桤木种源苗期生长及固氮能力的变化

桤木种源苗期生长及固氮能力的变化

一、桤木种源苗期生长和固N能力的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杜保国,王金玲,毛艳萍,刘雷,杨远兵,张首国,陈光升[1](2019)在《桤木抗旱性及其混交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桤木是亚热带地区极具发展前景的优质速生阔叶原料林树种,也是典型的木本非豆科固氮树种,常与其他速生用材树种混交栽植以改良土壤特性。桤木受季节性干旱影响严重,对其在气候变化中的反应和应对机制却知之甚少。加之以往混交造林实践中,桤木多作为伴生树种用于改良土壤,而对于混交造林对其自身的影响鲜有研究。在分析总结桤木抗旱性和混交效应的基础上,研析了需要加强的几个方向,以期能够为深入认识桤木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以及桤木造林实践提供参考。

王贵珍,陈炙,杨汉波,黄振,徐峥静茹[2](2019)在《桤木优良无性系苗期的初步选择》文中认为开展林木优良无性系选择,以获得最大遗传增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针对桤木优良半同胞家系中的优良个体,通过扦插繁育技术建立了476个无性系,观测苗高和地径苗期生长性状,并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利用隶属函数法结合主成分分析赋予各性状权重值,对各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无性系间的苗高和地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根据两个性状的隶属函数值的均值,将无性系划分为7个等级,其中3个无性系被确定为1级,这些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的均值较整个群体均值分别提高了224.3%和82.3%;被评为2级的无性系有9个,被评为3级的无性系有45个,可作为增加桤木遗传多样性候选对象。

王楚楚,钟全林,程栋梁,余华,徐朝斌[3](2019)在《引种期同质园翅荚木主要叶功能性状与种源地环境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从比叶面积(SLA)、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叶组织密度(LTD)、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等方面对在引种期同质园的广西桂林市(GGL)、广西靖西市(GJX)、湖南江华县(HJH)、湖南通道市县(HTD)、广东英德市(GYD)等5翅荚木种源叶片主要功能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并研究翅荚木叶功能性状与种源地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不同种源间叶片C、N含量及C/N差异显着,5种源间叶片C含量GYD最高、GGL最低,N含量GJX最高、GYD最低,C/N为GYD最高、GJX最低。(2)比叶面积与叶组织密度呈显着负相关;叶片N含量与C/N和C/P呈显着负相关,与N/P呈显着正相关;C/P与P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C/N呈显着正相关;C/N与N/P呈显着负相关。(3)翅荚木叶功能性状主要受七月均温、年均温和相对湿度等地理环境因子影响。七月均温与C/P、比叶面积呈正相关,与叶片N含量、叶片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呈负相关;年均温与C/N呈正相关,与N/P呈负相关;相对湿度与叶片P含量、叶组织密度呈正相关,与C/P、比叶面积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翅荚木对引种区的环境适应特征及其在引种期的生长与生存策略,对探究翅荚木的养分利用策略、揭示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相关部门选择适宜的翅荚木引种栽培种源及开展其优良种源的遗传改良等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章晴[4](2016)在《杨—桤混交林根系碳分泌及其对根际土壤氮转化的影响》文中认为土壤氮素的供给状况是限制杨树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与固氮树种混交则是提高杨树人工林氮素供应水平的重要手段。树木养分的吸收直接依赖于根际土壤养分供给,根系分泌物是导致根际土壤氮素转化等过程及养分供应水平不同于非根际土壤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江苏省宿迁泗洪市陈圩林场2012年营造的杨树-江南桤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混交林中杨树与桤木根系分布、根系有机碳分泌特征、以及根际土壤的氮转化动态进行研究,并结合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探讨根系有机碳分泌对土壤氮转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杨-桤混交林0-20cm土层中,杨树根系扩张迅速,广泛分布于距离树干的各个区域,占整个林地根系生物量的85%左右,其中约28%分布在距杨树树干40cm范围内;桤木根系占林地根系总生物量的约15%,其中84.2%分布在距桤木树干40cm范围内。单位根面积的有机碳分泌速率桤木是杨树的1.27倍。杨树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碳主要为葡萄糖与松二糖,而桤木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碳的主要成分除葡萄糖与松二糖外,还包括乳酸与苹果酸。杨树和桤木不同生长季节的土壤p H值、微生物生物量(MBC和MBN)在根际与与非根际之间均无明显差异,根际土壤的无机氮含量杨树是非根际土壤0.74-0.87倍,而桤木是非根际土壤的0.9-0.93倍,杨树根际土壤无机氮的亏缺程度较桤木高,但是在氮的总矿化速率方面树种间或根际与非根际间并没有显着差异。而在土壤有效磷方面,杨树根际土壤是非根际土壤的0.69倍,而桤木根际土壤则是非根际土壤的1.06倍,两者出现相反的亏缺或富集现象,表明了杨树和桤木在对氮和磷的需求及根际过程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低分子量有机碳对养分转化效应的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碳显着提高了土壤的微生物分解活性,但显着降低了土壤无机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其中低分子糖降低无机氮含量的效应和低分子有机酸降低有效磷含量的效应相应较显着,而低分子量有机碳多样性的提高对这种降低效应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低分子量有机碳对土壤氮总矿化速率基本没有影响,但其多样性的提高,特别是低分子量有机酸多样性的提高对土壤氮的总矿化在一定程度具有促进效果。

李伟[5](2013)在《中国南方皂荚遗传资源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皂荚(Gleditsia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呈连续的星点状分布,资源分散,由于其长期的过度利用,天然林资源已遭到严重的破坏,种内遗传多样性保存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我国南方现有皂荚遗传资源进行收集、保存及遗传多样性测定评价,为科学合理的皂荚遗传资源保护、筛选优异种质和经济价值开发奠定坚实基础。本研究在我国南方的皂荚主要分布区抽取10个群体215个个体,采集荚果以及叶片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种子进行打破休眠处理、播种育苗试验以及果实化学成分测定,依据研究结果制定皂荚遗传资源的保护策略、构建保护机制,为皂荚种质保存及高效、综合利用开发这一宝贵植物资源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皂荚果实、种子等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丰富的变异,11个性状在群体间、群体内均达显着差异,11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0.42%,群体内的变异大于群体间的变异,群体内的变异是皂荚的主要变异来源;皂荚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1.20%,变异幅度为4.55%-18.38%。