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旱情调查与思考

黑龙江省旱情调查与思考

一、关于黑龙江省旱情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哲[1](2021)在《穆棱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动态变化分析》文中认为

加芬芬[2](2019)在《村庄治理中的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 ——以甲山村的历史变迁为线索》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我国对农村治理的探索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前,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和国内环境,村庄的治理面临挑战,唯有探索村庄治理的优化路径才能解治理之危。村庄治理的优化,不能抛开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更不能抛开我国独特的历史,由此,从历史中探寻村庄治理的优化是一种较为适当的方法。纵观我国乡村历史的发展,其内部治理的变迁受制于三个层面。其一为国家层面。无论是国家的行政力量还是国内的社会环境,都是村庄发展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力量对村庄治理起决定性作用,并通过其自身的权力和影响力来推动农村社会的变迁。其二为村级结构。村级结构是村庄治理的制度框架,在国家和农村社会中间起中介作用。一方面,村级结构的良性运转可以支撑国家治理,按照国家的意图管理农村社会,另一方面,村级结构通过村庄治理来改造农村社会,使农村社会的变迁与国家治理、国家宏观环境契合。其三是农村社会。农村社会不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更是村庄治理的土壤。农村社会的变迁支持国家治理、支持村级结构,才能完成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相互支撑。三重结构相互支持决定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治理样貌。村庄治理需要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相互支撑才能得到稳定,国家是三重结构成立的主导力量,不同的支撑格局决定了治理质量的好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历了集体化、改革开放的历程。三重结构相互按照国家的历史脉络经历了从刚性到开放包容的过程。集体化时期,国家权力的刚性渗透为三重结构奠定了运转的基础。刚性的国家权力造成村级结构的刚性和农村社会的板块状。此时的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支撑是刚性和僵化的,这种状态决定了其运转的脆性,导致村庄变迁的内卷化。改革开放后,国家权力的收缩给予农村社会很大的自主空间。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之间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这种自主空间既可以容纳多元发展的国家治理环境,更激发了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活力。三重结构的循环更加开放和包容,导致村庄的治理不断发展变化。甲山村自1945年解放后,便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变革。期间经历了集体化和改革开放两个完整的时期。形成了两类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三重循环,甲山村以其优异的发展为三重结构的构建、三重结构的相互作用、三重结构的优化提供了较好的经验。由此,笔者以历史变迁为线索,将甲山村分为两个变革时期、四大历史阶段进行介绍,分别将每个时期的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互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总结出村庄治理的优化路径。甲山村在集体化时期为地方典型,成功形成了集体化时期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三重结构的相互支撑。集体化时期的三重结构由刚性的国家权力为主导,国家权力对乡村的渗透导致三重结构的僵化与内卷化。集体化时期的成功导致其对改革开放新环境的抵制,并造成了村庄发展的封闭。改革开放后,村庄的制度变革由国家推动,行政权力的推动和外部环境的变革从外向内逐步对村庄治理产生影响。第一阶段为国家通过行政权力对村级结构进行重塑。尽管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支撑格局,但没有形成改革开放移植制度运行的土壤。无论村干部还是村民,都对改革开放表示困惑。因为对改革开放的抵制,村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封闭性。第二阶段,国家环境开始在村级结构破冰,村级结构开始主动向外部学习。村级结构在贾凤杉的引导下开始了向外学习的历程,引导农村社会发生了变革,村庄治理出现了转型。村庄发展开始与外部环境融合。然而此时的村庄治理具有很强的单向性,农村社会在村级结构引导下被动变迁。第三阶段,外部环境开始对农村社会产生直接影响。随着时代的推移,外部环境开始对农村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农村社会自身接纳了外部的环境,开始了对外部环境和村庄环境自主思考的过程。村庄整体呈现出开放包容的特点。经过外部环境对甲山村一系列的冲击,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三重结构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循环,推动着村庄治理不断发展。村庄治理的稳定需要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相互作用,村级治理的发展需要它们的共同推动。当包容开放的循环成立时,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会相互推动,共同发展。所以村庄治理的优化路径不但在于寻求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三者的稳定支撑,更应该寻求它们相互作用的包容、融合与活力。

奉海春[3](2017)在《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多层次制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国家的兴衰成败与水利密切相关,水利在国家治理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我国虽然转变了传统农田小水利治理的观念、构建了多元共同参与的农田小水利治理体制和建立了多种农田小水利治理机制,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当前农田小水利工程的迅速恶化、应对极端环境的能力低下、农用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等治理问题。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可持续依赖于完善的制度体系,因此揭示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制度根源是解决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基础。农田小水利治理是在多个制度层次的约束下实现的,从多层次制度之间关系的视角来探寻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多层次制度嵌套理论和水资源治理理论,为理顺农田小水利治理与其制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现实状况和我国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具体实践,本文认为农田小水利治理是在多个治理层次上展开的,即宪政治理层次、集体选择层次和操作层次,与治理层次相对应的是宪政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和操作制度等三个制度层次。本文归纳了每个治理层次上影响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四个要素,即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农田小水利治理主体、农田小水利治理权和农用水权,并在理顺以上四个个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农田小水利治理各制度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个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首先,基于分析框架,本文借助来自广西的桂北Y村横岭渠、桂南L农民用水户协会、桂北H水库等三个农田小水利治理典型案例,分析了农田小水利治理三个制度层次及其相互关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是一个由宪政制度、集体选择制度、操作制度等三个制度层次之间相互制约而成的制度体系。其中,宪政制度规范着基层政府的农田小水利行政治理权和农用水所有权,而且基层政府的行政治理权保障着其农用水所有权;集体选择制度规范着村社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私商等供水组织的管理权和供水权,而且供水组织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操作制度规范着用水户参与与监督农田小水利治理的权利和用水权,而且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着其用水权。二是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宪政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和操作制度之间存在着制约关系,即宪政制度制约着集体选择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制约着操作制度。宪政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和操作制度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决定了,宪政制度所规范的基层政府行政治理权和农用水所有权分别制约着集体选择制度所规范的供水组织的管理权和供水权,集体选择制度所规范的供水组织管理权和供水权分别制约着操作制度所规范的用水户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和用水权。三是农田小水利治理各制度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形成了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农田小水利治理各制度层次之间在具体治权上的制约关系,形成了 一个有关农田小水利和农用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治理、保护和节约等管理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结构——“治权结构”;而农田小水利各制度层次之间在具体农用水权上的制约关系,则构成了一个反映人们在农用水资源用益中的权利义务结构——“农用水权结构”。而农田小水利治权与农用水权之间的保障关系决定了农田小水利“治权结构”与“农用水权结构”之间的保障关系,并有机形成了一个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结构——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其次,本文以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各制度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形成的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为基础,以Y村横岭渠、桂南C县X镇的L农民用水户协会、桂北Q县西北角S村H水库等三个典型案例为分析对象,揭示了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制度逻辑:一是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即对村社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私商等供水组织管理权的界定模糊;二是村社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私商等供水组织的管理权模糊导致农田小水利治理各制度层次之间制约关系的断裂,致使治权结构陷入不稳定的状态;三是农田小水利治权结构的不稳定,弱化了农田小水利治理主体的治权对其农用水权的保障,即政府行政治理权无法保障其农用水所有权、供水组织的管理权难以保障其供水权、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无法保障其用水权,进而导致农田小水利治理陷入困境。最后,本文针对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制度逻辑,根据研究的结论和未来农田小水利治理的需要,提出了着眼于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整体性、立足于制度之间的制约关系建设、以农田小水利的管理权为切入点的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完善思路。具体的完善策略是需要宪政制度上转变政府职能;而集体选择制度则需要进一步明确村社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私商等供水组织的农田小水利管理权,以理顺供水组织管理权与政府行政治理权的内在制约关系;操作制度上着眼于保障用水户的用水权,需要构建旨在优化公共资源分配机制、融资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仲裁机制和制裁机制的协作机制、运作机制和参与机制。

