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害虫调查研究

园林树木害虫调查研究

一、园林树木虫害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尹驰[1](2021)在《利用穿透剂携带药剂防治两种天牛幼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是两种对树木危害比较严重的蛀干性害虫。这两种天牛一旦大面积入侵定殖,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对树木造成巨大的危害。目前,长春市城市园林对这两种天牛的防治主要采取幼虫期在排粪孔插毒签,成虫期给树木喷施杀虫剂的方式。这两种方式虽然对天牛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插毒签人工成本高且不适宜高大树木及受害严重的树木,此外天牛在幼虫期已经完成对树木的破坏,待成虫期进行防治比较滞后,可将其作为辅助性防治措施,而重点应该是对幼虫进行防治。本次防治试验采用穿透剂(即新型聚硅氧烷化合物,商品名透翠),将其设置5个梯度质量浓度,携带氯氟氰菊酯(商品名瑞功)和噻嗪酮·毒死蜱(商品名快彪)两种杀虫药物,对美国红枫(Acer rubrum)、糖槭(Acer saccharum)光肩星天牛幼虫和稠李(Prunus padus)、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ière)de Vos ex Henry)桃红颈天牛幼虫进行防治试验,通过试验检验此种防治方法对4种树木2种天牛幼虫是否有防治效果,并找到穿透剂携带药物防治4种树木2种天牛幼虫的最佳且最低有效质量浓度,以期在节约树木养护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防治效果的最大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穿透剂携带药物对4种树木2种天年幼虫的防治效果。穿透剂携带氯氟氰菊酯和噻嗪酮·毒死蜱两种药物对美国红枫光肩星天牛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穿透剂稀释比例在1:300和1:500时,携带2种药物防治效果最佳,虫口减退率达到了100%。穿透剂在300~1000倍稀释之间对糖槭天牛幼虫防治效果较好,但是1200倍稀释效果不佳。穿透剂携带2种杀虫剂对稠李的桃红颈天牛幼虫防治效果一般。对山桃的桃红颈天牛幼虫防治效果较差。(2)穿透剂对4种树木表现出不同的穿透效果。使用光学生物显微镜切片观察施药前4种树木韧皮部组织及施染色穿透剂2 h后韧皮部组织的颜色变化,以判断穿透剂对4种树木的穿透性。结果显示对4种树木喷施穿透剂后,美国红枫、糖槭穿透效果较好,但是稠李效果一般,山桃的穿透效果最差。用光学生物显微镜观察美国红枫、糖槭、稠李、山桃4种树木树皮的横切面组织发现,相同面积内,美国红枫、糖槭的表皮、周皮、韧皮部等细胞组织较大,排列比较松散。稠李次之。单位面积内山桃的表皮、周皮、韧皮部等细胞非常小,呈现丝状,排列紧密,单位面积内细胞数量远远超过美国红枫、糖槭和稠李。此外,山桃在受虫害比较严重的时候,自身会流出桃胶,对穿透剂也有一定的阻滞作用。

刘程[2](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道护林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水质保护是该工程的核心问题。渠道两侧的防护林带具有防风固沙、调节生态、保护水质等作用,但是目前防护林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因渠道内严禁使用农药,其发挥的防护作用受到了影响,目前对南水北调病虫害的防控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以南水北调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植物种类、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病虫害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北段渠道两侧的植物种类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段进行主要防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立了代表性区段。以踏查为主,调查了 13个管理处的绿化植物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确定唐县段和磁县段为病虫害防治重点试验区,将高邑元氏段和邯郸段作为补充试验区.。在每个试验区内,重点调查渠道两岸、关键绿化节点及管理处园区病虫害情况,对发生较为严重的病虫害进行单项调查。2、明确了河北段渠道两侧植物种类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在河北段13个管理处所管辖的区段中,共计31科56属75种植物,其中主要的树种为海棠(Chaenomeles)、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国槐(Sophorajaponica)、金叶榆(Ulmus pumila)、黄栌(Cotinus coggygria)、核桃(Juglans regia)、油松(Pinustabuliformis)、龙柏(Sabina chinensis)、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丁香(Syringa oblata)、柳树(Salix babylonica)和杨树(Populus)等树种。主要的地被植物为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高羊茅(Festuca elata)、车前(Plantago asiatic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三叶草(Trifolium dubium)、牛筋草(Eleusine indica)、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等,主要栽植于渠道两侧的绿化带中,此外管理处园区、倒虹吸、排水沟渡槽等关键节点均有种植,其中油松、龙柏、鸡眼草的长势情况非常良好。主要的病害为国槐腐烂病(Botryosphaeria dothidea),主要的虫害有金叶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核桃芳香木蠹蛾(Cossus cossus)、槐蚜(Aphis craccivora)、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苹掌舟蛾(Phalera flavescens)、桃一点叶蝉(Singapora shinshana)等。3、明确了代表性区段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发生规律。对存在主要病虫害的区段进行跟踪调查,总结调查区域的病虫害种类、寄主、为害程度以及发生发展规律。国槐腐烂病发病率为43%,在3月份开始发病,发病高峰为6月-7月;芳香木蠹蛾导致的枝枯病发病率为46%,芳香木蠹蛾2年1代,以蛹越冬,羽化期为4月-5月,成虫5月-7月发生;金叶榆被害率为43%,榆木蠹蛾2年1代,羽化期为5月-6月,成虫5月-8月发生;华北大黑鳃金龟2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产卵盛期为5月;美国白蛾1年3代,以蛹越冬,7月-8月为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红缘天牛1年1代,以幼虫或卵越冬,化蛹期为4月-5月,产卵盛期为7月-8月。4、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制定了一系列防治试验,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桃一点叶蝉黄板诱捕量为679.4头、600倍苏云金芽孢杆菌胃毒处理后,美国白蛾死亡率为82%、国槐槐蚜高压水枪冲刷后虫口减退率为96.1%、金叶榆木蠹蛾药剂堵孔处理后控制率为86%、腐烂病和溃疡病田间防治后控制率达84%。基于前期的调查和防治试验结果,为南水北调绿化带病虫害防治提出建议,制定了相关的防治日历。

