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成都双流机场“7.15”强雷暴物理量诊断分析

2001年成都双流机场“7.15”强雷暴物理量诊断分析

一、2001年成都双流机场“7.15”强雷暴的物理量诊断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方璘王昊[1](2021)在《基于飞机探测数据的高原飞机颠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全球拥有最多高高原机场的国家,飞机颠簸是威胁执飞高原地区航班飞行安全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揭示该地区飞机颠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颠簸源头,对高高原航线飞机颠簸研究及预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飞机机载探测数据,使用垂直过载增量法定量识别了不同强度飞机颠簸。综合使用飞机颠簸数据、地形数据、再分析数据和闪电数据将拉萨航线、九寨航线、稻城航线和林芝航线的飞机颠簸客观分型为对流诱发型、对流层顶/急流型和山地波型三类。统计分析了不同类型颠簸时空特征,对典型对流诱发型和山地波型颠簸发生的环境场特征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原航线受飞机颠簸影响较为严重,其中拉萨航线受颠簸影响最为严重,发生颠簸频率高达78%。对流诱发颠簸主要发生在夏季,其中稻城航线受对流诱发颠簸影响最严重,发生频率为30.60%;对流层顶/急流诱导和山地波诱导颠簸主要发生在春冬两季,其中拉萨航线受对流层顶/急流诱发颠簸影响最严重,发生频率为42.82%,而山地波诱导型晴空颠簸均严重影响四条航线飞行安全。飞机颠簸进离场阶段比巡航阶段发生频率更高,平均每条航线高出86.93%。巡航阶段有多个区域全年受多种类型颠簸的影响,其中拉萨机场东侧区域受三种颠簸影响最为严重;四条航线发生颠簸的巡航高度集中分布在10100米以下的高度层。拉萨和稻城航线对流诱发颠簸主要发生于雷雨云的偏北侧方向,九寨航线为偏南侧至东侧方向,多为发展中的对流云所引起,闪电活动对对流诱发型飞机颠簸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山地波诱导型晴空颠簸的分析表明,与无颠簸发生时比较,发生颠簸时高层稳定度更高和风速更大,而低层稳定度相近。对一次山地波诱导型晴空颠簸过程的分析表明,颠簸发生于在高空风速最大值处,并且scorer参数表明该高度层存在山地波。此外,对流诱发颠簸和山地波诱导型晴空颠簸的三维风速度和温度的功率密度谱在10-4~10-3m-1的波数范围均符合湍流k-5/3理论。

宋静,傅文伶[2](2021)在《双流机场“7.21”暴雨微物理特征及触发维持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天气雷达、地面自动站和微波辐射仪等多种气象探测资料,对2017年7月发生在成都双流机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发生在弱天气系统强迫条件下,大气层结呈现弱对流抑制、低抬升凝结高度、中等对流有效位能,湿层深厚,低层较暖且低层无急流影响。短时强降水由中尺度系统直接产生,午夜前的初始对流由高压西北部偏南暖湿气流与山体下滑冷气流相互作用,结合山前强水平温度梯度产生,之后在冷池和边界层暖湿气流作用下生成新的对流。产生强降水的回波结构密实,暖云特征突出,属于热带低质心降水系统。对抬升凝结高度、自由对流高度、湿层厚度等的分析表明,水汽条件较为极端,但由于系统整体属于前向传播,无明显的"列车效应",限制了实际降水效率。