赵梅[4](2016)在《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是整个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障碍因子,并提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具体来看:(1)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莲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几经曲折,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年前):莲花县土地为封建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2)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年):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改进了农田耕作制度。(3)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年):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4)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年):加大了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逐步进行规划发展,农田耕作制度趋简,农业税费得到了改革。(5)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至今):主要呈现出产业化经营规模壮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休闲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等特点。近年来,莲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相关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等,同时以“莲花”为主题打造当地特色产业。(2)该县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通过调查发现,莲花县已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包括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技术等。(3)本研究同时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等5个方面,结合莲花县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当地相关农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值及其权重看,影响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用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升级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和恩格尔系数。其中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恩格尔系数虽有增长,但呈现波动性;农村贫困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因子。从单项指标的评价值看,农业总产值、林业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资源承载能力和农业科技投资能力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2010至2014年,它们分别增长了78.30%、55.08%、99.58%、100.94%、65.79%和74.14%。人均粮食产量、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教育文化投资率和恩格尔系数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2%、5.48%、8.75%、7.48%、4.78%和6.09%,且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还出现波动性;农用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贫困率出现波动性下降,呈不可持续性。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度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与十一五末年(2010年)相比,2014年,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为137.19%,年均增长率达8.22%;可持续发展能力为128.71%,年均增长率为6.51%;可持续发展度为131.75%,年均增长率为7.14%。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后劲需进一步加强。(4)本研究探讨了莲花县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同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定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为:(1)莲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小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绿色山地蔬菜、各类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等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取得创新性发展等都对莲花县农业持续发展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2)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宽松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为莲花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劣势与挑战: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资源稀缺并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灾害频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综上所述,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发展度都处于不断整长态势,这主要还要归功于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透支的资源休养生息;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普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史继清[5](2013)在《基于风险区划的农业干旱保险费率厘定以及风险管理初探》文中提出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的频发已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了严重威胁。而河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粮食生产状况对于确保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或构建合适的农业干旱灾害风险指标开展干旱风险区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灾害的保险费率厘定和区划对于丰富农业保险模式,促进农业保险经营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以河北省冬麦区为例,基于自然水分亏缺率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数和抗旱指数等指标以及三者之间的权重系数构建干旱综合风险指数,开展干旱风险区划研究,丰富我国干旱监测及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并利用修正后的纯保险费率,得到适用于本研究区的保险费率厘定模型,探寻一种能较全面改善目前农业保险经营弊端的保险模式,在此干旱风险区划和费率厘定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干旱风险管理系统模式和方案,为政府有效应对农业旱灾,开展防灾减灾管理提供技术参考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基于自然水分亏缺率指数(Wi)、降水距平百分率(Ji)和抗旱指数(Ai)等指标,在利用灰色关联法确定权重(a=0.320,b=0.373,c=0.307)的基础上,构建了干旱综合风险指数Bi=(Wi*a+Ji*b)·(Ai*c),进行了研究区的干旱风险区划,并结合冬小麦减产率和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开展了干旱综合风险指数Bi的验证,从空间尺度上表明了构建的干旱综合风险指数Bi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靠性。(2)分析了不同干旱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从时间序列变化上看,自然水分亏缺率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数在41年中,达到重旱年份的概率依次为22%和44%;抗旱指数和综合干旱指数在16年中,达到重旱年份的概率为6.3%和25%。从风险区划结果的空间分布看,本文构建的干旱综合风险指数反映的风险等级情况与其它干旱指数基本一致,其与气候条件、地形状况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分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3)在利用非参数法厘定冬小麦单产保险的纯费率的基础上,结合冬小麦干旱综合风险指数,修正了实际保险费率。通过干旱综合风险指数与旱灾频次的线性关系和自然水分亏缺率指数与旱灾频次的线性关系对比发现,本文构建的干旱综合风险指数是最可靠的,对于纯保险费率的修正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4)构建了包含干旱防灾、应急响应和恢复救助系统在内的干旱风险管理框架体系和模型,并结合干旱灾害风险综合指数和费率厘定的区划结果,提出了河北省干旱灾害的风险管理方案和具体措施,为地方政府开展防灾减灾和应急服务提供决策参考。

