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城市设计

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城市设计

一、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陈梦瑶[1](2021)在《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南昌桃花河运动公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对运动场所的需求以及对运动环境的品质要求也逐渐重视。在此背景下,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将运动环境与绿色环境进行有机结合,既能增加城市亲水绿地面积,提升滨水活力,又能提供一个运动健身的公共场所。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实际运用”的逻辑路线进行研究,分析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在优秀案例中提取可借鉴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城市居民对滨水景观及运动环境的需求。运用生态学、运动美学、环境行为心理等相关理论,对城市滨水区与运动公园的景观特点进行剖析,找到两者的契合之处,将运动主题的场所融入城市滨水区域内。重点研究在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景观设计中,如何使滨水环境下的运动主题深入人心,场地使用率最大化,营造一个滨水生态和谐、环境宜人的运动型公园景观。本文首先从城市滨水区和运动公园两方面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其特征;通过剖析国内外的四个同类型优秀案例,以及对南昌市相关公园进行走访调研分析,总结得出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的景观设计内容进行研究,从设计的特点、要素、类型、方法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是设计实践部分,以南昌市桃花河滨水区为项目设计场地,该地块位于朝阳新城,附近2km范围内缺乏运动休闲场所,调查中发现有71%的居民认为有必要在桃花河滨水区域建设运动主题类公园,且认为提供丰富的绿化环境供休憩和提供充足的运动服务设施是主要的游园需求。因此,建设桃花河运动公园有巨大的使用市场。项目从总体设计、分区节点设计、专项设计三个方面切入,将前文的理论分析及设计思路综合运用到实际场地的景观设计中。本文以提升滨水活力,促进全民运动为出发点,初步探讨了城市滨水区域与运动公园相结合的可能性。通过对南昌桃花河运动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希望对我国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逸飞[2](2020)在《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扩张使得城市中工业遗存作为存量空间的空间转型研究成为必然。河流和城市发展的密切相关性以及河流作为城市特殊的生态资源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随着工业产业和工业空间在城市中的变化,中山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非核心城市的重要工业城市,石岐河两岸密布的工业遗存的空间转型研究具有相当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论文基于以上背景,以历史主义的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探讨在中山城市发展中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实践模式和策略方法,目的是寻找中山的城市组织形态和工业遗存运转方式的关联逻辑,从面向城市使用者的人本主义出发,提出合理的工业遗存的转型实施框架和整合工业遗存及周边城市空间的空间转型策略建议,其意义在于为以地方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的工业遗存空间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研究路径,指导中山及类似城市找到合理利用工业遗存,发挥遗存价值,激发城市相关元素,引起积极联动效应,推动城市渐进地、持续地发展,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转型方法。研究结合城市发展和工业遗存转型的理论,指出城市空间的变化与河流两岸工业遗存的演变都不应该是独立发生的事件,两者应当产生相应的关联性以及转变的协同性。找到工业遗存空间转型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并结合国内外不同等级城市,不同工业类型的转型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模式下的转型特征。在理论和实践案例的指导基础上,对中山的工业遗存研究分为现状研究,影响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探究,提出空间转型策略三部分。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的现状研究部分主要针对划定研究范围内的工业遗存进行“用地空间”“区域空间”两个空间维度的现状描述和特征分类。一方面对工业遗存用地空间所属的属地要素进行分析和分类,另一方面对研究对象所处城市空间的物质要素进行分析和分类,为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和价值评估提供基础,也是后文转型研究中价值导向的基本评估要类。影响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形成和发展的要素探究通过对中山独特的城市历史环境和石岐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工业遗存背后的不同转型主体的价值偏好,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空间形态规模和格局的变化等内容的探究,提出工业遗存在城市中的形成与未来空间转型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形态的问题,更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对于工业遗存这类城市空间的空间转型研究梳理其在具体的城市语境中的遗存价值、转型主体、技术手段、城市发展的需求等内容都是建立空间转型系统观的必备过程,研究主要从“价值层面”“组织层面”“技术层面”“决策层面”四个层面提出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影响要素,并在第五章建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总体思路和框架,由此可以指导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并适应城市未来定位和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空间转型的策略提出是针对三四章的现状和要素分析提出转型在空间表现上的措施。从“功能”“密度”“形象”“尺度”“多样性”等五个空间要素的层面对现状进行再总结并提出五点相应的空间转型目标。进而提出工业遗存“公共服务化”“公共空间化”“建筑适应化”三个空间转型策略,结合相应地块的城市设计,建立工业遗存空间转型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转型思路,根据作者参与的中山市海景片区城市设计项目对以上三个空间转型策略在实践中的实施和表现进行进一步说明和阐释。当然任何先验的办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接受城市的差异性带来的差异性的空间转型路径与多元化的空间转型结果,以历史主义态度和多学科综合视角,尊重那些空间的常识性法则:“功能”、“尺度”、“形态”、“密度”、“多样性”等空间要素;以系统论的解决方法,将空间视作多要素组合的有机整体,建立多要素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在城市发展和工业遗存空间转型中,不断保持城市的生命力。

卢艾璇[3](2020)在《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重庆市巴南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滨水区作为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的过度地带,是城市重要的海绵体和生态休闲空间。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高强度的城市建设开发侵占了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空间,城市下垫面硬化率越来越高,雨水径流量越来越大,使得城市暴雨季节内涝频发,特别是滨水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河道淤积、排水不畅,滨水区亲水性、体验性、生态性严重缺失。因此,加强城市滨水区的海绵景观建设研究有助于实现城市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管理和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化、生态化建设。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滨水区为研究对象,在相关理论研究和现状调研基础上,基于Google earth提取的遥感影像和地形图,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运用Arc Gis、Auto CAD软件对研究区高程、坡度、下垫面、汇流量等场地因子进行分析评价,再借助层次分析法得出影响因子权重,然后通过Arc Gis进行因子权重叠加得出研究区海绵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最后根据结果提出研究区海绵设施布局和建筑、道路铺装、绿地、水体等海绵景观设计方法。