cr同位素进行测定,测试结果与国内外其它实验室发表的数据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确认了分析流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使用TIMS对NIST SRM 979和BHVO-2进行了测定,其测试结果与使用MC-ICPMS的测试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TIMS的分析精度略高于MC-ICPMS。此外,利用线性评估方法,讨论了MC-ICPMS测试Cr同位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非质量分馏现象。4)对罗布莎铬铁矿区的块状铬铁矿矿石、致密块状铬铁矿矿石、豆荚状铬铁矿矿石、稠密浸染状铬铁矿矿石和稀疏浸染状铬铁矿矿石及围岩(包括辉石岩、全蛇纹石化纯橄岩、强蛇纹石化辉石橄榄岩、纯橄岩)样品的铬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铬铁矿样品的Cr同位素比值(-0.11±0.07‰)整体与硅酸盐地球的Cr同位素平均值(-0.124±0.101‰)相似,Cr同位素分馏程度较小。豆荚状铬铁矿相对于橄榄岩有轻微偏重的Cr同位素组成,显示铬铁矿结晶过程中有可能富集重的Cr同位素,有可能与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的Cr3+转移有关。部分浸染状铬铁矿样品表现出相对于致密块状铬铁矿样品明显偏轻的铬同位素组成,可能与铬铁矿样品形成过程中的氧逸度有关。全蛇纹石化纯橄岩相对于铬铁矿具有偏正的铬同位素比值,可能与其在氧化还原条件变化下经历的次生作用有关。

刘犟嗣[10](2019)在《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生物大灭绝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背景》文中提出泥盆纪-石炭纪(D-C)之交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以来所发生的重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导致了约21%属一级和16%科一级海洋生物的灭绝。因全球范围内,在灭绝层位附近广泛发育一套黑色页岩的沉积(Hangenberg Black Shale,HBS),D-C之交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被称为“Hangenberg事件”。大量的海相生物群受到Hangenberg事件的影响,特别是菊石、三叶虫、牙形石、层孔虫、珊瑚和介形虫等。然而,关于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机制的认识还处于争论阶段。目前对这一时期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具体过程及其环境背景变化还不是非常明确,进而阻碍了对该生物灭绝事件机制的理解。在D-C之交,华南板块位于古特提斯洋的东边,形成了陆海相间的古地理格局,主要发育了上扬子被动大陆边缘浅水陆棚相、台地边缘斜坡相、黔桂盆地相、孤立碳酸盐台地相和桂东南的钦防海槽等沉积相。华南黔桂地区隆安剖面(23°10′34.8″N,107°27′48.0″E)发育一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为孤立碳酸盐台地,受陆源影响较小。其林寨剖面(25°49′04″N,107°29′26″E)沉积环境为黔桂浅水台地相,一直作为法门阶-杜内阶珊瑚和腕足类生物地层的经典研究地区。马栏边剖面(27°22′48.8″N,111°34′2.4″E)出露一套从中泥盆世到早石炭世连续的地层,沉积环境为湘桂浅水台地相,已经受到长期的关注。这三条剖面出露的样品新鲜且地层连续,适合开展D-C之交Hangenberg事件的研究。本文通过以这三个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在详细的岩相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碳-氮-硫同位素和新兴的碳酸盐岩I/Ca等地球化学手段,研究该重大地质突变期碳-氮-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式及环境背景,进而探讨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高分辨率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δ13Ccarb)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显示海洋碳循环在泥盆纪-石炭纪之交出现了异常。在隆安剖面,δ13Ccarb值从-1.6‰缓慢正偏到+2.5‰。在其林寨剖面,δ13Ccarb值从+3.0‰正偏至+4.4‰。在马栏边剖面,δ13Ccarb值从-1.6‰缓慢正偏到+3.3‰。这些记录显示δ13Ccarb值在Middle-Upper Si.praesulcata带经历了一个约+45‰的正偏。与无机碳同位素正偏记录相似,在隆安剖面,δ13Corg值从-25.8‰开始正偏至-22.6‰。在其林寨剖面,δ13Corg值从-26.1‰轻微正偏至-25.0‰。在马栏边剖面,δ13Corg值从-28.0‰持续正偏至-25.6‰。这些记录显示δ13Corg值也经历了一次约为3-4‰的正偏。华南地区记录δ13Ccarb值和δ13Corg值的正偏说明有机质大量埋藏。有机碳埋藏分数的增加是由于海洋生产力的提高或/和有机物质保存的增加。生产力提高和有机物质保存增加的原因与全球海洋环流的变化有关。全球气候变冷会扩大赤道到极地的温度梯度,导致海洋环流加剧。晚泥盆世记录的气候变冷,为海洋环流加强奠定了基础。这个过程增强深海营养盐向海洋表层的回流,从而刺激海洋生产力。海洋生产力的提高会加剧海洋水体缺氧,为有机物质保存的增加创造了条件。高分辨率的氮同位素组成(δ15Nbulk)显示海洋氮循环在泥盆纪-石炭纪之交出现了异常。在隆安剖面,δ15Nbulk值从+4.6‰急剧下降到0‰左右。在其林寨剖面,δ15Nbulk值从+6.1‰持续负偏至+3.5‰。在马栏边剖面,δ15Nbulk值从+4.5‰负偏至+1.9‰。这些记录显示δ15Nbulk值在Middle-Upper Si.praesulcata带经历了一次明显的负偏,幅度约为3-4‰。δ15Nbulk值的急剧负偏说明海洋中来自微生物固氮作用的生物可利用氮(N2)的比例显着升高,且在局部环境中是最主要的生物可利用氮来源,如隆安地区。微生物固氮作用的增强则说明当时海洋中生物可利用氮(NO3-和NH4+)的缺乏,后者主要是由于反硝化作用和/或氨的厌氧氧化作用的增强所导致的,进而说明这一关键期海洋缺氧程度的加强。