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计量检验系统的有效运行

确保计量检验系统的有效运行

一、确保计量检测体系有效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刘京远,王玥[1](2021)在《论计量检测技术在产品质量体系中的作用》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严重,面对日益减少的市场资源,如果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一定要严格地控制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技术作为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一方面可以对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要求,进而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计量检测技术在产品质量体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作用展开分析,期望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李政[2](2021)在《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都离不开计量检测服务的保驾护航,计量检测服务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计量检测承担着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等多行业、多层次的公共服务职能,是一项基础性服务。SH质检院作为国家职能技术部门,履行国家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服务民生保障民生。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涵盖化工、食品、医疗、汽车、轻工、机电、军工、航空等行业仪器仪表及自行车、电动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负责力学、无线电磁、长度、化学热工计量及电动车自行车检测活动。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的方式开展客户服务满意度调查,发现SH质检院现行计量检测服务中存在计量检测服务响应速度慢、报告出具修改周期长、更新资质慢、技术人员现场应变能力差、计量检测费用高、缺乏售后追踪等问题。众多问题使得SH质检院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和行业优势。针对发现的问题,本文依据SERVQUAL服务质量管理模型分析,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赋予各级指标的权重排序,分别从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的时效性及技术性、计量检测服务费用、计量检测售后服务等方面入手,采取缩减计量检测服务流程,提高计量检测服务技术水平,合理定制计量检测费用,加大计量检测服务后期追踪力度,创建及推广新兴计量检测服务模式,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等措施改善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的质量。打造出“服务时效快、服务质量好、服务价值高”的计量检测服务标准,并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定制符合实际需求的高端服务方案或整体解决方案,迎合现代的计量检测发展规律,满足大客户及新型客户要求,以达到增长业务收入、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李美琦[3](2021)在《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A公司作为我国着名的制造企业之一,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计量检测中心作为A公司计量器具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A公司计量器具的归口管理,但现有工作模式存在工作效率低,管理成本高,实效性差,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等缺点。为满足A公司计量器具管理高效、准确、实时的要求,需建立基于信息化的计量器具管理系统,提升计量器具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生产资料信息内部共享,实现生产过程中计量信息与生产指标信息有效串联,充分发挥计量保障作用。本系统依据A公司设备管理程序为基础,以任务流程服务对象进行功能单元划分,基于SOA技术、B/S模式、Java程序语言、Oracle数据库等,构建业务实现的逻辑模型。设计并开发满足实际需要的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实现测量设备从购置申请、验收、建账、定检、维修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本文通过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等章节的论述,详细描述了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过程。经测试及实践表明,本项目开发的计量器具管理系统能够满足A公司测量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系统的稳定性、实用性和界面也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计量器具信息化管理目的,初步实现了计量信息与生产过程信息的有效互通,也为后续计量记录无纸化应用,检定/校准数据的收集、开发、分析、利用奠定了基础。

曹相[4](2020)在《高精度GNSS接收机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说明计量关系到科技进步和产品质量效益,在GNSS产品计量方面,随着各种GNSS接收机定位终端市场比重的快速增长,其规范性和合格率检测是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随着新兴行业(如无人车、自动驾驶技术、无人机等)的发展,对高精度GNSS产品的精度、可靠性、实时性、动态性、连续性等指标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对GNSS产品的检测主要采用基线场法,常规静态基线场检测方法的弊端是不能准确地评定GNSS终端各状态下的技术指标;此外,相对于静态场景,GNSS动态定位的瞬时性和空间变化特征显着,定位误差内部产生机制与外部环境影响更加复杂。如何有效评价动态条件下的GNSS定位性能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GNSS定位终端静态和动态工作能力的准确检测是保证GNSS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基于上述需求,本文围绕高精度GNS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系统的建立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涉及GNSS定位模型研究、空间检测基准的构建、网络RTK静态检测参考标准方法的研究、GNSS终端动态检测技术及系统建设、GNSS动态检测规范研制几个部分。