群体间荚果的变异(14.75%)高于群体间种子变异(6.95%),表明种子变异稳定性高。荚果和种子各性状之间多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表现为荚果越大,则种子越大,种子的千粒重也越大;在地理变异方面,荚果表现为同地理经度的南北变异,种子则表现为同地理纬度的东西变异。2.利用筛选出的14对荧光引物,对10个群体215个个体进行AFLP分子标记分析,共得到1782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为1389条,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7.94%。AFLP分子标记揭示了基因频率在群体间差异显着,进而在DNA水平上揭示了群体的遗传差异;皂荚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26.87%,群体内的变异远大于群体间的变异,群体内的变异是皂荚的主要变异来源。皂荚群体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位基因数Na、Shannon’s信息指数和Nei’s多样性指数分为1.261、1.714、0.256和0.168。皂荚基因流(Nm)为1.483,10个群体的平均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50和0.059,说明皂荚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贵州兴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广西桂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3.不同群体间皂荚果壳和种子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在种子化学成分中,广西桂林群体皂甙、粗蛋白和粗淀粉的含量最高,分别为8.13%、22.87%和36.91%,湖北京山群体总糖的含量最高,为16.36%;果壳化学成分中,重庆秀山群体粗蛋白的含量最高,为4.41%,贵州兴义群体粗脂肪的含量最高为8.07%,甘肃天水群体果胶的含量最高,为0.71%湖南城步群体总糖含量最高为34.76%;山东费县群体皂甙的含量最高为18.33%。对不同群体皂荚全果有效成分的分析比较,为以后的良种选择,高效、综合利用开发这一宝贵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4.浓硫酸可以打破皂荚种子休眠,经浓硫酸处理2个小时后,种子发芽率为95.70%,比对照提高了88.00%;破壳处理使皂荚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缩短了近17天,发芽率提高了近11倍,浓硫酸浸泡2小时后,在25℃下皂荚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95.70%和85.40%。5.皂荚各群体内家系子代幼苗的苗高和地径都存在丰富变异,苗高和地径在群体间、群体内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各家系的子代幼苗生长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苗高的变异系数在19.45%-34.15%之间,平均为26.07%;地径变异系数在10.35%-21.38%之间,平均为15.09%。皂荚群体苗高生长与产地纬度和年平均温度呈显着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纬向渐变型。6.皂荚遗传资源流失严重,群体处于濒危状态,遗传资源保存应该注意加强现有其遗传资源的保护,避免基因资源进一步流失,针对性开展遗传资源的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存,并在其分布区内严格按照样本策略收集群体样本,营建皂荚遗传资源收集圃,建立种源/家系试验林,构建种子库开展设施保存,同时还可借助植物园的优势开展资源保存工作;在遗传改良工作中,遗传改良与保存相结合,收集保存丰富的变异材料,为育种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源,从而为皂荚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纪程灵[6](2012)在《台湾桤木无性系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研究》文中提出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属于桦木科,桤木属,适应性强,出材量高,作为纸浆原料具有开发潜力,被列为优质造纸材树种。目前,国内已有30年的引种历史,但台湾桤木无性系造林的步伐还不快,优良无性系的选育也较缓慢。本试验测定了台湾桤木21个无性系和1个对照在5年生时其生长性状(胸径、树高、材积)和木材纤维性状(纤维长度、纤维宽度、长宽比及纤维素含量)、基本密度等指标,系统地探讨了这些性状在不同无性系间的差异,以及9年生台湾桤木的径向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台湾桤木胸径和材积生长在无性系间存在显着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在无性系间的重复力均较大,其中胸径和材积的无性系间重复力达0.5338和0.5381,无性系生长稳定性较好。树高和胸径与材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7和0.841,树高与胸径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77。2、参试无性系纤维长度在1.0763mm-1.2967mm之间,达到国际木材学规定的中等长度标准;在无性系间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差异均不显着:纤维长度和宽度的频率分布符合造纸原料的要求。3、参试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在0.4102g. cm-3-0.4747g. cm-3.间,适于作造纸原料。其F值为0.929,差异水平不显着,总体变异系数较小,变幅仅有8%-9%。木材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表现为自髓心向外有所增加。4、参试无性系的纤维素含量总体均在45.45%以上,能够满足造纸原料的需求,F值为0.662,在无性系间差异不显着。5、参试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与胸径和材积呈显着正相关,说明生产上可以通过培育大径材来提高基本密度的数值。6、对21个无性系生长和材性性状进行综合评定,考虑木材的产材量和造纸性能,应首先考虑使用2号、7号、12号和21号,且上述无性系均优于本地栽植的对照样值,其平均材积的遗传增益达2.31%,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台湾桤木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陈丽平[7](2012)在《黄海绿潮藻分子鉴定与类群演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7-2011年,我国黄海海域连续五年暴发绿潮,特别是2008年青岛海域暴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绿潮,甚至危及到奥帆赛的顺利举行,从而引起了有关政府机构和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形成绿潮的藻类主要为绿藻门石莼属(Ulva)海藻。绿潮藻的分类鉴定、遗传溯源,绿潮的暴发机制、预测预警、防控治理和综合利用等问题都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论文首先对黄海绿潮藻主要种类进行形态特征和分子检测初步研究,并对江苏沿海岸基绿潮藻种类做了调查和研究,接着于2009-2011年连续三年对我国南黄海海域早期漂浮绿潮藻进行种类构成与演替分析,同时对2008-2011年连续四年暴发的黄海绿潮优势种浒苔(Ulva prolifera)进行种群演替分析。最后利用GenBank中已有的石莼属种类DNA序列和本实验室采集的全国沿海石莼属种类探讨了ITS和rbcL基因序列作为石莼属绿潮藻基因条形码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分子鉴定后进行纯种培养的4种黄海绿潮藻进行了形态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U. prolifera、Ulva compressa和Ulva linza的外部形态特征和解剖学特征均与《中国经济海藻志》(曾呈奎,1962)一致,前两种均具有管状结构,U. linza均具有缘管结构。