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织物色牢度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印染织物色牢度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印染织物色牢度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杨菲[1](2021)在《红花色素的提取及在薄木染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天然名贵木材资源短缺,速生材的代替使用广泛流行起来。薄木贴面逐渐成为提高速生材表面质量,改善视觉特性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薄木染色使用的染色剂多为合成染料,染色过程产生大量不易降解的废液,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而天然植物染料源于自然,以植物染料代替合成染料进行染色不仅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而且部分植物染料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因此开发植物染料对薄木进行染色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传统薄木染色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创新;将其与蜡染工艺结合可丰富染色形式、提高附加值。本文主要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得到红花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冻融循环与漂白相结合的预处理方法来提高染色材上染率;最后将传统染色方式与蜡染工艺相结合,丰富木材染色形式,提高染色薄木装饰性与附加值。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红花色素提取实验中,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红花黄色素提取率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超声功率>水浴时间>水浴温度,当水浴时间34min、水浴温度90℃、超声功率350 W时红花黄色素提取率达到最大值6.84%。超声处理可作为加快色素提取速率的辅助手段。通过稳定性实验得出,红花浸提液应在中性,温度低于45℃条件下避光保存。(2)在水曲柳薄木染色实验中,对基材进行冻融循环与漂白预处理以提高染色材上染率;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染色时间、染色温度、染液浓度对水曲柳薄木上染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染色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水曲柳薄木上染率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染色温度>染液浓度>染色时间,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染色时间10 h、染色温度90℃、染液浓度5 g/L,并通过三次平行实验得到上染率均值为37.47%。在水曲柳染色薄木的性能测试实验中发现,染色处理后薄木表面白乳胶与清漆的接触角均增大;漆膜附着力达1级;染色薄木表面的耐光色牢度达1-2级;耐酸色牢度达1-2级,耐碱色牢度小于1级。(3)在红花染料适用性实验与蜡染实验中,使用红花染料分别对红榉、白橡、枫木这三种常见贴面薄木进行染色。结果表明红花染料对红榉木的上染性最好。在薄木蜡染实验中,当涂蜡密度为0.1 g/cm2,石蜡与蜂蜡配比为2:3时染色效果较优。将传统蜡染工艺与现代木材染色技术相结合,可突破传统的染色形式,赋予染色材更高的装饰性、提高其附加价值;推动传统工艺的现代化发展,传播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刘坤[2](2021)在《鼠李糖脂作为印染助剂的应用探究》文中指出化学表面活性剂来源于石油,势必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对环境带来影响,找寻合适的助剂取代化学表面活性剂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鼠李糖脂作为生物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性能优良和生态环保的特点,有望在印染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应用。本文将通过对鼠李糖脂进行性能研究,包括表面张力、CMC、渗透性、泡沫性能、乳化性、除油性能、分散性能、稳定性、对染料的分散/聚集性和对漂白织物的白度影响等,探讨其在纯棉织物上作为精练剂、皂洗剂,以及在合成纤维织物作为除油剂等方面的应用性能。首先,对鼠李糖脂的表面活性进行了测试研究,鼠李糖脂室温下水溶液呈弱酸性,CMC值为45mg/L时,其表面张力为30m N/m;1g/L的鼠李糖脂溶液的帆布沉降时间为26s,表明鼠李糖脂的渗透性较好;鼠李糖脂的溶液起泡性能较好,且气泡稳定不易破;2g/L鼠李糖脂对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和食用油的乳化性较差,但除油性能较好,2g/L的鼠李糖脂溶液对食用油的除油率能达到82%;2g/L鼠李糖脂的钙皂分散指数为10%;耐酸、氧化、盐性能优良,耐还原、碱性能一般;在处理温度超过100℃的情况下,鼠李糖脂本身的颜色能对漂白后织物的白度产生不可逆的影响;鼠李糖脂溶液对分散染料有增溶作用、对活性染料亲和力比水高。其次,将鼠李糖脂用于棉织物的精练,作为精练剂的最佳工艺为:鼠李糖脂2g/L、纯碱6g/L、40min、90℃,此工艺下织物毛效为11.2cm,对比同等条件下直接用纯碱处理的毛效2.6cm,商用精练剂729处理后的毛效10.5cm,显然织物毛效有很大的提升且能达到商用精练剂的精练效果。先精练再漂白工艺的白度和毛效分别为80.91和12.1cm,对比精练漂白一浴法工艺的为74.4和11.4cm,毛效差值较小,白度有一定的差别,增加一浴法过氧化氢的用量可消除鼠李糖脂附着在织物上的颜色。第三,鼠李糖脂作为皂洗剂应用在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分析了鼠李糖脂对活性HF-GN翠蓝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皂洗性能,其最佳皂洗工艺为:鼠李糖脂浓度1g/L、皂洗温度90℃、皂洗时间15min。此工艺下鼠李糖脂可提升皂洗牢度和湿摩擦牢度半级,皂洗后与标准样对比色差为0.35,且有一定的防沾效果。鼠李糖脂与商用皂洗剂分别对5种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皂洗效果对比,各项牢度没有明显提升。鼠李糖脂对染料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容易吸附纤维上水解及未反应的染料,提高水洗牢度。最后,探讨了鼠李糖脂作为化纤面料的除油性能,依据其乳化性能,去油的最佳工艺为:鼠李糖脂浓度为2g/L(p H为5.63),温度为90℃,处理时间为30min,浴比为1:10。在此工艺下鼠李糖脂对白矿油(液体石蜡)和二甲基硅油的去除率分别为73%和85%,与商用除油剂对比除油效果没有明显提升,有一定的除油效果。对于鼠李糖脂作为除油剂,前处理除油过后必须彻底清洗干净,主要原因鼠李糖脂本身对涤纶纤维有一定的沾染性,对染色造成严重的影响。

