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平原造林生物多样性初探

我市平原造林生物多样性初探

一、我市平原造林生物多样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1](2019)在《平原绿化的研究及发展 ——以象山县平原绿化建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平原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绿色宜居家园,保障平原地区生态安全,提升生态质量,优化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象山县平原绿化建设为例,指出开展平原绿化的背景及重要的意义,研究目前国内外平原绿化的现状,对国内平原绿化存在不足进行分析。首次全面摸清象山县平原绿化分布情况,根据象山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建设范围、建设期限等,科学详细的提出了象山县平原绿化建设规划思路。以“一心三区、一环一带、六轴七系、多点百村”的建设空间布局,重点论述了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森林文化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并从释放氧气和固氮减排效益、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等方面分析生态效益;从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等方面分析社会效益;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方面分析经济效益,充分说明平原绿化的必要性。为浙东沿海地区提供平原绿化建设借鉴。

李国雅[2](2018)在《西安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高科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极大丰富,但是城市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的加速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已日益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存环境。加快植绿,改变生态,是人类目前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大事。所以,和其它国家和城市一样,西安市也把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经过全市人民三年的共同努力,于2016年9月取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胜利。取得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标志着西安市城市发展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本文首先从国内外对森林城市研究状况出发,在阐述森林城市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森林城市建设的森林学理论、美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基础,研究了森林城市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降音除噪,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化等生态效益、促进文化教育发展,提升城市景观休闲,优化美化环境的社会功能、产生规模经济,通过森林城市建设可以产生规模经济,产生投资经济、产生技术、知识和人才的经济效益。其次,分析了西安市创建森林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论述了创建森林城市的规划,详细阐述了西安市创建森林城市的途径和方法:在市区通过三环路林带、幸福林带、朱宏路林带、大庆林带等林带建设;文景山公园、清凉山公园、潏河湿地公园等公园建设;通过劳动南路、桃园路、朱雀路、新城广场、钟鼓楼广场等道路广场建设,进行森林城市建设,提高了市区绿化覆盖率。在郊区通过湿地建设和恢复、绿色廊道工程、都市水源涵养源、台源坡面绿化工程等方法来实现森林城市建设。在乡村主要通过核桃园、猕猴桃园、葡萄基地等瓜果产业建设,苗木产业发展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方法,发展“村在林中、园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格局。再次,论文阐述了西安市创建森林城市所取得的成绩:市域森林覆盖率、新造林面积、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树种覆盖率、经济林面积等都有了大提升。紧接着又分析了西安市在森林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森林层次结构较为单一,常用树种数量较少,本地野生树种和乡土树种应用不足;城市森林建设不均衡;城市森林美学效果不佳;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等。最后,论文提出了促进西安市森林城市健康发展的建议:通过加强城市森林景观规划、保持建设规模与生态保护均衡发展、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林地利用率等方法来完善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通过生态措施、满足居民工作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等措施携手环境影响交互区,创建森林城市群;重视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效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共建生态宜居之城。文章对西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出了三个发展方向的讨论:近自然的设计和管护;发展立体绿化,增加城市森林空间;开展国内国际合作。

绍兴市人民政府[3](2018)在《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绍兴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方案绍政发[2018]1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现将《绍兴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18年6月27日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部署,认真落实《浙江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浙政发[2018]18号)精神,坚决打

张学礼[4](2018)在《滹沱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1949-2009)》文中研究指明建国以来,随着滹沱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及降雨量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流域水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流域出现了河道干涸、航运消失、生物种类变迁、地下水漏斗、沙尘天气等现象。目前学术界已对其变迁的自然表现特征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而对水环境变迁背后的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交织过程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拟以自然科学研究为基础,试图探寻滹沱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中的“人地关系”互动,重点考察人类活动、社会运行机制、社会心态与思维意识等因素在流域水环境变迁中的作用。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本文研究的文献资料主要来自地方志、馆藏档案、各类报纸等。2.田野调查。根据社会学理论,本文通过拟定社会调查问卷,完成田野社会调查,搜集有关人地关系互动的资料。调研范围涉及滹沱河全流域,调研人群包括农民、工人、水利管理者、环境保护管理者、教师等。3.跨学科综合研究。本选题研究以历史研究方法为主,涉及生态学、社会学、水利学、经济学、考古学等学科。本文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水”资源是滹沱河流域社会演变的重要推动力。本文通过考证滹沱河流域文化、经济、交通发展演变,甚至于政治抉择,可以看出“水”资源促进了流域社会的发展变迁。(1)地名文化、地方文学和风俗信仰中的“水”资源要素。如:石家庄市庄窠村村名即是“装货”一词的谐音发展而来。“此地原为古运粮河的装货码头,故初称“装货”。后来古运粮河干涸,水运码头废弃,渐成村落,村名谐音演变为庄窠。至今当地村民仍读为“装货(音)”。(2)“水”资源与养殖产业、健康产业、休闲产业、河道产业的发展。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的修建促进了沿河滩地的开发,“建库以后,特别是1980年以后,沿着滹沱河两岸河滩开发造地15万亩,种植果树、花生、西瓜、红薯等,年亩收入500元以上,年总收入近1亿元”。(3)滹沱河水运曾是河北省和天津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水上交通方式。(4)“水”资源与政治抉择,“滹沱河为平山县提供了13万亩水田、旱田25万亩、山坡地8万亩,盛产小麦、玉米、水稻以及其他各种杂粮、夏收麦、秋收稻,一年收两季,全县最富的就是西柏坡村……平均每年收27万粮食”,这也造就了晋察冀的“乌克兰”---西柏坡,由此也促成了中央选择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重要因素。2.水体污染是滹沱河流域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水体污染是滹沱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主要污染来源包括企业生产、公共卫生事业、社会生活中的废水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与化肥。这种水“质”之变不仅改变了流域水环境的自然状态,进而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心态、区域水案等系列变迁。(1)农业生产环境遭到破坏。如辛集县“先后有10万多棵树木因害枯死,该县城关佃士营大队就有5000棵将成材的树木被碱死,自1976年以来,该县有400亩小麦、500多亩大秋作物被污水淹毁”。同时,地下水也受到污染继而出现大批机井作废的现象。(2)农村社会秩序的改变。有些地方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发病率显着增高,婴儿畸形怪胎增多,从而造成社会个体安全感的的缺失。石家庄市污水导致栾城县境内、沿河两岸附近的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污染11个乡镇,120平方公里的土地,据卫生部门调查,污染区癌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大大高于对照的清灌区,南焦村大队1980年因病死亡中因癌症死亡86人,占35.5%。