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山区水系变化与新构造运动

华北山区水系变化与新构造运动

一、华北山地的水系变迁与新构造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闫纪元[1](2021)在《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文中提出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太平洋向西俯冲的影响,中国地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中生代时期东高西低的地貌态势逐步演化形成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貌。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周缘形成环鄂尔多斯地堑系,包括鄂尔多斯西缘银川-吉兰泰断陷盆地、北缘河套盆地、南缘渭河盆地及东缘山西地堑系。这些地堑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其中银川盆地新生代地层最厚处达7000 m,河套盆地最厚处达14800 m,渭河地堑最厚处达8000 m,山西地堑系最厚处达5000 m。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山西地堑系与其他几个边缘裂陷不同,它由一系列走向北北东方向排列的斜列断陷盆地组成,从北往南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组成。与此同时,随太行山的隆升,华北东部经历长期持续伸展作用,形成广阔的伸展裂陷与坳陷盆地,广泛接受沉积。尤其是黄河贯通以来,华北西部整体进入剥蚀状态,在华北东部形成了巨大的黄河冲积平原。研究和限定华北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对认识我国华北地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运城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南部,盆内最深处新生界厚度超过5000 m。有意义的是,运城盆地北侧的孤山高于地表700余米,加上被新生代沉积所埋藏的300余米和本文获得的孤山岩体2.1-3.3 km的侵位深度,孤山隆升的高度至少达3.1-4.3 km。目前孤山完全由裸露的花岗闪长岩体组成,表明侵位时的前寒武纪及古生代、中生代围岩都已经剥蚀殆尽,这巨量的物质除了沉积在运城盆地本身之外,大部分应该被黄河搬运到华北平原沉积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运城盆地什么时间开始发育?孤山的快速抬升发生在什么时间?巨大的侵蚀作用发生在什么时间?等等。因此,对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以及北侧孤山剥蚀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探讨青藏高原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在华北地块中部的表现、山西地堑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理解华北东、西部晚新生代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1∶50000《上郭幅(I49E005012)》和《运城县幅(I49E006012)》地质填图,对运城盆地及北侧峨眉台地地层、构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运城盆地SG-1孔进行了地层序列划分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和精细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晚新生代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进而通过多种环境代用指标,分析了构造和气候作用对盆地沉积过程的影响。并采用碎屑锆石物源示踪手段,讨论了盆地北缘地貌和水系演变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U-Th-Sm)/He测年等低温热年代学和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分析等手段对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以及侵蚀速率进行了约束。主要取得以下的认识:1.SG-1孔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运城盆地最老时代为9.1 Ma,盆地很可能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育,这恰恰是青藏运动序幕发生的时间,也即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影响至少在9.1 Ma已经到达华北克拉通中部。另一方面,盆地沉积速率或沉积相在3.6 Ma、1.2 Ma和0.2 Ma发生显着变化,分别与青藏运动A幕、昆黄运动和共和运动发生的时间一致,显示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向扩展一直控制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暗示着运城盆地、甚至山西地堑系及整个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方向的扩展有密切的成因关系。2.晚新生代盆地北部以河流沉积为主,构造活动和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对于盆地沉积环境演化起到了主导作用,SG-1孔岩心环境代用指标(粒度、色度、磁化率)表明气候作用对运城盆地的沉积有重要影响。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表明运城盆地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由于伸展作用的持续进行,汾河在3.6 Ma左右形成,并在峨眉台地中部ND-1孔中揭露出相关沉积,0.72Ma汾河河道出现在峨眉台地东部,0.20 Ma左右汾河彻底退出运城盆地。3.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是本文研究约束运城盆地形成与沉积演化发展过程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幂函数关系角闪石全铝压力计,通过结晶压力计算出了孤山花岗闪长岩岩体的侵位深度在2.1-3.3km。现今孤山海拔高度1411 m,距离峨眉台地地表约700m,而峨眉台地新生界约300m,这意味着孤山花岗闪长岗岩体剥露抬升的最小高度在1000 m。加上侵位深度,中新生代运城地区地壳抬升幅度可能高达3.1-4.3 km。4.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和(U-Th-Sm)/He揭示了孤山120-90 Ma和50-30 Ma两次快速隆升剥露事件,作者认为30 Ma左右孤山已经隆升到接近现在的高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体可能在8.7 Ma之前就已经暴露出地表。ND-1孔在143.2 m深处(~3.6 Ma)发育富含孤山花岗闪长岩碎屑的沉积层,而在SG-1孔629.5m深处(~8.7 Ma)出现大量孤山花岗闪长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至少在8.7 Ma围岩已剥蚀殆尽,岩体直接暴露,考虑到这一时间与盆地形成时间接近,我们推测在运城盆地形成之前,孤山花岗闪长岩体便已经完全剥露出。5.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过程与孤山隆升剥蚀过程,也清楚地反映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运城盆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向东扩展有密切关系,而且盆地自形成之后的发展一直受制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作用。孤山花岗闪长岩体裸露于地表之上700 m,表明围岩及岩体在30~8.7 Ma期间,剥蚀厚度至少3.1-4.3 km,除运城盆地接收部分沉积外,大量的沉积物被搬运并沉积到华北黄河冲积平原,形成巨大的黄河冲积扇体。6.孤山岩体山顶至坡底剖面上的宇宙核素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在39.5-26.5 ka以来经历了强烈的侵蚀过程,侵蚀速率(16.3-23.6 mm/ka)与青藏高原接近,这可能是由于晚更新世黄河贯通导致的区域侵蚀基准面的下降所致,区域地貌在该时期定型。

