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当代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一、当代女性犯罪心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孔泽鸣[1](2021)在《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中,犯罪题材电影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来,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自我突破,同时学习、借鉴美国好莱坞犯罪题材电影和韩国犯罪题材电影,逐渐在犯罪心理类型、人物心理表征、视听语言表达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格。电影符号学创始人克里斯蒂安·麦茨继承和发扬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电影是梦的映射,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可以通过观赏电影得以释放。在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作品中,导演和编剧将人性中的欲望、恐惧、愤怒、死亡、仇恨与毁灭,纷纷以光怪陆离的影像呈现出来,使观影者深陷于导演、编剧编织的情境中,使观影者与银幕上角色的情感紧密相连,产生共情,进而上升到心灵上的共鸣。伴随着影片中角色内心欲望、仇恨等矛盾的外化与排解,观影者也将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痛苦和压力释放,电影中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约束的人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和制裁,影片所传达的法治理念对于观影者来说既是教育又是警醒。新时期以来,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受到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加之受到外国犯罪片的影响,类型化叙事特征越发明显。进入新世纪以后,内地犯罪题材电影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心理叙事特征,其中的类型元素也逐渐稳固,对犯罪题材电影的消费也变成了某些人或某些群体观影的内在心理需求,左右了他们购买电影商品的选择。当下内地犯罪题材电影明显具备了自觉的类型创作意识,能够将现实主义题材与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有机结合,更加注重表现社会底层和边缘人的病态心理特征。内地电影作品中也出现了类型交叉的犯罪题材电影,如科幻+犯罪类型,这或许也是今后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艺术创作的一种新方向。若想研究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离不开精神分析法。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中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可以划分为内生性犯罪动因和外衍性犯罪诱因。内生性犯罪动因源于原罪意识及生物属性,根据着名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这根植于犯罪者内心原始的冲动,当“自我”与“超我”失控时,人内心深处的“原我”就会出来作乱。而马斯洛则认为,当人类最低的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内心就会不自觉地产生驱动力,驱使人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自己需求。外延性犯罪诱因,即环境对心理的影响。例如长期处于压抑的工作环境、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纵容欺凌的校园环境和某些具有煽动犯罪的特殊环境的人们容易被激发和唤醒犯罪心理,并最终实施犯罪。总体上来说,犯罪者的犯罪动机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个人因素、外界环境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上述结论,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中犯罪者的心理表征进一步展开研究。结合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叙事文本,影片中犯罪者的心理表征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病态化的变态心理,犯罪者的变态心理体现在性变态、创伤应激综合症、反社会和心理幻觉;第二,复杂又矛盾的心理冲突,犯罪者的内心冲突体现在群体心理对个体的扼杀、情杀、仇杀和救赎。通过对心理犯罪者的心理表征进行归类,可以更加清晰地探究犯罪者的犯罪动机,进而揭示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在心理叙事上的特点,深度挖掘犯罪者在心理和精神上的扭曲性,从而突显人性的价值,并对复杂的人性展开深入地探讨。当下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艺术创作已经具备了类型化特征,这种类型化创作特征主要体现在心理叙事方面。影片叙事时更加注重刻画犯罪动机,对犯罪者的心理进行深度描绘,将悬念丛生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的正邪较量、复杂多变的人性描摹展现在银幕上。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叙事特征进行剖析,可以发现,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在悬念设置、空间设置和视听语言运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在悬念设置方面,电影创作者往往通过信息差、蒙太奇、麦高芬和开放性结局,为观影者开启谜团与推理双重情节建构,激发观影者对影片叙事的猎奇心理,从而获取观影者的持续关注。其次,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还开启了突显心理特质的空间叙事,通过人物心理物化的封闭空间,弥散焦虑与压抑的情绪空间以及揭示心理创伤的回忆空间,设置了一种玄妙而新奇的“心理空间”,这种空间将观影者带入到心理犯罪者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内心不为人知的秘密,与犯罪者内心深处的真相相遇,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参与。再次,犯罪题材电影中的光线与色彩运用也为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心理状态的转变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而剧中加入音响声效与歌曲,对于营造剧情氛围,引起观者共情,推动剧情走向及表达人物情绪等具有无可比拟的功效。通过画面中的光线与色彩变化,音响与音乐的配合可以辅助观影者对犯罪者的犯罪心理进行解读,感受到犯罪题材电影独特的美学意义。犯罪题材电影类型化蓬勃发展离不开观影者的评价,尤其当下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类型化趋势愈发成熟,类型特征越发明显,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受众也趋于固定,并呈现出群体化趋势,因此从受众角度考察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观影心理更具研究价值。通过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观影者心理的分析可以发现,犯罪题材电影中出现的如暴力、血腥、色情、窥视等情节能满足观影者的特殊癖好。此外,对豆瓣电影中有关犯罪题材电影共计157.1772万字的影评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观影者对犯罪题材电影的叙事主题、叙事特征尤为感兴趣,认为犯罪题材电影中充满了压抑和欲望,看到了人性的黑暗,并希望能够拍摄出更多真实、大尺度的犯罪题材电影。

