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论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一、试论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哲[1](2020)在《产业转移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表现。更加全面地把握城市化发展规律不仅能够在短期优化地区各项生产要素的配置,同时也能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部分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学者提出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联动关系角度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并且基本认为中国城市化滞于工业化。本文认为从产业视角研究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仍存在两个方面继续研究的空间,一方面既有研究大多从固定地区的静态视角研究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化的影响,而相对缺少产业在地区间转移的动态视角。另一方面,既有研究大多仅仅分析了产业转移和城市化二者的相关性缺少对城市化滞后现象的分析,既有的少数文献也相对缺少系统性的分析框架,部分研究甚至对城市化的工业化的特征从理论上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本次研究将工业化作为背景,提出了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理论框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产业转移能够显着促进城市化进程,缩减城市化滞后程度。最终说明了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在产业转移视角下只是阶段性问题,不是长期问题,伴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城市化与工业化会得到平衡的联动发展。

杨勇[2](2019)在《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习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一句话说:“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中国发展的奇迹有目共睹,但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人们对发展的反思也从未停止。发展是什么?中国是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中国的经济发展用什么来测度?中国怎样才能实现更好的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反思而开展,并在一定的发展理论模型基础上,对发展状态进行较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1)发展是什么?不同学科对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但一般而言,发展被认为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到逐渐考虑社会变化、从重视发展的短期效应到注重发展的长期效应、从物质财富的积累到人本身的发展等。基于传统发展理论对发展的认识,李忠民教授提出“发展是可选择性的增多”的新认识,将发展置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则是在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三维空间中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创新性认识,从发展经济学视角对发展及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较为完整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与评价指标体系。(2)中国是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原因的解释有多种观点,如一种认识是制度变迁的原因,即改革开放是制度的变革,而制度本身对增长产生积极作用;也有认为是资源与要素禀赋产生的比较优势带来的增长效应,等等。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本文较为详细的论证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三维九化”中国经济发展模型,并将其总结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即独具特色的中国发展道路与发展经验,并从发展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了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如何共同推动可选择性增多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正在形成与发展的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了完善与补充。(3)中国经济发展用什么来测度?GDP虽然从目前来看不可替代,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测度显然不能仅靠GDP来衡量,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模型框架出发,本文构建了一维指数(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指数)、二维指数(中国市场化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市场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数)、三维指数(中国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数)的测度模型,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整个总体以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发展进程分别进行了测度。在对指数的分析方面,分别从指数发展演变的时间趋势与特征、指数发展变化的空间相关与分异入手进行了时空分析,从而从总体上对中国特色经济发展进行了描述和评价。(4)中国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发展?发展是可选择性的增多,将人力资本作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已有传统计量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邻接关系、地理距离与经济地理权重矩阵为基础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以及人力资本对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MIU指数)的增长和发展效应,直接与间接效应。在发展是可选性增多的基础上,构建了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与各地区2000-2015年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从一维空间看,无论是市场化、工业化还是城市化的发展均经历过较快发展后面临发展增速的减缓。市场化指数方面,商品化维持较高水平,市场化(狭义)稳定增长,而金融化快速上升;工业化指数方面,工业化(狭义)有所下降,而信息化(知识化)发展迅速,生态化面临挑战;城市化方面,城镇化发展最快,国际化缓慢发展,社会化面临困难。从区域特征看,西部呈现出低低集聚特征,而沿海的高高集聚空间溢出作用发挥有限;不同区域内部也有热点与冷点,如西部的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省等省区,东部的河北、海南等省区。发展的不充分与不平衡表现明显。(2)从二维空间看,市场化与工业化(MI)、工业化与城市化(IU)、市场化与城市化(MU)协调发展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指数增幅和发展速度不一。相对而言,工业化与市场化协调发展水平逐渐上升,市场化与城市化下调发展水平逐渐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三个指数间的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地区特征呈现出三种状态,北京、天津、上海与江苏为三个指数均高;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和新疆三个指数均低;浙江、广东、福建与内蒙古三个指数各不相同,区域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如浙江、广东与福建的市场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市场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水平较高。ESDA分析结果表明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尤其是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低低集聚状态。(3)从三维空间看,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下滑。从四大区域看,东部发展指数最高,东北最低,且差距在增大,东部与中西部的指数差距有倒“U”性特征。空间关系看,无论是基于邻接关系、地理距离,还是经济地理的空间权重矩阵检验的结果表明,各地区间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具有典型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特征表现为京津冀与长三角的正相关性和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的负相关性同时存在。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绝对收敛,且指数的差异较多来自组内差异。(4)人力资本的增长效应基本形成共识,而基于可选择性增多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是否显着?基于传统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的人力资本的发展效应以及空间效应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发展效应也较为显着,从空间角度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从邻接关系、地理距离还是经济地理构建的空间权重矩阵测算的人力资本直接效应更为明显,间接效应或溢出效应不显着。相关结果还表明,物质资本对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较为显着,产业结构有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不显着,自然资源对发展存在“资源诅咒”。

邓沁雯[3](2019)在《顺德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核心行为主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地方政府在城镇化中的具体角色与行为逻辑,有助于解释我国城镇化的过程机制。在我国政府多层级行政组织结构和逐级发包的治理制度下,行政层级对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影响重大。目前学术界从行政层级视角对地方政府进行的研究较少关注到其对城镇化作用的相关性,而大量相关城镇化的研究则对地方政府的层级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因此,本文选择从层级关系视角重新审视作为城镇化行为主体的地方政府,并以极具样本意义的广东顺德展开对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具体角色与行为研究。本论文对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行为主体进行层级关系划分,将介于顶层中央和底层市场、社会主体之间的地方政府常常表现出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模糊性角色概括为“中间者”角色,并提出“中间者”在城镇化过程中“上下浮动”的行为特征,由此建立起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模型。首先,地方政府无论是作为与市场、社会相对独立的地方行政主体,还是在其所处国家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关系中,都扮演着一种介于上层主体和下层主体之间的“中间者”角色,并表现出“上下浮动、复杂灵活”的行为特征。其次,由于地方政府的整体“中间者”角色系统内部存在不同层级政府的角色分化,可以进一步将各级政府划分为上层地方政府(省级)、中间层地方政府(地级和县级)与下层地方政府(乡镇级)。其中,地级和县级的中间层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与行为特征最为显着,是“强中间”状态;而省级的上层地方政府和乡镇级的下层地方政府则属于显着偏上和显着偏下的“弱中间”状态。在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行为受到上层主体的制度框架约束、中间者自身利益追求和下层主体的地方主义渗透,以及包括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其中,上层制度因素作为决定性因素,在影响中间层和下层因素作用发挥的同时,通过界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自主权限定了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中间层逐利性因素作为主导性因素,其利益取向以及价值判断决定了行为的方向。下层地方主义渗透因素作为调节性因素,也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为风格与路径。外部环境因素作为背景性情境或宏观发展趋势,其作用缓慢、渐进且深远,通过对上、中、下层主体的分别作用,进一步对“中间者”行为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正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促成了我国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上下浮动、复杂灵活”的行为特征。基于不同外部环境特征和相应条件下的上、中、下各层影响因素的不同作用,城镇化进程中各层级主体间的行为关系具有上、中、下三者融合、三者分离、中间者偏上和中间者偏下四种基本模式。而伴随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作为“中间者”的地方政府,其推动城镇化的方式经历了从间接推动向直接推动的转变过程,并通过资源经营、区划调整和增长式规划制定的三大主要行为手段推动城镇化发展。