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研究的几点看法

红斑狼疮研究的几点看法

一、研究红斑狼疮的几点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院霞,楚尧娟,薛莹,卢晓静,史香芬,王松,杜书章[1](2022)在《基于CiteSpace的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近10年国际上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发表于2011—2020年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5.7.R2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作者和被引作者、机构、国家、期刊、研究领域分析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共被引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分析该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变化。结果共纳入文献457篇,发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发文量靠前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瑞典,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英国葛兰素史克,作者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Stohl W,被引频次最多的作者是美国纽约扎克医学院的学者Furie R,期刊是Arthritis Rheum-US。该领域主要研究热点是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性研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皮下剂型研究、与利妥昔单抗联用相关研究、特殊人群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等。研究前沿趋势变化为由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转向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狼疮肾炎患者、重度活动度患者、神经狼疮患者等)临床应用研究。结论近10年来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和学者的重视,研究主要集中在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性、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未来应更多地关注在特殊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王大伟[2](2021)在《叙事护理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叙事护理,探讨其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免疫系统功能的干预效果,为提高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采用类试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9月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甲医院产科收治的82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人。对照组患者由责任护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住院期间每周3次,每次30-45min,共5-6次,出院后给予电话随访干预,每周2次,每次约30min,共6次,由研究小组同一名护士进行。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三个时间点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ed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ed Depression Scale,SDS)、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36 questionnaire,SF-36),并收集患者血清补体C3、补体C4检测结果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应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叙事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补体C3、补体C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2)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比较:干预组患者在干预2周后及干预4周后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抑郁情绪的比较:干预组患者在干预2周后及干预4周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干预2周后及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生理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生理健康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及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心理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心理健康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两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结果的比较:干预2周后及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结果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叙事护理可以降低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2)叙事护理可以改善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心理健康各维度的改善作用明显,但对于生理健康无明显改善作用。(3)叙事护理短期内改善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探讨。

王禹毅,贾瑞玲,林茂,刁庆春[3](2021)在《2009—2019年中国期刊发表的皮肤疾病临床指南报告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我国期刊发表的皮肤疾病临床指南的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医药、万方医学、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检索日期为200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集在我国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皮肤疾病临床指南。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使用临床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评价指南质量,采用Excel 2017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皮肤疾病临床指南,包括13篇西医指南和4篇中医指南。13篇西医指南中,RIGHT标准的7个评价领域即基本信息、背景、证据、推荐意见、评审和质量保证、资助与利益冲突、其他方面的报告篇数分别为9、6、0、4、0、1、1;4篇中医指南中,上述领域报告篇数分别为4、3、3、3、3、2、2。结论近10年我国期刊发表的皮肤疾病临床指南总体报告质量具有较大进步空间,建议在以后指南制订过程中参考RIGHT规范加强报告质量。

李倩,朱坤,杨善鹏,康瑜,尹东锋[4](2021)在《人血浆中羟氯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一种实用的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羟氯喹的血药浓度,并将其应用于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取人血浆样品300μl加入乙腈沉淀,取上清液加入的二氯甲烷萃取,取二氯甲烷层挥干后加入流动相复溶,进行色谱分析。采用DIKMA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0.02 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88∶12,v/v,pH=3.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 nm,流速:1.0 ml·min-1,进样体积:20μl,甲硝唑作为内标物质。采用建立的方法分析患者用药后血浆标本。结果:羟氯喹在0.1~3.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8 7),低、中、高质控样本(0.25,1,2μg·ml-1)的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准确度介于91%~102%,提取回收率为(68.56±2.33)%,内标物质的提取回收率为64.99%,短期稳定性、长期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均RSD小于6.27%。14名患者的平均血浆谷浓度为(0.99±0.38)μg·ml-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及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人体羟氯喹血药浓度的检测。

