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画家的心声

乡村画家的心声

一、一个农村油漆工的呼声(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1](2021)在《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始终占据着经济建设的主导地位。随着中央和地方投资力度的加大,山西也改造、扩建、新建了一大批工厂。工业生产建设的蓬勃发展,必然会对文学创作提出新的要求。据笔者调查来看,在以《山西文艺》《火花》《太原文艺》为载体的山西“十七年”文学中,工业题材文学作品数量颇多,且体裁多样。然而,当人们谈及山西这一时期的文学,总是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以写农村题材小说为主的“山药蛋派”。翻阅文学史着作,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也呈现出“空白”的评述状态。一面是不容忽视的作品数量,一面是近似“真空”的研究现状,这样的“失衡”状态为研究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留下了“广阔”的讨论空间。那么,如今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这些植根于三晋大地的文学作品有何特征?又究竟是何原因被文学史“略过”的呢?本文以上述问题为核心,将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同时参照原始史料,系统分析整理作品,分三章展开论述,力图全面地考察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绪论简单介绍论题缘起、学界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第一章着重分析工业题材文学中的工人形象。第一节分析在技术革新大背景下,专业知识深厚的技术员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形象,探究谁为技术革新的主体。第二节讨论作家们是通过何种书写策略使女工摆脱“边缘化”位置,最终成为建设主体的。第三节探析“落后”工人与工人家属这两类人物形象,他们是生产主体的“另类”存在。第二章聚焦工业化社会的书写,分为三部分。首先结合小说与诗歌文本,从空间与时间叙述两个维度分析作品中的工业社会秩序。其次,探究国家工业伦理对传统伦理与“师徒式”伦理的冲击。最后,探讨话剧剧本、小说与诗歌中对“日常生活”的展现。工业化社会书写的“狂热”,最终消解了“日常性”。第三章探析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的地域价值与审美局限,分别从“工厂史”书写的紧迫、晋地的“乡土烙印”、艺术表达的局限三方面进行考察,既讨论其地域特色,也客观分析其艺术局限,找寻被文学史“忽略”的原因。

肖龙[2](2019)在《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文中认为劳动者形象是新中国美术创作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是新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表征。歌颂和塑造劳动者成为新中国艺术家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主要以“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年,下同)主题创作中的劳动者为对象,采用形式分析、图像学、叙事学和艺术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研究劳动者绘画创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形式构成手法、主题表达和政治功用等,探讨新中国劳动者、劳动模范塑造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时塑造劳动者的社会审美观念;最后从劳动者绘画创作追溯了劳动者主题所产生的历史变化,讨论劳动者绘画创作的历史价值和当下意义。本研究所遵循的基本技术路线为:从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作品中提取出关于劳动者主题的绘画,探讨艺术家表现劳动者作品的一般性创作规律及其绘画作品所蕴含的主题内容、所承载的政治意义,探寻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劳动者形象与主题之间的表达关系。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中的劳动者主题绘画产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即在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前提下,艺术家依据国民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期盼与想象、在政治意识形态和文艺政策的限制下所展开的革命性叙事,是为新中国巩固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所提供的文化创作工程。因此,它具有区别于新中国其它历史时期的劳动者形象特色的绘画艺术语言。具体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描述了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作品中劳动者形象建构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劳动者主题绘画生产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它是新中国在特定政治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作品的艺术语言、构成形式等都服从和服务于新时代内容的需要,同时还受到了政治权力、生产体制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阐述了新中国绘画中的劳动者形象、主题与社会、权力、制度等之间的隐喻关系;其次,将新中国美术作品中的劳动者相关的构图、形式等要素进行分类,即大致可以分为向心式、丛生式、丰碑式、呼应式和点景式等五种基本的构成类型,描述这五种不同的形式构成手法所分别承担的叙事功能和形象展示;再次,探讨了劳动者主题绘画中的现实生活内容,描述劳动者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形式构成手法在表达主题时的具体运用。新中国美术中的劳动者形象在主题如阶级斗争、保家卫国、工农业生产、民族团结和劳动竞赛等各方面均采取了相适应的表达方式,描述了劳动者形象在这些主题绘画中的表现;随后,讨论了塑造劳动者绘画的意识形态问题,分析了主题创作塑造劳动者群体及其代表——劳动模范两个主体的美感修饰与政治功用,展现了新中国艺术家在改造自身思想的同时,也在技法能力、形式表现和主题选择、审美趣味上自觉追求社会主义的审美意识,传达其绘画主题的创作意图;最后,追溯了劳动者绘画在中西方艺术史中的模式系谱,以及它们在当代劳动者绘画创作的多元表现,分析了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局限性等。通过研究发现,新中国(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实际是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工具的一种具体表现,它以劳动者创作为中心,将阶级意识、国家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观念等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向广大的民众传递,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激起全体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实现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掌控和文艺政策的引领。