雷博[3](2021)在《醋/涤混纺织物及纯涤纶织物仿醋酯工艺研究》文中认为纯醋酯织物具有手感爽滑、光泽优异,且垂感良好的特点。凭借独特的面料风格,其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纯醋酯织物也存在断裂强力较低,易起毛起球的缺点,并且价格也相对高昂,这极大的阻碍了其在大众市场的推广。为克服这些缺点,本课题对纯涤纶织物、76/24醋/涤混纺织物和50/50醋/涤混纺织物进行仿醋酯研究,以模仿纯醋酯织物的手感为主要目的。主要研究了三种织物的前处理工艺、纯涤纶织物的后整理工艺、76/24醋/涤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以及76/24醋/涤混纺织物的后整理工艺。通过法宝仪测试其刚韧度、软硬度、平滑度和悬垂性,以此评价仿醋酯效果。纯涤纶织物生产技术成熟,所以价格较低。若能使纯涤纶织物达到纯醋酯织物的风格,那么就可以极大的降低成本。第二章对纯涤纶织物进行仿醋酯研究。研究了碱浓度对前处理的影响,以及柔软剂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纯涤纶织物后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前处理碱浓度为16g/L,后整理柔软剂浓度30g/L,180℃焙烘50s。采用法宝仪对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手感风格测试,并与纯醋酯织物对比,发现其手感风格与纯醋酯织物相比仍有差距,故后续研究醋/涤混纺织物仿醋酯。第三章研究了76/24醋/涤混纺织物和50/50醋/涤混纺织物的最佳前处理工艺,76/24醋/涤混纺织物染色性能以及后整理工艺。通过测试织物的白度、失重率、硬挺度和断裂强力来评价前处理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76/24醋/涤混纺织物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Na OH2g/L、H2O2 5g/L、PSH 0.3g/L、前处理温度85℃、时间30min、浴比1:20。50/50醋/涤混纺织物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Na OH 3g/L、H2O225g/L、PSH 0.7g/L、前处理温度95℃、时间30min、浴比1:20。用法宝仪对前处理后的76/24醋/涤混纺织物和50/50醋/涤混纺织物进行风格测试,并与纯醋酯织物对比。结果显示,76/24醋/涤混纺织物较好的平滑度更适合用于仿醋酯。处理后织物的经向断裂强力379.00N,纬向断裂强力781.50N,透气率192.39mm/s,法宝仪测得刚韧度为95.62,软硬度85.51,平滑度86.11,悬垂性为4.03。对76/24醋/涤混纺织物进行染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夏利素系列染料对76/24醋/涤混纺织物有较好的提升性,三原色的上染速率曲线相近,相容性好,适合进行拼色染色。染色后匀染性小于等于0.4,皂洗牢度中,褪色等级均大于等于4级,沾色等级均大于等于3级,湿摩擦牢度均为4级,干摩擦牢度均为4-5级。经后整理后,其刚韧度为95.45,软硬度为85.71,平滑度为87.58,悬垂性为3.78,整体风格与纯醋酯织物相近。

李佳琳[4](2021)在《基于Ca2+改性的柞蚕丝织物植物拓染研究及产品开发》文中认为柞蚕丝在我国丝绸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吸湿透气性、耐酸碱、防紫外线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桑蚕丝相比,柞蚕丝较为粗硬,使面料悬垂性差、手感粗糙,使其在推广和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有必要对其手感等方面进行改进。植物拓染艺术效果丰富,织物具有鲜明的特色,很适合文创类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但是植物拓染整体固色效果不佳,容易出现褪色、晕染等情况。本文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工艺研究与优化,并与文化创意结合,开发热湿舒适性能优良、柔软性佳,织物染色上染率优、色牢度强,拓染颜色、种类多样的柞蚕丝植物拓染产品,并设计与开发多样化文创产品。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四个方面,分别是柞蚕丝Ca2+改性、植物拓染研究、基于Ca2+整理基础上植物拓染的研究以及产品开发,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首先,在柞蚕丝改性方面,利用Ca2+可溶解丝素的性能对柞蚕丝面料进行改性整理,探究温度、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柞蚕丝的纤维形态结构、织物柔软性能及强力的影响。Ca2+对柞蚕丝的改性整理,溶解了部分丝素,纤维产生微孔与表面沟槽,使得织物失重率增加,纤维间空隙增加,织物更柔软,但强力有所损失。氯化钙水溶液整理与氯化钙/甲酸整理对比,加入甲酸可以催化反应,降低反应条件。其次,在植物拓染方面,由于金属离子与单宁酸常被用于植物染色,故通过金属离子与单宁酸整理,探究整理后织物拓染性能的变化。Fe3+、Cu2+与单宁酸整理拓染后织物,颜色均有所变化,Fe3+整理会使颜色加深,Cu2+整理与单宁酸整理后,颜色变化较小,但整体色深值均有所增加,色牢度也增加;金属离子与单宁酸协同整理时,织物不仅拓染部分颜色变化,织物本色也会受到金属离子与单宁酸螯合物的影响而颜色产生改变,单宁酸与Fe3+整理,织物变为浅紫色,与Cu2+整理,变为浅棕色,色牢度均有所增加,加之柞蚕丝织物自身光泽,形成独特的织物风格。再次,在Ca2+改性的基础上,对柞蚕丝植物拓染并进行拓染后金属离子/单宁酸整理,Ca2+改性对织物的K/S值与拓染颜色影响较小,但是Ca2+改性改善了植物拓染上染困难的缺点,使植物色素进入织物更容易,提高了染色效率。最后,在产品设计开发方面,产品设计开发时,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特性,发挥其优势。拓染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提取拓染的图案元素,对其进行再设计,可丰富植物拓染效果,同时也为拓染元素与其他工艺结合奠定基础。对图案进行再设计之后通过上述所讲工艺以及创新方法,最终制成显色效果好、受市场欢迎的植物拓染柞蚕丝织物文创产品。开发柞蚕丝织物植物拓染文创产品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改善植物拓染工艺,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我国丝绸文化历史悠久,丝绸服装以色彩绚丽、穿着舒适的优势吸引着消费者,丝绸与植物拓染的配合相得益彰,且绿色环保,论文的研究为这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沈芳彬[5](2021)在《天然染料在羊绒色纺工艺中的应用及其产品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染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一直处于染料的主导地位,以其天然环保、可降解、功能性抗菌消炎作用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纺织产品的应用中。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合成染料的诞生逐渐替代了天然染料的地位,虽然其颜色丰富、染色过程稳定、染料重现性强可以弥补天然染料的很多不足,但是在人类长期服用其纺织产品时会出现过敏、慢性皮肤病等隐患并且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同时考虑到天然染料提取、应用的成本较高,一般将其应用于高端产品,比如羊绒产品、母婴用品等,所以本课题将以羊绒为原料进行其天然染料的色纺产品开发。