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纺织产业发展方向及对策研究

南通纺织产业发展方向及对策研究

一、南通市纺织产业发展方向与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蓉[1](2021)在《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衰退,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的新形势下,家纺企业面临物流不通畅、企业员工不到位、库存积压资金难回笼等恢复行业发展的困难及疫情过后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以南通紫罗兰家纺为例,分析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形势下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的转变,通过紫罗兰家纺的产品特色,精准实施市场定位,寻求一条适合企业快速发展的营销之路。本文以国内外营销策略的概念为理论支撑,研究家纺公司在非常态下的营销环境和营销策略,通过PEST、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对紫罗兰家纺的内、外部营销环境进行分析,运用SWOT方法权衡公司的优势与劣势,找准紫罗兰家纺科技型的定位,基于4P营销理论在紫罗兰家纺现有营销策略上发现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面的问题,鉴于新形势下市场的变化,对4P营销组合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希望紫罗兰家纺在疫情之下找到拐点,迅速攀升。也希望本文的某些观点能给其他疫情下的公司带来帮助。

王子琪[2](2021)在《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的绞经织物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绞经织物发展出了多样性的组织结构,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与转型。以纱罗为代表,其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当时历史环境下的社会发展和技术演变息息相关。综合来看,绞经织物、绞经织机、织造技艺和社会形态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经纱的绞缠令绞经织物的组织结构格外复杂,使得绞经织机及其织造技艺具有了独特的技术内容,因其织造难度大,古代多样化的绞经织造技艺到了现代只得到了一小部分的传承。所以,无论是古代绞经织物本身承载的技术与社会人文内涵,还是其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至今未见学术界关于古代绞经织物技艺和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上篇——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中篇——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和下篇——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论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对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研究范围展开了时间上和织物组织学上的界定,对国内外已有的考古报告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进行了评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基于绞经织物的织物学原理,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古今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系统分类方法。上篇包含第三章到第五章,是对绞经织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结构变化和社会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对大量考古报告和出土纺织品的解读,梳理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结构发展脉络,根据织物结构变化分为三大阶段——史前至周代早期为绞经与绞编织物混合的萌芽阶段,周代至隋唐时期为发展推广阶段,宋明时期为转型阶段。结合古代文献记录和考古数据对比,分别挖掘了这几个历史关键点的织物变化特点,讨论了史前起源时期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汉唐发展时期织物结构和纹样发展的技术因素、宋明时期整体工艺转变的社会选择导向。对于织物风格特殊的金元时期,论述了其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采用实验分析法,复原并解读了元代特有的偶数纬绞经织物结构特征。中篇包含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对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工具和技艺复原的研究。结合杭罗传承的织造生产流程以及明代《天工开物》中的提及的特殊织造工艺,研究了绞经织物的织造流程。综合古代图像、文献和复原织机信息,提出绞经织机在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形制变化和织造方法,详细解读了综版式、线制、对偶式和金属制四类绞综的起绞原理。结合历史生产条件对几种典型织物结构进行了技术复原,并从织机制造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反馈两方面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下篇包含第八章和第九章,是对绞经织物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比分析,考察了江浙地区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织造技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详细探讨了传承分化的历史原因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挖掘中国古代绞经织物蕴含在服饰、政治、经济、交流等多种途径下的文化内涵,以整体非遗生态环境的视角提出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方向。通过上、中、下三篇的讨论,我们完成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综合性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前人研究的空白点和争议点,得到了如下创新性的结论:一、针对古代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织物组织学理论和实际命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为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和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二,绞经织物在织物及编织技艺的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通过数据比较和技艺研究,论述了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技艺过渡作用。三,学术界对绞经织物衰落转变的时间存在争论。我们借助考古数据和古代文献的比较分析,评估了宋明绞经织物和织机的发展状况。以SST(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为理论基础,理清了宋明时期绞经织物技艺转变与社会之间的动力学机制。四,绞经织物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在综合归纳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在原料创新、风格创新和结构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复原等方法研究了元代偶数纬绞经织物的特殊结构,以社会二元性为视角分析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文化共处对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影响。五,古代文献资料对于绞经织机的记录缺乏系统性,至今学术界相关研究未成系统,这与绞经织机的构造和原理有关。我们对绞经织机按照起源和发展两个阶段进行了梳理,综合对比多种类型的绞综形制和功能。结合相应的起绞方式,对中国古代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进行了技术上的复原,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六,现有传承发展研究集中于杭罗织造技艺,非常狭隘。我们通过对江浙地区的走访调查,对比研究了非遗传承下的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三类绞经织造技艺,探讨了传承技艺分化的现状和历史原因,以绞经织物整体非遗生态的视角提出了织物传承的未来发展思路。