邓凌妍[3](2019)在《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纪录片的叙事范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尝试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文本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建构和想象。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其对城市具有无可替代、无从轻视的作用。而城市化纪录片是指以城市化进程为表征对象的纪录片。这一类型的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逐渐出现,并具有从上自下和从下自上两种表征路径。而这两种路径又具体地展现为苦难叙事、回归叙事和生活叙事三种范型。这三种范型背后是城市化进程对原有城乡关系的重构,它促使生活情感出现疏隔,进而产生了社会分层。晚近以来,逆城市化现象的兴起,也出现了相应的纪录片表征,但这些实践仍有待完善。纪录片具有很强的社会作用,需要放置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予以考量、反思,展开美学批判。

赵明敏[4](2019)在《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京阪下层社会探析》文中认为明治大正时期(1868-1926),日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全面开花,资本主义得到飞跃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尤其体现在下层民众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东京和大阪作为日本经济最发达的两座城市,吸引了大量无傍身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聚集于此并流入下层社会。按职业类别可将京阪下层民众分为苦力群体、工厂劳动者和其他下层民众,包括日薪苦力、人力车夫、手工工场和机械工厂劳动者、手工职人以及拾荒者等,他们的雇佣方式、劳动条件以及收支状况可折射出经济生活的一角。而对贫民住宅环境、教育状况以及日常娱乐生活的分析则可以反映出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与工业化初期的欧美各国相比,日本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劳动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因此频繁爆发米骚动与工人罢工运动。但随着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增长,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也在不断改善证明了资本原始积累时代的贫困是暂时的、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特有的现象,只有继续推进现代化,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王磊光[5](2018)在《集体如何可能 ——以未完成的“龙口实践”为考察对象》文中提出世界上绝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或者说,相对于部分位于金字塔中端和顶端的社会精英来说,更多的人处于社会底层。精英在成为精英之后,首先要逃离原属的群体,而对于底层民众来说,集体既是他们生活意义的来源,也是他们的武器。1980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以及人民公社的最终解体,中国农村开始步入个体化的进程,随后的市场化改革和打工潮的兴起,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社会的个体化。没有集体来组织农民,农民更是无法把自己组织起来,集体文化和公共生活也都消散了,农民的生活意义出了问题。在精英和底层民众的区隔越来越坚不可摧的情况下,中国农民在文化和权利上显然处于一种更艰难的境地,遭受着一种更为深刻的精神苦痛。今天的总体文化该对农民做出一种什么样的安排?或者说,农民该怎么样过日子,该怎么样应对时代挑战?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讨论农民与集体再造的问题。本论文的调查对象是一个名为龙口的小山村,在返乡农民工朱庆元的带领下,龙口集中了土地,把村民重新组织了起来,一起开展农村建设。组织农民开展建设的过程充满艰辛,困难重重,尤其是面临了很多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上的障碍,目前仍难以突破。龙口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推动着他们的建设一步一步向前,至今仍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前景也不容乐观,但他们的实践对于个体化时代重建农村集体的可能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农村未来走向提供了一种参考,并贡献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论文的“引子”以作者的村庄(非上面提及的龙口)为对象,分别记录了2012年、2015年、2017年的三次观察,其目的是用描述的方式提出问题:集体生活的消失,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集体文化又会在今日的农村生活中偶尔消长?在国家和个人之外,我们今天还需要集体吗?集体还有可能吗……第一章主要是梳理了中国社会文化总体特征的变迁:中国传统社会是群体本位,毛泽东时代是集体主义,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农村日益个体化。在此基础上,论文讨论了农村社会个体化的原因及其危机,并提出:要克服今日农村社会的深层次文化危机,必须要通过重建民众的集体来重建农村社会。然而,“建构新的农村集体”并不能成为一个不证自明的道理而存在,首先仅仅只是一个假设。第二章描述和记录了龙口的历史变迁、土地和人口数量、文化,尤其是重点描述了分田到户之后的社会状况。本章的写作目的是为后文记录和讨论龙口实践提供一个物质和文化背景。第三章重点记述了龙口人集中起来三次修路,自主开展塆落整治的曲折过程,简要交代了龙口人目前正集资建宾馆,试图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情况。同时,论文还勾勒了辛夷县另外两处乡村振兴的实践,以此作为龙口实践的参照。第四章主要是对第三章所记述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了三种建构农村集体的实践,因领导人的身份和所具备的资源不同而表现为三种模式:村民自主型、告老还乡型、资本下乡型。在此基础上,论文讨论了民众的参与问题,不仅有身体性的直接参与,还有借助新媒介手段而实现的“不在场的参与”——后者切合个体化时代的发展需要,越来越表现出重要的地位。村庄权威带动与民众的深度参与是重建新的农村集体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也就是集体内部的“民主性”问题,也是一个集体能否长期健康运行下去的关键因素。第五章讨论了集体的重建离不开两条腿走路:一条,通过创造积极的文化感觉来重建新的农村文化——“文化感觉”是本论文的重要概念;另一条,通过重建集体经济来支撑集体组织,而要创立集体经济,在当下的主要思路是发展产业。这两条思路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实现集体的再生产。第六章首先描述了龙口宾馆建设过程中遭遇到的体制障碍和权力部门的打压,然后探讨其原因。“土地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组织”中的“集体”其实是一个“主体”虚化了的概念,农民早已丧失了建设家园的主体性,以及由此决定了官员们的行事方式是“目中无人”,他们没有勇气去发现和激励农民的向上之心,不能保护农民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创造性。除了体制上的障碍、权力部门的打压及其带来的人心动摇的危机之外,龙口的“集体”面临的另一个危机在于:从2014年至今,它在制度建设上一直没有建树。第七章从理论启示、可操作的传统等方面做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梳理,探讨了“如何想象新的农村集体”的问题。但从根本上来说,要创造新的农村集体,必须要创造出一套新的文化和情感的政治,以此来实现人的改变。从整体结构上来看,除过“引子”,论文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章提出重建农村集体的命题,第二到六章则是通过对具体实践的描述和分析,来讨论重建集体的可能性,最后一章则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想象集体的问题。本论文认为,对于新的集体的想象,就是在想象一种新的组织社会的方式,它既是一种政治和经济实践,更是一种情感和文化转向,维系这种组织方式的是一种由新的人际关系和充满关怀的情感所构成的“共同文化”。共同性是集体形成的基础,融化于各种实体当中,我们不能把某一个类型的集体,当做是一切集体。集体的共同性需要一套表征系统叙述出来。共同性叙述得越充分,这个集体的基础就越强,支持集体的力量就越大。反之,其基础就越弱,集体的具体形态就越不稳定。叙述共同性的过程,就是集体文化生长的过程。

