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阑尾肿瘤12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阑尾肿瘤12例临床分析

一、原发性阑尾肿瘤12例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得志[1](2020)在《原发性阑尾肿瘤49例临床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进一步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准确详实的理论依据。方法:查阅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阑尾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9例病理诊断为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纳入本次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临床病例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清肿瘤标志物、腹部B超、腹部CT、纤维结肠镜)、手术方式、术后病理结果、辅助化疗方案及预后。随访主要通过电话联系患者或其家属,部分通过门诊复查。生存期是指从手术治疗到死亡日期或到随访截止日期(2019年12月30日),以月计算。通过SPSS 25.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法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其中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描述,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用中位数描述;占比以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9例原发性阑尾肿瘤,在同期阑尾切除病理标本4362例中,占1.1%。其中,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23例(46.9%),高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2例(4.1%),黏液型腺癌4例(8.2%),结肠型腺癌7例(14.3%),神经内分泌肿瘤10例(20.4%),阑尾腺瘤2例(4.1%),阑尾间质瘤1例(2.0%)。男性17例,占34.7%;女性32例,占65.3%;男女性别比为1:1.9。年龄在12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5±18.439岁。首发症状为右下腹疼痛、右下腹肿物、腹胀、其他腹盆腔手术偶然发现分别有29例、7例、2例及11例,各占59.2%、14.3%、4.1%及22.4%。在49例原发性阑尾肿瘤中,患者均行血常规检查,27例(55.1%)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22例(44.9%)白细胞计数升高;31例(63.3%)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较为重要的相关肿瘤指标包括CEA、NSE、CA72-4和CA19-9,任意一项阳性者有14例,占45.2%(14/31),其中CEA升高为8例,占25.8%(8/31),NSE升高为6例,占19.4%(6/31),CA72-4升高为5例,占16.1%(5/31),CA19-9升高为3例,占9.7%(3/31);19例(38.8%)行腹部B超检查,影像学表现为阑尾增粗、右下腹混合回声包块、无异常发现分别有8例、10例及1例,各占42.1%(8/19)、52.6%(10/19)及5.3%(1/19);32例(65.3%)行腹部CT平扫检查,影像学表现提示阑尾增粗、回盲部或盆腔软组织肿块影、阑尾局部呈囊性扩张、无异常发现分别有12例、8例、5例及7例,各占37.5%(12/32)、25.0%(8/32)、15.6%(5/32)及21.9%(7/32);3例(6.1%)行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其中2例影像学表现为回盲部椭圆形囊性密度影,内见斑片状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缘轻度强化,术后病理为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低度恶性),1例影像学表现为回盲部长管状囊性密度影,局部见壁结节,囊壁及壁结节明显强化;腹膜见多发条片状、结节状高密度影,轻度强化;肝右缘局部受压凹凸不平,术后病理为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合并腹膜假性黏液瘤;9例(18.4%)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其中5例于回盲部及阑尾开口未见异常,3例于回盲部靠近阑尾开口处见隆起形包块,1例于盲肠靠近阑尾开口处见溃疡性病变,活检病理示:见少量异型细胞,局部腺体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血清学检查、腹部B超、腹部CT平扫+增强、结肠镜检查),本组49例患者术前无1例诊断为阑尾来源的肿瘤,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右下腹肿物、阑尾黏液囊肿、阑尾周围脓肿、腹腔积液、其他腹盆腔疾病分别有20例、13例、2例、1例、2例及11例,各占40.8%、26.5%、4.1%、2.0%、4.1%及22.5%。在49例原发性阑尾肿瘤中,31例(63.3%)行单纯阑尾切除术;6例(12.3%)行阑尾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和/或肿瘤细胞减灭术;3例(6.1%)行回盲部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和/或肿瘤细胞减灭术;8例(16.3%)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2.0%)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和/或肿瘤细胞减灭术。本次临床研究的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0日,49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随访67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0个月(95%CI:20.435.6),死亡5例,全部为阑尾腺癌(2例黏液型和3例结肠型)。