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媚俗——《生死场》中的女性意识

拒绝媚俗——《生死场》中的女性意识

一、拒绝媚俗——《生死场》中的女性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武诗蕊[1](2020)在《左翼文学的身体叙事研究(1928-1937)》文中研究说明若将左翼文学的限定范围放在1928-1937年间,那么左翼文学就是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无产阶级革命叙事的开端,也是知识分子和底层民众阶级文化身份建构的开始。从身体的角度考察左翼之初的创作,我们会发现文本在革命狂想之外潜在地暴露了从“小我”走向“大我”、从个人走向集体的过程中作家主体自我的摇摆不定以及文化身份转变过程中艰难的自我超越。而在1932年以后,左联政治权利思维的集中化加强了左翼作家对阶级斗争文艺观念的深入,书写对象也从知识分子的刻画转而开始注重对工农形象的塑造。而如何唤起他们的反抗意识并成功完成思想改造就成为革命集体争取这些主要革命力量的重点。在左翼十年的创作历程中,丁玲、白薇、萧红等女作家从女性的身体体验出发,写出了女性在革命时代特有的生命体验。本文在绪论部分主要概述该论题选择的依据和左翼文学的涵盖范围,并对身体与身体叙事这两个关键词作必要的阐释和界定,同时,在分析左翼文学身体叙事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本论题的研究思路与重难点。第一章是对“革命身体”产生的历史语境作顺延式的概括与梳理,主要从晚清的身体改造、五四的思想启蒙和左翼时期阶级身体的建构这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发现在现代性发展进程中身体观念更新的背后实则从未脱离国家思维的管控。同时,每一种身体存在形式的变迁都不是突然的嬗变,而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下社会与历史共同选择的结果。第二章主要具体分析左翼早期创作中普遍流行的“革命+恋爱”模式,发现早期左翼作家借身体对革命所进行的浪漫化想象中甚至超出了以往的社会心理,也体现了左翼作家对身份转换的不确定性。其中,茅盾以宏大叙事的方式,通过对“时代女性”身体的塑造表达了对阶级意识的独特体认,揭示了政治乌托邦背后的革命“真实”。而不同于男作家的主体思考,丁玲与白薇等左翼女作家从自身体验出发,发现了新女性与革命之间的鸿沟。第三章主要是对1932年左翼创作视野从知识分子转向底层大众后的身体叙事进行研究,揭示出革命的事实是无产阶级革命集体吸纳个体革命力量过程中利用他们革命的萌动意识,实现压迫者与受压迫者之间身体苦难的转移,并对他们的欲望身体进行更为集中化的压制。此外,以萧红为主体的左翼女作家在主流话语遮蔽下写出了中国最古老最贫穷的乡土大众如何生存的问题,实现了对普遍化的主导意识形态话语程式的突围。结语部分则是对整个左翼文学身体叙事作历史性地思考,认为早期左翼身体叙事的情绪化写作是因时代青年懵懂的革命思想和情绪化的反抗意识。而之所以对工农群众采取身体规训与思想改造并行的发动策略,是源于他们革命思想的不彻底性。最后总结道左翼文学的身体叙事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历史合理性,以及不可取代的文学史意义。

王慧君[2](2017)在《萧红传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萧红本人身份的复杂性,个人经历的传奇性,传记文体的特殊性,已有研究成果的有限性,使得有关萧红传记的研究空间有待拓展,而新的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较为系统的萧红传记研究也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从传记形态的角度划分萧红传记类型,从亲友型传记、评论性传记、女性传记三个维度考察已有的萧红传记,探讨各类传记在塑造萧红形象,展现萧红情感生活、身体状况、漂泊与写作经历等方面的具体功能及撰述特点。在每种传记类型之中,又选取个案进行文本细读和分析评述,进一步对传记的叙事手法、传记作者的写作立场及立传本质加以剖析。我们发现所谓萧红传记,本质上是以萧红为对象的关乎传记家本人政治立场、情感立场、学术立场、性别立场的写作及话语表达。此种意义上,萧红虽为传主,却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人文知识意识形态,大众通俗文化意识形态“语境”中的“话语”包裹物。不仅是传记,置身思想史、教科书、艺术画、影视片、互联网、甚至商品宣传册扉页的“萧红”,亦如此。然而,无论形象真实与否,无论作者立场如何,在被书写、被评述的过程中,萧红本人得以“永生”,并且收获了成为“故事”、成为“经典”,成为“言说空间”的可能性,这终究是件可喜之事。借助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结合《传记文学理论》、《现代传记学》、《契约精神》等中外传记理论以及叙事学、精神分析学、女性主义理论,论文不仅讨论了萧红传记写作中的真实性与虚构性,政治性与文学性,情感态度与性别立场等诸多问题,而且对中国现代传记写作乃至整个传记学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尝试性的探讨和解答。此外,从传记这一特定文体入手,对萧红及以萧红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女作家的人生命运和被言说命运进行深入反思,在此基础上,以传记研究为突破口,为中国现代女作家研究寻求新的园地,探索新的讨论空间,也是本文的重要意旨。

