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宁部分地区小麦科植物资源调查、采集与分类

陕宁部分地区小麦科植物资源调查、采集与分类

一、陕西、宁夏部分地区小麦族植物资源调查、收集与分类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贵玺[1](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王艳珍[2](2021)在《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小麦远缘杂交是通过导入外源物质来增加小麦的遗传多样性,从而达到定向遗传改良的目的。本研究对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部分衍生后代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筛选出了一系列稳定遗传、综合农艺性状突出的衍生材料,以期为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重要中间材料与遗传资源。其次,本研究开发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特异分子标记,加快对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遗传物质的检测,同时为挖掘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优异基因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及与其他种属的亲缘关系做了初步分析。利用传统的细胞学方法,通过计算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0条染色体各自的相对长度系数、着丝粒指数、臂比等指标可得出结论,本试验中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共包含35对染色体,其中,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7对(7sm),中间着丝粒染色体28对(28m),有6对染色体具随体(6sat)。因此,可推测出本研究中所用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x=70=56m(8sat)+14sm(4sat),属于“2B”类型。同时,利用本实验室现有的879对SSR引物和EST引物扩增筛选到了156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其中包括42个SSR标记,114个EST标记,这些分子标记为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有249对引物可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拟鹅观草中都扩增出相同大小的条带,有52对引物可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华山新麦草和滨麦中扩增出相同条带。故推测,本试验中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与拟鹅观草和中间偃麦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华山新麦草和滨麦的亲缘关系较远。(2)采用经典的细胞遗传学方法,从228个衍生后代中筛选鉴定出9个稳定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并将其命名为CA51、CA52、CA53、CA61、CA62、CA63、CA64、CB14和CB16。细胞学结果表明,9个部分双二倍体都含有56条染色体且在减数分裂第一次中期形成28个二价体,表明它们在细胞学上具有高度稳定性。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CA51、CA52、CA53和CA63中包含40条普通小麦染色体和16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CA61、CA62、CA64和CB14中含有42条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和14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而CB16携带了12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同时,在CA61和CB16中发现了来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构建了9个部分双二倍体的FISH核型,并发现普通小麦1B、4B、6B和5A染色体上有明显的信号变异。分子标记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这些部分双二倍体不同于已报道的八倍体小偃麦。抗病性鉴定表明,9个部分双二倍体中有8个在成株期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都有较强的抗性。此外,9个部分双二倍体在籽粒大小、品质等方面均不同于普通小麦亲本,为小麦远缘杂交提供了优质的桥梁材料。(3)本试验鉴定了7个稳定的异代换系,其中包括3个二体异代换系(CH10A5,CH114-B4,CH18122)和4个双重异代换系(CH18035,CH18050,CH18113,CH18130)。7个异代换系的根尖染色体数目均为42条,花粉母细胞构型均为2n=21II,田间表型偏向与普通小麦。其中CH10A5为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1JS(1D)二体异代换系,田间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CH114-B4是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J(7B)二体异代换系,成株期对条锈病和赤霉病表现为高抗,对白粉病表现为中抗;CH18122是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4JS(4D)二体异代换系,表现为高抗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4个双重异代换系中,CH18035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1JS)+2T.p(6JS)(T.a代表普通小麦染色体,T.p代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成株期高感条锈病和白粉病;CH18050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2J)+2T.p(7J),成株期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CH18113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1JS)+2T.p(6J),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CH18130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2J)+2T.p(4JS),对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为高抗。此外,7个异代换系在籽粒粗蛋白含量、面筋含量及淀粉含量方面均比普通小麦亲本7182有所提高,可用作小麦遗传改良的中间材料。(4)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从二体异代换系CH10A5、普通小麦7182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分别获得11,931,086、10,383,011和9,871,061条reads,平均Q30为90.34%,平均GC含量为46.55%,最终得到的SLAF标签数分别为467,788、157,996、500,27。基于有参部分,通过BWA比对,共得到十倍体长穗偃麦草564,364个多态性SNP位点,注释到25903个差异基因,并通过在功能数据库比对,挖掘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响应逆境胁迫和籽粒相关的候选基因。基于无参序列分析,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18,971条unmapped SLAFs中挑选1,096条序列设计引物,经过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共得到了859个特异标记,其开发效率达到78.38%。为开发部分同源群特异标记,针对1JS染色体上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相似度≥95%的序列设计引物,从957对引物中筛选到507个可作为1JS染色体特异的STS标记。为进一步检测这些标记的多态性和实用性,同时对多个小麦近缘种属了进行了扩增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标记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49个)、百萨偃麦草(38个)、二倍体长穗偃麦草(45个)、拟鹅观草(89个)、中间偃麦草(57个)均产生多态性;此外,在滨麦、华山新麦草、黑麦、卵穗山羊草、乌拉尔图小麦和粗山羊草中分别筛选出70个、51个、67个、54个、17个和43个特异分子标记。根据小麦及其近缘种特异分子标记的数目,初步推测出麦类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本研究也得到了部分基因组特异性标记,其中包括St基因组特异标记21个,E基因组特异标记21个,Ee基因组特异标记15个和Eb基因组特异标记6个,为后续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遗传物质的检测及染色体重排奠定理论基础。