邵鹏[3](2020)在《北京城市核心区国槐行道树健康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北京市核心区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行道树的整体健康状况,探索适合国槐行道树的健康评价方法,为北京市园林绿化树木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北京城市核心区东、西城区的国槐行道树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树木的生长、健康及管护现状。选择合适的树冠、树干及根部形态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构建国槐行道树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划分树木健康级别。同时,测定了不同健康级别树木叶片的生理及养分指标。分析不同健康状态国槐行道树生理和养分状况以及生长季末的变化情况,以探讨行道树形态健康与内部生理及养分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北京城市核心区国槐行道树胸径以20~40cm为主,平均胸径为31.0cm。树高以8~15m为主,平均树高11.2m。平均冠幅9.3m,平均冠长8.4m。国槐行道树胸径、树高及树冠结构在街道间有所差别。城市核心区国槐行道树整体管护措施比较到位,整体上树冠、树干、根部健康情况均较理想,但修枝方法有待进一步规范。存在影响交通隐患的树木多,根部裸露情况也较普遍。部分行道树受附近建筑物的影响较大。(2)北京城市核心区国槐行道树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的树木分别占45.9%、40.1%、14.0%。街道间行道树的健康状况差别较大。道路西侧的行道树健康状况略好于东侧,南侧与北侧的健康状况则十分相似。树冠状况是反映国槐行道树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3)比叶面积与树木健康得分间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可以较好地反映国槐行道树的形态健康状态,其余生理及养分指标与树木健康得分间则几乎没有显着相关性。生长季末,国槐行道树相对于叶绿素含量大致逐渐降低,绝对含水量和比叶面积变化较小。叶氮质量分数呈明显逐渐降低的趋势,降低20%左右,叶磷、叶钾质量分数虽变化趋势不明显,但也分别降低20%、30%左右。

余韵[4](2020)在《北京城市核心区白蜡行道树健康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针对城市树木健康评价的快速化、生产化、准确化等问题,以北京市核心区白蜡行道树为对象,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构建具有精炼、全面的形态指标的白蜡行道树健康评价体系,探究其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关系,探讨行道树落叶期生理状态变化及其在不同健康状况下的差异。研究以东城区、西城区的11条道路、870棵行道树为主要对象。对样树的41个指标进行调查,涉及生长、损伤、生境等多个方面情况,并统计比例分布,总结东西城区白蜡行道树结构。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涉及树冠形态、枝叶情况、树干损伤、基部损伤等方面的11个形态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构建白蜡行道树健康评价模型,利用模型对样树进行健康评价并将其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3类。在此基础上,随机挑选出12棵健康树、11棵亚健康树、4棵不健康树,在2019年10月-11月分5次对其叶片绝对含水量、叶片养分、相对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等指标进行采样测定,探究基于形态指标的健康等级和生理指标间的关系,测定在落叶期行道树各项指标的动态及其在健康等级间的差异。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北京市核心区白蜡行道树大多分布在10?15m(平均11.78m),胸径20?30cm的树木最多(平均31.89cm)。树木总体长势情况良好,受损和风险树木不多,但个别树木存在基部膨大、较大的损伤或倾倒风险。48.5%的树木最大大枝夹角在75°?90°,可能受到雪压。修枝留茬现象存在,反映出修剪的不规范。树池铺装的道路异质性较强,有的道路没有铺装。生境方面,有89.1%的树木旁20m内有0?30m高度的建筑物,可能遮挡光照。62%的树体距建筑物<5m,树木扩展空间不大。62%的树木在人行道侧没有绿地,不利于树木根系的生长。有72.1%的白蜡行道树对行车有影响,其中45.9%为重度影响,不利于行车安全。2.在北京市东西城区,白蜡行道树的健康树占总数的46.44%,亚健康树占50.92%,不健康树占2.64%,大部分白蜡行道树健康状况属于健康和亚健康,极少数白蜡行道树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平均得分在该评价系统中属“亚健康”等级。按道路走向看,南侧的行道树长势较好,东侧的行道树两极分化较西侧更甚。3.白蜡行道树的健康得分与叶N质量分数、比叶面积和相对叶绿素含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其中与相对叶绿素含量间为正相关(相关系数0.393),与其余二者间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3和-0.248)。健康等级对其叶P质量分数、叶K质量分数、相对叶绿素含量有显着影响。健康树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显着高(47.63SPAD),不健康树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显着低(43.93 SPAD);亚健康树的叶P质量分数和叶K质量分数显着低(0.30%、0.56%)。建议在北京市核心区白蜡行道树的管护上,可以通过延续已有措施,保障树木健康;规范管护方式,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精细管理,做好重点关注;转移管护焦点,抓住主要矛盾等措施开展。

李婷[5](2020)在《城市道路绿地树木健康与安全评价研究 ——以马鞍山市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8月18号台风“温比亚”进入安徽省,致安徽省内多地风害损失严重,其中强风和强降雨使得马鞍山市多路段树木出现倒伏倾斜断干、多路段交通拥堵现象。通过对马鞍山市主城区82条道路绿地57种园林树木风害受损情况、健康与安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创新性地结合了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模糊优先排序法(Fuzzy Priority Ranking Method)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分别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模糊隶属函数法(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Method)的树木健康与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聚类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 Method)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级,根据综合评分进行聚类对比分析,探索马鞍山市主城区道路绿地不同树木健康性与安全性的联系,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 Method)和邓肯多重比较法(Duncan Test Method)对马鞍山市主城区不同道路区域树木健康进行显着性差异分析,及时准确揭示树木健康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马鞍山市现阶段的养护管控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模糊优先关系排序法删除与修正部分健康性、安全性指标。(2)马鞍山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树木健康权重较高的指标分别是树势(Wi=0.1716)、倾斜(Wi=0.1025)、树冠密度(Wi=0.0869)、树干木质部裸露状况(Wi=0.0868)、树冠枯梢比例(Wi=0.0709)以及偏冠(Wi=0.0612)指标;安全指标中权重较高分别是木材材性(Wi=0.1615)、倾斜(Wi=0.1277)、高径比(Wi=0.0757)、树干斜侧开口空洞状况(Wi=0.0730)、干基腐朽比例(Wi=0.0644)以及根系类型(Wi=0.0481)指标。(3)马鞍山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树木风害受损情况聚类分级与模糊隶属函数法树木安全聚类分级结果基本一致,模糊隶属函数法树木健康与模糊隶属函数法树木安全聚类分级结果中37种树木聚类分级结果完全一致,15种树木聚类分级结果相近,5种树木聚类分级结果相反。(4)马鞍山市主城区健康与安全树木分级可分为4级,其中I级树木共11种,可作为马鞍山市道路绿地的基调树种;Ⅱ级树木共有18种,可作为马鞍山市道路绿地的骨干树种;Ⅲ级树木共有12种,道路绿地树种配置不建议大面积选用;Ⅳ级树木共有16种,道路绿地树种配置不建议选用。(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和邓肯多重比较法(Duncan test)对不同道路区域相同树木数据进行显着性差异分析比较,分析比较得出不同道路区域除去平均生长竞争指数、平均一级枯枝状况、平均树干木质部裸露状况、平均根部受(6)损状况、平均养分进出空间面积比例,平均地表积水状况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外,剩余17个指标均呈现显着性差异(P<0.05)。

