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声调的翻译

文学作品声调的翻译

一、文学作品中口气的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黄德海[1](2021)在《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文中认为金克木,一代学人,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学贯东西,知兼古今,以小学学历而卓然成家,和季羡林、张中行、邓中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本文按年谱体例分上、中、下三编,以学习时代、为师时代、神游时代为界,细致梳理先生近九十年的传奇人生,得窥先生读书与治学的独到之处。青年学者黄德海以至诚之心、文学之笔,沿途追索,处处志之,甚而独出新裁,引领读者跟随先生足迹,去读书"偷学问",开阔视野。如此,经由两代学人之循循善诱,令人得悟先生自学之方法及自强之信念。这一部编年录,演化成并非虚构的成长小说,对于喜欢读书之人,甚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都有诸多启迪意义,亦给后生晚辈留下一份珍贵的生命记录。

李玲[2](2021)在《儿童文学汉译中的审美再现 ——《爱丝·登特和不可思议的细菌》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登特和不可思议的细菌》(Alice Dent and Incredible Germs)为文本,其作者为威尔士公共卫生及传染病控制顾问格温·洛(Gwen Lowe),目前尚无中译本。该文本用词简单、语言幽默、充满童趣,讲述了一个友谊与冒险的故事。该文本的主要翻译难点是再现原文的审美特征,即再现出儿童文学的美学韵味,让目的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审美体验。傅仲选的翻译美学理论认为审美构成按其性质可分为形式美和内容美。就笔者所选的文本而言,儿童文学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语音和语相层面,而儿童文学的内容美则主要体现在修辞和语体层面。为了解决翻译难点,笔者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意译、改译的翻译方法以及增译、减译等翻译技巧。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加深了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理解,也提升了翻译实践水平。笔者期望此翻译实践报告能够为儿童文学翻译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思路、参考和借鉴,为儿童文学翻译和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赵文琦[3](2021)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文体风格的再现 ——《雪松街的怪物》(第1-5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基于美国儿童文学青年女作家劳伦·奥利弗所着的《雪松街的怪兽》前五章的翻译实践。该书讲述的是各种怪物在森林中冒险,主人公科迪莉亚和她父亲敢于拯救那些在森林中遇险的怪物,在与怪物们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温馨、有爱又出乎意料的故事。该文本属于文学中的儿童文学文本。本文本的题材新颖,视角独特,受众定位准确,可值得研究的翻译现象数量较多且较为典型,尤其是针对儿童受众群体本身体现出的文学性。笔者在确保译文准确性的前提之下,结合受众群体和文本情境尽可能地再现该文本的文体风格。该文本的文体风格较为鲜明,主要体现在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方面。形式标记主要通过音系标记、句法标记、修辞标记三方面来具体展现;非形式标记主要通过表现法和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两方面来表现。笔者在对形式标记进行翻译的时候主要运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在确保译文准确性的前提之下,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形式或采用转换的形式将其转化为中文的相关对应表达。而在对非形式标记进行处理的时候采取意译为主、直译为辅的翻译方法,以尽可能地保留童趣性,激发读者的想象力。通过此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笔者希望此报告今后能为研究此类文本的译者在翻译及完成后续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徐航[4](2021)在《韩国儿童文学《让压力消失的基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报告以韩国儿童文学《让压力消失的基拉》一书的翻译实践为基础,总结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针对儿童文学类文本提出了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总体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介绍。主要包括文本简介、自我管理类儿童文学的特点以及选题的意义与价值三个部分。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主要包括翻译文本相关准备、译前准备、校对三个方面。其中翻译文本相关准备包括文本分析和受众分析两个方面。译前准备包括翻译理论准备、翻译工具的准备。校对分为自我校对和他人校对两个部分。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基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笔者主要从突出表达功能和突出呼唤功能两方面分别对本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了翻译方法和策略。其中突出表达功能的翻译又分为突出语言风格的翻译和突出文化色彩的翻译,本次翻译实践文本属于自我管理类的儿童文学作品,自我管理类的儿童文学作品意在表达的传递,而此次的翻译实践文本以儿童为目的对象和以文学为题材,重点探讨在翻译中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语言风格特点和文化色彩。而突出呼唤功能的翻译又分为呼唤主观行动的翻译与呼唤社会思考的翻译,作者希望遇到同样问题的读者从该作品有所收获,希望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儿童的心理问题,因此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反复斟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更好地达到呼唤的效果。第四部分是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总结。在这一章中,笔者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中的经验和收获,以及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不足,并归纳出未来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和为此应作出的努力。

