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Times Weekly 独家见解的杂志

IT Times Weekly 独家见解的杂志

一、IT时代周刊 一本有独家见解的杂志(论文文献综述)

吴群涛[1](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蔺思源[2](2016)在《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内容研究 ——以《中国新闻周刊》和《凤凰周刊》为例》文中提出《封面故事》是展现新闻周刊策划能力的最重要栏目,能够充分体现新闻周刊的报道立场和价值观,体现了一家周刊的自我定位、风格特色以及实力水平。因此,研究封面故事是对新闻周刊进行内容研究的最佳选择。《中国新闻周刊》是由中国新闻社主办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周刊,其《封面故事》作为周刊的标志性栏目,它每期的核心内容因其深度报道的水准,而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凤凰周刊》是由香港凤凰卫视主办,获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特许,在中国大陆发售的时政、财经、文化期刊。其《封面故事》坚持自身的独立性、平衡性,不倾向于任何群体、利益等,把整个社会的集体利益作为新闻报道目标与宗旨。其独特的报道视角在全球华人圈内广受关注。本文选取了2014年到2015两份周刊2年168期封面故事,运用个案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对新闻内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由于运行机制、不同体制的差异, 《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和《凤凰周刊·封面故事》在新闻题材、报道地域、报道倾向性、报道方式和叙事特色等方面既有相同类似的选择,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在报道题材上,《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凤凰周刊·封面故事》都以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报道为主,内容广泛且富有深度,重点在于挖掘新闻背景和内涵,涵盖多个领域,在政治、社会领域比较集中。在报道地域上,《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立足于国内报道,《凤凰周刊·封面故事》立足于国际报道;在报道倾向性上,两者均以中立报道为主,但《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侧重于正面报道,《凤凰周刊·封面故事》侧重于负面报道;在报道方式上,《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凤凰周刊·封面故事》以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为主,在深度报道的选题各有侧重,都重点挖掘新闻的背景和内涵。为了明晰的对比出其差异与特色,从文本上选取了《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凤凰周刊·封面故事》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留守儿童事件”和“冤狱事件”从标题、图片、主题和写作风格上进行了文本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标题上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拟题手法和主标题+副标题基本形式;图片上表现了报道的基调,和封面故事报道主题互动;主题上关注对现状和未来的深度解读;写作风格上采用了侧重大量背景的写作风格、述评性写作风格、纪实性叙事风格和专业化与平民化交织的语言风格。通过对《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凤凰周刊·封面故事》的分析,从加强媒介融合、发挥新媒体优势、做有“风格”的特色周刊封面故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互动、实现新媒体到刊物的延续和形成封面故事矩阵模式六个方面提出了对未来新闻周刊发展的启示。

谢双悦[3](2016)在《《时代邮刊》的办刊特色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社会文化类综合期刊的《时代邮刊》创刊于1999年,以“独家策划”“时代观察”等旗帜性栏目来铸造核心竞争力,彰显自我风骨,被业界和读者誉为“中国的《时代》周刊”,是湖南期刊的名片。《时代邮刊》经历了筹办创刊、全面改版和改制运作三个阶段,已从最初的迷茫震荡期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当前定位明确,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时代邮刊》的精致内容为“一体”,以纸媒出版和数媒服务为“两翼”的双向发展战略,在现有60万份期发量的基础上,积极扩展纸质发行网络布局,力争达到“百万大刊”的发展目标。文章通过对其内容方面超前的选题、真实犀利的文本风格、真实独到反映社会问题的封面专题等内容进行期刊内容特色分析,探析该期刊以文化资源为核心竞争力的成果,解答该期刊吸引读者的内因。结合《时代邮刊》大方清楚的版面叙述、艺术化夸张的封面特点、自成一体的整体形式风格三个因素,体现《时代邮刊》内容与美学设计相结合打造出期刊的整体风格。《时代邮刊》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其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转型,在经营上采取实打实的发行方式,敢于想舍得跑,并开辟第三方订阅方式创新营销增大订阅量。通过准确的分析受众消费能力来进行广告营销,让《时代邮刊》品牌增值,通过先进的管理机制作为其后盾,发挥骨干编辑作用,形成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员加速向“百万大刊”冲刺。同时,时代邮刊面临着投资回报不高、受众定位过于广泛制约市场开发等现实问题,在新媒体发展势头良好的大环境下,《时代邮刊》通过拓展品牌发展,树立品牌营销力,全面把握自身品牌和内容价值优势,找准全媒体平台发展的方向,从单一的纸质出版到努力建成覆盖全国的融纸媒、网媒、移动资讯媒体端、微博微信类新媒体矩阵、电商服务等自营以及整合资源为一体的品牌传播与运营的综合数字媒体服务平台。对《时代邮刊》的分析研究是具有一定普遍性与个性的。它独特的风格定位、邮政为主的发行渠道,让它是特别的,而当前纸媒销量严重下滑,新媒体时代为趋势的现实问题,又是所有期刊面临的困境。笔者期望通过研究《时代邮刊》的个性,通过探讨《时代邮刊》在打造“时代+”全媒体平台建设上的现有成果,以及在适应新媒体过程中是如何发挥潜力,以规避风险,为社会综合类期刊研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是笔者以期达到的研究目的。

