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财务软件及中小企业

千元财务软件及中小企业

一、千元财务软件与中小企业同行(论文文献综述)

吴少欢[1](2021)在《江沙纸箱包装公司存货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潘卓琳[2](2020)在《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及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增强,其已经成为支撑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改善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小企业发展中,“融资难”问题仍十分突出,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推进普惠金融,更好的服务中小企业,推进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快速健康发展,是金融机构普遍关心的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论文对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发现S银行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问题及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优化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策略,以研究为对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提供思路借鉴,并未同类银行中下企业贷款业务提供资料参考,实现研究指导实践的价值。研究发现,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中,存在中小企业贷款产品不符合需求、贷款审批效率低、贷款风险高及服务渠道相对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S银行员工中小企业贷款策略不合理、审批人员能力素质及审批方式不满足需求、贷款风险管理方法落后及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的。研究进一步分析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的宏观环境及竞争环境,提出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的SWOT矩阵,确定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中,适合打选择WO战略,以集中化策略为主,集中资源改进银行发展问题,打造竞争优势。在贷款业务实施中,根据客户需求,将中小企业客户按资产需求分为四类,根据客户特征提供服务,并将产品研发与贷款服务及管理工作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提高管理的专业性。产品方面,应该基于客户特征,完善产品设计及管理,制定区域性授信策略;贷款审批中,优化贷款审批管理方法,借助互联网金融提高审批效率;贷款风险管理策略中,注重信息收集和交流机制管理,注重风险关系管理,推行数字风控策略,完善风险补偿策略;贷款服务策略方面,应该基于中小企业的特征给予差异化的服务,并提供信息服务和电子银行服务。此外,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策略实施中,还应该从思想层面、技术层面、财务层面及人力资源层面给予保障。

王毅[3](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平萍[4](2020)在《C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政府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背景下,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下行,“金融脱媒”持续加进,商业银行的目标客户逐渐下沉,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俨然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片“蓝海”。而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经营风险高等问题,使其信贷业务存在潜在的风险。随着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量的增加,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随之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评级对象大多是大中型企业,对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不仅会阻碍小微企业的发展,也会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以实现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以C农商行为研究对象,重点改进了C农商行现行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首先,论述了小微企业的界定、信用风险评价理论、信用风险评价方法,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C农商行对小微客户信用风险评价的现状,总结出C农商行对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对其信用风险评价体系进行改进:1)选用四个财务指标和六个非财务指标,构建出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2)运用模糊层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3)对于财务指标,将被评价企业的财务数据与该行业数据的上下限相比较,得到无量纲化值,再将其加权综合计算得到具体分数;4)对于非财务指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进行量化,算出非财务指标分值;5)根据两类指标的得分和权重,算出企业的综合信用得分,参照确立的信用风险评价登记表判断被评价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对企业信贷业务是否授信做出决策。为了验证改进后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在第五章中,选用了目标客户,运用改进后的评价体系对目标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价,验证了改进后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完善该行小微客户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相关建议。