作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县级行政单元的城镇化典型代表,广东顺德的城镇化过程具有其特殊的参考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广东顺德为实证案例,对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城镇化发展过程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城镇化中的角色与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在总结顺德城镇化各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框架,解释并分析顺德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行为手段;并在分析顺德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各级政府间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总结顺德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行为模式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得出:顺德的城镇化过程,经历了1978-1992年乡镇企业主导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起步;到1992-2002年市场化体制改革下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再到2002-2009年经济主导向兼顾社会的城市化初步协调发展;最后到2009年至今综合改革全面深化的城市化内涵发展四个阶段。空间演进方面,前两阶段的城镇化过程以农村地区为主导,后两阶段则以城镇地区为主导。人口方面,经历了以本地劳动人口非农化转变为主向外来人口不断增加的转变过程。经济社会方面,从集体企业向本土民营企业的转变与发展过程,带动了顺德产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亦逐渐趋于完善。空间形态方面:第一阶段,乡村初级工业化形成了以生产空间扩张为主的土地非农化使用转变,并表现出点状分散式的整体空间形态;同时,县域城镇体系结构也呈现出县城中心不突出,各小城镇差异化发展下的相对均衡格局。第二阶段,村镇建设用地进一步扩散蔓延,呈现出城乡混杂的线轴蔓延式整体格局;同时,村级工业用地的大肆扩张,造成村强城弱的村镇关系反转。第三阶段,集约工业园区与佛山都市功能承载等建设,促使顺德城镇建设用地进一步蔓延成片,在空间上呈现出片轴聚核式的整体形态格局;小城镇发展与镇街关系亦开始从过去的各自为政转向初步联合协作。第四阶段,顺德土地资源的开发使用已达生态承载底线,城市建设转向存量土地再利用的面域空间修补;同时,区域一体化的片区式规划布局促使城乡空间开始形成组团网络式的整体形态格局;而各镇街也在巩固各自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更趋向于区域化的相互协作。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对顺德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总体上经历了“间接推动-间接推动与直接推动共同作用-直接推动”的转变过程。具体行为手段方面,首先,基于各城镇化阶段中不同上级主体的政治意图,顺德区划不断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其次,顺德政府的资源经营手段不断升级,经历了“企业经营-土地与品牌经营-工业复兴”的演变过程。最后,规划手段方面,从早期注重城市中心的培育及强化,发展为后期的区域化融合。总体来看,顺德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力量一直强大,自上而下的力量则伴随发展进程逐渐增强,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经历了从游离到融合的上下关系,并在城镇化空间表现上也呈现出大致的对应关系。而对应于顺德的四个城镇化阶段,顺德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行为模式经历了“中间者”向下靠拢,“中间者”抗衡上下,“中间者”受制上下,到最后“中间者”融合上下的过程演变,这对于理解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模型提供了实证。

周银坤[4](2018)在《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作为其对立面的“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在向前积极推进;但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当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利益改革及调整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就尤其缓慢;在现实中,“城乡差距”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二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中央政府正在从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政策供给等层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路径。同时,理论界也在讨论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让渡”等问题。从这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出发,本文着力提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理论命题,试图以规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解释当下中国“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与透彻的;但是,从“利益让渡”与“社会利益让渡”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的文献,还显不足。因此,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另一方面,从政府政策实践的角度看,“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因此,它是一个新的实践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提出并论证“城市利益让渡”的命题。这一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江苏为观察样本,以计量方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第二,以“社会排斥”为理论视角,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与症结何在。第三,用三章的内容,从理论资源、现实场域、资源与条件、意愿与能力、动力与阻力等方面进行这一命题的理论建构。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以江苏为观察样本,计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建构奠定现实基础。本章认为,城乡差距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一是,江苏省城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他方面的差距;二是,对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开展系统的描述性分析,意在揭示江苏省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样态和现实图景。对此,本章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入手,考察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样态;(2)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3)从理论上揭示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全国的代表性与样本性。第二章:题名为: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排斥性制度。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社会排斥”这一比较新颖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关于城乡发展差距原因探讨的文章很多,但是,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展开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章选择这一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也是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本章试图解决四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排斥”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意义;二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设计;三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剖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现状;四是,分析了现实中城乡关系中资源配置非均衡性的表现及种类。第三章:题名为:“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因此,从这一章开始的连续三章,都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城市利益让渡”进行学理论证。而第三章是把本文的主题点明了,也试图把“利益让渡”与“城乡关系”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对接”起来。在第三章中,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理上寻求“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这既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还包括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资源。二是,探讨当下中国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即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在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对“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进行理论建构与论证。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问题,即模式、资源与能力等等。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总结了当下中国社会实践中具有“城市利益让渡”性质的三种模式,即“资源三下乡”、南京“为民服务专项基金”与项目制。二是,探讨了城市利益让渡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及各种具体的资源类型。三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性意愿与客观能力等相关问题。第五章:题名为“‘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在这一章中,没有采用对策建议或政策建议类题名,是因为,本文认为“城市利益让渡”作为一个命题需要论证与建构,它需要学术、社会与政府的认同与认可,换言之,它离对策建议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妨我们先来探析它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这一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其动力因素,是从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三个方面展开的;而阻力因素,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与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四个方面展开的。

姜玉砚[5](2016)在《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取得显着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业劳动力市民化滞后的问题,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相比起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土地城镇化发展过快,建设用地粗放低效;现有城镇在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均不太合理,与城镇现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程度不匹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就业结构和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信息化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太晚及如何发挥后发优势;等一系列问题。在上述问题背景下,本文从四化同步发展的分析出发研究了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产城融合问题。论文从学科交叉的视角,结合经济学、产业组织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发展的背景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产城融合的经济理论依据,并给出本文对于产城融合在四化同步进程中的概念和内涵新界定;建立了四化同步背景下的产城融合经济学理论模型;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利用VAR模型中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及主成分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和工具,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评价模型等;总结产城融合发展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可行的建议。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宏观视角下的产城融合新定义,并由此界定了实证研究中产和城的分析范围;首次构建了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的经济学理论模型,既增强了产城融合研究的理论支撑,又能指导后续的实证分析和研究;针对产城融合中的空城和空转两个典型问题从人口、经济和空间三个视角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在产城融合新定义的指导下,在实证研究中将研究对象从目前较为集中的高新区或城市新区扩展到了区域层面。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1.认为产城融合是指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通过四化互促互进协调发展,达到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合理,城镇产业布局优化,城镇各项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真正做到各次产业和城镇互相支撑,互相依托,相互匹配,实现经济发展进程中四化同步协调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2.