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先发优势还能持续多久?

温州的先发优势还能持续多久?

一、温州先发优势还能持续多久(论文文献综述)

赵阳成[1](2021)在《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乡村旅游资源、公共基础条件的改善和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山水田园自然景色风光和乡村文化习俗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在我国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当下我国旅游业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本文从慢旅游的角度出发,深入地分析了文成县发展乡村旅游目前所处的情况,来为今后慢旅游视角下的文成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策略并做铺垫,最终实现文成县乡村旅游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选择浙江省温州市南部山区的文成县乡村旅游来作为研究主体,利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梳理分析,并找到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的结果上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文成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笔者从文成县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介绍了当前慢旅游和乡村旅游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慢生活、慢旅游、乡村旅游的概念,慢旅游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最后介绍了国际慢城、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文成县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首先介绍了文成县的基础信息,包括地理方位、经济情况、气候条件、地质结构和旅游资源;其次介绍了文成县旅游目前的现状和玉壶国际慢城建设情况。第三章主要在慢旅游视角下,从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出发,使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介绍了文成县慢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找出文成县旅游开发与周边景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找到其旅游发展的合理路径,合理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和威胁,以促文成县慢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第四章是基于慢旅游视角下,通过SWOT对文成县慢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分别选取国内外乡村旅游与慢旅游发展的例子,分析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应如何发展。第五章是在慢旅游视角下,对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可行性的规划和建议。第六章是结论与期望。主要对本篇论文进行归纳总结,对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展望,并阐述本论文存在的不足。

苏彬[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刘志永[3](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戴欣余[4](2020)在《瓯绣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瓯绣,是中国五大刺绣之一,因地处瓯地温州而得名。瓯绣独特的绣制工艺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和地方特色。作为温州地区的地方性特色手工艺技术,瓯绣蕴含着丰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等,是历代温州人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珍贵的精神宝藏。但是,现如今各级对瓯绣的保护传承的情况不容乐观。瓯绣的传承发展面临着以下几点的困境:优秀瓯绣传承人和大师老龄化严重、缺乏优秀青年瓯绣传承继承人、瓯绣行业分布不集中,作品参差不齐、政府保护力度微弱、瓯绣知名度低微等这诸多的问题,导致瓯绣发展缓慢,甚至会导致瓯绣面临消失的危险,这应当引起专家与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放问卷、大师访谈、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当前温州瓯绣的保护和传承问题提出看法;第二步,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实地调研和走访知名瓯绣大师工作室,学习瓯绣传承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最后,再结合瓯绣在温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瓯绣传承与发展的一点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主要对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相关概念作了简要的阐述和说明。第二章:对温州瓯绣的自身进行研究,认识瓯绣特有的绣制特点和艺术特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了瓯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各类价值。第三章:认识瓯绣的起源,探究瓯绣传承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家庭生产为主要模式的刺绣时期、以作坊为生产单位的刺绣时期、以工厂生产为主要模式的的刺绣时期、以门面为个体单位的刺绣时期。第四章:联系实际,分别对瓯绣传承人、从业者和当地中小学生出发发放问卷调查,结合调查数据了解瓯绣传承现状;研究瓯绣在传承中所面临的问题。第五章:对瓯绣传承保护的促使建议。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挖掘瓯绣自身价值提高瓯绣知名度是瓯绣传承的基础;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是瓯绣产品实现经济转换的重要条件;建立政府主导的保护机制是瓯绣传承的重要保障;此外,还要促进多方参与建立瓯绣保护机制。