通过相关定位模型和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研究,建立了综合多系统GNSS数据、CORS技术和INS技术的GNS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系统,提升了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系统研究了多频多模GNSS融合定位模型相对于单系统GNSS,多系统数据能够提高模型强度,进而提升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本文分别对多系统GNSS系统内差分模型(松组合模型)和系统间差分模型(紧组合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实测数据对两种模型定位性能进行验证。在松组合定位模型方面,阐述了多系统GNSS伪距单点定位模型和差分相对定位模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GPS单系统定位,多系统GNSS定位精度显着提高。其中平面方向定位精度提高58.4%,高程方向定位精度提高46.7%。在紧组合定位模型方面,针对GPS/BDS伪距紧组合定位模型,提出了BDS-3/GPS/GALILEO三系统实时估计系统间偏差(DISB)参数的紧组合定位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伪距DISB参数稳定,在紧组合定位中可以提前校正。对紧组合模型在不同观测卫星数模拟环境的定位结果显示,紧组合模型能有效提高定位精度,在观测卫星数少的情况下效果尤其明显。当观测卫星数在5颗时,精度提升幅度达到25%以上。2、构建了GNSS/INS融合的高精度空间检测基准阐述了多系统GNSS的CORS基准建立方法和虚拟观测值的生成算法。分别从CORS系统建立目标、各子系统的建立方法和测试方法等部分说明用于动态基准获取的CORS系统构建过程。建成国内首个计量检测行业多系统多频CORS系统,是国内首个为GNSS定位终端提供基准数据的检测基站。对CORS系统性能测试表明,在数据连接方面,系统24小时可用性为100%,数据丢包率小于0.01%,流动站接入初始化时间小于30s,通讯平均数据延迟小于10ms。在定位精度方面,测试点内符合定位偏差最大值为2.96cm,平均值最大值为1.50cm,内符合中误差最大值为1.65cm。外符合定位偏差最大值为3.54cm,平均值最大值为2.40cm,中误差最大值为2.60cm。提出了INS增强GNSS技术的动态高精度空间检测基准构建方法。分别包含INS结合GNSS技术高精度基准建立过程中误差来源、误差测定和误差溯源问题,详细阐述了INS增强GNSS的基准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定位测试表明,融合系统定位内符合精度N、E、U三方向分别为0.36cm,0.51cm,1.12cm,外符合精度N、E、U三方向分别为0.80cm,0.97cm,1.51cm。3、提出了网络RTK接收机静态检测标准方法通过分析传统基线法检测接收机的弊端,建立了完善的网络RTK接收机检测参数指标体系。一方面从单点、浮点、固定解三阶段对接收机各指标进行量化,综合评定网络差分接收机的技术指标。另一方面,通过搭建零基线测试环境,采用单差滤波模型方法固定单差模糊度,通过对固定残差的粗差分析及精度统计,实现待检接收机的粗差检测及观测值精度评定。4、研制了高精度GNSS车载动态导航计量检测系统并起草了检测规范在INS增强的GNSS基准建立基础上,通过CORS和高精度车载动态导航检测系统的无缝对接,集成一个车载检测基准系统、监控显示系统、GNSS信号转发系统、待检设备测量单元、供电系统、通讯系统于一体的计量检测系统。该计量检测系统稳定性强、可靠度高,可实时输出位置、姿态、速度、差分龄期、卫星观测能力等检测信息。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各功能满足要求,在位置精度方面,测试结果为平面0.4cm,高程0.8cm;在姿态精度方面,俯仰角、横滚角、航向角分别为0.002°,0.002°以及0.008°;在速度精度方面,测试结果为水平0.2cm/s,高程0.3cm/s;达到毫米级定位精度。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卫星失锁10s和60s时的定位精度、姿态精度和速度精度的指标,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面向高精度GNSS设备动态检测的需求,在研制高精度GNSS车载动态计量检测系统的基础上,起草了“高精度北斗/GP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规范(备案稿)”,该规范规定了车载高精度卫星导航动态检测系统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终端设备的动态性能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评价标准等,为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动态定位计量检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5](2019)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的通知》文中指出SDPR-2019-0330009鲁市监法规字[2019]8号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局各处室、直属单位:《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已经2019年11月17日省局局务会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试行)》(鲁市监法规字[2019]1号),认真遵照执行。《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自2019年12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1年12月19日。本基准生效前制定的有关市场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除外)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同时废止。

陈立[6](2019)在《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质量管理体系是每个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业务战略来设计和运维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才能使得企业完成业务目标,提升可持续发展力。天弘公司属于电子技术服务行业,该公司还建立了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国际标准为参考。但是根据实践发现,天弘公司产品质量不稳定、质量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由来已久,例如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关注产品本身,而忽略产品周围优质服务的质量,对质量管理的认识还不到位;重视实际生产环节中的质量问题,对管理层面推进协调有所忽略;关注产品本身质量,对科学判断成本控制的模型和方法知识却非常缺乏。为了能够改善这一情况,本文研究以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作为对象,本研究的内容基本如下:第一,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查阅到了大量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文献资料,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同时,对于研究思路和理论观点进行总结、梳理和归纳,确保本文的研究理论能够跟上前沿。