闫纪元,胡健民,王东明,公王斌,梁霞[2](2021)在《黄淮海平原晚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文中认为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中国地貌格局、古气候系统及晚新生代沉积体系发生巨变。青藏高原以东至边缘海的广大区域形成统一水系,将巨量沉积物搬运至中国东部连续堆积形成黄淮海平原。太行山的隆升、边缘海陆架的沉降,黄河的贯通及晚第四纪大规模海侵等,深刻改造了黄淮海平原的自然环境,至今仍然影响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科学问题。针对这些事件的研究,对于理解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缓解该地区目前紧张的人地关系提供理论基础。对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形成发育的构造地貌过程、黄河贯通和晚第四纪海侵等重大事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1)青藏高原隆升是黄淮海平原当今地貌及海陆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2)黄河贯通对黄淮海平原地表过程、水系演化及源-汇体系带来深远影响;(3)沿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3次重要的海侵事件及相关的海陆相互作用,不但造成了沉积环境的变化,还形成了下切河谷特殊地貌景观;(4)晚新生代黄淮海地区重大地质事件的时间节点是中新世和晚第四纪。系统总结了黄淮海平原在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地貌动态演化和年代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亟需对黄淮海平原开展多学科系统性的工作。

李维东[3](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研究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张配[4](2020)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古河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展古河道相关研究不仅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也为研究当地地理环境的演变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旅游业、农业、国土资源、工程规划设计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服务。本文通过研究古河道及其与新构造运动之间的联系得出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第四纪以来的水系演化过程,并分析了由此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从地质环境演变的角度揭示了研究区现今恶劣生态环境产生的机理,为解决当地突出的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方向。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提取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的古河道信息,根据研究区内古河道的分布特征以及所识别古河道的新旧关系,再结合区域上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特征,探讨新构造运动、水系演变及古河道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阐述研究区内新构造运动是如何控制当地第四纪以来的水系演变过程。通过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的Landsat TM影像、Landsat8 OLI影像以及Sentinel-2A影像进行数据融合、波段组合、直方图均衡化以及主成分分析等图像增强处理,并结合研究区的DEM数据生成研究区的三维立体影像,提取研究区的地表及浅埋古河道信息,建立了一套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在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提取裸露及浅埋古河道信息的遥感图像处理流程。2.依据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及遥感影像特征,建立起一套利用遥感影像提取古河道信息的目视解译流程,同时也形成了一套研究区的古河道解译标志体系,表现形式如下:有呈串珠状分布的现代水体如湖泊、水泡或池塘等;也有色调明显异于周围地物的不规则线状形态;还有一些古河道呈线性槽状形态且其中依然承载着现代不连续水流等。3.新构造运动在研究区水系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系演变的控制因素之一是当地的地形地貌变化,而研究区第四纪以来的地貌形态演变又主要受控于新构造运动,因此得出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是主导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水系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特征主要表现为火山的强烈活动与断块的差异性升降运动,通过对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分析及其与水系演变和古河道之间关系的探讨,确认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第四纪以来的水系分布依次经历了早更新世中期至中更新世末期的向心状古大湖(由松辽断陷盆地持续下降、盆地周围的山地缓慢抬升造成)、晚更新世时自北向南贯穿的外流大河(由于松辽分水岭和松辽平原受新构造运动的控制不同步地缓慢抬升)、晚更新世以后受松辽分水岭持续抬升影响而形成的现今水系分布格局。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第四纪以来水系演变过程的研究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现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为制定相关改善措施提供指导方向。

张天宇[5](2020)在《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扩展导致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构造变形,并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原东北缘是现今高原最新的和正在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造变形与地貌演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西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块及秦岭造山带三者交汇的部位,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前缘,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两大构造边界断裂——海原—六盘山—宝鸡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在此交接并控制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演化;在地理位置上,鄂尔多斯西南缘自西北向东南由强烈挤压缩短变形的六盘山冲断带转变为断陷拉张的渭河盆地,是挤压逆冲与走滑拉张应力体制交接转换的部位。因此,鄂尔多斯西南缘是正确认识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时间、机制、过程及区域构造变形交接转换等科学问题的重要区域。然而,研究区第四系覆盖严重,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其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这些问题限制了对青藏高原横向扩展及周缘影响等相关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本文针对盆地沉积充填过程、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序列及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等科学问题系统研究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以期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提供帮助。围绕上述科学问题,论文通过地层序列对比、沉积充填特征、沉积—构造演化、第四纪地貌面过程等综合研究,建立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年代格架,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建立了千河盆地地貌面发育序列,确定了其形成年代,恢复了地貌面发育演化历史;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历史,探讨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新构造活动以来的盆地演化的其动力学机制。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具体结论:(1)研究区渭河盆地主要发育灞河组(N1b)、蓝田组(N2l)、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千河盆地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发育甘肃群(N1-2G)、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根据凤翔标准钻孔古地磁年代学结果,蓝田组红粘土年龄为8.26~2.5Ma,三门组(N2-Q1s)下部湖相沉积年龄为4.5~3.6Ma,上部河流相与风积相交替沉积地层年龄为3.6~2.5Ma,第四系黄土地层最早沉积年龄为2.5Ma;千河盆地内甘肃群(N1-2G)年龄为8.26~3.6Ma,三门组湖相沉积(N2-Q1s1)年龄为4.5~3.6Ma,三门组砾石层(N2-Q1s2)发育的年代介于3.6~2.0Ma之间,第四纪黄土最底层年龄为2.0Ma。(2)8.26~4.5Ma之间,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远程效应的影响,研究区总体构造隆升,千河盆地甘肃群与渭河盆地西端蓝田组主要发育风成红粘土,处于“红土高原”演化阶段。4.5Ma左右,受鄂尔多斯逆时针旋转产生的局部NE-SW向拉张应力影响,鄂尔多斯西南缘沿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发生断陷,开始发育“古三门湖”,形成湖相沉积。(3)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千河盆地内发育两个重要的沉积—构造界面,代表盆地演化过程中两次重要的构造事件。一是甘肃群顶部夷平面,约形成于3.6Ma,代表研究区响应青藏运动A幕,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地貌强烈分异,千河盆地沿千阳断裂发生断陷,千阳隆起快速隆升,千河盆地与渭河盆地西端分割;二是2.0Ma发育的山麓剥蚀面,代表研究区对青藏运动C幕的响应,整体进一步抬升,开始接受黄土堆积,并开始向现代水系发育阶段发展。(4)第四纪期间受青藏高原幕式隆升和气候旋回的影响,千河两岸发育不对称河流阶地,北岸发育五级河流阶地,南岸发育四级河流阶地。千河北岸五级阶地分别形成于1.176Ma、0.778Ma、0.504Ma、0.131Ma和0.039Ma,南岸四级阶地分别形成于0.778Ma、0.375Ma、0.131Ma和0.039Ma。(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过程总体可划分为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红土高原发育,早上新世盆地初始裂陷,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盆地差异性升降运动,早更新世台塬地貌及现代水系雏形形成以及早更新世中期以来阶段性隆升及河流阶地发育五个阶段。该演化过程反映青藏高原东北向扩展是其形成发展的动力背景。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背景,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以秦岭造山带向东挤出和陇西地块向东推挤作为其扩展的主要途径,并且在时空上总体呈现出逐步向北东向扩展的特征,这种特征并不支持青藏高原刚性扩展的“大陆逃逸”非连续变形模型,更倾向于“连续变形”模型。

