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的质量

论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浅议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孙玲[1](2019)在《浅议会计实验研究于我国的现状》文中指出在我国当前社会中,很多的行业都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中,会计行业也不例外。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会计实验研究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此为目的进行讨论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

李少轩[2](2018)在《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吗? ——基于相关性、可比性及分析师预测效应视角》文中指出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2009年6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要求在利润表中增加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并在附注里按照未来期间能否重分类入损益进行分类披露,在每一类别下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的组成项目。2014年1月,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修订稿中,要求将原先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其他综合收益具体组成项目在利润表正表中进行详细列报。我国会计准则要求在财务报告中列报其他综合收益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更主要的目的是把绕过利润表而资产负债表中直接确认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在利润表中进行归集和适当分类披露,以增强业绩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保证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而净盈余理论认为收益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稳定性、风险和可预测性方面是不一样的,它们对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的有用性程度也是不同的。其他综合收益持续性较低和不确定性较大的内在特征不利于决策有用性的实现,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转型经济下的新兴资本市场中,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能否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检验。本文在阐述分析其他综合收益相关理论、准则规范演变的基础上,首先考察了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对可比性的影响,然后分别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对分析师预测的作用,研判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对不同类型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否有用。作为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综合收益核算的是企业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其背后有着特定的经济意义和会计内涵。本文从经济学收益和会计学收益的理论发展切入,阐述了其他综合收益确认、计量和报告准则变迁,论述了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其决策有用性。本文发现,其他综合收益是会计收益向经济收益趋同的结果,是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的体现,是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产物。本文认为,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使财务报告所呈报的会计信息更全面、更可比和更有用,提高了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目标的实现。作为会计信息重要的质量特征之一,可比性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识别企业经济活动的异同,是信息使用者进行理性决策的基础。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契合了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内涵。基于此,本文考察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显着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符合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预期效果,为相关准则的改革提供了经验支持。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的重要性程度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着正相关,说明上市公司在业绩报告中对其他综合收益披露的越充分,会计信息可比性得以提升的效果就越明显。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使得原来隐匿于资产负债表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在收益表中得到了归集和分类,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清晰性和可比性,丰富了盈余信息,保障了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结果显示其他综合收益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都显着正相关。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数据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组成项目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其他综合收益组成项目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企业享有的可重新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份额和现金流量套期中的有效套期部分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显着正相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较高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使得投资者更充分地解读并使用其他综合收益进行决策。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使企业的财务报告能够及时地捕捉更多经济活动的影响,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丰富和更可比的业绩信息,从而使得分析师在盈余预测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和现金流量的预期,进而提高分析师预测的准确度和合理性。基于此,本文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对分析师预测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其他综合收益与分析师预测准确度显着正相关,其他综合收益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显着负相关,其他综合收益提高了分析师的预测质量。进一步的检验还发现,在会计信息可比性较高的情况下,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对分析师预测质量的提升效果更明显。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可能之贡献在于:(1)论述和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的披露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丰富了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研究领域,深化了我们对其他综合收益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认知,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从分析师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其他综合收益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为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有用的信,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与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质量正相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对分析师预测质量的决策有用性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更高的情况下效果更明显。有助于更为深入地认知会计信息与分析师预测行为之间的关系,拓展了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会计信息对分析师预测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王琳惠[3](2018)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如今,会计信息化已经普及到了各行各业,企业交易信息的处理和财务数据的产生均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来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可信性便成为了重中之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但是,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普遍失真,会计造假问题频出,这些造假现象层出不绝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没有机制能对原始单据的真实性加以保证,无法在当前的会计环境下真正做到实质重于形式。原始交易过程和会计处理的过程无法被固化,信息被篡改、被伪造也不会留下痕迹。当会计信息系统不可信时,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反而会“助长”造假之风,成为财务舞弊的帮凶。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可信性的会计信息系统出现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区块链作为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最热门的技术,已经在金融、认证、产权、食品安全等众多领域中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区块链技术本身去中心化、透明性、信息不可篡改性等的特点正好可以很好地解决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固化交易信息和会计处理过程的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可信性,从而有效抑制会计造假行为。本文以区块链基本原理、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道德风险等作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研认为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使得原始交易信息以及会计信息处理过程得不到可信性保证,质量堪忧。进一步说,本文研究了2014-2018五年的数据,事实表明有53家上市公司出现了伪造交易事实的财务舞弊事项,这些行为正是利用了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的缺失,因此,再次证明了现行会计信息系统的不可信。经过进一步研究,本文认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中,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可以为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提供保障。进而通过对区块链技术信用模式和工作原理的剖析,构造了本文研究的核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模型:根据不同运行模式的会计信息系统,分别应用一层或二层区块链技术。在人工智能模式下,只需要在原始交易环节应用第一层区块链技术,固化原始交易信息;在人机协同模式下,除原始交易环节的第一层区块链技术外,还需要在会计处理环节应用第二层区块链技术,固化会计处理过程。固化交易过程,使全部交易流程可追溯且不可更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最后,本文对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在环境、技术、成本和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可预见困难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应采取的针对性对策。