张磊[3](2016)在《现代性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话剧发展与艺术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话剧发展的历程,承接了启蒙的重任,又开创了现代的体系。自发自觉的艺术探寻与实践和严谨宽泛的理论论争与构建,使新时期话剧的艺术品格发生极大的变化:从习惯性地追随政治方向,从思想载体、宣传工具等实用功用论的附庸,到自觉地追求和确立自己艺术主体的独立地位和独特创造。20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年代,戏剧人以一腔济世情怀热情投入到剧作创作和理论研究中去,试图以启蒙与审美的双重标准来完成艺术实践。而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国内政局的风云变幻,社会环境、时代主题发生了转变,话剧艺术上也有立竿见影的反映,娱乐化的商业话剧开始登上舞台。话剧是得风气之先的艺术形式,新时期以来话剧的发展无不深刻反映当时的社会因素和文化环境的变更,在中国当代文艺的创作中,站立潮头、引领风潮。在中国话剧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派戏剧曾两度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戏剧第一次热潮中,剧作家多共时性地对西方多种现代主义流派选择性的模仿和尝试,成效多存于案头而较少奏之剧场。而新时期的现代派戏剧潮流是历时性地随着社会发展、思潮演进的变化——先锋思想的涌动,商业元素的影响,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来临等等巨变——而变化的,它的艺术成就也多体现在导演风格和舞台呈现上。由此可见,外来的现代派戏剧思潮数次对中国话剧产生深远影响,但其发展却有起有落。即便是受到其影响的中国现代派剧作,在相类似的表层感情的呈现下,所赖以存续的却是有差异的思想基石。曾经的现代派戏剧的艺术实践者们,一旦时移事变或者事过境迁,很容易在艺术风格上发生大的转变。本文将以新时期以来话剧的发展为考察对象,试图发掘其现代性的轨迹与特点,探寻现代派戏剧在中国的命运发展。本文将以现代性的理论为指引,来勾勒新时期以来戏剧的发展轨迹与特点,以现代性的视角为切入点,围绕新时期以来话剧发展阶段展开描述,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与思考,选取有代表性的剧作家和作品进行分析,呈现现代主义戏剧在新时期以来的发展命运,并力图在叙述现象、个案分析的同时研究其背后深刻的文化成因和社会因素。

夏豫宁[4](2016)在《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研究》文中提出处于驳杂多元的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折射了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涵,彰显了新世纪中国作家的内在精神镜像,体现了新世纪作家跳脱了单一类别的性别认同的拘囿,以一种高邈的、宏阔的生命意识与人类情怀关注现代文明统摄下的现代人的生存境况与生命形态,凸显了新世纪作家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人文精神。总的来说,新世纪作家的性别书写由对性别个体的具象层面的人文关怀,拓展到对人类整体的抽象层面的终极关切,映现了新世纪作家潜在的性别观念内涵的嬗变。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呈现了独特的、深远的思想意蕴与现代性的审美特征。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阐述了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整体概貌,厘清了一些重要的概念,梳理与分析了关于性别书写研究的现状,对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做了论述。正文四章的安排基于这样的逻辑路径:前两章从不同的文化空间视角讨论新世纪小说中的性别书写。在此论述基础上,后两章从全局角度出发,分别在叙述策略与审美的层面,进一步深化对新世纪小说中性别书写的考察,整体四章在考察新世纪性别书写的深层思想蕴意上达成内在的契合。第一章,对新世纪乡村叙事中的性别书写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新世纪乡村叙事中的性别书写:一是新世纪乡村叙事性别书写的外部生成语境;二是不同性别视阈中的现代乡村女性主体的构建;三是对向城求生的乡村性别个体在城市文化空间中的突围与陷落的书写。新世纪作家深切地关注着乡村性别个体在乡村现代化转型中的生存境况、精神状态与命运沉浮,呈现了当代乡村性别个体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的艰难与困厄、挣扎与迷失。通过构建现代乡村女性人物形象、展示乡村性别个体在城与乡两种异质文化冲突下的城市文化空间中的奋斗、与最终的难逃主体性的沦丧,创作主体表达了对乡村城市化转型中乡村性别个体的生存与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现代性与乡村现代化的思考.第二章,主要在驳杂丰富的当代都市文化语境中,讨论新世纪都市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丰富多彩的当代都市文化语境与文化景观,既是新世纪都市小说性别书写的外部生成背景,同时,又为性别书写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新世纪都市小说中的性别书写透视了由于金钱、权力、欲望等对现代都市男女的生活的介入,造成了都市男女间关系的异化,以及个体人性的异化与现代主体性的丧失;呈现了都市文化语境中现代男女的生存焦虑与精神困惑。新世纪都市小说中的性别书写呼唤两性间美好的、和谐的情感关系的构建,希冀通过此途径,实现对现代都市中异化的两性关系的精神救赎,体现了创作主体超越了单一类别的性别认同的局限,体现了对当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怀。新世纪都市小说性别书写的独特性得以显示。第三章,着重论述了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叙述策略。一切形式都是有意味、有温度的形式,形式即内容。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呈现的显在的叙述策略,体现了创作主体潜在的价值诉求、情感取向与性别观念的内涵等。新世纪小说性别书写的策略、文本的深层意蕴以及作家的思想内涵达成一种契合。新世纪小说性别书写中的地母人物群像的展现、美杜莎式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古典才子佳人模式的当代置换变形以及复调叙述模式的呈现,彰显了创作主体对现代人的生命关怀与对两性关系的理性思考。第四章,主要对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反精英主义的凡俗化倾向;二是悲剧意蕴的凸显;三是性别叙事的弱化。这三种特征存在着内在的思想意蕴的一致性,与新世纪作家的审美关怀息息相通,体现了创作主体跳出了个体单一的性别身份认同的藩篱,将对普通人的世俗关怀与对人类的终极关切融合于一,传达了一种高远的人类情怀。结语,从宏观上俯瞰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图景,进一步分析新世纪小说中的性别书写与作家内在审美关切的关系。