许皓琳[3](2020)在《机场雷暴的细微结构分析和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雷暴是典型的中尺度强对流天气,其生命史短暂,发生发展具有局地特征,给航空安全、农业经济发展等带来较大威胁。利用微波辐射计获取的温度和水汽实时廓线资料,结合同址风廓线雷达的测风资料,构成有别于气球探空(定时施放)的“实时无球探空”。沿用常规强对流指数算法得到适用于辐射计的对流指数,并针对辐射计特有的液态水等要素,得到了改进对流参数,分析了昆明析昆明、成都双流等地区稳定流场下的温湿分布,以作参考。再选取昆明长水机场、成都双流机场和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的典型雷暴个例,研究雷暴发生时的温湿细微结构变化,以及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的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微波辐射计与风廓线雷达共同反演的实时探空能获取机场上空热力、动力场的连续变化,对高空槽雷暴、干雷暴和强雷暴等过程的出现有较好的识别效果。通过追踪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连续变化,可捕捉到雷暴前期不稳定能量显着增大过程和雷暴临近时能量释放过程,还能表现水汽饱和度增减、动力场中风切变的发展等现象,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有较强预警能力。根据CAPE值的差异还能进一步推断雷暴强度的大小,并有效区分出雷暴、降水时段。(2)针对辐射计输出实测水汽测量值的特点,设计了K、TT和SI等对流参数及改进指数K1指数、TT1指数,并进一步得到温度水汽梯度(grad T、gradρv)、大气可降水量(PW)、云中水汽液态水(IWVc、LWPc)以及暖云水汽液态水(IWVwc、LWPwc)和冷云水汽液态水(IWVcc、LWPcc)等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在各地区雷暴过程中,K指数、K1指数、TT1指数、PW和IWVc在雷暴前2-3小时存在显着增长或跃升过程,对应了雷暴前不稳定能量和水汽的积累。在昆明高空槽雷暴和成都干雷暴个例中,改进指数显着增大时刻较原指数更提前,且增量更大。IWVwc、LWPwc等值在伴有强降水的雷暴中明显跃增,反映了雷暴期间,若云层发展较高,水汽、液态水含量充分,则更易发生强降水过程。(3)昆明高空槽雷暴出现时,大气温湿分布与稳定流场前期差异不大。温湿变化出现在雷暴前1小时,此时低层降温,水汽密度逐渐增加,IWVcc和LWPcc大于0.1 kg/m2。雷暴前15分钟,低层降温加剧,中高层在系统过境下升温,机场上空形成了深厚的等温层,对流发展于等温层顶,对应相对湿度达95%以上。grad T和gradρv在雷暴当日正值多于负值,对应雷暴前期地表增温和水汽积累过程;雷暴爆发特征为:两值跃变,对应高低层温度的突变和水汽的迅速增长。(4)双流干雷暴当日的温度、水汽均显着高于同期稳定流场日,当日的三次雷暴子过程中,第二、三次过程中的温湿变化更明显:雷暴前存在降温、水汽积聚现象;雷暴发展时,温度回升,水汽密度值减小。相对湿度在整个雷暴期间均低于95%,反应了当日水汽含量、饱和度较低,因此表现为未发生降水的干雷暴。干雷暴过程中,辐射计探空指数、改进指数和PW的变化规律明显,其值高于稳定流场日,并在雷暴前显着上升,在雷暴结束后减小。PW的三次增减过程与雷暴三次子过程的起止有较好对应,较好的反映了雷暴期间云层的发展减弱过程。(5)双流前期雷暴云激烈发展,后期发生强降水的强雷暴过程特征为:雷暴激烈发展时,温度和水汽均发生强烈增减变化:温度最大变化量达9℃,水汽密度值的5分钟增量为6.4 g/m3。进入强降水阶段后,在下沉运动影响下,温度徒减。当日辐射计探空诊断量和强对流诊断量在强雷暴影响下偏大,但各指数的演变仍具一定规律。其中,K指数、TT指数、grad T和gradρv在雷暴期间均有显着跃升过程,对应空中温湿剧烈变化,对流发展到最强的阶段。PW和IWVc的徒减与地面强降水对应,较好的描述了空中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的过程。整个暴雨期间,LWPcc显着高于LWPwc,此次地面降水,水汽资源更多的来自于空中过冷水。也反映了在LWPcc含量很大时,更易引起地面的强降水过程。(6)对比分析昆明、成都双流和乌鲁木齐地窝堡三地机场夏季雷暴过程中,环境场温湿分布和辐射计各诊断量演变特征得到:不同地区雷暴发生时,温度和水汽条件有演变特征各不相同,辐射计反演的各参数也存在不同的增减变化。因此,在对不同地区的雷暴过程进行分析预警时,应选用不同的辐射计诊断量。

