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在癌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护理心理学在癌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一、护理心理学对癌症患者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云雁[1](2021)在《聚焦解决模式对前列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前列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医学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为前列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干预策略提供新的借鉴。方法:选取2019.11至2020.12于某三甲综合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10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指导、检查、术后宣教、心理照护。干预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分为住院期和出院后两个阶段。干预时间为术前一天、术后第二天、出院前一天、出院一个月后。于首次干预前、最终干预后收集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医学应对方式(MCMQ)、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PR25),进行效果评价。采用SPSS 26.0软件开展数据分析,统计描述部分:均数±标准差、例数、百分比、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统计推断部分: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上述资料得分,判断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及付费方式等均衡可对比(P>0.05)。2.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得分高于临界值,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干预前后对照组SAS、SDS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接受聚焦解决模式后,SAS、SDS得分优于干预前(P<0.05);3.两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MCMQ中面对、回避、屈服各维度基线得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结束后,对比各维度得分,干预组面对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对照组干预前后MCMQ得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组开展聚焦解决模式后,MCMQ中面对、回避、屈服得分,相比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在基线水平上,两组患者EORTC QLQ各维度得分,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EORTC QLQ中的功能领域、总体健康领域、症状领域、单项领域中失眠、便秘、腹泻、特异领域中的泌尿、肠道症状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领域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后,疼痛、腹泻领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7个领域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功能、总体健康、症状领域及特异领域中的泌尿症状、单项领域(除经济困难)得分优于干预前(P<0.05),其余领域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本研究实施的聚焦解决模式缓解前列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最大化减少患者因疾病导致的负性情绪,帮助其正向面对疾病应激,使应对方式选择倾向积极化,提升其生活质量。聚焦解决模式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干预方式,充分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问题中寻找解决方法,从过去面向未来,摆脱以往困扰,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此模式实施性强、接受度高、成本低、效果显着,为开展深度心理干预提供准模。

雷婷[2](2021)在《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作用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明确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与症状负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认知评价之间的关系,探讨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作用路径,旨在为提高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文献进行系统性评价,明确影响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主要因素。基于姜乾金的心理应激过程理论模型,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构建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通过横断面研究,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16例老年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简易版疾病认知问卷和中文版失志量表为研究工具,验证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运用SPSS 26.0、AMO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包含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介效果分析。结果(1)通过检索9个电子数据库:Pub Med(Ovi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Ovid),CINAHL(EBSCO),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对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文中提取的30个因素中,报告次数较多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屈服应对方式、月收入、癌症分期、症状负担、抑郁、有无造口、术后时长、工作状况等,排除一般资料以及存在争议的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影响因素,因此,最终确定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证据级别高、报告次数多的影响因素为症状负担、屈服应对、社会支持。基于姜乾金的心理应激过程理论,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初步构建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作用的路径模型。(2)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得分为(36.7±11.5)分,有78.3%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存在高失志。失志综合征与屈服应对方式(r=0.507)、癌症症状(r=0.387)、症状负担(r=0.385)、症状干扰(r=0.298)、认知评价(r=0.283)、回避应对方式(r=0.178)呈显着正相关(P<0.01);失志综合征与面对应对方式(r=-0.137)(P<0.05)、社会支持(r=-0.344)、客观支持(r=-0.158)、主观支持(r=-0.326)、对支持的利用度(r=-0.237)呈显着负相关(P<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患者的失志综合征有显着影响(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症状、认知评价、屈服应对、社会支持最终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失志综合征总变异的38.2%。(4)路径模型显示,癌症症状可直接影响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直接效应量为0.145(P<0.01),占总效果的66.8%;屈服应对在癌症症状和患者失志综合征之间起到显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40(P<0.01),占总中介效应的55.6%;屈服应对和社会支持在癌症症状与患者失志综合征之间起多重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09(P<0.01),占总中介效应12.5%;认知评价在癌症症状与患者失志综合征之间起显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24(P<0.01),占总中介效应的11.1%。结论(1)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发生率高,癌症症状、社会支持、认知评价、屈服应对是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2)屈服应对、社会支持、认知评价在癌症症状影响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癌症症状不仅可直接作用于患者失志综合征,且直接效应量最为突出,癌症症状还可通过屈服应对、社会支持、认知评价间接作用于患者失志综合征,其中,屈服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癌症症状作用于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中起多重链式中介作用,社会支持与认知评价在癌症症状作用于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中起中介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可通过减轻患者症状负担,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为患者提供与疾病发展、治疗相匹配的疾病知识,提供团体心理辅导,引导患者采取恰当方式应对应激事件,从而降低失志综合征的发生率。