朱晓晨[5](2015)在《新时期以来萧红接受研究 ——以萧红传记的写作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初始,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文学界也迎来了崭新的时期。一些曾经被埋没、压制的作家和文学作品得以浮出历史表面,萧红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民国时期的女作家,萧红以其极富传奇性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超越时空的文学价值迅速得到了文学界广泛的关注。几本极具代表性的萧红传记的相继出版,以及大量研究性文章的发表,引发了一阵所谓的“萧红热”,萧红成为了一种文学现象。此后,萧红研究的热潮并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停止,反而较好的保持了这一势头,并在持续了若干年后又一次达到了顶峰。然而,由于时代的更迭,经济、政治、文化环境都发生了一定改变,因此每个时期的萧红接受在相应的时代语境下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倾向,并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时代风尚。本研究以新时期以来出版的萧红传记为切入点,力图探究萧红接受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规律及存在的问题。从八十年代的重返文坛,到九十年代的女性解读,再到新世纪传记中所彰显的人性和自由,萧红和她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被重新发掘。与此同时,媚俗化和功利化也始终是萧红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障碍。

冯晓[6](2014)在《商业意识形态笼罩下的90年代文学批评》文中研究说明如果说40至80年代的批评家主要面对的是政治意识形态给文学批评带来的难题,那么,进入90年代,批评家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型考验,即商业意识形态对文学批评施加的巨大压力。90年代文学的俗化发展,对90年代的文学批评家构成了双重挑战,一方面纯文学的审美主义批评话语体系面临“失语”的危机,另一方面其自身的精英主义知识分子文化中心地位面临崩溃。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90年代的文学批评迅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批评家坚持文化批判的立场对文学的俗化倾向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一部分批评家顺应时代文化的俗化潮流直接做起了商业的帮闲,还有一部分批评家选择回归学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文学批评话语的分化导致90年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也空前地混乱,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来多是缘于对文学(批评)观念的不同理解,事实上,其背后却又往往蕴含着争夺文化权力的意味。如何客观地分析这些纷乱无序的文学批评现象并厘析出其潜在的文化涵义,这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属于对“90年代文学批评”的批评,在对1990至1999年发表的批评论文及着作进行梳理和概括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批评文本和话题,通过细致的批评文本分析和追根溯源式的现象考察,以期以点带面式地描绘出90年代文学批评的总体精神风貌。本文共分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对“9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的一些关键词作了概念阐释,然后从整体上对90年代的文学批评生态作了介绍。第一章围绕“严肃文学’危机’论”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批评”两个问题展开。通俗畅销书给90年代的文学批评家带来了深重的职业焦虑,本章主要考察批评家对之不同的应对策略和批评姿态,其中重点分析精英立场的审美主义批评和商业帮闲式的印象主义批评。第二章围绕“金庸小说经典化”问题展开,主要分析90年代文学批评家精英群体内部发生的立场转移以及价值论争。金庸小说经典化事件暴露出90年代文学批评的市侩气质,同时也表明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后现代文化观念已入侵90年代的文学批评场域。第三章围绕“《废都》批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雅俗共赏’观批判”、“’新市民文学’批判”、“’闲适文学’批判”、“’中产阶级文学’批判”等相关话题展开。如何看待严肃文学与商业的关系?如何应对严肃文学的俗化挑战?通过梳理90年代批评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我们看到批评家们凭藉文化批判话语在积极寻求着对商业意识形态压力的突围。第四章围绕“’学院派’批评”和“文化研究”这两个问题展开,主要对新型文学批评范式做了发生学的研究。本文认为建立新型批评范式,是90年代文学批评家在对自身的边缘位置确认后的一种学术自觉,这背后涌动着批评家扩张学术话语权力的强烈动机。

