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炭黑在负极配方中的应用

浅谈炭黑在负极配方中的应用

一、谈炭黑在负极配方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初晴[1](2020)在《补强性填料在NR/NBR并用胶中偏析行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工作通过改变填料用量和橡胶并用比,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介电松弛频谱仪、电子拉力机等表征测试手段,分别研究了白炭黑、碳纳米管和炭黑等补强性填料在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并用胶中的偏析行为,并考察了填料偏析对NR/NBR并用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加入第三组分丁苯橡胶(SBR)对炭黑在NR/NBR/(SBR)并用胶中偏析行为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填料在同种并用胶中(NR/NBR)具有不同的偏析规律。白炭黑在NR/NBR并用硫化胶中易偏析于天然橡胶相,偏析比例几乎不受填料用量的影响,但随着橡胶并用比的变化形成不同的介观结构。在NR/NBR为25/75的并用胶中,白炭黑偏析于NR相,两者共同形成团聚结构;在NR/NBR为50/50的并用胶中,白炭黑偏析于NR相,二者共同组成带状结构;在NR/NBR为75/25的并用胶中,白炭黑在NR相中均匀分散。对于NR/NBR为25/75的并用胶体系而言,Payne效应最强(白炭黑20phr-40phr),增强效果最低,拉断伸长率和拉伸强度最低;NR/NBR为75/25的并用胶体系Payne效应最弱,增强效果最好(白炭黑40phr时),拉断伸长率和拉伸应力-应变滞后损失(白炭黑40phr时)均最大。碳纳米管在NR/NBR并用胶中的偏析行为主要受橡胶并用比的影响。并用橡胶中天然橡胶含量为10phr、30phr、50phr时,碳纳米管更易分布于NBR相中,并呈现团聚卷曲分布状态;天然橡胶含量为70phr、90phr时,受丁腈橡胶相域尺度的限制,CNT跨越NBR和NR两相,且与天然橡胶的分子链形成缠结结构,据此提出“岛相共补强结构”模型。随着NR/NBR并用胶中天然橡胶相含量的增加,其硫化胶的Payne效应、低频电导率值、拉伸应力-应变滞后损失、拉断伸长率和拉伸强度等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在NR/NBR并用胶中加入丁苯橡胶(SBR)明显影响了炭黑的偏析行为及其硫化胶性能。加入SBR后,原本偏析于NBR相中的部分炭黑聚集体分布到丁苯橡胶相中,使得丁腈橡胶相中炭黑的相对含量减少。与NR/NBR并用胶体系相比,NR/NBR/(SBR)并用胶体系的Payne效应降低、低频电导率减小,并同时增大了体系的拉断伸长率和拉伸强度。

南非[2](2020)在《等离子热致剥离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文中提出石墨烯具备优良的热、力、光、电学性能,在电子学、生物医学与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不同领域的应用对石墨烯质量、成本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因此石墨烯制备发展出了多种制备方法,且改良的或者新的制备方法仍在涌现。