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资本观

论邓小平的资本观

一、论邓小平的资本观(论文文献综述)

侯麟军[1](2020)在《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路径研究 ——以四川省成都市X区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期,在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实施的全面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特殊的定位导致了其必然是多元主体的博弈点、错综利益的交汇点、复杂矛盾的多发点,这就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近年来,基层党建在组织建设层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基本实现了党组织在社区层面的全覆盖,以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成为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2018年10月13日,四川省政治学会举办的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研讨会在成都市天府新区召开,大会总结了过去一个时期内成都市在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方面的成效,为今后的社区发展治理指明了方向。X区作为成都市现代化国际化新型卫星城,既共享了高速发展所释放的巨大红利,同时也承担了城市变迁所带来的治理压力,X区抓住深入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的契机,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文主要围绕成都市X区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展开。具体而言,文章结构大致安排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以及研究的重难点。第二章界定了基层党建、社区、社区治理几个核心概念并找到了党建理论、治理理论以及社会资本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则是在问卷、访谈的基础上对X区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进行了分析,并梳理了其经验及成效。第四章从基层党组织建设、居民自治建设以及社区治理资源的利用方面剖析了X区基层党建在引领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挑战。第五章试着探求影响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可能原因。第六章则提出了完善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具体路径,即结合国内各地现阶段的有益探索和X区域内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将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路径进行了总结归纳。研究认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组织前提;进一步完善居民自治,是巩固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创新引领方式和机制,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的保证。

王文雅[2](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文中指出主题作为中心问题,它是理论的总纲,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或称为“根本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一般根本矛盾只有一个。理论主题的建构,是以理论为对象,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指导意义的一种主题建构。理论主题由于是带根本性特征的中心问题,一般而言,只有一个。理论主题的解释功能、引导功能、支撑功能,均需要在明确理论范围的前提下得以释放。理论范围的大小,框定了主题作用的幅度。理论主题的确立,意味着理论域的中心概念得以确立,过去的理论能够由这个主题串联起来,起到揭示思维活动规律的作用;将来的分支理论、补充理论将能够借助这个主题的指引进行创新。研究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是为解决每隔一段时间,通过更改原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来建构新体系、再探索新体系主题的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自有其概念、范畴、成立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一层含义,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动态性。就当前来说,它暂时具有五个方面的意义,对应四个维度的解释功能。与此相适应的,是其理论主题的归纳和概括,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构建,也应当体现出鲜明的动态性,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概念本身的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二层含义,基于主题本身蕴含的根本性、长远性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辐射范围,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就目前已知的范围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初级阶段上的主要形态。它承载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诉求,以及中国梦的民族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三层含义,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线索。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的矛盾,横跨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关照。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从2017年起,成为牵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短板和动能。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略有区别。后者更加强调坚持、发展,前者更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二者并无根本冲突,仅只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确立和推进的关系。至于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由于主要矛盾转化的缘故,也略有不同。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初衷,是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果,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主题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于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前者于后者,是包含关系。两者都有发展任务,兼具发展追求,差异在于发展的层次、程度、发展各比例跃迁的水平有所不同。因此,在理论主题内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更强调“推进”,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主题更注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不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也有别于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是一个新范畴,带有总体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建立而言的。坚持和发展,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的。因此,这个理论主题的内涵,就是要持续破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功能、实现条件的陈旧理解,在批判中丰富和发展相关认识;以动态方式把握动态逻辑,更新观念;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性,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理论主题不是主观臆造的,是由中国客观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接力探索而逐渐明晰的,这是一个认识和深化理论主题的历史过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成立条件包括: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实践主题是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国情没有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连续稳定,奋斗目标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旨归,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以贯之,理论品格——与时俱进永不褪色。论文综合了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学科的知识,运用文本研究法、过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考察这个主题。全文结构方面,通过界定概念、探讨“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章来考察理论主题。深入阐述核心观点,得出以下结论:1.明确在新时代及以后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创新,所依据的理论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明确坚持和发展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辩证统一的,思维领域和生产实践领域均需辩证发展。4.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不断解放思想。5.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方向。6.明确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语境下,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性”。7.强调继邓小平理论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以后,继续探索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论文通过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问,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核心观点。这对于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揭示建设现代化强国理论诉求、判断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实践走向、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有积极意义。

