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眠火山——2001年中国洗衣机市场印象

休眠火山——2001年中国洗衣机市场印象

一、休眠的火山——2001年中国洗衣机市场印象(论文文献综述)

杜玉洁[1](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指出“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边云涛[2](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李泽萱[3](2021)在《《说走就走的旅行—探访有故事的美景》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疫情前,随着中国游客的收入提高,出国旅游越来越流行,日本的旅游景点也非常受欢迎。预计后疫情时代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对旅游书籍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笔者本次选择了《说走就走的旅行——探访有故事的美景》(『いますぐ行きたくなる物语のある絶景』)一书作为翻译实践文本,该文本的目的是科普相关旅游知识,唤起读者对旅游的兴趣。该书主要介绍了日本全国四十处知名美景的基本信息及其背后的故事,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人们在游览热门景点的同时,也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发展进程。语言表达虽简洁,但富有感染力。本次翻译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处,第一处是专有名词的处理。笔者基于交际翻译理论,根据语境采用了解释性翻译、文内与文外加注等翻译方法,补充了缺失的文化信息,促进了读者的理解。第二处是标题和旅游宣传语的美化处理,由于中日表达习惯的差异,如果不对原文进行适当改写,就无法达到宣传的效果。因此笔者基于接受美学理论对标题和旅游宣传语进行了美化处理,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写译文,使之符合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向中国游客传达了日本景点的魅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可以带给赴日游客崭新的体验,还可以推动中日旅游业的交流和发展,也为今后此类旅游类文本提供参考。

盘劲呈[4](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杨东[5](2020)在《X品牌家电网络营销媒体的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周蕾[6](2020)在《网红的孵化与再造 ——MCN模式下的“用户生产内容”》文中指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以下简称UGC)在初期发展阶段是一个草根的、不具有过多获利动机的活动。UGC概念的诞生,使得专业化对内容和渠道的垄断被打破,个体的崛起和组织的没落成为学者共识,甚至认为用户取得了控制权和控制媒介环境的能力,欢呼着流行文化已死,一种不再受商业利益主导的文化民主正在生成。网红作为用户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在以微博、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大量涌现,在过去被认为是大众选择的结果。然而人们认为自主生产内容的网红,现下大多都是被制造出来的。由谁制造?答案是MCN机构。近年来,MCN(Multi-Channel Network,以下简称MCN)模式在国内迅速崛起,全国机构数量达到6500家以上,90%以上的头部网红背后是MCN机构在运作。MCN模式下,网红被机构按照固定模式大批量的生产与管理。该模式能够迅速占领互联网内容市场,离不开各大互联网公司推出的“MCN扶持计划”。MCN机构与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平台资源向MCN机构倾斜。原本互联网赋予用户的自主权逐渐被消解,网红的意涵被再造,UGC乐观者高呼着的“用户的时代”,只是学界空想的乌托邦。本文以MCN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呈现MCN如何去大批量孵化网红,并揭示了网红与MCN、平台与MCN之间的关系,深层次探讨“技术赋权”口号下的“权力”如何在商业力量(MCN)、媒体力量(平台)的合谋中完成权力主体的转换。本文围绕以上核心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与阐释:对MCN模式的诞生、定义与职能作基本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各方资料了解MCN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并将目光聚焦于从事网红孵化的MCN。并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式,深入到一家MCN机构,观察其生产网红的人设策划、内容生产规划、粉丝运营及商业变现等多重环节。MCN机构的发展离不开与内容平台的合作。通过在新浪微博实习时的参与式观察,以咪咕MCN与新浪微博的合作为例,梳理了内容平台的“MCN扶持计划”具体包括的政策,二者何以将平台的注意力资源大幅度地向MCN机构倾斜,思考平台与MCN机构之间的合作契合点,呈现MCN机构与平台之间的“竞合”关系。商业力量(MCN)与媒体力量(平台)的合谋,对UGC产生了何种影响是本文的落脚点。本文通过梳理UGC概念提出之初学界对于它的核心界定,以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用户本身对UGC模式的期许,来展示原初意义上的UGC包括的核心内涵,发现“自我表达”、“个人内在动机”是UGC的内核,而学界认为UGC将带来“传受关系的转变”,“象征着对精英文化的挑战”。从而与MCN模式下UGC现状进行对比。按照MCN标准化模式大批量生产出来的网红,商业逻辑逐渐介入到其内容生产的一开始,网红原本所具有的生产独立性逐渐丧失。MCN机构孵化网红的模式,同时是对网红群体内涵的再造,互联网“技术赋权”口号下UGC被赋予的自主权发生了迁移,以网红为代表的用户被再组织化,互联网内容生态呈现商业议程化,消费主义对大众文化的渗透进一步加深。

