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化地理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论优化地理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试论优化地理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芹[1](2021)在《人地协调观视角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文中认为

李梅梅[2](2021)在《基于真实课堂情境的地理师范生现场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玉婷[3](2021)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要求和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将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倡导多元化教学方式是目前教育教学所向。视频资源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已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其课堂应用优势日渐明显,与其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教师收集并将视频引进课堂并不困难,但需要教师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是使用何种方法和策略可以将视频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达到最大化,以此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加大对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和深度,探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建议,从而促使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效果达到最优化,以便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就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整理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主体;再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相关概念界定,梳理视频资源特点和应用优势,基于经验之塔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融合建立联系,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针对初中师生就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将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所呈现出的调查现象和结果提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应用策略和建议。第三部分,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从学生学业成绩和课堂表现两方面探索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进行授课,以此验证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的可行性,让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和建议更具实践意义,提高其可信度。通过三个部分本文明确了合理运用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具有积极且正向的辅助作用,具体表现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学习行为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提出了视频资源课前、课中和课后应用策略以及筛选、获取和加工处理视频的相关建议。总的来说,本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旨在能让初中生物学课堂应用视频逐渐成为一套完整且常态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让学生能轻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将其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效落实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王俊懿[4](2021)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地理课堂问题的设计是落实问题导向教学、问题式教学的基础,有效的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纵观当前地理教学发现,课堂问题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还不突出,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SOLO分类理论根据学生在具体任务中的表现,将学生思维分为了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思维的结构性特征,增强了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可观察性。教师运用该理论能够准确识别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引导学生思维进阶。因此,文章将SOLO分类理论引入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研究,以期提高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SOLO分类理论进行解读,提炼该理论对问题设计的指导价值。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制定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标准与原则,并基于SOLO分类理论,系统总结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过程和教学策略。最后,基于前面提出的过程和策略,选取《大气热力环流》为案例进行问题设计,验证所提对策的可行性。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SOLO分类理论对问题设计的指导价值主要包括三点,分别是明确问题范围,优化问题逻辑,改进问题表达。第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中地理课堂问题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问题设计在教师的观念中受到重视,但在实践中常常被忽视;教师对问题内容的组织不够细致;教师对问题的实施与调控缺乏灵活性,缺少反馈技巧;教师对问题设计的反思方式较为单一。第三,提出了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标准与原则。地理课堂问题要问域明确、类型清晰、表述准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应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助力地理知识构建,促进地理思维发展。地理课堂问题设计应遵循针对性、适度性、层次性、思维性和地理性原则。第四,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过程可以总结为“三阶段”(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和“八环节”(评估教学基础,确立思维目标;理清教学主线,串联主干问题;精选教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凝练核心问题,分解主干问题;有序呈现问题,优化问题表达;建立思维层级,进行分层预设;预设引导回答,课堂互动生成;及时总结反思,进行再次优化)。第五,根据地理方法论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提出了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策略,包括地理课堂问题设计应渗透尺度思想、联系思想和分析-综合方法。将SOLO分类理论与问题设计相结合,可以丰富相关理论研究,是优化课堂问题设计,助力教师专业发展,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田颖[5](2021)在《高中自然地理情境教学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我国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将情境教学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之一,地理情境教学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可。自然地理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广泛性与综合性等特点,如何在自然地理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明确了核心概念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高中自然地理情境教学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自然地理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中自然地理情境教学流程、评价标准与方法,以及自然地理情境教学策略。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常见的天气系统中的锋面天气进行情境教学案例分析与实施评价。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有利于将复杂的,抽象的自然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从简单的良性结构的情境向复杂的不良结构的情境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并能有效地突破自然地理教学难点,提高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调查发现:情境教学的应用已较普遍,但部分教师对其认知程度还是较为薄弱,教学情境脱离学生的实际、缺乏创新,情境教学还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地理情境教学评价标准缺乏等问题。(3)自然地理情境教学流程可包括“分析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选定情境类型-选取情境素材-实施情境教学”,提出了自然地理情境教学评价标准与试题情境法和开放情境测试法的评价方法。(4)提出了高中自然地理情境教学的策略,包括:针对不同自然地理知识类型,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利用具象化情境,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把握自然地理逻辑,情境变式应用;情境串联“碎片化”知识;构建自然地理情境教学评价体系。