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术语的日汉翻译

花草术语的日汉翻译

一、日汉花草用语对译(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明[1](2021)在《《日本中世的异文化接触》(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的文本是日本学者村井章介的历史学着作《日本中世的异文化接触》。该书出版于2013年8月,从对外关系史的角度描绘了日本中世时期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相互认识。译者选取了这本《日本中世的异文化接触》作为翻译原文本,拟借助纽马克的关联翻译法,完成目标选段、即序章的“多民族的空间——中世纪博多”、“中世的外交与禅寺、禅僧”、“禅宗的输入与‘日本化’”、第二章的“名为‘元’的时代”、“热闹的东海”、“贸易的结构——再考‘寺社造营料唐船’”、“‘渡来僧的世纪’之庆元与博多”以及第三章的“佛教与贸易”的翻译。译者希望通过对《日本中世的异文化接触》的翻译,帮助中国读者了解中世时期日本与周边国家的海上交通与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我们从域外视角更好地把握中国宋、元、明等时代的海外交流。本次翻译实践的目的是了解日本中世的文化交流,剖析原文本的语言特征,在关联翻译法的指导下解决翻译难点,以期获得读者容易接受的译本。关联翻译法的基本定义是,原作或目标语言越重要,翻译就越要恰当。语言的重要程度取决于文本的特定场景和委托人的标准,有时还取决于文本的价值。“贴近”是相对于译语的表现形式而言的,强调最接近对译的翻译,保存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并保持其用法。由于本文本属于历史学科的论说型文本,含有大量的专有名词、古文等重要的地方,因此译者选取关联翻译法以期正确处理这些重点以及难点。根据起点文本的具体情况,主要选取了纽马克提出的7种翻译方法中的释义翻译、成分分析和调整翻译。本报告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介绍,译者将逐一介绍作者、文本、文本的语言特点,以及本次翻译任务所采用的纽马克的关联翻译法等内容。第二部分为专有名词的翻译案例分析。包括佛教以及贸易相关专有名词的翻译、历史事件专有名词的翻译。译者将在关联翻译法的指导下探讨日文专有名词如何向中文进行转化。第三部分为同形异义词的翻译案例分析。讨论了根据关联翻译法,不同语义范围的同形异义词的处理方法。第四部分为句子翻译的案例分析。对原文本中含有だろう/であろう的句子的汉译方法进行尝试剖析。由于原文本是历史学着作,作者在描述历史事实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因此出现了很多含有だろう/であろう的句子。译者尝试对此类句型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尝试总结了不同分类的翻译方式。同时,针对原文本中出现的大量的古文、诗词以及少量的和歌、落书的翻译方式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是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总结。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世时期日本与中国之间是如何进行文化和贸易的交流。同时加深了对关联翻译法的理解,认识到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张景城[2](2021)在《《整理人生的禅意思考》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次翻译实践选自《整理人生的禅意思考》一书,其作者枡野俊明禅师是撰写禅宗普及读物的作家当中的佼佼者,近六年来其作品有20部以上被译成汉语,在中国各大图书网站均有销售,并获得了好评。在内容上,该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入门级的修禅技巧,由四个章节组成,分别具体地讲述了修禅的生活意义、修禅的路径、修禅与心的关系以及禅宗相关的艺术与历史,对中国读者心灵上的治愈与成长,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方面极具意义。由于篇幅限制以及文章翻译时问题的多寡,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其中的第一章和第三章作为翻译文本,原文共计28409字。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五个章节,分别为引言、翻译实践简介、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案例分析以及结语。其中,案例分析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由于该文本兼具信息型文本和表达型文本的特点,语言朴素平实,逻辑缜密,体现了真挚的本色美,故此次文本的难点是:在细节上保障译文的准确性的基础上,使译文符合汉语语境下的语言风格,满足中国读者的审美需求。为解决这一翻译困难,笔者选择将汉斯费米尔的目的论的作为宏观指导的翻译理论,将消极修辞作为微观操作的翻译理论,运用多种技巧对文本进行翻译,主要从适切、简明、连贯、庄雅这四大原则出发,微观上主要探讨了减译、增译、意译的使用。此次翻译实践从宏观和微观两大角度着手,尤其是消极修辞理论的应用在目前的日汉翻译实践报告中尚属罕见,可以说,选择本书作为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将会对今后同类型文本的日汉翻译提供一次有力的参考。