11例阑尾腺癌(黏液型和结肠型)的随访时间最短为8个月,最长为71个月,1年、3年及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0.9%、40.4%及40.4%。单因素分析表明,扩大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回盲部切除术)和单纯阑尾切除术对阑尾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P=0.5)。结论:1.原发性阑尾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是主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阑尾黏液性肿瘤包括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高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阑尾黏液型腺癌,统一、规范且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于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3.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具有低度恶性,较以往相对有了一个规范的命名与分类,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也更为精确。4.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首发症状以右下腹疼痛多见,术前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大多预后较好。5.阑尾腺癌恶性度高,预后较阑尾其他病理类型明显差。

刘颖[2](2019)在《55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KRAS、BRAF及MSI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及预后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appendix,PMTA)是临床上非常罕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胃肠道恶性肿瘤0.4%-1.0%[1]。主要的病理类型包括阑尾黏液性腺癌、阑尾结肠型腺癌、阑尾类癌及印戒细胞癌。PMTA的临床表现与急性或慢性阑尾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的隐痛,临床上常被误诊。因此,患者最终确诊时大多已处于晚期。目前对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化疗,手术方案包括单纯性阑尾切除及右半结肠切除术。PMTA尚没有标准化疗方案,目前均参照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而PMTA对化疗不敏感,预后差,因此急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寻找新型治疗模式。近年来,细胞毒药物疗效进展缓慢,而靶向和免疫治疗临床获益越来越多,在恶性肿瘤的全程管理中,靶向和免疫治疗单用或联合放化疗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结直肠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发生率较高,可达15%,右半结直肠癌的MSI-H发生率为20%,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症)几乎均通过MSI途径发生[2]。阑尾恶性肿瘤亦属于消化道肿瘤,因发病率低,目前对于该肿瘤的微卫星状态的检测非常少见,并且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肿瘤患者不能从氟尿嘧啶的化疗中获益,因此,检测阑尾恶性肿瘤的微卫星状态十分必要。近几年随着对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研究,利用新的分子靶点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也开始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于肠道肿瘤,通常检测的靶点包括KRAS、BRAF等,可根据相关靶点是否突变,指导靶向治疗。本文通过探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疾病特点,总结该病的特征,可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通过检测KRAS、BRAF及MSI状态,探索阑尾恶性肿瘤的新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材料与方法1.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其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首发症状、病理类型、肿瘤标志物、腹部多普勒超声、腹部螺旋CT、手术方式、化疗方案、预后情况等;2.55例阑尾恶性肿瘤患者有5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6例于外院手术,余35例于本院手术,收集本院35例病理组织,提取肿瘤组织DNA,进行KRAS、BRAF基因检测,明确KRAS、BRAF是否突变;提取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DNA,应用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MSI状态。结果55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病人26例,女性病人29例,年龄在8-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7岁。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为主。多数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及CA724升高。腹部CT、腹部彩超及结肠镜等检查可帮助发现病灶,最终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55例阑尾恶性肿瘤患者病理类型分别为:阑尾类癌5例(9.09%),阑尾黏液性腺癌34例(61.82%),阑尾结肠型腺癌13例(23.64%),阑尾印戒细胞癌3例(5.45%),阑尾黏液性腺癌所占比例最高。