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的两个“替罪羊”

美国经济的两个“替罪羊”

一、美国经济的两只“替罪羊”(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1](2021)在《文学治疗视域下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伯纳德·马拉默德是活跃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美国乃至国际文坛上的战后作家之一,他因擅长刻画在战争戕害下精神和肉体上千疮百孔、屡遭异化折磨的犹太移民而自成一家。马拉默德小说再现了边缘化失语状态的犹太移民所面临的生存及文化身份困境,他的创作对挣扎在异族本土文化夹缝中的犹太人民心灵起到了巨大的慰藉和疗救作用,因而备受世界各国读者欢迎。本文在文学治疗视域下观照马拉默德小说,其作品是疗治自我、疗救他人(犹太移民甚至全人类)的一剂良药。本文在马拉默德小说中文学治疗的缘起部分指出,犹太文化分散式存活于异族本土文化夹缝中,因而犹太宗教观的忘却、犹太传统的淡化、反犹主义以及种族主义为马拉默德在其作品中进行文学治疗提供了可能。本篇论文运用文学治疗理论,特别是其中的神话原型治疗理论,对马拉默德小说进行研究,阐述马拉默德小说中犹太移民不断寻求精神救赎和文化身份救赎的路径。神话原型治疗部分:马拉默德在《基辅怨》《魔桶》等作品中塑造雅科夫、利奥等“替罪羊”原型,旨在表明犹太个体只有忍受痛苦以勇于为他人赎罪的牺牲精神,才能实现对犹太民族的疗救;同时在《银冠》《上帝的恩赐》等作品中提出只有打破集体无意识中的反犹思想,将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犹太文化的独立,为所有犹太人甚至全人类指明了一条救赎的光明之路。精神分析治疗部分:在治疗自我上,马拉默德在《店员》《新生活》等小说书写个体人生创伤记忆中展现出来强烈的疗救自我的生命体验,排解了创作主体内心的苦楚,实现了对自我的治疗;在治疗他人上,马拉默德在《店员》《天生的运动员》《天使莱文》《黑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房客》等作品中将犹太移民潜意识中对犹太道德的推崇、家庭的回归以及犹太身份的建构上升到意识层面,即潜意识的“意识化治疗”,将犹太移民被压抑的欲望进行宣泄,实现了对犹太民族甚至全世界读者的群体治疗。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以一种纯文学的方式抚慰受创者的心灵,指引犹太移民甚至全人类实现苦难的治愈并走出存在的艰难困境,回归到生命的本真状态,化解内心的苦楚,最终找寻到生存的价值,同时在“人人都是犹太人”的号召下,寻求全人类团结的理想,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的文学治疗书写意义非凡,提升了其小说的文学价值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孔瑞[2](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董伟(VIRGILIO PEREIRA ENIVELTON)[3](2020)在《汉语和巴西葡语动物成语对比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汉语与巴西葡萄牙语中有关动物方面的成语,通过比较这两种不同语言中的动物成语出现的频率及其在各自文化背景中的含义,进而分析其含义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是对动物成语相关理论概念的引入。第二章描述两种语言中成语的定义、起源及特征。第三章先对中巴各自动物成语中出现的动物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分别得出在汉语以及巴西葡萄牙语出现频率最高的动物,并从文化与宗教、生活习惯的差异、社会传统、习俗以及历史等方面分析其中的差异因素。之后,从社会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及人们对动物的情感等方面入手来对汉语以及巴葡动物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与说明。最后笔者结合此前对汉语及巴葡动物成语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汉语动物成语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建议,希望能够对动物成语的教学有所帮助。

富然[4](2019)在《阿特伍德反乌托邦小说的原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享誉世界的加拿大女作家,她着作丰富,作品内容谈及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意识以及权力意识等多个方面。在阿特伍德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圣经》、民间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原型大量出现、反复运用,于是本文运用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阿特伍德的小说创作。