Ulva sp.外观形态学特征和解剖学特征与U.linza无显着差异。在室内培养条件,前面3种能根据形态学分类特征区分开来,而无法鉴定出U. linza和Ulva sp.,因此仍需借助分子手段。从不同野外生境条件下的绿潮藻样品中,挑选了15个形态特征非常相似的样品进行了分子鉴定。形态鉴定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缘管结构,通过ITS全长序列可将15个样品划分为2类,其中12个样品属于LPP类群,3个样品属于Ulva sp.类群。5S rDNA间隔区序列进一步将LPP类群的12个样品为U.prolifera和U.linza两大类群。2009年和2010年对江苏沿海岸基采集的绿潮藻进行了种类构成和分子系统分析(其中2009年35个样品、2010年36个样品)。2年的ITS序列和5S rDNA间隔区序列分析结果相似,江苏沿海岸基绿潮藻种类主要为U.linza、U.prolifera、Ulvasp.、U.compressa和Blidingia sp.5个类群。其中Ulva sp.、U.compressa、Blidingiasp.的ITS序列相应地与海区漂浮的绿潮藻Ulva sp.、U.compressa和Blidingia sp.的ITS序列完全一样。从地区来看,如东、大丰、射阳沿海岸基几乎都分布有海区早期漂浮绿潮藻所有种类;从生境来看,紫菜筏架、沿岸堤坝分布有海区早期漂浮绿潮藻的所有种类,而盐度较低的养殖池塘、入海河道主要为U.prolifera。ITS序列结合5S rDNA间隔区序列分析发现采自养殖池塘、入海河道的U.prolifera类群的ITS序列(同HM031181)与2008年黄海绿潮藻优势种(RD802)相差2bp,5S rDNA间隔区序列具有与RD802相同的三种亚型,其中Ⅱ型占绝对优势,未见Ⅰ型;漂浮绿潮藻U.prolifera类群(ITS序列同2008年漂浮优势种)5S rDNA间隔区序列同样存在这三种亚型,但2008年漂浮优势种的5S rDNA间隔区序列还具有其独特的Ⅰ型。2009年的调查结果表明,连云港沿海岸基主要为U.linza,且其ITS序列和5S rDNA间隔区序列与如东、大丰、射阳的U.linza及海区漂浮的U.linza序列差异较大,所以漂浮绿潮藻来源于连云港沿海岸基的可能较小。2010年调查中,作者增加了养殖池塘和入海河道样本量,在养殖池塘样本中作者检测到了一些ITS同RD802、5S rDNA间隔区序列属于Ⅱ型的U.prolifera类群,此类群藻体可能是ITS同RD802、5S rDNA间隔区序列属于Ⅰ型的U.prolifera类群(RD802)随海水进入养殖池塘后与养殖池塘的主要优势U.prolifera类群(ITS同HM031181、5S rDNA间隔区序列属于Ⅱ型)杂交产生的后代。接着作者对2009-2011年南黄海早期漂浮绿潮藻进行分子系统分析和类群演替研究。结果表明,3年的早期漂浮绿潮藻种类组成一致,均为Ulva sp.、U.compressa、U.linza、U.prolifera和Blidingia sp.。从连续3年的监测结果来看,每年均是4月中下旬在如东海区首先出现大规模漂浮绿潮藻,分子研究结果表明,最先出现的漂浮绿潮藻并非2008年黄海漂浮绿潮藻优势种U.prolifera,而是Ulvasp.和U.compressa,每年的5月中旬开始出现漂浮绿潮藻优势种U.prolifera,随后漂浮绿潮藻优势种U.prolifera生物量迅速增加,至6月初漂浮绿潮藻优势种U.prolifera已经占到了90%以上,随后藻团继续向北漂移。但在大丰海区、射阳海区看不到这种类群演替现象。另外,2009年早期漂浮绿潮藻ITS序列同RD802的样品,5S rDNA间隔区序列只发现一种(Ⅰ型);2010年早期漂浮绿潮藻ITS序列同RD802的样品存在四种亚型:Ⅰ型(同2008年黄海漂浮优势种)、Ⅱ型(同养殖池塘优势种)、Ⅲ型、Ⅳ型,Ⅲ型、Ⅳ型样品极少仅在大丰早期漂浮样品中出现,且采集回来的样品中混有空心莲子草,说明Ⅲ型、Ⅳ型样品可能是通过入海河道漂过来的。2011年早期漂浮绿潮藻ITS序列同RD802的样品5S rDNA间隔区序列同时存在Ⅰ型和Ⅱ型两种亚型,且Ⅱ型较前一年出现频率增大。为了弄清黄海绿潮大规模暴发时,漂浮优势种ITS序列同RD802,其5S rDNA间隔区序列是否也存在Ⅰ型和Ⅱ型两种亚型以及这两种亚型是如何变化的,作者对采自2008-2011年黄海海域暴发绿潮时的藻样进行ITS序列和5S rDNA间隔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样品ITS序列全部相同且同RD802,2008年样品的5S rDNA间隔区序列全部Ⅰ型,2009年以后同时存在Ⅰ型和Ⅱ型两种亚型,且5S rDNA间隔区序列Ⅱ型的比例由2009年的1:10.25增加到2010年的1:2.33,至2011年已经超过Ⅰ型成为优势亚型,比例已经高达4.625:1。最后作者对GenBank中下载的石莼属9个物种和石莼科盘苔的rbcL和ITS序列以及本实验全国沿海绿潮藻预调查采集的我国沿海地区常见绿藻种类进行了绿潮藻DNA条形码技术的初步研究。根据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小于最小种间遗传距离的严格DNA条形码判断标准,rbcL和ITS序列虽都不适合单独作为绿潮藻的DNA条形码,但分别能区分10个物种中的7个物种和8个物种。rbcL的最小种间遗传距离变异程度低于ITS的,说明前者比后者更为保守,更适合更高级分类阶元的分类。ITS在石莼属绿潮藻中能够较好地区分其他种类,却不能很好区分LPP复合体,而本论文的前两章研究结果证实5S rDNA间隔区序列能够有效地区分LPP复合体。故作者提出ITS序列和5S rDNA间隔区序列组合使用可以作为绿潮藻的DNA条形码。

廖德志[8](2011)在《台湾桤木采穗圃建立与苗木快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开展了台湾桤木无性系采穗圃建立与苗木快繁技术研究,研究了台湾桤木采穗圃无性系植株穗条萌芽数与无性系及经营管理技术如栽植密度、定干高度、修枝、施肥等的关系;以及台湾桤木扦插繁殖生根率与植株不同年龄、不同无性系、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扦插基质、枝条不同处理等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穗圃无性系植株的萌芽数主要取决于无性系遗传特性和栽植密度,同时与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修枝、施肥等密切相关。建立台湾桤木无性系采穗圃,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是关键。栽植密度以株行距1m×2m为宜,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以90cm为宜。台湾桤木插条扦插生根有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两种生根类型,但以皮部生根类型为主,少数无性系则属两种生根混合类型。台湾桤木成年树和幼年树基部插条生根能力均存在较大变异性,其幼年树比成年树有更大的变异性。台湾桤木植株不同年龄其枝条扦插生根率有显着差异,植株4a生后其扦插生根率显着降低。不同无性系其扦插生根率有显着差异,筛选出了扦插生根率达80%以上的无性系15个。不同扦插时间对其扦插生根率有显着影响,以9月上旬扦插生根率最高。不同扦插基质其扦插生根率有显着差异,以黄心土和泥炭加珍珠岩为佳。穗条带顶芽或带1-2片叶可显着提高穗条生根率。GGR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后的穗条其生根率有显着差异,以300mg/L浓度处理穗条切口为好。对台湾桤木无性系扦插繁殖育苗苗木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株行距(单位面积株数)等情况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建立了单位面积苗木株数与苗高生长、地径生长的数学模型。

