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Surv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一、Surv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芳,余细球,叶静,范昭[1](2021)在《miR-34与survivin基因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34(miR-34)与其靶基因生存素(survivin)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2例手术患者切除的新鲜组织,其中32份结肠癌组织标本(均为腺癌)作为癌症组,32份癌旁组织标本(据切缘>2 cm)作为癌旁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miR-34和survivin基因在癌症组和癌旁组中的转录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miR-34a和miR-34b/c基因表达在癌症组组织中均低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症组组织中miR-34b/c表达较miR-34a水平降低更显着, survivin表达增加较癌旁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4a和miR-34b/c与survivin在结肠癌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呈显着负相关(r=-0.43、-0.51, P<0.05)。结论 miR-34家族在结肠腺癌中作为抑癌基因发挥作用,可以负性调节survivin的表达,为结肠癌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朱恒清[2](2021)在《FAT10调控ZO-1经自噬溶酶体降解促进结肠癌转移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因素。2018年大约有180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以及86万死亡病例,而这一数字预计在2030年将进一步增加到220万和110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及相关结肠癌早期筛查方法的迅速发展和治疗手段的提高,结肠癌的死亡率在过去十年中略有下降。然而,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只有64%,而对于转移性结肠癌(metastatic colon cancer m CRC),其5年生存率甚至不到12%。因此,研究结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及相关调控过程显得尤为重要。人白细胞抗原F基因座邻近转录本10(Human Leukocyte Antigen F Locus Adjacent Transcript 10)是蛋白翻译后修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研究发现FAT10在肝癌、乳腺癌、骨肉瘤、膀胱癌等恶性肿瘤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前期研究也表明FAT10可以通过类泛素化修饰影响肿瘤进展。然而,FAT10对结肠癌的影响及具体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内容阐述FAT10调控结肠癌的具体分子机制及调控过程:首先从临床角度出发,分析FAT10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其次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证实FAT10是否可以影响结肠癌的转移能力;最后探讨FATA10影响结肠癌转移的具体生物学机制。方法:1.通过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 RT-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结肠粘膜上皮细胞NCM460、结肠癌细胞以及结肠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FAT10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FAT10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间总生存期及临床病理间的差异。2.构建好相关FAT10高表达及低表达的稳转细胞株,利用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及过表达效果,通过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 I Ana Iysis RTCA)及Transwell检测过表达及干扰FAT10后对结肠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同时利用稳转细胞株构建裸鼠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观察其肝转移的情况。3.通过差异蛋白质谱技术检测干扰FAT10表达后下游相关靶蛋白变化情况,筛选靶蛋白并用Western blot及q RT-PCR进行验证,观察FAT10对下游靶基因ZO-1的蛋白及m RNA水平是否有调控作用,同时通过回复实验证实ZO-1是否是FAT10影响结肠癌侵袭迁移的关键分子。4.通过加入自噬溶酶体抑制剂及自噬激动剂后观察ZO-1是否经自噬溶酶体途径降解。其次,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观察FAT10对结肠癌细胞内自噬水平的影响,并且在加入放线菌酮CHX阻断蛋白合成的情况下观察改变FAT10是否会影响ZO-1的降解速率。然后,加入自噬溶酶体抑制剂观察FAT10对ZO-1是否仍具有调控作用。最后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明确FAT10是否与ZO-1直接结合从而发挥调控作用。5.通过免疫共沉淀质谱连用技术(immunoprecipitation mass spectrometry IP-MS)检测可能与FAT10结合的自噬相关蛋白,然后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实验明确FAT10是否通过影响该关键蛋白的表达来影响结肠癌细胞自噬水平及具体的调控机制,最后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验证FAT10与相关靶蛋白间的关系。结果: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FAT10的m RNA表达水平在结肠癌细胞中要高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同时在结肠癌组织中其m RNA表达也要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证实FAT10的蛋白水平在结肠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我们通过生存期分析发现,FAT10高表达的结肠癌患者其总生存期短于FAT10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并且FAT10高表达的患者其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转移个数等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均要比FAT10低表达的患者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利用SW620及Lo Vo细胞株构建FAT10稳定低表达细胞系,利用HCT-116构建FAT10稳定高表达细胞系。Western blot及q RT-PCR检测SW620及Lo Vo细胞中干扰FAT10后其m 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而HCT-116细胞株中过表达FAT10后其m 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利用RTCA及Transwell实验证实在SW620及Lo Vo细胞中干扰FAT10表达后其侵袭迁移能力明显下降,而在HCT-116细胞株中过表达FAT10后其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后通过体内实验证实,干扰FAT10的表达后发生裸鼠肝转移的个数及面积均明显减小,而过表达FAT10后发生肝裸鼠转移的个数及面积均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差异蛋白质谱技术我们发现改变FAT10的表达后细胞间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变化最明显,在紧密连接相关蛋白中ZO-1的表达差异最大,通过Western blot验证改变FAT10的表达后ZO-1的表达随之发生变化,并且两者呈负相关,而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FAT10并不影响ZO-1的m RNA水平。进一步我们通过RTCA及Transwell发现,在干扰FAT10的SW620结肠癌细胞中同时干扰ZO-1的表达后,细胞由于FAT10降低导致的侵袭迁移能力下降能得到部分回复,而在过表达FAT10的HCT-116细胞中同时过表达ZO-1后,细胞由于FAT10升高导致的侵袭迁移能力增强也能得到部分回复,表明ZO-1是FAT10调控结肠癌侵袭迁移的关键分子。4)既往研究证实ZO-1经自噬溶酶体途径降解,为进一步明确FAT10是否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影响ZO-1的表达,首先,我们在加入自噬溶酶体抑制剂3-MA及CQ后ZO-1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升高,而加入自噬激动剂Rapamycin后发现,ZO-1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呈下降趋势。并且,通过透射电镜、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发现,在SW620结肠癌细胞株中干扰FAT10的表达后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内自噬流;而在HCT-116细胞内过表达FAT10可促进结肠癌细胞内自噬流,表明FAT10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内自噬水平。其次,在加入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X时,过表达FAT10可加速ZO-1的降解速率,而干扰FAT10后ZO-1的降解减慢,表明FAT10可以影响ZO-1的降解。而在加入自噬溶酶体抑制剂3-MA及Bafilomycin A1的同时改变FAT10的表达,发现自噬溶酶体抑制剂3-MA及Bafilomycin A1可阻断FAT10对ZO-1的调控。最后,我们通过免疫共沉淀发现,在结肠癌细胞中,FAT10与ZO-1不直接结合。表明FAT10是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影响ZO-1的降解从而影响结肠癌的侵袭迁移能力,但FAT10不通过与ZO-1直接结合的方式来影响其表达。5)在明确FAT10可以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调控ZO-1的表达后,我们进一步通过IP质谱发现FAT10可能可以直接与自噬相关基因ATG3直接结合,CO-IP、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IP质谱结果及FAT10对ATG3的调控作用,在SW620结肠癌细胞中干扰FAT10的表达后ATG3表达下降,而在HCT-116结肠癌细胞中过表达FAT10后ATG3表达升高,而其m RNA水平不发生变化,表明FAT10可以调控ATG3的蛋白表达水平而不影响其转录。其次,通过泛素化实验我们证实FAT10稳定ATG3的分子机制为FAT10与泛素竞争结合ATG3,从而达到稳定ATG3并促进结肠癌细胞内自噬水平的作用。随后,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相关回复实验我们证实ATG3是FAT10调控结肠癌细胞内自噬水平的关键分子。最后我们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证实,在结肠癌组织中FAT10与ATG3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而ZO-1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与FAT10呈负相关。结论:FAT10在结肠癌细胞及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下调其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的侵袭迁移能力。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FAT10通过与泛素竞争结合ATG3并稳定其表达,从而加快ZO-1经自噬降解,最终促进结肠癌的转移能力。