王慧[5](2020)在《农村家长教育参与的质性研究 ——基于三重资本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学界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日益关注,家长、家庭在孩子成长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日益体现出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家长教育参与能提高子女的学业成就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但有研究指出,相较于中上阶层家庭,底层家庭家长很少进行教育参与,参与也大多是也是低质量的,在农村底层家庭中更是如此。目前,针对“家长教育参与”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是借用量化研究工具,分析家长教育参与的阶层化、影响家长教育参与的因素、家长教育参与的效果等,较少以农村家长为主体、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结合农村家庭的各项资本来探讨影响家长教育参与观念与行为背后的逻辑与解释。基于此,本文以布迪厄的资本理论为指导,以家长参与能有效提高子女学业成就及促进其社会发展为前提,选择安徽省D镇一所农村初中为研究现场,选取10对学生及家长为主要研究对象,以D学校、相关教师等为辅助研究对象,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农村家长教育参与”这一主题进行资料收集,从农村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形成关于农村家长教育参与的认知及行动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的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家长不参与或者消极参与子女的教育首先是受经济资本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他们因经济条件不得不选择的周期性迁徙的家庭生活方式、挤压子女教育支出的农村核心和二胎的家庭结构以及“互联网+”时代对农村家长的负面冲击。其次,农村家长匮乏的文化资本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体现在:农村家长的客观化文化资本拥有量低、他们身体化文化资本的过时,以及这些因素导致的粗放型语言编码、不善言辞、暴力倾向和不太正确的思想观念等。最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双重缺乏造就了他们的社会资本网络很稀疏也很脆弱,使得农村家长及其子女在在家校交流时因过于顺从,被同化为陪考大军中的一员;而另一些社会资本强的农村家长,如果不是通过自身学识、突出贡献等公认优势和学校抵抗,多半会因不良教育参与使得学校对其和子女产生抵制,从而被提前淘汰出局。三重资本的匮乏犹如三座压在农村家长身上的大山,为缓解这一局面,需要乡镇府、学校和家长三方一起努力:当地政府不光要发展经济,更要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氛围;学校也要承担相应地职责,多创造家校交流机会,指导家长参与教育;作为主角的家长更要主动转变观念,为子女发展做好硬件和软件、观念和行动的双重准备。

陈瑶[6](2019)在《执着探寻与多维透视 ——林斤澜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中的人性书写》文中指出作为当代的重要作家,林斤澜自身经历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几个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他的创作也留下了当代文学历史变迁不同阶段的印记。这种双重“历史”叠加于身的特殊经验使得他对历史转折和社会转型中呈现的“人性”有着特殊的理解。“人性”也成为了他笔下恒定的主题。他的“人性”观察和书写既有人性的真、善、美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呈现,又有对人性“恶”之内外因的思考。除此之外,他还将人性的思考升华到形而上的层面,思考人生的谜与惑,他的人性书写也由此更深地洞悉了人性的奥秘与生命的玄妙。林斤澜在坚持作家自身主体性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集腋成裘的短篇小说世界,既在新时期呼应了人道主义和新启蒙思潮,同时也将“人性”这一主题贯穿他创作的始终。作家在作品中进入人物的日常生活世界,进行精细描摹,以敏锐的观察力、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彰显了“人性”的丰富与复杂。本文以人性书写为核心命题展开论述,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引言部分简要说明了选题缘由以及林斤澜短篇小说的研究现状。正文部分的五章围绕“从何而来”、“何种表现”和“如何表现”三个层次展开论述。首先,向前回溯作家“人性书写”的历史前缘,探讨“人性”这一主题在其小说创作中的“恒”与“变”。其次,中间三章对林斤澜笔下丰富、驳杂的人性书写进行梳理和阐发,探究作家以艺术之光让读者感受到的人性的良善美好,作家对人性阴暗与变异的洞察以及在形而上层面对人性之“惑”的思索。最后一章聚焦作家人性书写的艺术策略和艺术技巧。在论文的最后,结语部分则做了拓展性思考,林斤澜的创作并非只是一种“过去时的写作”,作家长期积淀的艺术经验,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和大胆突破对今天逐渐失去轰动效应的短篇小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语境中寻求新突破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付才辉[7](2018)在《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研究进展:工具与案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林毅夫教授不但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的新理论,还倡导"知成一体"的新学风。除了基础理论研究,新结构经济学在应用型研究层面也得到广泛的推进,相关议题涉及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工具及其应用案例。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工具研究从基本的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GIFF)模型向五类产业因势利导模型和新结构转型升级模型拓展并延伸到具体领域的新结构应用模型等。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研究覆盖了中国及其区域以及各个地方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民族地区与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与扶贫问题、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特定行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的转型升级、"一带一路’"与国别研究等现实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这些丰富多彩的应用研究不但有益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还可为智库研究提供借鉴。新结构经济学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得益于其将结构引入经济学之后的理论原创性和系统性,使其更适合具有结构多样性的现实。然而,目前的应用进展相对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潜力而言还只是冰山一角,需要继续深入推进。