赵祎[5](2020)在《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股新生力量,也是实现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内在动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具有明显的特点,即重技术、重创意、轻资产、高风险等特征,而这些特点也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会成为其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授信体系、授信条件、授信客户等多数都是基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而设置的,以轻资产、重技术、高风险为特征的科技型性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对公授信的新兴客群,同时对商业银行传统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对商业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以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研读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研读,利用案例研究法和调查法对N银行南京分行进行细致的调研,搜集整理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相关数据资料,对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对N银行南京分行的实际调研发现,近年来,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发展迅速,但是不良贷款客户数以及不良贷款余额也逐渐上升,特别是2018年不良贷款增长迅速。通过案例分析进行风险的识别,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审批中存在着贷审未分离的风险,贷后管理的风险,审批不准确的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风险,以及知识产权评估风险。上述风险的管控,需要N银行南京分行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技术支持,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专业团队,强化项目贷前调查以及贷后管理工作,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机制。本文研究为我国学者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案例参考,同时有助于N银行南京分行提高本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然而,鉴于笔者理论水平限制以及行文时间的仓促,致使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缺乏对于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量化研究。因此,后续研究中会加强理论基础的夯实,利用先进的研究工具对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管理进行量化分析。

王朔[6](2020)在《A银行上海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发展创造区域生产总值,另一方面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小微企业占我国经济结构比重逐步上升。尤其是近年来,其经济地位的提升,让政府部门开始关注小微企业的融资发展问题。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国内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国内经济结构不断转型与调整,使得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利润整体下降,各商业银行迫切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突破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在我国银行整体业务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基于以上,本文对A银行上海分行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在了解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通过识别并分析A银行上海分行目前在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再结合A银行上海分行小微信贷业务管理存在的缺陷、业务办理流程繁杂、业务传播乏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风险管理机制与预警机制建设不足、小微企业客户满意度不高等相关问题,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A银行上海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优化方案及具体的实施措施。优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方案,达成小微企业与A银行上海分行双赢的发展目标。研究认为,A银行上海分行应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以科学管理为手段,积极做好新产品开发工作,优化小微企业信贷整体业务流程、服务流程及产品流程,并积极改善银企间信息不对称局面,为广大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优化提供指导,既满足区域内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也为国内银行业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提供指导,从而更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宋海东[7](2020)在《小微文化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以X编钟文化发展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GDP总量长期以来都处于增长状态,但其增速却自2007年以来处于下行通道中;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则加剧了经济增长放缓的态势,宏观经济甚至有短期出现衰退的风险。作为朝阳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则长期处于逆势增长状态,其增速大于GDP增速,其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逐年提升——到2020年底“十三五规划”收官检验之时,“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历史任务实现可期。小微文化企业处于文化产业结构的最底层,因其自身脆弱的经济属性,受经济波动影响的程度非常大;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面临短期衰退风险的背景下,仍处于巨大的风险中。如何实施自救、“跑赢大市”,是小微文化企业“性命攸关”的课题。本文以X编钟文化发展公司(简称X编钟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运用价值链和安索夫矩阵等战略分析模型,对其主营的编钟业务进行分析,评价该公司所处外部环境和内部自身条件。针对分析结果,本文在公司层面提出市场渗透和市场开发战略,“多元化而不经营”战略和实施零散产业竞争战略;在职能部门层面提出以市场营销和研发设计为主的战略。依据上述战略,提出具体的战略实施举措,包括管理层意识和能力的综合提升,搭建三种基础条件(完善公司经营体系、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和吸收外部资金),两个主要职能战略(以扩大销售量为目的打造市场营销体系,以实现差异化为目的完善产品研发体系)以及其他职能战略(提高政策参与度,采购和成本优化,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做好法律风险防范。依据上述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期望帮助X公司进行战略转型、跑赢大市,另一方面也期望对小微文化企业的战略转型具有借鉴价值。