认为产城融合进程中四化相互之间均存在单向或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四化发展过程中均具有自我调整的机制,这一观点通过第3章的实证研究得到证实。3.从人口、经济和空间三个视角对产城融合的两个典型问题--空城和空转--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空城和空转均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和产业发展在结构以及空间配置方面不均衡所导致的,两者应该在人、经济、空间三个维度深度融合,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空城和空转的问题。4.认为历年来中国的产城融合度是逐年提升稳步增加的,同时根据产城融合度的不同发展水平可将全国各地区分为一、二、三类地区,这一观点通过第5章的实证研究得到证实。5.发现影响全国历年来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有3类,影响不同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有6类。在对全国1978-2014年历年来以及2014年分地区的产城融合度进行实证分析时分别提取出了3个和6个主成分因子,这些主成分因子所包含的指标都是提升产城融合度的重要影响因素。6.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协调、以产业链延伸为导向进行多元化发展、强化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等对策建议的实施,促进未来经济发展中四化同步协调发展以及产城融合度的提高。当然,论文在实证分析的工具选择、指标选取的完善程度、理论分析的静态向动态转化等方面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春生[6](2016)在《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两个最重要的结构转变,而且二者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般认为,产业结构演进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而城市化会对产业结构演进产生重要的影响。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二者关系的不协调则会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困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和升级,城市化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二者的协调发展度也明显提高。但是,当前我国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寻实现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评价二者互动与协调的状态,辨识它们发展中存在的偏差并加以纠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产业结构理论和城市化理论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界定,形成了论文研究的主要框架。从“良性互动”促进“协调发展”的理念出发,在从理论上提炼归纳出二者互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历程和状况进行了分析,对二者的关联性进行了统计与计量分析,对二者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对二者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并从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效应的角度对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整个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创新。第一,在经济理论和系统论的基础上,概括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四层内涵:基本条件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良性互动;必要前提是二者各自的有序发展;具体表现是二者在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上的匹配得当;实现过程是“协调”与“失调”的动态变化调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框架。第二,在产业结构理论和城市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并在具体分析其作用机制时,针对有些研究不严格区分“互动”与“良性互动”的问题,分析了由“互动”到“良性互动”与“不良互动”的条件与可能性。第三,在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度的评价方面,建立了较为全面地反映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距离协调度模型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我国及分省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了全国的协调发展度逐渐提高、分省的协调发展度存在明显区域差异的结论,同时也发现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存在着偏差的实际情况。第四,针对两个系统互动关系研究中存在的方法上的困难,将PLS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引入到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研究中,定量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动态效应,既从整体上评价和把握二者的互动作用,也得出了二者互动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王珊珊[7](2015)在《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我们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的潜力也在城镇化。而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农业人口的转移问题。不仅如此,农民进城后,如何保障他们在城里享受较为优质的服务,最终还是依赖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密切相关,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产业的聚集效应吸引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一定区域集中,城镇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城镇化不断发展。而根据产业发展理论表明一方面农业发展提供农产品剩余,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粮食和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为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和聚集,第三产业发展,又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化转移。在产业的共同作用下,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多,实现城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安徽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5-2013年安徽城镇人口从2313万人增加到3316万人,城镇化率从35.5%提高到47.86%。但是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与此同时,安徽城镇化建设较多采用设置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县改区”、“乡改镇”等行政规划的方式实现,虽然在短期能够暂时推动城镇化发展,但是产业基础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阻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以及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促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安徽凭借优越地理位置、要素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2015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中首次将安徽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这些国家发展战略无疑会为安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因此以安徽为对象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以传统农业大省、产业基础薄弱的安徽为研究对象,围绕四大重要问题展开。一是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探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的理论问题。二是归纳总结典型国家、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演进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探讨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实践问题,为安徽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三是定性和定量分析了三次产业对安徽省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以及存在问题。四是聚焦安徽省情,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探索安徽城镇化建设产业支撑的路径选择问题。根据美国、英国、韩国等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实现城镇化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坚实经济基础的体现就是产业发展。缺乏工业和经济充分发展将会造成严重的城市病,阻碍城镇化的正常发展。建立在工业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服务业将逐步取代工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同时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农业,农业剩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首要前提条件。在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中产业支撑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安徽三大产业发展现状,构建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的一般框架。在此框架下,分别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对安徽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状况进行剖析,并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安徽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产业发展薄弱、产业支撑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农业效率低下,占用过多人力资源;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聚集度低,国有经济比重高,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缓慢;第三产业发展不平稳,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试图从三大产业入手完善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体系:一是从农业发展方面,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增加农业人力资本存量;退耕还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从工业发展方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三是从第三产业方面,要做大做强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坚持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邵明伟[8](2015)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一个全面述评》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全面述评,认识到其本质在于互动协调,但衡量标准不能只相对于工业化程度,因二者有很强的时空差异。尽管解释二者协调关系的理论范式已经确立,却忽视了结构性协调问题和文化、制度等非经济因素影响,且能否在时间维度上成立还很难说。没有完美的测度方法,却需要认知的深入和借鉴。在认识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关系的本质在于具有时空动态性的互动协调性。为此,需要一系列实施措施,尤其是转变高成本城市化模式,利用现代产业形式和现代城市形态达到结构协调和实现效率目标等。