王兰,常颖[3](2021)在《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校2019级(105期)护理专业四年制124名学生为实验组,以2018级(104期)护理专业四年制116名学生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理论讲授法,对照组应用案例讨论教学法+理论讲授法。比较两组考试成绩及学习评价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实践能力考核中案例完成情况、护患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程度及职业素养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具有较高认同度。结论 VR技术应用于护理心理课程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及应用,可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信息化教学项目的进展和资源建设,值得在护理教学及临床培训等领域广泛应用并推广,使其发挥重要作用。

郭菲菲[4](2020)在《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对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描述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构建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方案;2.探讨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对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1.调查性研究阶段。便利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郑州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和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肺癌化疗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心理困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安德森症状严重程度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及生命意义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取双侧0.05。2.干预方案构建应用研究阶段。在文献回顾SEGT干预要点、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身适应相关的前期研究、心理弹性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干预方案,并开展专家咨询、预实验后形成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SEGT干预方案施测稿。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符合标准的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开展类实验研究,以病区为单位采用抛硬币法确定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病区开展的集体、床旁健康宣教和电话随访为主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采用心理弹性、肺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评价干预实施效果。采用描述性分析、广义估计方程等进行资料分析。结果1.调查性研究阶段。本次调查共发放220份问卷,回收20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3.6%。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为(56.32±9.99)分,处于中低水平;疾病症状严重程度得分为(45.39±25.91)分,症状困扰得分为(19.28±10.66)分;心理困扰得分(4.20±1.61);社会支持得分(55.52±7.21);面对应对方式得分(17.86±3.76)分,回避应对方式(13.56±1.58)分,屈服应对方式(9.81±2.95)分;生命意义感得分(78.67±12.78)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命意义感、症状困扰、面对应对、社会支持、屈服应对、心理困扰和教育程度为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度的61.0%。2.干预方案构建应用研究阶段。干预方案施测稿主要参考依据为Classen修订的方法,干预内容以提供支持性互动环境、改善人际关系、鼓励开放表达经历与情感、提高问题应对技能、促进家庭社会支持、整合自我认知、调整生活优先性排序和消除或减少死亡恐惧为目标开展SEGT干预。干预过程共失访6例患者,最终完成86例,其中干预组44例,对照组42例。(1)干预前,两组肺癌化疗早期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弹性、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的时间、组间和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癌化疗早期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社会家庭状况维度、情感状况维度及功能状况维度得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组别效应显示,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干预完成后1个月和干预完成后3个月的组别效应显着(均P<0.05),生活质量总分、社会家庭状况维度、情感状况维度及功能状况维度得分在干预完成后1个月和干预完成后3个月的组别效应显着(均P<0.05);时间效应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提高显着(P<0.016),对照组患者得分变化平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社会家庭状况维度、情感状况维度及功能状况维度得分在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均提高显着(P<0.016),对照组患者得分仅在干预后1个月有所降低(P<0.016)。结论1.本研究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为中低水平,受生命意义感、症状困扰、面对应对、社会支持、屈服应对、心理困扰和教育程度影响。2.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对提升肺癌患者心理弹性整体水平,促进患者坚韧、自强、乐观有良好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王秋晨[5](2020)在《需求导向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临床护士作为医疗活动最直接和主要的参与者,是维护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满足状况堪忧,护士主导的心理护理在维护患者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其主要原因在于护士缺乏足够的心理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尽管部分医院已认识到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尝试对医院内护士开展了部分心理护理在职培训,但尚存在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培训形式过于理论化、培训效果难以实践化等不足,难以满足护士全面、专业、持续推进临床心理护理的现实需求。因此,本课题基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与临床护士的心理护理培训需求,分析参照国内外心理护理相关工作指南、实践标准、培训框架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经过临床护士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及专家论证,构建形成“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以期为临床护士系统性、专业化心理护理在职培训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方法1、护患双方心理护理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根据现象学方法论原则,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2名护士及护理管理者、16名患者及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明晰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及患者和其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2、心理护理相关工作内容的文献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心理护理相关工作指南、实践标准、培训框架以及相关研究文献,析出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的相关工作内容;3、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将质性研究所得学习者(护士)需求和社会(患者/患者家属)需求与内容分析所得心理护理相关工作内容整合,形成包括培训模块、子模块以及学习单元在内的培训知识体系草案。