王亚洲[6](2020)在《许昌市古树名木现状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文中提出作为社会自然中的珍贵财富,古树名木资源不仅是宝贵的自然生态资源,更象征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能够大幅提升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树木科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本文针对许昌市现有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从古树名木的科属种组成及区系分析、保护等级、分布区域、树木权属、生长场所、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出许昌市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对古树名木进行健康评价及景观评价,并提出许昌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的建议。具体结论如下:许昌市现有古树名木为46种917株,8个古树群包括3种78株,数量排在前5位的古树名木分别为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皂角(Gleditsia sinensis Lam.)、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 Linn.)、柿树(Diospyros kaki Thunb.)、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Franco),其中国槐所占的比例最大。许昌市现有古树名木隶属于26科40属46种,排名前三的优势科为壳斗科、豆科、柏科,排名前三的优势属为栎属、梨属、柑橘属,本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兼有一定的热带区系成分,北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交替的特点突出。许昌市现有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古树分别为189株、304株、421株,名木为3株。许昌市各县(市、区)现存的古树名木数量相差较大,禹州市古树名木最多,为623株,鄢陵县最少,为26株。古树名木所有权为集体的为521株,个人所有的为234株,国有的为92株,还有70株权属较为模糊。古树名木所有权主要为集体所有,其次为个人。古树名木大多生长于村落街道附近有881株,24株生长在城区,5株生长在风景区或景区,7株生长在襄城县国有林场。本次研究从6个方面11个指标将古树名木健康分为4级,构建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健康评价。得出整个许昌市古树名木以生长一般为主,共有413株,其次是健康,共有364株,然后是较差,共有122株,还有个别濒死的古树,共有18株。从古树名木的资源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确定许昌市古树名木景观价值评价指标权重值,并进行分级评价,得分4-5分的古树有28株,得分2-4分的古树有111株,得分0-2分的古树有775株,所占比例最大,达到古树名木的84.51%。3株名木得分全部为4-5分,景观综合评价得分可作为古树保护与利用的参考依据,对于得分较高的古树名木建议予以重点保护,形成一定的景观价值。对于得分较低还未形成一定景观价值的古树,需要采取保护、复壮措施,逐渐营造、体现出古树的景观价值。通过对许昌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及利用进行调查,提出要制定许昌市古树名木保护法律;建立古树名木三级责任人制度;制定古树名木“一树一策”的复壮保护机制;落实“保护优先、综合开发”的原则;加强对古树的科学研究等五条保护措施。

牛少锋[7](2020)在《北京城市河岸林结构特征与健康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河岸林是人工植被群落,作为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环境效应。本研究选择北京六环内城市河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29条河流沿岸林木的生长结构、健康因子等特征,初步探讨北京城市河岸林建群种及其林下灌木在不同等级河流、不同硬化河岸、不同环路梯度上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尺度构建林木健康评价模型,以此来评价林木的健康状况,以期为城市河岸林近自然植物群落的构建与健康经营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北京城市河岸林科属种共包括40科75属119种,其中乔木31科49属82种,灌木14科28属37种,总体乔灌数量比为1.9∶1。2、北京城市河岸林树种使用频度较高的前12个树种是垂柳、国槐、榆树、油松、毛白杨、白蜡、圆柏、银杏、构树、刺槐、臭椿、桑树,其中垂柳使用频度最高,达64.2%。3、垂柳的相对多度、相对显着度和重要值均最大,为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其次是毛白杨和国槐,为乔木层次优势种。2环内、2-3环、3-4环、4-5环和5-6环重要值居于前12的乔木重要值之和分别为81.0%、77.7%、81.5%、83.6%和81.8%。4、北京城市河岸林乔木乡土树种数量占乔木总体的89.6%,灌木外来树种数量占灌木总体11.0%。常绿与落叶树种应用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乔木和灌木表现出常绿树种较少,而落叶树种较多的特点。5、不同环路梯度下城市河岸林乔木Margelf指数表现为5-6环>2-3环>2环内>3-4环>4-5环,而林下灌木Margelf指数排序为2-3环>5-6环>4-5环>2环内>3-4环。不同河岸硬化梯度下近自然河岸的乔木Margel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乔木Simpson指数和乔木Pielou指数最大,而林下灌木的多样性指数,除均匀度指数外最大的是垂坝河岸。6、北京城市河岸林个体健康指数范围为0~1,健康等级呈右偏正态分布特点,亚健康和中健康的林木占绝大多数(分别为47.99%和40.68%);不健康等级的林木数量较少,比例为6.79%,健康指数在0.0~0.4之间;健康等级林木数量最少,占4.54%,健康指数在0.6~1.0之间。7、北京城市河岸林应用频率较高的12个乔木树种健康指数均值大小为:五角枫>白蜡>国槐>臭椿>毛白杨>加杨>栾树>刺槐>构树>油松>榆树>垂柳。8、乡土树种在不同区域的健康程度总体高于外来树种。随着距城市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落叶树种健康指数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9、北京城市河岸林群体健康指数均值为1.12,整体处于中健康水平。群体健康指数在不同环路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整体健康指数由城内至城外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等级河流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排序为一级河流>三级河流>二级河流。10、北京城市河岸林群体健康指数在不同硬化河岸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整体健康指数随河岸硬化比例的减小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在不同坡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整体健康指数随坡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罗那[8](2020)在《江西南昌县主要森林病虫害调查研究及防控区域划分》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森林病虫害作为影响森林健康及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适应新形势下对森林病虫害工作的需要,通过对南昌县林业有害生物现状进行调查,全面查清我县林业有害生物基本情况,对维护该区域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昌县各乡镇为调查区域,进行森林病虫害现状调查,然后使用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主要气候因子对全县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最后结合调查区域森林资源分布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防控区域划分,以期为该区域今后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完善提供科学依据,为森林病虫害的宏观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南昌县森林病虫害现状调查通过对南昌县3年的调查,采集了植物病害标本320多份,林业害虫标本350多份,共鉴定出病害60种,害虫236种。