张晓宇[3](2020)在《国内外古代淀粉粒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植物考古是研究古人类生业方式、古代农业起源与发展的主要研究手段,包括植物大遗存、植硅体分析和淀粉粒分析三种研究方式。其中,淀粉粒分析应用于考古研究中相对较晚,但是它弥补了植物大遗存和植硅体分析涉及不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丰富了植物考古的研究内容。这些年,世界各地淀粉粒分析的工作不断开展,在古人类食性与衍化、古人类植物性食物鉴定、古代非农业植物利用、农作物起源与传播、器物功用等领域,都取得了许多重要认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此项研究的缺陷和局限性逐渐显现,众多学者对淀粉粒的污染来源及判别、种属鉴定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讨论,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这些讨论的深化和认识的获得有助于淀粉粒分析方法的完善,也可以说是这一研究手段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本文在尽可能全面搜集国内外淀粉粒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外淀粉粒分析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目前的反思性工作,对国内淀粉粒研究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和认识,希望推动这一研究手段在国内考古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并梳理国内外淀粉粒分析工作的研究综述,进而说明选题意义。第二部分:古代淀粉粒分析概述。说明古代淀粉粒分析的基本原理,并且介绍在不同的古代样品中淀粉粒的提取办法。第三部分:国外古代淀粉粒研究进展。其中包括:不同区域的淀粉粒研究,如美洲地区、大洋洲地区、非洲地区、除中国外的亚洲地区、欧洲地区的淀粉粒研究;不同考古材料的淀粉粒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石器、牙结石、土壤沉积物;最后列出国外淀粉粒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进展:以尼安德特人食性演化为重点的古人类食性分析、史前植物利用与早期农业起源的细化为非洲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人类植物利用、美洲玉米、根茎类植物的利用、西亚小麦、大麦的起源和驯化、大洋洲块根块茎类植物的驯化与传播。第四部分:国内古代淀粉粒研究进展。按照区域划分,国内的古代淀粉粒研究分为四个部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按照主要研究方向划分,国内古代淀粉粒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农业起源研究,其详细划分为北方地区粟类植物的起源与驯化、南方地区水稻驯化过程、华南地区块根块茎类植物的利用;石器及其功用研究;新石器时代特色生计活动——酿酒行为的研究;古代人类植物性食物构成与野生植物资源利用。第五部分:国内淀粉粒研究思考与展望。第一小节是通过国内外的文章对古代淀粉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并且加强对类似问题的控制和研究,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最后一小节对国内古代淀粉粒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崔启龙[4](2018)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石制品研究》文中提出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淮河流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年代距今约9000~7500年。该遗址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为研究该区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石器工业特征、环境变迁及人类对环境的响应等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材料。本文以贾湖遗址出土的石制品为研究材料,以“技术类型学”作为石制品分类的依据,对石制品进行了详细地分类。在此基础上,在“操作链”理念指导下,复原了贾湖聚落先民石器生产和使用的一般过程,探索了贾湖遗址的石器生产系统,进而研究与石器工业体系相关的生业经济形式及人类的行为方式等问题,以上研究为认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的技术经济与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第一章是本研究的绪论部分,阐述了文章的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石制品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科学问题,制定贾湖石制品研究的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主要是在技术类型学的指导下对贾湖遗址的石制品进行分类,并总结归纳石制品的特征,以求对贾湖遗址的石器工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第三章从技术工艺的角度着重分析了贾湖遗址石器中体现的技术类型及特征,与前文的分类工作相结合,重新审视贾湖遗址的石器工业体系;第四章从石器生产中原料采办的角度,对贾湖遗址石制品的原料来源进行了分析,在全面鉴定石料的基础上,对典型器物和采集标本进行了岩石薄片的观察,针对周围的地质环境,开展地质调查,确定贾湖遗址石器原料获取的大致范围和位置等信息;第五章从石器功能的角度,通过微痕分析和残留物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几种典型器物的基础功能,并探讨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范围;第六章从石器工业发展的角度,将贾湖遗址的石器工业体系与同时期诸遗址以及该区域内较早阶段的遗址的石器工业进行了对比,以分析其在文化内涵上的相似性和差异,并初步分析造成异同的原因;第七章是对全文研究结果的总结,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贾湖遗址的石器工业是以磨制石器和碾磨石器为主,打制石器为辅的工业体系,部分由于打制活动产生的副产品,可能是为磨制石器的制作服务的;2)贾湖遗址石料的的开发方略以“就近取材”为主,遗址内大部分石料的获取,基本是在24~50km的资源域内获得的,此外,贾湖先民在石器原料的选用上具有一定的偏好性,会根据器物的功能需求和石料特点进行有意识地选择;3)在石器的功能方面,微痕分析和残留物的结果可以相互印证和补充,分析结果显示:石镰主要是用来收割禾本科植物的工具,部分器物有加工木材的痕迹,石刀主要是用来加工禾本科植物和木材的,部分可能用来加工动物皮革,从残留物的情况来看,石刀可能还具有加工块根块茎类植物的功能,石斧的功能相对复杂,主要功能是加工木材,部分工具有加工动物皮革的痕迹,也有可能用来加工动物骨骼,石锛应是一种木作工具,从线状痕的特征来看,其使用方式主要是刮削,石凿的加工对象主要是木材,石铲的功能相对单一,多用于承担掘土、翻土等工作,石磨盘类工具可能具有加工禾本科植物和块根块茎类植物的功能;4)贾湖遗址的石器工业与裴李岗遗址和磁山遗址的石器工业联系较为紧密,目前中原地区尚未发现时代更早且与之有直接承继关系的石器工业体系。

孔令娜[5](2017)在《一整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文中研究指明不断加强小麦种质创新,丰富小麦基因资源,对于小麦的遗传改良和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Trin.)Nevski,2n=4x=28,ScScYcYc]是小麦的一种野生四倍体近缘植物,具有抗赤霉病、抗条纹花叶病、抗大麦黄矮病、耐寒耐旱、多花多粒性等优良特性,是小麦种质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培育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是进行小麦育种改良的重要中间环节,对这些异附加系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以及性状评价,有利于充分挖掘、转移和定位纤毛鹅观草的有益基因,同时可以开展纤毛鹅观草与小麦之间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普通小麦中国春与Inayamakomugi-纤毛鹅观草双二倍体的回交自交群体,通过细胞学观察、原位杂交(GISH、FISH)、分子标记等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技术,选育一整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开发纤毛鹅观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对异附加系进行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状调查,筛选携带纤毛鹅观草优异基因的小麦新种质。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一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配套选育在前人已选育的7个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基础上,利用新构建的普通小麦Ik-纤毛鹅观草双二倍体和中国春的回交自交后代群体,通过分子标记PCR鉴定和顺次GISH/FISH分析,选育并鉴定出其余7个涉及纤毛鹅观草不同染色体的二体异附加系(DA2Yc、DA3Yc、DA4Sc、DA4Yc、DA5Sc、DA6Sc、DA6Yc),首次获得了 一整套(14个)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2、纤毛鹅观草染色体基于DNA重复序列的FISH分析依次利用纤毛鹅观草基因组DNA为探针,中国春基因组DNA做封阻进行GISH(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利用重复序列pAs1、pSc119.2 和45S rDNA作探针进行FISH(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对纤毛鹅观草染色体以及一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中外源染色体进行顺次GISH/FISH分析。结果显示pAs1在纤毛鹅观草1Sc、2Sc、3Sc、4Sc、6Sc、7Sc 以及 1Yc、2Yc、4Yc、7Yc等 10 对染色体上检测到杂交信号,且信号位点较为丰富,主要分布于染色体的末端、亚末端和中部,其中2Sc、7Sc和4Yc只在长臂上有信号,其余染色体的长、短臂均有信号分布。pSc119.2在一套异附加系中的纤毛鹅观草染色体上均未检测到明显的杂交信号。45S rDNA在纤毛鹅观草1Sc和5Sc染色体的短臂上检测到杂交信号,可以分别作为1Sc和5Sc特异的细胞学标记。由于纤毛鹅观草3Yc、5Yc和6Yc染色体上均未检测到pAs1、pSc119.2和45S rDNA的杂交信号,还需要利用更多的细胞学标记加以区分。3、筛选和开发纤毛鹅观草各条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为了快速且准确地鉴定小麦背景中的纤毛鹅观草染色体或片段,本研究选取定位于小麦七个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上的1845对EST标记,在亲本普通小麦中国春、Inayama komugi、普通小麦Ik-纤毛鹅观草双二倍体和纤毛鹅观草之间进行扩增,筛选可以特异追踪纤毛鹅观草各条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共筛选到纤毛鹅观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557个,从中选取每一部分同源群上分布均匀、扩增稳定的特异分子标记在亲本和一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中进行扩增,结果筛选到纤毛鹅观草各条染色体的专化分子标记107个,其中1Sc专化标记22个,1Yc专化标记3个;2Sc专化标记3个,2Yc专化标记7个;3Sc专化标记2个,3Yc专化标记6个;4Sc专化标记12个,4Yc专化标记7个;5Sc专化标记6个,5Yc专化标记12个;6Sc专化标记9个,6Yc专化标记9个;7Sc专化标记1个、7Yc专化标记8个。