孙晓艺[3](2020)在《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实践报告书 ——以日本电影《羊与钢的森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电影作为一国文化创造的特定产物,在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不仅是本国电影,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轻而易举地获取国外的电影资源。在此背景下,为了让中国观众能观赏到国外优质电影的精髓,就需要将其内容翻译成中文。本报告以日本电影《羊与钢的森林》为实践对象。该电影是根据日本作家宫下奈都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出生在深山里的主人公外村,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终成长为一名优秀调音师的励志故事。该同名小说曾斩获许多奖项,但其电影完整版至今尚未有中文译版,因而无法向中国观众传递该影片精华。希望本次实践能为日语学习者理解日本社会文化提供些许帮助。此外,从口译的角度讲,该影片也堪称是提升口译能力的绝佳素材。其特点是口语、省略语多,与一般电影不同,影片中穿插着许多以正式口吻对电影场景进行解说的旁白。另外,由于电影同时播放画面和声音信息,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电影的一致性。本实践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实践任务的介绍。主要就口译实践背景、实践内容、实践对象的语言特点、实践意义以及实践过程进行说明。第二章总结了电影翻译的特点,并围绕本次口译实践的指导理论“释意理论”,从其翻译对象、翻译层次、翻译过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三章是电影翻译的实例分析。主要从“词汇重建”、“句子重构”、“篇章重构”三个角度进行实例分析,探讨“释意理论”中“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在口译中的具体方法。第四章是本口译实践的总结。对本次口译实践的问题点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

黎氏全[4](2020)在《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味觉作为基本的感觉之一,是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有了味觉,我们才可以认识美食、感受美味。而味觉是在饮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饮食的重要特征之一,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价值。因此,味觉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而,中国的语言学对味觉词的研究,从总体上看还不够丰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味觉词的语义方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汉外对比研究虽然众多,但着重于与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的对比。在越南,关于味觉词的研究寥寥可数,专门、系统地对汉越味觉词进行的对比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视角对汉越基本味觉词的语义、构词及语用三个层面的认知进行全面和细致对比,并尝试阐明这两种不同语言在味觉的词汇表征方面的异同和动因。论文选取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酸”、“甜”、“苦”、“辣”、“咸”和越南语中与之相对应的“chua”、“ng(?)t”、“d(?)ng(kh(?))”、“cay”、“m(?)n”为研究对象,首先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认知域的理论为基础,对味觉词的义域进行划分、定名及分析,然后把其分为“相同、相似、相异”三种情况去考察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的异同,从此阐释造成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此外,还采用了静态语言理论与动态言语实例结合法,探讨了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构词能力和语用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在语义方面,汉越味觉词呈现出共性多于差异性的特点,其中“苦”与“d(?)ng(kh(?))”语义基本相同;“酸”与“chua”和“甜”与“ng(?)t”语义共性大于差异性;“辣”与“cay”语义异同参半;“咸”与“m(?)n”语义差异性大于共性。此外,两者在语义引申方面体现出一些整体性的倾向:一是从语义引申的途径上看,在隐喻投射的过程中基本体现出了“味觉现象—生理感觉—心理感觉—抽象概念”的模式;二是从语境依赖程度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受到语境的影响;三是从语义指向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都倾向于内指,但倾向程度有时有所不同;四是从语义指称对象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使用范围有时不一致;五是从语义色彩上看,汉越味觉词的褒贬色彩大多相似。人类具有共同的认知方式和生理机制引起了汉越味觉词语义朝“同”的方向发展,但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约束导致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朝“异”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以认知、语言、文化三平面为基础,建立了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对比的阐释模式,从而寻求两者语义异同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认知角度看,我们发现造成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都具有共同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对味觉的感受大体一致。从语言角度看,作为语言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味觉词的引申意义会受到其所在的整个语言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语义表现的差异。而另一方面,语言接触又会使汉越味觉词语义产生很多相似之处。从物质文化看,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等直接影响了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偏好,这对汉越味觉词引申的结果和其隐含的褒贬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社会文化看,中越两国人民都受到深远的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很多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明显地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思维方式上,中越文化都重视二元统一,两国人民习惯于直观思维、内向思维。此外,佛教观念渗透到越南人的思想意识中并给越南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都是造成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有异有同的重要原因。(二)在构词方面,汉越两种语言的味觉形容词的构词法从宏观上看大异小同。从结构上看,汉语味觉词仅有附加式、复合式两种构词方式,而没有重叠式的构词法,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方式分为重叠式、附加式、复合式三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重叠式上看越南味觉词具有零基式重叠AA和部分重叠AA式等两种类型。从附加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均有“词根+叠音后缀”(ABB式)和“词根+不叠音后缀”两种类型,其中以ABB附加式为主,A词根是基本味觉词。然而,在越南语ABB式里有一些AB、BB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从复合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又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本味觉+基本味觉”;第二类是“基本味觉词+其他成分”。汉越味觉词在复合式的第一类构词法中完全对应。第二类构词法中,汉越味觉词存在共同点和不同点。其共同点是由基本味觉词与其他词素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词,这些复合词不仅表示味道,而且大多带着引申意义;但整体上看,在复合式的构词方式上,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能力与汉语味觉词相比,较为薄弱。越南语“基本味觉词+其它成分”组合只有联合式、偏正式复合词,而汉语除了联合式、偏正式之外,还有动宾式及主谓式复合组合。这也是两者复合式在第二类构词法中的不同点。(三)在语用方面,我们从交际对话、形容词生动形式和固定短语三个角度去研究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汉越基本味觉词都呈现出很多特殊的语用特点。在交际对话中,汉越味觉词既遵循又违反合作原则。在形容词生动形式中,汉越味觉词能够改变词语的语义程度、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在固定短语中,汉越味觉词主要出现在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语等固定短语。这些短语信息丰富,形式简洁,语言生动,语体鲜明,语义蕴含着民族深刻的处世之道和哲学思维。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丰富了隐喻理论和味觉相关的研究。在实践上,不仅加深我们对汉越味觉词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我们更好地认识中越两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颇有裨益,同时还为汉越词汇教学、词典编纂、翻译工作提供了积极的贡献。