范满珠[8](2019)在《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财务管理涵盖的内容范围广泛,例如内部控制、利润分配、资产购置与管理、营运资金管理都属于的下属的分支,而本文仅针对其营运资金管理部分作重要探析。营运资金管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等系列指标产生重大影响,其影响程度的大小甚至能决定该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下来。学者Smith的研究曾论述:防范资金链断裂的关键在于加强营运资金管理,而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内容就是对短期资产管理和短期负债管理。这主要是因为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的风险和利润的大小起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可知,我国理论研究者对营运资金周转率对企业绩效水平的影响大小研究课题产生浓厚兴趣并致力于该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而对营运资金配置课题鲜有关注,就目前一些零星资料也仅仅是从库存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单个方面提出一些论点,对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没有做出系统的说明,且研究的深度及广度远达不到国外水平。这种现状明显与营运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极不匹配。此外我国实务界也一直忽略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都说理论落后于实践,但大多数企业对营运资金管理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也是我国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要达到良好的企业管理绩效水平目标,理论界和实务界应更加关注以下两个任务:如何制定合适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并找到合适的营运资金配置比率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中。对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的第一步是要找到适合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和适合的营运资金投融资策略,以此寻求使营运资金各构成部分达到最优的营运资金配置比率。Lamberson曾说:“优秀的财务经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使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配置水平达到最理想的水平”。这个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理想配置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对营运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获利性和周转能力产生重要影响。此理论对企业财务经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称职的财务经理应在具备风险收益权衡理念的基础上具备对营运资金各组成部分进行综合管理的能力,以财务管理为出发点旨在辅助企业管理层决策进而帮助企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本论文作者首先收集营运资金管理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后进而提出了“提出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框架,以问题、原因、对策为主线探讨该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在收集与分析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四部分探讨了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背后产生的原因。第一部分论述了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概念。首先介绍了营运资金的定义及特点,在计算公式上将营运资金定义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值,按照此计算公式推出营运资金管理内容自然包括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然后概述了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与持有策略。最后,介绍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目标与策略,并指出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包括持有量策略与筹资策略。第二部分主要对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及与营运资金管理相关的管理制度与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捕捉了该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上存在缺乏资金管理观念、管理执行制度不健全、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应收账款信用期限变长、存货大幅度增加等问题并进行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来源分析。第三部分主要针对第二部分的内容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具体提出了营运资金管理问题解决办法的几条建议,具体包括实行资金预算制度、增强企业的外部筹资能力与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管理等。为保障该具体措施的实施,企业还应增强资金管理观念、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素质、保持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财务管理理论相结合研究,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演绎,以XY企业为参照模板针对其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几条建议,以此为样本为我国众多中小企业树立案例参考范本,希望为营运资金管理有关方面的问题提供具有实践性的参考价值。现归总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XY企业存在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存货大幅度增加和应收账款信用期限变长等突出问题。2、XY企业甚至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的有关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基本类同,并且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的来源主要分为公司外部与内部这两方面,公司外部原因主要有国家政策层面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术层面的有对营运资金管理学术研究落后、公司内部原因有对市场经济发展态势把握不准确以及缺乏诸如ERP的供产销信息共享平台等。3、面对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引进诸如ERP信息共享平台等。