黄莉[3](2020)在《PEITC调控结肠癌凋亡的机制研究及安全性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位于第五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结肠癌的病因不明确,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早期基本无症状。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早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中晚期患者通过手术很难根治,手术后容易转移或者复发。而针对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是十字花科植物的硫代葡萄糖苷降解产物,被报道可以降低肿瘤的发生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且对正常组织细胞无任何毒副作用。目前研究认为诱导细胞凋亡是PEITC可以抑制癌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而理解PEITC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对于了解其作为临床上有用的化学预防或治疗剂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前期发现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且对正常肠的上皮细胞无影响,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将深入研究PEITC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及其分子机制,并通过裸鼠成瘤模型验证PEITC对结肠癌肿瘤的抑制效果和作用机制,最后对PEITC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我们选用了 2种不同的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620)及正常肠上皮细胞(NCM460),用不同浓度的PEITC进行处理,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发现20 μM PEITC的PEITC可以显着性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而对正常肠上皮细胞无影响。我们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PEITC促进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通过JC-1和DCFH-DA方法发现PEITC抑制线粒体内膜膜电势并促进ROS产生,提示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我们分离细胞质组分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yto-c和SMAC的表达,发现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SMAC的表达,流式细胞仪结果进一步表明PEITC通过SMAC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通过anti-SMAC进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实验发现PEITC作用后可促进SMAC与Survivin的相互作用,发挥诱导细胞凋亡作用。PEITC通过ERK和JNK蛋白的磷酸化促进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增加细胞凋亡比例,表明PEITC通过ERK/JNK通路介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利用结肠癌裸鼠成瘤模型评价PEITC的抑癌效果及安全性,通过皮下接种法建立裸鼠成瘤模型,发现PEITC抑制结肠癌皮下移植肿瘤的生长,并促进裸鼠结肠癌皮下肿瘤中线粒体途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SMAC蛋白表达,抑制Survivin蛋白表达,对裸鼠血常规三系细胞和肝肾功能均无影响。我们研究表明PEITC通过SMAC/Survivin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途径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体内实验证明PEITC抑制裸鼠皮下移植肿瘤的生长,并通过SMAC/Survivin信号介导线粒体途径的凋亡,而不影响裸鼠肝肾功能、血常规三系细胞。本论文将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新的方向。

唐岱[4](2020)在《Aurora-B和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检测染色体乘客复合体(Chromosomal passenger complex,CPC)中的Aurora-B激酶和Survivin蛋白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探究下调Aurora-B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前景,为结直肠癌的诊断、病情发展及预后起到积极的提示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15年8月至2018月10月确诊为结直肠癌,经手术切除标本存档蜡块7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urora-B和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取正常结直肠组织组作为对照,分析并统计这些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选取共95例样本,75例为结直肠癌患者,20例正常组织样本为对照组。所有标本均为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um厚连续切片,免疫组化化学染色。根据初步实验结果,结合细胞培养技术及方法,运用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进而来检测Aurora-B下调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Aurora-B和Survivi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1、Aurora-B和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urora-B和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3、下调Aurora-B的表达后,可显着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4、下调Aurora-B的表达后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划痕实验证明肿瘤细胞转染组的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1、Aurora-B和Survivin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评估患者肿瘤预后的参考指标;2、在结直肠癌中下调Aurora-B与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中有用的诊断标记和治疗靶点。

毛海燕[5](2020)在《BLVRA在结直肠癌增殖、迁移中的作用及汉黄芩素干预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乃至全球其发病率居于第三,死亡率居于第二,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结直肠癌在早期的一些轻微症状,易被诊断为其他消化道疾病而忽视,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情已广泛转移而失去手术机会。尽管随着诊断方法和手段的提高,早期发现的病例增多,但是总生存期仍不是很理想,随着研究的进展,晚期患者尽管采用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但疗效也未尽人意,因此,寻找行之有效的分子靶点指导临床个体化精准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胆绿素还原酶A(Biliverdin reductase A,BLVRA)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可溶性NADH依赖酶,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细胞浆内,是胆绿素代谢的限速酶,能够促进胆绿素向胆红素转化,也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的动态平衡,其调节细胞的生长,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BLVR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水平,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及生物学作用尚不明确。汉黄芩素是从黄芩及半枝莲等中药中提取的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包括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减少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方面,同时还可以对化疗药物有增敏作用,且其抗肿瘤作用与多个信号通路有关,而汉黄芩素能否通过调控BLVRA发挥抗肿瘤作用尚未见相关报道。