李典南[4](2020)在《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双流国际机场2013~2018年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interim和ERA5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气象资料以及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分析研究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时空特征和分类特征,并探讨不同类型雷暴天气背景场及动力、热力特征的差异。遴选影响机场雷暴天气的物理量因子和雷达特征量,在此基础上基于二级逻辑回归法建立潜势预报方程,并进行消空处理,最终得到双流机场雷暴天气预警模型,为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空中管制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2013~2018年双流机场发生的雷暴有77.03%伴有降水,春夏为雷暴多发季,其中夏季7-8月发生的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一半以上。雷暴发生次数在午后开始逐渐增加,夜晚21:00~次日06:00是雷暴的高发时段,具有明显的“夜雷多、日雷少”的特征。82.7%的雷暴持续时间在3小时以内。雷暴在天顶、偏西和偏东方向发展较为活跃,这与双流机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有一定关系。(2)依据雷暴所处环境场的斜压锋生作用和热力条件的差异,将双流机场的雷暴天气分为冷平流强迫类、暖平流强迫类、斜压锋生类和弱平流类。冷平流强迫类雷暴是高空西北冷空气起主导作用,雷暴发生时双流机场多位于500h Pa槽后,对流层中上层风向随高度逆转。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较强,形成的雷暴常伴有大风、冰雹或局地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积状云和层状云混合性降水回波。暖平流强迫类雷暴是强盛的偏南暖湿气流起主导作用,雷暴发生时双流机场多位于500 h Pa槽前,对流层中低层风向随高度顺转。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相对较弱,但大气层结整体湿润,故易形成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雷暴天气。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以层状云为主的降水回波。斜压锋生类雷暴发生于中低层冷暖空气强烈交汇的背景下,锋生作用显着。雷暴发生时大气斜压性较强,动力条件较好,易形成多种天气现象相混合的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图上本场附近有由多个雷暴单体侧向排列、呈东北-西南向的弓形回波带(飑线)。弱平流类雷暴发生于大气斜压性弱的背景下。雷暴发生时大气近似准正压状态,锋生函数小、温度平流不明显。大气水汽的水平分布较均匀,近地面为高温高湿,低层有不稳定能量积累,当配合适当的触发机制,可克服对流抑制形成伴有雷阵雨、阵性大风的雷暴天气。雷达回波图上本场周围分散着许多范围小、强度弱的回波,典型特征不明显。(3)依据雷暴发生的基本条件,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如下影响因子:CAPE指数、K指数、850 h Pa比湿、850 h Pa与500 h Pa假相当位温差、回波顶高、1.5(?)仰角基本反射率、3.4(?)仰角基本反射率、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并计算这些因子在对应季节产生雷暴天气的阈值。再基于二级逻辑回归的思路,利用所选物理量因子和雷达因子分别建立预报方程和消空方程,并用2018年4~8月的样本数据进行回报检验。所建立的预警模型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性,且在夏季的预报效果更好。