第二,对天弘公司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运用访谈法,了解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历史,描述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天弘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产品质量不稳定,质量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供应商管理方法不够完善,缺乏持续改进的有效性措施,以及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中缺乏有效的改进措施;研究提出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提高持续改进的有效性措施,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优化措施这几个方面;改进措施的实施需要在责任制度、监督检查以及与绩效管理等方面加以保障。通过对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的改进,结果发现,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的改进是有效果的。通过不断的自查审查和持续改进的优化,相信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必然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天弘公司的问题在电子技术服务行业较为普遍,通过对天弘公司的研究,对整个电子技术服务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成苗[7](2019)在《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的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管理者的日常事务。企业想要打造出一支具有高素质、专业化、有激情的人才队伍,离不开完备的激励体制和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应当以推动员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来做为参照依据。人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工作效率和热情上。激励机制是否有效,能否将全体员工的潜在智慧和能力挖掘出来,并使之成为企业创新和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力,是检验激励机制成功与否的标准。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法及理论,对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创新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在对TY供水集团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岗位责任制、薪酬激励机制、绩效激励机制、强制性福利和带薪休假福利激励机制方面对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现状进行了阐述,进一步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出适合TY供水集团的员工激励机制方案:调整集团管理架构,开发与培养集团文化,创新员工绩效考核机制,改革集团用人制度,培养员工对集团的参与度和归属感等;以TY供水集团计量检测中心为例,制定了计量检测中心具体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及明细,并对该中心各科室进行了考核;并从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两方面对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创新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为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新机制的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对其激励机制创新的具体实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蔡春林[8](2018)在《一种三层次计量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某大型单位技术装备的迅猛发展,装备试验、使用和维护任务呈现出强度大、密度高、形式多变且难度越来愈大的特点,而装备也不断向智能、数字、集成方向发展,这些也导致了计量保障和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和拓展。现有的计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在某大型单位装备试验、使用和维护任务中发挥着量值传递、强制检定、计量巡检和计量监督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着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质量管理系统搭建水平有待加强,想达到严格意义上的管控仍有一定难度等问题。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在对国内外计量保障信息化进行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级计量技术机构计量业务工作,依据GJB2725A-2001《测试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通用要求》,设计研发了一种以总部(权威)计量子系统(总计量中心)、战(地)区级(一级传递)计量子系统、机动计量保障单元子系统的三层次计量综合管理系统平台。该平台基于B/S访问模式、MVC模型、ORM访问数据的开发模式及软件结构采用分布式部署方案,按照系统结构框架进行了建设。三层次计量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包括实验室基本情况说明、计量相关的规章制度及规程规范、计量学术动态及论坛、计量流程、计量档案及资源、计量质量及业务、科研及建标、系统维护及管理、报表等多个功能模块,初步实现了计量管理系统平台的信息化网络化,经第三方软件测试和试用使用,各子系统能够独立运行及相互配合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蒲盈曦[9](2018)在《基于J2EE的电力公司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电力行业中国家电网技术服务项目中通常是通过签订的纸质合同来监督双方在合同规定内容方面的执行情况,但由于纸质合同过于繁杂,国家电网很难对技术服务类纸质合同进行系统的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电网的客服服务中心部门管辖的计量检测中心业务的不断扩展,依靠传统手工的方式来处理大量的纸质资料已经不能满足计量检测中心的业务需求,因此,需要从计量检测中心计量业务以及技术服务业务的角度设计和实现电力公司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系统(电力公司亦称国家电网)。本文所阐述的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系统采用B/S设计模式,运用J2EE技术,采用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进行开发,操作系统采用Window7操作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12数据库。