张岳桥,施炜,董树文[6](2019)在《华北新构造:印欧碰撞远场效应与太平洋俯冲地幔上涌之间的相互作用》文中提出作为大陆内部典型的伸展断陷区和强震活动区,华北地区处于东部太平洋板块俯冲构造和西部印欧大陆碰撞构造的双重大地构造背景之下,其新构造运动相当复杂:西部沿鄂尔多斯地块周缘两个地堑盆地系引张伸展断陷作用、中部太行山块体的局部断陷和整体隆升、东部华北平原区和渤海湾海域区的区域沉降,南缘沿秦岭构造带的左旋走滑拉张活动,东缘沿郯庐断裂带的右旋挤压走滑活动。这些不同类型的断裂构造在晚新生代的阶段性活动,产生了复杂的构造地貌组合特征。综合研究发现,华北晚新生代经历了3期伸展断陷-挤压隆升演化阶段:新近纪晚期(10~2.5 Ma)、早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以来。地壳引张应力方向或NW-SE、或NE-SW向;地块隆升导致湖盆的消亡,挤压应力方向为NE-SW至W-E向。研究认为,华北地区新构造受两个岩石圈构造过程的相互影响:印欧碰撞产生的远程效应和东部岩石圈地幔的上涌。一方面,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块的持续推挤及其构造应力向东的传递导致鄂尔多斯地块反时针旋转和秦岭山地的向东挤出逃逸,这个挤出构造动力学统治了华北地区晚新生代的引张伸展、斜张走滑和挤压变形。尤其是,新近纪晚期强烈的NW-SE向地壳伸展变形与青藏东缘挤出造山作用同步(10~9 Ma至4.2 Ma);上新世末期(约2.5 Ma)、晚更新世早期(约200~70 ka)和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约20 ka以来)3次构造挤压事件与青藏高原东缘构造事件基本对应。另一方面,岩石圈地幔上涌主导了华北东部平原区的区域地壳沉降,同时伴随着早、中更新世的5期幔源火山活动。这两个岩石圈构造作用力此消彼长,深刻统治着华北地区新构造与现今活动构造以及地震构造。

冯庆达[7](2018)在《拒马河流域新构造运动及其对地下水赋存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以燕山—太行山连片扶贫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获取的资料为典型实例,以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通过水系变迁、古河道、河流阶地、岩溶洞穴、活动断裂等新构造体现,证实了新构造运动的存在;通过基岩山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换,明确了新构造运动对基岩山区地下水形成条件的影响;通过对拒马河流域涞源盆地控水模式和蓄水构造类型的剖析,充分说明了新构造运动对地下水赋存规律的控制作用。拒马河流域新构造活动强烈,不仅表现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还涉及多期构造断裂活动,通过水系变迁、活动断裂、河流阶地、岩溶洞穴发育以及河流遇断层流向的改变来体现新构造运动特征,即水平差异性升降、垂向间歇性隆升、构造继承性活动特征。地层岩性(含水介质)是地下水赋存的基础,地质构造是控制基岩山区地下水埋藏、分布和运移的主导因素。通过对基岩地下水赋存影响因素及典型蓄水构造的总结,阐述拒马河流域地下水赋存规律。基于大型断裂构造、分水岭等因素将研究区划分为五个地下水系统。本文选取涞源断陷盆地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地下水单元,通过对该区域地质构造、岩性地貌一系列研究,查明该区域新构造运动对地下水赋存规律的控制作用;通过拒马河支流小西河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换规律,确定拒马河流域新构造运动对水循环的控制作用。