1975年:束鹿县防疫部门调查。“草丛的蚊子成群,特别是桥壁上的密度更大,每平方米约达5000-10000个,而且这些蚊子能够传播疟疾、大脑炎等流行性疾病”。(3)城市公共安全隐患的出现。城市“水缸”的“生态危机”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潜在隐患,给城市安全运行带来巨大风险。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均出现水体污染。“口头、横山岭、岗南、黄壁庄四个水库,除了口头外,衡岭和岗南水库,五种毒物发现了三种,主要是氰化物。黄壁庄水库中五种毒物发现了四种”。(4)“水”生态环境变迁导致区域间不协调现象的出现。流域出现了束鹿县工业污水污染下游衡水地区,石家庄地区污水污染栾城、赵县等地的跨区域水污染纠纷现象;(5)由于水体污染造成了赵州桥等文物古迹生态环境条件恶化,在对外交往中极大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3.水利工程背景下流域生态与社会变迁。水利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水”的自然存在状态。一方面,从水旱灾害减轻、经济效益开发、生态环境改变等方面,人类是最终“受益者”。(1)从防洪效益来看,流域内洪水肆虐情形得到有效改善。以黄壁庄水库为例,1959到1979年如果不建库可能受淹面积809万亩,而建库后,滹沱河下游同期总减少淹地面积379万亩。(2)从农业效益来看,引水工程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忻州市滹沱河灌区受益范围涉及到当地3个县(市区)14个乡镇123个村和1个国营农场,除了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以外,还有辣椒、甜玉米等经济类作物。“灌溉农业总产值约8亿,灌区内人口20万人”。(3)从综合利用上,发电效益有效提升了水资源潜能开发。黄壁庄水库自建库到1986年“工程效益为21.25亿元,其中工程总投资和运行管理费(包括群众投劳折资)为3.6875亿元,工程净效益为17.5635亿元”。(4)从生态效益来看,水利工程改善了区域生态条件。忻州市滹沱河灌区建立后,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进一步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地面风速降低30%左右,相对湿度提高14%左右,蒸发量减少了28%,增进了人民健康,改善了生存环境”。其次,流域也出现了地表水系统、地下水系统、区域小气候与生物种类变迁等自然现象,以及社会人口迁移、交通方式变迁、生存条件恶化等社会连锁反应。(1)水利移民改变了区域人群的正常生存状态,出现一系列“移民综合症”。如移民生活十大难:“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买东西难,用电难,住房难,吃粮难,生产难,结婚难”。(2)随着河道水量的减少,滹沱河水运继而逐渐消退,航运业等经济模式也逐渐消失。(3)水环境变迁背景下,社会群体逐渐表达了其生态诉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就表达了加强滹沱河流域生态建设的诉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滹沱河流域生态的恢复和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渐提至社会决策层面。石家庄市提出了《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规划暨沿线地区综合提升规划》,实施“一城七县,拥河发展”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滹沱河、安全滹沱河、文化滹沱河、活力滹沱河、智慧滹沱河的具体目标。4.地下水开发背景下流域生态与社会变迁。地下水资源在社会生产中,尤其在农业产生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力”作用。地下水开发满足了流域农业生产用水的基本保证,出现“有井一片绿,无井一片黄”的现象。(1)20世纪70、80年代,流域农业发展直接受益于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出现“天旱地不旱,越旱越增产”的特殊景象。“1953年石家庄地区平均亩产量97.5.4公斤,皮棉20.7公斤。大旱的1972年连续200多天未下透雨,全区平均粮食亩产仍然达到了286.4公斤,皮棉26.5公斤,1979年出现的伏旱,卡脖旱,8-9月份降雨仅有48毫米,比常年降雨量少了七成多。由于充分发挥了机井的作用,战胜了干旱。全区平均粮食总产20.41亿公斤,单产448公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地下水开发不仅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回报率”较高的投资渠道。无极县单井净收益1078/年,4年可以收回全部投资,单井获纯利润64元。(3)由于人们忽视地下水再生规律的地下水开发,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的相应改变。如无水可打、埋深持续增加、地下水漏斗形成、机井枯竭。因此,应实现生态反应与社会决策修正相对应,确保水利规划与生态条件相一致。5.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历史考察与借鉴。水资源科学管理机制的构建是维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本文对20世纪70、80年代石家庄生态环境管理进行了历史考察,得出如下启示:首先,构建生态社会管理科学运行机制:(1)应构建水生态保护的全员介入管理机制;(2)水生态环境保护应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管理轨道;(3)倡导生态管理法制思维;健全组织设置,提升执行效率。其次,提升社会群体生态认知水平:(1)树立“水”生态的敬畏意识;(2)摒弃“生态与生产对立”的片面思维;(3)发挥生态环境教育的教化作用。6.流域水环境变迁的非自然驱动因素及和谐水生态理念的构建。流域水环境变迁的非自然驱动因素主要包括:(1)城乡二元结构。传统社会中,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对应的工业与农业不同的产出比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出现,表现在流域水资源分配上即为城市优于农村,工业先于农业。(2)新时代的生态要求与部分传统产业的对立。在新时代新的生态要求面前,部分传统产业面临去留抉择,但是这些产业又背负有群体生存的社会责任,这就出现了新时代新的生态要求与传统产业的博弈。(3)社会若干主体的矛盾定位。首先,从社会个体来讲,一方面社会个体对水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同时部分个体也存在有缺乏水生态意识,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其次,在现有政府绩效考核的体制之下,往往是水生态的保护服从于对于地方GDP的过分追求,也就出现了政府监管行为无效性。(4)人类物欲主义的存在造成了人们对流域水环境经济功能的过度追求,以至于忽视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从宏观视角上,建议构建与实践和谐水生态理念:(1)实现城乡均衡协调发展,体现水资源共享的公平环境;(2)从提升水资源利用效能、加强科技支撑、完善法制建设、把握水生态环境变迁的滞后性特征等方面借鉴和反思他国流域治理经验;(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形成社会多层级水生态运行保障机制;(4)尝试突破流域的自然属性与行政管辖属性的博弈。

郝卫国[5](2017)在《“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中面临文化特色消失的问题。国内城乡景观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城市,近年来开始关注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开始引起人们重视。本文着眼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联系,将天津地区乡村景观文化特色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乡村景观现状及文化特色梳理与保护规划策略及探索。使景观形态回归地方,承载特定地域人们生活与发展的历史。通过自然的乡村景观连接融洽的郊区及城市景观,重塑乡村文化魅力。本文采用“系统-共生”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实证”的研究过程。在景观感知与评价基础上,从文化特色的维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挖掘与传承乡村景观核心的历史和环境记忆。论文主要创新点:(1)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通过现状调研与文献分析,将天津市域乡村划分为4个类型区:环城地区、远郊平原地区、山区生态地区、滨海地区。(2)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通过深入调研与数据分析,感知、评价、梳理不同地区乡村景观的特点,包括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3)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在保护规划策略中保持并突出文化特色,在乡村文化传承中力求创新。发挥原有文化传统和特色优势,留住乡村原风景的根与魂,再创新景观的精气神。本文采用“抽样-调查”与“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天津市10个涉农区的80个乡村与乡镇进行了田野调查。论文的论述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1)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相关基础理论,并提出了研究目标与路线,搭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2)对乡村景观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乡村文化特色消失、文脉肌理面临断裂、边远地区结构破坏、乡村景观遭到蚕食、整体面临生态风险、规划审批缺少规范、乡村景观意识薄弱、乡村景观资金缺乏8个主要问题;对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分析,梳理出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滨海文化4类文化特色。(3)对文化特色进行解读,引入“系统性”、“原真性”理念,提出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6项保护策略;引入“整体性”、“乡村性”理念,提出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8项规划设计策略。(4)借鉴国内外乡村景观实践经验与天津探索,归纳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城乡景观规划,政府合作民间协作,完善审批、管理制度,推进学术、科普共识5条保护规划探索。