王亚文[3](2018)在《儒家“和”文化精神在治国理政中的当代转化》文中研究表明“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直是儒家极致性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境界之一。儒家“和”文化内涵具有多层次性、多维度性。本文通过概括性总结,主要从宗法伦理关系之“和”、群己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四个层面来阐述儒家“和”文化内涵,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以及自然系统内部、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的和合生生关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古代的小农生产方式、宗法社会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封建礼教、封建等级思想、封建天理、天道观念等,对全方位的生生互动有诸多钳制。当代学者突破封建思想的等级性、形而上学性以及宗法伦理的封闭性窠臼,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丰富与发展了儒家“和”文化精神。理论上,他们从多种视角来解读“和”的思想,提炼“和”的时代价值,彰显“和”的时代蕴涵。如张岱年先生的“兼和”观,张立文先生的“和合学”以及费孝通先生的“美美与共”思想,都多层面、多维度地拓展了和合生生的思想,使“和”文化精神更加丰富,并且对我国的治国理政方略有深刻的影响。实践上,自新中国成立后,历代领导集体把儒家“和”文化精神运用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上,协调国际、国内各个领域的动态平衡关系,使和合生生的文化理念在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得以拓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战略构想等,都蕴含着全方位、多维度的和合生生理念。如“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带一路”战略,“新型大国关系”等,都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既继承传统,具有文化自信,又高瞻远瞩,不断与时俱进;既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文化精粹,又具有世界眼光,契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高度尊重实践、高度尊重时代、高度尊重自然客观性、高度尊重现实人性、高度尊重社会历史性、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我国传统和合生生理念所蕴涵的尊重多样性、提倡平等性、注重现实性、追求开放性、实现共生性的文化基因内在嵌和起来,使得传统“和”文化精神在治国理政的现实实践之中得以大时空、多维度、全方位的拓展,在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都凸显了全方位生生互动的文化理念与时代精神。

庞庆明,郭志伟[4](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历史溯源、当代发展与新时代阐释》文中指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关于资本的一般态度、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二元张力而提出,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根植于"既要自谋,又要上谋"的古代资本观,扬弃了"既要发展资本,又要节制资本"的民主主义资本观,承继了"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配合领导私人经济"的新民主主义资本观,发展了"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资本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又经过了"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利用社会资本发展国有资本""利用法治经济发展公私资本"三个阶段。中国未来资本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独立自主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程度和影响广度。

董玉莲[5](2015)在《马克思资本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指出资本,无疑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最核心的概念。一直以来,人们把马克思的资本观看作是其对资本的经济层面的观点。但是当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考察之后,就会发现马克思的资本观是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但却超越这个基础的对资本的辩证性分析,资本不再只是经济学上的术语,而是具有了哲学内涵。本文就是以马克思的资本观的哲学意蕴为内核,重点阐述了马克思资本观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哲学范式变革、哲学内涵、理论和实践发展及其当代价值等五个方面问题,重点是要正确认识马克思资本观的哲学辩证性,把握马克思资本观的真蕴,为我们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当代问题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提高运用资本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资本观的形成是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成长经历紧密相连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现实对马克思的触动很大。而当时的资产阶级资本理论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借鉴和综合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的理论之后,形成了自己的资本理论,这些都是马克思资本观的重要现实和理论基础。马克思资本观的哲学范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考察,我们把马克思资本观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青年马克思还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他还是从“国家和法”的角度看待市民社会。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之后,1844年前后的马克思开始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批判剖析,实现了由政治批判到经济批判的转变。从1845年到《资本论》出版之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马克思的实践观形成,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批判方法。《资本论》出版之后,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已经成熟,与之同时,马克思的资本观也成熟,马克思以资本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他对资本的超越经济基础的哲学内涵。马克思资本观是马克思对资本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抽象、由批判到反思的辩证理解。资本作为马克思资本观的核心概念,它是与货币、私有财产、资本主义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所以,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有两个方面的维度,一个是生产力维度下的资本,一个是生产关系维度下的资本。因而,马克思资本观就有了辩证性的哲学意蕴,一个是对资本的批判,一个是对资本文明的赞扬。马克思资本观在经历了时代变化的洗礼之后,也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发展。列宁在马克思之后,根据俄国的现实情况,对资本有了新的认识,并提出“利用资本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根据资本主义的变化,进一步延续马克思资本观的批判维度,对资本主义的异化进行批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也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充分利用资本”的战略思想。