阑尾切除的35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患者中,阑尾黏液性腺癌24例,结肠型腺癌8例,类癌1例,印戒细胞癌2例。提取24例阑尾黏液性腺癌患者的病理组织DNA进行KRAS、BRAF基因检测,其中8例患者发生KRAS基因突变;BRAF基因均为野生型。对8例阑尾结肠型腺癌肿瘤组织DNA进行KRAS、BRAF基因检测,其中1例患者发生KRAS基因突变;8例患者BRAF基因均为野生型。1例阑尾类癌患者KRAS、BRAF基因为野生型。2例阑尾印戒细胞癌患者KRAS、BRAF基因均为野生型。24例阑尾黏液性腺癌患者进行MSI检测,其中1例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1例患者微卫星低度不稳定(MSI-L),22例患者微卫星稳定(MSS)。8例阑尾结肠型腺癌患者进行MSI检测,其中1例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7例患者微卫星稳定(MSS)。2例阑尾印戒细胞癌及1例阑尾类癌患者MSI检测结果均为微卫星稳定(MSS)。结论1.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常见于中老年人;2.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首发症状多为右下腹疼痛,常误诊为阑尾炎;3.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以黏液性腺癌多见;4.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MSI-H很少见,可能很难从免疫治疗中获益。阑尾恶性肿瘤KRAS突变比例较高(9/35),BRAF突变比例极低(0/35),KRAS、BRAF野生型的患者可能会从靶向治疗中获益。

付建[3](2020)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阑尾粘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阑尾黏液性肿瘤2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符合标准的24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手术术式、术后病理结果、化疗方案、预后及复发等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6例,年龄为46~83岁,中位年龄62岁;术前CT检查,提示急性阑尾炎6例,回盲部肿物6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2例,阑尾黏液性囊肿8例,肠梗阻2例。24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阑尾炎和腹部包块,均经手术治疗,经病理确诊为阑尾黏液性囊腺瘤2例,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12例,阑尾黏液腺癌10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5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5例,行回盲部切除术4例。24例均进行随访,随访至2018年12月1日,有2例患者发生腹腔广泛转移分别死于术后第2年、第3年,3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1例患者患者在术后一年复发,行二次手术后至今未见复发,随访其他患者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临床罕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且误诊率极高,本研究通过分析24例确诊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发现CT对诊断阑尾黏液性肿瘤临床价值较高,可以作为该病首选辅助检查。对于阑尾黏液性肿瘤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所以术式的选择尤为重要,主要术式为阑尾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及回盲部切除术。

周法庭,杨振华,王毅,许俊,朱华,朱小勇[4](2017)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旨在提高对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院内病历系统搜集2012年5月2016年6月期间的3286例阑尾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其中2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阑尾肿瘤。进一步分析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总结原发性阑尾肿瘤的发病特点。结果在26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平均发病年龄(56.7±16.8)岁。症状以腹痛、腹部包块、恶心为主。癌胚抗原(CEA)和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检查二者灵敏度分别为53.3%和33.3%;彩超检查病灶以混合性回声团为主;腹部CT特征性变化是阑尾增粗、囊壁增厚、周围渗出和淋巴结增多;结肠镜可发现包块,肠腔变窄。结论原发性阑尾肿瘤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腹部CT亦无特定的影像学改变,结肠镜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灵敏度较低。因此,对于CT或彩超提示阑尾包块的患者,应联合CEA、CA 199和肠镜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凌玉莹[5](2017)在《原发性卵巢鳞癌23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原发性卵巢鳞癌是一种发生于卵巢部位的鳞状细胞癌,为罕见的恶性肿瘤,该病预后较其他卵巢上皮癌差。