翟津[4](2018)在《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计信息,在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比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能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鉴定不同财务报告中的异同点。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两种监督制约机制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而产生,能够缓解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矛盾、冲突,提高上市公司信息的透明度,保障会计信息对其经营状况以及代理人履约情况进行如实地反映。内部控制,作为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能够通过提高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增强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外部审计,通过对公司的会计信息加以甄别,旨在增加会计信息的价值,提升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有用程度。基于此,本文首先从会计信息可比性、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三个维度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其次从理论上探讨了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外部审计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的交互项(IC*BIG4)进一步分析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在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中的关系。接下来,本文以2012-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公司层面衡量会计信息可比性,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本文假设逐一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着正相关;外部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着正相关;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在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过程中存在替代关系。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从完善公司层面的制度体系、规范外部审计服务质量和维护会计信息制度环境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提升审计行业的总体质量;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优化外部审计服务环境。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规范外部审计服务、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健全中国的资本市场。

欧晓[5](2018)在《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避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逐渐趋同,会计信息可比性开始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可比性作为八大信息质量要求之一,使得同样的项目看起来相似,不同的项目看起来不同。较高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够让投资者从市场上同一行业其他企业发布的财务信息中捕获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减少信息使用者取得信息并处理的成本,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和信息传递效率,因此,探讨可比性意义重大。随着现代企业实行两权分离,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让代理问题十分突出,管理层出于自利动机,通常会采取避税行为将好处转移到自身以获取更多的私人收益。为了缓解代理问题和降低代理成本,公司通过对外发布财务报告让股东、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获取公司信息,而可比性的增大有助于改善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那么,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否有效约束企业避税行为呢?本文基于2008-2016年我国上市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数据,考察了可比性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首先梳理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和企业避税行为的文献研究现状,其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信息披露理论和有效税收筹划理论分析了可比性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为后文的研究假设奠定了基础,然后定义各个变量并构建回归模型,通过回归分析考察了可比性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能有效约束企业避税行为,而且在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可比性对企业避税行为的约束作用会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差或企业所在地区制度环境越差,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避税行为的约束作用越显着。

陈正霞[6](2017)在《会计信息可比性、分析师预测与债券信用利差》文中研究指明会计信息可比性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当经济业务相同时,不同的会计主体应能反映相同的情况;反之,当经济业务不同时,会计信息也应能反映其差异。所以,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比较两类经济现象之间的异同,对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未来前景做出比较、分析、鉴别和预测,从而扩大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决策相关性,提高决策的效率。但由于可比性在公司层面的测度比较困难,其研究相对于稳健性、相关性等其他信息质量特征比较滞后和匮乏。本文将采用De Franco等的盈余-收益回归模型,从公司层面来考察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问题。纵观国内外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相关文献,基本上都是研究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票市场的经济影响,尚未有学者将会计信息可比性这一重要的信息质量特征与债券市场的研究结合起来,考察其在债券市场上产生的经济后果。但已有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债券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投资者都十分关注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然而我国债券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问题,导致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如果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更多数量的会计信息,这种公共信息的数量和精度的提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债券市场上的信息问题。本文除了研究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直接影响之外,还采用并行多重中介模型来研究分析师预测行为的中介效应。因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债券投资者在评估某一债券的价值时可能更多的倾向于依靠信用评级机构或者证券分析师这类专业机构提供的信息。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研究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以及分析师预测行为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来研究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间接影响。本文选取了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采用并行多重中介模型,研究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显着负相关,会计信息可比性通过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显着影响间接的影响了企业的债券信用利差,会计信息可比性越强,分析师跟踪数量越多,预测准确度越高,分歧度越小,债券信用利差越低。并且会计信息可比性通过分析师预测行为对债券信用利差产生的间接影响大于可比性对债券信用利差产生直接影响。

张志柱[7](2016)在《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防范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对于投资者、企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而由于市场监管不严等多方因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如今较为频繁,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失真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危害进行了一定的程度的分析,并以此提出了针对该现状的相应防范措施以及解决方案。