许良梅[5](20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构建出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方案,并评价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和初步效果,为下一步开展临床正式干预试验奠定基础。方法 第一阶段: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1.文献研究: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性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分析和总结,形成《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初稿》。2.方案意见征询会议:采用在线会议形式,邀请4名风湿免疫科临床医护人员和6名SLE患者共同参与到干预方案的制定中。根据会议结果对干预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函询版》。3.德尔菲专家咨询:邀请健康信息学、健康教育学、护理学、风湿免疫学等领域15位专家对方案中的在线课程教育内容进行2轮函询。课题组在每轮专家咨询结束后对专家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最终构建《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方案》。采用专家权威系数、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判断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第二阶段: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的预试验研究预试验:采用非同期对照设计,方便选取2020年6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20例SLE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8月入住的23例SLE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干预结束后,通过计算招募率、完成率和满意度三个指标评价方案可行性,通过评估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电子健康素养两个指标评价方案有效性,并邀请研究对象与干预人员对干预过程进行评价,给予意见和建议,最终修订和完善干预方案。结果 第一阶段: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1.文献研究:(1)共9篇文献纳入研究,干预对象多为艾滋病患者、学生群体、老年群体以及普通网民。干预提供者主要为计算机专业老师、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图书馆员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网络健康教育相关专业人员以及信息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干预内容上,大多数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课程内容进行培训。干预形式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干预剂量上,干预时长为10分钟到120分钟不等;干预频率为1次到8次不等。评价工具上,主要包括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测试题、电子健康素养量表。干预效果上,研究均表明通过课程培训,参与者的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均有所提高,说明通过教育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个体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2)构建的《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能力干预方案—初稿》框架为:采用在线课程培训,干预人员为4名研究小组成员,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健康信息鉴别重要性、鉴别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检索高质量健康信息的策略以及微信健康类谣言的鉴别方法4个方面;干预频次为每周2次,每次20~25分钟,共6次;可行性评价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2个方面,其中,定量评价指标包括招募率、完成率和满意度,效果评价指标为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与电子健康素养。2.方案意见征询会议:形成《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函询版》。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基本知识、网络健康信息鉴别的重要性、网站健康信息鉴别的方法、检索高质量健康信息的策略以及微信健康信息的鉴别方法5个方面,干预形式为钉钉在线课程培训,干预人员为4名研究小组成员;干预次数为6次,干预时间为双休日晚8点,每次20~25分钟。3.德尔菲专家咨询: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90,Kendall’s W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轮专家咨询后,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为4.13~4.93分,变异系数为0.05~0.18。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基本知识、网络健康信息的特征与质量、获取高质量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以及鉴别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4个方面,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以及32个三级指标。第二阶段: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的预试验研究预实验:共纳入43名SLE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干预前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与电子健康素养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实验组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评分为(12.85±2.18)分(t=8.175,P<0.001)、电子健康素养评分为(33.67±3.26)分(t=5.526,P<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结束后,共有15名SLE患者和3名干预人员针对干预过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可行性评价结果显示,招募率、完成率、满意度分别为100%,95.34%,100%。结论 本研究结合SLE患者自身特点与需求,采用理论介绍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运用在线直播平台对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进行干预。采用5次在线培训,培训内容包括SLE基本知识、网络健康信息的特征与质量、获取高质量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以及鉴别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4个方面。干预方案构建过程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构建出的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可行性。下一步研究将开展临床正式干预试验以评价干预方案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提供依据。