为了探讨BLVRA在结直肠癌中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行为,以及汉黄芩素能否通过抑制BLVRA达到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本文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BLVRA表达水平发现其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体外实验发现敲低BLVRA的表达,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凋亡率增加、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减少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而过表达BLVRA的结肠癌细胞生物学活性恰恰相反,提示BLVRA与结肠癌细胞的恶化相关,且BLVRA的相关作用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生的。汉黄芩素能够通过抑制BLVRA的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诱导CRC细胞的凋亡,抑制EMT进程。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BLVRA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BLVR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至2017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10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活检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ELISA、qRT-PCR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BLVRA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分析BLVRA的不同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 n-Meier法绘制BLVRA不同表达水平的PFS及OS生存曲线,采用对数秩检验比较不同BLVRA表达的累积无进展生存情况及累积总生存差异,分别以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BLVRA表达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BLVRA的表达高于健康体检者,其在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均有表达,但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BLVRA高表达的患者PFS及OS更短(P<0.001)。BLVR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01),与患者年龄(P=0.881)、性别(P=0.143)及发病部位(P=0.387)无关。COX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BLVRA表达水平均与患者预后相关(P<0.001),而年龄(P=0.594)、性别(P=0.903)及发病部位(P=0.649)与患者预后无关。COX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BLVRA表达水平均与患者预后相关(P<0.001),而年龄(P=0.220)、性别(P=0.057)及发病部位(P=0.202)与患者预后无关。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的BLVR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及癌旁组织;BLVRA高表达的患者PFS及OS明显缩短,提示预后不良;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及BLVRA表达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第二部分BLVRA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的:构建BLVRA敲低及过表达载体,体外实验探讨其对结肠癌HT-29及SW620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癌细胞F株HHT-29、SW620 SW480、HCT116、LOVO及正常肠上皮细胞FHC中BLVR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构建BLVRA敲低及过表达载体和各自的阴性对照载体,进行细胞转染,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BLVRA mRNA及蛋白水平,证实BLVRA敲低及过表达细胞株成功建立;采用 MTT、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凋亡因子蛋白水平、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五株结肠癌细胞株中HT-29细胞的BLVR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最高(P<0.01),SW620细胞的BLVR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最低(P<0.05),选择HT-29及SW620细胞进行后续实验;细胞转染后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T-29细胞中BLVRA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01),SW620细胞中 BLVRA mRNA 及蛋白表达升高(P<0.001);敲低 BLVRA后MTT结果显示HT-29细胞增殖能力降低,且随着时间延长,作用明显(P<0.001),流式细胞术提示细胞凋亡率增加(P<0.001),Western blot提示抗凋亡因子Bcl-2及survivin的蛋白水平降低(P<0.05),促凋亡因子BAX及Caspase-7的蛋白水平增加(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明显下降(P<0.001),免疫荧光及West6rnblot均显示E-Cadhern表达升高,Vimentin表达下降(P<0.05);过表达BLVRA后MTT结果显示SW620细胞增殖能力提高,且随着时间延长增殖明显(P<0.001),流式细胞术提示细胞凋亡率降低(P<0.001),Western blot提示抗凋亡因子Bcl-2及survivin的蛋白水平升高(P<0.05),而促凋亡因子BAX及Caspase-7的蛋白水平降低(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明显增加(P<0.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表达上升,Weste blot显示出一致的结果(P<0.05)。结论:结肠癌细胞株中BLVR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肠上皮细胞;siRNA-BLVRA能够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通过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来进一步弱化CR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BLVRA过表达在SW620细胞中则起着相反的生物学作用。第三部分BLVRA影响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初步机制探讨目的:探讨BLVRA是否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生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结肠癌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及其靶蛋白的表达变化;加予该通路抑制剂(IWR-1)及激动剂(CHIR98014)干预后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通路及其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BLRA敲低后Wnt 5a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p-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1),靶蛋白cyclin D1、C-myc、p-GSK-3β、COX-2表达下降(P<0.05),p-PTEN表达水平增加(P<0.05),激动剂干预后起着相反的作用(P<0.05);BLVRA过表达后上调Wnt 5a、β-catenin(P<0.01)及靶蛋白cyclin D1、C-myc、p-GSK-3β、COX-2的表达(P<0.05),降低p-β-catenin(P<0.01)及靶蛋白p-PTEN(P<0.05)的表达,抑制剂干预后则起着相反的作用(P<0.05)。结论:siRNA-BLVRA能够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激动剂干预后再次激活Wnt/β-catenin通路;BLVRA过表达则能激活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干预后再次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提示BLVRA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发生作用的。第四部分汉黄芩素调控BLVRA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结肠癌HT-29及SW62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及EMT进程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调控BLVRA发生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9和SW620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0,20,40,80,160μg/mL),并设立 5-FU(12.5μg/mL)为阳性对照组,采用 MTT 法检测汉黄芩素及5-FU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汉黄芩素及5-FU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汉黄芩素及5-FU对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及EMT相关蛋白 E-Cadherin、Vimentin 及 snail 的变化。结果:汉黄芩素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呈现时间及浓度依赖性(P<0.01);汉黄芩素能够提高结肠癌细胞凋亡率,抑制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促凋亡因子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且随着汉黄芩素浓度的增加作用明显(P<0.01);汉黄芩素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且呈现浓度依赖性(P<0.01);Weste blot结果显示汉黄芩素能够增加E-Cadherin的表达,降低Vimentin及snail蛋白的表达水平,且呈现浓度依赖性(P<0.05);汉黄芩素素能降低两种CRC细胞中BLVRA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且与浓度相关(P<0.05)。结论:汉黄芩素能够抑制结肠癌HT-29和SW62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且呈浓度依赖性,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BLVRA的表达产生的。