十分注重将实践与教学相结合,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邬美[6](2021)在《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区域认知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地理课堂作业作为教学评价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课堂作业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教材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内容研究,二为策略研究。主要研究问题: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什么,即设计哪些内容的地理课堂作业和设计何种类型的地理课堂作业。如何设计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课堂作业,即设计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课堂作业需要遵循哪些步骤,有何种设计策略。最后,提出了培养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内容、步骤和策略。本文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提出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三种地理课堂作业类型。本文将区域认知的三种表现与陈澄教授提出的地理学习评价的“六个关注”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三大类地理课堂作业:综合阅读类、实践创作类和活动探究类。综合阅读类:夯实基础,引领区域策略;实践创作类:提升技能,领会区域方法;活动探究类:评价优化,提升区域认知观念。第二,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科书为例,设计了6节地理课堂作业共30道题。包括综合阅读类:18题、实践创作类:8题、活动探究类:4题。第三,通过自己的作业案例设计,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五个步骤。设计步骤具体为:(1)确双向,定目标;(2)择情境,突区域;(3)定设问,明方法;(4)齐综合,成作业(5)编答案,升素养。第四,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策略。通过分析他人案例、设计自己案例、实施自己案例,提出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策略,策略包含作业设计基础、作业设计组成以及作业成果三个方面:夯实作业设计基础,以区域认知培养为导向;关注课堂作业组成:“多情境”—“多设问”—“多主体”;重视课堂作业成果化:打造“区域认知工具”。

王柳[7](2021)在《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5G时代已然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教育领域以期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信息化时代国际视野,发展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变革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地理学科表现尤为明显。教师作为中小学生的引领者,其教学能力高低就决定了未来中国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本研究调查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并从总体性、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性三方面提出教师能力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总体呈中等水平,但在信息化教学管理和技术知识(TK)维度均值较低,以至于在教学中营造吸引学生积极投入的学习氛围是比较困难的。(2)青海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不同学历、教龄和学校类型群体中分别存在差异且此差异具有显着性,而在性别和受教类型中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学历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态度与意识、技术知识(TK)和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表现相对更好;优质学校教师通常信息化教学准备能力更强,而在技术知识(TK)和地理学科内容知识(CK)维度没有明显优势;教龄长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态度和意识普遍较低,但对教学法知识(PK)、地理学科内容知识(CK)和地理学科教学法知识(PCK)的掌握好。(3)影响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键要素是信息化教学评价和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地理学科教学法知识是信息化教学知识的重要要素,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深刻影响着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应用能力。针对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提出保持对信息化教学的认可、处理好传统和信息化教学的关系、依据现有资源探寻适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改变现有仅培训缺考核的现状模式的总体性提升策略。再针对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不同群体现状提出针对性策略,最后以“河流地貌发育”内容的信息化教学为例,为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提供现实参考。

王彬彬[8](2021)在《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中地理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理念,强调学生关注当代地方、国家和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将学生与生活相联系,时事热点以其时效性与综合性成为地理学科常学常新、永葆活力的内在动力,也不断发挥地理学科的现实应用价值。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是审视时事热点应用视角和效度的重要体现,因此,探寻高中地理学科与时事热点的联系性以及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中如何发挥其内在优势成为主要问题。本文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期刊文章、地理教学专着和课程标准等文献进行分析,从研究成果数量和内容两个方面梳理了地理教学中时事热点应用的研究现状。以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及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为研究内容,遴选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教学案例为研究资料,运用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分析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并在分析18个教学案例和设计5个教学案例以及实施1个教学案例过程中获得启发。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以选择性必修2为例,结合课程标准9条内容要求和教材11节内容,从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关联性视角分析得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时事热点内容联系表和基于教材的时事热点体现表以及时事热点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表。二是设计5个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教学案例,分别是“闽宁协作视角下的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的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毛乌素沙地在陕西版图消失背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流域协作开发与保护”。三是提出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策略分别是立足课程标准选定时事热点主题、结合教材编排解构知识结构、优化时事热点创设教学情境和基于深度融合生成案例主线;教学环节安排的设计策略分别是呈现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案例教学目标、巧用时事热点生活特性开展多样化课堂活动、整合乡土时事热点资源布置研究性课外任务和深挖时事热点育人功能策应多维度教学评价。

高福智[9](2021)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时光,不论在课程政策还是育人理念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效。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目标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是围绕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个方面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地理核心素养这项艰巨任务理应由每一位地理教师去完成。教师作为课程的主导力量与执行者,其自身课程执行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达成,因此对于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本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经过对国内外教师课程执行力相关文献归纳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构建要素以及影响因素,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观察法进行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本研究第一部分利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阐述了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相关概念,确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概述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以及总结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提出的新要求。第四部分聚焦高中地理教师,主要围绕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这五项能力,揭示课程执行力的具体构成要素。第五部分通过网络发放问卷与实地调查,发现当下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第六部分针对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有待提高的现实情况,本文试图寻求提升途径。其中主要是从教师自身、学校内部、教育主管部门三个层面提出提升策略,以待通过三方共同努力提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助力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王思源[10](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二、试论优化地理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优化地理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3)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1.1.3 初中生物学学科性质的需求