于华英[5](2014)在《南京冬季雨雾过程的环流分析与宏微观物理过程研究》文中提出雾是我国冬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研究其形成的环流形势和宏微观物理过程,是提高精确预报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基础。本文针对2007年12月发生在南京的六次雨雾过程,首先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NCAR 30年的12月月平均资料和NOAA的AO、ENSO指数,分析了2007年12月南京地区大雾天气的天气和气候背景。利用1980-2011年的雾日数资料对多雾日和少雾日的环流形势进行了合成分析,探讨了环流与ENSO指数和AO指数的关系,分析了南京雾过程的水汽来源;然后利用能见度仪、雨滴谱仪、雾滴谱仪等观测资料,分析了雨雾天气的宏观、微观物理结构的演变;最后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一次典型的雨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通过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本文研究的六次雨雾过程均发生在2007年12月,同时发现,2007年的12月雾日数是南京近30年来12月份雾日数最多的一年。为此,诊断分析2007年12月的气候背景发现:AO(北极涛动)的正异常,使得东亚大槽变弱,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同时长三角地区中层高压异常,有利于大气稳定,La Ninna事件有利于中国南海地区水汽增加,可能为南京雾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中国西南地区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有利于西南气流输送大量的水汽到长江流域。从天气尺度分析发现:中国沿海20 °N地区提前两天的水汽增加,为南京大雾提供了水汽源,西南气旋为水汽输送提供输送途径。通过对东亚地表温度和大气可降水量做双变量经验正交分解(EOF)发现:第一模态可以反映出初冬到深冬的季节变化,有利于大尺度的地表温度下降,第二模态反映了一次大范围的暖湿气流北上的过程,伴随副高的增强,使南京地区出现连续多湿天气,造成大雾频发。2、利用2007年冬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雾的综合观测资料,包括能见度仪、雨滴谱仪、雾滴谱仪、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结合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的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a、南京2007年12月的六次雨雾过程主要是受天气系统的影响,以雨中雾为主,最低能见度大于250m。雨雾多出现在偏东气流的影响下,南京地区先发生弱降水,空气近饱和,随后受到来自北方的弱冷空气影响,水汽凝结,雾形成。b、常规探空显示900hPa以下,雨雾发生前和过程中,都少有逆温层,雨雾结束后均无逆温结构。但由NCEP资料可以发现雨雾发生前贴地层多有逆温,雨雾过程中T2m-Tsurface由正转为负,逆温消失。雨雾前中低层有云Ac或As及Sc或Fn,低云高0.3-2.5km,雨雾过程中,600hPa以下都是饱和层,多伴有Fn,低云高度明显下降,雨雾过后,近饱和层仍然有可能存在。雨雾前900hPa附近有明显的风切变。c、雨雾形成初期,大粒子(粒子直径D,D≥10μ m)和小粒子(1μ m<D<10μ m)数浓度均有明显增加。南京冬季雨雾过程对气溶胶粒子的湿清除,主要是核模态气溶胶粒子的核化过程。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的减少程度与风向和风速密切相关,在较大的北风作用下,气溶胶粒子浓度明显减少。3、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ARWV3.5,对2007年12月27日的雨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雨雾中的两个弱信号(弱降水及雾),均能被中尺度模式WRF模拟出来。从单站气象要素的模拟可知,城市化模拟的温度和累积雨量更接近实况。但有/无城市化方案,对雨雾的模拟没有重要影响,也就是说下垫面不是此次雨雾形成的主导因子。模拟雨雾过程的起始时间较观测提前了2小时,持续时间均为4小时。模拟的LWC高值区与能见度的低值区有较好的匹配。模拟结果显示3km高度以下均有云。并由LWC、降水、温湿层结的时空演变,可以推断该次雨雾过程是层云降水,导致层云沉降而形成雾。垂直层低空加密的模拟结果显示:雨雾前,贴地面有浅薄的逆温层。日出前,地面有弱的辐射降温。日出后,湍流热交换作用也不显着,温度变化弱。雨雾前大气向地面有水汽输送,雨雾形成以后,地面的水汽转向大气输送,使得大气过饱和而成雾。