牛涛[7](2020)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第7版))收录的三音节词语为研究对象,对词典中收录的6281条三音节词语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统计,并建立三音节词语语料库。通过对三音节词语的全面分析,能够对三音节词语的形成过程和结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现汉》(第7版)中共收录6281条三音节词语,不包括词典后附的字母词。三音节词语以三个语素构成为主,有5672个,占总数90.3%,两个语素构成的有488个,占总数7.77%,一个语素构成的有121个,占总数1.93%。在三音节词语的语法属性中,主要以名词为主,共有4931个,占总数78.52%,依次是形容词和动词,其它词类数量较少,还包含了未标注词类681个,占总数10.84%。三音节词语按语素构成数量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有117个,占总数1.86%;合成词中又以复合词为主,其中以定中结构为主,约占总数70.55%,其次是述宾结构,约占总数9.65%,还有状中、述补、主谓和联合结构。合成词中的附加式又可分为前附加和后附加,附加式共有486个,约占总数7.74%后附加式共有370个占5.89%,前附加式共有116个,占1.85%。三音节词语的来源丰富,有来自方言、外来词、口语、新词新语和书面语。三音节词语产生的方法主要有语音造词法、修辞造词法、缩略造词法和附加造词法。语音造词法包括了摹声和音译,语音造词法产生的三音节词语数量比较少,大部分是外来词语的音译形式。修辞造词法包括比喻、借代、夸张和仿词造词法四种方式,其中比喻造词法又包括了全喻式、前喻式和后喻式,夸张造词法又包括了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仿词造词法包括了仿前式、仿中式和仿后式。三音节词语的结构内部是分层的,由最内层和最外层构成。在考察三音节词语语义结构情况时主要以最外层的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为主。三音节词语的语义结构关系以定中式为主,根据组成成分的词性把定中式三音节词语分为N+X、V+X和A+X三种类型,状中式三音节词语分为Adj+V、Adv+V和N+V/Adj三种,述宾式、述补式、主谓式和联合式分别根据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类。在三音节词语结构的语义关系中以定中式为主。定中式三音节词语的音节组配方式根据单双音节的不同组配有1+2式和2+1式。充当修饰语的词类不同所选择的音节组配方式也不同,名词、动词充当修饰语时倾向于选择2+1式的音节组配,1+2式相比2+1式数量少;而形容词充当修饰语时倾向于选择1+2式为主,2+1式少于1+2式。在名词、动词作定语时2+1式是无标记组合,1+2式有标记组合;而形容词作定语时1+2式无标记组合,2+1式是有标记组合。定中结构中充当定语词类不同出现了音节搭配不对称的“颠倒标记”现象。背后的理据是基于“松紧象似”在定中结构的“句法——语义——语音”三个范畴之间建立一个互动的“关联标记模式”,音节组配与词类选择反应的不对称性是由于“松紧象似”原则在以上的三个范畴之间的影响。起主要作用还是修饰语和中心语语义上的松紧,定语反映中心语的本质属性,越靠近中心语,两者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反之,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语义联系不紧密,结构之间较松散。

胡亚蓉[8](2020)在《视觉异托邦视域下的短视频研究》文中提出短视频作为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其与社会构成物之间的积极互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重要的视觉文化现象,表征出视觉异托邦内部的权力机制与运行秩序。论文以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以视觉权力的可见性和视觉空间的异质性为总体理论参照,选取部分短视频为研究例证,展开对相关视觉实践活动和现象的研究,从内容上主要分为视觉异化、视觉奇观及视觉伦理三章。第一章,主要关注因过度依赖视觉感受器所导致的新型生命异化现象,即短视频直接受众和非直接受众的异化问题。从异化理论的谱系梳理追溯生命异化的历史进程和现代新变,视觉异化是与以往异化不同的感知异化。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感性经济体,将生命的感性与身体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加以流通,依托平台的各种分类、筛选、奖惩制度对生命进行权力规训。在依赖视觉材料和数字媒介生存的视觉生命以外,不被“视觉环世界”接纳却又无法摆脱短视频影响的生命则成为“怪物”,是被视觉异托邦流放和驱逐的异化生命。第二章,主要关注短视频引起的视觉化奇观逻辑在整个社会领域的弥散问题。自由的奇观表现为短视频中自由的悖论,自由作为短视频的生命治理术在保证受众创作自由和表达自由的基础上,体现为看与被看“千篇一律的自由”和意见反馈在民主背景下的集中趋势,导致的结果是促进权力而非促进自由。白日梦奇观中,视觉真实凌驾于真实本身,形象成为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全民参与、生活化叙事及仪式化狂欢共同建构的感知共同体,解构了公共生活的神圣与崇高。由相关短视频创作、传播所导致的消费文化奇观、“新冠肺炎”恐惧奇观和以“李子柒”为代表的重返视觉“自然”的创作奇观,共同佐证了视觉奇观在社会领域泛化的事实。第三章,主要关注短视频中视觉的机械化导致的伦理问题。短视频的伦理越轨表现在视觉文本、视看行为和主体自我构型三个层面,视觉文本规范性意义缺失,窥视成为受众的观看自觉,主体在碎片化的影像流中自我认知发生断裂。受众追求物质与享乐、奉行利己主义与务实原则以减轻伦理责任感,影像的完美呈现暗含视觉伦理的“无痛”倾向。短视频体制下的视觉伦理关注“拟真装置”引导受众视线、重组视觉空间的“异位”功能。“权力的眼睛”对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区分涉及视觉的“可感性分配”原则,要想获得视觉感知的分配平等,则必须打破短视频现有视觉感知的共性基础,在“歧感”状态中重建视觉分配的平等秩序。