朱令[3](2020)在《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义》文中指出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国内发展速度迅猛,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和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是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良好模式,国内外的乡村旅游普遍囊括了一产和三产,日、法等发达国家甚至加入了二产。乡村旅游活动地主要集中在近郊、远郊或其他乡村,发展地理空间广阔。乡村旅游是一种到城市周边地区感受郊外的悠闲与宁静,获得与城市生活不一样的体验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健康经济。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延伸农业生产与再加工产业链;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传承农村文化;有利于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使农民增收。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的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增长迅速,城镇化程度较高,但包括乡村旅游的旅游业规模小,行业收入增长缓慢,处于南通市乃至江苏省发展的洼地。同时通州区部分农村居民仍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发展乡村旅游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成效不明显。本文首先梳理了乡村旅游的内涵,综合比较了国内外乡村旅游的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在查阅文献、访谈、实地走访后,系统总结了南通市以及下属通州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和现状,梳理了区域内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具体分析了南通市通州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研究了克服发展制约因素的思路与做法,重点围绕“旅游吸引力”,以“乡村旅游+”的全域旅游理念为核心,结合通州区“1+4”重点工作体系,对其发展乡村旅游提出了“五入三性”工作方法,建议通过“文化融入”、“项目导入”、“品牌引入”、“活动植入”、“党建深入”破解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难题,以“人才柔性”、“门票弹性”、“政策特性”破解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保障难题,聚焦解决通州区乡村旅游“为什么游、游什么、怎么游”的问题,为通州区乡村旅游长效稳步发展“保驾护航”,助推通州区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马程[4](2019)在《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2016年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特色小城镇”的相关政策以来,“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一直是政治家、学者和公众讨论的话题。它被寄予期望成为一种新的城镇化路径和城市病的解决方案。从那时起,全国许多“特色小城镇”被提名和认证,然而在特色塑造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不足和误区。当然,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关注了由近代知名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打造的“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南通的特色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和城市形态,意在探索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空间形态类型、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并运用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提供引导。除第一章绪论以外,文章分为六个章节第二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及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综合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空间伙伴(space mate)和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al typology)的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并建立起南通地区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体系。第三章,运用历史分析法,对张謇的“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和中国近代第一座棉纺织工业特色小城镇——唐闸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历时性分析。进而通过两组对比研究:○1唐闸与南通城镇体系中的其他功能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天生港镇和狼山镇的对比分析,探求不同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2唐闸与国际上同时期诞生的第一座花园城市莱切沃斯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霍华德和张謇的小城镇建设理念的异同以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的作用。第四章,全面分析了南通地区小城镇的分布、规模、整体形态等,总结出历史上南通小城镇发展的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以及目前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类型,根据这些因素选取有一定人口、经济基础的小城镇作为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分析的样本,并根据其主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的不同分为交通区位、产业市场、历史文旅三类。第五章,运用前文总结出的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对样本小城镇中的各类空间形态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及类型学统计。第六章,借鉴生物基因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梳理出形态要素、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之间的深层结构关系,提出“形态键”、“形态链”等概念,建立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编码系统,并绘制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类型地图,总结出南通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基本特征及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第七章,阐述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重要性,提出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根据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特征和城市设计的设计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提出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南通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思路。一百多年前的南通,是中外闻名的“模范县”,是近代中国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楷模,各地竞相学习的榜样。随着特色小城镇概念的提出,拥有着悠久特色小城镇发展史、良好经济环境和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南通必将再次通过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获得广泛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实际,针对特色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在空间特色塑造上面临的困难和困惑,提出科学的、有效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虽然讨论的是南通地区的小城镇,但是其研究方法和路径可以适用于更多案例。

王婧[5](2018)在《南通市家纺企业的出口困境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南通家纺行业作为传统纺织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凭借纺织行业长期发展积累下来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及产业链,获得飞速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政府一直以来也在采取多项措施,助力家纺产业的发展。目前,家纺行业已经成为南通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南通也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球一个重要的家纺生产基地,吸引了众多的国外投资者。南通家纺作为地区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南通家纺产业的成本比较优势逐步丧失。行业竞争的加剧、劳动力素质的限制、知名度高的自主品牌的缺失,使得南通家纺企业难以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家纺产业面临着日益频繁的反倾销调查和日益严苛的绿色贸易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家纺出口的持续增长受到影响。但是,另一方面,跨境电商贸易的繁荣、市场贸易采购方式的试点、自动化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也给家纺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的进行供给侧改革、寻找家纺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家纺行业内的企业必须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考虑到南通家纺产业目前仍然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导的状况,本文选择的典型的从事家纺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南通MY家纺公司,通过对公司的实地考察和搜集相关的信息,运用PEST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运用五力模型,从行业竞争、潜在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客户议价能力、生产成本这五个角度分析了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最后,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得出企业具有区位和品牌优势,拥有政府政策支持、巨大的市场需求等有利环境,但是存在利润水平低、缺乏设计及高级管理人员、管理制度亟待更新等劣势。同时目前行业内的竞争加剧、国内环保审查日益严格、欧美等发达国家需求不足等外部因素的存在,也抑制了 MY公司出口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认为,MY公司应当积极实施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和差异化营销战略,并配合实施相应的市场、创新、人员和供应链战略,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扩大市场份额。