现今,比较成熟的制备方法有SiC表面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氧化还原法,剥离法等。其中,SiC表面外延生长法可制备大面积结构完整缺陷少的石墨烯,但该法制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制备同样面临工艺复杂与成本高的问题;氧化还原法虽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然而该法制备的石墨烯结构破坏严重,品质较低,对环境污染大;剥离法制备出的石墨烯缺陷少,主要问题是产量低,难以实现工业化制备,目前有研究表明将几种剥离工艺结合可以提升石墨烯产量,这为优化剥离法制备石墨烯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所作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结果如下:首先对剥离法中的关键步骤—插层和剥离进行探究。摒弃以往繁琐复杂,环境不友好的化学插层,选择碳酸氢铵作为插层剂以物理的方法进行插层。通过超声与搅拌方式使碳酸氢铵混入石墨类材料层间,最后在高温炉中加热剥离。XRD数据与SEM以及TGA数据显示,石墨类材料氧化度越高,层间距越大,碳酸氢铵在层间距大的石墨类材料中插层越明显;IR数据表明,碳酸氢铵进入石墨材料层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是通过物理途径进行插层。石墨插层化合物在加热剥离后,BET数据显示GO比表面积增加最多,NG增加最少,这说明GO的剥离效果最好;但是在剥离之后,GO高温处理后其结晶度很差,而EG高温处理后石墨结构变化小,因此,EG是较为适合插层剥离的石墨类材料。前期工作显示碳酸氢铵易与氧化程度较高的石墨类材料结合,很难进入天然石墨层间。为了将碳酸氢铵这种插层剂引入天然石墨间,设计将三聚氰胺和碳酸氢铵作为复合插层剂,通过球磨的方式提供机械力激活,使三聚氰胺和碳酸氢铵插入到石墨层间,然后在高温炉内加热使碳酸氢铵发生相变,提供膨胀力进而剥离出石墨烯。通过对石墨烯形貌观察发现,加热剥离后石墨状态整体偏于松散破碎,可以观察到很多层数较薄的石墨薄片。接着设计搭建等离子体热激励装置,作为剥离步骤的热源,研究等离子体作为热源对于剥离制备石墨烯的影响,这里同样使用三聚氰胺和碳酸氢铵作为复合插层剂,球磨提供机械力激活。测试数据显示,电极到石墨材料距离的最佳距离在4-6mm,电弧产生的束斑是一个直径0.122mm的近似圆,其光晕部分直径为0.317mm。通过对等离子环境参数研究,构建了等离子发生环境参数,脉冲占空比90%时等离子体能流密度q=718955.93(w/m2)。通过对石墨烯形貌观察发现,在等离子剥离后石墨可以观察到很多层数较薄的石墨薄片。最后,使用以石墨烯为主的碳纳米材料复合而成的碳纳米预分散母胶粒作为功能性改善添加剂,改善橡胶材料导热性能和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通过控制碳纳米预分散母胶粒在氢化丁腈橡胶配方中的添加量,研究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以及动态力学性能等性能变化。随着碳纳米预分散母胶粒的添加,100%定伸应力不断升高,拉伸强度、伸长率、撕裂强度等性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添加15质量份碳纳米预分散母胶粒时,橡胶塑性性能达到峰值。碳纳米预分散母胶粒的引入能够提升氢化丁腈橡胶高温力学性能,添加15质量份碳纳米预分散母胶粒时,在150℃下拉伸强度、伸长率、撕裂强度相比原配方分别提升31%、18%、50%,永久变形降低4%,100℃导热系数提升32%,150℃导热系数提升19%。