刘风[8](2018)在《社会资本变迁中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基于广东省N区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我国30多年来的人口流动过程,亦是流动人口不断分化与融合的过程。在流动人口分化与融合过程中,社会资本成为支撑其不断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获得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的重要资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流动人口,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与发展情况,通过解析社会资本的变迁,来讨论流动人口从边缘到中心的迁移以及流动人口主体性地生成。在不同角度下,学者对社会资本做出不同解释,且论述的核心相似。即,社会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收益的一种资本形态。无论布迪厄提到的制度化的网络资源,还是科尔曼认为的人和人之间尚需偿还的关系,抑或是帕特南关注的信任、网络或规范要素,奥斯特罗姆强调的在互动模式中呈现的理解、期望、共享知识、规范和规则,又或者是福山论述的有助于个体间可说明的、相互合作的非正式规范,这些解释视角意涵了社会资本两个重要的类型:制度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络资源。这两类资源为个体或社会在获得价值或收益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讲,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和制度资源可作为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实现社会融合的重要资本——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流动人口的社会流动行动中得以变迁,成为当今研究我国人口迁移的重要理论视角之一。本文将个体置于制度背景以及社会关系网络中,考察制度与社会关系网络对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与发展的具体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资本是流动人口从社会关系网络和制度环境中所可能获得的各类关系资源和制度资源。那么,在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把流动人口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称为关系资本,把流动人口的制度资源称作制度资本,以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这两个社会资本类型为主要分析理路,将流动人口自身携带的或者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获得的社会资本分为制度资本和关系资本两类。制度资本主要涵盖了从宏观到微观、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制度资源,例如户籍制度及其派生出来的相关政策规范、地方政策以及创新性规则等;关系资本则主要意涵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内部到外部、由非专业到专业的社会关系网络,例如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以及与社会组织建立起来的具有成员资格的组织关系。鉴于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分属于以国家为中心和以个体为中心的两个不同层面的主体,二者之间通过一定的要素才能发生联系,产生互动关系,于是在二者之间引入行动视角,建立一个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互为型塑的分析框架,继而从行动者的行动出发,借由“过程——事件”的分析逻辑,以广东省N区为分析场域,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处于社会边缘空间的流动人口是如何利用各类社会资本,实现自我的主体性,进而完成比较华丽的转型。从制度资本的视角来看,对于流动人口而言,他们没有掌握更多地权力,也不是制度的设计者或者具体的政策法规的执行者,他们是在现代社会从事生产、尝试生活、试图发展的群体。他们有的居于底层,有的游走于边缘,有的向上迁移,有的成为群体中的精英。流动人口各式各样的状态,源于他们在一个规则明确的社会中生产、生活与发展,现有的宏观制度不断阻隔着其获得与流入地居民同等的社会对待,致使他们采取多样化的行动去争取权益。比如,流动人口通过钻制度或者政策法规的漏洞获得一定的利益。那么,从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角度来看,流动人口需要一个相对健全的法治环境、具有明确规则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通俗来讲,他们需要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或者在当下的社会中暂时不能实现,流动人口则会使用自己认为可行的、有效的办法去谋取利益。也就是说,如若有比较明确的、合理的制度资源能够支持流动人口实现其目标,因流动人口而产生社会问题的发生率则会相应递减,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创造的价值则会更大。宏观的二元户籍制度是阻碍流动人口实现最优社会融合的重要制度性原因,其产生的影响深远且力度大,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央权力不断下放给地方,制度改革被逐渐提上日程,地方政府尤其是处于改革前沿、敢于创新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先后出台一系列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政策,创新各项有利于流动人口社会参与的规则。制度政策环境从约束到开放的转变,为制度资本的变迁、制度资本的整合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从而也为流动人口在规范的制度资本环境中,创造和投资各类关系资本提供了可能性。