聂兰兰[6](2018)在《山西省贫困县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现象研究 ——以临汾市古县旧县镇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农村学龄儿童的教育工作成为农村教育的重点,同时,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的现象也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热点。本研究以山西省临汾市古县旧县镇的学龄儿童体育教育现状为问题研究的出发点,进行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问题的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通过走进家庭、学校现场对学龄儿童监护人及老师等进行面对面访谈、问卷等。深入了解他们对于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问题的认知。重点从制约学龄儿童体育教育的因素、学龄儿童体育教育现状、中小学体育老师和管理者以及学龄儿童自身对于体育教育认知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不同视角阐述各个相关群体对于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现象的认知。找出边缘化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而为助力贫困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形成如下结论:第一,大多数学龄儿童对于体育课是持有认可和支持的态度,从学龄儿童本身来看,他们多数人是喜欢体育活动的,但学校开展体育课的方式和内容不能激发他们在体育活动方面更多的兴趣,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是各类外部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不是学龄儿童自身的心理趋向与城市儿童差异性作用的结果。并且从家庭入户调查访谈中也能得到较好的反映。第二,从家长的视角对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的状况和根源进行深入阐述。家长对于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的认知上,既有对体育活动影响作用认识的偏离,也有体育资源缺乏的现实无奈性与期望孩子全面发展的体育活动选择性等交织的困惑,既有对体育教育功利性心理的普遍想法,也有对体育教育无用性的大众感受。在家长看来,体育课对于孩子升学和未来教育前景的作用不大,而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精力方面和学校的体育设施,也不允许在体育活动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第三,体育老师对于体育教学的认知和态度方面,认为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问题不仅体现在体育设施方面,更多的则是体育课的开展形式重于内容,走过场,体育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体育老师看来,体育课要想开展好,就必须将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能够真正落实,这不仅需要当地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有力支撑让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设施和训练场地得到质的改善,还得让家长的思维方式得到彻底的改变。所以,如果仅有政策的支持和资金投入让体育教育硬件得到改善,但没有家长的支持也是空谈,而从观念上扭转家长对于体育课认知的偏差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问题的解决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并且在短时间之内得不到根治。第四,通过对旧县镇中小学管理者的调查访谈,得知造成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的因素主要有八种,重要性综合评价排序依次为:体育办学条件、体育教育经费、地方政府领导的办学功利性、区域经济、体育教育考评标准、应试教育、体育师资和家庭状况。

秦正华[7](2018)在《镜像中的历史:农民工报道中的社会变迁 ——以《新闻调查》“小费一家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工这个中国社会特有的群体,他们的演变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大众传媒虽然保持对其关注,但是缺乏横向的广度和纵向的深度相结合的立体化报道。央视《新闻调查》在“小费一家人”这期报道中,发挥其深度优势,深入到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向观众展现更加真实、全面的农民工群体。这期报道以来自安徽农村,在京打工的农民工费文明(小费)和其家人为报道对象。小费今年三十岁,十六岁他便跟着叔叔学油漆工,来到北京打工,妻子也在北京做美容师。他的亲戚有三十多人都在外地打工,包括小叔叔、婶婶费礼奎夫妇、小婶婶的侄子万清泉等。同许多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一样,小费和他的家人们省吃俭用,日夜奔波,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实现梦想。另外,长时间在城市务工,像小费和其家人一样的农民工在建设城市的同时也在受到城市潜移默化地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农民工综合素质的提高,观念转变等方面,但它又从某种程度上导致目前乡村人力资源的流失,发展滞缓。鉴于以上《新闻调查》在“小费一家人”中对于农民工的报道,本文基于新历史主义“深描”,采用个案研究法(文本分析)、文献资料法以及对比研究法,探寻农民工媒介镜像中的社会变迁。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章,分别为《新闻调查》对于农民工报道的叙事特征分析;《新闻调查》对于农民工报道的话语表述分析;在社会转型时期,《新闻调查》“小费一家人”报道方式对于大众传媒的借鉴意义。“小费一家人”报道叙事中,首先,叙事者构成以调查记者为主,事件中的知情者为辅。记者在调查的过程中,不会介入到事件中,知情者会对相关事件进行补充叙述,中立的叙事者是报道客观的前提。然后,叙事的时空安排上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农民工小费及其家人连接下的城乡两个空间作了对比,突出了流失青壮年农村的衰落。其次,在叙事角度上,采用以典型的小人物为中心的内聚式叙事。“小费一家人”中,《新闻调查》以农民工“小费”和他家人为报道中心,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细节的呈现中,可以看出他们同社会中的其他群体一样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奋斗着。最后,对话、字幕、服饰、动作等构成的符号系统生动地展现农民工坚韧、不畏艰辛的品质和朴素、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小费一家人”话语表述方面,像小费一样的农民工群体受制于自身知识文化水平和媒介素养,在与大众传媒和知识精英的话语竞争中处于绝对下风,甚至是处于“失声”的境地。大众传播媒介虽然有对于农民工贡献方面的报道,但不乏失实的负面报道,迎合主流话语的宣传报道;社会精英对于农民工的关注更多的是从自身阶级利益出发,没有把农民工置于主体的位置。《新闻调查》作为主流话语平台,为农民工搭建话语平台,让农民工诉说自己的故事。其打破公众对于农民工贫弱、粗鲁的刻板印象,展现新时代农民工城市建设者、自力更生者与文明人的形象。同时,农民工对于城乡的空间、自我价值的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城乡空间认知上,由于渐渐习惯城市生活,他们开始脱离农村;在自身的价值认知上,由最初的城市外来谋生者过渡到城市贡献者。结合《新闻调查》“小费一家人”报道特色,给予当下媒介做好社会转型时期的报道提出三条建议。首先,坚持客观性原则。以中立的态度来进行叙事和话语的呈现;事件中的人物直接讲述所见所闻所感,记者不作任何评论;为了让报道最大程度地还原事实,适当地用旁白对相关背景和事实作补充说明。然后,在报道中以一种人文关怀的视角,贴近群众,发现社会问题,为促成问题的解决努力。最后,媒介应致力于在事实的报道中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