敖然[6](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贫困问题研究 ——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地处边境地区,如果不能充分协调好民族间的问题,减少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之间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距以及贫困问题,将会影响我国的稳定大局。近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贫困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贫困问题日渐凸显,贫困已从单纯的经济贫困演变成为复杂而多元的贫困。可以说,我国少数民族贫困既有物质贫困,同时又交织人文贫困,二者如影相随。我国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国家,只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全方位的发展,才能逐步减少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实现民族团结稳定,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创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以内蒙古自治区莫旗达斡尔族为例,从少数民族的视角出发,以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群体的贫困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一系列少数民族的减贫对策。本文共分六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对国内外有关少数民族贫困的文献进行梳理,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贫困的内涵和贫困的外延,同时对内蒙古少数民族贫困的类型进行描述。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主要源自于政府政策、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人文素养等因素。第三章,主要概括了莫旗达斡尔族农民贫困的现状。指出,目前少数民族贫困表现为物质贫困和人文贫困相互交织的双重贫困。物质贫困主要表现为收支状况、消费状况和社会保障状况的低下与不健全。人文贫困则表现为思想落后、教育程度低和传统文化丢失等。第四章,主要对莫旗达斡尔族农民的贫困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达斡尔族农民贫困的外部原因源自于自然灾害、地理位置偏远等因素,内在因素则源自于贫困文化、人文素质低等因素。第五章,提出少数民族的主体减贫思路。提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高精神文明教育、推动农业保障制度、创新政府管理模式等七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杨复斌[7](2011)在《望奎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适应望奎县作为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际,结合作者本职工作而开展的一项旨在总结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研究解决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全新的农技推广体系的方法与模式的实用型研究。基于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和系统全面的文献理论研究,论文分析总结了望奎县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在组成主体、队伍素质、履织条件、运行机制和推广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问题,探索出一套适宜望奎实际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法与模式,并提出了建设纵向贯通不脱节、横向拓宽无盲区、机制健全不涣散、方式灵活不呆板的全新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目标。可为望奎县乃至黑龙江省正在进行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概括总结了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2.系统归纳出望奎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总结:体系自身基础功能方面的问题,即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机构实力不强,非政府农技推广组织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农技推广内容和方式不能满足农民多元化的科技信息需求;体系横纵向结构功能方面的问题,即“线断、人散、网破,低能,失范”;体系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即现有推广体系没有满足人的本质性需求,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体系组成各元素的主观能动作用。3.提出望奎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方法建议。强化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及其在公益农技推广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整合社会农技推广资源,引导非政府主导的其他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公益农技推广活动。健全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更新和考评、激励机制,激发农技推广队伍的活力。发挥各种传播媒介作用,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推广方式,满足农民对科技内容和推广方式的多元化需求,增强具体农技推广行为的实效。4.构建适应望奎实际的几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模式。包括“五方共建”的示范户建设模式、“五级联创、五位一体、五方互动”的乡村农技推广组织建设模式、“四建四化”立体式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模式,“以人为本,优势互补,技物结合,管放并行”的管理运行机制模式等等。

李玉勤[8](2009)在《杂粮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杂粮产业发展在粮食安全、改善居民食物结构、农民增收、缓解农村贫困以及提高农用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杂粮在中国分布很广,但分品种主产区相对集中;杂粮种植粗放;全国播种面积减少、总产量下降、单产提高,但单产水平普遍低于大宗粮食作物。中国杂粮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品种资源和品质优势,具有一定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能力,种植成本收益比相对较高;在一些地方政府扶持政策支持下,在种植比较集中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产业化生产模式。杂粮加工业原料来源丰富,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加工业布局,加工业标准化加强,科技推动作用加大,但是总体上仍然以初加工为主,深加工品种少,企业研发能力薄弱。对杂粮营销分析表明,虽然杂粮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消费意识有待唤醒,需求潜力需要挖掘,杂粮产品质量不高,营销措施不力。由于中国生产的杂粮品质、价格具有竞争力,因此出口处于上升态势,但是以原粮出口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通过对山西省杂粮种植户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户种植目的包括自身消费和市场销售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两方面;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杂粮销售收入对家庭收入的贡献较小,农户种植意愿偏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5种影响因素对杂粮种植户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粮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难易程度对农户种植意愿影响显着;政府支持政策对农户杂粮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明显;耕地地形条件越有利对生产的正向影响越大;种植成本越低则农户的种植意愿越高;耕作倒茬需要对农户杂粮种植意愿有正向影响。对城市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的Logistic分析表明,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消费杂粮的概率在增加;年龄越大的人越愿意消费杂粮;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比较高,价格高低与购买意愿成正比;消费者对杂粮营养价值判断与购买杂粮的意愿成正比;消费者越看重口感则购买意愿越低;加强促销手段能使消费者购买意愿强化;杂粮的易取得性影响着人们的杂粮消费。各阶层消费者杂粮消费收入弹性均大于1则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杂粮消费将呈现增加趋势。基于杂粮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品种老化、种植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开发与营销力度不够;科研与推广水平偏低,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滞后;对杂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市场营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陈军[9](2009)在《基于水资源利用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村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对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农村减贫是破解这一难题最理想却又是最困难的途径。现有的贫困理论一般认为,贫困的发生是因为某些地区与其他地区存在比较劣势,在区域的竞争中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但是在我国东北的松花江流域,资源丰富、农业发达,却存在着普遍的贫困,仅黑龙江省就分布着14个国家级贫困县,9个省级贫困县,现有理论中的比较劣势特征并没有在松花江流域的贫困中得到突出的体现。如何理解松花江流域这种困惑性的贫困现象,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要回答松花江流域贫困的解决途径问题,首先要回答松花江流域贫困的原因是什么。现有的贫困理论能够一般解释贫困发生的机制,但是对贫困的原因无法给出针对性的答案,特别是对松花江流域这种存在着反常贫困现象的情况,就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认为松花江流域的资源丰富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上,解决松花江流域的农村贫困也自然要落到水资源上。正是这一基本思路成为本文研究松花江流域贫困现象的出发点。本文集中考察了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性地回答了松花江流域的贫困问题。尽管本文研究贫困的思路是一个全新的思路,但是本文的研究仍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相关领域的理论以及实践,虽然总结的理论未免过于宽泛,综述的实践也不一定符合松花江流域的实际,但是对我们理解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还是提供了直接的指导。本文从多个方面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虽然松花江流域存在丰富的水资源,但是水资源却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这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不仅如此由于部分地区水资源污染严重还导致了流域局部因病致贫的二次灾害。现有的水利资源体系构建不合理,水资源的多项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使得在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带存在着大面积的贫困。从制度经济学层面上,本文发现水资源产权属性不清晰是造成目前这一混乱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水资源的公共资源特征导致了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竞争性的开采,使得水资源过度利用、环境被污染,政府在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没有扮演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进行良性竞争发展的角色。