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是加快太行山绿化的有效举措

创新机制是加快太行山绿化的有效举措

一、创新机制是加快太行山绿化步伐的有效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史广峰,张葳[1](2021)在《高质量推进太行山燕山生态修复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太行山燕山积极探索矿山、农田、草原、河流和山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层问题,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提出评估先行、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分类推进,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六大体系为支撑,系统推进太行山燕山生态修复的对策建议。

刘凤庭[2](2021)在《科学推进造林绿化 加快创建森林城市 确保“十四五”国土绿化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在全省森林城市创建暨春季造林绿化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4月14日)这次会议是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部署,总结"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十四五"及2021年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创建,高标准建设雄安郊野公园,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高质量完成全年600万亩营造林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国土绿化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张现武,刘道平,马鸿伟,楼毅[3](2020)在《山西省太行山绿化成效、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系统分析了1983年太行山绿化工程启动以来,山西省太行山绿化工程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效,根据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剖析了太行山绿化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按照问题导向原则,研究提出了加大投入力度、树立系统观念、优化森林结构和拓宽转换通道等对策建议,以期对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李岚[4](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认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张姜涛[5](2020)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代,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国家治理层中的关键问题。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遵循,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行动指南。研究绿色发展理念下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这一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文明及生态环境发展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当代生态环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该理论基础上,笔者对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安泽县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发展特点,规划了生态环境建设布局:府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唐城镇生态工业建设、良马乡生态园区建设、小飞田园综合体建设。经过一系列的生态规划和建设,安泽县城镇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林业发展逐步推进,林木绿化率逐年提高,目前达到67.2%,居全省第一;生态农业发展有序进行,以优质玉米、中药材、草食畜、林果业四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绿色优势产业经济体初步形成,加快了县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生态旅游业发展凸显地方特色,打造极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游,以黄花岭、红叶岭、青松岭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全域旅游模式已经形成。虽然安泽县生态建设成效显着,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生态环境问题的反复性、绿色工程建设步伐缓慢、生态环保监管工作有待加强、绿色科技水平低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就其成因来看,环保意识薄弱且参与水平低、绿色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绿色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等是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以下发展对策: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绿色发展氛围;践行绿色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该研究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可以及时总结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为早日实现建设全国生态名县的宏伟目标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为其他县域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安泽智慧。

宋永永[6](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徐嵩[7](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张慧娟[8](2019)在《山西省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析及科学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加快国土绿化放在重要位置,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建设美丽山西的目标。因此近年来林业建设成效显着,但是仍旧存在动力不足,增速慢,质量不高,造林工程成活保存率低等问题。2011-2015年人工造林是“十三五”期间森林覆盖率增长最重要的后备资源,本文以山西省“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国省市县所有人工造林工程为研究对象,从基础数据出发,从人工造林保存的总体情况、分面积类型、分年度、分工程四个方面做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人工造林的保存现状、成林面积比例、幼林质量等关键数据,重点分析了的5年间人工造林的保存现状及导致失败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人畜破坏是影响我省造林保存的最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科学管理措施,得出了四方面的结论:(1)全省人工造林质量不高,储备不足。必须加快造林速度,加强造林科学管理。(2)全省缺乏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造林地落实难、林牧矛盾,毁林开垦等现象严重。必须以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生态观为总指导,由政府主导,做好全省的国土空间规划,加强部门合作,实行规模化造林,差别化投资,工程化管护。(3)全省人工造林工程管理不科学,工程造林体制不完善,应建立全省造林工程管理系统,加强造林工程过程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约束,实现全省造林工程的动态管理。(4)幼林管护不到位是导致造林失败的重要原因,做好幼林抚育管护及补植补造工作是保证造林成活成林的关键环节,应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工程,整合管护体系,加大抚育管护相关费用的投入力度,提高成林转化。