朱俊[6](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对王钢教授多年来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的整理,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王钢教授临床辨治慢性肾衰竭医案数据整体研读,系统性回顾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整体辨证及遣方用药的思路,总结其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使其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继承,同时为中药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提供经验。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建国以来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相关文献和王钢教授本人及其相关临床经验文献进行分析;(2)运用综述的方法,论述目前中医诊治慢性肾衰竭的研究现状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3)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王钢教授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诊疗的住院慢性肾衰竭患者医案中符合标准的1000诊次病案进行数据挖掘,重点挖掘医案中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苔、脉象、原发病、病机、方药等内容,结合王钢教授的临证经验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4)运用分层数据挖掘分析和典型病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王钢教授在治疗5种不同原发病的辨治思路;(5)运用访谈实录的方法,进一步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和思路。结果:(1)数据挖掘结果:1000诊次中男性254例,就诊604次;女性患者156例,就诊396次,平均年龄54.2岁。核心临床症状为乏力、腰酸、泡沫尿、下肢肿、夜尿频;核心舌质为舌淡、舌红、舌暗;核心舌苔为苔薄黄、苔白腻、苔薄白;核心脉象为细脉、滑脉、沉脉、弦脉;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高频药物有32味,分别是土茯苓、茵陈、蒲黄、五灵脂、车前子、大腹皮、猫爪草、槐花、六月雪、甘草、紫菀、泽兰、黄连、茯苓皮、金银花、大黄、苍术、枳实、槟榔、蒲公英、何首乌、大枣、牛膝、黄芪、郁金、菟丝子、萹蓄、川芎、太子参、白术、杜仲、玉米须。(2)核心方:①太子参、黄芪、甘草、大枣、杜仲、牛膝、苍术、茯苓皮、泽兰、大腹皮、玉米须、车前子、槐花、土茯苓、大黄、枳实、槟榔、茵陈、五灵脂、蒲黄;②何首乌、菟丝子、川芎、郁金、金银花、黄连、紫菀、蒲公英、萹蓄、六月雪、凤尾草、猫爪草;③白术、山茱萸、当归、紫河车、积雪草。(3)兼证用药:①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湿热证之大量蛋白尿:僵蚕、全蝎、龙葵、山慈菇、芡实、石韦、牛蒡子、黄芩、肾炎草、黄蜀葵花;②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之大量蛋白尿:枸杞、菊花、谷精草、海螵蛸、瓦楞子、金樱子、穿山龙、虎杖、鬼箭羽、白花蛇舌草;③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水肿:丹参、桃仁、红花、水蛭、益母草、猪苓、葫芦、防己、黄精、肉桂、虎耳草;④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咽痛、咳嗽、痰湿中阻:玄参、桔梗、冬凌草、射干、薄荷、木香、砂仁、半夏、陈皮;⑤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胃气上逆:藿香、佩兰、竹茹、吴茱萸、赭石、炮姜、冬瓜皮、桑白皮、连翘;⑥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皮肤瘙痒:秦皮、秦艽、鸡血藤、丝瓜络、地肤子、白鲜皮;⑦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寐差、水肿、脾胃不和、血尿、蛋白尿:合欢皮、酸枣仁、首乌藤、龙齿、柏子仁、椒目、葶苈子、紫苏梗、白及、石莲子、刘寄奴。(4)分层数据分析结果:①原发病为膜性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补气通阳、淡渗利水药;②原发病为IgA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利咽、养阴利咽、健脾补肾药;③原发病为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水、降尿酸药;④原发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药;⑤原发病为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养阴清热、祛风通络、通阳活血药。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王钢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肾,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肾元亏虚是发病基本之因,湿浊和瘀血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湿热导致病情反复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结合数据挖掘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为:围绕“肾劳”病名,强调病因多变,虚实辨证;维护肾元,阴平阳秘;和缓治本,多脏同调;清利活血,诊治关键;疏滞泄浊,贯穿始终。结合访谈实录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经验为:强调整体辨证,随症就因,善用复方;精于配伍,巧用药对。重视处理合并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强调治疗与调摄相结合:重视原发病,饮食疗法,预防感染,稳定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张索[7](2020)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前言: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均未明确的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异质性强,常累及多个脏器,且容易合并感染。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鉴别是否合并感染对SLE患者诊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CA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可作为机体炎症水平反应的新型指标。查阅文献,目前尚无CAR与SLE的相关性研究报道,且NLR与SLE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CAR、NLR与SLE的临床相关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拟探讨CAR、NLR与SLE合并细菌感染的关系,明确其判断SLE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第二部分拟探讨CAR、NLR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不同器官受累的关系。第一部分CAR、NLR判断SLE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目的:探讨CAR、NLR对判断SLE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深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14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排标准的275例连续性SLE患者,根据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221)和感染组(n=54),比较两组间CAR和NLR等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AR和NLR对鉴别SLE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1)感染组患者的CAR、NLR显着高于非感染组[1.38(0.78,2.88)vs 0.11(0.03,0.30),P<0.05;5.39(3.78,8.38)vs 2.40(1.41,3.54),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R与白细胞计数(WBC)(r=0.379)、中性粒细胞计数(N)(r=0.418)、Neu%(中性粒细胞百分比)(r=0.318)、NLR(r=0.356)、红细胞沉降率(ESR)(r=0.367)、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r=0.974)呈正相关(P<0.05),NLR与WBC(r=0.708)、N(r=0.809)、Neu%(r=0.517)、CAR(r=0.356)、ESR(r=0.169)、hs CRP(r=0.361)呈正相关(P<0.05)。(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R用于判断SLE合并感染的最佳临界值为0.50(敏感度85.2%,特异性92.8%,AUC=0.938),诊断效能高于WBC、hs CRP、ESR。NLR用于判断SLE合并感染的最佳临界值为3.53(敏感度79.6%,特异性75.1%,AUC=0.782)。结论:CAR和NLR有助于鉴别SLE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第二部分CAR、NLR与SLE疾病活动度及脏器受累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CAR、NLR与狼疮疾病活动度、器官受累的关系。方法:(1)纳入深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14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排标准的221例连续性、不合并感染的SLE患者,根据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将患者分为轻型SLE组(SLEDAI<10分,n=102)和中-重型SLE组(SLEDAI≥10分,n=119),比较两组间的CAR和NLR等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CAR和NLR等实验室指标和SLEDAI评分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CAR及NLR对鉴别轻型和中-重型SLE的价值。(2)根据SLE患者有无器官受累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器官受累患者的CAR和NLR差异。结果:(1)中-重型SLE组患者的CAR、NLR显着高于轻型SLE组[0.28(0.12,0.42)vs 0.04(0.02,0.08),P<0.05;2.75(1.82,4.41)vs 1.86(1.27,3.23),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的CAR(r=0.532)、NLR(r=0.253,)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0.05)。CAR与NLR(r=0.263)、hs CRP(r=0.973)、ESR(r=0.400)呈正相关(P<0.05),与C3(r=-0.328)、C4(r=-0.172)、ALB(r=-0.188)、血红蛋白(HGB)(r=-0.301)呈负相关(P<0.05);NLR与hs CRP(r=0.136)、24小时尿蛋白定量(r=0.544)呈正相关(P<0.05),与HGB(r=-0.156)、ALB(r=-0.322)、C3(r=-0.149)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R用于判断中-重型SLE的最佳临界值为0.20(敏感度68.9%,特异性98.0%,AUC=0.872),NLR用于判断中-重型SLE的最佳临界值为2.20(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57.8%,AUC=0.625)。(3)合并浆膜炎、皮肤粘膜病变、关节炎或神经系统受累的SLE患者CAR水平显着高于不合并上述器官受累者(P<0.05),而合并肾脏受累、血液系统受累、肺脏受累的患者与不合并者的CA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浆膜炎、关节炎或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NLR显着高于不合并者(P<0.05),而合并肾脏受累、皮肤粘膜病变、血液系统受累、肾脏受累、肺脏受累的患者与不合并者的NL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R用于判断中-重型SLE的最佳临界值为0.20(敏感度68.9%,特异性98.0%,AUC=0.872),NLR用于判断中-重型SLE的最佳临界值为2.20(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57.8%,AUC=0.625)。结论:CAR、NLR可作为新型指标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器官累及情况。