此外,还开发了纤毛鹅观草每个部分同源群上可同时区分Sc和Yc染色体的特殊专化标记54个,各个部分同源群筛选到的特殊专化标记数量分别为2个、8个、10个、13个、3个、17个和1个。利用这些专化标记对前人所选育的异附加系材料进行准确鉴定,明确了其中外源染色体的具体身份。4、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性状鉴定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纤毛鹅观草更多的有益基因,本研究在2012-2016年度间对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双二倍体及一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进行了赤霉病、白粉病、黄花叶病和锈病等小麦几个主要病害的抗病性鉴定以及农艺性状调查。四年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双二倍体对赤霉病表现出稳定抗性,二体异附加系DAISc(3 年鉴定结果)、DA1Yc、DA2Yc、DA3Sc(高抗)(3 年鉴定结果)、DA4Sc、DA5Yc和DA6Sc对赤霉病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四年白粉病田间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双二倍体表现稳定抗性,DA1Sc(3年鉴定结果)、DA2Sc、DA2Yc、DA3Yc(3年鉴定结果)、DA5Sc、DA5Yc和DA6Sc均表现出中等抗性;三年田间抗黄花叶病鉴定结果表明,双二倍体和Inayamakomugi均表现高抗,DA5Sc(1年鉴定结果)和DA6Sc对黄花叶病的抗性表现与双二倍体相近;两年叶锈病田间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双二倍体表现抗病,DA5Yc和DA6Sc对叶锈病也表现中抗。综合以上结果发现,二体异附加系DA1Sc、DA5Sc、DA5Yc和DA6Sc兼抗2种以上小麦病害,可以作为小麦抗病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通过田间观察和农艺性状调查,涉及不同纤毛鹅观草染色体的二体异附加系其表型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一些表型特征可以作为形态学标记对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材料进行初步鉴定。

谭金玉,焦爱霞,张林辉,杨琳,王少铭,陈惠查,阮仁超[6](2015)在《贵州安龙县少数民族特色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安龙县是贵州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代表地区之一,开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专业组队、查阅文献、地方座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县4个乡镇9个村的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220份当地特色资源及其地理生态信息。并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消长情况以及收集品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为安龙县特色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

吴文婉[7](2014)在《中国北方地区裴李岗时代生业经济研究》文中认为生业经济是研究古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裴李岗时代是史前社会经济从采集狩猎过渡并发展到农业生产这一漫长历程中重要的一环,分析探讨裴李岗时代的生业经济模式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农业起源与发展进程。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系统梳理和分析裴李岗时代中国北方生业经济研究成果,重点探讨北方不同区域内/间生业模式及其之间的异同和原因,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北方低水平食物生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世界范围内(以西亚为例)低水平食物生产模式进行宏观考察,寻找中国本土早期食物生产的发展模式和特点。本文可分为四大部分:一、立题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为本文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回顾相关学术史,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介绍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方法及主要内容等。第二章介绍研究区自然环境与考古学文化概况,为本研究的另一项基础信息。生业经济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纵观中外早期社会生业经济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囿于材料丰度的差异和研究理念及方法的不同,目前大多数对我国北方裴李岗时代生业经济的研究是相对割裂独立的,缺乏统一的宏观考察,这与全球范围内几大农业起源中心、甚至南方稻作农业研究相比是不足的。近年来,动植物考古等多种新方法在多个考古遗址中的开展斩获了一批重要的新发现,使进一步认识中国北方早期的生业经济模式成为可能。基于此,我们运用植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数个遗址进行个案分析,同时结合动物遗存和生产工具的考古发现,借鉴聚落与环境考古研究成果以及国际上关于农业起源与发展的经典理论框架,由点到面地考察我国北方裴李岗时代的生业经济模式。二、解题本文第三章至第七章,包括单个遗址植物考古个案研究和单个文化生业经济模式的考察两个层次。第三章为后李文化生业经济研究。张马屯和西河遗址的大遗存个案研究揭示了它们以数十种野生植物为主的植物性食物结构,采集经济仍保持主导地位;同时还发现了初期的栽培植物,张马屯先民种植黍和粟,西河遗址可能以水稻具优势。六吉庄子遗址发现了丰富的禾草类植物淀粉粒。分析结果显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广谱利用是后李文化诸聚落的共同特点。后李文化已经出现了粟类植物的栽培和驯化,是人类适应性生业经济转变的一个方面,西河和月庄遗址可能还栽培了水稻。在后李文化发展过程中,栽培植物在人类食谱中的比重逐步上升,但始终未超过野生植物。后李文化先民可能已经饲养家猪,但家猪的驯化还处于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家猪与野猪在形态上差别不明显,提供的肉食在先民动物蛋白摄入量中所占比重有限。狗也是人类驯养的对象之一,但它们更可能作为人类狩猎活动的得力助手,而非完全是人类食用的对象。相反,各遗址内均出土了数量较多、种属繁杂的野生动物遗存为诸聚落的先民提供了60%以上的肉食供给。第四章为兴隆洼文化生业经济研究。查海和塔布敖包遗址的淀粉粒分析结果显示禾草类植物具有明显优势,其中部分淀粉颗粒来自包括粟、黍在类的粟类植物,另外小麦族植物淀粉粒的频现值得关注。这些淀粉粒组合暗示了当时人类对禾本科植物广泛且趋向强化的开发利用,植物栽培已经存在,同时对块茎类和坚果类以及其他野生禾草植物的采集利用也是人类植食的获取方式。兴隆洼文化动植物遗存的发现并不丰富,仅有的材料显示攫取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兴隆洼文化聚落生业经济中重要的环节。这一时期先民采集食用的植物种类是广谱的,明确的栽培植物来自兴隆沟遗址的黍。大型野生动物在兴隆洼文化先民的肉食中占据的比例很低,中小型哺乳动物可能为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目前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并未发现明确的驯化动物遗存,但却有饲养家猪的线索。整体而言,兴隆洼文化食物生产的规模并不太大,先民食物的来源主要依赖于野生资源,特别是资源丰富的聚落。采集狩猎经济是兴隆洼文化聚落共同的生计活动,渔猎在个别聚落中也被采纳作为补充,食物生产的贡献有限。兴隆洼文化聚落多处于生态过渡地带,资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明显,这在不同聚落的生计中也有一定反映。第五章为裴李岗文化生业经济研究。目前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显示裴李岗文化至少可分为南北两大类型。裴李岗类型的相关发现较少,就目前的材料来看,采集野生植物资源是这个时期所有聚落共同的选择,这种生计活动应占据了最重要且最大的比重。裴李岗类型栽培的植物以粟、黍为主,实物证据来自坞罗西坡和府店东遗址的炭化粟,它们填补了裴李岗文化粟作农业实物证据的空白,但极有限的数量限制了现阶段对种植规模和食谱贡献量的评估。多个遗址微体遗存或早年零星报道都支持了粟类作物在裴李岗类型的大多数遗址中普遍存在。唐户遗址则是黍、稻混作的模式。裴李岗类型遗址的动物遗存以野生动物更丰富,但与贾湖类型相比,裴李岗类型先民食用的肉食动物种类较少。以贾湖遗址为代表的贾湖类型考古发现丰富,采集渔猎这种传统的攫取性经济是贾湖聚落十分依赖的生计模式;同时,更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促使这种生计方式在很长时间内都占据了重要地位。贾湖类型已经出现了明确的植物栽培和家畜饲养等食物生产活动。明确的栽培植物是水稻,与裴李岗类型迥然不同。水稻遗存的多样性表明它们处于栽培的初期。贾湖的家猪是目前北方地区最早的实证。尽管食物生产的水平和规模逐步提高,但其在人类食谱中的比重始终处于辅助位置。裴李岗文化不同类型聚落既采取了普遍适用的采集渔猎生业方式,同时也因地制宜地通过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来增加和稳定食物供应。地理位置(以纬度为主)所致环境和资源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两大类型不同生业经济模式的主要原因。第六章为大地湾—老官台文化生业经济研究。大地湾文化多个遗址动植物遗存信息量差异很大。明确的栽培植物是数量极少的黍,炭化黍在形态和大小上已脱离了完全野生的状态,表明当时人类已经对其进行了栽培和初步驯化。这一时期一系列考古遗址极少见植物遗存或反映了植物栽培和驯化等农业生产活动的水平较低。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软体动物等野生动物是当时人类肉食的最主要来源,其中滨河聚落对水生资源的获取更多。总体而言,大地湾—老官台文化时期人类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野生动物资源。同时,先民已经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同位素分析显示这种行为在大地湾一期时期就已存在,且在稍晚时期已经成为人类肉食的主要来源。目前材料显示当时先民饲养的家畜很可能是在东方成功驯化后引入的。进一步结合生产工具分析发现,此时期人类的整体生业经济模式以采集和狩猎活动为主,明确的农业生产在大多数遗址中都已经存在但规模有限。第七章为磁山—北福地文化生业经济研究。由于目前的考古证据匮乏,我们仅能从磁山、北福地等几个遗址零星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来进行初步考察。