赵少飞[9](2019)在《河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评价及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历史进程中,对中国城乡关系的准确判断和重大决策。推动乡村振兴必须要处理好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推动产业升级具有极为直接的积极作用,对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河北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并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近些年,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较快,2017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55.01%,但总体而言,距离国家58.52%的平均城镇化率还有一定差距。在京津冀一体化历史背景下,河北省更应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新型城镇化建设既需要正确的实施战略与策略,也离不开科学的城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评价体系。本文正是以此为目的,研究过程中用到了相关经济学理论、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K-均值聚类法、CCR、BCC、SE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利用的分析软件有SPSS 20.0、SOLVER 9.0、Matlab。论文共分为七章:简要概括如下:首先,从历史、时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五方面分别详尽地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明确了选题依据,点明了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五个方面确定了研究目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和学术成果,最后给出了本文的内容框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随后,对内丘县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进行研究。该部分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1.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包括总结归纳城镇化的内涵;从城镇化水平、城镇化速度、城镇化质量和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四个层面进行了城镇化的理论分析。2.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部分探讨了新时代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用较大的若干驱动力及作用机理。3.探析了内丘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动力,具体介绍了特色产业驱动力、乡土特色文化、农村居民的城镇化意愿、县政策推动以及外界环境对新型城镇化的阻滞力,最后概括了内丘县新型城镇化的动力系统。紧接着,对河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做质量评价。确定了以8个投入指标,11个产出指标组成的指标评价体系,选择河北省100个县的截面数据作为分析的对象,以2017年河北省地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主,搜集各类指标数据,从新型城镇化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角度进行了 K-均值聚类分析。从分类结果来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整体水平不高,超过一半的县的产出和投入处于最低的类中,投入产出均不足;唐山市的城镇化的投入与产出效果相适应,城镇化水平最高;内丘县无论从投入水平还是产出水平而言,都处于最低的分类中,说明内丘县的城镇化建设在河北省并不理想。而后,进行了基于DEA的河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效率评价。通过CCR和BCC模型,确定了相对有效和相对无效的县域,并利用投影定理得到各无效县域在各要素上的不足或冗余值。对55个技术有效的DMU做超效率模型分析,发现效率值发生变化,均大于1。张家口康保县效率值最大,邢台内丘县排名14,有效DMU可以按比例地增加投入而保持有效,投入增加的比例即为超效率测度值。因此,内丘县的城镇化投入可增加2.2877倍而保持效率值不变。河北省11个市整体来看,有两个特点:一是各地区总体新型城镇化效率良好,55个县的有效的;二是区域城镇化效率差异较为显着,康保县效率指数超过3,而昌黎县仅为0.4758。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超效率平均值的排名和得分为:张家口、保定、石家庄、衡水、邢台、廊坊、承德、邯郸、唐山、沧州、秦皇岛。沧州、唐山、秦皇岛的城镇化效率水平最差;张家口、保定城镇化水平有效的县比例最高;而石家庄和邢台城镇化水平效率大于2的县比例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评价投入指标体系进行降维,消除了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再以主成分为自变量,各产出因素分别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计算出各投入指标对产出指标的影响程度(系数),并得出具体的函数关系式。最后,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和文明县城三个层面总结了内丘县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模式并给出了实现路径。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聚类分析,对河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和评价。二是建立了河北省县域城镇化效率区分结构,利用数据包络模型分析河北省各县城镇化效率,算出了投入冗余值和产出不足值。三是构建了多维度县域新型城镇化动力因素结构系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县域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动力因素解析和动力不足的机理分析。

本刊讯[10](2016)在《全省造林新技术新模式现场推进会在邢台市召开》文中指出本刊讯8月18日,省林业厅在邢台市组织召开了全省造林新技术新模式现场推进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凤庭就推进造林新技术新模式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刘凤庭副厅长指出,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赵克志、副书记赵勇等省领导的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邢台浅山丘陵区造林绿化新技术,大力推广张家口造林绿化新模式,进一步加快全省造林