通过论文研究,形成以下研究成果:(1)基于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和“海绵城市”、城市滨水景观概念及内容分析,探讨了海绵型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即主要从总体规划布局和专项设计两个层面进行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海绵化设计,总体规划布局以区域和滨水区整体角度为入手点,进行总体和分区规划设计,构建城市滨水区海绵建设体系;而专项设计则以城市滨水区局部或某个单一场地为落脚点,兼顾功能和景观,优化海绵专项改造措施。(2)基于海绵城市各项技术措施建设要求及功能特性,本着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以高程、坡度、生态敏感性、下垫面、汇流量和水域缓冲区为基础评价因子,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滨水区海绵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对重庆市巴南区滨水区进行海绵建设适宜性评价,依次计算出从1到10的分值,分值越高则更适宜进行海绵化建设,并以此为依据将其分为海绵化开发建设区(7-10分)、海绵化建设缓冲区(4-6分)和海绵化建设保护区(1-3分),用以指导后期海绵体系构建和各类技术设施布局。(3)根据理论研究基础、滨水区海绵建设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建设分区,以海绵城市理念为理论指导,以“绿色的项链——交织城市与生态的滨水景观”为空间布局理念,从海绵化景观总体规划、海绵体系构建以及建筑、道路铺装、绿地、水体、植物等方面对重庆市巴南区滨水景观因地制宜的提出了对应的海绵化景观设计方法。

姜岩[4](2020)在《合肥派河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全社会对护水、治水的认识逐渐增强,城市居民对亲水的需求也在与时剧增,滨水区的价值及其合理利用潜力越来越被重视。开展合肥派河滨水绿廊景观设计,旨在解决合肥派河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塑造现代化城市的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界定了滨水、滨水绿廊以及城市滨水绿廊的相关概念,明确了城市滨水绿廊所具有的特征和功能。2.综述了国内外滨水区空间开发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动因、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了城市滨水区空间的开发建设应实现城市社会发展与经济效益并行,重点致力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形象塑造、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3.明晰了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相关的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和美学理论等规划理论;提出了滨水绿廊景观设计应遵循整体性、特色性、生态性、景观异质性、功能多样性、人性化、亲水性和安全性防护并重等原则。4.综合运用生态设计法、功能设计法、文脉设计法、城市设计法、视觉形态设计法和综合设计法等景观设计方法开展滨水绿廊景观设计;剖析了水生态系统、护岸、滨水建筑、道路系统、环境设施、公共艺术和灯光系统等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科学集成这些要素,打造人工和自然、水生和陆生相融的滨水空间景观。5.以合肥派河滨水绿廊景观设计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派河水系及周边用地的调研分析,以合肥地域文化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准则,以水、绿色、生态为发展主线,并与绿廊相互融合,合理规划派河滨水绿廊景观空间布局与环境,构筑“一轴两带三色四廊”的绿廊景观结构布局,促成生态、景观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将其打造成为派河滨水绿廊空间的一个生态长廊、文化长廊、绿色长廊,确保派河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张烙[5](2020)在《基于期刊数据的国内大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的一个重点地段,在城市形态演化与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近几年的城市发展越来越追求高质量发展,呈现出回归滨水区域的态势。城市滨水地段是城市设计领域内最为综合、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设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大城市的滨水地区不断开发建设,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始终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关实践与研究也经历了较长时间地体系架构与理论积累,对其发展历程展开系统而深入地探究将为城市的品质提升与活力激发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选取六种最具代表性核心期刊数据作为样本,从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地域、刊文题目、重要知识基础以及关键词几个维度,采用语义网络分析法、共词分析法、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结合ROST、SPSS、Ucinet、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揭示出我国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热点与动态演进特征,并进一步归纳出不同层面下的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演变的具体内容,为当前国内大城市滨水空间的理论研究与城市设计实践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对样本数据研究论文中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该领域学者关心的重点问题以及方法选择和使用状况;最后,对代表性期刊数据中的城市设计目标及策略嬗变进行综合解析,结合上海黄浦江两岸、广州珠江景观带、武汉长江主轴和重庆“两江四岸”城市设计实践案例,实证了当代中国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内容演变的时代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借助多个计算机可视化软件进行精准定量分析,使得研究结果具有稳定性、客观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领域内核心期刊的论文进行归纳解读,使得研究结论具有前瞻性和权威性。最大程度地理清国内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的本土化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有效深化与总结,响应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代需求,也是指导今后城市滨水空间更新建设的建设性成果。

乔廷尧[6](2019)在《“韧性城市”视野下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以青岛蓝海新港城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逐渐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对于城市建设问题国家亦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工业化时期城市建设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提升城市建设效率与质量,便于后期城市建设工作的进行,必须将城市更新提上日程,对此我国提出了“城市双修”的城市规划理念,迎合后工业时代的范式,进行城市修复与生态修复,恢复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肌理,对废旧的城市空间再开发利用。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作为旧城改造类型之一,是城市修补中的重要一环,对其进行深入剖析研究,是推进我国“城市双修”工作进程,促进我国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我国的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再利用模式照搬国外、更新手段不符合当前城市发展需要、缺乏区域特色、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推倒重建”式再利用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城市废旧码头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上思考,从空间设计层面上,总结我国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现状,立足于当前城市学术研究热点——韧性城市理念,遵循整体性、可达性、可持续性等原则,提出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设计策略,结合笔者所在的青岛案例——青岛蓝海新港城项目,分析韧性城市理念视野下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设计策略在案例中的实践应用,从码头区与城市空间融合、提升码头区空间可达性、塑造多元码头公共空间、注重个性化码头空间营造、保证整个规划设计过程的公众参与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期对当前我国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鉴经验,实现废旧码头区与城市空间协调可持续发展。论文共分为7个章节,其中1、2、3章是论文的基础,主要包含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理论基础、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并对国内外综述、国外相关案例进行了归纳整理。4、5、6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4章先总结了当前我国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的几种模式,并对于我国城市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第5章详细阐述了基于韧性城市理念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设计的5种策略。第6章通过对青岛蓝海新港城项目进行深入解读,分析韧性城市理念视野下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设计策略在案例中的实践应用,为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实践经验支持。第7章作为整篇论文的总结,阐述论文研究的结论,同时分析论文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提出对未来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设计的期望。