祝贤卫[9](2019)在《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融资绩效研究 ——以QL银行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活动中的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提供就业机会、创造税收、制造生产生活用品、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运营相对不稳定等原因一直面临着融资难,融资道路不畅等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中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监管对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的愈加严格的要求,更受融资难题的困扰。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近年来发展迅速,为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渠道,定向增发又是新三板融资的主要方式。因此,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第一家挂牌新三板的城市商业银行QL银行为例,对新三板及定向融资的现状进行分析,后着重分析其定增过程及定增是否带来好的绩效,从而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提供相关借鉴。在论文中,使用财务指标分析及非财务因素分析,对QL银行不同的方面的财务能力及非财务状况进行研究,并构建EVA模型更准确地反映企业价值的变化,后通过同行业对比,分析了QL银行在行业中的经营水平。研究发现,从财务指标方面来看,QL银行的定增融资降低了QL银行的风险水平,增强了盈利能力,在偿债能力及成长能力方面也有好的表现,而对于非财务因素,定向增发对QL银行的市场份额、员工素质、创新研发力度都有积极的影响。在EVA评价方面,发现QL银行EVA指标都为正值且2016及2017年的数据相比于2015年都升高,说明挂牌定增给QL银行带来良好的融资绩效。在同行业对比中,QL银行的各项指标在行业中的水平总体有所提升。根据以上得出,本次定增融资绩效较好,中小企业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可选择挂牌新三板进行定增融资。

钟昊[10](2019)在《汇聚领导力学院(HJLA)创业计划书》文中研究表明汇聚领导力学院(HJLA)创业计划书在大量客观规律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严格依据商业计划书的格式规范,以实战性为原则方向,对汇聚领导力学院(HJLA)创业项目进行尽可能详尽、务实的研究,旨在梳理创业思路,更好的指导创业实践过程。整个创业项目基于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而出,旨在为广大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以达到拓展企业视野,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延长企业生存周期的目的。鉴于上述情况,市场有着庞大的需求,整个项目创始团队发起了汇聚领导力学院(HJLA)的创业计划。旨在整合强大的培训资源,为企业提供企业管理技能的服务。目前,整个汇聚领导力学院(HJLA)创业项目已经吸引了5位创始人的加入,整个项目于2018年9月开始运行,目前创业过程正在按前期规划有条不紊地执行中。汇聚领导力学院(HJLA)未来规划:在2019年底实现盈利,从2020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借助互联网资源打造一个在全国知名的品牌。为了能让创业计划书更好地指导此次创业项目,整个项目创始团队对本次创业项目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论证,尽可能地做好准备工作,力求更好的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整个论文研究过程中,将对市场现状、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作详尽分析,充分了解市场中多种对创业项目影响较大的因素,并做好应对措施。在做好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整个项目团队将进一步制定学院战略,整个过程会借助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模型等战略工具,确保整个分析过程全面、详实。确定学院竞争战略之后,还会从学院的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分析和风险管理四方面进行分析,整个分析过程中会运用到电子科技大学MBA课程中所学习的各学科知识和工具,如营销中STP分析工具,市场细分原理,人力资源规划以及财务三表等。通过整个创业计划书的项目分析,笔者们最终得出结论,整个汇聚领导力学院(HJLA)创业项目有巨大市场空间,风险可控,可行性高。此项目完全值得所有创始成员为之努力拼搏,把HJLA打造成一个全国知名的品牌。

二、千元财务软件与中小企业同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元财务软件与中小企业同行(论文提纲范文)

(2)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
        2.1.1 中小企业
        2.1.2 中小企业贷款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基础理论
        2.3.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3.2 信息不对等理论
        2.3.3 信贷配给理论
第3章 S银行有关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S银行发展概况
    3.2 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开展现状
        3.2.1 S银行授信导向
        3.2.2 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产品
        3.2.3 S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
        3.2.4 S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制
        3.2.5 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发展成果
    3.3 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分析
        3.3.1 中小企业贷款产品不符合需求
        3.3.2 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效率低
        3.3.3 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高
        3.3.4 中小规模企业服务渠道相对偏少
    3.4 导致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中小企业贷款策略不合理
        3.4.2 审批人员及审批技术问题
        3.4.3 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3.4.4 基础设施不完善
第4章 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4.1 S分析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大环境
        4.1.1 政治层面环境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4.2.1 金融行业发展整体稳定
        4.2.2 行业宏观竞争激烈
        4.2.3 本地同类性金融机构竞争力突出
    4.3 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
第5章 制定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策略
    5.1 展开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STP分析
        5.1.1 发展战略选择
        5.1.2 目标市场细分
        5.1.3 定位客户市场
    5.2 产品策略的优化
        5.2.1 以客户特征为基础完善产品策略
        5.2.2 制定区域授信策略
    5.3 贷款审批效率提升策略
        5.3.1 优化贷款审批管理方法
        5.3.2 借助互联网金融提高审批效率
    5.4 贷款风险管理策略
        5.4.1 建立信息收集和交流机制
        5.4.2 注重风险管理关系
        5.4.3 推行数字风控策略
        5.4.4 完善风险补偿策略
    5.5 贷款服务优化策略