磁山—北福地文化的先民应该拥有较广谱的食物结构。他们的植物性食物包括了黍、粟和其他野生植物,肉食蛋白则来自哺乳动物、鸟类、龟鳖类、鱼类和蚌类五大类。这一时期人类仍然依赖于从自然界中攫取野生资源,在生业模式上表现为传统采集渔猎模式。野生物种的丰富程度和生产工具的分类百分比显示攫取性经济始终占据了磁山—北福地先民生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值得关注的是以磁山遗址为代表的文化群体或许可能在10ka BP开始已经进行植物栽培和驯化以及家畜饲养等食物生产活动,这需要更多确定的年代数据支撑。我们对磁山遗址窖穴储藏量仍存疑,且生产工具分析表明磁山遗址的农业生产活动始终没有超过50%的比重。磁山—北福地文化先民食物生产的水平与规模是有限的。鉴于遗址间生物遗存的发现并不丰富并且差距很大,以磁山为重点所得到的认识尚无法代表这一时期人类生业经济模式的全部。三、破题本文第八章,内容包括对中国北方裴李岗时代生业经济的综合考察和北方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的分析与评估。在对不同地区生业经济微观和宏观认识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关于早期人类采集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特别是理论和典型案例分析,探讨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生业经济的发展进程。在单个聚落、文化生业经济的分析基础上,我们对北方五支考古学文化生业经济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集渔猎经济在裴李岗时代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食物生产行为已经明确存在,初期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驯养是北方各地先民进行食物生产的主要内容,但生产性所得食物对人类食谱的贡献有限。食物生产活动虽然日渐频繁和愈发重要,但始终处于一个食物补充的辅助地位,以栽培植物和饲养家畜为主体内容的食物生产所得在当时人类食谱中的贡献并未超过50%,属于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以驯化物的存在为界,或可将中国北方的低水平食物生产划分为为两大阶段。旧石器时代末期—前裴李岗时代属于无驯化物的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进入裴李岗时代属于有驯化物的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而囿于材料的局限,目前尚无法对裴李岗时代再进一步明确的细分,不同文化群体进行食物生产可能有早晚之分,但差距应不大。更新世末期开始,华北先民可能率先开始食物生产实践。至裴李岗时代,食物生产行为在北方地区已是普遍现象,但这种生产性经济在当时的生业经济中不占有重要地位,从量化角度来评估,其在人类社会经济中的贡献较低。影响社会经济方式转变的因素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自然条件和环境气候的变化激发了社会经济方式从采集狩猎向农业生产的转变,全新世的气候波动进一步强化了食物生产。某些地区强流动性的采集狩猎群体的社会结构有助于社会经济方式发生转变,这种模式在大地湾文化中表现得更突出。中国北方经历了数千年的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但与西亚地区相比,这个地区向食物生产的转变可能较西亚地区晚了近一千年,同时以大地湾文化为例,这个过程来得更迅速和紧凑。四、结题本文第九章,点明中国北方裴李岗时代生业经济处于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的整体特征与所处发展阶段,阐释裴李岗时代生业经济研究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农业起源与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此外指出本文是十分初步的工作,对史前社会经济方式的演变及其背后的动力与机制,以及聚落形态和意识形态等人类社会的其他方面对生计方式转变作出的响应和变化等问题,都需要更多考古发现和进一步深入的相关研究工作。

秦岭[8](2012)在《中国农业起源的植物考古研究与展望》文中提出农业起源是严文明先生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学术领域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明确提出了"稻作长江中下游起源说"的观点①;并就稻作和旱作两个农业起源地的发展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基础作用进行了全面阐释。近年来,随着考古学趋于专门化的发展态势和各类交叉学科的渗入,农业起源问题正在逐渐成为植物考古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属研究内容。严文明先生对于农业起源的研究方法和系统论述,为实验室训练背景下的新一代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启示:1)要全面掌

曾建[9](2011)在《仲彬草属植物分子系统学及偃麦草属外源新种质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ier)是禾本科(Poaceae)植物中具有最重要的经济价值的一个植物类群,不仅包括小麦、大麦、黑麦三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而且还有大量具有经济价值的多年生优质牧草,以及对于生态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其他物种。由于麦类作物是小麦族物种的一员,它们与小麦族其它物种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故小麦族遗传资源作为巨大的基因库,在以遗传操作为手段导入外源有益基因的麦类作物改良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事实上,利用小麦族野生近缘属物种中含有的优良基因改良现有小麦品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仲彬草属是一群生长在高海拔地区被毛的小麦族植物,生长于中亚与喜马拉雅地区。一些物种生长在非常严酷的生境之中,可能对禾谷作物的抗寒与抗旱改良作出贡献。偃麦草属是小麦族多年生的野生植物,具有小麦改良的许多重要有益性状,包括免疫或高抗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等。因此,仲彬草属和偃麦草属植物与其他多年生小麦族植物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遗传资源基因库,可以用于一年生禾谷作物的遗传改良。本文围绕小麦族仲彬草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和偃麦草属外源遗传物质的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进行相关研究,为进一步有效合理利用小麦族植物种质资源提供科学指导。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Giemsa-C带技术分析了8个仲彬草属物种,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物种具有不同的C带核型特征。Kengyilia gobicola、K. alatavica和K. batalinii的染色体具有明显的着丝粒带和不具带纹特征的染色体,而Kengyilia hirsuta、K. longiglumis、K. melanthera、K. rigidula和K. thoroldiana具有丰富的带纹特征,其中包括中间带和端带。不同的带型特征表明了仲彬草属植物在起源和进化上存在分化。(2)利用核基因ITS、alpha淀粉酶抑制因子序列对仲彬草属植物进行系统发育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仲彬草属植物与杜威草属、拟鹅观草属、鹅观草属和冰草属植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仲彬草属物种发生了明显的地理分化,地理来源相同或相近的物种亲缘关系较近。不同的鹅观草属物种和冰草属物种可能参与了仲彬草属物种的形成。仲彬草属物种的St和Y基因组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但具有不同的起源。(3)对仲彬草属植物的叶绿体atpB-rbcL和线粒体CoxII内含子的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仲彬草属植物具有较高程度的核苷酸多态性。叶绿体atpB-rbcL和线粒体CoxⅡ内含子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在结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上仲彬草属物种主要聚为两个分支,分别与不同的二倍体供体物种聚类在一起,表明仲彬草属植物在起源上具有不同的母本供体。(4)对采集于野外疑是属间杂种的小麦族植物进行染色体配对分析和ITS、atpB-rbcL和trnH-psb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NHZY6含有St、Y和P染色体组,可能是Kengyilia melanthera与鹅观草属物种的杂交种。NHZY7、NHZY8和NHZY9可能是K. rigidula与Elymus nutans的杂种,而NHZY2、NHZY3和NHZY5是K. melanthera与E. nutans的杂种。基于叶绿体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K. rigidula和K. melanthera作为母本供体参与到杂交过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仲彬草属物种与披碱草属、鹅观草属物种发生了天然杂交,进一步证实了小麦族植物复杂网络化的进化历史。同时,研究支持K. stenachyra是K. rigidula与E. nutans杂交形成的天然杂种的推论。(5)通过对普通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后代进行筛选,对获得的8个渗入系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渗入系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范围从42到56不等,其中包括44、52、53和54条染色体,单价体频率从0.34到2.36,多价体频率不超过1%,细胞遗传学基本稳定。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小麦的染色体条数从40到44不等,以及数目较多小麦与偃麦草的易位染色体。多色原位杂交的结果显示易位染色体包含了多个基因组之间的相互易位。赤霉病的抗性评价显示,渗入系的感染率从5.65%到11.46%,表明对赤霉病具有高水平的抗性。(6)利用叶绿体trnH-psbA来研究中间偃麦草的遗传多样性和母本起源,结果表明35份中间偃麦草材料形成了11个单倍型,具有较低的核苷酸多态性π0.00473±0.00037和较高的单倍性多态性Hd=0.733±0.061。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所有中间偃麦草材料分别与不同的二倍体物种聚类成2个分支,表明中间偃麦草的物种形成过程中至少有两个物种作为母本供体或是该物种经历了多次杂交起源的过程(7)对硬粒小麦与中间偃麦草的新种质08-47-50和08-53-55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部分双二倍体含有42条染色体,细胞遗传学上基本稳定,具有不同的染色体组成。08-47-50的染色体组成为28DW+6St+4Ee+4Ee-St,08-53-55的染色体组成为28DW+4St+10Ee-St。这两个部分双二倍体对赤霉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具有高水平的抗性。