杨兴典[6](2018)在《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分析与行业差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工业用地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最基础的资源要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支撑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却是低廉的人力成本和粗放的用地方式。然而,我国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还将持续较长时期,工业发展空间拓展需求依然较大,土地外延扩张式粗放利用的态势难以持续,土地资源稀缺已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苏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该区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显着,规模实力位居全国领先地位,但整体来看,江苏工业经济存在着层次不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要素利用水平低、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同时,江苏又是资源小省,建设用地空间严重不足,土地利用效益低下,日益尖锐的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矛盾已成为江苏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我省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同时供给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土地利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优化产业用地结构和布局,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土地利用的主要目标,而对不同行业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正确判断是实现科学配置区域土地资源、优化用地布局的前提。鉴于上述情况,本研究以“方法选择-差异分析-对策建议”为分析主线,以江苏省为例,客观分析了江苏省工业用地现状水平,分别从工业用地效益评价和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两个视角对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的行业差异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分析了评价指标对工业用地效益的影响程度,最后深入探讨了促进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提升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工业用地效益内涵界定。以土地复合系统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土地报酬递减理论为指导,科学界定工业用地效益内涵及其构成的综合性、时间维度的变化性、作用群体的扩散性、子效益的协同性、度量的困难性等特点,分析了三个子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内涵及具体构成。工业用地效益可视为由工业用地的使用而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各种成果与同一空间范围内工业用地利用占用和消耗的比较。(2)工业用地效益评价体系构建。按照全面性原则、易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根据对工业用地效益特点、结构和各子效益相互关系的分析,结合指标体系的类型和建立原则,建立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的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阐述了各级指标的具体定义,并根据各个指标的量化特点,提出了各个指标的具体取值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多种效益评价方法进行应用适应性比较分析,确定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来建立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模型,并具体描述了指标筛选、指标的标准化、指标权重确定等效益评价流程,为客观评价工业用地效益提出了方法指导。(3)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探索。工业用地净效益是单位面积土地投入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所实现的有效综合产出,反映了经济发展、社会满足、生态污染等正、负效益影响土地利用效益数值,是一种货币化的效益数值。工业用地效益核算的技术难点核心在于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的货币化。研究参考绿色GDP核算的理念以形成工业用地效益核算思路,总体思路是在地均利税总额的基础上,增加地均工资,扣减地均环境污染治理成本,以得到经过社会、生态因素调整的真正效益。同时,具体描述了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测算方法、数据来源确定与计算方法等,完善了现有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4)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行业差异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开发区典型企业调查数据为基础,首先,进行了分行业的工业用地效益评价,判断影响各行业综合效益大小的限制因素和短板因素,分析用地效益的行业差异特点和原因。其次,进行了分行业的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并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的短板要素主要有地均R&D经费支出、地均R&D项目数量、地均吸纳劳动力人数、地均员工工资投入等,限制因素主要有产业集聚程度、地均固定资产投入等。除仪器仪表制造业外,其余行业均存在个数不一的短板要素和限制要素。从评价结果来看,江苏省各行业的效益数值均为正数,有一定的差异幅度,总体呈现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效益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特点。效益较高的行业有仪器仪表制造业(4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7)等,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造纸和纸制品业(22)等行业的效益分值的排名靠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7)、仪器仪表制造业(40)属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较高的行业。造纸和纸制品业(22)、其他制造业(4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1)等行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较低。医药制造业(27)、专用设备制造业(35)等行业表现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一般。江苏省各行业的工业用地绿色效益均为正值,介于2720.01万元/hm2和645万元/hm2之间,24个行业中数值低于平均值的行业有13个。地均利税总额和地均员工工资收入对绿色效益的影响较大;地均环境污染治理总费用对绿色效益有一定影响。各行业的工业用地效益核算结果和效益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两种分析方法均有一定的优缺点,其中工业用地效益评价结果受权重影响比较大,需要调查的数据较多,计算相对复杂;工业用地效益核算结果作为单因素指标受污染治理成本的影响比较大,数据获取难度更大。通过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相互对照,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5)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提升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基于效益改善的角度,从“政府部门科学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的建议,供决策支持。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优化供地结构、严格供地准入门槛、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从宏观层面为工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企业自身也要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用地强度、加强污染预治理、提高职工福利等方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效益提升。

季晶晶[7](2016)在《行政生态视角下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也是被国内外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城市群发展的新思路下,长三角区域正在谋求系统化的转型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作为节点的独特功能也越加凸显。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中心是上海,上海的发展定位是要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十三五”时期,上海要实现“四个中心”目标,不可能单打独斗,必须依靠周边多个次中心城市的协作配套,同时,“四个中心”建设也必将辐射周边次中心城市并二次辐射长三角城市群,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群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形成了多个次中心城市。上海以南有杭州、宁波,以西有苏州、无锡、南京,以北尚未形成次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缺乏接受上海辐射支持上海发展的支撑点。从江苏优化生产力布局、长三角区域均衡发展和上海跨江发展趋向来看,长三角北翼需要经济中心城市。目前,无论从空间和环境,还是从经济基础、人文历史条件来看,南通在长三角北翼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南通,整体正处于向现代工业社会加快过渡阶段,近年来发展迅猛,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已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雁”。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一重要规划中,南通的城市定位首次被明确为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2012年2月,继省党代会之后,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南通的提升发展被纳入了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行政生态学的研究视角看,一个行政系统与其所处的行政环境必须保持动态平衡,从而获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当行政系统感知到所处行政环境发展需求后,应快速反应及时消化分解,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方式和速度,通过各种自我革新的活动来积极回应所处环境的需求,从而达到两者之间新的平衡状态。因此,转型期的南通,要想成为引领长三角北翼发展的中心城市,更需要根据所处都市圈行政生态环境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回应,加速行政系统的转型提升,以适应整个都市圈行政生态环境的快速发展,并对北翼地区产生积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南通以及整个长三角北翼城市达到长三角都市圈行政生态环境发展需求,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基于此,本文以行政生态学理论为研究工具,以行政系统外环境因素对城市定位和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它们对南通城市定位和发展影响的方式和特点,探索他们之间存在的内在互动关系和发展规律,选择与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相关的主要行政生态要素,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揭示南通的定位和发展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提出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有效途径,以期能对南通市政府紧抓机遇、科学定位、优化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改革方案和路径建议,也为我国区域一体化科学发展、互动发展、均衡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野。

张进武[8](2012)在《南通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思考》文中认为分析了南通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优劣势,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南通纺织服装业投入先进生产要素、加强产业配套,提升品牌影响力,培养高端市场,加大生产性服务投入,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升级途径,并具体指出了南通纺织服装业应在棉纺织业、家用纺织品业、服装服饰业、精茧丝绸业、化纤业和产业用业六大产业门类里实施转型升级工程,以推动南通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