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天然染料存在染色牢度低、染料色谱不齐、颜色色调偏灰的缺点,这将引起后续纺纱、织造以及服用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同时限制了颜色表达以及风格表达的设计。本文研究了不同染色条件对于红、黄、蓝代表天然染料的染色性能研究,以染色牢度以及颜色特征值作为评判指标综合考量得出三种代表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同时将三原色代表染料分别进行染料两两复配以及色纺两两复配,在扩展了天然染料色谱的同时还实现了更多的色纺纱风格表达,为未来应用天然染料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根据实验表明:影响天然染料最关键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染液p H值、染料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其中胭脂虫红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液p H为3-4,染液温度75℃,染料质量分数为6%o.w.f,时间50mins,浴比1:30。栀子黄和栀子蓝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液p H为4,染液温度75℃,染料质量分数为7.5%o.w.f,时间50mins,浴比1:30。同时媒染剂也可以给上染带来积极影响。胭脂虫红染色时,加入硫酸铜可将耐摩擦牢度、耐汗渍牢度提高1-2级同时对其红色光的表达产生了削弱,颜色变化较大;栀子黄染色时,加入硫酸亚铁可将耐皂洗牢度、耐汗溃牢度提高1-2级;栀子蓝染色时,加入媒染剂后耐汗渍牢度效果最明显。复配环节,通过红、黄、蓝三原色染料两两复配可实现邻近色的开发,可以基本组成天然染料色相环,并且从色牢度指标可以看到染后织物可进一步提高其染色牢度指标,对比羊绒针织品标准,可满足后续色纺以及服用要求。其中色纺复配中可比单色素染色牢度提高1-2级。同时经过混毛等后道纺纱工艺的加工,天然染羊绒色纺纱还可以呈现出有层次的变化,使整体达到朦胧并富有立体感,最后羊绒纤维的产品可以使得色彩表现性、色牢度、手感等达到最优。为多色彩、多风格表达的天然染羊绒色纺产品的未来提供了有价值的支撑。

梁梦辉[6](2021)在《调湿控温羊毛针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对于夏季运动面料而言,服装的干燥和凉爽至关重要,保证运动者出汗时及时将湿气排出织物外,快速蒸发汗水。然而,现有的调温纺织品只能缓冲人体内部温度的变化,无法对水分进行管理。调湿控温整理剂(Hei Q Adapative AC-06)是一种新型水性功能聚合材料,通过对织物进行浸轧整理,可降低体感温度,增强热舒适性,这种材料还能将湿气快速排出,保持服装的干燥,使服装的吸湿快干性大大提升。本课题选用18.5tex羊毛纱线编织的1+1罗纹毛坯针织物、企业提供的同纱支纬平针光坯羊毛针织物,探讨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和调湿控温整理工艺。以织物的干燥速率、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法探讨整理剂浓度、烘焙温度、烘焙时间、浸渍温度等整理工艺参数对织物干燥速率和吸水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优选的调湿控温整理工艺。其中,毛坯1+1罗纹羊毛针织物的优选调湿控温整理工艺参数为:整理剂浓度3%(o.w.f)、烘焙温度115℃、烘焙时间3min、浸渍温度50℃;同纱支光坯纬平针羊毛针织物的优选调湿控温整理工艺参数为:整理剂浓度3%(o.w.f)、烘焙温度115℃、烘焙时间5min、浸渍温度45℃。为探讨圆纬机编织的羊毛针织物的染色、调湿控温功能整理顺序与工艺对织物最终调湿控温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染色+功能整理两步工艺、染色+功能整理同浴工艺,以及整理+染色两步工艺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染色对功能整理的效果有影响,且染色、功能整理两步工艺对调湿控温功能影响最小。在此基础上,采用p H值、匀染剂用量、染色温度、染料浓度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染色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优选的染色工艺参数为:p H值4.7,匀染剂用量1.5%,染色温度98℃,染料浓度2.5%。对染色后织物的色牢度、耐洗涤性能等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织物耐水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都在4级以上。选用上述毛坯羊毛针织物优选的功能整理工艺参数,对18.5tex羊毛纱线进行功能整理,测试与分析了功能整理前后纱线的的表面形态、细度、力学性能、毛羽指数、表面摩擦性能和吸湿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整理后纱线表面覆盖了一层聚合物薄膜;整理后的纱线细度增大且细度不匀率增加;力学性能下降、有害毛羽长度减小;整理后纱线的摩擦系数与摩擦变异系数都低于普通纱线,纱线更加光洁且回潮率增大,吸湿性能比普通纱线好。为进一步研究调湿控温功能整理对羊毛针织物的服用性能和调温功能的影响,本文对比测试了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纱线功能整理后再织造、毛坯对比、光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光坯对比织物等不同整理方式的6种羊毛针织物的力学性能、抗起毛起球性、织物风格、热湿舒适性和耐水洗性等基本服用性能和调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调湿控温整理之后,织物力学性能下降,但下降幅度均在20%内;抗起毛起球等级降低,但都在3级以上;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光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的织物经洗涤后基本不发生缩率变化;静态、动态悬垂系数变小,且抗弯刚度变小;织物热阻变小、导热系数变大、湿阻减小、透湿率变大;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后的织物透气性提高了4.6%,虽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后的织物透气性降低了12.9%,光坯织物直接功能的织物透气性降低了18.4%;但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纱线功能整理后再织造、光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后的织物干燥速率分别增大了45.9%、42.4%、98.6%、18.8%,吸水率分别增大了25.6%、20.6%、26.0%、11.9%;织物瞬间接触凉感分别增大了3.6%、3.6%、14.5%、4.6%;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纱线功能整理后再织造、光坯织物直接功能的织物最大温差分别可达到1.3℃、0.8℃、1.5℃、0.7℃,因此具有明显的降低体感温度的功能。

