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帽峰山主要常绿阔叶林区系成分分析

广州市帽峰山主要常绿阔叶林区系成分分析

一、广州帽峰山主要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成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苑景淇[1](2020)在《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朝鲜崖柏(Thuja koraiensis Nakai)为常绿乔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既是极度濒危物种,又是具有珍贵观赏价值和重要经济用途树种。朝鲜崖柏主要分布于吉林省长白山林区,海拔10002000m的山坡山谷等狭窄地带。近年来,朝鲜崖柏受多种人为因素干扰导致其生境遭到破坏,种群和个体数量呈下降趋势,研究其濒危的生物生态学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基于典型样地法对长白山区朝鲜崖柏群落进行了生态调查,并采用生态学分析方法,研究并分析了野生朝鲜崖柏群落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结构、生态位、种间联结、林下更新等特征。得出以下结果:(1)朝鲜崖柏群落共有43科76属104种维管植物,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百合科(Liliaceae)等11科为优势科。单种科和单种属占比高,反映出群落的古老性。群落中种子植物有35科68属92种,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区系成分以北温带类型为主,北温带广布类型对群落种子植物区系性质影响极大,世界广布及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影响较大。(2)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朝鲜崖柏在灌木层中有1778株,乔木层有128株,分别占整个样地内群落树木株数的43.28%和3.12%。朝鲜崖柏群落各种群年龄结构有单峰型、间歇型、金字塔型、逆-J型和单柱型5种,而朝鲜崖柏种群年龄结构为金字塔型,发展趋势为增长型。朝鲜崖柏第1径级(DBH<3cm)植株数量最多(1822株)且死亡率(2.62%)较低,第25径级(3cm≤DBH<15)和第612径级(DBH≥15cm)数量较少分别为72株和12株,但平均死亡率分别高达46.27%和40.00%。在不同样地中,朝鲜崖柏种群垂直结构和年龄结构存在断层现象。(3)调查样地中共有朝鲜崖柏1906株,仅发现6株结实树,土壤种子库平均种子密度102粒/m2,种子无活力且样地中无种子转化成苗木。朝鲜崖柏种群天然更新方式为萌生更新,保护区内的种群更新密度(535011325株/hm2)大于保护区外的种群更新密度(15754900株/hm2)。朝鲜崖柏幼苗幼树高生长呈快—慢—快的规律,总体上生长速度较慢,25a生植株株高约1.2m。(4)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偏低,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数值由小到大顺序为,灌木层(0.6308,1.4601)<乔木层(0.7139,1.6352)<草本层(0.7288,1.8407);Peliou均匀度指数由小到大顺序为,灌木层(0.5952)<草本层(0.6840)<乔木层(0.7313)。(5)在群落的15个主要树种中,朝鲜崖柏重要值(18.39%)排序第3。其水平生态位宽度(8.1270)和垂直生态位宽度(2.0962)较小,排序仅第7和第10,靠后的排名和较窄的生态位宽度反映朝鲜崖柏种群在适应环境及应用环境资源的能力较弱。(6)群落的15个主要树种之间水平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垂直生态位重叠较高,反映各主要种对水平上资源利用分化明显,对垂直上以光资源为主的高度资源利用相似程度较大。朝鲜崖柏与其它主要树种水平重叠程度较小,与山桃稠李、长白落叶松、瘤枝卫矛和红松未发生重叠,与其它10种为部分重叠,对水平资源需求不同;朝鲜崖柏与14种主要树种均发生垂直生态位重叠,其中与山桃稠李、臭松和岳桦为高度重叠,与白桦、鱼鳞云杉、花楷槭等8个树种为较大重叠,对垂直资源竞争较激烈。(7)朝鲜崖柏群落主要树种总体和种对间联结性均较弱,种对正负关联比值(0.69)偏小,群落处于不稳定阶段。群落各主要树种间有4对呈显着联结,朝鲜崖柏与其它主要树种联结程度均未达到显着水平;有16对呈显着协变,其中朝鲜崖柏与朝鲜荚蒾因习性相似呈显着正协变,与山桃稠李和白桦因为竞争资源相互排斥呈显着负协变。综上,朝鲜崖柏群落物种组成丰富,种子植物区系以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群落垂直分层明显;朝鲜崖柏种群发展趋势为增长型;结实母树极少,无实生苗,以萌生方式进行更新,但植株生长很慢;朝鲜崖柏适应生境能力较弱,并且与其它主要树种关联性较弱,群落不稳定。

裴男才,陈步峰,史欣[2](2018)在《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动植物多样性资源监测概况》文中研究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为发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为了更好地掌握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等基本特征,建立起广东珠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研究区域涉及广州(主站点为帽峰山)、佛山、中山、肇庆等地,也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重要成员(CFERN;http://www.cfern.org/index.asp)。该文较为全面地梳理了近15年来以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的各类公开发表文献,主要是生物基本要素(植物多样性、群落和景观多样性、鸟类多样性等);生物多样性资源监测结果可为相关研究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余佩琪[3](2018)在《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植物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广州市流溪河发源地,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的所在地。保护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保护对象水源涵养林地和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的生态环境。本文旨在通过对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和植物资源研究,为保护区的植物资源的科学管理与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次调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通过对保护区的全面调查,保护区物种丰富多样,共有维管植物1357种,隶属201科740属。其中蕨类植物30科47属72种;裸子植物9科12属20种,被子植物162科681属1265种。保护区各分类群在广东省、中国、世界植物区系中均占有一定的地位。优势科(含10种及以上)有禾亚科、蔷薇科、冬青科、菊科、马鞭草科、杜鹃花科、蝶形花科、竹亚科、葡萄科、野牡丹科、大戟科、兰科、茜草科、紫金牛科、莎草科、芸香科、樟科、爵床科、山茶科、壳斗科、桑科,占保护区植物总种数40%。优势属(含10种及以上)有榕属、山茶属、簕竹属、冬青属、锥属、杜鹃属、柃木属。保护区与邻近地区植物的丰富程度相比居于中等,略低于肇庆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华七目嶂、信宜大雾岭和新会古兜山等自然保护区,但高于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和佛冈观音山等自然保护区。该地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区系热带性质明显。就分布区类型而言,在科级成分中,热带性质科(80科)占大比例,占总科数76.2%;在属级成分中,540属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13个分布变形,以热带分布属占优势,共有347属,占总属数的79.0%。中国分布特征属4属,分别是伯乐树属、石笔木属、酸竹属和双片苣苔属。中国分布特有种共6种,分别是长柄石笔木、伯乐树、小叶酸竹、石笔木、双片苣苔、小果石笔木。该保护区植物区系植物物种种类丰富,野生维管植物在广东植物区系种占有一定地位。植物区系以热带性质主,中国特有分布属的存在显示了古老性和孑遗性。以植物群落本身的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保护区的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15个群系、16个群丛。垂直结构明显,海拔在600m以下为常绿针叶林(马尾松和湿地松群系)和亚热带毛竹林,在600-1000m之间主要为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林,在海拔1000m以上为山顶矮林。整个群落外貌全年常绿,群落的区系组成主要以亚热带的科属为主,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群落种类丰富复杂,郁闭度偏高,优势种群少且并不突出。板根现象不明显,层间植物不发达,完全缺乏大型木质藤本植物。保护区野生植物按用途分为药用、工业用、饲料、食用和环保植物5大类,再细分12小类。野生食用植物共180种,工业用植物共386种,药用植物638种,饲料植物50种,环保植物163种。保护区在国家重点及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方面有重要意义。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超过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1/7;珍稀濒危野生植物12种,占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30%。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兰科植物共18种。