廖航[7](2019)在《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滨水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对城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认知的不断发展,文化遗产研究与实践思路由仅仅保护遗产单体向关注历史环境进行转变,如文化线路、遗产廊道、线性文化遗产等理念逐渐成为了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自中国大运河成功登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沿线城镇及地区的历史保护越来越引人注目,在大运河后申遗时代指导这些滨水地区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这样并置的情景中,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提供了一种整体、关联、动态地保护文化遗产和延续历史环境的可能性。本文遵循“提出研究预设—梳理相关理论—寻求理念结合—建构设计策略—验证实际案例”的逻辑,采用分类型探究、系统学解析、多尺度分析方法,以历史城市滨水区为研究对象,选择线性文化遗产作为切入视角研究。本文首先描述了历史城市滨水区的类型、特征及现状建设问题,解析了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的目标和要素。其次,从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两个层面探寻线性文化遗产理念与城市设计的结合点,并提炼线性文化遗产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指导意义。然后,概括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并探讨出十二条城市设计策略。最后,选取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滨水区作为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认为:历史城市滨水区有别于一般性城市滨水区,有着文化层叠性、生态敏感性、功能延展性、景观特殊性四重特征属性,现状建设存在“藏、占、单、平、急”五大问题,而相对应的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应当关注“历史文脉延续、生态环境整体、功能适配合宜、景观风貌特色、开发滚动渐进”五个目标,并明确了文化、生态、功能、景观、开发实施等五大系统的城市设计要素。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遗产呈现出“从个体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修缮到治理、从保护到发展”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提出线性文化遗产理念指导当代城市设计的意义为“文化遗产优先、环境和谐发展、提倡公众参与”;最后,本文提出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历史城市滨水区应遵从“历史性、层次性、共享性”三个城市设计原则,本文归纳出的十二条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为:文化意象完整认知、文化格局整体塑造、文化场所叙事表达、生态优化城市结构、生境与物种的培育、功能适配文化定位、滨水土地混合利用、分时引导人群活动、强化滨水观景感知、完善景观解说体系、滨水开发弹性预留、拓宽公众参与途径。总的来说,本文关注到历史城市滨水区这一城市空间的特定地带,尝试以线性文化遗产作为切入视角展开探讨,提出了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并建构了一套可操作的策略库,有助于相似地区的建设指导。

沈群松[8](2019)在《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水区设计策略研究 ——以顺义潮白河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居民住房建设也会有大规模的发展。基于客观国情分析,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短期内仍将处于维持高增长的阶段。在此背景下,走低碳排放的道路,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在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得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碳能源消耗的必经之路。中国当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仍较高。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指通过对城市的用地布局的影响和功能结构的调整,从而促使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减少,对建设低碳城市起到最基本的指引。城市设计是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引方针,强化其在空间资源的配置影响将对低碳城市发展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虽然各地的城市设计中有融入绿色、生态等相关理念,但在理论研究层面很少将碳排放作为一个考量因素去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没有将温室气体排放等内容作为定量因素去限制,更没有对城市设计项目中的人类活动空间产生的碳排放进行科学的统计研究。本文将以城市滨水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低碳设计、生态设计、地域性等相关理论对城市滨水区设计进行补充分析,寻求最为合适的城市滨水区设计方法,并结合低碳理念为今后城市滨水区的设计提供建议和策略,也可以对已经建成的滨水区空间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改善思路,从而引导我国城市滨水区建设的积极良性发展。运用低碳理念的城市设计到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建设中,可以实现复兴城市滨水区、提升城市活力、延续城市风貌、完善城市肌理、保留城市的本土文化内在需求,这对于提升城市认知性和识别性,更好的完成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结合实证案例,运用顺义潮白河滨水区生态规划项目进行研究,将理论策略结合应用到其中。本文主要运用了“提出研究问题—理论与实例研究—相关问题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实际案例验证”的研究思路,整体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内容,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确定了研究内容后,选择较为综合的研究方法并确定了研究框架,最后对论文的研究主体进行的大量文献调查,进行了综述整理小结。第二章是基础理论和实践案例研究部分,主要包括了低碳城市、低碳导向的城市设计、城市滨水区等相关的理论研究以及国内外成功的低碳城市及滨水区设计案例的借鉴。并且通过对国内外低碳城市和滨水区设计的总结,明确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第三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关于城市滨水区的低碳影响因素,结合现状存在的设计问题,明确在哪些方面可以通过设计进行低碳减排;第二部分是对我国滨水区设计层面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最后部分为实施低碳化的各种行为方法和路径,为第四章具体策略的提出做铺垫。第四章是文章的核心章节,针对前文的分析总结,从降低交通碳排放、降低建筑碳排放、提升绿色碳汇三个方面提出以低碳理念为导向的滨水区城市设计策略,针对性的提出设计层面的措施,以期减少城市空间的碳排放,进行绿色可持续化发展。第五章结合“顺义潮白河生态功能规划研究”的项目进行研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所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第四章提出的策略进行应用实践,以此来论证本篇论文所研究策略的可行性与普适性。