朱飙[6](2008)在《江苏雷暴活动时空变化特征及南京雷电预报初探》文中认为雷电可以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对航空、电力工业、计算机网络以及建筑物等的危害都是十分明显的。随着我国闪电监测网的逐渐建成,将使闪电探测和预警成为气象服务产品的一个新品种。同时闪电资料的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使其在灾害性天气预报中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显示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针对各个地区进行雷电的演变和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合适的雷电预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雷电预报工作,对于防灾减灾,拓宽气象服务领域也是很有意义的。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是雷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反映了雷暴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年平均结果,因此对于防雷工作、计划、安排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要研究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需要较长时间的雷暴活动气候资料,统计使用的资料越长,则雷暴活动的气候代表性就越好,通常至少要有10年以上的观测资料。本文采用了江苏省1971—2000年三十年的雷暴日资料,有助于认识江苏省雷暴的活动变化规律,为防雷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防雷工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结合闪电定位仪资料与探空资料对南京地区雷电进行分析研究,对雷电的实时监测与预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利用江苏省1971年至2000年全省地面测站30年长序列的雷暴日记录,采用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分析了江苏省区域的雷暴空间分布特征与时间变化特征,并用Morlet小波进行了周期分析。EOF在反映气象场空间分布特征与时间变化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其优点是可将气象要素场分解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函数部分(特征向量)及与空间无关的时间函数部分,其空间函数部分是由气象要素场的主要特征所决定的,并且EOF方法的收敛速度很快,故只要取前几个特征值较大的特征向量,即可充分描述出展开要素场的主要特征;小波理论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信号处理技术,在数值信号处理领域应用广泛。结果表明,江苏省雷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全区域变化一致,在此基础上,江苏省东南部与西北部的雷暴日变化反相位;雷暴日变化存在一定的周期。随后结合江苏省电力部门2004与2005年的闪电定位系统的观测资料,对雷暴日观测与闪电定位仪探测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两者对雷电的观测结果一致。最后进一步利用江苏省闪电定位系统的观测资料,结合南京探空资料,分析了以南京探空站为中心的1°×1°的经纬度范围内,在两次探空放球时间段7:15—8:15,19:15—20:15内所发生的闪电情况。分析表明,沙氏指数、700hPa与1000hPa假相当位温θse差、500hPa与700hPa假相当位温θse差、1000hPa温度、500hPa温度对南京地区闪电活动的实时预警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并定义了闪电概率指数,可用于预报0~30分钟内闪电的发生概率。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雷电探测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国内外在雷电研究与雷电的预警预报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ADTD雷电监测定位系统课题组研制的ADTD闪电定位系统。第三章介绍了闪电定位的原理。第四章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法(EOF)处理江苏省气象部门测站1971年至2000年三十年的雷暴日资料,分析了江苏省雷暴的时间、空间特征。同时对江苏省电力部门的闪电定位资料做了相应的统计分析。第五章采用江苏电力部门2005年的闪电定位资料,结合南京的探空资料得到的相关气象参数,尝试给出雷电的短时预报指标,并用已有资料进行了验证,有待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检验。第六章指出了本研究工作中还可以深入研究的方面,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设想。

黄艳芳[7](2007)在《2004年初春武汉机场临近的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分析》文中认为使用常规地面和高空原始报文资料,采用最优插值法,对2004年4月29日出现在武汉天河机场临近的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客观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强雷暴天气,前一次为典型的飑线天气过程,后一次为超级雷暴单体天气过程;高空槽、冷锋、中尺度低值系统是当天两次强雷暴天气的触发机制;低空深厚湿层(水汽丰富)、高低空存在急流强风带对当日飑线天气的形成和发展较为有利,强的不稳定层结、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以及上层干、下层湿的湿度层结对当天超级雷暴单体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利。

沈宏彬,张义,倪萍,刘立彬[8](2001)在《2001年成都双流机场“7.15”强雷暴的物理量诊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距离平均法 ,用中国气象局的Micaps环境下网格点上的物理量 ,求得成都双流机场所在纬度的东西向的垂直剖面图 ,用它对 2 0 0 1年 7月 15日的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散度场、涡度场、垂直速度场和水汽通量散度场的垂直剖面图对雷暴的发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作者建议在Micaps环境下 ,增加本地的垂直剖面图的物理量分析图。

二、2001年成都双流机场“7.15”强雷暴的物理量诊断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成都双流机场“7.15”强雷暴的物理量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飞机探测数据的高原飞机颠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介绍
        2.1.1 航班统计
        2.1.2 飞机探测数据
        2.1.3 再分析数据
        2.1.4 闪电数据
        2.1.5 地理地形数据
        2.1.6 风云卫星数据
    2.2 方法介绍
        2.2.1 飞机颠簸的识别
        2.2.2 飞机颠簸的分类
        2.2.3 功率谱密度
第三章 高原航线飞机颠簸时空分布特征
    3.1 高原航线飞机颠簸特征分析
        3.1.1 时间特征
        3.1.2 飞机颠簸空间分布特征
    3.2 飞机颠簸分类
        3.2.1 对流诱发型颠簸
        3.2.2 对流层顶/急流诱导型晴空颠簸
        3.2.3 山地波诱导型晴空颠簸
第四章 对流诱发型飞机颠簸的分析
    4.1 对流诱发颠簸与闪电活动的相对位置关系
        4.1.1 稻城航线对流诱发颠簸与闪电活动的相对位置关系
        4.1.2 九寨航线对流诱发颠簸与闪电活动的相对位置关系
        4.1.3 拉萨航线对流诱发颠簸与闪电活动的相对位置关系
    4.2 拉萨航线CIT案例分析
        4.2.1 CIT前后黑体亮温变化
        4.2.2 CIT前后闪电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
        4.2.3 CIT功率谱密度分析
第五章 山地波诱导型晴空颠簸的分析
    5.1 山地波诱导型晴空颠簸的垂直结构分析
    5.2 山地波诱导型晴空颠簸典型案例分析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双流机场“7.21”暴雨微物理特征及触发维持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降水实况
2 环流形势和环境条件
    2.1 环流形势
    2.2 环境条件
        2.2.1 不稳定条件
        2.2.2 水汽条件
        2.2.3 垂直风切变
3 对流系统演变及微物理特征
    3.1 雷达回波演变特征
    3.2 微物理特征
        3.2.1 相对湿度和水汽总含量演变
        3.2.2 液态水密度特征演变
        3.2.3 湿层特征演变
4 结论