刘志龙[9](2010)在《麻栎炭用林种源选择与关键培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是我国主要的硬阔叶能源树种,在林业生物质能源方面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研究了不同种源麻栎生长性状差异、麻栎人工林萌芽更新和施肥技术。采用良种壮苗选育和关键培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最终达到提升麻栎人工林生产力和木材品质的目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种源间的种子形态、百粒重、营养成分含量、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光合作用、叶片、根系性状、木材化学组分都达到极显着差异水平。种子百粒重呈双向渐变趋势,从东南到西北呈逐渐减小。种子长度的南北变化表现为逐渐增加,种子宽度则相反。苗高、地径和生物量主要受经度的控制,而木质素含量主要受纬度的控制;种源和环境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初步选出5个适应江淮、赣西和浙西南丘陵区的优良种源。(2)立地条件、密度、林龄和更新方式对林分地上部分能量现存量影响显着,林分结构和能量分配随林龄表现动态变化;机械全垦整地并套种2年花生有利于苗木生长,超级苗和2年生苗生长量优于普通苗和1年生苗,但成活率略低。(3)萌桩高度、定萌时间和留萌条数对萌条的生物量、热值和能量均有显着影响,对木材基本密度和化学组分影响不显着;萌条生长量与伐桩高度呈负相关关系,冬季或早春定萌且保留萌条2株可获得最大生物量。(4)施肥对麻栎生物量、热值、木材基本密度和光合作用均有显着影响,但对木材化学组分不显着;施肥对土壤水解性N、全P、有效P含量以及叶片N、P含量影响差异显着,但对叶片K、Ca、Mg含量影响差异不显着;麻栎生物量和能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以0.45 kg·株-1效果最佳。

囤兴建[10](2010)在《长江滩地树种配置模式及其生长、生态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长江沿岸滩地低湿、芦苇丛生,且有季节性水淹的立地条件特性,试图从工程造林整地措施着手通过抬高地面,营造以杨树为主要树种,桤木和苏柳799为伴生树种的混交林,开展对该林分的生长、生理生态特性及林地土壤碳储量研究,为阐明江滩地高效利用模式构建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江滩地采用工程造林整地措施,设计水面宽20m,堤埂面宽8m和35°斜坡夹角等主要整地规格是合理且切实可行的。2.江滩地造林试验证实,选择以杨树为主要树种,以桤木为改良土壤的伴生树种。这种主-伴树种配置模式是江滩地高效利用最佳配置模式。3.对不同树种配置模式树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观测,杨树无性系胸径生长较伴生树生长快。根据杨树无性系高径净生长量、单株材积和净光合速率,经综合评定其排序为:南林95杨>447杨>南林895杨>NL-80351杨>328杨>35杨>I-72杨。4. 3种树种配置模式中,杨树同一物候期的光量子通量、温度和相对湿度差异不大,而不同物候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尤其是光量子通量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的产量、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5. 3种树种配置模式中,杨树和桤木混交,因而林地040cm土壤全N含量较年均值较高。020cm层次间碳储量变动范围在51.2857.35t/hm2。

二、桤木种源苗期生长和固N能力的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桤木种源苗期生长和固N能力的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桤木抗旱性及其混交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桤木主要分布区季节性干旱频发, 抗旱性研究滞后
2 种间和种内不同种源间生长生理特性差异明显
3 桤木常被用作伴生树种改良土壤和林分结构
4 桤木抗旱性及混交效应研究的几个方向
    4.1 加强种质选育工作, 提高自身抗旱性
    4.2 加强混交对桤木自身生长和抗逆特征的影响研究
    4.3 综合运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揭示桤木响应干旱胁迫的机制

(2)桤木优良无性系苗期的初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性状测定
        1.2.2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木生长差异分析
    2.2 利用隶属函数评价参试无性系
3 讨论

(3)引种期同质园翅荚木主要叶功能性状与种源地环境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引种期同质园概况
    1.2 材料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源翅荚木叶功能性状差异比较
    2.2 翅荚木叶片各功能性状间的相关性
    2.3 翅荚木叶功能性状与种源地环境因子的关系
3 讨论
    3.1 不同种源间的主要叶功能性状的表现特征
    3.2 主要叶功能性状间关系
    3.3 叶功能性状与种源地环境因子的关系

(4)杨—桤混交林根系碳分泌及其对根际土壤氮转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混交林研究进展
        1.2.2 土壤氮素转化过程
        1.2.2.1 影响土壤氮矿化的因子
        1.2.2.2 土壤氮矿化研究方法
        1.2.3 根系分泌物及其根际效应
        1.2.3.1 根系分泌物的量、组成和作用
        1.2.3.2 根系分泌作用的形成机制
        1.2.3.3 环境因子对根系分泌作用的影响
        1.2.3.4 根系分泌物的根际效应
        1.2.3.5 根际土壤取样方法进展
        1.2.3.6 根系分泌物的采集方法
2 主要研究内容
3 研究地概况
4 材料与方法
    4.1 杨-桤混交林根系分布特征
    4.2.杨-桤混交林不同树种根系碳分泌特征研究
    4.3 杨-桤混交林根际土壤氮转化原位研究。
    4.4 根系分泌低分子量有机碳对土壤氮转化影响的室内模拟研究
        4.4.1 低分子量有机碳添加频率的效应评价
        4.4.2 杨树与桤木的模拟根系分泌有机碳对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4.4.3 根系分泌有机碳多样性对土壤氮转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4.5 指标分析方法
        4.5.1 根系分泌物总有机碳含量和糖、酸组分测定
        4.5.2 土壤养分转化相关指标测定
        4.5.2.1 土壤pH测定
        4.5.2.2 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测定
        4.5.2.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测定
        4.5.2.4 土壤有效磷(Olsen P)的测定
        4.5.2.5 土壤氮总转化速率的测定
        4.5.2.6 土壤CO_2释放速率测定
        4.5.3 根系根长、表面积、体积及细根数的测定
    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4.7 技术路线
5 结果与分析
    5.1 杨-桤混交林根系分布特征
    5.2 杨-桤混交林不同树种根系有机碳分泌特征
        5.2.1 杨-桤混交林不同树种根系有机碳分泌速率
        5.2.2 杨-桤混交林不同树种根系分泌低分子量有机碳的种类
    5.3 杨-桤混交林不同树种距根不同距离土壤理化特征
        5.3.1 土壤pH特征
        5.3.2 土壤无机氮特征
        5.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5.3.4 土壤有效磷特征
        5.3.5 土壤氮总矿化速率与总硝化速率
    5.4 低分子量有机碳对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5.4.1 添加频率的效应评价
        5.4.2 室内模拟杨树与桤木根系有机碳分泌对于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5.4.2.1 对土壤pH的影响
        5.4.2.2 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5.4.2.3 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变化
        5.4.2.4 对土壤氮总矿化速率与总硝化速率的影响