洛绒涛格[5](2021)在《居·弥旁“利美”观研究》文中认为佛教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至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传播语言载体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分流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连同南传佛教被称为三大佛教体系。经过传播变迁,在同一佛教体系中也分流出不同的宗派。汉传佛教中的禅宗、净土、天台、法相、华严等流派在唐朝时就已经形成。藏传佛教传统,从后弘期陆续出现了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教派。不管是那支汉藏佛教流派,其众多分支的形成从一方面体现了当时对于外来多元文化的包容,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的理解、阐释、本土化过程的结果。历史上在藏传佛教教派之间,经过不断的交流沟通逐渐产生了一种相互尊重、融和发展、“在不危害他宗的前提下弘扬自己教派”的“利美”观。这一理念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形成一股思想潮流,对藏传佛教的发展和变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纪,国内外的学者们才开始注意到19世纪康区德格土司领地内发生的所谓“利美”思想运动的存在,由此开始了这一主题的研究。它汇集了许多人的智慧,是由佛教学者倡导、响应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利美”活动的主要倡导者绛阳钦则旺波和工珠·云丹嘉措等人的“利美”观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而作为倡导“利美”活动的其他人物却缺少研究,尤其是对“利美”活动的第二代关键人物居.弥旁的“利美”观缺乏系统地研究。本论以居.弥旁的“利美”观为题,在前人对“利美”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文献梳理、对比、田野考察、历史考证等方法,以求通过对弥旁“利美”观的个案进行研究,探析“利美”观的发展、影响和现实意义。文中对居.弥旁家族的相关记载作了探究;梳理、考证绘制了弥旁年谱简表,对弥旁的生平大事作了系统的梳理;探析了19世纪的“利美”活动的缘由,追根溯源“利美”观的源流,尤其对德格土司政体出现的“利美”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弥旁一生的讲、辩、着、观修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弥旁的“利美”观既有传承前人的继承,也有与其他佛学学者不一样的特色:弥旁在尊重他宗的“利美”原则下,大力复兴宁玛教派的显密重要论典,尤其阐释藏传佛教前期的瑜伽行中观哲学思想,与持应成中观见佛教哲学思想的学者展开了多方位、深层次的佛学对话,为教派间思想文化对话创造了文明、和谐的范本;弥旁的中观和《慈氏五论》等显宗方面的注疏以及密宗文本的阐释改变了宁玛派“重密轻显、重伏藏轻经藏”的讲经传统;弥旁以济世利民的入世思想大力复兴传统文化,为世俗文化的诸多领域留下了重要的着作。时至21世纪的今天,面对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平等和谐地交流、对话、沟通,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宗教思想的和谐关系着地区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研究传统的“利美”观,应对前所未有的多元宗教文化交流,具有理论和社会现实意义,值得继续关注和研究。

张楠[6](2021)在《英汉小说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与翻译补偿 ——以《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为例》文中提出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缩影,其广泛传播能够有效促进各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文学翻译活动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各民族之间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文化缺省问题很可能会给译文读者造成严重的理解障碍。因此,译者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需要发现这些文化缺省现象并进行补偿,提升语篇的连贯性,帮助读者消除理解障碍,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外国文学的魅力。本文以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中篇小说《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为案例,使用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归纳总结文中出现的文化缺省现象,并提出相应的翻译补偿策略,力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原语文化,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韩文羽[7](2020)在《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两个三角”、情态系统,借鉴语体语法、语法化、主观性与主观化、认知语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运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对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作出描写与分析。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范围(共12个成员),并将其分为“必”类(必、必定、必然、必将、势必)、典型“定”类(定、定然)、“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边缘“定”类(一定)四类。本文的着重研究对象是“必”类。全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是回顾选题缘起,说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综述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在副词和情态系统中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一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以五条参考标准来界定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和范围:1.