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陆相盆地斜坡区大中型岩性油气田形成特征

中国各陆相盆地斜坡区大中型岩性油气田形成特征

一、中国各类陆相盆地斜坡区大中型岩性型油气田形成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彦君[1](2020)在《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当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70多年的勘探开发,盆地内埋深浅于4500m的中~浅层探区内油气勘探程度普遍较高,再获勘探大发现的概率越来越小。深层~超深层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必然选择。自晚古生代以来,受控于海西~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作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垂向叠合形成了现今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作用伴随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甚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而控制着现今油气藏的分布。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多期构造控藏的角度,重点聚焦如下3个关键的科学和勘探问题:(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盆地类型;(2)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3)深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勘探有利区带。综合最新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和重点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深层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准噶尔盆地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以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1)运用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追踪地震反射层位,识别断层、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及生长地层,编制地层厚度图;(2)运用2D-MOVE软件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反演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变形;(3)运用Basin Mod软件重建重点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获得如下几点新认识。1)在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自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阶段“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每一旋回,盆地应力体制均从早期的伸展或稳定开始,到晚期聚敛造山环境结束。基于格架地震大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构造恢复,识别了7期明显的区域性构造变形(2期伸展,5挤压)。2期伸展变形分别与早二叠世、早侏罗世造山后应力松弛有关。早二叠世强伸展变形造成盆地内广泛发育地堑-地垒构造与半地堑构造;早侏罗世弱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正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较小,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弱于早二叠世。5期挤压构造变形分别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区域性碰撞/增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总体上,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以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为主,盆地中央变形较弱。其中晚侏罗世、晚喜山期区域构造作用分别导致盆地内强烈的褶皱和掀斜作用,整个盆地经历了剧烈调整和改造。目前,准噶尔盆内沉积地层整体呈现南厚北薄楔形几何形态和南低北高的构造格局。2)厘定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及时-空域复合-叠合特征。在5阶段周期性“伸展-聚敛”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每一演化阶段,盆地由早期的伸展断陷或中性坳陷盆地逐渐演变为挤压性前陆或坳陷盆地;湖盆由早期水进、扩张演变为晚期水退、萎缩;每一构造-沉积旋回层下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上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为多个次级裂谷盆地组成的复合型盆地,中二叠世演变为裂后坳陷盆地,至晚二叠世成为挤压型坳陷盆地;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晚期转变为弱缩短坳陷和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为弱伸展坳陷盆地,中侏罗世为中性坳陷盆地,至晚侏罗世演变为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演变为挤压性坳陷盆地;古近系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中新世-全新世演变为陆内再生前陆盆地。不同演化阶段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纵向上叠加,形成了典型的叠合盆地。3)深化认识了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源、储、盖、圈)、成藏过程(生、排、运、聚)及早期油藏(调整、改造及破坏)的控制作用。在多期构造-沉积旋回,多阶段多类型盆地纵向叠合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多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多套复合疏导体系,造就了准噶尔盆地“满盆”、全层系、多层组含油的格局;发生多期、多区生排烃作用,多期、多方向油气运移及成藏过程;晚期构造变动会调整、改造或破坏早期形成的油藏,使早期形成的油藏进一步复杂化。4)提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以4500米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准,盆地西北缘、腹部和东部探区深层勘探目的层段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在盆地南缘探区,“深层”勘探对象主要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之下的侏罗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集层。靠近生烃中心、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深层圈闭,最有可能充注成藏。石炭、二叠系有利区带包括:(1)红车-克百-乌夏断裂带下盘断块圈闭群;(2)紧邻生烃凹陷古隆起迎烃面——如莫索湾凸起周边,夏盐-石西凸起西、南侧,白家海凸起南侧,北三台凸起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群;(3)生烃凹陷上倾方向地层-岩性圈闭群。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深层勘探有利区带包括:(1)霍-玛-吐断裂带下盘深大构造背斜群,阜康断裂带下盘掩伏构造;(2)前缘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群。

张庆石[2](2014)在《三角洲前缘砂体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 ——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陆相盆地石油地质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形成的“陆相生油论”、“坳陷盆地油气源控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等有效指导了陆相盆地的油气勘探。但对于邻近主力生油凹陷的斜坡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方法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中。本文从斜坡区油气藏勘探方法和理论的研究现状出发,以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在对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区构造特征、沉积体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深入剖析了大型斜坡区三角洲前缘相带砂体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油气分布规律。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和认识:(1)以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结合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S)划分方案,综合测井、岩心、地球物理等资料,将萨尔图油层划分了5个中期旋回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MSC1-MSC5,大致与S23下、S23上、S1和S0下及S0上油层组分别对应,建立了以中期旋回为对比单元的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为油气藏的深入剖析奠定了基础。(2)根据钻井岩心、测井及重矿物分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研究区主要受西北部齐齐哈尔物源、北部林甸物源及西南部泰来短轴物源的影响,形成了西北部、北部及西南部三角洲沉积体系,以大面积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沉积为主。(3)在中期旋回层序和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以中期旋回层序上升半旋回为编图单元,编制了具有勘探实用性的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揭示了萨尔图油层不同时期砂体展布特征及沉积相演化规律。(4)按照“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沉积相”的研究流程,开展了江75三维地震工区地震沉积学研究,首次建立了具有地质含义的地震沉积解释模版,并编制了横向预测性较强的沉积微相图,该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斜坡区三角洲前缘相带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成功率。(5)通过构造特征和油气分布关系的研究,认识到斜坡区油气的聚集主要受北东向构造带控制,明确了北东向构造带为有利找油方向,转变了已往沿北西向运移通道寻找油气的勘探思路。通过整体构造精细解释研究,在斜坡背景上落实了4个北东向展布的宽缓鼻状构造带,结合油气藏的精细解剖,明确研究区内主要发育微幅度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透镜体岩性油气藏等多种岩性复合油气藏类型。(6)在构造、层序地层、沉积特征、油气运移及其与油气成藏相互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型斜坡区的油气成藏模式,指出了斜坡区成藏主控因素主要有:一是富油凹陷充足的油源供给是斜坡区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二是地层尖灭带、构造和断裂共同控制了S23油层组三角洲前缘砂体富集成藏;在鼻状构造背景下,断裂控制S1油层组三角洲前缘及滨浅砂坝富集成藏;三是单一有效的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结合西部斜坡区勘探现状,确定了下一步有利的勘探目标。