姜宗辰[2](2021)在《犯罪心理学视域下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研究》文中提出东野圭吾开创了日本推理小说“写实本格派”风格,他深受“社会派”推理小说作家松本清张的影响,将社会问题反映在小说之中。事实上,松本清张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为东野圭吾“写实本格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关于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研究主要从人物形象、叙事特点、艺术特点等方面入手,缺少小说中的犯罪类型的梳理与犯罪心理分析研究。因此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切入东野圭吾推理小说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与意义。以往的推理小说过分注重诡计的设置、案件破解的过程以及阅读了趣味性,缺乏严肃性。东野圭吾充分汲取了“本格派”与“社会派”的优点,能够巧妙地设置诡计增加小说的可读性,反映社会存在的问题,同时注重刻画人物形象及心理变化。犯罪学理论的基本目的是找出导致犯罪的原因和辨别犯罪行为的征兆,分析人物的犯罪心理活动能够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变化。东野圭吾以“真实性”“现实性”“社会性”为原则,深刻剖析人物心理,深入挖掘了人性深层次的内容,以悲剧形式表现人性善与恶的转化,批判社会问题,赋予了推理小说极具特色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本论文共由六部分组成。除去绪论和结语,主要内容有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东野圭吾推理风格形成的原因。首先介绍了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历程,以及东野奎吾的创作对当代日本推理小说产生的深远影响。东野圭吾在吸收前辈们优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不仅注重诡计的排布,推理的缜密,同时关注社会问题,剖析人性背后的复杂,而这些因素也确立了其在推理小说界的地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写实本格”创作风格。第二章论述了东野圭吾小说中人物犯罪类型。东野圭吾的小说中有着众多的犯罪方式,本章将其分为隐忍走向复仇、因爱走向深渊以及人性至恶三部分,通过对人物犯罪类型的梳理,探究东野圭吾小说中犯罪人物的共性和差异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物犯罪动机,了解人物犯罪心理和造成此心理的原因。第三章论证东野圭吾小说中人物的犯罪心理特征。本章依据犯罪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对上一章中的犯罪人物犯罪心理进行分析,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东野圭吾以社会环境为背景,塑造出一个个罪恶至极的人物,刻画了这些人物在遭受不公之下的堕落与疯狂,表现了这些人物在遭受精神折磨下由于心理扭曲而采取的变态行径。第四章论述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文学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东野圭吾以“写实本格”为风格创作小说,赋予了小说多层次、多方位的解读空间,他对人性恶的刻画令人恐惧,但也反映出了对于人性善的追寻,他将日本独有的“物哀”精神融入作品中,使美与悲的独特审美相结合,体现了其作品中的文学价值;他对社会黑暗环境的批判,反映了他对校园暴力、女性地位缺失、社会道德败坏等问题的关注,表现其作品的社会教育意义。东野圭吾被称为推理小说中的“人性”作家,他的作品富有启发和导向作用。他注重揭露社会不公的现实,表现人物在恶劣环境下的沉沦,他希望借助推理小说引起人们对问题的关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探寻道路,充分体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沈辰[3](2020)在《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关于女性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女性犯罪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女性作为家庭重要成员,一旦发生犯罪的行为,其家庭功能必然受损,所带来的是家庭功能和作用的剧烈变化。家庭是社会组织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成为多数人最初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与发展,存在着各种来自社会中的风险。暴露在风险中的群体会承受着多重压力。压力既能是正向的,促使家庭积极的发展,也可给家庭带来困境,使家庭承受消极的破坏性影响。首先,由于女性犯罪入狱,对于家庭本身和家庭其他成员有着巨大的影响;其次,当女性犯罪这一特定家庭遭遇压力与变故时,其个人与家庭其他内部成员在逆境中会产生多重困境,犯罪者本人以及其家庭其他成员如何面对压力与应对压力?再次,当女性犯罪者回归家庭后如何再次面对家庭及其社会的适应度等等,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结合“社会适应”的概念整合,试图在结构、社会适应、与能动性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分析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形成与展现的动态过程。基于此,完成下列问题的解答:首先,在女性犯罪者入狱或出狱后,其家庭中有哪些变化及特点?女性犯罪的类型及各犯罪类型与家庭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其次,以女性犯罪者家庭为例,家庭在遭受变故后面对逆境的适应与不适应,在抗逆力过程中都有什么因素影响其社会适应度?最后,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帮助这一群体减弱甚至消解他们适应过程中的张力?论文研究不仅有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实践价值。从理论角度来说,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社会认同以及认同理论观点的整合,探究女性犯罪者家庭的抗逆力适应问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成员面对来自危机后的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物质认同,开展了家庭抗逆力的社会适应研究模式。本文从家庭抗逆力视角出发,依托社会学基础原则和理论,通过理论和实践多层次的研究解析,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女性犯罪的关键成因、趋势,以及其对家庭造成的一系列实质性影响等问题。实践层面,抗逆力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展开的,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结果。生活是不断展开的行动流,所谓的结果只不过是生活的过程。对于女性犯罪者家庭而言,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尝试突破结构的限制,利用自身能动性去重新进行社会适应,寻求支持从而回应生活的过程。当然,这样的突破在某种程度上是情景式的,并不能全然突破结构的制约。首先,本研究为女性犯罪者家庭和家庭成员提出家庭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和建议;其次,本研究从结构、社会适应度和家庭抗逆力视角研究在家庭逆境中的适应与不适应,通过实践依据证实分析家庭抗逆力的过程。已有国内有关女性犯罪问题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女性犯罪者本身。在女性犯罪的形成因素以及犯罪类型的研究视野上,对女性犯罪类别与控制研究较多,而关于这类群体家庭问题,目前社会上给予的关注度不足。从理论视角来说,由于不同学科分解,导致在进行家庭研究上没有融合观点出现。为此本文在进行阐释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社会认同、认同等理论的融入,深刻探究女性犯罪家庭成员经历家庭功能受损后在逆境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行为过程,从而可以动态地把握其整体家庭的抗逆力程度和社会适应过程。以往的抗逆力研究多见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缺陷在于过分强调量化,缺乏对社会实践脉络和个体能动性的关注与分析,且在抗逆力的测量理论和方法上至今难以形成科学的共识。有鉴于此,本文将立足质性研究方法,转换研究视角,研究焦点不再局限于“抗逆力”的测量高低,或具有抗逆力之类的表象性问题,而是将“抗逆力”视为一种动态过程,一个在结构、社会适应与能动性的交互作用之中展开的过程,并以此视角去深度观察和解析女性犯罪者家庭的抗逆力形成。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在困境中的适应表现,以及可能出现的家庭抗逆力。