        5.5.1 结合中小企业的特征给予差异化服务
        5.5.2 提供信息服务和电子银行服务
第6章 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策略实施保障
    6.1 组织保障
        6.1.1 提高员工思想认识
        6.1.2 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管理部门
    6.2 技术保障
        6.2.1 优化公贷系统
        6.2.2 引入感知技术
    6.3 财务保障
        6.3.1 优化资产配置
        6.3.2 提高利率支持
        6.3.3 注重物理网点建设
    6.4 人力资源保障
        6.4.1 优化小企业贷款考核机制
        6.4.2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4)C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2.1 小微企业相关概述
        2.1.1 小微企业的界定及其特点
        2.1.2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及其特征
    2.2 信用风险评价相关理论
        2.2.1 信用及信用风险的概念
        2.2.2 信用风险评价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2.2.3 信用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
    2.3 信用风险评价方法
        2.3.1 传统信用风险评价法
        2.3.2 基于数理技术的信用风险评价法
        2.3.3 现代信用风险评价法
第三章 C农商行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现状及现存问题
    3.1 C农商行的概况
        3.1.1 C农商行简介
        3.1.2 C农商行组织结构
    3.2 C农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现状
        3.2.1 小微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3.2.2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种类
        3.2.3 小微企业贷款总体情况
        3.2.4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情况
    3.3 C农商行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现状
        3.3.1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部门职责
        3.3.2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流程
        3.3.3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方法
    3.4 C农商行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中的问题
        3.4.1 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缺乏客观性
        3.4.2 指标权重配比不合理
        3.4.3 评价指标设置存在缺陷
    3.5 改进C农商行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必要性
第四章 C农商行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改进
    4.1 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1.2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1.3 评价指标的确定
    4.2 信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1 建立指标层次模型
        4.2.2 构造模糊判断矩阵并计算指标权重
    4.3 模糊综合评判
        4.3.1 设定评语集
        4.3.2 计算财务指标分值
        4.3.3 计算非财务指标分值
    4.4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的确定
第五章 C农商行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应用分析
    5.1 小微客户X公司的基本情况
    5.2 小微客户X客户信用风险评价
    5.3 信用风险评价应用效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含义
        2.1.2 贷款风险及项目风险管理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及特点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
    2.4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成因
第三章 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 N银行南京分行介绍
        3.1.1 基本情况
        3.1.2 N银行南京分行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介绍
        3.2.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项目品种
        3.2.2 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服务模式
        3.2.3 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发展状况
    3.3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管理介绍
        3.3.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准入要求
        3.3.2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管理流程
        3.3.3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贷后管理要点
        3.3.4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架构
    3.4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4.1 存在的问题
        3.4.2 存在问题的成因
第四章 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识别
    4.1 贷款项目案例介绍
        4.1.1 A企业案例介绍
        4.1.2 B企业案例介绍
        4.1.3 C企业案例介绍
    4.2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4.2.1 贷审未分离的风险
        4.2.2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后管理风险
        4.2.3 贷款审批不准确的风险
        4.2.4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风险
        4.2.5 知识产权评估风险
    4.3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的成因
        4.3.1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考核的不合理性
        4.3.2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风险容忍度较高