金德生,乔云峰,杨丽虎,宋献方[8](2015)在《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新构造运动本身及其对冲积河流的影响,可以深化地貌学理论、沉积旋回复杂性假设等的认识,也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将活动构造作为新构造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回顾了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并提及新构造运动本身的研究进展。控制流域水系格局及河流走向的研究,侧重地质学解释;新构造运动应力场的研究,深化了新构造运动机理及驱动力的探讨。三类基本缓慢新构造运动影响水系发育、河床演变、河型变化及河道冲淤,表现出复杂性、层次性、敏感性和先兆性;文章兼及河流侵蚀作用形成"新构造"的研究进展,回顾了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成就及数学模拟研究端倪。进而指出:应注重该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研究与新构造快速运动方式对冲积河流影响的研究,定期进行新构造运动活跃区的升降速率、河床演变与泥沙输移的观测,进一步推进物理模型实验与数学模拟研究,并加强研究力量的协作与融合。

吴梅[9](2013)在《淮河水系的形成与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自然界及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河流是水的载体,孕育着人类文明,承载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淮河水系存在的“水多”(洪涝灾害)、“水少”(水资源短缺)、“水脏”(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已严重阻碍着淮河流域的发展。本文以淮河水系为研究单元,探究其形成的背景,复原其在各个时期的水系面貌及演变过程,分析影响水系变迁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研究其演变带来的环境响应,进而推测水系的未来变化趋势,为人类开发利用淮河、治理淮河提供历史的和科学的依据。因此对淮河水系形成与演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淮河的形成。以分析淮河流域的地质地貌背景、地质演化史为切入点,探讨淮河形成的过程,推测淮河贯通和独流入海的时间。(2)淮河水系包括干支流、湖泊和运河的演变过程。本章主要研究了淮河形成以后,其干支流、湖泊和运河在各个时期的变迁。(3)淮河水系变迁的原因。在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分为自然因素(黄河干扰、气候变化、地质地貌等)和人为因素(水利开发、人为决河、人工采砂等)来分析。(4)淮河水系演变造成的影响。主要分析了因黄河夺淮,淮河水系变迁造成的淮河中下游水旱灾害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研究结论:(1)淮河是晚更新世时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的产物。(2)历史时期淮河干流的变迁经历了独流入海—黄淮合流入海—淮河下游改道入江。湖泊的变迁经历了湖泊兴盛—逐渐淤废—新生湖泊—逐渐淤浅。(3)指出黄河改道夺淮是引起淮河重大变迁的根本性因素,不均衡降水和植被变化加剧了淮河变迁的速度,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淮河变迁,但不同时期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淮河水系变迁所起的作用不同。(4)因黄河夺淮流域内的洪涝灾害呈显着上升趋势,而旱灾则呈现陡然下降继而小幅上升的趋势;此外黄河夺淮还造成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5)黄、淮、运三者共同塑造了今日的黄淮平原,三者关系的本质或核心即人地关系。对三者关系的深入研究对于今天治黄、治淮、黄淮水资源的利用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徐岳仁[10](2013)在《山西霍山山前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霍山山前断裂带是山西断陷盆地带中部重要的边界活动断裂带之一,是我国依据历史文献记载确定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1303年洪洞M=8大地震)的发震断层。围绕该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包括断裂带的几何展布特征、构造地貌、活动方式、古地震等的深入研究,不仅对系统认识山西断陷盆地带晚第四纪活动历史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还对山西省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利用野外地震地质调查、遥感综合解译和多探槽古地震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AMS14C测年、DGPS测量、GIS的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山西霍山山前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研究:(1)揭示霍山山前断裂带作为霍山山脉的主控边界断层在新生代以来的强烈活动,其南段(霍州-洪洞一带)和北段(介休-灵石一带)在新生代以来具有一致的构造活动特征;(2)5个探槽的古地震事件分析和35个AMS14C年代结果,确认断裂带南段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4次古地震事件,其中,最新一次事件对应1303年洪洞大地震,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3次事件具有约2000年的复发间隔;(3)沿断裂带连续展布的不同层次的断层三角面、跨断裂带的河流地貌定量参数揭示了霍山山前断裂带的晚第四纪以来的强烈倾向活动特征,野外调查获取的断层产状、断层面擦痕产状及构造微地貌均显示该断裂带的活动方式以倾向滑动为主;(4)结合研究区所在的黄土高原的区域气候环境特点,分析了跨断层水系沿断裂带发生水平变位的可能成因;(5)初步讨论了霍山山前断裂带的动力学模式。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结果:(1)霍山山前断裂带的几何结构特征利用高分辨率的IRS-P5和CBERS-02B卫星影像和航空照片立体像对数据,对霍山山前断裂带进行了综合遥感解译,并开展了详细的野外调查验证。该断裂带由南向北自洪洞县苏堡镇开始,经广胜寺、兴旺峪、石门峪、柏亭、兴唐寺等地,延霍州市的沙窝、观堆、李曹、三教乡、梨湾等地的山前通过,穿过仁义河后,沿霍山山脉与灵石凸起之间的断层槽谷继续往北近SN向延伸,在霍口一带逐渐转为NE向沿静升盆地东边界展布,穿过龙凤河,消失在介休市的洪山山前黄土台地一带,断裂带总长度116km,整体走向NE、NNE,倾向NW,局部产状有变化。根据断裂带的几何结构特点,将霍山山前断裂带划分为南、北2个段落,各段内又可细分为3个次级段落,分别是南段的A次级段(苏堡至广胜寺段)、B次级段(广胜寺至观堆段)、C次级段(观堆至杨家庄段)和北段的D次级段(梨湾至南车腰段)、E次级段(南车腰至霍口段)和F次级段(霍口至龙凤段),其中B、D、E次级段断层走向以NNE为主,C、F次级段走向以NE为主,A次级段受霍山主山脉高度的自北向南迅速降低和洪洞凹陷的深断陷影响,地表断层迹线并不清晰,以大量的地震形变遗迹为特征;B次级段的线性特征最为显着、也是断层构造地貌现象最为集中的段落,成为本论文探槽开挖的集中段落。(2)霍山山前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①霍山山脉主山脊NNE向展布,南北两端分别止于洪洞的苏堡镇和介休龙凤镇,霍山山前断裂带发育于霍山山脉西麓,是山前松散沉积物与基岩间的分界断层,地形上该断裂带位于山前地形坡度陡变部位。②霍山山前断裂带下盘基岩山体自南向北共识别出17个一级断层三角面,和近100个次级三角面,形成时代较新的断层三角面发育在一级断层三角面中;形成时代相近的三角面形态特征也相似,其顶点高程和底边高程相近;断层三角面的形态特点显示霍山断裂带上新世以来强烈的构造抬升过程;与断层三角面相对应的断层上盘上,近断层处分布有以风成黄土为主的山前丘陵地貌,地表侵蚀活动受断层三角面流域规模限制,其水动力条件较弱,河流发育规模较小。多层次断层三角面的形态特点反映了霍山山前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的强烈倾向活动特点。