蒲秀刚,周立宏,王文革,韩文中,肖敦清,刘海涛,陈长伟,张伟,袁选俊,卢异,柳飒[3](2013)在《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斜坡区中深层碎屑岩储集层特征》文中提出为了查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斜坡区中深层碎屑岩有利储集相带分布规律,寻找相对优质的储集层段,对歧口凹陷中深层开展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构造背景、物源、沉积体系、储集性能综合研究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具有多凹多坡的地质特点,各类斜坡区占全凹陷面积70%以上;来自盆内外物源的多个大型辫状河(扇)三角洲前缘-重力流砂带与多类斜坡区匹配,为歧口凹陷斜坡区中深层油气有效储集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中深层碎屑岩埋深一般大于2 500 m,主要为岩屑长石类砂岩,以次生孔-缝储集空间为主。歧口凹陷中深层碎屑岩整体处于中成岩演化阶段,该阶段跨越深度范围较大,储集物性的主控因素可以通过数学地质的方法识别出9项,虽其总体物性较差、孔隙结构复杂,但较高的沉降速率、中等地温场、高流体压力、高长石含量、较高溶蚀率、早期烃类充注等有利因素促使中深层碎屑岩发育纵向延伸上千米的3~4个异常高孔隙带,均是有利的油气储集层段。

况昊[4](2012)在《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侏罗系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大型叠合含油气盆地之一。白家海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白家海凸起为一个继承性古隆起,始终处在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上,具有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是整个盆地油气富集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本论文从白家海地区油气勘探的复杂性出发,重点围绕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区,结合研究区的特性,以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为指导,结合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通过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应用3D地震解释等技术为白家海地区的构造、沉积特征、岩性体进行精细解释与刻画,对研究区侏罗系的构造发育、断裂特征、沉积相变化及展布规律、有利砂体分布、储层物性、油气成藏条件、油气成藏过程、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油气运移、聚集机理,总结研究区侏罗系地层岩性油气成藏模式,预测地层岩性油气藏地质特征、分布富集规律。通过系统研究认为:①通过对侏罗系地层岩性特征及地层叠加样式的分析,将研究区侏罗系划分为2个超长期旋回。研究发现构造和气候因素为研究区内侏罗系超长期旋回层序的主控因素,如下部超长期旋回(相当于水西沟群)主要反映潮湿气候及稳定的构造背景,而上部超长期旋回(相当于石树沟群)则表现为干旱气候及构造抬升的构造背景下的沉积。②湖盆坡折带对层序、沉积和非构造圈闭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新领域。利用坡折带寻找非构造油藏应在建立层序格架、划分体系域的基础上进行。任何油气藏都是在各成藏要素的有机组合下形成的,坡折带是成藏要素发育齐全且能有机配置的地带之一。③研究发现,储集砂体的发育与沉积相带特征密切相关,而非与沉积相或亚相类型相关。如研究区潮湿气候条件下所发育的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由于水源供应充沛,水动力能量及携砂能力强,如LSC1-LSC5层序河流、三角洲相带内储集砂体发育;干旱气候条件下水源供给较少,水流携砂能力弱,LSC6及LSC7层序相同或相似沉积相带内储集砂体不发育。④研究区主要烃源岩为二叠系和侏罗系。二叠系烃源岩较有利的生油凹陷为东道海子凹陷和阜康凹陷。平地泉组烃源岩在东道海子凹陷于侏罗纪早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到了白垩纪早期开始大量生烃。中下侏罗统泥岩夹煤层为主要烃源岩;下侏罗统烃源岩在东道海子凹陷于白垩纪早期进入低成熟阶段,古近纪-新近纪进入生烃高峰期;阜康凹陷于白垩纪早期进入生烃门限,大量生烃在白垩纪晚期。⑤研究区中下侏罗统发育多级坡折带,按成因可分为断裂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结合沉积相展布特征,挠曲坡折带控砂作用明显;断裂坡折带控藏作用明显,根据发育史、开启程度以及两盘地层接触关系,边界断层及派生的次级断层的组合既可以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有可以成为油气藏的遮挡。多级坡折带的存在导致了研究区中下侏罗统在不同的位置随多期水体的进退发生不同的沉积剥蚀响应,多形成上覆层或上倾方向泥岩分隔的地层岩性油气藏。⑥研究区中上侏罗统主要发育地层超覆圈闭,主要分布与阜北斜坡区的头屯河组;局部地区发育有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围绕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地区地层岩性油气藏研究这个主题,进一步完善了研究区层序地层的划分、沉积相的展布、沉积与坡折带的关系、地层岩性圈闭的特征,通过对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研究,建立了地层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模式,总结了研究区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