闫伟红[10](2010)在《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冰草属5种12份和鹅观草属7种27份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居群取样,从形态学、生理学、醇溶蛋白、同工酶、ISSR分子标记和生产性能等六个方面,对上述种质材料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结果如下:1.两属供试材料在形态特征上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引起冰草属和鹅观草属形态变异主要有8个和9个性状。Shannon指数分析显示,光穗冰草和细茎冰草、肃草形态多样性指数最大,蒙古冰草、岷山鹅观草形态多样性指数最小;有5个种居群间形态多样性大于居群内形态多样性,有5个种与其相反;肃草地区内形态分化大于地区间形态分化,有8个种与其相反。欧氏距离聚类结果再次印证了两属植物传统分类的科学性。2.有6个生理因子影响冰草属和鹅观草属植物叶片的生理代谢功能,它们分别是丙二醛含量、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相对含水量、叶绿素b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叶绿素a含量、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分蘖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不同物种生理代谢功能差异较大。同一物种不同材料间生理特性无显着差异。3.醇溶蛋白呈现多态性。冰草属和鹅观草属植物多态百分率分别为89.19%和92.50%。通过各遗传参数分析显示,冰草属种间遗传多样性大于种内遗传多样性,鹅观草属种间遗传多样性小于种内遗传多样性;冰草和岷山鹅观草遗传多样性最大,细茎冰草和黑药鹅观草遗传多样性最小;垂穗鹅观草地区间遗传分化小于地区内遗传分化,有5个种与其相反。4.过氧化物酶和酯酶谱带差异明显。冰草属和鹅观草属的多态性比例分别为90.00%和100.00%,其中,冰草属过氧化物酶的多态性小于酯酶,而鹅观草属正好相反。通过各遗传参数分析显示,种间遗传多样性大于种内遗传多样性;冰草和垂穗鹅观草遗传多样性最大,细茎冰草和直穗鹅观草遗传多样性最小;直穗鹅观草地区间遗传分化小于地区内遗传分化,有5个种与其相反。5.基因多样性丰富。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7条和21条随机引物从冰草属和鹅观草属供试材料中,分别检测出83条和177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例分别为94.32%和92.17%。通过各遗传参数分析显示,冰草属种间遗传多样性大于种内遗传多样性,鹅观草属则相反;蒙古冰草和垂穗鹅观草遗传多样性最大,光穗冰草和黑药鹅观草遗传多样性最小;有5个种地区间遗传分化大于地区内遗传分化。6.生产性能差异明显。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11个和9个农艺性状与冰草属和鹅观草属产量密切相关。蒙古冰草和肃草草产量最高,冰草和直穗鹅观草种子产量最高,光穗冰草和岷山鹅观草草产量、种子产量均最低。抽穗期~开花期,不同物种生长速度有很大差异,是鉴定和评价最适宜时期。聚类结果不能完全反映两属内不同种间亲缘关系,但能揭示其生产能力的差异性。7.聚类分析显示,冰草属大部分材料基本能够聚在本种内,且聚类情况与地理来源相关。鹅观草属同种材料没有严格聚在一起,垂穗类和直穗类种质也未严格单独聚类,少部分材料聚类表现出地理同源性。从形态学、生理学、蛋白质水平和DNA分子水平获得的聚类结果基本吻合,生产性能与上述聚类结果不同。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标记水平,各多样性指数和遗传参数与原生态因子相关性不显着。8.在种间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上,从形态学、生理学、蛋白质水平和DNA分子水平上,推测沙生冰草很可能是冰草和蒙古冰草的天然杂交衍生种,验证光穗冰草是冰草的变种;推断小颖组垂穗鹅观草、岷山鹅观草为原始状态,长颖组肃草、多变鹅观草、直穗鹅观草为进化状态。9.根据Mantel检测结果,利用形态学、生理学、醇溶蛋白、ISSR标记和生产性能测定等研究方法,鉴定和评价冰草属种质材料,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利用形态学、醇溶蛋白和ISSR标记等方法,鉴定和评价鹅观草属种质材料,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同工酶的鉴定结果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陕西、宁夏部分地区小麦族植物资源调查、收集与分类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宁夏部分地区小麦族植物资源调查、收集与分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1.1.1 课题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概况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1.5 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2.1 科兹洛夫传略
        2.1.1 探险萌芽
        2.1.2 命运转折
        2.1.3 踏上征途
        2.1.4 崭露头角
        2.1.5 中坚力量
        2.1.6 蜚声世界
        2.1.7 首谒达赖喇嘛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2.1.9 守卫保护区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2.1.11 晚年归隐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2.2.1 考古发掘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2.2.5 生态学考察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2.3.1 版本
        2.3.2 撰写特点
        2.3.3 内容简介
    2.4 小结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民族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5.2.4 结论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5.3.4 结论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2)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
        1.1.1 小麦族分类
        1.1.2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
    1.2 小麦远缘杂交研究
        1.2.1 小麦远缘杂交特性
        1.2.2 外源遗传物质的转移
        1.2.3 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1.2.4 染色体工程育种进展
    1.3 偃麦草属研究进展
        1.3.1 偃麦草属系统分类研究
        1.3.2 偃麦草属染色体组成及同源性分析
        1.3.3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4 外源遗传物质导入对小麦的影响
        1.4.1 染色体结构变异
        1.4.2 基因表达变化
    1.5 基于测序技术的染色体研究进展
        1.5.1 基因组
        1.5.2 转录组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及亲缘关系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2.1.2 染色体组型计算及判定原则
        2.1.3 多态性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组型分析
        2.2.2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亲缘关系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9个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3.1 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3.1.2 细胞统计学分析
        3.1.3 原位杂交鉴定
        3.1.4 农艺性状调查及谷物含量分析
        3.1.5 抗病性评估
        3.1.6 分子标记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部分双二倍体的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
        3.2.2 部分双二倍体的原位杂交鉴定
        3.2.3 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标记鉴定
        3.2.4 部分双二倍体的抗病性调查
        3.2.5 部分双二倍体的谷物相关品质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7个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4.1 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细胞统计学分析
        4.1.3 原位杂交鉴定
        4.1.4 农艺性状调查及谷物含量分析
        4.1.5 抗病性评估
        4.1.6 分子标记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3个二体异代换系的鉴定
        4.2.2 4个双重异代换系的鉴定
    4.3 讨论
第五章 基于SLAF-seq的十倍长穗偃麦草特异分子标记开发
    5.1 材料及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流程
        5.1.3 分析方案
        5.1.4 特异分子标记检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物信息学结果展示