状位性:位置固定,不能位于主语前,基本出现在句中,大多为VP副词。2.一般出现在“是”的前面。3.表否定情况时,通常出现在“不”的前面。4.主观性:主观评注不是表现在句法位置的最外层,而是命题意义的最外层。5.前置性:和他类副词(指情态副词以外的他类副词)共现、连用时基本位于最前面。另一方面结合句法分布特征、语体和原型理论为根据上述标准确定的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成员划分类别:1.“必”类:必、必定、必然、势必、必将2.典型“定”类:定、定然3.“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4.边缘“定”类:一定第三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我们从三个平面入手,考察了“必”最常见的句法位置、“必”与他类词的同现关系(如“必”可以后接光杆动词和光杆形容词,并可以用【+持续性】对其后接动词进行归纳)、“必”的古今词义对比、“必”的语义活跃因子、“必”的语义指向(提出间隔后指和紧邻后指的区别),“必”与语体、句类、句态、“体”以及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的语用关系,并通过这些语用关系透视“必”在句法形式上的表现,分析“必”能够出现在广告语体中的原因。第四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这一章同样从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三个角度分析“必定”的语法功能,在描写“必定”与否定词、他类副词、动词、形容词及句末语气词的同现情况时,对比“必定”与“必”的共性与个性,分析“必定”与“一定”具有相似功能的原因,并通过“必定”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和所分布的语体、句类、句态、“体”规律,可连接的三种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真值程度的关系,发现并解释“必定”句法现象的产生原因,对比“必定”与“必”语法功能的异同。第五章通过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研究“必然”的语法功能。“必然”是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核心成员,因此我们采用与“必然”相关的语义特征对这一类情态副词进行命名。“必然”既能够显现大多数成员具备的典型特征,也会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现代汉语中的“必然”因为具有不同的词性,所以根据它与否定词、他类副词、情态动词的连用情况,可以对其副词词性作出界定。句法形式不仅和普遍语法理论相关,根本上直接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甚至交际意图可以对语言形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必然”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它与“知道”、“认为”、“想到”等认知类谓宾动词及后面解释说明内容的语义关系,说明其对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的指向辖域,并探讨“必然”与句类、句态、语体、“体”以及“必然”连接因果关系下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的能力,并总结“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差异。第六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为方便“势必”同其他“必”类作出对比,本章的考察项目和“必定”、“必然”一致。但因“势必”是由跨层结构凝固而成的副词,具有特殊的词汇化过程,所以我们对此作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势必”和“必然”、“必将”是共性较强的三个副词,所以在本章会加强“势必”同“必然”的对比,并在下一章继续对“势必”和“必将”作出对比。由于“势必”可能具有消极的情态倾向,所以它在交际中可以发挥交互主观性的作用,即消极意义不一定作用于当前句,可能作用于听话者也可能作用于交际双方(详见第六章第二节)。在考察“势必”和语体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少见于文艺语体的“势必”以最大比例出现在日本翻译文学作品中。第七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本章采用与前面相同的研究思路考察“必将”的语法功能,说明“必将”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必将”、“必然”、“势必”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和被正负向语境的选择倾向出发,对比“必将”、“必然”、“势必”的语法功能。第八章为结语。这一章我们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徐雨[8](2020)在《《最后的九月》(第17-19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报告所选文本来自20世纪的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温(Elizabeth Bowen,1899-1973)以爱尔兰独立战争为背景创作的一部自传性小说《最后的九月》(The Last September,1929)中的部分章节。小说主要讲述了来自英裔爱尔兰上层贵族家庭的孤女罗伊丝冲破人生路途上的重重迷雾最终找到自我的故事。对于处在社会角色转换结点的人来说,这部小说将成为指引他们走出迷茫的指明灯。本报告旨在通过翻译小说,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实用的文学作品翻译经验,同时结合机器翻译初步探究机器翻译文学作品的可能性。小说中多次使用移就的修辞手法,关于“说”的动词和副词表达也十分丰富.通过翻译实践,译者归纳出几条实用的翻译技巧:对于移就的修辞手法,可将有关词语还原至被修饰词处翻译,也可按原文语序顺译,还可单独译出。对于英文中表意丰富的“说”的动词表达,可在汉语中找对应词汇,也可变为“副词+动词”的形式。报告第四章是译者对于机器翻译的一次初步尝试,主要使用百度、谷歌、有道、微信和彩云小译这五个软件翻译从小说中截取的几个简短而有代表性的例子,通过对比译文探究机器翻译文学作品是否可行,并试图比较这几个软件的优劣。今后,译者将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与翻译水平,并不断更新知识,进一步关注机器翻译的发展。