田丹[5](2020)在《《王朝盛饰—平安朝之色》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实践报告基于笔者参与的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申报的2019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天水冰山录》染色色名系谱及染色工艺复原研究,在该课题组中负责翻译日本染色专家松本宗久的《王朝盛饰——平安朝之色》。该专着共分三章:“王朝盛饰—平安朝之色”、“染色材料与染色法”和“‘平安朝之色’染色法”。因受篇幅限制,笔者选取了“延喜式选三十六色”和“‘平安朝之色’染色法”两部分作为本实践报告的翻译研究对象。围绕专有名词、染色材料和染色方法等内容,从词语、短语、句子以及语篇等角度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研究,并将专着中的三十六种染色色名和计量单位等汇总整理成一览表。笔者根据《王朝盛饰——平安朝之色》原文的语言表达既有科技类文本的严谨简洁,又有文学类文本的优美细腻等特点,选择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按照动态理论的“信息对等”、“表达自然流畅”、“目的语读者阅读感受应与原文读者阅读感受相似”等要求,力求译文的内容信息准确、表达自然通顺。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翻译前要仔细分析原文本特点,明确翻译目的,确定文本适用的翻译理论;第二,在翻译专业术语时,必须字斟句酌,将每一个术语翻译精准到位;第三,在翻译文学性较强的语句时,应当避免逐字逐句或形式呆板的“硬译”;第四,撰写翻译实践报告时,如何紧密地将理论与实践二者相结合以及对日汉翻译理论进行创新是难点,翻译中依靠译者经验的部分较多。笔者认为优秀的译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宽广的知识面和高度的责任心,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研究翻译理论、揣摩翻译技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逐渐提升综合翻译水平。

孙韬[6](2020)在《《唐话纂要》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本江户和明治两个时代(1716—1912)开启了日本汉语教学的鼎盛阶段,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影响的汉语教科书,其中,冈岛冠山编纂的汉语口语教材《唐话纂要》于1716年付梓,用以教授日本的汉语初学者或来往商贾掌握汉语基本口语,生动又详尽地描述了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口语性强,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唐话纂要》词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就特色词汇进行了专门考察,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唐话纂要》词汇的研究价值进行概述。首先以《唐话纂要》的文本为载体,阐释了该书的时代性和语料的真实性;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唐话纂要》所收录词汇的丰富性和层次性;最后,从词汇角度看《唐话纂要》的语言特点,进一步探讨《唐话纂要》的词汇价值。二、对《唐话纂要》词汇进行穷尽式考释。将其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在唐以前产生而在近代汉语中继续使用的词语,二是在近代汉语时期才产生的词语。从这些词的构成来看,有些是口语词,有些是方言词,有些词语历经了词汇化的过程。继而,我们将一部分词语置于现代汉语的方言层面进行共时分析,探求《唐话纂要》词汇的南方官话特点。三、对《唐话纂要》的中日流向词进行研究。《唐话纂要》中的中日流向词指的是通过以《唐话纂要》为代表的日本汉语官话教科书借入日语的汉语词汇,这些词汇产生于汉语史的各个阶段,包括“借形词”“改造词”“假名词”。同时,运用概念化的理论,对借词的词义概念进一步探讨。中日流向词在《唐话纂要》中的使用状况,反映了汉语借词对现代日本词汇系统的深远影响。四、针对《唐话纂要》词汇的产生与发展展开论述。《唐话纂要》词汇有着显着的双音化趋势,从双音词的演变角度观察,首先是缀词和同素异序词的发展;其次是部分词汇的双音化进程,主要有短语、句法结构以及跨层结构的词汇化,体现了《唐话纂要》词汇在汉语史上产生与发展的总体规律。

