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工党组织新任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

省农工党组织新任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

一、农工党省级组织新一届主委、副主委、秘书长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城[1](2019)在《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是省人大工作中关键的行动者。在省级人大闭会期间,其常委会要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大部分职责。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建设。党的多次重要会议及报告都将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列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任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不断改善,平均年龄逐渐降低,文化程度逐渐提高,女性成员逐渐增加,少数民族、民主党派、无党派成员保持适当规模,并实现了部分委员的专职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然而,也要看到,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的工作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数量难以满足民主性、代表性和工作任务要求;年龄结构单一,总体年龄偏大,影响到了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专业背景人才较少,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不够深不够细;专职化比例较低,难以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职;官员比例偏高,难以充分反映各阶层的意见;等等。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进一步推动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优化。本文力图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在以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为重要任务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过程中,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基本现状是什么?省级人大常委组成人员结构上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应该如何推动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优化?围绕上述研究问题,本文以描述现状、发现问题、分析成因和提出建议的逻辑框架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规模、民族、党派、年龄、性别、专兼职情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地域背景等9个指标描述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现状,归纳出已取得的优化成效。第二部分,归纳和总结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规模、来源、年龄、专业化、专职化等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第三部分,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就优化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提出以下建议:坚持省委书记兼任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任职模式;尽可能实现省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专任;推动人大领导岗位从仕途“终点站”变为“中转站”;适量增加委员数量,扩大委员来源渠道;积极吸收年轻委员,形成多元化的年龄结构;努力改善委员知识结构,提高委员履职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做好专职委员的履职保障;给委员更多上升空间,打造“人大牌”干部。人大领域的改革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敏感性、复杂性。优化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是一个情况比较复杂、操作比较困难的现实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稳中有进的总基调。在坚持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下,努力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不断优化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

李益[2](2019)在《四川省农工党市级机关行政效能提升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笔者工作的农工党四川省委的下属市级机关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四川省农工党市级机关行政效能提升的现状、问题、原因、对策建议等方面对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探讨。民主党派市级机关具有显着的政治性、特殊性,存在内设机构少、编制少、制度建设薄弱、激励机制不畅、效能考评体系不优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机关行政效能。机关行政效能是民主党派自身长远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主党派市级机关在民主党派机关行政效能体系中居于执行末端,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适量增加机构和编制、健全行政组织,强化效能制度建设,构建完整的激励机制,设定科学的考评体系,夯实沟通载体建设,将有力、有效、有序提高民主党派市级机关行政效能水平。

黄欣欣[3](2019)在《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是民主党派的三大基本职能。农工党黑龙江省委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集党内优势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切实积极履行了参政党职能。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工作仍面临议政建言水平有待提高、民主监督领域有待拓宽、参政议政人才优势难发挥、调研工作方式有待创新、职能分工有待理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己经严重影响其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不断加大对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现阶段深入研究如何促进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建设,对彰显我国政党制度优势,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农工党黑龙江省委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建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工作的履职现状、面临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运用文献检索法、访谈法、实证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从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内部整改措施,从充分发扬和扩大中共党内民主、扩大民主党派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和物质帮助、加大民主党派干部培养和实职安排力度、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法制保障、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基础等方面提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外部保障措施,以期为巩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提升作出贡献。