杨舜宇[3](2020)在《有机锌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锌能改善橡胶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和硫化特性。本文制备了结构不同的脂肪酸锌,研究脂肪酸锌的分子结构对NR加工流动性能、硫化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并将脂肪酸锌与有机醇锌并用,研究有机锌并用对NR硫化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采用脂肪酸和氧化锌通过熔融法制备月桂酸锌、豆蔻酸锌、棕榈酸锌、硬脂酸锌和油酸锌,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和分析了产物的分子结构、相转变、晶体结构和晶体形态等,表明成功制备脂肪酸锌。研究表明,饱和脂肪酸锌链长增加,晶体层间距和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月桂酸锌结晶相疏松,油酸锌晶体尺寸较小。对比了饱和硬脂酸锌与不饱和油酸锌用量对NR性能的影响,然后研究了饱和脂肪酸锌的链长对N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锌提高胶料的交联密度和力学性能,油酸锌降低胶料门尼粘度,提高填料分散性。饱和脂肪酸锌链长减短,加工流动性能和填料分散性能改善,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差异不明显。通过SEM、DSC、RPA和硫变仪表征了月桂酸锌、硬脂酸锌和油酸锌在NR中的相容性和硫化活性。月桂酸锌由于结晶相疏松,分子间范德华力小,在NR中的结晶度最低,与橡胶相容性好。SEM测试表明油酸锌与NR基体呈现微观相分离。硫变仪和DSC测试表明,由于硬脂酸锌分子间范德华力高,Zn的电子云密度大,与橡胶的相容性较低,所以其硫化活性低于月桂酸锌。另外,甘油锌的硫化活性明显高于脂肪酸锌。研究了甘油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NR性能的影响。XPS测试表明,甘油锌中Zn的外层电子云密度低于月桂酸锌,而且Zn的空间位阻小。采用甘油锌硫化的胶料tc10、tc90短,交联密度高,但抗硫化返原性能较差。与月桂酸锌并用后,Ozawa和Kissinger硫化活化能均升高,抗硫化返原性能明显增强。同时,胶料的加工流动性和填料分散性改善,耐磨性提高,滚动阻力降低。甘油锌与月桂酸锌并用有效降低了胶料中的锌用量。最后研究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NR性能的影响。XPS测试表明,乙酰丙酮锌中Zn外层电子云密度高,而且Zn的空间位阻大,硫化活性低。季戊四醇锌具有较高的硫化活性。但当两者单独作为硫化活性剂,胶料的抗硫化返原性能较差。与月桂酸锌并用后,改善了抗硫化返原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同时明显降低了锌用量。