马克思资本观对我们今天也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面对当代资本新变化时,马克思资本观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在如何看待当今资本主义问题上,为驳斥“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终结”论断、为消除资本主义“异化”、为解决“现代性问题”等几个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中,马克思资本观让我们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资本文明,要遵从资本逻辑,发挥资本作用,要消除资本的弊端,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世明[6](2014)在《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戴维·佩珀是英国生态学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亦是生态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生态运动中逐渐形成,吸收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危机理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和其他生态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与其他生态社会主义者思想的最根本不同就是,它具有鲜明的“红色”立场。戴维·佩珀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揭示,对后现代生态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对无政府主义思想进行了分析。他建议用马克思主义改造生态中心主义,重塑新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社会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实行联合,实现“红”“绿”联盟,共同建设一个社会公正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术界和理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分为六章,在总体结构上分为导言部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部分、主要思想研究部分和思想评论与启示部分。各章主要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述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和重难点。第二章是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部分。本章首先简单介绍了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和佩珀的思想转变。其次,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出现、生态运动蓬勃发展和“传统社会主义”弊端凸显三个方面论述了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最后,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相关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危机理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相关生态观点和其他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思想五个方面介绍了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第三章介绍戴维·佩珀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思想。本章首先论述了佩珀对环境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的批判和佩珀对环境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的本质揭示。其次,呈现了佩珀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生产手段、消费方式和社会不公四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源所做的分析。最后,本章对佩珀提出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第四章介绍戴维·佩珀的人类主体地位思想。本章首先介绍了佩珀对环境主义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破坏的批判。其次,论述了佩珀对生态中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最后,探讨了佩珀关于构建“弱”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第五章介绍戴维·佩珀的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构建思想。本章首先介绍了佩珀对无政府主义的分析。其次,陈述了佩珀对当代生态主义的观点。最后,总结归纳了佩珀对未来生态社会主义构建的思想。第六章是评析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本章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指出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缺陷和合理成分。然后,分析了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启示意义。本文的最后部分是在上述章节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总结。

张立[7](2014)在《科学人才观指导下的宜兴人才建设新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科学人才观的指导下对宜兴人才建设新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思考。通过对科学人才观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才思想进行深入理解,挖掘出人本、和谐、创新这三个基本点,并基于这三个基本点结合宜兴现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宜兴在人本、和谐、创新这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概括指出解决宜兴人才问题的瓶颈在于外来人才的本土化与本土人才的回归。并围绕外来人才本土化与本土人才回归做了路径分析,提出宜兴人才建设的实现机制与具体举措。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是科学人才观的基础,其思想和观点来源于实践,经过实践检验,一些观点依然是当今人才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基于本课题的调研问卷中,认为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对于当代人才建设具有重大价值的仅有5.56%。这一式微的现实,使得本文添加了一些对于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的思考,融入了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科学性、群众性、实践性,利用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中可为当代具体实践所借鉴的内容,在科学人才观的指引下重点分析宜兴人才建设这一实际问题。借鉴科学人才观的相关经验、挖掘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结合宜兴具体实际提出宜兴人才‘建设新机制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视角。本文的成果与结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对科学人才观以及中国化的人才思想进行提炼,并做了自己的思考。二、在科学人才观的指引下,结合自身对人才思想的思考与宜兴调研,分析了宜兴市人才建设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角度独特。从人本、和谐、创新三大层面分析宜兴市人才建设存在的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三、对宜兴人才建设新机制做路径上的分析。从外来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回归化的战略规划,外来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回归化的计划和实施,外来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回归化的跟踪评价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具体的外来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回归化实现路径。四、提出宜兴人才建设的实现机制,深化外部环境的作用机制,对宏观社会与经济环境、人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人才的教育和培训环境进行优化。完善人才聚集机制,突出人才引进开发平台以及产业和创业平台的构建。解决好人才资源优化配置问题,重点是人力资源流动机制与人才结构调整机制。构建宜兴人才建设具体举措依旧围绕人本、和谐、创新三个层面做了阐述,其中关注人才扎根宜兴的潜力以及对于党政机关拓宽人才任用渠道的创新,笔者认为颇具特色与借鉴价值。

黄加文[8](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时代特征和具体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系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人力资本的战略、生产、运营、能力建设、开发环境、国际引进以及人力资本与社会分配制度改革、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等之间关系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人力资本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同时吸收和借鉴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有益成果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探索也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认知、扬弃到中国化的过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人力资本”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多次出现和强调,人力资本作为第一资本的地位在执政党的理论体系中得到认可,这是我们党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理论的突破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完善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开创、丰富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贡献分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并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和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基础;中国五千年传统的重才、选才、育才、用才思想是其历史渊源。