柴明杰[4](2015)在《从文化软实力角度分析漫画中中国国家形象 ——以《经济学人》周刊2007年到2014年漫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詹姆士·威尔逊于1843年9月创办了着名的政经杂志《经济学人》,至今《经济学人》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因其富于洞见的观察,诙谐幽默的笔触,入木三分的分析,严肃庄重又不失诙谐的文风,短小精悍的篇幅,受到读者的喜爱和追捧。该杂志将它的读者默认为拥有较高收入、见解独立和富有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层,其所发明的“巨无霸”指数也广受精英阶层亲睐。此次研究笔者梳理了该杂志从2007年到2014年8年间通过漫画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刻画与塑造,以期探讨和分析代表西方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经济学人》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理解与定位,从而更好帮助我们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全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源起、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是国家形象、文化软实力以及新闻漫画等理论与概念的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梳理。第三章通过量化的分析,研究《经济学人》中涉及中国元素的漫画呈现的特点与趋势。第四章通过对《经济学人》漫画中中国形象元素的分析,总结其塑造中国形象的特点,以及其后背后的原因与理由。探讨通过以上分析对我国打造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有何启示,我们应从哪些方面积极应对。第五章为结语。

刘密[5](2015)在《《了望》新闻周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逐渐由单元向多元发展,信息需求也从“大众化”向“分众化”趋势演进。与此同时,新兴社会阶层和新型媒介形态应运而生。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运作成熟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飞速发展的传播环境下,新闻周刊凭借其独特的传播特质和优质的传播内容迅速成长,并在解读新闻和引导舆论方面发挥重要价值。《了望》作为新中国最早创办的新闻周刊,具有重大的开创性意义,树立了我国新闻周刊的典型范例,形成了权威、深刻、全面、前瞻的传播特色,已发展为我国新闻期刊“第一品牌”。以办刊理念而言:《了望》作为主流新闻周刊,承担着充当党和人民“新闻喉舌”和争取中国媒体世界话语权的重要责任,刊物以“高精尖”社会群体为目标受众,致力于打造成影响决策人群的重要参考工具,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决策中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办刊理念指明了其主流新闻周刊的发展方向,坚定了其前进的步伐。就内容特色来说,《了望》在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和新闻解读的深刻性两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核心竞争力。依托新华社强大的媒体背景,《了望》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国家高层一手资讯和新华社独家专稿,刊物十分注重新闻的原创性和深刻性,并凭借“专题报道”、“社会调查”两大重要武器,奠定了其“新闻权威”的地位。此外,《了望》坚持正面报道的新闻视角,积极构建和引领社会舆论导向,发挥主流新闻周刊的社会影响力。从经营模式来看,《了望》新闻周刊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型,实现了传统经营与市场经营的完美结合。刊物在保持公费订阅和邮政发行两大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多元的受众群体,创办子刊《了望东方周刊》,形成了一个主攻以公务员群体为主要读者的公费订阅市场,一个主攻以新兴阶层为主的个人消费市场的发展格局。经济发展与传播技术进步带来的传媒生态环境的变化、受众细分对读者市场的划分、数字出版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冲击、市场化带来的媒介竞争加剧等都给我国新闻周刊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新时期《了望》应大胆突破传统体制制约,摒弃驾轻就熟的路径依赖,加大刊物革新力度,持续发挥内容与资源优势,组建更高层次、更广层面的期刊集团,将新闻周刊的品牌影响力拓展至全球。

