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县人工阔叶林资源动态分析

铜鼓县人工阔叶林资源动态分析

一、铜鼓县人工阔叶林资源动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谢璐欣[1](2021)在《葛、粉葛和葛麻姆3个变种的生药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理清葛根、粉葛和葛花的药材基原,本课题从资源分布、形态、物候等多方面对葛、粉葛和葛麻姆3个变种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在种质评价的基础上,对3变种根部和花部药用成分进行分析,为葛的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查阅全国关于葛3个变种的标本,结合11个省市的实地考察,对葛3变种在中国的分布概况进行梳理,并调查和采集葛的种质资源,对野生的葛种质多样性进行初步评估。2.2020年2月~2021年1月对栽种在江西中医药大学葛种质资源圃的11份葛种质进行物候统计,并进行茎、叶、花、果实等形态性状的观测,对比分析葛3变种的物候和形态差异。3.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来自多个省市的25份葛种质根部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建立OPLS-DA模型对检测得到的MS数据进行差异分析,通过VIP值筛选得到葛3变种根部主要差异化合物。同时,建立HPLC含量检测方法,对根部10种异黄酮成分进行含量检测,评价不同种质的根部药材质量。4.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来自葛3个变种的28份种质花部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鉴定,并建立OPLS-DA模型对检测得到的MS数据进行差异分析,通过VIP值筛选得到葛3变种花部主要差异化合物。同时,采用HPLC法对花部8种异黄酮成分进行含量检测,评价不同变种的花部药材质量差异。结果:1.葛的3个变种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布差异,野葛主要以北方山林多见,粉葛和葛麻姆有广阔的共同分布区,主要以长江以南为主。同时,葛的3变种在西南地区形成共同的混合分布。实际调查发现,野生状态下的葛3变种在根、叶、花等形态性状上呈现丰富的种质差异。2.不同变种的物候期存在一定差异,野葛萌芽始于2月中旬,6月下旬开始开花;粉葛3月初发芽,9月初进入开花期;葛麻姆在种质内出现不同类型的变化,其中JXLB*(江西于都)具有发芽早,落叶晚的现象,而其他种质与粉葛种质物候近似。在性状观测上,花序轴长、花冠大小及果实形态在3变种间有明显差异,可作为区分3变种在不同时期的鉴别依据。3.从野葛、粉葛和葛麻姆的根部共鉴定得到84个化合物,其中异黄酮类46个,黄酮类7个,三萜皂苷类17个,葛酚苷类8个,香豆素类2个,倍半萜类4个。野葛、粉葛和葛麻姆分别鉴定得到84个、81个和70个。通过正负离子模式下筛选得到puerarin(葛根素)、puerarin-6?-O-xyloside(葛根素-6?-O-木糖苷)、3?-methoxy puerarin(3?-甲氧基葛根素)、3?-hydroxy puerarin(3?-羟基葛根素)、daidzin(大豆苷)、6?-O-malonyl genistin(6?-O-丙二酰基染料木苷)、6?-O-malonyl daidzin(6?-O-丙二酰基大豆苷)、genistein(染料木素)、daidzein-4?,7-di-glucoside(大豆苷元-4?,7-二葡萄糖苷)、puerarin-7-O-glucoside(葛根素-7-O-葡萄糖苷)、5,6,7-trihydroxy-4?-methoxy isoflavone-6,7-di-O-β-D-glucopyranoside、kudzusaponin A5、genistein-8-C-apiofuranosyl(1→6)glucoside、sophoraside A、glycitin(黄豆黄苷)、genistin(染料木苷)、daidzein-4?-β-D-glucopyranoside(大豆苷元-4?-β-D-吡喃葡萄糖苷)、3?-hydroxy puerarin-4?-O-deoxyhexoside(3?-羟基葛根素-4?-O-脱氧己糖苷)、apigenin 7-glucoside(芹菜素-7-O-葡萄糖苷)、daidzein(大豆苷元)、soyasaponin I(大豆皂苷I)、Isoorientin(异荭草素)、Sissotrin(印度黄檀苷)、Ononin(芒柄花苷)等24个差异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异黄酮类成分。4.从3个不同变种来源的葛花中共鉴定出35个化合物,其中异黄酮类成分22种,黄酮类成分6种,皂苷类成分7种;野葛花、粉葛花及葛麻姆花分别包含32,35,33个。正、负离子模式下筛选得到葛花苷,鸢尾苷,6"-O-木糖鸢尾苷,黄豆黄苷,4’-甲氧基鸢尾黄素-7-葡萄糖苷,6"-O-木糖黄豆黄苷,葛花苷元,槐花皂苷Ⅲ,6"-O-丙二酰基黄豆苷,次葛花苷,鸢尾苷元,芦丁,大豆皂苷BB,牡荆素,鹰嘴豆芽素A,染料木苷,葛花亭,赤豆皂苷Ⅱ共18个差异化合物。结论:葛的3个变种在中国分布区域极广,不同变种在地域分布上呈南北差异,并在中国西南山区有同域分布。葛的不同变种野生种质形态多样性丰富,生长习性不同,有一定的物候差异,在种质驯化及品种栽培过程应当注意差异管理。同时,3变种的花序轴长、花冠大小及果序特征具有的差异,对野生植物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对根部和花部的成分对比中,筛选得到24个根部差异化合物及18个花部差异化合物,在作为葛3变种根和花的药材鉴别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药材应用上,葛根和粉葛尽管作为两味中药区分使用,但在功效上未有区分,二者在成分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异,在临床使用中建议进一步区分药效使用。葛花目前收录野葛和粉葛的花共同作为药材来源,但在葛花苷、鸢尾苷等主要功效成分上具有显着的含量差异,建议二者应当区分使用。同时目前市场主要来源的粉葛花药材质量受种质差异影响较大,亟需建立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对葛花药材进行控制。本研究首次对葛麻姆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化学成分的研究评价该变种的应用价值。其根部葛根素等成分含量虽低,但具有更高含量的染料木苷、染料木素,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葛麻姆花虽为混伪品,但鸢尾苷和6"-O-木糖鸢尾苷的含量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刘亮英[2](2020)在《鄱阳湖流域杉木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分异特征》文中指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鄱阳湖流域是杉木主产区,杉木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流域内乔木林的31.3%和35.5%,对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和木材生产战略储备具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长期连栽和不合理经营,杉木林出现了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杉木林土壤、林木养分状况及其生产力维持和稳定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近些年,生态化学计量学广泛应用于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元素供应关系,并被作为评价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为系统了解鄱阳湖流域杉木林养分特征,本研究以鄱阳湖流域不同区域、不同林分类型以及不同林龄的杉木林为对象,在流域内设置98个面积800 m2杉木林样地,调查、测定和估算植被层(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土壤层(0~10,10~20,20~30,30~50,50~100 cm五个土层)、凋落物层(半分解和未分解)的C、N、P含量及储量,分析鄱阳湖流域杉木林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学及其分异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鄱阳湖流域杉木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四个区域土壤全C、N、P含量范围分别为:12.92-36.06 g·kg-1、1.24-1.93 g·kg-1、0.32-0.46 g·kg-1,且均表现为赣东北地区较高,赣中地区较低;土壤C:N、C:P、N:P的范围分别为10.18-19.79、43.73-118.26、3.18-5.67,C:N、C:P表现为赣东北和赣南区域较高,显着大于它区域,赣西北和赣东北杉木林土壤N:P显着高于赣中和赣南区域(p<0.05)。四个区域土壤C、N、P储量的范围分别为:16.71-60.71 t·hm-2、1.61-3.09 t·hm-2、0.72-0.89 t·hm-2,C、N储量分布具有显着地域性且均为赣东北显着高于其它区域,而土壤P储量区域差异不明显。根据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比的区域性特征,可针对不同区域杉木林制定相应的营林措施,提高杉木林经营效率,促进木材产量。(2)杉木纯林和杉阔混交林两种林分类型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无显着差异,但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土壤C、N含量在不同林分类型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土壤P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C:P和N:P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不同林分类型土壤C、N、P储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异质性。在杉木林经营和管理中,应考虑土壤深度对调查取样和杉木林经营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3)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C、N、P含量范围分别为15.64-22.11 g·kg-1、1.17-1.62g·kg-1、0.33-0.59 g·kg-1,随林龄增加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过熟林土壤C含量较低,但土壤P含量较高,近熟林土壤N含量最低。土壤C:N、C:P、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5.79-21.39、32.57-79.90、3.22-5.35,近熟林土壤C:N显着高于幼、中龄林及成熟林;土壤C:P和N:P的过熟林显着低于其它龄林。土壤C、N、P储量各龄林变化范围分别为:23.08-36.88 t·hm-2、1.78-2.64 t·hm-2、0.67-1.34 t·hm-2,过熟林具有较高的土壤N、P储量,而土壤C储量较低。可见不同林龄杉木林在土壤固C等生态学功能以及对N、P的需求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为提高杉木林固C功能,应适时进行采伐,保持杉木林林龄在过熟林以下。(4)林分类型对杉木林乔、灌、草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影响显着。杉木纯林乔木层N含量显着高于混交林,混交林乔木层C含量高于纯林。混交林灌木层N含量显着高于纯林,而P含量则显着低于纯林,混交林草本层N显着大于纯林。在纯林和混交林中乔木层C、N含量均与P含量显着相关。纯林灌木层C:N显着高于混交林,混交林C:P、N:P显着高于纯林;纯林草本层C:N显着高于混交林,混交林C:P和N:P较纯林高,其中,混交林N:P显着高于纯林。可见,混交其它树种影响乔木层杉木以及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养分吸收,但混交效应对杉木林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5)林龄对杉木林乔木层各组分C、N、P含量影响显着。C含量在近熟林期枝中含量最小,而叶和根中含量最大;N含量枝和叶在近熟林期最大,而根和干在过熟林期达到最大。杉木林不同组分C、N、P含量都表现出叶中含量最大,根中含量最小。随着林龄的增长,乔木层P平均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中龄林最大。杉木林各林龄不同组分生物量的变化基本与C储量变化相同,随着林龄的增加除了叶中C储量先升高后降低,枝、干、根都呈现出升高的趋势。(6)杉木林灌木层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在不同器官中变异显着。杉木林灌木层各龄林C、N、P平均含量均表现为:叶>枝>根,C平均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灌木层C:N和C:P平均值为:根>枝>叶,N:P为:叶>根>枝。(7)不同林分类型对杉木林凋落物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影响显着。杉木纯林未分解和半分解凋落物C含量显着高于混交林,N含量则显着低于混交林,导致杉木混交林未分解和半分解凋落物C:N显着低于杉木纯林,说明杉木混交林凋落物具有较高的分解速率。杉木林凋落物未分解层C:N和C:P在中龄林最低,近熟林最高。随着林龄的增加未分解和半分解层凋落物量和C、N、P储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中龄林阶段增长达到最大。综上所述,鄱阳湖流域杉木林土壤和植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地域变异显着,区域性明显。土壤C、N、P含量赣东北地区较高,赣中地区较低;杉木纯林和杉阔混交林两种林分类型之间差异不显着,但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性;随林龄增加土壤C、N、P含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林分类型对杉木林乔、灌、草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影响显着;林龄对杉木林乔木层各组分C、N、P含量影响显着。未来经营应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林分类型以及不同林龄杉木林制定对应的管理策略;在杉木林管理经营,以及杉木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中应切实考虑不同土层中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分异特征,以获得杉木林经营管理和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的科学数据,更好地指导杉木林可持续经营。