陈卓[9](2014)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与融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一直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重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给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主要体现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劳动力就业、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又给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技术的进步、装备水平的提高、设施建设的完善、财政实力的增强等方面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已成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如何统筹谋划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对发展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带动作用,是摆在政府和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关系—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融合为主线,在农业现代化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技术变迁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的内在机制以及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水平和融合质量。首先,本文在探讨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面板VAR模型,应用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的动态经济学方法,对我国1990-2012年各个省市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对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工业化的冲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有收敛的趋势,并且有一定的持续性。同时,文中还探讨了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现代化对城市化具有持续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正向拉动作用缺乏可持续性。其次,进一步构建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融合的理论与实证模型,并以我国199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指数以及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指数分析我国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水平以及与理想水平的偏离。并且,将劳动生产率、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作为经济绩效指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以及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对经济绩效指标的影响,以此作为评价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质量的依据。再次,在描述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日本模式和美国模式,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历程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经验。(1)加强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促进“三化”协调发展。(2)加深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推动“三化”顺利协调发展。(3)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4)加快农业法规建设,保障“三化”协调发展。(5)重视农业教育和农业发展机构,增强现代农业抗风险能力。(6)保护环境,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多功能性。最后,本文根据前文实证结果,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下,从农业人口转移、完善产业链条、增加科技投入和放松土地转让等方面提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为积极稳妥的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内在机制,构建了面板VAR模型,应用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的动态经济学方法,对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次,构建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融合的理论与实证模型,并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融合水平和融合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三,本课题研究样本丰富,包含了从1990-201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结果可靠且具有比较普遍的现实意义。

刘童[10](2014)在《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伴产生、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二者的协调发展对经济健康运行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两化的协调发展一直都是国内外最热的经济问题之一,保持两化协调发展,避免互相脱离、不协调的情况出现是经济发展的要义和实践的要求。前任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三个不足之处:从研究对象上看,多是从宏观的国家或者省域着手,缺少立足在城市微观层面的分析,忽略了两化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的巨大差异;从研究方法上看,大多通过对比国际经验或建立两化单一指标对比研究,忽略了我国两化问题的特殊性,单一指标片面、使用混乱现状及指标选取不同对结论准确性影响巨大的缺陷;从研究结论上看,大多止步于研究两化“是否”协调,没有研究两化协调性的影响因素,不能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微观的理论支持。本文对工业化相关理论、城市化相关理论以及两化关系的相关理论都作出了系统分析,其中重点是两化关系的理论分析,分析了两化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模式和影响因素。在理论分析指导下,进行实证分析,立足于以下突破:研究对象方面,选择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变化最剧烈发展最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以沿海除港澳台之外的11个省区的114个地级市城市为目标;研究方法方面,建立了两化协调复合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以上114个地级市城市2002-2011共10年的协调度,并以协调度为因变量,提出假设,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回归分析两化协调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方面,通过因子分析测度出了上述114个地级市城市10年的两化协调性水平,并且通过回归分析找出了影响目标区域两化协调度的6个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优势、服务业就业比重、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倾向、科教投入和环境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要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就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核心重点城市的区位辐射效应、扩大三产服务业就业、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力度、坚持科教事业发展、注意环境的保护等。

二、试论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转移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1.3.1 基本思路
        1.3.2 构架结构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城市化滞后现象的相关文献综述
    2.2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文献评述综述
        2.2.1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理论分析综述
        2.2.2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实践分析综述
    2.3 总结性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理论框架
    3.1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理论分析
    3.2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机制分析
    3.3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理论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和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4.1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分析
        4.1.1 中国整体上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4.1.2 中国各地区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
    4.2 中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4.2.1 产业转移涉及行业广泛,地区产业合作密切
        4.2.2 东部地区体量最大,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
    4.3 产业转移与城市化现状的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转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5.1.1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5.1.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2 计量模型的构建及估计方法的选择
        5.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5.2.2 估计方法的选择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工具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经济发展理论
        2.1.1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理论
        2.1.2 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
        2.1.3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2.2 发展测度的实践
        2.2.1 西方发展指数的测度实践
        2.2.2 国内发展指数的测度实践
    2.3 述评
        2.3.1 对发展的理解
        2.3.2 对发展测度的认识
第3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及其测度分析
    3.1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3.1.1 发展与中国特色经济发展
        3.1.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3.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3.2.1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三个层次
        3.2.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体系
    3.3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测度方法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3.2 综合评价方法
        3.3.3 指数分析方法
第4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维测度:市场化指数
    4.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4.2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内涵
    4.3 中国市场化进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
        4.3.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的说明
        4.3.2 测度方法
    4.4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4.4.1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4.4.2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4.4.3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
    4.5 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4.5.1 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4.5.2 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4.6 小结
第5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维测度:工业化指数
    5.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5.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内涵
    5.3 中国工业化进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
        5.3.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的说明
        5.3.2 测度方法
    5.4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5.4.1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5.4.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5.4.3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
    5.5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5.5.1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5.5.2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5.6 小结
第6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维测度:城市化指数