论文在观点剖析上,共计发放了300份调研问卷与500份抽样问卷,结合对这些问卷结果的整理、研究,确定此类家庭的危机程度;通过对33组家庭46人的深度个案访谈,对女性犯罪者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结构、社会适应过程和抗逆力的形成进行有效分析。则为本研究的核心叙述与类别分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本文中,我们先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女性犯罪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随后建设性地提出了重新进行社会学意义下的女性犯罪研究,进而总结阐述了女性罪犯这一类家庭的突出特点。根据研究当前我国女性犯罪主要类型和主要表现特征等发现,我国女性在犯罪后表现出的自身及家庭内部结构等矛盾状态,可以通过资源、压力事件、对压力事件的认知以及危机这四个因素进行研究。面对这些因素,我们从社会群体、文化、变迁、家庭抗逆力等层面出发,依托社会学基本原理对诱发女性实施犯罪的核心因素及犯罪后对家庭及其他各方面造成的深层次影响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在论文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扎根理论方法,基于家庭发生变故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问题出发,进行观点的分析,探讨女性罪犯家庭内部成员在“逆境事件”后的保护因子、风险因子,以及家庭成员在“逆境事件”应对举措,而后实现对其抗逆力呈现方式的探讨和概括论述。角色认同方面,本研究从家庭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出发,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群体在何种情境下产生困境与压力,存在矛盾和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紧张与不适。研究发现大多数女性犯罪者家庭对家庭生活、家庭收入、亲子关系、奉养关系等表示不满,这也是大多数女性犯罪家庭由于家庭功能发生改变而产生家庭压力的原因。大多数女性犯罪者家庭成员内心对原生家庭有较高的向往,其希望回归血缘家庭。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原生家庭非简单的生产与在生产的制度、架构,更是对抗外来风险与解决困境的避风港。笔者在论文中将充分的参考和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将立足于已有研究的盲点和缺陷,希望能够查漏补缺,同时立足于社会学的诸多研究优势,希望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不断深化和拓展女性犯罪问题研究,希望能够在女性犯罪对家庭功能的影响方面进行全面审视和思考,这么做一方面能够进一步的拓展社会学在犯罪领域和家庭领域两个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还能实现社会学同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流,提高社会学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价值。最后,我们站在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女性犯罪的主要规律,与犯罪后家庭功能变迁的过程,分析在多重压力下此类家庭的抗逆力及其应对方法。探寻我国未来女性犯罪的趋势变化,以及她们回归家庭后的角色认同与家庭抗逆力的取向。本文挑战了现有的心理学和个体主义之抗逆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结构、社会适应、能动性三者的类属于动态的、关系主义之抗逆力的解释架构。这一架构既回应和弥补了现有抗逆力理论的不足,为女性犯罪者及女性犯罪者家庭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或实践价值。

陈珏[4](2020)在《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研究(1949-2019)》文中提出女犯改造与男犯改造的区别不仅在于监管场所的男女隔离,而且在于两者在改造难度、改造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建国70年来我国在女犯改造上进行了理论和实务的长期探索,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出现了不同于男犯改造的理论成果。了解这段历史时期女犯改造的变迁情况,无论对于女犯改造思想理论的整理和研究,还是以史为鉴、指导女犯改造实务工作都是极其宝贵的。但目前尚未发现针对建国70年来女犯改造文献整理分析的系统研究。从历史史料看,与女犯改造相关史料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文献史料,一类为口述史料。文献史料以上海保存最为丰富完整、公开透明。上海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在民国时期便建有女子“监狱”、管理上兼具中西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吸收和借鉴了其好的经验,在70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国女犯改造工作的翘楚。上海有属于自己的监狱志,记载了1949年以来的监狱改造全貌,并且在2000年后每年均编写年鉴可供查阅。另外,上海有关政法类的报纸和书刊等文献资料也存有记载女犯改造的史料,这些均可公开查阅。口述史料是建国以来监狱监管实务工作中有关罪犯监管方法、工作体会等方面的口述资料,通过它可以更细致地了解不同时期监狱管理的实际情况。但目前,这类资料极少,仅在报纸或档案中零星出现。但建国以来上海从事女犯监管的退休人员健在的仍有不少,他们对不同时期监狱工作的实际情况最为熟悉,这些潜在资料是研究这段历史的最好补充。因而,及时地对健在的历史见证者进行访谈、固定这些口述史料极为紧迫、也很必要。鉴于以上原因,本文拟通过书面和口述史料的广泛收集、整理、分析,系统研究上海1949~2019年这70年的女犯改造情况。论文将综合采用史料收集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个案访谈法、数量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和提炼,以期对女犯的犯罪预防、犯罪改造等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参考。全文包括导言和五个章节。导论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明确了选题的意义,对文章中提到的“女犯”和“女监”概念进行界定,以便后续论述的展开。第三部分对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中外理论界、实务界对女犯改造和女犯改造历史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研究内容的提炼,发现在建国后上海女犯改造历史研究领域是一块空白。第一章对建国后上海女犯改造的历史阶段进行划分,分为初创与停滞阶段、恢复与重振阶段、改革与创新阶段。初创阶段的女犯管理没有单独的关押机构,在管理手段上与男犯管理差别不大,比较强硬。经历了文革的停滞阶段后,女犯改造进入恢复与重振阶段,法制体系逐渐完善,工作制度逐渐完备,并建立了专门的女犯监狱,形成分类改造模式。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进入改革和创新阶段,女犯改造开始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教育改造的比重,并创新性地研发了全国独有的女犯评估量表,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女犯改造品牌。第二章论述了上海女犯改造70年指导思想的变迁,从以惩治为主过渡到以管理安全为主,最终确定到以再社会化为主的思想变化历程。以惩治为主指导下的女犯改造思想,来源于建国初期反革命罪犯数量多,阶级斗争激烈的历史状况,形成了男女无差别对待的女犯改造表现形式。以管理安全为主指导下的女犯改造思想,来源于改革开放后犯罪类型的增多、女犯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和向西方学习借鉴的成果。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对女犯改造的要求就是守住安全底线,但同时也兼顾宽严相济的刑罚执行手段,并尝试对表现较好的女犯以人文关怀的形式实现文化改造。以再社会化为主指导下的女犯改造思想强调通过狱内改造帮助女犯实现回归后顺利开始社会生活的目标。第三章详细论述了70中上海女犯政治改造、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和文化改造的变迁历程。政治改造作为具有统领作用的改造手段,始终贯穿于女犯改造中,并且与国家政治思想工作同步发展和跟进。监管改造是监狱工作的基础,内容丰富和多样,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教训,但总体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改造和文化改造在总体上其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不断丰富的过程。劳动改造则从以生产效能为主演变为以培养劳动技能为主的变迁过程。第四章介绍了与女犯改造相关的法律环境、生活卫生环境、管理环境和改造主体环境的变迁。法律环境方面,针对女犯的减刑假释、通信会见、探家、安置等法律制度均发生了变化。生活卫生环境方面,对女犯人权保障不断增强,在女犯伙食、医疗卫生、生产生活、囚被服和作息时间等方面均有较大进步。管理环境方面,监狱警戒和应急条件明显提升,惩戒和证据保全条件逐步完善,体现了监狱执法不断规范。主体环境方面,其变迁进程表现为监狱民警来源的正规化、工作制度的规范化、培养机制不断优化,科研能力也不断增强。第五章是对前述四章的总结和思考,论述了女犯改造变迁的动力,分析了女犯改造与同时期男犯改造相比较的特点,以及研究70年变迁历史带来的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反思,对女犯改造和女性犯罪预防工作的启示。