高旭灿[6](2020)在《岩白菜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相关信号通路一直是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拟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等行为的影响,以及岩白菜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寻找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上关键因子有调控作用的药物,可能对结直肠癌的治疗带来深远影响。方法:以45例结直肠癌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手术切除标本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I3K、AKT、mTOR的表达水平,分析PI3K、AKT、mTOR水平与患者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不同浓度的岩白菜素处理结肠癌HCT116细胞,检测AKT、mTOR的表达和细胞存活、凋亡、周期等变化;观察岩白菜素对裸鼠成瘤的影响。结果:1.人结直肠癌组织中PI3K、AKT和mTOR mRNA水平分别为正常组织的(1.785±0.21)、(1.647±0.25)和(1.985±0.19)倍(p 均<0.01);PI3K、AKT 和 mTOR蛋白在癌组织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P<0.05)。2.人结直肠癌组织中PI3K、mTOR表达水平与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病灶大小和有无有淋巴结或远端转移有关;AKT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无有淋巴结或远端转移有关。3.岩白菜素3 μM组、10 μM组和30 μM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10 μM组和30 μM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10 μM组、30μM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4.岩白菜素10 μM组、30 μM组p-H2AX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5.岩白菜素10 μM组、30 μM组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0 μM岩白菜素+5 mMNAC组细胞ROS水平较30μM组显着降低(p<0.01),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6.岩白菜素能剂量依赖地抑制结肠癌细胞中p-AKT和p-mTOR蛋白表达。7.岩白菜素组移植瘤平均质量为(1.77±0.43)g,平均体积为(145±28.12)mm3,低于对照组的(2.41 ± 0.21)g 和(244.91±28.4)mm3(p 均<0.01)。岩白菜素组瘤质量抑制率为26.56%,瘤体积抑制率40.13%。8.岩白菜素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总AKT和mTOR mRNA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岩白菜素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p-AKT和p-mTOR蛋白水平是对照组的(0.69±0.09)和(0.62±0.10)倍(p<0.05)。结论:岩白菜素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进展、诱导DNA断裂损伤和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杜相宇[7](2020)在《以β-catenin为中心研究芪术抗癌方联合五氟尿嘧啶对CT26.WT原位移植瘤小鼠肝转移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芪术抗癌方联合五氟尿嘧啶对模型小鼠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及肝转移影响,并试探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和完善BALB/c小鼠CT26.WT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9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五氟组,芪术抗癌方高(24g·kg-1)、中(12g·kg-1)、低(6g·kg-1)剂量组及联合五氟组,初步观察用药结束后各组小鼠体重、瘤重和抑瘤率等原位移植瘤生长指标的变化。HE染色观察用药后各组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切片,统计用药结束后模型小鼠的肝转移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原位移植瘤组织中β-catenin、Survivin、C-myc、MMP9、VEGF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原位移植瘤组织中β-catenin、Survivin、C-myc、MMP9、VEGF 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BALB/c小鼠CT26.WT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结肠癌模型组小鼠转移率高达80%。给药结束后统计各组小鼠平均瘤重和抑瘤率的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给药各组小鼠瘤重均显着下降(P<0.01),与五氟组相比,联合用药高剂量组小鼠瘤重下降(P<0.05)。从肝转移数量及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来看:五氟组转移2例,芪术抗癌方高剂量组转移3例,芪术抗癌方中剂量组转移4例,芪术抗癌方低剂量组转移4例,而芪术抗癌方高、中、低剂量联合五氟尿嘧啶组均无转移。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β-catenin表达相比,五氟组、芪术抗癌方高剂量组、联合高剂量组、联合中剂量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五氟组β-catenin相比,各组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Survivin表达相比,五氟组及联合高、中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五氟组相比,联合高剂量组具有显着差异(P<0.01),联合中剂量组与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C-myc相比,五氟组、芪术抗癌方高剂量组、联合各剂量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五氟组相比,联合高剂量组差异十分显着(P<0.01),联合中剂量组与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MMP9相比,只有联合高、中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五氟组相比联合高组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VEGF相比,五氟组与芪术抗癌方高剂量组及联合各剂量组有显着差异(P<0.01),芪术抗癌方中剂量组有差异(P<0.05),与五氟组相比联合高中低剂量组均有显着差异(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β-catenin蛋白表达相比,五氟组、芪术抗癌方各剂量组以及联合各剂量组均有显着差异(P<0.01),与五氟组相比,联合高、中剂量组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Survivin表达相比,五氟组、芪术抗癌方高、中剂量组与联合各剂量组均有显着差异(P<0.01),与五氟组相比,联合各剂量组均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C-myc蛋白表达相比,五氟组、芪术抗癌方各剂量组以及联合各剂量组均有显着差异(P<0.01),与五氟组相比,联合各剂量组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MMP9蛋白表达相比,五氟组、芪术抗癌方高、中剂量组以及联合各剂量组均有显着差异(P<0.01),芪术抗癌方低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五氟组相比,联合高、中剂量组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VEGF蛋白表达相比,五氟组、芪术抗癌方各剂量组以及联合各剂量组均有显着差异(P<0.01),与五氟组相比,联合高、中剂量组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芪术抗癌方及其联合五氟尿嘧啶不仅能够有效抑制CT26.WT模型小鼠原位移植瘤的生长,还具有显着的抑制其肝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β-catenin、Survivin、C-myc、MMP9、VEGF表达有关。