蒋芸娜[9](2020)在《有关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分析 ——以《哥儿》刘振瀛译本为例》文中认为“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来源于埃斯卡皮在1987年出版的《文学社会学》中提到:“如果大家愿意接受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的话,那么翻译这个带刺激性的问题也许能获得解决。”翻译的叛逆性在于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中;翻译的创造性在于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谢天振教授在其1999年出版的《译介学》中将埃斯卡皮提出的“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引入国内,并提出“创造性叛逆”的主体包含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读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其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表现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即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节译与编译、转译与改编。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译者的创造性叛逆,翻译难度越大,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也就越明显。本研究将参照谢天振教授提出的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定义以及具体表现,以《哥儿》刘振瀛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哥儿》刘振瀛译本的译者创造性叛逆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首先,笔者选择《哥儿》刘振瀛译本和早期的开西译本进行对照,从词汇与句子层面选取刘振瀛译本中体现译者创造性叛逆的语料,然后对语料进行分析,明确译文中创造性叛逆的具体表现。最后基于上述语料,对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哥儿》刘振瀛译本中的译者创造性叛逆主要表现为个性化翻译、误译以及编译。其中个性化翻译所占比例最多,而误译与编译最能体现译者创造性叛逆背后文化方面的原因。其原因主要分为译者层次、风格层次以及文化层次三方面。其中译者层次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译者受所处时代因素影响以及对原作人物性格理解的影响;风格层次则是为了从音系、词语、修辞三方面更好的再现原作风格;文化层次的原因则是为了迎合译入语读者的审美定式以及译入语语言表达习惯。通过对《哥儿》刘振瀛译本中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分析以及原因的考察,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困境,这对我们以后进行中日文学翻译实践亦或是研究中日文学翻译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张彤蕊[10](2020)在《《冒险游戏》(第1-5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儿童文学是为少年儿童专门创作的文学,与成人文学相比,儿童文学既有文学内涵,又有特殊针对性。儿童文学符合儿童心理的发展特征,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为儿童奠定了文学基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是在笔者参与的儿童文学作品《冒险游戏》第一章到第五章翻译任务的基础上,对整个翻译过程所做的描述、论证和总结。本次翻译实践主要使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意译的翻译方法,实践报告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介绍,包括翻译材料介绍、作者简介、翻译任务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审校;第三部分是翻译案例分析,具体分析并论证了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和在目的论指导下的具体案例;第四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笔者通过对翻译过程的总结分析,简单阐明了在此次翻译实践中所总结归纳的儿童文学翻译规律和翻译方法。

二、文学作品中口气的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作品中口气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学习时代
    明末清初
    道光年间
    1861年
    1894年
    1906年
    1907年
    1911年
    1912年 1岁(6)
    1913年 2岁
    1914年 3岁
    1915年 4岁
    1916年 5岁
    1917年 6岁
    1918年 7岁
    1919年 8岁
    1920年 9岁
    1921年—1925年 10—14岁(10)
    1926年 15岁
    1927年 16岁
    1928年 17岁
    1929年 18岁
    1930年 19岁
    1931年 20岁
    1932年 21岁
    1933年 22岁
    1934年 23岁
    1935年 24岁
    1936年 25岁
    1937年 26岁
    1938年 27岁
    1939年 28岁
    1940年 29岁
    1941年 30岁
    1942年 31岁
    1943年 32岁
    1944年 33岁
    1945年 34岁
中编 为师时代
    1946年 35岁
    1947年 36岁
    1948年 37岁
    1949年 38岁
    1950年 39岁
    1951年 40岁
    1952年 41岁
    1953年 42岁
    1954年 43岁
    1955年 44岁
    1956年 45岁
    1957年 46岁
    1958年 47岁
    1959年 48岁
    1960年 49岁
    1961年 50岁
    1962年 51岁
    1963年 52岁
    1964年 53岁
    1965年 54岁
    1966年 55岁
    1967年 56岁
    1968年 57岁
    1969年 58岁
    1970年 59岁
    1971年 60岁
    1972年 61岁
    1973年 62岁
    1974年 63岁
    1975年 64岁
    1976年 65岁
    1977年 66岁
    1978年 67岁
    1979年 68岁
    1980年 69岁
    1981年 70岁
下编 神游时代
    1982年 71岁
    1983年 72岁
    1984年 73岁
    1985年 74岁
    1986年 75岁
    1987年 76岁
    1988年 77岁
    1989年 78岁
    1990年 79岁
    1991年 80岁
    1992年 81岁
    1993年 82岁
    1994年 83岁
    1995年 84岁
    1996年 85岁
    1997年 86岁
    1998年 87岁
    1999年 88岁
    2000年 89岁
    2001年
    2002年
    2011年