草案经专家小组会议讨论,形成了“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4、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修订与完善:根据“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形成了《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使用问卷星软件,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初稿中涉及的113项学习单元的培训需求程度进行调查,共调查6省市8家综合医院的1017名临床护士对各知识单元的培训需求;依据此调查结果调成培训知识体系初稿,并邀请18位专家对调整后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训知识体系,最终确立了“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结果1、通过对护患双方的深度访谈,共归纳出患方主题2个:“患方可从心理护理中获益但尚存未满足的心理需求”、“患方存在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护方主题3个:“护士认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但自认能力不足”、“护士亟需心理护理专业化培训”、“护士期待系统规范的实操性培训内容”。整合护患双方需求,将需要培训的18项具体内容归纳为7类:(1)促进有效的护患沟通;(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患者心理评估与异常心理识别;(4)临床心理护理常用技术;(5)心理治疗的专业方法;(6)危机中患者的心理支持;(7)临终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2、通过心理护理相关工作指南、实践标准、培训框架的内容分析,析出了护士维护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内容,包括护患沟通与护患关系、临床心理评估、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危机中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4个方面。3、结合质性研究与文献分析的结果,构建包括5个培训模块,26个培训子模块,118个学习单元(分为基础级和进阶级)在内的培训知识体系草案。经过专家小组会议,初步形成适用于临床护士的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包括5个培训模块、25个培训子模块、113个培训学习单元(分为入门级、进阶级和高阶级三级),并对培训模块及子模块的内涵进行了描述。4、针对6省市8家综合性医院1017名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对心理护理培训内容的需求得分均大于4分,总体需求得分为(4.369±0.577)分,依据培训需求得分,调整E模块下部分学习单元的分级。之后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训知识体系,最终确立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包括5个培训模块及其内涵、25个培训子模块及其内涵和107个培训学习单元及其分级;培训学习单元中包括入门级培训内容59项、进阶级培训内容35项和高阶级培训内容13项。结论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明晰了患者心理护理需求、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相关工作内容,经专家论证,确定了 5个培训模块及其内涵、25个培训子模块及其内涵、107个学习单元及其分级,形成了系统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该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培训内容的临床实践性,提升实践技能占比,致力实现培训迁移;模块化、内容进阶式分级的培训设置,既有利于有针对性、灵活性地开展培训,又为全面系统、循序渐进开展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依据。本研究不仅在心理护理培训内容设置方面做出了探索,丰富了我国临床护士在职培训的理论体系,还为未来培训教材以及心理护理能力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符博[6](2020)在《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构建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2.探讨干预方案对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照顾者负担及脑卒中患者和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为社区脑卒中照顾者和患者进行相关干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1.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的构建。基于文献分析法、质性访谈和课题组前期对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影响因素的调查,构建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初稿。选取10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5名脑卒中照顾者进行预试验,对干预方案进行修订,最终形成干预方案施测稿。2.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的应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某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6个社区,将6个社区按照所招募的脑卒中照顾者人数从多到少排序并编号是1~6,两个社区是一个组(1、2号为第一组,3、4号为第二组,5、6号为第三组,共三组),采用抽签法从每组中选出一个社区的照顾者进入干预组,另一个社区进入对照组,最终得到干预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照顾者实施共九周的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照顾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获益感干预方案。在干预后即刻、一个月和三个月采用脑卒中特定生存质量量表、成人照顾者生活质量问卷、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问卷、Zarit照顾者负担量进行资料的收集。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和广义估计方程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使用Origin软件分析各研究变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1.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的构建。对2000年1月~2018年5月有关照顾者获益感的中英文文献进行检索,从“题目、研究类型、作者、年份、研究目的、样本来源及样本量、主要结局指标、干预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十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选择最终纳入的7篇干预类文章作为参考,在质性访谈提炼出的4个主题、10个亚主题参考的基础上,构建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初稿;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和预试验对干预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其中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2,最终形成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施测稿。2.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的应用。共纳入76例社区脑卒中照顾者,有效样本量68例。其中干预组34例照顾者,平均年龄(68.56±5.90)岁,对照组34例照顾者,平均年龄(67.00±4.42)岁,在干预过程中共失访8例,失访率10.5%。(1)照顾者获益感: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效应,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照顾者获益感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61,P<0.001);组内效应,两组照顾者各个时间点的获益感得分均存在差异(F=211.998,P<0.001);且在时间和分组间存在交互效应(F=118.035,P<0.001),对三个时间点两组照顾者的获益感总分比较的结果显示,干预后即刻和一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干预后三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照顾者负担: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效应,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照顾者负担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27,P<0.001);组内效应,两组照顾者各个时间点的照顾者负担总得分均存在差异(F=462.348,P<0.001);且在时间和分组间存在交互效应(F=18.479,P<0.001)。