其发病机制、病因仍不明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该疾病早期诊断困难,术前无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需手术病理明确诊断,可误诊为良性肿瘤而延误治疗或未得到有效的手术治疗,目前尚缺乏规范的诊疗方案,本文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卵巢鳞癌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特点,提高各位临床医师对此类肿瘤的认识,得到重视,以帮助本病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2017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玉林市肿瘤医院和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资料较为完整的原发性卵巢鳞癌共23例,并对其肿瘤的一般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肿瘤特点:23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为35-82岁,主要集中在40-60年龄段内,中位年龄为54.00岁,平均年龄55.30岁。以绝经为主,未绝经人数与绝经人数比例为1:2.8,平均绝经时间为10.94年,PSCC主要发生于绝经15内年。肿瘤的发生主要来源于成熟畸胎瘤鳞癌变(SCC-MCT)占82.61%%,以单侧为主(86.96%),左侧多见(60.00%)。肿瘤直径5.3-21cm,平均直径为11.5cm。肿瘤分化程度以G3为主(65.22%),G(17.39%),G1(17.39%)。无论肿瘤直径的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均以G3为主。2.临床表现:23例PSCC患者,临床分期以中早期(Ⅰ、Ⅱ期)为主。无论期别早晚,以下腹部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可为唯一临床表现,可伴有抗生素治疗不理想、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以及伴有排便改变、腰痛、干咳气促。可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以及肾功能不全。3.辅助检查:23例PSCC患者进行了腺鳞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其中SCC-Ag、CYFRA21-1、CA125的阳性率相对较高,分别为SCC-Ag阳性10例(43.48%),CYFRA21-1阳性10例(43.48%),CA125阳性12例(52.17%),其他肿瘤标志物均有不同程度及比例的升高。B超主要表现为盆腔的混合性包块,CT、MR主要表现为附件区实性或囊实性占位,囊壁增厚明显,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4.治疗情况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治疗情况。(1)ⅠA期4例,其中4例均为手术+化疗。(2)ⅠC期5例,其中2例手术,3例为手术+化疗。(3)ⅡA期1例,其中1例为手术+化疗。(4)ⅡB期8例患者,其中2例手术,5例手术+化疗,1例化疗。(5)ⅢB期2例,2例均为手术+化疗。(6)ⅢC期3例,3例均为手术+化疗。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病理情况:23例PSCC患者中,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的有19例。其中ⅠA期4例,ⅠC期4例,ⅡA期1例,ⅡB期5例,ⅢB期2例,ⅢC期3例。1例ⅡB期未切除子宫及附件,1例ⅠC期、2例ⅡB期例只切除了附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有13例,其中ⅠA期3例,均行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ⅠC期4例,2例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2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ⅡA期1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ⅡB期4例,1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除了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其中有1例ⅡB期行肠系膜淋巴结切除,1例ⅢC期行肠周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的切除,12例术后病理均未示肿瘤转移,1例ⅢC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例肠周淋巴结转移,2例肠系膜淋巴结均未见转移。行大网膜切除术的有13例,其中ⅠA期2例,ⅠC期4例,ⅡB期4例,ⅢC期2例,11例术后病理未示肿瘤转移,2例示有肿瘤侵犯,且均为ⅢC期。行阑尾切除术的有6例,其中ⅠC期3例、ⅢB期1例、ⅢC期2例,6例术后病理均未示肿瘤转移。不同化疗方案的统计情况及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化疗情况:23例PSCC患者中18例进行了化疗,其中1例为单药化疗,17例为联合化疗,其中按卵巢上皮癌方案化疗的有13例,按卵巢生殖细胞恶性肿瘤方案化疗的有4例。(1)ⅠA期4例,1例术前予BEP方案行新辅化疗1程,术后BEP方化疗4程,1例于术中顺铂腹腔灌注+环磷酰胺静脉化疗1程,术后予BVP方案、BEP方案化疗各1程;1例于术后予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7程;1例于术后予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6程。(2)ⅠC期5例,3例未化疗,1例于术后1月因肿瘤未控予DC方案化疗1程,化疗后予肿瘤细胞减灭术,再予术后DC方案化疗共5程。1例于术后分别予DP,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化疗1程、5程。(3)IIA期1例,于术后予TP方案化疗1程未继续化疗,复发后予TP方案化疗6程。(4)IIB期8例,2例未化疗,1例于活检术后予紫杉醇+洛铂方案化疗1程;2例分别于术后予DP方案化疗2、6程。2例于术后予TP方案化疗2、3程,因化疗毒副反应更换为TC方案继续化疗2程。1例于术后予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2程,未继续治疗10个月后复发,复发后予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8程,10个月后二次复发,更改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方案化疗4程。(5)IIIB期2例,1例术后予洛铂化疗,具体不详,1例于术后CTX+DDP方案化疗3程,BEP方案化疗1程。(6)IIIC期3例,1例于术后予DP方案化疗8程,1例于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予DP方案化疗3程,因肿瘤未控更改脂质体阿霉素+奈达铂化疗1程,1例于术后TP方案化疗3程、BEP方案化疗3程,复发手术后予DC方案化疗3程,因肿瘤进展更换长春瑞滨+替吉奥化疗3程。