王宗玮[8](2016)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多层次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它的质量对于我国的经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最根本的要求,而我国甚至世界现在都存在大量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本文从多方面进行对遇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的探讨,并就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王玉婷,刘丹雪[9](2015)在《会计信息可比性制约因素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可比性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在会计质量信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可比性指标衡量起来难度较大等原因,目前国内关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研究尚未达到成熟阶段。首先从国外和国内两方面阐述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涵义,进而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决策者在实践中更好地利用会计信息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王耿焕[10](2015)在《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文中认为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经济信息,它是人们通过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在经济活动实践中获得的,反映会计状况的信息。会计信息对整体经济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失真会让使用者不能真实地了解到客观的经济活动,对决策者制定相关决定有着不利的影响。为此,本文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讨。

二、浅议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浅议会计实验研究于我国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会计实验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会计实验研究领域的现状
    (二)会计实验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人才缺乏
        2.会计实验研究职能不全面
        3.聚焦教学
        4.会计实验创新,新环境形势严峻
三、改善我国会计实验研究的意见
    (一)加强会计实验基础研究
    (二)重视会计实验人才的培养
    (三)关注各类会计、经济问题的研究
    (四)加强混合式教学法的应用
四、财会实验具体过程的成果与问题
    (一)财会实验的成果
    (二)财会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结束语

(2)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吗? ——基于相关性、可比性及分析师预测效应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与贡献
第二章 其他综合收益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其他综合收益的理论基础
        2.1.1 经济学收益
        2.1.2 会计学收益
    2.2 其他综合收益概念的提出
    2.3 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和计量
        2.3.1 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标准
        2.3.2 其他综合收益的计量属性
        2.3.3 其他综合收益的来源
    2.4 其他综合收益报告准则的演变
        2.4.1 英国相关准则
        2.4.2 美国相关准则
        2.4.3 国际相关准则
        2.4.4 我国相关准则
    2.5 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理论分析
        2.5.1 决策有用的信息观
        2.5.2 决策有用的计量观
        2.5.3 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2.6 文献回顾
        2.6.1 其他综合收益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2.6.2 其他综合收益相关性
        2.6.3 其他综合收益与分析师预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他综合收益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实证分析
    3.1 引言
    3.2 文献综述
        3.2.1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度量
        3.2.2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
    3.3 理论分析和假设发展
    3.4 研究设计
        3.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3.4.2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度量
        3.4.3 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3.5 实证结果及分析
        3.5.1 模描述性统计
        3.5.2 相关性分析
        3.5.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3.6 内生性控制和稳健性检验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其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实证分析
    4.1 引言
    4.2 制度背景、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4.2.1 制度背景
        4.2.2 文献综述、理论分析与假设发展
    4.3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4.3.1 研究设计
        4.3.2 样本选择
    4.4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相关性分析
    4.5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4.5.1 其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
        4.5.2 其他综合收益组成项目的价值相关性
        4.5.3 可比性与其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
        4.5.4 分析师跟踪与其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
    4.6 内生性控制和稳健性检验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分析师预测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
        5.2.1 其他综合收益与分析师预测
        5.2.2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分析师信息环境
    5.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5.3.1 其他综合收益与分析师预测
        5.3.2 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分析师预测
    5.4 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
        5.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4.2 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5.5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5.5.1 模描述性统计
        5.5.2 相关性分析
        5.5.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5.6 内生性控制和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启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主要科研成果