    6.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6.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内涵
    6.3 中国城市化进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
        6.3.1 指标体系建立和数据的说明
        6.3.2 测度方法
    6.4 中国城市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6.4.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6.4.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6.4.3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
    6.5 中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6.5.1 中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6.5.2 中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6.6 结论和启示
第7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二维测度
    7.1 测度和分析方法
        7.1.1 指数测度
        7.1.2 指数的聚类分析
    7.2 市场化与工业化发展指数测度
        7.2.1 市场化—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全国的视角
        7.2.2 市场化—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地区的视角
    7.3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指数测度
        7.3.1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分析-全国的视角
        7.3.2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地区的视角
    7.4 市场化与城市化发展指数测度
        7.4.1 市场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分析-全国的视角
        7.4.2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地区的视角
    7.5 小结
第8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三维测度
    8.1 测度和分析方法
        8.1.1 指数的测度
        8.1.2 指数的评价与分析方法
    8.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结果-基于全国的视角
        8.2.1 指数的测度结果
        8.2.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的时间趋势与阶段划分
    8.3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结果-基于地区的视角
        8.3.1 指数的测度结果
        8.3.2 指数的聚类分析
        8.3.3 指数的空间分析
    8.4 指数发展的不平衡分析
    8.5 小结
第9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一个应用分析
    9.1 问题的提出
    9.2 文献述评
    9.3 模型构建、变量与数据
        9.3.1 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
        9.3.2 变量说明和特征事实
    9.4 实证结果与分析
        9.4.1 模型的选择与分析
        9.4.2 SDM的偏微分分解
    9.5 结论与进一步的思考
第10章 结论与思考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的方法
    10.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顺德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议题的确立
        1.1.1 研究背景
        1.1.2 议题的确立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既有研究综述
        1.3.1 既有相关理论基础
        1.3.2 既有相关研究进展
        1.3.3 既有研究总结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1.7 研究对象界定
        1.7.1 相关概念解释
        1.7.2 研究对象界定
    1.8 广东顺德的实证研究
        1.8.1 顺德简介
        1.8.2 顺德城镇化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1.8.3 顺德城镇化研究的内容构成
第二章 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与行为逻辑建构
    2.1 我国政府组织结构与治理行为的制度基础
        2.1.1 条块关系与M型组织结构
        2.1.2 政府治理的层级发包制
    2.2 不同层级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差异
        2.2.1 利益目标的选择偏好差异
        2.2.2 各级政府的行为权力差异
    2.3 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发现与理论建构
        2.3.1 城镇化模式“上”“下”之争与地方政府的“模糊”角色
        2.3.2 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角色提出
        2.3.3 “中间者”的角色理论建构
    2.4 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行为逻辑
        2.4.1 “中间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2.4.2 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
        2.4.3 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行为选择模式
    2.5 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主要行为手段
        2.5.1 间接推动到直接推动的方式转变
        2.5.2 资源经营手段
        2.5.3 区划调整手段
        2.5.4 增长式规划制定手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镇企业主导农村就地城镇化起步(1978-1992):顺德县政府“中间者”向下靠拢型行为模式
    3.1 社会发展背景: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工业
        3.1.1 国家社会背景
        3.1.2 顺德的乡镇企业发展
    3.2 城镇化特征: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的乡村就地非农化转移
        3.2.1 人口方面:离土不离乡的就地非农化转移
        3.2.2 经济社会方面:乡镇企业造就经济奇迹
        3.2.3 土地空间方面:生产空间扩张下的点状分散式格局
        3.2.4 小城镇发展:差异化发展下的相对均衡
    3.3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3.3.1 资源经营:扶持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起步
        3.3.2 区划调整:县政府的“强中心”策略
        3.3.3 发展规划:姗姗来迟的“良容桂经济中心区”设想
        3.3.4 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3.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3.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3.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镇主导下的“省-县-镇”联合
        3.4.3 顺德县政府的“中间者”向下靠拢型行为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化改革下城镇化快速发展(1992-2002):顺德市政府“中间者”抗衡上下型行为模式
    4.1 社会发展背景:市场化转变与配套制度改革
        4.1.1 国家社会背景
        4.1.2 顺德的试点建设与市场化体制改革
    4.2 城镇化特征:村强城弱的城乡混杂格局
        4.2.1 人口方面注:本地人口就地非农化与外来流动人口激增
        4.2.2 经济方面注:市场经济转制下工业化大发展
        4.2.3 社会方面:社会公共事业建设起步
        4.2.4 土地空间方面:城乡混杂的线轴蔓延式格局
        4.2.5 小城镇发展:村强城弱的村镇关系反转
    4.3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4.3.1 强推市场化改革:备受争议的乡镇企业改制
        4.3.2 土地为核心的各类城市资产经营
        4.3.3 区划调整:乡村到城市型的建制转变与中心区扩张
        4.3.4 增长式规划:城市规模扩张与中心强化
        4.3.5 顺德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
    4.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4.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4.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县级市为主导与村级力量崛起
        4.4.3 顺德市政府的“中间者”抗衡上下型行为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转向社会的城市化初步协调发展(2002-2009):顺德区政府“中间者”受制上下型行为模式
    5.1 社会发展背景
        5.1.1 国家社会背景
        5.1.2 顺德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兼顾经济与社会发展
    5.2 城镇化特征:兼顾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城市现代化
        5.2.1 人口方面:户籍一体化与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问题
        5.2.2 经济方面:现代制造业体系建立与高新技术产业兴起
        5.2.3 社会方面:公共事业建设全面铺开
        5.2.4 土地空间方面:工业用地集约化建设与佛山都市功能承接
        5.2.5 小城镇发展与镇街关系:各自为政转向初步联合协作
    5.3 城市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5.3.1 区划调整:顺德撤市设区与行政建制的完全城市化
        5.3.2 工业用地集约化建设下的土地资源争夺
        5.3.3 从企业到城市的全面化品牌经营
        5.3.4 规划手段:城市化水平成为直接发展目标与佛山都市功能承接
        5.3.5 顺德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
    5.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5.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5.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佛山市与顺德镇村的上下分离及对抗
        5.4.3 顺德区政府的“中间者”受制上下型行为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改革全面深化的城市化内涵发展(2009年至今):顺德区政府“中间者”融合上下型行为模式
    6.1 社会发展背景
        6.1.1 国家社会背景
        6.1.2 顺德全面深化的综合改革
    6.2 城镇化特征:区域化协作与城市化内涵式发展
        6.2.1 人口方面: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
        6.2.2 经济方面: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入融合下新型产业发展
        6.2.3 社会方面:社会发展规划与各项社会改革及建设
        6.2.4 土地空间方面:三旧改造推进空间升级与三大片区的区域融合
    6.3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6.3.1 区划调整:省直管下的城市化行为自主权提升
        6.3.2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城市化内涵式发展
        6.3.3 资源经营:从空间生产到科技创新下的工业复兴
        6.3.4 规划手段:区域化协作中寻求发展
        6.3.5 顺德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
    6.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6.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6.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省-区-镇”协同与区镇权力重构
        6.4.3 顺德区政府“中间者”融合上下型行为模式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
    二、顺德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1.顺德城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2.顺德地方政府的主要行为演变
        3.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演变
        4.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及其空间结果演变
    三、创新点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形式上的考察”
        二、国内研究内容考察:研究主题分类
        三、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的总体评述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二、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一、城乡发展中的“两个现象”
        二、观察样本选择江苏省的理由