徐绚绚[7](2020)在《罗布麻纤维抗菌功能的物质基础及天然多酚化合物与纤维结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罗布麻纤维被证明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但是对其抗菌物质的来源问题,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为研究这一问题,本文以罗布麻韧皮中抗菌性化学成分在脱胶过程的转化作为切入点,提出抗菌物质在纤维上的不溶性沉积机制并进行了初步验证,发现罗布麻中多酚类物质在脱胶条件下的聚合机制,并由此构建了一种基于天然化合物聚合的新型织物整理策略。(1)通过构建韧皮组织细胞体外脱胶模拟体系,研究了在化学脱胶和生物脱胶两种情况下,罗布麻韧皮中多酚类提取物的分子结构与抗菌活性变化,揭示了罗布麻纤维的抗菌物质来源。研究表明在高温和强碱性的化学脱胶条件下,水溶性的黄酮及其与鞣质的混合物能形成结构更为复杂的红棕色沉淀,该物质为多酚分子间发生聚合反应的产物,且抗菌性能好于一般多酚类物质;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证明精干麻纤维中含有此类不溶性多酚衍生物,这应是罗布麻纤维具有抗菌性能的原因。(2)选择槲皮素作为罗布麻韧皮黄酮的模型化合物,探索了模型化合物在化学脱胶过程中的反应路径,初步阐明了罗布麻黄酮在此条件下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槲皮素在高温强碱作用后,化学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解析,从槲皮素演化产物中鉴定出了6种化合物,其中2种为聚合物成分,推测槲皮素在化学脱胶过程中同时发生了裂解反应与聚合反应。(3)基于罗布麻黄酮对纤维的原位聚合和共价固着机制,设计了蛋白质纤维与黄酮类天然化合物的清洁、高效一浴染色和整理方法。结果显示经罗布麻黄酮染色和整理的羊毛织物色深度高,具有良好的耐摩擦和耐皂洗色牢度,整理过程对织物未造成明显损伤,且整理后羊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可达到82.8%,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可达到55.4%。

左凯杰,张国成,王存山,何瑾馨[8](2020)在《高效短流程涤棉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文中提出针对传统涤棉织物染色生产流程长、用水量大、能耗高等问题,文中采用阳离子改性技术对涤棉织物进行改性,然后采用分散活性一浴一步法对织物进行染色,测试染色后织物色牢度及抗菌性能,并与传统染色工艺对比。结果表明,经一浴一步法染色后织物布面效果和染色牢度良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7%、96.4%、96.2%;与传统染色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显着的节水、省时及降低废水色度、电解质含量的效果。

赵晶,王忠[9](2020)在《绿色经济背景下植物染料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植物染料无毒无害,属于可降解染料,经过植物染料印染的纺织品不影响人体健康,部分使用植物染料染色的纺织品具有卫生保健、抗菌和抗紫外线等功能,因此在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备受关注。阐述了用于印染的植物染料颜色类型(包括红色、黄色、蓝色、黑色等),并介绍了部分植物染料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根据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与意义,探究了植物染料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沈志豪[10](2020)在《红色系天然染料对蚕丝和棉织物的染色性能和功能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蚕丝和棉作为两种典型的天然纤维,应用广泛于日常服饰和家纺行业,蚕丝还常被用作医用生物材料。蚕丝和棉纺织品在使用时经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因而需要抗菌、抗氧化和紫外线防护等功能。天然染料染色具有生态友好的特点,故近年来受到了重视。本文选择红色系天然染料为研究对象,将之应用于蚕丝和棉织物的染色,在使得蚕丝和棉织物着色的同时,赋予蚕丝和棉织物抗氧化、抗菌和紫外线防护功能性。具体研究了蒽醌结构、含羧基的紫胶和胭脂虫红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热稳定性及其与金属离子的作用,研究了紫胶、胭脂虫红、红米红和苏木对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和功能性以及紫胶和胭脂虫红对阳离子化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和功能性,并讨论了四种金属盐后媒染对染色织物的色光、色牢度及功能性的影响。得到的重要结论如下:(1)紫胶和胭脂虫红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热稳定性及与金属离子的作用紫胶和胭脂虫红溶液颜色对pH值非常敏感,其最大吸收波长随pH的升高而发生红移现象。紫胶和胭脂虫红溶液在酸性和近中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胭脂虫红较紫胶在碱性和高温条件下具有较差的热稳定性。紫胶与金属离子形成1:1型的络合物,胭脂虫红与金属离子形成1:2型(1个金属离子/2个染料分子)的络合物。(2)紫胶、胭脂虫红、红米红和苏木在蚕丝上的染色性能和功能性这些染料在蚕丝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型吸附模型,胭脂虫红对蚕丝的亲和力最高,红米红在蚕丝上的饱和吸附量最高、提升性最好。这些染料的上染受pH值影响较大,紫胶、胭脂虫红和红米红染色最适pH为3,苏木染色最适pH为6。紫胶的耐水洗色变牢度、红米红的耐光色牢度、苏木的耐水洗色变牢度和耐光色牢度较差,蒽醌结构的紫胶和胭脂虫红染色蚕丝织物具有较好的耐光色牢度,胭脂虫红各项染色牢度总体上最好。铝、钛、铁和亚铁盐媒染,能显着提高紫胶和苏木染色织物的耐水洗沾色牢度,提高胭脂虫红和红米红染色织物的耐水洗变色牢度;媒染织物颜色较灰暗,铝和钛盐媒染织物颜色鲜艳度更好;硫酸铝钾是最好的媒染剂。紫胶和苏木染色织物的抗氧化活性高,苏木和红米红染色织物的抗菌活性高,紫胶和胭脂虫红染色织物的抗菌性能较差,紫胶和红米红染色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较好。金属盐媒染因染料酚羟基参与络合作用而显着降低了染色蚕丝织物的抗氧活性,媒染对染色织物抗菌性能和紫外线防护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铁盐媒染能提高染色织物的抗菌性能。(3)紫胶和胭脂虫红在阳离子化改性棉针织物的染色性能和功能性紫胶和胭脂虫红在阳离子化棉上的吸附均为Langmuir型吸附。pH值显着影响着紫胶和胭脂虫红在阳离子化棉上的上染量,紫胶染色织物色光受pH值的影响更大,紫胶和胭脂虫红染色最适pH分别为2.2和6。紫胶和胭脂虫红在阳离子化棉上的上染速度较快、有较好的提升性能。胭脂虫红染色织物呈红色,而紫胶染色织物呈橙色;胭脂虫红和紫胶染色织物经铝盐和钛盐媒染后分别呈暗蓝光红色和暗红色,媒染织物颜色鲜艳度降低。无论是否媒染,紫胶染色织物色牢度均欠佳,而胭脂虫红染色织物具有相对较好的色牢度,更适合用于棉织物染红色。