吴巧花[4](2018)在《广州市森林及不同地表垫面对暴雨—径流PAHs的滤储特征》文中提出城市频发暴雨过程中,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对水环境质量影响极其显着。本研究以广东珠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珠三角生态站),在广州市帽峰山的水文试验场为基础:3种不同下垫面类型(草地、水泥、沥青)的暴雨-地表径流场、常绿阔叶林和杉阔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测定系统(降雨、穿透水、地表径流及集水区测流堰测定总径流);采用森林集水区定位观测及不同下垫面的对比试验观测方法,并借助邻近的城市区域暴雨对照,开展了不同下垫面及森林生态系统暴雨径流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组分的含量特征,暴雨-产流PAHs通量特征的系统对比研究,分析研究了城郊暴雨差异,暴雨PAHs质量浓度、不同下垫面及森林生态系统对暴雨产流过程中PAHs质量浓度及通量的影响;为城市地表径流面源有机污染防控、植被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2016、2017年,林区帽峰山降雨量分别为2089.3mm、1673.8mm,较邻近的天河区五山街道相应分别小15.4%、18.7%。连续2年间,帽峰山林区20次暴雨及大暴雨观测值(雨量≥50mm),与邻近的五山街的相对应的雨量存在小尺度距离上的差异,即帽峰山林区的暴雨雨量小于相应的五山街雨量;主要反映在两站点20次暴雨的降雨历时无显着性差异,而暴雨及大暴雨的最大雨强的平均值间则存在显着差异,即林区暴雨雨强小于相应的对照区。(2)暴雨与不同地表垫面暴雨产流中的16种PAHs组分含量分布均有差异,ANT在暴雨及地表产流中均为含量较高的组分。沥青地表径流中有13种PAHs组分含量均高于暴雨、水泥及草地地表径流中含量,常绿阔叶林与杉阔混交林总径流中分别有14、13种PAHs组分小于暴雨径流中组分。(3)监测的帽峰山林区4种地表(水泥、沥青、草地、森林)的14次暴雨地表径流中∑16PAHs的平均质量浓度的负荷大小为:沥青地表(231.20 ng·L-1)>阔叶林地表(130.87ng·L-1)>水泥地表(100.42 ng·L-1)>杉木林地表(88.50 ng·L-1)>草地地表(85.28 ng·L-1),相对于暴雨质量浓度,草地、杉阔混交林地表产流中∑16PAHs的质量浓度的滤储率分别为37.2%、34.8%,阔叶林地表产流的滤储率则为3.6%;而沥青地表产流中∑16PAHs的质量浓度则增加了70.3%。沥青地表显着地增加了暴雨-地表径流中PAHs质量浓度,草地地表显着降低了暴雨-地表径流中PAHs质量浓度。以森林集水区暴雨-总径流统计显示:森林的林冠层较暴雨中PAHs质量浓度平均减小13.6%,阔叶林和杉阔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总径流)中PAHs的平均质量浓度较相应暴雨浓度分别减小50.0%、52.3%。(4)沥青地表对6种PAH代表物均呈增加效应,对FLA、Ba P、Icd P、Bghi P的增加效应达140%以上;水泥地表、草地地表对6种PAH代表物均呈滤储效应,草地的滤储效应更好;阔叶林林冠层对5种PAH代表物有滤储效应,其地表对3种PAH代表物有滤储效应,总径流对6种PAH均有较好的滤储效应,对Bb F、Bk F、Icd P、Bghi P的滤储率达50%以上;杉阔混交林的地表层对6种PAH的也有较好的滤储效应,对Bb F、Bk F、Bghi P的滤储效应达50%以上,其总径流对FLA、Bk F、Icd P、Bghi P的滤储滤也达50%以上。(5)对2017年不同地表(水泥、草地、森林)的暴雨产流率,及2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暴雨水文要素的结果分析显示,不同地表的暴雨产流率大小为,水泥地表(77.64%)>草地地表(15.42%)>森林地表(常绿阔叶林为8.73%,杉阔混交林为10.54%),水泥地表产流率极显着大于草地与森林地表(P=0.000),草地地表产流率显着大于杉木林地表产流率(P=0.011),2种类型森林的地表产流率间无显着性差异(P=0.434),可以看出透水地表的暴雨产流率较不透水地表小很多。在森林生态系统暴雨水文过程中,阔叶林林冠层在9次暴雨的平均截留率为14.3%,阔叶林总径流的暴雨产流率较杉阔混交林小(产流率分别为9.2%、20.9%)。(6)2017年,帽峰山林区与五山街道的对应9次暴雨及大暴雨中∑16PAHs通量分别为0.98 kg·ha-1、1.17 kg·ha-1,城区的暴雨输入地面环境的PAHs通量高出相应林区19.4%。不同地表垫面的暴雨-地表产流中PAHs通量大小为水泥地表(0.56 kg·ha-1)>草地地表(0.09 kg·ha-1)>森林地表(常绿阔叶林为0.08kg·ha-1;杉阔混交林为0.07 kg·ha-1)。森林地表层及土壤层对暴雨中PAHs的通量的降低效果显着高于林冠层,常绿阔叶林暴雨总径流中PAHs通量较杉木林低。水泥地表、草地地表、森林的各界层(林冠层、地表层)皆能降低暴雨-产流中PAHs的通量。(7)受交通等多种污染影响,市区沥青地表与水泥地表的交通道路的暴雨地表径流中PAHs浓度皆大于相应的林区沥青地表与水泥地表。