阿特伍德作品丰富,笔者选取其作品中描写未来社会的四部反乌托邦作品(《使女的故事》、《羚羊与秧鸡》、《洪水之年》和《疯癫亚当》)进行原型解读,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归纳其中的意象原型、人物原型以及母题原型,并探讨阿特伍德作品在原型视域之下所展现的深层意义。本文首先对阿特伍德反乌托邦作品进行界定与概述,并分析国内外对阿特伍德作品的研究,以及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阿特伍德反乌托邦小说的可行性与创新性。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分析在人类面对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时,阿特伍德提出的出路与解决办法。这一部分先从母题原型入手,围绕囚禁与逃离、母爱与成长、苦难与救赎三个母题进行比较与分析,找出阿特伍德在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之下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接着细致分析女性人物中的替罪羊原型、夏娃原型以及赫拉原型,男性人物中的耶稣原型及亚当原型,并从中总结在极端社会下生存的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对压迫的反抗。接着从意象原型入手,分析洪水意象、伊甸园意象、颜色意象以及花园意象,分析其反乌托邦小说中对极权、科技伦理的看法。最后总结阿特伍德反乌托邦小说在神话原型视域下的社会价值,总结阿特伍德作品透过神话原型批评所表达的对两性关系的探索、对生态环境的反思以及社会权力的思考。在神话——原型批评的视域之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反乌托邦小说呈现了被极权、科技统领下的未来社会,小说中大量原型的反复出现给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敲响警钟。在生存危机与精神危机双重来临之时,阿特伍德为人类提供了理想的范式,构建人类的幸福生活与价值追求。

黄哲敏[5](2019)在《原型批评视野下安哲罗普洛斯电影的原型塑造与诗意表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对希腊历史的认识总是太久远,以至于误以为石像的深灰就是整个希腊的底色,而忘记了这片土地作为文明的发源地也曾经浓墨重彩过。这种被人误解的灰,也就成了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最重要的颜色。正如同《尤里西斯的凝视》中的一句台词一般:“上帝最先创造的便是旅行,然后才有了乡愁”。旅途与乡愁贯穿了安哲罗普洛斯电影的所有主题,对于历史,存在,生命的思考,一如冷战后巴尔干半岛衰颓而复杂的政治气候,在其人物永远的漂泊途中,显得朦胧而沉重。对此,安哲罗普洛斯曾自述道:“我不会把这种历史感称为‘纪录性的推力’。我认为这是属于希腊的传统,如果我们回顾希腊的经典着作,我们会注意到,它们大多与神话有关。神话指涉的是较历史更为久远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历史被用作一个连续的背景,独立于任何实际的考虑。”[1]这不啻为安哲对其作品含义的一个肯定表述,也成为了后人研究安哲作品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影片中反复可见其对希腊悲剧的现代化重现,以及各种神话原型的表述:破碎的雕像、复刻的神祗、耐人的视听……种种,皆构成了安哲作品独树一帜的表意形式——一种根植于历史与传统的、重建而又趋向解构的、与种族、宗教与民族意识密切相关的,跨越了多元文化修辞的——原型的文化视野。论文第一部分将对诺斯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的神话——原型批评学说作一个背景式的概述,通过整合弗莱、弗雷泽、荣格等人对原型的论述,系统介绍原型批评这一分析方法以及其于文学人类学、电影艺术中的特殊表述。原型批评是上个世纪西方不可忽视的一支批评流派,弗莱通过结构主义的视野,试图在神话的地基上,将所有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经验都总结起来,建成一个科学而菱角分明的文学大厦。“原型的基本内涵是相同的,这一概念的逻辑起点是相同的,一元的,即原型是指事物的原始模式,原型并非是‘先在’于人的肉体和物质实践活动的先天精神,而是人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对事物本原的追寻的抽象和心灵情感的模式化。而它的外延则是多维的,表现形态是多样的。它有哲学、神学、心理、文化等不同的维度;而其表现形态,则有接近事物本原的‘理念’,类似本能的‘行为模式’,有作为心理原型的‘领悟模式’,有神学领域的‘上帝’原型等等不同的角度。”[2]这就意味着,“原型”的外延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包含了能指与所指、经验与实践、生产与消费的一个广泛概念。于原型批评的视域下对安哲作品展开研究,不仅意味着在文化之维下,通过一种文化性质的、集体的、社会传承的角度,研究神话原型对安哲文本中可见的母题、图像、情节表达的意义。也意味着需要从审美发生、审美心理上研究安哲对潜藏素材或作品背后的原型的认同,探讨安哲作品表达的深层心理机制。论文第二部分将着重通过具体影片,对安哲作品中的最主要的原型进行系统地陈列与归类,结合文本,探究安哲影片中的原型从何而来,在影片中怎样得以重现与改造,最终又与源初意义产生了怎样的对比。