(2)儿童文学汉译中的审美再现 ——《爱丝·登特和不可思议的细菌》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 章 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计划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事项
第3 章 案例分析
    3.1 形式美再现
        3.1.1 语音
        3.1.2 语相
    3.2 内容美再现
        3.2.1 修辞
        3.2.2 语体
第4 章 实践总结
    4.1 翻译心得体会
    4.2 译者的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专有名词表
致谢

(3)儿童文学翻译中文体风格的再现 ——《雪松街的怪物》(第1-5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介绍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
        1.2.2 文本内因素
第2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计划的制定
        2.1.2 相关技术和资源支持
        2.1.3 翻译理论的准备
        2.1.4 翻译策略的选取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事项
        2.3.1 翻译质量控制
        2.3.2 翻译评估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形式标记的翻译再现
        3.1.1 音系标记的翻译
        3.1.2 句法标记的翻译
        3.1.3 修辞标记的翻译
    3.2 非形式标记的翻译再现
        3.2.1 表现法
        3.2.2 接受者因素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总结以及结论
    4.2 翻译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4)韩国儿童文学《让压力消失的基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任务介绍
    1.1 翻译任务简介
    1.2 文本简介
    1.3 自我管理类儿童文学的特点
    1.4 选题意义及价值
        1.4.1 选题意义
        1.4.2 实用价值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翻译文本的相关准备
        2.1.1 文本分析
        2.1.2 受众分析
    2.2 译前准备
        2.2.1 翻译理论准备
        2.2.2 翻译工具的准备
    2.3 校对
        2.3.1 自我校对
        2.3.2 他人校对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突出表达功能的翻译
        3.1.1 突出语言风格的翻译
        3.1.2 突出文化色彩的翻译
    3.2 突出呼唤功能的翻译
        3.2.1 呼唤主观行动的翻译
        3.2.2 呼唤儿童思考的翻译
第四章 总结
    4.1 翻译实践的经验和收获
    4.2 翻译实践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居·弥旁“利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理论、方法及内容
    四、主要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利美”观源流
    第一节 “利美”观与佛经中的“利美”
        一、“利美”概念及其内涵
        二、佛教典籍中的“利美”观
    第二节 藏传佛教历史上的“利美”观
        一、赞普时期的“利美”启蒙(7 世纪-10 世纪)
        二、后弘多教派格局的形成
        三、元明两朝及清初藏传佛教“利美”思想
    第三节 昌波掘藏师的“利美”观
        一、昌波掘藏师西绕威色
        二、“八大修传”系统
        三、小结
第二章 19 世纪的“利美”活动
    第一节 、19 世纪德格甲波时期“利美”观兴起的缘由
        一、蒙古固始汗的军事行动
        二、德格甲波及其政教联盟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上师
        一、绛阳钦则旺波
        二、工珠·云丹嘉措
        三、巴珠·吉美曲杰旺波
        四、拉布·旺青杰绕多吉
        五、19 世纪“利美”活动的特点
第三章 居·弥旁的家族和弥旁生平
    第一节 居氏家族的历史
        一、关于居.弥旁传记中的“阿加珠氏”
        二、有关《居氏族谱》与居氏
        三、居氏与阿加哲的关系
    第二节 弥旁的父母与弥旁生平
        一、弥旁的父母
        二、居.弥旁的生平
第四章 居·弥旁的“利美”着作
    第一节 《弥旁文集》的形成和内容
        一、 《弥旁文集》的形成
        二、版本与内容
    第二节 “利美”佛学着作
        一、弥旁“利美”着作背景
        三、弥旁降央朗杰嘉措的知识总汇-《智者入门论》
        四、弥旁洛桑尼玛与《宗喀巴赞》
        五、弥旁的量论着作
        六、弥旁的《慈氏五论》注疏
        七、对宁玛派传统的继承
        八、弥旁对新密的诠释
    第三节 弥旁的世俗文化着作
        一、语言学作品
        二、医学着作
        三、历算着作
        四、占卜类文本
        五、工巧明文本
        六、诗学着作《修辞学明镜疏》
        八、小结
第五章 居.弥旁的“讲辩修”三事及“利美”观
    第一节 “利美”地讲经说法
        一、讲经传统的继承
        二、四无碍智
        三、弥旁的文化讲授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法辩
        一、弥旁辩论的背景
        二、弥旁的辩论
        三、小结
    第三节 “利美”观修
        一、依止本尊文殊
        二、格萨尔王崇拜
        三、十三年在“噶莫达仓”的修行
第六章 弥旁“利美”观的继承和意义
    第一节 弥旁“利美”观的传承和影响
        一、弥旁的“利美”观
        二、弥旁“利美”观的传承
    第二节 对弥旁的评价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一、对弥旁的评价
        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英汉小说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与翻译补偿 ——以《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案例介绍
    一、项目介绍
    二、小说简介
第二章 《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中的文化缺省现象
    一、文化缺省的定义