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成果的有益内容进行了吸收和借鉴。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其形成的沃土。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和系统化的探索,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力资本战略思想,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人力资本生产理论,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人力资本运营论,倡导并组织实施了出国留学和引进国外智力、提出了人力资本引进理论以及人力资本激励理论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江泽民同志针对世纪之交知识经济的兴起、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深化改革开放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国际国内大背景,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本的市场配置、人力资本要素参与社会分配、人力资本要素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是人力资本核心要素的思想。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世情、国情、社情和党情,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人力资本优先投入、统筹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人力资本、突出强调品德是人力资本各项要素的统领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强国战略的实施,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实践和新探索,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后的又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人力资本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建设,是人力资本强党和人力资本强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初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也将在这一伟大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全文共分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结语七个部分,其中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对主题概念人力资本及与之相关的人力资源、人才等进行了介绍和辨析,对选题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特别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对研究方法和全文的基本框架结构以及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时代特征和理论渊源。在时代特征上,包括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需要。在理论渊源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既是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扬弃,也是对中国五千年传统人才观的继承和创新。第二章主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开创性的探索:邓小平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研究。从邓小平关于人力资本的战略、生产、运营、激励和引进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邓小平理论包含了丰富的人力资本内容。邓小平人力资本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第三章主要对江泽民的人力资本思想进行阐述。分析了世纪之交知识经济兴起以及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要求等时代特征,论述了江泽民人力资本市场配置、要素分配、内涵全面发展、创新能力是核心要素等思想。江泽民人力资本思想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丰富和创新,又在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第四章主要对胡锦涛人力资本观进行研究。在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世情、国情、社情、党情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胡锦涛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的战略观、人力资本要优先投入的生产观、人力资本引进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观、品德要素是人力资本第一要素的品德建设观等。胡锦涛人力资本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五章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探索—人力资本强国战略的实施进行论述。包括人力资本强国战略在提升国家实力、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实践意义。结语是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不足和今后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龚文霞[9](2012)在《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邓小平深谙用人之道,他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形成了一系列切实有效,影响深远的人才管理思想。综观《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等经典文献,从与不合时宜的人才管理制度做斗争到改革各种不科学的人事制度,从提升个人人才素质到升级群体人才结构,从扩大人才数量到重视人才质量,从党政军到科教文艺人才的选用、培养及管理,他都有独树一帜的论述。邓小平丰富的人才管理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掘和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邓小平的人才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其形成与多种客观因素有关。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下的人才大涌现,新科技革命这一现实背景下的人才竞争,都促使邓小平从一种全新的人才管理角度去思考如何发掘和使用人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提供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更促进了这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深入研究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我们会发现其具有典型的时代性,辩证性,科学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的独特之处,使其别具一格,对现代化建设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理论上,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上,它有助于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仇睿[10](2011)在《社会资本与农村产业转型研究 ——以晋北J村及批发市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变迁转型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化显着,多数农民已摆脱了绝对贫困,生活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从社会的整体水平来看,大多数农村还属于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农业天然的弱质性和整体的落后性现状,严重制约农村的发展。因此,农村的现代化一直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但是,由于中国农村情况的复杂性,农村现代化问题作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存在许多不同的研究观点和建议对策,其中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的社会学研究独具特色,体现出经济活动嵌入社会结构的特点。在伦理社会的中国,社会资本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其在社会交往和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资源整合和协同合作等作用,是社会变迁运动中重要的力量,对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强解释力。而在以往研究中,使用社会资本理论特别是将社会资本置于农村微观经济组织或个体的角度考察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及对农村市场经济中微观社会资本运作,即农民个体行动者使用关系资源的理性行动和过程考察尚不充分。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山西晋北地区农村主要是J村这样一个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当地农民动员社会资本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揭示社会资本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密切关联性及其内生动因。