甘元楠[3](2020)在《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干旱精准监测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各类极端性气候事件越发频繁。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遭受了干旱的侵扰,而长江流域频繁的夏季高温干旱和秋季干旱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外拥有大、中尺度干旱监测机构以及数据产品,例如中国天气网和中国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的干旱监测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空间分辨率较低,或产品发布的时间滞后,不利于当地的应急减灾处理和农业规划。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区域信息,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和区域干旱监测的主要方法。因此,研究适合江西地区的旱情监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针对江西省短期夏季极端高温干旱和秋季干旱事件,以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8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从中提取地表温度(LST)和植被覆盖度信息,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基于TVDI与土壤湿度的关系对干旱进行监测,其结果用基于气象数据的降雨距平指数(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以及地面实测土壤湿度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基于Landsat 8的干旱遥感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和精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旱情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得到江西省的易旱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作物种类、水资源状况等的关系,揭示了江西省干旱的致灾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是一种农业旱情的遥感监测指标,现在已被广泛采用。这一指标基于地表温度(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本文利用Lansdat 8遥感数据构建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江西省进行了干旱提取研究。从2013年夏季的TVDI监测结果可知,8月份江西省南部的旱情不明显,赣中、赣北以中旱和重旱为主,其中南城地区旱情较为严重,波阳、景德镇、南昌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中旱,樟树地区出现了轻度旱情,赣西北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现象。从2019年的旱情监测结果得知,江西省的这次干旱事件主要以轻旱、中旱为主,其中江西省遂川、赣县、波阳、景德镇、南昌等地出现了大面积中旱。局部地区出现了特旱的情况,受灾面积较大。(2)本文选取了江西省宜春市进行分析和验证。以2013年Landsat 8和2013年MODIS数据为基础,对这两类卫星的影像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基于Landsat8-TVDI值在地图上能够清楚地观测到干旱区域。该区域旱情呈严重干旱现象,整个区域处于干旱状态。对比了宜春市的Landsat 8-TVDI数据与MODIS-TVDI数据的空间分布,两者在空间上具有高度一致性,TVDI值较高的干旱区域分布在宜春市中南部,主要在宜春市南部地区,呈条带状和点状分布。TVDI值较低的区域散落分布在宜春市的西北部地区,以正常、湿润为主。然而,通过对比发现TVDI的干旱分布,可以看出Landsat 8-TVDI的空间分辨率明显高于MODIS-TVDI的空间分辨率。Landsat 8-TVDI模型在大范围监测干旱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3)本文收集了江西省1960~2010年的气象站点数据,以Pa指数和SPI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对江西省2013年8月、2019年10月的旱情遥感提取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2013年8月份Landsat 8-TVDI的江西省旱情监测结果与Pa、SPI指数的结果基本一致,基于2019年10月份Landsat 8-TVDI的江西省旱情监测结果与Pa、SPI指数的结果也基本相符,这说明采用TVDI的旱情遥感监测具有Pa、SPI的同等效力,而基于TVDI的干旱分布图可以反映出干旱分布的更加详细信息。在江西省的旱情监测方面,Landsat 8-TVDI指数模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4)通过建立江西省干旱灾害危险性区划图,分析了基于Landsat 8-TVDI的江西省旱情监测结果。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和遥感旱情分布两者关系的研究分析,发现TVDI值较低地区中湿地和林区较多,建筑区的干燥程度比其他土地类型更为严重,显示的TVDI值最高,其次是耕地和草地。TVDI指数值较高的地方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建设用地、裸岩、沙地,水体的TVDI值最小,林地的TVDI值次之。说明江西省松林、杉树林具有较好的抗旱能力。根据现有农作物的抗干旱能力,可制作本地区的干旱风险区划图,为我省的应急减灾提供重要支撑数据。

张文秀[4](2020)在《濒危植物金钱松核苷酸多样性与适宜分布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亚热带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保留了很多第三纪孑遗植物。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使得一些古老珍稀植物的生存遭受到很大威胁,甚至走向灭绝,因此揭示濒危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宜生境对于其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国亚热带特有濒危裸子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Pinaceae)为研究对象,运用10个低拷贝核基因对其核苷酸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通过生态位模拟的方法对其潜在适宜分布区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金钱松自然群体和引种栽培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分析。本文针对9个自然群体和14个引种栽培群体(5个疑似)分别进行核苷酸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金钱松遗传多样性较低(π=0.00308,θw=0.00456,Hd=0.4075,HE=0.032;π(s)=0.00343,θ(s)=0.00328);栽培群体(π=0.00169,Hd=0.2720,Ae=1.245,HE=0.03,Shannon’s指数为0.23)与自然群体(π=0.0018,Hd=0.2617,Ae=1.271,HE=0.04,Shannon’s指数为0.258)遗传多样性相当且遗传分化不明显,说明栽培群体有效保存了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多数引种栽培群体都具有安徽黄山双联村(SLC)群体的基因型。因此,双联村群体可能是多数引种栽培群体的基因库。PCA和Structure分析表明金钱松自然群体可聚为四组遗传成分不同的类群,分别为西部两个独立的群体(ZRF、QPZ)、中部SLC群体和东部群体(第四组);东部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是天目山(TMS)和清凉峰(QLF)两个群体;AMOVA结果显示四组类群具有显着的遗传分化(Fst=0.5045*)。失配分析表明金钱松东部群体经历过快速的种群扩张事件。IBD分析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隔离有关;气候变量PCA分析表明,金钱松群体对局部环境表现出了适应性,而这种适应性可能维持和加强了东西群体间的遗传分化。(2)基于生态位模拟的潜在适宜分布区研究采用生态位模拟对金钱松五个时期(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中全新世、现在和未来)的适宜分布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金钱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最干季度降水bio17和最干月份降水bio14,昼夜温差bio2是影响多个时期的关键温度因子,年均温影响了现在和未来时期的分布。过去至未来金钱松的核心分布区比较稳定,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山地;金钱松的分布区呈现出东西间断,西部的适生区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变化较大,而东部适生区比较稳定。末次盛冰期金钱松分布连续,呈现出冰期分布区扩张,冰后期收缩的格局。未来气候变暖将导致金钱松适宜分布区大幅减小,该物种往高海拔山地收缩,适宜该物种生存的生境面临考验。针对气候变暖,应保证金钱松的核心分布区不受破坏,并进行定点保护。本研究结果表明,金钱松不同时期存在东西两个适生区,推测金钱松存在两个主要的冰期避难所:东部的皖南山区和浙江天目山,西部的衡山和铜鼓大龙山避难所;西部群体的适宜分布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适宜分布区面积较小,生境片段化现象严重,造成群体间比较孤立,加上山脉阻隔,因此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大,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较低;东部的适宜分布区比较稳定,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有利于群体之间的交流传播,因此各群体之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较高。本研究详细阐明了金钱松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模拟了五个地质历史的潜在分布区,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物种的核心分布区、遗传多样性中心和冰期避难所,为这一珍稀古老植物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国亚热带孑遗裸子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和历史分布区变迁研究提供借鉴。