        5.4.2.5 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5.4.3 低分子量有机碳多样性对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5.4.3.1 对pH值的影响
        5.4.3.2 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5.4.3.3 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5.4.3.4 对土壤氮总矿化速率与总硝化速率的影响
        5.4.3.5 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6 结论与讨论
    6.1 根系分泌物收集方法的改进
    6.2 杨-桤混交林根系分布特征与根系有机碳分泌特征
    6.3 杨-桤混交林不同树种根际与近根际土壤养分转化特征
    6.4 杨树与桤木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养分转化的影响
    6.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5)中国南方皂荚遗传资源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皂荚属遗传资源研究进展
        1.2.2 林木遗传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1.2.3 AFLP 原理及其应用
        1.2.4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1.2.5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皂荚南方遗传资源种实表型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皂荚表型测定
        2.1.2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皂荚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形态变异特征
        2.2.2 皂荚表型变异来源及群体间表型分化
        2.2.3 皂荚表型的形态变异特征
        2.2.4 性状值极差变异特征
        2.2.5 皂荚种实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
        2.2.6 皂荚表型性状的地理变异
        2.2.7 皂荚群体表型聚类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2.3.1 皂荚的表型变异丰富
        2.3.2 皂荚表型的地理变异规律性
第三章 AFLP 分子标记南方皂荚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试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1.3 基因组 DNA 提取
        3.1.4 AFLP 标记体系建立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引物组合筛选和体系建立
        3.2.2 AFLP 引物组合多态性
        3.2.3 皂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3.2.4 皂荚群体间遗传分化
        3.2.5 群体变异的 AMOVA 分析
        3.2.6 皂荚群体间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
        3.2.7 皂荚群体间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3.1 皂荚遗传多样性的 AFLP 分析
        3.3.2 皂荚 DNA 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3.3.3 皂荚 DNA 分子水平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分化
        3.3.4 遗多样性分析方法比较与评价
第四章 皂荚化学成分组成研究
    4.1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剂与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产地皂荚种子和荚果比较
        4.2.2 不同群体皂荚果壳化学成分组成
        4.2.3 不同群体皂荚种子化学成分组成
        4.2.4 皂荚种子与皂荚外皮化学成分含量对比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皂荚群体种子萌发特性与苗期生长变异研究
    5.1 试验地概况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3 苗期生长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种皮的透水性
        5.3.2 酸蚀处理对皂荚种子萌发的影响
        5.3.3 温度对皂荚种子萌发的影响
        5.3.4 破壳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3.5 苗期性状在群体内家系间的变异
        5.3.6 苗期性状变异的方差分析
        5.3.7 皂荚群体间苗高和地径的多重比较
        5.3.8 皂荚苗木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皂荚种子打破休眠的处理
        5.4.2 皂荚种子苗期生长变异规律
第六章 皂荚遗传资源保存策略研究
    6.1 皂荚保存策略制定依据
        6.1.1 表型变异的分布规律及变异模式
        6.1.2 遗传多样性分布模式
    6.2 皂荚面临的威胁
        6.2.1 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6.2.2 皂荚自身因素
    6.3 皂荚遗传资源保存方法
        6.3.1 原地保存
        6.3.2 异地保存
        6.3.3 设备保存
    6.4 皂荚遗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6.4.1 利用价值与需求分析
        6.4.2 在保存前提下开展遗传改良
        6.4.3 遗传改良与保存的有机结合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台湾桤木无性系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台湾桤木研究综述
        1.1.1 生物生态学特性
        1.1.2 种源试验
        1.1.3 木材特性与用途的研究
        1.1.4 生物固氮的研究
        1.1.5 引种概况
    1.2 林木生长和材性变异的研究进展
        1.2.1 木材材性早期选择
        1.2.2 林木生长性状与材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1.2.3 木材材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的来源
    2.2 试验林地基本概况
    2.3 取样方法
    2.4 材料处理及测定方法
        2.4.1 无性系生长性状的测定
        2.4.2 木材基本密度的测定
        2.4.3 木材纤维长宽的处理及测定
        2.4.4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3.1.1 台湾桤木无性系生长特性方差分析
        3.1.2 台湾桤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值
        3.1.3 台湾桤木无性系各生长量相关分析
        3.1.4 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的早期选择
    3.2 台湾桤木材性径向变异分析
        3.2.1 台湾桤木各个体间的差异比较
        3.2.2 台湾桤木木材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分析
        3.2.3 台湾桤木木材纤维长度的径向变异分析
        3.2.4 台湾桤木木材纤维宽度的径向变异分析