孔瑞[5](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岳文婕[6](2020)在《悬疑片的受众心理分析》文中提出悬疑片是融合了惊悚、犯罪、冒险等元素,以善于构建悬念和营造恐怖氛围着称,吸引观众找寻真相并反思人性的一种类型片。本文以悬疑片为基,分析观众在观看此类影片时的参与心理。通过悬疑电影的视像特性,分析观众在观看悬疑片时的心理效应、心理变化,研究为强化观众心理感受应采取何种创作技巧、拍摄手段,以期为中国悬疑片走上从创作到接受的良性循环道路提供帮助。本文从悬疑片受众心理的生成诱因、消费效应、创作规约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具体的悬疑作品,深入分析观众在观看悬疑片时的心理倾向和选择动机,阐析提出应在“观众心理学”的创作导向引领下,使作为审美客体的电影和作为审美主体的观影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以期拓宽国产悬疑片发展道路,让悬疑片能够发展得更加繁荣,获得长足发展。全文从以下部分展开研究:绪论立足本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从悬疑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入手,从接受心理的本位出发,分析受众心理于悬疑片创作的重要性。梳理学界在悬疑片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第一章从悬疑片的文本特性与受众惯有的关切和好奇心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的影视作品,研究悬疑片受众心理的生成诱因。以此探析在悬念心理机制下,创作者如何借助文本与受众,实现审美客体、审美主体的有序平衡。第二章从悬疑片受众心理的消费效应角度出发,阐析“使用与满足”消费心理、“焦虑与恐惧”消费心理、“跟风与从众”消费心理的具体表现和成因,为悬疑片的创作提供最直接的心理依据,以期提升悬疑片的艺术水准与美学价值。第三章从悬疑片受众心理的创作规约角度出发,探析在观众心理的语境下,悬疑片的创作应注重在叙事、人物、场面调度上的合乎逻辑化与艺术化,引导观众接受并信服。结语依据悬疑片的发展现状,反思了近年来我国悬疑片在艺术实践中存在的挑战及隐忧,并提出中国悬疑片应该充分利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优势,将心理发掘与现实批判进行融合,进而对国产悬疑片的未来发展路径给予瞻望。

许旸[7](2020)在《媒介融合时代豆瓣社区影视粉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豆瓣社区和活跃于其中的粉丝群体是媒介融合时代下的网络生态产物。豆瓣影视粉丝作为网络空间中颇为活跃的粉丝群体,对当下粉丝文化的参与性文本创造作出可观贡献。豆瓣粉丝所创造的影视剧评有别于传统影视剧评的刊登、撰写、发行模式,借助于网络媒介的便利性,即时性以及广泛传播、互动等优势,他们在撰写影视剧评的同时还可以和其他用户分享交流。他们积极参与影视批评,也不再只是受到消费社会的操纵、被动接受文化工业消费的群体。本文主要以豆瓣社区影视明星的粉丝群体为研究对象,放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下加以考察。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厘清豆瓣社区影视粉丝的定义。豆瓣社区作为生成性内容为主的网络空间,具有参与性和交流性;豆瓣社区影视粉丝指的是依托网络媒介豆瓣社区及其线下延伸空间,一群自发或者自觉地凝聚起来的粉丝沉溺于电影电视,他们发布、获取海量影视信息,彼此之间频繁交流互动,发布影视批评、打分为代表的原创性或生产性内容。接下来梳理其发展脉络和阶段,分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接下来再从新经济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媒介与高科技层面,分析豆瓣社区影视粉丝群体兴起的背景。第二部分:围绕豆瓣影视粉丝的情感心理展开论述。他们是情感感受力过剩的群体,基于兴趣爱好而集聚在这个网络社区,在情感感受力的投入上呈现过度饱和状态。首先从非理性、反复性和自觉性三个角度分析了过度投入的情感感受力,接下来梳理了崇拜与参与交织的心理认同感,分别从偶像崇拜心理、主动参与心理与寻求心理认同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彰显豆瓣影视粉丝主体的身份认同。第三部分:对豆瓣影视粉丝进行消费文化分析。首先厘清粉丝消费的性质,符号消费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转化为符号价值,情绪消费将审美无功利情感转化为消费对象。接着论述资本与粉丝情感的共谋,粉丝过度投入的情绪转化为资本,资本对粉丝情感实施操纵,粉丝情感存在滥用的风险。然后论述粉丝被消费捆绑,沉浸于对颜值和身体的消费,粉丝跟风消费与否和影视评价也对消费产生反作用力。第四部分:对豆瓣影视粉丝进行媒介分析。作为传播主体的粉丝借助融合媒介传播内容,接着分析了线上线下的全链路传播模式,媒介融合的交流传播虽然提供了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渠道,但是面对面交流仍然受到线上交流的同化影响。然后分析了粉丝口碑的传播内容,包括数值型评分系统和文本型短评和长评,粉丝口碑影响了其他消费者对影视作品和明星的消费。最后对豆瓣粉丝进行理性思考,从积极方面看粉丝参与有利于影视产业良性发展,从消极方面看粉丝不文明现象损害影视产业,有必要对粉丝潜在风险加以调控。

杨微[8](2020)在《传统“鬼话”通约现代“怪诞” ——施蛰存小说创作论》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现代史上具有特别贡献的作家与学者,施蛰存因心理分析小说而名噪一时,但与别的“新感觉派”作家不同,施蛰存更具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他重回被五四摒弃的志怪传统,借鉴自己特有的外语能力与传统诗词功底,将中国传统意境放在现代小说里,以“含魅”的想象与虚构的艺术方式,创作出一批虚实难分的怪诞小说。以心理分析的方式叙写现代人的“心中鬼话”,表现出现代人迷离恍惚的生存处境。出于写作艺术性及实验意义上的考量,本文拟采用文本细读法及归纳研究法,将研究对象放在施蛰存含有怪诞意味的文学创作上,力图从作家颇具志怪意味的文本中,梳理出作家如何将传统的志怪传奇转换成现代怪诞小说,并探究“中西合璧”的怪诞小说创作的内在价值,进而对作家本人及其创作试验进行统筹关照,以思考此类“承上启下”的创作试验对后世的启发意义。本文包括绪论、主体三章及结语。绪论部分从“研究综述“、“怪诞艺术理论阐释”、“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三方面阐明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章通过对小说涉及“艳遇情节”的故事线索、“追魂索命”的书写模式、“诡异氛围”的审美偏好进行扼要的梳理,考量在这样的艺术处理方式下,作家如何传达出对传统“鬼”文化魅力的追求。第二章作为论文主体部分,在引入西方现代“怪诞”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施蛰存的创作在继承志怪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如何与现代主义“怪诞”艺术进行接洽、融合;作家在“历时”与“共时”的双重语境下,如何通过“超验叙事”与“超越规范”的关系建构,以空间布局的反常与都市男女阉割式的文化,状写出现代“怪诞”与传统志怪的“和而不同”。最后一章将作家置于现代文学史的框架内加以审视,作出基于殖民身份困境、回归传统的现代性认知的总结性论述:施蛰存在理论与文本实验上所表现出的对本土现代性的艰难探索。结语部分从施蛰存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对“本土现代性”的探索两个角度,总结施蛰存“怪诞”小说创作的意义,厘清施蛰存所传达出的另一种文学史构成的可能。

