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远程会诊的应用体验

浅谈远程会诊的应用体验

一、浅谈远程会诊的应用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许军鹏,李明阳,马静,范林妮,叶菁,张冠军,张伟,袁勇,李文生,杨军,王哲[1](2021)在《陕西省病理科现状的普查与思考》文中认为为掌握陕西省病理学科发展状况, 陕西省医师协会于2019—2020年对陕西省医院病理科的现状进行了问卷普查, 普查内容包括病理科人员情况、科室开展检查项目、工作量情况、远程会诊开展、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区域病理中心的建设及存在问题等。并与发表于《中华病理学杂志》2020年第12期上的"对31个省市自治区3 831家医院病理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说明陕西省当前医院病理科面临的诸多紧迫问题, 并提出解决之策, 为陕西省病理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陈银美,曹华[2](2021)在《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的“CEE”方法在远程会诊系统运维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管理模式,探索构建医院远程会诊系统运维的"CEE"方法。通过运用"CEE"管理方法,解决了远程会诊系统运维中效率低的问题,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使得远程会诊系统效率明显提升,从而提升了会诊效率。

潘国庆,苏国苗,王昆华[3](2020)在《病理远程会诊在基层病理科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病理远程会诊在基层病理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基层分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转诊胃癌患者,于基层分院接受病理远程会诊,将检查结果设为观察组,在我院接受进一步外科病理检查,将结果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诊断花费少于对照组,诊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诊断准确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病理远程会诊能够帮助基层医院快速确诊,提高诊断治疗效率,并为患者节约诊断费用。

何慧琴[4](2020)在《远程会诊系统在基层医院产科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远程会诊系统在基层医院产科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针对绍兴市12家综合医院产科的远程会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级医院产科远程会诊系统的开展情况,并随机选取在远程会诊系统就诊的54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孕产妇对远程会诊的认知情况。结果三级医院开展远程会诊(80.00%)高于二级医院(14.29%),具备条件的三级医院占比(100.00%)高于二级医院(28.57%)(p<0.05)。三级医院孕产妇远程会诊的诊断符合率(94.12%)高于二级医院(85.00%)(p>0.0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和居住地的孕产妇对远程会诊的需求及认可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城市、高中以上学历和职员孕妇的需求性和认可度最高。结论综合医院产科开展远程会诊能提高就诊效率,满足孕产妇对围生期监护质量的要求,保障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生命安全,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凌政,吴显儒,骆书秀,卢运康,庞勇,陈明明[5](2020)在《影响患者对县级公立医院远程会诊服务认知程度的原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影响患者对县级公立医院远程会诊服务认知的原因。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远程会诊且自愿参加调查的200例门诊/住院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患者一般信息、了解远程会诊的途径、远程会诊的需求、患者行为意向等,通过患者获悉远程会诊的途径和远程会诊的体验来了解对远程会诊服务的认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通过医生推荐获悉远程会诊(占84.00%)多于其他途径;通过会诊解决了患者的会诊需求,消除了顾虑、明确了诊断、有新的治疗方案,且行为意向比较高(99.00%,再就诊占99.50%);家庭月收入与行为意向呈正相关。结论本组患者对远程会诊服务的认知比较高,家庭月收入是影响患者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说明第三方运营的远程会诊服务模式简便有效,在县级公立医院开展远程会诊,可使基层百姓感知上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愿意留在属地医院诊治,达到分级诊疗的目的。