(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
        1.2.2 国内文献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区块链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1.1 区块链的概念
        2.1.2 区块链的基本原理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道德风险
    2.4 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
第3章 问卷设计、统计分析与结果评价
    3.1 问卷设计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内容
    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3.3 问卷结果的基本分析
        3.3.1 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3.3.2 问卷信度分析
    3.4 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3.4.1 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的必要性程度分析
        3.4.2 制约当前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的子项目重要性排序与分析
        3.4.3 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基础架构的有关问题重要性排序与分析
        3.4.4 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构想的重要性排
第4章 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性会计信息系统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1 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性会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4.1.1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不可信而导致的财务舞弊事件
        4.1.2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的可信性得不到保障
        4.1.3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无法有效满足监管及审计需求
    4.2 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性会计信息系统的可行性
        4.2.1 法律可行性
        4.2.2 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优势
        4.2.3 应用可行性
第5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的构建
    5.1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信用模式
        5.1.1 传统信用模式与区块链信用模式对比
        5.1.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信用模式的结构
    5.2 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模式
    5.3 不同模式下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环节
    5.4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工作原理
        5.4.1 销售方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工作原理
        5.4.2 购货方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工作原理
    5.5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模型
        5.5.1 纵向模型
        5.5.2 横向模型
第6章 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可预见的困难及对策
    6.1 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可预见的困难..
    6.2 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应采取的对策..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局限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信性保障机制的必要性及构建模式调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内部控制的含义和度量
        2.1.2 外部审计的含义和度量
        2.1.3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含义和度量
    2.2 相关基础理论分析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3.1.1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3.1.2 外部审计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3.1.3 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3 主要研究变量
        3.3.1 会计信息可比性
        3.3.2 内部控制
        3.3.3 外部审计
        3.3.4 控制变量
    3.4 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相关性系数分析
    4.3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4.3.1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4.3.2 外部审计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4.3.3 内部控制、外部审计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4.4 稳健性检验
    4.5 实证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实证结果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5.1 完善公司层面的制度体系
        5.1.1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5.1.2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5.2 规范外部审计服务质量
        5.2.1 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用
        5.2.2 提升审计行业的总体质量
    5.3 维护会计信息制度环境
        5.3.1 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5.3.2 优化外部审计服务环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避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框架
    1.3 本文拟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相关研究
        2.1.1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测量方法
        2.1.2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
        2.1.3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经济后果
    2.2 企业避税行为的相关研究
        2.2.1 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因素
        2.2.2 企业避税行为的后果
    2.3 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避税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的理论概述
    3.1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的相关概念
        3.1.1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概念
        3.1.2 企业避税行为的概念
    3.2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的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3.2.4 信息披露理论
        3.2.5 有效税收筹划理论
4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
    4.2 股权集中度、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
    4.3 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
    4.4 审计监督、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
    4.5 制度环境、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
5 研究设计
    5.1 变量定义
        5.1.1 被解释变量定义
        5.1.2 解释变量定义
        5.1.3 控制变量定义
    5.2 模型构建
        5.2.1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
        5.2.2 股权集中度、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
        5.2.3 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
        5.2.4 审计监督、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
        5.2.5 制度环境、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
    5.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 实证分析
    6.1 描述性统计
    6.2 相关性分析
    6.3 回归分析
        6.3.1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的回归分析
        6.3.2 股权集中度、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的回归分析
        6.3.3 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的回归分析
        6.3.4 审计监督、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的回归分析
        6.3.5 制度环境、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避税行为的回归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6.4.1 企业避税行为的稳健性检验
        6.4.2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稳健性检验
        6.4.3 内生性检验
7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启示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6)会计信息可比性、分析师预测与债券信用利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创新
    1.3 论文逻辑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会计信息可比性相关研究
        2.1.1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测度方法研究
        2.1.2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
        2.1.3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经济后果研究
    2.2 债券信用利差相关研究
        2.2.1 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研究
        2.2.2 债券信用利差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研究
        2.2.3 信息环境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1.2 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3.1.3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债券信用利差
    3.2 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
        3.2.1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分析师关注度
        3.2.2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分析师预测准确度
        3.2.3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
    3.3 分析师预测行为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
        3.3.1 分析师关注度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
        3.3.2 分析师预测准确度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
        3.3.3 分析师预测分歧度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
    3.4 会计信息可比性通过分析师预测行为对债券信用利差产生的间接影响
4 实证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4.2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计量
    4.3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多元回归分析
        5.2.1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债券信用利差回归结果
        5.2.2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分析师预测回归结果
        5.2.3 分析师预测与债券信用利差回归结果
        5.2.4 会计信息可比性通过分析师预测行为对债券信用利差产生的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
    5.3 稳健性检验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被录用的文章目录

(7)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防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2.1 原始凭证失真
    2.2 会计账簿失真
    2.3 会计报表失真
3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4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4.1 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自身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不高
    4.2 利益驱动
    4.3 外部监管不严, 执法力度低下
5 防范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5.1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
    5.2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5.3 国家需要完善相应法律政策,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会计信息审查措施
    5.4 完善企业外部监督机制, 适当利用舆论导向使企业造假成本增加
6 结语

(10)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1. 原始凭证的失真
    2. 会计账簿记写过程失真
    3. 会计报表制作失真
    4. 信息披露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 内部监管不力
    2.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3. 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4. 法律执行力不足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1. 做好内部监督
    2. 重视外部监督
四、结语

四、浅议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议会计实验研究于我国的现状[J]. 孙玲. 商讯, 2019(23)
  • [2]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吗? ——基于相关性、可比性及分析师预测效应视角[D]. 李少轩. 厦门大学, 2018(06)
  • [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信性保障机制研究[D]. 王琳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4]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 翟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5]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避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 欧晓. 重庆大学, 2018(04)
  • [6]会计信息可比性、分析师预测与债券信用利差[D]. 陈正霞. 重庆大学, 2017(06)
  • [7]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防范措施[J]. 张志柱. 现代商贸工业, 2016(33)
  • [8]会计信息失真的多层次探讨[J]. 王宗玮.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07)
  • [9]会计信息可比性制约因素的探讨[J]. 王玉婷,刘丹雪. 中外企业家, 2015(26)
  • [10]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王耿焕. 商场现代化, 2015(15)

标签:;  ;  ;  ;  ;  

论会计信息的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