滕雪娇[8](202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并回顾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例资料,从多角度挖掘症状、舌脉、证素、用药的隐含规律,证素与用药规律,为中医诊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例资料数据库”。将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症状、舌脉、中药等信息逐条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6,运用IBM SPSS 22.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最终筛选出149名患者的258份病例。男性患者14名(9.4%),女性患者135名(90.6%),男女性别比例为1/10.64。纳入统计的149名SLE患者中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73岁,平均年龄为46.14±13.34岁。149名SLE患者中最短病程15天,最长病程40年以上。2.症状:纳入统计的全部病例中共出现症状82种,累计出现1892次,高频症状22种,累计频率>75%,分别是:肢节疼痛、神疲乏力、寐差、纳差、口干、胸闷气短、脱发、面部红斑、肢节肿胀、发热、咳嗽、雷诺现象、腰膝酸软、日光敏感、水肿、皮肤发斑、心悸、头晕、畏寒肢冷、便溏、小便不利、口舌生疮。因子分析将高频症状提取成9个成份。聚类分析将高频症状聚成9类。症状关联规则:共取得组间关联组37组,肢节疼痛、肢节肿胀为关联最明显症状组合。3.舌象、脉象:共有13种舌象,累计频次695次,分别是:舌质淡、舌质红、舌苔白、舌苔薄、舌质暗、少苔、舌苔黄、舌苔腻、舌有瘀斑、舌体胖大、舌质紫、舌苔水滑、舌边齿痕。共有11种脉象,累计频率411次,分别是:脉细、脉沉、脉弦、脉滑、脉数、脉弱、脉涩、脉紧、脉濡、脉缓、脉浮。4.中药:纳入统计的全部病例中共计使用中药246种,累计使用频次3453次,高频中药37种,累计频率大于60%,分别是:白术、甘草、黄芪、生地黄、当归、薏苡仁、茯苓、山药、山茱萸、赤芍、麦冬、川芎、白芍、牛膝、玄参、桂枝、枸杞子、牡丹皮、知母、泽泻、熟地黄、白花蛇舌草、丹参、生石膏、鳖甲、柴胡、黄芩、黄柏、青蒿、炙甘草、金银花、肉桂、陈皮、党参、附子、羌活、菟丝子。因子分析将高频中药提取成11个成份。聚类分析将高频中药聚成10类。中药关联规则:共取得关联组32组,白术、山茱萸、山药、黄芪为关联最明显的中药组合。5.证素:病性证素种类共10类,累计频次488次。分别是:气虚、阴虚、痰湿、血虚、火热、血瘀、阳虚、寒、风、气滞。病位证素种类5类,累计频数193种。分别是:肾、脾、肝、肺、心。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痰湿、血虚、火热为主,病位证素以肾为主,累计频率>60%。共取得关联组32组,肾与阳虚为关联最明显组合。6.证素与中药:针对气虚多选用白术、黄芪。针对血虚多选用当归、白术、枸杞子、玄参。针对阴虚多选用青蒿、鳖甲、生地。针对阳虚多选用附子、肉桂、黄芪、白术。针对寒多用羌活、桂枝、白术。针对痰湿多用薏苡仁、黄柏、羌活。针对火热多用生石膏、知母、黄柏等药。针对血瘀多用川芎、牛膝、丹参等药。病位证素为肝主要应用青蒿、鳖甲、白花蛇舌草、薏苡仁等药;病位证素在脾主要应用党参、泽泻、白术、茯苓等药;病位证素为肾主要应用泽泻、山药、附子、鳖甲。结论:1.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位证素主要在肾,与脾、肝、心、肺密切相关,病性证素以虚性证素为主,实性证素次之。虚性病性证素多见气虚、阴虚、血虚,实性病性证素多为痰湿、火热。2.病位证素为肾主要应用泽泻、山药、附子、鳖甲。针对气虚多选用白术、黄芪。针对阴虚多选用青蒿、鳖甲、生地。针对血虚多选用当归、白术、枸杞子、玄参。针对痰湿多用薏苡仁、黄柏、羌活。针对火热多用生石膏、知母、黄柏。