董敏[6](2020)在《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了解专科联盟内慢性伤口管理实践现状和各利益相关者所面临的问题及具体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然后运行并评价其初步成效。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目的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分别对慢性伤口患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管理者、从事伤口护理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目的抽样法,在预访谈的基础上,对专科联盟内就诊的慢性伤口患者、联盟成员单位管理者以及联盟内从事慢性伤口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基于文献资料法和第一、二部分研究结果,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宏观模型、基本内容框架以及针对慢性伤口患者具体的服务运作模式,采用专家小组会议法对初步构建的模式进行分析、讨论、修订,形成修订稿,然后通过运行前准备、试运行、正式运行后,对所构建模式的初步成效进行评判,检验该模式运行的有效性,总结分析经验和不足。结果量性研究结果:联盟内共有800名慢性伤口患者、65名管理者和300护士参与调查。(1)39.5%的患者首选三级医院就诊,60.5%选择基层医院;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住地、病程、自理能力的患者,其选择就诊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选择三级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高、有专业的伤口治疗师和伤口产品,选择基层医院的主要原因是医保报销比例高、就近方便。90.3%的患者对基层医院有卫生服务需求。(2)仅约30.0%医院开设伤口专科门诊、具备伤口专科护士和伤口产品,96.9%的管理者认为有必要构建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其主要需求为:能获得专家现场指导、定期培训、远程会诊等。(3)从事伤口护理的护士中57.9%未取得伤口护理相关资质证书,95.0%为兼职,但超过90%对伤口护理工作感兴趣。在继教培训方面,74.6%的护士表示近一年慢性伤口知识没有得到更新,超过50%的护士对新型敷料的性能及选择、湿性愈合理论不了解。质性研究结果:共有10名慢性伤口患者、6名管理者和8护士参与访谈。(1)慢性伤口患者认为基层医院伤口管理专业化程度低,其主要需求为伤口规范化护理需求、卫生资源可及性需求、基础生活护理和健康宣教需求以及心理支持需求。(2)联盟成员单位表示其软硬件、人力资源均不足,缺乏信息共享平台,其主要需求包括专业技术扶持、上下联动、信息衔接、链式继教培训以及伤口门诊和科研指导几个方面。(3)受访护士表示,在从事伤口护理过程中主要会出现难过与无力感、职责与使命感、成长与收获3种体验和感受;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规范指导不完善、资源支持不足以及自身知识储备不够,培训机会少;其主要需求为构建联盟内慢性伤口培训体系和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构建结果:确立了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包括该模式的宏观模型、基本内容框架以及针对慢性伤口患者具体的服务运作模式。运行结果:模式运行10个月,共对5家联盟成员医院进行现场技术指导10余次,开展远程会诊102次,现场会诊6次,在线教学6次,接收进修23人次,培养WOCN 57人等。与模式实施前相比,慢性伤口患者平均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P<0.001),患者满意度增高(P<0.001)。结论专科联盟核心单位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帮扶成员单位,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该模式的多层次需求。在该模式下,可实现职责明确、相互协作,共同为慢性伤口患者提供整体管理措施的服务运作流程。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模式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提高了就医获得感;有利于慢性伤口患者连续性诊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于立升[7](2020)在《解放军总医院“互联网+远程会诊”用户体验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与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应用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医疗服务成为技术探索的一个重要分支。“互联网+”医疗服务一方面契合了我国当前“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医疗战略,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多样化和规模性新增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则为后续发展精准诊疗、远程协作、智慧医院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与普及价值。本文选取“互联网+远程会诊”作为切入点,对现阶段“互联网+”医疗服务应用展开讨论。研究发现目前“互联网+远程会诊”应用存在诸多问题,同时,现有研究成果对于“互联网+”医疗服务实际的运行环境与患者诊疗体验缺乏专业医学背景和临床使用的反馈数据,使用单一的疾病评测功能量表或是患者体验测量工具必然产生诊断偏差。而侧重于研究用户感受的服务内容,或是仅仅分析人机交互效果及流量转化数据的应用研究,必然存在放大医疗服务中的商品属性,偏离医疗救助服务本质的问题。尤其当前我国远程医疗工作尚处终端应用普及并匹配服务的初期阶段,必须避免与“互联网医疗”概念的混淆。因此,研究工作需要对各学科理论应用与发展现状保持客观的研究立场,探讨真正契合我国社会医疗需求的专业配置服务的整体方案,从提升用户体验的维度探究“互联网+远程会诊”策略的优化措施,聚焦医疗救助的最终目标,更好的解决我国现阶段医疗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用以提升服务效率,有效释放和配置医疗资源,确保实现其应用价值。本文以解放军总医院为例,从作为交叉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策略的研究思路出发,基于用户体验理论,对“互联网+远程会诊”应用用户的体验过程进行深度研究,就关键环节与内容进行问卷调查与互动访谈,发现解放军总医院“互联网+远程会诊”应用在用户体验上存在四大问题,即患者参与前期多不了解、预期与实际体验不衔接、科室范围局限、治愈诉求无法解决。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少前置性信息推广工作、欠缺体验功能开发、未从用户角度出发配置标准服务、保障制度不健全。研究最终提出了系统化的提升策略方案,即:升级信息服务战略,提升互联网端用户体验;优化关系模式,创新战略联盟伙伴型新互动策略;打造高度专业化管理系统,全面满足病患服务需求;升级远程会诊管理战略,升级优化全过程各服务环节。以此,希望可以为后续解放军总医院远程会诊工作的改进提供理论思路与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今后此领域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创新观点和参考依据。