论文以计量检测中心的计量业务及技术服务业务的业务需求为基础,通过以计量检测中心的所有计量业务和技术服务的标准管理流程为切入点,结合当前主流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采用成熟的架构设计整套系统分为委托送检业务管理模块、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模块、成本列支管理模块和查询统计模块。可以通过电力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系统来了解所有送检方所委托的业务以及当前国家电网技术服务类合同的履行情况,实现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也能够通过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系统及时了解送检客户对计量检测中心服务的满意度,以期望进一步提高计量检测中心的服务质量。采用J2EE技术来设计与实现的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系统,目的是解决目前国家电网内部针对电力技术服务项目管理混乱的问题,并对电力行业开发类似的管理系统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本课题所设计和实现的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系统,在设计完成之后经历了详细的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系统能够满足计量检测中心的业务需求,并得到了一线工作人员的良好评价。

樊涛[10](2014)在《抓能源计量检测 为企业节能降耗保驾护航》文中指出基于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性,在对能源计量检测体系建立过程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认真编制并及时修改计量检测体系文件等若干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抓能源计量检测、为企业节能降耗保驾护航这个问题。

二、确保计量检测体系有效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确保计量检测体系有效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论计量检测技术在产品质量体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计量检测工作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
    1.1 产品的确定被测参数方面
    1.2 在计量检测能力方面
    1.3 计量器具的精确性
2 计量检测技术在产品质量体系中的作用
    2.1 产品质量体系对企业计量提出的要求分析
    2.2 计量检测可以确保企业产品的质量
    2.3 计量检测可以确保产品活动依法进行
    2.4 计量检测能够为产品生产提供技术保证
3 当前计量检测技术发展的相关对策分析
4 结语

(2)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路线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计量检测服务理论
        2.1.1 计量检测服务定义
        2.1.2 计量检测服务类型
        2.1.3 计量检测服务方式类型
        2.1.4 计量检测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2.2 服务质量管理理论
        2.2.1 服务质量管理基础
        2.2.2 计量检测服务中的质量管理规定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服务质量管理模型
        2.3.1 顾客满意度模型
        2.3.2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2.3.3 服务界面管理模型
        2.3.4 服务创新性模型
        2.3.5 层次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现状
    3.1 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简介
        3.1.1 SH质检院计量检测组织体系
        3.1.2 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流程
        3.1.3 SH质检院计量检测所质量管理体系
        3.1.4 SH质检院计量检测所客户组成
        3.1.5 计量检测费用议价制度
    3.2 SH质检院计量检测所服务现状(以力学二室为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的问题分析
    4.1 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调研
    4.2 基于SERVQUAL模型分析问题
        4.2.1 SERVQUAL分析
        4.2.2 基于满意度问卷调查选项的权重分析
        4.2.3 基于满意度问卷调查的问题梳理
    4.3 问题原因分析
        4.3.1 服务时效性问题分析
        4.3.2 服务技术能力问题分析
        4.3.3 服务费用问题分析
        4.3.4 服务态度问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计量检测服务优化设计
    5.1 计量检测服务新定位
    5.2 计量检测服务交互体验优化
    5.3 针对计量检测服务时效性问题的改进措施
        5.3.1 缩短服务流程
        5.3.2 升级管理系统
        5.3.3 完善技术人员奖惩机制
    5.4 针对计量检测技术性问题的改进措施
        5.4.1 加强计量检测服务风险管理监控
        5.4.2 加大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
        5.4.3 创建新型计量检测服务模式
    5.5 针对计量检测服务费用问题的改进措施
    5.6 针对计量检测服务态度问题的改进措施
        5.6.1 优化内部质量管理制度
        5.6.2 加大业务服务奖惩制度
        5.6.3 搭建客户互动机制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计量检测服务优化效果分析
    6.1 服务模式转变
    6.2 在线计量检测服务有效推广
    6.3 客户组成变化
    6.4 经济效益增长
    6.5 计量检测服务效率提高
    6.6 客户满意度提高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不足之处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SH质检院计量检测现状的调查报告
附录二 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质量现场访谈
附录三

(3)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2.1 SOA技术
        2.1.1 SOA的特点
        2.1.2 SOA的优点
    2.2 B/S技术体系构架
        2.2.1 B/S架构特点
        2.2.2 B/S架构优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计量检测中心概述