蔡红彦[9](2020)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当前研究证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s ratio,NLR)以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是反应全身炎症水平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NLR和PLR的水平,探讨NLR和PLR水平与SLE实验室指标以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通过查阅电子病历选取2009年至2019年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治疗的初诊SLE患者154例,同时选取来自于同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并收集患者相关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相关资料;运用相关性分析探讨NLR、PLR与SLE实验室指标及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探讨NLR、PLR对SLE和LN鉴别诊断能力。结果:SLE患者最常累及的器官依次是皮肤与粘膜(51.3%)、血液系统(47.4%)、肾脏(47%),而肺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受累比例则较低。与HC组相比,SLE组NLR、PLR水平均显着升高(均有P<0.05);与未伴发LN的SLE患者相比,伴发LN的SLE患者其NLR、PLR水平均显着升高(均有P<0.05)。相关分析显示,NLR和PLR均与SLEDAI存在显着的正相关(r=0.22,P=0.004;r=0.297,P=0.014)。ROC曲线提示,NLR取最佳截断值2.133时,其鉴别SLE和健康人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44%和78.15%;而当NLR取最佳截断值为1.844时,其鉴别SLE患者伴发LN和未伴发LN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56%和48.78%;PLR取最佳截断值147.3时,其鉴别SLE和健康人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14%和84.11%;而当PLR取最佳截断值189.0时,其鉴别SLE患者伴发LN和未伴发LN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3.06%和74.39%。结论:相较于健康对照,SLE外周血NLR和PLR水平均显着升高,均与SLEDAI存在显着的正相关;NLR和PLR具有较高的SLE鉴别诊断能力,为SLE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鲁盈,张丹君,潘峰[10](2019)在《利妥昔单抗在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难治性狼疮肾炎指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不佳或者无效,是终末期肾脏病重要的源头疾病,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B细胞异常活化在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性针对B细胞表面CD20抗原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通过与B细胞表面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杀伤B细胞。本文对利妥昔单抗在难治性狼疮肾炎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临床研究显示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但仍需循证医学研究加以验证。