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三个时间点两组的照顾者负担总得分比较的结果显示,干预后即刻、一个月和三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照顾者生活质量: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效应,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照顾者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75.452,P<0.001);组内效应,两组照顾者各个时间点的生活质量总分均存在差异(Waldχ2=441.786,P<0.001);且在时间和分组间存在交互效应(Wald χ2=160.427,P<0.001),对三个时间点的两组照顾者生活质量总分比较的结果显示,干预后即刻、一个月和三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生存质量: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效应,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生存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2=75.452,P>0.05);组内效应,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生存质量总得分均存在差异(Waldχ2=441.786,P<0.001);且在时间和分组间存在交互效应(Wald χ2160.427,P<0.001),对三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得分比较的结果显示,干预后即刻和一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可提升照顾者获益感、减轻照护负担,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的生存质量。2.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可改善照顾者心理健康,促进患者康复,为社区医务人员对脑卒中照顾者和患者进行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何文奇[7](2020)在《晚期癌症患者灵性水平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引入灵性态度及参与列表(Spiritual Attitude and Involvement List,SAIL),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对其进行汉化及信效度检验。使用中文版灵性态度及参与列表(Chinese version-Spiritual Attitude and Involvement List,C-SAIL)描述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水平及特点,探索其灵性水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心理一致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灵性态度及参与列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获得原作者授权后,结合我国文化背景,经翻译、综合、回译对量表进行汉化,采用专家咨询、认知性访谈及预调查对量表进行文化调适。运用该量表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第一阶段调查258名患者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价内容效度、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第二阶段调查397名晚期癌症患者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第二部分,灵性水平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灵性态度及参与列表、心理一致感量表、生命质量量表,选取534名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使用SPSS 23.0、Amos 21.0软件,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F检验、Partial偏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水平、生活质量的现状及特点,探索灵性水平、心理一致感及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第一部分,中文版灵性态度及参与列表共25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为相信、意义、接受、关心他人、与自然连结及灵性参与维度。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1,重测信度为0.809,各条目的内容效度均为1.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045%,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6因子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χ2/df=1.937,GFI=0.910,CFI=0.948,IFI=0.949,NFI=0.901,TLI=0.939,RMSEA=0.049)。第二部分(1)晚期癌症患者的C-SAIL条目均分为(4.04±0.75),除灵性参与维度,其他维度条目均分在4分以上,心理一致感平均得分为(60.13±9.24)分,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68.87±15.32)分。C-SAIL条目均分与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宗教/文化信仰以及对病情的了解程度有关。生活质量得分与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困难程度、自评疾病严重程度有关。(2)灵性水平、心理一致感与生活质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 0.320~0.538,P<0.01),灵性水平、心理一致感对生活质量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β1=0.205,β2=0.761,P<0.001)。(3)心理一致感在灵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可共同解释生活质量变异的46.6%,模型拟合达到标准(χ2/df=2.656,GFI=0.932,NFI=0.926,IFI=0.953,TLI=0.934,CFI=0.952,RESEA=0.072)。(4)灵性各维度对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影响中,相信维度可直接或通过心理一致感间接影响生活质量各维度;意义维度可直接或通过心理一致感间接影响情感、功能状况;关心他人维度可直接影响社会及情感状况。结论(1)中文版灵性态度及参与列表(C-SAIL)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水平。(2)晚期癌症患者灵性水平较好,受年龄、文化程度、宗教/文化信仰、对病情的了解程度等特征的影响。(3)灵性水平、心理一致感可正向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一致感在灵性水平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4)灵性的维度中相信、意义、关心他人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主要作用,提示可作为关注重点,为构建最大化提升晚期癌症患者灵性水平同时提高生活质量的灵性照护提供思路及依据。

朱小燕[8](2020)在《院舍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 ——基于个案工作的探索》文中指出癌症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癌症晚期患者作为特殊弱势群体,在身体、心理、经济等方面遭受到沉重压力,亟待全社会的关注支持。现代医学模式注重人文关怀,对患者提供支持服务具有医学和伦理上的双重意义,而我国姑息治疗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体系尚未完善,医务社工作为姑息治疗团队中的重要一员,主要协助患者及家属处理因疾病、创伤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为回应患者姑息治疗的多元化需求提供了介入的可能性,如何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姑息治疗服务中,整合运用社会资源帮助患者走出困境,就需要构建一个社会支持网络。目前关于癌症晚期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研究,较多集中在临床医学视角,仅停留在现状、必要性、展望等研究上,关于社会工作介入的实务研究比较少。本研究采取半结构访谈法、参与观察法、个案研究法,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优势视角为理论支撑,主要从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的角度出发,以姑息治疗、社会支持网络为切入点,在梳理癌症晚期患者社会支持网络现状、姑息治疗现状基础上,总结归纳癌症晚期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特征及面临的困境,对他们的问题和需求有整体把握后,引出医务社工介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研究以1例癌症晚期患者为典型个案,以个案工作方法探究构建癌症晚期患者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路径,阐述具体介入过程,提出癌症晚期患者所面临的现状并进行困境分析,重点围绕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策略,针对患者的非正式社会支持和正式社会支持进行分类分析,就如何构建癌症晚期患者社会支持网络提出对策建议。