王玲玲[8](2018)在《困境与追寻 ——论广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三剑客是成名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广西文学团体,包括东西、鬼子、李冯三位广西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深受自身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时代背景影响,以现实主义手法来描绘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三剑客的小说以困境为共同的文学主题,而困境主要分为身份困境和归属困境。在身份困境中,个人的主体认知和自我定位陷入危机;归属困境中,家庭和故乡都未能成为最终的归宿。于是人们在困境中开始寻找自我和精神家园,以期能实现自救和突围。在困境书写中,三剑客对现实社会进行了反思,展示了作家的人文关怀与悲悯精神,他们的创作在文学桂军和晚生代作家群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成绩斐然的三剑客仍需要突破自身的创作局限,走向更长的文学之路。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探析三剑客小说创作的土壤和源泉,主要从地域背景和时代因素两大方面来论述。三个作家身处广西这一边缘地带,艰苦的童年生活和漂泊的青年经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他们日后创作的重要素材。他们成长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学创作起步于九十年代,文革的记忆与社会转型期的热点问题成为作家创作的一个新资源。三剑客面对中国的社会现实创作的小说呈现出独特的风貌。第二章和第三章从主题内容方面探析三剑客小说中两大困境的表现形态。第二章具体探究人的身份困境,而身份困境又以自我认同危机和社会认同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身体是身份认同的物质基础,紧密联系着“本体性安全”,从而影响着自我认同。证件符号越来越重要,甚至压制了人的主体性,人需要在丢失证件的困境中证明自己。而社会认同中,语言的巨大力量使人群分化出“我们”和“他们”,被放逐的边缘人难以走入主流群体,于是社会认同危机也由此产生。在危机中人如何自处、如何实现身份认同成为三剑客探讨的一个重要主题。第三章分析人的归属困境。三剑客小说中的人物通常处于一种崩坏的家庭关系中,婚姻破裂、父子离散,家庭成员无所归依。从个人家庭放大到故乡,不论乡下人还是城里人,他们都难以拥有自己的幸福家园,因此他们在城乡之间漂泊流浪,无家可归。在这样的处境之中,人们踏上了寻父、寻找家园的旅途。归属困境不仅是寻找栖身之所的难题,更是当代人精神迷失的一个隐喻。第四章论述广西三剑客的当代意义。三剑客笔下的困境书写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和概括,困境中的追寻即是作家对生活的思考,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作为文学桂军的领军人物,三剑客对广西文学的崛起有重要的贡献;和晚生代的成员相比,三剑客的小说创作展示出自己的独特性,因而他们的创作又有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然而三位作家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提升自己,克服自身的创作局限。

张瑜[9](2017)在《“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阿图什市阿湖乡尤喀克买里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所有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新疆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区情况,尤其是南疆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的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疆范围内开展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以下简称‘访惠聚’活动),这为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得南疆农村社会发展更好的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探究“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突出成效,正确看待南疆农村基层群众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转变,并客观分析在“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访惠聚”活动的最大实效,积极探讨加强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提升南疆农村基层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南疆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以达到构建“访惠聚”活动价值长效机制的目的。鉴于新疆“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这一实际情况,本研究意在通过对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际调研,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南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发挥“访惠聚”活动的长效作用。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对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重难点、创新点做阐述。第二部分是理论阐述。详细阐述了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概述、“访惠聚”活动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访惠聚”活动对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第三部分是现状及原因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分析了“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并对其活动开展后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客观阐述。第四部分是对策研究。即:丰富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完善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加强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加强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访惠聚”活动价值的长效机制。