李晓伟[7](2014)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创作是伴随着(中国)现代性进程而流变的,因此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中,对于乡土的书写始终是与这样的两个维度:“切实回到中国的现实问题之上”、“作家自我的生命体验”相契合的。可以说乡土文学(乡土小说)把握住了乡土中国的特质,紧紧扣住中国的现实问题,写出了这一时空进程中的人事繁复,为现代中国的社会进程以及身处于这一进程中的现代中国人的生命体验提供了最为贴切的剪影。因此在乡土小说中就天然地存在着对于乡土经验的“复写”。这样的“复写”最终指向的是中国民众赖以扎根的乡土大地,并呈现出独特的怀旧姿态。而怀旧作为一种人类内心深处不言而喻的心理机制,可谓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有。它不但显示了个体存在的情绪状态,也内化为了一种原型意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之中,传统的“乡愁”逐渐衍化出了不同的向度,不再仅限于直观层面的背井离乡了,而是更多层面上的“流散”。这样的新变也需要重新的解释。现代语境中的“怀旧”理论就强调的是以现代眼光来审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它在道出对于往昔的怀恋的同时也还具有反思的姿态,因此与传统的对于乡土小说“乡愁”情感的解读相比,“怀旧”理论就更为深刻、全面。鉴于此,我们尝试借助现代怀旧理论来对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进行解读,希望能够以此为起点,为百年来的乡土文学流变提出新的考察视野。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章,前两章分别抓住论题的两个关键词“乡土”和“怀旧”来具体分析,试图将二者之间关系做一个清晰的梳理。第三章以“怀旧书写”的一个重要维度:“认同”来作为考察中心,考察乡土怀旧书写中不同的“认同”取向,同时这一“认同”维度也是怀旧书写的一个重要基点所在。第四章则是以作家文本为中心,分析“怀旧书写”具体的审美叙事建构,对乡土作家的怀旧书写的不同审美流向做整体的观照,既注意到群体内部共同的书写倾向,同时又指出作家的个体创作差异。在绪论中首先对该论题的缘起做出了说明,并就当下乡土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明确作为本文研究课题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研究”的具体构成。这一部分就问题的缘起、选题意义、目前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反思、研究设想等几个层面做了整体且充分的说明与阐述。第一章将从现代性的语境入手来分析“乡土”在现代中国语境中的特殊所在。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乡土”是母亲一般的生命源泉,所以每一个个体都是“地之子”。这样的亲密无间实际上遮蔽了乡土的存在,当现代性带来“断裂”时,在现代的视野当中,“乡土”才被再一次的发现。一方面,“乡土”脱离了古典的语境,作为现代审美对象的景物出现。而另一方面,“乡土”又呈现为一个现代意义的文化概念。这样的“发现”成为了乡土经验得到“复写”的前提,也是论题展开讨论的起点。第二章将尝试从理论层面对乡土怀旧诗学做出总结,并试图建构起笔者的理论模型。现代意义上的怀旧,乃是一种精神病理学意义上的心理体验,亦是现代文化场域中个体断零状态引发的文化体验。它所指出的正是人对于周遭世界的一种不适感,因为人(的生活世界)的连续性被切断了。“怀旧”正是来自于身处于无序之中的人们对于稳定秩序的深切渴望,它基于这样三个维度:时间、空间、认同,从而保持了对于“往昔”的诉求。笔者根据具体的研究语境,认为可以依据“怀旧主体如何对待现实和过去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来区分出两种相互不同亦有联系的怀旧姿态,即:“修复回归型”、“反思认同型”,这两种怀旧姿态也是我们解读乡土小说怀旧书写的重要参考。第三章将集中在“怀旧”的重要维度:“认同”之上来考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创作中怀旧认同的不同诉求。在现代中国的驳杂语境之中,不但有着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患,也有着个体生命体验的焦灼,因此对“连续性”的关注不仅仅是一个个体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于是围绕着“我们是谁”、“我们会成为谁”,乡土怀旧书写就在认同的维度上展开了两方面的话语建构: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民族危机、保证民族认同的集体话语;另一方面则是在现代流动世界中为了维系个体生命连续性的个人话语。第四章着重以前述所提出的两种不同的“怀旧”姿态为考察视角,指出乡土小说中的怀旧书写存在着两种不同流向的审美叙事建构,笔者归纳为“乡土中的怀旧”和“怀旧中的乡土”,这二者有着不同的审美诉求。“乡土中的怀旧”着重在以“祛魅”的眼光来重审乡土,而“怀旧中的乡土”则又是着意于对乡土神性意境的“返魅”。最后在结语部分,我们将对论文所尝试建立的“乡土怀旧书写”这一理论考察模式做出归纳总结和总体性的判断。同时通过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考察,为将这一研究视域提供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