本文以市场经济中的农村发展为背景,在现代化理论,交往理论的基础上,以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视角,进一步论证了社会资本内涵定义;研究了农村社会资本的存在形式、性质以及作用渠道等问题,并以微观个体社会资本的运作逻辑为考察主线,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农村社区中不同关系圈层的社会资本及其运作进行系统分析;同时,通过分析农村社会资本对农村产业转型、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方面的作用,揭示了应用社会资本可以有效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资金问题,整合生产资源和组织资源,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改变,加快农村产业转型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为解决现阶段农村发展问题尝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路径。通过微观层次上的考察发现,由于在制度空间的局限性,农民在解决发展资源主要是资金问题时,更多是转向非制度空间如社会网络中找寻可替代的手段——关系资源。由于差序的社会关系结构,农村社会秩序的构成基础在于强关系网络而不在于弱关系网络,强关系是农民行动者获取社会资本,实现行动目的的重要来源和渠道。同时,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网络外延扩展使得农村关系结构发生了变化,弱关系在加强,同质性强关系在减弱,弱关系为行动主体之间搭建了更多的“关系桥”,连接起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在社会资本运作过程中,行动者呈现出更多的工具理性的色彩,这反映出农村人际关系日趋理性化,“社会关系”被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为理性的农民行动者使用和动员,以帮助其达到期望的目标。社会资本的获取与经济资本一样,会在很大程度上整合资源配置,通过多种经济合作形式形成经济融合,加快了传统单一农业经济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农商工综合型现代农村经济的过渡。社会资本的差异性占有亦导致了农村社群的分化与重构。因此,从微观角度来研究社会资本与农村发展的关系,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社会资本对农村经济社会的重要推动作用,为资源有限的农村获得必要的发展支持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参考与借鉴。再者,以此为基础,还可扩展到非市场行为的更宏观领域的研究,以充分展现社会资本整体功效,而这必将进一步深化社会变迁发展等问题的探索。

二、论邓小平的资本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邓小平的资本观(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路径研究 ——以四川省成都市X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梳理与研究述评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二)社区及其治理研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基层党建
        (二)社区
        (三)社区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党建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社会资本理论
    三、理论与社区治理的契合
        (一)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
        (二)治理理论与社区治理
        (三)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
第三章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X区实践
    一、样本的选取与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样本的选取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研究对象的分析
    二、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X区经验
        (一)完善基层党建网络,社区党建有效覆盖
        (二)党建引领多元主体,统筹治理多种资源
        (三)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激发社区新兴活力
        (四)完善民意表达渠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X区探索的实践成效
        (一)明确社区治理方向,激活了党建引领力量
        (二)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构建了社区共治新格局
        (三)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满足了社区居民多需求
        (四)社会资本不断提升,增强了社区治理凝聚力
    四、基层党建引领X区社区治理的内在逻辑和重要意义
        (一)基层党建引领X区社区治理的内在逻辑
        (二)基层党建引领X区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
    一、组织堡垒软,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难发挥
        (一)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难以落实
        (二)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难到位
        (三)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难跟进
    二、居民自治弱,社区治理群众基础不强
        (一)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不强烈
        (二)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不顺畅
        (三)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待提升
    三、其他因素影响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效
        (一)社区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二)社会组织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频繁的迎检加重了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负担
第五章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困局的归因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陷入困境
        (一)基层党组织后备力量不足
        (二)基层党组织陷入“空转”
        (三)基层党组织创新意识不强
    二、我国社区治理自身的短板
        (一)社区建设起步晚、社区发展不平衡
        (二)社区治理资金不足,使用和管理难规范
        (三)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
    三、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冲突
        (一)基层党组织与基层自治组织的冲突
        (二)基层党组织与基层其他组织的冲突
第六章 改善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思路
    一、建强基层党组织堡垒,完善基层党建的组织基础
        (一)加强基层党员思想建设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
        (三)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
        (四)增强基层党组织创新意识
    二、完善居民自治,巩固社区治理的自治基础
        (一)引导动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
        (二)拓宽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渠道
        (三)提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三、创新引领方式,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
        (一)用好“党建+”,构建新型模式
        (二)嵌入协商民主,促进多元参与
        (三)提炼有益探索,完善制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点
第一章 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第一节 主题与时代主题、实践主题、理论主题
        一 主题与时代主题
        二 主题与实践主题
        三 主题与理论主题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一 社会主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第二章 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李大钊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
        一 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特性论”
        二 主张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 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任务
        二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主题”的认识成果
        三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之前的探索
    第三节 邓小平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思想
        一 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三个基本问题
    第四节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最新认识