(3)机场雷暴的细微结构分析和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及研究方法
    2.1 仪器简介
    2.2 资料介绍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微波辐射计的强对流诊断量研究
    3.1 探空诊断量计算方法
        3.1.1 气球探空常用指数的物理意义
        3.1.2 辐射计资料计算探空指数方法
    3.2 探空指数的改进和辐射计特征量定义
第四章 稳定层结下微波辐射计诊断量应用分析
    4.1 昆明机场稳定流场下辐射计诊断量的演变特征
        4.1.1 温湿结构分析
        4.1.2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演变特征
        4.1.3 大气可降水量和水汽及液态水演变特征
    4.2 双流机场稳定流场下辐射计诊断量的演变特征
        4.2.1 温湿结构分析
        4.2.2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演变特征
        4.2.3 大气可降水量和水汽及液态水演变特征
    4.3 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稳定流场下辐射计诊断量的演变特征
        4.3.1 温湿结构分析
        4.3.2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演变特征
        4.3.3 大气可降水量演变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场典型雷暴的细微结构分析
    5.1 昆明机场高空槽雷暴过程细微结构研究
        5.1.1 天气概况
        5.1.2 实时探空
        5.1.3 雷暴温湿结构分析
        5.1.4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演变特征
        5.1.5 水汽液态水演变特征
    5.2 双流机场干雷暴过程细微结构分析
        5.2.1 天气概况
        5.2.2 实时探空
        5.2.3 雷暴温湿结构分析
        5.2.4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演变特征
        5.2.5 水汽液态水演变特征
    5.3 双流机场雷暴强降水过程细微结构分析
        5.3.1 天气概况
        5.3.2 实时探空
        5.3.3 雷暴温湿结构分析
        5.3.4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演变特征
        5.3.5 水汽液态水演变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地域雷暴天气细微结构的对比研究
    6.1 地理概况
    6.2 温湿结构差异
        6.2.1 温湿参量水平分布对比
        6.2.2 温湿参量垂直分布对比
    6.3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对比研究
        6.3.1 温湿梯度对比
        6.3.2 辐射计探空诊断量及改进指数
        6.3.3 可降水量及云中水汽分布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文章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4)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1.2.1 雷暴天气对航空业的威胁
        1.2.2 雷暴天气分布特征研究
        1.2.3 雷暴天气成因研究
        1.2.4 雷暴天气预报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简介
    2.1 数据资料
        2.1.1 雷暴天气观测资料
        2.1.2 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
        2.1.3 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
        2.1.4 MICAPS常规气象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锋生函数的计算
        2.2.2 温度平流的计算
        2.2.3 相关系数的计算
        2.2.4 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2.2.5 影响因子的检验方法
第三章 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时空特征
    3.1 雷暴的年变化特征
    3.2 雷暴的季节变化特征
    3.3 雷暴的日变化特征
    3.4 雷暴的其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流机场雷暴天气分类及特征分析
    4.1 雷暴的分类标准
    4.2 各类雷暴的天气特征
        4.2.1 冷平流强迫类
        4.2.2 暖平流强迫类
        4.2.3 斜压锋生类
        4.2.4 弱平流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流机场雷暴影响因子及预警模型研究
    5.1 影响因子的筛选
        5.1.1 物理量因子
        5.1.2 雷达因子
    5.2 影响因子的指标计算
    5.3 多元回归预报方程的建立
    5.4 预报方程的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创新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5)南京冬季雨雾过程的环流分析与宏微观物理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雾的气候背景研究
        1.2.2 雨雾的研究
        1.2.3 雾的观测研究
        1.2.4 雾的数值模拟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资料、方法及模式简介