(5)最后的结论和展望部分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得出借景沽上田园风光、塑造文化景观、协调传统与现代、传承文化特色4点研究结论,并针对本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牟虓[6](2014)在《宁波市江北区生态景观林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原绿化建设是当前宁波市江北区推进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绿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江北的城乡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绿化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地追求绿化发展速度却忽视了生态景观林的发展。生态景观林作为一种特殊的公益林,是平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水平、为人们丰富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地区对外形象、开展城市森林旅游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着的作用,受到各地在城乡绿化建设过程中的广泛关注。在推进平原绿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景观林,可以充分结合园林美学、植物配置手法、生态学原理等,创造自然化、多功能、满足人们自然审美需求的生态自然景观。目前,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所欠缺,景观效果有待提升,林区布局也缺乏合理性。因此,需要对生态景观林的概念、功能、特征、树种、抚育、营造等多方面开展深入调查和系统化研究,以发挥其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以森林培育学、植物学、平原绿化规划、风景园林、生态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江北区开展平原绿化建设的具体项目,针对当前地区森林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前期调查、总体布局、植物配置、林地空间结构、抚育养护经营等内容着手,就生态景观林在江北平原绿化中的规划和营造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为江北区生态景观林的建设和规划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撑,使其在能够有效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充分满足江北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态消费的需求。本文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将有助于推进生态景观林理论的完善,营造地区生态景观特色,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最终为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共存做出贡献。

张焕[7](2013)在《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居环境聚落在大规模的建设中遭到了不可挽救地破坏,尤其是植根于海洋地区自然与文化环境的海岛传统聚落与住居,正逐渐被舟山新区大规模的建设模式所取代,舟山群岛海岛地区传统营建体系的演进与发展面临着种种困境。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地区营建体系切入,研究如何挖掘与整理这些包含生态价值与智慧的地区营建经验,结合当前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果,将其转化为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体系与方法,使地区传统建筑持续发展获得重生。在这一目标下,将常年有人居住,并且形成人居聚落的海岛还原成一个人居单元。同时,单元将山地、滨海、平原等不同类型的人居环境纳入到一个整体,打破了行政区划和地形学上的限制,有可能以一种整体的观念来把握人居环境的内在规律。论文首先阐述了选题舟山群岛人居环境研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导出多维视野下群岛人居单元的创新概念。然后对群岛人居单元的概念从理论支撑、影响因素、运转规律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在解析的基础上,从群岛整体尺度和建设尺度两个层面上构筑营建体系。并在随后的章节中归纳出体系建构和营建策略,以及实际案例的验证。最后加以总结和展望。论文目前的研究总体水平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寄希望通过对家乡舟山的解读,归纳些岛屿的人居环境承前启后的营建理念,即旨在于以人居单元的概念与视角,同时结合具体的实证研究,以一种开放的结构和方式归纳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与规律,以期对研究具有时效性、开拓性与原创性。

陈荣蓉[8](2012)在《重庆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及其景观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人类活动中,农村土地整治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强制性、时效性很强的干扰活动,在短期内会对生态系统及景观格局产生剧烈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偏重于新增耕地目标,对农村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和治理力度不够,致使乡村景观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并对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及农产品质量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作为未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及国家、区域层面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需求的重要手段——农村土地整治,在技术需求上应如何响应;在工程措施上应如何适应;这些工程技术措施又将造成什么样的生态景观效应,尤其在小尺度上对生境质量、景观多样性、土地产能、生态景观服务功能及水文生态过程等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等,都急需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或理解。本文立足重庆,基于“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格局,选取5个国土整治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为样点,结合土地利用变化理论、农村土地整治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了“农村土地整治—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及生态学过程”分析框架,试图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揭示小尺度上工程技术措施治理土地破碎化过程的机理;同时,借助于对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学过程的分析,阐明土地利用、农业生物多样化与地块异质性间的联系,为评估乡村景观建设的技术需求和土地整治工程措施的适应性,以及制定农村土地整治建设乡村生态景观的技术策略,提供科学的认识途径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由此以期为土地整治景观建设理论和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指引。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农村居民点复垦工程及其景观效应:①依据不同的用地控制标准,5样点村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水平相对集约,但户均表现相对粗放;从格局来看,在横向水平上,农村居民点从丘陵到山地由小聚居向大分散过渡;在纵向梯度上,随着海拔的上升,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和面积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②农村居民点复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以实施,并参与产业规划,不仅促进了样点村自发形成的分散农村聚落向具有相对规模且有序的农村聚落转变,也加快了丘陵山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型和生态恢复。③数量特征上,农村居民点复垦导致样点村居民点个数和面积均大幅减少,而聚落规模则明显增大,其用地格局由复杂趋于简单。④景观特征上,农村居民点复垦导致样点村景观多样性水平下降,SHDI均值由0.9209降至0.8829;而斑块形状规则化程度提高,LSI均值由23.2451降至21.3039;景观的空间集聚性有所提高,CONT均值由93.9518升至94.8299。可见,农村居民点复垦,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村域土地利用、农业生物多样化与地块异质性间的联系,既消除了自然村落的弊端,又实现了乡村景观的重塑,同时也给当地创造了发展契机。(2)土地平整工程及其景观效应:①从浅丘到低山丘陵再到中低山槽谷,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从人多地少转向地形地貌约束;就耕地而言,水田均分布于15°以下,而旱地的78.28%分布于15°以上:水田和旱地的破碎化表现形式不同。制约水田利用的是田坎曲折、占地宽,制约早地利用则是坡耕旱地,生产耕作困难,水土流失和作物减产现象普遍。②在土地平整中,采取田块归并和条田整治治理水田、采取坡改梯治理旱地是丘陵山区降低破碎化、提高土地利用率较适宜的方式。③土地平整工程显着改变了水田和旱地的农田景观,田块形状趋于规整。因此,对土地破(细)碎化的治理,不仅限于单纯的地块调整和归并,在丘陵山区更应注重条田整治和坡改梯的治理方式。(3)农村道路工程及其景观效应:①农村道路优化布局和整治设计,提升了项目区道路结构、质量和通行能力,且减少了占地。除YD-Ⅱ外,其余样点田间道与生产路之比提高2%-11%;砼质生产路、硬化田间道比重增加,路面宽度增加:道路环通度(αα)、连通度(y)变化范围分别由0.32~0.37、0.54~0.58提升至0.37~0.46、0.58-0.64。②在景观水平上,新建道路会加剧景观斑块分割,导致破碎化程度增加;而道路减少,则有助于降低景观破碎化程度。不过,因工程规模有限,农村道路建设对区域景观斑块间连接程度和景观多样性不会造成显着影响。在类型水平上,农村道路整治则一定程度地改变了耕地、农村居民点和生态用地的形状及格局,发挥了对乡村景观的重塑和优化作用。(4)农田水利工程及其景观效应:①农田水利工程整治不同程度地改善了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的数量、质量及网络结构特征,增加了有效灌面。经整治,5样点村水源工程新增蓄水池65口,灌溉渠总长由19.94km增至27.25km,排水沟由80.60km增至136.03km,渠网密度(D)、环通度(α)、连通度(y)变化范围分别由10.98~22.94、0.16~0.25、0.45~0.50提升至16.73~50.60、0.20~0.28、0.47-0.52。