翟石磊[5](2016)在《珠三角城市区典型森林植被的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掌握珠三角城市区域代表性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和相关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可为我国城市森林生态理论发展和美丽城镇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依据珠三角区域广州、佛山顺德及中山的城市常绿阔叶林群落类型特征;采用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生态学、植被数量生态学、森林植被叶及土壤化学计量学方法,完成广州市的大夫山(0.60hm2)、天河公园(0.24hm2)、二沙岛(1.2hm2)、白云山(0.60hm2)、帽峰山森林公园(0.36hm2)、南沙(0.36hm2)及机场高速路(0.12hm2)、增城蕉石岭(0.24hm2)、中山市的五桂山(0.12hm2)及紫马岭公园(0.36hm2)、佛山市顺德区的龙凤山森林公园(0.12hm2)的常绿阔叶林样地调查、群落生态学参数的计量及土壤、叶化学测定、按组间平均聚类法实现了全部森林调查样地归类,并对划分的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径级结构、物种多样性、主要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种间生态位相似性和关联性、生态环境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解析出城市尺度上森林群落类别间的差异关系,反映了群落间种类相似关联特征、环境负荷效应,以典型代表整体,旨在为珠三角地区近自然林及美丽城镇森林景观的构建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36个森林群落样地(30m×40m)被划分为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短序润楠(Machilus breviflora)+藜蒴(Castanopsis fissa)、荷木(Schima spp)+润楠(Machilus pingii)、朴树(Celtis sinensis)+润楠(Machilus pingii)、白兰花(Michelia alba)+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扁桃(mygdalus communis)等22个群系;根据林分起源的差异,可归为常绿阔叶人工林(EBP)、常绿阔叶人工-天然混交林(EBANF)、常绿阔叶次生林(EBSF)三种植被类型。(2)三种植被类型群落的木本植物共由168个物种组成,隶属于62科118属,其中,物种数最多的前5个科依次为:豆科(Leguminos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桑科(Moraceae)、桃金娘科(Myrtaceae);前3个属依次为:榕属(Ficus)、木姜子属(Litsea)、冬青属(Ilex)。IV≥2.0%的优势种有: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短序润楠、塞楝(Kahaya seegalesis)等14个种。EBSF、EBANF、EBP的木本植物分别由74、66、94个物种组成,分别隶属于35科49属、33科25属、42科75属。其中,EBSF中IV≥2.0%的优势种有短序润楠、藜蒴、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等10个种;EBANF中IV≥2.0%的优势种有:荷木、润楠等15个种;EBP中IV≥2.0%的主要优势种有南洋楹、塞楝等14个种。EBSF、EBANF、EBP三种植被类型的属种系数依次递增,种的变异性逐渐减弱;优势种对森林植被的控制作用表现为:EBSF>EBP>EBANF。(3)EBSF、EBANF、EBP三种植被类型木本植物的平均胸径依次递增,其中,EBSF和EBANF的木本植物的径级结构分别呈标准的单峰、微双峰倒“J”型,而EBP的径级结构呈现不规则的分布。三种植被类型的树高与胸径均表现出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中EBSF的H-DBH关系为极显着的正线性关系:H=0.6227(DBH)+2.003(R2=0.8199,p<0.01);而EBANF和EBP的H-DBH关系均为极显着的幂正相关关系:H=1.4858(DBH)0.7608(R2=0.8687,p<0.01)、H=1.8081(DBH)0.6134(R2=0.6546,p<0.01),且其平均增长率表现为:EBSF>EBANF>EBP。(4)三种植被类型木本植物的SW指数、Gleason指数、Pielou指数均表现为:EBSF>EBANF>EBP,且乔木层的SW指数、Gleason指数表现出相同的趋势,Pielou指数表现为:EBANF>EBSF>EBP;灌木层的SW指数、Gleason指数表现为:EBSF>EBP>EBANF,Pielou指数表现为:EBP>EBSF>EBANF。EBSF和EBP乔灌层木本植物的三种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而EBANF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5)EBSF、EBANF的20个优势木本植物间总体呈现正关联,其构成的190个种对在χ2检验、PC值、AC值上分别表现出一致的不显着正关联,且EBSF种间的正关联性更强。(6)三个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与其种对间的生态位相似性的平均值均表现为:短序润楠+藜蒴群落>白兰花+柠檬桉群落>荷木+润楠群落,反映到植被类型水平上为:EBSF>EBANF。(7)随着城市水平尺度即由市区至郊区的常绿阔叶人工林、人工-天然混交林及次生林的次序,森林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硫含量及氮磷比均呈逐渐递增性规律,而全磷含量及碳氮比则呈逐渐递减性规律;叶片中的有机碳、全氮及氮磷比均呈逐渐递增性规律,而全硫、全磷及碳氮比相差不大。