        5.2.2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注释分析
        5.2.3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特异标记开发及应用
        5.2.4 1J~S染色体标记开发和应用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国内外古代淀粉粒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国外淀粉粒研究现状概括
        二 国内淀粉粒研究现状概括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古代淀粉粒分析概述
    第一节 古代淀粉粒分析基本原理
    第二节 古代样品中淀粉粒提取方法
        一 石器表面的淀粉粒提取方法
        二 陶器内壁淀粉粒提取方法
        三 牙结石淀粉粒提取方法
        四 其他样品淀粉粒的提取方法
第三章 国外古代淀粉粒研究与进展
    第一节 不同区域的淀粉粒研究
        一 美洲地区
        二 大洋洲地区
        三 非洲地区
        四 亚洲地区(除中国外)
        五 欧洲地区
    第二节 不同考古样品的淀粉粒研究
        一 石器
        二 牙结石
        三 陶器
    第三节 国外古代淀粉粒重点课题的研究进展
        一 古人类食性分析
        二 史前植物利用与早期农业起源
        1 非洲旧石器时期早中期人类植物利用
        2 美洲玉米、块根块茎类植物的利用
        3 西亚麦类植物驯化研究
        4 大洋洲块根块茎类植物的驯化与传播
第四章 国内古代淀粉粒研究与进展
    第一节 不同区域的淀粉粒研究
        一 黄河流域
        二 长江流域
        三 华南地区
        四 东北地区
        五 新疆地区
    第二节 国内古代淀粉粒重要课题的研究进展
        一 中国农业起源研究
        1 中国北方地区粟类植物的利用与驯化
        2 中国南方地区水稻早期起源与驯化
        3 中国华南地区块根块茎类植物的利用
        二 石器功用研究
        三 新石器时代特色生计活动——酿酒行为的研究
        四 古代人类植物性食物分析
        五 古代植物资源利用
第五章 淀粉粒研究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古代淀粉粒研究若干问题的探讨
        一 古代淀粉粒分析过程中污染问题
        二 古代淀粉粒年代判定的问题
        三 古代淀粉粒鉴定准确性的问题
    第二节 国内古代淀粉粒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石制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贾湖遗址研究现状
    1.3.1 贾湖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1.3.2 贾湖遗址的年代
    1.3.3 贾湖遗址周边的地理环境
    1.3.4 贾湖遗址石制品的研究现状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1 操作链分析
    1.5.2 实验考古
    1.5.3 产地研究
    1.5.4 功能分析
1.6 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第2章 贾湖遗址石器组合的分类和特征
2.1 石制品分类的目标和原则
2.2 贾湖石器的分类和器物特征
    2.2.1 贾湖遗址石器的分类
    2.2.2 贾湖遗址石制品特征
参考文献 第3章 贾湖石器的技术工艺研究
3.1 石器生产的一般步骤
3.2 贾湖石器的生产技术
    3.2.1 石器制作技术分析
    3.2.2 石器标本制作分析
3.3 石器技术的参数分析
    3.3.1 石铲标本的参数分析
    3.3.2 石刀标本的参数分析
    3.3.3 石斧标本的参数分析
    3.3.4 石锛标本的参数分析
    3.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贾湖遗址石制品原料的来源研究
4.1 贾湖石制品的原料种类
4.2 石料与器物类型的关系
4.3 贾湖周边石料分布情况及地质调查
4.4 先民对石料的开发利用特点
参考文献 第5章 贾湖遗址石器的功能研究
5.1 相关理论和工作方法
    5.1.1 微痕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5.1.2 残留物分析方法
5.2 贾湖遗址石器的微痕分析
    5.2.1 模拟实验与微痕观察
    5.2.2 考古标本使用痕迹的观察与功能的推定
    5.2.3 石器功能的判断
    5.2.4 小结
5.3 贾湖遗址石器的淀粉粒分析
    5.3.1 材料与方法
    5.3.2 实验结果
    5.3.3 讨论与结论
5.4 生产工具所反映的生业经济形态
参考文献 第6章 贾湖遗址与相关遗存石器工业的比较研究
6.1 贾湖遗址的石器工业
6.2 相关遗存石器工业的比较
    6.2.1 同时期其它区域的石器工业
    6.2.2 该区域较早阶段遗存的石器工业
6.3 贾湖遗址石器工业与周边遗存石器工业的异同和联系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附图图版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一整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小麦族植物及其染色体组分类
    2 小麦的近缘植物及其利用
        2.1 小麦的基因源
        2.2 近缘植物有益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
        2.3 小麦近缘植物在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3 普通小麦背景中外源染色体(质)的鉴定标记
        3.1 形态学标记
        3.2 生化标记
        3.3 细胞遗传学标记
        3.4 DNA分子标记
        3.4.1 RFLP标记
        3.4.2 SSR标记
        3.4.3 EST标记
        3.4.4 STS标记
        3.4.5 SLAF-seq标记
    4 纤毛鹅观草的利用价值及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技术路线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原位杂交探针
        1.2 细胞遗传学实验方法
        1.2.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
        1.2.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制片
        1.2.3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1.3 分子标记实验方法
        1.3.1 植物总基因组DNA的提取(SDS法)
        1.3.2 PCR反应
        1.4 抗病性鉴定方法
        1.4.1 赤霉病抗性鉴定
        1.4.2 白粉病抗性鉴定
        1.4.3 黄花叶病抗性鉴定
        1.4.4 叶锈病抗性鉴定
        1.5 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配套选育
        2.1.1 涉及纤毛鹅观草2Y~c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2.1.2 涉及纤毛鹅观草3Y~c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2.1.3 涉及纤毛鹅观草4S~c和4Y~c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2.1.4 涉及纤毛鹅观草5S~c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2.1.5 涉及纤毛鹅观草6S~c和6Y~c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2.1.6 一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的GISH/FISH分析
        2.2 纤毛鹅观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及利用
        2.2.1 纤毛鹅观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
        2.2.2 纤毛鹅观草各条染色体专化标记的筛选和利用
        2.3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性状鉴定
        2.3.1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的赤霉病抗性鉴定
        2.3.2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的白粉病抗性鉴定
        2.3.3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的黄花叶病抗性鉴定
        2.3.4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的锈病抗性鉴定
        2.3.5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染色体系的农艺性状调查
    3 讨论
        3.1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配套选育及其意义
        3.2 建立快速、准确识别纤毛鹅观草染色体或片段的方法
        3.2.1 利用顺次GISH-FISH技术识别纤毛鹅观草染色体
        3.2.2 筛选纤毛鹅观草各条染色体的专化分子标记
        3.3 纤毛鹅观草有益基因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
全文结论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贵州安龙县少数民族特色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安龙县基本情况
2调查方法
3调查结果
    3. 1安龙县农业生物资源现状
    3. 2与安龙县民族生活、生产及文化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
4讨论

(7)中国北方地区裴李岗时代生业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时空框架
    第二节 相关术语的界定与内涵
        一、栽培、驯化与农业
        二、早期生业经济
        三、低水平食物生产