本文对以水资源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减贫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并系统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措施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涵盖了松花江流域的各个方面,对综合治理松花江流域贫困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方案。最后本文通过富裕县案例论证了我们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研究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建立松花江流域农用水资源产权制度、建立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市场的构想,对于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孙亚男[10](2009)在《近三十年重大水旱灾害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对灾害经济问题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然后依据农业、农民、农村的思路,通过对近三十年水旱灾害造成的农村经济各项损失数据的统计整理,运用经济学理论与实证分析,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分析为主的方法,着重分析了重大水旱灾害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最后,通过认识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给出农村贫困与水旱灾害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一系列通过减灾进行农村扶贫的具体措施。以期望为政府部门开展减灾防灾工作,以及制定有效地减灾防灾政策和制度安排提供政策导向和参考依据。

二、关于黑龙江省旱情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黑龙江省旱情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村庄治理中的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 ——以甲山村的历史变迁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近代乡村建设概况
        (二)建国后村庄治理的演变
        (三)村庄治理对当下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对集体化时期村庄管理的研究
        (二)改革开放后的村庄治理研究
        (三)国外村庄治理研究
    三、村庄治理的限定及三重视角的阐释
        (一)村庄治理的限定与使用
        (二)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三重视角与村庄治理
    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理论基础和思路
        (二)资料的收集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
        (四)核心概念
    五、甲山村简介
第一章 集体化时期甲山村的村庄治理
    一、甲山村集体化时期的社会背景
        (一)从解放到合作化的社会环境
        (二)人民公社的成立与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集体化时期的甲山村变革
        (一)甲山村的成长历程
        (二)典型树立后的甲山村
    三、集体化时期甲山村的治理样貌
        (一)治理核心和治理结构:甲山村党组织和其他组织的运行
        (二)治理机制:甲山村劳动管理制度的形成
        (三)治理的思想基础:爱国家、爱集体统一思想的形成与提升
        (四)治理成效:甲山村村民的集体化生活状态
    四、甲山村治理演变逻辑
        (一)国家宏观政策对村级结构的形塑和“农业”的国家目标向农村社会的渗透
        (二)村级结构对国家的支撑和农村社会的影响
        (三)农村社会的演化形成了对国家和村级结构的支撑
        (四)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互动下的治理缺陷
        (五)集体化村庄治理的特点
    小结
第二章 村庄治理转型冲突导致发展速度相对“滞后”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环境和农村社会变革
        (一)全国村庄变革的社会环境
        (二)甲山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徘徊”
    二、改革开放初期甲山村的治理样貌
        (一)治理核心和治理结构:甲山村党组织的缓慢转变与群团组织职能的衰退
        (二)村庄治理的思想基础:集体化时期思维与改革开放治理思想的分歧
        (三)治理要素:经济发展的起步与失败
        (四)治理机制:自治体系的运转与集体化制度的纠葛
        (五)治理成效:村民生活的转变与排斥
    三、甲山村治理变革分析
        (一)国家宏观政策对村级结构的塑造和“经济”目标向农村社会的渗透
        (二)村级结构对国家的支持和农村社会的影响
        (三)农村社会的自我演化对村级结构和国家的支撑
        (四)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互动下的治理缺陷
        (五)改革开放之初村庄治理的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新旧”制度结合下的村庄治理重塑
    一、1991 年的全国环境和贾凤杉的回归
        (一)1991 年左右全国经济名村的大体情况和甲山村的发展现状
        (二)贾凤杉在人民公社时期的权威
        (三)贾凤杉回归过程
    二、贾凤杉领导下党支部对甲山村村庄的治理
        (一)治理核心和治理机制:党支部的组建、自治体系的生效
        (二)治理结构: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恢复、成立与发展
        (三)治理的思想状态:甲山村村民思想的统一
        (四)治理要素:经济的起步与成长
        (五)治理绩效:甲山村村民的生活转变
    三、村庄治理转型分析
        (一)国家宏观政策对村级结构的形塑和向农村社会的渗透
        (二)村级结构对国家的支持和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三)农村社会的自我演化支撑村级结构和国家治理
        (四)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互动下的治理缺陷
        (五)转型后村庄治理的特点
    小结
第四章 新时期全国村庄变革背景下的治理调适
    一、2006 年前后全国村庄的现状
        (一)全国普通村庄的现状
        (二)产权改革试点的推行
    二、2006 年后甲山村治理的变化
        (一)治理要素和治理机制:经济发展及村民自治体系变化
        (二)民主治理的思想状态:多元治理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治理结构:甲山村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新变化
    三、甲山村治理的优化
        (一)国家宏观政策对村级结构的形塑和向农村社会的渗透
        (二)村级结构对国家的支持和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三)农村社会的演化支撑村级结构和国家治理
        (四)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互动下的治理缺陷
        (五)2006 年以后村庄治理的特点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后记

(3)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多层次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A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特殊地位
        (二)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历史性变革
    二、研究的问题
        (一) 当前农田小水利的治理困境
        (二) 政府的应对措施及其结果
        (三) 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评述
    四、几个关键概念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六、案例描述与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 案例描述
        (二) 研究方法
    七、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 论文的创新点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多层次制度嵌套理论
        (一) 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多层次制度分析
        (二) 多层次制度嵌套理论在我国的具体应用
        (三) 理论启示: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层次性
    二、水资源治理理论
        (一) 水资源治理的制度、治权与水权
        (二) 水资源治理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三) 理论启示:农田小水利制度、治权与水权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宪政制度
    一、宪政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 宪法关于农田小水利的规范
        (二) 法律有关农田小水利的规定
        (三) 执政党有关农田小水利的政策
    二、基层政府:宪政制度规范的主体
        (一) 政府:宪法与法律下的农田小水利治理主体
        (二) 基层政府:宪政制度所规范的农田小水利治理主体
    三、宪政制度规范着基层政府的行政治理权
        (一) 监督权
        (二) 仲裁权
        (三) 农用水费征收权
        (四) 处罚权
        (五) 转让权
    四、宪政制度规范着乡镇政府的农用水所有权
        (一) 水资源的公共属性
        (二) 水资源的国家所有制
        (三) 基层政府享有农用水所有权
    五、基层政府的行政治理权保障着其农用水所有权
        (一) 监督权保障着农用水所有权
        (二) 制裁权保障着农用水所有权
        (三) 仲裁权保障着农用水所有权
第四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集体选择制度
    一、集体选择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 行政法规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规定
        (二) 部门规章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规定
        (三) 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规定
        (四) 其他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正式制度文本
    二、供水组织:集体选择制度规范的主体
        (一) 村社组织
        (二) 农民用水户协会
        (三) 私商
    三、集体选择制度规范着供水组织的管理权
        (一) 融资权
        (二) 监督权
        (三) 制裁权
    四、集体选择制度规范着供水组织的供水权
        (一) 村社组织的供水权
        (二)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供水权
        (三) 私商的供水权
    五、供水组织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
        (一) 村社组织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
        (二)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
        (三) 私商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