郑艳楠[9](2020)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分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研究表明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需求的排序是疾病治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可见心理护理是除疾病本身之外最需要的护理内容,但临床心理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盲目、缺乏依据、效果不明显、可有可无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心理护理的效果不显着。分级心理护理是结合我国国情对分级护理的补充,根据患者心理问题程度不同分级护理,并对不同层级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高心理护理的效果。目的了解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制定分级心理护理标准及措施,观察临床干预效果,为今后分级心理护理标准制定提供循证依据。方法1.调查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分级心理护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对象是2018年1月至12月郑州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9名择期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资料采用调查问卷,主要有: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Cohen分级、术后疗效、食欲、疼痛等。2.根据患者SRQ-20等级和影响患者心理的相关因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制定出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心理护理分级标准及各级别护理措施,根据专家审核意见及临床经验反复修改直至完善。3.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分级心理护理的效果检验。研究对象是2019年1月-8月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自愿加入研究8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科室原有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原有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分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采用SRQ-20、匹兹堡睡眠质量、食欲、疼痛、术后并发症、生命体征和患者满意度的评分。采取SPSS 24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等。结果1.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患者SRQ-20均分为7.97,术后患者SRQ-20均分为12.22;术后心理状况显着低于术前。从分级来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有轻中重差别。2.对两组患者入院时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患者使用心理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数据比较:实验组SRQ-20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SQI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食欲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得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两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出院满意率显着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VD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严重程度不一,影响因素有:Cohen分级、患病时间、术后疼痛等。分级心理护理可提高MVD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和食欲、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治疗满意度。

吴洪寒[10](2020)在《基于MDT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研制符合中国特色文化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问卷,描述其安宁照护需求,为癌症患者全面、系统、长期的动态评估提供工具。2.通过质性研究了解并分析终末期癌症安宁疗护患者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需求,探讨我国癌症患者安宁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3.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为我国癌症患者安宁照护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有力的可执行方案,推进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进程,为探寻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理论思考。[研究方法]1.基于奥马哈问题系统理论,通过两轮德尔菲函询研制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问卷,采用方便取样法对198名癌症患者进行临床调查,运用SPSS 22.0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评价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来验证该问卷的科学性、实用性。2.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半结构深入访谈,通过立意抽样,选取10名南京市某医院安宁疗护病区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利用Colaizzi提出的7步分析法提取有意义的叙述并进行编码分类、解释及综合分析。3.在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及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及运行框架。[研究结果]1.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问卷的德尔菲函询结果:最后共有16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两轮函询表的回收率分别为88.89%、100%,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306和0.362;共删除3个条目、增加3个条目、对7个条目予以修改,初步形成了包含4个维度36个条目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问卷。2.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22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198份,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产生6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563%。问卷内容效度为0.933,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0.813~1.000,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34,重测信度为0.907,最终形成包含28个条目的问卷,同时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总体属于中、高水平,对生理需求的需要程度占比最高,其中睡眠及疼痛管理的需求尤为强烈。3.安宁疗护患者照顾者照护负担与需求的质性研究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生活状况受到影响、心理负性体验明显、渴望专业的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渴望获得照护相关知识与技能;9个次主题:身体素质下降、社会活动受限、不确定感、缺乏情感支持、担心未来、希望定期的心理辅导、希望提供灵性关怀、希望提高照顾者的照护技能、渴望居家安宁护理指导。4.基于MDT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结果: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家庭为主体,需求和接受度为导向,满足多维度舒适护理为目标,多学科协作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运行框架,模式构建的具体内容包括政策基础、主要目标、组织架构、纳入标准、准入流程、基本要素等。[研究结论]本研究经德尔菲专家函询编制了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问卷,通过临床调查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探讨了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程度,为制定个性化的安宁照护服务提供了评估工具;采用对终末期癌症安宁疗护患者照顾者的质性访谈,深入分析了照顾者的照护体验,探索了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发展方向,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构建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科学、合理,对提高终末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今后需进一步对构建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进行验证和完善,以提高我国癌症患者的安宁照护质量。

二、护理心理学对癌症患者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理心理学对癌症患者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聚焦解决模式对前列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类型
    1.3 研究工具
    1.4 干预方案
