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宣之际,清政府试图运行国家财政预决算

光宣之际,清政府试图运行国家财政预决算

一、光宣之际清政府试办全国财政预决算(论文文献综述)

马金华,毕学进,刘锐[1](2021)在《从“家国财政”到“国家财政”:近代中国预算制度演进路向(1911-1949)》文中认为清末公共预算理念引介中土,知识分子呼吁中枢改革预算。内忧外患下,清廷试办宣统三年预算案,迈开了我国近代预算改革的第一步。进入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先后颁布《审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文本,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专门成立主办预算的直属主计处,并建构相互牵制的预算系统,预算渐趋独立,程式愈趋规范。虽然此时预算依然受到非正式制度的人为干预,但在制度设计上,已然形成近代意义上的预算运行链条。这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帝制土壤下的"君主财政"运转范式,预算监督逐步进入公众视野,预算程式也由"人治"向"法治"转变,财政管理范式逐步由"家国式"转为"国家式"。

蔡毅[2](2020)在《清末新政时期清廷试办国家预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即有编制财政收支计划的传统,上自周代“九式”、“九赋”,下至明清时期会计录,历经千余年发展演变,编制技术与造报程式均日趋完备,但终为帝王决策之据,未脱离传统“度支之学”的窠臼。而西方预算自诞生之日起,便走上了限制王权,力争“财为民用”的迥异道路,直至议会最终掌握预算监督权与议决权,国家财政收支完全纳入法制轨道。太平天国起义与洋务运动将传统财政推入了近代化轨道,且为日后试办预算奠定了一定基础。甲午战争前后,西方近代预算学说随宪政思想传入中国,逐渐被官员士绅所熟知,并有若干省份先行试办。新政改革上谕后,清廷举办新政、清偿外债皆需巨款,财政捉襟见肘,于是有试行预算来解决财政困境的建议,统治者亦为之所动。在历经财政机构改革、财况调查统计、清理财政、货币金融改制等先期筹备工作后,清廷于1910年2月开启了首次试办预算历程,预算编定后交付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经议员集议通过后奏请摄政王批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例国家预算,即宣统三年预算案。清廷于第二年春季续办宣统四年预算,在章程与造报结果上均较上年有明显改进,编定后不久武昌起义爆发,未经议决而清王朝已迅速土崩瓦解,故两次试办仅有预算而无最终决算,但首开中国近代预算之功不容抹煞。通过新政时期的两次试办预算,各地收支造报渐趋明晰,财政金融体系渐趋完备,相关章程的制订与财税官员的历练培养,更为日后民国时期预算制度的发展完善奠定了相当的制度与人才基础。然而试办预算期间自始至终充斥着各方争斗,皇室内部因预算而“兄弟失和”;部院督抚就预算与度支部反复“讨价还价”,无视预算约束章程;言官报界与财政监理官互相龃龉,冲突不断。作为度支部与部院督抚利益角逐焦点的宣统三年预算案,在成立后亦屡被后者奏请修改。欧美日本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却在晚清的中国发生了变异。由此昭示国人外洋制度虽好,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实施环境与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否则只能是华而不实的空头文件,难收开源节流、调剂国用的功效。

蔡毅[3](2020)在《晚清财政史研究综述》文中指出财政史作为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历来为史家所重视。发轫于清末的晚清财政史研究,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数代学人百余年的不懈努力,在财政通史、财政专题史、资料汇编等方面均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研究广度、深度均较之前大大拓展与深化。但由于晚清时期的社会大变革背景以及资料过于浩繁,加大了研究难度。上述研究在杂税、同期中外财政制度比较分析、普通民众对政策感受等方面仍有深化拓展空间。

任智勇[4](2018)在《清末各省财政监理官人员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改变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政府财政体制的混乱局面,度支部于光绪三十四年底借预备立宪之机酝酿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在直接插手地方财政和继续由地方督抚掌控财政的两种取向之间,度支部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派出财政监理官,协同地方官员清查各省财政。在选择这些监理官时,度支部尽力搜罗了国内的理财专家和本部门的优秀中级官员作为各省正监理官,并派出相对年轻的副监理官辅助他们。这样的人员结构是使清理财政得以较为顺利推行的因素之一,其结果是使清朝政府第一次对国内财政情况有了相对准确的了解。监理官们在民国成立之后多继续就职于财政部门,并成为中坚力量。