二、研究红斑狼疮的几点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红斑狼疮的几点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iteSpace的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策略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现状
        2.1.1 发表年份分布
        2.1.2 开展研究的作者和被引作者
        2.1.3 开展研究的机构
        2.1.4 开展研究的国家
        2.1.5 开展研究的相关学科领域
        2.1.6 开展研究的期刊共被引情况
    2.2 开展研究的知识基础
    2.3 研究热点
    2.4 研究前沿
3 讨论
4 结论

(2)叙事护理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4 理论基础
    5 本研究相关概念
    6 技术路线图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工具
    4 资料记录与收集
    5 统计学方法
    6 质量控制
    7 伦理原则
    8 叙事护理平行病历
结果
    1 研究对象脱落情况分析
    2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均衡性比较
    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指标比较
    4 干预后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效果分析
讨论
    1 叙事护理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2 叙事护理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 叙事护理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
结论
研究创新性
研究局限性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叙事护理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干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人血浆中羟氯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流动相、内标溶液及样本的配制
        2.2.1 羟氯喹标准曲线样本
        2.2.2 质控样本
        2.2.3 内标溶液
        2.2.4 流动相
    2.3 血浆样品预处理
    2.4 方法学验证
        2.4.1 专属性考察
        2.4.2 标准曲线的制备
        2.4.3 精密度考察
        2.4.4 准确度考察
        2.4.5 提取回收率考察
        2.4.6 样品稳定性考察
    2.5 血药浓度测定
3 讨论