第五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操作制度
    一、操作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 农用水分配机制
        (二) 融资机制
        (三) 监督机制
        (四) 仲裁机制
        (五) 制裁机制
    二、用水户:操作制度规范的主体
    三、操作制度规范着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 用水户的参与权
        (二) 用水户的监督权
    四、操作制度规范着用水户的用水权
    五、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其用水权
        (一) 用水户的参与权保障着其用水权
        (二) 用水户的监督权保障着其用水权
第六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制度层次之间的关系
    一、治权结构:各制度层次之间的治权关系
        (一) 政府的行政治理权制约着供水组织的管理权
        (二) 供水组织的管理权制约着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农用水权结构:各制度层次之间的水权关系
        (一) 政府所有权制约着供水组织的供水权
        (二) 供水组织供水权制约着用水户的用水权
    三、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治权与农用水权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制度逻辑
    一、治权的模糊化规范:农田小水利制度的内在缺陷
        (一) 治理主体的具体治权内容模糊
        (二) 基层政府与供水组织之间模糊的治权关系
        (三) 供水组织与用水户之间模糊的治权关系
    二、治权结构不稳定:制度层次之间治权关系的断裂
        (一) 基层政府与供水组织之间制约关系的断裂
        (二) 供水组织与用水户之间制约关系的断裂
    三、农用水权结构断裂:各制度层次之间水权关系的断裂
        (一) 基层政府的行政治理权无法保障其农用水所有权
        (二) 供水组织的管理权无法保障其供水权
        (三) 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无法保障其用水权
第八章 结论与对策: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优化
    一、基本结论
    二、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优化思路
        (一) 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整体性建设
        (二) 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制约关系建设
        (三) 以管理权为核心的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建设
    三、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优化的策略
        (一) 宪政制度的优化策略——转变基层政府职能
        (二) 集体选择制度的优化策略——明确供水组织的权利
        (三) 操作制度的优化策略——实现用水户的用水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附录

(4)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来源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2.1.1 提出
        2.1.2 概念
        2.1.3 特征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2.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2.3.1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2.3.2 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与“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2.3.3 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2.3.4 德国“综合型可持续农业”
        2.3.5 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2.4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2.4.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2.4.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第3章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3.1 莲花县自然条件
        3.1.1 区域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壤植被
        3.1.4 气候
        3.1.5 水文
    3.2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
        3.2.1 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 年以前)
        3.2.2 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 年)
        3.2.3 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 年)
        3.2.4 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 年)
        3.2.5 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 年-)
        3.2.6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3.3 莲花县农业发展成就
        3.3.1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3.3.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3.3.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3.4 机械化水平提高
        3.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3.3.7 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发展
        3.3.8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3.3.9 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3.3.10 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3.4 小结
第4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技术
    4.1 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
        4.1.1 莲花县山地立体农业布局
        4.1.2 莲花县立体农业经营实例
    4.2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4.2.1 莲田生态系统
        4.2.2 稻田生态系统
    4.3 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3.1 生猪产业主导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3.2 其他畜禽产业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4 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4.1 绿色水稻农业模式
        4.4.2 无公害蔬菜农业模式
        4.4.3 高产油菜农业模式
        4.4.4 优质茶叶农业模式
        4.4.5 优质莲产业农业模式
    4.5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5.1 以莲为媒的生态休闲农业
        4.5.2 其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4.6 小结
第5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5.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的内涵
        5.1.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5.1.3 莲花县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
        5.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结构
    5.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5.3.1 单项指标描述评价模型
        5.3.2 综合评价模型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6.1 优势(Strengths)
        6.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6.1.2 生态环境优美
        6.1.3 农业主导产业突出
        6.1.4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
        6.1.5 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
    6.2 劣势(Weaknesses)
        6.2.1 基础设施薄弱
        6.2.2 资源锐减
        6.2.3 生态环境恶化
        6.2.4 环境破坏
        6.2.5 农业灾害频发
    6.3 机遇(Opportunities)
        6.3.1 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
        6.3.2 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
        6.3.3 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
        6.3.4 优越的创业环境
        6.3.5 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6.4 挑战(Threats)
        6.4.1 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6.4.2 重视不够,资金贫乏
        6.4.3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6.4.4 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6.5 小结
第7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7.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7.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7.2.1 人口战略
        7.2.2 资源战略
        7.2.3 环境战略
        7.2.4 科技战略
        7.2.5 法制战略
    7.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7.3.1 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7.3.2 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7.3.3 建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
        7.3.4 增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7.3.5 扩大农业宣传,培育农业商品品牌
        7.3.6 建立农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7.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能力