二、印染织物色牢度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染织物色牢度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红花色素的提取及在薄木染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植物染料概述
        1.2.1 植物染料发展史
        1.2.2 植物染料分类
        1.2.3 植物染料局限性
    1.3 红花概述
        1.3.1 红花应用现状
        1.3.2 红花色素提取
    1.4 薄木染色研究现状
        1.4.1 染色方法
        1.4.2 染料类型
        1.4.3 提高染色材色牢度方法
    1.5 目的与意义
    1.6 主要内容
    1.7 创新点
    1.8 技术路线
2 红花色素的提取及工艺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设备
        2.2.2 方法与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因素实验
        2.3.2 响应面实验
    2.4 红花染液的理化性质
        2.4.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4.2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2.4.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LC-MS)
    2.5 稳定性实验
        2.5.1 酸碱度的影响
        2.5.2 温度的影响
        2.5.3 光照的影响
        2.5.4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红花染料染水曲柳薄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设备
        3.2.2 方法与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因素实验
        3.3.2 正交实验
    3.4 预处理前后染色单板的理化性质
        3.4.1 扫描电镜(SEM)
        3.4.2 压汞法(MIP)
    3.5 红花染料染水曲柳薄木的染色机理
    3.6 染色薄木的性能测试
        3.6.1 接触角测试
        3.6.2 漆膜附着力测试
        3.6.3 耐光色牢度
        3.6.4 耐酸碱色牢度
    3.7 本章小结
4 薄木蜡染及在家具表面装饰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红花染料对几种常见贴面薄木的染色
        4.3.2 薄木蜡染
        4.3.3 问题及拟解决措施
    4.4 木材与织物蜡染异同点
    4.5 产品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2)鼠李糖脂作为印染助剂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前言
    1.1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1.1.1 表面活性剂概述
        1.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1.3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2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概述
        1.2.1 生物表面活性剂
        1.2.2 鼠李糖脂的结构和性质
        1.2.3 鼠李糖脂生产和分离提纯方法
        1.2.4 鼠李糖脂的应用领域及现状
        1.2.4.1 鼠李糖脂在石油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1.2.4.2 鼠李糖脂在精细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1.2.4.3 鼠李糖脂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1.3 印染助剂
        1.3.1 印染过程概述
        1.3.2 表面活性剂作为印染助剂的应用
        1.3.2.1 精练剂
        1.3.2.2 皂洗剂
        1.3.2.3 除油剂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思路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和药品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表面活性剂物化特性的测定
        2.2.1.1 表面张力与CMC的测定
        2.2.1.2 pH值的测定
        2.2.1.3 渗透性的测试
        2.2.1.4 泡沫性能的测试
        2.2.1.5 乳化性的测试
        2.2.1.6 除油性能测试
        2.2.1.7 分散性能的测定
        2.2.1.8 稳定性测定
        2.2.1.9 鼠李糖脂对漂白后织物白度的影响
        2.2.1.10 鼠李糖脂对染料的分散/吸附性能
        2.2.2 鼠李糖脂作为精练剂的应用探究
        2.2.2.1 毛效测试
        2.2.2.2 白度测试
        2.2.3 鼠李糖脂作为皂洗剂的应用探究
        2.2.3.1 皂洗工艺
        2.2.3.2 织物K/S值测试
        2.2.3.3 织物色差测试
        2.2.3.4 皂洗残液吸光度ABS测试
        2.2.3.5 防沾色测试
        2.2.3.6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
        2.2.3.7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2.2.4 鼠李糖脂作为除油剂的应用探究
        2.2.4.1 除油工艺
        2.2.4.2 涤/氨针织物前处理染色匀染性探究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鼠李糖脂的表面活性
        3.1.1 表面张力和CMC值
        3.1.2 pH值
        3.1.3 渗透性
        3.1.4 泡沫性
        3.1.5 乳化性
        3.1.6 除油性
        3.1.7 分散性
        3.1.8 稳定性
        3.1.9 鼠李糖脂对漂白后织物白度的影响
        3.1.10 鼠李糖脂对分散染料的增溶作用
        3.1.11 鼠李糖脂对活性染料的吸附作用
        3.1.12 小节
    3.2 鼠李糖脂作为精练剂的应用探究
        3.2.1 毛效
        3.2.2 白度
        3.2.3 小节
    3.3 鼠李糖脂作为皂洗剂的应用探究
        3.3.1 浓度
        3.3.2 温度
        3.3.3 时间
        3.3.4 鼠李糖脂与商用皂洗剂的皂洗性能对比
        3.3.5 小节
    3.4 鼠李糖脂作为除油剂的应用探究
        3.4.1 温度和pH对于除油率的影响
        3.4.2 浓度对于除油率的影响