        三、本章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江苏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样态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
        二、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其他方面的差距
    第三节 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实证考察
        一、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基于两种实证分析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四、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整体性评价
    第四节 城乡关系的逻辑: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第二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 社会排斥
    第一节 社会排斥: 城乡关系的一个分析视角
        一、社会排斥: 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概念
        二、社会排斥用于中国城乡关系分析
    第二节 资源配置型排斥
        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屏障
        二、排斥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排斥
        一、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二元性的医疗卫生制度
        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制度
    第四节 城乡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一、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历史考察
        二、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现实考察
        三、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政治安排
        四、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资源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反哺农业”的理论阐述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支持乡村”的探索
    第二节 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
        一、当下中国现实场域的复杂性
        二、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
        三、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四、社会发展大趋势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论证与建构
        一、“城市利益让渡”问题的提出
        二、从权利让渡到“利益让渡”
        三、“社会利益让渡”是否可能
        三、“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辩护
第四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模式、资源与能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实践模式解读
        一、“资源三下乡”模式
        二、“项目制”模式
        三、“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模式——南京的个案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资源类型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两种资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资源分类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意愿与能力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意愿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客观能力
第五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因素
        一、城市利益扩展: 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
        二、乡村资源优势: 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
        三、宏观社会背景: 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阻力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三、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
        四、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5)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四化同步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基本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及未来研究计划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未来进一步研究计划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主要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及定义
        2.1.1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
        2.1.2 四化同步
        2.1.3 产城融合
    2.2 相关理论基础介绍
        2.2.1 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相关理论
        2.2.2 城镇化发展中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城融合的历史回顾与四化同步的VAR模型分析
    3.1 产城融合发展的历史回顾
        3.1.1 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3.1.2 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3.1.3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3.1.4 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3.1.5 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发展的程回顾
    3.2 四化同步发展的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3.2.1 模型设定
        3.2.2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3.2.3 变量平稳性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
        3.2.4 四化同步发展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3.2.5 VAR模型的方差分解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发展的理论模型构建
    4.1 农业部门和城镇部门生产函数推导
        4.1.1 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质疑和改进
        4.1.2 农村部门生产函数及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
        4.1.3 城镇部门生产函数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
    4.2 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经济学理论模型构建
        4.2.1 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发展的三个研究视角
        4.2.2 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经济学理论模型
        4.2.3 四化同步发展对产城融合的具体要求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历年来及各地区的产城融合实证分析
    5.1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5.1.1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
        5.1.2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5.1.3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5.2 中国 1978—2014年产城融合度实证分析
        5.2.1 指标的选取
        6.2.2 主成分分析法的适用性
        5.2.3 指标的调整
        5.2.4 1978—2014年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度主成分分析实证检验结果
    5.3 2014年中国分地区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度分析
        5.3.1 指标的选取
        5.3.2 分地区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度主成分分析实证检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城融合的主要问题分析:空城与空转
    6.1 “空城”和“空转”的具体表现
        6.1.1“空城”现象的具体表现
        6.1.2“空转”现象的具体表现
    6.2 产城融合过程中的“空城”问题分析
        6.2.1 从人口—劳动力的视角对“空城”问题的探讨
        6.2.2 从经济—就业结构视角对“空城”问题的探讨
        6.2.3 从空间—城镇化建设视角对“空城”问题的探讨
        6.2.4“空城”问题的解决建议
    6.3 产城融合过程中的“空转”问题分析
        6.3.1 从人口乡城迁移的视角对“空转”问题的探讨
        6.3.2 从经济—劳动力供需结构视角对“空转”问题的探讨
        6.3.3 从空间—城镇设施建设和产业空间布局视角对“空转”问题的探讨
        6.3.4“空转”问题的解决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
    7.1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城融合深度发展
        7.1.1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7.1.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7.1.3 大力发展服务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7.1.4 加快信息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7.2 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协调,提高产城融合度
        7.2.1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质量
        7.2.2 从制度层面着手,促进人口城乡迁移,改善就业结构
    7.3 以产业链延伸为导向进行多元化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7.3.1 产业成长阶段:以产业链延伸为导向的多元化发展
        7.3.2 产业成熟阶段:发展接续和替代性产业,平衡三大产业
        7.3.3 产业转型阶段:升级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
    7.4 强化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
        7.4.1 提升都市区的产业集聚辐射功能,加快都市圈发展
        7.4.2 强化三个城镇组群的产业布局合理化,提升龙头带动作用
    7.5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演进
        2.1.2 城市与城市化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结构演进相关理论
        2.2.2 城市化相关理论
        2.2.3 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3.3 已有研究述评
    2.4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涵与分析框架
        2.4.1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涵
        2.4.2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实现机理
    3.1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3.1.1 技术进步
        3.1.2 需求因素
        3.1.3 供给因素
        3.1.4 政府作用
        3.1.5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3.2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3.2.1 前提假设
        3.2.2 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
        3.2.3 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机制
    3.3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的互动作用
        3.3.1 第一产业与城市化的互动作用
        3.3.2 第二产业与城市化的互动作用
        3.3.3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的互动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及国际借鉴
    4.1 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
        4.1.1 发展历程
        4.1.2 阶段特征
        4.1.3 原因探析
    4.2 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