高分辨率的碳酸盐岩晶格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δ34SCAS)在D-C之交发生显着负偏,说明海洋硫循环在这一关键时期也出现了异常波动。在隆安剖面,δ34SCAS值从Middle Si.praesulcata带的+19.0‰下降至Upper Si.praesulcata中部的+13.0‰。随后,在Upper Si.praesulcata上部恢复到+20.3‰。在其林寨剖面,δ34SCAS值记录了Upper Si.praesulcata带从+12.1‰正偏到+19.0‰的过程。隆安和其林寨剖面的δ34SCAS呈现同步变化,至少代表着区域性海水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的变化。δ34SCAS的负偏主要归因于富H2S水体的形成及成岩氧化。水体缺氧的加剧使得硫酸盐还原作用增强,进而形成富集32S的硫化水体。光合硫代谢微生物功能群产生的硫酸盐或者单质硫进一步氧化形成的硫酸盐进入碳酸盐进而引起δ34SCAS的负偏。因此,硫同位素的证据也说明这一关键期海水缺氧程度的加剧,并形成硫化水体。相对其他传统的氧化还原地球化学指标,碳酸盐岩I/Ca能够很好地指示表层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因上层水体是大部分生物生活的主要场所,该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对探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在隆安剖面,I/Ca比值从Middle Si.praesulcata带的1.8μmol/mol急剧下降至Upper Si.praesulcata带的0μmol/mol左右。在马栏边剖面,I/Ca比值从Lower Si.praesulcata带的2.0μmol/mol急剧下降至Upper Si.praesulcata带的0μmol/mol左右。隆安和马栏边的记录显示I/Ca比值在Middle-Upper Si.praesulcata带经历了一次明显的负偏,指示着当时氧最小带(OMZ)扩张或者上移,上层水体处于缺氧状态。综上,本文对华南地区处于不同沉积环境的三条泥盆纪-石炭纪剖面的研究发现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生物大灭绝期C-N-S同位素组成有显着变化,说明该时期的C-N-S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发生了显着的异常。这些同位素组成的变化都反映D-C之交海水缺氧程度明显加剧,并出现了硫化的水体。同时,碳酸盐岩I/Ca的记录表明缺氧水体处在非常浅水的位置。这些证据都表明海水缺氧,或者说氧最小带(OMZ)向上部水体的扩张是引起D-C之交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的重要原因。

二、氧同位素地质样品的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同位素地质样品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东昆仑西段库德尔特金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
2 矿床地质
3 样品的采集及测试
    3.1 样品采集
    3.2 流体包裹测试
    3.3 氢-氧-硫同位素测试
4 测试结果
    4.1 流体包裹体
        4.1.1 流体包裹体类型
        4.1.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4.1.3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
    4.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氢氧同位素特征
        4.2.2 硫同位素特征
5 讨论
    5.1 成矿流体特征
    5.2 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
    5.3 矿床形成机制及矿床成因探讨
6 结论

(2)川东南奥陶系桐梓组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理论研究现状
        1.2.2 四川盆地奥陶系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概况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奥陶系地层划分对比
        2.2.2 奥陶系地层发育特征
    2.3 研究区构造演化
第3章 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化
    3.1 微相类型及组合特征
        3.1.1 微相类型
        3.1.2 微相组合与沉积环境
    3.2 层序地层特征
        3.2.1 层序界面特征
        3.2.2 层序构成特征
    3.3 层序格架内的沉积演化
    3.4 相带分布规律与沉积模式
        3.4.1 岩相古地理与相带分布特征
        3.4.2 沉积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储集空间与成岩作用发育特征
    4.1 样品与实验方法
    4.2 储集空间类型
        4.2.1 组构选择性储集空间
        4.2.2 非组构选择性储集空间
    4.3 成岩作用类型
        4.3.1 建设性成岩作用
        4.3.2 破坏性成岩作用
        4.3.3 保持性成岩作用
    4.4 成岩阶段与演化序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储集空间的形成机理
    5.1 溶蚀作用发育特征
        5.1.1 同生期溶蚀作用
        5.1.2 早成岩期溶蚀作用
        5.1.3 埋藏期溶蚀作用
        5.1.4 表生期溶蚀作用
    5.2 溶蚀作用机制与储集空间的形成
    5.3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白云石化机理
        5.3.1 白云岩/石分类
        5.3.2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5.3.3 白云石化机理