    第三节 早期生业经济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际视野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二、裴李岗时代生业经济研究现状
    第四节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三、理论体系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研究背景
    第一节 中国北方的自然环境
        一、现代自然环境
        二、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期的环境演变
    第二节 中国北方裴李岗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一、后李文化
        二、裴李岗文化
        三、兴隆洼文化
        四、大地湾—老官台文化
        五、磁山—北福地文化
第三章 后李文化的生业经济
    第一节 后李文化的植物资源利用
        一、植物遗存个案分析
        二、植物遗存的其他考古发现与研究
        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食物生产
    第二节 后李文化的动物资源利用
        一、动物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先民的肉食结构分析
    第三节 同位素分析的指示
    第四节 后李文化的生产工具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兴隆洼文化的生业经济
    第一节 兴隆洼文化的植物资源利用
        一、植物遗存个案分析
        二、植物遗存的其他考古发现与研究
        三、植食结构与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节 兴隆洼文化的动物资源利用
        一、动物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肉食结构与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 同位素分析的指示
    第四节 兴隆洼文化的生产工具
        一、生产工具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二、工具使用功能的验证与判断
        三、生产工具的量化统计与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裴李岗文化的生业经济
    第一节 裴李岗文化的植物资源利用
        一、植物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先民的植食结构与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节 裴李岗文化的动物资源利用
        一、动物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先民的肉食结构与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 古食谱研究的指示
    第四节 裴李岗文化的生产工具
        一、相关研究概况
        二、生产工具的量化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大地湾—老官台文化的生业经济
    第一节 大地湾—老官台文化的植物资源利用
        一、植物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植食结构与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节 大地湾—老官台文化的动物资源利用
        一、动物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肉食结构与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 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指示
    第四节 生产工具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磁山—北福地文化的生业经济
    第一节 相关考古发现与研究
        一、植物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动物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三、生产工具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 生业经济的初步考察
        一、磁山—北福地先民的食物结构
        二、传统采集渔猎生计的延续
        三、低水平的食物生产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北方裴李岗时代生业经济的综合考察
    第一节 北方裴李岗时代生业经济的宏观观察
        一、北方先民的食物结构与资源利用
        二、北方地区的生业经济模式
        三、环境因素与生业经济
        四、社会因素与生业经济
    第二节 中国北方全新世早期的低水平食物生产
        一、低水平食物生产的内涵
        二、中国北方全新世早期的低水平食物生产及其阶段性
        三、农业起源与食物生产的区域性对比——中国北方与西亚的个案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图版
附表
主要参考书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仲彬草属植物分子系统学及偃麦草属外源新种质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仲彬草属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仲彬草属的分类历史
        2 仲彬草属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3 仲彬草近缘属植物的分类
        3.1 披碱草属
        3.2 鹅观草属
        3.3 冰草属
        3.4 拟鹅观草属
        3.5 杜威草属
        4 仲彬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4.1 形态学
        4.2 细胞学
        4.3 分子标记
        4.4 资源评价
        5 仲彬草属存在的系统与分类学问题
        6 本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6.1 染色体显带—Giemsa-C带
        6.2 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
        6.3 叶绿体atpB-rbcL、trnH-psbA和线粒体CoxⅡ序列
        6.4 Alpha淀粉酶抑制因子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仲彬草属物种染色体C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Kengyilia gobicola的C带核型
        2.2 Kengyilia alatavica的C带核型
        2.3 Kengyilia batalinii的C带核型
        2.4 Kengyilia hirsuta的C带核型
        2.5 Kengyilia longiglumis的C带核型
        2.6 Kengyilia melanthera的C带核型
        2.7 Kengyilia rigidula的C带核型
        2.8 Kengyilia thoroldiana的C带核型
        4 讨论
    第三章 利用核基因组ITS序列探讨仲彬草属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ITS序列分析
        2.2 系统发育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基于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探讨仲彬草属的母本供体的来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atpB-rbcL序列分析
        2.2 CoxⅡ内含子的序列分析
        3 讨论
        3.1 叶绿体和线粒体序列核苷酸多态性
        3.2 仲彬草属物种的母本来源
    第五章 仲彬草属物种与披碱草属和鹅观草属物种间天然杂种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胞遗传学分析
        2.2 序列分析
        3 讨论
        3.1 天然杂种的起源
        3.2 天然杂种的母本供体
        3.3 K.stenachyra的分类学地位
    第六章 基于ALPHA淀粉酶抑制因子探讨仲彬草属物种基因组供体的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序列分析
        2.2 系统发育分析
        3 讨论
        3.1 仲彬草属物种的异源多倍化过程中供体种的多样性
        3.2 仲彬草属和鹅观草属物种的Y基因组的亲缘关系
第二部分 偃麦草属外源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偃麦草属植物概述
        2 偃麦草属植物在麦类育种中的应用
        3 外源遗传物质鉴定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普通小麦与偃麦草合成的渗入系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减数分裂分析
        2.2 渗入系的外源遗传物质检测
        2.3 抗赤霉病评价
        3 讨论
    第三章 中间偃麦草核苷酸多样性和母本起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间偃麦草的trnH-psbA序列特点
        2.2 中间偃麦草的系统分析
        3 讨论
        3.1 中间偃麦草的核苷酸多态性
        3.2 中间偃麦草的母本起源
    第四章 硬粒小麦与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细胞遗传学及基因组原位杂交
        1.3 赤霉病抗性评价
        1.4 锈病的抗性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部分双二倍体的细胞学特征
        2.2 基因组原位杂交
        2.3 赤霉病,叶锈和秆锈的抗性评价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致谢

(10)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植物分类与地理分布
        1.1.1 冰草属植物分类与分布概况