③通过跨越断裂带400余条不同规模水系的平面形态特征分析,发现南段和北段一样,在断层位置,无论是源头位于霍山主山脊的主河流还是源头在断层三角面上的次级河流均未形成系统性的的水平偏转,尽管有的河流在断层破碎带上发育横向槽谷,部分次级河流受水动力条件和山前黄土丘陵沉积的影响,表现出似左旋或似右旋的偏转,但是根据跨断层水系的偏转统计,发生右旋或左旋水平偏转的河流数量总体上不具有统计优势,不能将其作为判断断裂带发生水平走滑运动的证据。④利用30m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提取了霍山地区的48条河流纵剖面,并计算它们的定量地貌参数,包括Hack剖面、河长坡降指标SL、均一化河长坡降指标SL/K和面积高程积分值HI及积分曲线。结果显示29条横跨霍山山前断裂的河流的纵剖面在断层两侧的形态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受断层活动控制的特征,其它没有被霍山山前断裂断错的河流,除极少部分在上游河段存在局部陡变外,纵剖面形态表现为近似下凹的指数曲线形态,显示其处于近均衡状态;48条河流的HI值及积分曲线显示了霍山地区新生代以来处于强抬升弱侵蚀状态,即所有河流均处于幼年期或壮年期。⑤48条河流的Hack剖面呈现一致的上凸形态,但上凸形态存在明显差异:未跨越霍山山前断裂的河流Hack剖面形态呈现光滑的近圆弧状;而跨越霍山山前断层的大部分河流的Hack剖面表现为一段较平缓下降后的突然陡降。一致的上凸表明了霍山地区处于构造抬升状态,且抬升速率较快;而Hack剖面的形态差异,反映了研究区内不同区域间构造活动的显着差异,跨断层河流Hack剖面上出现形态陡降特征印证了霍山山前活动断裂带作为这一区域的主干断裂在新生代以来的强烈构造活动,圆弧状的Hack剖面反映其它河流基本没有受到断裂活动的干扰。(3)霍山山前断裂带的古地震事件及1303年洪洞地震的地表破裂带霍山断裂带南段5个探槽(Tc01-Tc05)揭露的古地震事件分析表明:①研究区的地层以基岩山地和更新世以来的黄土堆积及坡麓堆积为主。区域地层对比发现,临汾盆地与太原盆地的边缘地带以黄土堆积及坡麓堆积为主,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以来发育有古土壤层,特别是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适宜期。古土壤层无论在黄土台地还是盆地沉积中都存在,具有区域性沉积特点,全新世古土壤层是探槽揭露地层中的标志地层之一。②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至少发生4次地震事件,事件以倾向滑动为主。其中晚更新世晚期事件发生在距今1252026380a之间,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三次事件,分别发生在距今26503465a、53705808a和709a(1303年洪洞8级历史地震)。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三次强震重复间隔时间约2000a。③根据构造楔规模和倾向滑动量的对比分析,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三次古地震事件具有相近的破裂强度。④霍山山前活动断裂带以倾向滑动为主,1303年洪洞8级地震的地震形变遗迹集中发生在断裂带的南段,以砂土液化、地震滑坡、崩塌及张裂缝为主,根据野外确认的大量断层剖面及其活动时代,估计历史地震的地表破裂带的长度116m,其规模与根据历史文献得到的等震线的X度的长轴接近一致,断裂带南段的5个探槽剖面也均揭示了这次地震。沿断裂带分布的地震陡坎是断层多次活动形成的累积位移量,集中在610m,依据探槽剖面标志古土壤层位错量,平均单次事件的垂直位错量为2.0m,1303年洪洞地震的离逝时间距2012年已709年,形成的地表形变遗迹被人类活动和侵蚀过程破坏殆尽,野外难以与更早之前的古地震事件形成的变形区分,因此,探槽地震事件分析成为本论文恢复断裂带强震活动历史的主要手段。(4)霍山山前断裂带的活动方式、滑动速率及动力学特征①霍山山前断裂带全新世以来的活动方式以倾滑为主,兼有一定量的水平滑动分量。24组最新断层擦痕的侧伏角,集中在75°-85°之间,由此计算出倾滑分量是水平分量的3-10倍,与前人认为的以右旋走滑为主的不同,过去的研究是通过分析有限的跨断层水系(冲沟)的水平右偏转,得出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的认识的。实际上,跨越断裂带400余条不同规模水系的统计分析显示,发生右旋或左旋水平偏转的河流实际上不具有统计优势。②根据探槽揭示的标志古土壤层的垂直位错量,以及该古土壤层的年代数据,计算断裂带南段全新世中晚期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761.49mm/a。③霍山山前断裂带的活动特征与区域活动构造图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鄂尔多斯周缘断裂系的形成和发展与下地壳以下软流圈物质的上涌关系密切,软流圈上涌是各断陷盆地发展及边界断裂的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被多种地球物理资料所证实。地震学和地球物理资料也证实临汾盆地及周边确实存在着上地幔物质上涌的现象,是造成霍山山前断裂带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华北山地的水系变迁与新构造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山地的水系变迁与新构造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山西地堑系的研究现状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与运城盆地地质特征
    2.1 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
    2.2 山西地堑系
    2.3 运城盆地
第三章 运城盆地北侧孤山隆升剥露历史与侵蚀速率研究
    3.1 孤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3.2 孤山岩体侵位深度
    3.3 孤山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3.4 孤山岩体侵蚀速率研究
第四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与沉积相分析
    4.1 运城盆地SG-1 孔沉积序列和沉积相分析
    4.2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
    4.3 运城盆地SG-1 孔环境代用指标记录
第五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
    5.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5.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讨论
第六章 运城盆地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6.1 孤山晚新生代地貌的形成
    6.2 运城盆地北部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
    6.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结论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黄淮海平原晚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 淮平原晚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
    1.1 黄淮平原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格局的形成
        1.1.1 东部山脉的隆升及平原地貌的形成
        1.1.2 东部陆架的沉降与海陆格局的形成
    1.2 黄河的贯通及其对东部平原的影响
        1.2.1 黄河贯通对黄淮海平原地表过程的影响
        1.2.2 黄河贯通对中国东部平原水系的影响
        1.2.3 黄河贯通对中国东部源-汇过程的影响
    1.3 东部沿海晚第四纪大规模海侵事件
        1.3.1 第四纪海侵事件
        1.3.2 海陆相互作用
2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 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构造-气候作用
    2.2 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地貌的动态演化
    2.3 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重大事件的年代学研究
3 研究展望