马金华,刘锐[5](2018)在《西方财政理论在清末中国的传播及影响》文中提出清末是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转型时期,是中国传统制度向近代制度转折的肇始期,它从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转轨。从先秦时期始至20世纪上半叶而止,三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古典财政思想到清朝末年已难以为继,不得不参照西方财政思想和财政体制进行改革。伴随着清末财政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展开,传统的中国旧财政理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西方经济学诸说特别是财政思想腾涌国门的影响下,撇开传

赵璐迪[6](2014)在《清末新政时期黑龙江财税改革述论》文中认为清末,边疆危机的加剧和对新政的巨额投入,致使黑龙江地区发生严重的财政危机。黑龙江省为缓解危机,增加财政收入,开始对财税进行改革。其改革的主要内容为:增加财税收入、建立预算制度、财税管理体制的变革、整顿金融四个方面。增加财税收入方面:改革中,对黑龙江省税务的整理成为增收的主要措施。其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分别为整理旧税、开征新税、拟定税章和统一税率、整顿盐务、征派各种杂捐。经过对税务的整顿,一定程度上使黑龙江省财政收入有所增加,缓解了黑龙江省财政危机。建立预算制度方面:预算制度是近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理财政局的设立,以及对全省财政收支的清查,是预算的筹备阶段,这为预算制度的实施提供基础。而黑龙江省提前试办预算,也为全国预算的制定奠定基础。预算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扭转黑龙江省财政入不敷出的状态起到积极作用。财税管理体制变革方面:为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达到重塑高度集中财政管理体制的目的,对地方财税机构进行调整,并对国家税与地方税进行划分,这是财税管理体制变革的主要内容。金融秩序整顿方面:新式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对币制的整饬均为整顿金融的主要内容。设立的新式金融机构主要有广信公司、官银号和大清银行哈尔滨分号。对币制的整饬,是以发行新币、回收旧币为主要手段进行整顿。新政时期黑龙江省财税改革内容较为全面,不仅推动了黑龙江地区的实业发展,还促进了黑龙江省财税的近代化。但是由于各方条件的限制,财税改革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给黑龙江地区社会带来一些问题。本文以相关史料为研究基础,系统地将新政时期黑龙江财税改革的背景和改革过程做出详细的阐述,从财税改革对黑龙江省社会的影响中评价其成败得失,并从财税改革中总结经验与教训。