庞雄奇,周新源,姜振学,王招明,李素梅,田军,向才富,杨海军,陈冬霞,杨文静,庞宏[5](2012)在《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文中提出中国西部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和多旋回的油气成藏作用,油气成藏之后经历了后期构造变动的调整、改造和破坏,分布规律十分复杂。研究叠合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和分布对于提高叠合盆地油气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叠合盆地系指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或沉积地层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叠加和复合。它们具有地层沉积不连续、地层构造不连续和地层应力应变作用不连续等三大判别标志。依据构造剖面上沉积地层年代的关联性将叠合盆地分为连续沉积型、中晚叠合型、早晚叠合型、早中叠合型和长期暴露型等五种类型。叠合盆地复杂的构造过程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复杂油气藏。三种地质作用(剥蚀、断裂和褶皱)使区域盖层受到破坏,六种微观机制(渗漏、扩散、溢散、氧化、降解和裂解)导致了油气损耗。它们的联合作用形成了原成型、圈闭调整型、组份变异型、相态转换型和规模改造型等五种类型的复杂油气藏。叠合盆地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的功能要素包括有烃源灶(S)、古隆起(M)、沉积相(D)、区域盖层(C)、断裂带(F)和低势区(P)等,它们在纵向上的有序组合(C/D/M/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层位;在平面上的叠加复合(C∩D∩M∩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范围;在时间上的同时联合(TC=TD=TM=T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期次(T)。叠合盆地后期构造过程的叠加复合导致了早期油气藏的调整、改造和破坏。构造过程叠加改造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模式是:强强叠加破坏、强弱叠加改造、弱弱叠加保护。构造变动破坏烃量受构造变动强度、构造变动次数、构造变动次序、区域盖层封油气能力和原始聚油气量等五方面因素的控制,建立了构造变动破坏烃量和剩余资源潜力与各主控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式,为叠合盆地构造变动破坏烃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叠合盆地晚期相-势-源复合决定着圈闭的含油气性。叠合盆地发生过多期成藏作用,但最后一期成藏作用的勘探意义最大;叠合盆地油气藏发生过多期调整和改造,但晚期条件的制约作用最为关键。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区和弱弱叠加保护区最有利开展当前油气藏勘探;在这一地区的油源通道上发育的圈闭、优相储层区中发育的圈闭、低势场中分布的圈闭的成藏概率高;依据近源-优相-低势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可以预测和评价最有利勘探目标的含油气性,优选钻探目标。叠合盆地的油气勘探需分四个层次展开。首先基于地质门限联合控油气作用搞清每一运聚单元内的油气生成量和损耗量,根据物质平衡原理预测有利的资源领域;其次在有利资源领域展开油气成藏功能要素的识别、演化历史恢复和控油气作用研究,基于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预测出多期复合成藏的边界、范围和概率;然后开展盆地演化历史与油气藏调整、改造和破坏作用的研究,基于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在有利成藏区带内预测出剩余资源较大的有利勘探区;最后在有利勘探区带内展开油气富集作用的研究,基于近源-优相-低势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出最有利的钻探目标。应用新理论新技术,预测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主要目的层最有利的资源领域、最有利的成藏领域和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和准噶尔盆地已发现的油气藏100%分布在理论预测的最有利成藏领域中得最有利勘探区带内;截止到2009年底,上列两个盆地已钻567口探井中得316口成功井100%分布在理论预测出来的最有利勘探目标中,其中日产油气量超过18t的高产井中得95%的相-势-源复合指数(FPSI)大于0.6。215口无油气的探井中,有24%~68%是功能要素不好,有5%~19%是构造变动破坏所致,有27%~57%是相-势-源复合不好。叠合盆地"要素组合控藏-过程叠加改造-晚期相势定位"的理论成果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就塔中隆起一地预测和评价出来的21个最有利的勘探目标中,经钻探证实100%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它们为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公司年均发现2.85亿吨油气储量和每年保持18%的储量增长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丛琳[6](2011)在《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松辽盆地是油气资源丰富的陆相含油气盆地,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正面临着储量和产量下降等严峻问题,而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是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资源的接替区块。因此,在三肇凹陷东部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微相研究,并总结该区的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油气富集区,可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为指导,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心资料、地震资料及钻井等资料,通过对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与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以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跨凹陷长垣~肇州开发井大剖面的顶底标准层控制、精细对比、岩心泥岩颜色与微相垂向序列、平面微相演化序列、邻区对应分析等综合研究,表明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可以识别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9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剖析基础之上,提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向南地层厚度减薄,葡萄花油层顶上移、底下移,各层渐薄、中期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点位于SSC4中部,转换点以下为下降半旋回,转换点以上为上升半旋回的地层发育模式,并建立了研究区与三肇凹陷统一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下分析了物源、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提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主要为东北部物源控制的典型“大型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开发区密井网揭示: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且以“大量密集、窄的水下河道沉积为主,前、侧缘变为薄层砂”的河控带状砂模式。其骨架砂体为大量窄的条带状(多为200~300m)、连续且可延伸数十公里、密集、总体呈南西向、与其他类型砂体平面组合较好的分流河道砂体。在深入认识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的沉积背景、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等基础上,建立了葡萄花油层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又进一步细分为5种沉积模式,即: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分流平原过渡区“近岸”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外前缘过渡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席状砂”模式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外前缘区“浪控席状砂”模式。在等时地层格架及其内部单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油气成藏系统等现代油气地质学新观点,应用区域成藏综合分析技术、单砂体控油模式分析技术及其复杂区块含油预测技术等,通过对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分析,指出断层—岩性油藏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4种地质因素:①油气来源及成藏期的确定是油气成藏的第一要素;②古构造演化及油气运聚场对油气运聚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③(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控制优质储层空间分布,各类河道砂体形成的储层占优质储层的85%以上;④断裂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作用,断裂与砂体组合方式控制油气的运移范围与分布。按成藏层次分析法,首次提出了岩性类油藏区三个层次的成藏规律:①第1层次为区域成藏规律,具有“主元控油,多元耦合富集”特征,揭示了整体油气富集区带;②第2层次为三级构造成藏规律,具有“三级构造控势,单一圈闭控藏”特征,诠释了局部油水分布规律;③第3层次为单一圈闭成藏规律,具有“局部构造控界,单一砂体控层”特征,剖清了单一圈闭控藏机理。依此方法提出了:该区油气呈“单向三路运聚模式”:尚南古鼻状构造的发现使该区的油气运移呈“单向三路运聚模式”,即:沿尚家鼻状构造轴部、尚南鼻状构造轴部、沿丰乐斜坡呈两向三路运移方式。因此,环凹区、油气主运移线及两侧为有利油气聚集带。同时提出:关键时期尚家鼻状构造轴部和三肇凹陷中心的转移对油气成藏、油水分布范围、有利圈闭预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该成藏规律的提出从本质上揭示了岩性类油藏区内部复杂的油水分布规律,即:垂向多层、平面多支单砂体与复杂局部构造组合形成的圈闭以及非圈闭在空间上复杂叠置是造成岩性类油藏区油水分布极其复杂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局部构造、单期分流河道砂体及二者空间组合关系是揭开极其复杂的空间油水分布控制因素与规律的瓶颈,对于下一步岩性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以上成果指导下,基于第1、2层次成藏规律预测尚南鼻状构造、尚家鼻状构造北翼及丰乐斜坡为有利成藏区带。根据密井网解剖以及砂体和油气运移方向认为研究区有3种成藏模式:榆树林地区为源内下生上运、短侧运、断—砂匹配控油模式,丰乐地区为源内下生上运上储式、断—砂匹配、微幅度构造控油模式,朝阳沟地区为源外成藏,倒灌扶余—侧运—上调葡萄花油层,砂体控油模式。并在此区带内基于第3层次的成藏规律预测有利圈闭8个,部署井位10口。