沈思远,陈建明[9](2011)在《南通纺织服装产业转型的思路及对策》文中指出从企业规模结构、研发投入、融资难度和品牌培育等方面,通过数据分析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下,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南通纺织服装业发展正日益受阻。给出纺织服装产业升级,产业集群建设及国际化发展;推进研发技改,加强管理营销创新,提高市场反应能力;提供外部引导与扶持环境,加强地方行业公共平台建设等有关南通服装产业转型和"纺织强市"的策略。

贺秋华[10](2011)在《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简称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开展典型地区的案例研究是认识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滨海地区因其特殊的海陆生态系统环境也已成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选择江苏滨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1987年利用现状图、1997年和2006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3S技术(RS、GIS、GPS),综合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统计学、土地评价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集成一系列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从不同侧面系统研究和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机制、过程、趋势与规律,不仅可为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国内外同类区域研究提供借鉴。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采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幅度、动态度、速度、土地利用程度、景观偏离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集中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区位指数、转移矩阵等模型,对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诊断相结合,采用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江苏滨海不同时空尺度和区域背景下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制。采用"Logistic回归+CLUE-S"模型,在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预设情景方案的基础上重建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对未来土地的空间结构动态发展进行了预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地覆盖以耕地、水域、沿海滩涂、沼泽地等土地类型为主,其中耕地和水产养殖组成的农用地占整个区域的3/4左右。区域土地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面积总量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水域、未利用土地、耕地、建设用地。无论总变化幅度还是年变化幅度均以水域为最大,总变化幅度中水域(1713.07kmm2)>未利用地(749.10 km2)>耕地(654.84 km2)>建设用地(-610.24km2)>草地(-297.24 km2)>林地(-67.96 km2)。动态度变化水域(32.69%)>草地(-5%)>建设用地(-3.91%)>未利用地(2.75%)>林地(-1.75%)。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11-307,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总体较低,且有所下降。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与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耕地的转入量大于转出量,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转出大于转入,转移强度未利用地(了.20)>建设用地(5.02)>耕地(2.88)>林地(2.37)>水域用地(2.17)。(2)1987-200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指数较小,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多样性较低,但有不断上升趋势;景观偏离度指数较大,多在70%以上,土地人工化程度较高;集中化指数较高,部分县(市、区)部分年份的集中化指数超过了0.5,但是其值有下降趋势,均匀化指数较低,大多低于0.50,且有上升趋势。综合以上结果,江苏滨海土地利用人工化程度较高,各县(市、区)土地单一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集中性,随着近年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集中性下降,均匀程度增加。(3)从区位指数来看,盐城耕地具有普遍区位优势,水域的区位优势集中于连云港和盐城,建设用地在沿海各已开发、待开发港口均有一定的潜力优势,未利用地在整个江苏滨海具有普遍区位优势。(4)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构成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基底,人口贯穿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但是通过社会经济和政策影响来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施加作用。近代以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驱动。土地所有制三次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三次滩涂围垦、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都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驱动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可能会来自沿海开发战略升级,包括沿海空间开发格局、沿海海洋产业发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等因素。(5)江苏滨海经历了50、60年代以大规模治水兴垦,创办农盐场为特征的滩涂开发,70、80年代以围垦开垦移民开发、种植养殖综合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滩涂开发,“九五、十五”期间的“百万滩涂开发工程”,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海上苏东战略等,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在近几十年内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之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产生了海岸线淤蚀变化、区域湿地面积变化、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和水质变化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6)选取距道路距离、距海岸线距离、距大陆岸线距离、距居民地距离、距河流距离、距5m等深线距离、人口密度和农业产值密度等8个因子作为驱动因子与各土地利用类型做Logistic分析,所有地类ROC曲线下的面积在0.7以上,具有较好的解释效果。运用CLUE-S模型,通过1997年的遥感解译数据模拟2006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情况,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指数为0.8675,可以较好地模拟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7)在预设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情景方案的基础上,运用CLUE-S模型软件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的土地覆盖空间格局。对上述4个情景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未来江苏滨海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情景是综合发展目标情景。(8)基于综合发展目标情景,江苏滨海未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应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突出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区划、多方协作等原则指导下,选择“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优化发展滨海农业、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和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多目标优化战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LUCC的理论方法研究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覆盖问题。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集成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一系列时间动态模型、空间格局模型,对20年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变化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其规律。综合运用了地理学、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实证角度增补了LUCC研究的滨海区域案例。(2)尝试采用时间尺度分析思路,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揭示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机制。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变化等自然因素属较长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基底;人口增长、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滩涂经济发展和沿海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等社会经济因素属较短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的条块变化。近20年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社会经济因素,表现为人均工业产值和盐田变化、乡村劳动力密度与建设用地变化、粮食总产量和耕地变化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未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3)根据江苏滨海的实际情况修正了Logistics、CLUE-S模型的相关参数,成功运用于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研究,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充分研究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4种情景方案,用以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在这4种不同情景方案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结果表明,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分属于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的Ⅰ—Ⅳ阶段。经比较分析发现,在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下,综合发展情景是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优的情景方案。