周唯[10](2017)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对“三农”的话语建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唯一的深度调查类节目,在普通国民和高层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从1996年5月17日节目开播以来,已经走过了21载的历程。它以记者的调查活动为展示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导为追求目标,坚持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新闻调查》重视钻研新问题,探寻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着点点滴滴的作用。“三农”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处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对“三农”问题一直有深入的关注,致力于建构农民话语,提升农民的话语权。本论文选取从栏目组开始重点关注“三农”问题的2000年至今所有关于“三农”的74期节目为研究对象,从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三农”话语建构的角度出发,结合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从以下思路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对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三农”的话语建构主体——央视《新闻调查》优秀创作团队的介绍,他们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第二部分是关于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三农”话语建构的对象的论述。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三农”话语建构对象分为形象多样的农民、发展不均衡的农村和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农业;第三部分是论述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三农”话语建构的主题。其主要包括农村基层管理话语主题、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话语主题、农民工话语主题、农村发展模式话语主题和农村公共服务话语主题;第四部分是论述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三农”话语建构的功能。建构身份:弱势群体;建构活动方面:为解决“三农”问题不懈努力和探索;建构关系方面:释放民意气球、下情上达;媒体和官方人物之间有限度的争论,进行媒介监督;建构立场方面: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新型城镇化。最后一部分是谈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三农”话语建构的价值和不足。价值包括:提升农民主体地位,给予他们平等的话语权;程式化、模式化报道少,重视“三农”实际问题的解决;“三农”话语切近民生,充满人文关怀;积极建言促使政策变革,潜移默化推进“三农”发展。“三农”话语建构有待改进之处包括:难以摆脱的“三农”政策宣教色彩和工具理性;“三农”话语建构具有封闭性,缺乏互动。

二、一个农村油漆工的呼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农村油漆工的呼声(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工业题材文学
    0.2 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
    0.3 “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研究现状
第一章 工业生产主体的描述
    1.1 技术革新的主体
    1.2 突出的女性工人
    1.3 生产主体的“另类”存在
第二章 工业化社会的想象
    2.1 空间叙述与时间叙述
    2.2 家庭伦理与其他伦理
    2.3 日常生活的展现
第三章 地域价值与审美局限
    3.1 “工厂史”书写的紧迫
    3.2 晋地的“乡土烙印”
    3.3 艺术表达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作品数量统计
附录2 本论文涉及的工业题材文学作品分类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范围与创新点
    二、主要概念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新中国劳动者主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1.1 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
    1.2 表达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
    1.3 受艺术生产的体制所限
    1.4 接受创作方法的指导
    1.5 创作者身份的多元化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形式应用
    2.1 向心式:突出主要人物
    2.2 丛生式:集群力量的存在
    2.3 丰碑式:理想精神的展示
    2.4 呼应式:构建内部和谐
    2.5 点景式:次要信息的传达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现实生活内容
    3.1 对阶级斗争主题的表达
    3.2 对保家卫国主题的表达
    3.3 对生产劳动主题的表达
    3.4 对民族团结主题的表达
    3.5 对劳动竞赛主题的表达
    小结
第四章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意识形态塑造
    4.1 劳动模范的突出表达
    4.2 劳动群体的意志塑造
    4.3 劳动生活的美感修饰
    4.4 形式美学的政治功用
    小结
第五章 劳动者绘画谱系追溯与当代反思
    5.1 中外美术史中的劳动者绘画
    5.2 当代劳动者绘画的多元表现
    5.3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历史局限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3)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纪录片的叙事范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选题创新之处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影像”研究
        1.3.2 “城市生活”研究
2 城市化纪录片概述
    2.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新纪录片运动
        2.1.1 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
        2.1.2 新纪录运动的整体指向
    2.2 两种城市化及其不满
        2.2.1 “农转非”的现代城市叙事
        2.2.2 “非转农”的后现代城市叙事
3 新世纪以来城市化纪录片的三种叙事范型
    3.1 苦难叙事:底层与悲情
        3.1.1 “城市”的悖论:三重关系的构造
        3.1.2 进城心态:在希望与失望之间
    3.2 回归叙事:返乡与留守
        3.2.1 恋地,恋家与自恋
        3.2.2 两种留守,一种结局?