        3.4.3 鼠李糖脂与商用除油剂除油性能对比
        3.4.4 鼠李糖脂作为除油剂对织物染色匀染性研究
        3.4.5 小节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醋/涤混纺织物及纯涤纶织物仿醋酯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醋酯纤维概述
    1.2 醋酯纤维的应用
        1.2.1 烟用过滤丝束
        1.2.2 纺织用醋酯纤维
        1.2.3 醋酯纤维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1.2.4 高附加值醋酯纤维的开发
    1.3 醋酯纤维的性能
        1.3.1 醋酯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
        1.3.2 醋酯纤维的化学性能
        1.3.3 醋酯织物的服用性能
        1.3.4 醋酯织物的染整性能
    1.4 醋酯纤维的生产过程
        1.4.1 醋酯纤维素的合成原理
        1.4.2 醋酯纤维制造工艺流程
    1.5 醋酯纤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醋酯纤维的发展
        1.5.2 国外醋酸纤维素生产状况及市场
        1.5.3 国内醋酸纤维素生产状况
    1.6 涤纶纤维仿制面料概述
    1.7 织物风格评价方法
    1.8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纯涤纶织物仿醋酯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纯涤纶织物前处理工艺研究
        2.3.2 纯涤纶织物后整理工艺研究
        2.3.3 纯涤纶织物与纯醋酯织物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醋/涤混纺织物(76/24和50/50)仿醋酯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醋/涤混纺织物前处理工艺研究
        3.3.2 醋/涤混纺织物与纯醋酯织物对比
        3.3.3 76/24 醋/涤混纺织物染色性能研究
        3.3.4 76/24 醋/涤混纺织物后整理工艺及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Ca2+改性的柞蚕丝织物植物拓染研究及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柞蚕丝织物简介
    1.3 植物拓染简介
    1.4 植物色素与染料
    1.5 丝织物植物拓染整理工艺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2 柞蚕丝织物氯化钙改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步骤与方法
    2.3 脱胶对柞蚕丝织物性能的影响
    2.4 氯化钙水溶液整理柞蚕丝织物
    2.5 氯化钙/甲酸溶液整理柞蚕丝织物
    2.6 本章小结
3 柞蚕丝织物植物拓染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步骤与方法
    3.3 柞蚕丝织物植物拓染分析
    3.4 金属离子整理对柞蚕丝织物植物拓染的影响分析
    3.5 单宁酸整理对柞蚕丝织物植物拓染的影响分析
    3.6 金属离子和单宁酸协同作用对柞蚕丝织物植物拓染的性能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氯化钙整理的柞蚕丝植物拓染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 实验步骤与方法
    4.3 染色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4 色牢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柞蚕丝植物拓染产品开发
    5.1 市场分析
    5.2 产品开发
    5.3 设计实践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丝绸植物染文创产品调查问卷

(5)天然染料在羊绒色纺工艺中的应用及其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羊绒成分及结构
        1.1.1 羊绒纤维的化学结构
        1.1.2 羊绒纤维的形态结构
    1.2 羊绒纤维的上染机理
        1.2.1 羊绒纤维对染色的作用
        1.2.2 天然染料上染羊绒纤维的染色过程
        1.2.3 染色对羊绒纤维的影响
    1.3 天然染料的发展历史
    1.4 天然染料的来源与分类
        1.4.1 天然染料的来源
        1.4.2 天然染料的分类
        1.4.3 天然染料的染色方法
    1.5 天然染料存在的问题
        1.5.1 天然染料供应问题
        1.5.2 天然染料稳定性问题
        1.5.3 天然染料应用问题
        1.5.4 国内主打天然染料的品牌问题
    1.6 天然染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6.1 天然染料国内研究现状
        1.6.2 天然染料国外研究现状
    1.7 染料介绍
        1.7.1 栀子染料
        1.7.2 胭脂虫红染料
    1.8 色纺纱在羊绒产品中的应用
        1.8.1 色纺纱的背景和定义
        1.8.2 色纺纱结合天然染料的优点概述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
2 单一色素上染羊绒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内容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染色效果的测试和评价
    2.3 栀子蓝色素对羊绒纤维的染色
        2.3.1 染色工艺条件的优化
        2.3.2 染色工艺条件的优化——单因素试验
        2.3.3 直接染色与媒染染色对比分析
    2.4 栀子黄色素对羊绒纤维的染色
        2.4.1 染色工艺条件的优化——单因素试验
        2.4.2 直接染色与媒染染色对比分析
    2.5 胭脂虫红色素对羊绒纤维的染色
        2.5.1 染色工艺条件的优化——单因素试验
        2.5.2 直接染色与媒染染色对比分析
3 染液复配上染羊绒纤维的性能研究
    3.1 复配染料比例对染色效果的探究
    3.2 复配染料染色羊绒织物的色牢度
    3.3 本章小结
4 色纺复配羊绒织物的性能研究
    4.1 复配染色纤维用量对织物效果的探究
    4.2 色纺复配羊绒织物的色牢度
    4.3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
    5.1 总结
        5.1.1 关于栀子蓝色素上染羊绒纤维的性能探究
        5.1.2 关于栀子黄色素上染羊绒纤维的性能探究
        5.1.3 关于胭脂虫红色素上染羊绒纤维的性能探究
        5.1.4 关于染料复配和色纺复配对于羊绒色纺产品的开发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调湿控温羊毛针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调温纺织品概述