崔莹[6](2013)在《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构建研究 ——以《南风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品牌可以成为期刊杂志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一个成功的杂志品牌还具有保护和提升期刊竞争力的作用。任何一个真正的品牌期刊都必定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期刊。然而,在当今的竞争环境中,要想建立一个品牌,特别是一个优秀的品牌是十分困难的。在分众传媒时代,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探寻期刊内在发展规律,开展对构建新闻期刊品牌的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着名新闻期刊《南风窗》一直坚持职业操守、提升广告品位、组织公益活动,在传媒市场化的今天,赢得了主流人群的认可和青睐。《南风窗》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新闻价值的探索和判断敏锐而深刻,它强调严肃、务实的新闻操作感的建设,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紧密跟踪重大事件,以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领域和社会变化的热点和难点,收集主流精英和人民群众的声音,提供建设性的思考,对促进中国社会的精神力量的形成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南风窗》因其品质和影响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和主流媒体一个“基准”。作为期刊界颇具分量的品牌之一,《南风窗》在内容与品牌构建上都有许多独到之处。本论文以我国新闻期刊品牌为研究对象,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我国新闻期刊品牌的构建过程,一方面梳理了我国新闻期刊品牌成长经历,另一方面在对比国内外新闻期刊品牌构建的基础上,找出我国新闻期刊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进一步提出了对于我国新闻期刊品牌构建所可以采取的策略。论文的核心议题是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构建,因此研究引入了管理学中相关品牌理论,对研究对象做出系统分析,同时综合运用到了新闻传播学中受众、传播效果等理论,以此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以《南风窗》为例研究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构建,首先介绍了我国期刊发展简史及发展状况,其次主要分析了我国期刊品牌的价值与影响力,再探讨了以《南风窗》为代表的当代新闻期刊品牌的构建,最后讨论我国新闻期刊品牌构建的问题分析及策略建议。通过以上对期刊品牌构建及策略的研究,为我国新闻类期刊的品牌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李莹[7](2011)在《跨文化视角下中美体育杂志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是传媒大国,更是杂志大国。美国杂志多年的发展经验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体育杂志具有借鉴意义。美国着名体育杂志《体育画报》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和经验,是当今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杂志。其传统的长篇描述性报道,以及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风格,在美国体育杂志界一枝独秀。中国目前体育杂志种类繁多,却没有形成一本像《体育画报》这样强势的综合类体育杂志。后奥运时代,综合类体育杂志的发展将去向何方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中美两国体育杂志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之后分别以《体育画报》和《全体育》作为两国综合体育杂志的范本,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比较了两本杂志表现形式、经营模式和深层价值观的异同。得出如下结论:1.表现形式上,体现杂志的不同定位;2.经营模式上,新闻体制的差异造成了两国体育杂志发展的差异;3.价值观念上,两国主流价值观的差异影响了两本体育杂志的定位。建议中国的综合类体育杂志学习、借鉴美国体育杂志的先进经验,定位准确,建立自己的品牌;体制上进行改革,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建立传媒集团,开展多媒体的互动合作,以增强体育杂志的实力,发展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吕红星[8](2011)在《《凤凰周刊》十年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凤凰周刊》(PHOENIX WEEKLY)是香港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主办,由香港凤凰周刊有限公司编辑出版,获得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特许在中国内地发行的以报道时事、政治为主的政经大刊。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先生亲自担任凤凰周刊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出品人。每月三期,逢五出版,《凤凰周刊》秉承香港《大公报》的办报方针,实行不党、不派、不私、不卖、不盲,矢志于“为全球华人提供独立意见,向全球发出前瞻性的“中国判断”,忠做独立之社会公器。《凤凰周刊》如同其“母体”凤凰卫视一样,与内地的新闻类周刊相比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其新闻理念、独特的地缘优势、异域气质、选题的开放性、文章的深度和广度等都是内地的新闻类周刊所不具备的。《凤凰周刊》目前被认为是在内地颇具影响的新闻类周刊,从2000年6月30日正式创刊到2010年这10年间,其影响力不断提升,说明其取得了成功,而其成功与其发展策略是分不开的。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凤凰周刊》创刊10年(2000—2010)的发展策略及其发展策略轨迹变迁的几个阶段,重点是研究其发展策略在这10年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只做中国的时政新闻的发展策略是如何确立的以及其核心发展策略—内容为王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本论文还分析了《凤凰周刊》的形式问题,包括其封面—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色彩运用等。