张铭[9](2019)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海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东莞市交椅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滨海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滨海城市的门户,在21世纪,滨海区的开发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拥有便捷海港口岸的城市滨海区,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关键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其影响很大。城市滨海区不仅是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和地标性较强的地段,而且它还可以为外来游客提供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等功能。近年来,独具特色且丰富多样的城市滨海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滨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受益,与此同时,一些建设和设计上的不足和超过环境承载量的游客活动,导致了物种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等类型的滨海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状况。因此,改善城市滨海区的生态环境,从规划角度降低城市滨海区开发建设所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城市滨海区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以达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回顾了城市滨海区发展历程,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横滨21区、巴尔的摩内港、悉尼达令港等项目为例,分析国内外优秀城市滨海区的规划设计手法和特色。对影响城市滨海空间的各类相关要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般滨海空间的主要特征,在交通设计、建筑控制和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运用可持续的规划设计策略完成了东莞市交椅湾起步区城市设计,确定“一带、两廊、六区、多点”的总体布局,以滨水活力发展带和两个共享走廊为骨架,将规划区划分为六大功能区。依据整体协调性、地域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重点对交通系统、建筑控制和景观系统三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和指引。规划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现代公共交通系统和慢行系统,对建筑高度、建筑风貌和天际线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规划控制要求,对滨海特色景观带进行重点规划并设置了多个特色景观节点。通过对城市滨海区的整体研究和项目实践,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交通方面,应规划多种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提高城市滨海区的可达性。2、在建筑方面,滨海区的设计应当吸收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并将其融入到城市设计中。3、在景观方面,规划应注重保留规划范围内重要的自然生态要素并营造人性化的公共开敞空间。本文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结合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从整体城市设计的角度,宏观把握与调控城市开发建设和滨海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试图为可持续的城市滨海区建设提供规划方面的指导建议和设计方法。

许进[10](2019)在《城市边缘滨水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谷阳湖位于城市建成区边缘,是镇江南部地区最重要的景观资源,其发展备受关注。受当地政府的委托,本人有幸作为主创人员参与谷阳湖地区规划设计项目,在项目开展初期,团队面临如何确定各方可接受的地区适宜发展目标、周边住宅开发围湖的压力、地区原有自然景观特色丧失的挑战,如何让谷阳湖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就成为规划的目标,其中发展策略的理性支撑成为规划研究工作的关键。作者在梳理国内外相关规划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聚焦苏州金鸡湖滨地区——社会普遍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成功案例研究,探讨适宜镇江谷阳湖地区规划参照的规律与方法。在相关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金鸡湖地区区域层面解析、环湖地区结构分析、环境标志性特色研究,归纳滨湖地区发展目标的更大区域性需求探讨、沿湖地区生态性与公共性协同、环湖滨水整体效益的交通活动环线支撑、自然环境与建筑特色融合构建的规划策略与方法。并在此基础,整合形成适宜谷阳湖地区发展的整体性、公共性、复合性与标志性规划原则。结合谷阳湖地区的规划与镇江南部地区发展环境需求,接着将相关研究所得的策略、原则与方法运用到规划实际项目中。作者将谷阳湖置于城市南部地区整体研究,从环境区域、开放空间体系、滨湖地区功能利用与景观特色四个方面探讨了适宜性的发展方案,提出谷阳湖滨水区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具体策略。规划成果得到地方认可,并在近年来的规划与发展实施中体现出研究得出的方法与策略的可行性,从中总结出:(1)城市滨水区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定位应从规划区外更大范围来统筹;(2)开放空间公共性功能是城市滨水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3)城市滨水区的发展活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其同边地区土地利用的功能复合性与(4)注重城市与地区特色的发展特征与方法。

二、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南昌桃花河运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全民健康的提倡
        1.1.2 居民对绿色运动的追求
        1.1.3 城市滨水区缺乏运动活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城市滨水运动公园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城市滨水公园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运动公园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归纳总结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相关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城市滨水区的概念
        2.1.2 城市滨水区的类型
        2.1.3 城市滨水区的特征
        2.1.4 运动公园的概念
        2.1.5 运动公园的分类
        2.1.6 运动公园的特征
        2.1.7 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的定义
        2.1.8 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的特征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环境心理学
        2.2.3 运动美学
        2.2.4 可持续性
    2.3 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同类案例分析
    3.1 德国法兰克福哈芬运动公园——Hafenpark
    3.2 荷兰A8 高速公路公园——Holland A8ern Park
    3.3 上海徐汇跑道公园
    3.4 西安城市运动公园
    3.5 南昌相关类型公园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4.1 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特点
        4.1.1 突出运动主题
        4.1.2 营造滨水生态
        4.1.3 强调文化传播
        4.1.4 保障场地安全
    4.2 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景观设计要素
        4.2.1 自然景观
        4.2.2 人造景观
        4.2.3 文化景观
    4.3 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类型
        4.3.1 不同年龄人群行为特征
        4.3.2 不同生理感官特征
    4.4 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景观设计主要内容
        4.4.1 公园选址
        4.4.2 功能布局
        4.4.3 交通系统
        4.4.4 特色文化
        4.4.5 植物运用
        4.4.6 专项设计
    4.5 小结
第5章 南昌桃花河滨水区运动公园景观设计
    5.1 项目现状分析
        5.1.1 区位分析
        5.1.2 地形分析
        5.1.3 气候分析
        5.1.4 文化分析
        5.1.5 设计场地分析
        5.1.6 场地SWOT分析
    5.2 项目场地问卷调查分析
        5.2.1 调查内容与方法
        5.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5.2.3 调查结论