未发现有全国林业检疫性病虫害分布,发现全国林业危险性林木病害6种,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6种,其它均属本土林业病虫害。分布范围较广的病害有18种,虫害有20种。危害比较大的森林病虫害有杨树锈病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马尾松赤枯病Pestalotia funerea Desm.、杉木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松毛虫Dendrolimus、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主要林业病害在全县8个乡镇有发生,主要林业虫害主要在全县9个乡镇有发生,2010年至2019年南昌县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呈周期性上升与下降,总体来看保持平稳。2、主要气候因子对南昌县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气候因子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在国内外许多研究中都有证实。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本文选择温度、降水、湿度三项被普遍认为是对森林病虫害发生影响较大的气候因子作为讨论对象。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可得气候因子对南昌县7种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影响情况为:(1)温度、湿度、降水量对杨树锈病的发生均有一定影响;(2)降水量对松赤枯病的发生影响较大,温度与湿度对松赤枯病的发生影响很小;(3)湿度对杉木炭疽病的发生影响最大,降水量对杉木炭疽病发生的影响较大,温度影响最小;(4)松毛虫发生面积受温度与湿度影响较大,受降水量影响较小;(5)松墨天牛发生面积受温度影响最大,受湿度与降水量影响很小;(6)杨扇舟蛾发生面积受湿度与降水量影响较大,受温度影响较小,但三项气候因子对杨扇舟蛾的发生都有一定影响;(7)星天牛发生面积情况受温度影响较大,受湿度影响很小,降水量对星天牛的发生有一定影响。3、南昌县森林病虫害防控区域划分(1)基于森林资源分布可划分3个森林病虫害防控区域。区域一为杨树、樟树等阔叶树病虫害常发区,杉树(如池杉、水杉等)病虫害偶发区;区域二为松树病虫害常发区,杨树等阔叶树病虫害偶发区,同时为白蚁灾害潜在危险区;区域三为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分布区,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面积小、发生程度轻。(2)基于2010-2019年南昌县森林病虫害在各乡镇的发生情况,以乡镇对单元进行动态划分。根据发生面积划分出轻灾区乡镇14个,中灾区乡镇3个,重灾区乡镇2个。根据成灾面积划分出轻灾区乡镇19个,中灾区乡镇0个,重灾区乡镇0个。根据成灾率划分出轻灾区乡镇19个,中灾区乡镇0个,重灾区乡镇0个。最后根据各乡镇综合指标得分排名情况进行防控趋势分析,提出防控对策。

黄沛文[9](2019)在《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点睛之笔,重中之重,是直观反映城市风貌以及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道路承载的交通压力不断加大,道路横断面形式的调整、道路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不断加强的景观意识,都对新形势下的行道树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一个城市道路行道树的规划建设,必须先调查研究该城市的各项基本特点、行道树现状,并根据获得的资料进行相关研究分析。本文对湘潭市城区50条主要道路行道树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现场实地调查统计其道路状况,行道树树种及习性、配置形式、生长势、维护与否以及景观效果等要素,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进行行道树树种统计分类、行道树功能分析、行道树景观效果分析,总结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调查研究选取的湘潭市城区50条道路行道树树种共有10个。但是不同行道树树种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基本上只有个别路选用了不同的树种,其中香樟作为行道树的有38条,占76%,远远高出其他行道树树种。(2)常绿落叶比为3:1,城市道路行道树以常绿树种为主,而常绿行道树创造的稳定绿荫导致绿化带无法栽植喜阳植被,降低了植被层次和丰富程度。(3)调查研究的50条道路里,行道树生长形势较好的仅有29条,只占有58%,也就是还有42%的行道树生长一般或者较差;有8条道路未进行有效养护管理,占比16%,行道树前期的栽植以及后期的养护均存在问题,导致行道树难以持续健康的展示其应有的景观特色。(4)调查研究的50条道路里行道树景观效果良好的占11条,效果一般的占33条,效果差的占6条,只有22%的道路能展示较好的景观效果,加之前面总结的相关问题共同导致了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景观效果不佳的情况。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结合湘潭市城区行道树应用现状的研究工作,提升规划设计理念,提倡行道树以落叶树种为主,常绿树搭配为辅,各取所长科学搭配。此外,要科学养护管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道路绿化可持续发展,做好道树合理的淘汰和更新工作,并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做好湘潭市行道树树种整体规划,严格实施。此次对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的调查研究分析可以为湘潭市行道树种的规划提供一定依据,进一步改善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城市总体面貌,并希望为其他临近城市与地区的相关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殷立新[10](2019)在《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江西省森林资源丰富,古树名木种类繁多。古树名木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科研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景观价值和社会公益价值等多种价值于一身。开展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与保护对于我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弘扬生态文化等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调查区域,以每木调查法获得古树名木的基础数据,分析古树名木的种类特征、分布特征和生长特征等,以期为该区域古树名木资源与后续资源的保护,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及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前期基础。结果分述如下:古树名木作为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历史、文化、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在查阅当地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与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资源开展了逐株每木调查、数码拍照、并建立电子档案,对古树名木的种类、结构、年龄和权属等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在种类特征上,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共有古树名木272株,其中古树有269株,名木有3株,隶属19科27属28种。以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为优势种,分别占古树名木总数的28.68%和27.57%;2)在结构特征上,平均树高超20m的古树有银杏Ginkgo biloba、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和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平均胸径居前三的古树有银杏G.biloba、锥栗Castanea henryi和香樟C.camphora,平均冠幅居前三的古树有银杏G.bilob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和香樟C.camphora;3)在年龄特征上,一、二、三级古树分别有52株、85株和135株,分别占19.12%、31.25和49.63%,总体上呈金字塔型结构。