康玉柱[7](2010)在《中国油气地质新理论的建立》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石油天然气勘查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并自主创新建立了七大油气地质理论,即:构造体系控油理论、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叠合盆地成油理论、前陆盆地成藏理论、天然气成藏理论及火山岩成藏理论等。笔者总结并概要论述上述油气地质理论的内涵。

何登发,李德生,童晓光[8](2010)在《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立体勘探论》文中认为中国大陆长期处于全球动力学体系复合、汇交部位,具有多块体拼合、长期多阶段发展的特点,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多旋回叠加地质结构的沉积盆地。在这些盆地中,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烃源岩随热体制演变差异成熟,表现出多期生、排烃特征;海相碳酸盐岩、火山岩、碎屑岩等在成岩、构造改造等机制作用下形成多类型有效储集体,与膏盐岩、膏泥岩、泥岩等形成多套储盖组合;沿不整合面、断裂带等运移的油气在多个层系中多期聚集,受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油气多晚期成藏或晚期调整成藏;油气在隆起带、凸起带及其斜坡带,断裂带和不整合面相关的圈闭中富集。油气多层系聚集和多类型聚集使油气发现出现多个高峰期。中国的油气勘探不但在上覆陆相地层中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油气田,而且在下伏海陆过渡相与海相层系中也发现了苏里格、靖边、塔河、普光、龙岗等多个大油气田,在盆地深层火山岩中也发现了徐深、克拉美丽、牛东等大油气田,油气勘探呈现出立体、整体与综合勘探趋势。"立体勘探"是对叠合盆地的不同含油气领域、不同含油气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整体、综合勘探。立体勘探的深度为0~10000m,平面上跳出上覆陆相盆地的边界,探索多成因类型的油气藏。已建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滚动勘探开发、复式油气藏与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构成立体勘探的理论雏形,正在发展的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理论是立体勘探的理论基础,现代地球物理、钻探、测试、采油等先进适用技术是实现立体勘探的桥梁。立体勘探的思维与实践是对成熟探区、岩性—地层、前陆盆地、叠合盆地中下组合、陆上新盆地、近海海域、非常规油气等中国未来7大油气勘探领域开展有效、高效油气勘探的重要保证。

孙雨[9](2010)在《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以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文中提出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方法技术和精细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通过对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与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技术——“逐级标准等时面控制下的逼近基准面旋回界面对比”对比方法,并应用此方法首次将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大区(>1000 km2)、统一、精细(单砂体级)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提出了研究区扶余油层受继承性古隆起控制的地层向盆阶梯状减薄模式,为大区域单砂体预测及岩性类油藏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地层学基础。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下分析了物源、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提出研究区扶余油层主要为受西南保康物源体系末端水系和东南长春-怀德物源体系分支水系双重控制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其骨架砂体为大量、密集(平均分布密度1.13支/km)、窄带状(多200-600 m)、连续分布的分流河道砂体,总体呈南南西向展布,构成了扶余油层的主要储层砂体,进而揭示了平面多支、独立分布、顺源带状展布的分流河道砂体及河控带状砂体是引起储层复杂多变的直接原因,这对认清岩性油藏的储层成因与分布特征、油水分布及控油因素等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深入认识沉积背景、沉积特征及沉积微相类型等,建立了扶余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体系“五带”沉积模式,即:三角洲前缘亚相外前缘区“浪控席状砂”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外前缘过渡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席状砂”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分流平原过渡区“近岸沉积”模式和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河控带状体”模式。在等时地层格架及其内部单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油气成藏系统等现代油气地质学新观点,应用区域成藏综合分析技术、单砂体级控油模式分析技术及其复杂区块含油预测技术等,通过对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分析,指出岩性类油藏区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5种地质因素:①成熟烃源岩分布控制油气运移范围及方式,成熟源岩区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未成熟源岩区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②(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控制优质储层空间分布,各类河道砂体形成的储层占优质储层的95%以上;③青一段超压是油向下运移的输导动力,控制油气运移层位;④断裂是油气优势输导通道,断裂与砂体组合方式控制油气的运移范围与分布;⑤构造演化特征控制油侧向运聚的优势指向,鼻状构造在油气成藏关键时期诱导油气运移,并构成富油区。按照源内、源边及源外的概念建立了研究区扶余油层成藏模式,提出源内“先直排倒灌,后短距离侧向分配”、源边“斜坡带断层遮挡”及源外“复式聚集,长距离侧向运移”的成藏模式,为岩性类油藏富集区优选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按成藏层次分析法,首次提出了岩性类油藏区三个层次的成藏规律:①第1层次为区域成藏规律,具有“主元控油,多元耦合富集”特征,揭示了整体油气富集区带;②第2层次为三级构造成藏规律,具有“三级构造控势,单一圈闭控藏”特征,诠释了局部油水分布规律;③第3层次为单一圈闭成藏规律,具有“局部构造控界,单一砂体控层”特征,剖清了单一圈闭控藏机理。该成藏规律的提出从本质上揭示了岩性类油藏区内部复杂的油水分布规律,即:垂向多层、平面多支单砂体与复杂局部构造组合形成的圈闭以及非圈闭在空间上复杂叠置是造成岩性类油藏区油水分布极其复杂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局部构造、单期分流河道砂体及二者空间组合关系是揭开极其复杂的空间油水分布控制因素与规律的瓶颈,对于下一步岩性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以上成果指导下,基于第1、2层次成藏规律预测两井、前60、前48及前48南鼻状构造轴线、北翼及邻凹斜坡为有利成藏区带;并在此区带内基于第3层次的成藏规律预测有利圈闭16个,部署井位21口,提交地质储量约3500×104t,实现了较为可观的经济价值。