此处一共分为三个小节进行论述:第一小节讨论影片于故事情节层面的原型构筑,即将作品视为整体交流系统中的一环,将神话原型作为作品母题的意义表述。第二小节探究作品中丰富的象征与自然世界的对应关系,通过深入安哲不同影片中互相指涉的象征体系,力图还原出作品背后一个源初的、尚未移位的表意世界。第三小节将结合文化人类学的视域,探究影片叙事与原始仪式发生的关联可能。此处,影片的叙事层面是一场“通过仪礼”(Les rites Passage)的展演,即无意识趋向纯属循环叙事的仪式本身。从这个意义而言,存在一个文学叙事的总体性原型,其代表对人类存亡与自然演变的无意识关照。在安哲作品里,这样的探求也就构成了其影片深层表述的核心。论文第三部分将聚焦于安哲作品中独特的时间意识与个人情结的展现,试图构筑安哲作品中神话原型表述的诗意维度。此处,安哲独树一帜的场面调度和单镜头间的时空转换,已然不单指向狭义的视听技法,于作品的发生视角而言,作为一名身处于独特政治气候中的希腊导演,安哲通过对神话与历史的反复体认,将神话与历史这一前现代概念建置于巴尔干半岛这一广阔的现代叙述文本之中,将影片表述推向镜头背后的现代性时间意识本身,从而表现出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总而言之,在原型批评的视域下展开对安哲作品的诗意风格探究,也就意味着并非从传统的影片主题、人物、情节等层次上寻找作品的诗意风格,而是于作品的表述层面上探讨原型的生成意义,从原型的元语言特质上将现代诗学与古代神话相联结,从而将“原型表述”与“诗意风格”相等同起来。

董序言[6](2019)在《库切作品的动物隐喻研究》文中提出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的作品大多植根于后殖民时代和种族隔离制下的南非语境,讨论了种族剥削、帝国主义、文化入侵、生态殖民、性别分歧等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库切在作品中探讨各类问题时,往往将大量具有隐喻内涵的动物意象融入其中。现以库切的《耻》《铁器时代》《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等五部作品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中动物意象进行分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作品的情节与细节来深入探究动物意象在库切作品中可能具有的隐喻内涵。第一章在对库切作品中的动物意象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其隐喻性功能。文本中的动物意象可划归为具象化的和抽象化的两大类。具象化的动物直接参与情节发展,是文本叙事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羊、马、猫等;抽象化的动物主要在细节处呈现,对文本叙事的意义往往有揭示作用,如蛇、螃蟹、狐狸等。在《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等作品中,受工具理性、帝国观念和压迫性制度塑造的人被比喻成动物,动物隐喻在库切笔下成为揭示人之处境的重要手段。作者展示人类逐渐动物化的过程,意在指涉人性本质和道德关系。第二章着眼于身体,剖析库切动物叙事所传达的隐喻内涵。身体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等价值内涵紧密相连,身体体征的差异性被用于划归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地位的等级层次。库切在作品中对人类身体向非人类身体之间的转化进行了隐喻性的描写,揭示出其复杂的内涵。人的“动物化”在作品中有两种表现,即强者的动物化与弱者的动物化。前者表现为人类潜意识中的动物冲动遮蔽理性和逻辑,走向兽性暴虐的极端,而后者则表现为精神被阉割之后彻底的奴性和依赖性。二者都是人性自我降格的悲剧。在《耻》和《铁器时代》等作品中,受到动物启发而心境转变的主人公形象,则揭示了被物役的动物和被奴役的人之关联性。第三章在一个更大的社会政治语境即后殖民语境中阐发库切动物叙事的隐喻内涵。库切作品中的动物叙事最终指向后殖民语境中社会关系的转圜和重构过程。动物作为人类移情的对象,在文本中不断调整着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动物帝国中遭受暴力屠戮的家禽牲畜、野生走兽,是被人类暴力机器所宰制的动物化他者的隐喻。强者对他者的政治统治和征服往往诉诸暴力形式,在暴力的规训下,他者被迫处于沉默哑言的动物状态。库切的动物叙事隐含了作者对欧洲文明主导下理性和制度的悖谬运作方式的质询和叩问。库切对动物的兴趣既涉及对动物形象去寓言化的关注,也涉及对人与非人之间界限的质疑。库切运用了殖民主义叙事中常见的动物比喻,以研究沉默的后殖民动物为切入点,最终要挖掘人与非人的关系本质,以及人类世界在现代性危机下理性和知识崩塌的真相。