二、南通市纺织产业发展方向与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通市纺织产业发展方向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综述
        2.1.1 家纺相关概念
        2.1.2 市场营销概念
    2.2 营销理论综述
        2.2.1 STP理论
        2.2.2 4p营销理论
    2.3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
3 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环境分析
    3.1 紫罗兰家纺简介
    3.2 新形势下家纺业的概况
    3.3 紫罗兰家纺宏观环境分析
        3.3.1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3.3.2 经济环境分析
        3.3.3 社会与自然环境分析
        3.3.4 技术环境分析
    3.4 紫罗兰家纺微观环境分析
        3.4.1 竞争者分析
        3.4.2 供应商分析
        3.4.3 顾客分析
    3.5 紫罗兰家纺SWOT分析
        3.5.1 优势分析
        3.5.2 劣势分析
        3.5.3 机会分析
        3.5.4 威胁分析
4 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4.1 紫罗兰家纺目标市场战略分析
        4.1.1 紫罗兰家纺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分析
        4.1.2 目标市场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基于4p的营销组合策略的分析
        4.2.1 产品策略分析
        4.2.2 价格策略分析
        4.2.3 渠道策略分析
        4.2.4 促销策略分析
5 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的优化建议
    5.1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建议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
        5.1.3 市场定位
    5.2 紫罗兰家纺营销组合策略的优化建议
        5.2.1 产品策略优化建议
        5.2.2 定价策略优化建议
        5.2.3 渠道策略优化建议
        5.2.4 促销策略优化建议
6 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组织制度保障
    6.2 完善激励机制
    6.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6.4 打造企业强大凝聚力
    6.5 加强企业人才建设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中国古代的时间范围的界定
        1.2.2 对绞经织物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EI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分析
        1.3.2 考古报告中对出土的绞经织物的记载与研究
        1.3.3 对绞经织物历史发展的研究
        1.3.4 对绞经织机及织造技艺的研究
        1.3.5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性
2 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分类
    2.1 绞经织物的定义
        2.1.1 现代纱罗织物定义的局限
        2.1.2 绞经织物的科学定义
        2.1.3 绞经织物的特点
    2.2 古代绞经织物命名存在的问题
        2.2.1 绞经织物以“绮”命名
        2.2.2 平经织物以“罗”命名
        2.2.3 同种织物的不同命名
        2.2.4 纱、罗区分的混乱
    2.3 以现代织物学为基础的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类
        2.3.1 织物的绞组
        2.3.2 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
        2.3.3 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
    2.4 结论
上篇 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
    3 绞经织物的起源与发展
        3.1 同源而生——周代之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3.1.1 史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3.1.2 殷商时期的绞经织物
        3.1.3 周代的简单绞经织物
        3.1.4 绞编与绞经的分化
        3.2 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作用与地位
        3.2.1 出现时间上的先后
        3.2.2 出土比例上的优势
        3.2.3 织造技艺上的过渡
        3.2.4 结构发展上的延续
        3.3 绞经织物的发展与繁荣
        3.3.1 周代的复杂绞经织物
        3.3.2 秦汉时期的提花绞经织物
        3.3.3 隋唐时期绞经织物纹样的丰富
        3.4 早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原因分析
        3.4.1 织物自身结构的完善
        3.4.2 主流纺织原料的变化
        3.4.3 政府的规范化管理
        3.4.4 纺织工具形制的发展
        3.5 结论
    4 宋明绞经织物及其SST视角下的技艺转变
        4.1 宋明时期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1.1 宋辽时期的绞经织物
        4.1.2 宋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1.3 明清时期的绞经织物
        4.1.4 明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2 宋明绞经织物对比反映的技艺转变
        4.3 宋明绞经织物转变的SST分析
        4.3.1 政府选择——政策转型对织物传承的冲击
        4.3.2 市场选择——效率提升对供需关系的适应
        4.3.3 文化选择——审美导向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4.4 结论
    5 金元时期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
        5.1 金元时期的绞经织物
        5.2 偶数纬绞经织物复原与风格探究
        5.2.1 元代的偶数纬绞经织物
        5.2.2 复原试织
        5.2.3 织造成品的颗粒点分析
        5.2.4 偶数纬绞经织物颗粒感风格的考据
        5.3 社会二元性与金元时期绞经织物的创新
        5.3.1 原料多元化下的绞经织物材质创新
        5.3.2 统治者二元需求下的织物风格融合
        5.3.3 工匠迁徙对织物特征融合的促进
        5.3.4 织造技艺的发展与创新
        5.4 结论
    上篇小结
中篇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6 织机和绞综的形制和发展
        6.1 绞经织机的起源
        6.1.1 纱坠
        6.1.2 骨针和骨管
        6.1.3 综版式织机
        6.1.4 腰织机
        6.1.5 双轴织机
        6.2 绞经织机形制发展
        6.2.1 简单踏板织机
        6.2.2 提花织机
        6.2.3 罗织机
        6.3 绞综形制及功能研究
        6.3.1 综版式绞综
        6.3.2 线制绞综
        6.3.3 对偶式绞综
        6.3.4 金属绞综
        6.3.5 几种绞综的对比研究
        6.4 结论
    7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7.1 绞经织物织造流程研究
        7.1.1 以杭罗传承为例的织造流程概述
        7.1.2 以《天工开物》为例的工艺细节探讨
        7.2 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复原
        7.2.1 无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7.2.2 无固定绞组的提花织物
        7.2.3 有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7.2.4 有固定绞组的平纹提花织物
        7.2.5 有固定绞组的浮纹提花织物
        7.2.6 有固定绞组的斜纹提花织物
        7.2.7 有固定绞组的隐纹提花织物
        7.3 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技艺的发展
        7.3.1 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
        7.3.2 织造技艺发展的历史原因
        7.4 结论
    中篇小结
下篇 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
    8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技艺传承调查与探析
        8.1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8.1.1 杭罗织造技艺
        8.1.2 吴罗织造技艺(四经绞罗织造技艺)
        8.1.3 吴罗织造技艺(纱罗织造技艺)
        8.2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的传承现状
        8.2.1 织物特色的分化
        8.2.2 绞纱技艺的分化
        8.2.3 织机形制的发展
        8.3 绞经织物及技艺分化原因探析
        8.3.1 历史发展与分化
        8.3.2 现今传承面临的特殊性对分化结果的固化
        8.4 结论
    9 绞经织物非遗生态的发展对策研究
        9.1 古代绞经织物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9.1.1 诗词歌赋中体现的服饰信息
        9.1.2 织物价值导向的政治和经济功能
        9.1.3 海外传播与交流的见证
        9.1.4 印绘和刺绣的艺术加工载体
        9.2 绞经织造技艺和绞经织物的发展现状
        9.2.1 织造技术的发展
        9.2.2 应用领域的扩展
        9.2.3 传统非遗绞经织物织物的再开发
        9.3 绞经织物传承发展的解决对策
        9.3.1 以江浙为例的纺织非遗生态圈的建立
        9.3.2 技艺传承平台的完善
        9.3.3 文化推广与产业化开发协同机制
        9.4 结论
    下篇小结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3)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乡村旅游的内涵
        1.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1.1.2 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1.2 乡村旅游的模式
        1.2.1 欧美为代表的先进工业国家乡村旅游模式
        1.2.1.1 法国乡村旅游模式
        1.2.1.2 意大利乡村旅游模式
        1.2.1.3 西班牙乡村旅游模式
        1.2.1.4 美国乡村旅游模式
        1.2.2 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工业国家乡村旅游模式
        1.2.2.1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2.2.2 韩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2.3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2.3.1 中国台湾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2.3.2 中国大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2.4 国内外乡村旅游模式小结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2 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2.1 南通市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2.2 南通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3 南通市通州区概况