        1.1.1 相变材料
        1.1.2 相变调温纺织品制备方法
        1.1.3 刺激响应聚合物
    1.2 调温纺织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调温纺织品国外研究现状
        1.2.2 调温纺织品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羊毛针织物的调湿控温整理工艺研究
    2.1 实验试样、整理剂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试样
        2.1.2 实验用整理剂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测试指标及方法
        2.2.1 织物干燥速率测试
        2.2.2 织物吸水率测试
    2.3 羊毛针织物的前处理和调湿控温整理工艺研究
        2.3.1 前处理工艺
        2.3.2 调湿控温整理工艺
    2.4 正交试验优选毛坯针织物调湿控温整理工艺
        2.4.1 1+1罗纹毛坯羊毛针织物单因素分析
        2.4.2 正交试验结果和分析
    2.5 羊毛针织物染色与调湿控温整理顺序与工艺的研究
        2.5.1 染色工艺技术
        2.5.2 染色与调湿控温整理工艺顺序
        2.5.3 染色试验正交分析
        2.5.4 染色结果评定
    2.6 正交试验优选光坯针织物调湿控温整理工艺
        2.6.1 纬平针光坯羊毛针织物单因素分析
        2.6.2 正交试验结果和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羊毛纱线调湿控温整理及性能
    3.1 羊毛纱线整理
    3.2 羊毛纱线整理前后的性能测试
        3.2.1 纱线表面形态
        3.2.2 纱线细度
        3.2.3 纱线力学性能
        3.2.4 纱线毛羽测试
        3.2.5 纱线摩擦性能
        3.2.6 纱线吸湿性能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整理方式的羊毛针织物性能研究
    4.1 实验试样
    4.2 织物力学性能
    4.3 织物抗起毛起球性
    4.4 织物尺寸稳定性
    4.5 织物风格
        4.5.1 织物悬垂性
        4.5.2 织物硬挺度
    4.6 织物热湿舒适性
        4.6.1 传热性能
        4.6.2 吸湿快干性能
        4.6.3 透湿性能
        4.6.4 透气性能
    4.7 织物耐水洗性能
    4.8 织物调温性能
        4.8.1 静态调温性
        4.8.2 动态调温性
    4.9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纱线性能测试
    附录2:织物性能测试
硕士期间学位论文成果
致谢

(7)罗布麻纤维抗菌功能的物质基础及天然多酚化合物与纤维结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罗布麻简介
        1.2.1 罗布麻的生物学特征
        1.2.2 罗布麻的药理作用
        1.2.3 罗布麻纤维的性能
    1.3 罗布麻纤维的脱胶
        1.3.1 化学脱胶
        1.3.2 生物脱胶
    1.4 罗布麻韧皮中的抑菌性物质
        1.4.1 黄酮类化合物
        1.4.2 鞣质
        1.4.3 甾体及其苷类
        1.4.4 香豆素类化合物
        1.4.5 酚酸和苯甲醛衍生物
        1.4.6 挥发油
    1.5 罗布麻精干麻纤维中的抑菌性物质
        1.5.1 脂肪酸
        1.5.2 挥发油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脱胶条件下罗布麻韧皮多酚类物质的转化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罗布麻韧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
        2.2.4 罗布麻韧皮鞣质的提取与纯化
        2.2.5 罗布麻韧皮中多酚类物质在脱胶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
        2.2.6 化学脱胶罗布麻精干麻纤维的制备
        2.2.7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2.2.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2.9 拉曼光谱分析
        2.2.10 超景深显微镜观察
        2.2.11 抑菌阈值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罗布麻韧皮鞣质的分离
        2.3.2 罗布麻韧皮中主要多酚物质的结构分析
        2.3.3 化学脱胶条件下罗布麻韧皮多酚物质的转化分析
        2.3.4 生物脱胶条件下罗布麻韧皮黄酮的转化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学脱胶条件下罗布麻韧皮黄酮的演化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化学脱胶条件下槲皮素演化产物的制备
        3.2.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
        3.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2.6 拉曼光谱测试
        3.2.7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学脱胶条件下罗布麻韧皮黄酮的结构演化分析
        3.3.2 化学脱胶条件下罗布麻韧皮黄酮演化产物的结构鉴定
        3.3.3 化学脱胶条件下罗布麻韧皮黄酮的演化机制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罗布麻抑菌物质固着机制的黄酮染色和整理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染色方法
        4.2.4 样品染色效果测定
        4.2.5 断裂强力测试
        4.2.6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4.2.7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测试
        4.2.8 抗菌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于原位聚合和共价固着的结合机制
        4.3.2 黄酮色素对羊毛织物的上染性能
        4.3.3 黄酮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效果
        4.3.4 黄酮色素在羊毛织物上的固着
        4.3.5 染色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8)高效短流程涤棉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1.1 材料及仪器
    1.2 染色工艺