    1.5 质量控制
    1.6 伦理原则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2.2 两组患者 SAS、SDS 得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 MCMQ 得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 EORTC QLQ 比较
3 讨论
    3.1 聚焦解决模式缓解前列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3.2 聚焦解决模式能提高前列腺癌患者应对方式选择
    3.3 聚焦解决模式可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癌症患者负性情绪机制、测评及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作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第一部分 构建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
    1 研究目的
    2 文献研究
        2.1 研究方法
        2.2 文献研究结果
    3 构建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
        3.1 构建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初始路径模型
        3.2 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
第二部分 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的实证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操作性定义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资料收集方法
        3.5 资料分析方法
        3.6 科研质量控制
        3.7 科研伦理
        3.8 研究技术路线图
    4.研究结果
        4.1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的基本情况
        4.2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及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认知评价得分情况
        4.3 不同人口社会学资料及疾病特征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认知评价得分的比较
        4.4 失志综合征、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认知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4.5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4.6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癌症症状影响失志综合征得分的路径分析
    5.讨论
        5.1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5.2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及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认知评价的现状分析
        5.3 不同人口社会学资料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得分的差异性分析
        5.4 不同疾病特征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差异性分析
        5.5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屈服应对方式、认知评价、失志综合征的关系分析
        5.6 癌症症状、屈服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认知评价、失志综合征的路径分析
        5.7 本研究对护理工作的启发
    6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实验组干预方法
        1.2.2 对照组干预方法
    1.3 效果评价
        1.3.1 理论实践考核
        1.3.2 教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2.3 实验组对虚拟仿真实验反馈教学评价
3 讨论
    3.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3.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3.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利于推动信息化教学项目的进展和资源建设
4 结语

(4)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对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肺癌化疗患者面临诸多心身适应问题
        1.2 提高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具有重要意义
        1.3 癌症患者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
        1.4 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的研究现状
        1.5 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或可提高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操作性定义与理论依据
        3.1 操作性定义
        3.2 理论依据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样本量计算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2 资料收集方法
        2.3 统计分析
    二、结果
        1 患者一般资料
        2 患者心理弹性及其他测量变量得分情况
        3 患者心理弹性与其他测量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 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单因素分析
        4.2 多因素分析
    三、讨论
        1 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现状分析
        2 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教育程度影响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
        2.2 症状困扰影响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
        2.3 心理困扰影响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
        2.4 社会支持影响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
        2.5 应对方式影响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
        2.6 生命意义感影响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
        3 影响因素对修订干预方案的思考
第二部分 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SEGT方案的应用评价
    一、对象与方法
        1 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SEGT干预方案构建
        1.1 初步构建干预方案
        1.2 修订干预方案
        1.3 形成干预方案施测稿
        2 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SEGT干预方案的影响研究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干预内容与方法
        2.5 资料收集和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原则
    二、结果
        1 研究对象流失情况
        2 两组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2.2 干预前两组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得分比较
        2.3 干预前两组肺癌化疗早期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3 SEGT对肺癌化疗早期患者的影响
        3.1 SEGT对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3.2 SEGT对肺癌化疗早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讨论
        1 SEGT可提升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
        1.1 SEGT有利于增强肺癌化疗早期患者的坚韧
        1.2 SEGT有利于促进肺癌化疗早期患者的自强
        1.3 SEGT有利于提高肺癌化疗早期患者的乐观
        2 SEGT可提高肺癌化疗早期患者生活质量
        2.1 SEGT可改善肺癌化疗早期患者社会/家庭状况
        2.2 SEGT可改善肺癌化疗早期患者情感状况
        2.3 SEGT可改善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功能状态
        2.4 SEGT对肺癌化疗早期患者生理功能和肺癌相关症状改善不明显
        3 研究思考与小结