(3)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势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3.1 研究理论
        3.1.1 物源分析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3.2 测试方法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3.3 实验样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古河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遥感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1.2.2 古河道研究现状
        1.2.3 遥感技术在古河道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难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3 研究区古河道研究概况
第3章 应用数据及古河道解译方法
    3.1 数据源介绍及数据获取
        3.1.1 光学遥感影像
        3.1.2 ASTER GDEM高程数据
    3.2 遥感图像预处理
        3.2.1 影像镶嵌
        3.2.2 影像裁剪
    3.3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
        3.3.1 遥感图像数据融合
        3.3.2 主成分分析
        3.3.3 彩色合成
    3.4 古河道遥感解译方法研究
        3.4.1 遥感影像解译方法
        3.4.2 古河道遥感解译流程
        3.4.3 建立古河道遥感解译标志体系
        3.4.4 建立地形三维表面模型
        3.4.5 古河道详细解译
第4章 研究区新构造运动与古水系演变关系的探究
    4.1 新构造运动及其对东北地区现今地貌的影响
        4.1.1 东北地区新生代以来的地壳构造格架
        4.1.2 新构造运动
        4.1.3 新构造运动对东北地区现今地貌的影响
    4.2 新构造运动、水系演变与古河道之间的关系
    4.3 研究区的水系演变过程
        4.3.1 第四纪以前的古水系演变格局
        4.3.2 早、中更新世向心状古大湖时期
        4.3.3 晚更新世外流水系时期
        4.3.4 松辽分水岭主导下的水系分布
    4.4 古河道验证分析
第5章 水系演变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认识及存在问题
        1.2.2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1.2.3 晚新生代层状地貌面研究及存在问题
        1.2.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区域地形地貌
        2.1.2 区域气候植被特征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2.2.2 区域主要断裂
        2.2.3 区域地层序列与岩浆岩
        2.2.4 研究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重力场特征
        2.3.2 磁场特征
        2.3.3 综合物探反演
    2.4 区域构造地貌划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3.1 区域新构造演化
        3.1.1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晚中新世的构造隆升
        3.1.2 六盘山地区新构造演化
        3.1.3 陇西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3.1.4 鄂尔多斯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3.1.5 秦岭新构造运动演化
    3.2 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新构造演化
        3.2.1 海原断裂的构造演化
        3.2.2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构造演化
    3.3 区域新构造演化过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
    4.1 区域地层划分及存在问题
        4.1.1 区域晚新生代地层划分方案
        4.1.2 研究区以往地层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4.2.1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4.3 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4.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4.3.2 沉积体系分析
    4.4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分析
        4.4.1 研究区可参考的晚新生代标准地层年代剖面
        4.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5.1 新生代沉积底部不整合
    5.2 千河盆地晚中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充填特征
        5.2.1 千河盆地甘肃群(N_(1-2)G)沉积充填特征
        5.2.2 千河盆地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5.2.3 千河盆地内甘肃群及三门组顶部夷平面
    5.3 渭河盆地西端晚中新世—上新世沉积充填特征
        5.3.1 渭河盆地西端灞河组(N_1b)、蓝田组(N_2l)沉积充填特征
        5.3.2 渭河盆地西端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5.4 鄂尔多斯西南缘“古三门湖”消退及其新构造意义
        5.4.1 三门组湖相沉积物特征
        5.4.2 三门组湖相沉积期气候环境演化
        5.4.3 古湖泊消退及新构造意义
    5.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第四纪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演化
    6.1 千河盆地层状地貌面序列
        6.1.1 千河盆地貌面的识别
        6.1.2 千河盆地地貌面空间分布特征
        6.1.3 千河盆地地貌面结构特征
    6.2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6.2.1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6.2.2 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年代
    6.3 千河河流阶地的成因
        6.3.1 河流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3.2 河流发育对构造的响应
    6.4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6.4.1 千河盆地山麓剥蚀面的发育与解体
        6.4.2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6.5 渭河水系形成演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红土高原”发育的地质背景
    7.2 上新世初期“红土高原”的解体及其对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响应
    7.3 晚上新世千河盆地断陷、夷平面解体及新构造意义
    7.4 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演化及构造意义
    7.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结论与存在问题
    结论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华北新构造:印欧碰撞远场效应与太平洋俯冲地幔上涌之间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北构造地貌特征
2 环鄂尔多斯伸展断陷盆地构造
    2.1 银川-河套裂谷系
    2.2 汾-渭裂谷系
3 太行山隆起中南部和东南缘断陷盆地
4 东部平原区新构造
5 渤海湾海域区
6 华北南缘东秦岭断裂带
7 郯庐断裂带
8 其他走滑断裂构造
9 华北新构造应力场
    9.1 新构造应力方向
    9.2 现今活动构造应力机制
10 讨论:华北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区域动力学
    10.1 华北新构造演化阶段及构造应力机制转换
        (1) 新近纪晚期 (9~10Ma至2.5Ma) 伸展断陷作用阶段:
        (2) 早、中更新世稳定湖盆发育阶段:
        (3) 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最新构造变动阶段:
    10.2 与青藏高原东部晚新生代挤出造山构造事件的对比
    10.3 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构造挤出的传播方式与华北新构造运动
    10.4 印欧碰撞远场效应与地幔上涌之间的相互作用
11 主要结论