        1.1.4 “教与学”面临的共同诉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分析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统计分析法
        1.6.4 教育观察法
        1.6.5 行动研究法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创新
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课程资源
        2.1.2 教学资源
        2.1.3 视频资源
    2.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特点
        2.2.1 直观形象性
        2.2.2 开放共享性
        2.2.3 再现与穿越性
        2.2.4 富有感染性
    2.3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教学作用
        2.3.1 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2 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2.3.3 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2.3.4 指导实验演示,实现有效实验教学
        2.3.5 增添课堂趣味,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2.4 研究理论基础
        2.4.1 经验之塔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3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说明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问卷的结构设置
        3.1.4 问卷发放与回收
        3.1.5 问卷信效度分析
    3.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1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3.2.2 教师使用视频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
        3.2.3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态度分析
        3.2.4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3.2.5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阶段分析
        3.2.6 影响教师应用视频资源的因素分析
    3.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1 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3.3.2 学生就视频资源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3.3.3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兴趣分析
        3.3.4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3.4 调查结论
        3.4.1 师生对视频资源辅助教学持肯定态度
        3.4.2 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效果显着
        3.4.3 视频资源的选择具有一定局限性
        3.4.4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为薄弱
4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4.1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应用视频资源策略
        4.1.1 课前精心选取优质视频资源
        4.1.2 课中精确把握视频播放策略
        4.1.3 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
    4.2 生物学视频资源筛选建议
        4.2.1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教育性
        4.2.2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科学性
        4.2.3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代表性
        4.2.4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与时俱进
        4.2.5 筛选视频时注重学生“主体性”
    4.3 生物学视频资源获取途径建议
        4.3.1 教材配套的光盘资源
        4.3.2 自行录制
        4.3.3 网络下载
    4.4 生物学视频资源加工处理建议
        4.4.1 视频资源的下载
        4.4.2 视频资源的格式转换
        4.4.3 视频资源的剪辑截取
        4.4.4 视频资源的录屏软件
        4.4.5 视频资源的编辑制作
5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5.1 实践目的
    5.2 实践对象
    5.3 实践思路
    5.4 实践案例设计
        5.4.1 实践内容选择
        5.4.2 编写教学设计
    5.5 实践实施过程
        5.5.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部分实施片段
        5.5.2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1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5.5.3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2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5.6 实践结果分析
        5.6.1 学业成绩分析
        5.6.2 课堂观察分析
    5.7 实践结论
        5.7.1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升学生学业成绩
        5.7.2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5.7.3 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课堂互动和参与度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三 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四 对照班和实验班后测成绩统计表
    附录五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设计
    附录六 部分课堂观察量表记录图片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育人方式改革倡导问题导向教学
        2.高中地理新课标提倡问题式教学
        3.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积弊亟待解决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技术路线
二、SOLO分类理论与地理课堂问题设计概述
    (一)SOLO分类理论解读
        1.理论来源
        2.主要内容
    (二)SOLO分类理论在问题设计中的应用
        1.SOLO分类理论对问题设计的指导作用
        2.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问题设计思路
    (三)相关概念界定
        1.地理课堂问题
        2.地理课堂问题设计
    (四)小结
三、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式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内容
    (五)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1.关于教师问题设计观念的调查
        2.关于教师对问题准备情况的调查
        3.关于教师对问题实施情况的调查
        4.关于教师对问题反思情况的调查
    (六)调查结论
        1.问题设计在教师的观念中受到重视,但在实践中常常被忽视
        2.教师对问题内容的组织不够细致
        3.教师对问题的实施与调控缺乏灵活性,缺少反馈技巧
        4.教师对问题设计的反思方式较为单一
        5.学生的回答可以作为判断学生思维水平的主要依据
    (七)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师缺少问题设计的理论支撑和实施能力
        2.教师对学生地理思维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
        3.思维内隐性强,缺少思维可视化的工具
    (八)小结
四、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标准与原则
    (一)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标准
        1.从问题的特征角度
        2.从问题达到的效果角度
    (二)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适度性原则
        3.层次性原则
        4.思维性原则
        5.地理性原则
五、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过程
    (一)评估教学基础,确立思维目标
        1.根据课标、教材、学情等制定教学目标
        2.基于SOLO分类理论,明确评价目标不同思维水平的结构性特点
    (二)理清教学主线,串联主干问题
        1.明晰知识主线,理清知识结构
        2.寓知识主线于教学主线,列出体现教学逻辑的主干问题链
    (三)精选教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1.依据关键知识和主干问题,明确创设地理情境的目的
        2.精选地理素材,创设地理问题情境
    (四)凝练核心问题,分解主干问题
        1.根据教学素材特点,凝练核心问题
        2.结合教学素材和优质问题本身的特征,分解主干问题,形成分支问题
    (五)有序呈现问题,优化问题表达
        1.依据学习逻辑和思维层级,形成有序问题链网
        2.优化表达的语言和动作特征
    (六)建立思维层级,进行分层预设
    (七)预设引导回答,课堂互动生成
    (八)及时总结反思,进行再次优化
六、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策略