    3.2 计量器具管理系统概述
        3.2.1 计量器具管理系统总体功能需求
        3.2.2 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用户类型和特征
    3.3 计量器具管理系统业务功能需求
        3.3.1 测量设备流转管理
        3.3.2 测量设备台账管理
        3.3.3 测量设备定检管理
        3.3.4 委托测量管理
    3.4 其它非业务功能要求
        3.4.1 性能要求
        3.4.2 可靠性要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总体目标
    4.2 总体设计
        4.2.1 架构设计
        4.2.2 功能设计
        4.2.3 接口设计
    4.3 业务模块设计
        4.3.1 测量设备的流转
        4.3.2 测量设备台账管理
        4.3.3 测量设备定检管理
        4.3.4 委托测量管理
    4.4 系统非业务功能特性设计
        4.4.1 流程状态及通用功能设计
        4.4.2 防错设计
        4.4.3 可靠性设计
        4.4.4 扩展性设计
    4.5 系统数据库设计
        4.5.1 数据结构设计
        4.5.2 业务表格属性清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实现环境
    5.2 系统模块功能的实现
        5.2.1 测量设备的流转
        5.2.2 测量设备台账管理
        5.2.3 测量设备定检管理
        5.2.4 委托测量
        5.2.5 系统辅助功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
    6.2 测试计划
        6.2.1 测试方案
        6.2.2 测试类别
    6.3 测试方法及内容
        6.3.1 测量设备流转
        6.3.2 测量设备台账管理
        6.3.3 测量设备定检管理
        6.3.4 委托测量
        6.3.5 综合查询测试
    6.4 测试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高精度GNSS接收机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NSS定位终端计量检测的现状
        1.2.2 GNSS发展现状
        1.2.3 多系统GNSS数据融合方法
        1.2.4 动态检测基准构建方法
        1.2.5 动态定位性能评估数据处理方法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多模GNSS定位终端计量算法研究
    2.1 引言
    2.2 GNSS时空统一理论
        2.2.1 GNSS坐标系统与坐标统一
        2.2.2 GNSS时间系统与时间统一
    2.3 GNSS组合定位模型及参数估计
        2.3.1 GNSS松组合定位模型
        2.3.2 GNSS紧组合定位模型
        2.3.3 参数估计方法
    2.4 多模GNSS组合定位实验验证
        2.4.1 松组合模型定位效果分析
        2.4.2 GPS/BDS伪距DISB参数应用研究
        2.4.3 BDS-3/GPS/GALILEO重叠频率观测值紧组合定位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NS/多系统GNSS融合的空间检测基准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检测基准定位算法
        3.2.1 基于CORS精准计量的GNSS高精度算法
        3.2.2 GNSS/INS松组合原理
        3.2.3 GNSS/INS紧组合原理
    3.3 基于INS/多系统GNSS融合的空间检测基准建设
        3.3.1 基于多系统GNSS的CORS系统建设
        3.3.2 INS增强动态检测基准系统的建设
    3.4 INS/多系统GNSS融合终端空间检测基准测试
        3.4.1 基于多系统GNSS的CORS系统测试
        3.4.2 融合多系统GNSS的检测基准性能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高精度GNSS静态检测的参考标准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GNSS接收机检测误差理论
        4.2.1 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其分类
        4.2.2 测量结果质量评定方式
    4.3 常规GNSS网络差分接收机静态检测方法
        4.3.1 测量型GNSS接收机的检测方法和内容
        4.3.2 导航型GPS接收机的定位误差表述
    4.4 网络差分接收机的整体检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4.4.1 单机状态检测(单点)
        4.4.2 联网状态检测(浮点/差分)
        4.4.3 联网状态检测(固定)
    4.5 差分接收机各单项检测量化方法
        4.5.1 单机检测方法
        4.5.2 联网检测方法
    4.6 零基线GPS/北斗快速模糊度固定及残差评测
        4.6.1 单差零基线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4.6.2 基于零基线结果的精度统计及指标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精度GNSS导航终端动态检测系统
    5.1 引言
    5.2 系统总体组成与检测流程
        5.2.1 系统总体组成
        5.2.2 数据传输和检测流程的设计
    5.3 系统测试与分析
        5.3.1 车载检测基准系统性能测试
        5.3.2 车载检测平台系统测试
        5.3.3 测试小结
    5.4 高精度BDS/GP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标准规范的研制
        5.4.1 标准研制总体设计思路
        5.4.2 各项标准具体内容
        5.4.3 技术指标的标准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6)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质量管理体系
        2.1.1 质量的含义
        2.1.2 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特点
        2.1.3 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进
    2.2 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体系运行
        2.2.1 运行策划和控制
        2.2.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2.2.3 运行策划过程