潘丹[5](2019)在《湖南浏阳大围山及张坊镇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南浏阳大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东部。该区域生物多样性高,但自保护区成立至今,从未对其进行过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的专项调查,因此以中国环境保护部于2016年年底发起的“全国大中型哺乳动物观测”项目为契机,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和张坊镇共安放了60台红外相机,监测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的多样性、地理分布和优势种活动节律,为保护区今后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研究方法如下:1.在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了2个10 km×10 km的样区,在距大围山自然保护区7 km远的张坊镇设置了1个10 km × 10 km的样区,按照公里网格法,以1台/km2的密度在每个样区布设20台红外相机,共布设60台红外相机。监测时长为21个月,每隔4个月左右对相机数据进行一次回收,同时更换电池,期间共进行了5次数据回收。2.计算物种的相对丰富度指数和夜行性指数。相对丰富度指数常被用来表示种群数量的相对值。夜行性指数β是根据动物的活跃时间来判断其属于昼行性还是夜行性,当β>13/24时,表明该物种主要属于夜行性生活;当β<13/24时,表明该物种主要属于昼行性生活;当β接近13/24(约为0.54)时,表明该物种的活动没有明显的昼夜差别。3.计算物种的日活动节律。将1d以每2 h为单位划分为06:00~08:00、08:00~10:00、10:00~12:00等12个时间段,计算某个物种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相对丰富度指数。4.计算物种在不同海拔梯度下的日活动节律。将监测区域按海拔高度划分为200~400 m、400~600 m、600~800 m、800~1 000 m、1 000~1 200 m、11200~1400 m和1 400~1 600 m共7个海拔段,计算物种在不同海拔下的相对丰富度指数。5.计算物种的植被类型选择。大围山保护区的自然植被类型可以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包括: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计算这4种植被类型下的物种的相对丰富度指数。6.计算物种的相似性系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通过计算物种的相似性系数,来比较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和张坊镇地区物种的相似程度;统计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海拔中的所有相机位点的鸟类和兽类独立有效照片数,并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该地区的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67.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显着性差异分析和方差分析,差异显着水平设定为p<0.05。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累计获得33 375个相机工作日,10 132张鸟兽独立有效照片。其中,鸟类独立有效照片5 269张,兽类独立有效照片4 863张。共监测到鸟类7目19科54种,兽类4目9科15种。其中,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普通骛(Buteo buteo)、普通鵟、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和斑林狸(Priodon pardicolor)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独立有效照片数和相对丰富度指数排在前5位的鸟类白鹇、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和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排在前5位的兽类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野猪(Sus scrofa)、猪獾(Arctonyx collaris)、华南兔(Lepus sinensis)和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3.白鹇、小麂、野猪和灰胸竹鸡的夜行性指数分别为0.07、0.37、0.18和0.10,明显低于13/24,表明它们主要营昼行性生活。猪獾和华南兔的夜行性指数分别为0.67和0.71,大于13/24,表明它们主要营夜行性生活。4.小麂、白鹇、野猪和猪獾在7个不同海拔段的日活动节律均具有显着差异。5.红外相机监测到的鸟类和兽类对植被类型的选择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鸟类和兽类均最偏好针叶林。华南兔和灰胸竹鸡对植被类型的选择不存在显着差异。6.鸟类、兽类和鸟兽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着差异。鸟类、兽类和鸟兽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在灌丛和灌草丛(1.21)、针阔混交林(1.07)、灌丛和灌草丛(2.27)最高。鸟类、兽类和鸟兽类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存在显着差异。鸟类、兽类和鸟兽类的均匀度指数分别在针叶林(0.256)、针阔混交林(0.309)和针叶林(0.422)最高。7.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到46种鸟类和14种兽类,平均每台相机监测到13.38个物种,单个相机位点监测到的鸟兽物种数最高为21种,最少为5种;在张坊镇监测到34种鸟类和12种兽类,平均每台相机监测到13.55个物种,单个相机位点监测到的鸟兽物种数最高为25种,最少为7种。

文益君[6](2018)在《基于林木分布格局的环洞庭湖典型阔叶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文中认为森林资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较多的林木产品,而且对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保障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亚热带有着世界上最为典型的阔叶林植被,其群落组成结构复杂,类型多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经营活动、过量采伐而形成了大量的过伐林和次生林,导致其分布面积减少,现存森林结构出现了严重不合理,结构简单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和功能退化等系列生态问题,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改善森林结构、恢复和重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己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环洞庭湖阔叶林群落为对象,在调查分析研究区典型阔叶林群落结构、空间格局、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分析了多种判别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方法,提出了基于最优网格的林分分布格局评价方法,由此建立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型,并应用改进智能进化算法求解模型,提出了基于林木分布格局的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方案,完善了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参数描述和分析方法,为环洞庭湖以及我国南方中亚热带地带性阔叶林植被的重建和恢复、天然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环洞庭湖区典型阔叶林林分结构特征分析。以湖南芦头国有林场、湖南沅江龙虎山国有林场,长沙浏阳大围山自然保护区、长沙大山冲国有林场、湖南乌云界自然保护区的阔叶林次生林为对象。应用包括树种组成、树种多样性、林分直径结构、林分垂直结构等森林结构特征指标对典型天然阔叶林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直径大于5cm的1364株阔叶林群落立木各径级79.91%在5-20 cm之间,林分直径分布成反J型曲线,株数随径阶的增加而减少;树高小于10m林木株数最多,达761株,树高超过15m的林木株数只有281株;林分多样性指数差别性明显,simpson指数在0.383至0.791之间。(2)在分析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的基础上,基于林分内林木的平均冠幅,构建林分内理想的林木分布状态,提出了与林木树冠保持相对独立且与相邻木相切的林分密度确定方法。(3)以南洞庭湖龙虎山国有林场和湖南大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调查林分数据为测试与验证数据,基于模拟数据及实际的林分数据,对比分析最近邻体法、角尺度法、Voronoi变异系数、Ripley,sL函数、双相关函数等5种方法在判定过程及方式上的差异性;从各研究方法原理出发,探讨各方法的统计学特征,从实验中找到各方法内核的共性和异性;研究各方法在评价不同面积、不同林分密度和不同聚集程度样地的空间分布格局时的优劣性及适应性,从而为选取最适宜的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得到不同方法对同一林分及同一方法对不同特征林分空间分布格局的判定结果。(4)将统计学、计算几何结合到林学和生态学中,在角尺度等多种判别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理想森林分布网格节点分析,提出了最优网格构建及基于最优网格林木分布格局均匀性评价方法—林分最优网格度,25个调查阔叶林林分最优网格度范围在32.0%到46.0%之间,环洞庭湖阔叶林空间分布格局均匀性较低,存在的林分空间结构不合理因素较多。这一结论较真实地反映了五个区域阔叶次生林资源现状。(5)针对最优网格构建了环状分布指数。构建描述相邻木围绕参照树的均匀性来判定林木分布格局的环状分布指数,用以刻画林分内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经过研究区25个林分角尺度和环状分布指数的相关性检验,r在-0.509和-0.985之间。相关性分析说明,环状分布指数与角尺度在不同林分中均具有显着相关性,实例分析及与角尺度的相关性检验表明:环状分布指数模型客观和真实反映林木在水平地面的分布状况,是可释性强的格局分析指数,计算结果既可用均值也可用单个值的分布来表达,对复杂森林的空间结构有较强的解析能力,尤其适应于森林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和空间结构调控,为实现林分空间结构定量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6)基于环状分布指数的森林结构调控方法研究。基于林分最优网格度分布格局均匀性评价和林木环状分布指数分析,从传统林分结构、林分空间结构、林分垂直结构三个层面构建了林分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结构,基于结构化森林经营思想建立了包括树种混交度、竞争指数、环状分布指数、林层指数、空间密度、开阔比数、大小比数7个指标的林分空间结构多目标调整优化模型。利用智能PSO算法的并行计算能力搜索林分空间的薄弱环节,地将林分多目标空间规划问题转化为粒子群体迭代寻优问题,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在结构调控前后,林分混交度、竞争指数、环状分布指数、空间密度指数、林层指数、开阔比数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森林稳定性增强。本文通过全面归纳总结国内外天然次生林空间分布格局方法,特别是在研究各参数的优缺点的基础上,从林木和林分两个尺度上提出了综合考虑最优网格林分分布格局评价方法和林木环状分布指数,解释了其林学和生态学的意义,为评价森林空间特征中存在的不合理性,确定合适的经营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提高天然林空间分布格局评判标准的合理性提供了思路和研究的方向。为森林经营的理想结构及其表达探索一条新途径。