崔亚蕾[7](2019)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存在大量中日同形词。一般认为,由于中日同形词的存在为中日互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中日同形词虽然字形相同,在词义、搭配习惯、文体、褒贬色彩等诸多方面却往往存在差异,因此经常发生误译或翻译不当等情况。本研究从翻译目的、预期受众、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等多维度探讨了《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卷的两个日译本中的中日同形词翻译问题。考察了翻译目的的差异对同形词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具体译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同形词翻译的受众接受效果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新的同形词翻译方法分类。本研究对今后的中央文献同形词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提出了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翻译目的选择多样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原则。同时,本研究对于除政治文献以外的同形词翻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因此,《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研究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同时也丰富了同形词本身的翻译研究,无论是从政治文献翻译的特殊意义还是一般性翻译的普遍意义来看,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首先,通过对《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主要译者和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对相关历史资料的考证,回溯了两个日译本翻译的时代背景、翻译目的、预期读者、翻译过程等,探究了这些要素对译者在翻译同形词时思考与选择的影响。在中央文献特别是领袖着作日译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并具有较为珍贵的史料价值。不仅如此,通过译者访谈等研究方法,明确了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由于翻译目的及预期读者的不同而产生了对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选择上的差异,探讨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今后中央文献以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所具有的科学指导意义。其次,通过受众问卷调查,对两个日译本的同形词翻译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接受本次调查的日本受众人数高达234名,且分布较为均衡,保证了问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同形词翻译研究中如此大规模的受众问卷调查尚属首次。具体调查方法是将两个译本中一方翻译成同形词,而另一方翻译成其他表达的部分进行抽取,进而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同形词展开对比分析。基于对比分析的结果,设计并实施了受众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全面考察分析了两个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在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并从词义、搭配、文体、褒贬色彩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受众接受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通过译本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推进了同形词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首次依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同形词的翻译方法进行了6种新的划分:(1)移植;(2)解说;(3)加译;(4)译为其他汉语词;(5)译为非汉语词;(6)不译。其中(1)到(3)的翻译方法采用了保留“同形词”形式的“异化”翻译策略,而(4)到(6)的翻译方法则采用了不保留“同形词”形式而侧重传递原文内容的“归化”翻译策略。在此基础上考察两个译本中的同形词在翻译方法上体现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结合译文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揭示出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今后中央文献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的日译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本研究发现,风媒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感兴趣、并有汉文训读(「汉文训読」)基础的一部分知识层次较高的受众的需求。正是基于对受众的这种预期,该译本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上较多地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则更多地使用了直接“移植”的方法。而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的同形词在采用“移植”的方法直接用于日语译文的时候,产生了词义不明、与前后词语之间搭配不当、文体过于生硬、汉语和日语中的褒贬色彩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了受众的理解和接受。而外文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日本民众更好地“理解这些年中国历史变化和今后局势发展”,并未将预期的受众只限定于有较好的「汉文训読」(汉文训读)基础的知识层,因此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策略上既有“异化”又有“归化”,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也没有局限在直接“移植”上,而是选择了更为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外文社译本采用的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更为自然易懂,更易被日本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柴子倩[8](2019)在《日语惯用语的喻体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惯用语是一种短小定型、意义有所引申的日常习语。汉语和日语都有各自的惯用语体系,均通过比喻等各种修辞手法以大量的、丰富而准确的、生动而凝练的内容和形式反映人们对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认知,成为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表层意义与实际意义不等值,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形式变化的多样性,惯用语成为非母语学习者习得的一个难点。本论文在诸多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用认知及文化语言学的方法将日汉惯用语的喻体选择分为身体、动植物、人造物与自然四类,在此基础之上,将日汉惯用语的喻体和喻义进行对比,其对应分为“喻体相同且喻义相同”、“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喻体不同而喻义相同”、“喻体只存在于日语中”和“喻体只存在于汉语中”五类,从而进行全面的量化比较分析。其次,在量化对比大量日汉惯用语的基础上,探讨总结日汉喻体选择的制约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以期对今后的日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霞[9](2018)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以《如风·母亲的信》翻译实践为例》文中指出中日两国存在文化差异,反映在词汇上就是文化负载词。日语中的某些词汇译成中文时找不到与其完全对应或对等的词汇,便形成了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本民族特有;第二,无法与译语对应。因此,在翻译这种词汇时有必要将其文化内涵翻译出来。要翻译出其文化内涵就要使用相应的翻译方法,而翻译方法的使用是本实践报告的重点和难点。本实践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文化负载词的日汉翻译方法问题,在实践素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以及先行研究,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重新整合、分类。本实践报告总结了加注、阐释、替代几种翻译方法。加注法是一种忠实于源语的翻译方法,当词汇包含的文化信息较为简单时,可采用文内加注的翻译方法。当词汇包含的文化信息内容较长时,可以采用脚注的方法。阐释法是对词汇进行解释性翻译的一种方法。有些词汇均存在于汉日两种语言中,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变迁,这类词汇在两民族中各自有着不同内涵,容易被译者和读者混淆。此时,采用阐释法将源语词汇的真正含义补充出来。替代法是将源语中的文化意象转换成译文读者所熟悉的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当源语词汇的文化意象与译文读者所熟悉的文化意象相差较大时,译文读者不容易理解,可以采取替代的翻译方法。它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从而充分地理解原文意旨。但是,替代法要求译者本身具有较高的汉语素养,这就需要译者自身的努力。笔者使用以上翻译方法才顺利地完成实践素材的翻译。但另一方面,本实践报告在许多用词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这与笔者本人的学习素养有关,需要在将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王雪聪[10](2018)在《《走近日本的颜色》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工艺保护意识的兴起以及大众环保意识的整体提高,曾一度失传的草木染技术也正在复兴。《走近日本的颜色》作者吉冈幸雄是日本知名染织大师。他毕生致力于研究古典籍中的古老染色技术,复原了466种失传的古老颜色,为草木染工艺的复兴做出了突出贡献。《走近日本的颜色》介绍了经吉冈幸雄研究《源氏物语》、《延喜式》等古老典籍复原的上百种日本传统色彩及其染制方法,这对于中国草木染专家还原古典籍原始色彩有重要的借鉴性意义、也为复兴中国传统草木染工艺提供了技术性支持。因此,这本书的翻译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笔者对于《走近日本的颜色》的第一章、第二章进行的翻译实践作为基础撰写而成的。本翻译实践报告由引言、翻译过程描述、文本分析与翻译理论的指导、案例分析、结语五部分组成。笔者通过对文本分析,将文本分为平实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针对以上文本特点,笔者将译文文本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内容及形式的审美再现,在案例分析中说明了具体采用的翻译技巧。对于以信息传递为主的平实性语言的翻译,笔者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直译加注释、转译等翻译方法。对于以传递美感的描述性语言的翻译,笔者在刘宓庆翻译美学的指导下,发挥审美心理,打破原文表层结构,多发掘其引申义,运用形象表达力图再现原文的意境美、韵律美以及形式美。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经验教训:一是对于色彩类专业术语的翻译要从文本本身入手,分析日本特有传统色的命名规则,再查阅相关平行文本,选择最专业的翻译方法。二是对于描述性语言的翻译,应当有宏观及微观的双层把握,即宏观上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微观上做到“炼字”以再现字词的翻译美。