        1.2.1 阳离子改性工艺
        1.2.2 精练工艺
        1.2.3 染色工艺
    1.3 测试方法
        1.3.1 布面效果
        1.3.2 耐水洗色牢度
        1.3.3 耐摩擦色牢度
        1.3.4 耐汗渍色牢度
        1.3.5 耐日晒色牢度
        1.3.6 抗菌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布面情况
    2.2 染色牢度
        2.2.1 耐水洗色牢度
        2.2.2 耐汗渍色牢度
        2.2.3 耐摩擦及耐日晒色牢度
    2.3 抗菌性能
    2.4 节能减排效果
3 结束语

(9)绿色经济背景下植物染料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用植物染料的颜色分类及应用
    1.1 红色植物染料
    1.2 黄色植物染料
    1.3 蓝色植物染料
    1.4 其他植物染料
2 植物染料染色纺织品的功能性
    2.1 卫生保健功能
    2.2 抗菌性能
    2.3 抗紫外线性能
3 植物染料在纺织印染行业的应用前景
    3.1 植物染料印染织物市场开发
    3.2 挖掘新的植物染料印染工艺

(10)红色系天然染料对蚕丝和棉织物的染色性能和功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蚕丝和棉织物简介
    1.2 天然染料简介
        1.2.1 天然染料的分类及应用
        1.2.2 天然染料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2.1 天然染料的优缺点
        1.2.2.2 天然染料的媒染
    1.3 紫胶、胭脂虫红、红米红和苏木概述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紫胶和胭脂虫红紫外可见光谱特性、热稳定性及与金属离子的作用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备和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1.3.1 pH值对紫胶和胭脂虫红溶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2.1.3.2 紫胶和胭脂虫红溶液的热稳定性
        2.1.3.3 紫胶和胭脂虫红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紫胶和胭脂虫红在不同pH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2.2 紫胶和胭脂虫红溶液的热稳定性
        2.2.3 紫胶和胭脂虫红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色系天然染料对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和功能性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备和仪器
        3.1.3 染色方法
        3.1.4 后媒染方法
        3.1.5 测试方法
        3.1.5.1 上染率和上染量
        3.1.5.2 颜色参数
        3.1.5.3 色牢度
        3.1.5.4 抗氧化性能
        3.1.5.5 抗菌性能
        3.1.5.6 紫外线防护性能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红色系天然染料的染色性能
        3.2.1.1 pH对上染率的影响
        3.2.1.2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机理
        3.2.1.3 提升性能
        3.2.1.4 色牢度
        3.2.2 染色蚕丝织物的功能性
        3.2.2.1 抗氧化性能
        3.2.2.2 抗菌性能
        3.2.2.3 紫外线防护性能
        3.2.3 媒染对染色蚕丝织物颜色和色牢度的影响
        3.2.3.1 颜色特征
        3.2.3.2 色牢度
        3.2.4 媒染对染色蚕丝织物功能性的影响
        3.2.4.1 抗氧化性能
        3.2.4.2 抗菌性能
        3.2.4.3 紫外线防护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紫胶和胭脂虫红对阳离子化棉的染色性能和功能性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棉织物阳离子化改性方法
        4.1.3 吸附、染色和媒染方法
        4.1.3.1 吸附方法
        4.1.3.2 染色方法
        4.1.3.3 后媒染方法
        4.1.4 测试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机理
        4.2.2 染色条件
        4.2.2.1 pH值
        4.2.2.2 染色时间
        4.2.2.3 染色温度
        4.2.2.4 染料浓度
        4.2.3 媒染对染色棉织物颜色和色牢度的影响
        4.2.3.1 颜色特征
        4.2.3.2 色牢度
        4.2.4 染色棉织物的功能性
        4.2.4.1 抗氧化性能
        4.2.4.2 抗菌性能
        4.2.4.3 紫外线防护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印染织物色牢度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红花色素的提取及在薄木染色中的应用研究[D]. 杨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鼠李糖脂作为印染助剂的应用探究[D]. 刘坤. 东华大学, 2021(01)
  • [3]醋/涤混纺织物及纯涤纶织物仿醋酯工艺研究[D]. 雷博. 东华大学, 2021(01)
  • [4]基于Ca2+改性的柞蚕丝织物植物拓染研究及产品开发[D]. 李佳琳. 东华大学, 2021(09)
  • [5]天然染料在羊绒色纺工艺中的应用及其产品开发[D]. 沈芳彬. 东华大学, 2021(09)
  • [6]调湿控温羊毛针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性能研究[D]. 梁梦辉. 东华大学, 2021(09)
  • [7]罗布麻纤维抗菌功能的物质基础及天然多酚化合物与纤维结合机制研究[D]. 徐绚绚.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8]高效短流程涤棉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J]. 左凯杰,张国成,王存山,何瑾馨. 针织工业, 2020(10)
  • [9]绿色经济背景下植物染料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J]. 赵晶,王忠. 印染助剂, 2020(07)
  • [10]红色系天然染料对蚕丝和棉织物的染色性能和功能性[D]. 沈志豪. 苏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印染织物色牢度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