赵般娇[9](2020)在《美国女性罪案题材电视剧研究 ——以《杀死伊芙》为例》文中提出美国电视剧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有大范围的受众基础,其影响力也是十分强大。罪案剧一直是热门的美剧题材,在我国也有广泛传播和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近年来,女性意识不断崛起,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也蔓延到世界各国。这种思想革新也体现在美剧中,因此本文将视角聚焦于女性主义视域下罪案剧的变化,并将这一体现女性主义和罪案剧相结合的类型,进行了定义和全面分析,从文化内涵、主题设定、人物形象、叙事策略,四大方面来研究分析美国女性罪案题材电视剧,为我国女性罪案剧的研究填补空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安然[10](2020)在《杀人狂电影 ——施虐与受虐的图征与意义》文中认为从原始社会中的活人祭祀,到如今罪恶的杀戮视频,人类观看他人施受虐的欲望始终没有停止。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在如今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以展现血腥和暴力内容的“杀人狂电影”应运而生。作为恐怖电影中的一个独特类别,杀人狂电影在类型化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叙事模式。观众通过观看杀人狂电影,能够在恐怖和焦虑的情绪中得到特殊的观影体验,满足人们内心深处的施受虐欲望,从而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但由于杀人狂电影中的“反道德”性,在讨论杀人狂电影的艺术价值时难免会产生审美和道德价值之间的悖论。本文主要利用电影学、心理学、美学等相关理论主要围绕杀人狂电影的发展历史、类型模式及其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杀人狂电影的叙事内涵分析观众的受众心理,以探讨杀人狂电影独特的艺术价值。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对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论文整体思路及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的综述;二、阐述杀人狂电影作为恐怖电影类型中的一个子类型的发展历程;三、比较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杀人狂电影的故事内涵及叙事模式;四、分析杀人狂电影的受众心理;五、探讨如今消费文化下杀人狂电影审美中的艺术与道德价值取向。

二、当代女性犯罪心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女性犯罪心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内地犯罪题材电影总体研究趋势
        (二)犯罪题材电影的相关研究
        (三)电影治疗心理疾病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创作概况及类型化分析
    一、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创作概述
        (一)犯罪题材电影概念界定
        (二)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历史沿革
    二、外国犯罪片对本土化创作的影响
        (一)好莱坞犯罪片元素的本土化借鉴
        (二)日、韩犯罪片元素的本土化借鉴
    三、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类型化分析
        (一)类型电影的概念
        (二)犯罪题材电影的类型化特征
第二章 精神分析视域下犯罪心理类型及其动因
    一、内生性犯罪动因:原罪意识及生物属性
        (一)弗洛伊德本能理论:原始的冲动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悖反
    二、外衍性犯罪诱因: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一)焦虑压抑的工作环境:“自我”失控与“原我”宣泄
        (二)充斥暴力的家庭:武力的效仿
        (三)青春期躁动症:校园欺凌与反抗
        (四)物欲与性欲的诱惑:唤醒与诱发犯罪动机
第三章 犯罪心理表征及代表作品
    一、精神到行为:“变态心理”显现
        (一)心理偏激引发的性变态:《血十三》
        (二)心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食人狂魔》
        (三)极端心理下的反社会人格:《天注定》
        (四)非现实的心理犯罪幻觉:《二次曝光》
    二、矛盾到对抗:“心理冲突”展现
        (一)人群效应:群体心理对个体的扼杀——《杀生》
        (二)情杀:畸形的爱欲——《白日焰火》
        (三)仇杀:不可控的报复心理——《守望者:罪恶迷途》
        (四)救赎:反省与忏悔——《烈日灼心》
第四章 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心理叙事特征
    一、独具匠心的悬念设置
        (一)信息差:叙事视角造成的悬念
        (二)蒙太奇:叙事时序形成的悬念
        (三)麦高芬:引导叙事的特殊符号
        (四)开放结局:悬念的无限制延展
    二、突显心理特质的空间设置
        (一)封闭空间:人物心理的物化
        (二)情绪空间:弥散的焦虑与压抑
        (三)回忆空间:揭示心理的创伤
    三、独特的视听语言运用
        (一)光线与色彩:隐喻式的心理暗示
        (二)色彩:对人物情绪的营造
        (三)音响与音乐:沉浸式的心理氛围
第五章 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受众心理分析
    一、基于“接受理论”对受众心理的阐释
        (一)“期望阈”的解构与重构
        (二)电影“二次解读”的酣畅感
    二、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受众观影心理的深描
        (一)受众情绪宣泄的途径
        (二)受众特殊癖好的满足
    三、通过网络影评及模型统计看受众心理
        (一)犯罪题材电影影评词汇统计
        (二)基于LDA主题模型对犯罪题材电影影评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相关电影名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2)犯罪心理学视域下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节 东野圭吾小说的风格特征
    第二节 东野圭吾写作风格形成原因
第二章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中人物的犯罪类型分析
    第一节 隐忍走向复仇
    第二节 因爱走向深渊
    第三节 认知扭曲走向毁灭
第三章 犯罪心理学下的犯罪行为分析
    第一节 犯罪行为的产生——黑暗的环境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催化剂——认知错误
    第三节 犯罪行为的推动力——情感异化
第四章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价值
    第一节 东野圭吾小说的文学审美价值
    第二节 东野圭吾小说中的社会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架构
        1.3.1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
        1.3.2 质性研究架构
        1.3.3 研究设计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创新点与难点
        1.4.1 选择研究对象分类
        1.4.2 创新点
        1.4.3 研究难点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2.1 家庭抗逆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梳理
        2.1.1 家庭抗逆力的概念和具体内涵
        2.1.2 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1.3 家庭抗逆力的模式
        2.1.4 家庭抗逆力与家庭功能的联系
    2.2 女性犯罪者家庭影响因素分析梳理
        2.2.1 家庭的角色情境