    2.4 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配套政策
    2.5 南通市通州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3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3.1 南通市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3.2 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3.3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4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乡村旅游建议——“五入三性”工作法
        3.4.1 “五入”工作法的内涵
        3.4.1.1 文化融入
        3.4.1.2 项目导入
        3.4.1.3 品牌引入
        3.4.1.4 活动植入
        3.4.1.5 党建深入
        3.4.2 “三性”工作法的内涵
    3.5 “五入三性”工作法的应用
        3.5.1 “五入三性”工作法的要点
        3.5.2 “五入三性”工作法的展望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小城镇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1.1.2 小城镇的“特色”需求
        1.1.3 小城镇对南通发展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价值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价值
    1.3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边界
        1.3.1 小城镇
        1.3.2 特色小城镇
        1.3.3 空间形态
        1.3.4 形态类型学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概念研究综述及空间形态测度方法
    2.1 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小城镇的定义
        2.1.2 国外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1.3 国内小城镇的定义
        2.1.4 国内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1.5 特色小城镇的定义
        2.1.6 特色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形态类型学研究
        2.2.1 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e Typology)
        2.2.2 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
        2.2.3 形态类型学(Typomorphology)
        2.2.4 国外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2.2.5 国内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2.3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概念
        2.3.1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
        2.3.2 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2.3.3 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2.4 空间形态类型要素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2.4.1 街道层面
        2.4.2 群组层面
        2.4.3 建筑层面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3.1 背景介绍
        3.1.1 张謇
        3.1.2 “中国近代第一城”
    3.2 中国近代第一座特色小城镇——唐闸镇
        3.2.1 唐闸基本情况
        3.2.2 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3.2.3 唐闸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3.2.4 特色小城镇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3.3 唐闸与南通“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及空间形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3.3.1 “一城三镇”体系的空间格局
        3.3.2 “一城三镇”体系中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3.3.3 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3.4 唐闸与国外特色小城镇对比及空间形态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3.4.1 霍华德与张謇城建思想的比较
        3.4.2 莱奇沃斯与唐闸的对比
        3.4.3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比
    3.5 南通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启示
        3.5.1 符合特色小城镇核心概念的尝试
        3.5.2 产业兴镇(实业)
        3.5.3 建设完整产业链和特色小城镇群
        3.5.4 紧密联系农村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通小城镇空间特色发展驱动力的转变和发展
    4.1 南通地区小城镇总体特征
        4.1.1 地理区位
        4.1.2 分布规律
        4.1.3 集聚程度
        4.1.4 镇域形态
        4.1.5 镇区规模
        4.1.6 形状指数
    4.2 南通小城镇形成与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
        4.2.1 盐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2.2 棉纱工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2.3 垦牧运动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3 当前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1 交通区位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2 产业市场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3 历史文旅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4 南通特色小城镇样本的选择
        4.3.1 特色小城镇选择和分类原则
        4.3.2 交通区位型小城镇
        4.3.3 产业市场型小城镇
        4.3.4 历史文旅型小城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量化分析
    5.1 形态要素量化分析统计
        5.1.1 长江镇(沿长江港口)
        5.1.2 平潮镇(高铁新城)
        5.1.3 白蒲镇(高速公路通勤)
        5.1.4 三星镇(叠石桥家纺城——家纺小镇)
        5.1.5 吕四港镇(特色渔业——仙渔小镇)
        5.1.6 石港镇(特色农业——渔湾小镇)
        5.1.7 栟茶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六批)
        5.1.8 余东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
        5.1.9 余西村(二甲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六批)
    5.2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类型整理
        5.2.1 基础数据
        5.2.2 街道结构类型
        5.2.3 群组肌理类型
        5.2.4 建筑界面类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研究
    6.1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组合模式与生物基因
        6.1.1 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形态层级)——碱基
        6.1.2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类型编码)——脱氧核苷酸
        6.1.3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形态类型地图)——DNA
        6.1.4 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6.2 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及结构统计分析
        6.2.1 形态地图和形态链结构
        6.2.2 南通特色小城镇主要形态类型空间占比统计
        6.2.3 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键统计
    6.3 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的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分析
        6.3.1 交通区位型特色小城镇
        6.3.2 产业市场型特色小城镇
        6.3.3 历史文旅型特色小城镇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引导
    7.1 基于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理论
        7.1.1 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的意义
        7.1.2 特色小城镇的城市设计
        7.1.3 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城市设计方法
    7.2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表征
        7.2.1 尺度小
        7.2.2 密度低
        7.2.3 高度矮
        7.2.4 功能混合
        7.2.5 不稳定
        7.2.6 生态宜居
    7.3 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要素
        7.3.1 街道系统
        7.3.2 建筑群组
        7.3.3 城镇界面
    7.4 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城市设计
        7.4.1 交通区位型
        7.4.2 产业市场型
        7.4.3 历史文旅型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5)南通市家纺企业的出口困境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1.2.1 理论基础
        1.2.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创新点、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创新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第2章 南通市家纺产业对外贸易演变及现状研究
    2.1 南通市家纺产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2.2 南通市家纺产业对外贸易的现状
第3章 南通MY纺织公司发展现状及宏观环境分析
    3.1 MY公司内部状况分析