    二、文化缺省的表现
        (一)文学典故
        (二)人名地名
        (三)风俗习惯
        (四)物质文化
    三、文化缺省造成的理解障碍
第三章 《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中文化缺省的补偿
    一、直译加注
    二、增译
    三、释义
    四、归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7)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4.1 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1.4.2 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
    2.1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
        2.1.1 已有研究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2.1.2 本文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2.2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类别
        2.2.1 已有研究的分类依据
        2.2.2 本文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分类依据
    2.3 小结
第三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
    3.1 “必”的句法功能
        3.1.1 “必”的句法位置
        3.1.2 “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3.1.3 “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3.1.3.1 “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3.1.3.2 “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3.1.3.3 “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3.1.3.4 “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3.1.3.5 “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3.1.3.6 “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3.1.4 “必”与动词的连用
        3.1.4.1 “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3.1.4.2 “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3.1.4.3 “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3.1.5 “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3.1.6 “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3.2 “必”的语义功能
        3.2.1 “必”的词典释义
        3.2.2 “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3.2.3 “必”的古今词义对比
        3.2.4 “必”的语义指向
    3.3 “必”的语用功能
        3.3.1 “必”与句类
        3.3.2 “必”与口气
        3.3.3 “必”与句态
        3.3.4 “必”与语体
        3.3.5 “必”与“体”
        3.3.6 “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3.4 小结
第四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
    4.1 “必定”的句法功能
        4.1.1 “必定”的句法位置
        4.1.2 “必定”与否定词的连用
        4.1.3 “必定”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4.1.3.1 “必定”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4.1.3.2 “必定”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4.1.3.3 “必定”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4.1.3.4 “必定”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4.1.3.5 “必定”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4.1.3.6 “必定”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4.1.4 “必定”与动词的连用
        4.1.4.1 “必定”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4.1.4.2 “必定”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4.1.4.3 “必定”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4.1.5 “必定”与形容词的连用
        4.1.6 “必定”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4.2 “必定”的语义功能
        4.2.1 “必定”的词典释义
        4.2.2 “必定”的语义活跃因子
        4.2.3 “必定”的语义指向
    4.3 “必定”的语用功能
        4.3.1 “必定”与句类
        4.3.2 “必定”与口气
        4.3.3 “必定”与句态
        4.3.4 “必定”与语体
        4.3.5 “必定”与“体”
        4.3.6 “必定”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4.4 “必定”与“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4.5 小结
第五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然”的语法功能
    5.1 “必然”的句法功能
        5.1.1 “必然”的句法位置
        5.1.2 “必然”与否定词的连用