二、创新机制是加快太行山绿化步伐的有效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机制是加快太行山绿化步伐的有效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推进太行山燕山生态修复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太行山燕山生态建设成效分析
    (一)生态修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二)造林绿化效果显着,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
    (三)有序推进矿山关停复绿
    (四)积极实施草原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
    (五)形成了一批生态修复的成功模式和经验
        1. 在造林绿化上坚持规模化造林。
        2. 国土绿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3. 生态修复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地方新名片。
二、太行山燕山生态修复工作瓶颈分析
    (一)绿化工作后续难度大
    (二)矿山修复工作后续任务重
    (三)资金投入不足
    (四)技术人才支撑不足
    (五)生态修复成果价值变现能力弱
三、推动太行山燕山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
        1. 加强生态修复全过程风险评估。
        2. 编制实施《太行山燕山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和《太行山燕山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
        3. 分类分级修复太行山燕山国土空间生态功能。
    (二)增强生态修复各项工作的系统性
        1. 建立健全跨区域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2. 丰富太行山燕山生态修复保护模式。
        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三)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河北路径
        1. 创新融资机制,拓展生态修复资金渠道。
        2. 加快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
        3. 树立“生态修复+产业”思维。
    (四)科学构建山区生态修复六大体系
        1. 生态修复制度体系。
        2. 环保技术集成体系。
        3. 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4. 现代生态产业体系。
        5. 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6. 生态安全协同体系。

(2)科学推进造林绿化 加快创建森林城市 确保“十四五”国土绿化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在全省森林城市创建暨春季造林绿化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今春造林绿化情况
二、科学开展造林绿化,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科学编制林业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依法依规协调推进耕地保护和造林绿化。
    (三)扎实推进科学节俭精准造林。
    (四)科学抚育管护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五)强化科学造林支撑保障体系。
三、深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加快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
    (一)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二)加快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三)高标准建设森林城市。
四、当前急需要做好几项工作
    (一)全面推行林长制。
    (二)加快推进春季造林。
    (三)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五)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六)高质量建设雄安郊野公园。