从关系资本的视角来看,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最重要的社会资本。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增加了流动人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流动的勇气,为流动人口进入完全陌生的社会搭建熟人圈子的桥梁,让流动人口能够获得相对具有安全感的社会环境。毋庸置疑,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流动人口维持人情、面子的关键关系网络,为促使其进入流入地的落脚区打下基础。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社会规则不断解构原本牢固的熟人圈子时,具有传统社会特征的人情、面子以及各类由此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都被揭开面纱,露出其中的无力感和困顿,新的社会关系网络被需要。因为只有重新建构适应现代社会特征的关系网络,才能实现流动人口较为长远的目标以及扞卫更为重要的、多元的权益。于是,业缘关系、社会组织为载体的组织关系纷纷登场,并显示出更多的优势,帮助流动人口从无力感和困顿中走出。业缘关系与组织关系突出了流动人口工具理性选择的特点,为流动人口的合理性流动以及获得身份认同与向上流动的机会提供了更加稳固且丰富的关系资源,增加了流动人口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新的、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关系资本引领下,流动人口得以创造更多财富,获得更多权益,实现向上流动,逐渐摆脱边缘性地位,完善主体性意识,完成社会融合。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其关系资本与制度资本是互为型塑的。制度资本离不开关系资本,关系资本也必须在制度资本的制约下才能发挥其最大功能。故而,关系资本与制度资本只有在相互影响中,才会发挥最优的效果。行动是连接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的内在逻辑链条:流动人口通过行动来表达自身的需求,促使政府与社会发挥制度资本的正面效应;政府与社会通过行动来推动各项制度资源的合理化,确保流动人口可以搭建更多具有工具理性特点的社会关系网络,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互为型塑的过程,完成了流动人口与现代社会及现代社会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换与合作,实现了不同主体间的社会融合,反过来又推动了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变迁、加快实现流动人口的主体性生成目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旨在强调:第一,社会资本变迁的过程,即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主要是因为社会资本逐渐发挥积极的效应,推动着流动人口不断表达自身的需求,激发流动人口从“外围”意识向“内核”意识转变,主动性和能动性逐渐提高;第二,制度资本和关系资本作为社会资本的两个主要类型,二者具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消极效应阻碍着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积极效应推动着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现代化、城镇化改变了现代社会固有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出现倒挂、社会分层逐渐调整,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环境的转变,促使制度资本和关系资本的消极效应日渐式微,转而发挥更多积极效应,从而推动流动人口获取更多权益。第三,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相互依赖,单方面的资本功能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也不能解决流动人口所有的社会问题,只有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第四,行动要素不可忽视,其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产生的能量较大。行动主体之间只有通过不断地互动、交往,才能够表达最真实的意愿,获得最精准的信息,从而规划最合理的制度,搭建最有效的关系网络。行动对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这两种社会资本类型具有粘合性效应。总的来说,社会资本的变迁过程是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由被排斥到融合的过程逻辑,投资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在融合过程中的主体性生成具有前瞻性意义。

吴越菲[9](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林胜[10](2016)在《侨乡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起因、表现和影响 ——以福州市为例》文中指出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国际移民已经可以突破疆域和民族国家的限制,在输入国和输出国建立起一种跨越地理条件限制的社会空间的联系,甚至有的移民直接以循环流动于国与国之间作为自己移民生活的常态。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并兴起的跨国主义理论和循环迁移理论对这些新现象做了诠释。然而,就跨国主义理论来说,虽然已经有许多中国的学者尝试对这一理论进行介绍和引进工作,但是就跨国主义理论展开实证的调查和研究的着述相对较少,而且这些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精英移民”,针对福州国际移民(主要是“非精英移民”)所展开的研究就更显弥足珍贵。而循环迁移理论目前在国内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只有少数的几位学者对其进行介绍和引进工作。尽管在这些学者的努力下,国内对循环迁移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这些研究还只是将循环迁移的理论用于国内移民的研究,对于国际移民的研究目前仍显得较为薄弱。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本项研究以中国着名的侨乡福州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田野调查和典型个案等研究方法,试图揭示侨乡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所产生的原因、表现以及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有:第一,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而导致的跨国社会空间的形成。