    2.1 资料简介
        2.1.1 南京雨雾综合监测数据
        2.1.2 其他资料
    2.2 AO和ENSO简介
    2.3 方法简介
        2.3.1 相关系数
        2.3.2 经验正交函数EOF
        2.3.3 大气可降水量(垂直水汽积分)的计算
    2.4 模式简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2007年12月南京大雾频发的气候与天气尺度特征研究
    3.1 2007年12月南京雾日及气象要素分布
    3.2 2007年12月的气候背景分析
    3.3 2007年12月天气尺度的水汽输送特征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
    4.1 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及气象要素分布
        4.1.1 雨雾过程
        4.1.2 雨雾环流形势分析
        4.1.3 雨雾过程中地面温、湿、风的变化
    4.2 大气的垂直结构
        4.2.1 温湿结构
        4.2.2 风场分析
    4.3 雨雾的微物理过程分析
    4.4 27日雨雾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2007年12月27日南京雨雾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5.1 模式设置
    5.2 模拟结果分析
        5.2.1 单站气象要素模拟结果对比
        5.2.2 雾的水平分布
        5.2.3 雾的垂直结构
    5.3 成因分析
    5.4 本章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加学术活动和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江苏雷暴活动时空变化特征及南京雷电预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雷电物理的进展
        1.1.2 国内外雷电预报的研究现状
    1.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ADTD雷电探测仪定位系统简介
    2.1 ADTD雷电探测仪的工作原理
    2.2 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构成
    2.3 雷电探测仪运行设置和操作
        2.3.1 探头的运行方式
        2.3.2 探头的数据输出及帧格式
    2.4 数据表名称及结构
    2.5 江苏省电力部门闪电定位系统数据结构
    2.6 江苏省气象部门雷暴日观测数据结构
第三章 闪电定位的原理与算法
    3.1 雷暴的定位方法
        3.1.1 单站定位系统
        3.1.2 多站定位法
第四章 江苏省雷暴特征的分析
    4.1 研究现状
    4.2 理论与方法
        4.2.1 气候趋势系数
        4.2.2 经验正交分解方法EOF
    4.3 江苏省雷暴特征研究
        4.3.1 雷暴日统计结果
        4.3.2 EOF分析研究
        4.3.3 小波分析
        4.3.4 江苏省闪电定位仪资料的统计分析
        4.3.5 闪电定位仪探测结果与雷暴日记录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短时闪电预报初探
    5.1 南京地区闪电统计
    5.2 南京探空资料与闪电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5.2.1 抬升指数
        5.2.2 沙氏指数Si
        5.2.3 1000hPa、700hPa、500hPa、300hPa相当位温
        5.2.4 1000hPa与500hPa层的温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今后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8)2001年成都双流机场“7.15”强雷暴的物理量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个例概况
3 资料和方法
4 物理量诊断分析
    4.1 散度场
    4.2 涡度场
    4.3 垂直速度场
    4.4 水汽通量散度
5 总结

四、2001年成都双流机场“7.15”强雷暴的物理量诊断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飞机探测数据的高原飞机颠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方璘王昊.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1
  • [2]双流机场“7.21”暴雨微物理特征及触发维持机制分析[J]. 宋静,傅文伶. 气象科学, 2021(01)
  • [3]机场雷暴的细微结构分析和监测研究[D]. 许皓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4]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 李典南.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5]南京冬季雨雾过程的环流分析与宏微观物理过程研究[D]. 于华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6]江苏雷暴活动时空变化特征及南京雷电预报初探[D]. 朱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09)
  • [7]2004年初春武汉机场临近的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分析[J]. 黄艳芳. 暴雨灾害, 2007(01)
  • [8]2001年成都双流机场“7.15”强雷暴的物理量诊断分析[J]. 沈宏彬,张义,倪萍,刘立彬. 四川气象, 2001(04)

标签:;  ;  ;  ;  ;  

2001年成都双流机场“7.15”强雷暴物理量诊断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