    5.4 白云石化作用与储集空间的形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储集空间的差异化保存机理
    6.1 胶结(充填)物成因机理
        6.1.1 胶结(充填)物成岩流体性质
        6.1.2 胶结(充填)物成岩环境与成因机理
    6.2 储集空间的演化模式
    6.3 储集空间形成与差异化保存的控制因素
        6.3.1 旋回性沉积作用是储集空间发育的基础
        6.3.2 同生期-早成岩期溶蚀作用是储集空间发育的关键因素
        6.3.3 白云石化作用是早期储集空间保存的关键因素
        6.3.4 埋藏胶结作用是储集空间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6.3.5 烃类充注控制着储集空间的最终有效发育程度
        6.3.6 构造作用是储集空间发生改造或优化的重要条件
    6.4 油气勘探启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3)基于LA-(MC)-ICP-MS的矿物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含硼硅酸盐矿物的LA-MC-ICP-MS硼同位素分析
2 碳酸盐矿物的LA-MC-ICP-MS碳同位素分析
3 硫化物及硫酸盐矿物的LA-MC-ICP-MS硫同位素分析
4 含锶矿物的LA-MC-ICP-MS锶同位素分析
5 锆石的LA-MC-ICP-MS铪同位素分析
6 锡石等矿石矿物的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分析
    6.1 锡石U-Pb年代学
    6.2 黑钨矿U-Pb年代学
    6.3 独居石U-Pb年代学
    6.4 石榴子石U-Pb年代学
7 结论

(4)锂能源金属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理论创新
    1.1 厘定了锂矿的优势矿床类型,总结了成矿规律
    1.2 创立“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成矿理论,提出了预测准则
    1.3 提出深部成矿机制的构造模式(组合),拓展深部资源找矿前景
    1.4 建立“五层楼+地下室层脉组合”勘查模型,实现了多样化含矿标志识别的体系化
2 技术方法创新
    2.1 创新了一系列针对锂矿的分析测试技术,为理论创新和地质找矿提供了技术支撑
    2.2 查明锂及锂同位素的分布规律,重点建立“以锂找锂”的技术路线及配套方法体系
    2.3 土壤金属活动态提取-地气测量-植物地球化学测量-室内模拟-钻探验证深穿透地球化学测量技术方法体系,为千米深度定位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2.4 形成了立体化的探测技术方法组合,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2.5 地质样品制备的自动化与精细化,为信息化智能化研究矿样提供了保障
3 深部找矿发现
    3.1 探讨了国内外新类型、新层位锂资源的分布及赋存状态,指出了新方向
    3.2 三个示范区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大型锂资源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
    3.3 圈定了一批成矿远景区和找靶区,为保障国家锂资源安全提供了后备基地
    3.4 构建了锂矿深部探测的工作方法体系和技术流程,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4 结论

(6)岩石和矿物中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制样装置改进及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Br F5法氧同位素分析制样装置
    1.1 实验原理
    1.2 实验装置
        1.2.1 系统材质
        1.2.2 真空系统
        1.2.3 氧气制备系统
        1.2.4 废气处理系统
2 实验流程
    2.1 实验前处理
        2.1.1 试剂纯化
        2.1.2 反应器氟化
        2.1.3 分子筛活化
        2.1.4 样品前处理
    2.2 O2气体提取与测定
        2.2.1 氟化反应
        2.2.2 O2气体分离、纯化、收集
        2.2.3 同位素质谱测量
    2.3 废物处理
3 结果和讨论
4 结论

(7)微束分析测试技术十年(2011~2020)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子束相关技术
    1.1 电子探针
        1.1.1 矿物微量元素分析
        1.1.2 矿物/玻璃Fe3+分析
        1.1.3 超轻元素(Be、B)分析
        1.1.4 仪器硬件的发展
        1.1.5 展望
    1.2 扫描电镜
        1.2.1 低真空分辨率提升
        1.2.2 原位微观实时观测技术
        1.2.3 多种成像技术集成
        1.2.4 展望
    1.3 透射电镜
        1.3.1 发展历史与最新进展
        1.3.2 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1.3.3 应用前景和建议
2 离子束相关技术
    2.1 大型离子探针
        2.1.1 含U-Th矿物定年
        2.1.2 稳定同位素分析
        2.1.3 低含量挥发分等分析方法
        2.1.4 标准物质
    2.2 纳米离子探针
        2.2.1 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分析
        2.2.2 稳定同位素分析
        2.2.3 图像算法优化和多技术联用
    2.3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
        2.3.1 仪器构成
        2.3.2 数据处理及信息提取
        2.3.3 分析技术进展与展望
3 激光束相关技术
    3.1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