邹志谨[6](2015)在《广州城市森林的暴雨生态水文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珠三角城市森林定位研究站为研究平台,以森林生态水文学、环境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生态学等为理论依据,采用森林水文定位观测对比研究方法,对帽峰山杉木与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林外降水、林内穿透水、坡面地表径流和总径流进行一年的定位观测,尤其是暴雨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响应、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机理,以其城市自然森林对暴雨灾害的抵御效应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广州市区与帽峰山林区在30km水平尺度上单次暴雨雨量无显着差异。广州市区全年累计暴雨雨量为568.8mm,占年降雨量的30.9%,雨季4-9月份降雨量达到1561.4mm,占年降雨量的84.9%。而帽峰山林区全年累计暴雨雨量为655.0mm,较市区高出15.2%,占年降水量比率高出市区3.9%,雨季4-9月份降雨量达到1580.4mm,占年降雨量的84.0%。(2)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两种森林类型林冠层持水量达到饱和状态后,林冠截留率趋于平稳。杉阔混交林的暴雨林内穿透水量关系模式为:T1=0.586P1.097(R2=0.998);常绿阔叶林则为:T2=0.437P1.148(R2=0.985)。杉阔混交林群落冠层对暴雨的平均截留率8.2%、变幅在12.6%-5.3%之间、随暴雨量呈递减趋势;而常绿阔叶林冠层对暴雨的平均林冠截留率为14.5%,变幅在23.2%-8.9%间、随雨量呈递减趋势;两者截留率差异显着(p<0.05)。(3)全年9次暴雨,杉阔混交林集水区暴雨产流总量为124.9 mm,平均产流率为19.1%;常绿阔叶林集水流域暴雨产流总量为138.6 mm,平均产流率21.2%,两者的差异不显着。据2014年全年统计,帽峰山林区年降雨量为1882.4 mm,杉阔混交林集水区全年产流量714.8 mm,全年产流率为38.0%;常绿阔叶林集水区全年产流量为802.0mm,全年产流率为42.6%,常绿阔叶林降雨产流率高于杉阔混交林。雨季(4-9月份),杉阔混交林产流量为701.3 mm,产流率为44.4%,占全年产流量的98.1%;而常绿阔叶林集水区在雨季(4-9月份)产流量为704.8 mm,产流率为44.6%,占全年产流量的87.9%,两者雨季中的产流率差异不显着。7月份两种森林类型的产流率在雨季中最高。7月降雨量只有94.3mm,杉阔混交林集水区的产流量为62.0mm,产流率为65.7%;常绿阔叶林集水区的产流量为76.9mm,产流率为81.5%,两者的差异不显着。(4)暴雨条件下市区与林区在30km水平距离上的水化学含量差异不显着;年9次暴雨监测,林区暴雨p H测定均值为5.7、市区则为5.8;在市区,暴雨水化学元素C、有机碳(TOC)、N、NH4+-N、P、S、K+、Ca2+、Mg2+的检测平均含量分别是林区暴雨的1.19、1.22、1.37、1.44、0.66、1.53、0.69、2.22和1.14倍。反映出城市暴雨湿溶沉降中C、N、S及Ca2+、Mg2+含量大于后者及即城市大气环境这些化学物负荷相对较高。(5)暴雨条件下杉阔混交林的穿透水和常绿阔叶林穿透水的化学含量差异不显着。杉阔混交林穿透水中C、有机碳(TOC)、N、NH4+-N、P、S、K+、Ca2+、Mg2+的平均含量是常绿阔叶林的0.70、0.70、1.07、1.07、0.95、0.80、0.57、1.50、0.88倍。杉阔混交林的穿透水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依次为C>有机碳(TOC)>K+>S>N>NH4+-N>Ca2+>Mg2+>P;常绿阔叶林的穿透水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依次为C>有机碳(TOC)>K+>S>N>NH4+-N>Ca2+>Mg2+>P。9次暴雨中各项化学成分在杉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中都表现为正淋溶,杉阔混交林冠层的淋溶系数次序为:K+>Mg2+>Ca2+>S>C>NH4+-N>P>N;而常绿阔叶林林冠层的淋溶系数次序为:K+>Mg2+>S>C>Ca2+>P>NH4+-N>N。(6)杉阔混交林坡面地表径流和常绿阔叶林坡面地表径流的化学含量无显着差异。杉阔混交林坡面地表径流中C、有机碳(TOC)、N、NH4+-N、P、S、K+、Ca2+、Mg2+的含量是常绿阔叶林的0.86、0.85、0.81、0.72、1.11、0.80、0.91、1.24、1.18倍。杉阔混交林暴雨条件下坡面地表径流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次序为C>有机碳(TOC)>Ca2+>K+>N>NH4+-N>S>Mg2+>P;常绿阔叶林暴雨条件下坡面地表径流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次序为C>有机碳(TOC)>Ca2+>K+>N>NH4+-N>S>Mg2+>P。(7)两种林型集水区总径流C、N、Ca的化学含量差异显着(P<0.05)。杉阔混交林集水区总径流中C、有机碳(TOC)、N、NH4+-N、P、S、K+、Ca2+、Mg2+的平均含量是常绿阔叶林的0.64、0.63、1.37、1.50、1.28、0.73、0.93、1.14、1.05倍。杉阔混交林集水区总径流化学的平均含量次序为Ca2+>N>C>K+>S>Mg2+>有机碳(TOC)>NH4+-N>P;常绿阔叶林暴雨-总径流化学的平均含量次序为Ca2+>N>C>K+>S>Mg2+>有机碳(TOC)>NH4+-N>P。两种森林类型集水区的暴雨-总径流中N、S、K+、Ca2+和Mg2+的迁移系数为正值,两者中C、NH4+-N和P的迁移系数表现为负值。(8)常绿阔叶林中土深30cm和土深70cm渗透水中的p H值、S和NH4+-N存在显着差异(P<0.05)。常绿阔叶林30cm深土壤渗透水中C、有机碳(TOC)、N、NH4+-N、P、S、K+、Ca2+、Mg2+的化学含量是70cm深土壤水的0.99、0.86、1.38、3.99、1.39、0.45、0.91、1.01、0.81倍。常绿阔叶林30cm深土壤渗透水的平均含量次序为C>有机碳(TOC)>S>Ca2+>K+>N>NH4+-N>Mg2+>P;70cm深土壤渗透水的平均含量次序为S>C>有机碳(TOC)>K+>Ca2+>N>Mg2+>NH4+-N>P。(9)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集水区径流对9次暴雨携带化学物质中C、N、P、S的通量平衡值为负值,表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对此产生了水化学储蓄效应。其储蓄量分别占降水输入量24.2%、64.6%、11.6%、54.8%。而总径流中K、Ca、Mg的水化学过程表现为流失量较大,分别占总径流输出的84.5%、42.5%、30.2%。

朱纯,熊咏梅,柳泽鑫,孙东,苏志尧[7](2012)在《城乡环境梯度下植物群落的区系成分分析》文中认为分别以白云山、帽峰山、莲塘风水林作为广州市区、城郊和郊区常绿阔叶林群落代表,分析其植物区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广州帽峰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种类最丰富,维管束植物有87科155属212种,优势科为茜草科、大戟科、樟科、禾亚科、芸香科、紫金牛科、壳斗科;白云山维管束植物有72科121属168种,优势科为茜草科、樟科、桑科、禾亚科、大戟科、冬青科;而莲塘风水林森林群落有55科88属102种,优势科为茜草科、樟科、大戟科。从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来看,三个群落皆以泛热带分布属的比例最高,其次为旧世界热带分布属和热带亚洲分布属,群落缺乏典型的热带成分,但具有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其中白云山的东亚分布类型有3属;帽峰山的东亚分布类型有4属,中国特有分布类型有1属;而莲塘风水林则没有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类型。

黄姗姗[8](2012)在《广州帽峰山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土壤是全球碳氮元素的主要贮存库,土壤碳氮含量变化是陆地上最为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广州帽峰山常绿阔叶林群落为目前城市区域面积较大、结构完好的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对城市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环境生态功能。本论文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生态学定位观测、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以帽峰山常绿阔叶林群落及杉木人工林群落土壤为对象,在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对两种森林群落土壤0-10cm、10-30cm、30-50cm、50-70cm、70-90cm深度层碳、氮,微生物数量进行了月动态监测,研究碳氮在土壤剖面层及12个月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微生物、土壤温湿度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如下:1、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两种林型无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并无规律变化;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有机碳最高值均出现在5cm处达到。2、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的全氮、有机氮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常绿阔叶林全氮,有机氮和杉木人工林有机氮最高值均在5cm处取得3、常绿阔叶林有机碳在全年变化中,最高值出现在11月(1.93%),最低值出现在3月(0.98%);杉木人工林有机碳最高值出现在4月(1.38%),最低值出现在次年1月(1.02%)。常绿阔叶林无机碳最高值出现在3月(1.25%),最低值出现在次年1月(0.02%);杉木人工林无机碳最高值出现在4月(0.99%),最低值出现在次年2月(0.02%)。4、常绿阔叶林全氮在全年变化中,加权值最高值出现在4月(0.12%),最低值出现在7、8、9月(0.08%);有机氮最高值出现在次年2月(864mg/kg),在10月有最小值(740mg/kg)。杉木人工林全氮最高值出现在12月(0.14%),在9月有最小值(0.09%);有机氮最高值出现在12月(1013mg/kg),在9月有最小值(707mg/kg)。5、在3月到次年2月连续变化中,常绿阔叶林碳密度最高值出现在11月有44.2(t/hm2),最低值出现在3月为22.1(t/hm2),杉木人工林碳密度最高值出现在11月有44.2(t/hm2),最低值出现在3月为22.1(t/hm2),常绿阔叶林氮密度最高值出现在4月有2.7(t/hm2),杉木人工林氮密度最高值出现在12月有3.2(t/hm2)。6、常绿阔落叶林和杉木人工林的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在随土壤深度的增加上,并没有明显减小的趋势。7、土壤有机氮和有机碳呈显着正相关;土壤有机氮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硝化细菌与有机氮有显着负相关。