    5.3 设计定位与策略
        5.3.1 设计原则
        5.3.2 设计目标
        5.3.3 设计策略
        5.3.4 设计依据
    5.4 项目总体设计
        5.4.1 总平面图
        5.4.2 分区设计
        5.4.3 景观结构设计
    5.5 分区景观节点设计
        5.5.1 入口景观区
        5.5.2 生态游览区
        5.5.3 老年人活动区
        5.5.4 运动健身区
        5.5.5 儿童游乐区
    5.6 专项设计
        5.6.1 交通组织设计
        5.6.2 铺装设计
        5.6.3 竖向设计
        5.6.4 驳岸设计
        5.6.5 植物种植设计
        5.6.6 照明亮化设计
        5.6.7 服务设施设计
        5.6.8 经济技术指标
    5.7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关于桃花河滨水区运动公园建设问卷调查

(2)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论题的提出
        1.1.1 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1.1.2 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
        1.1.3 工业及空间的不断变化
        1.1.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对象的辨析与界定
        1.2.1 工业遗存及相关概念
        1.2.2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1.2.3 保护与转型
        1.2.4 城市空间研究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文献综述
        1.3.3 中山市城市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1.3.4 地域型工业遗产研究的研究困境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章节结构
        1.5.3 研究框架
        1.5.4 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理论联系
        2.1.1 工业革命与城市规划乌托邦构想
        2.1.2 工业遗存的地方性理论
        2.1.3 工业遗存与城市触媒理论
        2.1.4 城市空间研究与空间生产理论
        2.1.5 城市空间转型与目标系统理论
    2.2 工业遗产转型相关案例模式
        2.2.1 以平衡城市功能为主的转型模式
        2.2.2 以改善城市生态主的转型模式
        2.2.3 以保护城市文化为主的转型特征
第三章 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存的现状空间形态描述
    3.1 研究空间的界定
        3.1.1 研究范围及调研对象
        3.1.2 工业遗存用地空间
        3.1.3 工业遗存城市区域空间
    3.2 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存用地空间现状
        3.2.1 现存工业遗存用地概况
        3.2.2 现存工业遗存构成与特征
    3.3 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产城市区域空间现状
        3.3.1 工业遗存城市区域空间的空间形态要素现状描述
        3.3.2 工业遗产城市区域空间的特征分类
    3.4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典型工业遗存调研与分析
        3.4.1 B1A1类型工业遗存——疏浚公司
        3.4.2 B1A2类型工业遗存——石岐仓库
        3.4.3 B2A1类型工业遗存——食出仓库
        3.4.4 B2A2类型工业遗存——土出仓库
        3.4.5 B2A3类型工业遗存——石岐玻璃总厂
        3.4.6 B3A1类型工业遗存——中山食品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要素探究
    4.1 社会层面: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城市发展与工业遗存的语境变迁
        4.1.1 中山市近代城市历史演变背景
        4.1.2 石岐河两岸滨水地域特色
    4.2 组织层面:主体互动关系与决策分化
        4.2.1 政府推动工业遗存转型的城市更新政策
        4.2.2 工业企业的遗留与转变
        4.2.3 开发商迅速增长与类型化
        4.2.4 公众生产和消费的双重主体
    4.3 价值层面:城市发展与工业遗存的价值演替
        4.3.1 中山市产业布局升级与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价值
        4.3.2 中山市工业布局特征与城市空间肌理变化
        4.3.3 特殊事件的推动:以石岐公园为例的工业遗存转型对于促进城市功能更替的现实性
    4.4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4.4.1 价值层面
        4.4.2 组织层面
        4.4.3 决策层面
        4.4.4 技术层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策略提出
    5.1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概述
        5.1.1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总体思路
        5.1.2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整体布局
        5.1.3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实施框架
    5.2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现状问题再认识
        5.2.1 功能地位薄弱
        5.2.2 密度肌理冲突
        5.2.3 形象特色消失
        5.2.4 联系尺度割裂
        5.2.5 价值导向困惑
    5.3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目标
        5.3.1 承接城市功能多样性
        5.3.2 调整城市密度与肌理
        5.3.3 构建城市节点与形象
        5.3.4 修补空间层次与连接
        5.3.5 重塑工业文化与生态
    5.4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策略
        5.4.1 工业遗存的“公共服务性”
        5.4.2 工业遗存的“公共空间化”
        5.4.3 工业遗存的“建筑适应性”
    5.5 中山市石岐区海景片区城市设计的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实践
        5.5.1 旧工业用地性质的转化与新内容的策划
        5.5.2 基于内容策划的功能整合
        5.5.3 原有交通系统适应城市交通的再规划
        5.5.4 面向城市公共空间的再造
    5.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重庆市巴南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范围界定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范围界定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研究现状
        1.3.3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滨水景观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设计方法探究
    2.1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及内容概述
        2.1.1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
        2.1.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2.1.3 “海绵城市”建设意义
        2.1.4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线
    2.2 城市滨水景观相关概念及内容概述
        2.2.1 城市滨水景观相关概念
        2.2.2 城市滨水景观功能
        2.2.3 城市滨水景观构成
        2.2.4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点
    2.3 海绵型城市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2.3.1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公园
        2.3.2 浙江金华燕尾洲滨水公园
        2.3.3 小结——对本研究的启示
    2.4 海绵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探究
        2.4.1 设计思路与策略
        2.4.2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
第3章 研究区现状分析
    3.1 区位概况
        3.1.1 巴南区区位
        3.1.2 研究区区位
    3.2 自然环境概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候特点