王丽丽[4](2019)在《石墨烯在天然胶乳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石墨烯自问世以来备受国内外研究者们的青睐,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但其在胶乳中的应用还未得到详细系统的研究。由于在乳胶制品中天然胶乳应用最广,所以探究石墨烯在天然胶乳中的应用对胶乳行业的发展和石墨烯应用领域的拓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首先探究了石墨烯水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工艺,然后研究了天然胶乳胶凝与成膜的工艺条件,继而在天然胶乳最佳成膜条件的基础上添加石墨烯水分散体,探究石墨烯对天然胶乳各方面性能的影响。论文研究了石墨烯水分散体制备时,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比例、研磨时间、高速分散机转速及水分散体浓度等方面对制备出的水分散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NF与石墨烯的用量比为1:1时,分散体粘度低、粒径小;高速分散机转速为15000 r/min,研磨时间为60 min,分散体浓度为2.5%时,制得的石墨烯水分散体稳定,粒径最小。研究了玻璃模型直浸法胶凝成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胶乳固含量的增加会使胶乳成膜厚度逐渐增加,二者成正比关系。胶乳温度为25℃,模型温度为45℃-50℃,浸渍时间为30s时,直浸法制得的天然胶乳膜厚度均匀性最好。研究了稳定剂KOH的用量对直浸法胶凝成膜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稳定剂KOH用量的增加,天然胶乳的粘度逐渐降低,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增大,但粒径随着稳定剂用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预硫化胶乳成膜厚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0.20.3份时有最小值;硫化胶膜的交联密度、拉伸强度随KOH用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硫化胶膜的拉断伸长率、水抽出物、溶胀度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加入的稳定剂KOH干比份数在0.20.3份时,胶膜各方面性能较佳。探究了石墨烯用量和掺杂方式对石墨烯/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的力学和导电导热性能的影响。随着石墨烯添加量的增加,预硫化胶乳的稳定性逐渐降低,力学性能逐渐上升,导电导热性能逐渐上升。对比机械搅拌和高压均质两种掺杂方式,采用高压均质机进行细化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导热性能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陈二霞,闫娜,宋志光,孙海涛,王再红,曲宝光,陈志雪[5](2018)在《不同炭黑含量对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选取2种炭黑材料,通过电镜扫描、粒径分析、比表面积测定等方式进行物理特性的表征。设计了几种添加量方案,来验证不同炭黑及其添加量对铅酸蓄电池20小时率容量、低温起动、充电接受、循环寿命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高比表面积的炭黑材料对电池的充电接受、17.5%DOD循环寿命有明显改善作用。

刘清华,邢鹏程[6](2018)在《水性涂料用着色剂的选择》文中认为本文对在水性涂料中的各类着色剂作了归类;综述了各类着色剂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包括染料、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效应颜料、特种颜料和颜料预制剂;详细的分析对比了常用有机和无机颜料的性能和应用的领域。另外,文章以劳尔色1021油菜黄为例,列举了不同涂料体系中对应的配色方案。

刘清华,邢鹏程[7](2018)在《水性涂料用着色剂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在水性涂料中的各类着色剂进行了归类;综述了各类着色剂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包括染料、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效应颜料、特种颜料和颜料预制剂;详细地分析对比了常用有机和无机颜料的性能和应用的领域。另外,文章以劳尔色1021油菜黄为例,列举了不同涂料体系中对应的配色方案。

魏会敏[8](2018)在《硫酸铅基铅碳电池负极》文中指出铅酸电池是广泛应用的汽车启动电源。近年来,城市变得越来越大,市内交通越来越依靠个人交通手段,这造成了城市大气质量的恶化。尤其重要的是,在灯控路口禁止通行时,汽车不得不制动直到允许通行。这个过程的汽油发动机运行效率低,产生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为此,人们应用了一种“启停技术”来减少汽车静止状态时的发动机排放。为了保证启停技术正常运行,汽车启动电源不得不在部分荷电状态下高倍率充放电(HRPSoC),这造成了最早应用的铅酸电池迅速硫酸盐化而终止寿命。研究发现,向铅酸电池负极添加碳材料可以抑制硫酸铅晶体的长大,并提高其充电接受能力,这就形成了铅碳电池。不过,因为碳材料析氢过电位比铅低,有可能造成电池内部压力升高,也降低了充电过程能量转换效率。与已有的文献工作不同,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碳材料对以硫酸铅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铅碳电池性能的影响。论文首先报道了六种商品碳材料的影响,然后报道了合成的磺化石墨烯的影响。结果如下:活性炭、乙炔黑、椰壳炭、MCNT、石墨烯和超导炭等六种碳材料应用于硫酸铅为活性物质的负极时,活性炭的析氢电流最小,导电性仅次于乙炔黑;当在负极铅膏中添加1.0wt.%活性炭和1.0wt.%乙炔黑时,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1下,电池的放电比容量较高,达到96.3 mAh·g-1,在HRPSoC状态下,循环寿命为2397次。用Hummers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然后用80%水合肼预还原,接着用对氨基苯磺酸进行磺化,制备了磺化石墨烯。红外光谱和EDS能谱证明了磺酸基成功接枝到还原石墨烯上。将磺化石墨烯应用于硫酸铅负极时,磺化石墨烯添加量为1.0wt.%时性能最佳,放电比容量为85.1 mAh·g-1,HRPSoC循环达到11787次,倍率测试表明在此配方下电池比较稳定。