以香樟为例,分析树龄特征与结构特征的相关性发现胸径与树龄的相关性最高;4)在权属特征上,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古树名木96.69%属国家和集体所有。这些结果为开展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及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和宝贵的林木种质资源。本文通过每木调查法对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的分布特征开展调查。结果表明:1)在水平分布上,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较好的罗亭镇和太平镇,占61.40%,且以枫香树L.formosana和香樟C.camphora为主;2)在垂直分布上,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古树名木主要集中分布在200m以下,占总株数的68.38%。海拔超过200m以上区段,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古树名木的分布数量逐渐降低;3)在生境分布上,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古树名木分布以村旁和林地居多,占总株数的67.28%;4)在地形分布上,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古树名木分布集中分布于平坡(37.5%)、阳坡(90.44%)以及平地(43.38%)中;5)在集群分布上,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古树名木以散生为主,占总株数的83.46%。这些结果为该区域后续的古树名木资源保护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古树名木作为珍稀的植物资源,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木资源中的精华,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本文从自身生长、人为干扰、管护措施、灾害损失等方面探讨了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272株古树名木的生长特征,并就4个结构层14个指标进行古树名木的综合健康评价。结果表明:1)在自身生长方面,生长处于濒危的古树名木占8.09%,2.57%的古树树体倾斜度较大,11.40%的古树名木出现顶梢或主枝断裂,只有5.15%的古树出现严重空心或腐朽,有4.41%的古树名木裸露整个根区;2)在人为干扰方面,有9.93%的遭人为踩踏严重,有12.13%遭受人为的机械损伤,有19.85%和24.63%遭外物捆绑和堆放杂物;3)在管护措施方面,当前还有24.26%的古树名木未安装铭牌,50.73%未安装石砌围栏;4)在灾害损失方面,有22种害虫、9种病害和11种寄居植物危害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古树名木,且主要以香樟C.camphora和枫香树L.formosana等乡土树种受害较重;5)通过14个指标的评估发现,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所有种类的古树名木健康指数均>3,表明该区域内的古树名木生长正常。这些结果为指导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的管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园林树木虫害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园林树木虫害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穿透剂携带药剂防治两种天牛幼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分布情况
        1.3.2 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的危害
        1.3.3 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的形态学特征
        1.3.4 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1.3.5 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的综合防治措施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两种天牛幼虫防治试验
    2.1 试验材料
        2.1.1 样地设置
        2.1.2 供试药剂
        2.1.3 仪器及用具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地受害情况调查及样树选择
        2.2.2 药物防治
        2.2.3 防治后观察
        2.2.4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穿透剂不同质量浓度对美国红枫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2.4.2 穿透剂不同质量浓度对糖槭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2.4.3 穿透剂不同质量浓度对稠李桃红颈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2.4.4 穿透剂不同质量浓度对山桃桃红颈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第3章 穿透剂对4 种树木穿透效果观察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材料
        3.1.2 供试药剂
        3.1.3 仪器及用具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过程
        3.2.2 观察结果
    3.3 结果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道护林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绿化植物研究现状
        1.2.2 植物病虫害发生现状
        1.2.3 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总体目标
        1.3.2 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为害程度调查研究
        1.3.3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2 研究区域概况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昆虫
        3.1.2 供试材料
        3.1.3 供试仪器和药品
    3.2 研究方法
        3.2.1 植物种类调查
        3.2.2 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程度调查
        3.2.3 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调查
        3.2.4 病虫害防治试验
4 结果与分析
    4.1 植物种类调查结果
        4.1.1 渠道绿化带植物种类调查结果
        4.1.2 地被植物调查结果
    4.2 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程度调查结果
        4.2.1 叶部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程度调查结果
        4.2.2 枝干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程度调查结果
        4.2.3 地下虫害种类及发生程度调查结果
        4.2.4 详细调查结果
    4.3 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调查
        4.3.1 磁县段国槐腐烂病发病动态
        4.3.2 唐线段芳香木蠹蛾发生动态
        4.3.3 唐线段榆木蠹蛾发生动态
        4.3.4 磁县段红缘天牛发生动态
        4.3.5 唐线段苹掌舟蛾发生动态
        4.3.6 高邑元氏段华北大黑鳃金龟发生动态
        4.3.7 唐线段美国白蛾发生动态
    4.4 病虫害防治试验结果
        4.4.1 枝干病害防治效果
        4.4.2 苏云金杆菌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