5.随访及预后(1)ⅠA期4例,病例序号1-4。病例1:患者发病后1个月进行了手术治疗(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中予腹腔灌注化疗,术后3周予化疗1程,之后未继续遵嘱化疗,5个月后肿瘤进展,肿瘤进展后予化疗1程,未继续治疗,最终死亡,生存时间为13个月。病例2:患者发病1个月进行了手术治疗(患侧附件切除),因术后病理提示恶性,于1个月后补充了分期手术,术后未遵嘱化疗,12个月后出现阴道残端、盆腔复发、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全身多处骨转移,复发后予化疗7程,期间肿瘤部分缓解,后因小肠阴道残端瘘未能继续化疗,停化疗2个月后肿瘤继续进展,最终死亡,生存时间为29个月。病例3:患者发病1年进行了手术治疗(患侧附件切除),因术后病理提示恶性,于5周后补充分期手术,术后化疗6次,目前无瘤生存,生存时间为43个月。病例4:患者发病2个月后行手术(患侧附件切除),因术后病理提示恶性,且影像学考虑有肿瘤残留,术后2周行化疗1程,化疗后5周补充分期手术,术后继续化疗4程,目前无瘤生存,生存时间为57个月。(2)ⅠC期5例,病例序号5-9。病例5:患者发病后4个月行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出现肿瘤进展:未继续治疗,最终死亡,生存时间10个月。病例6:患者发病4年余行手术治疗,要求不扩大手术及不进行化疗,目前无瘤生存,生存时间为74个月。病例7:患者发病3周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下肢血栓未能进一步治疗,术后1个月出现肿瘤进展,乙状结肠转移,盆腔转移,术后2个月先予化疗1程,化疗后1个月进行了肿瘤细胞减灭术,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化疗5程,化疗期间肿瘤继续进展,最终死亡,生存时间为18个月。病例8:患者发病1个月行手术治疗,术后8天开始予化疗共6程,目前无瘤生存,生存时间12个月。病例9:患者发病予手术治疗,术后拒绝化疗,已失访。(3)ⅡA期1例,病例序号10:患者发病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化疗1程,未遵嘱继续化疗,10个于后发现肝转移,行TP方案化疗6疗程,目前存活,生存时间17个月。(4)ⅡB期7例,病例序号11-14。病例11:患者发病2月行开腹活检确诊,后予化疗1程,因患者合并症严重且身体状况差未继续治疗,最终死亡,生存时间5个月。病例12:患者发病后即予手术治疗,术后化疗5程,因化疗毒副反应未继续化疗,停止化疗后2月肿瘤进展,最终死亡,生存时间12个月。病例13:患者发病2个月后行手术治疗,因不同意化疗未继续治疗,术后5个月出现肿瘤进展,最终死亡,生存时间12个月。病例14:患者发病2周行手术治疗(患侧附件切除),术后病理提示恶性,1个月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目前仍存活,继续治疗,生存时间4个月。病例15:患者发病1月予腹腔灌注化疗,化疗后2个月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1程,为按时继续化疗,化疗后10个月肿瘤盆腔复发,复发后予8程化疗,疗效评价肿瘤缓解,8个月后肿瘤二次复发,继续化疗4程,肿瘤继续进展,最终死亡,生存时间39个月。病例16:患者发病3周行手术治疗,术后予2程化疗,因体质差未继续化疗,目前无瘤存活,生存时间8个月。病例17:患者发病2个月后行手术治疗(双侧附件切除),1个月后补充分期手术,术后予化疗6程,目前无瘤生存,生存时间22个月。病例18:患者发病后行手术治疗(腹腔镜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卵巢良性肿瘤(未见病理报告单),1个月后出现肠转移并行乙状结肠切除术+盆腔肿瘤切除术,术后TP方案化疗2个疗程,最终死亡,生存时间8个月。(5)ⅢB期2例,病例序号19-20。病例19:患者发病后即行手术治疗,术后5周开始予化疗共3程,化疗后1个月出现阴道残端、盆腔多发转移,继续予化疗1程,患者体质差,无法耐受继续化疗,肿瘤继续进展,最终死亡,生存时间11个月。病例20:患者发病2周行手术治疗,术后予化疗,疗程不详,因并发症及化疗副反应严重为继续治疗,术后化疗后随诊11个月肿瘤复发,经中医治疗无好转,最终死亡,生存时间为13个月。(6)ⅢC期3例,病例序号21-23。病例21:患者发病1个月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开始化疗共7程目前存活,仍在继续化疗,疗效评价肿瘤大部分缓解,生存时间为12个月。病例22:于术后1个月出现肿瘤快速进展,再次予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化疗过程中肿瘤疗效评价进展,最终死亡,生存时间10个月。病例23:患者发病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分别予TP、BEP方案化疗各3程,化疗后1月考虑盆腔转移。予行回盲部肿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后予DP方案化疗3程。疗效评价为进展,更换长春瑞滨+替吉奥化疗3程,最终患者死亡,生存时间22个月。对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CC-Ag阳性的患者的生存率比SCC-Ag阴性的患者低,预后更差。结论:PSCC是一种罕见类型的卵巢癌,其组织来源多见于SCC-MCT。术前诊断PSCC仍具有挑战性,易误诊漏诊,对绝经的中老年女性,肿瘤标志物SCC-Ag阳性、肿瘤直径≥10cm、影像学检查提示囊壁增厚,强化明显的病例需引起重视,对于盆腔包块的患者,SCC-Ag的检查也是必要的,若考虑为卵巢畸胎瘤的患者还应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恶变。PSCC的术中冰冻切片检测要求病理医师除了仔细检查其实质部分,还应关注囊壁厚度及结节部位,多点取材,并与手术医师充分沟通以减少漏诊。PSCC的治疗采用手术联合辅助化疗,部分患者手术的实施原则参照卵巢上皮癌,对于早期(I期),若肿瘤破裂,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应慎重,术后是否需要辅助化疗仍存在疑问,而中晚期的患者若需行肠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可能是有必要的。化疗的方案多样,目前无最佳化疗方案,但均为紫杉醇类+铂类化疗方案为主,化疗的患者可延缓复发及进展的时间,化疗患者预后较好,放疗是否有助于PSCC的治疗仍需进一步探讨。PSCC易进展、复发,SCC-Ag阳性、进展、复发及晚期的患者预后差,各临床分期复发率均较高。