邰建[9](2018)在《三碱基硫酸铅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工业上生产铅酸电池时,使用含有15%左右金属铅的PbO做原料。为了使其中的游离铅全部氧化,极板需要在70?C下固化48 h,既耗能又耗时,还占据了大量的厂房空间,升高了铅酸电池的制造成本。研究发现,所制造的负极板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三碱基硫酸铅(3BS)。如果能化学合成3BS,并直接用作电池活性材料,就有可能降低成本,并提高极板的一致性。因此,本论文研究了3BS的合成及其作为铅酸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使用PbO和H2SO4在30?C下反应4 h可以容易地得到3BS。SEM显示,3BS粉末是一些长48μm,宽13μm,厚0.10.2μm的片状结晶。作为铅酸电池负极活性材料时,与β-PbO、α-PbO制成的电极和工业负极相比,直接使用3BS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的电极化成后形成的泡沫铅具有均匀致密的多孔结构。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20 mA·g-1,放电深度(DOD)为100%的条件下,3BS电极在第10个循环的放电容量即达到91 mAh·g-1并可稳定地维持到100循环以上。工业负极100个循环后稳定在70 mAh·g-1左右,α-PbO和β-PbO制成的电极100个循环后放电容量为60和52 mAh·g-1,并仍有下降趋势。3BS电极是四种电极中最好的。3BS电极省去固化步骤后120 mA·g-1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仍然在90 mAh·g-1左右,6 h的干燥时间也远低于传统48 h。3BS用作铅酸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时,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00 mA·g-1,放电深度(DOD)为100%的条件下,电极在第4个循环的放电容量即达到90 mAh·g-1并可稳定地维持到100循环以上。向3BS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5%、10%、20%、30%、40%和50%的四碱基硫酸铅(4BS),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00 mA·g-1,放电深度(DOD)为100%的条件下放电容量为8090 mAh·g-1。3BS固化24 h和没有固化的放电循环都很稳定,从第4个循环开始到第100个循环一直稳定在90 mAh·g-1左右,两者不同放电制度下的倍率循环也很接近,可以省去固化步骤。

张文礼[10](2017)在《铅碳电化学储能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电化学储能体系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汽车启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储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进入21世纪,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储能的发展,人们对电化学储能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铅和碳是构建电化学储能器件的两种较为普通、廉价的元素。以铅和碳的单质或者化合物可以构建C/C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EDLC)、PbO2/AC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Asymmetric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AEC)和铅炭电池(Lead-Carbon Battery)等电化学储能器件。EDLC具有充放电功率高、响应速度快和循环寿命长等特点,但是其存在活性炭材料制备成本高、制备过程复杂和孔径结构较为单一等问题。PbO2/AC AEC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储能器件,具有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等特点,在电网的调峰、调频等领域有潜在的价值。提升其寿命的关键在于改进二氧化铅正极材料。铅炭电池是负极经过改进的铅酸电池,在保持铅酸电池原有价格低廉、制造工艺成熟和安全性高等特点的同时,其在部分荷电状态下的充电接受能力和循环寿命延长,适合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储能。本文从EDLC、PbO2/AC AEC和铅炭电池等三种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几个关键问题出发,研究了影响二氧化铅电极性能的关键因素;组装了高能量密度的PbO2/AC AEC;探讨了铅炭电极充电接受能力提高的电化学起因;基于上述电化学起因,提出了一种具有3D大孔结构的三维多级孔道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将具有3d大孔结构的稻壳炭材料用于可再生能源储能用的铅炭电池体系。本论文取得了以下的研究结论:(1)以三维多孔钛为基体,采用恒电流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三维多孔钛基体的二氧化铅电极(3d-ti/pbo2)。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得到,在1macm-2电流密度下制备的3d-ti/pbo2电极具有较高的容量,在0.9ag-1的电流密度下,其容量达到132mahg-1。通过扫描电镜、伏安电量和电化学阻抗等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二氧化铅电极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具有高容量和高功率特性的二氧化铅电极应当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并且其活性物质颗粒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性。(2)探讨了3d-ti/pbo2电极和活性炭(activatedcarbon,ac)电极在硫酸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以上述3d-ti/pbo2和活性炭为电极组装了3d-ti/pbo2/acaec。当ac和二氧化铅的质量比为1.61时,在0.8-1.8v电压区间内,3d-ti/pbo2/acaec的比电容和比能量达到最大。此时,3d-ti/pbo2/acaec的比电容为135fg-1,比能量为49.4whkg-1,比功率为433.2wkg-1;当比功率达到2078wkg-1时,其比能量依然能保持在30whkg-1。(3)通过电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方法,以电容性ac为特征碳材料,探讨了铅炭复合电极中碳材料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充电过程中ac通过电容的方式贡献容量很小;pbso4可以优先通过溶解-沉淀反应机理在ac表面实现还原,也就是说ac可以为硫酸铅的还原过程提供电子缓冲;同时,活性炭巨大的表面积可以为铅的沉积提供电子分布。总结来说,活性炭表面的电化学贡献是提升铅炭复合电极充电接受能力的关键因素。(4)我们提出了一种简便的用于制备具有大孔3d骨架的多级孔道碳材料的方法。以木质素为前驱体,以koh同时作为活化剂和模板剂,通过一步碳化的方法制备了具有3d大孔结构,同时兼具介孔和微孔的木质素基多级孔道碳材料(ligninderivedhierarchicalporouscarbon,lhpc)。lhpc被用于以硫酸为电解液的c/cedlc中,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容量,较好的功率特性和长期的循环稳定性。在0.05ag-1电流密度下,lhpc的比电容为165.0fg-1,在10.0ag-1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依然能保持到123.5fg-1。(5)探讨了以大孔为主的稻壳基碳材料对铅炭电极在部分荷电状态(partialstateofcharge,psoc)条件下运行的影响。传统铅酸电池的铅负极在psoc条件下运行会导致不可逆的硫酸盐化;以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材料为组分的铅炭电极在PSoC运行条件下由于负极的过度析氢导致结构破坏;以稻壳制备的具有丰富大孔结构的稻壳炭(Rice Husk Carbon,RHC)为添加剂的铅炭电极在PSoC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效率。基于RHC的铅炭电极的优异性能被认为是其大孔结构为Pb/PbSO4氧化还原电对提供反应位点,从而增加了其可逆性,进而提高了其充电接受能力。