丁炯熙[7](2017)在《集体林产权对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分析框架及原始证据》文中提出集体林产权制度变革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项新的产权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与约束功能,会直接影响森林资源经营主体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而通过这些经营活动对森林资源进行提取或提供,最终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本论文就依据此逻辑结构,将我国集体林产权变革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集体所有时期、“准二权分置”时期以及“二权分置”时期,分别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1)以“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分析框架以及“结构—行为—绩效”范式为基础构建了适用于本研究的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产权结构—经营主体—行为努力—森林资源单位—森林资源系统(Structure-Operator-Conduct-Resource Unit-Resource System,SOCUS)”;(2)在此分析框架下,利用相关文献的原始证据分别研究“集体所有”、“准二权分置”以及“二权分置”时期的产权特征对森林经营主体及其经营行为的影响,进而通过经营主体不同的经营行为对森林资源单位及森林资源系统造成影响,最终分析各时期的森林资源是否可持续。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集体林产权“集体所有”时期,森林资源经营不可持续,其原因在于:产权安排抑制了合作社、生产队或生产大队等经营主体的生产性努力并激发了经营主体之间的分配性努力。生产性努力体现于经营主体过度采伐,森林经营等生产活动的效率低下,大量林地被转换成非林地,且缺乏生态性的经营活动,而分配性努力则导致了经营主体对森林的乱砍滥伐。资源单位的过度提取及缺乏生态性生产活动的提供导致森林资源系统在资源规模、系统生产力及系统均衡性等方面全面下降,为此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不可持续性;(2)“准二权分置”时期,森林资源不可持续,但经营者的营林性生产努力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性。这一时期的森林主体包括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两类:产权安排激发了农户的“短视性”生产性努力并导致资源的过度采伐,而在营林性生产活动中则存在投入不足问题。此外,产权安排虽然可以激发集体经营者的生产性努力但其努力程度不高,且容易引发分配性努力。这一时期的资源系统变化呈现三个特征,即“三定”时期的资源规模下降但1992年产权改革后资源规模的数量开始增长,资源系统生产力没有改善,资源系统的均衡性也没有改善。为此,这一时期的森林资源仍不具可持续性。(3)“二权分置”时期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存在争议。因研究的时空尺度不一,现有文献对此时期森林资源系统变化的研究结果不一,资源规模方面,数量上总体增加但质量方面是否改善存在争议,资源系统的生产力是否改善存在争议,资源系统的均衡性是否改善也存在争议。这一时期的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家庭经营、联户经营、外部经营和集体经营四类:产权激发了农户商品林的“过度”生产性努力,农户在营造林生产中的“过度”投入,一定程度改变了资源单位的价值、生长期、更新率等,同时存在过度采伐行为;产权安排不仅激发联户经营者对商品林的“过度”生产性努力,还可能导致分配性努力;从外部经营角度看,产权安排激发了经营者“短视”兼具“更过度”的生产性努力,以大规模速生丰产林为主要特征的资源生产方式损害了资源系统的长期生产力和系统均衡性;从村集体经营角度看,其生产性努力在重点关注商品林生产时也兼顾生态公益林生产(管护)。

董玮[8](2017)在《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森林的生物机能为核心的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越来越表现出基础性、主体性和先导性。由于林业的基础是森林,其公益性、产业性和弱质性密不可分,经营、管理和外部性都伴随着较高的综合风险,尤其需要公共政策的协同发力和持续保障。当前,在“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新战略,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同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实施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发展以林业为支撑的林业生态经济正在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面。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完善林业公共政策体系日益上升为国家战略,日渐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讨论的热点。在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林业公共政策,通过政策的实行完成对相关群体利益的调节,利用利益激励机制实现对森林生态建设的推动和林业经济增长的促进,进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林业公共政策作为经济激励方式,在体现生态保护经济性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发展的生态性,其实行有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本文以公共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为分析基础,从林业的两大特殊属性——公共品与外部性出发,从理论上阐释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并从实践上进行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与公共政策的效应测度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网站资料以及实际调研,本文对省级和农户层面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以及公共政策实施与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评价并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对林业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林业财政政策、林业产权政策和林业管制政策三大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3-2013年涵盖9个省份1497个样本农户的跟踪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我国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测算了各政策的贡献度。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双重分析结果提出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的优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思想,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释义模型,认为经济的扩大化再生产不是无限的,必须受到能量传递不可逆转条件的制约。林业经济增长也并非无限,而必须有适度的规模,适度规模的约束条件即林业生态的承载力。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在一定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发展林业经济,达到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以及废弃物的吸收平衡,即达到稳态均衡。(2)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及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研究。通过宏观统计数据,认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总体状况以及区域生态发展差异状况,明确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描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较大,森林生态功能较弱。基于公共品与外部性理论,指出了林业公共政策施行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通过对我国林业公共政策的演进以及当前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梳理,结合对政策执行及需求等现实情况的调研,反映了林业公共政策的总体情况,并指出存在财政支出结构刚性、产权改革目标偏离、管制寻租及委托代理风险等问题。(3)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利用历年森林资源普查数据、林业发展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从宏观、微观两方面以及规模、结构、分配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对我国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进行了测算。整体来看,南方林区及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好,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899和1.821,南方林区对区域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更高,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更多依赖对林业资源消耗。而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差,其指数分别为0.908和0.871,尽管东北林区及西南林区林业资源丰富,但是对林业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存在效率损失。(4)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区段和类型划分。按照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大小,将我国不同区域林区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优质区、良好区、成长区和落后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优质区主要包括贵州、广东等5个省份,均分布在南方林区,单位林业生态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倍以上,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林业生态良好区主要包括江西、辽宁等9个省份,单位林业生态所生产的经济效益处于1和2之间,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好。成长区包括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基本分布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尽管这两大国有林区林业资源特别丰富,但是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并未发挥森林资源的比较优势。林业生态经济落后区包括山东、江苏和甘肃3个省份,该区域省份在考察期间生态水平均呈现了下降趋势,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严重损害了林业生态资源和环境。(5)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与差异分析。根据对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结果,分析案例省份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并继而比较省份之间政策因素的差异,识别出重点政策因素,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不同地区间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政治基础的差异,其公共政策的实施与执行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财政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公共管护支出、林区补偿标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方面;产权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林权证的规范化管理、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以及林权纠纷调处问题等方面;相较于林业财政政策和产权政策,各省份间的管制政策差异性较小,只是对于不同林区伐后森林郁闭度、林分蓄积量、采伐强度等的数值规定略有不同。(6)林业公共政策的生态经济效应测度。在定性分析找出政策因素的基础上,做更深一步的公共政策效应及贡献度定量分析,以遴选出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有突出作用的政策类别,为政策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效应。其中,对林业生态经济效应影响系数最高的三项分别是:产权政策中的林地流转政策、管制政策中的林木采伐指标是否易获得以及财政政策中的造林补贴政策。造林补贴主要针对生态林有较为显着的效果;而对于商品林,抚育补贴、集体林权改革、林木资源管制政策效果较为明显。(7)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对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林业生态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35.53%,管制政策8.63%,财政政策8.21%。对于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5.14%,财政政策0.83%,管制政策0.16%。不同省区由于所处区位、资源、环境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各项林业公共政策在各地区的贡献度表现不同。综合来看,产权政策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管制政策在湖南、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财政政策在湖南、辽宁、福建三省贡献度较高。(8)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是当地资源、经济、社会、体制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不同的发展模式与政策搭配存在效力的差异。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要素利用角度,提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提高林地产出率、森林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林业资本产出率、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制度效率等。结合对生态经济和公共经济学理论的演绎推理,明确公共政策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进而针对不同林区所处的不同区位、不同权属、不同林种等特征,设计差别化的林业公共政策组合方案,并辅以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多层次公共政策组合体系。