        一 习近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
        二 习近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时代课题的认识
第三章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在中国的体现
        一 坚持和发展无产阶级先锋队原则
        二 坚持和发展生产力原则
        三 坚持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本质原则
        四 坚持和发展实践第一原则
        五 坚持和发展公有制原则
    第二节 中国特色辨析
        一 相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中国特色
        二 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比有中国特色
        三 不仅坚持社会主义而且发展中国特色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一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深化认识
        二 坚持推进实现中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 坚持党的领导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四章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社会主义
        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三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第三节 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一 在思维领域破除教条主义
        二 在生产实践中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三 深化社会主义认识是一个思想解放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情况
致谢

(3)儒家“和”文化精神在治国理政中的当代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难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儒家“和”文化传统及其理论衍进
    2.1 儒家“和”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
    2.2 儒家“和”文化内涵的多维解读
        2.2.1 天人之“和”
        2.2.2 宗法伦理关系之“和”
        2.2.3 群己之“和”
        2.2.4 身心之“和”
    2.3 儒家“和”文化传统的时代局限性
        2.3.1 儒家“和”文化传统具有封建等级性
        2.3.2 儒家“和”文化传统具有形而上学性
        2.3.3 儒家“和”文化传统具有宗法伦理的封闭性
    2.4 儒家“和”文化传统的理论衍进
        2.4.1 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升华——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
        2.4.2 “和合学”的体系化展开
        2.4.3 综合理性的当代提升——美美与共
第3章 儒家“和”文化精神在治国理政中的当代转化
    3.1 儒家“和”文化精神在治国理政中的早期体现
        3.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步探索
        3.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研究
        3.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正式提出
    3.2 儒家“和”文化精神在治国理政中的全面拓展与转化
        3.2.1 儒家“和”文化精神在政治建设中的拓展与转化
        3.2.2 儒家“和”文化精神在经济建设中的拓展与转化
        3.2.3 儒家“和”文化精神在文化建设中的拓展与转化
        3.2.4 儒家“和”文化精神在社会建设中的拓展与转化
        3.2.5 儒家“和”文化精神在生态建设中的拓展与转化
        3.2.6 儒家“和”文化精神在新型国际关系中的拓展与转化
    3.3 儒家“和”文化精神在治国理政中当代转化的基本路径
        3.3.1 “和”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结合
        3.3.2 “和”文化精神与时代实践趋势相结合
        3.3.3 坚持以全面、共同、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历史溯源、当代发展与新时代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的提出背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的历史溯源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根植于“既要自谋, 又要上谋”的古代资本观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扬弃“既要发展资本, 又要节制资本”的民主主义资本观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承继“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配合领导私人经济”的新民主主义资本观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发展了“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资本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的当代发展
    (一) 1978—1992年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资本观
    (二) 1992—2012年利用社会资本发展国有资本的资本观
    (三) 2012年至今利用法治经济发展资本的资本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的新时代诠释

(5)马克思资本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的主要成果
        1.2.3 对国内外文献的评价
    1.3 本文研究方法
        1.3.1 整体性方法
        1.3.2 文本解读法
        1.3.3 历史与价值统一的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1.4.1 对马克思资本观进行学理分析
        1.4.2 对马克思资本观进行价值分析
第2章 马克思资本观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
    2.1 时代背景
        2.1.1 时代精神——人文与理性
        2.1.2 资本主义创造的工业文明
        2.1.3 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
    2.2 个人经历
        2.2.1 出生背景与家庭氛围
        2.2.2 个人性格品质
    2.3 马克思资本观的理论来源
        2.3.1 资本的起源
        2.3.2 古典经济学的资本范畴沿革
第3章 马克思资本观的哲学变革与资本观形成
    3.1 马克思哲学世界观转变
        3.1.1 马克思世界观的两个转变
        3.1.2 市民社会: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的认知
    3.2 马克思1844年前后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3.2.1 劳动异化: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
        3.2.2 私有财产:对资本主义理解的深化
    3.3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批判
        3.3.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思想前提
        3.3.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
    3.4 马克思资本观的成熟
        3.4.1 发现剩余价值学说
        3.4.2 揭示资本的内在趋势
        3.4.3 确立资本批判范式
        3.4.4 明确资本的历史价值
第4章 马克思资本观的内涵与实质
    4.1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
        4.1.1 资本流通总公式——资本运动的外在表现
        4.1.2 资本形式——剩余价值生产
        4.1.3 资本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1.4 资本属性——资本的辩证特点
    4.2 马克思资本观的内涵
        4.2.1 资本与其相关概念辨析
        4.2.2 资本内涵的双重性
    4.3 马克思资本观的辩证性
        4.3.1 对资本本质属性的批判
        4.3.2 对资本历史作用的肯定
    4.4 马克思资本观的实质
        4.4.1 马克思资本观的实践:对资本的积极扬弃
        4.4.2 马克思资本观的价值诉求: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第5章 马克思继承者对马克思资本观的发展
    5.1 列宁对资本的新认识
        5.1.1 认清资本在新时代的历史定位
        5.1.2 提出“利用资本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
    5.2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资本观的认识与思考
        5.2.1 对资本主义“物化”的哲学批判
        5.2.2 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资本观的研究
        5.2.3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观的评判
    5.3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资本观的理论继承
        5.3.1 建国前后对资本的认识
        5.3.2 改革开放时期对资本的认识
        5.3.3 新世纪以来对资本的认识