        2.2.2 家庭的冲突因素
    2.3 家庭社会适应理论发展
        2.3.1 哲学思源
        2.3.2 认同理论发展
    2.4 相关概念辨析
        2.4.1 女性犯罪者家庭
        2.4.2 结构
        2.4.3 社会适应
        2.4.4 家庭抗逆力
    2.5 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的理论维度
        2.5.1 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的理论整合
        2.5.2 抗逆力的社会适应理论内含
    2.6 述评
第3章 女性犯罪者家庭职能缺失及其困境生成
    3.1 普通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价值考察
        3.1.1 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
        3.1.2 女性影响家庭功能的形式
        3.1.3 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能作用
    3.2 女性罪犯者家庭职能缺失
        3.2.1 女性罪犯者承担家庭经济功能缺失
        3.2.2 女性罪犯导致家庭内部中的劳动功能资源缺失
        3.2.3 女性犯罪导致亲子关系中母亲角色缺失
        3.2.4 犯罪女性空间“不在场”导致社会交往资源缺失
    3.3 女性罪犯者家庭困境生成因素
        3.3.1 夫妻关系冲突导致情感关系弱化
        3.3.2 赡养关系缺损导致传承关系断裂
        3.3.3 邻里关系疏远导致社区交往资源缺失
    3.4 小结
第4章 女性犯罪者的家庭结构与其家庭抗逆力
    4.1 女性犯罪者家庭结构的重建
        4.1.1 家庭结构的资源扩充与抗逆力
        4.1.2 家庭内部组织结构的稳定与抗逆力
    4.2 女性犯罪者家庭内部仪式的可持续性
        4.2.1 在破裂中维持稳定
        4.2.2 适应改变后的能力
    4.3 女性犯罪者家庭的社会结构资源网络
        4.3.1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结构网络
        4.3.2 结构失能下的家庭结构网络
        4.3.3 亲属关系中的家庭结构网络
    4.4 女性犯罪者家庭情感沟通分享与合作解决问题
        4.4.1 家庭内部沟通方面的理解互动与抗逆力
        4.4.2 家庭内部信念方面的认知理性化与抗逆力
    4.5 小结
第5章 女性犯罪者家庭的社会适应与其家庭抗逆力
    5.1 家庭为逆境重新定义和社会积极适应
        5.1.1 保持生活统合感
        5.1.2 正面展望积极的意义
    5.2 家庭从时间维度克服逆境的积极认知
        5.2.1 分享情感
        5.2.2 爱包容差异
        5.2.3 促进正面互动
    5.3 家庭从空间维度培养克服逆境的积极认知
        5.3.1 发展区域
        5.3.2 公共空间
        5.3.3 社会环境
    5.4 家庭从自我角度调适逆境的积极认知
        5.4.1 减少家庭未成年人的负面连锁反应
        5.4.2 促进老人的家庭抗逆适应过程
        5.4.3 健全家庭中伴侣关系的平衡作用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概括
        6.1.1 家庭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
        6.1.2 家庭抗逆力整合性框架的应用
    6.2 社会适应过程的认同性
        6.2.1 角色认同决定社会适应程度
        6.2.2 社会适应过程的多维度认同性
        6.2.3 预期认同不清致社会适应不良
    6.3 对策及建议
        6.3.1 关注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6.3.2 关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6.3.3 以社区、政府抗逆力构建家庭抗逆力
        6.3.4 促进家庭结构的优化
        6.3.5 将家庭照顾纳入福利体系
        6.3.6 政府提升家庭结构功能失能后的家庭发展能力
        6.3.7 加强专业社工心理支持建设
    6.4 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㈠理论意义
        ㈡实践意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㈠对“女犯”的解读
        ㈡对“女监”的界定
    三、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㈠研究成果概述
        ㈡研究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的几个阶段
    第一节 新中国女犯改造事业的初创与停滞
        一、建国早期女犯改造的初创阶段
        ㈠关押机构“大集中小分散”
        ㈡管理手段强硬
        二、文革时期女犯改造的停滞阶段
        ㈠文革前的社会背景
        ㈡冲击与亮点并存——“开门改造”试点
    第二节 新中国女犯改造事业的恢复与重振
        一、改革开放后女犯改造的恢复阶段
        ㈠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情况
        ㈡改革开放后的法制与监狱工作恢复
        二、20世纪80年代开始女犯改造的重振阶段
        ㈠从数据看女犯改造形势已发生变化
        ㈡从管理看分类改造已形成
    第三节 新中国女犯改造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一、21世纪女犯改造的改革阶段
        ㈠整合资源为女犯改造服务
        ㈡加大对女犯的文化教育比重
        二、新时代女犯改造的创新阶段
        ㈠打造上海特色的女犯改造品牌
        ㈡研发具有可推广性的女犯评估量表
第二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指导思想的变迁与体现
    第一节 以惩治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与体现
        一、以惩治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
        ㈠旧上海侵犯女性人格尊严的思想
        ㈡20世纪50年代改造旧时代的运动思想
        二、惩治思想在上海女犯改造中的体现
        ㈠女犯关押机构未形成独立监狱设置
        ㈡看守人员未形成专业化队伍
        ㈢改造手段与男犯基本无异
        ㈣携带儿童服刑的特权逐渐被剥夺
        ㈤对孕产妇女犯的规定趋于规范
    第二节 以管理安全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与体现
        一、以管理安全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
        ㈠划分警戒度的监狱管理理念
        ㈡以分类促安全的监狱管理理念
        二、管理安全思想在上海女犯改造中的体现
        ㈠严峻社会形势带来的新要求——安全底线
        ㈡管理手段之新尝试——宽严相济
        ㈢文化改造之初体验——人文关怀
    第三节 以再社会化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与体现
        一、以再社会化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
        ㈠再社会化改造的思想理念
        ㈡罪犯再社会化改造的发展历程
        二、再社会化为主的思想在上海女犯改造中的体现
        ㈠与地区衔接促进监所内外联动
        ㈡将“循证矫正”理论引入女犯改造
        ㈢实践“个体定制化”改造方式
        ㈣探索民警与女犯“同频共振”
第三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的内容变迁
    第一节 政治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政治改造
        ㈠20世纪50年代初期改造反革命为主要目标
        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为主要目标
        二、文革时期上海女犯的政治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政治改造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政治改造