结论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2.1 研究的创新性
        2.2 研究的局限性
        2.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感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5)需求导向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文献分析
    三、相关理论及借鉴
    四、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五、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心理护理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心理护理工作内容的文献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四部分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
    一、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框架特征
    二、培训模块与子模块的拟定
    三、培训学习单元的选择与分级
    四、专家论证
    五、小结
第五部分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修订与完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创新及局限性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检索策略
    附录二: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专家小组会议讨论草案
    附录三: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四: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综述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一、发表论文情况
    二、学术会议
致谢

(6)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社区脑卒中照顾者心理问题突出
        1.2 社区照顾者积极心理体验逐渐引起关注
        1.3 提升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照顾者获益感的研究现状
        1.5 小结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操作性定义和理论依据
        3.1 操作性定义
        3.2 理论依据
        3.3 理论框架
    4 技术路线
一、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的构建
    1 初步构建干预方案
        1.1 文献研究
        1.2 质性访谈
    2 修订干预方案
        2.1 德尔菲专家咨询
        2.2 预试验
    3 结果
        3.1 文献研究
        3.2 质性访谈
        3.3 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初稿
        3.4 德尔菲专家咨询
        3.5 预试验
        3.6 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施测稿
    4 讨论
        4.1 干预方案构建的严谨性
        4.2 干预方案内容的可行性
二、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的应用
    1 研究方法及内容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工具
        1.4 实施干预
        1.5 资料收集与分析
        1.6 质量控制
        1.7 伦理原则
    2 结果
        2.1 样本失访情况
        2.2 两组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2.3 干预后两组照顾者获益感得分比较
        2.4 干预后两组照顾者负担得分比较
        2.5 干预后两组照顾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2.6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比较
    3 讨论
        3.1 照顾者参与干预的依从性
        3.2 干预方案可提高照顾者获益感
        3.3 干预方案可减轻照顾者负担
        3.4 干预方案可提高照顾者生活质量
        3.5 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6 干预方案的可接受性及推广性
        3.7 基于结果对干预方案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照顾者获益感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7)晚期癌症患者灵性水平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文献回顾
        1.1 灵性概述
        1.2 癌症患者灵性水平的测量
        1.3 癌症患者灵性水平的影响因素
        1.4 灵性水平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依据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灵性态度及参与列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1 灵性态度及参与列表的汉化
        1.1 翻译
        1.2 综合
        1.3 回译
        1.4 专家咨询
        1.5 预调查及认知性访谈
    2 中文版灵性态度及参与列表的信效度检验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资料收集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3 研究结果
        3.1 量表汉化
        3.2 量表评价
    4 讨论
        4.1 量表文化调试方法科学、具有一定创新性
        4.2 量表条目鉴别度较好
        4.3 量表效度良好
        4.4 量表信度良好
        4.5 量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5 小结
第二部分 灵性水平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2 晚期癌症患者灵性水平、心理一致感和生活质量的现状
        2.3 不同特征晚期癌症患者灵性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比较
        2.4 晚期癌症患者灵性水平、心理一致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2.5 晚期癌症患者心理一致感在灵性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2.6 灵性水平各维度、心理一致感对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路径分析
    3 讨论
        3.1 晚期癌症患者灵性水平、心理一致感和生活质量的现状
        3.2 晚期癌症患者灵性水平、生活质量的人口特征差异
        3.3 晚期癌症患者灵性水平、心理一致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3.4 晚期癌症患者心理一致感在灵性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中介效应
        3.5 本研究对晚期癌症患者灵性照护的启示
    4 小结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国内外癌症患者灵性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院舍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 ——基于个案工作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现代医学模式呼吁医疗人文关怀
        2、重视姑息治疗成为肿瘤医学发展趋势
        3、医务社工在医疗服务模式中的独特优势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
        2、癌症晚期姑息治疗的相关研究
        3、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相关研究
        4、癌症患者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5、研究评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1、癌症晚期
        2、姑息治疗
        3、社会支持网络
    (五)理论基础
        1、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2、优势视角
    (六)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及创新
        2、研究方法
二、癌症晚期患者社会支持网络、姑息治疗现状及困境
    (一)癌症晚期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及特征
        1、非正式社会支持现状
        2、正式社会支持现状
        3、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特征
    (二)癌症晚期患者社会支持网络的困境
        1、支持系统之间处于断裂或半断裂状态
        2、非正式社会支持主体缺乏专业性和持续性
        3、正式社会支持主体缺乏制度支持和物质支持
        4、院舍相对封闭式环境的特殊性
    (三)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的现状及困境
        1、癌症晚期姑息治疗的现状