戴丽华[7](2013)在《民国时期印花税制研究》文中认为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税制得以持续的重要保证。印花税制是我国引进西洋税制的最先尝试,是中国传统税制向近代税制嬗变的重要标志。鸦片战争后,传统农业遭到破坏,中国被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加快了农业资本主义的步伐;国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民族资本主义的崛起也带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70至90年代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时机,这一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鸦片战争使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彻底击碎了国人“夜郎自大”的黄粱美梦,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真理,由此经世济民的财经理论成为了他们学习的重点,被大量地引入中国。西方财税理论在中国的深入传播使晚清政府了解到印花税是西洋各国所通行之税种且收效甚好,于是在积极探索开拓新税源的过程中非常青睐于印花税,印花税由此成为了我国引进的第一个西洋税种。清政府于光绪二十八年和光绪三十四年进行两次试办。然而,在当时民力不足以承受过多的税负情况下,两次试办都是以敛财为急务,立新而不废旧,最终失信于民,未能使得印花税加以推广,仅限制在比较狭小的区域内,许多地区最终不得不暂停试办。民国肇建,百废待兴,支出日广,需款浩繁,北京政府决定积极开征新税,并将酝酿已久的印花税付诸实施,在清末《印花税则》的基础上制订了《印花税法(草案)》,随后又颁发了相关的法规章程,对印花税征收的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详细补充,其最初的制度设置堪称完备,由此建立起了我国印花税制的基本框架,后经多次修订使其税法体系更趋完善,印花税制在这一时期有了初步发展。但由于时局动荡,军阀割据愈演愈烈,地方拥兵割据,中央政权更迭不断,财权涣散,印花税的征管难以统一;加之政府管理缺失,税法设置后又出现超出立法程序的随意变动,地方上执法手段粗暴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印花税摊销勒派,私印滥发严重,使印花税的税收本质发生变异,与其他苛捐无异,商民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诚信纳税意识不强,导致印花税征收的效果不佳。税收导向正确与否是税制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由于推行了一系列积极的财经政策,近代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的爆发中断了自1936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趋势,广大的沿江沿海工商业发达的地区以及江苏、江西、安徽、湖南等农业发达地区先后被日军控制,沦陷区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奴役和经济掠夺的对象,民族资本急剧破产。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印花税的印制和征管工作,并进一步对印花税的稽征进行整顿,对地方摊销勒派、截留税款等严重问题进行肃清,有效地保证了印花税征管工作。同时,印花税制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如收复租界的印花税属地主权,按照立法程序来修订《印花税法》以及确立了税法的公平合理等原则,等等。但抗日战争的爆发也使国民政府初期印花税征管工作刚刚有了明显成绩却因此中断,广大的沿江沿海工商业地区的沦陷使印花税收急剧减少,加上军费的极速增长,迫使国民政府财政进入了战时财政阶段,多次修订《印花税法》,扩大了贴花凭证的范围,调整并酌量增加了税率,加重了罚则。加之后期的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加剧,虽然印花税收总额有所增加,但广大工商业的发展却因此遭致摧残。抗战结束后,由于内战的爆发,有所恢复的中国经济又陷入了混乱状态。军事上的节节败退使得军费激增,国民政府始终无法彻底根治财政赤字的顽疾,国民政府不得不绞尽脑汁弥补财政上的亏空,大量发行内债,增发法币和金圆券,举借外债,同时还奉行战时税收政策,其中,4年内进行了5次《印花税法》的修订就是其敛财税收的重要表现。其修订的宗旨无非是扩充税源,提高税率,加大罚则,最终使印花税由“良税”逐步沦为“苛捐”。由此,民国印花税制经历了前期的初步发展及逐步完善,最终在民国晚期发生本质蜕变,随着国民政府政权的倒台而中断。从税制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税收制度选择的基础、税收制度发展变革的源动力和税收制度发展变革方向及特征的决定因素。因此,税制的修订应以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为参照,税收制度必须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状况相适应,不能超越客观经济状况设置或改革税制。综观民国时期印花税制的发展历程,就其本身的税制引进而言并无可厚非,因为印花税本身具有其他税种所不具备的“取微用宏”优势,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民间交往频繁,以商事活动中簿据和凭证为征收对象的印花税在税源上有所保障。但民国晚期政府的税收导向却出现较大问题,南京国民政府在超越社会经济基础上对《印花税法》进行频繁修订使商民难以承受,抗征、拒缴频发,且在整个税法制定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弊端,如税法的制定过程并没有完全按照税收立法的程序来制定,不能使民众广泛参与,体现了太多的行政立法的强制性,由此说明民国晚期印花税制的中断主要是由于政府在税制设置过程中的过多行政干预造成的。同时,在印花税制的推进过程中,中央与地方也存在较多财权矛盾,越是有法不依则说明中央与地方的积弊越深,特别是在当时的财权已经出现下移趋势情况下,地方势力对税法强制推行的抵制也就在所难免。一直以来,中央对省级财政控制力度过强,将省级财权纳入中央财政的附属地位,省级财政税源急剧萎缩,同时又赋予县市地方过多的自治权,从而导致了省级财政无法调控好地方税收,由此造成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博弈中,地方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游离于税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印花税征管中的有效管理缺失,使得勒销、摊派的弊病时有发生,印花税的本质发生严重蜕变,由“良税”沦为“苛捐”。然而,无可厚非的是,民国时期印花税的征管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得到了改进,如实行和推广简化贴花办法、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税收宣传以及在整个税务系统进行征管竞赛等做法在当今税收征管工作中仍算是比较先进的方法,对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对我国今后的印花税制改革都将是有益启示,使我们更加关注于税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有益探索,积极推进“分税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体制内部改革。

郭绍敏[8](2012)在《“兵财并治”:清末政制改革与国家能力建设》文中研究指明以往的清末宪政研究往往忽略军事和财政问题。实际上,军事和财政改革应被视作清末政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其目标是统一国权,集兵权和财权于中央政府,强化国家对军队的控制能力,提升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最终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民族强国。只是,清政府是一个衰弱的政府,而最高统治者也缺乏足够的政治能力、资源、智慧来掌控改革的步骤,改革以失败告终。政制改革的失败不仅导致清王朝的覆亡,而且还对其后的中国国家建设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