杨锐娜[4](2018)在《河南省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特有的“和合”传统文化之中,植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和民族复兴的建设、改革道路之中,必将发展于、完善于伟大的中国梦征程中。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一样,都是构建我国现代化政治体制的重大问题,是发展完善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实践内容。就我国政党制度的内涵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各民主党派的的参政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同时,无论从政治理论逻辑角度来考虑,还是从民主政治实践的整体性考量,都必然要求加强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地方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是构成整个党派参政能力的基础要素,加强地方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研究,是参政党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以河南省民主党派参政的实践为参照,通过对河南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自身建设等方面实践行为进行梳理,揭示出河南省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参政党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河南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现实制约因素、政党协商功能发挥不充分、民主监督不到位、参政党自身组织建设的困境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民主党派的职能要求,围绕提高河南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政治协商能力、自身建设能力,建设性提出了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路径。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方面,提出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健全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建设路径;在提高民主监督能力方面,提出厘清边界、做到“三位一体”,处理好“三个关系”“三个度”,健全“三个机制”的建立路径;在提高政治协商能力方面,提出营造多党合作的良好社会政治环境,完善政治协商的理论、法律体系和制度,完善政治协商内容、形式、程序的建设路径;在自身建设方面,提出必须抓住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这个牛鼻子,注重思想引导,打牢组织基础,培养后备干部,坚持正确方向,大胆创新,探索建立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机制。毋容置疑,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研究是一个庞杂的系统,民主党派参政能力涉及很重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只是从某些方面作出探索性的研究,还有很多深化研究的空间。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5](2018)在《黑龙江省大事记》文中认为(2018年1月)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集体收看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新年贺词,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陆昊、陈海波、王常松、李海涛、甘荣坤、王爱文、张雨浦、贾玉梅出席会议。杜宇新、符凤春、黄建盛、郝会龙、吕维峰、孙东生、胡亚枫、毕宝文、张秋阳列席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全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精神,并研

林燕晨[6](2017)在《农工党海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6月11日,中国农工民主党海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海口隆重召开。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何维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农工党海南省委会主委王路代表农工党海南省第六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何维代表农工党中央对中共海南省委给予农工党海南省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对农工党海南省委会五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农工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7](2016)在《黑龙江省大事记(2016年1月)》文中研究指明元旦前夕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东宁撤县设市。1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带队深入哈尔滨商贸企业、旅游景区和基层公安部门,检查消防、交通安全和安全保卫工作。5日上午省政府在哈尔滨举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共同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

顾建军[8](2013)在《强化阵地意识 把握宣传思想工作主动权——中国农工民主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综述》文中认为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怀揣着美好的梦想,相聚在祖国的天涯海角。2013年10月11日至12日,中国农工民主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美丽的海南省海口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农工党新一届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在农工党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农工党宣传思想工作。

顾建军[9](2013)在《打好信息战 助力中国梦——中国农工民主党2013年全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及培训会议综述》文中指出八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绿草茵茵,清风袭人。2013年8月8日至10日,中国农工民主党2013年全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及培训会议在天高气爽、风轻云淡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召开。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何维出席并讲话,满洲里市政协主席郭承民致欢迎辞。会议由农工党中央常委、参政议政部部长隋路主持。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信息局局长谷斌,呼伦贝尔盟政协副主席闫敏,满洲里市政协副主席、中共满洲里市委统战部部长张志诚,农工党

王元成[10](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二、农工党省级组织新一届主委、副主委、秘书长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工党省级组织新一届主委、副主委、秘书长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主题
    (四)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五)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描述性分析
    (一) 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指标划分
    (二) 省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结构现状
    (三) 省级人大常委会委员结构现状
    (四) 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特点
二、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 省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结构现存问题
    (二) 省级人大常委会委员结构现存问题
三、优化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的对策
    (一) 优化原则与要求
    (二) 省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结构的优化路径
    (三) 省级人大常委会委员结构的优化路径
四、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及奖励
致谢
附录 福建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基本信息