        2、癌症晚期姑息治疗的困境
    (四)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必要性及可行性
        1、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必要性
        2、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可行性
    (五)本章小结
三、癌症晚期患者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个案介入
    (一)病房探访——初步建立专业信任关系
        1、个案基本情况介绍
        2、需求发现的历程
    (二)实地访谈——预估社会支持网络需求体系
        1、患者社会支持需求体系的现状梳理
        2、患者社会支持网络的困境分析
    (三)服务计划——设计社会支持网络服务框架
        1、理论基础
        2、服务目标
        3、服务架构
    (四)实施过程——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支持服务
        1、第一阶段:初步接触,建立关系
        2、第二阶段:找出问题,认清优势
        3、第三阶段:探索及获取非正式社会支持
        4、第四阶段:探索及获取正式社会支持
        5、第五阶段:整合构建支持网络,结束关系
    (五)评估及结案——以结果评估检验介入效果
        1、评估方法
        2、评估结果
        3、结案
四、构建癌症晚期患者社会支持网络的探索
    (一)对策建议
        1、强化“医社”合作
        2、转变治疗理念
        3、提供制度保障
        4、畅通诉求机制
    (二)余论与讨论
        1、院舍是患者社会支持资源的主要场所
        2、医务社工是患者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编织者
        3、资源共享是构建患者社会支持网络的基本理念
        4、医务社工的多重角色发展与责任
    (三)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附录B: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分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1 文献回顾
    2 概念框架
第二部分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心理现状调查及制定分级心理护理的标准和措施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心理护理分级标准的制定
    5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分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
第三部分 分级心理临床干预及效果评价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分级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MDT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国外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现状
        1.2 国内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相关概念界定
        3.1 安宁疗护
        3.2 多学科协作
        3.3 模式
        3.4 奥马哈系统
    4. 理论基础
        4.1 华生关怀理论
        4.2 舒适护理理论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的调查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问卷的研制
        2.2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临床调查
    3. 研究结果
        3.1 专家咨询结果
        3.2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临床调查结果
    4. 讨论
        4.1 本研究问卷编制的意义
        4.2 问卷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4.3 问卷具备良好的信效度
        4.4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分析
    5. 小结
第三章 终末期癌症安宁疗护患者照顾者照护负担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资料收集
        3.2 资料分析
        3.3 质量控制
        3.4 伦理问题
    4. 研究结果
        4.1 主题1: 生活状况受到影响
        4.2 主题2: 心理负性体验明显
        4.3 主题3: 渴望专业的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
        4.4 主题4: 渴望获得照护相关知识与信息
    5. 讨论
        5.1 照顾者肩负多重负担的负面影响
        5.2 构建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满足照顾者多元化需求
        5.3 落实“五全”照护理念,推进居家安宁照护
    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MDT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
    1.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构建的政策基础
        1.1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1.2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3 相关指南的推出与试点工作的开展
        1.4 《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2.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构建的主要目标
    3.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构建的组织架构
    4.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构建的服务内容
        4.1 纳入标准
        4.2 准入流程
    5.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构建的基本要素
        5.1 加强死亡教育,强化公众安宁疗护意识
        5.2 构建多学科团队,提升安宁照护能力
        5.3 加大政策支持,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
    6. 讨论
        6.1 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必要性
        6.2 构建癌症患者安安宁疗护模式的科学性
        6.3 构建癌症患者安安宁疗护模式的实用性
第五章 总结
    1. 研究结论
        1.1 明确了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 研制了本土化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问卷
        1.3 探讨了晚期癌症安宁疗护患者照顾者的照护体验
        1.4 构建了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
    2.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护理心理学对癌症患者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焦解决模式对前列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效果研究[D]. 李云雁.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作用路径研究[D]. 雷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王兰,常颖.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02)
  • [4]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对肺癌化疗早期患者心理弹性的效果研究[D]. 郭菲菲. 郑州大学, 2020(02)
  • [5]需求导向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D]. 王秋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3)
  • [6]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符博. 郑州大学, 2020(02)
  • [7]晚期癌症患者灵性水平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D]. 何文奇. 郑州大学, 2020(02)
  • [8]院舍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 ——基于个案工作的探索[D]. 朱小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分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研究[D]. 郑艳楠.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10]基于MDT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研究[D]. 吴洪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护理心理学在癌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