覃瑶[7](2019)在《《爱与黑暗的故事》中的记忆书写与身份探寻》文中研究指明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Amos Oz,1939—2018.12)在20世纪60年代登上文坛,是“新浪潮作家”的代表人物。《爱与黑暗的故事》是奥兹在200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该小说被学界视为奥兹最优秀的作品。《爱与黑暗的故事》的背景从20世纪40年代英国托管时期的耶路撒冷、50年代以色列建国初期的基布兹,一直拓展到了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相较于奥兹之前的长篇小说,背景设置上更为宏阔,不再局限于耶路撒冷和基布兹。小说主人公以奥兹为原型,从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回忆叙事,以克劳斯纳与穆斯曼两大家族三代人的家族叙事为主线,整个犹太民族近百年风起云涌的民族叙事为背景,内容繁复,思想深邃,蕴积了阿摩司·奥兹六十年来对政治历史、民族命运、家庭、文化传承、受难者命运等诸多问题的严肃思考。本文以克劳斯纳家族一脉的祖辈、父辈、子辈的流散记忆、创伤记忆、文化记忆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宏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三代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对阿摩司·奥兹及其长篇自传体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的简介,提出论文研究的问题,综述国内外《爱与黑暗的故事》及奥兹小说创作的研究现状,阐明论文的创新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大流散记忆的角度,探索克劳斯纳家族的祖辈亚历山大·克劳斯曼及其妻子施罗密特·列文的身份。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历山大与妻子施罗密特寄居在当时隶属于俄国的文化都市敖德萨,受寄居国浓厚的欧洲文化氛围影响,经受过欧洲文明洗礼的亚历山大和施罗密特都是热诚的亲欧人士。19世纪末20世纪初影响欧洲犹太人命运的两大社会思潮分别是一直存在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愈演愈烈的反犹主义思潮,另一个则是致力于犹太民族复兴并鼓励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园的犹太复国主义思潮。祖辈虽然是犹太复国运动的支持者,但作为亲欧人士,他们并不想离开欧洲前往贫穷落后的巴勒斯坦。而在反犹主义运动的逼迫下,祖辈才被迫回到巴勒斯坦。反犹运动带来的心灵创伤与艰难的巴勒斯坦生存条件带来的冲击改变了祖辈的身份认同。亚历山大爷爷在精神层面完成了从亲欧人士向犹太复国主义者的过渡。而施罗密特奶奶则在中产阶级身份向难民身份的落差中走向消沉。第二章从创伤记忆的角度研究阿摩司·奥兹的父亲阿里耶,母亲范妮娅二人的受难者身份。反犹主义迫害给成长过程中的阿里耶造成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也进一步强化了阿里耶身为犹太民族一员作为“替罪羊”的身份认同;而犹太复国主义否定大流散的历史记忆范式及其对奥兹的伦理关怀迫使受难者阿里耶选择将这段创伤记忆埋藏在心里,成为了幽闭的创伤。对范妮娅·穆斯曼的身份认同产生深刻影响创伤记忆主要包括及母女伦理关系中的心理创伤及反犹主义运动、阿以战争中的死亡记忆带来的精神创伤。而范妮娅作为犹太女性的身份,加剧了创伤记忆造成的伤害,也成为了触发范妮娅自杀选择的诱因。第三章分析从个体记忆的角度,分析阿摩司·奥兹在不同阶段身份认同的变化。受国家否定大流散、推崇拓荒者精神,建构“新希伯来人”形象的国家记忆的影响,童年的奥兹渴望逃离克劳斯纳家族旧式犹太人身份的影响,前往基布兹过拓荒者的生活;母亲自杀与父亲的出轨及再婚改变了原有的家庭伦理架构,也迫使奥兹的身份从完整家庭中“被爱的儿子”变成了新家庭中“被抛弃的孤儿”,为了逃离这种身份奥兹选择背叛父亲前往基布兹;基布兹的边缘人身份带来的苦闷诱使奥兹回归文学创作,受《小镇畸人》的启发,完成了从亲欧人士向犹太民族身份的过渡,并最终在犹太民族作家的身份中完成了与家庭、民族的和解。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爱与黑暗的故事》中占据舞台中心的是一群在第三次阿利亚期间迁往耶路撒冷的东欧犹太人。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到英委托统治时期的耶路撒冷,从第一次阿以战争期间的耶路撒冷延伸至建国以后的基布兹,奥兹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中展现了两大家族不同代际的犹太人如何在重大的社会思潮面前,建构自我的身份认同。又是如何为了实现自我的身份建构做出艰难的伦理选择。从这个层面上,《爱与黑暗的故事》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展现20世纪在欧洲反犹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浪潮中被迫返回巴勒斯坦的东欧犹太人及其第一代子孙的身份变迁史。

赵静蓉,张培芳[8](2019)在《神话、历史与替罪羊——兼论石黑一雄小说中的替罪羊母题》文中指出当过去被固定和内化成起到奠基作用的历史的时候,它就变成了神话。神话不仅是对过去的指涉,同时来自过去的光辉可以照亮当下和未来。替罪羊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集体记忆,可以说是历史也是神话,是过去向具有奠基意义的历史或曰神话的转型。它不仅是过去的指称形式,也是当下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作为神话式的远古历史,也是关于日常生活的历史。它在不断的传播历史中获得意义,同时也在一再的重述中得到加强。石黑一雄将替罪羊神话渗入历史叙事与文学想象中,他借过去言说当下的话语策略与其作品深层的神话思维结构正是当下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碰撞所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与民族自觉的彰显和诉求。