        3.1.1 MY公司的组织制度状况
        3.1.2 MY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
        3.1.3 MY公司的销售状况
        3.1.4 MY公司的生产状况
    3.2 MY公司微观环境分析
        3.2.1 MY公司分析
        3.2.2 供应商分析
        3.2.3 销售渠道分析
        3.2.4 顾客分析
        3.2.5 竞争对手分析
    3.3 MY公司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3.3.1 政治环境
        3.3.2 经济环境
        3.3.3 社会环境
        3.3.4 技术环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通MY纺织公司的发展困境
    4.1 MY公司开展出口贸易面临的困境
        4.1.1 行业内竞争加剧
        4.1.2 潜在进入者威胁加剧
        4.1.3 替代品威胁
        4.1.4 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
        4.1.5 客户议价能力较强
    4.2 MY公司发展困境的内部原因分析
        4.2.1 家族式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4.2.2 研发创新能力不足
        4.2.3 营销能力不足
        4.2.4 缺乏有知名度的自主品牌
        4.2.5 订单持续期较长
        4.2.6 缺乏供应链管理
    4.3 MY公司发展困境的外部原因分析
        4.3.1 市场较为集中
        4.3.2 不合理的竞争秩序
        4.3.3 外需低迷
        4.3.4 融资困难
        4.3.5 严苛的环保规定
        4.3.6 成本压力增加
        4.3.7 劳动力因素限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MY公司的发展战略选择建议
    5.1 MY公司的SWOT分析
    5.2 MY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5.2.1 战略目标
        5.2.2 竞争战略
        5.2.3 具体发展战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分析与行业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1.2.1 分析框架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数据说明
        1.4.1 数据来源
        1.4.2 数据处理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2.1.1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的缘起
        2.1.2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2.2 工业用地效益核算研究进展
        2.2.1 工业用地经济效益核算
        2.2.2 工业企业社会责任费用核算
        2.2.3 工业环境成本核算
    2.3 简要评述
第3章 概念辨析与基础理论
    3.1 相关概念辨析
        3.1.1 工业用地
        3.1.2 效益
        3.1.3 工业用地效益
        3.1.4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
        3.1.5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
    3.2 基础理论
        3.2.1 土地区位理论
        3.2.2 土地复合系统理论
        3.2.3 地租地价理论
        3.2.4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3.2.5 外部性理论
        3.2.6 工业生态学理论
    3.3 工业用地效益的特点与构成
        3.3.1 工业用地效益特点
        3.3.2 工业用地效益系统构成
第4章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4.1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原则与一般过程
        4.1.1 评价原则
        4.1.2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一般过程
    4.2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概述
        4.2.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2.3 评价体系确定
        4.2.4 评价指标初选
        4.2.5 评价指标说明与计算
        4.2.6 指标筛选
    4.3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指标权重定义及分类
        4.3.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4.3.3 指标权重确定
    4.4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方法评析与确定
        4.4.1 评价方法评析
        4.4.2 评价方法确定
第5章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方法探索
    5.1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的意义
        5.1.1 反映工业用地真实效益
        5.1.2 完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
        5.1.3 参与和环境有关的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
        5.1.4 对比验证评价结果
    5.2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的思路与方法
        5.2.1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技术难点
        5.2.2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基本思路
        5.2.3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方法
第6章 江苏省分行业工业用地效益评价与绿色效益核算
    6.1 江苏省工业用地的现状分析
        6.1.1 江苏省工业发展总体特点
        6.1.2 江苏省开发区与工业企业用地情况
        6.1.3 工业行业空间集聚情况
        6.1.4 江苏省工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江苏省分行业用地效益评价
        6.2.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6.2.2 单个评价指标分行业差异分析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江苏省分行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
        6.3.1 绿色效益核算基础数据处理
        6.3.2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结果
    6.4 两种分析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
        6.4.1 分析结果对比情况
        6.4.2 分析方法异同比较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和建议
        7.2.1 政府部门科学管理角度的对策建议
        7.2.2 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的对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7)行政生态视角下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原因及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 对“长三角北翼”概念的界定
        二、 对“次区域经济中心”概念的界定
        三、 行政生态学理论
        四、 政府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文献的收集情况
        二、 相关文献涉及的主要方面
    第四节 论文设计与基本框架
        一、 论文设计
        二、 基本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长三角北翼行政生态环境变迁概述
    第一节 长三角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一、 长三角核心16城的基本情况
        二、 长三角城市群的最新拓展
        三、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新格局初步形成
    第二节 长三角城市群北翼的形成与崛起
        一、 经济要素相对落后是长三角两翼失衡的主要表现
        二、 沟通网络的打通是长三角北翼形成的先决条件
        三、 自身特殊优势是长三角北翼快速崛起的必然
        四、 南通已具备在长三角北翼崛起中的“领头雁”地位
    第三节 长三角北翼行政生态环境现状
        一、 沟通网络客观条件成熟,区域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二、 特色发展取得成效,产业同构现象依然明显
        三、 南通发展异军突起,辐射带动作用暂未发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通建设次区域经济中心已具备的良好基础
    第一节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一、 综合经济实力持续跃升
        二、 在苏北八市中具有明显优势
        三、 合作载体建设如火如荼
    第二节 交通区位优势实现新突破
        一、 天然的区位优势
        二、 后发的交通优势
    第三节 城市发展良好基础已奠定
        一、 南通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
        二、 南通城市发展的现实基础
        三、 南通城市发展的有效保障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南通行政生态系统薄弱环节简析
    第一节 南通市行政生态薄弱环节分析
        一、 经济要素方面的薄弱环节分析
        二、 社会要素方面的薄弱环节分析
        三、 沟通网络方面的薄弱环节分析
    第二节 南通市政府管理的行政生态特质分析
        一、 异质性分析
        二、 形式主义分析
        三、 重叠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借鉴及南通下阶段目标设定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借鉴
        一、 上海浦东新区
        二、 日本东京湾经济圈
    第二节 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下阶段目标设定
        一、 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基本标准
        二、 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基本标志
        三、 南通建设北翼经济中心下阶段发展目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行政生态视角下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途径
    第一节 改善南通行政生态外部环境
        一、 经济要素方面:加快培育成熟的市场经济
        二、 社会要素方面:加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三、 沟通网络方面:构筑内外通达的区域网络
    第二节 完善南通政府组织自身建设
        一、 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
        二、 建立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第三节 发挥资源优势,坚持特色发展
        一、 发展特色海洋经济
        二、 发展特色港口经济
        三、 发展特色江海文化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学术成果