        7.3.8 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7.3.9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7.3.10 推进制度建设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基于风险区划的农业干旱保险费率厘定以及风险管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干旱指标的研究概述
        1.2.2 基于农业干旱指标的风险区划研究概述
        1.2.3 农业保险的研究概述
        1.2.4 保险费率厘定方法的研究概述
        1.2.5 农业保险的风险区划研究概述
        1.2.6 风险管理的研究概述
    1.3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干旱综合风险指数的构建
    2.1 资料来源及处理
    2.2 干旱综合风险指数构建指标的确立
        2.2.1 自然水分亏缺率指数
        2.2.2 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数
        2.2.3 抗旱指数
    2.3 干旱综合风险指数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旱的风险区划及农业保险费率厘定
    3.1 研究方法
        3.1.1 R/S分析法
        3.1.2 区划方法
        3.1.3 减产率的求解
        3.1.4 纯保险费率厘定的研究方法
    3.2 干旱的特征分析和风险区划
        3.2.1 干旱的特征分析
        3.2.2 干旱的风险区划
        3.2.3 干旱综合风险指数的验证
        3.2.4 旱灾综合风险区划的验证
    3.3 干旱的农业保险费率厘定
        3.3.1 干旱的纯保险费率厘定
        3.3.2 基于不同干旱指数的纯保险费率修正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旱的风险管理研究
    4.1 干旱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
        4.1.1 干旱风险管理
        4.1.2 干旱风险管理模型
    4.2 干旱风险管理模型的应用
        4.2.1 河北省干旱防灾/防备系统
        4.2.2 河北省干旱应急/响应系统
        4.2.3 河北省干旱恢复/救助系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特色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贫困问题研究 ——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1.2.1 国外对于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的研究
        1.2.2 国内对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和方法的确定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第2章 少数民族贫困的内涵及内蒙古自治区贫困概况
    2.1 少数民族贫困的内涵
        2.1.1 少数民族贫困的界定
        2.1.2 贫困的外延
    2.2 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贫困概述
        2.2.1 内蒙古少数民族贫困现状
        2.2.2 内蒙古少数民族贫困成因的类型
        2.2.3 内蒙古自治区减贫面临的问题
        2.2.4 内蒙古自治区贫困线的制定及原则
第3章 莫旗达斡尔族贫困的现状
    3.1. 莫旗达斡尔族简介
        3.1.1 达斡尔族概述
        3.1.2 莫旗简介
    3.2 莫旗达斡尔族物质贫困的现状
        3.2.1 收入状况
        3.2.2 支出状况
        3.2.3 社会保障状况
    3.3 莫力达瓦旗达斡尔族的人文贫困
        3.3.1 文化权利的贫困
        3.3.2 精神贫困
        3.3.3 信息贫困
    3.4 莫旗达斡尔族农户的贫困特征
        3.4.1 莫旗达斡尔族农户处于基本贫困状态
        3.4.2 莫旗达斡尔族农户物质贫困明显
        3.4.3 莫旗达斡尔族农户属于典型的因灾致贫
        3.4.4 莫旗达斡尔族农户贫困的实质表现是人文贫困
第4章 莫旗达斡尔族农户贫困原因分析
    4.1 自然地理原因
        4.1.1 自然灾害频繁
        4.1.2 “边际”地理位置,农户支出增加
        4.1.3 地理位置偏远,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4.1.4 自然灾害影响贫困人口变动
        4.1.5 工业化污染严重
    4.2 “贫困文化”影响深重
        4.2.1 婚育价值扭曲
        4.2.2 低社会化
        4.2.3 贫困文化的传递性
    4.3 缺少人力资本
    4.4 维权意识淡薄
    4.5 产业结构单
    4.6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带动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
第5章 莫旗达斡尔族减贫思路
    5.1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输血”设备
    5.2 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5.3 加大少数民族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指导
    5.4 政府创新管理模式,推进少数民族农民劳务输出
    5.5 将少数民族多生育家庭纳入减贫范围
    5.6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的提升策略
        5.6.1 重新制定符合少数民族地理环境的办学制度
        5.6.2 开办符合少数民族需要的科技培训
        5.6.3 提高民族地区教师能力
    5.7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市场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论文的不足
    6.4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4.1 从贫困区域研究转向贫困个体研究,细化贫困研究对象
        6.4.2 民族区域金融法规的不完善
        6.4.3 市场波动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望奎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黑龙江省及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
        1.2.4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
        1.2.5 黑龙江省典型县份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望奎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况分析
    2.1 望奎县基本情况
    2.2 望奎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2.2.1 政府主导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调查分析
        2.2.2 农民科技需求调查分析
        2.2.3 涉农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分析
        2.2.4 与农技推广活动有关的非政府组织调查分析
    2.3 望奎县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2.3.1 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机构实力不强
        2.3.2 非政府农技推广组织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2.3.3 农技推广体系不能满足农民多元化的科技信息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快望奎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对策
    3.1 强化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推广机构职能
        3.1.1 科学设置公益性推广机构
        3.1.2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3.1.3 吸引各类人才充实农技推广队伍
    3.2 充分发挥非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的作用
    3.3 满足农民对科技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需求
第四章 构建望奎县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模式
    4.1 五方共建的核心示范户建设模式
    4.2 "三个五"的村级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建设模式
    4.3 "四建四化"立体式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4.4 "十六字方针"的管理机制模式
讨论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涉农专业技术人员调查问卷
    附件2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构情况调查表
    附件3 农民科技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8)杂粮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杂粮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目标
        1.2.1 研究背景
        1.2.2 选题意义
        1.2.3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 杂粮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1.6 研究理论基础
        1.6.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1.6.2 区域分工理论
        1.6.3 发展阶段理论
第二章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2.1 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1 充分认识杂粮在改善膳食结构中的作用
        2.1.2 杂粮作物在旱作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2.1.3 杂粮作物具有高效利用土地的特点
        2.1.4 杂粮是粮食增产的潜力之一
        2.1.5 杂粮是投入低、产出高的高效作物
        2.1.6 杂粮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2.1.7 杂粮对畜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1.8 杂粮在发展区域经济与缓解贫困中的重要作用
    2.2 中国粮食发展概况
        2.2.1 世界粮食危机
        2.2.2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2.3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
        2.3.1 世界杂粮生产概况
        2.3.2 中国杂粮种植业发展概况
        2.3.3 中国杂粮加工业发展概况
        2.3.4 中国杂粮消费情况
        2.3.5 杂粮出口情况
        2.3.6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新形势
    2.4 谷子发展情况
        2.4.1 谷子起源于中国
        2.4.2 谷子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2.4.3 中国谷子种植情况