刘显琨[9](2013)在《清末江苏苏属清理财政 ——基于《苏属财政说明书》的研究》文中指出晚清是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转型时期,在财政上亦是如此。地方财权自太平天国时期不断坐大,而清廷也不甘丧失财权统一,与地方进行了争权斗争。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不明确,地方政府侵挪中央款项,形成“外销”,中央不断向地方摊派费用,各有理由,但无章法。清末,为了挽救统治危亡,清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清理财政,筹划预算的财政改革,也成为清末宪政的基础。江苏苏属清理财政是全国清理财政的重要一环。本文研究的是狭义上的清理财政,主要依据苏属清理财政局编纂的《财政说明书》。《财政说明书》所载的关键要义有三点:一、梳理外销款项;二、详陈通省财税制度的利弊;三、拟定国、地税划分方案。基于清理财政是实行预算的先决条件,实行预算是清理财政的最终目的,继而对苏属宣统三年财政预算案加以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对晚清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矛盾及省级财税运转系统做一窥探;对清理财政和实行预算的成效做一理性评价。之于当前中国的新财税体制改革仍有着一定地借鉴意义。

苏全有[10](2013)在《从清末新政看财政危机中的政府应对》文中认为清末政府在施政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财政投向新政,这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其中存在两大致命缺失,之一是对实施之前的宣教铺垫,从兴学、公债、印花税及户口调查等四个方面可以看出,清末在将财政投向新政之前,应加大宣教的力度,提高宣教的效果。之二是清末新政中的财政投入巨大,而超越许可限度的庞大财政支出必然形成苛征,引起民众激烈反抗,对清廷统治、社会安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清末政府财政出现危机,进而走向崩溃,实属未能控制支出规模、操作不当所致。

二、光宣之际清政府试办全国财政预决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宣之际清政府试办全国财政预决算(论文提纲范文)

(1)从“家国财政”到“国家财政”:近代中国预算制度演进路向(1911-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代中国预算制度阶段性演进的历史镜像
    (一)肇始发轫:清政府西式预算制度的初始实践(1908-1911)
    (二)百折千回:民国预算制度的曲折改革(1912-1931)
    (三)峰回路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预算制度的转型完善(1931-1937)
    (四)日臻定型:近代预算制度的修正调适(1938-1948)
        第一,对原有法律的落实、完善。
        第二,适应形势需要的进一步调整。
二、预算公开:行政监督向公众监督的演进
三、预算程式:“人治”向“法治”的衍变
    (一)概算环节。
    (二)拟定预算环节。
    (三)法定预算环节。
    (四)分配预算环节。
四、余论

(2)清末新政时期清廷试办国家预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2.1 财政通史类研究
        1.2.2 清末新政时期财政改革整体研究
        1.2.3 清末新政时期国家预算专题研究
    1.3 相关界定
        1.3.1 概念界定
        1.3.2 时间界定
第二章 新政时期试办国家预算的背景
    2.1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预算”
        2.1.1 唐代早期及之前的“国家预算”
        2.1.2 中晚唐至清代的“会计录”
        2.1.3 “量入为出”财政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2 财政近代化的开端
        2.2.1 近代性质财政款目的出现
        2.2.2 财政收支结构的逐步近代化
        2.2.3 近代地方财政的发轫
    2.3 西方近代预算的传入与早期实践
        2.3.1 西方近代预算的产生与发展
        2.3.2 近代预算知识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2.3.3 近代预算在各省的早期尝试
    2.4 试办预算的紧迫性
        2.4.1 庚子国难后集权与筹款之需
        2.4.2 宪政筹备清单中的赶办要项
    2.5 小结
第三章 新政时期试办预算前相关筹备工作
    3.1 财政管理机构改革
        3.1.1 中央财政管理机构改革
        3.1.2 地方财政管理机构改革
    3.2 调查统计各省财政状况
        3.2.1 宪政编查馆主导下的财政调查统计
        3.2.2 奏定调查财政条款后的进展
    3.3 财政领域的清理整顿
        3.3.1 奏颁清理财政章程
        3.3.2 普设专局与派驻财政监理官
        3.3.3 财政清理的艰难推进
    3.4 货币金融领域改革
        3.4.1 改革前币制之混乱
        3.4.2 币制金融改革措施
    3.5 小结
第四章 宣统三年、四年试办国家预算
    4.1 宣统三年预算案始末
        4.1.1 奏颁预算相关章程
        4.1.2 造报与议决预算
    4.2 宣统四年预算的编制与上报
        4.2.1 相关预算章程的编订
        4.2.2 预算造报情形
    4.3 宣统三年、四年预算比较
        4.3.1 预算章程的改进
        4.3.2 预算总表的比较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主要执行机构态度与各利益主体间矛盾斗争
    5.1 主要执行机构态度
        5.1.1 部院态度—以陆军部为例
        5.1.2 各省督抚的应对之策
    5.2 各利益主体间矛盾斗争之一斑
        5.2.1 朝中亲贵间的博弈
        5.2.2 财政监理官与言官等的矛盾
    5.3 小结
第六章 新政时期试办预算的成效、局限及启示
    6.1 试办预算的主要成效
        6.1.1 财政经济方面成果
        6.1.2 法律章程方面成果
    6.2 试办预算的局限与启示
        6.2.1 试办预算的局限性
        6.2.2 试办预算的启示
    6.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晚清财政史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前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三、改革开放后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四、研究空间与前景展望