        2.2.4 供应的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2.2.5 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2.2.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2.2.7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2.2.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2.3 PDCA理论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改进中的应用
第三章 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天弘公司简介
    3.2 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3.2.1 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3.2.2 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概况
        3.2.3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3 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现状
        3.3.1 体系运行管理策划
        3.3.2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3.3.3 生产和服务提供
        3.3.4 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3.3.5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3.3.6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3.4 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1 体系运行管理策划方面
        3.4.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客户沟通方面
        3.4.3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方面
        3.4.4 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方面
        3.4.5 生产和服务提供方面
        3.4.6 产品和服务放行方面
        3.4.7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方面
第四章 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的改进措施
    4.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的改进设计思路
    4.2 体系运行策划和控制改进
        4.2.1 运行策划改进
        4.2.2 控制改进
    4.3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客户沟通的改进
    4.4 运行策划过程的改进
    4.5 采购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改进
        4.5.1 供应商审核制度改进
        4.5.2 供应商评估改进
    4.6 产品和服务开发的管理改进
    4.7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管理改进
    4.8 产品和服务放行的管理改进
    4.9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改进
第五章 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改进措施的保障与效果分析
    5.1 提高改进措施持续改进的有效性
        5.1.1 组建专家团队并发挥管理层作用
        5.1.2 全员参与并加强培训
        5.1.3 提案改善和QCC小组活动
        5.1.4 持续改进奖惩机制的建立
    5.2 加强改进措施的过程监管
        5.2.1 内审自查自纠机制的完善
        5.2.2 管理评审机制的改进
    5.3 建立改进措施实施效果考核机制
    5.4 改进措施实施效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访谈提纲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2.1.1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2.1.2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2.2 员工激励机制的内涵
        2.2.1 员工激励机制相关概念
        2.2.2 员工激励机制的内容
        2.2.3 员工激励机制的运行
    2.3 激励理论
        2.3.1 “ERG”理论
        2.3.2 双因素理论
        2.3.3 需要层次理论
        2.3.4 学习型组织理论
3 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TY供水集团基本概况
        3.1.1 TY供水集团简介
        3.1.2 TY供水集团员工状况
    3.2 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现状
        3.2.1 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
        3.2.2 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流程
    3.3 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3.3.1 问卷调查及数据整理
        3.3.2 TY供水集团员工现有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3.3.2.1 员工工作激励规划匮乏
        3.3.2.2 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
4 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创新方案的制定
    4.1 员工激励机制方案制定的原则
        4.1.1 目标性原则
        4.1.2 物质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相结合原则
        4.1.3 个体差异原则
        4.1.4 明确、合理性原则
    4.2 员工激励机制创新方案的目标
        4.2.1 加强对激励机制的重视程度,纠正员工的认识偏差
        4.2.2 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激励机制的规范实施
        4.2.3 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确保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
    4.3 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创新方案的内容
        4.3.1 调整集团管理架构
        4.3.2 开发与培养集团企业文化
        4.3.3 创新员工绩效考核机制
        4.3.4 改革集团用人制度
        4.3.5 培养员工对集团的参与度及归属感
5 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创新的案例应用