罗健威[6](2017)在《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临床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结合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appendix,PMTA)的流行病学特点,依据具体病例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分析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今后临床工作中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于2012年01月-2016年12月收诊的阑尾病患2576例,最后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一般资料: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病患中,男性病人8例,女性病人6例,比为1.33:1,年龄2176岁,平均53岁。2临床表现: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病患中,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首发症状者7例;以间断性或反复性右下腹痛为主要症状者5例,右下腹包块者2例。3辅助检查:血液学检查: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病患中,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8例升高,范围为(1117)×10 9/L;6例正常,范围为(4.78.2)×109/L。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10例未查,2例正常,2例升高:16.13ng/ml和25.92ng/ml;影像学检查:腹部多普勒超声14例,其中10例表现为无回声液性暗区,3例为混合回声区,1例为腹腔积液;腹部多层螺旋CT9例:6例表现为阑尾增粗,周围小淋巴结影,3例为右下腹囊性病灶;X线钡剂灌肠1例,未见明显异常;纤维结肠镜1例,提示阑尾管腔口处小溃疡。4.病理类型及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癌症分期:在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病患中,阑尾类癌占4例(28.6%);阑尾结肠型腺癌占7例(50.0%);阑尾粘液腺癌为3例(21.4%)。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病患中,阑尾类癌共4例,1例T1a N0M0,2例T1bN0M0,1例T2N1M0;阑尾结肠型腺癌7例,其中3例T2N0M0,3例T3N1M0,1例T4N2M1;阑尾黏液腺癌3例,1例T3N1M0,2例T4N2M0。5.治疗方案: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患者共14例,除1例因纤维结肠镜取标本病理报告腺癌且出现全身转移征象未行手术,其余13例均选择手术治疗。手术选择上,仅行阑尾切除术共4例(30.8%);2例行Ⅰ期阑尾切除术+Ⅱ期回盲部切除术(15.4%);3例选择Ⅰ期阑尾切除术+Ⅱ期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23.1%);1例行Ⅰ期阑尾切除术+Ⅱ期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7.6%);1例因术中阑尾切除标本冰冻病理示恶性后选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7.6%);2例伴随右下腹肿块者术中发现恶性可能,遂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15.4%)。结论: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术前诊断较难,常在术中及术后病理中发现。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阑尾肿瘤的部位、大小和全身情况而定,必要时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

李芝清,范乘龙[7](2017)在《阑尾恶性肿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6年6月间13例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3例均有右下腹疼痛,9例白细胞计数大于10x104/L.12例体温低于37.51。原发性恶性肿瘤8例,为神经内分泌肿瘤1级(其中杯状细胞类癌1例);转移性恶性肿瘤5例,其中神经内分泌癌1例,腺癌4例。4例来源于结肠,1例来源于胃。结论阑尾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前诊断较困难。对白细胞升高无发热的患者,不能以急慢性阑尾炎解释,警惕阑尾炎与肿瘤并存,对老年患者还要排除转移可能,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池圣亮[8](2011)在《27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治疗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8年10月医院收治的27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2例,均为黏液囊肿;恶性肿瘤15例,其中类癌12例,腺癌2例,黏液囊腺癌1例。所有患者首次均行阑尾切除术,其中4例(1例类癌、2例腺癌、1例黏液囊腺癌)术后3~6个月再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类癌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术后5个月再次行回盲部切除术,其他21例均未行二期手术治疗;2例腺癌患者术后予5-氟尿嘧啶化学治疗。随访患者25例,其中21例随访5个月至25年,未发现阑尾肿瘤复发和转移,1例类癌患者术后5年死于全身转移,1例囊腺癌患者术后6个月死于全身转移,1例腺癌患者术后8个月死于全身转移,1例类癌患者术后2年死于车祸。结论原发性阑尾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困难,对术中可疑者应行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而确诊后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式选择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因素。