赵万义[9](2017)在《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文中提出罗霄山脉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型山脉,横亘于江西、湖南、湖北交界处,自北至南可分成幕阜山脉、九岭山脉、武功山脉、万洋山脉、诸广山脉五条中型山脉。罗霄山脉是联通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重要生态走廊,也是湘江流域和赣江流域的重要集水区,开展本地区区系地理学研究,对于探讨东亚植物区形成历史,尤其是物种在地质时期的迁移扩散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本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人共前往罗霄山脉开展考察及标本采集23次,达260余天,采集标本17434号。鉴定整理其他人在罗霄山脉地区采集的标本20000余号,并收集丰富的文献资料,汇总成完整的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特征,包括科属分布区类型、特有现象、孑遗现象、过渡现象、区系发生历史,并与邻近地区区系进行对比,进一步提出区系区划方案,结论如下。(1)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区系形成过程复杂。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27科、1174属、4739种(包含种下等级),包括裸子植物10科,21属,34种,被子植物217科、1153属、4704种。科、属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227科可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及11个亚型,1174属可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及33个亚型,多样化的地理分布模式,充分体现出罗霄山脉地区区系形成的复杂性。(2)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表现出亚热带性质,过渡现象明显。热带性科111科,占本区非世界科的59.68%;温带性科75科,占非世界科的40.32%,并以东亚地区为分布中心的热带性科占优势。表征科有松科Pin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壳斗科Fagaceae、蔷薇科Ros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葡萄科Vit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槭树科Aceraceae、山矾科Symplocaceae、绣球花科Hydrangeaceae、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榆科Ulm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木通科Lardizabalaceae、山茱萸科Cornaceae、桤叶树科Clethraceae、报春花科Primul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等。热带性属525属,占非世界属的47.99%;温带性属569属,占非世界属的52.01%,两者比例基本持平。表征属有松属Pinus、铁杉属Tsuga、冬青属Ilex、槭属Acer、荚迷属Viburnum、杜鹃花属Rhododendron、山矾属Symplocos、猕猴桃属Actinidia、拔葜属Smilax、柃属Eurya、葡萄属Vitis、忍冬属Lonicera、山茶属Camellia、石栎属Lithocarpus、樱属Cerasus、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新木姜子属Neolitsea、绣球花属Hydrangea、栲属Castanopsis、润楠属Machilus、山胡椒属Lindera、胡颓子属Elaeagnus、椴属Tilia、山茱萸属Cornus、细辛属Asarum、安息香属Styrax、桃叶珊瑚属Aucuba、玉兰属Yulania等。典型热带地区分布的科、属在罗霄山脉地区的种系不丰富,且以广布种为主。罗霄山脉地区的表征科及表征属均以东亚地区亚热带山地为分布中心,反映出罗霄山脉种子植物的亚热带性质。罗霄山脉区域内区系过渡现象明显,17个主体山地自北向南R/T值逐步增大,最低为湖北九宫山0.66,最高为江西齐云山1.3。表征科在罗霄山脉内5条中型山脉的地带性现象明显,北段的幕阜山脉及九岭山脉以落叶性乔木,及广布的常绿树种为主,如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柯Lithocarpus glaber、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等;中南段地区以常绿乔木及中亚热带针叶树种为代表,如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粗毛石笔木Tutcheria hirta、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等。表明罗霄山脉北段山地受华中区系影响明显,温带性成分所占比例更高;南段受华南区系渗透明显,保存有更多的热带性成分。(3)特有现象明显。罗霄山脉地区共有中国特有科5科、中国特有属60属、中国特有种1792种(包括种下等级)、本地区特有种44种。特有属以古特有属为主,包括银杉属Cathaya、金钱松属Pseudolarix、白豆杉属Pseudotaxus、杉木属Cunninghamia、青钱柳属Cyclocarya、伯乐树属Bretschneidera、牛鼻栓属Fortunearia、半枫荷属Semiliquidambar等,体现出罗霄山脉区系发生的古老性。特有现象形成原因主要为中新世以来的气候波动,罗霄山脉区域内生境的多样性也是特有种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罗霄山脉与华东、华中、华南区系四地共有中国特有属25属,中国特有种592种,显示出它们的区系联系。罗霄山脉与华东共有中国特有种1166种(包括种下等级),如天目玉兰Yulania amoena、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黄山栎Quercus stewardii、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 chienii、白穗花Speirantha gardenii等;与华中共有中国特有种1055种,如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红毛虎耳草Saxifraga rufescens、华西俞藤Yua thomsoni var.glancescens、耳叶杜鹃Rhododendron auriculatum、刚毛藤山柳Clematoclethra scandens等,与华南共有中国特有种1165种,如资源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 var.ziyuanensis、毛桃木莲Manglietia kwangtungensis、蒲桃叶冬青Ilex syzygiophylla、短序润楠Machilus breviflora、紫花马铃苣苔Oreocharis argyreia等。(4)孑遗属种丰富,体现出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残遗性。本地区共有孑遗种260种,隶属于147属。孑遗种起源历史古老,多在晚白垩纪至渐新世期间,之后随着中新世时期气候波动影响下形成孑遗。罗霄山脉地区的孑遗种主要来源于早第三纪时期的北极第三纪成分,及第三纪北热带成分。罗霄山脉中南段地区是典型的孑遗植物群的避难所,分布有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铁杉Tsuga chinensis、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银钟花Halesia macgregorii等孑遗植物群落。(5)罗霄山脉区域内主体山地均属于亚热带性质区系的代表,且南北段山地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罗霄山脉区域内17个主体山地与其它邻近地区40个区系R/T值比较,区系谱分析,及属相似性聚类。表明57个区系可分为4大地区,即1)华北地区,包括太行山区、冀西北山地等;2)西藏-横断山脉地区,包括西藏山地、高黎贡山、横断山脉;3)西南-华南地区,包括西双版纳、海南山地、南岭、广西大瑶山、九连山等;4)华中-华东亚热带地区,包括罗霄山脉内主要山地及峨眉山、秦岭山地、江西武夷山、三清山、天目山、大别山等。罗霄山脉内17个主体山地呈现出南北分异,北段九岭山脉、幕阜山脉内山地温带性成分明显,与浙江天目山、安徽大别山、黄山聚为一支;南段武功山脉、万洋山脉内山地与浙江洞宫山、江西武夷山、福建闽江源、江西马头山等地聚为一起,体现出罗霄山脉地区南、北段区系发生的差异性。(6)罗霄山脉现代种子植物区系至少发轫于早始新世,形成于中新世。白垩纪之前罗霄山脉区系由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一些已经灭绝的被子植物组成。古新世至始新世期间罗霄山脉地区就已形成现代区系各古老属,如刺柏属Juniperus、柳属Salix、榉属Zelkova、木兰属Magnolia、樟属Cinnamomum、李属Prunus等。中新世东亚地区季风气候形成之后,现代意义的种子植物区系全面形成。在区系来源上受第三纪北热带植物区系及北极--第三纪区系的双重影响。第四纪冰期对罗霄山脉区系影响不大,区域内多样化的小生境成为天然的冰期避难所,使得中新世形成的区系延续至今。(7)罗霄山脉区系区划上属于华中省与华南省交界地带。罗霄山脉与南岭山脉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93、0.84、0.68;与武夷山脉科、属、种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98、0.89、0.72;与武陵山地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93、0.80、0.55;与浙皖山地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89、0.76、0.51。可见罗霄山脉与南岭山脉、武夷山脉区系组成相似性极高,表明它们可能有着相同的区系形成历史;而罗霄山脉与华东北部的浙皖山地区系相似性低,反映出罗霄山脉在区系区划上可能不属于华东地区。罗霄山脉内南北段山地,乃至华东地区早第三纪的古植物区系就存在着明显的分异。南段的武功山脉、万洋山脉及诸广山脉在区系组成及形成历史上,与武夷山脉、南岭山脉是一致的,它们区系组成主体继承了丰富的第三纪北热带成分,保存有大量的常绿乔木及裸子植物孑遗植物,如铁杉属Tsuga、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蕈树Altingia chinensis等。而罗霄山脉北段幕阜山脉、九岭山脉受北极第三纪成分影响明显,区系发生历史与华中地区、浙皖山地相近,保存的孑遗种多为第三纪时期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广布的类群,如银杏Ginkgo bilob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它们是中新世全球气候变冷过程中向南迁移至现代分布区的。因此应将“华东地区”北部划入华中省,南部划入华南省。罗霄山脉的区系区划北段属于华中省,长江下游山地亚省,幕阜--九岭县,以永瓣藤属Monimopetalum、明党参属Changium、独花兰属Changnieni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榧树Torreya grandis、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赤壁木Decumaria sinensis、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为特征种;南段属于华南省,武夷山--罗霄山亚省,罗霄山县,以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subsp.longipes、铁杉Tsuga chinensis、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资源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 var.ziyuanensis、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杜鹃花属Rhododendron、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棱果花Barthea barthei、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i、江西羊奶子Elaeagnus jiangxiensis、井冈寒竹Gelidocalamus stellatus、江西半蒴苣苔Hemiboea subacaulis var.jiangxiensis、纤秀冬青Ilex venusta、南岭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nanlingensis等为特征种。(8)本研究在罗霄山脉地区发现一些种子植物区系新资料。包括新种2个,张氏野海棠Bredia changii W.Y.Zhao,X.H.Zhan&W.B.Liao,sp.nov.,神农氏虎耳草Saxifraga shennongii W.B.Liao&L.Wang,sp.nov.;江西省新纪录科1科,无叶莲科Petrosaviaceae;江西省新纪录属3属,无叶莲属Petrosavia、萼脊兰属Sedirea、叠鞘兰属Chamaegastrodia;江西省新记录种11种,即桂东锦香草Phyllagathis guidongensis、黄脉莓Rubus xanthoneurus、白花过路黄Lysimachia huitsunae、短茎萼脊兰Sedirea subparishii、南岭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nanlingensis、蒲桃叶冬青Ilex syzygiophylla、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i、圆苞山罗花Melampyrum laxum、肾萼金腰Chrysosplenium delavayi、窄叶马铃苣苔Oreocharis argyreia var.angustifolia;另有罗霄山脉地区新记录种10种,为蔓虎刺Mitchella undulata、带叶兰Taeniophyllum glandulosum、温州冬青Ilex wenchowensis、宽翅水玉簪Burmannia nepalensis、黄松盆距兰Gastrochilus japonicus、毛唇独蒜兰Pleione hookeriana、小小斑叶兰Goodyera yangmeishanensis、北插天天麻Gastrodia peichatieniana、纤秀冬青Ilex venusta、神农虎耳草Saxifraga shennongii等。