另外本论文还分析了目前内地新闻类期刊的发展现状、面临哪些问题,《凤凰周刊》的发展策略给内地新闻类周刊带来了哪些启示。最后本论文还针对《凤凰周刊》在未来应如何做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见解,希望对《凤凰周刊》将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周圆[9](2011)在《《财经》杂志舆论监督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财经》(原名《Money》)从1998年4月创刊至今已经十三年,号称为中国目前最广为阅读的财经类杂志,拥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端读者群,《财经》不仅在国内赢得口碑,还获得海外媒体的高度肯定,其采编经营团队获奖频频,不少奖项是中国乃至亚洲新闻界首次获得。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使《财经》杂志声名大噪的系列舆论监督报道,以这十三年间封面文章为主要参考对象,首先梳理《财经》舆论监督报道的发展历程大事记,按内容分类为证券市场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环境领域、反腐领域的舆论监督报道,并分析其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所形成的社会影响力。这一系列报道能够有力地发挥舆论监督力量,在于其选题具有重大意义、新闻内容视角独家、报道模式立体有深度、内容专业性强、语言风格统一冷静、标题标签式易于传播。根本原因在于《财经》有“联办”这个具有官方色彩的背景平台、编辑与经营分离的机制及丰富人才资源。《财经》坚持的“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之新闻理念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舆论监督报道方式,就算经历2009年胡舒立等高层集体出走事件,使得《财经》采编团队几乎“换血”,都没有使它停下脚步或减轻力度。希望本文可以给新闻业界的舆论监督报道和财经类杂志发展提供一点启示和借鉴。

李萧然[10](2010)在《10年精彩 10个难忘》文中研究指明《IT时代周刊》10岁了。虽然已硕果累累,起步却异常艰难。2000年10月,职业媒体人曹健在广州创办《新电子·IT经理人商业周刊》。坦率地讲,当时并非创办IT新刊的最佳时期,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全球IT产业一片肃杀,互联网公司人人自危。但正是在先天不足的大背景下,曹健与广州、北京和上海的员工一道,在经历了数不胜数的不眠之夜,反反复复的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细致打磨后,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将一本寂寂无名的区域性杂志,锻造为全国一流、行业拔尖的商业媒体。其实,这与其说是《IT时代周刊》的成功,莫如说是业界对它改革新闻理念,重新定义新闻价值行为的高度认同。10年岁月倥偬而蹉跎,回望艰辛历程,《IT时代周刊》身后留有太多的闪光脚印,更为中文媒体创下多项记录:第一本进入香港新机场的简体中文杂志、第一本在美国硅谷设立办事处的杂志、第一本获得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版)评选的"中国媒体标杆品牌"杂志……我们相信,在这历史性的基点上,《IT时代周刊》将在未来十年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二、IT时代周刊 一本有独家见解的杂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T时代周刊 一本有独家见解的杂志(论文提纲范文)

(1)“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一、传播历程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第一节 朋克先锋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第三节 外省朋克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第四节 女子朋克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二、论噪音与音乐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结语
附录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内容研究 ——以《中国新闻周刊》和《凤凰周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文献综述 一、《中国新闻周刊》和《凤凰周刊》封面故事概述
(一) 封面故事及特征
    1. 封面故事的基本概念
    2. 封面故事的特征
(二) 《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
(三) 《凤凰周刊》的封面故事 二、《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和《凤凰周刊·封面故事》报道情况分析
(一) 新闻题材分析
    1. 政治领域
    2. 社会领域
    3. 其他领域
    4. 人物报道
(二) 报道地域分析
    1. 《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报道地域以国内为主
    2. 《凤凰周刊·封面故事》:报道地域以国际为主
(三) 报道倾向性分析
    1. 《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以正面报道为主
    2. 《凤凰周刊·封面故事》:以负面报道为主
(四) 报道方式分析
    1. 以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为主
    2. 深度报道的选题各有侧重
    3. 重点挖掘新闻的背景和内涵
(五) 叙事特色分析
    1. 故事化叙事方式
    2. 多元化叙事视角 三、《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和《凤凰周刊·封面故事》文本分析