        3.2.5 台湾桤木木材纤维长宽比的径向变异分析
        3.2.6 台湾桤木木材纤维素含量的径向变异分析
    3.3 台湾桤木无性系木材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3.3.1 台湾桤木无性系纤维形态方差分析
        3.3.2 台湾桤木无性系纤维长度遗传变异分析
        3.3.3 台湾桤木无性系纤维宽度遗传变异分析
        3.3.4 台湾桤木无性系纤维长宽比遗传变异分析
        3.3.5 台湾桤木无性系基本密度的遗传变异分析
        3.3.6 台湾桤木无性系纤维素含量的遗传变异分析
    3.4 无性系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的遗传相关
    3.5 不同无性系造纸适宜性的综合评价
4 结论与讨论
5 创新点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5.1 创新点
    5.2 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黄海绿潮藻分子鉴定与类群演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绿潮
    1.2 绿潮藻分类学研究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我国黄海绿潮藻主要种类形态特征和分子检测初步研究
    第一节 我国黄海绿潮藻主要种类形态特征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不同生境下形态相同的绿潮藻种类分子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材料预处理与形态观察
        1.3 DNA 提取及 PCR 扩增
        1.4 测序及序列比对
        1.5 分子系统分析
        2 结果
        2.1 外部形态特征
        2.2 ITS 序列比对分析
        2.3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江苏沿海岸基绿潮藻种类构成与分子系统分析
    第一节 2009 年江苏沿海岸基绿潮藻种类构成与分子系统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1.2 DNA 提取及 PCR 扩增
        1.3 测序及序列比对
        1.4 分子系统分析
        2 结果
        2.1 ITS 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2.2 5S rDNA 间隔区系统发育分析
        2.3 种类构成
        2.3.1 江苏沿海岸基不同地区绿潮藻种类构成
        2.3.2 江苏沿海岸基不同生境下绿潮藻种类构成
    第二节 2010 年江苏沿海岸基绿潮藻种类构成与分子系统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1.2 DNA 提取及 PCR 扩增
        1.3 测序及序列比对
        1.4 分子系统分析
        2 结果
        2.1 江苏沿海岸基绿潮藻的分子鉴定
        2.2 种类构成
        2.2.1 江苏沿海不同地区绿潮藻种类构成
        2.2.2 江苏沿海不同生境下绿潮藻种类构成
        3 讨论
第四章 黄海海域漂浮绿潮藻类群演替规律研究
    第一节 2009 年如东海区绿潮藻类群演替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二节 2010 年江苏沿海海区绿潮藻类群演替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三节 2011 年如东海区绿潮藻种群演替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四节 2008-2011 年黄海绿潮藻浒苔种群演替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DNA 提取及 PCR 扩增
        1.3 测序及序列比对
        1.4 分子系统分析
        2 结果
        2.1 ITS 序列分析
        2.2 5S rDNA 间隔序列分析
        2.3 2008-2011 年黄海绿潮藻浒苔种群演替分析
    第五节 讨论
第五章 绿潮藻 DNA 条形码技术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rbcL 序列条形码分析
        2.2 ITS 序列条形码分析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8)台湾桤木采穗圃建立与苗木快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形态特征与生态学特性
    1.2 木材特性及用途
    1.3 种苗与育林技术研究
        1.3.1 种苗研究
        1.3.2 育林技术研究
    1.4 生理生态研究
    1.5 遗传特性
    1.6 固氮特性
    1.7 轮作概况
    1.8 引种概况
    1.9 湖南引种情况
    1.10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
    2.2 试验地概况
    2.3 采穗圃建立与经营管理技术研究试验设计
        2.3.1 不同无性系植株萌芽数比较
        2.3.2 栽植密度与植株萌芽数对比
        2.3.3 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与植株萌芽数的关系
        2.3.4 无性系植株修枝强度与植株萌芽数的关系
        2.3.5 无性系植株施肥量与植株萌芽数的关系
    2.4 台湾桤木无性系扦插繁殖生根类型和生根能力的变异研究
        2.4.1 不同无性系插条生根能力的变异
        2.4.2 不同无性系插条生根性评价
    2.5 苗木快繁技术研究试验设计
        2.5.1 植株不同年龄间穗条的生根效应
        2.5.2 无性系间穗条的生根效应
        2.5.3 不同扦插时间对穗条生根的效应
        2.5.4 不同扦插基质对穗条生根的效应
        2.5.5 穗条带顶芽或保留不同叶片数对其生根的影响
        2.5.6 GGR不同浓度处理对穗条生根的影响
    2.6 试验统计方法
        2.6.1 观测与调查
        2.6.2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采穗圃建立与经营管理技术研究
        3.1.1 不同无性系植株萌芽数比较
        3.1.2 栽植密度与萌芽数对比
        3.1.3 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与植株萌芽数的关系
        3.1.4 无性系植株修枝试验与萌芽数的关系
        3.1.5 无性系植株施肥试验与其萌芽数的关系
        3.1.6 小结
    3.2 台湾桤木无性系扦插繁殖生根类型和生根能力的变异
        3.2.1 不同无性系插条生根能力的变异
        3.2.2 不同无性系插条生根性评价
    3.3 台湾桤木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3.3.1 植株不同年龄间穗条的生根效应
        3.3.2 无性系间穗条的生根效应
        3.3.3 不同扦插时间对穗条生根的效应
        3.3.4 不同扦插基质对穗条生根的效应
        3.3.5 穗条带顶芽或保留不同叶片数对其生根的影响
        3.3.6 GGR不同浓度处理对穗条生根的影响
    3.4 台湾桤木苗高生长、地径生长数学模型建立
        3.4.1 单位面积苗木株数与苗木高生长的关系
        3.4.2 单位面积苗木株数与苗木地径生长的关系
        3.4.3 单位面积苗木株数与苗木质量的关系
        3.4.4、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麻栎炭用林种源选择与关键培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2.1 林木生物质能源研究进展
        2.1.1 生物质能源树种
        2.1.2 能源林栽培技术
        2.1.3 能源林开发利用