        5.1.3 “必然”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5.1.3.1 “必然”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5.1.3.2 “必然”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5.1.3.3 “必然”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5.1.3.4 “必然”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5.1.3.5 “必然”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5.1.3.6 “必然”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5.1.4 “必然”与动词的连用
        5.1.4.1 “必然”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5.1.4.2 “必然”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5.1.4.3 “必然”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5.1.5 “必然”与形容词的连用
        5.1.6 “必然”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5.2 “必然”的语义功能
        5.2.1 “必然”的词典释义
        5.2.2 “必然”的语义活跃因子
        5.2.3 “必然”的语义指向
        5.2.3.1 与认知类谓宾动词
        5.2.3.2 与特殊格式共现
    5.3 “必然”的语用功能
        5.3.1 “必然”与句类
        5.3.2 “必然”与口气
        5.3.3 “必然”与句态
        5.3.4 “必然”与语体
        5.3.5 “必然”与“体”
        5.3.6 “必然”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5.4 “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
    6.1 “势必“的句法功能
        6.1.1 “势必”的句法位置
        6.1.2 “势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6.1.3 “势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6.1.3.1 “势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6.1.3.2 “势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6.1.3.3 “势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6.1.3.4 “势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6.1.3.5 “势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6.1.3.6 “势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6.1.4 “势必”与动词的连用
        6.1.4.1 “势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6.1.4.2 “势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6.1.4.3 “势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6.1.5 “势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6.1.6 “势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6.2 “势必”的语义功能
        6.2.1 “势必”的词典释义
        6.2.2 “势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6.2.3 “势必”的语义指向
    6.3 “势必”的语用功能
        6.3.1 “势必”与句类
        6.3.2 “势必”与口气
        6.3.3 “势必”与句态
        6.3.4 “势必”与语体
        6.3.5 “势必”与“体”
        6.3.6 “势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6.4 “势必”、“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6.5 小结
第七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
    7.1 “必将”的句法功能
        7.1.1 “必将”的句法位置
        7.1.2 “必将”与否定词的连用
        7.1.3 “必将”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7.1.3.1 “必将”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7.1.3.2 “必将”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7.1.3.3 “必将”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7.1.3.4 “必将”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7.1.3.5 “必将”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7.1.3.6 “必将”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7.1.4 “必将”与动词的连用
        7.1.4.1 “必将”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7.1.4.2 “必将”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7.1.4.3 “必将”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7.1.5 “必将”与形容词的连用
        7.1.6 “必将”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7.2 “必将”的语义功能
        7.2.1 “必将”的词典释义
        7.2.2 “必将”的语义活跃因子
        7.2.3 “必将”的语义指向
    7.3 “必将”的语用功能
        7.3.1 “必将”与句类
        7.3.2 “必将”与口气
        7.3.3 “必将”与句态
        7.3.4 “必将”与语体
        7.3.5 “必将”与“体”
        7.3.6 “必将”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7.4 “势必”、“必然”、“必将”的语法功能对比
        7.4.1 “势必”、“必然”、“必将”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对比