        4.3.3 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架构有待完善
        4.3.4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五章 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管控对策
    5.1 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技术支持
        5.1.1 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
        5.1.2 加强项目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建设
    5.2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专业团队
        5.2.1 打造专业的行业业务团队
        5.2.2 加强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5.2.3 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的风险合规意识
    5.3 强化项目贷前尽职调查及贷后管理工作
        5.3.1 尽职调查问责的原则
        5.3.2 完善尽职调查问责流程
        5.3.3 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用途检查
        5.3.4 客户经理加强项目定期贷后风险监测
    5.4 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管理机制
        5.4.1 分行层面成立专门的审批部门
        5.4.2 贷前调查与贷后监控的职责统一
        5.4.3 完善客户经理考核机制
        5.4.4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风险分担机制
第六章 风险管控对策实施效果预测及结论与展望
    6.1 风险管控方案实施的效果预测
    6.2 结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A银行上海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相关概念
        1.3.1 小微企业
        1.3.2 小微信贷
        1.3.3 小微企业信贷产品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企业融资相关理论
        2.2.2 业务环境分析理论
第3章 A银行及上海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现状分析
    3.1 上海市小微企业信贷市场分析
        3.1.1 上海市小微企业信贷市场概况
        3.1.2 上海市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代表产品分析
    3.2 A银行及上海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现状
        3.2.1 A银行及上海分行介绍
        3.2.2 A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办理流程
        3.2.3 A银行及上海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第4章 A银行上海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问题分析
    4.1 问卷设计及调查
        4.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4.1.2 问卷过程
        4.1.3 调查结果分析
    4.2 信贷业务流程复杂缓慢
        4.2.1 人员配备不均衡
        4.2.2 审批流程复杂
        4.2.3 放款速度缓慢
    4.3 信贷业务缺乏市场敏锐性
        4.3.1 信贷产品服务欠丰富
        4.3.2 信贷业务未很好理解客户
        4.3.3 信贷客户开发不到位
        4.3.4 信贷客户复杂多样
    4.4 信贷业务吸引力较弱
        4.4.1 业务营销传播力较弱
        4.4.2 政策传导不够深入人心
        4.4.3 信贷客户较易流失
第5章 A银行上海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问题原因分析
    5.1 业务管理不合理
        5.1.1 内部组织结构存在缺陷
        5.1.2 后台支持不够完善
        5.1.3 员工考核指标较为单一
    5.2 信贷业务市场传播乏力
        5.2.1 产品缺乏独特优势
        5.2.2 业务宣传针对性不强
        5.2.3 营销手段不够丰富
    5.3 客户满意度不高
        5.3.1 服务质量不够优良
        5.3.2 政策宣导不够充分
        5.3.3 信息不对称引发银企间误解
第6章 A银行上海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优化策略
    6.1 信贷业务优化条件分析
        6.1.1 外部条件分析
        6.1.2 内部条件分析
    6.2 信贷业务产品开发优化策略
        6.2.1 建全银企交流平台夯实基础
        6.2.2 明确产品开发的原则
        6.2.3 科学开发流程
        6.2.4 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运作
        6.2.5 新产品开发方向
        6.2.6 把握金融科技优势
    6.3 信贷业务管理优化策略
        6.3.1 信贷业务流程优化
        6.3.2 信贷业务人员优化
        6.3.3 信贷业务考核优化
第7章 保障措施
    7.1 稳步提升新产品研发投入
    7.2 多维度建设人才队伍
    7.3 与时俱进构建企业文化
    7.4 建立长期品牌管理理念
    7.5 全方位维护声誉形象
    7.6 积极落实营销费用
    7.7 确保银企有效沟通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小微文化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以X编钟文化发展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对文化产业的研究
        1.2.2 对战略管理的研究
        1.2.3 对小微文化企业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战略管理理论框架
    2.2 价值链分析
    2.3 安索夫矩阵
第3章 X编钟公司的内外部环境
    3.1 企业外部环境
        3.1.1 宏观经济环境
        3.1.2 文化产业市场环境
        3.1.3 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和政策环境
    3.2 企业内部环境
        3.2.1 公司基本情况
        3.2.2 研发设计管理
        3.2.3 生产组织管理
        3.2.4 营销组织管理
        3.2.5 法律风险和政策经验
        3.2.6 编钟业务价值链
第4章 内外部环境分析和战略选择
    4.1 外部环境分析
        4.1.1 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引发衰退
        4.1.2 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向好
        4.1.3 独特的曾侯乙编钟文化资源
        4.1.4 小微文化企业面临巨大风险
    4.2 内部环境分析
        4.2.1 以传承编钟文化为使命
        4.2.2 业务模式清晰,配置满足常规生产
        4.2.3 创新研发不足,知识产权管理落后