跨国联系的表现内容丰富,本项研究从跨国家庭、跨国抚养和跨国经营三个方面来对跨国联系的表现内容进行论述。在跨国空间的背景下,人们是能够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建立起他们的家庭、培养他们的后代、甚至经营他们的产业:就跨国家庭来说,该研究说明“家”其实可以不仅仅丁栖居于一个地方;对于子女的跨国抚养也体现了国际移民与众不同的地域观;国际移民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拘泥一个地域的经营观转向跨越国界,在两国或多国之间游离并寻找创业机会。第二,国际移民跨国社会空间有其产生的社会结构因素。首先,家庭不仅是国际移民作出移民决策的核算单位,而且还是其移民决定的落脚点。所以在家庭纽带的作用下,移民不可能是一去而不复返,而是在迁出后仍保持着和输出地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就现代技术革命后的社会背景来说,新的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通勤手段的便捷显然缩短了输出国和输入国在空间和情感上的距离。第三,国际移民在异国的融入度不高也是导致其寻求跨国联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中国族群的心理和文化特征也促使了跨国空间的形成。中国族群是一个离散族群,对于故土的依恋与忠诚深深扎根于群体的意识之中。中国族群的“孝道”观和“光宗耀祖”思想让其具有更强的回乡情结。第五,国家的力量是影响跨国社会空间的重要因素。国家会通常再定义其权力的边界来对海外的移民或海外的离散社会行使权力。第三,国际移民流迁方式的转变及其带来的影响。从流迁方式来说,国际移民已经不再是“固守”于某地(输出国或输入国),而是去地域化的。这种去地域化有两种的表现:一种是移民虽然迁入移民国,但其关注的焦点、依赖的主要力量、甚至是以后的归宿还是其祖籍国。第二种表现就是国际移民通过定期的、有序的回到祖籍国来再融入到原迁出地的生活,经常在两国或多国行走,而没有长驻一地成为移入国的永久移民。新的流迁方式也给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影响。针对前人研究中较少关注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两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来论证国际移民跨国联系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总之,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应该引起我国政府的足够重视。政府要制定更加灵活和开放的促进人口跨国流动的移民政策来吸引中国国际移民为其母国服务,同时注意防范国际移民跨国联系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温州先发优势还能持续多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州先发优势还能持续多久(论文提纲范文)

(1)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实地考察法
        (四)SWOT分析法
    四、相关概念
        (一)慢生活的概念
        (二)慢旅游的概念
        (三)乡村旅游的概念
        (四)慢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五、相关理论
        (一)国际慢城理论
        (二)休闲旅游理论
        (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章 、文成县旅游发展概况
    一、文成县旅游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社会经济
        (三)气候条件
        (四)地质构造
        (五)旅游资源
    二、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二)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三、慢城建设现状
第三章 、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问卷设计及分析方法
    二、问卷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
        (一)数据统计
        (二)统计分析结果
    三、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旅游核心物较为缺乏
        (二)旅游产业投入资金不足
        (三)交通及旅游配套设施落后
        (四)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旅游开发各方关系难以均衡
    四、文成县旅游开发竞争与合作分析
第四章 、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典型案例分析
    一、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一)区位交通优势
        (二)资源环境优势
        (三)后发优势
    二、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
        (一)资源分布离散
        (二)基础设施滞后
        (三)地质灾害隐患
    三、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
        (一)各级政府重视
        (二)公建设施条件改善
        (三)“慢”理念的普及
    四、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挑战
        (一)与周边旅游区的竞争
        (二)景区开发面临不同对象的压力
    五、基于慢旅游视角下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
        (一)法国贝弗龙小镇
        (二)江苏南京高淳桠溪镇
        (三)启示
    六、小结
第五章 、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政府管理
        (一)成立慢旅游与乡村旅游领导小组
        (二)明确旅游发展目标及规划
        (三)设置全方位招商引资平台
        (四)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
    二、深度挖掘景区资源
        (一)创新景区旅游模式
        (二)加快慢旅游线路开发
        (三)集中重点景区的建设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一)推进旅游交通全覆盖
        (二)推进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全覆盖