(2)四川省农工党市级机关行政效能提升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和实践进展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行政效能理论
        2.1.1 行政效能理论概述
        2.1.2 行政效能理论与本文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2.2 统一战线理论
        2.2.1 统一战线理论概述
        2.2.2 统一战线理论与本文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2.3 理论分析框架
        2.3.1 理论分析框架建构
        2.3.2 理论分析框架下的本文研究对象论证
第三章 四川省农工党市级机关行政效能提升的现状
    3.1 四川省农工党基本情况
    3.2 四川省农工党市级机关基本情况
    3.3 四川省农工党市级机关行政效能整体情况
        3.3.1 在当地党政目标考评中总体位列末位方阵
        3.3.2 在上级目标考评中总体排名变化不大、单项排名变化较大
第四章 制约四川省农工党市级机关行政效能提升的关键问题
    4.1 行政组织的制约
        4.1.1 行政组织的现状
        4.1.2 行政组织存在的问题
        4.1.3 形成行政组织问题的原因
    4.2 制度建设的制约
        4.2.1 制度建设的现状
        4.2.2 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4.2.3 形成制度建设问题的原因
    4.3 人员流动的制约
        4.3.1 人员流动的现状
        4.3.2 人员流动存在的问题
        4.3.3 形成人员流动问题的原因
    4.4 考评机制的制约
        4.4.1 考评机制的现状
        4.4.2 考评机制的问题
        4.4.3 形成行政效能考评机制问题的原因
第五章 四川省农工党市级机关行政效能提升的对策
    5.1 指导思想
    5.2 强化行政组织建设
        5.2.1 总体思路
        5.2.2 具体内容
    5.3 强化制度体系建设
        5.3.1 总体思路
        5.3.2 具体内容
    5.4 强化激励环境建设
        5.4.1 总体思路
        5.4.2 具体内容
    5.5 强化考评机制建设
        5.5.1 总体思路
        5.5.2 具体内容
    5.6 强化沟通载体建设
        5.6.1 总体思路
        5.6.2 具体内容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写作方法
    1.4 研究特色
第2章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现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2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内涵的界定
        2.1.3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内涵的界定
    2.2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工作现状
        2.2.1 组织架构及人员构成情况
        2.2.2 调查研究工作情况
        2.2.3 提案工作情况
        2.2.4 政治协商工作情况
        2.2.5 民主监督工作情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评价
    3.1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评价标准
        3.1.1 构建原则
        3.1.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3 评价指标体系
    3.2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综合分析
        3.2.1 模糊层次分析原理及评价模型构建
        3.2.2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评价
        3.2.3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3.2.4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存在问题
        3.2.5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路径
    4.1 加强思想建设增强政治把握能力
        4.1.1 明确工作原则
        4.1.2 加强理论学习
        4.1.3 强化政党意识
    4.2 加强制度建设提供议政建言保障
        4.2.1 完善调研工作制度
        4.2.2 建立多方联系制度
        4.2.3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4.2.4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4.3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人才保障功能
        4.3.1 把好党员发展关
        4.3.2 加强人才培养
        4.3.3 加强人才选用
    4.4 加强组织建设增强组织协调能力
        4.4.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4.4.2 加强机关建设
        4.4.3 加强专委会建设
        4.4.4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保障措施
    5.1 提高执政党对民主党派的重视与支持
        5.1.1 充分发扬和扩大党内民主
        5.1.2 扩大民主党派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
        5.1.3 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5.1.4 加大民主党派干部培养和实职安排力度
    5.2 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基础
        5.2.1 促进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化
        5.2.2 完善特约监督员制度
        5.2.3 完善对口联系制度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A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履职能力调查
附录B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履职能力调查