(7)拒马河流域新构造运动及其对地下水赋存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依据及现状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主要工作量及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环境
    2.2 区域地质条件
3 拒马河流域新构造运动
    3.1 新构造运动的界定
    3.2 拒马河流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4 基岩地下水赋存条件及蓄水构造特征分析
    4.1 地下水影响因素及赋存条件分析
    4.2 拒马河流域典型蓄水构造特征分析
5 新构造运动对地下水赋存规律的控制作用
    5.1 拒马河流域地下水系统
    5.2 涞源断陷盆地控水模式
    5.3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控制模式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8)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冲积河流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2.1
    冲积河流的界定 2.2
    冲积河流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的案列 2.3
    新构造运动学研究进展与河流研究 3
    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的各领域研究进展与评述 3.1
    新构造运动控制流域水系格局及河流走向的研究 3.2
    构造应力场对水系分布格局控制的研究 3.3
    新构造运动对河道形态与河床演变影响的研究 3.4
    活动断层构造对河流发育影响的研究 3.5
    新构造运动对河流发育的间接影响研究 3.6
    河流侵蚀反作用形成“新构造”的研究 4
    新构造运动及其对冲积河流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5
    结论与展望

(9)淮河水系的形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流域自然地理
        1.1.2 研究项目依托
    1.2 研究时段的界定
    1.3 研究区域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科学问题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5.1 国外学术研究综述
        1.5.2 国内学术研究综述
        1.5.2.1 建国前对淮河水系的记载和研究
        1.5.2.2 现代对淮河水系的综合介绍和研究
        1.5.3 国内学术研究存在问题
        1.5.3.1 缺乏系统的全面研究
        1.5.3.2 研究理论单一
        1.5.3.3 研究依据有限
    1.6 资料方法、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6.1 资料与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6.3 工作量
    1.7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淮河流域区域地质背景与淮河形成
    2.1 淮河流域区域地质背景
        2.1.1 淮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2.1.1.1 中朝准地台
        2.1.1.2 秦岭褶皱区
        2.1.1.3 扬子准地台
        2.1.2 淮河流域第四纪地质
        2.1.2.1 第四纪堆积物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2.1.2.2 第四纪地层
    2.2 淮河流域古地理演变
    2.3 淮北平原演变与淮河的形成
        2.3.1 早更新世淮北平原
        2.3.2 中更新世淮北平原
        2.3.3 晚更新世淮北平原
        2.3.4 全新世淮北平原
    2.4 本章小结
3 淮河水系干支流及运河的演变
    3.1 对黄河夺淮始端的再认识
        3.1.1 黄河夺淮始端的异议
        3.1.2 异议原因分析
    3.2 黄河夺淮前的淮河水系
        3.2.1 先秦至两汉时期的淮河水系
        3.2.1.1 干支流
        3.2.1.2 运河
        3.2.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淮河水系
        3.2.2.1 干流
        3.2.2.2 支流
        3.2.2.3 运河
        3.2.3 隋唐北宋时期的淮河水系
        3.2.3.1 干流
        3.2.3.2 运河
    3.3 黄河夺淮期间的淮河水系
        3.3.1 南宋
        3.3.2 元
        3.3.3 明
        3.3.4 清
        3.3.5 运河
    3.4 黄河北徙后的淮河水系
        3.4.1 清末民国时期
        3.4.2 建国初期的淮河水系
        3.4.3 淮河流域水系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淮河水系湖泊的演变
    4.1 先秦时期淮河流域的湖泊
        4.1.1 湖泊分布
        4.1.2 湖泊特点
    4.2 汉唐时期淮河流域的湖泊
        4.2.1 湖泊分布
        4.2.2 湖泊特点
    4.3 宋金以后淮河流域的湖泊
        4.3.1 淤废消亡型
        4.3.2 移动消亡型
        4.3.3 潴水新生型
    4.4 本章小结
5 淮河水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因素
        5.1.1 黄河干扰
        5.1.1.1 对河流的影响
        5.1.1.2 对湖泊的影响
        5.1.2 气候因素
        5.1.2.1 淮河流域的气候变迁
        5.1.2.2 淮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5.1.2.3 对水系演变的影响
        5.1.3 地质地貌因素
        5.1.3.1 地质因素
        5.1.3.2 地貌因素
        5.1.4 植被因素
    5.2 人为因素
        5.2.1 水利开发的影响
        5.2.1.1 黄河夺淮前
        5.2.1.2 黄河夺淮期间
        5.2.1.3 黄河北徙后
        5.2.2 人为决河
        5.2.3 水土流失
        5.2.4 人工采砂
6 淮河水系演变的环境响应
    6.1 流域内的洪涝灾害
    6.2 流域内的旱灾
    6.3 流域内的地震灾害
    6.4 生态环境的恶化
7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个人简历及研究工作)