        4.4.3 黄板对碧桃桃一点叶蝉的诱杀效果
        4.4.4 国槐槐蚜防治效果
        4.4.5 剪除虫源枝对核桃芳香木蠹蛾的控制效果
        4.4.6 药剂堵孔对蛀干害虫的防治效果
5 讨论
6 结论
    6.1 渠道防护林带普查
    6.2 防护林带防治试验
    6.3 防治历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北京城市核心区国槐行道树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行道树研究概况
        1.1.1 国外行道树研究进展
        1.1.2 国内行道树研究进展
        1.1.3 国槐行道树研究概况
    1.2 健康评价研究概况
        1.2.1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1.2.2 树木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国槐行道树调查
    3.2 行道树健康评价
    3.3 行道树叶片生理及养分指标测定
    3.4 数据处理及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国槐行道树基本情况
        4.1.1 国槐行道树胸径、树高及树冠结构
        4.1.2 国槐行道树健康树冠、树干和根部健康情况
        4.1.3 国槐行道树管护情况
    4.2 国槐行道树健康评价
        4.2.1 健康评价体系建立
        4.2.2 健康类型划分及健康状况分析
    4.3 叶片生理和养分状况与国槐行道树健康状态间的关系
        4.3.1 叶片生理状况与健康状态的关系
        4.3.2 叶片养分状况与健康状态的关系
    4.4 国槐行道树生长季末叶片生理和养分状况的变化
        4.4.1 叶片生理状况变化
        4.4.2 叶片养分状况变化
5 讨论
6 结论
7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北京城市核心区白蜡行道树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进展与趋势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研究重点问题与内容述评
    1.3 研究局限与待解决问题述评
2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基于形态指标的健康评价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选点
        3.2.2 研究对象
        3.2.3 评价方案与方法
        3.2.4 指标的选取与测定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生理测定材料与方法
        3.3.1 研究区和研究对象选取
        3.3.2 采样方案与方法
        3.3.3 指标的选取与测定
        3.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北京市核心城区白蜡行道树结构分析
        4.1.1 道路基本情况
        4.1.2 树木基本情况
        4.1.3 树木长势情况
        4.1.4 树木损伤情况
        4.1.5 树木倾倒风险
        4.1.6 树木管理情况
        4.1.7 树木生境状况
        4.1.8 树木其他风险
    4.2 基于形态指标的北京市核心城区白蜡行道树健康状况评价
        4.2.1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检验
        4.2.2 公因子方差和解释的总方差
        4.2.3 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并命名
        4.2.4 计算各因子得分及评价得分
        4.2.5 白蜡行道树健康类型划分
        4.2.6 基于形态指标的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4.3 不同健康等级白蜡行道树生理状况的差异性分析
        4.3.1 白蜡行道树绝对含水量在健康等级间的差异
        4.3.2 白蜡行道树叶片N、P、K质量分数在健康等级间的差异
        4.3.3 白蜡行道树比叶面积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在健康等级间的差异
    4.4 白蜡行道树的生理状况的动态分析
        4.4.1 白蜡行道树绝对含水量动态
        4.4.2 白蜡行道树叶片N、P、K质量分数动态
        4.4.3 白蜡行道树比叶面积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动态
5 讨论
    5.1 北京市核心城区白蜡行道树结构
    5.2 北京市核心城区白蜡行道树健康评价
    5.3 白蜡行道树生理状况在健康状况间的差异
    5.4 白蜡行道树生理状况的动态
        5.4.1 白蜡行道树的生理动态
        5.4.2 不同健康状况下生理指标动态的差异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北京市核心区白蜡行道树管理措施建议
    6.3 本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城市道路绿地树木健康与安全评价研究 ——以马鞍山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树木健康、树木安全相关概念
        1.1.1 树木健康
        1.1.2 树木安全
    1.2 树木健康与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2.1 国外树木健康与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2.2 国内树木健康与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树木风害受损综合评价方法
        2.4.2 树木健康与安全指标筛选方法
        2.4.3 树木健康与安全指标修正方法
        2.4.4 树木健康与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2.4.5 不同道路区域树木健康特征分析方法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内容
        3.2.1 树木风害受损情况
        3.2.2 树木健康与安全评价指标选择
        3.2.3 树木健康与安全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
        3.2.4 树木健康与安全评价结果聚类分级与选择
        3.2.5 不同道路区域绿地树木健康特征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马鞍山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树种组成
    4.2 马鞍山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树木风害受损综合评价
        4.2.1 风害各受损指标含义
        4.2.2 风害受损指标的层次分析
        4.2.3 风害受损指标的综合评价
        4.2.4 马鞍山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树木风害受损情况聚类分级
    4.3 马鞍山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树木健康综合评价与分级
        4.3.1 评价指标初选
        4.3.2 专家咨询指标筛选结果
        4.3.3 评价指标修正结果
        4.3.4 道路绿地树木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4.3.5 模糊隶属函数法道路绿地树木健康评价
        4.3.6 道路绿地树木健康性强弱聚类分析
    4.4 马鞍山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树木安全综合评价与分级
        4.4.1 评价指标初选
        4.4.2 专家咨询指标筛选结果
        4.4.3 评价指标修正结果
        4.4.4 道路绿地树木安全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4.4.5 模糊隶属函数法道路绿地树木安全评价
        4.4.6 道路绿地树木安全性强弱聚类分析
    4.5 树木风害受损情况与模糊隶属函数法树木安全聚类分级对比
    4.6 模糊隶属函数法树木健康与安全聚类分级对比与选择
    4.7 马鞍山市主城区道路绿地健康与安全树种的选择
    4.8 马鞍山市主城区不同道路区域树木健康特征分析