(3)山西省太行山绿化成效、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太行山绿化成效
    1.1 资源总量大幅度增长,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2 林业产业稳步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1.3 国土绿化成为社会共识,林业生态建设氛围良好
    1.4 造林绿化技术不断完善,国土绿化质量明显提高
    1.5 凝结在工程中的太行精神,形成了宝贵的社会财富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工程建设标准较低
    2.2 系统治理不够,明显影响建设成效
    2.3 造林树种单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2.4 产业结构欠佳,制约发挥经济功能
3 推动太行山绿化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优质生态工程
    3.2 树立系统观念,山上山下综合治理
    3.3 优化森林结构,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3.4 拓宽转换通道,真正收获金山银山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绿色发展理念下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绿色发展
        2.1.2 生态文明
        2.1.3 生态环境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3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布局及其成效
    3.1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的典型区域建设布局
        3.1.1 府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3.1.2 唐城镇生态工业建设
        3.1.3 良马乡生态园区建设
        3.1.4 小飞田园综合体建设
    3.2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的成效显着
        3.2.1 生态林业发展逐步推进
        3.2.2 生态农业发展有序进行
        3.2.3 生态旅游业发展凸显地方特色
4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生态环境问题的反复性
        4.1.2 绿色工程建设步伐缓慢
        4.1.3 生态环保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4.1.4 绿色科技水平低且创新能力不足
    4.2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环保意识薄弱且参与水平低
        4.2.2 绿色工程建设资金不足
        4.2.3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
        4.2.4 绿色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5 推动安泽县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5.1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5.1.1 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绿色政绩观
        5.1.2 企业转变发展思路,树立绿色生产观
        5.1.3 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树立绿色生活观
    5.2 践行绿色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
        5.2.1 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5.2.2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打造绿色乡村
        5.2.3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构建新型绿色产业体系
        5.2.4 优化能源发展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5.2.5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绿色发展驱动力
    5.3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5.3.1 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夯实生态治理制度保障
        5.3.2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增强生态保护责任感
        5.3.3 加强环保执法建设,提高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山西省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析及科学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山西省造林工程基本情况
    2.1 山西省生态环境
    2.2 工程建设情况
        2.2.1 退耕还林工程
        2.2.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2.3 三北防护林工程
        2.2.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2.5 太行山绿化工程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主要指标
        3.2.1 术语定义
        3.2.2 指标计算
        3.2.3 技术标准
    3.3 调查方法
        3.3.1 落实工程计划任务
        3.3.2 收集整理自查材料
        3.3.3 组织调查样本
    3.4 开展实地调查
        3.4.1 资料收集
        3.4.2 数据准备
        3.4.3 现地调查
        3.4.4 数据分析
4 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析
    4.1 人工造林保存状况总体结果分析
    4.2 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面积类型结果分析
        4.2.1 计划任务面积分面积类型统计结果
        4.2.2 保存面积分面积类型统计结果
        4.2.3 未保存面积分面积类型统计结果
    4.3 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年度结果分析
    4.4 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工程结果分析
5 人工造林科学管理措施
    5.1 强化管理职责,实施规模造林
    5.2 合理下达计划,统一投资标准
    5.3 搞好作业设计,严格审核审批
    5.4 强化工程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5.5 加强林地管护,开展补植补造
    5.6 强化林地管理,实行责任考核
6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9)河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评价及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及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镇化的研究方向
        1.3.2 城镇化关于动力机制、质量与效率评价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内丘县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2.1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2.1.1 城镇化理论内涵
        2.1.2 城镇化的理论分析
    2.2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2.2.1 政府力量
        2.2.2 市场主导
        2.2.3 产业结构转换
        2.2.4 科技力量
    2.3 新型城镇化动力不足分析
        2.3.1 政策驱动力不足
        2.3.2 产业结构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不足
    2.4 内丘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动力
        2.4.1 内丘县经济概况
        2.4.2 内丘县新型城镇化的特色产业驱动力
        2.4.3 乡土特色文化
        2.4.4 农村居民的城镇化意愿
        2.4.5 县政策推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力保障
        2.4.6 外界环境对新型城镇化的阻滞力
    2.5 内丘县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投入产出指标主成分分析
    3.1 数学模型构建
        3.1.1 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
        3.1.2 主成分回归分析基本原理
        3.1.3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1.4 评价指标的确定
        3.1.5 原始数据收集与整理
    3.2 基于SPSS的新型城镇化多指标实证分析
        3.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2.2 变量的共线性分析
        3.2.3 变量的主成分提取
    3.3 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的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4.1 导言
    4.2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
        4.2.1 聚类分析的分类
        4.2.2 数据处理方法
        4.2.3 样本间的相似性度量——距离
        4.2.4 K-均值聚类法
    4.3 K-均值聚类实证分析
        4.3.1 原始数据处理
        4.3.2 投入角度的聚类分析
        4.3.3 产出角度的聚类分析
        4.3.4 聚类分析结果及其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EA的河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效率评价
    5.1 导言
    5.2 数据包络法基本内容
        5.2.1 DEA基本模型
        5.2.2 DEA效率
    5.3 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数据来源
    5.4 实证分析
        5.4.1 基于投入导向的CCR和BCC模型相对有效性评价
        5.4.2 基于超效率模型的效率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北内丘县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模式探索
    6.1 引言
    6.2 内丘县美丽乡村建设
        6.2.1 内丘县美丽乡村建设启示
        6.2.2 内丘县美丽乡村的成功实践
        6.2.3 “三化”长效机制
        6.2.4 美丽乡村实践效果
    6.3 内丘县特色小镇建设探索
        6.3.1 太行山苹果小镇建设
        6.3.2 扁鹊康养小镇建设
        6.3.3 交台社区——中国百果小镇建设
    6.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内丘县文明县城建设
        6.4.1 组织层面推进美丽县城建设
        6.4.2 美丽县城建设的重点工作
        6.4.3 美丽县城建设实施步骤
        6.4.4 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6.4.5 保障措施
    6.5 内丘县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创新机制是加快太行山绿化步伐的有效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推进太行山燕山生态修复对策研究[J]. 史广峰,张葳. 经济论坛, 2021(08)
  • [2]科学推进造林绿化 加快创建森林城市 确保“十四五”国土绿化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在全省森林城市创建暨春季造林绿化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J]. 刘凤庭. 河北林业, 2021(04)
  • [3]山西省太行山绿化成效、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J]. 张现武,刘道平,马鸿伟,楼毅. 华东森林经理, 2020(03)
  •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绿色发展理念下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研究[D]. 张姜涛.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7]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8]山西省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析及科学管理对策研究[D]. 张慧娟.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9]河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评价及动力机制研究[D]. 赵少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10]全省造林新技术新模式现场推进会在邢台市召开[J]. 本刊讯. 河北林业, 2016(08)

标签:;  ;  ;  ;  ;  

创新机制是加快太行山绿化的有效举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