二、日汉花草用语对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汉花草用语对译(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中世的异文化接触》(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翻訳任务について
    1.1 着者の绍介
    1.2 起点テキストの绍介
    1.3 起点言语の特徴
    1.4 翻訳指导理论
        1.4.1 関连翻訳法の基本的概念
        1.4.2 関连翻訳法の内容
第二章 専门用语の翻訳の実例分析
    2.1 仏教の専门用语の翻訳
        2.1.1 人名の翻訳
        2.1.2 寺社名の翻訳
        2.1.3 文献名の翻訳
        2.1.4 特殊な仏教用语の翻訳
    2.2 贸易関连用语の翻訳
    2.3 歴史的事件の専门用语の翻訳
第三章 同形异义语の翻訳の実例分析
    3.1 日本语の意味范囲が中国语の意味范囲より大きい例
    3.2 中国语の意味范囲が日本语の意味范囲より大きい例
    3.3 中国语の意味范囲と日本语の意味范囲が交差する例
    3.4 中国语の意味范囲と日本语の意味范囲は交差しない例
第四章 文の翻訳の実例分析
    4.1 「だろう」と「であろう」を含む文の汉訳
        4.1.1 「だろう」と「であろう」の混用について
        4.1.2 「だろう」と「であろう」の意味について
        4.1.3 「だろう」と「であろう」の文法的な解釈
        4.1.4 「主観的推量」に属する场合
        4.1.5 「主観的判断」に属する场合
        4.1.6 「主観的疑问」に属する场合
        4.1.7 まとめ
    4.2 韵文の翻訳の実例分析
        4.2.1 和歌の翻訳
        4.2.2 落书の翻訳
        4.2.3 偈颂の翻訳
    4.3 古典文献の翻訳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附録Ⅰ:原文
附録Ⅱ:訳文
谢辞