        2.2 林木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2.2.1 种源试验研究简史、发展与现状
        2.2.2 我国种源试验研究现状
        2.3 人工林施肥试验研究进展
        2.3.1 国外林木施肥研究状况
        2.3.2 我国林木施肥研究状况
        2.4 林木萌芽更新技术研究进展
        2.4.1 萌芽更新机理
        2.4.2 萌芽更新技术
        2.5 麻栎研究进展
        2.5.1 麻栎种子保存
        2.5.2 麻栎壮苗培育
        2.5.3 麻栎造林经营
        2.5.4 麻栎开发利用
    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3.1 研究目标
        3.2 主要研究内容
        3.2.1 不同地理种源麻栎生长性状比较
        3.2.2 麻栎人工林林分结构、生物量和能量的积累与分配
        3.2.3 麻栎炭用林关键培育技术研究
    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地理种源麻栎生长性状比较
    1 试验材料和试验地
        1.1 采种地确定
        1.2 试验地确定
        1.2.1 育苗试验点
        1.2.2 造林试验点
    2 试验设计
        2.1 育苗试验
        2.2 造林试验
    3 指标测定及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1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3.1.1 种子形态和营养成分含量
        3.1.2 苗期生长节律
        3.1.3 光合作用
        3.1.4 叶片和根系形态性状
        3.1.5 生物量
        3.1.6 热值和能量
        3.1.7 木材化学组分
        3.1.8 灰分含量
        3.2 数据统计方法
        3.2.1 苗高和地径Logistic 曲线拟合
        3.2.2 趋势面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种源间各性状差异分析
        4.1.1 种子性状
        4.1.2 苗期性状
        4.2 种源间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4.2.1 种子性状相关性
        4.2.2 苗木性状相关性
        4.3 种源间地理变异分析
        4.3.1 种子性状
        4.3.2 苗木性状
        4.4 优良种源选择
        4.4.1 苗期试验
        4.4.2 造林试验
    5 结论与讨论
        5.1 麻栎种源间各性状差异
        5.2 麻栎种源间各性状之间相关性
        5.3 麻栎种源间地理变异
        5.4 麻栎优良种源初步选择
第三章 麻栎人工林林分结构、生物量和能量积累与分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地区概况
        2.2 调查林分基本情况
        2.3 数据收集及分析
        2.3.1 样地调查
        2.3.2 生物量测定
        2.3.3 树干解析
        2.3.4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变化
        2.3.5 热值、去灰分热值和灰分含量测定
        2.3.6 能量现存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麻栎生长节律研究
        3.1.1 胸径生长过程
        3.1.2 树高生长过程
        3.1.3 单株材积生长过程
        3.1.4 生长模型选择与检验
        3.2 林分胸径分布规律
        3.2.1 林分直径的偏度变化
        3.2.2 林分直径的峰度变化
        3.2.3 林分直径的变动系数变化
        3.3 麻栎各组分热值
        3.4 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积累与分配
        3.4.1 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的积累
        3.4.2 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的分配
        3.5 经营措施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3.5.1 苗木类型对麻栎林分生长的影响
        3.5.2 整地方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3.5.3 抚育方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麻栎生长节律研究
        4.2 麻栎各组分热值
        4.3 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现积累与分配
        4.4 抚育措施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第四章 麻栎人工林萌芽更新技术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林分概况
        1.2.1 伐桩高度和留萌条数试验林分
        1.2.2 定萌时间和留萌条数试验林分
        1.3 调查及实验方法
    2 试验设计与试验地设置
        2.1 伐桩高度和留萌条数试验
        2.1.1 试验设计
        2.1.2 试验地设置
        2.2 定萌时间和留萌条数试验
        2.2.1 试验设计
        2.2.2 试验地设置
    3 结果与分析
        3.1 伐桩高度和留萌条数试验
        3.1.1 麻栎萌条自然定株特性
        3.1.2 麻栎萌条高度和基径的生长动态
        3.1.3 三年生麻栎萌条高度和基径差异
        3.1.4 不同处理麻栎单桩萌条生物量差异
        3.1.5 麻栎萌条木材基本密度差异
        3.1.6 麻栎萌条木材化学组分差异
        3.1.7 麻栎萌条热值差异
        3.1.8 单桩麻栎萌条能量差异
        3.2 定萌时间和留萌条数试验
        3.2.1 麻栎萌条自然定株特性
        3.2.2 桩径对麻栎单桩萌条数量的影响
        3.2.3 麻栎萌条高度和基径生长动态
        3.2.4 三年生麻栎萌条高度、基径生长量差异
        3.2.5 单桩麻栎萌条生物量差异
        3.2.6 麻栎萌条木材基本密度差异
        3.2.7 麻栎萌条木材化学组分差异
        3.2.8 麻栎萌条热值差异
        3.2.9 单桩麻栎萌条能量差异
    4 结论与讨论
        4.1 伐桩高度和留萌条数试验
        4.1.1 萌条自然定株特性
        4.1.2 麻栎萌条生长动态和单桩生物量
        4.1.3 麻栎萌条木材基本密度和化学组分
        4.1.4 麻栎萌条干重热值和单桩能量
        4.2 定萌时间和留萌条数试验
        4.2.1 萌条自然定株特性
        4.2.2 麻栎萌条长动态和单桩生物量
        4.2.3 麻栎萌条木材基本密度和化学组分
        4.2.4 麻栎萌条干重热值和单桩能量
        4.3 萌芽更新试验总结
第五章 麻栎人工林施肥技术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肥料
        1.4 施肥时间和方式
        1.5 施肥试验设计
        1.6 试验数据收集
        1.6.1 生物量
        1.6.2 叶片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1.6.3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1.6.4 光合作用测定
        1.6.5 木材化学组分含量和热值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麻栎树高和地径生长动态