        4.2.4 采购规模劣势,产能存在闲置
        4.2.5 营销组织缺失,售后服务亮点
        4.2.6 政策参与度低,潜在法律风险
    4.3 战略选择
        4.3.1 基于战略分析调整的价值链
        4.3.2 进行市场渗透和开发,多元化而不经营
        4.3.3 实施零散产业竞争战略
        4.3.4 以市场营销和研发设计为主的职能战略
第5章 X编钟公司的战略实施举措
    5.1 管理层提升
        5.1.1 提升职能管理能力
        5.1.2 管理意识的提升
        5.1.3 资源整合的意识和能力
        5.1.4 文化企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5.2 基础条件搭建
        5.2.1 深挖特色文化资源
        5.2.2 完善公司经营体系
        5.2.3 提高研发创新能力
        5.2.4 吸收外部资金
    5.3 两个主要职能战略措施
        5.3.1 打造市场营销体系,扩大销售量
        5.3.2 完善产品研发体系,实现差异化
    5.4 其他职能战略
        5.4.1 提高政策参与度
        5.4.2 采购和成本优化
        5.4.3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5.4.4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5.4.5 做好法律风险防范
    5.5 战略部署结构图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表3-3数据说明
附录2: 客户分类和需求简介
附录3: 竞争企业简介
附录4: 《大羽甬钟及复原曾侯乙编钟》发明专利
附录5: 《一种双音的编钟》实用新型专利
附录6: 初步访谈提纲
附录7: 正式访谈提纲
附录8: 临时补充访谈提纲
致谢

(8)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营运资金管理内容研究现状
        1.2.2 营运资金管理方法研究现状
        1.2.3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结构
2 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概述
    2.1 营运资金的概念及特点
        2.1.1 营运资金的概念
        2.1.2 营运资金的特点
    2.2 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与持有策略
        2.2.1 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
        2.2.2 营运资金的持有策略
    2.3 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基础
        2.3.1 代理理论
        2.3.2 价值最大化理论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 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3.1 XY企业基本情况
        3.1.1 XY企业简介
        3.1.2 XY企业经营模式
    3.2 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
        3.2.1 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相关制度
        3.2.2 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相关业务流程
    3.3 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3.3.1 管理执行制度不健全
        3.3.2 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
        3.3.3 应收账款信用期限变长
        3.3.4 存货大幅度增加
4 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1 企业内外管理机制不健全
        4.1.1 企业内部管理层管理意识淡薄
        4.1.2 企业外部营运资金管理机制整体落后
    4.2 企业管理层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4.2.1 低门槛的客户准入机制
        4.2.2 对营运资金欠缺管理
    4.3 销售环节制度缺失及执行随性大
        4.3.1 客户信用政策宽松
        4.3.2 铺货销售无法对接市场需求
    4.4 存货管理方法落后
        4.4.1 采购部与库房部的沟通脱节
        4.4.2 存货的周转率与产品的更新迭代不同步
5 完善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案设计
    5.1 完善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具体措施
        5.1.1 实行资金预算制度
        5.1.2 增强XY企业的外部筹资能力
        5.1.3 健全XY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5.1.4 加强XY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
        5.1.5 加强XY企业的存货管理
    5.2 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具体方案实施的保障手段
        5.2.1 合理调整XY企业的资金结构
        5.2.2 增强XY企业的资金管理观念
        5.2.3 提高XY企业管理层的素质
        5.2.4 优化XY企业的资金管理手段
        5.2.5 加强XY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9)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融资绩效研究 ——以QL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研究的实际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定向增发的研究
    2.2 关于场外市场的研究
    2.3 关于定增绩效的研究
    2.4 关于EVA用于商业银行绩效的研究
    2.5 文献评述
3 相关概念概述及市场现状介绍
    3.1 新三板相关概念
        3.1.1 新三板概念
        3.1.2 新三板分层制度
        3.1.3 新三板转板制度
    3.2 新三板定向增发
        3.2.1 新三板定增融资概念
        3.2.2 新三板定增融资相关规定
        3.2.3 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与主板公司的差异
        3.2.4 新三板定增流程
    3.3 新三板现状
        3.3.1 挂牌企业数量及总股本变化
        3.3.2 挂牌公司数量行业分布情况
        3.3.3 股票发行行业分布情况
        3.3.4 定增融资整体规模变化
    3.4 城市商业银行行业概况
        3.4.1 城商行发展历程
        3.4.2 城市商业银行现状
        3.4.3 城市商业银行存在问题
4 QL银行案例介绍及动因分析
    4.1 企业概况
    4.2 QL银行挂牌融资过程
        4.2.1 挂牌融资前的背景
        4.2.2 QL银行成功挂牌新三板
        4.2.3 QL银行定向增发融资
    4.3 QL银行选择新三板定增融资动因分析
        4.3.1 新三板的特点和QL银行自身定位相契合
        4.3.2 加强外部监管、完善治理结构
        4.3.3 提高资本充足率,适应监管要求
        4.3.4 动因总结
5 QL银行定增融资绩效评价
    5.1 财务指标分析评价
        5.1.1 基于偿债能力指标衡量绩效
        5.1.2 基于成长能力指标衡量绩效