    3.3 生活叙事:变迁与新生
        3.3.1 从工业化到商业化的变迁
        3.3.2 表征梦想:个体意识的觉醒
        3.3.3 生活本质:包容与情感的叙事
4 城市化纪录片的现实关照
    4.1 三种指向的缘由:情感疏隔与社会分层
    4.2 从进城者到城市底层的群体影像
    4.3 从“城市化”到“逆城市化”
5 城市化纪录片作为社会实践
    5.1 城市化纪录片的形式实践意义
    5.2 城市化纪录片的实质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毕业作品《“闲”居林下》导演阐述
    一、作品基本信息
    二、创作缘起
    三、创作思路
        (1) 剧本选题:一个近郊乡镇的四阶城市化及其叠加
        (2) 拍摄内容
        (3) 声音采集
        (4) 剪辑体会
        (5) 影像风格
        (6) 美学思考
    四、参考影片
        贾樟柯《二十四城记》
        李军虎《换城》
    五、人物小传
    六、创作总结

(4)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京阪下层社会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第一章 明治大正时期日本城市下层社会形成背景
    第一节 日本社会发展与城市下层社会的形成
        一、资本原始积累引发的社会阶层变动
        二、都市问题的频发
        三、对外扩张政策的实施
    第二节 日本城市下层社会的地域分布
        一、城市下层社会的划分
        二、东京贫民区域的分布
        三、大阪贫民区域的分布
第二章 明治大正时期京阪下层民众的经济生活
    第一节 苦力群体的艰难谋生
        一、日薪苦力
        二、人力车夫
    第二节 工厂劳动者的悲惨境遇
        一、职工雇佣与特征
        二、劳动条件与环境
        三、收入状况
    第三节 其他下层民众的辛苦经营
        一、手工职人
        二、拾荒者
第三章 明治大正时期京阪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 恶劣的住居环境
        一、木质旅店与长屋
        二、职工住居
    第二节 贫乏的教育状况
        一、贫民窟人群教育
        二、工厂职工教育
    第三节 简单的娱乐休闲
        一、曲艺场与剧场
        二、节日祭祀
        三、赏花与运动会
第四章 明治大正时期日本下层民众劳动与生活状况特征
    第一节 日本与欧美下层民众劳动与生活状况对比
        一、劳动条件恶劣
        二、生存环境严峻
        三、社会保障欠缺
        四、民主意识淡薄
    第二节 社会运动的兴起与福利措施的施行
        一、频繁爆发的社会运动
        二、福利政策的施行与民众生活的改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5)集体如何可能 ——以未完成的“龙口实践”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子:从我的村庄开始
第一章 农村生活的危机与“新集体”的假设
    第一节 从群体本位到集体主义
    第二节 农村社会的个体化及其危机
    第三节 一个假设:重建新的农村集体
第二章 龙口这个地方
    第一节 历史概况
    第二节 土地与人口
    第三节 文化
    第四节 分田到户之后
    附记:多云村
第三章 龙口实践:他们自己组织了起来
    第一节 修一条出路
    第二节 塆落整治
    第三节 作为比照的两处实践
第四章 重新组织起来的三种模式
    第一节 三处实践之比较
    第二节 城乡关系视野里的“告老还乡”与“资本下乡”
    第三节 集体建构中的民众参与
    余论
第五章 龙口实践:两条腿走路
    小引:从一次“集体上访”开始
    第一节 创造新的“文化感觉”
    第二节 打造一份产业
    第三节 集体组织的血液与后盾
    余论
第六章 未完成的龙口实践:困境与危机
    小引:龙口宾馆是怎么建起来的
    第一节 创业难
    第二节 对一份《罚款通知书》的讨论
    第三节 政府与民众关系的重新思考
    余论
第七章 如何想象新的农村集体
    小引:龙口形成了一个真正的集体吗
    第一节 理论资源:社会秩序是如何可能的
    第二节 “可操作”的传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回响
    第三节 创造新的情感和文化的政治
    结束语,或回到问题的起点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6)山西省贫困县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现象研究 ——以临汾市古县旧县镇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一种社会背景
        1.1.2 两个发展趋势
        1.1.3 三个焦点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关于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述评
        1.3.3 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相关研究及启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个案研究法
        2.2.3 观察法
        2.2.4 深度访谈法
        2.2.5 逻辑分析法
    2.3 研究样本说明
        2.3.1 古县旧县镇概况
        2.3.2 研究对象说明
    2.4 研究过程设计
        2.4.1 入户深度访谈的研究过程设计
        2.4.2 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问题的调查研究设计
        2.4.3 农村学龄儿童对体育教育认知的调查问卷设计
3 研究现场
    3.1 家庭访谈现场
        3.1.1 走进现场
        3.1.2 家庭访谈
    3.2 学校现场
        3.2.1 旧县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现状
        3.2.2 旧县镇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3.2.3 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调查
        3.2.4 体育老师对体育课的认知调查
    3.3 对学校管理者的访谈和调查
4 研究结果分析与反思
    4.1 不同视角对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问题的认识
        4.1.1 学校管理者视角中的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
        4.1.2 体育老师视角中的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
        4.1.3 家长视角中的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
    4.2 走出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困境的措施
        4.2.1 给予农村中小学政策保障以强化体育办学条件
        4.2.2 加强体育教育对于学龄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宣传
        4.2.3 完善考评标准以促进体育教学管理规范
        4.2.4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以提升教学质量