肖池伟,刘影,李鹏[10](2016)在《赣江流域生态经济价值与生态补偿研究》文中指出借鉴生态补偿研究中生态价值当量的思路,构建森林、草地、农业用地、湿地、河流湖泊和荒地6类不同生态系统指标,对赣江流域的生态经济价值进行测算与分析。结合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基本依据的生态补偿,引入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以赣江流域上游的赣州市和下游的南昌市为例,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模型。结果表明:基于修正系数下赣江流域2013年的生态价值当量为730.16万,生态经济价值为46.85亿元,各县域的生态价值当量和生态经济价值差异均较大且二者表现高度一致。从生态价值当量看,最小值为赣州市区的2.87万,最大值为宁都县的31.36万;从生态经济价值来看,最大为宁都县的2.04亿元,最小为赣州市区的0.18亿元。空间上看,赣江流域的生态价值当量和生态经济价值存在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上游明显优于中下游,高值区域集中分布在梅江流域的宁都县、兴国县等县域,低值中心分布在除宜春市区外流域内的各个地级市区,其中林地生态系统的贡献最大,比重达58.98%。利用2004—2013年赣州市的GDP数据和环保投入与南昌市的GDP数据,结合博弈论分析得到上下游的补偿额度在91.53亿113.18亿元之间。