陈进[9](2011)在《广州帽峰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小气候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季风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极高的生产力。本文采用梯度观测法对2010年帽峰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小气候进行了连续一年的观测,同时在林外空旷地采用常规气象观测法进行对照观测,以揭示帽峰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小气候因子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林内外、广州市小气候因子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空气温度日变化呈余弦曲线变化,谷值出现时间旱季和雨季分别为7:00和6:00,峰值出现时间均为15:00左右。空气温度平均值旱季小于雨季,日变异系数旱季大于雨季。空气温度月际变化成正态分布,1月最小,7、8月最大。林冠不同空间位置空气温度具有如下关系:林冠上>林冠下>林冠内,旱季林冠内向上向下气温皆增加0.2℃,雨季林冠内向上气温增加0.2℃,向下增加0.1℃。(2)空气相对湿度日变化呈正弦曲线变化,峰值旱季和雨季分别出现在7:00和6:00,谷值均出现在15:00。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值旱季小于雨季,日变异系数旱季大于雨季。空气相对湿度11、12月最小,4月最大。林冠不同空间位置空气相对湿度具有如下关系:林冠内>林冠下>林冠上,日变异系数林冠上最大,林冠下最小。旱季林冠内向上相对湿度减小1.0%,向下减小0.5%,雨季相对湿度向上减小1.4%,向下减小0.2%。(3)空气水汽压日变化旱季和雨季分别呈余弦曲线和W型曲线变化,旱季谷值和峰值分别出现在7:00和16:00,雨季为6:00、19:00和12:00。空气水汽压平均值旱季小于雨季,日变异系数旱季大于雨季。空气水汽压月际变化呈正态分布,12月最小,7月最大。林冠不同空间位置水汽压具有如下关系:林冠下>林冠内>林冠上,日变异系数林冠上大于林冠内和林冠下。水汽压差旱季基本为0.00kPa,雨季林冠向上减小0.01kPa,向下增加0.01kPa。(4)白昼林内空气温度低于林外,黑夜林内空气温度大于林外,即森林具有白昼降温、黑夜保温的小气候调节作用。林内外月平均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旱季林内日平均气温大于林外,雨季相反。林内外白昼气温差雨季较大,黑夜气温差旱季较大。广州市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年平均气温广州市比帽峰山森林区域高2.5℃。(5)白昼林内相对湿度高于林外,黑夜相对湿度林内小于林外,即森林具有保湿的作用。年平均相对湿度林内低于林外。林内相对湿度日变幅小于林外。全年广州市相对湿度均小于帽峰山森林区域,年平均差值为5.47%。(6)林冠上风速呈波浪式日变化,林冠内风速呈倒U型日变化。旱季风速平均值大于雨季,风速日变异系数旱季小于雨季。林冠不同空间位置风速具有如下关系:林冠上>林冠内>林冠下,林冠内日变异系数最大。风速月际变化林冠层不同位置变化不一致。(7)-5cm土壤温度日变化呈余弦曲线变化,-20cm和-40cm日变化不明显。土壤温度平均值旱季低于雨季,日变异系数旱季大于雨季。旱季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雨季相反。土壤温度月际变化呈正态分布,1月最小,7月最大,与空气温度一致。土壤温度林外高于林内。土壤温度日较差林内小于林外,-5cm尤其显着。前半年土壤温差变异明显大于后半年,平均值则相反。(8)土壤含水量日平均值旱季小于雨季,旱季日平均值-15cm小于-30cm,雨季相反。土壤温度日变化变异系数规律与日平均值一致。土壤含水量月际变化基本呈正态分布,6月最大,11月最小。(9)林内(3m)与林外空旷地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温度(-5cm和-20cm)一一对应具有显着的线性回归关系。(10)太阳总辐射、反射辐射和净辐射日变化呈规则的单峰曲线;大气逆辐射、森林长波辐射日变化呈余弦曲线,长波有效辐射日变化呈波浪形。除长波有效辐射外,其余辐射总量均为雨季大于旱季;帽峰山常绿阔叶林1a太阳总辐射量为4201.22MJ·m-2,净辐射、反射辐射和长波有效辐射年总量占其比例分别达到了63%、11%和26%。太阳总辐射分配率为净辐射>>长波有效辐射>反射辐射;净辐射分配率旱季小于雨季,反射辐射和长波有效辐射分配率旱季大于雨季;净辐射分配率日变化呈倒U型曲线;长波有效辐射和反射辐射分配率日变化呈U型曲线。在0.5h尺度上,净辐射与太阳总辐射线性相关性最好且成正相关关系。森林长波辐射与14m空气温度具有显着的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关系。(11)林冠上光合有效辐射旱季小于雨季,林冠下与之相反。林冠上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异系数小于林冠下光合有效辐射。林冠上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呈典型的单峰曲线,林冠下光合有效辐射整体和林冠上一致,仅在中午时刻出现微弱双峰。林冠下与林冠上光合有效辐射比值月际变化呈“乀”形变化。日尺度下林冠上和林冠下光合有效辐射线性回归关系显着。林冠上光合有效辐射与总辐射在日尺度和月尺度下线性回归关系显着,林冠下光合有效辐射则仅在日尺度下与总辐射具有显着线性回归关系。(12)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热通量振幅明显减小,-5cm和-10cm土壤热通量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型曲线,而-15cm和-20cm土壤热通量日变化波动很小。-5cm和-10cm土壤热通量白昼为正,能量由系统地上部分向土壤传递,黑夜为负,能量由土壤向系统地上部分传递。土壤热通量日变异系数总体表现为旱季小于雨季,上层大于下层。旱季土壤为热源,雨季为热汇。-5cm土壤热通量与净辐射通量在0.5h尺度下中度相关。(13)气象因子的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表明,决定森林生态环境的因子是热因子、水因子及光因子。