陈菊华,王一理,张宏伟[8](2020)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MSH2、MSH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MSH6、MSH2表达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汉中市中心医院的197例大肠腺癌标本及20例炎性肠黏膜中Survivin、MSH6、MSH2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20例炎性非肿瘤肠黏膜组织(对照组)中,MSH2阳性表达率为95%,MSH6阳性表达率为95%,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10%; 197例大肠癌组中MSH2阳性表达率88. 3%,MSH6阳性表达率74. 1%,Survivin阳性表达率84. 3%;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炎性对照组(P <0. 05)。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 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肉眼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 0. 05); MSH2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 05),与性别、年龄、肉眼类型、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无关(P> 0. 05); MSH6表达与性别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 05),与年龄、肿瘤大小、肉眼类型、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无关(P> 0. 05)。大肠癌组织中MSH6与MSH2表达存在正相关(r=0. 326,P <0. 01),MSH2与Survivin阳性表达存在正相关(r=0. 277,P <0. 01),MSH6与Survivin阳性表达存在正相关(r=0. 435,P <0. 01)。结论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呈现高表达,临床上对MSH2、MSH6、Survivin检测有助于大肠癌转移风险、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特别是Survivin基因可能为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杨轩璇[9](2019)在《MicroRNA-613靶向ATOH1调控结肠癌生物学功能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直肠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发病率排第三,死亡率排第二。2018年全球约有180多万新发病例和88万死亡病例,约占癌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十分之一。各国之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差异很大,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发病率约为发展中国家的三倍。这一疾病可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随着国家人类发展指数(HDI)的增加,发病率也呈现出统一的上升趋势。评估最近十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趋势,确定了与发展水平相关的3种不同的模式: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巴西,随着生活习惯、饮食模式的改变和肥胖,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在上升;发达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通过实施最佳的癌症治疗和管理模式,使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得到下降;而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则通过早期检测和筛查,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都有下降趋势。但是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仍不甚清楚,能够用于早期诊断、治疗和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十分有限。因此,探究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有效的生物靶标对于结肠癌的早诊断、早治疗、评估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微小RNA(Micro RNAs,miRNA)是一种由内源基因(大约20个核苷酸长度)编码的单链非编码RNA,可通过与靶基因m RNA的部分互补位点结合而影响转录过程并影响细胞功能,起到促进癌症或抑制癌症的作用。此外,miRNA还可以通过降解m RNA来调节基因沉默。它具有复杂的调控网络,可以通过单个micro RNA调控多个靶基因的表达,也可以通过多个micro RNA的组合来精确调控某个基因表达。已经发现,多种miRNA在许多类型的肿瘤中有异常表达,这通常与患者的诊断,分期,进展,预后和临床疗效有关。ATOH1基因是果蝇基因Atonal的同源物,位于4q22号染色体上,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的功能。先前的研究发现,在结肠癌细胞中,可以通过上调ATOH1的表达来抑制细胞迁移和增殖从而延长G0/G1期。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研究了miR-613在结肠癌中的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证明了miR-613是ATOH1的上游miRNA。通过共转染miR-613和ATOH1证实ATOH1可逆转miR-613对结肠癌细胞的促进作用。然后通过Western Blot研究ATOH1调节的下游蛋白质,推测miR-613通过靶向下调ATOH1的表达,进而抑制JNK1通路,抑制抑癌蛋白MUC2的表达,最终导致结肠癌进展。因此,作为致癌基因,miR-613通过靶向ATOH1调控结肠癌的进展,并有希望成为临床治疗干预的靶标。第一部分结肠癌组织中miR-613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研究目的:初步分析miR-613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并通过体外试验探索分析miR-613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收集20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qRT-PCR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613的表达。qRT-PCR法检测结肠癌细胞株中miR-613的表达。质粒转染构建下调miR-613和过表达miR-613的结肠癌细胞模型,qRT-PCR法检测结肠癌细胞株miR-613的表达。我们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应用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应用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阐明miR-613在结肠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q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结肠癌组织中miR-613表达上调。结肠癌细胞中miR-613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MTT法检测证明,过表达miR-613能有效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而下调表达miR-613的结肠癌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Transwell试验证明,下调表达miR-613的结肠癌细胞株侵袭能力显着降低,而过表达miR-613的结肠癌细胞株的侵袭能力显着提高。划痕试验证明,下调表达miR-613的结肠癌细胞株迁移能力显着降低,而过表达miR-613的结肠癌细胞株的迁移能力显着提高。结论:miR-613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能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第二部分miR-613靶向抑制ATOH1的表达及ATOH1对结肠癌预后价值的探究研究目的:通过体外试验分析miR-613的靶基因,并探寻miR-613对ATOH1的调控机制以及对结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双荧光素酶检测报告证实ATOH1 m RNA与miR-613的结合位点。质粒转染构建下调miR-613和过表达miR-613的结肠癌细胞模型,qRT-PCR法检测结肠癌细胞株ATOH1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癌细胞株中ATOH1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评估结肠癌组织中ATOH1蛋白的表达并探究其与生存期的关系。qRT-PCR法测定结肠癌组织中ATOH1蛋白和ATOH1 m RNA的表达一致性。研究结果:双荧光素酶检测报告证实ATOH1是miR-613的靶基因。qRT-PCR的结果显示,下调miR-613的结肠癌细胞株中ATOH1 m RNA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过表达miR-613的结肠癌细胞中ATOH1 m RNA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Western Blot法证实,下调miR-613能使ATOH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过表达miR-613组的ATOH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免疫组化染色法证实,ATOH1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都有阳性表达,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且在结肠癌组织中ATOH1高表达与较低分级和较低TNM分期显着相关。ATOH1表达阳性的患者总生存期更长。qRT-PCR法证实,结肠癌组织中的ATOH1 m RNA表达和ATOH1蛋白的表达方向一致。结论:ATOH1是miR-613的靶基因,miR-613能抑制ATOH1 m RNA和ATOH1蛋白的表达。ATOH1与结肠癌呈负相关,ATOH1表达阳性的患者总生存期更长。结肠癌组织中ATOH1 m RNA和ATOH1蛋白对肿瘤的影响是一致的。因此推断,能通过q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miRNA-613的表达而早期诊断肿瘤并预测患者的预后。第三部分ATOH1抑制miR-613对结肠癌细胞的促进作用研究目的:回复实验验证ATOH1能逆转miR-613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促进作用。研究方法:将miR-613 mimic和/或ATOH1过表达质粒转染至HCT-116和Lovo结肠癌细胞,MTT法分别检测各组结肠癌细胞株的增殖能力,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各组结肠癌细胞株的侵袭能力,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结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ATOH1下游标志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miR-613能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而ATOH1能显着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在miR-613和3’UTR缺失型ATOH1共转染时,ATOH1可逆转miR-613对结肠癌细胞株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ATOH1对总的JNK1蛋白表达无显着改变,但可以提高其活化形式p-JNK1的表达,此外miR-613能抑制抑癌蛋白MUC2的表达。