邓会红[9](2018)在《原型批评视域下的托妮·莫里森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托妮·莫里森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她通过自己奇幻的想象和充满象征的书写方式构造了一个瑰丽神秘的非裔黑人文学世界,呈现了美国非裔黑人被奴役、被压迫、肉体与灵魂都无处皈依的生存空间。在她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大量的《圣经》原型和古希腊神话原型,引人深思。本文运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从宏观上纵览托妮·莫里森的四部主要小说——《宠儿》《所罗门之歌》《秀拉》《最蓝的眼睛》,并在微观上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来发掘其中的人物原型、意象原型及母题原型,并力究托妮·莫里森运用这些原型背后的深在价值。第一章从原型人物入手,分析并解读了其作品中取自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原型与奥德修斯原型的人物与取自《圣经》中的替罪羊原型与耶稣原型的人物。第二章从原型意象的角度,分别撷取了以水、火、树为代表的自然意象和以蓝眼睛、飞人与飞行、姓名喻指为代表的人格化意象来阐释这些原型意象背后的深层意蕴。第三章探讨了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原型母题,包括母爱与暴力并置,怨恨与复仇交织,死亡与再生轮转,在这些母题的背后,美国非裔黑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苦难一一得以呈现。第四章探究托妮·莫里森小说的原型之路及其深在价值,通过众多原型的运用与置换,可以窥见莫里森小说在汲取欧洲古典文化传统营养的同时也不断回归非洲黑人文化传统,并在批判美国非裔黑人现实境况的同时也力求寻找到救赎美国非裔黑人民族的精神良方。在原型批评的视域下,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呈现了美国非裔黑人在种族歧视与压迫下非人的生存空间、内部分裂的矛盾与身份迷失带来的巨大的心灵创伤。莫里森小说中众多原型的复现与重构引领人们走进传统,尤其是唤醒和重塑美国黑人对非洲古老历史与文化传统的集体记忆。她用她的作品提醒黑人民族不要割离自己与非洲文化的血肉联系,只有坚守清醒的价值判断,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之根,并敢于在任何境遇下都为自己的民族呐喊和歌唱,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救赎,获得灵魂的独立与精神的腾飞。

孙晶[10](2015)在《用替罪羊机制来解读《最蓝的眼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托尼·莫里森是美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切关注黑人在双重文化冲突中的生存境遇及精神世界,是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大潮中最闪亮的明珠之一。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发表于1970年,文中描绘了一个12岁黑人小女孩儿佩科拉的悲惨遭遇,体现了美国白人文化价值观,尤其是审美标准对黑人种族的影响和戕害。“替罪羊”在人类文明史上由来已久。法国着名的文学批评家勒内·吉拉尔从文本中的迫害事实进一步构建出了替罪羊理论体系。从众多文学作品中吉拉尔梳理出迫害文本的四类范式:社会危机的出现、受害者的明显特征、指控受害者的罪行和暴力自身。在替罪羊迫害范式基础上吉拉尔又进一步探讨了替罪羊机制的运行。《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被挑选、被指控、被迫害的过程以及给黑人群体的精神反思与吉拉尔的替罪羊理论的迫害范式和替罪羊机制相契合。本文旨在将黑人民族内部的的迫害置于吉拉尔的替罪羊理论之下,试图从在白人主流文化的统治下黑人价值观的扭曲来分析佩科拉的悲剧命运,促使黑人民族在构建自身身份认同与发展民族道路上进行反思并拥有新的方向。

二、美国经济的两只“替罪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经济的两只“替罪羊”(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治疗视域下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中文学治疗的缘起
    第一节 “悬挂的犹太文化”
        一、犹太宗教观的忘却
        二、犹太传统的淡化
    第二节 不能相遇的心灵——边缘与异化
        一、 “反犹主义”下小人物脸谱
        二、 “种族主义”下创痛的记忆