于金辉[8](2014)在《战时现实题材话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战时话剧创作在20世纪中国话剧史上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使命,现实题材的剧作由于其本身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而成为战时剧作家话剧创作的首选,以此来表现生活、表现战争、表现时代。现实题材的话剧创作围绕着救亡图存、民族解放的主题,沐浴着现实主义的思潮,立足民族传统、反映现代意识,表现中华民族在“生死场”上的生死抉择,在舞台上奏响了救亡与启蒙的高潮乐章。本文试图以战时现实题材话剧创作在爱国思想和艺术审美上的探索为突破口,以现实题材剧作对救亡与启蒙这一历史要求的追求为线索,以现实题材主要剧作家的主要现实题材剧作为素材,分四个层面,分别探讨现实题材话剧的共同主题、现实主义的深入发展、民众在“生死场”上的生死抉择以及话剧民族化的深入探索。第一章总体阐释战时现实题材话剧的主题——救亡图存、民族解放。主要是从救亡的号角与解放的呼声、被救亡压倒的启蒙等方面分析救亡与启蒙在战时的特殊关系,分析现实题材话剧对这双重历史任务的承担,从而探究出战时现实题材话剧创作中的实用倾向——反映时代、接近民众,深入分析这两种实用倾向与“趋时”和“媚俗”的内在差异。第二章分析现实主义的深入发展。现实题材剧作从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人群和各类现象两方面,塑造了战时群相,围绕着《清明前后》、《芳草天涯》的现实主义讨论,从“暴露讽刺”还是“写光明为主”这个争论点出发来探究此时现实主义是进步发展还是误入歧途的争论焦点。最后归纳出现实题材话剧创作的两个趋向——对史诗格调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反思。第三章分析战时民众在感性与理性的契合中,在“生死场”上的生死抉择。首先解释特殊时期“生”“死”的多重含义以及“生死场”上对特殊意象的渲染。从“向死而生”在黑暗中向着光明奋斗、“醉生梦死”在忧郁消沉中及时做乐、“从生到死”在混混沌沌中麻木不仁、“表生实死”在颐指气使中作恶多端四个方面分析民众个人“生”与“死”的艰难抉择。最后落笔到对“生死场”上个人情感书写的分析,从亲情、友情、爱情三个方面来分析血与火和情与爱的对峙、冲突和碰撞,深刻地剖析情感与战争之间的纠葛,从而对情感与战争背后的人性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第四章探索战时现实题材话剧创作对民族传统和现代意识的继承与发展。分析战时现实题材剧作对时代和现实吁求的回应——民族性与现代意识的有机统一,从民族生活的真实呈现、民族性格的深刻刻画、对民族戏剧美学精神的传承、对民族戏剧艺术原则的传承四个方面来分析话剧民族化的深入探索,战时现实题材剧作继承了“五四”新文学对现代意识的深入探究和追求自由民主、反对专制独裁的新传统,流露出较强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在对民族传统和现代意识的继承发展过程中,“人的戏剧”得到了发展。

王安琪[9](2012)在《歧路与反转 ——萧红、张爱玲合论》文中提出本文以萧红、张爱玲的文学生存为中心,整合她们一生写作与其生活、自我意识的复杂关系。第一章是萧张写作的共性分析,主要以“狭窄”为关键词考察现代文学的女性写作,从正、反两方面切入,推出以此为起点构造的因果链条第二、三章则主要以身份、时空为中心分析萧红、张爱玲的整体性、根本性差异。第二部分主要是文本内容着手,引入尼采“诗人”“戏剧家”的概念以示萧张差别。这构成了二人的根本差异。而实际上这种“选择"又是不自觉的,为二人的生存处境所决定。而由这条线索推进到末端,看似离传统较远的张爱玲反而比萧红更符合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性和思维习惯。第三章则主要从文本形式着手,以“时间”“空间”为概括分析二人的先锋性和潜在心理结构。这都是二人迥异于其他现代作家之处,也是其文学成就往往为人忽视的一个关键方面。而从这一条线索追溯,在形式革命上,反而是看似意识正统的萧红走得更远:这无疑与她更为坎坷的经验有关。第四章是萧红、张爱玲写作历时分析,二人在看似前后一致的写作生涯中均与环境、批评话语相交流,从而出现了微妙的“进化”。萧红为了保持对自身体验的真诚和批判的姿态,引入“儿童视角”规避与主流话语的正面冲突,保持在左翼阵营中的位置。张爱玲则在不断地沉入他人的灵魂之后,获得了更大程度的体察和悲悯,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人物的批判性。