(10)山西霍山山前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位置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山前断层三角面形态的研究
    1.3.2 跨断层水系形态特征研究
    1.3.3 断裂带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研究
    1.3.4 探槽古地震的研究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演化历史
    2.1.2 山西断陷盆地带特征
    2.1.3 周边主要活动断裂带
2.2 区域第四纪地层
    2.2.1 区域地层分布
    2.2.2 第四纪地层
    2.2.3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地层
2.3 霍山山前断裂带的研究进展
    2.3.1 历史地震资料整理
    2.3.2 研究历史回顾
    2.3.3 取得的主要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
3.1 区域地形剖面
3.2 断层三角面形态特征
3.3 断裂带沿线水系平面展布特征
    3.3.1 跨断裂带水系平面展布
    3.3.2 跨断层水系的平面展布模式
    3.3.3 有关跨断层水系水平位错的核实
3.4 跨断裂带水系纵剖面特征
    3.4.1 地貌定量参数原理
    3.4.2 河流纵剖面特征
    3.4.3 地貌参数反映的构造活动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断裂带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4.1 断裂带的几何展布特征
4.2 断层活动性野外调查
    4.2.1 断裂带南段 A 次级段(苏堡-广胜寺段)
    4.2.2 断裂带南段 B 次级段(广胜寺-观堆段)
    4.2.3 断裂带南段 C 次级段(观堆-杨家庄段)
    4.2.4 断裂带北段 D 次级段(梨湾-南车腰段)
    4.2.5 断裂带北段 E 次级段(南车腰-霍口段)
    4.2.6 断裂带北段 F 次级段(霍口-龙凤段)
4.3 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
    4.3.1 擦痕产状反映的运动学特征
    4.3.2 断层剖面形态反映的运动学特征
    4.3.3 构造微地貌形态反映的运动学特征
    4.3.4 断层三角面形态反映的运动学特征
    4.3.5 跨断层水系形态反映的运动学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探槽古地震事件分析
5.1 古地震研究内容
    5.1.1 探槽古地震研究内容
    5.1.2 探槽野外工作方法
5.2 探槽揭示的古地震事件
    5.2.1 探槽位置布设
    5.2.2 探槽 Tc01
    5.2.3 探槽 Tc02
    5.2.4 探槽 Tc03
    5.2.5 探槽 Tc04
    5.2.6 探槽 Tc05
5.3 地震复发周期及倾向滑动速率估算
    5.3.1 断裂带的强震复发周期
    5.3.2 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进展
    5.3.3 断裂带的倾向滑动速率估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相关问题讨论
6.1 1303 年洪洞 8.0 级历史地震地表变形讨论
    6.1.1 确定形变遗迹的方法
    6.1.2 已发现的地震形变遗迹
    6.1.3 历史强震的地表破裂带规模估计
6.2 断裂带的动力学模式讨论
    6.2.1 鄂尔多斯周缘的动力学模型
    6.2.2 霍山山前断裂带的动力学模式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认识和结论
7.2 主要进展
7.3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野外典型照片 附录 2:跨断裂带水系偏移量统计表

四、华北山地的水系变迁与新构造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D]. 闫纪元.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黄淮海平原晚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J]. 闫纪元,胡健民,王东明,公王斌,梁霞. 地质通报, 2021(05)
  • [3]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4]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古河道研究[D]. 张配. 吉林大学, 2020(08)
  • [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D]. 张天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6]华北新构造:印欧碰撞远场效应与太平洋俯冲地幔上涌之间的相互作用[J]. 张岳桥,施炜,董树文. 地质学报, 2019(05)
  • [7]拒马河流域新构造运动及其对地下水赋存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D]. 冯庆达.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8]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金德生,乔云峰,杨丽虎,宋献方. 地理研究, 2015(03)
  • [9]淮河水系的形成与演变研究[D]. 吴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1)
  • [10]山西霍山山前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D]. 徐岳仁.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3(05)

标签:;  ;  ;  ;  ;  

华北山区水系变化与新构造运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