        2.4.4 谷子消费情况
        2.4.5 谷子出口情况
        2.4.6 谷子科研情况
        2.4.7 谷子发展趋势
        2.4.8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判断
    2.5 杂粮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2.5.1 杂粮品种退化老化,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质量不稳定,产量低而不稳定
        2.5.2 杂粮产业体系不健全
        2.5.3 杂粮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问题较多
        2.5.4 杂粮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低
        2.5.5 杂粮标准化建设滞后
        2.5.6 对杂粮的认识有待提高
        2.5.7 杂粮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2.5.8 缺乏政策支持
        2.5.9 对杂粮文化研究不够
第三章 山西省杂粮种植业发展
    3.1 山西省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3.1.1 山西省具有杂粮生产的地理环境优势
        3.1.2 山西省杂粮生产总体情况
        3.1.3 山西省杂粮种植布局
        3.1.4 山西省杂粮发展的有利条件
        3.1.5 杂粮产业化发展取得进展
        3.1.6 杂粮发展模式
        3.1.7 杂粮生产案例
    3.2 山西省谷子生产发展
        3.2.1 谷子生产总体情况
        3.2.2 谷子种植成本收益分析
        3.2.3 谷子区划
第四章 谷子种植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4.1 研究基础
        4.1.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4.1.2 农户种粮行为
    4.2 样本选择情况及调查内容
        4.2.1 样本分布特征
        4.2.2 样本户的主要调查内容
        4.2.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的统计分析
    4.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3.1 理论假设
        4.3.2 模型构建
        4.3.3 变量选取
        4.3.4 回归分析
    4.4 研究结论
第五章 杂粮加工业发展
    5.1 杂粮加工业的现状
        5.1.1 杂粮加工业的原料来源丰富
        5.1.2 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生产加工模式
        5.1.3 杂粮加工业的标准化和科技特征有所加强
        5.1.4 杂粮加工仍以初加工为主
        5.1.5 酒酿造业加工程度较深
    5.2 杂粮加工产业链带动效益
    5.3 案例分析
        5.3.1 特色农业与现代化经营相结合
        5.3.2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5.3.3 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
        5.3.4 “质量兴企,品牌运作”的发展战略
    5.4 杂粮加工业发展方向
        5.4.1 大力提高杂粮加工水平
        5.4.2 杂粮加工业的发展应注重整个产业体系的建设
        5.4.3 突破性发展杂粮精深加工工业,提高杂粮产品的附加价值,延伸杂粮产业链条
第六章 消费者杂粮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6.1 杂粮市场发展前景与困境分析
        6.1.1 杂粮产业是前景诱人的朝阳产业
        6.1.2 杂粮市场拓展的困境
    6.2 消费者问卷调查过程和样本情况
    6.3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和态度
        6.3.1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
        6.3.2 消费者对杂粮的态度
    6.4 消费者对于杂粮的消费和购买行为
        6.4.1 消费者杂粮的消费行为
        6.4.2 消费者杂粮购买行为
    6.5 消费者对杂粮的购买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
        6.5.1 影响消费者购买杂粮的因素
        6.5.2 消费者杂粮消费的收入弹性
    6.6 研究结论与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6.6.1 研究结论
        6.6.2 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杂粮产业发展方向
        7.2.1 致力于品种创新
        7.2.2 挖掘杂粮种植业潜力
        7.2.3 把握加工业发展趋势
        7.2.4 深化市场开发
    7.3 促进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3.1 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7.3.2 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
        7.3.3 加强产业增进工作
        7.3.4 加强市场营销
        7.3.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7.3.6 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基于水资源利用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贫困问题国外研究现状
        1.2.2 贫困问题国内研究现状
        1.2.3 水资源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贫困、水资源问题国内外研究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重点与难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贫困问题相关理论
        2.1.1 贫困的一般理论
        2.1.2 贫困的发展理论
    2.2 水资源使用相关理论
        2.2.1 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
        2.2.2 水资源价值理论
        2.2.3 水资源产权理论
    2.3 其他相关理论
        2.3.1 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理论
        2.3.2 节水灌溉理论
        2.3.3 流域理论
        2.3.4 农村经济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减贫和水资源利用的实践
    3.1 减贫问题的国内外实践
        3.1.1 发达国家的减贫实践
        3.1.2 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实践
        3.1.3 中国的减贫实践
    3.2 水资源管理的国内外实践
        3.2.1 流域水资源管理实践
        3.2.2 建立水资源市场实践
        3.2.3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实践
    3.3 国内外实践的经验借鉴
        3.3.1 减贫实践的经验借鉴
        3.3.2 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
    3.4 本章小结
4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和农村贫困的现状及原因
    4.1 松花江流域概况
        4.1.1 自然地理
        4.1.2 松花江流域社会经济指标表
        4.1.3 气象水文
        4.1.4 内河航运
        4.1.5 物产资源
        4.1.6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4.2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现状
        4.2.1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量的现状
        4.2.2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质的现状
    4.3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现状
        4.3.1 流域农村贫困的表现形式
        4.3.2 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增加
        4.3.3 流域农村贫困人口的特点
    4.4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原因
        4.4.1 因灾致贫
        4.4.2 因病致贫
        4.4.3 基础设施落后致贫
        4.4.4 地域经济落后致贫
        4.4.5 因种植结构制贫
        4.4.6 因教育致贫
    4.5 本章小结
5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5.1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制度性因素
        5.1.1 水资源产权制度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影响
        5.1.2 水资源市场制度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影响
        5.1.3 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影响
    5.2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非制度性因素
        5.2.1 水资源承载力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5.2.2 水害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影响
    5.3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5.3.1 水资源对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
        5.3.2 水资源是松花江流域农民致病致贫的重要因素
        5.3.3 水资源的运能可以缓解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交通压力
        5.3.4 水资源过度开采加重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程度
        5.3.5 水资源通过绿色农业影响松花江流域经济发展
        5.3.6 教育通过水资源方式导致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
    5.4 水资源与农村贫困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5.4.1 库兹涅茨曲线与贫困、水资源的关系
        5.4.2 目前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与水资源恶化程度的库兹涅茨曲线位置
        5.4.3 水资源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启示
    5.5 制度干预的依据——一个博弈模型分析
        5.5.1 模型背景
        5.5.2 模型求解
        5.5.3 结果分析
        5.5.4 结论的经济学含义
    5.6 本章小结
6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减贫途径
    6.1 建立松花江流域农用水权制度
        6.1.1 确定松花江流域农用水权的经营权主体
        6.1.2 保证经营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的地位平等
        6.1.3 维护使用权主体用水权力的平等性