    第二节 监管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监管改造
        ㈠监管工作有较为规范的制度支撑
        ㈡出现了分类管理的雏形
        ㈢监管和教育工作界限不明朗
        二、文革时期上海女犯的监管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监管改造
        ㈠在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基础上注重人性化
        ㈡女犯整体结构的变化导致手段变革
        ㈢变性人之殇——监管改造面对的新形势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监管改造
        ㈠民警管理工作规范度提升层级
        ㈡女犯管理模式在稳定中求变革
        ㈢通过狱务公开检验女犯监管改造工作成效
    第三节 教育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教育改造
        ㈠以女犯思想动态的掌握为核心
        ㈡以文化教育为重要内容
        二、文革时期上海女犯的教育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教育改造
        ㈠以普及法律常识教育为媒介
        ㈡重视综合素质提升
        ㈢以“个别谈话”解决个体问题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教育改造
        ㈠通过系列读书活动提高整体文化素质
        ㈡“高低并轨同行”提升个体女犯学历
        ㈢开展精品技术教育
    第四节 劳动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劳动改造
        ㈠女犯劳动改造强度大
        ㈡以生产效能为主要评价标准
        ㈢劳动改造与其他改造手段高度熔合
        二、文革时期的上海女犯劳动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劳动改造
        ㈠准确定位适合女犯的劳动项目
        ㈡“监企分离”适度改变女犯劳动改造方向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劳动改造
        ㈠以生产安全为衡量劳动改造的红线和底线
        ㈡质量控制成为核心环节
        ㈢将女犯技能培训与劳动改造紧密结合
    第五节 文化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文化改造
        二、文革时期上海女犯的文化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文化改造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文化改造
        ㈠以亲情专题系列教育为抓手
        ㈡以警囚互动为形式
        ㈢以科学评估为前提
第四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的环境变迁
    第一节 女犯改造之法律环境的变迁
        一、女犯减刑、假释等权利的变迁
        ㈠减刑假释法律制度的变迁
        ㈡女犯减刑假释执行情况的变迁
        二、女犯通信、会见权利的变迁
        ㈠基本通信、会见制度逐渐规范
        ㈡资源共享搭建特殊会见平台
        ㈢通讯模式电子信息化
        三、女犯探家、安置权利的变迁
        ㈠“周末监禁”、探家等回归前的探索与尝试
        ㈡通过安置政策确保顺利回归
        四、女犯其他法律权利的变迁
        ㈠申诉、控告权利得到法律保护
        ㈡法律援助保障女犯权益
        ㈢保护狱内的其他合法权利
        ㈣关注外籍女犯合法权利保护
        五、女犯深挖工作的变迁
    第二节 女犯改造之生活卫生环境的变迁
        一、女犯伙食条件变迁
        二、女犯医疗卫生条件变迁
        ㈠女犯医疗机构专业化
        ㈡对重点时间段和重点病犯的管理不断加强
        ㈢规范疾病预防和病情档案整理工作
        三、女犯生活和生产条件变迁
        四、女犯囚被服、作息时间变迁
    第三节 女犯改造之管理环境的变迁
        一、警戒条件的变迁
        ㈠提高监狱二大门科技水平以加强警戒
        ㈡监管信息技术化的实现为警戒工作护航
        ㈢加强对重大事件的组织策划和管理
        ㈣集约警务与增强责任意识并举
        二、应急条件的变迁
        ㈠应急预案演习种类不断完备、形式更加科学
        ㈡通过单位联动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㈢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中的单元格
        三、惩戒条件的变迁
        四、证据保全条件的变迁
    第四节 女犯改造之管理者环境的变迁
        一、女犯改造管理者的变迁
        ㈠监狱管理者来源正规化
        ㈡监狱管理者工作制度详细化
        ㈢监狱管理者培养机制化
        二、女犯改造科研环境的变迁
第五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的思考
    第一节 女犯改造变迁的动力
        一、政治是女犯改造变迁的原动力
        ㈠国家的政治走向决定女犯改造的政策指导方向
        ㈡国家的政治变革引起女犯改造的重要变化
        ㈢国家的重大政治事件可能引发女犯改造方式的变化
        二、经济为女犯改造变迁提供物质基础
        ㈠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女犯改造的物质条件
        ㈡国家的经济进步促进女犯改造的物质环境改善
        ㈢国家的经济政策变革可能造成女犯改造具体措施的改变
        三、法制为女犯改造变迁提供规则支持
        ㈠国家的法制精神是女犯改造的制度渊源
        ㈡国家的法制原则是女犯改造原则的形成依据
        ㈢国家的重大法制事件可能引起女犯改造制度的变化
        四、文化为女犯改造变迁提供精神助力
        ㈠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女犯改造的精神基础
        ㈡国家的文化氛围制约女犯改造的变迁速度
        ㈢国家的文化进步是女犯改造变迁的起点
    第二节 女犯改造变迁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一、女犯改造变迁的三大特点
        ㈠在法制层面比男犯相对宽松
        ㈡在改造手段上比男犯更多样
        ㈢在文化领域比男犯更易受影响
        二、主要原因分析
        ㈠政治改造上把女性社会责任融入
        ㈡监管改造上能兼顾女性生理特点
        ㈢教育改造上与女性特色贴近匹配
        ㈣劳动改造上向培养适宜女犯的实用技能倾斜
        ㈤文化改造上用女性元素构建氛围
    第三节 女犯改造变迁历史带来的启示
        一、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反思
        ㈠社会文化决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㈡女性法律地位的提升是社会地位提升的体现
        ㈢女犯改造的进步依赖于女性整体社会地位的提升
        二、对女犯改造的启示
        ㈠改造精神上注重树立培育自立女性的矫治理念
        ㈡改造原则上注重形成有利于女犯回归的矫治目标
        ㈢改造手段上注重建立符合当地发展的矫治模式
        ㈣预防警囚“互害”模式的产生
        三、对女性犯罪预防的启示
        ㈠从“女权主义”分析女性犯罪原因
        ㈡改变女性的依附从属地位
        ㈢增强女性的个人能力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小结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第一节 家庭创伤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第二节 历史创伤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第三节 文化创伤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小结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小结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小结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悬疑片的受众心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悬疑片受众心理的生成诱因