(4)清末各省财政监理官人员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各省财政监理官的派出
二、财政监理官履历
三、监理官之履职
四、余论

(6)清末新政时期黑龙江财税改革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
    注释
第一章 清末新政时期黑龙江财税改革的背景
    一、 黑龙江财税历史概况
        (一) 财政管理状况
        (二) 财政收入概况
        (三) 财政支出概况
    二、 清末黑龙江财政危机加重的原因
        (一) 对新政巨额投入
        (二) 俄国对黑龙江地区经济的挤压
    注释
第二章 新政时期黑龙江财税改革主要内容
    一、 百计罗掘以增加财政收入
        (一) 整理旧税
        (二) 开征新税
        (三) 统一税章与税率
        (四) 整顿盐务
        (五) 征派杂捐
    二、 财政预算制度的建立
        (一) 预算制度的筹备
        (二) 预算制度的建立
    三、 财税管理体制改革
        (一) 财税管理组织的变革
        (二) 划分国税与地税
    四、 整顿金融
        (一) 近代金融机构的设立
        (二) 整饬币制
    注释
第三章 新政时期黑龙江财税改革成败得失
    一、 新政时期黑龙江省财税改革的积极作用
        (一) 推进黑龙江地区实业的发展
        (二) 促进黑龙江财税的近代化
    二、 新政时期黑龙江省财税改革的消极影响
        (一) 新政财税改革的不足
        (二) 财税改革后产生的问题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民国时期印花税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民国印花税制的产生背景研究
        1.3.2 关于民国时期印花税制发展研究
        1.3.3 关于民国时期印花税制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近代中国引进印花税的背景分析
    2.1 印花税溯源及各国举办情形
    2.2 近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演变
    2.3 民主宪政与西方税制的传播
    2.4 清末清理财政与厘定税种
    2.5 革除税弊与创办工商新税
    2.6 清末筹议与试办印花税的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评析
    本章小结
3. 印花税制的确立与初步发展(1912—1927年)
    3.1 北京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及财政状况
        3.1.1 北京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3.1.2 北京政府时期的财政状况
    3.2 印花税制的确立
        3.2.1 全面开征印花税的舆论宣传准备
        3.2.2 《印花税法(草案)》的颁布
        3.2.3 印花税征收的管理制度及机构设置
    3.3 印花税制的初步发展
        3.3.1 征税范围的扩大
        3.3.2 税率的调整
        3.3.3 罚则及立法程序的规范
    3.4 印花税制的实施及其效果评析
        3.4.1 印花税征收中的税收宣传
        3.4.2 印花税款及罚金的分配
        3.4.3 印花税的征收
        3.4.4 印花税征收的效果评析
    本章小结
4. 印花税制的承袭与演变(1927—1945年)
    4.1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及财政状况
        4.1.1 1927-1937年的经济及财政状况
        4.1.2 1937-1945年的经济及财政状况
    4.2 《印花税法》的沿袭与推进
        4.2.1 《国民政府财政部印花税暂行条例(草案)》的颁布
        4.2.2 《印花税法》的推进
    4.3 印花税征管制度的改进
        4.3.1 加强印花税票的印制、销售和粘贴
        4.3.2 健全印花税征收的组织机构建设
        4.3.3 完善印花税征收的稽征制度
        4.3.4 落实基层的印花税宣传
    4.4 印花税制的实施及其效果评析
        4.4.1 印花税的征收
        4.4.2 印花税征收的特征分析
        4.4.3 印花税征收的效果评析
    本章小结
5. 民国晚期印花税制的蜕变及中断(1945—1949年)
    5.1 民国晚期的经济及财政状况
        5.1.1 经济的停滞和破产
        5.1.2 财政状况的总崩溃
    5.2 中央、省、县三级赋税体系的恢复
    5.3 《印花税法》的频繁修订
    5.4 印花税征管工作的加强
        5.4.1 完善凭证的征管办法
        5.4.2 推广简化贴花
        5.4.3 加强印花税票的管理与销售
    5.5 印花税制特征的蜕变分析
        5.5.1 政府与商民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5.5.2 征税机关游离于新旧税法之间
        5.5.3 司法机关奉行多重标准的判例理由
    5.6 民国晚期印花税的征收效果及其原因解析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推行印花税制的经验教训及其现代启示
    6.1 成功经验
    6.2 失败教训
    6.3 现代启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读博期间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
后记