二、铜鼓县人工阔叶林资源动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鼓县人工阔叶林资源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葛、粉葛和葛麻姆3个变种的生药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葛的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1 葛属植物的分类历史
    1.2 葛的古代产区及应用基原考证
    1.3 葛的种质资源研究
        1.3.1 地方栽培品种概况
        1.3.2 种质资源应用开发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葛的3 变种资源分布研究及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2.1 调查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标本查阅结果
        2.2.2 实地调查及概况
        2.2.3 葛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
    2.3 小结与讨论
        2.3.1 药材产区的变迁
        2.3.2 中国葛资源分布及现状
        2.3.3 资源开发及保护
3 葛的3个变种的生物学特性观测
    3.1 实验材料
        3.1.1 种植材料
        3.1.2 实验样地
        3.1.3 种植管理方法
    3.2 实验方法
        3.2.1 物候观测方法
        3.2.2 性状观测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葛的3个变种物候特征
        3.3.2 形态性状差异比较
    3.4 讨论
        3.4.1 物候特征的差异
        3.4.2 影响葛开花的因素
        3.4.3 葛的3个变种的鉴定及差异性状的对比
        3.4.4 葛的种子结实率及种子繁殖的可能性
        3.4.5 种质栽培与开发
        3.4.6 葛麻姆的地域型种质差异
4 葛的3个变种根部成分差异及药材质量对比
    4.1 基于UPLC-Q-TOF-MS技术对葛3个变种根的成分分析
        4.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1.2 方法与结果
        4.1.3 讨论
    4.2 基于HPLC法对葛3变种根部异黄酮成分含量检测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2 方法与结果
        4.2.3 讨论
    4.3 小结
5 葛的3 个变种花部成分差异及药材质量对比
    5.1 基于UPLC-Q-TOF-MS技术对葛3个变种花部成分差异对比
        5.1.1 实验材料
        5.1.2 方法与结果
        5.1.3 讨论
    5.2 基于HPLC对葛的3个变种花部异黄含量检测
        5.2.1 实验材料
        5.2.2 方法与结果
        5.2.3 讨论
    5.3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葛的3个葛变种植物及药材的差异鉴别
    6.2 根和花的药用开发
    6.3 葛麻姆的资源开发
    6.4 未来研究思路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2)鄱阳湖流域杉木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分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应用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影响因素
        1.2.3 森林土壤C、N、P特征研究
        1.2.4 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特征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样地调查及样品采集
        2.2.3 样品测定
        2.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内容
        2.3.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杉木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3.1 杉木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储量特征
        3.1.1 土壤C、N、P含量特征
        3.1.2 土壤C、N、P含量相关性
        3.1.3 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3.1.4 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相关性
        3.1.5 土壤C、N、P储量特征
        3.1.6 土壤C、N、P储量相关性
    3.2 不同区域杉木林土壤C、N、P分布特征
        3.2.1 土壤C、N、P含量
        3.2.2 土壤C、N、P化学计量比
        3.2.3 土壤C、N、P储量垂直分布特征
    3.3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林土壤C、N、P分布特征
        3.3.1 土壤C、N、P含量
        3.3.2 土壤C、N、P化学计量比
        3.3.3 土壤C、N、P储量垂直分布特征
    3.4 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C、N、P分布特征
        3.4.1 土壤C、N、P含量
        3.4.2 土壤C、N、P化学计量比
        3.4.3 土壤C、N、P储量垂直分布特征
    3.5 讨论与小结
        3.5.1 杉木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储量特征
        3.5.2 不同区域杉木林土壤C、N、P分布特征
        3.5.3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林土壤C、N、P分布特征
        3.5.4 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C、N、P分布特征
        3.5.5 小结
第四章 杉木林植被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1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林植被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1.1 乔木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1.2 灌木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1.3 草本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2 不同林龄杉木林植被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2.1 乔木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2.2 灌木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2.3 草本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3 讨论与小结
        4.3.1 不同林分类型植被层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3.2 不同龄林植被层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3.3 小结
第五章 杉木林凋落物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5.1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林凋落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5.1.1 凋落物C、N、P含量
        5.1.2 凋落物C、N、P化学计量比
        5.1.3 凋落物生物量及养分储量
    5.2 不同林龄杉木林凋落物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5.2.1 凋落物C、N、P含量
        5.2.2 凋落物C、N、P化学计量比
        5.2.3 凋落物生物量及养分储量
    5.3 讨论与小结
        5.3.1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林凋落物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5.3.2 不同林龄杉木林凋落物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5.3.3 小结
第六章 杉木林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响应
    6.1 杉木纯林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1.1 乔木层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1.2 灌木层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1.3 草本层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1.4 凋落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1.5 杉木纯林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
    6.2 杉木混交林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2.1 乔木层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2.2 灌木层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2.3 草本层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2.4 凋落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2.5 杉木混交林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
    6.3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7.3 创新点
    7.4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样地基本信息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干旱精准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传统的干旱监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1.2.2 干旱的遥感监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经济发展现状
    2.2 数据源
        2.2.1 遥感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实测土壤湿度数据
    2.3 遥感数据预处理
        2.3.1 辐射定标
        2.3.2 大气校正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旱的致灾因子分析及常规监测方法
    3.1 大气水汽环流异常造成的降水亏缺
        3.1.1 气候干旱
        3.1.2 大气环流异常引发的气象干旱评价
    3.2 土壤水分胁迫
        3.2.1 土壤水分的表达及其在地气交互中的作用
        3.2.2 基于土壤水分亏缺的农业干旱及监测
    3.3 植被对干旱的响应
        3.3.1 植被缺水对其生理生长的胁迫
        3.3.2 干旱对区域植被的影响
        3.3.3 植被对气候系统的反馈效应
        3.3.4 基于植被缺水的干旱监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旱的遥感监测原理与模型
    4.1 基于植被指数的干旱监测方法
        4.1.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4.1.2 植被状态指数(VCI)
    4.2 LST的反演方法及TCI的计算模式
        4.2.1 地表温度(LST)
        4.2.2 Landsat8 OLI和 TIRS遥感数据辐射定标
        4.2.3 Landsat8 TIRS地表温度反演
        4.2.4 温度条件指数(TCI)
    4.3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干旱监测模型
        4.3.1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构建
        4.3.2 TVDI指数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TVDI指数的江西省旱情监测
    5.1 基于遥感数据的TVDI模型构建
        5.1.1 NDVI-LST特征空间构建
        5.1.2 TVDI模型的干湿边提取
    5.2 基于TVDI的干旱监测结果与分析
        5.2.1 基于MODIS的 TVDI的模型构建
        5.2.2 基于Landsat8的TVDI模型构建
        5.2.3 基于江西省的TVDI指数的干旱分布
        5.2.4 基于MODIS与 Landsat8的TVDI对比分析
    5.3 基于TVDI的干旱监测结果与验证
        5.3.1 多年平均降水量分析
        5.3.2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监测结果与分析
        5.3.3 标准化降水指数结果与分析
        5.3.4 TVDI与气象干旱指数的比较验证
        5.3.5 TVDI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江西省干旱灾害危险性评价
    6.1 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1.1 孕灾环境分析及其指标的构建
        6.1.2 危险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6.1.3 研究区干旱严重程度划分
    6.2 基于江西省TVDI模型的干旱危险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4)濒危植物金钱松核苷酸多样性与适宜分布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物种多样性的危机
    1.2 濒危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1.2.1 遗传多样性概念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适宜分布区研究
        1.3.1 生态位模拟概念
        1.3.2 MaxEnt 模型及其应用
    1.4 金钱松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1.4.1 金钱松简介
        1.4.2 金钱松研究现状
        1.4.3 金钱松引种栽培及保护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金钱松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分析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组总DNA提取
        2.2.2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2.3 低拷贝核基因匹配及验证
        2.2.4 核基因引物的设计和筛选
        2.2.5 核基因片段扩增和测序
    2.3 数据分析
        2.3.1 序列比对和拼接
        2.3.2 遗传多样性分析
        2.3.3 单倍型网络分析
        2.3.4 哈迪-温伯格平衡及中性检验
        2.3.5 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分析
        2.3.6 地理隔离分析(isolation-by-distance analysis)
        2.3.7 种群动态分析
        2.3.8 群体结构和遗传聚类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转录组测序
        2.4.2 生物信息学分析
        2.4.3 低拷贝核基因引物筛选及验证
        2.4.4 遗传多样性及中性检验
        2.4.5 单倍型地理分布及其网络分析
        2.4.6 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
        2.4.7 群体结构和遗传聚类
        2.4.8 种群动态分析
        2.4.9 地理隔离分析(isolation-by-distance analysis)
    2.5 讨论
        2.5.1 金钱松遗传多样性
        2.5.2 金钱松遗传结构
        2.5.3 引种栽培群体来源
第三章 金钱松五个时期的适宜分布区模拟
    3.1 实验材料
        3.1.1 地理数据收集
        3.1.2 气候数据
    3.2 实验方法
        3.2.1 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及筛选
        3.2.2 气候变量和遗传数据的Mantel test检验
        3.2.3 物种分布模型及适宜分布区绘制
        3.2.4 气候因子重要性及响应曲线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气候因子选取及贡献率
        3.3.2 模拟结果可靠性分析
        3.3.3 五个时期环境变量分析
        3.3.4 五个时期潜在分布区预测及分布变迁
        3.3.5 避难所推测
        3.3.6 IBE和气候变量主成分分析
    3.4 讨论
        3.4.1 金钱松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3.4.2 五个时期金钱松分布区变迁及其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3.4.3 金钱松避难所推测
        3.4.4 金钱松保护策略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5)湖南浏阳大围山及张坊镇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红外相机技术的发展状况
    1.2 与红外相机技术相关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区概况
        1.4.1 地形地貌
        1.4.2 土壤
        1.4.3 气壤
        1.4.4 水文
        1.4.5 植物与植被
        1.4.6 鸟类资源
        1.4.7 兽类资源
        1.4.8 社会经济概况
        1.4.9 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
    1.5 研究方法
        1.5.1 相机布设方案和数据回收
        1.5.2 数据处理
2 监测结果
    2.1 取样统计分析
    2.2 物种组成、相对丰富度和物种区系
        2.2.1 兽类名录及相对丰富度
        2.2.2 鸟类名录及相对丰富度
        2.2.3 物种累计曲线
        2.2.4 动物区系
    2.3 夜行性分析
    2.4 日活动节律分析
    2.5 不同海拔的日活动节律分析
        2.5.1 小麂在不同海拔的日活动节律
        2.5.2 野猪在不同海拔的日活动节律
        2.5.3 猪獾在不同海拔的日活动节律
        2.5.4 白鹇在不同海拔的日活动节律
    2.6 种群植被类型选择差异
    2.7 不同物种的植被类型选择
    2.8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与张坊镇物种组成比较
        2.8.1 相似性系数分析
        2.8.2 保护区内外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
        2.8.3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和张坊镇物种活动节律比较
3 讨论与小结
    3.1 与原有名录的对比
    3.2 日活动节律
    3.3 植被类型选择
    3.4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和张坊镇的对比
    3.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红外相机监测到的部分物种照片
附录B 红外相机位点信息表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基于林木分布格局的环洞庭湖典型阔叶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项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1.3.1 森林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1.3.2 天然林林分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3.3 林分结构调整
    1.4 森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2.1.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芦头实验林场
        2.1.2 长沙浏阳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2.1.3 湖南沅江龙虎山国有林场
        2.1.4 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5 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国有林场
    2.2 研究方法
        2.2.1 林分空间结构分析参数
        2.2.2 格局模型的选择参数计算
        2.2.3 林木大小多样性测度指数
3 环洞庭湖典型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3.1 阔叶林群落特征结构分析
        3.1.1 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
        3.1.2 垂直结构
    3.2 调查样地阔叶林林分结构分析
        3.2.1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阔叶林林分结构分析
        3.2.2 龙虎山林场阔叶林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3.2.3 大山冲林场阔叶林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3.2.4 芦头实验林场阔叶林林分结构分析
        3.2.5 乌云界自然保护区阔叶林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3.3 小结
4 林木空间分布方法比较及研究样地格局分析
    4.1 林木分布格局方法评析
        4.1.1 五种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方法
        4.1.2 模拟样地数据结果分析及五种分布格局方法评价
    4.2 研究区阔叶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2.1 不同方法下五个地区空间格局
        4.2.2 格局判定差异及结果评析
    4.3 小结与讨论
5 林分最优网格空间分布格局与环状分布指数
    5.1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现有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5.2 最优网格和环状分布指数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
        5.2.1 林分密度与最适经营密度的确定
        5.2.2 林木水平分布最优网格构建
        5.2.3 林木环状分布指数
    5.3 最优网格和环状分布指数应用
        5.3.1 五个地区的最优网格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5.3.2 最优网格林分空间格局评价
        5.3.3 环状分布指数分析及应用
    5.4 小结与讨论
6 基于空间格局分析的森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整
    6.1 基于空间格局分析的森林结构调整目标的定位
        6.1.1 结构优化调整原则
        6.1.2 森林结构优化方法
        6.1.3 森林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结构
    6.2 林分空间结构调整
        6.2.1 森林空间结构调整多目标数学模型
        6.2.2 调整算法及总体思路
    6.3 森林空间结构调整结果分析
        6.3.1 MO-PSO模型测试
        6.3.2 结果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集体林产权对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分析框架及原始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的方案及理论
        1.3.2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测度与评价中的时空尺度与尺度匹配
        1.3.3 林权改革与森林资源可持续性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人文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尺度划分
    2.2 基础理论
        2.2.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2.2“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第三章 集体林产权对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影响的分析框架
    3.1 分析框架构建
    3.2 分析框架说明
        3.2.1 产权结构与集体林产权变迁
        3.2.2 经营主体与经营主体行为
        3.2.3 森林资源单位与森林资源系统
        3.2.4 经营主体行为与森林资源单位提取和森林资源系统提供
        3.2.5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与森林资源系统存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体林产权对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原始证据
    4.1 集体所有下的森林资源可持续性
        4.1.1 产权特征
        4.1.2 经营主体与经营主体的行为
        4.1.3 产权对经营主体行为的影响
        4.1.4 经营主体行为对森林资源单位与资源系统的影响
        4.1.5 森林资源系统存量与资源的可持续性
    4.2 准“二权分置”下的森林资源可持续性:林业“三定”至林权改革试点(1978-2002)
        4.2.1 准“二权分置”时期的产权特征
        4.2.2 经营主体和经营行为
        4.2.3 产权对经营主体行为的影响
        4.2.4 经营主体行为对森林资源单位及森林资源系统的影响
        4.2.5 森林资源系统存量及其资源的可持续性
    4.3“二权分置”下的森林资源可持续性:新集体林权改革(2003-2016)
        4.3.1 产权特征
        4.3.2 经营主体和经营主体行为
        4.3.3 产权对经营主体行为的影响
        4.3.4 经营行为对森林资源单位和森林资源系统的影响
        4.3.5 森林资源系统存量及其资源的可持续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5.3.1 创新点
        5.3.2 研究不足
        5.3.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8)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林业生态经济
        二、林业公共政策
        三、政策贡献度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林业属性特征与政府干预
        一、林业的公共品特性
        二、林业外部性的相关研究
        三、政府干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林业生态经济与公共政策相关研究
        一、林业生态经济演进、内涵和模式
        二、林业财政政策相关研究
        三、林业产权政策相关研究
        四、林业管制政策相关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第三章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与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第一节 中国林业发展总体状况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描述
        一、林地资源数量变动及趋势
        二、林地资源质量变化
        三、林木资源变动及趋势
        四、林木资源质量变化
    第三节 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及演进
        一、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二、中国林业公共政策演进及存在的问题
        三、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国际视角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
    第一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林业生态经济规模情况
        二、林业生态经济结构情况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微观农户的考察
        四、基于林业经济分配情况进一步考察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测度:改进熵值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
        二、评价方法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指标评价结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效应
    第一节 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与区域差异
        一、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
        二、林业公共政策区域差异
    第二节 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
        一、基本研究框架构建
        二、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三、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基于公共政策贡献度的进一步分析
        一、贡献度理论模型构建
        二、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测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建议
    第一节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二、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二节 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一、林业公共政策的优化目标
        二、促进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局限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典型案例调研情况
    调研情况一:林业生态经济
    调研情况二:政策需求情况
附录 B:部分国际林业公共政策列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后记