        (三)推进智慧旅游功能全覆盖
        (四)推进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覆盖
    四、以“慢”为抓手,发展多种类型乡村旅游
        (一)发展观光乡村旅游
        (二)发展体育乡村旅游
        (三)发展文化乡村旅游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调查问卷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4)瓯绣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2.1 学术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非物质文化遗产
        1.5.2 刺绣
        1.5.3 瓯绣
        1.5.4 传承人
第二章 温州瓯绣的艺术特征及其价值
    2.1 瓯绣的绣制特点
    2.2 瓯绣的艺术特征
    2.3 瓯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2.3.1 经济价值
        2.3.2 学术价值
        2.3.3 精神价值
        2.3.4 艺术价值
第三章 瓯绣的发展与传承模式
    3.1 瓯绣的起源
    3.2 瓯绣发展的几个阶段
        3.2.1 家庭生产时期
        3.2.2 小作坊时期
        3.2.3 瓯绣工厂化时期
        3.2.4 门店时期
    3.3 瓯绣传承的主要模式
第四章 温州瓯绣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
    4.1 温州瓯绣传承现状调查
        4.1.1 瓯绣传承人调查
        4.1.2 瓯绣从业者调查
        4.1.3 当地中小学生学习意愿调查
    4.2 温州瓯绣传承现状调查研究
        4.2.1 瓯绣传承方式的变迁
        4.2.2 瓯绣传承机制的没落
    4.3 温州瓯绣传承面临的困境
        4.3.1 瓯绣传承方式的局限性
        4.3.2 瓯绣传承后继乏人
        4.3.3 瓯绣消费渠道单一
        4.3.4 公众认知度低
第五章 瓯绣保护传承的措施建议
    5.1 深挖瓯绣自身价值,提升瓯绣知名度
    5.2 构建完善的市场机制
    5.3 建立政府主导的瓯绣保护机制
    5.4 多方公众参与瓯绣保护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陶山绣女采访总结
附录2 瓯绣传承现状调査问卷(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
附录3 瓯绣传承现状调査问卷(从业者)
附录4 瓯绣发展现状调査问卷(中小学生)
致谢

(5)农村家长教育参与的质性研究 ——基于三重资本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对农村教育的关注
        (二)研究者的自身经历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农村家长的研究
        (二)关于家长参与的研究
        (三)关于家长参与与资本的研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六、研究过程
        (一)确定调研地点,进入研究现场
        (二)收集研究资料,退出研究现场
第一章 研究现场素描
    一、D镇社会背景
        (一)地理位置
        (二)社会概况
    二、D初中基本情况
        (一)学校位置及其设施
        (二)学校师资及升学率
        (三)学生及家长的情况
    三、研究对象介绍
        (一)“早当家”的孩子们
        (二)陪读大军中的家庭
第二章 经济资本制约日常生活安排
    一、周期性迁徙的家庭生活方式
        (一)工作日:农村家长单独往返
        (二)双休日:全家定时定点往返
        (三)寒暑假:农村家庭短暂团聚
    二、“核心+二胎”的家庭结构
        (一)从家族到家庭的转变
        (二)从独生到二胎的“挤压”
    三、互联网发展中的教育行为
        (一)互联网教育中的农村盲区
        (二)互联网冲击下的教育陪伴
    四、经济资本短缺制约教育参与
        (一)最直接的制约:缺钱
        (二)生活方式影响教育参与
        (三)家庭结构影响教育参与
        (四)互联网影响教育参与
    五、小结
第三章 文化资本制约亲子交流
    一、简单朴素的粗放型语言编码
        (一)农村学生的语言编码
        (二)农村家长的语言编码
    二、沉默寡言的亲子交流形式
        (一)惜字如金的沉默互动
        (二)诉诸暴力语言的无奈
    三、文化资本匮乏制约教育参与
        (一)客观化文化资本拥有量
        (二)家长的身体化文化资本
    四、小结
第四章 社会资本制约家校交流
    一、常规家校交流活动
        (一)基本家校交流活动
        (二)第一届家长开放日
    二、家校交流中的消极参与
        (一)顺从与同化
        (二)抵制与淘汰
    三、社会资本强弱制约教育参与
    四、小结
第五章 关于农村家长教育参与的反思与建议
    一、家长参与与三重资本的关系
        (一)家长参与的应然与实然
        (二)资本之间的矛盾与联合
    二、农村家长不良教育参与的影响
        (一)对子女:成长缺少家庭支持
        (二)对学校:教育缺少合作伙伴
        (三)对自己:角色完成度较欠缺
    三、改善农村家长教育参与观念与行动的建议
        (一)乡镇政府:发展经济,提高村民经济资本
        (二)农村学校:扎根乡土,创新家校交流方式
        (三)农村家长:转变观念,增强自身文化资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执着探寻与多维透视 ——林斤澜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中的人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性书写的“恒”与“变”
    第一节 “归来者”与时代之声的共鸣
    第二节 人性书写的前奏: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
    第三节 生活与艺术的交响
        1.3.1 人生浮沉皆入文
        1.3.2 点滴熏陶谱心曲
第二章 人性的赞美诗——美与善
    第一节 性:被压抑的本真
    第二节 “皮市”:向阳而生的韧性
    第三节 自我:寻找回来的世界
第三章 人性的咏叹调——丑与恶
    第一节 过往之伤——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第二节 现实之殇——生命不可承受之痛
第四章 人性的“灵魂乐”——思与惑
    第一节 生命迷思
        4.1.1 “生存”与“生活”
        4.1.2 “恒常”与“无常”
    第二节 “谈玄”与“说惑”