李冬梅[10](2010)在《断陷盆地缓坡带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以束鹿西斜坡为例》文中提出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研究是科学预测油藏分布,指导井位部署,实现油气藏发现和开发的关键性基础研究工作。断陷盆地缓坡带是含油气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带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大,构造多变,沉积类型多,油气富集与成藏规律复杂等特点,多数缓坡带历经多年勘探,剩余资源量依然较大,发现的油藏多以比较容易找到的构造油藏为主,因此要取得找油新突破,挖掘剩余资源潜力必须要进行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研究。论文以束鹿凹陷的西部缓坡带为研究对象,根据第三次资评结果,束鹿西斜坡的总资源量5120万吨,总探明储量1463.08万吨,剩余资源量3656万吨,资源的转化率仅为28.58%。其主要制约因素为:对烃源岩生烃潜力的具体时空展布认识不深入;对断层控藏机理与油气输导方式还不明晰;对富集规律的认识还仅处于简单总结,缺乏深入研究。因此,综合运用地质学、沉积学、地球物理学、层序地层学、地球分析化学等多学科理论技术,以地质、地震、钻测井、地化和油藏开发动态等资料为基础,借鉴含油气系统研究方法,对束鹿凹陷斜坡带构造、沉积、烃源岩、油气的运移输导等成藏要素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油气富集的沙河街组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规律,其主要成果与创新如下:①在研究区,以地化数据为基础,应用多系列测井曲线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参数的计算模型,结合地震数据确定了沙三段泥灰质烃源岩的空间展布,指出研究区烃源岩的空间展布是油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②束鹿斜坡具有东倾西抬、早陡晚缓的特征。早期陡窄型的斜坡是形成不整合油藏和砾岩油藏的主要原因,晚期宽缓型斜坡砂体侧向变化快,河道砂体具有沿反向断层下降盘分布的特征,导致油藏易沿断层呈“牙刷状”分布。③理清油气输导断层的输导机制,油气运移输导在斜坡内带主要通过油源断层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能力较弱,斜坡外带以沿沙三底部砂岩与不整合侧向运移为主,其中油源断层决定了断块油气藏的分布。故油气输导体系发育控制成藏的范围。④反向断层控油的主要机理在于断层断距与研究区沉积序列的配置关系,沙二段以反向断层控油为主,沙三段以顺向断层控油为主。在西曹固构造带沙二段断层的组合样式与沉积展布共同控制油气富集程度,其中以反-顺断层组合样式易于形成厚油层。⑤裂缝与不整合面控制和调节油气分布成藏。斜坡内带分布的多期砾岩扇体顶部风化面及其裂缝发育程度控制砾岩油藏的分布。不整合面控制斜坡外带油气成藏,在坡度较陡的西曹固构造带依靠砂体与不整合面一起共同输导油气在斜坡外带不整合面下碳酸盐岩地层形成地层油藏。⑥研究区目前发现油藏充分体现“源-断-相”控藏特点,利用该特点结合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成果对有利区带进行预测,指出了滚动开发方向。

二、中国各类陆相盆地斜坡区大中型岩性型油气田形成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各类陆相盆地斜坡区大中型岩性型油气田形成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含油气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资料和关键技术
    1.4 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2.2 准噶尔盆地沉积地层
第三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3.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3.2 准噶尔盆地5个构造-沉积层序叠加及旋回特征
    3.3 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及其演化特征
第四章 演化阶段及原型盆地
    4.1 原型盆地识别标志
    4.2 不同阶段准噶尔盆地原型及演化
第五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藏的宏观控制作用
    5.1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5.2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5.3 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第六章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6.1 石炭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2 二叠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有利区带
主要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三角洲前缘砂体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 ——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陆相盆地油气地质理论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勘探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1 区域构造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2.2.1 各反射层构造特点
        2.2.2 构造层特征分析
        2.2.3 坳陷层构造格局
        2.2.4 构造样式特征及分布
    2.3 区域断裂特征
        2.3.1 断裂构造基本特征
        2.3.2 断裂形成机制
    2.4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3.1 层序地层划分及对比原则
    3.2 层序地层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3.3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3.4 层序地层格架
第4章 沉积相研究
    4.1 沉积相标志分析
        4.1.1 岩石颜色
        4.1.2 岩相类型及组合
        4.1.3 沉积构造
        4.1.4 古生物标志
    4.2 沉积相类型
        4.2.1 三角洲平原亚相
        4.2.2 三角洲前缘亚相
        4.2.3 湖泊
    4.3 典型剖面沉积相研究
        4.3.1 典型单井沉积相分析
        4.3.2 典型剖面沉积相分析
    4.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4.1 物源区重矿物分布特征
        4.4.2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5 典型三维区地震沉积学研究
        4.5.1 等时界面精细标定
        4.5.2 井震结合层序格架的建立
        4.5.3 最小等时研究单元确定与分析
        4.5.4 地震沉积学解释模板建立
        4.5.5 地震沉积相分析
        4.5.6 沉积相图编制
第5章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5.1 储盖组合特征
    5.2 油气藏类型
    5.3 油气藏特征
        5.3.1 油气藏纵向分布特征
        5.3.2 油气藏平面分布特征
        5.3.3 流体性质
        5.3.4 温压特征
第6章 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
    6.1 油气分布规律
        6.1.1 油气纵向分布规律
        6.1.2 油气平面分布规律
        6.1.3 油水平面分布特征
    6.2 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
        6.2.1 良好的的油源供给条件
        6.2.2 有利的储运条件
        6.2.3 构造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6.2.4 构造与砂体的有机配置
        6.2.5 有效的单一圈闭是油气成藏的关键
    6.3 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有利含油气区预测及目标优选
    7.1 有利含油气区预测
        7.1.1 S_(23)油层有利含油气区预测
        7.1.2 S_1油层有利含油气区预测
    7.2 勘探目标优选
        7.2.1 富拉尔基-江 55 区块勘探目标优选评价
        7.2.2 江桥地区江 75 区块勘探目标优选评价
        7.2.3 阿拉新-二站地区勘探目标优选评价
        7.2.4 平洋地区勘探目标优选评价
        7.2.5 他拉红-白音诺勒地区勘探目标优选评价
    7.3 勘探部署建议及勘探成效
        7.3.1 勘探部署建议
        7.3.2 勘探成效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3)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斜坡区中深层碎屑岩储集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中深层碎屑岩储集层特征
    2.1 岩石类型与孔隙结构特征
    2.2 储集空间特征
    2.3 物性特征
3 储集性能控制因素与孔隙发育模式
    3.1 控制因素分析
        3.1.1 沉降幅度和沉积速率
        3.1.2 沉积作用
        3.1.3 成岩改造
        3.1.4 烃类充注
    3.2 成岩演化特征与孔隙发育模式
        3.2.1 成岩演化特征
        3.2.2 中深层孔隙发育模式
4 有利储集相带与油气勘探
    4.1 储集层综合评价函数
    4.2 储集层综合分类
    4.3 有利储集相带与油气勘探
5 结论
符号注释:

(4)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侏罗系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勘探历程
    2.3 地层特征
    2.4 构造演化
    2.5 断裂特征
    2.6 小结
第3章 层序地层特征
    3.1 基本原理和方法
    3.2 层序划分及层序界面的识别
    3.3 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
    3.4 地震层序特征
    3.5 层序格架划分对比
    3.6 小结
第4章 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
    4.1 沉积背景分析
    4.2 沉积相标志及类型
    4.3 单井沉积相划分
    4.4 联井沉积相对比
    4.5 沉积相及砂体平面分布规律
    4.6 小结
第5章 地层岩性圈闭特征
    5.1 坡折带背景下圈闭特征
    5.2 地层超覆圈闭特征
    5.3 小结
第6章 油气成藏规律
    6.1 油气藏成藏条件
    6.2 油气成藏过程
    6.3 油气成藏模式
    6.4 有利目标区预测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5)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1.1叠合盆地的概念及其识别标志
        1.1.1叠合盆地的概念
        1.1.2叠合盆地的识别标志
    1.2中国叠合盆地基本地质特征与成因分类
        1.2.1中国叠合盆地的基本地质特征
        1.2.2中国叠合盆地成因分类
        1.2.3中国叠合盆地的平面分布
    1.3中国西部叠合盆地基本的油气地质特征
        1.3.1广泛发育复杂油气藏
        1.3.2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
        1.3.3发生过多期多区生排油气作用
        1.3.4发生过多旋回的成藏作用
        1.3.5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2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及其控油气特征
    2.1叠合盆地油气藏产状特征及其恢复
        2.1.1天然气产状的基本概念
        2.1.2天然气地表产状与地下产状差异性与研究意义
        2.1.3天然气地下产状恢复研究方法原理
        2.1.4天然气地下产状恢复在塔中地区的应用
        2.1.4.1塔中天然气地表产状特征
        2.1.4.2塔中天然气地表平面分布特征
        2.1.4.3塔中天然气地表产量变化主控因素分析
        2.1.4.4塔中地下天然气产状恢复
        2.1.4.5塔中天然气地下产状分布特征
        2.1.4.6塔中天然气地下和地表产状差异比较及石油地质意义
        2.1.4.7塔中天然气产状恢复结果讨论
    2.2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基本特征
        2.2.1纵向上多层位分布
        2.2.2平面上多区带分布
        2.2.3时间上多期次分布
    2.3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
        2.3.1烃源灶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1.1烃源灶的基本概念
        2.3.1.2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1.3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1.4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1.5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来源
        2.3.1.6烃源灶的形成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规模
        2.3.2古隆起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2.1古隆起的基本概念
        2.3.2.2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2.3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2.4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2.5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运聚方向
        2.3.2.6古隆起控制着圈闭的成因类型
        2.3.3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3.1有效储层的基本概念
        2.3.3.2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分布范围
        2.3.3.3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3.4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4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4.1有效区域盖层的基本概念
        2.3.4.2有效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4.3有效区域盖层控制油气的分布特征
        2.3.4.4有效区域盖层控油气的分布模式
        2.3.5断裂带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5.1断裂与油气藏分布关系密切
        2.3.5.2断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起到输送油气作用
        2.3.5.3断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起到改善储层的作用
        2.3.5.4断裂控油气成藏基本模式
        2.3.6低界面势能区的控油气作用
        2.3.6.1低界面势能区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概念和普遍性
        2.3.6.2低界面势能区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
        2.3.6.3低势指数预测有利勘探区
        2.3.6.4低势控藏作用可靠性检验
3叠合盆地功能要素组合成藏与多期复合成藏
    3.1功能要素及其判别标准
    3.2功能要素控藏作用存在临界条件
    3.3功能要素组合模式决定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3.3.1功能要素有序组合控制着纵向上油气富集的层位
        3.3.2功能要素叠加复合控制着平面上油气富集的范围
        3.3.3功能要素地史期联合控制着油气藏大量形成的时期
    3.4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表征
        3.4.1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定性表征
        3.4.2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定量表征
        3.4.2.1烃源灶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2有利相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3区盖层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
        3.4.2.4古隆起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5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指数 (T-CDMS)
        3.4.2.6不同的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4叠合盆地油气藏多期调整改造与剩余资源评价
    4.1构造变动特点
    4.2构造破坏油气藏机制
    4.3构造变动与油气藏破坏程度的关系
        4.3.1构造变动的基本形式
        4.3.2构造变动的强度与定量表征
        4.3.3构造变动强度越大油气藏受破坏程度越高
        4.3.4构造变动时间越晚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高
        4.3.5构造变动次数越多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高
        4.3.6构造变动时盖层的塑性越强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低
    4.4叠合盆地构造过程叠加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1单次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2多期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3多期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的实际应用
    4.5叠合盆地地质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定量模式
        4.5.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地质概念模型
        4.5.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定量评价数学模型
    4.6叠合盆地地质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资源潜力预测
        4.6.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潜力评价方法流程
        4.6.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潜力评价工作流程
    4.7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油气聚散过程定量研究
        4.7.1塔中隆起油气地质简介
        4.7.2塔中隆起油气聚散过程定量研究
        4.7.3塔中隆起油气聚散模式的建立与意义讨论
5叠合盆地晚期油气藏相势源复合定位
    5.1叠合盆地晚期成藏与晚期成藏效应
        5.1.1晚期成藏的基本概念
        5.1.2晚期成藏效应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5.1.2.1早期形成的油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凝析气藏和裂解气藏
        5.1.2.2早期形成的大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次生小型油气藏
        5.1.2.3早期形成的小型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大型油气藏
        5.1.2.4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油气藏
        5.1.3晚期成藏效应的机理模式
        5.1.4晚期成藏与晚期成藏效应的关联性
    5.2相势耦合控藏作用与有利目标预测
        5.2.1相的概念、层次表征与控藏作用模式
        5.2.1.1相的概念
        5.2.1.2相的层次表征
        5.2.1.3相控油气作用特征
        5.2.2流体势的概念、分类与控藏作用模式
        5.2.2.1流体势的概念与分类
        5.2.2.2势控油气作用特征
        5.2.2.3势控油气作用地质模式
        5.2.2.4势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5.2.3相势耦合控藏作用概念与定量表征
6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预测与评价
    6.1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预测与评价方法
        6.1.1依据地质门限联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的资源领域
        6.1.1.1地质门限控油气成藏原理
        6.1.1.2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工作流程
        6.1.1.3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参数选择
        6.1.1.4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
        6.1.2依据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
        6.1.2.1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方法原理
        6.1.2.2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工作流程
        6.1.2.3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参数选择
        6.1.2.4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结果及可靠性评价
        6.1.3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
        6.1.3.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方法原理
        6.1.3.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工作流程
        6.1.3.3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参数选择
        6.1.3.4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结果与可靠性分析
        6.1.4依据晚期相-势-源复合定位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
        6.1.4.1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方法原理
        6.1.4.2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工作流程
        6.1.4.3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参数选择
        6.1.4.4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与可靠性分析
    6.2叠合盆地油气藏勘探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6)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相关技术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2 隐蔽油气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3 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构造位置及分区
    1.2 构造演化特征
    1.3 区域地层特征
    1.4 研究区概况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础理论
        2.1.1 地层基准面原理
        2.1.2 体积分配原理
        2.1.3 “相”分异原理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
        2.2.1 基准面旋回识别
        2.2.2 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原则
第三章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3.1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3.1.1 葡萄花油层基准面旋回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3.1.2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3.1.3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特征
    3.2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3.2.1 河流三角洲体系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方法研究
        3.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3.2.3 葡萄花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
        3.2.4 研究区目的层与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的层位对应关系
    3.3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3.3.1 垂向沉积层序演化分析
        3.3.2 层序地层构型分析
第四章 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
    4.1 物源分析
        4.1.1 物源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4.1.2 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物源综合分析
    4.2 葡萄花油层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
        4.2.1 沉积相标志
        4.2.2 沉积相~微相类型及特征
        4.2.3 测井微相识别与模式建立
        4.2.4 河道砂体地震属性分析
    4.3 葡萄花油层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4.3.1 树124 井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4.3.2 州9 井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4.4 层序格架控制下的联井沉积微相分析
第五章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5.1 密井网开发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5.2 全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5.3 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单砂体预测
        5.3.1 有利储层类型(微相)
        5.3.2 葡萄花油层单砂体成因预测
        5.3.3 微相控单砂体预测
    5.4 葡萄花油层沉积模式探讨
第六章 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6.1 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
    6.2 区域油气成藏模式
        6.2.1 区域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分析
        6.2.2 区域成藏模式研究
    6.3 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研究
        6.3.1 三级构造成藏条件分析
        6.3.2 三级构造关键控油因素分析
        6.3.3 三级构造中的圈闭与成藏
    6.4 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研究
        6.4.1 密井网开发区单一圈闭控藏模式剖析
        6.4.2 单一圈闭形成机理及控藏模式研究
    6.5 葡萄花油层有利评价目标区优选
        6.5.1 基于区域—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的有利区预测
        6.5.2 基于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的有利区预测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8)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立体勘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1 立体勘探的地质理论基础
    1.1 多旋回成盆作用
    1.2 多类型叠加地质结构
    1.3 多时代烃源岩与多期成烃
    1.4 多套储盖组合与多含油气系统
    1.5 多类型储集岩与多成藏组合
    1.6 多种运移输导方式、多期成藏与多种成藏模式
        (1) 原型盆地内部自生—自储—自盖式油气成藏模式。
        (2) 跨越原型盆地叠合界面的油气成藏模式。
    1.7 多种油气藏类型与多油气相态
    1.8 油气富集 (区) 带与油气分布规律
2 中国大中型油气田立体勘探实践
    2.1 塔里木盆地塔河特大型油气田
    2.2 四川盆地普光大气田
    2.3 四川盆地龙岗大气田
    2.4 四川盆地东部建南气田
3 立体勘探内涵与应用前景
    3.1 立体勘探内涵
        3.1.1 中国立体勘探的理论雏形
        (1) 滚动勘探与开发。
        (2) 复式油气藏与复式油气聚集 (区) 带理论。
        3.1.2 立体勘探的概念
        (1) 立体勘探的空间尺度。
        (2) 立体勘探油气的来源。
        (3) 原型盆地与含油气领域。
        (4) 不同油气成藏组合与多层系勘探。
        (5) 不同圈闭类型与多目标勘探。
        (6) 立体勘探的动态思维。
    3.2 立体勘探的应用前景
        (1) 坳陷-断陷叠合盆地。
        (2) 克拉通内坳陷叠合盆地。
        (3) 前陆-克拉通叠合盆地。
4 结 论