第6章 马克思资本观的当代价值
    6.1 马克思资本观对理解当代资本新变化的启示
        6.1.1 当代资本多样化
        6.1.2 资本多样化的理论分析
        6.1.3 资本多样化的现实分析
    6.2 马克思资本观对批判资本主义的启示
        6.2.1 为驳斥“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终结”论断提供理论依据
        6.2.2 为消除资本主义“异化”提供理论依据
        6.2.3 为解决“现代性问题”提供理论根据
    6.3 马克思资本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6.3.1 解放思想,客观面对资本文明
        6.3.2 正视资本逻辑,合理发挥资本作用
        6.3.3 消除资本的弊端,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重难点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及理论背景
    2.1 生态社会主义及佩珀的思想演进
        2.1.1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及其发展阶段
        2.1.2 佩珀的思想演进
    2.2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2.1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爆发
        2.2.2 生态运动兴起与发展
        2.2.3 “传统社会主义”生态问题突显
    2.3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
        2.3.1 马克思的自然观及相关理论
        2.3.2 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危机理论
        2.3.3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3.4 二十世纪“绿色”思想
3 戴维·佩珀关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思想
    3.1 佩珀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的剖析
        3.1.1 佩珀对环境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的剖析
        3.1.2 佩珀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多维分析
        3.1.3 佩珀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的揭示
    3.2 佩珀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策略
        3.2.1 拒绝推行“生态帝国主义”和编织生态骗局
        3.2.2 主张通过社会变革解决生态危机
4 戴维·佩珀关于重建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
    4.1 环境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
        4.1.1 技术中心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
        4.1.2 生态中心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
    4.2 佩珀对生态中心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4.2.1 “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中心论有益”
        4.2.2 马克思主义者对生态中心论的批判
    4.3 佩珀重塑新人类中心主义主体地位
        4.3.1 佩珀为人类中心主义正名与辩护
        4.3.2 佩珀构建“弱”的人类中心主义
5 戴维·佩珀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思想
    5.1 填补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鸿沟
        5.1.1 生态无政府主义及其主要原则
        5.1.2 生态无政府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5.1.3 加强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联合
    5.2 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当代生态社会主义
        5.2.1 当代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基本原则
        5.2.2 当代生态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5.2.3 当代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
        5.2.4 佩珀对当代生态社会主义实践的批判
    5.3 佩珀对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
        5.3.1 对社会进行重构的缘由
        5.3.2 生态社会主义构建原则
        5.3.3 未来社会构建的目标与途径
        5.3.4 生态社会主义构建模型
6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评析
    6.1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6.1.1 促使生态社会主义带有鲜明的“红色”立场
        6.1.2 从生态和社会正义视角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6.1.3 揭示了生态危机根源并提出了生态危机解决方案
        6.1.4 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并构建了新型的未来社会
    6.2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6.2.1 企图在马克思主义与左翼之间找到“折衷态度”
        6.2.2 过分强调了生态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6.2.3 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构想带有乌托邦性质
        6.2.4 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严重的片面性
    6.3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启示
        6.3.1 依靠社会主义克服生态危机
        6.3.2 促进“红绿联盟”改善全球生态
        6.3.3 实行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6.3.4 维护生态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科学人才观指导下的宜兴人才建设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1.1.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1.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科学人才观的基础理论概述
    2.1 科学人才观的思想理论来源
        2.1.1 毛泽东的人才思想
        2.1.2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2.1.3 江泽民的人才思想
    2.2 科学人才观的概述
        2.2.1 科学人才观的形成与发展
        2.2.2 科学人才观的主要内容
        2.2.3 科学人才观的人才机制
        2.2.4 科学人才观的基本特征与指导意义
第三章 宜兴市人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宜兴市人才建设现状
        3.1.1 人才队伍数量与结构的现状
        3.1.2 有关人才建设制度层面的现状
    3.2 宜兴人才建设的问题分析
        3.2.1 人本层面的问题分析
        3.2.2 和谐层面的问题分析
        3.2.3 创新层面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当前构建宜兴人才新机制的路径分析
    4.1 外来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同归化的战略规划
        4.1.1 地方发展规划与人才现状分析
        4.1.2 确定外来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回归化的战略规划
    4.2 外来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回归化的计划与实施
        4.2.1 外来人才引进计划和政策实施
        4.2.2 外来人才本土化和开发计划政策的实施
        4.2.3 本土人才的培育和回归化的计划和实施
    4.3 外来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回归化实施的跟踪评估
        4.3.1 建立外来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回归化的跟踪评价制度
        4.3.2 构建对外来人才和本土人才量化评估的指标体系
        4.3.3 外来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回归化计划实施的调整和改进
第五章 构建宜兴人才建设新机制
    5.1 宜兴人才建设的实现机制
        5.1.1 外部环境的作用机制
        5.1.2 人才聚集机制
        5.1.3 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5.2 构建宜兴人才建设新机制的具体举措
        5.2.1 人本层面的具体举措
        5.2.2 和谐层面的具体举措
        5.2.3 创新层面的具体举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宜兴人才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第二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三节 学术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第一节 国际背景—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