第五章 勘测人性的“写法”
    第一节 “雾气满天”的写作策略
        5.1.1 浑浊原态
        5.1.2 意在言外
        5.1.3 立象尽意
    第二节 “印象派”的“变形记”
        5.2.1 疯癫隐喻
        5.2.2 人兽同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社会资本变迁中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基于广东省N区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研究的缘起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社会关系网络及人口迁移研究
        二、制度视角下的人口流动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个案概观
        一、研究思路及拓展
        二、个案概观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资本:一个多元的理论视角
        二、社会资本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阐释
        一、制度资本:具有“制度”属性的社会资本
        二、关系资本:呈现“关系”属性的社会资本
        三、关系资本和制度资本的内在关联
    第三节 制度资本、关系资本的相互作用:一个理论分析的框架
        一、在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之间:行动视角的引入
        二、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互为形塑:一个综合性的解释框架
第三章 社会资本内卷化:流动人口的边缘境遇
    第一节 户籍制度及其派生制度:流动人口安居他乡的阻碍
        一、户籍制度及其派生制度释义
        二、户籍制度及其派生制度的“追阻”:N区流动人口面对的结构性壁垒
        三、“月是故乡明”:在陌生人社区的无着落感
    第二节 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流动人口“远走”他乡的内部依靠
        一、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内涵解析
        二、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进城”:N区流动人口的关系网络实践
        三、抱团发展:把“他乡”作“故乡”
    第三节 表达性行动缺失:边缘化社会空间的生成
        一、社会排斥与流动人口边缘化
        二、边缘化社会空间的生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社会资本去内卷化:流动人口的分化
    第一节 地方政策:流动人口逐步被接纳的制度性支撑
        一、地方政策的扩展意义
        二、地方政策的“补位”:N区流动人口获得制度性保障
        三、地方政策的合理性支持
    第二节 业缘关系:流动人口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的选择
        一、业缘关系的建构过程
        二、业缘关系“扎寨”:N区流动人口的社会行动
        三、业缘关系与流动人口的工具理性选择
    第三节 表达性行动重构:流动人口分化的样态
        一、流动人口群体分化的类别
        二、流动人口群体分化的可及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社会资本拓展:流动人口的融合
    第一节 创新性规则: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推力
        一、创新性规则的重要性
        二、创新性规则“登场”:N区流动人口的适应性调整
    第二节 组织关系: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专业服务网络
        一、组织关系的专业化发展
        二、组织关系“助力”:N区社会组织与流动人口的互动
    第三节 工具性交换:流动人口的融合形态
        一、流动人口的工具性交换行动
        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最优形态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社会资本整合:流动人口主体性生成
    第一节 制度资本的整合:流动人口主体性的制度书写
        一、从国家到社会:完善人口流动的相关制度
        二、从传统到现代:跨社会结构融合
    第二节 关系资本的整合:流动人口主体性的关系叙事
        一、从内部“他者”变成局内人
        二、从边缘到中心:跨地域类型适应
    第三节 合作互惠:流动人口主体性的生成理路
        一、双向互动与主体性生成
        二、共同在场与主体性生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社会资本变迁的行动逻辑
        一、表达:社会资本变迁的前置条件
        二、交换:社会资本变迁的关键要素
        三、合作:社会资本变迁的终极推力
    第二节 投资社会资本的路径与重要意义
        一、投资社会资本的路径
        二、投资社会资本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三) 研究意义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农业转移人口
        (二) 市民化
        (三) 选择性市民化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 理论视角
        (二) 研究框架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三、未尽的探索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附录三: 访谈大纲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后记

(10)侨乡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起因、表现和影响 ——以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2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0.2.1 概念界定
        0.2.2 研究方法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0.3.1 研究内容
        0.3.2 技术路线
    0.4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国际移民研究综述
        1.1.1 移民原因的研究
        1.1.2 移民过程的研究