(2)《整理人生的禅意思考》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
    1.2 翻译报告的意义与实用价值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2.1 翻译实践内容
    2.2 翻译实践流程安排
第3章 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
    3.1 文本分析
    3.2 译前准备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适切原则
        4.1.1 专业术语的翻译
        4.1.2 一般词汇的翻译
    4.2. 简明原则
        4.2.1 直接引用的翻译
        4.2.2 注释的翻译
    4.3. 连贯原则
        4.3.1 情节转换的翻译
        4.3.2 逻辑衔接的翻译
    4.4. 庄雅原则
        4.4.1 古典语法的翻译
        4.4.2 多义词的翻译
第5章 结语
    5.1 对翻译理论与修辞的认识
    5.2 翻译实践的不足与反思
    5.3 翻译实践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附录2 术语表
附录3 导师核准意见书
致谢

(3)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实践报告书 ——以日本电影《羊与钢的森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はじめに
第一章 実践任务の绍介
    1.1 実践の背景
    1.2 実践対象の内容
    1.3 実践対象の言语特徴
    1.4 実践の意义
    1.5 実践のプロセス
第二章 映画翻訳の特徴と実践における指导理论
    2.1 映画翻訳の特徴
    2.2 「意味の理论」について
第三章 映画翻訳における実例分析
    3.1 语汇の再构筑
    3.2 文の再构筑
    3.3 谈话の再构筑
第四章 まとめ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付録一:原文
附录二 :译文
谢辞