    4.3 研究反思
        4.3.1 研究者身份对问题研究的影响
        4.3.2 研究关系定位对问题研究的影响
        4.3.3 研究条件制约对问题研究的影响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镜像中的历史:农民工报道中的社会变迁 ——以《新闻调查》“小费一家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一) 选题来源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新闻调查》研究
        (二) 农民工研究综述
        (三) 新历史主义与深描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镜像中的社会历史与《新闻调查》
    一、镜像与历史呈现
        (一) 媒介镜像
        (二) 媒介镜像对社会历史呈现及功能
        (三) 媒介的社会历史呈现和“社会责任”
        (四) 媒介社会展现和价值建构、社会反思
    二、农民工视域下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社会展现
        (一) 《新闻调查》与民生新闻
        (二) 《新闻调查》中涉及农民工报道
    三、《新闻调查》社会展现的意义
第三章 《新闻调查》“小费一家人”农民工叙事与历史构建
    一、客观性下的叙事者
        (一)新闻叙事者及其分类
        (二) “小费一家人”的叙事者
    二、蒙太奇式的时空安排
        (一) 城乡的“时空对话”
        (二) 家族关系连接下的时空
    三、以典型小人物为中心的内聚焦叙事
        (一) “小费一家人”中内聚焦下的典型小人物
        (二) 内聚焦叙事的弊端和改进措施
    四、电视新闻符号构成的叙事镜像
        (一) 电视新闻符号
        (二) “小费一家人”叙事中新闻符号的应用
第四章 《新闻调查》“小费一家人”农民工话语
    一、农民工新“画像”
        (一) 媒介农民工报道中的话语误区
        (二) 农民工形象构建从单一到立体
    二、农民工的社会感知和自我认同
        (一) 农民工社会感知的媒介
        (二) 空间认同:乡村渐行渐远
        (三) 价值认同:艰苦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
    三、农民工话语表述的意义
        (一) 协助农民工在社会发展中找准定位
        (二) 弥补主流话语不足
        (三) 彰显大众传媒的责任
第五章 《新闻调查》“小费一家人”对于大众传媒报道的借鉴意义
    一、坚持客观性
    二、坚持人文关怀的报道视角
        (一) 贴近群众
        (二) 以人为本
        (三) 用理性推动问题解决
    三、引领主流价值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8)困境与追寻 ——论广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知人论世——困境书写的土壤
    第一节 地域背景:边缘地带的艰难处境
    第二节 时代因素:文革记忆与社会转型期
第二章 迷失与寻找——身份困境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下的主体认知
        一、“有身体的自我”:维护本体性安全,维持认同连贯感
        二、证件时代的自我丢失:人与证件的博弈
    第二节 社会身份认同下的自我定位
        一、语言的力量:从“我”到“我们”
        二、被放逐的边缘人:“我”与“他们”的区别
第三章 流浪与回归——归属困境
    第一节 爱与痛的边缘:家庭的崩坏
        一、爱情消亡与婚姻破裂:家庭解体的前兆
        二、孤儿的寻父情结:追寻肉体之父与精神之父
    第二节 没有终点的旅程:城乡间的彷徨
        一、乡村家园的衰败:故乡的挽歌
        二、城市幻梦的破灭:第二故乡的虚妄
        三、城乡间的流浪:漂泊的宿命
第四章 意义与局限——三剑客的文学长路
    第一节 广西三剑客的当代意义
        一、困境书写的现实意义
        二、文学团体中的广西三剑客
    第二节 创作局限与反思调整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阿图什市阿湖乡尤喀克买里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的依据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2.“访惠聚”活动与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2.1 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概述
        2.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2.1.2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2.1.3 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2.2“访惠聚”活动的内涵与时代特征
        2.2.1“访惠聚”活动的内涵
        2.2.2“访惠聚”活动的时代特征
    2.3“访惠聚”活动对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3.1 有利于促进南疆农村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2.3.2 有利于加快南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2.3.3 有利于推进南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3.“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研设计与开展
        3.1.1 尤喀克买里村的基本状况
        3.1.2 调研的设计与开展
    3.2“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3.2.1 扩大就业实现增收,转变基层群众思想观念
        3.2.2 抵制宗教极端思想,促进基层群众民族团结
        3.2.3 组织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2.4 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增强基层群众感恩意识
        3.2.5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改善基层组织工作作风
    3.3“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基层群众针对性不够
        3.3.2 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薄弱
        3.3.3 基层群众的“双语”水平发展滞后
        3.3.4 部分基层群众的思想觉悟有待提升
        3.3.5 基层群众政治、法律意识淡薄
    3.4“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基层群众特点联系不紧密
        3.4.2 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机制体制不完善
        3.4.3 南疆农村基层群众双语基础教育薄弱
        3.4.4 部分基层群众对“访惠聚”活动价值认识片面
        3.4.5 基层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及宗教思想的影响