(9)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区系植物地理学概论
        1.1.1 植物区系的概念
        1.1.2 区系植物地理学的范畴
        1.1.3 区系植物地理学的内容和方法
    1.2 植物地理学发展简史
        1.2.1 植物地理学的萌芽
        1.2.2 植物地理学的建立
        1.2.3 近现代区系地理学研究
    1.3 中国区系植物地理学研究简史
    1.4 罗霄山脉地区的范围及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1.4.1 罗霄山脉地区的范围
        1.4.2 罗霄山脉植物区系研究简史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标及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考察与标本数据获取
        2.2.2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数据库建立
        2.2.3 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分析方法
        2.2.4 科、属地理成分的分析方法
        2.2.5 特有现象及孑遗现象分析方法
        2.2.6 关于区系过渡性现象的讨论
        2.2.7 罗霄山脉与邻近区系相似性的比较方法
第三章 罗霄山脉自然地理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质地貌
    3.3 气候
    3.4 水文
    3.5 植被
第四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及特点
    4.1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
    4.2 种子植物科的区系特点
        4.2.1 科内种的数量结构
        4.2.2 科内属的数量结构
        4.2.3 优势科及表征科
        4.2.4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4.2.5 科的地理成分特点小结
    4.3 属的区系特点
        4.3.1 属的数量结构组成
        4.3.2 优势属及表征属
        4.3.3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4.3.4 属的地理成分特点小结
第五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
    5.1 特有现象的概念
    5.2 中国特有科
    5.3 中国特有属
        5.3.1 华东分布中心特有种
        5.3.2 华中分布中心特有种
        5.3.3 华南分布中心特有属
    5.4 中国特有种
        5.4.1 罗霄山脉与华东、华中、华南共特有种
        5.4.2 与华东地区共特有种
        5.4.3 与华中地区共特有种
        5.4.4 与南岭地区共特有种
    5.5 罗霄山脉地区本地特有种
    5.6 特有现象小结
第六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孑遗现象
    6.1 孑遗种的概念
    6.2 罗霄山脉的孑遗种
        6.2.1 孑遗属种的组成
        6.2.2 孑遗属的地理分布格局
        6.2.3 孑遗种的地理分布格局
    6.3 孑遗属种起源的古老性
        6.3.1 晚白垩纪至古新世
        6.3.2 始新世至渐新世
        6.3.3 中新世
    6.4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残遗和避难所性质
        6.4.1 避难所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6.4.2 中国主要的生物避难所
        6.4.3 罗霄山脉的避难所性质和特征
    6.5 罗霄山脉的孑遗现象小结
第七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替代现象
    7.1 罗霄山脉区域内各山地的植物区系组成
    7.2 罗霄山脉内各组成山地区系的地理亲缘
        7.2.1 各组成山地间科的相似性
        7.2.2 各组成山地间属的相似性
        7.2.3 各组成山地间种的相似性
    7.3 罗霄山脉内各组成山地间区系地理成分差异
    7.4 五条中型山脉间区系组成的地带性及过渡性
        7.4.1 五条中型山脉的共通成分
        7.4.2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幕阜山脉的种
        7.4.3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九岭山脉的种
        7.4.4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武功山脉的种
        7.4.5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万洋山脉的种
        7.4.6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诸广山脉的种
    7.5 罗霄山脉若干表征科的地带性现象
        7.5.1 松科
        7.5.2 木兰科
        7.5.3 壳斗科
        7.5.4 山茶科
        7.5.5 樟科
        7.5.6 金缕梅科
        7.5.7 冬青科
        7.5.8 槭树科
        7.5.9 杜鹃花科
        7.5.10 报春花科
    7.6 区系成分的替代性小结
第八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与邻近山地区系的比较
    8.1 区系间相似性比较的方法
    8.2 罗霄山脉区系及邻近山地区系的R/T值比较
    8.3 区系谱主成分分析结果
    8.4 罗霄山脉与邻近山地区系的联系
        8.4.1 与台湾山地的比较
        8.4.2 与海南山地的比较
        8.4.3 与西双版纳的比较
        8.4.4 与横断山脉的比较
        8.4.5 与高黎贡山的比较
        8.4.6 与峨眉山的比较
        8.4.7 与武陵山地的比较
        8.4.8 与秦岭山地的比较
        8.4.9 与南岭山脉的比较
        8.4.10 与武夷山脉的比较
        8.4.11 与浙皖山地的比较
第九章 罗霄山脉植物区系区划
    9.1 植物区系区划的基本概念
    9.2 植物区系分区原则及方法
    9.3 世界和中国区系区划概况
    9.4 关于华东区系区划的讨论
        9.4.1 华东地区属于华中省的观点
        9.4.2 华东地区独立为华东省的观点
        9.4.3 华东地区区系是否应成立为省
    9.5 罗霄山脉地区植物区系区划
        9.5.1 罗霄山脉内主体山地与其它区系相似性聚类
        9.5.2 罗霄山脉地区植物区系区划方案
第十章 罗霄山脉新种及新记录种
    10.1 新种
    10.2 江西省新记录
    10.3 罗霄山脉地区新记录种
第十一章 结论及讨论
    11.1 罗霄山脉植物区系有较强的亚热带性质
    11.2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呈现出明显的残遗性质
    11.3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发展历史
    11.4 罗霄山脉地区区系区划方案
    11.5 从罗霄山脉植物区系看东亚植物区的分异
    11.6 孑遗植物中的生物周期异常现象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名录
    附录2 罗霄山脉新纪录植物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致谢

(10)赣江流域生态经济价值与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赣江流域生态经济价值
    2.1 生态价值当量与生态经济价值
    2.2 数据来源与方法
    2.3 计算结果
3 赣江流域生态补偿分析
    3.1 博弈理论
    3.2 模型构建
    3.3 模型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四、铜鼓县人工阔叶林资源动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葛、粉葛和葛麻姆3个变种的生药学特征研究[D]. 谢璐欣.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鄱阳湖流域杉木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分异特征[D]. 刘亮英.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3]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干旱精准监测研究[D]. 甘元楠.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4]濒危植物金钱松核苷酸多样性与适宜分布区研究[D]. 张文秀.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5]湖南浏阳大围山及张坊镇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D]. 潘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基于林木分布格局的环洞庭湖典型阔叶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D]. 文益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6)
  • [7]集体林产权对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分析框架及原始证据[D]. 丁炯熙.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3)
  • [8]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D]. 董玮. 安徽大学, 2017(12)
  • [9]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D]. 赵万义. 中山大学, 2017(12)
  • [10]赣江流域生态经济价值与生态补偿研究[J]. 肖池伟,刘影,李鹏.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3)

标签:;  ;  ;  ;  ;  

铜鼓县人工阔叶林资源动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