②在景观水平上,新建农田水利工程会加剧对区域景观斑块的分割,增强景观的破碎性,导致斑块形状规则化程度降低,但对区域景观的多样性和连通性影响不明显:在类型水平上,农田水利工程整治作用于土地利用过程会明显改变耕地和生态用地的形状及格局,但对农村居民点影响较小。(5)土地整治前后土地利用(景观)变化效应及其景观生态学过程:①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变化表现为:农业生产景观显着增加,农业生态景观显着减少,农业服务设施景观有所减少。②在类型水平上,耕地景观受到较强干扰,变化显着,破碎度增加;农村居民点景观受到强烈干扰,变化剧烈,破碎度显着下降;生态用地景观受到一定干扰,但变化较小,破碎度有所下降。在景观水平上,总体景观破碎度下降,最大斑块面积和斑块聚集度提高,斑块间的廊道连通性增强,斑块形状的规则性和景观多样性降低;从样点间比较看,从丘陵平坝到中低山区土地整治带来的景观变化存在差异,但不显着。③土地整治使生态总价值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值,且其作用于不同类型的景观产生了不同的景观生态效应。其中,农业生产景观和农业服务设施景观(水域)的生态价值普遍增加,如YD-I分别有10.25%和9.94%的显着增幅,而农业生态景观的生态价值变化不一致。④与土地整治相关的景观生态过程表现为,a)土地整治中,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改变了景观结构,土地用途转变改变了景观功能,由此导致了景观格局的演变,并带来不同的景观生态效应。b)丘陵山区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还耕、还园、还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态景观要素之间的连接度水平,有利于保持景观生态的稳定;而土地整治实施的田间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改善了景观的连通性。c)土地整治易导致耕作层土壤发生改变,给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循环不能充分进行。d)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中,通过尊重地块异质性,发展农业生物多样化,优化村域土地利用,有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景观多样性。(6)研究建议在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中,适当引入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方法,注重核心生物栖息地的保护、缓冲区的建立、廊道的构筑以及景观异质性的加强和栖息地的恢复。综上所述,在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战略的指向下,本文构建了“农村土地整治—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及生态学过程”分析框架,为解释土地整治在微观尺度上导致的土地利用及景观变化和由此带来的景观生态效应问题,以及揭示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农业生物多样化与地块异质性间的联系提供了途径,有助于深入把握土地整治与土地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并为评估乡村景观建设的技术需求以及土地整治工程措施的适应性,以及制定农村土地整治建设乡村生态景观的技术策略,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研究有望为开展土地整治景观建设理论和技术创新的综合研究提供有益的尝试。

许熙巍[9](2012)在《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之集大成者;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科学,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通过对城市已建或待建区土地资源进行分配的手段,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所必需的空间配置要求。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的生存环境被各种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危机逐步侵蚀,城市规划同其他学科一道,试图为城市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开拓蹊径,指明正确的方向。人们在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城市文明要保持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安全的保障之上,而安全的生存空间是这个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城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虽然在市域总用地中所占比例小,但它是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集约度最高、经济社会效益最强的人工斑块,其生态安全状态优劣必然会对整体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布局及开发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生态安全目标能否最终得到物质载体的依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立足于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辨析,探索如何将土地学、资源学、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相结合,在量化形式的生态安全指标与图示化的用地空间配置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使这些跨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城市实际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发挥直接作用,通过城市资源配置的手段使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在多学科的结合过程中,建构起“定量一定位”双平衡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法论与技术框架,以引导适合当前城市生态安全状态下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文章从了解生态安全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城市用地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技术手段层面以天津城市中心城区用地为例,提出城市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相整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同时还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合天津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指标权重、因子指标与城市用地的关联度等内容,希望能有益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生态安全适应性优化,并对其他城市的用地生态安全优化在技术方法、实施策略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安全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集中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缘起、定义、基本理论、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以及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三章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作为两个研究单体,从城市用地和生态安全之间的效应、用地变化中的生态安全互动情况等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相互影响,又互为制约的博弈关系。第四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验、理念和措施,以及对天津中心城区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区用地生态安全的相关因子以及由这些因子整合建立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中心城区用地与生态安全目标体系的工作技术框架。第五章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land use eco-security evaluation,LUESE),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用地规划与生态安全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这一关联关系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现状进行数量结构的优化建议,即定量平衡的优化建议;再运用空间句法模拟城市中对生态安全关联度较高的几大类功能用地在城市用地中不同空间布局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即定性平衡的优化建议。最后就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优化提出建策。基于土地适宜性提出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功能用地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优化方向。第六章是应用研究成果再次实证,选取中新生态城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的同时,探索在生态城镇尺度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

王爱文[10](2009)在《保护、改革、转型三管齐下系统推进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文中认为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全省“八大经济区”规划的决议,这是区域发展理论在我省的实践探索和创新,是对全省发展思路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八大经济区”规划将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列入其中,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生态文?