卢运康,凌政,吴显儒,庞成林,骆书秀,卢红平[8](2020)在《远程会诊在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安全中的应用体会》文中研究指明远程医疗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过远程通信技术交互式传递信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开展的远距离医疗服务[1]。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其中远程会诊和远程医学教育是最主要的医疗活动[2]。远程医疗是现代医学、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是"互联网+医疗"的主要模式之一。目前,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诊疗力量

蒋兆强,李涛,王晶,顾伊丽,张雪燕,楼建林,张幸,陈钧强[9](2020)在《尘肺病远程会诊认知情况与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尘肺病远程会诊的认知情况及其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16家医院的282名医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远程会诊模式在尘肺病诊断的使用意愿调查问卷》对其尘肺病远程会诊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远程会诊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尘肺病远程会诊主观规范、使用态度、信任、不确定性、相容性、相对优势、复杂性、感知风险、使用意愿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3.7±0.9)、(3.7±0.8)、(3.5±0.8)、(3.7±0.9)、(3.5±0.8)、(3.7±0.9)、(3.8±0.9)、(3.0±0.8)、(3.5±0.8)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尘肺病远程会诊的使用意愿,感知风险和不确定性均有负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48、-0.828,P<0.01),相容性有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2.053,P<0.01);主观规范、使用态度、信任、相对优势、复杂性均无影响(P>0.05)。结论感知风险、不确定性和相容性是影响尘肺病远程会诊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尘肺病远程会诊有助于满足各级医院尘肺病诊断的需求。

陈煜羲[10](2019)在《区域性病理远程会诊平台解决方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数字病理技术建立远程会诊平台,提升病理科整体诊断的能力及水平。方法:构建病理远程会诊系统基层用户端平台,并通过互联网与上级医院专家端会诊平台对接,按设定的规程对需要会诊病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准备、组织专家会诊及会诊结果的反馈分析。结果:在病理远程会诊实施过程中,系统运行平稳,功能正常,操作方便,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结论:病理远程会诊系统不仅提高了基层医院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也对区域内整体病理诊断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浅谈远程会诊的应用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远程会诊的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的“CEE”方法在远程会诊系统运维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远程会诊系统运维的主要问题
2 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管理模式的“CEE”方法
    2.1 远程会诊系统运维中的“动力源”
    2.2 远程会诊系统运维中的“目标环”
    2.3“CEE”远程会诊系统运维方法
        2.3.1 会前成本管理(Cost)
        2.3.2 会中效率管理(Efficiency)
        2.3.3 会后设备管理(Equipment)
3 实施成效与存在不足
4 反馈与建言机制
5 结束语总结与思考

(3)病理远程会诊在基层病理科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远程会诊系统在基层医院产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5)影响患者对县级公立医院远程会诊服务认知程度的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调查工具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信息构成情况
    2.2 患者病种归科构成情况
    2.3 患者对远程会诊需求(多选题)的改善情况
    2.4 患者获悉远程会诊途径和行为意向情况
    2.5 患者一般信息对获得远程会诊途径和行为意向的影响
3 讨论
    3.1 患者对远程会诊服务的认知程度比较高
    3.2 患者家庭条件对远程会诊的认知服务起到一定的影响
    3.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远程会诊的使用率,以推进分级诊疗的落实

(6)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3 基本理论
    4 研究内容
    5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需求的量性研究
    前言
    第一节 慢性伤口患者对专科联盟基层医院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专科联盟内慢性伤口管理现状及需求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需求的质性研究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构建
    前言
    第一节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构建依据
        1 政策依据
        2 现实基础
    第二节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初步构建
        1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宏观模型
        2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总体框架
        3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的服务运作模式
    第三节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专家论证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3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修订稿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运行与初步成效
    前言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撰写与发表的研究成果