        3.2.3 水文特征
        3.2.4 土壤状况
    3.3 场地现状分析
        3.3.1 周边现状概况
        3.3.2 场地现状概况
    3.4 现状综合评价
第4章 研究区海绵建设适宜性评价
    4.1 评价因子构建
        4.1.1 数据预处理
        4.1.2 构建思路
        4.1.3 评价因子的选取
        4.1.4 评价因子的处理
    4.2 单因子分析
        4.2.1 高程分析
        4.2.2 坡度分析
        4.2.3 生态敏感性分析
        4.2.4 下垫面分析
        4.2.5 汇流量分析
        4.2.6 水域缓冲区分析
    4.3 确定评价权重
        4.3.1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4.3.2 归一化处理并算出权重
    4.4 海绵化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5章 研究区滨水景观海绵化设计
    5.1 设计目标与理念策略
        5.1.1 设计目标
        5.1.2 设计理念与策略
    5.2 海绵化景观总体规划布局
        5.2.1 总平面规划布局
        5.2.2 分区规划设计
        5.2.3 海绵体系构建
    5.3 海绵化景观专项设计
        5.3.1 建筑的海绵化景观设计
        5.3.2 道路和铺装场地的海绵化景观设计
        5.3.3 绿地的海绵化景观设计
        5.3.4 水体的海绵化景观设计
        5.3.5 植物的海绵化景观设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巴南区海绵化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AHP专家调查问卷

(4)合肥派河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
        1.1.1 滨水
        1.1.2 滨水绿廊
        1.1.3 城市滨水绿廊
    1.2 滨水的类型
    1.3 城市滨水绿廊的特征与功能
        1.3.1 特征
        1.3.2 功能
    1.4 国内外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1.4.1 国外滨水景观设计
        1.4.2 国内滨水景观设计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引证法
        2.3.2 案例实地调研分析法
        2.3.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法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见图2-1)
3 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相关理论和原则的研究
    3.1 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3.1.1 景观生态学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3 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理论
        3.1.4 旅游心理学
        3.1.5 美学理论
    3.2 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的原则
        3.2.1 整体性原则
        3.2.2 特色性原则
        3.2.3 生态性原则
        3.2.4 景观异质性和功能多样性原则
        3.2.5 人性化原则
        3.2.6 亲水性与安全性防护并重原则
4 滨水绿廊景观设计方法和构成要素的研究
    4.1 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的方法
        4.1.1 生态设计方法
        4.1.2 功能设计方法
        4.1.3 文脉设计方法
        4.1.4 城市设计方法
        4.1.5 视觉形态设计方法
        4.1.6 综合设计方法
    4.2 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
        4.2.1 水生态系统
        4.2.2 护岸
        4.2.3 滨水建筑
        4.2.4 道路系统
        4.2.5 环境设施
        4.2.6 公共艺术
        4.2.7 灯光系统
5 合肥派河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的研究
    5.1 场地前期分析
        5.1.1 区位分析
        5.1.2 设计范围及研究范围
        5.1.3 场地及周边用地分析
        5.1.4 场地概况
        5.1.5 上位规划分析
        5.1.6 用地性质及使用人群分析
    5.2 案例借鉴
        5.2.1 澳洲阿德莱德港口改建
        5.2.2 哈尔滨文化中心湿地公园设计
        5.2.3 扬州东区运河公园景观设计
        5.2.4 案例总结
    5.3 总体设计
        5.3.1 指导思想
        5.3.2 设计原则
        5.3.3 定位、主题与特色
        5.3.4 设计愿景
        5.3.5 设计重难点与策略
        5.3.6 功能分区与布局
        5.3.7 景观结构分析
        5.3.8 派河滨水绿廊景观节点布局
    5.4 详细设计
        5.4.1 竖向设计
        5.4.2 分区设计
    5.5 专项设计
        5.5.1 交通设计
        5.5.2 绿化设计
        5.5.3 铺装设计
        5.5.4 亮化设计
        5.5.5 服务设施设计
        5.5.6 小品及配套设施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2.1 明确了滨水绿廊的相关概念
        6.2.2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
        6.2.3 阐明了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
        6.2.4 分析了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的方法及其构成要素
        6.2.5 开展了合肥派河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的规划设计实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基于期刊数据的国内大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
    1.5 基本概念界定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外部特征分析
    2.1 六种核心期刊简介
    2.2 期刊数据采集
    2.3 研究格局分析
    2.4 刊文题目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热点主题词演变分析
    3.1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的热点分析
    3.2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热点变迁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分析
    4.1 研究问题的演进
    4.2 研究方法的演进
    4.3 设计内容的演变
    4.4 本章小结
5 当前我国大城市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
    5.1 案例分析
    5.2 案例比较小结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总结与展望
    6.2 研究的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附录2 Ucinet6.0软件绘制的精细化关键词网络结构系列图
附录3 图目录
附录4 表目录

(6)“韧性城市”视野下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以青岛蓝海新港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韧性城市理念
    2.2 城市废旧码头空间
    2.3 相关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案例分析
    3.1 国内外相关研究
    3.2 国外相关案例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当前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的模式、问题、反思
    4.1 国内废旧码头区再利用模式
        4.1.1 生态公园型再利用模式
        4.1.2 历史保护型再利用模式
        4.1.3 创意产业型再利用模式
        4.1.4 城市综合型再利用模式
    4.2 问题与反思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韧性城市视野下我国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设计策略
    5.1 废旧码头与城市空间融合
        5.1.1 城市结构重组
        5.1.2 城市肌理缝合
        5.1.3 老建筑的再利用
        5.1.4 原有驳岸改造
    5.2 提升码头空间的可达性
        5.2.1 城市交通整合
        5.2.2 充分考虑多样内部交通
        5.2.3 静态与动态交通的结合
        5.2.4 人性化的步行空间设计