李晓丽[10](2012)在《“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日常生活叙事”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其中,“新生代”小说由于对当代生活的近距离、多方位、多层面书写成为当代日常生活叙事的重要代表。而当代女性日常生活叙事具有展现当代生活世界图景与颠覆男性文化权威的双重意义。因此,本文将“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确定为研究对象。论文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传统和当代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多向关注背景下,以“新生代”男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为参照,展开对“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的梳理与批评。“新生代”女作家的代表作品表明,她们对当代日常生活的书写主要在两个维度上呈现。一方面,她们与“新生代”男作家共同展示当代物质社会和消费社会场景中的新质,包括物质追求和欲望图景,当代人爱情、婚姻的变异以及它们对当代人精神状态产生的影响。但与男作家注重宏观、理性的观察与提炼不同,“新生代”女作家更注重对其渐变过程进行追踪,并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女性生命感受。另一方面,她们深入体味日常生活的恒常、稳定、温情与丰厚给女性生命带来的温暖和寄托,思考人伦亲情对女性成长的意义与局限,追问爱情婚姻伦理中爱与欲的关系。“新生代”女作家在进行日常生活书写的过程中,还呈现出审美表达方面的特点,不同角度感性话语的建构增强了作品的日常性“质感”与女性韵味。“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在当代文学中呈现出独有的意义,但是这一批作家由于宏大历史背景的缺失与创作青春期的局限,小说也存在开掘不深、单调重复、女性意识混沌不明等缺陷,她们的创作还有待于从思想境界和审美层面做进一步的提升。论文分为七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有五章。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阐释“新生代”、“日常生活”等相关概念,同时也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阐述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基本思路。第一章就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对日常生活的呈现加以梳理,藉以呈现“新生代”女作家日常生活写作的文学背景。具体涉及“五四”新文学到20世纪40年代女性日常生活叙事与启蒙、革命的复杂关系,1949年以后女性日常生活叙事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纠结,以及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女性写作如何呈现日常生活与女性生存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第二章探讨“新生代”女作家的物质书写。其中包括辨析小说中不同女性人物的“恋物”情结,分析女性如何通过对“物”的钟情与经营体会生命的丰厚,寻找生命的恒常。同时以“新生代”男作家的创作为参照,对“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中用女性身体换取物质的现象进行了剖析。第三章主要分析和呈现“新生代”女作家在日常人伦情感方面的书写。考察“新生代”女作家如何通过特定的途径回到对日常人伦情感的关注,分析其作品中的父女、母女关系、姐妹情谊和“血亲禁忌”,关注其在人伦情感的表达中对非理性的挖掘。第四章考察“新生代”女作家对当代欲望场景和情爱困境的表达。这方面内容具体体现为对女性欲望奇观的展示,也体现为对当代情爱婚姻生活中爱与性的分离、爱与欲的纠缠、技术时代的爱情想象的艺术表现。同时,本章分析了女性作品中如何以空间化的方式展示婚姻的困境,以及日常化生存对爱情婚姻理想的解构等。第五章对“新生代”女作家审美表达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新生代”女作家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呈现出对女性叙事话语不同方向的试探。包括对女性“个人型叙述声音”的强调,对“闲聊体”与“闲话体”的文体尝试,以及对“气息”、“迷雾”等生活“杂质”的提取等。这些方式使她们小说中日常生活的表达更加感性化、生活化。结语部分概括全文,认为大部分“新生代”女作家的创作仍具有女性“青春写作”的痕迹;肯定其日常生活叙事对当代女性写作关注当下、回归本土性、认同传统文学因素等方面提供的有益思考和参照;指出其在思想内涵、审美表达方面的不足,对其进一步提升寄予期待。

二、拒绝媚俗——《生死场》中的女性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拒绝媚俗——《生死场》中的女性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左翼文学的身体叙事研究(192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重难点
    四、身体及身体叙事的核心概念
第一章 左翼文学身体叙事生成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晚清之“新民”:身体形态的改造
    第二节 五四之“人性解放”:文化心理的颠覆
    第三节 左翼之“阶级斗争”:革命身体的启蒙
第二章 左翼文学身体叙事的策略
    第一节 革命伦理与个人伦理的和解
    第二节 革命身体对个体欲望的压抑
    第三节 时代女性身体的革命想象
    第四节 性别叙述下对革命伦理的质疑
第三章 左翼文学身体叙事下的身体规训
    第一节 意识灌输:身体苦难转换的合法性
    第二节 身体归属:革命伦理下革命者的纯化
    第三节 话语突围:性别苦难下的人性悲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萧红传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战时报告”到“罗生门”事件——亲友笔下的萧红传
    第一节 《萧红小传》:“战士萧红”与时代真相
    第二节 《我的婶婶萧红》、《缘分天空:萧军与萧红》:“亲人萧红”与“罗生门”事件
    第三节 历史的细节处:真实的虚构与虚构的真实
第二章 从对“政治话语”的解构到“男性话语”的建构——海外评论家笔下的萧红传
    第一节 萧红与她的男人们
    第二节 萧红的“女性气质”写作
        (一)作为“绣花大师”与“采花女子”的作家萧红
        (二)情感入文
        (三)自传体写作
        (四)萧红“女性气质”写作及其女性经验的背后
    第三节 萧红的身体与疾病
    第四节 摘去“政治‘眼罩’”后的男性的“凝视”
第三章 从“男性中心主义”到“女性中心主义”——女性传记家笔下的萧红传
    第一节 《萧红传》:母神“意象”与女性群像
    第二节 《萧红全传》:萧红性别立场与女权思想的发现
    第三节 《萧萧落红情依依》:情爱主题与小说化倾向
    第四节“姐妹情谊”背后的男性“失语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现代性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话剧发展与艺术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视角与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述逻辑
第一章 戏剧观念中“人”的再发现
    第一节 生命意识溯源
    第二节 对异化思想的反拨与“人”的再发现
    第三节 人的主体性的确立
第二章 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
    第一节 乡关何处:文化寻根思潮中对旧日家园的追寻
    第二节 现代化的城市
第三章 女性戏剧:“人”-“女人”-“个人”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人”--“女人”—“人”的进步
    第二节 欲望叙述:女性言说的舞台
第四章 先锋戏剧的源起与流变
    第一节 何为“先锋”?
    第二节 先锋戏剧的概况
    第三节 先锋的悖反
第五章 大众文化:媚俗主义、泛娱乐化对话剧的影响
    第一节 媚俗主义与大众文化
    第二节 民间戏剧力量与娱乐化戏剧的发展
    第三节 娱乐化戏剧的发展之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新时期十年(1979-1989)探索话剧剧目
附录2
致谢