第二章 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中的神话原型治疗
    第一节 无辜受难的替罪羊原型
    第二节 集体无意识中的“反犹原型”
第三章 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中的精神分析治疗
    第一节 宣泄满足疗法——治疗自我
        一、创伤记忆与苦难书写
        二、自我精神救赎
    第二节 潜意识下的“意识化治疗”——治疗他人
        一、回归犹太传统——家庭责任与道德的尊崇
        二、“第三空间”的文化融合——杂合身份建构
第四章 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中文学治疗的意义及价值
    第一节 苦难的治愈力——走出存在困境的潜层对话
    第二节 “人人都是犹太人”的现代启示意义—弥赛亚救赎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小结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第一节 家庭创伤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第二节 历史创伤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第三节 文化创伤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小结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小结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小结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汉语和巴西葡语动物成语对比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以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成语的研究现状
        1.2.2 动物成语的研究现状
        1.2.3 动物成语中的隐喻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巴动物成语的界定、来源及特征
    2.1 中巴动物成语的界定
        2.1.1 汉语动物成语的界定
        2.1.2 巴西动物成语的界定
    2.2 中巴动物成语的来源
        2.2.1 汉语动物成语的来源
        2.2.2 巴西动物成语的来源
    2.3 中巴动物成语的特征
        2.3.1 汉语动物成语的特征
        2.3.2 巴葡动物成语的特征
第三章 中巴成语中动物出现频率情况及其隐喻对比分析
    3.1 中巴成语中动物出现频率情况分析
        3.1.1 中巴成语出现频率较高的动物及分析
        3.1.2 中巴成语出现频率较低的动物及分析
    3.2 中巴动物成语中的隐喻意义对比分析
        3.2.1 动物相同时的隐喻意义对比分析
        3.2.2 动物不同时的隐喻意义对比分析
        3.2.3 意义基本相同时的隐喻意义对比分析
第四章 中巴成语中动物隐喻差异性原因探析
    4.1 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差异
    4.2 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的差异
    4.3 观念与宗教信仰的差异
第五章 汉语动物成语教学策略的研究
    5.1 汉语动物成语教学的原则
        5.1.1 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
        5.1.2 注重隐喻义的原则
        5.1.3 注重联想启发的原则
    5.2 汉语动物成语教学的方法
        5.2.1 对比法
        5.2.2 直接法
        5.2.3 情境法
        5.2.4 游戏法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4)阿特伍德反乌托邦小说的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阿特伍德及其反乌托邦作品概述
    1.2 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2章 阿特伍德反乌托邦小说的母题原型
    2.1 囚禁与逃离:束缚之下的抉择
    2.2 母爱与成长:女性自我的重拾
    2.3 苦难与救赎:困境之下的出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阿特伍德反乌托邦小说的人物原型
    3.1 追寻自由的女性人物原型
        3.1.1 罪羊原型:被驱逐的异质
        3.1.2 夏娃原型:从堕落走向新生
        3.1.3 赫拉原型:走下神坛的顺从者
    3.2 反抗压迫的男性人物原型
        3.2.1 耶稣原型:清洗污浊的受难者
        3.2.2 亚当原型:出走故土的“罪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阿特伍德反乌托邦小说的意象原型