        4.8.1 不同道路区域树种组成
        4.8.2 不同道路区域树木健康特征比较
        4.8.3 不同道路区域树木健康特征差异原因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马鞍山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树木评价方法
        5.1.2 台风侵袭后树木受损情况评价与分级
        5.1.3 模糊隶属函数法树木健康综合评价与分级
        5.1.4 模糊隶属函数法树木安全综合评价与分级
        5.1.5 树木受损情况与模糊隶属函数法树木安全聚类分级对比
        5.1.6 模糊隶属函数法树木健康与安全聚类分级对比与选择
        5.1.7 不同道路区域树木健康特征差异与原因
    5.2 讨论
        5.2.1 道路绿地树木安全影响因素
        5.2.2 道路绿地树木健康影响因素
        5.2.3 马鞍山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树木健康与安全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介

(6)许昌市古树名木现状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及特征
        1.2.1 相关概念
        1.2.2 主要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调查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括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生物资源和森林地带分布
        2.1.5 人文资源
    2.2 调查方法
        2.2.1 调查时间
        2.2.2 调查主要内容
        2.2.3 调查工具
        2.2.4 调查方法
    2.3 古树名木健康评价研究方法
        2.3.1 构建原则
        2.3.2 指标测度分析
        2.3.3 指标标准与权重
    2.4 古树名木景观评价研究方法
        2.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2 古树名木景观评价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 古树名木种类组成及区系分析
        3.1.2 古树名木分布特征
        3.1.3 古树名木生长环境
        3.1.4 古树名木动态变化
    3.2 古树名木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3.3 古树名木景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3.4 许昌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策略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评价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表 2 许昌市古树名木一览表
致谢

(7)北京城市河岸林结构特征与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林木健康研究进展
        1.2.1 树木及森林健康
        1.2.2 城市森林健康
    1.3 城市河岸林带研究进展
        1.3.1 河岸林带
        1.3.2 城市河岸林带
    1.4 小结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条件
    2.2 调查研究方法
        2.2.1 调查河流选择
        2.2.2 河段调查范围
        2.2.3 样带调查
        2.2.4 结构特征分析
        2.2.5 健康评价分析
        2.2.6 技术路线
    2.3 主要研究内容
        2.3.1 城市河岸林组成及健康特征
        2.3.2 城市河岸林个体与群体健康
3 北京市城市河岸林结构特征分析
    3.1 城市河岸林结构组成特征分析
        3.1.1 科属种组成
        3.1.2 生长因子结构
        3.1.3 频度分析
        3.1.4 密度分析
        3.1.5 重要值分析
        3.1.6 树种多样性分析
        3.1.7 乡土与外来树种分析
        3.1.8 常绿和落叶树种分析
    3.2 城市河岸林健康因子特征分析
        3.2.1 病害程度分析
        3.2.2 虫害程度分析
        3.2.3 树皮损伤程度分析
        3.2.4 截枝截干情况分析
        3.2.5 其它健康因子情况
4 北京城市河岸林个体健康评价
    4.1 城市河岸林个体健康评价
        4.1.1 评价指标的筛选
        4.1.2 指标权重的设置
        4.1.3 评价模型的建立
        4.1.4 健康等级的划分
    4.2 城市河岸林个体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4.3 城市河岸林总体健康变化特征
        4.3.1 主要树种个体健康评价分析
        4.3.2 不同胸径等级林木个体健康评价
        4.3.3 常绿与落叶树种个体健康评价
        4.3.4 乡土与外来树种个体健康评价
    4.4 不同区域林木个体健康评价分析
        4.4.1 主要树种个体健康评价分析
        4.4.2 不同胸径等级林木个体健康评价
        4.4.3 不同类型树种个体健康评价
    4.5 不同等级河流林木个体健康评价
        4.5.1 主要树种个体健康评价分析
        4.5.2 不同胸径等级林木个体健康评价
        4.5.3 不同类型树种个体健康评价
    4.6 不同硬化河岸林木个体健康评价
        4.6.1 主要树种个体健康评价分析
        4.6.2 不同胸径等级林木个体健康评价
        4.6.3 不同类型树种个体健康评价
    4.7 不同河流林木个体健康评价
5 北京城市河岸林群体健康评价
    5.1 城市河岸林群体健康评价过程
        5.1.1 筛选评价指标
        5.1.2 确定指标权重
        5.1.3 建立评价模型
        5.1.4 划分健康等级
    5.2 城市河岸林群体健康评价结果
        5.2.1 不同区域林木群体健康评价分析
        5.2.2 不同等级河流林木群体健康评价
        5.2.3 不同硬化河岸林木群体健康评价
        5.2.4 不同坡度林木群体健康评价分析
        5.2.5 不同河流林木群体健康评价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城市河岸林结构特征
        6.1.2 城市河岸林健康评价
    6.2 讨论
        6.2.1 乔灌组成特征
        6.2.2 多样性梯度变化
        6.2.3 健康现状原因分析
    6.3 建议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江西南昌县主要森林病虫害调查研究及防控区域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森林病虫害研究概况
        1.2.1 国外森林病虫害研究进展
        1.2.2 国内森林病虫害研究进展
    1.3 森林病虫害区域划分研究概况
        1.3.1 区域划分的依据
        1.3.2 区域划分的原则
        1.3.3 国外区划研究概况
        1.3.4 国内区划研究概况
    1.4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条件
        2.1.5 森林植被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技术路线
    2.4 调查方法
        2.4.1 森林病害调查
        2.4.2 森林虫害调查
    2.5 调查时间
    2.6 森林病虫害区域划分依据
        2.6.1 森林资源分布情况
        2.6.2 各乡镇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
    2.7 气候因子的选择
    2.8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南昌县森林病虫害种类与特征分析
        3.1.1 南昌县主要病害种类与特征分析
        3.1.2 南昌县主要虫害种类与特征分析
    3.2 南昌县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3.2.1 病害
        3.2.2 虫害
        3.2.3 总发生面积
    3.3 南昌县主要森林病虫害防控区域划分
        3.3.1 基于森林资源分布的划分结果