(一) 标题分析
    1. 虚实结合的拟题手法
    2. 主标题+副标题基本形式
(二) 图片分析
    1. 图片内容与封面故事报道主题互动
    2. 封面图片表现了报道的基调
(三) 主题分析
    1. 关注现状的深度解读
    2. 关注未来的深度解读
(四) 写作风格分析
    1. 侧重大量背景的写作风格
    2. 述评性写作风格
    3. 纪实性叙事风格
    4. 专业化与平民化交织的语言风格 四、结论和启示
(一) 《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凤凰周刊·封面故事》比较结论
    1. 同质化竞争下的个性化表现
    2. 不同体制下报道视角的差异
(二) 对未来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发展的启示
    1. 加强媒介融合,发挥新媒体优势
    2. 做有“风格”的特色周刊封面故事
    3.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4. 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5. 实现新媒体到刊物的延续
    6. 形成封面故事矩阵式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时代邮刊》的办刊特色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时代邮刊》的崛起
        二、对期刊产业化发展路径的现实启示
        三、对新媒介环境下期刊发展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时代邮刊》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二、相关期刊个案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一、基本结构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时代邮刊》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时代邮刊》的创刊与发展历程
        一、曲折艰难的创刊时期(1999年——2005年)
        二、大刀阔斧的改版时期(2005年——2012年)
        三、蓬勃发展的运作时期(2012年——至今)
    第二节《时代邮刊》的办刊定位与理念
        一、期刊定位
        二、办刊理念
    第三节《时代邮刊》的读者拓展与品牌构建
        一、读者拓展
        二、品牌构建
第三章《时代邮刊》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内容的整体取向与文本风格
        一、选题特点
        二、整体取向
        三、文本风格
    第二节 高度集中的封面专题报道
        一、封面专题的产生及其背景
        二、封面专题的类型特征
        三、封面专题的报道手法
    第三节 特色鲜明的栏目内容策划
        一、栏目设计的匠心与内容布局
        二、不断创新的采编结合
        三、从“独家策划”凸显的栏目个性
第四章《时代邮刊》的形式特色
    第一节 审美视野下的版面叙事
        一、目录的设置
        二、字体的选择
        三、色彩的运用
        四、图片的构成
        五、版面的编排
    第二节 具有个性风采的封面特点
        一、封面文字
        二、封面图片
        三、封面色彩
    第三节 自成一体的整体形式风格
第五章《时代邮刊》的营销特色
    第一节 分众传播视角下的广告营销
        一、瞄准“精英”阶层消费能力
        二、广告选择注重品质质量
        三、广告营销的主要艺术
    第二节 敢想实干的发行
        一、脚踏实地深入市场推广
        二、另辟蹊径创新订阅方式
        三、用心经营维护客户资源
    第三节 在管理机制创新中推进营销
        一、优秀团队起带头作用
        二、奖励机制燃工作热情
        三、考核模式促人才进步
第六章《时代邮刊》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对策
    第一节 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竞争下发行体制与机制的瓶颈
        二、受众需求多样化下内容开发的困难
    第二节 发展对策
        一、多维多向拓展品牌
        二、打造全媒体平台
        三、进一步开发广告市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从文化软实力角度分析漫画中中国国家形象 ——以《经济学人》周刊2007年到2014年漫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主题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现状综述
    2.1 中国国家形象
        2.1.1 中国国家形象
        2.1.2 国外媒体中中国国家形象
    2.2 文化软实力理论
        2.2.1 起源与发展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新闻漫画
第三章 《经济学人》涉中漫画国家形象分析
    3.1 研究设计与研究局限
        3.1.1 《经济学人》发展概况
        3.1.2 创新点与局限性
    3.2 《经济学人》编辑理念与报道特点
        3.2.1 匿名报道,风格统一
        3.2.2 视野广阔,内容为王
        3.2.3 力求客观,注重数据
        3.2.4 保持独立,创新形式
    3.3 《经济学人》漫画中中国形象数据分析
        3.3.1 量化分析的目的与范围
        3.3.2 量化分析的结果与说明
第四章 《经济学人》涉中漫画形象呈现及启示
    4.1 《经济学人》中涉中漫画报道特点
        4.1.1 重视度高,报道面广
        4.1.2 批判意识强,立意深刻
        4.1.3 形象立体,实时性强,注重细节
    4.2 对我国对外传播的启示
        4.2.1 打好“硬基础”,提升综合国力