    (一)问题设计应渗透尺度思想
    (二)问题设计应渗透联系思想
    (三)问题设计应渗透分析-综合方法
七、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设计与实施
    (二)案例总结与反思
八、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致谢

(5)高中自然地理情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新课标对情境教学的要求
        2.自然地理知识教学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情境
        2.情境教学
        3.地理情境教学
    (二)理论基础
        1.情境认知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学习迁移理论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的优势分析
    (一)情境教学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二)情境教学能够有效突破自然地理教学难点
四、高中自然地理情境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设计
        1.调查目的和对象
        2.调查内容
    (二)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1.教师对情境教学的认知程度
        2.自然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
        3.自然地理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
        4.教师对自然地理情境教学的评价
        5.自然地理情境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
        6.教师对于情境教学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看法或建议
    (三)调查结论
        1.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认知较弱
        2.情境的创设多在新课导入阶段
        3.创设的情境过度依赖教材
        4.情境脱离学生的实际
        5.情境教学出现“形式主义”
        6.缺乏地理情境教学评价标准
五、高中自然地理情境教学流程与评价
    (一)地理情境教学应用原则
        1.学科性原则
        2.真实性原则
        3.主体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5.多样性原则
    (二)自然地理情境教学的流程
        1.分析课标教材和学生,制定教学目标
        2.选定情境类型,选取情境素材
        3.实施情境教学
    (三)自然地理情境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
        1.自然地理情境教学评价标准
        2.自然地理情境教学评价方法
六、自然地理情境教学策略
    (一)针对不同自然地理知识类型,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
    (二)利用具象化情境,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三)把握自然地理逻辑,情境变式应用
    (四)情境串联“碎片化”知识
    (五)构建自然地理情境教学评价体系
七、高中自然地理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教学设计与实施
        1.制定教学目标
        2.选取情境素材
        3.情境教学实施
    (二)教学实施效果评价与反思
八、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与不足
        1.结论
        2.不足之处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现状调查
致谢

(6)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地理课堂作业
        2.区域认知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
        3.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内容分析
    (一)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类型分析
        1.学者们关于地理作业的分类
        2.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类型划分
    (二)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作业内容分析
        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地理教学内容分析
        2.基于区域认知从课标和教材出发确定作业内容
三、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
    (一)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说明
        1.案例来源
        2.案例分析目的
        3.案例分析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分析
        1.案例组成说明
        2.案例分析过程
        3.案例分析启示
    (三)案例分析的几点启示
四、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
    (一)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
        1.湘教版必修第二册地理课堂作业案例设计呈示——《城乡空间结构》
        2.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二)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步骤与策略
        1.步骤
        2.策略
五、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实施
    (一)案例实施
        1.实施过程
        2.实施结果
    (二)案例实施反思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案例汇总表
附录2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汇总表
附录3 案例分析
附录4 案例设计
    1.1 人口分布
    1.2 人口迁移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致谢

(7)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问卷编制与发放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设计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三维能力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识评价方法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维度和题项视角
    第二节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题项设计
    第三节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预调查
        一、预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二、预调查问卷效度检验
        三、预调查问卷讨论与修改
    第四节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正式调查
        一、问卷数据来源
        二、问卷信效度检验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第三章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第一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水平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三维能力整体水平分析
        二、信息化教学次维能力整体水平分析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各题项整体水平分析
    第二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群体水平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性别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学历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教龄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受教类型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类型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第三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性别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学历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教龄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受教类型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类型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第四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性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相关性分析
        二、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应用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认可度有待提升
        二、信息化教学知识与实践问题突出
        三、群体差异问题表现突出
        四、信息化教学培训力度不足
第四章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第一节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总体性策略
        一、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
        二、处理好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关系
        三、依据现有资源探寻适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四、改变现有仅培训缺考核的现状模式
    第二节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针对性策略