        7.4.2 正负向语境对“势必”、“必然”、“必将”的语用选择对比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内容回顾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A 各家虚词词典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收录情况表
附录B 第一套问卷《语境的正负向程度判断》
附录C 第二套问卷《必然类情态副词选择》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最后的九月》(第17-19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翻译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意义
    1.3 报告结构
2 项目实施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文本理解与特征分析
        2.1.2 确定翻译策略与目标
        2.1.3 确定机器翻译软件和试译对象
    2.2 译中环节
    2.3 译后审校
3 翻译实例分析
    3.1 理解与表达中的问题
        3.1.1 一词多义
        3.1.2 修辞的表达
        3.1.3 修饰语的理解与表达
        3.1.4 句意理解中的问题
    3.2 关于“说”的表达
        3.2.1 关于“说”的动词表达
        3.2.2 修饰“说”的副词
    3.3 人物语言的翻译
        3.3.1 对话的翻译
        3.3.2 语言中体现的人物心理
4 试用机器翻译
    4.1 机器能否识别对话情境
    4.2 机器翻译的准确性
5 翻译实践总结
    5.1 经验总结
    5.2 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附录
致谢

(9)有关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分析 ——以《哥儿》刘振瀛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先行研究
        1.2.1 有关《哥儿》中译本的翻译先行研究
        1.2.2 译者创造性叛逆先行研究
        1.2.3 研究突破口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刘译本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2.1 数据的搜集、统计与分析
    2.2 个性化翻译
        2.2.1 句末单音节语气词的使用
        2.2.2 方言词汇的使用
        2.2.3 人称代词的使用
    2.3 误译
    2.4 编译
第三章 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原因与分析
    3.1 基于译者层面的考察
        3.1.1 译者所处时代因素
        3.1.2 译者对作品人物性格的把握
    3.2 基于文本风格层面的考察
        3.2.1 原作风格
        3.2.2 风格再现
    3.3 基于译入语层面的考察
        3.3.1 贴近译入语读者审美定式
        3.3.2 符合译入语语言表达习惯
第四章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不足之处以及今后课题
参考文献
谢辞

(10)《冒险游戏》(第1-5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翻译任务介绍
    1.1 翻译材料介绍
    1.2 作者简介
    1.3 翻译任务的目的和意义
2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译前辅助工具
        2.1.2 功能主义目的论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审校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儿童文学语言特点
        3.1.1 童趣性
        3.1.2 简洁性
        3.1.3 音乐性
    3.2 儿童文学语言的童趣性
        3.2.1 拟声词
        3.2.2 语气词
        3.2.3 儿化音
        3.2.4 比喻
    3.3 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性
        3.3.1 长句拆译
        3.3.2 无灵主语句的翻译
        3.3.3 省译
        3.3.4 调整语序
    3.4 儿童文学语言的音乐性
        3.4.1 色彩翻译
        3.4.2 诗歌
4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译作目录

四、文学作品中口气的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J]. 黄德海. 江南, 2021(05)
  • [2]儿童文学汉译中的审美再现 ——《爱丝·登特和不可思议的细菌》翻译实践报告[D]. 李玲.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3]儿童文学翻译中文体风格的再现 ——《雪松街的怪物》(第1-5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赵文琦.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4]韩国儿童文学《让压力消失的基拉》翻译实践报告[D]. 徐航.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5]居·弥旁“利美”观研究[D]. 洛绒涛格.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6]英汉小说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与翻译补偿 ——以《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为例[D]. 张楠.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7]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D]. 韩文羽. 吉林大学, 2020(01)
  • [8]《最后的九月》(第17-19章)翻译实践报告[D]. 徐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9]有关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分析 ——以《哥儿》刘振瀛译本为例[D]. 蒋芸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1)
  • [10]《冒险游戏》(第1-5章)翻译实践报告[D]. 张彤蕊.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文学作品声调的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