        5.1.3 基于风险水平指标衡量绩效
        5.1.4 基于盈利能力指标衡量绩效
        5.1.5 财务指标分析总结
    5.2 非财务因素分析
        5.2.1 市场份额
        5.2.2 员工素质及管理情况
        5.2.3 创新研发情况
    5.3 EVA绩效评价
        5.3.1 构建QL银行EVA模型
        5.3.2 EVA的计算
        5.3.3 EVA绩效分析评价
    5.4 同行业对比分析
        5.4.1 存贷比的对比
        5.4.2 不良贷款率的对比
        5.4.3 存款增长率的对比
6 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2 对QL银行进一步提高经营绩效的建议
        6.2.1 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促进存款回流银行
        6.2.2 坚持市场定位,积极寻求转板机会
    6.3 对中小企业的建议
        6.3.1 谨慎选择融资方式,合理设计融资方案
        6.3.2 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注重吸引较高层次财务人才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汇聚领导力学院(HJLA)创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执行摘要
第二章 项目简介
    2.1 管理培训项目的背景
    2.2 创业动机
    2.3 项目方案概述
        2.3.1 我们的主要产品
        2.3.2 市场营销策略简述
        2.3.3 人力资源战略概要
        2.3.4 账务及风险相关概要
    2.4 学院简介
        2.4.1 汇聚领导力学院(HJLA)基本情况
        2.4.2 汇聚领导力学院(HJLA)的主要业务
        2.4.3 学院规划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 市场概述
        3.1.1 市场现状
        3.1.2 市场分类
    3.2 市场调研
        3.2.1 调研问卷制定
        3.2.2 调研问卷分析
        3.2.3 市场调研小结
    3.3 市场需求分析
        3.3.1 市场需求特征
        3.3.2 市场影响因素
        3.3.3 客户购买行为分析
    3.4 市场竞争分析
        3.4.1 市场师资分析
        3.4.2 市场供给分析
        3.4.3 市场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学院战略
    4.1 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
        4.1.1 愿景
        4.1.2 使命
        4.1.3 核心价值观
    4.2 宏观环境分析
        4.2.1 政治(Politics)分析
        4.2.2 经济(Economy)分析
        4.2.3 社会(Society)分析
        4.2.4 技术(Technology)分析
        4.2.5 PEST分析小结
    4.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4.3.1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4.3.2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4.3.3 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能力
        4.3.4 行业内现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4.3.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4.3.6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的竞争战略
    4.4 汇聚领导力学院(HJLA)SWOT分析
        4.4.1 优势
        4.4.2 劣势
        4.4.3 机遇
        4.4.4 威胁
        4.4.5 分析总结
        4.4.6 基于SWOT分析的竞争战略
    4.5 学院竞争战略
    4.6 学院品牌战略规划
第五章 营销战略
    5.1 营销策略分析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产品定位
    5.2 产品介绍
        5.2.1 产品研发及现状
        5.2.2 产品规划
    5.3 营销策略
        5.3.1 产品策略
        5.3.2 价格策略
        5.3.3 渠道策略
        5.3.4 促销策略
第六章 人力资源规划
    6.1 学院组织架构设计
    6.2 学院人力资源现状
        6.2.1 创始团队成员
        6.2.2 外部专家团队
    6.3 学院后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
    6.4 学院人力资源配置制度
        6.4.1 学院招聘制度
        6.4.2 学院培训制度
        6.4.3 学院薪酬激励制度
        6.4.4 学院绩效考核制度
第七章 财务分析
    7.1 资金分析
    7.2 盈利能力分析
    7.3 项目的预期投入
    7.4 项目销售收入预测
    7.5 未来五年财务表
    7.6 财务分析结论
第八章 风险管理
    8.1 风险分析
        8.1.1 市场风险
        8.1.2 经营风险
    8.2 风险对策
        8.2.1 市场风险对策
        8.2.2 经营风险对策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千元财务软件与中小企业同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沙纸箱包装公司存货管理问题研究[D]. 吴少欢. 石河子大学, 2021
  • [2]S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潘卓琳. 吉林大学, 2020(04)
  • [3]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4]C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 平萍.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5]N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赵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6]A银行上海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优化策略研究[D]. 王朔.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小微文化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以X编钟文化发展公司为例[D]. 宋海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XY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探析[D]. 范满珠.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9]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融资绩效研究 ——以QL银行为例[D]. 祝贤卫. 广州大学, 2019(01)
  • [10]汇聚领导力学院(HJLA)创业计划书[D]. 钟昊.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千元财务软件及中小企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