        4.2.1 发展历程
        4.2.2 阶段特征
        4.2.3 原因探析
    4.3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国际借鉴
        4.3.1 美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
        4.3.2 韩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
        4.3.3 巴西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
        4.3.4 代表性国家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关联性分析
    5.1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相关性分析
        5.1.1 方法的选取
        5.1.2 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相关性分析
        5.1.3 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相关性分析
    5.2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动态关系研究
        5.2.1 模型的选取
        5.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3 VAR模型实证分析
        5.2.4 结论与启示
    5.3 本章小结
6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6.1 方法选取
        6.1.1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6.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2 我国产业结构综合水平测度与评价
        6.2.1 产业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2 我国产业结构综合水平测度与分析
        6.2.3 我国产业结构分指标水平测度与分析
    6.3 我国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与评价
        6.3.1 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2 我国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与分析
        6.3.3 我国城市化分指标水平测度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
    7.1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度时序演进分析
        7.1.1 协调度模型的选取
        7.1.2 指标体系选取及权重确定
        7.1.3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度测算与分析
    7.2 我国省际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度比较分析
        7.2.1 省际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7.2.2 我国省际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度测算与分析
    7.3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效应分析
        7.3.1 PLS模型简介
        7.3.2 我国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动态效应分析
        7.3.3 我国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动态效应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8.1 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
        8.1.1 产业结构层面影响协调发展的问题
        8.1.2 城市化层面影响协调发展的问题
    8.2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8.2.1 构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长效机制
        8.2.2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城市化发展
        8.2.3 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支撑产业结构升级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及启示
    9.2 研究的困难与不足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数据
    附录2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农业产值数据
    附录3 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数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 世界城镇化
        (二) 中国城镇化
        (三) 安徽城镇化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 有关城镇化的研究
        (二) 有关产业的研究
        (三) 城镇化与产业的互动关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 有关城镇化的研究
        (二) 有关产业的研究
        (三) 城市化与产业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一) 比较研究方法
        (二)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三) 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城镇化的内涵、类型与发展阶段
        一、两个主要概念的辨析
        (一) 城市化
        (二) 城镇化
        二、城镇化的类型
        (一) 根据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特征划分
        (二) 根据产业的主导功能划分
        三、城镇化发展阶段
    第二节 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一)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二)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三) 乔根森模型
        (四) 托达罗模型
        二、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一) 产业的聚集效应
        (二) 产业的扩散效应
        (三) 产业的收入效应
        (四) 产业的关联效应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一、古典经济学时期产业结构演变的思想
        (一) 从报酬递减规律的角度
        (二) 从平衡增长的角度
        (三) 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
        (四) 从产业两大部类的划分角度
        二、二战后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分析
        (一) 主导产业转换规律
        (二) 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换的规律
        (三) 产业层次叠加规律
第三章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模式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一、英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一) 城镇化起步阶段(16世纪--18世纪)
        (二) 城镇化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
        (三) 实现高度城镇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四) 城镇化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以来)
        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一) 建国至19世纪70年代
        (二)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三) 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四)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一、韩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一) 城镇化史前时期(1876-1947年)
        (二) 城镇化起步阶段(1948-1960年)
        (三) 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1961-1987年)
        (四) 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
        二、台湾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一) 日据时期台湾城镇化(1895-1945年)
        (二) 经济恢复时期城镇化(1946-1952年)
        (三) 初级经济发展阶段与城镇化(1953-1963年)
        (四) 1964-1986年工业经济为主的阶段
        (五) 服务业为主的阶段(1986—至今)
    第三节 拉丁美洲国家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
        一、巴西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一) 巴西城镇化进程
        (二) 巴西产业结构演进轨迹
        (三) 巴西城镇化的影响
        二、墨西哥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一) 城镇化初期阶段(1940年之前)
        (二) 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1940-1960年)
        (三) 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1960-1980年)
        (四) 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1980-至今)
    总结
第四章 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第一节 安徽产业结构演进
        一、演进历程
        (一) 建国到1978年
        (二) 1978年至今
        二、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第二节 安徽城镇化发展
        一、安徽城镇化发展历程
        (一) 1978年以前城镇化曲折发展阶段
        (二)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阶段
        二、安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 安徽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二) 安徽城镇化发展现状
        (三)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三、安徽城镇化的目标与机遇
    第三节 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一、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二、城镇化过程中安徽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第四节 安徽省城镇化产业支撑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三、协整检验
        四、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一) 脉冲响应
        (二) 方差分解
    总结
第五章 三次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现状及问题研究
    第一节 第一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农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 直接作用机理
        (二) 间接作用机理
        二、安徽第一产业发展情况
        (一) 安徽第一产业发展历程
        (二) 安徽省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三、安徽省第一产业支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均衡且主要农产品单产产量偏低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初级阶段
        (三) 就业结构转型滞后
        (四) 农民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与层次难以提升
        (五) 农户生产性投资较少
    第二节 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
        (一) 工业化的内涵
        (二) 工业化发展阶段
        (三)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四) 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标准结构
        二、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分析
        (一) 安徽省工业化阶段判断
        (二) 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分析
        三、安徽省工业现状及拉动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安徽省工业现状
        (二) 安徽工业拉动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三) 建筑业与城镇化
        四、乡镇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经济基础
        (一) 安徽乡镇企业的发展轨迹及其与城镇化发展
        (二) 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研究