(9)清末江苏苏属清理财政 ——基于《苏属财政说明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 选题缘由
    二、 学术回顾
    三、 研究方法和行文思路
第一章 苏属清理财政的背景
    第一节 深陷困窘的晚清财政
    第二节 清廷清理财政的实施
    第三节 苏属的建制
第二章 咸同以降苏属地方财政的开始形成
    第一节 经制收入
    第二节 解协饷 和 钱粮奏销 制度的停滞
    第三节 就地筹款 厘金的创行
    第四节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矛盾
        一、 厘金
        二、 海关税
        三、 外债和赔款的摊派
        四、 练兵经费的摊派
    第五节 外销款项
        一、 收支动向
        二、 量化估计
第三章 财政系统和制度的缺失
    第一节 统一主管财政机构的缺失
    第二节 不合理的财政收支办法
        一、 财政收入办法
        二、 财政支出办法
    第三节 紊乱的税制
        一、 田赋
        二、 厘捐
第四章 国地税划分与宣统三年预算案
    第一节 国地税之划分
        一、 税项类别和税项划分
        二、 省预算国、地税之比较
    第二节 宣统三年财政预算案
结论
    一、 清理财政的成效
    二、 财政预算的成效
参考文献
    一、 文献、官书、文集
    二、 方志
    三、 报刊
    四、 专着
    五、 论文
致谢

(10)从清末新政看财政危机中的政府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强化宣教是清末政府财政投向新政的基本前提
二、控制支出规模是清末财政避免由危机走向崩溃的钥匙

四、光宣之际清政府试办全国财政预决算(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家国财政”到“国家财政”:近代中国预算制度演进路向(1911-1949)[J]. 马金华,毕学进,刘锐. 公共财政研究, 2021(03)
  • [2]清末新政时期清廷试办国家预算研究[D]. 蔡毅. 河北大学, 2020(08)
  • [3]晚清财政史研究综述[J]. 蔡毅.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4]清末各省财政监理官人员考[J]. 任智勇.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8(03)
  • [5]西方财政理论在清末中国的传播及影响[J]. 马金华,刘锐. 人文论丛, 2018(01)
  • [6]清末新政时期黑龙江财税改革述论[D]. 赵璐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02)
  • [7]民国时期印花税制研究[D]. 戴丽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13(12)
  • [8]“兵财并治”:清末政制改革与国家能力建设[J]. 郭绍敏. 政治与法律评论, 2012(01)
  • [9]清末江苏苏属清理财政 ——基于《苏属财政说明书》的研究[D]. 刘显琨.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10]从清末新政看财政危机中的政府应对[J]. 苏全有.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3(03)

标签:;  ;  ;  ;  ;  

光宣之际,清政府试图运行国家财政预决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