(4)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1.2.2 越南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1.2.3 汉越味觉词的对比研究
        1.2.4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研究范围
        1.3.1 味与味觉
        1.3.2 味觉词的定义及分类
        1.3.3 基本味觉词及研究对象
    1.4 理论依据
        1.4.1 语义对比的理论框架
        1.4.2 差异解释的阐释模式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语料说明
第二章 汉越“酸/chua”语义对比
    2.1 汉越“酸/chua”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2.2 汉越“酸/chua”语义统计及分析
        2.2.1 “酸/chua”的语义分布统计
        2.2.2 “酸/chua”语义内涵分析
    2.3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总结
        2.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2.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2.4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原因
        2.4.1 认知因素
        2.4.2 语言因素
        2.4.3 文化因素
第三章 汉越“甜/ng(?)t”语义对比
    3.1 汉越“甜/ng(?)t”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3.2 汉越“甜/ng(?)t”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3.2.1 “甜/ng(?)t”的语义分布统计
        3.2.2 “甜/ng(?)t”的语义内涵分析
    3.3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总结
        3.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3.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3.4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原因
        3.4.1 认知因素
        3.4.2 语言因素
        3.4.3 文化因素
第四章 汉越“苦/d(?)ng(kh(?))”语义对比
    4.1 汉越“苦/d(?)ng(kh(?))”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4.2 汉越“苦/d(?)ng(kh(?))”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4.2.1 “苦/d(?)ng(kh(?))”的语义分布统计
        4.2.2 “苦/d(?)ng(kh(?))”的语义内涵分析
    4.3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总结
        4.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4.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4.4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原因
        4.4.1 认知因素
        4.4.2 语言因素
        4.4.3 文化因素
第五章 汉越“辣/cay”语义对比
    5.1 汉越“辣/cay”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5.2 汉越“辣/cay”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5.2.1 “辣/cay”的语义分布统计
        5.2.2 “辣/cay”的语义内涵分析
    5.3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总结
        5.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5.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5.4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原因
        5.4.1 认知因素
        5.4.2 语言因素
        5.4.3 文化因素
第六章 汉越“咸/m(?)n”语义对比
    6.1 汉越“咸/m(?)n”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6.2 汉越“咸/m(?)n”语义统计及分析
        6.2.1 “咸/m(?)n”的语义分布统计
        6.2.2 “咸/m(?)n”的语义内涵分析
    6.3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总结
    6.4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原因
第七章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
    7.1 汉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7.1.1 重叠式
        7.1.2 附加式
        7.1.3 复合式
    7.2 越南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7.2.1 重叠式
        7.2.2 附加式
        7.2.3 复合式
    7.3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分析
        7.3.1 重叠式对比
        7.3.2 附加式对比
        7.3.3 复合式对比
第八章 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8.1 汉越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1.1 交际对话的合作原则
        8.1.2 汉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1.3 越南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2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2.1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类型
        8.2.2 汉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2.3 越南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3 汉越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3.1 汉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3.2 越南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4 总结
第九章 结语
    9.1 本论文的基本结论
        9.1.1 关于汉越味觉词语义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
        9.1.2 关于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原因的阐释
        9.1.3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构词方式
        9.1.4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9.2 研究反思
        9.2.1 创新之处
        9.2.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5)《王朝盛饰—平安朝之色》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导言
1. 翻译项目概述
    1.1 翻译项目介绍
    1.2 翻译项目意义
2. 翻译任务描述
    2.1 作者简介
    2.2 译前准备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修改
3. 翻译理论介绍
    3.1 对等理论创始人奈达简介
    3.2 动态对等翻译理论的内涵
    3.3 对本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4.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4.1 词语的翻译
        4.1.1 多义词的翻译
        4.1.2 专有名词的翻译
    4.2 短语的翻译
        4.2.1 定语短语的翻译
        4.2.2 状语短语的翻译
    4.3 句子的翻译
        4.3.1 名词谓语句的翻译
        4.3.2 被动句的翻译
    4.4 和歌的翻译
    4.5 汉文训读的翻译
5. 总结
    5.1 实践总结
    5.2 译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参考书目(非直接引用)
附录二: 色名术语对照表
附录三: 计量单位对照表
附录四: 《王朝盛饰——平安朝之色》委托翻译合同
附录五: 原文
附录六: 译文
致谢

(6)《唐话纂要》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和重要性
第一章 《唐话纂要》词汇的研究价值
    第一节 《唐话纂要》语料的时代性和真实性
    第二节 《唐话纂要》词汇的丰富性和层次性
    第三节 从词汇角度看《唐话纂要》的语言价值
第二章 《唐话纂要》词语考释
    第一节 《唐话纂要》词语考释的范围、思路及内容
    第二节 《唐话纂要》词语的历时考释
    第三节 《唐话纂要》方言词的共时分布
第三章 《唐话纂要》中日流向词研究
    第一节 《唐话纂要》中日流向词的界定
    第二节 《唐话纂要》中日流向词考察
    第三节 《唐话纂要》中日流向词的概念化
第四章 《唐话纂要》词汇的发展与变化
    第一节 《唐话纂要》词汇的双音化
    第二节 《唐话纂要》双音词的产生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及《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综述
    2.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研究
        2.1.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2.1.3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日本的研究现状
    2.2 中央文献中译外研究
    2.3 多译本对比研究
    2.4 《邓选》的中译外研究
    2.5 《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研究
        2.5.1 《邓选》中文版出版情况
        2.5.2 《邓选》日译本出版情况
        2.5.3 《邓选》日译本译者研究
        2.5.4 小结
    2.6 同形词研究
        2.6.1 同形词的界定与分类
        2.6.2 同形词的先行研究
        2.6.3 同形词翻译研究现状
第三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3.1 本文的同形词语料
    3.2 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3.2.1 问卷调查概要
        3.2.2 问卷的选词标准
        3.2.3 问卷的题目设定
        3.2.4 问卷的调查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受众问卷调查的同形词日译研究
    4.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意差
        4.1.1 译为非同形词更易理解
        4.1.2 译为同形词更易理解
    4.2 问卷调查结果没有显示有意差
    4.3 小结
第五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译法分析
    5.1 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分类
    5.2 具体译例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的总结
    6.2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6.3 今后的展望
参考文献
日本语要旨
附录 I 风媒社译本译者访谈记录
附录 Ⅱ 《邓选(1975—1982 年)》卷日译本同形词译文对比
附录 Ⅲ 受众问卷调查表
附录 Ⅳ 受众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附录 Ⅴ 受众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附录 Ⅵ“《邓小平文选》日本版出版纪念会”的相关照片资料
附录 Ⅶ 胡耀邦同志为祝贺《邓小平文选》在日本出版所作的题词
博士期间科研及获奖