        一、第三产业与城镇化
        (一) 第三产业的含义
        (二) 第三产业推动城镇化的作用
        二、安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二) 第三产业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安徽第三产业各层次与城镇化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择
        (二) 单位根检验
        (三) 协整方程
        (四) 格兰杰因果检验
        (五)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1. 脉冲响应
        2. 方差分解
第六章 三次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第一节 第一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 基本原则
        (二) 主要发展措施建议
        二、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二) 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三) 退耕还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一、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 做大做强企业,实现规模经营
        (二) 搞好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聚集
        二、优化、调整和升级工业结构
        (一) 优化、调整轻重工业内部结构
        (二)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第三节 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一、做大做强服务业,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一)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二)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坚持市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及科研成果

(8)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一个全面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一)工业化、城市化等相关概念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般关系
二、关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理论研究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般关系模式
    (二)西方城市经济学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理论阐释
    (三)结构主义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理论阐释
    (四)国内学者的探索
三、关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测度与检验方法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测度国际标准法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测度相关分析对比法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协调关系实证方法
四、关于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问题研究
    (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演进时序
    (二)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及其检验
    (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空间状况
    (四)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时空偏差问题
    (五)促进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问题
五、对中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关系探索

(9)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与融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2 论文结构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第2章 “三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2.1.1 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
        2.1.2 两层次或两次农业现代化理论
        2.1.3 广义农业现代化理论
    2.2 产业组织理论
        2.2.1 产业组织理论的历史根源
        2.2.2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对象
        2.2.3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2.3 技术变迁理论
    2.4 制度创新理论
        2.4.1 制度创新理论的历史追源
        2.4.2 制度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思路
第3章 “三化”内涵及内在机理研究
    3.1 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3.1.1 工业化
        3.1.2 城市化
        3.1.3 农业现代化
    3.2 “三化”描述模型与内在机制
        3.2.1 “三化”数学函数模型和立方体模型建立
        3.2.2 “三化”内在的机制分析
    3.3 “三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3.3.1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关系
        3.3.2 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关系
        3.3.3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相互关系
第4章 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及实证研究
    4.1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4.1.1 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提出、准备与初步实践阶段(建国前后到
        4.1.2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建设与加速发展时期(1978-2002)
        4.1.3 中国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三化同步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4.2 各阶段“三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4.3 “三化”内在关系的实证研究
        4.3.1 “三化”相关指标选取
        4.3.2 “三化”内在关系计量模型估计与结果说明
第5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
    5.1 理论假设
        5.1.1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融合路径
        5.1.2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融合路径
    5.2 实证研究
        5.2.1 融合水平测度方法
        5.2.2 数据和测度结果
        5.2.3 融合路径与过程质量
        5.2.4 融合结果质量
第6章 国外“三化”互动与融合的经验借签
    6.1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概述
    6.2 日本模式
    6.3 美国模式
    6.4 发达国家“三化”互动与融合的经验借鉴
        6.4.1 加强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6.4.2 加深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推进“三化”顺利协调发展
        6.4.3 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
        6.4.4 加快农业法规建设,保障“三化”协调发展
        6.4.5 重视农业教育和农业发展机构,增强现代农业抵抗风险能力
        6.4.6 保护环境,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多功能性
第7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与融合建设的政策建议
    7.1 鼓励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7.2 完善产业链条,走产业兴农之路
    7.3 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三化”融合
    7.4 加大科技投入,走科技强农之路
    7.5 放松土地转让,实现规模经营
    7.6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
    7.7 促进“四化两型”建设,走科学发展道路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工业化的理论分析
        2.1.1 工业化的内涵
        2.1.2 工业化的特征
        2.1.3 工业化的衡量指标
    2.2 城市化的理论分析
        2.2.1 城市化的内涵
        2.2.2 城市化的特征
        2.2.3 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2.3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理论分析
        2.3.1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涵
        2.3.2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特征
        2.3.3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模式
    2.4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4.1 经济发展水平
        2.4.2 区位优势
        2.4.3 服务业就业比重
        2.4.4 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倾向
        2.4.5 科技及教育投入
        2.4.6 环境发展质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3.1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性复合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指标的选取原则
        3.1.2 指标的选取结果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3 计量模型的设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沿海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沿海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4.1.1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预处理
        4.1.2 工业化水平的计算
        4.1.3 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4.1.4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度计算
    4.2 沿海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单位根检验
        4.2.2 协整检验
        4.2.3 计量方法的选择
        4.2.4 回归结果及分析
    4.3 促进沿海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试论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转移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D]. 张哲. 西北大学, 2020(07)
  • [2]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研究[D]. 杨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12)
  • [3]顺德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研究[D]. 邓沁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D]. 周银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5]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研究[D]. 姜玉砚. 山西财经大学, 2016(08)
  • [6]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 李春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8)
  • [7]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D]. 王珊珊. 安徽大学, 2015(10)
  • [8]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一个全面述评[J]. 邵明伟. 区域经济评论, 2015(04)
  • [9]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与融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卓.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4)
  • [10]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 刘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论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