二、我市平原造林生物多样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市平原造林生物多样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平原绿化的研究及发展 ——以象山县平原绿化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平原绿化状况
    1.3 国外平原绿化状况
第二章 象山县基本情况概述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基本地形
        2.1.3 水系
        2.1.4 土壤
        2.1.5 气候
        2.1.6 植被
    2.2 当地基本的经济状况
        2.2.1 行政划分及人口分布
        2.2.2 国民经济发展
        2.2.3 农林业
        2.2.4 交通
        2.2.5 旅游业
第三章 建设目标与总体布局
    3.1 建设目标
        3.1.1 总体目标
        3.1.2 主要建设内容
    3.2 建设范围与建设期限
    3.3 建设布局和规模
    3.4 建设内容和体系
第四章 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4.1 森林生态建设指标体系
    4.2 建设方式与主建功能森林类型
        4.2.1 建设方式
        4.2.2 主建功能森林类型
    4.3 造林绿化技术方案
        4.3.1 造林树种选择
第五章 森林产业体系建设
    5.1 平原区森林产业概况
    5.2 平原产业发展基本思路
    5.3 平原产业建设重点与内容
        5.3.1 建设重点
        5.3.2 建设内容
第六章 森林文化体系建设
    6.1 森林文化宣传教育
        6.1.1 组织体系
        6.1.2 宣传教育的具体内容
        6.1.3 宣传教育方式
    6.2 名木古树的保护与管理
        6.2.1 名木古树的具体分布
        6.2.2 出台管理办法
        6.2.3 管护职责的具体分工
    6.3 绿地认养
        6.3.1 绿地认养的组织管理
        6.3.2 绿地认养的范围和方式
        6.3.3 绿地认养措施及实施流程
第七章 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7.1 工程组织与管理
        7.1.1 组织管理机构
        7.1.2 组织管理形式
        7.1.3 项目管理
    7.2 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
        7.2.1 生物多样性保护
        7.2.2 湿地保护
    7.3 政策保障
        7.3.1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政策
        7.3.2 平原绿化用地政策
        7.3.3 农田林网产权政策
    7.4 资金保障
第八章 效益分析
    8.1 森林资源动态增长
    8.2 生态效益分析
    8.3 社会效益分析
    8.4 经济效益分析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2)西安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森林城市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森林城市相关概念
        2.1.1 森林城市
        2.1.2 城市森林
        2.1.3 园林城市
        2.1.4 生态城市
    2.2 森林城市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森林学理论
        2.2.2 森林美学理论
        2.2.3 生态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森林城市的效益
        2.3.1 创建森林城市的生态效益
        2.3.2 创建森林城市的社会效益
        2.3.3 创建森林城市的经济效益
    2.4 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指标
第三章 西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途径
    3.1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自身条件
        3.1.1 自然条件
        3.1.2 生态条件
    3.2 创建森林城市的规划
        3.2.1 总体规划
        3.2.2 主要指标规划
    3.3 市区森林城市创建
        3.3.1 林带建设
        3.3.2 公园建设
        3.3.3 道路广场建设
    3.4 郊区森林城市创建
        3.4.1 湿地建设恢复工程
        3.4.2 绿色廊道工程
        3.4.3 都市水源涵养林保护工程
        3.4.4 台源坡面绿化工程
    3.5 乡村森林城市创建
        3.5.1 瓜果产业发展
        3.5.2 苗木产业发展
        3.5.3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
第四章 西安创森取得的成果及存在问题
    4.1 成功创森后的森林总体布局
        4.1.1 市域森林覆盖率有了较大提升
        4.1.2 新造林面积占市域面积有了一定增加
        4.1.3 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也有了较大增加
        4.1.4 树种丰富度有所提高
        4.1.5 经济林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逐年稳定上升
    4.2 森林城市可持续发展定位
        4.2.1 深入增绿,巩固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成果
        4.2.2 科学规划,保障城市森林面积稳中有升
        4.2.3 加快步伐,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进军
    4.3 森林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3.1 森林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3.2 森林城市建设不均衡
        4.3.3 城市森林美学效果不佳
        4.3.4 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
        4.3.5 城市森林经营管理粗放
第五章 促进西安市森林城市健康发展的建议
    5.1 完善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
        5.1.1 加强城市森林的景观规划
        5.1.2 保持建设规模与生态保护的均衡发展
        5.1.3 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林地利用率
    5.2 携手环境影响交互区,创建森林城市群
        5.2.1 创建森林城市群的生态措施
        5.2.2 满足居民工作生活的创建森林城市群措施
        5.2.3 促进社会发展的创建森林城市群措施
    5.3 重视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效应
        5.3.1 充分利用乡土树种,突出地方特色
        5.3.2 合理进行植物搭配,协调种间关系
        5.3.3 兼顾建设与发展,促进生态和谐
    5.4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意识
    5.5 加大资金投入,共建生态宜居之城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滹沱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五、论文架构
第一章“因水而兴”:“水”资源驱动下的区域社会发展演进
    一、文化之兴:“水”资源与区域社会文化发展
        (一)“水”资源与地名文化
        (二)“水”资源与地方文学
        (三)“水”资源与风俗信仰
    二、经济驱动:“水”资源资本的开发和利用
        (一)养殖产业
        (二)健康产业
        (三)休闲产业
        (四)河道产业
    三、交通变迁:滹沱河水运影响下区域社会生态
        (一)滹沱河水运是区域经贸往来的主要交通方式
        (二)渡口出行是人们日常交通出行方式之一
        (三)滹沱河水运与革命事业的胜利推进
    四、政治抉择:“水”资源与红色圣地
第二章“适可而止”: 人地互动与水环境“质”之变--以水体污染为考察中心
    一、滹沱河流域水环境“质”变的社会驱动要素
        (一)工业企业生产与水“质”之变
        (二)公共卫生行业与水“质”之变
        (三)乡镇企业生产与水“质”之变
        (四)农业生产与水“质”之变
    二、水环境“质”变下的社会风险的出现
        (一)影响和改变着农村社会秩序
        (二)城市水缸“生态危机”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潜在隐患
        (三)“水”生态变迁与区域间不协调现象的出现
        (四)“水”生态变迁与国际形象塑造
        (五)“水”生态变迁与农业生产环境改变
第三章 作用与副作用的博弈:水利工程兴建与流域水生态环境变迁
    一、传统社会水治理的自然驱动因素—基于“水”自然属性的考察
        (一)水患肆虐,危害一方
        (二)旱灾不断,生产亦难
        (三)盐碱之害,种植不易
    二、传统社会水治思想下的水环境之“变”—基于工程式的解决路径
        (一)河道工程
        (二)引水工程
        (三)蓄水工程
        (四)盐碱治理工程
    三、初见红利:滹沱河流域水环境驱动下的社会发展
        (一)从防洪效益来看,洪水肆虐情形得到有效改善
        (二)从农业效益来看,引水工程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三)从综合利用上看,发电效益有效提升了水资源潜能的开发
        (四)从生态效益来看,水利工程改善了区域生态条件
    四、双刃剑之:滹沱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下的生态与社会之变
        (一)水利工程与流域生态环境之变
        (二)水环境变迁与流域社会人口迁移
        (三)水环境变迁与交通方式的改变
        (四)水环境变迁与社会群体生态诉求表达
    五、水利、生态、社会联动下的历史反思
        (一)构建水利、生态、社会共赢模式
        (二)树立整体水环境改造观---对河北省平山县WEP/CHN2811项目的历史考察
        (三)借鉴有机论自然观,借力机械论资源观,加速转向生态水利发展轨道。
第四章 恩赐与惩戒:地下水开采与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考察
    一、地下水资源驱动下的社会发展--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考察
        (一)渠灌井灌之交替--地下水开采的历史进程
        (二)采水工具之变---地下水开采的标识符
        (三)机井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四)地下水开发的成本与效益