    4.1 生存困境下的探索
        4.1.1 洪水意象:无水的灾祸
        4.1.2 伊甸园意象:“秧鸡人”的乐园
    4.2 精神困境下的挣扎
        4.2.1 颜色意象:红与蓝的隐喻
        4.2.2 花园意象:规训的圣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原型视域下阿特伍德反乌托邦作品的社会价值
    5.1 从对立到和谐:“伙伴关系伦理”的倡导
    5.2 从坍塌到重构:生态崩溃后的道德重建
    5.3 从驯顺到抗争:精神禁锢下的意识觉醒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原型批评视野下安哲罗普洛斯电影的原型塑造与诗意表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动力:诗与原型
    2.1 “诗意”管窥
    2.2 伦理批评:诗学的本体论
    2.3 诗与神话:作为阐释的典型
    2.4 新的阶段
3 溯源:原型经验
    3.1 神话与母题:故事原型
        3.1.1 阿伽门农
        3.1.2 俄瑞斯忒斯
        3.1.3 奥德修斯
        3.1.4 俄狄浦斯
        3.1.5 丽达与天鹅
        3.1.6 创世纪
        3.1.7 耶稣降生与三博士朝圣
        3.1.8 抹大拉的玛利亚
    3.2 自然世界:象征原型
        3.2.1 无机界:石
        3.2.2 植物界:树
        3.2.3 动物界:鸟
        3.2.4 人类社会:两性关系
        3.2.5 世界:边境
    3.3 仪式与梦幻:叙事原型
        3.3.1 生命循环
        3.3.2 水循环
        3.3.3 四季循环
        3.3.4 英雄:“替罪羊”
4 表达:诗意之维
    4.1 引言
    4.2 时间意识
    4.3 原型与个人情结
    4.4 神话与民族国家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哲学(ANGELOPOULOS'S PHILOSOPHY OF FILM)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库切作品的动物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库切作品中的动物意象
    (一)具象化的动物
    (二)抽象化的动物
    (三)作为动物隐喻的人
二、人与动物:身体的边界
    (一)人的动物性与动物的人化
    (二)动物化与被阉割的人性
    (三)动物困境中人的自我体认
三、后殖民语境中的动物隐喻
    (一)人类与动物的他者化趋向
    (二)极端理性下的人类暴力机制
    (三)动物伦理观下的质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爱与黑暗的故事》中的记忆书写与身份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创新与研究方法
        (一) 本文的创新与意义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祖辈的流散记忆与亲欧身份
    第一节 文化记忆与亚历山大的身份转化
        一、反犹记忆:亲欧身份的建构与消解
        二、复国记忆:危机中的民族身份选择
    第二节 空间转换记忆与施罗密特的身份落差
        一、东欧:文化记忆编织的中产梦
        二、巴勒斯坦:创伤记忆与难民现实
第二章 父辈的创伤记忆与受难者身份
    第一节 阿里耶的文化身份的双重受难性
        一、流散:犹太历史创伤中的“替罪羊”身份
        二、建国:国家记忆范式下沉默的旧式犹太人
    第二节 范妮娅的多重创伤与犹太女性身份
        一、成长之伤与受虐的女儿
        二、死亡之伤与幸存者身份
        三、文化之伤与职业身份的失落
第三章 “我”的创伤书写与作家身份的建构
    第一节 创伤记忆与“我”的身份转换
        一、困惑:文化创伤与新旧犹太人身份
        二、选择:死亡记忆与“我”的叛离
    第二节 文化记忆与“我”的文学空间转移
        一、欧洲圣城:记忆的代际传递与亲欧身份
        二、回归本土:文化记忆与以色列民族作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神话、历史与替罪羊——兼论石黑一雄小说中的替罪羊母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替罪羊类的人物投射
二、替罪羊生成仪式的构建
三、历史重构与族裔身份认同

(9)原型批评视域下的托妮·莫里森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概述
    (二)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三)托妮·莫里森小说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一、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原型人物
    (一)取自《圣经》中的原型人物