        3.3.2 基于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划分结果
        3.3.3 南昌县森林病虫害的防控对策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昌县林木病害名录
    附录二:南昌县虫害名录
    附录三:南昌县部分森林病虫害分布图
    附录四:南昌县部分病虫害生境照片
致谢

(9)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
        1.3.1 城市道路绿地及特点
        1.3.2 行道树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5 技术路线
2 调查区域概况及调查方法
    2.1 湘潭市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
        2.1.4 历史文化
    2.2 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概况
        2.2.1 湘潭市主要道路类型
        2.2.2 湘潭市道路主要绿地形式
        2.2.3 湘潭市城区路网结构
    2.3 湘潭市行道树的建设与发展
    2.4 调查方法与内容
        2.4.1 调查方法
        2.4.2 调查内容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行道树种类
    3.2 行道树的配置形式
    3.3 生长势与维护情况
    3.4 功能满足情况
    3.5 景观效果
4 湘潭市城区行道树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4.1 存在问题
        4.1.1 规划层面
        4.1.2 设计层面
        4.1.3 施工层面
        4.1.4 维护层面
    4.2 城市道路行道树优化
        4.2.1 规划层面
        4.2.2 设计层面
        4.2.3 施工层面
        4.2.4 苗圃建设
        4.2.5 维护层面
        4.2.6 新技术发展层面
    4.3 行道树种优化
        4.3.1 行道树种优化的原则
        4.3.2 优良行道树树种推荐
    4.4 湘潭市行道树提质具体建议
        4.4.1 替换行道树树种
        4.4.2 结合道路横断面形式改善植物配置方式
    4.5 根据湘潭城区路网结构完善行道树树种规划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10)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古树名木的概念
    1.3 古树名木的分级标准
    1.4 古树名木的资源
        1.4.1 我国的古树名木资源
        1.4.2 江西省的古树名木资源
    1.5 古树名木的价值
        1.5.1 生态价值
        1.5.2 经济价值
        1.5.3 科研价值
        1.5.4 历史文化价值
        1.5.5 美学景观价值
        1.5.6 社会公益价值
    1.6 古树名木的研究热点
        1.6.1 资源调查
        1.6.2 衰退机理
        1.6.3 价值评价
        1.6.4 健康评价
        1.6.5 保护与复壮
        1.6.6 信息管理
    1.7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条件
        2.1.5 森林植被
    2.2 调查内容
    2.3 调查方法
        2.3.1 古树名木种类与结构特征的调查
        2.3.2 古树名木分布与生境特征的调查
        2.3.3 古树名木生长与病虫害和寄居植物的调查
    2.4 调查时间
    2.5 数据统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的种类与结构特征分析
        3.1.1 种类特征
        3.1.2 结构特征
        3.1.2.1 平均树高
        3.1.2.2 平均胸径
        3.1.2.3 平均冠幅
        3.1.3 年龄特征
        3.1.4 结构特征与树龄的相关性分析
        3.1.5 权属特征
    3.2 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的分布与生境特征分析
        3.2.1 水平分布特征
        3.2.2 垂直分布特征
        3.2.3 结构特征与海拔的相关性分析
        3.2.4 年龄特征与海拔的相关性分析
        3.2.5 生境分布特征
        3.2.6 地形分布特征
        3.2.7 集群分布特征
    3.3 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的生长与病虫害和寄居植物分析
        3.3.1 自身生长特征
        3.3.2 人为干扰特征
        3.3.3 保护措施特征
        3.3.4 病虫害和寄居植物
        3.3.4.1 害虫种类
        3.3.4.2 病害种类
        3.3.4.3 寄居植物种类
        3.3.5 健康状况评价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的种类与结构特征
    4.2 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的分布与生境特征
    4.3 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的生长与灾害损失特征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的现场调查
    附录二 :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部分有名的古树名木
    附录三 :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部分保护措施较好的古树名木
    附录四 :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部分保护措施不佳的古树名木
    附录五 :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部分生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
    附录六 :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部分受病虫灾害的古树名木
致谢

四、园林树木虫害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穿透剂携带药剂防治两种天牛幼虫技术研究[D]. 尹驰. 长春大学, 2021(02)
  • [2]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道护林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刘程.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3]北京城市核心区国槐行道树健康评价研究[D]. 邵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北京城市核心区白蜡行道树健康评价研究[D]. 余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城市道路绿地树木健康与安全评价研究 ——以马鞍山市主城区为例[D]. 李婷.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6]许昌市古树名木现状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D]. 王亚洲.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北京城市河岸林结构特征与健康评价研究[D]. 牛少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8]江西南昌县主要森林病虫害调查研究及防控区域划分[D]. 罗那.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9]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应用研究[D]. 黄沛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10]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特征分析[D]. 殷立新.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园林树木害虫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