张远[9](2020)在《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考察了21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新知,旨在探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国际上的当代艺术生态格局中的新变化。研究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梳理研究近二十年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及其国际推介的状况;二、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在全球艺术互动与话语多样性中所践行的方案与创造。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持续受到关注与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国际上众多着名的博物馆美术馆与艺术机构举办了多样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览以及学术论坛、研讨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因此受到国际艺术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虽然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感知方式与中国语境不同,但它们恰恰发现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的特别魅力与艺术意义。大量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专着的出版,表明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严谨的学术研究课题。本论文以全球化和中国发展为研究背景,采用当代诠释与评价的并行框架,结合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的综合方法,从国际艺术话语中扫描那些被展示、被研究的艺术家的含义,以横向观察西方如何分析与观看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之价值与意义。通过本案研究可知,在国际方面,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呈现出与传统艺术的动态对话,将中国传统美学-哲学与新的国际话语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多样性并使之更加开放。今天,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不仅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至全球文化景观中的一部分,而且成为一种有效的艺术实践形式,其在国际上的学术认知与评价,亦将反馈于其自身的历史书写与解读。

陈凌[10](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二、休眠的火山——2001年中国洗衣机市场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休眠的火山——2001年中国洗衣机市场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2.1 产业演进研究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3.2.1 基本假定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3)《说走就走的旅行—探访有故事的美景》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
    1.2 翻译实践的意义
第2章 翻译过程简介
    2.1 翻译内容概述
    2.2 翻译进度安排
第3章 文本分析与译前准备
    3.1 文本类型
    3.2 文本特点
    3.3 译前准备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专有名词的翻译
        4.1.1 解释性翻译
        4.1.2 文内与文外加注
    4.2 标题的美化处理
    4.3 旅游宣传语的美化处理
        4.3.1 译入语的增释
        4.3.2 译入语的整编
第5章 总结
    5.1 翻译实践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附录2 术语表
附录3 导师核准意见书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译着、论文以及从事的口笔译实践活动
致谢