4.加强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4.1 丰富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1.1 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4.1.2 开展马克思主义“五个认同”与“五观”教育
        4.1.3 开展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
        4.1.4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感恩教育
    4.2 完善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4.2.1 运用典型教育法,注重深化教育
        4.2.2 运用激励、感染教育法,增设教育情境
        4.2.3 运用心理疏导法,融入深厚情感
        4.2.4 运用思想转化法,纠正错误思想
    4.3 加强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
        4.3.1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寓教于管
        4.3.2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寓教于行
        4.3.3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寓教于境
        4.3.4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媒载体,寓教于情
    4.4 加强和完善南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4.4.1 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
        4.4.2 推进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4.4.3 加强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
        4.4.4 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
    4.5 构建“访惠聚”活动价值的长效机制
        4.5.1 优化工作队选派人员结构
        4.5.2 加大对地方优秀干部的培养力度
        4.5.3 深化“访惠聚”活动的宣传工作
        4.5.4 充分激发基层群众的主体意识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对“三农”的话语建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央视《新闻调查》的影响力
        (二)“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央视《新闻调查》对其持续关注
        (三)笔者自身兴趣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央视《新闻调查》创作团队和“三农”节目概述
    一、央视《新闻调查》创作团队
    二、“一号文件”和央视《新闻调查》“三农”节目概述
        (一)“一号文件”确立“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
        (二)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三农”节目概述
第二章 央视《新闻调查》“三农”话语建构的对象
    一、形象多样化的农民
        (一)传统农民
        (二)外出务工农民
        (三)拆迁农民
        (四)现代职业“新农民”
    二、发展不均衡的农村
        (一)落后地区的农村
        (二)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
    三、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农业
        (一)科技致富
        (二)发展生态农业
第三章 央视《新闻调查》“三农”话语建构的主题
    一、农村基层管理的话语
    二、拆迁征地的话语
    三、农民工讨薪的话语
    四、农村发展模式的话语
    五、农村公共服务的话语
第四章 央视《新闻调查》“三农”话语建构的功能
    一、呈现农民的弱势状态
        (一)农村孩子教育的弱势
        (二)农民权利保护的弱势
    二、展现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
    三、协调多样化的关系
        (一)媒体和农民:释放民意气球、下情上达
        (二)媒体和官方人物:有限度的争论,进行媒介的舆论监督
        (三)城乡之间: 城乡一体化
    四、倡导农村新型城镇化
第五章 央视《新闻调查》“三农”话语建构的价值和不足
    一、话语建构的价值
        (一)提升农民主体地位,给予他们平等的话语权
        (二)程式化、模式化报道少,重视“三农”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三农”话语切近民生,充满人文关怀
        (四)积极建言促使政策变革,潜移默化推进“三农”发展
    二、话语建构有待提升之处
        (一)难以摆脱的“三农”政策宣教色彩和工具理性
        (二)“三农”话语建构具有封闭性,缺乏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一个农村油漆工的呼声(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研究[D]. 刘瑞. 山西大学, 2021
  • [2]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D]. 肖龙. 上海大学, 2019(03)
  • [3]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纪录片的叙事范型研究[D]. 邓凌妍. 浙江大学, 2019(01)
  • [4]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京阪下层社会探析[D]. 赵明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5]集体如何可能 ——以未完成的“龙口实践”为考察对象[D]. 王磊光. 上海大学, 2018(06)
  • [6]山西省贫困县农村学龄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现象研究 ——以临汾市古县旧县镇为个案[D]. 聂兰兰.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7]镜像中的历史:农民工报道中的社会变迁 ——以《新闻调查》“小费一家人”为例[D]. 秦正华. 安徽大学, 2018(10)
  • [8]困境与追寻 ——论广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D]. 王玲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南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阿图什市阿湖乡尤喀克买里村为例[D]. 张瑜. 新疆师范大学, 2017(10)
  • [10]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对“三农”的话语建构探究[D]. 周唯. 西南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乡村画家的心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