    二、地下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次生问题的出现
        (一)违背地下水再生规律,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
        (二)缺乏生态环保观念,地下水体污染严重
        (三)城市化进程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变迁—以对石家庄市区的考察为例
    三、滹沱河流域地下水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一)实现生态反应与决策修正相对应
        (二)确保水利规划与生态条件相一致
第五章 并行不悖:20 世纪 70、80 年代生态社会管理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一、构建水生态保护的科学运行机制
        (一)构建水生态保护的全员介入管理机制
        (二)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管理轨道
        (三)健全组织设置,提升执行效率
    二、提升社会群体的生态认知水平
        (一)树立“水”生态的敬畏意识
        (二)摒弃“生态与生产对立”的片面思维
        (三)发挥生态环境教育的教化作用
        (四)突出乡镇企业生态管理的特殊性
第六章 变迁之变迁:和谐水生态理念的构建与实践
    一、滹沱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变迁的非自然驱动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与水生态环境变迁
        (二)新时代生态要求与水生态环境变迁
        (三)社会若干主体的矛盾定位与水生态环境变迁
        (四)物欲主义与水生态环境变迁
    二、滹沱河流域和谐水环境生态模式的构建
        (一)西方水生态保护理念的借鉴
        (二)把握水生态环境变迁的滞后性特征,切勿因噎废食---兼论类似命运下的咸海地区水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启示
        (三)构建社会多层级水生态运行保障机制
        (四)协调流域的自然属性与行政管辖属性的博弈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样本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维度
        1.4.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框架图示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景观规划
        2.1.2 文化特色保护
    2.2 理论研究
        2.2.1 国外研究状况
        2.2.2 国内研究状况
        2.2.3 本研究的视角
        2.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3章 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现状
    3.1 面临问题
        3.1.1 乡村文化特色消失
        3.1.2 文脉肌理面临断裂
        3.1.3 边远地区结构破坏
        3.1.4 乡村景观遭到蚕食
        3.1.5 整体面临生态风险
        3.1.6 规划审批缺少规范
        3.1.7 乡村景观意识薄弱
        3.1.8 乡村景观资金缺乏
    3.2 基本特征
        3.2.1 由“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异构”
        3.2.2 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
        3.2.3 由“乡村性”转向“城市性”
    3.3 重建路径
        3.3.1 城镇化整理型
        3.3.2 易址迁建型
        3.3.3 保留发展型
第4章 天津地区乡村文化特色梳理
    4.1 乡村类型
        4.1.1 环城地区
        4.1.2 远郊平原地区
        4.1.3 山地生态地区
        4.1.4 滨海地区
    4.2 梳理整合
        4.2.1 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
        4.2.2 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
        4.2.3 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
        4.2.4 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
    4.3 乡村景观感知与评价
        4.3.1 乡村景观感知
        4.3.2 乡村景观评价
        4.3.3 建立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库
第5章 文化特色保护策略
    5.1 保护面临问题
        5.1.1 与乡村生产生活脱节
        5.1.2 整体上缺乏合理规划
        5.1.3 建筑重功能轻艺术
        5.1.4 景观生态问题严重
    5.2 乡村景观变迁
        5.2.1 明显的突变性
        5.2.2 传统元素被遗弃
    5.3 保护准则
        5.3.1 村民为本的目的准则
        5.3.2 保留提升的时序准则
        5.3.3 与时俱进的动态准则
        5.3.4 提取创新的关联准则
        5.3.5 融合展示的整体准则
        5.3.6 近远期结合准则
    5.4 保护策略
        5.4.1 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
        5.4.2 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
        5.4.3 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
        5.4.4 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
        5.4.5 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
        5.4.6 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
第6章 文化特色规划设计策略
    6.1 规划设计原理
        6.1.1 规划设计原则
        6.1.2 规划设计目标
        6.1.3 规划设计方法
    6.2 规划设计策略
        6.2.1 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
        6.2.2 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
        6.2.3 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
        6.2.4 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
        6.2.5 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
        6.2.6 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
        6.2.7 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
        6.2.8 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
第7章 文化特色保护规划探索
    7.1 经验借鉴
        7.1.1 北京经验
        7.1.2 上海经验
        7.1.3 浙江经验
        7.1.4 江苏经验
        7.1.5 台湾经验
    7.2 天津探索
        7.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7.2.2 统筹城乡景观规划
        7.2.3 政府合作民间协作
        7.2.4 完善审批、管理制度
        7.2.5 推进学术、科普共识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借景沽上田园风光
        8.1.2 塑造文化景观
        8.1.3 协调传统与现代
        8.1.4 传承文化特色
    8.2 创新点
        8.2.1 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
        8.2.2 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
        8.2.3 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之处
        8.3.2 研究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宁波市江北区生态景观林建设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2. 生态景观林的概念、功能以及特征
    2.1 生态景观林的概念分析
    2.2 生态景观林的功能
        2.2.1 生态功能
        2.2.2 景观功能
        2.2.3 游憩功能
        2.2.4 经济社会功能
    2.3 生态景观林的特征
        2.3.1 生态景观林的结构特征
        2.3.1.1 水平地带性
        2.3.1.2 垂直地带性
        2.3.1.3 结构特性
        2.3.2 生态景观林的美学特征
        2.3.2.1 林相特征
        2.3.2.2 季相特征
        2.3.2.3 林龄特征
        2.3.2.4 林位效应
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3.1.1 国外生态景观林研究
        3.1.2 国外景观林抚育研究
        3.1.3 国外森林生态景观研究
    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3.2.1 国内生态景观林研究
        3.2.2 国内景观林抚育研究
        3.2.3 国内生态景观林营造技术及景观体系研究
4. 宁波市江北区概况
    4.1 自然条件
        4.1.1 地理位置
        4.1.2 地形地貌
        4.1.3 水系
        4.1.4 气候
        4.1.5 植被
    4.2 社会经济条件
        4.2.1 政区划、人口情况
        4.2.2 区位与历史文化
        4.2.3 经济状况
    4.3 江北区平原绿化现状
5 江北区平原生态景观林建设现状
    5.1 生态景观林建设现状
        5.1.1 块状生态景观林情况
        5.1.2 带状生态景观林情况
    5.2 江北区生态景观林的应用特征
    5.3 江北平原地区森林现状的主要问题
        5.3.1 总体建设不平衡,缺乏系统景观规划
        5.3.2 树种和林分结构过度单一
        5.3.3 游憩空间欠缺,景观设计单调
        5.3.4 苗木水平有待提高
        5.3.5 平原森林总量和质量仍有待提高