        3.1.1 在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3.1.2 在副矿物U-Pb定年中的应用
        3.1.3 在同位素分析中的应用
        3.1.4 在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3.2 激光诱导原子探针
        3.2.1 原子探针技术发展简史
        3.2.2 原子探针技术特点
        3.2.3 原子探针当前应用
        3.2.4 展望
4 微光束相关技术
    4.1 显微红外光谱
        4.1.1 微量结构水定量技术
        4.1.2 高温高压原位测试技术
        4.1.3 空间分辨率提升技术
        (1)同步辐射光源:
        (2)光热诱导共振技术:
        (3)散射式扫描近场显微成像技术:
        4.1.4 展望
    4.2 同步辐射
        4.2.1 同步辐射发展历史与最新进展
        4.2.2 同步辐射相关技术及其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4.2.3 我国同步辐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5 结语

(8)Ce-Nd同位素高精度质谱分析与铀矿石地理溯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同位素地域指示剂
        1.2.1 氧同位素
        1.2.2 铅同位素
        1.2.3 铀同位素
    1.3 稀土元素
        1.3.1 稀土元素的组成
        1.3.2 稀土元素的性质
        1.3.2.1 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
        1.3.2.2 稀土元素的地理溯源性质
        1.3.3 稀土元素含量在地理溯源中的应用
        1.3.4 稀土元素同位素在地理溯源中的应用
        1.3.4.1 Nd同位素分析现状
        1.3.4.2 Ce同位素分析现状
    1.4 多元统计方法在地理溯源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设计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铀矿石中稀土元素含量测量
    2.1 引言
    2.2 铀矿石样品概况
    2.3 仪器与试剂
    2.4 样品预处理
    2.5 稀土元素含量测量方法
        2.5.1 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原理
        2.5.2 测量方法
        2.5.2.1 标准曲线
        2.5.2.2 检出限
        2.5.2.3 流程本底
        2.5.2.4 方法验证
        2.5.3 铀矿石中稀土元素含量测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d-Ce联合化学分离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干扰元素
    3.3 仪器与试剂
    3.4 Nd-Ce联合化学分离方法
        3.4.1 化学分离流程
        3.4.2 回收率
        3.4.3 流程本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铀矿石中Nd同位素质谱分析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仪器与试剂
    4.3 质谱分析
        4.3.1 质谱涂样方法
        4.3.2 质谱测量过程
    4.4 新型薄膜多孔离子源
        4.4.1 FPIE的制备方法
        4.4.2 FPIE条件下Nd的电离行为研究
        4.4.3 离子产额
        4.4.4 FPIE条件下Nd的电离机理
    4.5 同位素参考物质中Nd同位素测量
    4.6 标准岩石样品中Nd同位素分析
    4.7 铀矿石样品中Nd同位素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铀矿石中Ce同位素质谱分析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仪器与试剂
    5.3 质谱分析
        5.3.1 质谱涂样方法
        5.3.2 质谱分析过程
        5.3.3 FPIE下Ce电离行为研究
        5.3.4 Ba的同量异位素干扰
    5.4 参考同位素
    5.5 不同阻值放大器组合测量
    5.6 标准岩石样品中Ce同位素分析
    5.7 铀矿石样品中Ce同位素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铀矿石地理溯源分析方法
    6.1 引言
    6.2 聚类分析
        6.2.1 层次聚类法的原理
        6.2.2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的聚类分析
        6.2.3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与Nd同位素的聚类分析
        6.2.4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与Ce同位素的聚类分析
        6.2.5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与Nd-Ce同位素的聚类分析
    6.3 主成分分析
        6.3.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6.3.2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
        6.3.3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与Nd同位素的主成分分析
        6.3.4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与Ce同位素的主成分分析