    第二节 国内背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第三节 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第四节 理论借鉴—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扬弃
    第五节 理论继承—对中国传统人才观的创新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探索—邓小平人力资本理论
    第一节 关键在人—人力资本战略理论
    第二节 增加投入—人力资本生产理论
    第三节 创新体制—人力资本运营理论
    第四节 尊重人才—人力资本激励理论
    第五节 开放借鉴—人力资本引进理论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丰富—江泽民人力资本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人力资本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运营改革—人力资本市场配置思想
    第三节 收益平等—人力资本要素分配思想
    第四节 能力建设—人力资本全面发展思想
    第五节 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核心要素思想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胡锦涛人力资本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中人力资本观的形成
    第二节 第一资本—统筹实施的人力资本战略观
    第三节 第一投入—统筹优先的人力资本投资观
    第四节 第一优势—统筹利用的人力资本全球观
    第五节 第一要素—统筹引领的品德要素建设观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人力资本强国战略研究
    第一节 人力资本强国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人力资本强国战略与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三节 人力资本强国战略与推进科学发展
    第四节 人力资本强国战略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五节 人力资本强国战略与加强党的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形成的依据
    2.1 国际环境
        2.1.1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呼唤高素质人才
        2.1.2 科技社会的进步凸显人才重要作用
    2.2 国内环境
        2.2.1 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严重缺乏
        2.2.2 思想解放与人才观念的更新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2.3.2 毛泽东人才理论
第三章 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人才的战略地位
        3.1.1 决定现代化的成败
        3.1.2 关乎国家安危
    3.2 人才的选拔标准
        3.2.1 以德为先,以才为重,德才兼备
        3.2.2 遵循规律,打破陈规,选贤任能
    3.3 人才的培养途径
        3.3.1 坚持三个面向,大办教育
        3.3.2 通过岗位锻炼,加强实践
    3.4 人才的合理使用
        3.4.1 用人所长,不求全责备
        3.4.2 合理流动,不封闭僵化
    3.5 人才的环境条件
        3.5.1 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
        3.5.2 提供舆论与政策环境
第四章 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4.1 时代性
        4.1.1 改革不合时宜的人才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制
        4.1.2 站在与时俱进的高度,提出人才培养要面向世界
    4.2 科学性
        4.2.1 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4.2.2 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4.3 辩证性
        4.3.1 讲台阶又不唯台阶
        4.3.2 强调教育与实践的统一
第五章 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5.1 理论价值
        5.1.1 为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开拓新境界
        5.1.2 为社会主义人才建设理论提供源泉
    5.2 实践价值
        5.2.1 有助于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2.2 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社会资本与农村产业转型研究 ——以晋北J村及批发市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背景、缘起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缘起
        3. 研究意义
    二、社会资本及相关理论述评
        1. 社会资本相关理论综述
        2. 社会资本与农村发展相关研究
        3. 社会资本作用研究的梳理
        4.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社会资本概念界定
        1. 社会资本概念的前提与基础
        2. 本文社会资本概念定义
        3. 社会资本的收益特征
        4. 社会资本的重要功能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理论视角
        1. 现代化理论
        2. 交往理论
        3. 发展模式理论
    二、理论设计与构想
        1. 地点选择
        2. 研究方法
        3. 基本概念
        4. 研究构想
        5. 章节安排
第三章 晋北J 村地区环境及产业发展状况
    一、J 村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概况
        1. J 村的地理、经济环境
        2. J 村的生产状况
        3. 农户的生活状况
    二、当地农村发展的制约要素
        1. 内外部环境制约
        2. 产业结构性障碍
        3. 资金障碍
    三、批发市场对当地经济的促进
        1.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2.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立
第四章 社会资本在J 村及市场中的运作
    一、农村社会资本运作的要素结构
        1. 农村社会关系网络
        2. 农村社会资本运作的要素
    二、农村社会资本在J 村的运作
        1. 社会资本运作的客观基础
        2. 社会资本运作的基本途径
        3. 社会资本运作的制度环境
    三、农村社会资本在J 村批发市场的运作
        1. 关系强度与社会资本获得
        2. 当地社会资本的功能作用
        3. 农村社会资本运作的产业功能
第五章 社会资本与J 村产业生产方式转型
    一、J 村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产业结构单一
        2. J 村产业结构转化的条件
    二、社会资本对J 村生产资源的整合
    三、社会资本对J 村组织资源的整合
        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2. J 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
        3. 农村合作经济的性质
    四、J 村产业结构转型梯度结构
        1. 当地农业日益多样化、产业化
        2. 以农产品为基础的商业兴起
        3. 农村加工工业的深化与拓展
        4. J 村产业结构的变迁(1995—2007)
第六章 社会资本与J 村社会生活的转变
    一、社会资本与农民增收
    二、社会资本与社会生活的改善
        1. 提升生活的水平和质量
        2. 促进乡村治理
    三、社会资本与J 村社群的分化与整合
        1. 社会资源获取与阶层分化
        2. 农村社群分化的原因和条件
        3. 农村社会整合重构的条件
    四、社会资本负作用的考察分析
        1. 社会资本负效应
        2. 限制与举措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附录一:访谈对象目录
附录二:调查问卷

四、论邓小平的资本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路径研究 ——以四川省成都市X区为个案[D]. 侯麟军.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D]. 王文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儒家“和”文化精神在治国理政中的当代转化[D]. 王亚文.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2)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历史溯源、当代发展与新时代阐释[J]. 庞庆明,郭志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 [5]马克思资本观及其当代价值[D]. 董玉莲. 辽宁大学, 2015(12)
  • [6]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王世明. 武汉大学, 2014(06)
  • [7]科学人才观指导下的宜兴人才建设新机制研究[D]. 张立. 江南大学, 2014(05)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D]. 黄加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5)
  • [9]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研究[D]. 龚文霞. 湖南工业大学, 2012(04)
  • [10]社会资本与农村产业转型研究 ——以晋北J村及批发市场为例[D]. 仇睿. 上海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论邓小平的资本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