陈瑞海,陈庆存,黄定蒙[9](2009)在《原发性阑尾肿瘤22例诊治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0例,均为阑尾黏液囊肿;恶性肿瘤12例,其中阑尾类癌9例,阑尾腺癌3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行阑尾切除术16例,5例行二期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二期回盲部切除术。结论阑尾肿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应提高认识;对术中可疑患者,应做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手术为阑尾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术式选择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覃福星[10](2008)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文中提出

二、原发性阑尾肿瘤12例临床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阑尾肿瘤12例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阑尾肿瘤49例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首发症状
    3.3 辅助检查
        3.3.1 血清学检查
        3.3.2 影像学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3.4 术前诊断
    3.5 手术方式
    3.6 术后化疗
    3.7 随访
    3.8 统计学处理
第4章 结果
    4.1 分类
    4.2 性别及年龄分布
    4.3 首发症状
    4.4 手术方式
    4.5 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
    4.6 术后病理特点
    4.7 预后
第5章 讨论
    5.1 发病情况
    5.2 临床表现
    5.3 诊断方法
    5.4 治疗及预后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55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KRAS、BRAF及MSI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及预后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引言
2 资料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疾病特点及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主要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
    3.3 术前CT检查结果、术前诊断及病理结果
    3.4 手术治疗方案和化疗方案
    3.5 术后随访
4 讨论
    4.1 发病率与病因
    4.2 临床表现
    4.3 诊断
    4.4 治疗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原发性卵巢鳞癌2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创新点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临床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
    1. 资料来源
    2. 临床资料
    3. 观察指标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阑尾恶性肿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辅助检查
    1.3 方法
2 结果
    2.1 肉眼观察
    2.2 显微镜观察
    2.3 免疫组化
    2.4 病理诊断
    2.5 随访
3讨论
    3.1 临床特点
    3.2 病理特点
    3.3 治疗

四、原发性阑尾肿瘤12例临床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阑尾肿瘤49例临床诊治分析[D]. 赵得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2]55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KRAS、BRAF及MSI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及预后的分析[D]. 刘颖. 郑州大学, 2019(07)
  • [3]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D]. 付建.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4]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J]. 周法庭,杨振华,王毅,许俊,朱华,朱小勇. 西部医学, 2017(09)
  • [5]原发性卵巢鳞癌23例临床分析[D]. 凌玉莹.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1)
  • [6]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临床回顾性分析[D]. 罗健威.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7]阑尾恶性肿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J]. 李芝清,范乘龙. 中国现代医生, 2017(05)
  • [8]27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治疗分析[J]. 池圣亮. 中国药业, 2011(05)
  • [9]原发性阑尾肿瘤22例诊治分析[J]. 陈瑞海,陈庆存,黄定蒙. 现代实用医学, 2009(03)
  • [10]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断和治疗[J]. 覃福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05)

标签:;  ;  ;  ;  ;  

原发性阑尾肿瘤12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