    5.3 多元公共空间塑造
        5.3.1 保持空间韧性注重绿色空间设计
        5.3.2 满足多样需求的公共空间
        5.3.3 分层次组织空间
    5.4 个性化的空间营造
        5.4.1 地域特色的发掘
        5.4.2 景观建筑的创造
        5.4.3 个性化景观小品
    5.5 公众参与的全过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研究——青岛蓝海新港城规划设计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定位
        6.1.2 项目背景
        6.1.3 服务人群
    6.2 项目解读
        6.2.1 区位分析
        6.2.2 交通分析
        6.2.3 基地现状分析
    6.3 规划结构与规划理念
        6.3.1 规划理念
        6.3.2 规划结构
    6.4 韧性城市视野下码头空间再利用策略
        6.4.1 提升空间可达性
        6.4.2 绿色空间设计
        6.4.3 多元化的空间功能
        6.4.4 个性化空间营造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7)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滨水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线性文化遗产的历史机遇
        1.1.2 大运河沿线地区建设:后申遗时代的重要内容
        1.1.3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新时代建设的示范样板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线性文化遗产
        1.2.2 历史城市滨水区
        1.2.3 城市设计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有关“线性文化遗产”的国内外研究
        1.3.2 有关“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国内外研究
        1.3.3 对本文的启示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基础研究
    2.1 历史城市滨水区的类型划分
    2.2 历史城市滨水区的特征归纳
        2.2.1 文化层叠性:不同于其他滨水地区
        2.2.2 生态敏感性:不同于其他历史地段
        2.2.3 功能延展性:渗透自身的优势资源
        2.2.4 景观特殊性:独具自身的风貌特色
    2.3 历史城市滨水区的建设问题
        2.3.1 “藏”:遗产周边环境割裂
        2.3.2 “占”:生态网络缺乏连续
        2.3.3 “单”:空间活力片区失衡
        2.3.4 “平”:景观风貌特色缺失
        2.3.5 “急”:开发实施欠缺统筹
    2.4 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的目标
    2.5 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的系统与要素
        2.5.1 文化空间系统
        2.5.2 生态空间系统
        2.5.3 功能空间系统
        2.5.4 景观空间系统
        2.5.5 开发实施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线性文化遗产实践案例及启示
    3.1 线性文化遗产的实践案例
        3.1.1 区域尺度:伊利运河
        3.1.2 城市尺度:亚特兰大环带
        3.1.3 片区尺度:小樽运河
    3.2 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化遗产发展趋势
        3.2.1 空间维度:从个体到整体
        3.2.2 时间维度:从静态到动态
        3.2.3 过程维度:从修缮到治理
        3.2.4 结果维度:从保护到发展
    3.3 线性文化遗产的当代指导
        3.3.1 整体认知:文化遗产优先
        3.3.2 广泛联系:环境和谐发展
        3.3.3 动态演进:倡导公众参与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策略
    4.1 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城市设计策略构建的基本思路
        4.1.1 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再认知
        4.1.2 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城市设计原则
    4.2 文化空间系统设计策略
        4.2.1 文化意象完整认知
        4.2.2 文化格局整体塑造
        4.2.3 文化场所叙事表达
    4.3 生态空间系统设计策略
        4.3.1 生态优化城市结构
        4.3.2 生境与物种的培育
    4.4 功能空间系统设计策略
        4.4.1 功能适配文化定位
        4.4.2 滨水土地功能混合
        4.4.3 分时引导人群活动
    4.5 景观空间系统设计策略
        4.5.1 强化滨水观景感知
        4.5.2 完善景观解说体系
    4.6 开发实施系统设计策略
        4.6.1 滨水开发弹性预留
        4.6.2 拓宽公众参与途径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滨水区城市设计研究
    5.1 实证背景概述
        5.1.1 背景及范围
        5.1.2 相关规划解读
    5.2 前期研究总结
        5.2.1 河道建制与历史沿革
        5.2.2 田野调研与分析
        5.2.3 现状问题与反思
    5.3 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大运河滨水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5.3.1 城市设计理念
        5.3.2 总体设计结构
        5.3.3 分区设计意向
        5.3.4 节点设计展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全文工作与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8)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水区设计策略研究 ——以顺义潮白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低碳理念与发展趋势
        1.1.2 滨水区的价值与开发现状
        1.1.3 低碳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创新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综述分析
        1.5.1 低碳城市的研究综述
        1.5.2 滨水区的研究综述
第2章 基础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低碳城市
        2.1.2 低碳导向的城市设计
        2.1.3 城市滨水区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低碳城市设计相关的理论
        2.2.2 滨水区设计相关的理论
    2.3 实践案例分析
        2.3.1 国外实践案例分析
        2.3.2 国内实践案例分析
        2.3.3 低碳城市设计案例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滨水区低碳问题及解决路径
    3.1 滨水区低碳影响要素
        3.1.1 建筑碳源排放
        3.1.2 交通碳源排放
        3.1.3 活动碳源排放
        3.1.4 绿色碳汇吸收
    3.2 滨水区设计的现状问题
        3.2.1 滨水空间利用效率低
        3.2.2 缺乏贯通连续的绿道
        3.2.3 绿色碳汇基底破坏
        3.2.4 滨水区动态预留空间缺失
        3.2.5 滨水区低碳问题成因分析
    3.3 滨水区低碳设计影响因素
        3.3.1 土地利用
        3.3.2 空间组织
        3.3.3 交通模式
        3.3.4 建筑设计
        3.3.5 绿化设计
    3.4 滨水区的低碳实现路径
        3.4.1 减少能源需求
        3.4.2 转变能源利用方式
        3.4.3 规范城市低碳专项规划
        3.4.4 低碳消费理念的倡导
        3.4.5 相应政策法规的制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低碳理念的滨水区设计策略
    4.1 降低交通碳源排放的设计策略
        4.1.1 TOD模式的运用
        4.1.2 立体的步行空间
        4.1.3 适宜的路网尺度
        4.1.4 优化低碳交通系统
    4.2 降低建筑碳源排放的设计策略
        4.2.1 空间布局调整
        4.2.2 外部场地优化
        4.2.3 建筑的绿色表皮设计
        4.2.4 保证合理的建筑排列
    4.3 提升绿色碳汇吸收的设计策略
        4.3.1 合理的植物配比
        4.3.2 海绵设计的运用
        4.3.3 亲切的水体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顺义潮白河滨水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5.1 基础概况
        5.1.1 顺义历史简介
        5.1.2 潮白河顺义区段概况
        5.1.3 规划发展目标