        1.1.2 鹅观草属植物分类、分布概况
    1.2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1.2.1 冰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1.2.2 鹅观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1.3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植物系统演化研究进展
        1.3.1 冰草属植物系统演化研究
        1.3.2 鹅观草属植物系统演化研究
    1.4 冰草属植物和鹅观草属植物可利用性
        1.4.1 小麦育种所需外源优异基因的供体
        1.4.2 优质牧草和草坪用种
    1.5 遗传多样性与系统演化研究方法
        1.5.1 形态学研究
        1.5.2 细胞学研究
        1.5.3 生理生化标记
        1.5.4 分子标记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创新点
第二章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种质资源形态学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形态学基本统计分析
        2.3.2 形态学主成分分析
        2.3.3 形态学性状多样性指数比较
        2.3.4 形态学聚类分析
        2.3.5 形态学性状间及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2.3.6 基于形态性状的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种质比较分析
    2.4 讨论
        2.4.1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植物种质材料形态性状变异分析
        2.4.2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植物形态多样性分析
        2.4.3 基于形态学性状探讨冰草属和鹅观草属物种亲缘关系
    2.5 小结
第三章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种质资源生理特性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生理学因子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植物生理学特性因子差异性
        3.3.2 生理学特性因子间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3.3 主要生理学特性因子动态分析及与产量的相关性
        3.3.4 生理学特性因子的综合分析
        3.3.5 基于生理学特性因子的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种质比较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种质资源醇溶蛋白研究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溶液配置与主要仪器设备
        4.2.2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醇溶蛋白多态性分析
        4.3.2 醇溶蛋白各遗传参数比较分析
        4.3.3 醇溶蛋白聚类分析
        4.3.4 醇溶蛋白各遗传参数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
        4.3.5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种质醇溶蛋白比较分析
    4.4 讨论
        4.4.1 基于醇溶蛋白探讨物种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可行性
        4.4.2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物种亲缘关系探讨
        4.4.3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种质资源同工酶酶谱研究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2.1 溶液配置与主要仪器设备
        5.2.2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同工酶酶谱特征分析
        5.3.2 基于同工酶酶谱的各遗传参数比较分析
        5.3.3 基于同工酶酶谱聚类分析
        5.3.4 同工酶各遗传参数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
        5.3.5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种质同工酶酶谱比较分析
    5.4 讨论
        5.4.1 基于同工酶探讨物种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可行性
        5.4.2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5.4.3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物种亲缘关系探讨
    5.5 小结
第六章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种质资源ISSR 遗传分析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方法
        6.2.1 溶液配置与主要仪器设备
        6.2.2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ISSR 扩增片段的多态性分析
        6.3.2 基于ISSR 标记的各遗传参数比较分析
        6.3.3 依据ISSR 标记的聚类分析
        6.3.4 ISSR 标记的各遗传参数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
        6.3.5 基于ISSR 标记的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种质遗传比较分析
    6.4 讨论
        6.4.1 ISSR 用于植物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可行性
        6.4.2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6.4.3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物种亲缘关系探讨
    6.5 小结
第七章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种质资源生产性能评价
    7.1 试验材料
    7.2 试验方法
        7.2.1 观测项目及方法
        7.2.2 数据统计与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植物生产性能指标差异性
        7.3.2 影响草产量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7.3.3 生产性能指标间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7.3.4 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动态分析
        7.3.5 生产性能指标综合评价
        7.3.6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种质生产性能指标比较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评价方法的综合分析
    8.1 四种标记方法的差异性分析
        8.1.1 冰草属植物四种标记方法的差异性分析
        8.1.2 鹅观草属植物四种标记方法的差异性分析
    8.2 六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8.2.1 冰草属植物六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8.2.2 鹅观草属植物六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8.3 讨论
        8.3.1 冰草属与鹅观草属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8.3.2 冰草属和鹅观草属亲缘关系探讨
第九章 全文结论
    9.1 结论
    9.2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四、陕西、宁夏部分地区小麦族植物资源调查、收集与分类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D]. 王艳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国内外古代淀粉粒研究述评[D]. 张晓宇. 郑州大学, 2020(02)
  • [4]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石制品研究[D]. 崔启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0)
  • [5]一整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D]. 孔令娜.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6]贵州安龙县少数民族特色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J]. 谭金玉,焦爱霞,张林辉,杨琳,王少铭,陈惠查,阮仁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06)
  • [7]中国北方地区裴李岗时代生业经济研究[D]. 吴文婉. 山东大学, 2014(10)
  • [8]中国农业起源的植物考古研究与展望[J]. 秦岭. 考古学研究, 2012(00)
  • [9]仲彬草属植物分子系统学及偃麦草属外源新种质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 曾建.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2)
  • [10]冰草属和鹅观草属部分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分析[D]. 闫伟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标签:;  ;  ;  ;  ;  

陕宁部分地区小麦科植物资源调查、采集与分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