结论:ATOH1高表达是结肠癌患者的良好预后因素。ATOH1能显着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miR-613通过靶向调控ATOH1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是通过抑制JNK1通路和抑制MUC2,最终导致结肠癌进展。第四部分体内试验验证miR-613靶向ATOH1对结肠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研究目的:动物实验验证miR-613靶向调控ATOH1对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将control、miR-613mimic、ATOH1、miR-613+ATOH1四组质粒转染的细胞分别接种于小鼠皮下构建成瘤模型,测量肿瘤体积,并称取肿瘤重量。研究结果:miR-613过表达的结肠癌细胞组,Balb/c Nod荷瘤小鼠体内的肿瘤形成能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ATOH1过表达组的Balb/c Nod荷瘤小鼠体内的肿瘤形成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miR-613可靶向下调ATOH1对体内成瘤的抑制作用。结论:miR-613通过调控ATOH1表达可促进结肠癌在体内的发生和生长。

孙习英,褚明亮,张赟,易韦,杨文秀[10](2019)在《细胞因子PARP6、Survivin和ki-67在肠癌和正常肠组织中的表达》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统计贵州省人民医院近5年来病理科确诊为大肠癌和小肠癌的发病情况,并探讨Poly(ADP-ribose)polymerases 6(PARP6)、Survivin和ki-67在肠癌和正常肠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对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0例十二指肠癌、20例癌旁正常十二指肠黏膜、15例正常空肠黏膜、10例正常回肠黏膜、56例结肠癌、22例癌旁正常结肠黏膜、20例正常阑尾黏膜、18例正常盲肠黏膜和15例正常直肠黏膜中PARP6、Survivin和ki-67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三者在肠癌组织和正常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450例肠癌患者中,大肠癌构成比(94.9%)明显高于小肠癌构成比(5.1%);在正常肠组织和肠癌组织中,PARP6、ki-67主要表达于细胞核,Survivin主要表达于细胞浆。三者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小肠组织(P<0.05);三者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十二指肠腺癌的表达(P<0.05)。结论近几年来大肠癌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小肠癌,这可能与PARP6、Survivin和ki-67在正常的大肠组织中以及结肠癌组织中的高度表达有关,三者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三个因子可望作为大肠癌的诊断靶点和治疗靶向。

二、Surv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urv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miR-34与survivin基因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总RNA提取和mi RNA反转录
        1.2.2 荧光定量PCR分析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2)FAT10调控ZO-1经自噬溶酶体降解促进结肠癌转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FAT10在结肠癌中低表达并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1.引言
    2.材料和仪器
        2.1 临床标本收集及细胞系
        2.2 试剂
        2.3 自配试剂
        2.4 主要仪器
    3.实验部分
        3.1 组织蛋白提取
        3.2 蛋白浓度测定
        3.3 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
        3.4 荧光定量PCR
        3.5 琼脂糖凝胶电泳
        3.6 免疫组化
        3.7 HE染色
        3.8 统计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 检测FAT10在正常结肠粘膜细胞NCM460及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
        4.2 检测FAT10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
        4.3 FAT10蛋白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预后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5.讨论
    6.本章小结
第2章 FAT10促进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1.引言
    2.材料和仪器
        2.1 细胞系
        2.2 主要试剂
        2.3 自配试剂
        2.4 主要仪器
    3.实验部分
        3.1 细胞培养方法
        3.2 细胞蛋白提取
        3.3 结肠癌稳转细胞株构建
        3.4 质粒转化、扩增及提取
        3.5 RTCA
        3.6 Transwell
        3.7 体内结肠癌模型构建
        3.8 统计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 检测结肠癌细胞株中干扰及过表达FAT10的效果
        4.2 体外实验观察干扰及过表达FAT10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4.3 体内实验观察干扰及过表达FAT10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5.讨论
    6.本章小结
第3章 FAT10 通过调控ZO-1影响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1.引言
    2.试剂
        2.1 细胞系
        2.2 主要试剂
        2.3 自配试剂
        2.4 主要仪器
    3.实验部分
        3.1 iTRAQ质谱分析
        3.2 统计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 iTRAQ证实FAT10调控的下游靶蛋白
        4.2 FAT10调控ZO-1的蛋白表达而不影响其mRNA水平
        4.3 ZO-1是FAT10调控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关键分子
    5.讨论
    6.本章小结
第4章 FAT10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影响ZO-1的降解
    1.引言
    2.材料和仪器
        2.1 细胞系
        2.2 主要试剂
        2.3 自配试剂
        2.4 主要仪器
    3.实验部分
        3.1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
        3.2 透射电镜
        3.3 免疫荧光
        3.4 统计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 ZO-1经自噬溶酶体系统降解
        4.2 FAT10能促进结肠癌细胞内自噬水平
        4.3 FAT10能促进ZO-1的降解
        4.4 自噬溶酶体抑制剂能阻断FAT10对ZO-1的调控作用
        4.5 FAT10与ZO-1不存在结合
    5.讨论
    6.本章小结
第5章 FAT10通过稳定ATG3的表达激活自噬并促进ZO-1降解
    1.引言
    2.材料和仪器
        2.1 细胞系
        2.2 主要试剂
        2.3 自配试剂
        2.4 主要仪器
    3.实验部分
        3.1 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IP-MS)
        3.4 统计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 FAT10与自噬相关蛋白ATG3结合
        4.2 FAT10抑制ATG3的泛素化水平从而稳定其表达
        4.3 ATG3是FAT10调控结肠癌细胞自噬水平的关键分子
        4.4 FAT10、ATG3、LC3及ZO-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关系
    5.讨论
    6.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自噬相关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3)PEITC调控结肠癌凋亡的机制研究及安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结直肠癌
    1.2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1.3 细胞凋亡通路及其调控机制
    1.4 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5 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PEITC对结肠癌发展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细胞株
        2.2.3 主要实验试剂
    2.3 主要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及传代
        2.3.2 MTT检测细胞增殖
        2.3.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2.3.4 克隆形成实验
        2.3.5 细胞划痕实验
        2.3.6 Transwell侵袭实验