        2.2 麻栎树高、胸径和地径生长量差异
        2.3 麻栎单株各组分生物量差异
        2.4 施肥对麻栎光合作用的影响
        2.4.1 光合特性的季节动态
        2.4.2 光合特性日动态变化
        2.5 麻栎叶片养分含量动态变化
        2.5.1 麻栎叶片营养元素年度差异分析
        2.5.2 麻栎叶片养分浓度季节变化
        2.6 不同施肥处理间土壤养分浓度季节变化
        2.6.1 土壤有机质
        2.6.2 土壤氮素
        2.6.3 土壤磷素
        2.6.4 土壤钾素
        2.7 施肥对麻栎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2.8 施肥对麻栎各组分木材化学组分的影响
        2.9 施肥对麻栎各组分热值的影响
        2.10 施肥对麻栎单株能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树高和地径的生长动态
        3.2 麻栎单株各组分生物量
        3.3 麻栎光合作用的季节和日动态变化
        3.3.1 光合作用的季节动态变化
        3.3.2 光合作用的日动态变化
        3.4 叶片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3.4.1 叶片营养元素的年度变化
        3.4.2 叶片养分浓度的季节变化
        3.5 林地土壤养分浓度的季节变化
        3.5.1 土壤有机质
        3.5.2 土壤氮素
        3.5.3 土壤磷素
        3.5.4 土壤钾素
        3.6 麻栎木材的基本密度
        3.7 麻栎各组分的木材化学组分和热值
        3.8 麻栎单株能量
第六章 总结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麻栎人工林林分结构、生物量和能量的积累与分配
        1.1.1 麻栎生长节律研究
        1.1.2 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现积累与分配
        1.1.3 抚育措施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1.2 不同地理种源麻栎生长性状比较
        1.2.1 麻栎种源间各性状差异
        1.2.2 麻栎各性状相关性
        1.2.3 麻栎种源间地理变异
        1.2.4 麻栎优良种源初步选择
        1.3 麻栎人工林萌芽更新技术研究
        1.3.1 伐桩高度和留萌条数试验
        1.3.2 定萌时间和留萌条数试验
        1.3.3 萌芽更新试验总结
        1.4 麻栎人工林施肥技术研究
        1.4.1 麻栎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和单株生物量
        1.4.2 麻栎光合作用的季节和日动态变化
        1.4.3 叶片养分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1.4.4 土壤养分浓度的季节变化
        1.4.5 木材基本密度和化学组分
        1.4.6 麻栎各组分热值和单株能量
    2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
    3 本研究不足之处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10)长江滩地树种配置模式及其生长、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杨树人工林研究进展
        1.1.1 杨树人工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1.1.2 滩地杨树人工林生理适应性研究
    1.2 杨树不同配置模式生态效应研究
        1.2.1 杨树混交林的营造技术研究
        1.2.2 混交效果
        1.2.3 混交林内小气候效益研究
    1.3 森林土壤碳储量及土壤呼吸的研究
        1.3.1 森林土壤碳储量研究
        1.3.2 森林土壤呼吸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江滩地整地工程措施和规格
        2.3.2 试验林的营造技术
        2.3.3 试验林的配置模式
    2.4 主要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江滩地不同杨树无性系及伴生树种生长生理特性研究
        2.4.2 江滩地不同树种配置模式林分生态效应研究
        2.4.3 江滩地树种不同配置模式林地养分,碳储量及土壤呼吸研究
    2.5 数据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江滩地不同杨树无性系及伴生树种生长生理特性
        3.1.1 主要杨树无性系和伴生树种的年净生长量研究
        3.1.2 主要杨树无性系和伴生树种冠幅比较
        3.1.3 不同杨树无性系材积生长量分析
        3.1.4 不同杨树无性系生物量分析
        3.1.5 主要杨树无性系和伴生树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3.2 不同树种配置模式林分生态效应研究
        3.2.1 不同配置模式林分小气候效应
        3.2.2 林分间作小麦品质及产量研究
    3.3 不同树种配置模式土壤水分、养分、碳储量及土壤呼吸研究
        3.3.1 不同树种配置模式林地水分动态变化
        3.3.2 不同树种配置模式林地养分变化
        3.3.3 滩地土壤碳储量研究
        3.3.4 土壤呼吸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长江滩地整地工程措施和规格
        4.1.2 长江滩地造林树种的选择及其混交
        4.1.3 长江滩地不同杨树无性系及伴生树种生长生理特性
        4.1.4 不同树种配置模式林分生态效应
        4.1.5 不同树种配置模式林地养分、碳储量的变化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四、桤木种源苗期生长和固N能力的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 [1]桤木抗旱性及其混交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J]. 杜保国,王金玲,毛艳萍,刘雷,杨远兵,张首国,陈光升.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2)
  • [2]桤木优良无性系苗期的初步选择[J]. 王贵珍,陈炙,杨汉波,黄振,徐峥静茹. 四川林业科技, 2019(03)
  • [3]引种期同质园翅荚木主要叶功能性状与种源地环境关系[J]. 王楚楚,钟全林,程栋梁,余华,徐朝斌. 生态学报, 2019(13)
  • [4]杨—桤混交林根系碳分泌及其对根际土壤氮转化的影响[D]. 章晴.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3)
  • [5]中国南方皂荚遗传资源评价研究[D]. 李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6]台湾桤木无性系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研究[D]. 纪程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1)
  • [7]黄海绿潮藻分子鉴定与类群演替研究[D]. 陈丽平. 上海海洋大学, 2012(03)
  • [8]台湾桤木采穗圃建立与苗木快繁技术研究[D]. 廖德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9]麻栎炭用林种源选择与关键培育技术研究[D]. 刘志龙.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2)
  • [10]长江滩地树种配置模式及其生长、生态效应研究[D]. 囤兴建.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桤木种源苗期生长及固氮能力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