        6.1.4 建立农用水权制度对减缓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实例分析
    6.2 建立松花江流域农用水资源市场
        6.2.1 建立农用水资源市场的操作平台
        6.2.2 建立农用水资源市场的保障机制
        6.2.3 建立农用水资源市场的监管机制
    6.3 改进农业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
        6.3.1 加快节水灌溉鼓励政策的出台
        6.3.2 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6.3.3 适度提高农业灌溉用水价格
        6.3.4 加大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力度
    6.4 加快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布局调整
        6.4.1 根据流域水土特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6.4.2 大力压缩水田种植面积推广节水高产旱田
    6.5 加强流域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
        6.5.1 加大兴建农业水利设施农民参与力度
        6.5.2 扩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比重
        6.5.3 加强已有农用水利工程的管护力度
    6.6 本章小结
7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对策
    7.1 加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7.1.1 加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质的保护
        7.1.2 加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量的保护
        7.1.3 加强气候变化条件下松花江流域水害防治
    7.2 拓展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范围
        7.2.1 加强松花江流域雨水利用
        7.2.2 利用松花江流域污水进行灌溉
    7.3 改革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
        7.3.1 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7.3.2 成立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管理联合机构
        7.3.3 加强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合作
    7.4 完善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调节制度
        7.4.1 改革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的价格管理制度
        7.4.2 实施流域农业用水许可制度
    7.5 完善农业水利设施的制度建设
        7.5.1 建立农业水利设施的科学论证制度
        7.5.2 建立对农业水利设施的金融支持制度
    7.6 建立农业用水监测系统
    7.7 本章小结
8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实践
    8.1 富裕县概况
        8.1.1 自然条件
        8.1.2 社会经济条件
    8.2 富裕县农村贫困概况以及特征
        8.2.1 富裕县农村贫困现状
        8.2.2 富裕县农村贫困特征
    8.3 富裕县农村水资源现状及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8.3.1 富裕县农村水资源现状
        8.3.2 富裕县水资源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8.4 富裕县农村贫困的水资源因素分析
        8.4.1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8.4.2 水资源污染严重
        8.4.3 水旱灾害严重
        8.4.4 水土流失严重
    8.5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富裕县农村减贫途径
        8.5.1 建立健全水权制度
        8.5.2 培育发展水市场
        8.5.3 加强水资源管理
    8.6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富裕县农村减贫对策
        8.6.1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8.6.2 以水资源保护为基础发展特色牧业
    8.7 富裕县农村减贫成果
    8.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近三十年重大水旱灾害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灾情趋重
        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剧水旱灾害损失程度
        三、国家的减灾工作发展中存在不足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灾害经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然灾害与经济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灾害思想
    第二节 于光远关于灾害经济问题的论述
        一、灾害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
        二、人灾互制规律的揭示
        三、有关灾害经济中的减灾理论
    第三节 阿玛蒂亚·森的交换权利理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三十年水旱灾害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水旱灾害的基本概念
        一、水灾的概念
        二、旱灾的概念
    第二节 水旱灾害的双重属性
        一、水旱灾害的自然属性
        二、水旱灾害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 重大水旱灾害的界定
    第四节 近三十年水旱灾害的演变趋势及分布概况
        一、水灾害的演变趋势
        二、干旱灾害的演变趋势
        三、水旱灾害的地区分布情况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大水旱灾害对粮食问题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水旱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一、水旱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水旱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水旱灾害对粮食进出口贸易影响
    第三节 水旱灾害对粮食价格的影响
        一、重大水旱灾害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理论分析
        二、重大水旱灾害对粮食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三、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其他因素分析
    第四节 水旱灾害造成的全国粮食经济损失情况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重大水旱灾害对农村家庭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水旱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水旱灾害导致农作物减产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二、灾时粮价上升仍然很难带动农民收入增长
        三、全国农村居民因灾人均粮食经济损失情况分析
    第二节 水旱灾害对农民家庭生活的影响
        一、水旱灾害造成农村人口伤亡
        二、水旱灾害造成农村生产生活损失及农民家庭负债
        三、旱灾造成农村人畜饮水困难
        四、水旱灾害对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影响
        五、灾民流移使农村劳动力减少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大水旱灾害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重大水旱灾害对农村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历年水旱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
        二、重大水旱灾害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三、重大水旱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重大水旱灾害对农村其他行业经济的影响
        一、水旱灾害致使乡镇企业经济增速减缓
        二、水旱灾害给农村金融行业带来巨大压力
        三、水旱灾害破坏农村交通运输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水旱灾害与农村贫困问题
    第一节 水旱灾害与农村贫困的关系
        一、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二、水旱灾害与农村贫困的关系
    第二节 农村减灾与扶贫
        一、减灾的经济功能
        二、减灾扶贫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关于黑龙江省旱情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穆棱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动态变化分析[D]. 李哲.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村庄治理中的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 ——以甲山村的历史变迁为线索[D]. 加芬芬. 吉林大学, 2019(02)
  • [3]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多层次制度分析[D]. 奉海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4]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 [5]基于风险区划的农业干旱保险费率厘定以及风险管理初探[D]. 史继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2)
  • [6]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贫困问题研究 ——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例[D]. 敖然.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7]望奎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模式研究[D]. 杨复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1)
  • [8]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 李玉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04)
  • [9]基于水资源利用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问题研究[D]. 陈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1)
  • [10]近三十年重大水旱灾害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D]. 孙亚男. 黑龙江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黑龙江省旱情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