二、谈炭黑在负极配方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炭黑在负极配方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补强性填料在NR/NBR并用胶中偏析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本实验所用的材料
        1.2.1 天然橡胶
        1.2.2 丁腈橡胶
        1.2.3 丁苯橡胶
        1.2.4 白炭黑
        1.2.5 碳纳米管
        1.2.6 炭黑
    1.3 橡胶复合物
        1.3.1 结合胶
        1.3.2 补强机理
    1.4 橡胶并用及相容
        1.4.1 丁腈橡胶的并用
        1.4.2 天然橡胶的并用
        1.4.3 相容
    1.5 国内外对偏析现象的研究
        1.5.1 电子显微镜测定法
        1.5.2 动态热机械法
        1.5.3 差示扫描量热法
        1.5.4 核磁法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白炭黑在NR/NBR并用胶中偏析行为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材料
        2.2.2 实验配方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试样制备
        2.2.5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定性探究白炭黑在NR/NBR并用硫化胶中的偏析行为
        2.3.2 定量探究白炭黑在NR/NBR并用硫化胶中的偏析行为
        2.3.3 白炭黑的偏析对并用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2.3.4 白炭黑的偏析对并用胶拉伸性能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碳纳米管在NR/NBR并用胶中偏析行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材料
        3.2.2 实验配方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4 试样制备
        3.2.5 性能测试
    3.3 结果分析
        3.3.1 定性探究碳纳米管在NR/NBR并用硫化胶中的偏析行为
        3.3.2 定量探究碳纳米管在NR/NBR并用硫化胶中的偏析行为
        3.3.3 碳纳米管的偏析对并用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3.3.4 碳纳米管的偏析对并用胶介电性能的影响
        3.3.5 碳纳米管的偏析对并用胶导热性能的影响
        3.3.6 碳纳米管的偏析对并用胶物理性能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第三组分对炭黑在NR/NBR并用胶中偏析行为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材料
        4.2.2 实验配方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4 试样制备
        4.2.5 性能测试
    4.3 结果分析
        4.3.1 第三组分对并用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4.3.3 第三组分对并用胶介电性能的影响
        4.3.4 第三组分对并用胶拉伸性能的影响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等离子热致剥离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绪论
    1.1 引言
    1.2 石墨烯概述
        1.2.1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
        1.2.2 石墨烯的主要制备方法
        1.2.3 石墨烯的表征方法
        1.2.4 石墨烯的应用
    1.3 等离子体概述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2.碳酸氢铵对石墨插层和剥离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与流程
        2.3.1 制备EG
        2.3.2 制备GO
        2.3.3 碳酸氢铵插层混合物加的热剥离
        2.3.4 样品表征测试
    2.4 结果分析和讨论
        2.4.1 石墨类材料氧化程度的判断
        2.4.2 不同石墨材料的插层效果
        2.4.3 不同石墨类材料插层后化学键的变化
        2.4.4 不同石墨类材料的插层及剥离后的形貌
    2.5 本章小结
3.多元插层剂球磨对石墨烯制备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与流程
        3.3.1 实验步骤
        3.3.2 样品表征测试
    3.4 结果和分析讨论
        3.4.1 混合料球磨和加热后的形貌
        3.4.2 石墨烯结构表征
    3.5 本章小结
4.等离子体热致剥离石墨烯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与流程
        4.3.1 等离子体设备参数测量
        4.3.2 等离子体热致剥离的研究
        4.3.3 样品表征测试
    4.4 结果和分析讨论
        4.4.1 等离子体设备参数
        4.4.2 石墨烯形貌的观测
        4.4.3 石墨烯结构表征
    4.5 本章小结
5.石墨烯在氢化丁腈橡胶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与流程
    5.4 结果和分析讨论
        5.4.1 碳纳米预分散母胶粒对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5.4.2 碳纳米预分散母胶粒对橡胶高温物理性能的影响
        5.4.3 碳纳米预分散母胶粒对橡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5.4.4 优选配方橡胶的扫描电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有机锌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天然橡胶概述
        1.2.1 天然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1.2.2 天然橡胶硫化机理
    1.3 天然橡胶抗硫化返原研究进展
        1.3.1 硫化返原的原因
        1.3.2 硫化返原动力学研究进展
        1.3.3 改善硫化返原的措施
    1.4 填料补强体系
        1.4.1 炭黑与白炭黑
        1.4.2 填料分散剂研究进展
    1.5 低锌研究进展
        1.5.1 活性剂氧化锌的特征与作用
        1.5.2 降低氧化锌用量研究进展
    1.6 脂肪酸衍生物及金属醇盐的应用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7.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1.7.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脂肪酸锌的分子结构对NR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材料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4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脂肪酸锌的红外光谱图
        2.3.2 脂肪酸锌的DSC曲线
        2.3.3 脂肪酸锌的XRD分析
        2.3.4 脂肪酸锌的偏光显微镜分析
        2.3.5 硬脂酸锌/油酸锌用量对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2.3.6 硬脂酸锌/油酸锌用量对混炼胶硫化性能的影响
        2.3.7 硬脂酸锌/油酸锌用量对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2.3.8 硬脂酸锌/油酸锌用量对硫化胶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2.3.9 硬脂酸锌/油酸锌用量对硫化胶DIN磨耗性能的影响
        2.3.10 硬脂酸锌/油酸锌用量对硫化胶压缩疲劳温升的影响
        2.3.11 硬脂酸锌/油酸锌用量对混炼胶应变扫描的影响
        2.3.12 硬脂酸锌/油酸锌用量对硫化胶应变扫描的影响
        2.3.13 硬脂酸锌/油酸锌用量对硫化胶SEM照片的影响
    2.4 饱和脂肪酸锌的链长对NR性能的影响
        2.4.1 饱和脂肪酸锌的链长对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2.4.2 饱和脂肪酸锌的链长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2.4.3 饱和脂肪酸锌的链长对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2.4.4 饱和脂肪酸锌的链长对硫化胶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2.4.5 饱和脂肪酸锌的链长对硫化胶DIN磨耗性能的影响
        2.4.6 饱和脂肪酸锌的链长对硫化胶压缩疲劳温升的影响
        2.4.7 饱和脂肪酸锌的链长对混炼胶应变扫描的影响
        2.4.8 饱和脂肪酸锌的链长对硫化胶应变扫描的影响
        2.4.9 饱和脂肪酸锌的链长对硫化胶SEM照片的影响
    2.5 小节
第三章 不同的有机锌在NR中相容性和硫化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材料及供应商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的有机锌在NR基体中扫描电镜分析