(7)解放军总医院“互联网+远程会诊”用户体验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总体评述
    1.3 本文的研究策略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研究难点及解决措施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远程会诊
        2.1.2 “互联网+”应用
        2.1.3 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医联体与远程会诊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心理学
        2.2.2 用户体验理论
第3章 解放军总医院“互联网+远程会诊”用户体验现状
    3.1 解放军总医院远程会诊现状
        3.1.1 解放军总医院简介
        3.1.2 解放军总医院远程会诊实施策略
        3.1.3 解放军总医院远程会诊实施成果
    3.2 解放军总医院远程会诊用户体验现状
        3.2.1 患者评价
        3.2.2 医护人员评价
        3.2.3 医院管理方评价
第4章 解放军总医院“互联网+远程会诊”用户体验问题分析
    4.1 问卷调查
        4.1.1 问卷设计
        4.1.2 调研组织
    4.2 用户体验问题反馈
        4.2.1 患者参与前期多不了解
        4.2.2 预期与实际体验不衔接
        4.2.3 科室范围局限
        4.2.4 治愈诉求无法解决
    4.3 归因分析
        4.3.1 宣导服务工作滞后
        4.3.2 是否优于传统会诊效果体验模糊
        4.3.3 未从用户角度出发配置标准服务
        4.3.4 保障制度不健全
第5章 解放军总医院“互联网+远程会诊”用户体验提升策略
    5.1 升级信息服务战略
        5.1.1 优化操作初期用户体验
        5.1.2 完善渠道管理
    5.2 创新战略联盟伙伴型新互动策略
        5.2.1 创新互动关系
        5.2.2 打造先进代表形象
    5.3 打造高度专业化管理系统
        5.3.1 提高管理水平
        5.3.2 从用户出发升级产品服务体系
    5.4 升级优化全过程各服务环节
        5.4.1 打造多重服务场景模式
        5.4.2 升健全保障制度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的结论
        6.1.2 主要观点
    6.2 展望
        6.2.1 展望未来
        6.2.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6.2.3 下一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远程会诊在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安全中的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问卷设计及调查
        1.2.2 回顾统计我院2017~2018年发生医疗纠纷投诉原因
2 结 果
    2.1 患者参加远程会诊目的
    2.2 患者参加远程会诊后获得的效果
    2.3 患者对会诊专家的评价
    2.4 会诊后本院医师对远程会诊的感受
    2.5 本院2017~2018年发生医疗纠纷原因情况
3 讨 论
    3.1 远程会诊可提高病历质量
    3.2 远程会诊可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风险
    3.3 远程会诊可以有效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
    3.4 远程医疗是基层医疗培训的良好平台[6]

(9)尘肺病远程会诊认知情况与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基本情况调查
        1.2.2 尘肺病远程会诊认知情况调查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2.2 不同个体特征组调查对象远程会诊认知情况
    2.3 尘肺病远程会诊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3 讨 论

(10)区域性病理远程会诊平台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案背景
2 数字化远程会诊平台解决方案
    2.1 方案简介
    2.2 远程会诊流程
    2.3 会诊基本功能
    2.4 统计分析及质控功能
    2.5 财务核算功能
    2.6 扩展功能
3 应用效果
4 总结

四、浅谈远程会诊的应用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病理科现状的普查与思考[J]. 许军鹏,李明阳,马静,范林妮,叶菁,张冠军,张伟,袁勇,李文生,杨军,王哲.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12)
  • [2]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的“CEE”方法在远程会诊系统运维中的应用[J]. 陈银美,曹华.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05)
  • [3]病理远程会诊在基层病理科的应用效果[J]. 潘国庆,苏国苗,王昆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36)
  • [4]远程会诊系统在基层医院产科的应用研究[J]. 何慧琴. 医院管理论坛, 2020(05)
  • [5]影响患者对县级公立医院远程会诊服务认知程度的原因分析[J]. 凌政,吴显儒,骆书秀,卢运康,庞勇,陈明明.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4)
  • [6]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研究[D]. 董敏.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7]解放军总医院“互联网+远程会诊”用户体验提升策略研究[D]. 于立升. 南华大学, 2020(01)
  • [8]远程会诊在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安全中的应用体会[J]. 卢运康,凌政,吴显儒,庞成林,骆书秀,卢红平. 右江医学, 2020(02)
  • [9]尘肺病远程会诊认知情况与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蒋兆强,李涛,王晶,顾伊丽,张雪燕,楼建林,张幸,陈钧强. 中国职业医学, 2020(01)
  • [10]区域性病理远程会诊平台解决方案[J]. 陈煜羲. 福建电脑, 2019(08)

标签:;  ;  ;  ;  ;  

浅谈远程会诊的应用体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