(8)日语惯用语的喻体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日汉惯用语的定义
    二、日汉惯用语喻体的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结构
第一章 日汉惯用语的动植物喻体比较
    第一节 日汉惯用语的动物喻体比较
        一、喻体相同且喻义相同
        二、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
        三、喻体不同而喻义相同
        四、喻体只存在于日语中
        五、喻体只存在于汉语中
    第二节 日汉惯用语的植物喻体比较
        一、喻体相同且喻义相同
        二、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
        三、喻体不同而喻义相同
        四、喻体只存在于汉语中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日汉惯用语的身体喻体比较
    第一节 日汉惯用语的身体部位喻体比较
        一、喻体相同且喻义相同
        二、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
        三、喻体不同而喻义相同
    第二节 日汉惯用语的身体器官喻体比较
        一、喻体相同且喻义相同
        二、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
        三、喻体不同而喻义相同
        四、喻体只存在于日语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汉惯用语的人造物喻体比较
    第一节 日汉惯用语的“衣”、“食”喻体比较
        一、喻体相同且喻义相同
        二、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
        三、喻体不同而喻义相同
        四、喻体只存在于日语中
        五、喻体只存在于汉语中
    第二节 日汉惯用语的“住”、“行”喻体比较
        一、喻体相同且喻义相同
        二、喻体不同而喻义相同
        三、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
        四、喻体只存在于日语中
        五、喻体只存在于汉语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汉惯用语的自然喻体比较
    第一节 日汉惯用语的自然现象喻体比较
        一、喻体相同且喻义相同
        二、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
        三、喻体不同而喻义相同
        四、喻体只存在于汉语中
    第二节 日汉惯用语的自然景观喻体比较
        一、喻体相同且喻义相同
        二、喻体不同而喻义相同
        三、喻体不同而喻义相同
        四、喻体只存在于汉语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汉喻体选择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民族思维
        一、思维意识
        二、审美价值观念
    第二节 民族文化背景
        一、自然生存环境
        二、宗教信仰
        三、生活风俗习惯
        四、历史文化及典故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以《如风·母亲的信》翻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翻译实践背景及报告结构
    1.1 翻译实践背景
    1.2 报告结构
第二章 文化负载词的相关研究及本实践报告观点
    2.1 文化负载词
    2.2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2.3 本实践报告的观点
第三章 翻译实践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3.1 加注
        3.1.1 文内加注
        3.1.2 脚注
    3.2 阐释
    3.3 替代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4.1 总结
    4.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10)《走近日本的颜色》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1.1 翻译项目简介
    1.2 翻译项目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审读、润色、定稿
第3章 文本分析与翻译理论的指导
    3.1 文本分析
    3.2 翻译理论的指导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信息的准确传递
        4.1.1 专业术语的翻译
        4.1.2 定语句的翻译
    4.2 内容及形式的审美再现
        4.2.1 惯用语的审美再现
        4.2.2 修辞手法的审美再现
        4.2.3 标题的审美再现
第5章 结语
    5.1 翻译实践总结
    5.2 翻译感悟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附录2 术语表
附录3 导师核准意见书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译着、论文以及从事的口笔译实践活动
致谢

四、日汉花草用语对译(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中世的异文化接触》(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刘明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整理人生的禅意思考》翻译实践报告[D]. 张景城.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3]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实践报告书 ——以日本电影《羊与钢的森林》为例[D]. 孙晓艺. 青岛大学, 2020(02)
  • [4]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D]. 黎氏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王朝盛饰—平安朝之色》翻译实践报告[D]. 田丹.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6]《唐话纂要》词汇研究[D]. 孙韬. 兰州大学, 2020(12)
  • [7]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D]. 崔亚蕾.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8]日语惯用语的喻体对比研究[D]. 柴子倩.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9]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以《如风·母亲的信》翻译实践为例[D]. 赵霞. 吉林大学, 2018(01)
  • [10]《走近日本的颜色》翻译实践报告[D]. 王雪聪.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8(10)

标签:;  ;  ;  ;  ;  

花草术语的日汉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