(4)河南省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河南省民主党派基本概况和参政能力建设实践
    1.1 关于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界定
    1.2 河南省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具体实践
        1.2.1 参政议政方面实践
        1.2.2 民主监督方面实践
        1.2.3 政党协商方面实践
        1.2.4 自身建设方面实践
第二章 河南省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2.1 参政议政方面存在问题
        2.1.1 参政议政人才队伍问题
        2.1.2 参政议政质量水平问题
        2.1.3 参政议政宣传力度问题
        2.1.4 参政议政工作机制问题
    2.2 民主监督方面存在问题
        2.2.1 在思想认识上,监督主客体均重视不够
        2.2.2 在顶层设计上,缺乏系统的制度机制
        2.2.3 在专项监督上,刚刚起步实施难度较大
        2.2.4 在组织保障上,缺少整体合力
    2.3 政治协商方面存在问题
        2.3.1 政治协商社会环境方面问题
        2.3.2 政治协商整体能力建设问题
        2.3.3 政治协商制度机制建设问题
    2.4 党派自身建设问题
        2.4.1 领导班子建设问题
        2.4.2 组织发展建设问题
第三章 河南省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3.1 参政议政制约因素分析
        3.1.1 参政议政动力不足
        3.1.2 知情不足
        3.1.3 机制不全、合力不强
    3.2 政党协商制约因素分析
        3.2.1 思想认识偏差
        3.2.2 保障条件不充分
        3.2.3 运行机制不健全
        3.2.4 政党协商能力偏弱
    3.3 民主监督制约因素分析
        3.3.1 缺乏民主监督的政策配套和刚性规范
        3.3.2 缺乏民主监督的自觉意识
        3.3.3 缺乏民主监督的约束保障
    3.4 自身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3.4.1 组织发展入口关不严
        3.4.2 高层次人才发现培养不够
        3.4.3 主体界别弱化趋势明显
第四章 河南省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提高路径探索
    4.1 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路径
        4.1.1 加强有关参政理论研究
        4.1.2 健全参政议政运行机制
        4.1.3 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4.2 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参政能力路径
        4.2.1 厘清边界,做到“三位一体”
        4.2.2 处理好“三个关系”,把握好“三个度”
        4.2.3 建立健全“三个机制”
    4.3 提高民主党派政党协商参政能力路径
        4.3.1 着力营造多党合作的良好社会政治环境
        4.3.2 不断完善政治协商的理论、法律体系和制度建设
        4.3.3 进一步健全政治协商内容、形式和程序
    4.4 提高民主党派自身能力建设路径
        4.4.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4.4.2 加强思想建设
        4.4.3 加强组织建设
        4.4.4 加强党内监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强化阵地意识 把握宣传思想工作主动权——中国农工民主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主题讲话总览全局
大会发言精彩纷呈
辅导讲座切实有用
工作报告求真务实
小组讨论气氛热烈
大会交流内容丰富
总结讲话鼓舞人心

(9)打好信息战 助力中国梦——中国农工民主党2013年全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及培训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传达精神, 提高认识
增强三种意识, 做好三种信息工作
专题报告深入浅出, 兄弟党派经验值得借鉴
交流发言引起共鸣, 各地经验各有千秋
分组讨论, 气氛热烈
春华秋实结硕果, 展望未来增信心

(10)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1. 研究目的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3. 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篇章结构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一、制度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二、道德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三、自我期望
    四、角色领悟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4. 后续材料工作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1. 省委会议讨论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2. 投票选举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1. 会议通知
        2. 赴京报到
        3. 建团会议
        4. 预备会议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1. 会议议程
        2. 会议日程安排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六、会议简报交流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2. 简报的特点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1. 大会表决办法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代表视察
        1. 会前集中视察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二、执法检查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三、专题调研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五、列席有关会议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六、联系人民群众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一、专题培训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1. 履职经验交流
        2、履职专题研讨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结论与讨论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农工党省级组织新一届主委、副主委、秘书长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优化研究[D]. 张金城.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2]四川省农工党市级机关行政效能提升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益.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D]. 黄欣欣.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4]河南省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研究[D]. 杨锐娜.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黑龙江省大事记[J].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 黑龙江史志, 2018(02)
  • [6]农工党海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J]. 林燕晨. 前进论坛, 2017(07)
  • [7]黑龙江省大事记(2016年1月)[J].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 黑龙江史志, 2016(02)
  • [8]强化阵地意识 把握宣传思想工作主动权——中国农工民主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综述[J]. 顾建军. 前进论坛, 2013(11)
  • [9]打好信息战 助力中国梦——中国农工民主党2013年全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及培训会议综述[J]. 顾建军. 前进论坛, 2013(09)
  • [10]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省农工党组织新任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