        6.3.5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与Nd-Ce同位素的主成分分析
    6.4 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
        6.4.1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与Nd-Ce同位素的主成分-聚类分析
        6.4.2 基于稀土元素、Eu含量与Nd-Ce同位素的主成分-聚类分析
    6.5 判别分析方法
        6.5.1 判别分析的基本原理
        6.5.2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的判别分析
        6.5.3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与Nd同位素的判别分析
        6.5.4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与Ce同位素的判别分析
        6.5.5 基于稀土元素含量与Nd-Ce同位素的判别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性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MC-ICPMS测定过程中非质量分馏校正的研究 ——以Pb、Hf、Cr同位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非质量分馏效应研究现状
        1.2.2 Pb、Hf同位素标样测定研究现状
        1.2.3 Cr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小结
第二章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
    2.1 仪器构造及工作原理
        2.1.1 进样系统
        2.1.2 ICP离子源
        2.1.3 接口界面
        2.1.4 质量分析器
        2.1.5 接收检测器
    2.2 同位素分馏校正模型
        2.2.1 内标法
        2.2.2 标样-样品-标样法(SSB法)
        2.2.3 SSB-内标联用法
        2.2.4 线性回归内标法
        2.2.5 同位素质量混合法
        2.2.6 双稀释剂法
        2.2.7 同位素分馏校正模型对比
第三章 Pb同位素标样HIPB-1 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3.1 引言
    3.2 样品处理及实验测试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铅同位素标准样品的制备
        3.2.3 基于线性回归校正法的样品测试
        3.2.4 HIPB-1 中铅同位素比值均一性测试
        3.2.5 ~(206)Pb金属样品预处理
        3.2.6 基于FGIM校正法的样品测试
        3.2.7 光谱干扰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高纯~(206)Pb金属纯度测试
        3.3.2 同位素质量校正因子计算
        3.3.3 FGIM法测量结果
        3.3.4 线性回归法测量结果
        3.3.5 HIPB-1 的铅同位素比值均一性
        3.3.6 不确定度评估
    3.4 小结
第四章 Hf同位素标样HALF-1 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4.1 引言
    4.2 样品处理及实验测试
        4.2.1 仪器
        4.2.2 Hf同位素样品的制备及测试
        4.2.3 国际标样HIPB-1中Hf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4.2.4 光谱干扰
        4.2.5 不确定度评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ALF-1和JMC-475 标样的测量结果
        4.3.2 Hf同位素测试过程中的非质量分馏
        4.3.3 不同标准样品的Hf同位素组成
        4.3.4 Hf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计算
    4.4 小结
第五章 双稀释剂法测试罗布莎铬铁矿Cr同位素研究及应用
    5.1 罗布莎铬铁矿地质概况及样品描述
    5.2 铬铁矿的铬同位素研究现状
    5.3 实验与方法
        5.3.1 仪器及设备
        5.3.2 化学前处理
        5.3.3 双稀释剂法测试Cr同位素流程研究
        5.3.4 标样测试结果
        5.3.5 测试过程中的非质量分馏现象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罗布莎铬铁矿铬同位素值分布
        5.4.2 罗布莎铬铁矿铬同位素分馏机理初步研究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10)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生物大灭绝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生物变化
        1.2.2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气候变化
        1.2.3 泥盆纪-石炭纪生物大灭绝机制概述
    1.3 研究思路和目标
    1.4 工作量小结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概况
        2.1.1 广西隆安剖面
        2.1.2 贵州其林寨剖面
        2.1.3 湖南马栏边剖面
    2.2 实验样品和实验方法
        2.2.1 无机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
        2.2.2 有机碳-氮同位素分析方法
        2.2.3 碳酸盐岩晶格硫酸盐硫同位素分析方法
        2.2.4 I/Ca比实验方法