        4.2.2 完善民主制度,保障人权
        4.2.3 讲好中国故事,推广中国文化
        4.2.4 履行国际责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4.2.5 提升文化传播力,讲究传播策略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了望》新闻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了望》新闻周刊发展历程
    第一节 《了望》初创期:一枝独秀展风采(1981-1983)
    第二节 《了望》发展期:顺势而上谋发展(1984-2003)
    第三节 《了望》变革期:顺应潮流辟新程(2003至今)
第二章 《了望》新闻周刊核心的办刊理念
    第一节 主流媒体担当主流责任
        一、勇当党和人民的“新闻喉舌”
        二、争取中国媒体“世界话语权”
    第二节 高端定位影响高端读者
        一、主攻“高精尖”社会群体
        二、决策人群的政经参考工具
第三章 《了望》新闻周刊主要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信息来源权威,打造独家新闻
        一、权威发布国家高层一手资讯
        二、重点刊发新华社独家专稿
    第二节 新闻解读深刻,把握时代脉搏
        一、“专题报道”洞察重大时事内情
        二、“社会调查”反映宏观世事舆情
    第三节 正面报道为主,引导社会舆论
        一、媒介议程引领公众话题
        二、正能量报道构建舆论导向
第四章 《了望》新闻周刊独特的经营模式
    第一节 传统经营保持生存优势
        一、公费订阅稳定发行数量
        二、邮政发行确保覆盖范围
    第二节 市场经营拓展发展空间
        一、《了望东方周刊》应市场而生
        二、两种经营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第五章 《了望》新闻周刊发展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改变刻板文风,增强刊物“地气”
        一、阅读价值与阅读趣味相统一
        二、服务上层与贴近群众相统一
    第二节 突破体制“瓶颈”,提高市场化程度
        一、利用资源优势开展经营活动
        二、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第三节 提升数字化对接力度,拓展全媒体格局
        一、正确把握数字化发展态势
        二、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传播格局
    第四节 扩大新闻周刊集群,完善差异化发展模式
        一、组建期刊集团,发挥品牌效应
        二、以《了望》为主导,实现差异化发展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构建研究 ——以《南风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新闻期刊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新闻期刊品牌的发展
        一、 品牌观念形成阶段(1980 年——1999 年)
        二、 品牌竞争形成阶段(2000 年 2 月至今)
    第二节 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生存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新闻期刊品牌的生存现状
        二、 我国新闻期刊品牌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新闻期刊品牌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品牌对新闻期刊的价值与意义
        一、 品牌能促成期刊整合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二、 品牌是期刊与读者建立良好关系的纽带
        三、 品牌能够增强读者对期刊的忠诚度,扩大读者群
        四、 品牌是期刊的无形资产,是占领市场的旗帜
    第二节 品牌对受众的价值与意义
        一、 品牌能帮助读者减少信息搜索成本
        二、 品牌是读者树立自身形象的象征性手段
第三章 《南风窗》的品牌发展与构建
    第一节 《南风窗》的品牌发展历程
        一、 品牌导入期(1985 年 4 月—1989 年上半年)
        二、 品牌初探期(1989 年下半年—1997 年 4 月)
        三、 品牌成长期(1997 年 4 月—2001 年 9 月)
        四、 品牌成熟期(2001 年至今)
    第二节 品牌构建的起点——精准的定位
    第三节 品牌构建的基础——独创的内容
        一、 打造精品栏目
        二、 精工专题策划
    第四节 品牌构建的关键——个性化包装
    第五节 品牌构建的支撑——多元化经营管理
        一、 拓宽发行渠道,增加发行数量
        二、 通过推广活动,实现品牌传播
        三、 提供宽松的发展平台,培养专家型记者
第四章 构建强势新闻期刊品牌的对策性思考
    第一节 国外新闻期刊品牌创建的经验
        一、 新闻期刊的鼻祖《时代》周刊
        二、 英国老牌新闻期刊《经济学人》
    第二节 构建强势新闻期刊品牌的策略初探
        一、 培养潜在读者,找准市场定位
        二、 引进专业人才,转变作坊式运作
        三、 品牌适度延伸,实现集团化整合发展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跨文化视角下中美体育杂志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文本分析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比较分析法
        3.2.5 案例分析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相关概念
        4.1.1 跨文化传播
        4.1.2 比较新闻传播
        4.1.3 新闻文化