        2.3.7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2.4.2 PEITC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2.4.3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集落形成
        2.4.4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
        2.4.5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侵袭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章 PEITC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实验仪器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q-PCR
        3.3.3 Western blot
        3.3.4 OPA1多聚物和可溶性OPA1检测
        3.3.5 用JC-1染色检测线粒体内膜膜电位
        3.3.6 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3.3.7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活化
        3.4.2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的OPA1多聚物的形成,增加可溶性OPA1表达
        3.4.3 PEITC下调结肠癌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膜电势
        3.4.4 PEITC上调结肠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
        3.4.5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的BAX/BCL-2比值
        3.4.6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H2A.X磷酸化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PEITC通过SMAC/Survivin信号通路调控结肠癌细胞凋亡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实验仪器
        4.2.2 主要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
        4.3.2 SiRNA处理细胞
        4.3.3 细胞质组分分离
        4.3.4 Western blot
        4.3.5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
        4.3.6 免疫共沉淀
        4.3.7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SMAC和Cyto-c的表达
        4.4.2 PEITC通过SMAC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4.4.3 PEITC诱导结肠癌细胞SMAC与Survivin结合
        4.4.4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ERK和JNK蛋白的磷酸化
        4.4.5 PEITC通过ERK和JNK通路促进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4.4.6 PEITC通过ERK和JNK通路促进细胞凋亡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利用结肠癌裸鼠成瘤模型评价PEITC的抑癌效果及安全性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5.2.1 主要实验仪器
        5.2.2 主要实验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培养
        5.3.2 SPF级动物饲养
        5.3.3 裸鼠皮下成瘤模型的建立
        5.3.4 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
        5.3.5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5.3.6 统计分析
    5.4 结果
        5.4.1 PEITC抑制结肠癌肿瘤的生长
        5.4.2 PEITC促进结裸鼠结肠癌肿瘤中线粒体途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SMAC,抑制Survivin蛋白表达
        5.4.3 PEITC对裸鼠血常规三系细胞数量无影响
        5.4.4 PEITC对裸鼠肝肾功能无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异硫氰酸苯乙酯抗肿瘤凋亡机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致谢

(4)Aurora-B和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Aurora-B与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2 主要实验试剂
        1.2.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试剂
        1.2.2 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4.1 石蜡组织切片的制备
        1.4.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4.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评定方法
    1.5 统计分析
    1.6 结果
        1.6.1 Aurora-B及 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1.6.2 Aurora-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Survivin表达的关联
        1.6.3 Aurora-B与 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2 Aurora-B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作用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结直肠癌细胞株
        2.1.2 实验转染材料
    2.2 主要实验试剂
        2.2.1 实验主要试剂
        2.2.2 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2.3 主要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细胞培养的操作步骤
        2.4.1.1 冻存细胞的复苏
        2.4.1.2 细胞的培养
        2.4.1.3 细胞传代
        2.4.1.4 细胞冻存
        2.4.1.5 细胞计数
        2.4.2 细胞转染
        2.4.3 细胞增殖实验(CCK-8)
        2.4.4 蛋白的提取和定量
        2.4.4.1 蛋白的提取
        2.4.4.2 BCA蛋白浓度测定
        2.4.5 Western Blot实验
        2.4.6 细胞迁移实验
        2.4.6.1 划痕实验
    2.5 结果
        2.5.1 Aurora-B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转染情况
        2.5.2 下调Aurora-B后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2.5.3 下调Aurora-B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2.5.3.1 划痕实验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Aurora-B和Survivin的表达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BLVRA在结直肠癌增殖、迁移中的作用及汉黄芩素干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胆绿素还原酶A (BLVRA)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
    2.数据统计与分析
    3.研究结果
        3.1 BLVRA在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3.2 qRT-PCR检测BLVRA mRNA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3.3 免疫组化检测BLVRA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3.4 BLVRA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3.5 BLVRA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PFS的关系
        3.6 BLVRA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OS的关系
        3.7 结直肠癌患者各预后因素的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4.讨论
    5.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胆绿素还原酶A (BLVRA)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
        1.2 实验所需试剂
        1.3 主要实验耗材与仪器设备
        1.4 实验所需试剂的配制
    2.实验方法
        2.1 细菌培养
        2.2 BLVRA过表达质粒构建
        2.3 干扰质粒构建
        2.4 细胞株及细胞培养
        2.5 RT-PCR检测结肠癌细胞中BLVRA mRNA表达
        2.6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株中BLVRA的蛋白表达水平
        2.7 细胞转染
        2.8 MTT细胞增殖实验
        2.9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2.10 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
        2.11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
        2.12 免疫荧光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指标