(9)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以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相关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0.2.2 松辽盆地及其南部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0.2.3 岩性类油藏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0.3 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0.3.1 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
        0.3.2 主要研究内容
        0.3.3 技术路线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基底性质及特征
        1.1.1 基底岩石学特征
        1.1.2 基底断裂特征
    1.2 盆地类型及构造演化
        1.2.1 盆地类型
        1.2.2 区域构造背景
        1.2.3 盆地演化阶段
        1.2.4 构造单元划分
        1.2.5 断裂特征及演化
    1.3 沉积盖层及地层发育特征
    1.4 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沉积体系及演化特征
        1.4.1 泉头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4.2 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4.3 姚家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4.4 嫩江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5 坳陷期湖盆发育特征
第二章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2.1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2.1.1 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
        2.1.2 扶余油层基准面旋回界面类型及特征
        2.1.3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2.1.4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特征
    2.2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砂体等时对比
        2.2.1 河流三角洲体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存在的问题
        2.2.2 河流三角洲体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方法研究
        2.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2.2.4 扶余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
    2.3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2.3.1 扶余油层地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2.3.2 基准面变化与湖平面的关系及其对相序、相域的控制
        2.3.3 基准面变化过程对砂体几何形态的控制
        2.3.4 基准面旋回对储层分布的控制
第三章 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
    3.1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及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3.2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分析
        3.2.1 物源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3.2.2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综合分析
    3.3 扶余油层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
        3.3.1 沉积相标志
        3.3.2 沉积相~微相类型及特征
        3.3.3 测井微相识别与模式建立
    3.4 扶余油层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3.4.1 前41 井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3.4.2 让22 井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3.5 层序格架控制下的联井沉积微相分析
第四章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4.1 密井网开发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4.1.1 让30 开发区短期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4.1.2 让41 开发区短期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4.1.3 前60 开发区短期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4.1.4 几点重要认识
    4.2 全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4.2.1 SSC1~SSC11河控浅水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
        4.2.2 SSC12~SSC13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
    4.3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单砂体预测
        4.3.1 有利储层类型(微相)
        4.3.2 扶余油层单砂体成因预测
        4.3.3 微相控单砂体预测
    4.4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探讨
        4.4.1 扶余油层总体沉积特征
        4.4.2 扶余油层沉积演化规律分析
        4.4.3 扶余油层沉积体系~微相空间演化模式
        4.4.4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建立
        4.4.5 扶余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提出的意义
第五章 扶余油层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5.1 岩性类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
        5.1.1 油藏类型
        5.1.2 岩性类油藏分布规律研究
    5.2 岩性类油藏区域成藏模式研究
        5.2.1 扶余油层岩性类油藏成藏条件分析
        5.2.2 岩性类油藏富集控制因素探讨
        5.2.3 成藏过程分析
        5.2.4 区域成藏模式研究
    5.3 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研究
        5.3.1 三级构造成藏条件分析
        5.3.2 三级构造关键控油因素分析
        5.3.3 三级构造中的圈闭与成藏
    5.4 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研究
        5.4.1 密井网开发区单一圈闭控藏模式剖析
        5.4.2 单一圈闭形成机理及控藏模式研究
    5.5 扶余油层有利评价目标区优选
        5.5.1 基于区域~三级构造成藏规律的重点靶区预测
        5.5.2 基于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的有利圈闭预测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详细摘要