6. 江北区平原生态景观林发展对策
    6.1 生态景观林建设原则
        6.1.1 注重生态位原则
        6.1.2 生物多样性原则
        6.1.3 美学艺术原则
        6.1.4 重视乡土树种原则
        6.1.5 珍贵树种优先原则
        6.1.6 结合经济效益原则
    6.2 植物配置方法
        6.2.1 乔木为主,合理利用草灌搭配
        6.2.2 注重空间构图
        6.2.3. 注重季相景观营造
    6.3 树种选择
        6.3.1 树种选择方法
        6.3.2 树种选择评分模型
        6.3.3 树种选择与分析
    6.4 抚育管理
    6.5 造林指标
        6.5.1 混交比例
        6.5.2 种植密度
        6.5.3 种苗规格
    6.6 江北区生态景观林的营造模式
        6.6.1 通道生态景观林
        6.6.2 江河生态景观林
        6.6.3 公园景观林
        6.6.4 生态苗圃景观林
        6.6.5 庭院生态景观林
7. 建设成果展望
    7.1 总体发展格局
    7.2 未来三年江北区生态景观林工程统计
    7.3 建成后效益分析
        7.3.1 生态效益
        7.3.2 社会效益
        7.3.3 经济效益
8.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前言
摘要
Abstract
1、导言
    1.1 选题缘起
        1.1.1 海洋开发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1.1.2 海岛之于海洋的桥头堡作用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海岛研究状况
        1.2.2 绿色人居环境研究综述
        1.2.3 生态安全与景观生态学
    1.3 研究对象及意义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2、多维视野下的群岛人居单元概念
    2.1 群岛人居传统营建方式的局限与问题
    2.2 人居单元概念的提出
    2.3 人居单元概念的多维理论基础
        2.3.1 人类聚居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3.2 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
        2.3.3 景观生态学原理
        2.3.4 岛屿生物地理学
    2.4 多维视野下群岛人居单元的诠释
        2.4.1 群岛与人居单元耦合的地理学依据
        2.4.2 群岛与人居单元耦合的人居环境学依据
        2.4.3 群岛与人居单元耦合的社会学依据
    2.5 群岛人居单元概念的提出
        2.5.1 群岛人居单元概念建立的基础原则
        2.5.2 群岛人居单元概念提出的思路和步骤
        2.5.3 群岛人居单元的特征
        2.5.4 群岛人居单元相关概念在本文中的界定
    2.6 本章小结
3、群岛人居单元的诠释
    3.1 群岛人居单元的理论引导和诠释
        3.1.1 群岛人居单元构建的认识论基础—系统理论
        3.1.2 群岛人居单元构建的方法论基础—共生理论
    3.2 单元构建的自然与资源因素
        3.2.1 气候资源
        3.2.2 淡水资源
        3.2.3 岸线资源
        3.2.4 景观资源
        3.2.5 土地资源
        3.2.6 水产资源
        3.2.7 能源资源
    3.3 单元构建的人文与传统因素
        3.3.1 政治军事
        3.3.2 风水礼制
        3.3.3 宗族族群
    3.4 群岛人居单元运转规律
        3.4.1 群岛人居单元运转的动因
        3.4.2 群岛人居单元运转的机理
        3.4.3 群岛人居单元运转的框架与结构
    3.5 本章小结
4、群岛人居单元整体尺度营建体系
    4.1 群岛人居单元形态结构与空间格局
        4.1.1 群岛格局的基本因子
        4.1.2 群岛区域格局效应
    4.2 群岛人居单元道路系统
        4.2.1 道路交通系统现状及主要问题
        4.2.2 道路系统营建原则
        4.2.3 道路系统营建模式
    4.3 群岛人居单元能源系统
        4.3.1 群岛生态能源种类及应用
        4.3.2 海岛生态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营建模式
        4.3.3 舟山海岛生态能源——风能应用案例
    4.4 群岛人居单元水源系统
        4.4.1 生态水源系统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4.4.2 生态水源系统营建原则
        4.4.3 生态水源系统营建方法
        4.4.4 嵊泗县实际案例
    4.5 本章小结
5、群岛人居单元建设尺度营建体系
    5.1 群岛民居聚落建筑类型
        5.1.1 传统聚落建筑的几种典型
        5.1.2 现代聚落建筑
    5.2 群岛聚落建筑的困境与机遇
        5.2.1 海岛人居聚落发展的困境与挑战
        5.2.2 海岛人居聚落发展的机遇与再生
        5.2.3 “传统的”、“现代的”与“生态的”
    5.3 群岛聚落建筑发展的适宜性途径
        5.3.1 生态海岛聚落营建体系的空间布局与用地结构
        5.3.2 生态海岛聚落系统的资源与能源消费结构
        5.3.3 动态适应的新型海岛民居单体建筑
        5.3.4 被动式海岛民居建筑环境调节控制
        5.3.5 海岛建筑形态的生态构造设计
    5.4 群岛聚落建筑营建体系的分层多元形态模型
        5.4.1 舟山群岛典型地形地貌的土地使用模式
        5.4.2 生态海岛民居聚落基本生活单元形态模式
        5.4.3 生态海岛民居单体建筑形态模型
6、群岛人居单元的体系建构与营建策略
    6.1 群岛人居单元聚落体系
        6.1.1 聚落体系现状和主要问题
        6.1.2 聚落体系等级结构营建原则
        6.1.3 聚落体系等级结构营建模式
    6.2 群岛人居单元类型化与营建策略
        6.2.1 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体系指导价值观
        6.2.2 群岛单元机理图表与类型化
        6.2.3 群岛不同类型单元特征与宏观营建原则
    6.3 典型案例
        6.3.1 摘箬山岛现状概况
        6.3.2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的定位方向和聚落结构
        6.3.3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边缘效应和海洋基质的利用
        6.3.4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道路交通系统
        6.3.5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水资源系统
        6.3.6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能源系统
7、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重庆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及其景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景观生态研究现状
        1.1.1 景观格局
        1.1.2 景观功能
        1.1.3 景观动态
    1.2 土地利用对景观生态的干扰
        1.2.1 耕作和园艺
        1.2.2 放牧和草场管理
        1.2.3 采伐和造林
    1.3 农村土地整治的景观生态效应
        1.3.1 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1.3.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3.3 景观生态评价
    1.4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1 科学问题
        2.1.2 社会需求
        2.1.3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2.3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样点概况、数据来源、处理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样点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土地资源条件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主要研究方法
        3.3.1 景观指数模型及景观指数提取
        3.3.2 廊道特征描述模型
第4章 农村居民点复垦工程及其景观效应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农村居民点利用特征
        4.2.2 整村推进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
        4.2.3 农村居民点复垦的景观效应
    4.3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土地平整工程及其景观效应
    5.1 研究数据处理及方法
        5.1.1 研究数据处理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地平整的工程技术特征
        5.2.2 土地平整的景观效应
    5.3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农村道路整治工程及其景观效应
    6.1 数据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农村道路现状特征分析
        6.2.2 农村道路优化布局
        6.2.3 农村道路整治工程设计
        6.2.4 整治前后农村道路结构特征变化分析
        6.2.5 农村道路整治的景观效应分析
    6.3 结论与讨论
第7章 农田水利整治工程及其景观效应
    7.1 数据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特征
        7.2.2 农田水利整治工程优化布局
        7.2.3 农田水利整治工程设计
        7.2.4 整治前后农田水利结构特征变化分析
        7.2.5 农田水利整治的景观效应
    7.3 结论与讨论
第8章 土地整治前后土地利用(景观)变化效应及其景观生态学过程
    8.1 景观类型划分及研究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变化
        8.2.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8.2.3 生态服务价值评价
        8.2.4 生态学过程分析
    8.3 结论与讨论
        8.3.1 结论
        8.3.2 讨论
第9章 研究结论、讨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特色与创新
    9.3 讨论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9)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安全问题频发,城市安全受到威胁