(4)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叙事中的性别书写
    第一节 新世纪乡村叙事的生成语境
    第二节 乡村现代女性主体的建构
    第三节 向城求生中的性别观照
第二章 新世纪都市文化语境下的都市小说中的性别书写
    第一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生成的都市文化语境
    第二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对异化的两性关系的透视
    第三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对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呼唤
第三章 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叙述策略
    第一节 性别角色的设定
    第二节 古典才子佳人模式的当代置换变形
    第三节 复调叙述的呈现
第四章 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反精英主义的凡俗化倾向
    第二节 悲剧意蕴的凸显
    第三节 性别叙事的弱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5)新时期以来萧红接受研究 ——以萧红传记的写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史、传中的萧红
    (一)文学史中的萧红
    (二)萧红传记的写作概况
    (三)萧红传记的写作类型
二、八十年代:归来者萧红
    (一)突破与局限——肖凤、铁峰的萧红传
    (二) 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传记——葛浩文的《萧红评传》
三、九十年代:女性视角下的萧红
    (一) 政治性的进一步剥离
    (二)超越时代价值的发现与强调
    (三)女性主义烛照下的传记写作
    (四)历史细节争论夹缝中的萧红
四、新世纪:消费时代里的人性与自由
    (一)新世纪萧红接受、研究概况
    (二)返璞归“真”的写作倾向
    (三)人性与自由的探寻
    (四)传记电影与文学的双向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6)商业意识形态笼罩下的90年代文学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批评话语的裂变
    第一节 严肃文学“危机”论
        一 80-90年代文学发展背景概述
        二 危机意识与批评姿态
    第二节 畅销书时代的文学批评——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批评谈起
        一 审美主义批评:逆大众文化潮流而行
        二 印象式批评:“抵抗最小的路”
        三 从文化先锋到商业帮闲
第二章 文学批评权威的沉落——以金庸小说经典化讨论为核心
    第一节 为大众文化英雄加冕
        一 大师“登堂入室”
        二 “莫名惊诧”的批评界
        三 高调的“金学”家
    第二节 经典如何生成
        一 “重写文学史”思潮的自觉实践
        二 大众文化意志的胜利
        三 “金学”家们的实用主义批评观
        四 哪里有纯粹的批评!
第三章 纯文学批评的突围——文学俗化倾向批判
    第一节 《废都》批评
        一 论商业化包装
        二“危险”的性话语叙事
        三 穿越颓废:知识分子的自警意识
    第二节 论“雅俗共赏”观
    第三节 “新市民小说”批判
    第四节 “闲适文学”批判
    第五节 “中产阶级文学”批判
第四章 文学批评价值立场的转移——从知识分子到职业学者
    第一节 在“边缘”重返自身
        一 对知识分子精神传统的反思
        二 对后现代文化语境的确认
    第二节 换一种形式“在场”
        一 “缺席”论之辩
        二 “学院派”批评
        三 文化研究
结语 批评家与商业时代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7)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的爬梳
    三、论文的研究设想
第一章 “乡土”的发现
    第一节 何谓乡土
        一、“地之子”的大地意识
        二、现代“风景”的发现
    第二节 本土的现代性问题
    第三节 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流变考察
        一、乡土小说理论溯源
        二、乡土小说的不同流向
第二章 乡土怀旧的诗学
    第一节 何为“怀旧”
        一、“怀旧”释名
        二、“怀旧”的两种姿态
    第二节 “原乡”神话的叙事
    第三节 “大时代”的风景
第三章 乡土怀旧与认同建构
    第一节 乡土怀旧与民族寓言
        一、“群体”意象的指归
        二、革命视阈下的“还乡”叙事
    第二节 乡土怀旧的个体生命认同维度
        一、“还乡”与土地之根
        二、行走于“生命的路”
第四章 乡土怀旧的审美叙事建构
    第一节 乡土中的怀旧
        一、时间的寓言:“生死场”
        二、怀旧与“祛魅”
    第二节 怀旧中的乡土
        一、梦想的诗学:文学是梦
        二、内倾化的叙述
    第三节 “距离”的审美
        一、“还乡”中的“距离”
        二、在可望与不可及之间
结语
参考文献