(10)断陷盆地缓坡带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以束鹿西斜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依据、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与依据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油气成藏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方法、手段及发展趋势
        1.2.2 断陷盆地缓坡带研究现状
        1.2.3 束鹿西斜坡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构造背景
    2.3 区域地层特征
    2.4 勘探开发现状
第3章 地质特征
    3.1 构造特征
        3.1.1 束鹿西斜坡区带划分
        3.1.2 斜坡基本构造特征
        3.1.3 断裂系统展布特征
        3.1.4 构造演化分析
    3.2 沉积特征
        3.2.1 层序格架建立
        3.2.2 物源分析
        3.2.3 沉积特征
        3.2.4 沉积体系展布
    3.3 控砂因素分析
第4章 成藏条件分析
    4.1 烃源岩展布特征
        4.1.1 烃源岩有机质地化特征
        4.1.2 烃源岩展布特征
        4.1.3 烃源岩生烃演化分析
    4.2 储层、盖层特征分析
        4.2.1 储集体类型及分布特征
        4.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4.2.3 成岩作用及其演化阶段
        4.2.4 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4.2.5 盖层分布特征
    4.3 储、盖组合特征
    4.4 油源对比
        4.4.1 原油性质
        4.4.2 油源对比
    4.5 油气运移动力与输导体系特征
        4.5.1 油气运移动力分析
        4.5.2 油气输导体系分析
第5章 油气分布特征与成藏模式
    5.1 油藏类型
        5.1.1 油藏分类
        5.1.2 油藏类型
    5.2 油藏分布
        5.2.1 平面分布特征
        5.2.2 纵向分布特征
    5.3 成藏模式
        5.3.1 成藏期次
        5.3.2 成藏模式
第6章 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带预测
    6.1 成藏主控因素
        6.1.1 成藏主控因素
        6.1.2 有效圈闭
        6.1.3 油气运聚
    6.2 油气富集规律
    6.3 有利区带预测
    6.4 预测结果评价
第7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7.1 结论
    7.2 认识
    7.3 建议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中国各类陆相盆地斜坡区大中型岩性型油气田形成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D]. 王彦君. 南京大学, 2020(12)
  • [2]三角洲前缘砂体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 ——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为例[D]. 张庆石.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3]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斜坡区中深层碎屑岩储集层特征[J]. 蒲秀刚,周立宏,王文革,韩文中,肖敦清,刘海涛,陈长伟,张伟,袁选俊,卢异,柳飒.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01)
  • [4]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侏罗系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D]. 况昊. 长江大学, 2012(11)
  • [5]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J]. 庞雄奇,周新源,姜振学,王招明,李素梅,田军,向才富,杨海军,陈冬霞,杨文静,庞宏. 地质学报, 2012(01)
  • [6]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D]. 丛琳.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1)
  • [7]中国油气地质新理论的建立[J]. 康玉柱. 地质学报, 2010(09)
  • [8]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立体勘探论[J]. 何登发,李德生,童晓光. 石油学报, 2010(05)
  • [9]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以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D]. 孙雨.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1)
  • [10]断陷盆地缓坡带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以束鹿西斜坡为例[D]. 李冬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5)

标签:;  ;  ;  ;  ;  

中国各陆相盆地斜坡区大中型岩性油气田形成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