胡传伟[10](2010)在《深圳城市生态风景林树种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深圳城市生态风景林进行了植物区系、植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种群分布格局、种群生态位、种群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1)深圳市天然次生林是典型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在29200m2调查样地中共统计出维管植物301种(包括外来种10种),隶属100科209属,其中蕨类13科17属22种,裸子植物3科3属5种,被子植物84科189属274种。深圳市天然次生林种子植物区系热带科、属、种所占比例较大,反映本区种子植物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亚热带性质,温带成分较少;属的分布以热带属植物为绝对优势,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属也为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和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深圳市天然次生林优势科有樟科、紫金牛科、桑科、茶科、芸香科、含羞草科、桃金娘科等。(2)羊台山固定样地有乔木树种72种,隶属34科57属,其中大型木质藤本6种,优势种有浙江润楠、水团花、中华楠、罗伞树、九节、中华卫矛、三花冬青、簕欓花椒、杨桐、红车等,形成浙江润楠单优势种群落;浙江润楠形成林冠层,其垂直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仅与中华楠和水团花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78以上。整个群落物种组成较为丰富,结构趋于稳定,空间格局上主要树种的垂直分布合理,具备以中生性和阴生树种为主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基本特征。(3)对临时样地群落研究得到4种基本群落类型,厚壳桂+假苹婆+铁榄林、鸭脚木+豺皮樟+黧蒴林、杉木+银柴+九节林、阴香+南洋楹+糖胶树林;与邻近香港、广州白云山相比植物组成有很大相似性;现有次生林的乔木层高度多在10m以下,中小径级树木占明显优势;不同类型群落多度格局都遵循对数级数分布,不同类型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太明显,处于演替中期的鸭脚木+豺皮樟+黧蒴林物种多样性最高,针阔混交的杉木+银柴+九节林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最高。(4)天然次生林72种树种总体呈现显着的正关联,15种优势种105个种对间χ2检验正关联的种对有61对,占总数的58%,负关联的种对有44对,占总数的42%,正关联的种对占优势,与多物种种间关联检验结果相一致;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极显着相关的种对有37个,显着相关的种对有17个,在105个种对中,正相关极显着的种对有28个,正相关显着的5个,共33个,占总对数的31.4%;负相关极显着的种对有9个,负相关显着的有12个,共21个,占总对数的20%。(5)通过种间关系的研究并参照种群生态位特征,得出3个正关联的生态种组,分别为第一生态种组:豺皮樟、簕欓花椒、梅叶冬青、三花冬青、鸭脚木、杨桐、浙江润楠和中华楠;第二生态种组:罗伞树、水同木、香港大沙叶和中华卫矛;第三生态种组:水团花、红车和九节。(6)影响浙江润楠种群分布格局的因子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是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二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种内种间竞争。种群在幼树、小径木阶段,其分布格局主要是由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其后随种群的发育,种群个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加强,密度制约导致了种群数量剧烈下降。因此到中径木和大径木阶段,种群的分布格局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总分布趋势由集群分布变为随机分布,这一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种内和种间竞争。(7)水团花、浙江润楠、罗伞树、中华卫矛生态位宽度值较高,在群落中广泛分布;水同木、鸭脚木、豺皮樟生态位宽度较窄仅在少数样方中有分布。本研究中生态宽度排在前列的水团花、浙江润楠、罗伞树、中华卫矛等与其它树种之间的平均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大,生态位重叠值几乎都在0.5以上;相反,生态位宽度较小的树种如水同木、鸭脚木、杨桐等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分布不够广泛,与其它种之间的重叠较小,平均生态位重叠值在0.3以下。(8)以立木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结果表明浙江润楠种群在Ⅰ、Ⅲ龄级是死亡高峰期,死亡率达到57%以上,Ⅳ龄级以上死亡率趋于平缓,个体生存空间基本稳定,种群存活曲线平缓,浙江润楠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浙江润楠种群总体表现为早期锐减、中后期稳定的特点。

二、广州帽峰山主要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成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帽峰山主要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群落结构研究
        1.2.2 生态位研究
        1.2.3 种间联结研究
    1.3 朝鲜崖柏研究现状
        1.3.1 土壤条件与种群
        1.3.2 树高生长规律与核型分析
        1.3.3 繁殖方式
        1.3.4 木材结构和挥发油
        1.3.5 遗传学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研究区概况、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调查方法
        2.3.2 群落特征研究方法
        2.3.3 朝鲜崖柏群落主要树种重要值及生态位计算方法
        2.3.4 朝鲜崖柏群落主要树种种间联结计算方法
        2.3.5 数据整理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朝鲜崖柏群落物种及种子植物区系组成
        3.1.1 群落物种组成
        3.1.2 种子植物区系组成
    3.2 朝鲜崖柏群落结构
        3.2.1 群落垂直结构和年龄结构及种群更新
        3.2.2 群落物种多样性
    3.3 朝鲜崖柏群落主要树种重要值及生态位
        3.3.1 重要值
        3.3.2 生态位宽度
        3.3.3 生态位重叠
    3.4 朝鲜崖柏群落主要树种种间联结
        3.4.1 总体联结性
        3.4.2 种间联结性
        3.4.3 种间协变
4.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朝鲜崖柏群落特征
        4.2.2 朝鲜崖柏濒危原因
        4.2.3 朝鲜崖柏保护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动植物多样性资源监测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分析
    2.1 植物多样性
    2.2 森林群落类型与景观多样性
    2.3 鸟类多样性资源
3 后续研究方向

(3)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植物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概念
    1.3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植物区系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植物资源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广东植物区系及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
    2.3 水文
    2.4 气候特征
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植物资源调查
        3.2.2 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分析
        3.2.3 植物资源研究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阅读和资料收集
    4.2 实地调查
    4.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植物区系分析
        5.1.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5.1.2 植物区系中的种子植物的占比
        5.1.3 植物区系种属系数比较
        5.1.4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5.2 植被类型及群落结构分析
        5.2.1 植被分类
        5.2.2 主要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特征
        5.2.3 森林群落组成
        5.2.4 森林群落结构
    5.3 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5.3.1 药用植物
        5.3.2 用材树种
        5.3.3 观赏植物
        5.3.4 纤维植物
        5.3.5 野生水果
        5.3.6 油脂植物
        5.3.7 饲料植物
        5.3.8 鞣料植物
        5.3.9 芳香植物
        5.3.10 淀粉植物
    5.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
        5.4.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5.4.2 珍稀濒危植物种类
        5.4.3 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保护的兰科植物
6 结论与讨论
    6.1 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6.1.1 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富
        6.1.2 植物种类丰富
        6.1.3 与邻近自然保护区丰富度比较
        6.1.4 区系热带性质明显
    6.2 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群落概况
    6.3 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7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