(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1 获取网络健康信息已成为慢性病患者实现自我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2 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慢性病患者信息鉴别能力不足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网络健康信息的鉴别能力较弱
        4 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研究现状
        4.1 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内涵
        4.2 用户网络健康信息的鉴别现况
        4.3 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现状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
    一、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
        1.4 文献质量评鉴
        1.5 资料分析
        1.6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文献分析结果
        2.5 干预方案初稿形成
    二、方案意见征询会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参会人员
        1.2 会议前准备
        1.3 会议流程
        1.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参会人员的一般资料
        2.2 会议讨论结果
        2.3 干预方案的修订内容
        3 讨论
    三、德尔菲专家咨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专家遴选
        1.2 专家人数确定
        1.3 专家咨询问卷编制
        1.4 问卷咨询与反馈
        1.5 统计分析
        1.6 指标删除标准
        1.7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专家的一般资料
        2.2 专家积极性
        2.3 专家权威程度
        2.4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
        2.5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
        2.6 两轮专家咨询结束后的最终结果
        3 讨论
        3.1 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科学性
        3.2 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在线课程教学内容的可靠性
第三部分 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预试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案
        1.3 可行性评价
        1.4 效果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1.6 质量控制
        1.7 伦理原则
    2 结果
        2.1 干预方案可行性评价结果
        2.2 干预效果评价结果
    3 讨论
        3.1 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2 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3.3 局限与改进
第四部分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创新之处
    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质量评价工具
    附录2 《SLE 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德尔菲函询专家征求意愿信
    附录3 德尔菲专家意见咨询表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附录5 调查工具
    附录6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肾衰竭文献研究
    1 现代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的文献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2 王钢教授学术观点的相关文献研究
        2.1 病因病机
        2.2 中医辨证分型
        2.3 分子生物学机制
        2.4 治疗经验
        2.5 实验室检查指标
        2.6 中西医结合防治
        2.7 邹师经验总结及展望
        2.8 结论
第二部分 慢性肾衰竭及数据挖掘技术理论研究
    1 慢性肾衰竭中医诊治现状的理论研究
        1.1 慢性肾衰竭的病名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1.3 慢性肾衰竭的现代治疗进展
        1.4 问题与展望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的研究
        2.1 中医文献
        2.2 中医证候
        2.3 中医方剂
        2.4 名老中医传承
        2.5 中药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数据采集
        2.1 医案资料
        2.2 纳入排除标准
    3 数据清洗
    4 数据分析
    5 数据表达
        5.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5.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5.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6 讨论
        6.1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的四诊要点分析
        6.2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病机证型分析
        6.3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方药构思
        6.4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用药的加减思路
第四部分 分层数据及典型病案
    1 膜性肾病
        1.1 膜性肾病分层数据
        1.2 膜性肾病典型病案
    2 IgA肾病
        2.1 IgA肾病分层数据
        2.2 IgA肾病典型病案
    3 尿酸性肾病
        3.1 尿酸性肾病分层数据
        3.2 尿酸性肾病典型病案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分层数据
        4.2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典型病案
        4.3 讨论
    5 2型糖尿病性肾病
        5.1 2型糖尿病性肾病分层数据
        5.2 2型糖尿病性肾病典型病案
        5.3 讨论
第五部分 导师经验
    1 “肾劳”病名古今论证
        1.1 古医籍考证
        1.2 邹氏论“肾劳”
        1.3 数据论证
    2 病因多变,虚实辨证
        2.1 导师论述
        2.2 数据论证
    3 维护肾元,阴平阳秘
        3.1 肾寓阴涵阳
        3.2 肾气化封藏
        3.3 保肾元大法
        3.4 数据论证
    4 和缓治本,多脏同调
        4.1 补益肾元,平补平泻
        4.2 顾护脾胃,以养先天
        4.3 养肺滋肾,金水相生
        4.4 滋肾养肝,乙癸同源
        4.5 养心益肾,水火既济
    5 清利活血,诊治关键
        5.1 清热利湿
        5.2 活血化瘀
    6 疏滞泄浊,贯穿始终
        6.1 利水泄浊
        6.2 化湿泄浊
        6.3 降逆泄浊
        6.4 通腑泄浊
        6.5 通络泄浊
        6.6 疏风泄浊
第六部分 基于慢性肾衰竭诊治的导师访谈研究
    1 访谈研究背景
    2 访谈研究设计
    3 资料转录与分析
    4 撰写访谈报告
        4.1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中医病名的认识
        4.2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4.3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大法的经验
        4.4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用药特色
        4.5 王钢教授重视慢性肾衰竭合并症的处理
        4.6 王钢教授强调慢性肾衰竭治疗与调摄相结合
创新点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CAR、NLR判断SLE 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CAR、NLR与SLE疾病活动度及脏器受累的相关性分析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8)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与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利妥昔单抗在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RTX治疗LN的作用机制
2 RTX在难治性S LE及LN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1 RTX在难治性LN中的应用
    2.2 RTX在LN合并其他系统损害中的应用
        2.2.1 合并血液系统受累
        2.2.2 合并神经系统受累
3 LN治疗中RTX使用方案和不良反应
4 小结

四、研究红斑狼疮的几点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iteSpace的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赵院霞,楚尧娟,薛莹,卢晓静,史香芬,王松,杜书章. 中南药学, 2022(01)
  • [2]叙事护理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王大伟. 青岛大学, 2021
  • [3]2009—2019年中国期刊发表的皮肤疾病临床指南报告质量评价[J]. 王禹毅,贾瑞玲,林茂,刁庆春.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03)
  • [4]人血浆中羟氯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J]. 李倩,朱坤,杨善鹏,康瑜,尹东锋. 中国药师, 2021(03)
  • [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D]. 许良梅.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D]. 朱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 张索. 暨南大学, 2020(07)
  • [8]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研究[D]. 滕雪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D]. 蔡红彦.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10]利妥昔单抗在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中的临床应用[J]. 鲁盈,张丹君,潘峰. 浙江医学, 2019(20)

标签:;  ;  ;  ;  

红斑狼疮研究的几点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