        1.替罪羊原型——佩科拉与秀拉
        2.耶稣原型——伊娃与派拉特
    (二)取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原型人物
        1.奥德修斯原型——秀拉、奶娃与塞丝
        2.美狄亚原型——伊娃、塞丝与宠儿
二、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原型意象
    (一)自然意象
        1.水意象
        2.火意象
        3.树意象
    (二)人格化意象
        1.蓝眼睛意象
        2.飞人与飞行意象
        3.姓名喻指意象
三、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原型母题
    (一)母爱与暴力
    (二)怨恨与复仇
    (三)死亡与复生
四、托妮·莫里森小说:原型之路与深在价值
    (一)回归传统——文化价值
        1.回归欧洲古典文化传统
        2.回归非洲黑人文化传统
    (二)反叛新生——超越(精神)价值
        1.原型批判与现实超越
        2.原型“置换”与精神的腾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用替罪羊机制来解读《最蓝的眼睛》(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Synopsi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1An Overview of the “Scapegoat”
    1.1 The Scapegoat Psychology
    1.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apegoat Theory
        1.2.1 The Scapegoat Theory of James George Frazer and Erich Neumann
        1.2.2 The Scapegoat Theory of Rene Girard
Chapter 2An Analysis of Scapegoat Images in The Bluest Eye
    2.1 Cholly—a scapegoat from theAlien
    2.2 Pauline—a scapegoat from the disability
    2.3 Pecola—a scapegoat from the children
Chapter 3 The Four Stereotypes of Scapegoatism in The Bluest Eye
    3.1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risis
    3.2 The Trouble-maker crimes
        3.2.1 The Violent Crime
        3.2.2 The Sexual Crime
    3.3 The Special Marks of the Scapegoat
    3.4 The Persecution on Pecola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cknowledgements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四、美国经济的两只“替罪羊”(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治疗视域下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研究[D]. 王丽.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汉语和巴西葡语动物成语对比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 董伟(VIRGILIO PEREIRA ENIVELTON). 河北大学, 2020(08)
  • [4]阿特伍德反乌托邦小说的原型研究[D]. 富然.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2)
  • [5]原型批评视野下安哲罗普洛斯电影的原型塑造与诗意表述[D]. 黄哲敏. 重庆大学, 2019(01)
  • [6]库切作品的动物隐喻研究[D]. 董序言.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7]《爱与黑暗的故事》中的记忆书写与身份探寻[D]. 覃瑶.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神话、历史与替罪羊——兼论石黑一雄小说中的替罪羊母题[J]. 赵静蓉,张培芳. 江西社会科学, 2019(02)
  • [9]原型批评视域下的托妮·莫里森小说研究[D]. 邓会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10]用替罪羊机制来解读《最蓝的眼睛》[D]. 孙晶. 吉林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美国经济的两个“替罪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