(8)南通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南通纺织服装业的历史与现状
    1.1 南通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优势
    1.2 南通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劣势
2 南通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2.1 主要升级类型及途径
    2.2 强化相关产业

(9)南通纺织服装产业转型的思路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南通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
2 南通纺织服装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普遍规模小,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2.2 企业技改与创新乏力,环境效益低下
    2.3 融资难依旧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2.4 品牌培育不力,产品附加值不高
3 南通纺织服装产业转型的思路及对策
    3.1 加快纺织产业集群建设及国际化发展
    3.2 多渠道增强研发能力,推进技术创新
    3.3 创新管理与营销,提高企业反应能力与盈利水平
    3.4 搭建纺织服装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3.5 政府加强引导与扶持
4 结语

(10)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LUCC内涵
2.2 LUCC研究综述
    2.2.1 国外LUCC研究
    2.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2.2.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 第三章 江苏滨海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区域位置与范围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象气候
    3.1.4 土壤植被
    3.1.5 水文水系
    3.1.6 自然资源
3.2 社会经济
    3.2.1 人口增长
    3.2.2 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章 江苏滨海LUCC的时空演变
4.1 数据与方法
    4.1.1 数据
    4.1.2 方法
4.2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4.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间变化特征
    4.3.1 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分析
    4.3.2 土地变化的幅度
    4.3.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速度
    4.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4.3.5 土地利用主要类型转移
4.4 江苏滨海LUCC空间格局分析
    4.4.1 多样性分析
    4.4.2 集中性分析
    4.4.3 区位意义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江苏滨海LUCC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5.1 自然因素
    5.1.1 海岸淤蚀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1.2 海平面上升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 人口因素
5.3 社会经济因素
    5.3.1 驱动因素筛选
    5.3.2 操作过程
    5.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5.4 政策因素
    5.4.1 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
    5.4.2 滩涂围垦
    5.4.3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
5.5 未来驱动力分析
    5.5.1 江苏沿海空间开发格局
    5.5.2 江苏沿海海洋产业发展
    5.5.3 江苏沿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5.6 小结 第六章 江苏滨海LUCC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6.1 对海岸线淤蚀影响
6.2 对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6.3 对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
6.4 生物多样性变化问题
6.5 水质变化问题
    6.5.1 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
    6.5.2 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分析
7.1 CLUE-S模型
    7.1.1 模型结构
    7.1.2 CLUE-S模型的支撑体系
    7.1.3 CLUE-S模型的参数文件
7.2 模拟步骤
7.3 情景模拟
    7.3.1 情景方案设定
    7.3.2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江苏滨海土地可持续利用
8.1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8.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选择
    8.2.1 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
    8.2.2 优化发展滨海农业
    8.2.3 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
    8.2.4 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致谢

四、南通市纺织产业发展方向与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的研究[D]. 黄海蓉.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2]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D]. 王子琪. 东华大学, 2021(01)
  • [3]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义[D]. 朱令. 苏州大学, 2020(02)
  • [4]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D]. 马程. 东南大学, 2019(02)
  • [5]南通市家纺企业的出口困境及发展战略研究[D]. 王婧. 湖南大学, 2018(01)
  • [6]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分析与行业差异研究[D]. 杨兴典.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行政生态视角下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路径研究[D]. 季晶晶. 苏州大学, 2016(02)
  • [8]南通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思考[J]. 张进武.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 [9]南通纺织服装产业转型的思路及对策[J]. 沈思远,陈建明.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1(02)
  • [10]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贺秋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南通纺织产业发展方向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