第三章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碳循环
    3.1 碳循环模型
        3.1.1 一箱模型
        3.1.2 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影响因素
    3.2 碳同位素地层变化特征
        3.2.1 隆安剖面
        3.2.2 其林寨剖面
        3.2.3 马栏边剖面
    3.3 碳循环异常机制探讨
        3.3.1 成岩作用的影响
        3.3.2 D-C之交δ~(13)Ccarb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3.3.3 D-C之交δ~(13)Corg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3.3.4 D-C之交Δ13C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3.3.5 碳循环异常对生物大灭绝的启示意义
    3.4 小结
第四章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氮循环
    4.1 氮循环过程
        4.1.1 生物氮代谢方式
        4.1.2 海洋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
    4.2 氮同位素地层变化特征
        4.2.1 隆安剖面
        4.2.2 其林寨剖面
        4.2.3 马栏边剖面
    4.3 氮循环异常机制探讨
        4.3.1 成岩作用的影响
        4.3.2 δ~(15)N空间变化特征
        4.3.3 δ~(15)N负偏移的主要原因
        4.3.4 氮循环异常对生物大灭绝的启示意义
    4.4 小结
第五章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硫循环
    5.1 硫循环过程及模型
        5.1.1 地质视角
        5.1.2 生物视角
        5.1.3 硫循环模型
    5.2 硫同位素地层变化特征
        5.2.1 隆安剖面
        5.2.2 其林寨剖面
    5.3 硫循环异常机制探讨
        5.3.1 成岩作用的影响
        5.3.2 δ~(34)SCAS变化特征
        5.3.3 δ~(34)SCAS负偏移的主要原因
        5.3.4 硫循环异常对生物大灭绝的启示意义
    5.4 小结
第六章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上层水体氧化还原条件
    6.1 I/Ca比作为氧化还原指标
    6.2 I/Ca比地层变化特征
    6.3 I/Ca比值异常机制探讨
        6.3.1 成岩作用对I/Ca比的影响
        6.3.2 I/Ca比负偏移的主要原因
        6.3.3 OMZ扩张机制
    6.4 小结
第七章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促发机制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氧同位素地质样品的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昆仑西段库德尔特金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J]. 张爱奎,莫宣学,张勇,钱烨,刘光莲,张大明,刘智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12)
  • [2]川东南奥陶系桐梓组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机理[D]. 李文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LA-(MC)-ICP-MS的矿物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 蒋少涌,陈唯,赵葵东,张迪,陆珏,赵何东. 质谱学报, 2021(05)
  • [4]锂能源金属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进展[J]. 王登红,孙艳,周四春,梁婷,付勇,付小方,郝雪峰,三金柱,刘喜方,侯可军,郭唯明,田世洪,李超,孔维刚,马圣钞,郭旭吉. 矿床地质, 2021(04)
  • [5]亚洲季风区MIS7/6阶段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多指标研究[D]. 梁七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岩石和矿物中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制样装置改进及分析方法[J]. 张建锋,刘汉彬,金贵善,韩娟,石晓,李军杰,张佳,郭东侨.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21(01)
  • [7]微束分析测试技术十年(2011~2020)进展与展望[J]. 陈意,胡兆初,贾丽辉,李金华,李秋立,李晓光,李展平,龙涛,唐旭,王建,夏小平,杨蔚,原江燕,张迪,李献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1)
  • [8]Ce-Nd同位素高精度质谱分析与铀矿石地理溯源研究[D]. 邵学鹏.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20(01)
  • [9]MC-ICPMS测定过程中非质量分馏校正的研究 ——以Pb、Hf、Cr同位素为例[D]. 童铄云.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10]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生物大灭绝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背景[D]. 刘犟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标签:;  ;  ;  ;  ;  

氧同位素地质样品的制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