        3.3.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表征相容性
        3.3.3 不同的有机锌对NR纯胶的储能模量与应变关系的影响
        3.3.4 不同的有机锌对NR纯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3.3.5 不同的有机锌对DSC硫化反应放热过程的影响
        3.3.6 不同的有机锌对NR纯胶硫化胶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
        3.3.7 不同的有机锌对NR纯胶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甘油锌及与月桂酸锌并用对NR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材料及供应商
        4.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2.4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甘油锌和月桂酸锌的XPS分析
        4.3.2 甘油锌及与月桂酸锌并用对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4.3.3 甘油锌及与月桂酸锌并用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4.3.4 甘油锌及与月桂酸锌并用对混炼胶硫化活化能的影响
        4.3.5 甘油锌及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4.3.6 甘油锌及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4.3.7 甘油锌及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4.3.8 甘油锌及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DIN磨耗性能的影响
        4.3.9 甘油锌及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压缩疲劳温升的影响
        4.3.10 甘油锌及与月桂酸锌并用对混炼胶应变扫描的影响
        4.3.11 甘油锌及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应变扫描的影响
        4.3.12 甘油锌及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SEM照片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NR性能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材料及供应商
        5.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2.4 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季戊四醇锌与乙酰丙酮锌的XPS分析
        5.3.2 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5.3.3 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5.3.4 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混炼胶硫化活化能的影响
        5.3.5 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5.3.6 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5.3.7 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5.3.8 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DIN磨耗性能的影响
        5.3.9 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压缩疲劳温升的影响
        5.3.10 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混炼胶应变扫描的影响
        5.3.11 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应变扫描的影响
        5.3.12 季戊四醇锌/乙酰丙酮锌与月桂酸锌并用对硫化胶SEM照片的影响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石墨烯在天然胶乳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天然胶乳
        1.2.1 天然胶乳的物理性能
        1.2.2 天然胶乳的化学性能
        1.2.3 天然胶乳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1.2.4 天然胶乳的胶凝与成膜
        1.2.5 天然胶乳的配合与硫化
    1.3 石墨烯
        1.3.1 石墨烯的来源与发展
        1.3.2 石墨烯的结构及性能
        1.3.3 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1.3.4 石墨烯在水性溶液中的分散性研究
    1.4 含碳材料在天然胶乳补强技术研究中的进展
        1.4.1 炭黑/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4.2 碳纳米管/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4.3 石墨烯/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墨烯分散体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材料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3 实验配方
        2.2.4 试样制备
        2.2.5 性能测试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分散剂最佳用量的探究
        2.3.2 研磨时间对分散体质量的影响
        2.3.3 转速对分散体质量的影响
        2.3.4 分散体浓度对分散体质量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硫化天然胶乳直浸法胶凝成膜的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材料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3.2.3 实验配方
        3.2.4 试样制备
        3.2.5 性能测试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直浸时间对胶膜厚度的影响
        3.3.2 胶乳浓度对成膜厚度的影响
        3.3.3 胶乳温度对胶膜厚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3.4 模型温度对胶膜厚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稳定剂KOH对天然胶乳胶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材料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4.2.3 实验配方
        4.2.4 试样制备
        4.2.5 性能测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稳定剂KOH用量对天然胶乳粘度的影响
        4.3.2 稳定剂KOH用量对天然胶乳稳定性的影响
        4.3.3 稳定剂KOH用量对天然胶乳成膜厚度的影响
        4.3.4 稳定剂KOH用量对天然胶乳胶膜交联密度的影响
        4.3.5 稳定剂KOH用量对天然胶乳胶膜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4.3.6 稳定剂KOH用量对天然胶乳胶膜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墨烯/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材料
        5.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5.2.3 实验配方
        5.2.4 试样制备
        5.2.5 性能测试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石墨烯用量对预硫化胶乳稳定性的影响
        5.3.2 石墨烯用量和掺杂方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3.3 石墨烯用量对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
        5.3.4 石墨烯/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电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不同炭黑含量对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
    1.1 炭黑和负极活性物质的物理特性表征
    1.2 蓄电池性能的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炭黑的物理特性表征
    2.2 负极活物质的形貌
    2.3 负极板的电化学性能
        2.3.1 CV扫描
        2.3.2 线性扫描
        2.3.3 交流阻抗扫描
    2.4 样品电池检测结果
        2.4.1 20小时率容量
        2.4.2-18℃低温起动性能
        2.4.3 0℃充电接受能力
        2.4.4 17.5%DOD循环寿命
        2.4.5 50%DOD循环寿命
3 结论