(4)广州市森林及不同地表垫面对暴雨—径流PAHs的滤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多环芳烃(PAHs)
        1.1.3 城市降雨径流多环芳烃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植被和土壤资源
    2.2 研究方法及试验方案
        2.2.1 对比试验铺设、样地调查和采样标准
        2.2.2 主要试验观测、研究方案
        2.2.3 水样的PAHs检测法
        2.2.4 数据来源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广州帽峰山林区与市区暴雨、大暴雨的关系特征
        3.1.1 广州帽峰山林区与市区暴雨、大暴雨雨量的水平小尺度差异特征
        3.1.2 帽峰山林区与市区暴雨、大暴雨的历时及最大雨强间的对比分析
        3.1.3 小结
    3.2 不同地表垫面对暴雨径流中PAHs质量浓度的滤储特征
        3.2.1 帽峰山林区暴雨及产流中PAHs质量浓度与暴雨特征要素相关性
        3.2.2 PAHs组分特征
        3.2.3 森林及不同地表垫面暴雨径流中∑16PAHs质量浓度差异特征
        3.2.4 不同地表垫面对暴雨-产流中PAHs代表物及∑16PAHs浓度的滤储效应
        3.2.5 PAHs组分的结构特征分析
        3.2.6 小结
    3.3 森林及不同地表垫面的暴雨-产流特征
        3.3.1 两种地表垫面的暴雨-产流特征
        3.3.2 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暴雨-产流特征
        3.3.3 森林及不同地表垫面的暴雨-产流差异特征
        3.3.4 小结
    3.4 森林及不同地表垫面暴雨-产流中PAHs通量特征
        3.4.1 不同地表垫面暴雨-径流中PAHs通量特征
        3.4.2 两种森林生态系统暴雨水文过程中PAHs通量特征
        3.4.3 两种森林生态系统对6种PAH代表物通量的滤储效应
        3.4.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广州市林区、市区暴雨小尺度水平区域差异特征
        4.1.2 不同地表垫面对暴雨-产流中PAHs质量浓度的滤储特征
        4.1.3 不同地表垫面暴雨-产流量的特征
        4.1.4 不同地表垫面暴雨-产流PAHs通量的特征
    4.2 讨论
        4.2.1 林区、市区不同地表垫面暴雨及产流中PAHs浓度特征
        4.2.2 暴雨中PAHs的污染特征
        4.2.3 不同地表垫面对暴雨-径流中PAHs的滤储特征
        4.2.4 森林对暴雨中PAHs的滤储效应
    4.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珠三角城市区典型森林植被的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城市森林的概念
        1.1.3 国内外城市森林的发展史
        1.1.4 城市森林结构的研究进展
        1.1.5 城市森林群落的对C、N、P、S生态环境功能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植物和土壤资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调查方法
        2.2.2 森林群落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2.2.3 森林群落的土壤及叶器官化学物含量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森林植被的结构特征
    3.1 群落类型的划分
    3.2 三种植被类型的群落结构特征
    3.3 三种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
    3.4 三种植被类型的径级结构
        3.4.1 径级结构
        3.4.2 各径级个体重要值
        3.4.3 树高与胸径的关系
    3.5 三种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
        3.5.1 整体物种多样性
        3.5.2 乔、灌层的物种多样性
    3.6 小结
        3.6.1 群落类型的划分
        3.6.2 三种植被类型的群落特征
        3.6.3 三种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
        3.6.4 三种植被类型的径级结构
        3.6.5 三种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
第四章 森林植被的种群关系
    4.1 两种植被类型主要木本植物的空间关联性
        4.1.1 主要木本植物间的总体关联性
        4.1.2 主要木本植物的种对关联性
    4.2 两种植被类型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
        4.2.1 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
        4.2.2 主要种群间的生态位相似性
    4.3 小结
        4.3.1 两种植被类型主要木本植物的关联性
        4.3.2 两种植被类型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
第五章 森林植被的生态环境功能
    5.1 不同森林植被土壤与叶片Org.C、TN的含量特征
    5.2 不同森林植被土壤与叶片TP的含量特征
    5.3 不同森林植被土壤与叶片TS的含量特征
    5.4 不同森林植被土壤与叶片C:N、N:P比值的特征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群落类型的划分
        6.1.2 三种植被类型的群落特征
        6.1.3 三种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
        6.1.4 三种植被类型的径级结构
        6.1.5 三种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
        6.1.6 两种植被类型主要木本植物间的关联性
        6.1.7 两种植被类型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
        6.1.8 不同森林类型的Org.C、TN、TS、TP含量以及C:N、N:P特征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6)广州城市森林的暴雨生态水文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森林水文研究评述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植被
        2.1.4 土壤与水文
    2.2 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2.2.1 降水及化学物测定
        2.2.2 穿透水、干流及水化学物测定
        2.2.3 地表径流及水化学物测定
        2.2.4 土壤渗透水及水化学物测定
        2.2.5 集水流域总径流及化学物测定
        2.2.6 水化学元素的分析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应用Excel2007统计分析
        2.3.2 应用SPSS18.0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城市水平尺度暴雨特征
        3.1.1 林区与市区暴雨、降雨月际分配比较
        3.1.2 小结
    3.2 两种森林类型暴雨林冠截留特征
        3.2.1 穿透水、树干茎流与暴雨的关系
        3.2.2 林冠截留与暴雨的关系
        3.2.3 小结
    3.3 两种森林类型集水区暴雨-产流特征
        3.3.1 两种森林类型单次暴雨-产流特征
        3.3.2 集水区全年、干湿季及月际的降雨-产流特征
        3.3.3 两种森林类型暴雨-产流特征图
        3.3.4 小结
    3.4 城市水平尺度暴雨水化学特征
        3.4.1 市区与林区水平小尺度的雨水化学差异
        3.4.2 小结
    3.5 两种林型暴雨各水文过程的化学比较
        3.5.1 两种森林类型穿透水化学量比较及林冠淋溶效应
        3.5.2 两种森林类型坡面地表径流水化学比较
        3.5.3 两种森林类型集水区径流水化学比较
        3.5.4 常绿阔叶林土壤渗透水化学特征
        3.5.5 两种森林类型水文过程的各元素化学量的迁移规律
        3.5.6 常绿阔叶林总径流化学组分迁移通量特征
        3.5.7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8)广州帽峰山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价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区域概况
        2.1.2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
        2.2.2 土壤理化项目实验室分析方法
        2.2.3 土壤温湿度监测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林型碳含量在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
        3.1.1 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的剖面分布
        3.1.2 常绿阔叶林土壤无机碳的剖面分布
        3.1.3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剖面分布
        3.1.4 杉木人工林土壤无机碳的剖面分布
    3.2 两种林型土壤碳含量的月变化
        3.2.1 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的月变化
        3.2.2 常绿阔叶林土壤无机碳的月变化
        3.2.3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月变化
        3.2.4 杉木人工林土壤无机碳的月变化
        3.2.5 两种林型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月变化比较
    3.3 两种林型氮含量在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
        3.3.1 常绿阔叶林土壤全氮的剖面分布
        3.3.2 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氮的剖面分布
        3.3.3 杉木人工林土壤全氮的剖面分布
        3.3.4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氮的剖面分布
    3.4 两种林型土壤氮含量的月变化
        3.4.1 常绿阔叶林土壤全氮的月变化
        3.4.2 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氮的月变化
        3.4.3 杉木人工林土壤全氮的月变化
        3.4.4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氮的月变化
        3.4.5 两种林型土壤总氮与有机氮月变化比较
    3.5 两种林型土壤的碳密度的分布特征
        3.5.1 常绿阔叶林土壤碳密度的剖面分布与月动态
        3.5.2 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密度的剖面分布与月动态
    3.6 两种林型土壤的氮密度
        3.6.1 常绿阔叶林土壤氮密度的剖面分布与月动态
        3.6.2 杉木人工林土壤氮密度的剖面分布与月动态
    3.7 两种林型土壤的氨化细菌
        3.7.1 氨化细菌的土壤剖面分布
        3.7.2 氨化细菌的月变化
    3.8 两种林型土壤的硝化细菌
        3.8.1 硝化细菌的土壤剖面分布
        3.8.2 硝化细菌的月变化
    3.9 两种林型土壤的亚硝化细菌
        3.9.1 亚硝化细菌的土壤剖面分布
        3.9.2 亚硝化细菌的月变化
    3.10 两种林型土壤的反硝化细菌
        3.10.1 反硝化细菌的土壤剖面分布
        3.10.2 反硝化细菌的月变化
    3.11 两种林型土壤有机碳、氮相关性分析
    3.12 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氮与土壤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3.13 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与土壤温湿度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摘要