    1.1.2 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开发导致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隐患
    1.1.3 现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法缺乏对生态安全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1.3.2 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1.3.3 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影响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界定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2.1 城市生态安全的缘起
    2.1.1 从环境问题到生态危机—人类生存面临新挑战
    2.1.2 哲学思想探源—生态环境伦理
    2.1.3 生态城市建设
    2.1.4 安全的城市
    2.1.5 城市生态足迹—低碳时代的城市生态安全
2.2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目标与主要内容
    2.2.1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
    2.2.2 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生态秩序
    2.2.3 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容
    2.2.4 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基本因素
2.3 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模式
    2.3.1 生物物理衡量模式
    2.3.2 PSR评价模式
    2.3.3 生态健康评价模式
2.4 城市维护生态安全的实践:生态城市建设
    2.4.1 德国弗赖堡生态城市建设
    2.4.2 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市建设
    2.4.3 厦门生态城市战略规划
2.5 我国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2.5.1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逐渐降低
    2.5.2 土地不良开发对环境的污染
    2.5.3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2.5.4 全球性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2.6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3.1 城市土地与土地利用
    3.1.1 城市土地的概念与界定
    3.1.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3.2 城市土地利用对生态安全的效应分析
    3.2.1 城市土地利用的内部生态安全效应
    3.2.2 城市土地利用的外部生态安全效应
3.3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用地变化趋势及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诱因
    3.3.1 不同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情况
    3.3.2 顺应当前需求的城市用地布局变化的动态特征分析
    3.3.3 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中存在的生态灾难诱因
    3.3.4 我国现行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的生态安全影响
3.4 城市生态安全对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作用
    3.4.1 生态安全的效益驱动—推力作用
    3.4.2 生态安全的理念与革新—拉力作用
    3.4.3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指导作用
    3.4.4 生态安全的技术手段—支撑作用
3.5 现有与城市用地相关的规划对生态安全问题的应对
    3.5.1 现行四区划分措施对大区域生态保证的促进作用
    3.5.2 城市生态规划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关键
    3.5.3 绿色防灾减灾规划是实现生态安全的手段
    3.5.4 景观生态规划是构建景观安全格局的技术途径
3.6 小结 第四章 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探索
4.1 确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的理论与方法
    4.1.1 主要理论基础
    4.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工作框架
    4.1.3 确定生态安全目标的方法
4.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现状概述
    4.2.1 天津城市生态安全现状
    4.2.2 近30年天津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发展及现状特点
4.3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选取
    4.3.1 因子选取的原则
    4.3.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目标
    4.3.3 实现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总目标的支撑因子
4.4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的分类与分级
    4.4.1 因子的分类
    4.4.2 因子的分级
4.5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
    4.5.1 目标体系的工作过程
    4.5.2 目标体系的内容
4.6 小结 第五章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优化配置
5.1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的定量优化判断
    5.1.1 多因子关联模型的技术原理
    5.1.2 基于生态安全目标的中心城区用地生态安全评价
    5.1.3 生态安全的评价结果分析
    5.1.4 面向生态安全优化的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变化趋势
5.2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空间定位判断
    5.2.1 空间句法模拟预测城市用地布局的技术原理
    5.2.2 重点功能用地的空间优化
    5.2.3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优化的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5.3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耦合
    5.3.1 数量结构优化与空间定位优化的耦合
    5.3.2 优化耦合结果
    5.3.3 优化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比较
5.4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建策
    5.4.1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步骤的建议
    5.4.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体控制
    5.4.3 适用于居住用地的生态安全策略
    5.4.4 绿地系统的生态安全建设
    5.4.5 工业用地的生态安全建设
    5.4.6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开发的维护与管理
5.5 小结 第六章 实证—中新生态城用地规划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建议
6.1 中新生态城概况
    6.1.1 中新生态城区位
    6.1.2 中新生态城现状分析
    6.1.3 中新生态城规划分析
6.2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分析
6.3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优化
    6.3.1 用地数量结构的生态安全优化
    6.3.2 用地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
    6.3.3 耦合优化建议 结语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我市平原造林生物多样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平原绿化的研究及发展 ——以象山县平原绿化建设为例[D]. 周文. 浙江大学, 2019(06)
  • [2]西安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研究[D]. 李国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3]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J]. 绍兴市人民政府. 绍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8(07)
  • [4]滹沱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1949-2009)[D]. 张学礼.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5]“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D]. 郝卫国. 天津大学, 2017(10)
  • [6]宁波市江北区生态景观林建设的现状与对策[D]. 牟虓.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
  • [7]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D]. 张焕. 浙江大学, 2013(01)
  • [8]重庆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及其景观效应[D]. 陈荣蓉. 西南大学, 2012(11)
  • [9]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 许熙巍. 天津大学, 2012(08)
  • [10]保护、改革、转型三管齐下系统推进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N]. 王爱文. 黑龙江日报, 2009

标签:;  ;  ;  ;  ;  

我市平原造林生物多样性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