(8)战时现实题材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战时现实题材话剧创作的主题阐释
    第一节 战时现实题材话剧创作的共同主题
    第二节 战时现实题材话剧创作中的实用倾向
第二章 现实主义的深入发展
    第一节 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类型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发展还是歧途?
    第三节 现实题材话剧创作的两个趋向
第三章 体生死场”上的“生”“死”抉择
    第一节 “生死场”上的特殊意象
    第二节 个人“生”与“死”的艰难抉择
    第三节 “生死场”上个人情感书写
第四章 对话剧民族化的深入探索
    第一节 民族性与现代意识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对话剧民族性的深入探索
    第三节 对现代意识的深入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歧路与反转 ——萧红、张爱玲合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狭窄:生为女性的因果链条
    1.1 性别开启的因果链条
    1.2 “不幸”的另一方面
    1.3 局限的真正所在
第二章 土壤资源歧路
    2.1 土壤与分岔口
    2.2 萧红:“诗人”的悖论
    2.3 张爱玲:难得的“戏剧家”
    2.4 延伸与小结
第三章 形式组织心性
    3.1 一个时代的时空
    3.2 萧红:空间的诗学
    3.3 张爱玲:拟真的时间
    3.4 延伸与小结
第四章 余论:“进化”与完成
    4.1 萧红:“儿童”与混沌美学
    4.2 张爱玲:人我灵魂的合一
    4.3 完成:“诗人”与“戏剧家”的靠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二、 相关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标及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日常生活叙事与女性写作传统
    第一节 现代女性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
        一、 在“启蒙“背景下沉浮
        二、 与“革命”话语的纠结
        三、 “家常化”与“传奇”
    第二节 当代女性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
        一、 无奈的“退场”
        二、 在“做人”与“做女人”之间
        三、 “日常”的坚守与护卫
第二章 “新生代”女作家的物质书写
    第一节 女性时空中的“恋物”情结
        一、 围绕“物”的狂欢与沉思
        二、 “物”与生命的恒常体验
    第二节 “以性易物”与时代的光影
        一、 向“物”投诚的两难困境
        二、 “去道德化”的物质理想
        三、 未完成的物质想象
第三章 “新生代”女作家日常情怀的人伦深度
    第一节 重返日常的亲情之爱
        一、 “母”与“女”之间
        二、 父女关系的书写
    第二节 亲情伦理的深度开掘
        一、 爱与痛的交织
        二、 尴尬的血亲“暗恋”
    第三节 日常叙事中的“姐妹情谊”
        一、 女性同盟的“乌托邦”
        二、 从“情敌”到“姐妹”
第四章 “新生代”女作家笔下的欲望景观与情爱困境
    第一节 欲望奇观与爱欲挣扎
        一、 女性身体与欲望奇观
        二、 “爱”与“欲”的炼狱
    第二节 “无爱一身轻”
        一、 爱情“游戏法”
        二、 技术时代的爱情想象
    第三节:水乳“难溶”的婚姻场景
        一、 空间交错中的婚姻真相
        二、 婚姻的日常性与情爱困境
第五章 “新生代”女作家日常叙事话语的感性特质
    第一节 “独语型”女性叙述声音
        一、 “个人型”女性叙述声音
        二、 “复调”的女性叙述声音
    第二节 女性“闲聊”话语
        一、 从“独语体”到“闲聊体”
        二、 民间生活场景的女性言说
    第三节 女性话语中的感性“杂质”
        一、 “气息”或者“迷雾”
        二、 不“闲”的“闲话”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国外文献(专着)
    二、 国内文献(专着)
    三、 国内文献(重要论文)
    四、 “新生代”女作家相关作品
附录
    “新生代”女作家研究论文汇总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成果

四、拒绝媚俗——《生死场》中的女性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左翼文学的身体叙事研究(1928-1937)[D]. 武诗蕊.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2]萧红传记研究[D]. 王慧君. 苏州大学, 2017(04)
  • [3]现代性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话剧发展与艺术特点研究[D]. 张磊.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08)
  • [4]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研究[D]. 夏豫宁.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5]新时期以来萧红接受研究 ——以萧红传记的写作为中心[D]. 朱晓晨. 渤海大学, 2015(01)
  • [6]商业意识形态笼罩下的90年代文学批评[D]. 冯晓. 南京大学, 2014(05)
  • [7]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研究[D]. 李晓伟. 南京大学, 2014(05)
  • [8]战时现实题材话剧研究[D]. 于金辉. 山东大学, 2014(01)
  • [9]歧路与反转 ——萧红、张爱玲合论[D]. 王安琪.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 [10]“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D]. 李晓丽. 南开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拒绝媚俗——《生死场》中的女性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