    第一节 悬疑:文本特性的诱发
        一、悬念构成的契机
        二、悬念张力的呈现
    第二节 好奇:影视受众的惯性
        一、好奇心的唤起
        二、猎奇心理的满足
第二章 悬疑片受众心理的消费效应
    第一节 使用与满足
        一、情绪宣泄
        二、情感参与
        三、求知探索
    第二节 焦虑与恐惧
        一、焦虑
        二、恐惧
    第三节 跟风与从众
        一、跟风
        二、从众
第三章 悬疑片受众心理的创作规约
    第一节 奇观叙事的过于关注
        一、人物与情境的轻重问题
        二、人物情感的逻辑问题
    第二节 适宜场面调度的缺少
        一、过度“告诉”而非“展示”
        二、过度风格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媒介融合时代豆瓣社区影视粉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豆瓣社区影视粉丝及其存在背景
    第一节 豆瓣社区影视粉丝的界定
    第二节 豆瓣社区影视粉丝的发展
    第三节 豆瓣社区影视粉丝的存在背景
第二章 豆瓣影视粉丝的情感心理分析
    第一节 过度投入的情感感受力
    第二节 崇拜与参与交织的心理认同感
第三章 豆瓣影视粉丝的消费文化分析
    第一节 符号消费与情绪消费
    第二节 粉丝情感与资本的共谋
    第三节 被消费捆绑的粉丝
    第四节 粉丝对消费的反向引导
第四章 豆瓣影视粉丝的传播媒介分析
    第一节 媒介融合的当下语境
    第二节 粉丝口碑及其传播内容
    第三节 豆瓣粉丝的理性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传统“鬼话”通约现代“怪诞” ——施蛰存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多声复义:施蛰存小说研究综述
    第二节 怪诞审美:诞生、发展与现状
    第三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第一章 “鬼话”重提:施蛰存小说的传统叙事模式
    第一节 离奇艳遇
    第二节 追魂索命
    第三节 诡异氛围
第二章 “怪诞”新生:施蛰存小说的现代特质
    第一节 超验叙事:幻想与真实的边界重置
        一、视觉叠影与幻觉专注
        二、总体怪异与局部真实
        三、“文本切入”自证技巧
    第二节 超越规范:欲望与恐惧的关系建构
        一、魔幻女性预兆死亡
        二、“降格”处理身体话语
        三、临街一瞥与临水观照
    第三节 城乡变奏:吊诡的时空组合
        一、阴影都市到怪异乡村
        二、异质空间与边缘时间
    第四节 阉割恐惧:城市的鬼影式文化
        一、囊中羞涩的东方漫游者
        二、时代病中的人性压抑
第三章 施蛰存小说“二重奏”式的现代性探索
    第一节 身份困境下的现代认知
    第二节 “回归传统”下的现代反思
        一、历史视野:文明与爱欲的冲突
        二、都市症候: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第三节 “弃明投暗”的本土探索
        一、现代方式传播“前现代”鬼话
        二、“前现代”鬼话演绎本土现代性
结语
参考文献

(9)美国女性罪案题材电视剧研究 ——以《杀死伊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美国罪案剧研究现状
        (二)女性主义研究现状
        (三)关于美国女性罪案题材电视剧的研究
第一章 关于美国女性罪案题材电视剧
    第一节 概述
        一、美国女性罪案题材电视剧的界定
        二、美国女性罪案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美国女性罪案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内涵
        一、女性主义对传统罪案剧的革新
        二、世界政治元素的融入
        三、当代文化的深刻反映
第二章 美国女性罪案题材电视剧主题设定
    第一节 情感主题
        一、家庭中的情感需求
        二、事业中的情感需求
    第二节 女性主义觉醒的主题
        一、自我意识的逐步建立
        二、女性联合成互助团体
第三章 美国女性罪案题材电视剧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塑造
        一、女性角色地位的变化
        二、女性主人公形象
        三、女性配角形象
    第二节 男性角色形象塑造
        一、男性角色地位的变化
        二、由极端走向平衡的男性角色
第四章 美国女性罪案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独特的叙事模式
        一、K字形叙事模式
        二、悬念设置
        三、选择性冲突
    第二节 人物关系的巧妙设置
        一、对称型的角色设定
        二、变化的人物关系
    第三节 独特的叙事风格
        一、暴力美学场景刻画
        二、家居、服饰的符号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杀人狂电影 ——施虐与受虐的图征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杀人狂电影:作为恐怖电影的分支
    第一节 杀人狂电影的定义及类别
    第二节 杀人狂电影的类型特征
    第三节 杀人狂电影发展历程
        一 古典时期:1974 年-1980 年代末
        二 后现代时期:1990-1999 年
        三 新阶段:2000 年至今
第二章 杀人狂电影的题材和表达
    第一节 题材类型: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
        一 施虐者为人类
        二 施虐者为鬼怪、外来生物或变异人
    第二节 故事内涵:暴力的作用
        一 性别与权力
        二 献祭与牺牲
        三 自我耗费与内在升华
    第三节 叙事特征及视听语言:杀戮的表述
    第四节 文化背景:欧美杀人狂电影与亚洲杀人狂电影
    第五节 比较分析《德州电锯杀人狂》与《冰冷热带鱼》
第三章 受众体验:欲望与恐惧
    第一节 杀人狂电影受众调查
    第二节 凝视与欲望
        一 窥淫欲与好奇心
        二 杀人狂电影与色情电影
    第三节 移情与宣泄
    第四节 死亡焦虑:施虐、受虐者与观众
第四章 杀人狂电影的审美与道德价值取向
    第一节 大众媒体中的暴力影像
    第二节 影像暴力下的道德与审美立场
    第三节 杀人狂电影的艺术价值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当代女性犯罪心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研究[D]. 孔泽鸣. 吉林大学, 2021(01)
  • [2]犯罪心理学视域下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研究[D]. 姜宗辰.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D]. 沈辰. 吉林大学, 2020(01)
  • [4]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研究(1949-2019)[D]. 陈珏.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5]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悬疑片的受众心理分析[D]. 岳文婕.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媒介融合时代豆瓣社区影视粉丝研究[D]. 许旸. 扬州大学, 2020(02)
  • [8]传统“鬼话”通约现代“怪诞” ——施蛰存小说创作论[D]. 杨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美国女性罪案题材电视剧研究 ——以《杀死伊芙》为例[D]. 赵般娇.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10]杀人狂电影 ——施虐与受虐的图征与意义[D]. 王安然.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当代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