(7)水性涂料用着色剂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染料[2]
2 无机颜料
    2.1 无机白色颜料
    2.2 无机黑色颜料
    2.3 氧化铁系列颜料
    2.4 铅铬颜料/镉系颜料
    2.5 无机混晶系列颜料
3 有机颜料[4]
    3.1 红色有机颜料
    3.2 橙色有机颜料
    3.3 黄色有机颜料
    3.4 绿色有机颜料
    3.5 蓝色有机颜料
    3.6 紫色有机颜料
4 效应颜料
5 特种颜料
    5.1 荧光颜料
    5.2 温变颜料[5]
    5.3 防锈颜料
6 颜料预制剂
7 水性涂料用颜料选择实例
8 结语

(8)硫酸铅基铅碳电池负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铅酸电池的简介
        1.2.1 铅酸电池的发展历史
        1.2.2 铅酸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2.3 铅酸电池的负极反应机理及其在HRPSo C循环下的硫酸铅积累
        1.2.4 铅酸电池负极添加剂及其作用
    1.3 Pb-C电池简介
        1.3.1 Pb-C电池的研究现状
        1.3.2 碳材料简介及其在对Pb-C电池中的作用机制
        1.3.3 碳材料对Pb-C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
        1.3.4 Pb-C电池的优缺点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碳材料的表征及其对Pb-C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及仪器
        2.2.2 材料制备与表征
        2.2.3 电极制备与电池的组装
        2.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碳材料表征
        2.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2.3.3 电极的HRPSoC循环性能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磺化石墨烯的合成及其对Pb-C电池负极性能影响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仪器
        3.2.2 材料制备与表征
        3.2.3 电极制备与电池组装
        3.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磺化石墨烯的合成与性能
        3.3.2 化成后电极的表征
        3.3.3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3.3.4 电极的HRPSoC循环性能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总结
    4.2 研究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9)三碱基硫酸铅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铅酸电池简介
        1.2.1 铅酸电池发展历史
        1.2.2 铅酸电池的结构与原理
        1.2.3 铅酸电池的制作工艺
        1.2.4 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工艺
    1.3 铅酸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
        1.3.1 传统铅粉
        1.3.2 超细氧化铅与再生氧化铅
        1.3.3 电化学活性硫酸铅
        1.3.4 电化学活性二氧化铅
    1.4 碱式硫酸铅在铅酸电池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意义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三碱基硫酸铅的制备及其铅酸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3bs的合成
        2.2.2 3bs作为负极活性材料配方的研究
        2.2.3 电极制备与电池组装
        2.2.4 循环性能测试
        2.2.5 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样品的表征
        2.3.2 负极配方的研究
        2.3.3 3bs负极性能的研究
        2.3.4 固化和干燥对3bs负极循环性能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碱基硫酸铅作为铅酸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仪器
        3.2.2 电极制备与电池组装
        3.2.3 循环性能测试
        3.2.4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以3bs为正极活性材料的电极的化成
        3.3.2 以3bs为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3.3.3 四碱基硫酸铅与三碱基硫酸铅混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3.3.4 3bs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固化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总结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铅碳电化学储能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功率铅碳电化学储能体系概述
        1.1.1 双电层电容器概述
        1.1.2 PbO_2/AC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概述
        1.1.3 铅炭电池概述
    1.2 高功率特性铅碳电化学储能体系的研究进展
        1.2.1 双电层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1.2.2 PbO_2/AC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1.2.3 铅炭电池的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选题的意义和创新性
        1.3.1 研究内容
        1.3.2 选题的意义
        1.3.3 创新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孔钛基二氧化铅的制备及电化学储能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多孔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
        2.2.3 物理与电化学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多孔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过程分析
        2.3.2 多孔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多孔钛基二氧化铅的PbO_2/AC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PbO_2/AC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的组装
        3.2.3 PbO_2/AC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的电化学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bO_2/AC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的组装
        3.3.2 PbO_2/AC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的性能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铅炭电极充电接受能力提高的电化学起因探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模型电极制备
        4.2.3 物理与电化学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硫酸电解液中活性炭和铅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分析
        4.3.2 铅炭电极充电接受能力的起因探讨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木质素基三维多级孔道炭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行为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材料与电极制备
        5.2.3 物理与电化学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木质素基三维多级孔道炭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
        5.3.2 木质素基三维多级孔道炭的电容行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稻壳炭基铅炭电极在部分荷电状态下的运行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6.2.2 材料与电极制备
        6.2.3 物理与电化学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铅炭电极的物理和电化学表征
        6.3.2 部分荷电状态下铅炭电极的循环性能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作者简介及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谈炭黑在负极配方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补强性填料在NR/NBR并用胶中偏析行为的研究[D]. 初晴.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等离子热致剥离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D]. 南非.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有机锌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D]. 杨舜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石墨烯在天然胶乳中的应用研究[D]. 王丽丽.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5]不同炭黑含量对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J]. 陈二霞,闫娜,宋志光,孙海涛,王再红,曲宝光,陈志雪. 蓄电池, 2018(06)
  • [6]水性涂料用着色剂的选择[A]. 刘清华,邢鹏程. 《水性十年》论文集, 2018
  • [7]水性涂料用着色剂的选择[J]. 刘清华,邢鹏程. 涂料工业, 2018(08)
  • [8]硫酸铅基铅碳电池负极[D]. 魏会敏. 东南大学, 2018(05)
  • [9]三碱基硫酸铅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D]. 邰建. 东南大学, 2018(05)
  • [10]铅碳电化学储能体系的研究[D]. 张文礼. 吉林大学, 2017(11)

标签:;  ;  ;  ;  ;  

浅谈炭黑在负极配方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