    5.1 案例简介
    5.2 案例中心员工激励机制的创新
        5.2.1 明确了考核目的和范围
        5.2.2 制定了考核办法
        5.2.3 成立了考核组织机构
    5.3 案例中心员工激励机制的创新效应
        5.3.1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应
        5.3.2 文化效应逐步显现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一种三层次计量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前言
    1.1 项目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情况
        1.2.2 国内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目标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1.4.1 论文章节安排
        1.4.2 论文章节关联图
    小结
第二章 三层次计量综合管理系统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前言
    2.1 系统建设核心思想
    2.2 系统开发使用的平台
        2.2.1 开发运行软件平台
        2.2.2 开发运行硬件平台
    2.3 系统总体架构
        2.3.1 机动计量保障单元子系统结构设计
        2.3.2 战(地)区级(一级传递)计量子系统结构设计
        2.3.3 总部(权威)计量子系统结构设计
    2.4 系统开发模式及软件架构
        2.4.1 系统开发模式
        2.4.2 系统软件架构及层级描述
    小结
第三章 机动计量保障单元子系统设计
    前言
    3.1 门户网站
    3.2 计量流程管控
    3.3 计量技术档案管理
    3.4 计量资源管理
    3.5 计量质量管理
    3.6 计量业务管理
    3.7 科研管理
    3.8 建标管理
    3.9 系统维护
    3.10 信息上报模块
    小结
第四章 战(地)区级(一级传递)计量站子系统设计
    前言
    4.1 基础数据收集与上报
    4.2 计量科研收集与上报
    4.3 人员信息收集与上报
    4.4 建立测量标准信息收集与上报
    小结
第五章 总部(权威)计量子系统设计
    前言
    5.1 预警信息
    5.2 计量技术机构信息
    5.3 计量科研信息
    5.4 人员及项目申报信息
    5.5 质量控制信息
    5.6 计量器具信息
    5.7 统计报表
    小结
第六章 系统功能实验与测试
    前言
    6.1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6.1.1 计量管理
        6.1.2 计量检测
        6.1.3 科研管理
        6.1.4 信息预警
    6.2 系统测试说明
    6.3 测试流程
    6.4 测试结论
        6.4.1 版本V1.0的测试情况
        6.4.2 版本V2.0的测试情况
        6.4.3 测试结果总结
        6.4.4 测试结果附录
    6.5 测试结果分析
    小结
结束语
    1.主要工作内容总结及创新点
    2.应用效果及推广前景
    3.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基于J2EE的电力公司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系统开发技术分析
    2.1 系统开发平台
    2.2 工作流引擎
    2.3 报表中间件
    2.4 数据库技术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总体需求
    3.2 系统功能需求
    3.3 系统非功能需求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1.1 三层结构设计
        4.1.2 系统逻辑架构
    4.2 系统结构设计
        4.2.1 委托送检业务管理模块的设计
        4.2.2 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模块的设计
        4.2.3 成本列支管理模块的设计
        4.2.4 查询统计模块的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设计基本原则
        4.3.2 外部设计
        4.3.3 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4.3.4 数据库表设计
        4.3.5 数据库运用设计
    4.4 系统安全性设计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委托送检业务模块的实现
    5.2 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模块的实现
    5.3 成本列支管理模块的实现
    5.4 查询统计模块的实现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方法
    6.2 系统测试内容
    6.3 系统测试用例
    6.4 系统测试结果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四、确保计量检测体系有效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计量检测技术在产品质量体系中的作用[J]. 刘京远,王玥. 质量与市场, 2021(21)
  • [2]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 李政. 东华大学, 2021(09)
  • [3]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美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高精度GNSS接收机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D]. 曹相. 东南大学, 2020(01)
  • [5]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的通知[J].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33)
  • [6]天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改进研究[D]. 陈立. 石河子大学, 2019(05)
  • [7]TY供水集团员工激励机制的创新研究[D]. 成苗.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一种三层次计量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D]. 蔡春林.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9]基于J2EE的电力公司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蒲盈曦.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1)
  • [10]抓能源计量检测 为企业节能降耗保驾护航[J]. 樊涛. 科技资讯, 2014(15)

标签:;  ;  ;  ;  ;  

确保计量检验系统的有效运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