        2.13 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因子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2.14 统计学方法
    3.实验结果
        3.1 五株结肠癌细胞株HT-29、SW620、SW480、HCT116、LOVO及正常肠上皮细胞FHC中BLVRA mRNA及蛋白测定
        3.2 q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BLVRA敲低和过表达效率
        3.3 MTT实验检测BLVRA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4 流式细胞仪检测BLVRA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3.5 Western blot检测BLVRA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
        3.6 Transwell检测BLVRA对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3.7 免疫荧光检测BLVRA对结肠癌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指标的影响
        3.8 Western blot检测BLVRA对结肠癌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影响
    4.讨论
    5.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BLVRA影响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初步机制探讨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细胞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设备
        1.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2.实验结果
        2.1 Western blot检测siRNA-BLVRA对HT-29细胞Wnt/β-catenin通路及其靶蛋白的影响
        2.2 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BLVRA对SW620细胞Wnt/β-catenin通路及其靶蛋白的影响
        2.3 Western blot检测Wnt通路激动剂CHIR98014干预后对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影响
        2.4 Western blot检测Wnt通路拮抗剂IWR-1干预后对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影响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汉黄芩素调控BLVRA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株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耗材及仪器设备
        1.4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2.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2.4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2.5 Western blot检测BLVRA蛋白及EMT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水平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MTT检测汉黄芩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汉黄芩素对结肠癌HT29和SW620细胞的凋亡作用
        3.3 Western blot检测汉黄芩素对结肠癌HT29和SW620细胞凋亡因子Bcl-2及BAX蛋白的影响
        3.4 Transwell检测汉黄芩素对结肠癌HT29和SW62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3.5 Western blot检测汉黄芩素对结肠癌HT29和SW620细胞EMT相关蛋白的影响
        3.6 Western blot检测汉黄芩素对BLVRA蛋白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6)岩白菜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
    1.1 前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岩白菜素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已发展的文章和主要科研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7)以β-catenin为中心研究芪术抗癌方联合五氟尿嘧啶对CT26.WT原位移植瘤小鼠肝转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章 β-catenin及相关因子在结肠癌肝转移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肝转移研究进展概述
        2 β-catenin,Survivin,C-myc,MMP9,VEGF与结肠癌肝转移的关系研究进展
    第二章 芪术抗癌方治疗结肠癌及其肝转移的可能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中医对结肠癌肝转移认识的研究进展
        2 芪术抗癌方组成、方解及抗结肠癌及其肝转移作用概述
        3 芪术抗癌方治疗结肠癌及其肝转移可能的分子机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芪术抗癌方及其联合五氟尿嘧啶对BALB/c小鼠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章 芪术抗癌方及其联合五氟尿嘧啶对CT26. WT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β-catenin、Survivin、C-myc、MMP9、VEGFmRNA表达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芪术抗癌方及其联合五氟尿嘧啶对CT26. WT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β-catenin、Survivin、C-myc、MMP9、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1 理论研究
    2 实验研究
    3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发表文章
致谢

(8)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MSH2、MSH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方法
        1.3.1 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
        1.3.2 结果判读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MSH2、MSH6及Survivin在大肠癌组和对照组的表达
    2.2 大肠癌组织中MSH2、MSH6、Survivin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3 大肠癌组织中MSH2、
3 讨论

(9)MicroRNA-613靶向ATOH1调控结肠癌生物学功能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结肠癌组织中miR-613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iR-613 靶向抑制ATOH1 的表达及ATOH1 对结肠癌预后价值的探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TOH1 抑制miR-613 对结肠癌细胞的促进作用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体内试验验证miR-613 靶向ATOH1 对结肠癌进展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二 研究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综述 MicroRNA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缩略词表
附件
致谢

(10)细胞因子PARP6、Survivin和ki-67在肠癌和正常肠组织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阳性结果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构成比
    2.2 PARP6、Survivin、ki-67在正常肠组织中的表达
    2.3 肠癌组织中PARP6、Survivin和ki-67的表达
3 讨 论

四、Surv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miR-34与survivin基因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王红芳,余细球,叶静,范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11)
  • [2]FAT10调控ZO-1经自噬溶酶体降解促进结肠癌转移的机制研究[D]. 朱恒清. 南昌大学, 2021(01)
  • [3]PEITC调控结肠癌凋亡的机制研究及安全性评估[D]. 黄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4]Aurora-B和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D]. 唐岱. 桂林医学院, 2020(03)
  • [5]BLVRA在结直肠癌增殖、迁移中的作用及汉黄芩素干预机制[D]. 毛海燕. 扬州大学, 2020(01)
  • [6]岩白菜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高旭灿.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以β-catenin为中心研究芪术抗癌方联合五氟尿嘧啶对CT26.WT原位移植瘤小鼠肝转移的影响[D]. 杜相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MSH2、MSH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陈菊华,王一理,张宏伟. 中国医师杂志, 2020(02)
  • [9]MicroRNA-613靶向ATOH1调控结肠癌生物学功能的机制研究[D]. 杨轩璇. 苏州大学, 2019(06)
  • [10]细胞因子PARP6、Survivin和ki-67在肠癌和正常肠组织中的表达[J]. 孙习英,褚明亮,张赟,易韦,杨文秀. 贵州医药, 2019(08)

标签:;  ;  ;  ;  ;  

Surv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