(4)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重点、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2.4.1 乡村社区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2.4.3 体育旅游减贫
        2.4.4 旅游减贫感知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2.5.2 中心地理论
        2.5.3 社会交换论
        2.5.4 公民参与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网红的孵化与再造 ——MCN模式下的“用户生产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UGC的研究
        (二)关于网红的研究
        (三)关于MCN的研究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参与式观察
        (二)深度访谈
        (三)问卷调查
第一章 MCN模式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一、MCN的诞生
    二、MCN在本土
    三、红人孵化的MCN
第二章 技术理性+商业规训:作为网红工厂的MCN
    一、被介入的内容生产
    二、从平台到粉丝的运营
    三、作为终极目标的变现
    四、作为网红工厂的MCN
第三章 “合竞”:MCN与平台的关系“深描”
    一、资源的倾斜——以咪咕MCN与微博的合作为例
    二、从新浪微博看平台与MCN的合作机制
    三、平台与MCN机构的“合谋”
第四章 作为技术赋权表征的UGC
    一、学界的界定
    二、用户的期待——关于短视频App用户的使用调查
    三、UGC:作为赋权的象征
第五章 MCN模式下UGC实质的消解与重构
    一、用户的再组织化
    二、内容的商业议程化
    三、文化的消费主义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深度访谈
    附录二 :观察手记
    附录三 :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四、语料来源
第一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第一节 三音节词语语素构成
    第二节 三音节词语结构层次
    第三节 三音节词语语法属性
    第四节 三音节词语结构关系
        一、2+1式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二、1+2式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第五节 三音节词语来源考察
        一、三音节方言词
        二、三音节外来词
        三、三音节新词语
        四、其它
第二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构词法研究
    第一节 单纯词
        一、拟声词
        二、音译词
    第二节 复合词
        一、偏正式
        二、述宾式
        三、述补式
        四、主谓式
        五、联合式
        六、其它
    第三节 派生词
        一、前附加式
        二、后附加式
第三章 《现汉》(第7版)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研究
    第一节 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现象
        一、单双音节组配的现象
        二、N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三、A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四、V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第二节 韵律与单双音节选择
        一、辅重原则
        二、音节松紧
    第三节 词类与单双音节选择
        一、词类、词长与音节选择
        二、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规律
第四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造词法研究
    第一节 语音造词法
        一、摹声造词
        二、音译造词
    第二节 修辞造词法
        一、比喻造词
        二、借代造词
        三、夸张造词
        四、仿词造词
    第三节 缩略造词法
        一、缩合法
        二、节略法
        三、数字概括法
        四、造词理据
    第四节 附加造词法
        一、前附加式
        二、后附加式
        三、生成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视觉异托邦视域下的短视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及重、难点
第一章 视觉异化:数字时代异化的新维度
    第一节 生命的视觉异化历程
        一、从“异化”到“物化”
        二、“承认”与“共鸣”的缺位
        三、视觉优先的限度问题
    第二节 感性经济对“视觉生命”的规训
        一、“非物质劳动”与感性的视觉经济
        二、驯顺的“视觉生命”
        三、规训的手段
    第三节 环世界之外的“怪物”生命
        一、环世界的剥离与重建
        二、“正常与不正常”的生命分级制度
        三、出离的“怪物”
第二章 视觉奇观:弥散的视觉性
    第一节 短视频的“自由”奇观
        一、新“自由主义”
        二、差异与重复
        三、走向集中的趋势
    第二节 视觉化的白日梦奇观
        一、真实的匮乏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三、白日梦的狂欢
    第三节 社会的奇观
        一、消费文化奇观
        二、“新冠肺炎”恐惧奇观
        三、重返“视觉自然”的奇观
第三章 视觉伦理:自愿的“盲性”
    第一节 短视频的视觉越轨
        一、视觉文本的越轨
        二、视看行为的越轨
        三、主体的精神分裂症
    第二节 “无痛”的伦理取向
        一、视觉伦理的“无痛”化进程
        二、后责任时代的短视频
        三、“完美地”活着
    第三节 短视频体制下的视觉伦理
        一、作为“装置”的短视频
        二、“权力的眼睛”
        三、视觉的可感性分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范围及研究框架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水墨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
        1.1 90年代的中国水墨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1.2 博弈之路:实验水墨
        1.3 水墨在他方:90年代的中国海外艺术家
    第二节 西方学者与学术批评
    第三节 世纪末的两个展览
        3.1 “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大展
        3.2 “锐变与突破:新中国华人艺术”大展
    小结
第二章 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水墨
    第一节 水墨的时刻
    第二节 他山之石——西方学术批评
        2.1 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
        2.2 与美国学者的对话
    第三节 西方策展人及其学术问题
        3.1 谢伯轲的挑战
        3.2 盛昊的策略小结
    小结
第三章 21世纪重要展览个案研究
    第一节 以水墨之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水墨艺术
    第二节 汉字的魔力——雷特伯格博物馆的书法秀
第四章 重要的是艺术家
    第一节 传统与身份——海外当代水墨艺术家
    第二节 跨越与回归——中国本土当代水墨艺术家
    第三节 融合与开拓——当代水墨女性艺术家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西方学者专访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10)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一、思考缘起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小结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小结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小结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小结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休眠的火山——2001年中国洗衣机市场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说走就走的旅行—探访有故事的美景》翻译实践报告[D]. 李泽萱.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4]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X品牌家电网络营销媒体的绩效评价研究[D]. 杨东. 东南大学, 2020
  • [6]网红的孵化与再造 ——MCN模式下的“用户生产内容”[D]. 周蕾. 安徽大学, 2020(07)
  • [7]《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D]. 牛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视觉异托邦视域下的短视频研究[D]. 胡亚蓉.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D]. 张远.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5)
  • [10]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休眠火山——2001年中国洗衣机市场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