        1.1.3 移民影响的研究
    1.2 侨乡国际移民研究综述
        1.2.1 移民原因的研究
        1.2.2 移民过程的研究
        1.2.3 移民影响的研究
    1.3 小结
第二章 国际移民理论的回顾
    2.1 推拉理论
    2.2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2.3 新移民经济学理论
    2.4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2.5 世界体系理论
    2.6 社会网络理论
    2.7 跨国主义理论
    2.8 循环流动理论
        2.8.1 循环流动的概念界定
        2.8.2 循环流动理论和以前国际移民理论的关系
        2.8.3 循环流动的形成机制
第三章 福州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及其起因
    3.1 福州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
        3.1.1 福州国际移民的概述
        3.1.2 福州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
    3.2 福州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起因
        3.2.1 移民是一种家庭策略
        3.2.2 新的信息通迅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交通的便捷
        3.2.3 移民在异国融入度不高
        3.2.4 中国族群的特性
        3.2.5 中国政府对海外移民关系的重视
第四章 福州国际移民中的跨国联系(1):跨国家庭
    4.1 跨国家庭的界定和该研究分析的框架
    4.2 福州国际移民的婚姻的缔结及其特征
        4.2.1 婚姻的缔结方式
        4.2.2 婚姻的特点
    4.3 跨国家庭的纽带
        4.3.1 国际移民的回流
        4.3.2 电话、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通讯手段
        4.3.3 礼物
        4.3.4 侨汇
    4.4 跨国家庭对传统家庭的挑战
        4.4.1 挑战传统的妻子角色
        4.4.2 挑战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对子女的抚养
        4.4.3 挑战夫妻的忠贞观
    4.5 小结
第五章 福州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2):跨国抚养
    5.1 跨国抚养的界定和该研究分析的框架
    5.2 福州国际移民跨国抚养的概况
    5.3 福州国际移民跨国抚养的动机
        5.3.1 经济方面的动机
        5.3.2 文化方面的动机
        5.3.3 社会方面的动机
    5.4 福州国际移民跨国抚养减少的趋势及其原因
        5.4.1 跨国抚养减少的趋势
        5.4.2 跨国抚养减少的原因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福州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3):跨国经营
    6.1 跨国经营的界定和该研究分析的框架
    6.2 跨国经营的区位特征
    6.3 研究对象区的概况
        6.3.1 福清J地与A国的基本状况
        6.3.2 LZ跨国经营形成过程
    6.4 跨国经营形成的机制
        6.4.1 跨国经营者的个人特征
        6.4.2 输出国中国的条件
        6.4.3 输入国A国的条件
    6.5 小结
第七章 福州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积极影响:以输出地社会公共管理为例
    7.1 引言
    7.2 研究区域的概况
        7.2.1 C村介绍
        7.2.2 G炼油厂事件
    7.3 国际移民输出地社会公共管理的要素
        7.3.1 积极扞卫自身公民权益的村民
        7.3.2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平台:民间组织
        7.3.3 塑造公共舆论的新闻媒体
        7.3.4 情系桑梓的国际移民
    7.4 国际移民跨国联系在该事件起到的主导作用
    7.5 小结
第八章 福州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消极影响:以华人遇袭为例
    8.1 引言
    8.2 福州国际移民遇袭的一般原因
    8.3 福州国际移民遇袭与跨国联系
    8.4 从跨国联系的角度看如何避免这些消极影响
第九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启示
    9.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1 对侨乡出国人员的问卷
附录2 福清人创办的知名企业详细列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温州先发优势还能持续多久(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旅游视角下文成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赵阳成.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4]瓯绣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D]. 戴欣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农村家长教育参与的质性研究 ——基于三重资本的视角[D]. 王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执着探寻与多维透视 ——林斤澜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中的人性书写[D]. 陈瑶. 武汉大学, 2019(06)
  • [7]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研究进展:工具与案例[J]. 付才辉.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8(01)
  • [8]社会资本变迁中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基于广东省N区的实地调查[D]. 刘风.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10]侨乡国际移民跨国联系的起因、表现和影响 ——以福州市为例[D]. 林胜.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温州的先发优势还能持续多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