    5.2 潮白河滨水区域现状解读
        5.2.1 滨水空间功能混乱
        5.2.2 建筑街道调控缺失
        5.2.3 绿色碳汇吸收问题
    5.3 潮白河滨水区域减碳策略
        5.3.1 道路系统修补
        5.3.2 慢行系统补全
        5.3.3 建筑风貌整治
        5.3.4 绿地景观设计
        5.3.5 水体景观设计
结论
    论文总结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海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东莞市交椅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城市滨海区
        1.2.2 可持续发展理念
    1.3 国内外城市滨海区发展综述
        1.3.1 国外城市滨海区发展历程
        1.3.2 国内城市滨海区发展历程
    1.4 国内外城市滨海区规划相关理论研究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滨海区相关案例研究
    2.1 国外相关案例研究
        2.1.1 横滨港未来21区
        2.1.2 悉尼达令港
        2.1.3 美国巴尔的摩内港
    2.2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2.2.1 青岛小港湾
        2.2.2 大连金石滩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滨海空间的内涵
    3.1 影响滨海空间的因素
        3.1.1 自然因素
        3.1.2 功能
        3.1.3 交通
        3.1.4 景观
        3.1.5 历史文化
    3.2 滨海空间类型
        3.2.1 开敞型滨海空间
        3.2.2 半封闭型滨海空间
        3.2.3 半开敞型滨海空间
    3.3 滨海空间的主要特征
        3.3.1 生态性
        3.3.2 延续性
        3.3.3 可识别性
        3.3.4 特色性
        3.3.5 场所性
        3.3.6 历史文化性
    3.4 本章小节
4 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
    4.1 交通设计策略
        4.1.1 城市公交系统的组织
        4.1.2 慢行交通系统的组织
    4.2 建筑控制策略
        4.2.1 建筑形态引导
        4.2.2 建筑风貌控制
        4.2.3 天际线轮廓控制
    4.3 景观设计策略
        4.3.1 绿地系统规划
        4.3.2 景观的生态保护策略
        4.3.3 景观节点的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东莞市交椅湾起步区城市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现状分析
        5.1.3 项目定位
    5.2 区域布局
        5.2.1 方案构思
        5.2.2 总体布局
        5.2.3 功能分区
        5.2.4 土地利用规划
    5.3 交通系统规划
        5.3.1 内部道路网络
        5.3.2 公共交通网络
        5.3.3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5.4 建筑设计控制
        5.4.1 建筑风貌控制
        5.4.2 天际线设计
        5.4.3 建筑高度控制
    5.5 景观系统规划
        5.5.1 绿地系统规划
        5.5.2 滨海景观带规划
        5.5.3 景观节点规划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10)城市边缘滨水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相关理论研究
        2.3.1 可持续发展
        2.3.2 系统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边缘滨水区基础研究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市滨水区
        3.1.2 城市边缘滨水区
        3.1.3 可持续发展
    3.2 城市滨水区的系统认知
        3.2.1 城市滨水区的价值分析
        3.2.2 城市滨水区的功能分析
        3.2.3 城市滨水区的用地分析
        3.2.4 城市滨水区的空间分析
    3.3 边缘滨水区的特征描述
        3.3.1 边缘滨水区构成的特征
        3.3.2 边缘滨水区发展的特征
        3.3.3 边缘滨水区规划的特征
        3.3.4 边缘滨水区实践的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边缘滨水区发展可持续
    4.1 金鸡湖滨水区概况
    4.2 作为区域需求的中心定位
    4.3 湖区滨水开放空间发展
        4.3.1 与城市开敞空间的联系
        4.3.2 滨水开放空间的打造
    4.4 土地的复合利用
    4.5 城市特色空间的塑造
        4.4.1 城市轮廓线
        4.4.2 标志性建筑与大型活动
    4.6 .边缘滨水区可持续发展启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边缘滨水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略
    5.1 边缘滨水区存在的问题
        5.1.1 总体发展定位摇摆不定
        5.1.2 粗放型房地产疯狂蔓延
        5.1.3 滨水开放空间形态破碎
    5.2 可持续发展观的引入
        5.2.1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
        5.2.2 可持续发展观对于滨水区的意义
    5.3 边缘滨水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研究
        5.3.1 整体定位策略
        5.3.2 公共开放策略
        5.3.3 复合活力策略
        5.3.4 地区标志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谷阳湖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探讨
    6.1 项目背景
    6.2 谷阳湖与城市的空间演变
    6.3 谷阳湖滨水区开发历程
    6.4 谷阳湖滨水区面临的问题
        6.4.1 自然环境景观优越,发展目标不明
        6.4.2 城乡空间混杂,城区特色缺失
        6.4.3 待开发用地多,居住呈现包围态势
    6.5 谷阳湖滨水区定位研究
        6.5.1 城市层面:呼应城市战略的需要
        6.5.2 南镇江层面:区域融合协同发展的中心需求
    6.6 开放空间体系的构建
    6.7 功能及用地的混合设置
    6.8 城市特色空间打造
        6.8.1 城市轮廓线
        6.8.2 景观规划
    6.9 规划实施的效果
        6.9.1 将研究成果纳入控规
        6.9.2 指导土地出让和项目布局
    6.10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滨水区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南昌桃花河运动公园为例[D]. 陈梦瑶.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研究[D]. 刘逸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重庆市巴南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 卢艾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合肥派河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的研究[D]. 姜岩.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5]基于期刊数据的国内大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演变研究[D]. 张烙.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韧性城市”视野下城市废旧码头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以青岛蓝海新港城为例[D]. 乔廷尧.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7]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滨水区为例[D]. 廖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8]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水区设计策略研究 ——以顺义潮白河为例[D]. 沈群松.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 [9]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海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东莞市交椅湾为例[D]. 张铭.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10]城市边缘滨水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许进.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城市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