        一、性别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二、学历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三、教龄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四、受教类型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五、学校类型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第三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现实指导性策略
        一、教学目标分析设置
        二、构建真实教学情景
        三、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主线
        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馈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8)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2.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二)概念界定
二、时事热点与选择性必修2 内容的关联性分析
    (一)时事热点与课程标准的关联分析
    (二)时事热点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分析
    (三)时事热点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三、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组成说明
        1.案例来源与遴选
        2.案例分析的目的
        3.案例分析的视角
        4.案例分析的方法
    (二)案例分析过程
        1.案例来源说明
        2.案例分析过程
    (三)案例分析启示
        1.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
        2.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视角
        3.时事热点与地理活动的结合方式
        4.时事热点与教学评价的联结手段
四、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
    (一)案例设计的依据
        1.依据课程标准与教材
        2.依据时事热点的特性
        3.依据BOPPPS教学模型
    (三)案例设计的呈现
        1.闽宁协作视角下的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2.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的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
        3.毛乌素沙地在陕西版图消失背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4.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流域协作开发与保护
    (四)案例设计的分析
        1.案例中教学目标设计分析
        2.案例中时事热点选择分析
        3.案例中时事热点应用分析
        4.案例中课堂总结设计分析
五、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实施
    (一)案例实施过程
        1.实施准备
        2.实施过程
        3.实施评价
    (二)案例实施启示
        1.丰富融合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的手段
        2.设计结合时事热点与内容线索的学案
        3.充分预设时事热点中开放问题的生成
        4.注重挖掘时事热点中深层思想的体现
六、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
    (一)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策略
        1.立足课标选定时事热点主题
        2.结合教材编排解构知识结构
        3.优化时事热点创设教学情境
        4.基于深度融合生成案例主线
    (二)教学环节安排的设计策略
        1.呈现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案例教学目标
        2.巧用时事热点生活特性开展多样化课堂活动
        3.整合乡土时事热点资源布置研究性课外任务
        4.深挖时事热点育人功能策应多维度教学评价
七、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1.分析得出时事热点与选择性必修2 内容的关联性
        2.设计5 个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
        3.提出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2020 年上半年主要时事热点汇总表
附录2 时事热点与选择性必修2 内容联系性分析
附录3 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的案例分析汇总表
附录4 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致谢

(9)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教师提升新课程执行力的现实需求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五、本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执行与执行力
        (二)课程执行力与教师课程执行力
        (三)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
        (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第三章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及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一、地理新课程改革情况简介
        (一)地理课程标准
        (二)地理新教材
        (三)地理高考新模式
    二、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提出的新要求
        (一)深度理解地理课程改革新理念
        (二)落实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推进课改进程
        (三)掌握新课程实施条件下的新教材使用策略
        (四)提高“新高考模式”的应对力
第四章 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内容构建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内容构建
        (一)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
        (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三)教学设计能力
        (四)教学实施能力
        (五)教学评价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师内部影响因素
        (二)教师外部影响因素
第五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结果分析及发现的问题
        (一)对于课标内涵领悟不透,解读不深
        (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能力不足
        (三)教学目标设计难度较大,表述不规范
        (四)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
        (五)教学评价方式与体系不完善
    五、阻碍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提升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二)部分教师教育研究意识不强
        (三)新课程本身变化幅度较大
        (四)部分校长课程执行领导力不足
        (五)相关教师培训活动效能有待提高
第六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提升路径
    一、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自身素养提升策略
        (一)投身课程改革,深化课程认知
        (二)立足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设计
        (三)围绕课改新要求,强化教学实施能力
        (四)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夯实自身业务基础
        (五)构建教师共同体,形成教师合作文化
    二、学校内部促进课程执行力提升的支持措施
        (一)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二)创设开放的课程文化氛围
        (三)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三、教育主管部门促进教师课程执行提升的支持途径
        (一)加强课程政策宣传力度
        (二)给予教师最大的精神支持与物质保障
        (三)积极发挥行政部门职能,拓展教师教学空间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现状及相关问题调查问卷
附录二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执行力现状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试论优化地理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地协调观视角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D]. 黄海芹.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真实课堂情境的地理师范生现场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研究[D]. 李梅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 陈玉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研究[D]. 王俊懿.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高中自然地理情境教学研究[D]. 田颖.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D]. 邬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8]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D]. 王彬彬.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9]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 高福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论优化地理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