        4.1.4 期刊、杂志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4.2 背景介绍
        4.2.1 美国体育杂志的发展及现状
        4.2.2 中国体育杂志的发展及现状
        4.2.3 美国《体育画报》杂志简介
        4.2.4 体坛传媒集团与《全体育》杂志
    4.3 《体育画报》与《全体育》的差异分析
        4.3.1 表现形式的差异
        4.3.2 中美体育杂志经营模式的异同
        4.3.3 中美价值观念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表现形式上,体现杂志的不同定位
        5.1.2 经营模式上,新闻体制的差异造成了两国体育杂志发展的差异
        5.1.3 价值观念上,两国主流价值观的差异影响了两本体育杂志的定位
    5.2 建议
        5.2.1 表现形式上更为多元化,根据受众进行合理调整,形成品牌
        5.2.2 进行体制改革,建立传媒集团,开展多媒体互动合作
        5.2.3 考虑到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宣扬体育文化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凤凰周刊》十年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1章 《凤凰周刊》发展策略的轨迹变迁
    1.1 《凤凰周刊》的创刊背景
    1.2 《凤凰周刊》发展策略的轨迹变迁
        1.2.1 凤凰卫视的内刊阶段
        1.2.2 混杂阶段
        1.2.3 内地化阶段
        1.2.4 香港、台湾阶段
        1.2.5 只做中国的时政新闻阶段
第2章 受众定位、新闻理念、地缘、品牌、“三名战略”等发展策略分析
    2.1 《凤凰周刊》的受众定位
    2.2 新闻理念
    2.3 利用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
    2.4 品牌战略
        2.4.1 什么是品牌
        2.4.2 《凤凰周刊》的品牌战略
    2.5 打造属于自己的“三名战略”
        2.5.1 名主编
        2.5.2 名主笔、名记者
第3章 核心发展策略—内容为王,形式并重
    3.1 内容为王
        3.1.1 封面故事
        3.1.2 深挖新闻背后的故事
        3.1.3 为全球华人提供独立意见的具体体现
        3.1.4 注重报道的连续性,做到极致
        3.1.5 注重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的回顾
    3.2 形式并重
        3.2.1 封面--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3.2.2 图谋天下—精选新闻图片,另一种形式上的美感
        3.2.3 杂志文本与VCD 共显
第4章 《凤凰周刊》的发展策略对内地新闻类周刊的启示
    4.1 内地新闻类周刊的发展状况
    4.2 空间上的拓展
    4.3 集中资源,合力于一点
    4.4 避免同题新闻,即使同题,视角也应不同
    4.5 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第5章 《凤凰周刊》未来应如何更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5.1 更加注重网络传播
    5.2 重点应放在内地,港台新闻不应过度开发
    5.3 定期举办大型活动—扩大影响力
    5.4 盈利模式应多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财经》杂志舆论监督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创新与研究方法
2 《财经》杂志舆论监督报道发展历程
    2.1 舆论监督的定义
    2.2 《财经》杂志舆论监督报道发展历程
3 舆论监督报道特色
    3.1 选题具有重大意义
    3.2 新闻视角独家
    3.3 报道模式立体深度
    3.4 内容高度专业化
    3.5 语言风格统一冷静
    3.6 标签式标题易于传播
4.《财经》舆论监督报道成功原因剖析
    4.1 背景平台具有官方色彩
    4.2 编辑与经营分离
    4.3 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5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IT时代周刊 一本有独家见解的杂志(论文参考文献)

  • [1]“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2]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内容研究 ——以《中国新闻周刊》和《凤凰周刊》为例[D]. 蔺思源. 内蒙古大学, 2016(03)
  • [3]《时代邮刊》的办刊特色及发展对策研究[D]. 谢双悦.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4]从文化软实力角度分析漫画中中国国家形象 ——以《经济学人》周刊2007年到2014年漫画为例[D]. 柴明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5]《了望》新闻周刊研究[D]. 刘密.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6]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构建研究 ——以《南风窗》为例[D]. 崔莹.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7]跨文化视角下中美体育杂志的比较研究[D]. 李莹. 北京体育大学, 2011(10)
  • [8]《凤凰周刊》十年发展策略研究[D]. 吕红星. 河北大学, 2011(11)
  • [9]《财经》杂志舆论监督报道研究[D]. 周圆. 暨南大学, 2011(10)
  • [10]10年精彩 10个难忘[J]. 李萧然. IT时代周刊, 2010(Z2)

标签:;  ;  ;  ;  ;  

IT Times Weekly 独家见解的杂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