(9)广州帽峰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小气候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区域概况
        2.1.2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观测点
        2.2.2 系统观测
        2.2.3 理论基础
        2.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季风常绿阔叶林空气温度、湿度特征
        3.1.1 空气温度、湿度日变化特征
        3.1.2 空气温度、湿度月际变化特征
        3.1.3 空气温度、湿度梯度特征
        3.1.4 林内外空气温度、湿度比较
    3.2 季风常绿阔叶林风速特征
        3.2.1 风速日变化特征
        3.2.2 风速月际变化特征
        3.2.3 风速梯度特征
    3.3 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温度、含水量特征
        3.3.1 土壤温度、含水量特征日变化特征
        3.3.2 土壤温度、含水量月际变化特征
        3.3.3 林内外土壤温度比较
    3.4 林内外温湿度要素回归分析
    3.5 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辐射通量特征
        3.5.1 不同时间尺度辐射量特征
        3.5.2 辐射通量日变化特征
        3.5.3 辐射通量分配率特征
        3.5.4 不同月份各辐射通量及其分配率变化特征
        3.5.5 辐射总量特征
        3.5.6 净辐射与其它辐射关系
        3.5.7 森林长波辐射与环境因子关系
    3.6 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光合有效辐射特征
        3.6.1 光合有效辐射旱季和雨季统计特征
        3.6.2 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特征
        3.6.3 光合有效辐射月际变化特征
        3.6.4 光合有效辐射之间及其与下行短波辐射关系
    3.7 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热通量特征
        3.7.1 土壤热通量日变化特征
        3.7.2 土壤热通量月际变化特征
        3.7.3 土壤热通量与净辐射通量相关性分析
    3.8 森林小气候因子主成分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10)深圳城市生态风景林树种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城市生态风景林研究进展
        1.2.1 城市生态风景林树种选择
        1.2.2 城市生态风景林规划设计
        1.2.3 城市生态风景林景观美学评价
        1.2.4 城市生态风景林美景诱导
        1.2.5 城市生态风景林效益监测
    1.3 城市生态风景林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4 群落生态学相关研究方法评述
        1.4.1 物种多样性与多度格局
        1.4.2 优势种群种间关系
        1.4.3 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1.4.4 种群生态位特征
    1.5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状况
    2.2 外业调查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物种重要值
        2.3.2 物种多样性
        2.3.3 优势种群种间关系
        2.3.4 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2.3.5 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区系分析
        3.1.1 区系组成分析
        3.1.2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1.3 小结
    3.2 垂直结构分析
        3.2.1 群落乔木层树种组成
        3.2.2 群落垂直结构
        3.2.3 群落垂直空间生态位特征
        3.2.4 小结
    3.3 植物多样性分析
        3.3.1 群落类型
        3.3.2 不同林分群落结构
        3.3.3 不同群落的物种多度格局分析
        3.3.4 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3.3.5 小结
    3.4 优势种群种间关系分析
        3.4.1 种间关联分析
        3.4.2 种间相关分析
        3.4.3 小结
    3.5 主要种群分布格局
        3.5.1 群落个体分布格局
        3.5.2 浙江润楠单种分布格局
        3.5.3 小结
    3.6 群落各组成种群生态位
        3.6.1 生态位宽度
        3.6.2 生态位重叠
        3.6.3 小结
    3.7 优势种群动态分析
        3.7.1 浙江润楠种群静态生命表
        3.7.2 浙江润楠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
        3.7.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深圳城市生态风景林区系组成
        4.1.2 深圳城市生态风景林垂直结构
        4.1.3 深圳城市生态风景林植物多样性
        4.1.4 主要种群种间关系
        4.1.5 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4.1.6 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4.1.7 优势种群动态
    4.2 讨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广州帽峰山主要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成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群落特征研究[D]. 苑景淇. 北华大学, 2020(12)
  • [2]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动植物多样性资源监测概况[J]. 裴男才,陈步峰,史欣. 生态科学, 2018(05)
  • [3]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植物资源研究[D]. 余佩琪.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广州市森林及不同地表垫面对暴雨—径流PAHs的滤储特征[D]. 吴巧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5]珠三角城市区典型森林植被的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对比研究[D]. 翟石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5)
  • [6]广州城市森林的暴雨生态水文效应[D]. 邹志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06)
  • [7]城乡环境梯度下植物群落的区系成分分析[J]. 朱纯,熊咏梅,柳泽鑫,孙东,苏志尧.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04)
  • [8]广州帽峰山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动态研究[D]. 黄姗姗.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01)
  • [9]广州帽峰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小气候特征研究[D]. 陈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4)
  • [10]深圳城市生态风景林树种空间结构研究[D]. 胡传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5)

标签:;  ;  ;  ;  ;  

广州市帽峰山主要常绿阔叶林区系成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